(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10篇)

(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篇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由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理论及相关实务所组成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及贸易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知识,深入了解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熟悉我国对外经贸方针、政策。该专业强调培养学生外语的运用能力,多门课程都采用英文授课。

核心课程: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工商管理、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西方公司财务、国际结算、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适合在各类外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工作。

下面就具体的两所大学举例加以介绍:

一、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据开放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的指导思想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依托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实力,强调理论类课程与应用性课程的交织融合,旨在培养品德优良、经济学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外语应用能力突出、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熟悉国际市场运行规律和国际交易规则、能够在涉外经贸企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机构任职的国际化、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惯例和跨国文化;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具有较强的调研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具有突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较熟练应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风险管理与保险、WTO规则、国际服务贸易、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财务管理、期权与期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税收、国际商务谈判、跨国公司管理、电子商务、博弈论等课程。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本科教育项目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可登录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查询),由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两校均是独立法人)共同实施。

2013年5月31日星期五 1 /

2本项目是一个复合型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融合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等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科专业的复合型设计、中外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教育教学方法的合理创新,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复合型专业优势,英语应用能力突出,就业竞争力强,海外留学优势显著。本项目从2004年启动以来,已经招收了9届学生,首届学生已于2008年6月毕业。

本项目采取“4+0”的国际合作模式,全部授课及相关教学活动均在中央财经大学进行,学制4年。学生也可在大学第二学年结束后自主选择自费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两校互认学分。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风险管理与保险、WTO规则、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投资组合管理、国际商务环境、商务营销统计、税法与实务、决策会计、长期财富增长策划、个人理财策划、物流管理、国际商务谈判、职业技能发展等课程。

本项目学生在大学第二学年结束时,要求通过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英语测试(相当于雅思考试成绩6.0,且“听、说、读、写”各项考试均要求达到6.0的水平)。成绩合格的学生可准予注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开设的商学学士学位课程。

本项目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本项目全部培养计划,通过中央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并符合规定条件者,由中央财经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分别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商学学士学位(可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办学国外学位认证)。

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项目):培养具有现代开放意识,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通晓贸易实务和专业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外经贸业务工作和企业管理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

毕业生可在涉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部门、外贸公司、政府部门等从事外经贸的管理和实务工作。

(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篇2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就业能力内涵的不同定义

在就业能力研究的历史沿革中, 其概念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和复杂, 由单一的概念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研究体系。

Jacquelyn P.Robinson (2000) 认为就业能力也可称为工作预备能力, 是指那些对于个体获得、保持和做好某项工作所必备的能力, 包括保证个体与其同事、上司和谐相处以及做出合理且关键决策的能力。Ronald W.Mcquaid和Colin Lindsay (2005) 提出了一个就业能力更为广泛的框架, 在这个框架下, 包含了影响个体就业能力的内容和一系列因素, 除包含个体因素 (就业技能和态度, 寻求工作的能力) 之外, 还包含个人情况和外部因素[1]。

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郑晓明认为,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它是直接反映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其毕业生择取标准的评价参数。谢志远 (2005) 认为就业能力的定义虽然各不相同, 但总的来说,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他指出,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 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1]。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看出, 国内外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内涵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这当然与就业能力自身的复杂性有关, 也可能是因为学者们思考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的关系。

1.2 国内外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综述

本文从构成就业能力因子 (维度) 角度对国内外学者的已有模型成果进行分类比较。

三维多以大学生寻求就业的特点为起点, 对这些特点进行解释从而得出三个因子。胡芳和邵海燕认为, 为了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中包括专业人才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优秀的普通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 以及具有潜在价值的人拥有的特殊素质能力[2]。其次, 楼锡锦、吴丽玉、周树红则认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是重大的影响就业能力的三大因素[3]。国外也有部分学者或机构将就业能力分为三个要素, 其中, 加拿大会议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合作技能三个部分。另外, Law, Wong&Mobley认为个人适应能力、职业身份和个体与市场的交互共同组成了就业能力[4]。

四维更多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知识与模型引入, 典型代表为USEM模型。

1.3 当前国贸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研究概况

国外没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因此针对国贸人才就业能力的研究寥寥无几。国内院校虽设有此专业, 但针对其就业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高职学生上, 而针对国贸本科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却十分有限。当然, 也有部分国内学者曾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

郑金彪、张玫、王芳 (2014) 在探究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时, 就从学生自身竞争力角度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改革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举办专业相关竞赛及实践活动等提升就业能力的策略[5]。而曾妙 (2014) 经过对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认为高校在国贸专业的课程模块设置上不合理, 因而从课程与企业需求的相关性着手, 提出改革原有教学内容,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提升就业能力[6]。肖黎、冯志坚、刘纯阳 (2010) 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目前国贸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之处, 比如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7]。

可以看出, 国贸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然而国内外对这个问题尽管有一些研究, 但并没能形成统一认识。而且很多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 甚至得出一些并不十分统一的结论。由此说明, 本文基于实证的对国贸人才就业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访谈调研

