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意识形态人们较为关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影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施的阵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形成和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篇1:

浅析学生党员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学生党员作为党的新生力量,不仅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对象,更应自觉成为其践行者,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学生党员作用的发挥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必然要求、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要积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创新完善大学生党组织的支部建设,全面搭建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平台,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教育作用和桥梁沟通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作用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之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成为了高校担负的重要战略任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一项需要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其中,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有必要充分发挥自身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的作用,以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阵地上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

一、有必要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学生党员是党在大学生队伍中的代表,必然要发挥自身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的作用。

(一)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是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眼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1]。而在当今社会转型和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的新时期,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荣辱观念淡化等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使之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现实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学生党员作为党的新生力量,应自觉成为其践行者,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带头和引领大学生群体接受、理解、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教育的成效。

(二)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是重要保证

学生党员是共产党员群体中的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的部分,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性集中代表,是未来民族发展变革的先锋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充分发动学生党员的力量,借助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典型性和权威性,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不仅要由教师和有关部门,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自上而下,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教育,更需要学生党员同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群体自我教育,确保和加深教育的实际影响和效果。

(三)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是关键环节

学生党员的人数及其所占全体大学生人数的比重,在逐年增长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同时,他们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产生重要影响,在若干年后是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对大学生群众的引导力是无可替代的,可以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觉悟,有利于确保他们最终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才能以点带面,一环套一环,形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集体氛围,是关键环节。

二、学生党员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党员与广大同学朝夕相处、融于一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其他同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先锋模范作用

一名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先锋模范作用是学生党员的使命和责任。学生党员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是做政治思想上的先进模范。学生党员先进的政治思想就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同学们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从而自觉地克服缺点,矫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其次是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学生党员要带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际的人生理想,脚踏实地,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再次是做遵纪守法、全面发展的模范。学生党员要时刻带头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之成为广大学生生动的道德实践和生活方式。

(二)宣传教育作用

学生党员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要想取得实效,首先必须使大学生产生心理认知和认同。而大学生在知、情、意、信、行等心理品质和特征上表现出许多不成熟的过渡状态。学生党员更容易使大学生群众产生思想共鸣,可以利用好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等优势,依托政策支持等外部条件,勇于担当党员的责任,在专业、班级、院系等各级学生活动中,在广泛的人际交往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寓于活动、生活、学习中,与大学生群众进行平等交流,促使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桥梁沟通作用

学生党员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着桥梁沟通作用,优化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首先,学生党员在联系老师和学生中有桥梁沟通作用,学生党员准确及时地将老师的指示和引导传达给同学的同时,也注意收集学生中的意见和思想动向反馈给老师;其次,学生党员在联系党组织和学生中起桥梁沟通作用,学生党员将党组织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切实落实到大学生群众中去,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再次,学生党员在联系学生之间有桥梁沟通作用。既要密切和大学生群众之间的联系,在感情上贴近同学,在思想上尊重同学,在行动上帮助同学,又要帮助协调群众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化解矛盾,理顺各种关系,引导其朝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统一前进。

三、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的作用

要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的以上作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探讨其实现路径:

(一)积极加强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增强素质基础

学生党员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进行自我教育是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内因,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化”阶段。学生党员加强理论修养,加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第二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外化”阶段。学生党员开展实践锻炼,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服务精神,必须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和科技服务等实践活动,主动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价值,锻炼意志,升华认识。

第三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素质养成阶段,实际上是一种更高程度上的“内化”过程。学生党员进行总结检查,注意反馈调节和反复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衡量检查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二)创新完善大学生党组织的支部建设,巩固组织基础

学生党员是所在党支部的成员,其个人作用的发挥与党组织息息相关。建设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党支部,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组织基础。

首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健全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在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进行审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为准绳,严把入口关,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其次,保持党员先进性,创新学生党支部的日常教育机制。学生党支部要树立创新意识,善于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契机,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党员“一对一”结对、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切实保证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再次,重视党内民主监督,完善学生党支部考评激励机制。通过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民主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从组织生活、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等方面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出具体的、量化的考评指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三)全面搭建学生党员的作用平台,拓展实践基础

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落实到大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各方面,要拓展大学生发挥作用的实践基础,需全面搭建以下三种主要的作用平台:

首先是学生活动平台。学生党员要以学生党支部为依托,积极主动地与主办活动的各级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工作组织联系和沟通,构建学生党建工作和高校学生活动工作的联动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注入这些活动中。

其次是舆论媒体平台。学生党员要积极沟通校园各种主要舆论媒介,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贯穿到各种日常宣传报道中,切实共同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主旋律,为大学生及时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便捷的途径。

再次是校风学风平台。要注重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人进步的良好风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校园人际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践行成为每一位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和志向。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光明日报,1998-06-20.

