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教育需求与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大班额现象突出等问题成了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困惑。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的教学管理与研究表明,分层教学管理实践为我们研究农村中学大班额条件下如何有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的策略

摘要:近幾年,走班制分层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学生需求和教学需求的推动使得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学蓬勃兴起。由于中国国情,国内的走班制教学模式还是依托于大班授课制,但从大局上看,走班制分层教学管理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学情,尊重了教情,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初中英语教学管理;分层走班制

一、引言

初中学生因处于不同的成长环境,所以他们的个性以及观念等都会存在差异。再加上高年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会形成较为明显的分化情况。此类情况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也会对其未来成长产生影响。所以,分层走班制教学方式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人员的关注。本次实施的走班制分层教学管理模式就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践和诠释。初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初中学生制订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在符合学生需求的同时,可以满足教学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二、初中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应用优势

(一)初中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近几年随着适龄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生源质量的下降等原因,导致不同学生之间的整体差异性逐年增大,从而导致初中教学管理出现困难。若是一直按照过去的方法继续教学,那么必然会对不同的学生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并加重内部分化,这将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由于不同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差异,所以这也就会使其对不同学科的喜爱程度有所差别。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出现区别,甚至在具体的学习中出现两极分化。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追求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还可以确保其学习权利和义务。因此,学校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采用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以此来进行因材施教,并达到教育目标,不同类型学生所需达到的目标不同,所以这也就会使其未来发展情况存在差异。

(二)分层走班制教学实施的优势

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一心多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有所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提高自信心。初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以此保证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之后都可以喜获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而且如果教师提前做好备课,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准备,有利于增强教学质量。总而言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意义。通过组织不同初中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并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对于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都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所以说,分层教学的应用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初中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

在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从一个班级扩展到整个年级,在此背景下,学生之间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但是因为原班级的教风和学风存在差异,所以这也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受到影响。因此,教育管理人员只有对此方面的问题有所关注并予以解决,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其作为当前最为困难的解决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工作也会更加困难。再加上一部分学生无法在行政班主任的教学班级中进行学习,所以班主任教师无法了解这一部分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无法更好地教育学生。因此,怎样使英语教师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分层教学班,其中的难度也很大。

(二)分层教学班级管理机制不健全

因为没有较好的评价反馈,学生出现上课迟到、课堂违纪等问题。扰乱课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教师“压不住场”。在原行政班级中,班规为班级的有序运转提供制度保障。但是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后,教学班的学生来自各行政班级,每个班级的班风不同,对课堂违纪、作业等问题的管理方法和力度不同,学生的整体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不同,影响教学班级的管理。

四、解决初中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走班制管理体系

针对流动班级的管理,教师可以采取临时班长和某课程课代表机制。针对不同的教师,学校也要对不同的严格要求,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不仅能让教师高质量地承担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还可以让其不断提高和扩展自己所教学科的领域知识,从而形成更加丰富有趣的课程套餐。强化综合性管理,构建创新的班级管理模式,树立新观念等,无论是对教师管理信息沟通,还是防止管理出现真空地带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丰富课外辅导形式

实施分层教学以后,A 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目标,C 班级中的部分学困生在学习方面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为此,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并将成绩优等的学生与学困生组成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学科特长班和基础班,并拟定好辅导时间、辅导地点和人员,保证辅导成效,有效地延伸分层走班制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走班制差异性教学理念设置教学目标

在学生自主选班之后,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之前需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等,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可实施的教学目标,让走班制差异性教学发挥优势。比如牛津英语九年级上册Family Life这个单元主要讲的是家庭生活,该单元涉及的单词有:because, since, as for(因为), meal(一顿饭), fashion(流行的), decision(决定), abroad(在国外), personal(个人的,私人的), person(人), personally(亲自);还有一些句型如:invite sb. to do sth, receive an invitation(收到一份请柬), expect...to..., expect that...等。教师可以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Cherry班的学生可以从学习单词的发音和读写开始;Banana班的学生可以直接学习短语、句子和语法的概念与用法;Apple班的学生则被要求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者须要从理论层面加以总结和提升,这样可以更好地完善分层走班制教学体系,从而在提高中学生整体成绩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吴静.“走班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0(33):49-51.

[2]朱书乐.走班制实施现状及困境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1):88-91.