近年来,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培养与课程改革的号召, 深彻转变教学范式, 在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国际化理念和先进人文思想基础上, 强化专业理论基础学习, 突出应用技术训练, 在学生培养上以第一、二、三课堂为主线。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整体较好, 在全国相关专业中名列前茅, 长期拥有较好的口碑。毕业生经过学校的课堂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能够较快适应工作, 能够冷静分析并运用已具备知识解决问题, 具有较好的经济管理、电脑技术、中英文沟通交流、科学研究、自主学习等重要就业相关能力, 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扎实的专业功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使他们有极大的可能性在专业工作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但部分初入企业的毕业生自我定位偏高, 对工作预期偏高, 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其应具备的踏实与勤奋有一定程度的欠缺。虽然毕业生对于新工作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但在工作设计与规划及问题思考方面, 毕业生不能很全面思考问题并且出于长远考虑来作出决策和制订解决方案, 眼光稍显局限, 在工作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上还有待提高。

3 数据调研

3.1 就业能力测评理论基础

3.1.1 USEM模型概述

简易的就业能力模型由奈特 (Knight) 最先提出, 他将就业能力视为个人品质、各种技能和学科理解的有机结合[8]。2004年, 奈特和约克合作, 通过进一步扩展、修订上述模型, 形成了就业能力研究领域最著名并广为引用的USEM模型[9]。该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由专业知识的理解力 (Understanding) 、通用和专业技能 (Skills) 、自我效能 (Efficacy beliefs) 和元认知 (Meta-cognition) 四大要素组成, 这四项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形成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 对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1.2 USEM模型构成要素含义

学科理解力 (U) 指高校学生通过高校的系统培养所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素养以及对专业知识间关系的理解能力;技能 (S) 指高校学生就业时所需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统称, 主要是反映大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体现;自我效能感 (E) 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自信心, 它使自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完成某项特定任务, 能够调动起必须的动机、认知资源及一系列行动;元认知 (M) 指人对于自己所进行和从事的活动的认识, 其实质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识, 并选择有效认识策略的控制及执行。对大学生而言, 元认知能力主要是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并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两个方面。

3.2 研究方法——就业能力自我测评

3.2.1 研究对象

本项研究向西财国贸专业近五年的本科毕业生发放电子及纸质问卷共150份, 回收143份, 有效问卷140份, 有效率为93.33%。有效受访者的分布特征为男性60人, 占43%, 女性80人, 占57%;应届毕业生42人, 占30%, 毕业1~2年毕业生62人, 占44%, 毕业3~4年毕业生36人, 占26%;读研或出国深造者32人, 占23%, 求职或待业者39人, 占28%, 职场新人49人, 占35%, 企业中层管理者20人, 占14%。

3.2.2 研究工具

本次调研将调查问卷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研究借助USEM模型, 基于其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内涵、范围, 以2011年“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NCSS) ”课题组基于USEM模型的问卷设计为基本框架, 结合西南财经大学国贸专业的具体情况, 形成了最终的测评表, 见表1。

该量表采用Likert五级量表, 1表示“非常不同意”, 2表示“不同意”, 3表示“不一定”, 4表示“同意”, 5表示“非常同意”。

3.2.3 统计方法

本研究统计处理主要为基本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Excel、SPSS 17.0完成。

3.3 统计结果

所获140份有效样本信息统计分类结果呈现如表2、表3、表4、表5。

3.3.1 学科理解力

(1) 学习方法的适切性。“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题项, 总体均值为4.24, 方差为0.39, 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例为95.1%, 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身在本科教育期间掌握了合适的学习方法, 认可了自身学习方法的适切性。从表3、表4、表5中可以看出, 不同性别、毕业年份及入职年份的受访人群在评价自身学习方法上, 态度并无较大差异。

(2) 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系统掌握经济与管理学知识以及国贸专业基本理论”题项, 总体均值为3.96, 方差为0.448, 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例为79.3%, 没有选择非常不同意的人, 说明大多数学生肯定了大学学习有助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模棱两可的态度 (18.9%) , 说明理论学习不扎实的学生仍在国贸专业本科教育中占一定的比例。

从表4中可以看出, 女生在该题目中没有选择负面评价的人, 表明女生相对于男生在自身对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上更为自信;而在另外两个维度上, 不同人群的选择并无较大差异。

两题综合分析说明国贸专业本科生较为认同自身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切性, 但是对于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则存在不扎实的人群。

3.3.2 技能

(1) 国贸实务操作技能的掌握。“掌握了国贸实务操作技能”题项, 总体均值为3.31, 方差为1.259, 选择正面评价的比例为56.2%, 本题负面评价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其他题项。说明学生总体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持有不确定甚至负面的态度。

从性别的维度来讲, 女生对实务操作技能正面评价 (63.4%) 多于男生 (46.8%) , 表明女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更为牢固或持有相对更肯定的态度;而随着毕业年份的延长, 对专业技能掌握的正面评价比例也逐渐降低 (表5中, 应届毕业生正面评价为67.2%, 1~2年毕业生正面评价为62.5%, 3~4年毕业生正面评价为47.1%) , 表明尽管总体评价并不高, 但是近年来的评价相较以往已逐步提升。

