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人才需求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语言文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当中。对于我国的高校来说,中国语言文学是比较传统的一个学科,进入新时期以后,部分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设置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改革和优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课程质量,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扬提供助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满足人才需求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满足人才需求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1:

基于“无边界”理念的中职文化课程改革探索

【摘 要】文化课作为中职学生理解掌握专业知识、成为未来职业人的基础,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于人才需求以及中职学校办学方针的转变,现有文化课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基于“无边界”理念的中职文化课程改革旨在打破传统的“三中心”教育教学方式,构建新的“课程无边界”“空间无边界”“导师无边界”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开放式语文课堂的教育实践,详细展现了“无边界”课程的实施方法,以期为中职学校其他文化课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无边界”课程;文化课改革

【作者简介】1.梁甘冷,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杭州,310000)教师,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2.黄金,浙江工业大学(杭州,310023)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文化基础课(以下简称“文化课”)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等的基本途径,对于促进中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2020年3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也明确强调:“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学生学业基础,精选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夯实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共同基础。”由此可见,中职文化课对人的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文化课作为中职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其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工具性、情感性、发展性特征。[1]首先是基础性,文化课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学好专业技能知识。[2]其次是工具性,从语言沟通与社会交往方面来看,文化课让学生掌握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工具,是学生独立生活、规范自身道德行为、融入社会的基础。再次是情感性,任何一个职业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社会角色,[3]文化课能够培养人的文化素质,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最后是发展性,文化课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更是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由以上可以看出,文化课的基础性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创造了可能,文化课的工具性、情感性和发展性特征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可能。四者相互作用,共同为中职学生的发展服务。

“无边界”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要旨是跨越边界的交流与沟通,具有施教主体无边性、受教主体无边性、办学空间无边性、教育内容无边性等特征。[4]施教主体无边性与受教主体无边性模糊了教师与学生的边界,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了可能;办学空间无边性突破了班级授课的限制,将课堂延伸至生活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了可能;教育内容无边性更是摆脱了“唯教材”的缺点,将教学内容延伸到书本外,为拓展学生的视野提供了可能。因此,基于“无边界”理念的文化课程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从而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由此观之,中职学校有必要进行“无边界”教育理念的文化课程改革。

一、“无边界”文化课体系的理论构建

(一)“无边界”课程的内涵

“无边界”意味着消除传统教育领域隔阂,跨越地域和概念的边界限制,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5]近年来,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无边界”教育成为一个用来描述教育中一些新变革和特征的重要名词,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学科和观念上的边界,形成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6]“无边界”课程就是在这种理念下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中职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自我塑造。[7]厘清“无边界”课程的内涵和框架,能够为文化课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传统学校教学模式对每个科目按照“学科”进行分类,每个科目恪守边界,不与其他科目联系沟通,只在课堂内进行教学,割裂了学科知识的相关性,削弱了学生对于文化课的理解和学习应用性。“无边界”课程并不是课程本身没有边界,而是在保持文化课原有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打破其外在壁垒,让其与其他学科、其他专业保持一种融通性,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中心,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满足他们的需要和特点,让学生能够以新的态度来面对文化课学习,突出教育资源的无边界色彩。

(二)“无边界”课程的构建

1.课程无边界——打破教材中心。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课程又是学校育人的核心环节。[8]而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强调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是学生快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过分强调教材内容容易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割裂,限制学生的视野。[9]“无边界”课程的核心要义是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使课程逐渐从原来的强分类走向弱分类,逐渐淡化课程知识的边界。[10]在课程上,以上级课程规划为基础,学校课程参照地方实际,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的整合形成学校特色课程。[11]

2.空间无边界——打破课堂中心。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发挥出更高水平。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智能的情境,给个体以多样化的选择,从而激发个体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其个性。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課制以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一直沿用至今。但这种固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进行自由讨论与合作,不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职开放式课堂教学系统打破了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形式,不仅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中打乱传统的行列式座位编排,还打破了班级、专业之间的壁垒,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和教师。同时,网络、学校活动、社区活动、外出参观游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也使课堂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一方教室,教学组织形式有了更大的自由拓展空间。[12]