作者:孙平新

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论文 篇2:

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大班额教学管理研究与实施对策

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教育需求与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大班额现象突出等问题成了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困惑。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的教学管理与研究表明,分层教学管理实践为我们研究农村中学大班额条件下如何有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部分农村中学实施的分层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证明,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体现了其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是一条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教学管理道路。

教学管理 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 教学质量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限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需求成了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一大难题。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备、师资队伍青黄不接且不足、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大班额现象突出等问题和困难,都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影响。面对教育需求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大班额现象突出等客观情况,大多数学校都在研究和实践大班额条件下如何有效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一、分层教学管理理论依据与发展现状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先贤们早有研究。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理论”等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和践行分层教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征。分层教学最先出现在美国。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后期的英美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将学生根据能力大小分到不同的班级学习所有的课程。70年代法国政府要求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并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分层教学研究出现赞成与反对的两大对立观点。到了90年代,美国大部分学校又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并且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如北京十一中分层教学效果显著,1993年福州八中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1999年广东东莞塘厦理工学校实施以升学和就业为目标的分层教学实践成效显著,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2002~2003年的分层教学实验(分A、B层次)大大提高了两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效率,沈阳市的八所职业学校2000~2005年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等等。这些教学管理研究的实践不同程度地证明了实施分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

二、分层教学管理的实施与对策

纵观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校内分层教学的管理实验,并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研究和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站在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分层教学管理即是对管理对象进行分层识别,设计相应的层次管理手段以及方法,实施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有效管理和优化管理,从而提升管理效果,避免管理资源浪费。在多年的教学管理研究与探索过程中,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的教学管理起到了排忧解难的作用,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分部管理和任务落实

根据学校的办学性质和条件,学校首先进行分部管理,即初中部或高中部分开管理,各明确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初中部或高中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面对着各自的工作对象,在学校统一办学思路、管理模式和工作计划的前提下,分管领导具体组织本部的三个年级组长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三个年级组长直接对分管领导负责。这不仅简化了管理程序,而且责任更加明确,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团队意识和竞争力更强。

2.学校制度明确,管理到位,奖惩分明

年级组长是本年级工作开展的主要管理领导,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年级组长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学校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年级组长职责》《年级组管理考核考评细则》和《年级学科组分层备课制度》等执行。学校在配备各年级教师和年级组工作人员(2~3名)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跨部、跨年级组。同时,各处室分别明确一名中层领导配合该部的三个年级组长工作。

年级组管理充分引入竞争奖励机制。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考核领导小组按计划对各年级教师或年级组长进行常规检查,并进行目标量化考核管理。考核结果纳入对本年级教师和年级组长的绩效考核。这有效地推动了年级组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了对年级组工作的管理。当年级组长不能胜任时,由校长室提名候选人交该部分管领导组织本年级教师民主投票选举产生新的组长。

3.年级组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管理

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仅要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还需分析教师的性格特点,以及从学生、家长入手,全面考评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在优秀教师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以及有效实施“青蓝工程”和绩效考核评比的公平性,对综合评价较高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资源原则上不能担任同一层次班级的教学工作。因此,年级组在落实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管理之前,要非常注重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综合评价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

4.分层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激励

实施分层教学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避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分层教学管理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师生双方都要作好心理准备,好的心理是一切改革措施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因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相对整体性地将“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既关注了相对优秀层次的学生,也兼顾了基础层次的学生。这样,尽可能地避免了部分学生因学习能力和基础问题,未完成学业就被留在了学习生涯半道上的悲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受教育的乐趣,有效完成自己的学业。

分层教学管理将会因学生成绩的改变而自发引入竞争机制。如A层次班级的同学不愿降到B、C层次的班级去,同时B、C层次班级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A层次班级,或C层次班级的同学还希望能升到B层次班级次等。这种自发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到教学竞争机制之中,是符合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

分层教学管理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可以从更深层次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细心揣摩,潜心探讨。

5.分层教学管理是大班额条件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需求

分层教学就班级而言,是班级任课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对进行分组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分层备课,二是分层提问,三是分层作业,四是分层辅导,五是分层检测,六是分层评价。通过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使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面对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各环节中因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差距过大,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增加教师工作的困难和烦恼,采取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年级组分层设班教学管理模式,使基本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班额条件下学生多层次大差距的教学难题。因此,分层教学管理是大班额条件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需求。

三、实施分层教学管理的成果展示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大班额现象突出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问题的探索与研究,笔者执教学校2003年就开始了。2008年学校实行年级组管理以来,这项探索与研究工作通过年级组分层设班的教学管理方式得到了落实。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模式是科学合理的,是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在分层教学管理的实践中,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实现了学生成绩低进高出的喜人态势,并得到社会各界“以二流的办学条件创一流的教学水平”的高度评价。

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学,普遍会面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备、师资不足、大班额现象突出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但是,农村中学贫困的客观条件永远阻止不了学校管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为我们要让大山里飞出金凤凰,就必须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上做足文章,迎难而上、负重前行,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管理途径。比如笔者执教学校开展的以“部级化”为主要管理单位的分层教学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教学需求,才能有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郑雪凌】