(2) 各类通用技能的掌握。“具备各类通用技能”题项, 总体均值为4.07, 方差为0.511, 正面评价人数为93.2%, 表明大多数学生对通用技能的掌握状况良好。

从表4中可以看出, 男生相对女生对各类通用技能的掌握更为熟练 (男生正面评价比例为96.3%, 女生正面评价比例为89.8%) ;近年的毕业生相对3~4年前的毕业生能掌握更多的通用技能 (如表5中所示, 3~4年毕业生正面评价比例为89.3%, 低于近年毕业生) ;企业中层管理者在其所属类群中对通用技能的掌握相对更好。两题综合分析说明, 专业技能的培养仍是国贸专业就业能力培养的短板, 是高等教育中较为薄弱的一环。

3.3.3 个人特质

(1) 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具备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题项, 总体均值3.73, 方差为0.473, 正面评价所占比例为77.5%, 有20.5%的人不确定自身交往能力的强弱, 总体来说国贸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足够重视。

从表4可看出, 男生对自身人际交往能力更自信, 正面评价比女生高出10%左右;近年毕业生相较往年人际交往能力也在逐渐加强, 表明学生对该能力培养重视程度在逐年加强。

(2)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得。“具备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题项, 总体均值为4.23, 方差为0.583, 正面评价所占比例为94.4%, 没有选择“非常不同意”的人, 表明学院及国贸专业学生非常注重该方面能力的培养, 且在此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和自信。在三个不同维度, 人群选择均无较大差异。

综合判断, 目前国贸专业毕业生普遍对人际交往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为重视, 通过大学学习, 这两项能力总体能够得到提升和加强。这进一步证实了大学期间的学习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习得, 更是能力的强化。

3.3.4 元认知

(1) 学习兴趣的习得。“本科的学习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题项, 总体均值为3.61, 方差为0.468, 正面评价比例63.9%, 有32.5%选择“不确定”, 表明虽然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本科教育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是仍有1/3左右学生对自己学习兴趣的习得表示不确定, 暗示很可能本科教育没有使他们从内心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和研究方向, 因而兴趣并不十分浓厚。且我们可以看到, 从三个维度上来看, 对自身学习兴趣模棱两可者都占有相似比例 (30%~40%之间) 。

(2) 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本科学习使我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题项, 总体均值为4.19, 方差为0.395, 正面评价所占比例为94%, 表明大多数学生经过本科学习形成了自身明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三个维度来看, 不同人群在该题项上的选择并无明显差异。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 目前该群体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适切的学习方法、通用能力的掌握、人际交往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高校尚未达成科学化的就业能力培养机制, 在专业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方面仍需加大工夫, 且从侧面反映出学院职业生涯的预期与规划也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

4.1 保持通识教育良好势头, 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通过访谈调研中获得的关于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反馈以及数据调研的检验, 发现国贸专业的本科生的确在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几方面有着不错的成绩, 因此在通识教育上学院应当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和发展。

此外, 不可否认的是, 学院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其应当从贸易相关企业广泛搜集人才市场实践能力新要求和最新就业信息反馈, 结合更加多元化的专业能力培养途径, 使国贸专业学生核心技能得以全方面提升, 真正做到培养与需求的适配性。

4.2 加强学习兴趣培养, 营造多元创新氛围

数据调研中通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能够表明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国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帮助和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仍需要更加创新的、实践性的课外比赛或活动的引入, 让学生真正接触和感受到所学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 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未来研究或工作的兴趣方向, 也为职业规划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4.3 丰富职业规划课程, 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学院目前在大一就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希望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输入行业相关信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职业规划。但是从数据反馈可以看出, 直到毕业很多国贸专业学生仍对自己的学习兴趣模棱两可, 可见在大一时学生很可能尚未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十分明确的兴趣方向或者说学生那时对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都不甚了解。因此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可能为时尚早, 在学生对自我以及职业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发了解之后, 再开设课程的效果方能事半功倍, 再辅助以更多途径的就业指导, 相信学生的就业能力会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从访谈反馈中, 我们也可发现该专业人才就业规划目光短浅, 亟须提升。

本文样本量的选取并不充足, 导致所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 若能取得更全面、更有代表性的数据, 研究结论将更具借鉴意义。

摘要: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 鉴于全面经济发展对具备高素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增加而该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象, 本文对国内外就业能力含义及结构模型相关研究进行整合分析, 选取USEM模型为主要分析与研究框架, 以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 基于西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实证调查, 获取了较为全面、客观和时效的信息, 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为探索学生就业能力和人才培养改革建议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能力,人才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USEM模型

参考文献

[1]徐峰.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上海4所高校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07) .

[3]楼锡锦, 吴丽玉, 周树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07) .

[4]K.S.Law, C.Wong, W.H.Mobley.Toward a Taxonomy of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

[5]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 2009 (32) .