[2]尹作升,张宇,王炳学.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体系及机制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06.

作者:邹娜

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强化研究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意识形态人们较为关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影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施的阵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形成和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现状,以及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的对策等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人才培养

一、前言

科技在发展,经济在提升,由此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态度等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心理、观念等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积极引入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人、激励人、凝聚人、鼓舞人,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引入现状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入和强化有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须引入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进行强化,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从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引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不足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在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但是,从目前的高校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个别高校,有时不太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或者是仅仅流于形式,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教学及其作用的发挥。还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形式简单化、内容简单化、教育教学口号化。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认识不足的表现,进而无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作用,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教育内容不完善

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除了在认识上的不足之外,还存在教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思想呈现多样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采用的是进教材、进课堂的教学方式,一些内容并没有有效地融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不完善,影响着其主导作用的发挥。

3. 教育教学不够深入

为了更好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国家明确表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心灵。但是,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有时停留在理念的诠释、基本理论的讲解等上面,并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深入的解析,并没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单单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无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无法让大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当前社会中的思潮非常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等产生着一定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若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深入的教学实践,则无法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社会中复杂的形势,对大学生自身问题分析处理能力等的提升和培养会产生抑制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强化

要培育大学生知荣辱、爱祖国、能创新的优良品格,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高远的人生境界,促进大学生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必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开阔大学生的人生视野,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整体教学质量有重大的影响。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上面的不足和问题之外,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或者体系,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效果无法有效评价。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体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且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强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

首先需要让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然后进一步进行认同的升华,并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对当前社会现状、存在的变化等的反映,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大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建设结合在一起。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的同时,也要让大学生掌握其内在的精神,并加强社会实践,学会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2.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

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包含了众多的思想观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兴盛有重要的影响。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习和研究,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较大的意义和作用。强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教育教学、发展建设中,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融入,需要对其形成、建立的机制和规律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等进行研究。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受到不同思潮和思想的影响,为了增强民众的爱国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身需要具备科学性。只有具备科学性,才能成为精神支柱,成为行动向导,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对社会现状等进行正确认识和分析,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3.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完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应对其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奠定了基础。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形成先进的思想观念,振奋起大学生的精气神。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教学有时往往存在表面化现象,有时可能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引导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需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完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含着很多的内容,其自身具有完整性,其中包含的内容具有科学性、辩证性、主导性、多样性、民族性等多种特征。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完整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强化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十分珍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更趋吻合。在当前的社会中,各种思潮不断产生,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等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需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成才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为了满足社会和国家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邱秀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

[2]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4.

[3]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

[4]王晓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

[5]胡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探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为视角[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6]王洪龙.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J].高教论坛,2012(01).

[7]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5).

[8]任艳妮,秦燕.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作者:司庆达

高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篇3:

论校园传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

[摘要]校园传媒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不仅是有效的传播载体和践行平台,还具有构建信息环境、进行舆论引导等功能,发挥着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充实价值观教育载体、推动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发挥学生价值观培育主体性地位等积极作用。高校应利用校园传媒,树立相应服务理念,整合资源,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更好地发挥校园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传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古志华(1974- ),男,广西鹿寨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企业参与高校职业教育转型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JA14006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是当前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校园传媒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全面认识到校园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找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认识校园传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

高校校园传媒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媒体形式,是高校特有的文化信息传播系统。高校校园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文化载体和信息传播,是高校学生文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高校与社会之间的重要信息沟通渠道。高校人才培养职能和校园媒体相结合,高校校园传媒衍生了丰富的价值培育功能,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依托。

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信息环境。作为文化载体和信息传播媒介,高校校园传媒向学生传播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校园传媒的所有功能均以此为基础。校园传媒是有组织的文化教育和信息传播载体,基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其传播文化信息的同时,会对自身承载的文化信息内容进行选择和过滤,其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及受众都局限于校园内,更易于发挥宣传、教育、组织的作用,建构起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信息环境。