作者:彭沁

中学生分层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探究

摘要:分层教学就是依据某些维度将学生分割成为不同的群体实施不同的教学管理,落实不同的教学过程。在分层教学的理念中,教师也应当改变自身对于学生的看法。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归属于同一个课堂群体之中,他们是同质化的、无差别的。而在分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是具备了不同成绩、不同能力水平、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学习目标的独立个体。因此,分层教学中的“分层”二字,就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再做出圈层化分布和管理的过程。当学生整体被分成为不同的群体,教学课堂中的各元素也随之分层。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施,也意味着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班级管理过程都呈现出了分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本文将简要阐述分层教学的概念,进而分析分层教学对于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意义,最终得出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探究路径。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体育课堂

前言: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包含了两个方面的重点。其一就是分层的维度选取。事实上,要想对学生展开分析和研究,教师可以挖掘的维度有许多。而要想真正落实好分层教学的过程,教师应当选择具备一定辨识度,同时便于管理的分层维度;其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进步。换言之,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分层并不是为了真正将学生区别开来,而是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过程追求学生群体的共同进步,从而避免传统教学课堂中顾此失彼的教学窘境。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包含两个层面。其一就是概念上的分层。这也正是初步的分层过程。一方面,教师需要构建分层教学的框架,探究分层教学在课堂实践中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借助分层教学所设定的框架为学生提供自我剖析的路径,以便后续对于分层课堂的适应。其二则是实践层面上的分层。随着分层教学理念深入课堂,分层的教学实践也得以落实。

二、分层教学对于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开创出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科学课堂

分层教学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来说,是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学呈现出了较为松散的教学状态。换言之,以往的体育教学课堂缺乏理念化的建构,也缺乏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因此,分层教学实践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科学化的创新教学路径

(二)发展学生个人的体育运动兴趣

要想真正落实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教师必然要先对学生展开深入的、多维度的教学调研。因此,在分层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对于体育课堂中的学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借助这一了解和调研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个人兴趣。

(三)顺应新时代育人理念的发展

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下,教育事业更为关注“育人”这一关键要点。实施全面性、立体化的教学实践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在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层面。除此之外,分层教学的关键还在于“以人为本”,即将学生作为重要主体列为教学关注点。因此,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實践,就是对于新时代育人理念发展的顺应。

(四)考验教师教学能力与管理水平

分层教学固然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却也有其自身的实施困难和实施缺陷。原因在于若是分层不当,必然会扰乱班级秩序,造成班级管理困难。因此,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践,就是对于教师教学能力与管理水平的重要考验。

三、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探究路径

(一)调研准备:分析学生情况,调研学生意向

在实施分层教学实践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首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对于各种运动项目的擅长程度以及感兴趣程度;其次,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个人在体育学科上的基本素养,譬如学生的体能基础素养、运动习惯、运动强度等等;最后,教师还需要考量学生对于分层教学的意愿,并由此调动他们对于分层教学实践的积极性。

(二)分层推进:选定分层维度,构建课堂群体

在对学生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之后,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选定教学的分层维度。一方面,教师应当从学生本身出发选取教学维度,即学生的身体素养和运动强度,学生个人擅长运动项目;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在学生分层群体的基础上,从体育课堂本身展开分层。在原有的体育课堂中形成模块化、分层式的教学管理。总而言之,依托着经过分层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课堂中学生群体得以分层构建。

(三)分层实践:划定分层目标,展开个性指导

在确定小学体育课堂的分层情况后,教师需要引导各个群体划定各自的学习目标。事实上,在分层目标的划定中,教师应当进行从宏观至微观目标的规划。首先,在宏观的分层目标中,教师需要统一体育课堂整体的教学规划和教学目标,这是整合分层教学目标,稳定班级教学管理的基石。其次,中观的分层目标应当由各个学生群体来进行设定。相对于宏观的分层目标而言,中观的教学目标具备了一定的差异性,这一目标必须根据各群体的课堂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后,微观的分层目标是为学生个人而服务的。归根结底,纵使是将学生归纳成为不同群体与圈层,但在同一个群体之中,学生之间也千差万别,必须具备个人的学习规划和学习学习目的。由此,当各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得以确立后,教师就可以对此展开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四)分层深化:依托弹性机制,促进流动分层

在分层化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分层教学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更为清晰,体育素养也发生了一定层面的质变。依据学生自身素养和体育课堂教学情况所进行的教学分层,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转变。因此,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当设置相应的弹性机制,确保小学体育课堂宏观教学下的分层流动。由此,教师可以将每个学期作为分层教学的流动节点,并在节点上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学生群体的分布。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践,需要建立在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遵循学生意愿,推进体育课堂分层。并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展开持续的教学观察,同时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分析和调整,了解自身在体育课堂和分层群体中的能力水平与个人定位,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进行自我审视,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最终挖掘体育课堂无限的潜在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建滨.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175.

[2] 徐桃花.小学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12):126.

作者:蒲茂林

上一篇:公务员年度工作总结三篇下一篇:平安创建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