3.导师无边界——打破教师中心。

在中职“无边界”课程理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被重新定义。如果说,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单向的灌输与接受的关系,那么“无边界”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则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通过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料、指导学习方法、协调学习矛盾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而学生则在教师的激发下,通过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建构知识,最终提高学习能力。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学习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知识体系都在重构,师生共同成长。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既是主导又是主体,学生既是主体又是教师成长的促进者。[13]

二、“无边界”文化课的实践探索——以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开放式语文课堂为例

职业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中职语文课程的构建必须摆脱只关注语文学科内容体系和结构的桎梏,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以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此,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教材中心、教室中心、教师中心”,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提出了“开放式教学”的口号,从学生主体出发,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赋予课堂以生活和生命价值,并由此逐步关注到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道德活动等各个层面。在语文课程内容方面构建以“师生创造本”为主要内容的职高语文课程资源体系;在教学时空和教学资源的开放中,打破时空限制,让语文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主张语文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教学,多与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实行走班制,让学生根据实际自由选择班级和任课教师,并让学习合作伙伴产生动态变化;在课堂教学方法和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努力创造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如图1所示)。

(一)开放的课堂内容:整合课程资源

向专业开放,以专业为素材,是全面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亮点。实践中我们不仅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淀,还注重语文为学生专业发展服务的责任。

1.结合专业需要,自编校本教材。

从专业需求出发,将与专业有关的内容作为素材,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语文教材,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的素养,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如针对烹饪专业语文教材的编写,首先,不仅是单元话题围绕着一个“味”字设计,而且每个单元的情境活动都要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实际需求。其次,在学习篇目上,针对烹饪专业的特点,将语文学习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前两个单元着重于饮食文化,为学生最终成长为一名“儒厨”打下文化底子;第三单元着重于学生的事业观,给学生展现未来发展场景;第四单元则侧重培养学生坚持、善良、认真的人生态度。这些选文既考虑了学生的专业需求,又考虑了烹饪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最后,考虑到语文口语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将口语教学单独编成两个单元,让口语教学与学生专业需求紧密结合。我们除了编写烹饪专业的语文教材,还将酒店管理专业考试中的古诗文楹联、建筑专业的美学、会计专业的财经应用文写作和阅读融入语文教学,丰富语文课程的内容。

2.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语文综合活动。

我校位于西湖区,西湖是杭州著名的风景区,有许多至今保存完好的、有鲜明江南特色的民居,也有著名的龙井茶园和虎跑泉水,以及杭州餐饮业的老字号——楼外楼。这些都是我校不同专业开展综合活动的宝贵资源。如在学习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时,我们组织建筑广告专业的学生以三墩里弄、吴山老街、闸口为考察点,进行胡同文化与里弄文化的比较。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我们组织餐旅专业的学生参观龙井茶园,品尝虎跑泉水,从中体验品茶的乐趣和意境。在学习陆文夫的《美食家》时,我们组织烹饪专业的学生来到楼外楼,聆听楼外楼师傅们的饮食经。此外我们还在烹饪、旅游专业的专业发展中融入西湖区独特的西湖龙井茶文化,开设“导游与龙井茶文化”“农家乐、家常菜”等选修课,组织学生参与“西湖开茶节”“梅家坞、龙坞茶文化研究”“为梅家坞、龙坞茶农当一天免费导游”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3.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研究性学习。

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积淀人文素养的同时,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学生,必然具有思考能力、质疑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成为提高学生这些能力的适合的教学方法之一。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思维活跃,语文基础相对较好,但是由于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文化积累,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兴趣。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知识较广博的优点,我们决定以计算机专业为试点进行课程的重新设计,将该专业的语文课程学习从纯粹的课本学习中解脱出来,结合其他与人文有关的内容,分成四个研究板块:网络人生、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网络诚信体制。在网络人生板块的学习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与网络有关的风云人物,整理归纳他们的生平材料、创业经历,分析他们成功的要素,并通过班级QQ群展开讨论,发现自身优势,从而确立人生目标。这类研究性学习综合发展了学生信息筛选、多角度评论、团队合作、与人沟通等多种学习能力,其意义在于它是在计算机专业学生实际的语文课程基础上,在电脑逐渐成为人类满足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时,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开阔视野,塑造人格,提升人文素養。

(二)开放的课堂时空:内外结合

“内外结合”是指语文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课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将固定班级授课与走班选修结合起来,将班级内部学习与学校生活结合起来,将学校中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将传统的纸质媒体学习与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打开一片天地,使语文学习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目前,我们将语文课堂分成四种空间形态,如表1所示。