[6]曾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相关性调查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8) .

[7]肖黎, 冯志坚, 刘纯阳.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就业岗位及其就业能力结构分析[J].职业时空, 2011, 6 (12) .

[8]Knight, P. (2001) .Employability and Assessment.Skills plus 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fourth Colloquium, October.

[9]Yorke, M., &Knight, P.T. (2004) .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York, 4-5.

(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篇3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加入WTO 后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贸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质量应用型经济类专业人才起重要的作用。但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传统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改革。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类课程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较高的学科,是经济类专业中最具国际性、综合性的专业之一。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熟悉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法规和惯例,能在国际贸易领域及相关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为毕业生赢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是高校对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務,尤其是在日趋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实践教学的开展正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充分重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实践类课程

所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即主要培养国际经济贸易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国际贸易创业、创新能力的课程群,不仅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海关报关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商务谈判”、“国际电子商务”等国际贸易专业的传统实践类课程,也包括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形势变化而新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如“WTO法规与案例”、“世界经济”、“中小型外贸企业管理”等课程。这些新、旧实践类课程群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地方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二、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高等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开始逐步重视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国内大部分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地方高等院校虽然已经明确把应用型对外贸易人才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但与传统的理论课程建设相比,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力度仍显不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于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学团队的组建较为缓慢,课程建设的增量投入不足。已开设的实验课程,大多依附于理论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验证性实验比例过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实践教学设备落后、数量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所学专业技能的要求。

2、实践类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欠缺

除一些著名的专业类外贸院校外,国内其他地方院校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较为缓慢,其主要问题存在于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师资力量的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对称,供需错位。从师资力量的供给方面来看,具有讲授好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条件的教师应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第一线,但这些人员普遍不具有高校所要求的高学历,也就无法进入相关高校工作;而具有高学历背景的校内教师则缺乏对外经济贸易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面临两难的困境,亟待解决。

3、实践教学配套设备及实习基地不健全

学校实践教学经费紧张,难以满足有关课程的实验室建设是我国地方院校实践教学的一大困境。近些年经费虽有所增加,但是学生规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也在不断扩大。实践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数量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所学专业技能的要求。在校内实验基地建设方面,对于新教学软件的使用来说,往往以“拿来”为主,缺少对实验软件的吸收和改造,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往往只起到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作用,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实习作用。

三、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

1、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应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体系中,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应包括科学的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方法,还应包括规范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有章可循。课程设置上尝试采用“应用性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并且在内容上需要跨课程甚至跨学科,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大纲的制定上,要科学地定位该门课程的目的、任务及要求,能够较好地结合其他相关课程,做到详略得当。

2、实行校内外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注重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其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模拟实践指导、学生顶岗实习、联合开展科研、请企业资深的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使课程建设、课程目标更贴近社会、行业需求。

3、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障。学校应遵循高学历与高技能并重的原则,建设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师资团队,注重“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对实习教师进行短期的外贸企业实践培训。

4、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很多外贸企业招聘时都期望新员工拥有专门的职业上岗证书,如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外销员资格证、跟单员资格证、国际货代员资格证等。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来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增加其就业资本。

参考文献:

[1] 俞毅.财经类院校实践课程的教学创新——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9,(5).

[2] 周金城,刘林.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

[3] 许海清.改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2).

(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篇4

(一)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研究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2.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欧盟的环境贸易政策及其启示

4.论非关税壁垒下的我国农产品出口

5.非关税壁垒的新形式及中国的对策

6.纺织品的绿色关税壁垒与应对方案

7.避免国外反补贴调查的策略

8.调整我国出口补贴政策应对反补贴摩擦

9.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成因分析

10.中国家具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1.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

12.绿色壁垒对我国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

13.绿色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

14.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研究

15.欧盟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分析

16.美国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分析

17.绿色壁垒与我国茶叶贸易

18.国如何运用普惠制原产地规则

19.我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分析及对策

20.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21.当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

22.当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与我国对策

23.论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

24.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

25.规模报酬递增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理论评析

26.当前中国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探析

27.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与贸易指导思想的转换

28.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述评

(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

29.产业内贸易的动因探析

30.产业内贸易的动态效应

31.产业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32.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

33.“比较优势陷阱”评析

34.区域经济一体化非传统理论评析

35.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述评

36.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37.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创新思考

38.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39.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传统效应探析

40.区域经济合作的非传统收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

41.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在中国的适应性

42.幼稚产业的标准

43.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44.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经验研究述评

45.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46.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47.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特色

48.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49.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

50.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

51.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观及其启示

(三)国际服务贸易研究

52.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53.国际服务贸易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54.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国际比较

55.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研究

56.中国服务业市场准入研究

57.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8.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

59.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对策

60.论建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61.论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策略选择

62.完善服务贸易数据统计:国外的实践与我国的对策

63.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64.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力分析

65.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

66.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67.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68.我国服务贸易承诺表中的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研究

