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展观研究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让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在现代经济学中,产业经济学理论不仅是最为主要的学科,还是主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产业经济学理论是经济问题研究中常使用的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产业结构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学发展观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济学发展观研究论文 篇1: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发展观的比较

摘要: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问题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发展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范式都是不同的。发展的内在机制是馬克思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而西方经济学主要从具体阶段下的生产力视角研究发展问题。馬克思经济学依据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发展问题;西方经济学对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当同时借鉴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思想,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关键词: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观;比较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着产出增长而出现的社会、经济或政治结构的变化。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它既来自于人们对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又对发展实践具有检验和指导的作用。在经济思想史上,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进行过讨论。因此,对两大理论体系的发展观进行比较,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理论都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其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关于发展内涵的研究

在馬克思经济学看来,人类社会的存在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推进了人类自身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也是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所在。馬克思经济学对于发展本质与内涵的认识体现在其对社会经济形态的概括与界定之上。馬克思经济学认为,任何一种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是在已有的生产方式中发展起来的。馬克思经济学将发展界定为:“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由此可见,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概念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发展以原有生产方式为基础,任何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都不是凭空或从人们的主观意志中产生出来的;其二,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优化。

(二)关于发展目标的研究

馬克思经济学认为,发展的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馬克思指出:促进人的发展需要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改造来实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异己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①馬克思进一步提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综上我们不难发现,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体现了对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注。

(三)关于发展方式的研究

馬克思经济学认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最终实现必须经过许多不同的阶段,每一个特定阶段都是人类社会走向自由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实现人的发展,馬克思经济学更强调平衡、有效、协调的发展方式。第一,馬克思经济学的平衡发展方式。根据馬克思经济学的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两大部类的生产保持平衡,如果第Ⅰ部类的生产大于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则会导致生产资料过剩;如果第Ⅱ部类的生产大于全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则会造成生活资料过剩。所以,两大部类的生产与需要必须保持平衡。由此可见,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方式既要求总产出不断增长,还要求两大部类结构均衡。第二,馬克思经济学的有效发展方式。②馬克思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中的产出增长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所带来的粗放型的增长,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的集约型的增长。在这两种增长方式中,集约式的增长更加有效。因此,在生产增长上,要实现集约式的增长,就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三,馬克思经济学的协调发展方式。馬克思经济学认为,人的活动离不开自然,现实的自然界同样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变换过程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⑨馬克思经济学认为,发展不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掠夺之上的强制统一,而是在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和谐统一的发展。未来社会要更加自觉合理地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问的物质变换,要将物质变换过程由恶性循环转向良性循环。

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观

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经济学流派之间,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内容是不同的。总体来看,西方经济学发展观的内容主要有:

(一)关于发展内涵的研究

在西方经济学演进的不同阶段,经济学家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相对广义的界定。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斯图亚特•穆勒等人认为,发展应包括政治、伦理、人口、法律、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边际革命”之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商品供给与需求的问题上,经济发展问题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中消失。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发展的问题都需要西方经济学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开始兴起。在发展经济学看来,“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产品与服务的总和不断增加,它是以固定价格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的某种度量的变化率。而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将增加人均实际收入作为追求的目标”。①但是正如詹姆森和威尔伯所言,“发展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它也没有普遍采用的模式,每个人必须写它自己的历史。”今天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者们从更宽泛的视

角来理解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量的概念,还是一个质的概念,不仅是经济的数量增长和人均占有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整体演进。

(二)关于发展目标的研究

在西方经济学不同的演进阶段,经济学家对发展目标的认识也不相同。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与广义发展内涵相对应的发展目标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但主要目标是国民财富的增长。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将发展目标转向收入分配、减少绝对贫困、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增加就业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发展人的能力,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发展的根本目标。丹尼斯·古雷特认为,发展目标包含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要让人感受到自身价值,要把人从异化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种种惯例和教条主义的信仰的社会奴役下解放出来。阿马蒂亚·森也指出,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人的商品消费数量,更重要的还在于使人们获得能力。根据这一思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扩展了发展目标的内涵,指出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人们选择的过程,它的核心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发展的进程应该为人们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和集体地去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不断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而且发展还应考虑后代的可持续性。由此可见,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发展目标追求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既包括人的能力的形成,也包括人的能力的运用。