开放的课堂空间将语文学习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利用中职学生爱动、善变的特点,帮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学习环境中发展特长。同时,开放的课堂空间必然需要开放的课堂时间来保证,教师将思考、讨论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建构知识体系。同时充分利用校内隐性的课堂时间,打破学校、家庭、社区的隔膜,形成一个立体的语文学习时空。

1.开放教室小课堂,转变传统师生关系。

教室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它的开放程度与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开放的小课堂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空间和时间环境。为了创设这样的课堂时空,我们不仅及时转变师生观念,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而且在实践中将权力交给学生。走班制采用“3+2”的形式,将语文分为基础模块和特色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和个性展现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2.强化校内第二课堂,利用隐性教学时间。

走班制的选修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专业为单位的专业选修课,另一种是打破专业限制的任意选修课。无论是哪一种选修课,它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和教师,每次上课前都重新组班。此外,我校还充分利用隐性的教学时间,将语文课堂教学巧妙地渗透到全校性的活动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使语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当班级或学校活动变成语文教学的契机时,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就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这不仅能够鼓励大多数学生参加活动,培养参与意识,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能逐渐提高人文素养,使语文教学服务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走进社会大课堂,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整合。

走进社会大课堂就是把课堂放到社区、实习单位、大自然等环境中去,将蕴含在社会生活、日常交往中的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整合到语文教学之中,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我们还把学生在家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与校内时间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语文学习时空。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和社会实践让语文知识不再只是课本上静止的文字,而是生动活泼、充满温度的真实世界,在这里,语文学习与生活真正地融合在了一起。

4.拓展网络学习空间,无限延伸语文教学时空。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空间,我校建立了专门的语文学习网站,把语文课堂拓展到网络学习空间,充分利用储量巨大的信息资源,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使语文教学能够影响更多的学生。利用语文学习网站进行语文教学,主要包括“语文学习资源”“专业语文学习资源”“电子阅览室”“我的优秀作文”“话题讨论”“师生博客”6个板块。其中,语文学习资源板块主要包括各种与语文教材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供学生预习和自主研究;专业语文学习资源板块是以专业为单位,呈现各种与专业文化有关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电子阅览室板块提供优秀时文、经典作品的电子文本以及网络链接,这里包括了语文教师为学生推荐的书籍,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趣味;我的优秀作文板块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这些习作既可以是学生自己粘贴的,也可以是教师推荐的,每篇文章后面允许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强调“我以我手写我心”的理念;话题讨论板块是师生就学校、生活、社会中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的板块,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担任管理员;师生博客板块是能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空间。

(三)开放的课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

中职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活动的课堂,有效的语文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开放的课堂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的特点以及自身的特点,以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1.以变化教学手段为中心的语文活动。

这种语文活动有丰富的形式,给学生的学习以新鲜感,使语文教学永远充满活力,比如散文和诗歌诵读课、小说教学中的阅读笔记报告会、探究性学习中的专题讨论会等。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语文知识。

2.以拓展学生知识为中心的语文活动。

这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在拓展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人文素养的积淀。如烹饪专业的传统菜名追根溯源、餐旅专业的景点诗词楹联知识大赛等。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拓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3.以学生表现特长为中心的语文活动。

這些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学习自信心,尤其针对不同主题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活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角色扮演活动、《永远的蝴蝶》的剧本改编活动、以“傍晚、仙人掌、书包”为意象的小说编写活动、以社会实践汇报为主题的展示活动等。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中,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形成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可持续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

此外,学生的自主提问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答,并最终指向所谓“正确答案”的教学模式,学生预习、学生提问、师生整理、师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模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

我校开放式语文课堂实行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意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当教师把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时,学生不仅对原先感觉枯燥的语文有了兴趣,而且带动了专业学习的热情,取得了共赢的效果。二是促进了学生专业的发展,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开放式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推动了学生的专业发展。三是激起教师课改的热情,提升中职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们开始逐渐转变思想,教学探究的氛围更加浓厚。四是引领中职文化课教学,提升学校整体教育品质。在语文课题研究的带动下,我校的数学组、英语组等也积极开展职教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和教学探索活动,在省年会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与此同时,家长的满意度、我校的招生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无边界”理念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方式,在课程内容、教学空间以及师生关系上打破了原来存在的壁垒,加强了学科与学科、课堂与课外的融通性,加强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无边界”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转变,更是一種教学理念的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无边界”课堂教学强调的是主体间的理解和沟通,师生融合共生的课堂既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又是一种心灵的引领,师生共享课堂的幸福,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涵.应进一步明确中职文化课的功能定位[J].江苏教育,2019(4):1.