2.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高校校园传媒对自身承载的文化信息内容进行选择时,讲究思想性和教育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就要用学生看得懂、易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呈现。校园媒体的载体丰富,形式多样,要用贴近学生的方式发挥自身的载体功能,综合运用纸媒、视频和网络等渠道,将高度抽象和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学生能够理解、方便记忆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更切合青年学生的认知水平。

3.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校园传媒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在日常的信息传播工作中,都需要大量师生投身其中,才能发挥其实际功能。在运行的过程中,高校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直接参与校园传媒工作,从中既能直接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置身于校园传媒营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中,又能在实际操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传媒实际上是高校大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的优质资源。

4.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是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引导力量。校园环境相对独立,校园传媒在发挥其环境熏陶、思想引导和行为促进的功能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校园传媒通过丰富的形式,有效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现实的校园舆论,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建构起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力。在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调动下,高校大学生将更加自觉地调适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努力学习。

二、校园传媒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1.校园传媒推动高校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认知水平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精神内核,是人类知识文化发展、世界文化交流互动、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治理经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成果的抽象总结。高校学生需要广泛学习和交流,积累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具备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才能认识和理解这些成果。校园传媒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在科学知识、政治观念、思想道德品质、法纪观念等方面的提升,促进学生思想理论水平、思辨能力、心理和行为调节能力的提高,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识和践行能力。

2.校园传媒充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高校校园传媒的载体功能有其独特性。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要通过教育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高度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可听、可观、可感的具体内容,进而实现教育目标,这不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还需要尽可能多地调动各种载体资源,一方面为了全面直观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借此建构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高校校园传媒存在于相对独立的校园内,商业化程度低,体系健全,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具有可控性强、内容综合、信息密度大、形式多样、传播效率高等优势,大大充实了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营造了良好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

3.校园传媒推动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传统上,高校通过校园媒体、教学、行政体系等,形成了一整套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校园舆论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处于可控状态,师生员工对校内外信息的了解比较有限,发表不同见解、主张和评论的途径有限,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价值观教育。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依托网络的新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得到改变,思想政治和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不断变革,师生更加自觉也更有条件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课内课外延伸拓展等,教师博客、在线学习等方式被更加广泛地加以利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得更为立体,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和丰富,教学手段更为灵活多样,大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更直接、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校园传媒提升了高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更为自觉地学习,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其达成高度认同,帮助学生自觉地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最终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使得课堂、教师和图书馆在学习信息上的“垄断”地位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学习的途径不断增多,与老师、同学和其他社会个体、群体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频繁,也更加平等、即时和便捷。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全媒体协同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基本路径

1.要树立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内核,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依据,高校校园传媒长期以来立足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学校应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精神旗帜、思想引领和文化导向意义,创新工作理念,努力探索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校园传媒的运行规律,自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青年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聚焦自身的价值认知水平,增强思想和行为调适能力。

2.建立健全校园传媒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运行机制。利用校园传媒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并用不断完善的工作制度来保证其顺利运行,这样才能确保校园传媒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领导、有组织、有规范、可持续。一要拓宽传播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日常政策宣传、形势教育、办学成果宣传、主题教育、典型宣传和校园舆论引导中去,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思想舆论环境,切实发挥校园媒体的传播作用。二要不断提高运用校园传媒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校园传媒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工作监管,增强师生在校园传媒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确保校园传媒不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三要建立运用校园传媒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机制,适时评估校园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四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管理机制,引导师生科学运用校园传媒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让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与校园传媒工作的有机结合有章可循,有序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3.依托校园传媒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发挥校园传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需要将其作为组织载体和实践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当下,校园传媒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学生也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参与传媒工作,校园传媒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高校应深入识别校内传媒资源,建立健全鼓励和保障学生参加校园传媒工作的规章制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媒实践或实训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园传媒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修养,树立服务理念,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求进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加强新媒体和网络信息工作为契机,创设更多的传媒实践载体,组织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校园传媒工作,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12-23.

[2]徐柏才,覃小林.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3]阚和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

[4]邵庆祥.文化传媒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9(7).

[5]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

[6]王玮.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10).

作者:古志华

上一篇:如何践行党的宗旨发言稿下一篇:质监局质量月活动方案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