(三)关于发展方式的研究

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对于国民财富增长的问题,亚当·斯密认为,应当通过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发展分工来推动经济增长;大卫·李嘉图主张利用国际分工来发展对外贸易,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斯图亚特·穆勒看来,资本、劳动、技术和自然资源等要素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应当通过要素投入来促进经济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发展经济学繁荣和大发展时期,西方经济学家主张通过经济结构优化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威廉·阿瑟-刘易斯等人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特点指出: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提高资本积累率、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制定发展战略来推动经济发展。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也强调资本积累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20世纪60年代,随着发展目标的变化,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市场调节、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巨大。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古典主义复兴之后,经济发展理论开始注重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和技术及人力资本内生的经济增长去研究发展问题,注重文化、体制、法制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注重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除了考虑技术进步的作用以外,还重视教育、知识、管理、资源再配置、规模经济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两种发展观的比较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发展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范式等都是不同的。

(一)两种理论体系研究的视角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从发展的内在机制入手,将发展看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要选择平衡、有效、协调的发展方式。而西方经济学主要以具体阶段下的生产力为视角研究发展问题。因此在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思想。具体地,古典经济学时期西方经济学将国民财富增长作为发展目标,认为增加要素投入可以推动国民财富的增长;20世纪60年代,发展经济学通过引入收入分配来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强调通过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来使绝大多数人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由此拓宽了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围;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人为本的发展纳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中,认为人力资本、制度等因素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二)两种理论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同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研究了发展问题,但由于两者研究视角不同,导致两者研究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马克思经济学从发展的内在机制人手,充分论证了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创造替代性和现实兼容性,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促进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由此可见,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具有一般性与历史性。而西方经济学家较多地偏重于在一定具体历史阶段下考察发展问题,古典经济学研究国民财富的增长,新古典经济学淡化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强调收入分配、以人为本,这些思想都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演进而提出的。西方经济学这种研究视角忽视了生产关系对发展阶段变化的影响,无法说明发展的动因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制度、思想和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变迁,因此,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观与马克思经济学发展观比较起来相对狭隘。

(三)两种理论体系的研究范式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是以理论范式为视角来研究发展问题。马克思经济学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观察,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经济形态进行概括与界定,形成了系统的发展观思想。马克思经济学以理论范式为基础形成的发展观,不仅视野宽广而且内容系统。西方经济学以应用范式为视角研究发展观问题。古典经济学研究发展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国民财富如何才能增长,并通过考察财富的源泉解释经济增长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由于把经济学研究对象限制在资源配置领域,导致发展问题淡出经济学的研究视野,而发展经济学则将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等问题。

四、结论

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发展观的比较,我们发现,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观具有一般性和历史性,而西方经济学以应用范式为视角研究发展观问题,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别,也有内在的一致性,我们应同时借鉴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思想,建立科学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它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落后的局面,就必须致力于以物质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只要物质财富增长起来,发展中国家的一切经济问题自然就会解决。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强大的动力,将提高人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念由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相对应,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要实现由“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责任编辑:杜磊)

作者:钞小静

经济学发展观研究论文 篇2:

探究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摘 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让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在现代经济学中,产业经济学理论不仅是最为主要的学科,还是主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产业经济学理论是经济问题研究中常使用的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产业结构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中。但是该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进步,就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理论;流派;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奥地利学派

产业经济学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的经济学规律和经济学观点会有所不同,而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较经济发展存在滞后性。但是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经济学理论在其中的作用重大,能够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所以需要从西方理论与流派中总结经验,寻求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让我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促使企业内部改进产业结构,最终让我国企业和产业经济学稳步发展。