[2]张朝伟.中职文化课与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J].电脑迷,2018(12):126.

[3]袁丰.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6(12):54-56.

[4]陈飞.理解与共存:“无边界”高等教育的支撑性理念[J].江苏高教,2003(2):19-21.

[5]詹韩琼.论高中语文的无边界学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6]彭红光,林君芬.无边界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图景[J].电化教育研究,2011(8):16-20.

[7]滕亚杰.打造无边界课程 促生命绽放光彩[J].中国教育学刊,2019(5):104-105.

[8]洪伟,李娟.大情怀的“无边界”课程构建——史家小学课程育人实践[J].人民教育,2019(1):15-17.

[9]何莉.“无边界课程”的校本化开发[J].上海教育科研,2017(7):61-64.

[10]肖驰,朱婕,胡航舟.泾渭分明的课程壁垒逐渐淡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8(3):31-43.

[11]班振,和学新.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整合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4):45-48.

[12]徐国庆,王璐.公共基础课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9):5-9.

[13]许艳丽,刘晓莉.基于“互联网+”时代特征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25):34-38.

[14]董奇.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J].教育与职业,2013(28):21.

作者:梁甘冷 黄金

满足人才需求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2:

浅谈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重构

摘要:我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语言文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当中。对于我国的高校来说,中国语言文学是比较传统的一个学科,进入新时期以后,部分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设置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改革和优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课程质量,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发扬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重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

在高校教育当中,通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也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核心素养的前提。在高校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價值导向,因此,在现代高校教育中,教学领域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显然已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此,在进行课程重构时,也应当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这样才能够使得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一、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的必要性

(一)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生转变,为了使得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各个学习阶段的教育都在不断变革。而地方高校想要促使通识课程更好地开展,也应当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进行改革。对于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进行重构,不仅是更好地传播中国语言文学的手段,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结合现阶段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现状来看,课程仍然存在单一化的特点,并且对于实践缺乏重视。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不仅要对于理论课程进行优化,也需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在对于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进行重构时,应当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出发,处理好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得各个课程设计能够良好的融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二)地方高校发展的要求

中国语言文学是我国的传统课程之一,在很多地方高校中都有相关课程的设置,这也为通识课程的重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地方高校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和道德品质,使得学生全面发展。这不管是对于高校中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地方高校自身来说,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通过对于地方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进行重构,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的课程进行创新,更是对于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在对于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进行重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也要与高校自身的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使得通识课程的重构更加符合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

二、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在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进行重构时,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这是促进通识课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通识课程重构的有力助力。具体而言,就是在设置课程目标时,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通过教育获得收益。在设置课程类型时,更应当有多元化的思维,除了要有基础类的课程,也需要多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对于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也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核心素养。而在进行课程评价时,教师不应当仅仅注重结果性的评价,而是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不仅要把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也要关注学生的表现,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引导下全面健康的发展,成长为栋梁之材。

(二)文化育人原则

在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时,还应当遵循文化育人原则,重视课程文化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为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重构提供保障。高校在进行教学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课程中的文化建设也是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落实文化育人原则,对于课程文化进行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到课程相关内容的文化建设,也要考虑到学校、教师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进行通识课程重构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于文化课程进行改革和重构,还应当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课程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整个过程中,都应当坚持文化育人的思想,进而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

三、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的策略

(一)课程融合,增强课程的系统性

在传统的高效教学中,中国语言文学也会分成不同的院系,在进行教学时,也往往都是独立进行的,不同院系学习的知识都分别侧重于不同的方向,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联系。并且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制约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通识课程的设置比较狭窄,往往集中在包括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几门课程上,即使选修课程会对于中国语言文学的一些深入的内容进行拓展,但是拓展的范围也非常有限。现阶段,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种情况是,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但是也仅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上,没有系统的了解,也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这样的学生往往缺乏应有的文化精神。并且从中国语言文学本身来说,其并不是单一的文学,还包括历史、哲学等一系列的内容,只有把不同的院系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得课程更具有完整性。因此,在进行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课程的融合,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更加全面的课程,能够使得学生对于中国语言文学有更加系统的认识,知识结构也会更加完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碎片上。