69.服务贸易中自由化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70.我国服务业的生产率分析

71.中国服务贸易中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

(四)国际贸易实务研究

72.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及我国的对策

73.出口企业外汇风险及对策

74.国际海运服务贸易市场与我国海洋运输业

75.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的风险与防范

76.国际贸易付款方式的比较研究及其理性选择

77.论信用证欺诈例外与第三方欺诈

78.国际商会仲裁机制探析

79.信用证独立性的欺诈例外与违法例外

80.论信用证交易中严格相符的条件

81.信用证迈向电子化

82.如何避免提单“过期”及其收汇风险

83.国际贸易中的佣金问题

84.国内信用证为何遭遇冷落

85.空运方式下的信用证风险防范

86.国际贸易惯例的最新发展

87.造成国际贸易拖欠的原因及对策

88.试论我国海上保险中的委付制度

89.海运提单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90.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救济方法

91.反信用证欺诈的对策研究

92.无单放货研究

93.无船承运业务若干问题研究

94.论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

95.如何保证EDI中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96.外贸出口谨防商标侵权

97.L/C项下的押汇与议付

98.对外贸易信用风险预警管理指标探讨

99.提单纠纷的类型与防范

100.延期付款信用证的风险

101.倒签提单及收货人的权益保护

102.浅议企业外汇风险的规避技巧

103.货运代理提单对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关系的影响

104.信用证保证人责任及其免除

105.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的风险与防范

106.信用证项下不符点的产生及其预防

107.浅议可转让信用证对第二受益人的保障

108.假远期信用证融资及应注意问题

109.浅谈进口业务中对卖方风险的规避

110.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风险与防范

111.出口报价方法研究

112.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探析

113.国内申请人开立假远期信用证的目的(五)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研究

114.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国际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

115.跨国公司价值链模块化经营理念实践及其启示

116.“世界工厂”的变迁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可能性研究 117.从新贸易理论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主张

118.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

119.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区域产业集群战略研究

120.国际价值链分工条件下我国的战略对策

121.全球化制造条件下的价值链优化

12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及影响

123.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效应分析

124.国际投资中市场进入策略的选择

125.跨国经营中的转移定价分析

126.当前国际投资和贸易形势分析及其影响

127.国际投资结构调整取向与我国的利用外资方略

128.国际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129.WTO框架内国际投资自由化的新发展

130.外国制造企业在我国的国际投资分析

131.外国服务企业在我国的国际投资分析

132.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3.外资质量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对策

134.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现状及前景展望

135.外资对其在华合资企业的控制研究

136.经济全球化中的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研究

137.跨国公司在中国研究与开发(R&D)的现状、影响与对策 138.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厂商的跨国经营

139.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公民”行为研究

140.我国企业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研究

14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及对策

142.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及对策

143.跨国联盟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144.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营销渠道的构建

145.国际营销的定价策略研究

146.中外企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研究

147.美、日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研究

148.知识产权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149.我国报关行业的发展研究

(六)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50.WTO后过渡期与外商投资零售企业战略研究

15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

152.WTO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153.WTO与国企改革路径选择研究;

154.WTO框架下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研究;

155.WTO背景下政府管理职能的战略转变;

156.WTO与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研究;

157.产业集群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158.WTO框架下中国应对环境贸易壁垒研究;

15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障碍与对策研究;

16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161.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及其存在问题探讨;

162.WTO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存在问题研究;

163.WTO框架下中国银行业战略竞争模式研究;

164.加入WTO与中国幼稚产业的保护;

165.试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完善;

16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167.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进展; 168.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功能比较研究。

(七)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国别贸易

169.试论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进一步走势

170.发展中国家钉住汇率制的选择和困境

171.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进出口的关系

172.人民币升值压力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73.人民币升值压力对我国吸收利用外资的影响

174.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的研究

175.日本对华经贸政策的调整与演变

176.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的调整与演变

177.我国外贸依存度结构分析

178.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及有关理论述评

179.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研究

180.WTO框架下的贸易和与环境问题

181.论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82.中国应如何应对新的贸易壁垒

183.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途径

184.WTO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185.如何开展中美(中欧、中日等)贸易

186.发展海外投资,带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187.如何利用国别政策发展对外经贸关系

188.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分析

189.比较利益与竞争优势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应用

190.BOT投资与西部地区引进外资

(八)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研究

191.中小企业面临的出口困境及出路抉择

192.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民营外贸企业的问题及出路

193.中国与印度两国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194.如何开拓中俄两国边境贸易

195.论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功能和作用

196.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看东亚经济合作

19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亚太经济新秩序

198.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启示

199.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折衷”理论与实证

200.中小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

201.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202.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与制度创新

203.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理论解释及中国问题分析 204.欧盟在华投资中小企业基本情况与分析

205.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策略

206.浙江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实证分析

207.中国民营企业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直接投资战略选择

208.论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产业集群战略

209.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模式比较分析

210.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实证分析

211.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212.世界经济民营化趋势及我国国有经济民营化

213.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拓展对外外贸投资

214.全球500强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启示 215.经济全球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九)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研究