一、探究产业经济学理论

所谓产业经济学最开始并不是独立学科而存在,而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支系,也称之为产业组织理论或产业组织学,普遍认为其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甚至可追溯到更早的亚当斯密、马歇尔经济学时期。产业经济学共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30年-1970年,在此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著论就是《产业组织论》,是1959年贝恩所著,这也是最早系统性阐述产业经济学的著作,也成为形成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一个标志,一直被西方院校作为经济学的教材;第二个阶段是1970年至今,是从《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选》出版开始,经济学学者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步入成熟阶段,并在多方面迅速发展[1]。

二、探究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流派

(一)哈佛学派和其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

在上世纪大型制造企业的蓬勃发展中,产业经济学逐渐形成,一般认为其源头是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但是在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和琼?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此时仍处于萌芽时期。经济学界普遍认为,20世纪30年代以贝恩、梅森为代表的哈佛学派,属于现代产业经济学体系形成的奠基者;贝恩出版的《产业组织论》作为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对那一个时代的经济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斯托金、海弗里鲍尔编著的《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集》,体现着此时期最为主要的研究成果[2]。现代产业经济学的SCP理论范式,正是在贝恩市场绩效、市场结构两段理论范式下,不断改进与完善,而形成的市场绩效、市场行为、市场结构三段论范式。SCP理论的产生也是产业经济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此产业经济学成为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而存在,也让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变得系统化。

(二)芝加哥学派和其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不少学者在不断的研究中,对SCP范式提出了质疑之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来自芝加哥的波斯纳、德姆塞兹、施蒂格勒等经济学家,所以称之为芝加哥学派,在SCP范式逐渐衰落之时,芝加哥学派开始崛起,并成为主流派别。SCP范式之所以被质疑和走向衰落,首先是因为在应用过程中,难以明确存在普遍意义的框架关系,致使分析结果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另外,SCP范式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理论难以与其相融合,并且在大型企业的发展中,难以将产业集中趋势、日常行为、发展方向等做系统化的解释,所以说SCP范式的衰落,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芝加哥学派是最早否定者。

芝加哥学派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识,是1966年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一书的出版,在最初形成的阶段,主要是联合经济学、法学家,以价格理论为导向,深入研究了反托拉斯法。同时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融入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更加重视市场效率与结构之间的联系,认为市场竞争属于市场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检验企业生存的指标,所以也被称作效率主义者。在此流派中,施蒂格勒1982年因为对产业经济学研究做出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另外,芝加哥学派推动了法学经济学的产生,在经济学研究上还开辟了新的领域。

(三)奥地利学派和其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博弈论、交易费用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等的不断深入下,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重点、分析方式、理论基础等有着质的飞跃,促使产业经济学快速向前发展。泰勒尔为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著作《产业组织理论》的问世在经济学界引起不小轰动,自1988年出版后的数十年间,都是最具权威性的教材。奥地利学派理论是在芝加哥学派基础上,产生新的研究成果,是自20世纪至今产业经济学理论上最主要的流派。

三、产业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在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上也比较滞后,可以说20世纪整个80年代,我国都处在范式探索研究、理论引入等方面,另外此时期我国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固化,所以没有可观的进展,虽然1985年我国第一部产业经济学著作问世在国内引起热议,也就是杨治教授的《产业经济学导论》,但是该著作研究领域过于宽泛,与西方相关研究存在较大距离。不过自此,打开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开端,并取得出乎意料的研究成果,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也逐渐开设产业经济学这一学科,由此我国真正开始了与国际接轨[3]。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也让产业经济学研究更加便利,也将我国产业经济学研究推向崭新的高度。产业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以发展进步为依据,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开始起步

建国初始,我国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此时经济发展形式过于传统,发展观念过于落后,致使无法跟上产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另外,建国初始我国对于西方先进的经济学理念,难以快速接受,并且产业经济学理论难以在我国当下进行有效的应用实施,所以在此时期产业经济学理论仅处于萌芽状态。