(二)技能培养,提升课程的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于高校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于地方高校教学体系而言,在教学体系并未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式可以是利用传统优势,以增加课程的渠道来实现,这也是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课程的增设应当合理,并且应当与社会的需求及高校自身的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很多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增加了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知识,同时,也很好地把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更强的社会针对性。为此,在进行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的过程中,也应当适当增加有益的实践性内容,这样能够提升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实用性,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

(三)结构优化,适当开设小众课程

在本文中,小众指的是在社会当中需求量比起其他课程要小的课程,或者可能并不属于社会的直接需求,因此关注的人较少。在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当中的古典文献文学就是小众课程之一。虽然古典文献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也有着相应的指导意义,但是在以往的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中,古典文献学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地方高校中甚至没有设置这一课程。进入到新时期后,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加上人们对于古典文献增加了關注程度,部分高校中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加了这门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古典文献学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在很多高校当中虽然开设了这一课程,但是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往往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兼职授课,并没有真正开设,还有一些高校中,古典文献学则仅仅只是一门选修课程。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也会产生影响,学生不重视,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取得的教学效果也非常有限。这种情况导致了虽然古典文献学的人才需求量并不高,但是仍然存在人才缺口,尤其是随着人们对于古典文献学提升了重视程度,专业的人才更为缺乏。为此,在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中,也应当选取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开设一些小众的课程,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中国古典文献学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更加适应高层次的社会需求。

(四)课程优化,完善现有课程版块

在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中,有部分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弥补。从大的角度而言,中国语言文学主要分为古代语言文学和现代语言文学两个部分,古代文学主要是指一八四零年之前的文学,而现代文学则主要指一九一九年以后,从这个时间划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中间有一段时间的断档,在这两个时间中间的一段时期的中国语言文学被忽略了,这是需要进行补足的地方之一。并且与此同时,有很多中国语言文学的内容被无视了,比如台湾、香港等地区的中国语言文学,并没有加入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中来。为此,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重构中,也应当适当考虑对于现有的课程模块进行完善,增加断档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使得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更加完整的呈现出来,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理解古代语言文学与现代语言文学之间的关联和过渡。

(五)创新思维,关注新型文化元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语言文学也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尽管良莠不齐,但是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内容,如何把中国语言文学与现代化的互联网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当中的中国语言文学相关资料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社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又一个命题。在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中,一般会包括文献检索课程,但是仍然停留在以往的检索方式上,面对互联网这一新的载体,文献检索课程也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结合互联网进行优化和改进。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并且正确使用电子文献,这不仅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同时,也能够使得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更加符合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重构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这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要求。而想要达到通识课程重构,提升课程质量的目的,地方高校在进行通识课程重构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求,关注新型的文化元素,也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的原则,推动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重构,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淑娟.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7):130-131.

[2]申洁.高校汉语言文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研究[J].青春岁月,2019(11):90.

[3]易玥曈.探究中国语言文学中的审美因素以及学习路径[J].中华辞赋,2018(12):10.

[4]刘衡.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探究[J].文教资料,2018(28):178-179.

作者:陈立云 陈潘婷

满足人才需求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3:

浅析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我国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社会的要求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应用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士对于其专业的应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了汉语言文学应该尽快地增强其自身的应用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基本特点是将其发展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特殊性 特点 必要性 应用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在教学内容及教育体制上相对比较固定的专业,面对教育体制的转型与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挖掘出更加可行的办法来适应这个社会教育变革的现状,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更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够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汉语言文学有着非常悠久和长远的教学历史和良好的教学传统文化,是一门专门培养专业性汉语言人才的学科。随着科学的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前进,由于汉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和自身特有的性质,致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逐渐降低,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業率逐年递减,就业压力巨大。因此,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已成为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对于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社会的各行各业为了使自己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作为技术类专业的人才相对企业来讲是非常抢手的,比如建筑业、机械业、化工业、医学界等,此类专业的人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深得各大企业的欢心。而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由于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素,对于各大企业来说,不是很乐观。汉语言文学专业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他理工类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一切都是按数据来证明,而汉语言文学学科没有专业知识很强的定义,在社会上不能在短时间内发挥出自身价值,只是作为一种隐性价值而存在。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只能称为没有固定职业的特殊专业。但是,汉语言文学作为一种学科存在于各类学科之中,并不是没有价值的体现,这就要看从怎样的角度去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涵。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相对的隐性价值的特点,不能把此专业和其他理工类专业做比较。理工类是直接能对企业产生经济影响,把自身的价值快速地显现出来,而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的过程是漫长的,不能直接把自身价值体现出来。所以,对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应该用理性的思维去考虑,因此,不能把其专业与理工类专业相提并论。