216.TRIPS协议与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217.我国技术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18.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

219.发达国家间国际技术贸易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22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国际技术贸易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221.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结构变动分析

222.国际技术贸易中的限制性条款

(十)电子商务研究

223.网络营销赢利模式的探讨

224.网络营销的理论与案例研究

225.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

226.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

227.电子商务赢利模式与经营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

228.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与管理系统研究

229.中小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研究

230.电子身份认证与安全应用系统设计

231.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实施案例分析

232.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研究与应用

233.网络营销、连锁经营与物流

234.第三物流与电子商务关系研究

235.纯网络杂志赢利模式探索

236.某行业或企业网上电子商店的设计与应用

237.适合电子商务模式的物流网络系统研究

238.C to C网站赢利模式探索

239.B to C网站赢利模式探索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生求职信 篇5

您好!

我叫,是苏州XX学院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好范文。由于在xiexiebang上看见贵单位的招聘信息。所以借此择业之际,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追求。真诚向贵院作个人自我介绍:

在校期间,我始终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还被学校凭为"二等奖学金;优秀班干;优秀团员。并且报考了江西自考大专学习。经过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了较为扎实的护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即将要下临床实习了。经过暑假期间的见习我也明白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护士是需要有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在生活中我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吃苦耐劳,热心主动,脚踏实地,勤奋老实,独立思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假如有幸能够进入贵单位实习,我坚信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为贵单位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热诚期待您的回音。

虽然没有高的学历,但是却喜欢学习新的事物,也喜欢接触不同的事物,对工作更是积极向上,认真仔细,努力塌实,不怕苦不怕累;和朋友关系融洽,有团队精神,服从领导的指示

1.在广州假发厂学习高针,并任职了一年。

2.在贵人鸟专卖店做过营销和店长一年。

3.在居家宝家具公司学习做业务只做过一段时间。

本人曾是学院体育部部长,曾带领体育部全体成员组织过学院的多项体育活动,并获得学院学生会最佳部门称号。本人为人诚恳谦和,善于交往,遇事冷静,处事沉着,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吃苦耐劳,积极进取。

下页附个人简历表,期盼与您的面谈!

此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 篇6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但是在学习这些经济学之前,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比如,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国际商法、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在学习完上述课程之后,就要接触到国际贸易最核心的知识了,就是国际贸易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结算、国贸英文函电、外贸口语、外贸写作、外贸谈判技巧、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当然最重要的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也称作进出口贸易实务,或对外贸易实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然是经济学类的,自然离不开对数学的学习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从事国际贸易,英语应当是相当好的,不仅仅是书面英语,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口语也是相当重要。

学习完上述全部内容之后,还要学习譬如工科类的知识,即行业知识,作为对专业知识的补充,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便利。虽然各行各业有各自的专业知识,但掌握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之后,就可以比较方便的学习行业知识了,从事专职工作也得心应手。

(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篇7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改,课程建设

引言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使得课程群的建设也成为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 针对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实务类课程的相关问题解决就成了重要任务, 这对促进这一实务类课程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加强其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重要性

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已经使得我国高校从精英化的发展向着大众化的发展迈进, 所以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就逐渐形成。对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事务类课程的教改主要是在新形势发展下进行的, 为能够对有着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高素质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专业的构建过程中就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进行改进突破, 将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加以创新发展, 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得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学生从中受益, 并利于其今后在社会中的个人价值实现[1]。

2.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问题及原因

2.1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问题分析

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过程中还存有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育的改革以及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相满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内容相对较为陈旧, 并且在教材当中的经典理论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 对近些年出现的新理论没有及时的更新补充。

再有就是课程在设置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呈现,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太过专业并比较狭窄, 也就是在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方向设置比较偏专, 而在选修课程方面比较窄。另外就是在实际的教学手段方面比较落后, 以及教学的方法相对单一化, 这就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良好呈现有着影响[2]。

教材相对比较马虎, 在内容上没能够和国际贸易的实际发展相结合, 在多年的发展下内容上的变化创新幅度不大, 内容大同小异存在着教材跟着教材走的问题, 而没有和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相同步更新。

2.2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问题成因

从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的问题成因上来看, 主要就是由于多种的有效教学方法的推行遭遇到来自教和学方面的阻力。以及在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方面没有准确化的呈现或者是没有清晰化的呈现, 没有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片面的强调专业理论传授忽视了专业技能训练。

3.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优化策略

第一, 将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教改加以优化要能从多个层面进行, 首先要对课程的资源采取优化措施, 从而将其形成有机课程体系。在实际的课程整体规划过程中, 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对外经贸的应用能力, 然后把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协调, 并能够有效明确其逻辑关系以及区别, 从而形成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课程体现。接着就是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的优化处理, 要对各门的课程内容体系重新界定, 突出重点。

第二, 对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化还要能够遵循相应的原则,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原则主要是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并重应用作为前提的。要能着眼于市场的实际发展, 重点是能够按照基本经济理论加上国际贸易理论再加上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课程模块进行课程的设置。对国际贸易的规则要能够熟悉, 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等。