(二)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实施市场经济,这也为产业经济学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部分学者开始将西方的产业经济学理念融入到我国经济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同时,部分大学开始设立产业经济学课程,这也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起着推波助澜作用。之所以如今我国经济能够飞速發展,与此时期夯实的基础有着密切关系。

(三)走向成熟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企业不断发展,让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走向成熟,在企业的发展中被认同。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壮大,各类企业在国家的扶持下迅速崛起,不过在发展进程中,很多企业开始因为陈旧的产业结构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让企业发展阻滞不前。针对这一问题,经济学者开始投向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为企业寻求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措施。

(四)趋于完善

步入二十一世纪,科技成为发展的主力军,提高生产力也就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而第一生产力为科技发展,所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不断发展中,到了二十一世纪趋于完善。同时,在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指引下,以劳动力为主的第一产业开始不受用,以服务和科技为主的第三产业将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让我国经济更加稳步的发展,也让产业经济学理论不断完善。

结束语

产业经济学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是在经济发展中应用广泛的理论,也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学科,是由微观经济学发展和深化而来。企业内部结构与发展规律、产业彼此之间关联和规律、产业里各企业彼此间的关联和规律等,均是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根据其发展时间和理论观点的不同,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有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奥地利学派,均为当时的经济发展指引了方向。而我国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较晚,加之当时的计划经济模式和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在相关研究上较为宏观,直至建国后才逐步深入研究,并在高等院校中设置专门学科。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已经逐渐成型并逐步完善,很多企业面临产业转型和升级,为了促进企业健康、稳步的发展,这就离不开产业经济学理论,所以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产业经济学有着重要的发展地位和发展前景。同时与西方国家相比较,由于市场环境不同,研究内容、对象、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性,所以要不断深入研究,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和转型。

参考文献:

[1]李大勋. 产业经济学理论及在国内的发展研究[J]. 经济管理:文摘版, 2016(5):00003-00003.

[2]周美英. 浅谈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 经济管理:全文版, 2016(6):00299-00299.

[3]廖文伟. 对市场、财富、劳资关系和产业升级的经济社会学思考[J]. 中外企业家, 2016(2):258-259.

作者:余洋

经济学发展观研究论文 篇3: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摘要:回顾1969年以来的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大致领略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取得的进展。系统梳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经济理论研究成果,能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同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现代宏观经济学面临诸多挑战。这需要我们致力于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推进不同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观点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的新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覆盖的宏观经济学领域

自1969年开始,诺贝尔经济学奖已有43年的历史,获奖贡献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新的)经济分析方法三大领域。仅从宏观经济学领域来看,诺贝尔经济学奖涵盖了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消费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和波动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金融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等各方面成就。(见表1)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托宾(1981)认为,四个不同而又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发展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们分别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建立、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表、经济计量学的建立、数学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学上的运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所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准确度量就成为宏观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以美国库兹涅茨(1971)为代表的“经验统计学派”开创性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年度例行统计,而以英国理查德-约翰·斯通(1984)为代表的“主流学派”则成功推出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更是为宏观经济分析奠定了数据基础。以斯通为代表的“主流学派”,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采用复试记账方法设计的一整套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经联合国推荐,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共同遵守的准则。

(二)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主要用于研究国民收入与消费量之间的关系。自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绝对收入假说以后,消费理论得以不断充实与发展。弗兰克·莫迪利安尼(1985)于1954年与美国经济学家布伦伯格和艾伯特·安多共同提出了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这一假说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人的消费是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1957年,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如果政府出于应付经济萧条的需要,采取临时性的减税措施,以便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刺激消费,那么按照持久收入假说,这一临时性的减税措施是无效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受理性预期革命的影响,霍尔于1978年将理性预期因素引入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罗素·戴维森等则提出了误差修正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目前在国际上广为应用的随机游走假说和误差修正机制消费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霍尔假说受到弗莱文发现的过度敏感性现象、坎贝尔和迪顿发现的过度平滑性现象的挑战,大量新假说如流动性约束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损失厌恶假说、近似理性假说等使消费理论研究步入新的阶段。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各种消费理论都是局部均衡分析,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和经济计量学的高深技巧密不可分。