2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在人文社科方面,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学科,汉语言文学通过人文精神作为最直观的传输媒介,在整个过程当中起着增强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决定性作用,具有极大的中外优秀文化经验和遗产,主要包括人类生存的含义和人类价值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对祖国、对民族、对团体、对个人及其余人员的认知上。汉语言文学专业跟别的专业不同,没有一个确定的职业方向及定位,汉语言文学主要是主张关注学习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虽然说汉语言文学创造的价值是没有办法直接去比较和评价的,这就造成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学习人员从业时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专业学习人员想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就必须充分地提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当中,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过程。

3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重要性

起先,想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加强和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的能力,在企业和各个行业的人事选拔当中,汉语言文学所表现出来的较好的语言叙述能力能够更好地在人事的选拔当中展现,主要表现在人的基本素质当中。只有顺应了社会的这一需求,学习中培养和提升人的全面性和高素质能力,才能更快地适应这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然后,素质教育的一步一步充实也就要求我们要连续地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教育出高质量的专业人员,全方位地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性实力,提升汉语言文学在现实社会中的适用性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所以,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这就要求从教育理论方面和现实行动实践相融合,才能更好地把专业人员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步入社会从业大潮创造基础。汉语言文学的工作方向主要是老师、文案秘书、采编人员等工作,但事实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在一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学科单位工作,也有一些从事经济金融、建筑地产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期刊上也公布了一些汉语言文学就业相关的职业,这就充分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所以,想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员的应用性知识,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4 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

4.1 汉语言文学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性文学能力的学科

经过近些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汉语言文学学科已经得到了相对辉煌的成就,给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文化领域内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对全世界来讲都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并不能成为社会的职业类型,因为它不能直接给社会带来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使此专业的人才在求职路上受阻。为了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能够达到学有所用,把自己的价值给体现出来,如今,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与汉语言文学有关的课程,如文秘学、国际汉语、新闻传播学等,这样的举措给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未来求职的顺利奠定了基础。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所有专业就业率中所占的比例也是较低的,这也说明了此专业的就业形势的紧张,高校对于教学体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4.2 专业内容缺乏实践性知识

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掌握是此学科的宗旨。然而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使得此专业的学生在社会的实际运用中无从下手,这也造就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中就业率低的事实。

4.3 从就业的方面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据有关数据统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率远远低于同是从事文学类学科的专业,如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等。面对如此的就业劣势局面,高校汉語言文学专业的有关人员不得不从就业的角度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来考虑,把教学的内容同就业相结合,开展一些相关职业教育培训活动,让学生走入到社会中去,从实践活动得到锻炼,提高自己将来的就业机会。

4.4 从学生深造的方面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现在如今,就业难,难就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为何会出现如此的局面呢?我们不得不考虑下自身的原因。当今,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加大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人才的质量,即是否有全面稳固的专业知识。因此,面对当下的社会形势,为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的各方面需求,不但要掌握好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把继续深造作为自己将来就业的有力保障。只有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深更全面的专业性知识,不断地提高整体素质,能在就业紧张的浪潮中先露头角,把自己的所学知识发挥出来,给自己乃至社会带来财富。

5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具备专业性知识的人才需求量是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也是愈演愈烈。随着就业压力浪潮的袭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们受到这个专业特殊性的影响颇大,所以,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塑造当中,就必须科学地了解这个专业的特殊性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把科学先进的教育资源与合理可行的有效措施相结合,达到更加优越的应用性效果,更好地为己所用。

参考文献

[1] 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78.

[2] 钱慧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40-142.

[3] 金璐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探微: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13-

114.

作者:杨正芹

上一篇:全国高血压活动方案下一篇:企业节能考核方案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