第三, 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充分注重老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 着力打造实践经验以及岗位技能和应用能力为优势的教师队伍。同时也要能够大力支持老师的多形式深造和进修, 对外贸有关的单位专家邀请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以及讲座, 不断将老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加强, 从而掌握最新的国际贸易的动态信息, 这对实际的教学就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3]。

第四, 对实验教学这一环节要能充分重视和强化, 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 主要就是要能强化专业的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组织执行能力, 要保障学生能够按照培养的方案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完善国际贸易的模拟操作训练, 加强学生读书活动以及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的指导。

第五, 通过对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行来加强实际的教学效率, 通过对实验室的建设对学习软件以及国际贸易业务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基础强化, 进而提升老师的多样化教学能力。争取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锻炼, 和相关的企业开发科研项目, 为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对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实务类课程的教学中要以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加以应用, 例如通过针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来组织课堂讨论以及征文等。

4. 结语

总而言之, 处在当前的教学阶段, 对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实务类课程教改的策略实施, 要紧密和实际相结合, 通过对学生自身的发展特征, 以及市场的需求变化, 和教材的内容等, 将其有机的结合创新, 这样才能够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打下坚实基础。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 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待后来者居上。

参考文献

[1]潘平远, 赵青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科学定位及实施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3 (0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73-02

Thinking 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Yuan Lingling

Abstract It is the tasks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to train future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However, the current talents training mode doesn’t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ized talented person’s demand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tra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trade and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advic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Author’s address Economic School,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101149

1 前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北京物资学院较早开设的专业之一,2004年该专业就被列为校级重点专业建设规划。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肩负着培养未来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重任。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对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线的培养体系。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在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操作

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尤其是国际间货物的买卖,其工作的最大特点是要求商务人员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但多年来,国际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没能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2.2 对学生外语能力培养注重不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培养涉外人才,而熟练的外语运用能力已成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但是,在专业培养中,对外语重视不够。外语课程设置少,并且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中文授课,学生很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与操作。特别是学生缺乏练习口语的环境。

2.3 实训基地建设没有落实到位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育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有能够满足技能训练要求的场所。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建设,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但是,很难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等提供集中实训环节。

2.4 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从事国际贸易教学的教师大部分由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进入教育领域,他们具备较高的学历,但是普遍缺乏外贸企业的工作经历,对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操作、国际惯例、法律法规的理解还停留在课本上,满足不了职业教育的需要。由于物资学院没有出台对实验教学优惠的政策,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学、科研工作量考核等因素影响,任课教师与实践接触的机会少。

2.5 教学计划没有考虑职业能力

目前本科教学依然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更没有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也只是通过模拟软件,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流程,没有体现国际贸易专门人才技能要求。建立适应职业技能要求的教学体系,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议的重要任务之一。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建议

3.1 确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往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因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确立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国际结算模拟、外贸单证课、国际贸易运输模拟、报关模拟和报检模拟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完备的实验课体系。

3.2 将职业技能纳入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进出口报关、涉外贸易、国际结算、外贸单证、涉外商务代理、英语翻译等国际商务业务,具体就业岗位包括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外贸跟单员、报检员、国际货代员、国际结算员和外语翻译员,而这些岗位大部分需要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学生毕业时获得一种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生未来就业有极大益处。因此,在培养方案制定中,考虑到学生获取证书的考试要求,增加相应的课程。针对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的现状,在调整教学计划时,增加商品归类基础和报关员考试辅导两门选修课。

3.3 注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对于外贸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会运用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及书写传真、信函等。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专业英语、外贸口语、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谈判等课程,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外贸专业人才。同时,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进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与操作的习惯。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实验队伍的结构与素质。实验教学发展趋势是多学科渗透、资源共享,进行综合技能实践,因此,建立科研开发的核心基地,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实验队伍尤为重要。

通过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外贸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同时聘请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企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3.5 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当前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校外实训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战场,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明确教学改革的重点,使教学内容与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好地相适应。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增强实战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明扬.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46-247.

[2]卢仁祥.上海电机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构想[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44-245.

[3]李晓美.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2(2):37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历 篇9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姓 名: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湛江身材:155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4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贸易类:进出口贸易、酒店/旅游后勤类:物流、文教法律类:教师等
工作年限:1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珠海 中山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创通贸易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7-04 ~ 2008-07
公司性质:外商独资所属行业:电子商务
担任职务:外贸助理 
工作描述:协助经理在中国市场寻找最好的供应商,整理相关的文档(如报价单,采购单,合同,发票,装箱单,给货代补料,对提单,陪同老外在市场上寻找最好的货源以及跟工厂议价等。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07-06-01
所学专业一:外贸英语所学专业二:国际贸易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 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09-07湛江幼儿师范学院英语教育毕业证 
2004-092007-07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外贸英语毕业证 
2004-092007-07澳洲博士山学院国际贸易毕业证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优秀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外语/方言:

熟练普通话(二级甲等),粤语,英语

获得证书:

教书资格证

普通话二级甲等

公共英语二级证书

大学英语四级(CET4)

 
详细个人自传
 自我评价:

从学校到毕业一路走来,让我更加认可沟通技巧和团队精神是一家公司必不可少的`,实际的操作使我对课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让我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戒骄戒躁一步步走向成熟!