(三)货币理论

货币在经济发展中尤为重要,宏观经济中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经济稳定及经济增长也至关重要。哈耶克(1974)与缪尔达尔(1974)因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中的先驱工作而共享197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缪尔达尔(1974)的货币均衡理论认为,在讨论货币均衡时,应区分时点(静态)与时期(动态)的概念。在分析动态均衡过程时,缪尔达尔还把收入、消费、储蓄、投资等变量区分为事前数值和事后数值。事前数值是指分析期开始时的预期数值,事后数值是指分析期结束时已实现的数值。缪尔达尔利用事前数值、事后数值两个概念来说明货币均衡条件(经济均衡条件),即社会的储蓄与投资等式的事前观察如何经过供给和需求的调整而达到事后的均衡。其最后结论是:维持货币均衡所必需的一般价格水平是变动的,其变动幅度是由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多种复杂因素决定的;消除或减轻商业波动应当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资本主义经济仅仅靠自由竞争是难以实现货币均衡或经济均衡的,因而必须依靠国家干预,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来实现均衡的目标。哈耶克(1974)的货币理论研究的是货币对各种商品之间不同交换比例的影响,包括货币中性理论和货币非国有化思想。货币中性是指货币的数量对商品的相对价格没有影响,不会引起相对价格的失衡,不会对生产方向产生误导。哈耶克曾断言,因为政府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因此可以任意利用财政、货币手段来干预经济,结果必将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发生使得市场机制发生紊乱,资源配置失调,挫伤私人投资积极性,进而带来经济萧条和失业增加。而失业的增加又迫使政府对经济进行进一步的刺激,最终产生经济滞胀。哈耶克的货币非国有化思想就是主张取消国家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废除国家货币制度,而用私营银行的竞争性货币作为国家货币的替代物。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则建立了现代货币数量论模型,强调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提出利用“单一规制”的货币政策来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弗里德曼(1976)将货币看作资产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的货币需求。弗里德曼将货币视同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指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货币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的供应方面。为了防止货币成为经济混乱的原因,最优的货币政策应当按“单一的规则”控制货币供给量,且货币增长速度应当等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

(四)经济周期和波动理论

现实中,把握经济周期对经济预测及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积极意义。哈耶克(1974)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信贷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在此基础上,哈耶克提出了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凡恩·基德兰德(2004)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2004)对经济周期的内在驱动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解释了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变化是如何驱动商业循环的。他们认为,经济波动是在完全竞争环境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技术冲击进行调整的最优反应,政府花费大量成本来稳定经济,但其结果很可能于经济发展不利,因此,面对经济波动,政府无须对其进行干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争论,它蕴含的政策无效思想更使一些在政府部门和中央银行工作的经济学家感到无所适从。20世纪80~90年代,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假设前提、模型结论等方面有所修正和完善。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进展之一,争论和质疑并未影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推动意义。

(五)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

库兹涅茨(1971)认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心则应放在推动技术进步上。罗伯特·莫顿·索罗(1987)进一步假定劳动力和资本可以互换,并且考虑了技术进步的贡献,得出结论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重要。西奥多·威廉·舒尔茨(1979)和威廉·阿瑟·刘易斯(1979)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舒尔茨认为,经济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本即对劳动力的投资。刘易斯较早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同时存在农村中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部门和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中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所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能够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对发展经济学做出突出贡献的还有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1998)。多年来,阿马蒂亚·森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发展路径等问题的研究。马克·布劳格曾指出:“发展经济学是阿马蒂亚·森(除了福利经济学以外)的另一个具有持久兴趣的领域。”阿马蒂亚·森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与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是同等重要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他的经济发展理论比其福利经济学理论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1999年出版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综合了阿马蒂亚·森的各种经济发展思想。如,以能力、权利概念的提出为标志,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能力发展观,并阐释了自由与发展、文化与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阿马蒂亚·森参与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编写以及人类发展指数的设计,其提出的“能力方法”对报告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

(六)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根据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埃德蒙·费尔普斯(2006)进一步扩充了这一理论,将更多因素引入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中。彼得·戴蒙德(2010)、戴尔·莫滕森(2010)以及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2010)因解释了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以及对“存在搜寻摩擦的市场”的分析,这些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奠基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建立的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政府监管及经济政策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及工资变动。三位经济学家提出的“搜寻和匹配”理论表明,只是在理论上研究能够达成交易的买家与卖家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买家与卖家还要必须找到对方,并决定达成一项交易,而不是继续寻找以发现更好的匹配对象。在某些背景下——如公共金融交易平台,买家与卖家可能会即刻达成交易。但在其他许多市场,只有经历一番耗时又代价高昂的搜寻后,交易才会发生,这就可能导致供求之间出现无效率匹配或者根本无法匹配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干预可能会提高市场的效率。

(七)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

凯恩斯研究的是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而开放经济理论则是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以及对外贸易、汇率、资本流动等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戈特哈德·贝蒂·俄林(1977)和詹姆斯·爱德华·米德(1977)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作了开创性研究。俄林师从于赫克歇尔,与赫克歇尔一起最早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H-O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及不同商品的生产函数对贸易的决定性作用。米德的主要贡献在于经济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一个开放经济社会如何制定政策以稳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米德提出了一国双重的政策目标,即国内平衡和国外平衡,分析了实现双重目标的政策手段,并阐述了为实现两大平衡而实施的政策手段为什么经常发生冲突以及如何协调才能同时保持两大平衡。保罗·克鲁格曼(2008)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则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与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八)金融经济学

作为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学科,金融经济学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经过经济学家不断运用经济学理论探索和研究金融学中的均衡与套利、单时期风险配置及多时期风险配置、最优投资组合、均值方差分析、最优消费与投资、证券估值与定价等等问题,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一门崭新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在该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主要有詹姆斯·托宾(1981)、米勒(1990)、马科维茨(1990)、夏普(1990)、默顿(1997)以及斯科尔斯(1997)等。托宾(1981)的贡献涵盖经济研究的多个领域,诸如经济学方法、风险理论等,尤其是在家庭和企业行为以及在宏观经济学纯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应用分析方面独辟蹊径。托宾的最主要贡献建立在以描写各个家庭和企业怎样确定他们的资产构成的理论基础之上,这一理论被称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托宾是该理论极其重要的创始人之一。米勒(1990)通过解释资本资产结构和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对公司财务研究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现代资产选择理论的发展者,马科维茨(1990)提出了有关预期收益和风险之间相互关系的资产选择理论。该理论不仅成为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而且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夏普(1990)的主要成就是在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GAPM)。迈伦·斯科尔斯(1997)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OPT)已成为金融机构设计金融新产品的重要方法。默顿(1997)对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使该公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他们创立和发展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为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商品在内的新兴衍生金融市场的各种以市场价格变动定价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

(九)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1970)、劳伦斯·克莱因(1980)、詹姆斯·托宾(1981)、罗伯特·索洛(1987)主张政府应当积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及货币政策,对经济萧条和经济膨胀进行有效治理。萨缪尔森(1970)和索洛(1987)将菲利普斯曲线演变为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埃德蒙·费尔普斯(2006)进一步将其发展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将预期通货膨胀作为重要变量纳入其中。约翰·理查德·希克斯(1972)发展了IS-LM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凯恩斯理论,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来呈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罗伯特·亚历山大·蒙代尔(1999)进一步发展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模型,把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其中,阐明了稳定政策的效应将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程度而变化。蒙代尔论证了汇率体制的重要意义: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而在固定汇率下则相反。劳伦斯·罗伯特·克莱因(1980)也依据凯恩斯理论建立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政策模型。詹姆斯·托宾(1981)认为,托宾q值和利率同样决定着货币对于投资、生产和就业影响的大小。詹姆斯·爱德华·米德(1977)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通过各国政策的相互协调,以实现各国经济的双平衡。