奖励:

,优秀学生会纪律部成员

2004-,“千人大合唱”荣获“优秀参与者”称号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模版] 篇10

当初报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很多,只是觉得这个专业可能不会像会计专业那样难学罢了。大致了解了一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课的设置对数学的要求不像是会计那样深奥难懂,本人是文科生,所以数学课所占的比重是我填报志愿与专业的衡量尺度。大概是大一的原因,我并没有感觉到所开设课程的枯燥乏味,而是感觉到经济的魅力之处。不过听老师说,以后的《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就没有这么好学了不过我会努力的!

通过上网查询及询问学哥学姐,我加深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这门专业的认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类,毕业时颁发经济学学位证,同时要求对商业往来的规范流程也要有基本的了解。同时对英语的要求也会很高的,因为在很多场合下你有跟外国人接触交流的可能,到时候不要让蹩口的英语成为你事业上的绊脚石。

尽管刚上大学才几个月,但是我对大学的生活有了充分的理解,大学不再像是高中似的那样的“保姆式的教育”,大学的学习生活一大部分依赖于自己的自主学习,没有人强迫你必须学,或者是必须不学,学不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了。就像是一些“可有可无”的选修课之类的只要是老师不点名或者是没有点到你的名字,你可以选择不去,或者是请其他的同学代替你答一下到。这样是不是真的对你有什么帮助吗?如果你利用逃课的时间做一些你认为对你将来的就业工作有益处的事,那么我认为你“逃课”逃的就很有效。老师在高中中里充当的是“领路人”,而大学的老师则更多的充当的是“指路人”的角色,高中老师会一步一步的带领你走出阴霾,走向成功,而大学的老师则会告诉你,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再会像是以前那样的一步一步的带领你走出去。这样的教育模式我很赞同,毕竟上了大学之后你所经历的人和事都不再像是高中的那样单纯了。我们必须走出高中的那样一种灌输教育的模式。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有业内人士估计,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定合同的仅有2000人左右。涉及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上海五千多名律师中只有50名左右的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根本做不到每个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都有律师的协助,而涉外律师的收入相当可观,除了涉外法律案件一小时的咨询费可达数百美金。

根据近两年的行业发展当前急需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信息通讯、生物工程与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现代农业、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与奥运世博会相关的建设,与市场开发领域的招商引资、海外融资、上市与开拓海外市场等活动。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

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别是有职业证书和实际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猎头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

接触这一专业的时间不长,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就业压力还是不小的。看着临沂大学商学院门口大厅前的的就业光荣榜,我不得不紧张起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如此艰难的就业压力之下,我必须要向雷锋说的那呀: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转一行,精一行。唯独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毕业生面前崭露头角。

我们要正确看待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期望。新闻媒体也要引导社会、高校、家长、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要通过持续地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重视和关心,宣传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宣传大学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高等学校及用人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坚持正面宣传,进一步唤起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形成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避免炒作和渲染,努力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我们要尽可能多学习,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相关的理论,并一定要在毕业前积累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做好吃苦受罪的心理准备,这个世界不是为某一个人服务的,大学生必须学会适应,必须淡定面对坎坷,尤其在毕业之初。找工作的时候,最好发动一切社会关系帮

你引荐甚至帮你安排工作,至少替你留意就业信息,千万不要自命清高,自以为是,以为翅膀硬了,可以不求人就能开辟一片天地。找工作和选择职位的时候,永远不要考虑个人喜好问题,而是要考虑这个职位能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你的专长。没有一个企业或企业老板是完美无暇的,所以,将来失望的时候,没必要抱怨,安心工作就是了;适当的、大概的个人规划就足够了,关键是用心做好眼前的工作,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人为善,做到这一点,上面提到的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毕业生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给自己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必须主动出击,善于表现自己,给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让用人单位欣赏你、雇佣你。为此,当代大学毕业生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⑴确立目标。确立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目标的确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在制订就业目标时,大学生应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既要看到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⑵自我评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充分认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劣势与不足。⑶职业的选择。在择业时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等等。⑷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职业目标选定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主要是指目标落实的具体措施,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⑸评估与反馈。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规划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

我们应增强竞争意识,了解将来就业的困难,在校期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为将来择业增加砝码。过去那种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无忧无虑、没有压力的日子不复存在了。当代大学生应根据社会需要,加强能力素质培养,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要注重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除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企业特别青睐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那种“记忆型”、“知识型”、“书生型”的大学生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而学生干部、党员、三好学生,英语基础扎实、计算机有特长、有获奖过级证书,且表达能力强的毕业生往往受到青睐。

上一篇:国立台湾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研究所下一篇:作风纪律整顿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