相反,弗里德曼(1976)、哈耶克(1974)、卢卡斯(1995)、基德兰德(2004)和普雷斯科特(2004)、萨金特(2011)等人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的市场经济。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认为,货币的发行量对短期经济以及物价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而政府的财政政策很难实现其原始的目标;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当局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冯·哈耶克(1974)在自由经济上的主张与弗里德曼相同。哈耶克认为,对消费品的过度需求导致投资减少,并最终导致失业,而滞胀现象是实行国家干预和充分就业政策的必然后果。卢卡斯(1995)发展了理性预期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于经济政策的理解。基德兰德(2004)和普雷斯科特(2004)研究了经济政策的时间连续性,认为政策的不连续性往往导致最初制定的政策无效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托马斯·萨金特(2011)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2011)建立了基于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动态模型,通过对宏观经济中各种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更为精确地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卢卡斯、萨金特等人的研究也都考虑了预期因素,从而使他们的政策模型更具指导意义。

二、以诺贝尔经济学奖为视角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可以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第一部系统的宏观经济理论著作。而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成功使人们更加注重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从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显著发展。

(一)宏观经济理论向纵深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贡献大多表现在对前人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方面。以货币理论为例,弗里德曼(1976)的贡献表现在对凯恩斯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实现了货币理论及货币政策方面的创新。弗里德曼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发展和补充,建立了新的货币需求函数,解释了货币发行量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弗里德曼强调的政策的长期效果也是对凯恩斯理论的重要补充。再如通货膨胀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其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解释乏力。埃德蒙-费尔普斯(2006)则进一步研究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把预期通货膨胀引入分析之中,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包括滞胀在内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增进了人们对经济政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日益完善

从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来看,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学方法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为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1970)最主要的成就即是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在博士学位论文《经济理论操作的重要性》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分析基础》一书为萨缪尔森赢得了197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二,计量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1958年,萨缪尔森(1970)与罗伯特·索洛(1987)、罗伯特·多夫曼合著的《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一书,为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做出了贡献。拉格纳·弗瑞希(1969)和简·丁伯根(1969)对计量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佳林·库普曼斯(1975)将数理统计学应用于计量经济学,促进了计量经济学新的发展。劳伦斯·克莱因(1980)通过其所发表的论著和对各国研究团体的大量指导,促进了计量经济模型的研究以及利用这些模型对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的可行性研究。特里夫·哈维莫(1989)创立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分析法,这对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性影响,对经济预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三,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范围应用。国民经济统计在20世纪得到广泛应用,并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库兹涅茨(1971)创立了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体系。斯通(1984)开创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和具体应用方法,极大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由库兹涅茨和斯通建立的国民账户体系,使得经济分析及预测有了重要的数据基础。第四,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发展。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2004)的动态经济学研究方法加入了时间连续性的考察,从而使经济政策的制定更具连续性,并由此获得更高的可行性。

(三)两大理论学派的交替发展

纵观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可以领略凯恩斯主义学派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之间的权衡与较量。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之后,真正继承凯恩斯思想的美国新古典综合学派全面、创造性地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美国实践,为战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直到1970年代美国的经济滞胀时期,凯恩斯主义及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主流地位逐渐被取代。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中,萨缪尔森(1970)、克莱因(1980)、托宾(1981)、莫迪利安尼(1985)、索洛(1987)都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重要成员,1980年代后渐成主流的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也已在2001年获奖。而相对应的,在1974至1975年以及1980至1982年,欧美各国经济陷入衰退阶段,石油危机、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等问题严重。由于凯恩斯主义对于这些问题解释乏力,结果导致主张自由放任的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其代表人物如弗里德曼(1976)、卢卡斯(1995)、普雷斯科特(2004)、萨金特(2011)等也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总体上看,凯恩斯主义的获奖者大都是在经济学方法方面有着突出贡献,而新自由主义的获奖者大都是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有着重要贡献。

三、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实用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世人所关注,最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希望了解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具有何种现实意义。一方面,从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来看,宏观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回顾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欧美各国不同程度地应用凯恩斯理论,通过政府干预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的复苏。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滞胀后,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崭露头角,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导致经济滞胀的动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以卢卡斯(1995)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理性预期假说纳入货币主义理论之中,形成了新货币主义,被称为理性预期学派或者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实行需求管理的凯恩斯主义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主义一样,都在试图解释滞胀形成的原因,试图通过引入理性预期假说,加深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使经济政策更为精准。而当今世界各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理性预期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建议的局限性。如,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便发端于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的金融衍生工具创新,而且他们对于危机的解决也束手无策。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意义。而未来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应该更多考虑对政策实践的指导作用,要求经济学的很多假设更加贴近现实。唯有如此,抽象的模型才能更好地与复杂的现实形成良好的映射。

四、未来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覆盖的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分析,可以认为,未来的宏观经济学一方面需要继续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将呈现不同理论以及不同政策观点的融合趋势。

(一)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有新的经济理论加以适应。如,以国民收入核算为例,斯通(1984)建立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曾对各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经济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加剧、自然资源大量损耗、城市交通拥挤、贫富差别扩大等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内无法得以体现。因此,现实世界需要建立新的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核算体系,以便为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及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充实的依据。再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宏观经济理论形成了新挑战。本轮危机证明目前的宏观经济理论还存在巨大缺陷,而且以有效市场假说为代表的金融经济学更存在重大问题。如何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问题、如何制约“国家道德风险”、价格稳定目标是否应当包括资产价格的稳定、央行如何有效监控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的边界如何界定、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是否应该纳入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视野等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宏观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不同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观点的融合趋势

一是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融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在争论中相互吸收和借鉴对方的有利之处,使二者具备了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两大流派的一致观点是:应当立足于微观个人行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认为个人行为是理性的,理性预期是理解宏观经济活动的关键;在构建宏观经济理论时广泛采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并将宏观经济理论纳入均衡分析框架之中。二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政策的融合。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实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是指对人们的经验认识进行理论解释,进而指导人们的经济实践,另一方面是指经济理论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从克莱因(1980)、托宾(1981)、卢卡斯(1995)、蒙代尔(1999)、基德兰德(2004)和普雷斯科特(2004)的贡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试图运用各种方法提高经济政策的精确性,或是试图在不同条件下研究各种政策的可能后果。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观点。这是因为主张绝对的自由主义和绝对的干预主义都是片面的,二者的互补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三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的融合。经济学家们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研究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领域的问题,将宏观经济学进行微观化研究,这是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对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及与其观点相对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都在强调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小民,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J],经济文献信息,1989(2):41-43

[2]刘军,孙中震,国民经济核算三大流派论[J],山东经济,2003(3):7-8

[3]何智奇,邓小军,韩惠丽,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后继创新与发展[J],商业时代,2008(2):21-22

[4]张晓晶,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危机与未来[J],经济学动态,2009(12):34-41

[5]P.Bartelmus.Beyond GDP-New Approaches to Applied Statistic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1998(3):108-110

[6]任若恩,金融危机证明宏观经济学存在巨大缺陷[EB/OL],http://business.sohu.com/20111215/n329160412.shtml

[7]于永臻,全球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新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2012(22):55-58

(责任编辑:杜磊)

作者:王艳萍

上一篇:安全监理工作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总结心得体会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