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通用8篇)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 篇1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强 荣 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核心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形成新的产业支撑,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景泰县作为农业县,虽然在资源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情况。因此,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坚决克服功成名就、工作松劲、特别是等靠要的思想,把推进资源枯竭经济转型城市作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加快发展的责任不能忘,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自强不息的信念不能变,推动转型的步子不能停,任尔东南西北风,转型工作不放松。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以统一执法思想、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为主线,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以深化检察改革为动力,以公正执法为核心,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凝练项目、壮大产业、改善民生、优化环境,不断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促转型,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想转型之计,谋转型之策,创转型之路,干转型之事。要切实提高抓落实的本领,谋项目水平,善于学习,勇于探索,要苦干、实干,抓具体、具体抓,想在前、干在前。全面开展各项检察工作,不断探索构建和谐社会、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建设的新思路、新思维。

一、端正执法思想,不断提高检察机关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检察机关在履行检察职能的过程中,应始终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从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积极开展检察工作。不断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干警头脑,统一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在检察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深刻认识新时期党和人民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顺应现代法治进步,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观念,不断提高公正执法、保障公平正义的能力。二是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和依靠党对政法工作大局之中,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来开展各项工作。第一是严格依法办事,积极查办职务犯罪,消除“蛀虫”。在执法过程中,注意把打击、服务、预防、保护等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调查研究各类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提出检察建议,及时向党委、人大报告,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切实为党委和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提高服务水平。第二是严格办案纪律,树立检察机关的整体形象,不能因就案办案影响企业发展,不能因打击不力影响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三是主动深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资源型企业开展调查研究,送法到企业,以案释法,抓住易发多发职务犯罪的关键环节,帮助建章立制。在执法办案中发现在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预防、重点预防,并提出整改意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是着力强化服务意识。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利用打击、监督、保护、防范等手段,保障企业、特别是资源型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主动为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切实改进执法作风和执法方式,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高效型、节约型、和谐型的检察机关。更新执法观念,强化法治意识、程序意识、人权保障意识,不断提升法律的透明度和司法的公信力,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努力提高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

二、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全方位的良好环境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专政机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检察工作,使检察工作站在服务大局中前进,在服务大局中发展,自觉地把检察工作发展思路与和谐建设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促进改革、保障发展、维护稳定、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民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加大“严打”整治力度,保障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切实做好检察环节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方针,充分运用批捕、起诉职能,坚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从重从严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继续突出重点,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有组织犯罪和多发性犯罪,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坚决打击各种危害农村社会稳定、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危害农业生产、危害矿产资源的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既要严格适用“两个基本”“稳、准、狠”地打击犯罪,又要认真执行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的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统一组织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创建和查赌禁毒等专项整治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保障廉洁高效的执政环境。深入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稳中求深、准中求好”的目标要求,再加力度,再上措施,推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断深入。第一是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客观形势要求我们不能有任何松劲思想,必须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坚决有力的措施,坚持不懈的工作,深入推进职务犯罪查办工作。第二是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进一步完善线索管理,改进初查工作,加强内外协作,形成统一的职务犯罪信息反应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拓宽案源渠道,及时发现犯罪。强化“抓系统、系统抓”意识,在深挖系统性、行业性大起大案、要案和窝案、患案上下功夫。深入调查分析相关行来和系统发生的典型案件,准确把握行业、系统的发案特点和破案规律,积极查办发生在新经济领域、权力比较集中、资金比较密集、垄断程度较高、管理漏洞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和部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重点打击借改革之机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财产,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企业破产关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以及贪污、挪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犯罪,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加大查办力度。强化侦查技能意识,在提高侦查水平上下功夫。注重智慧办案,通过不断提高办案人员的发现犯罪能力、初查能力、讯问能力、收集和固定证据能力、运用侦查谋略能力、侦查决策指挥能力、抗干扰阻力能力等,依法突破犯罪、证实犯罪和制服犯罪。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认真执行《甘肃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开展“三走进、三预防、三服务”法律法规宣讲活动,认真开展个案预防、专项预防和系统预防,规范预防活动,增强预防实效,防止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促进预防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是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确保公正执法。办案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这个理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始终坚持以证据为核心来开展初查、侦查工作,积极研究新形势下职务犯罪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查案的新对策、新措施,切实提高依法获取证据、固定证

据、突破案件、证实犯罪的能力。大力加强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制约,积极推行“办案告知卡”、“廉洁自律卡”和“回访监督卡”即“一案三卡”制定,做到对重点案件的回访,抓好案前教育、案中监督、案后检查,把监督贯穿于办案过程的始终。

三、加大监督力度,保障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是司法制度赖以存款额的和具有至高权威的基础,是司法工作永恒的主题。检察机关对于保障司法公正负有特殊的使命。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进一步强化监督意识,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规范监督,突出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手段,加大监督力度,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在监督中,既要防止重监督制约轻配合,也要防止重配合轻监督制约;既要重视实体监督,也要重视程序监督;既要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和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又要加强对检察机关自侦活动的监督。进一步加大抗诉工作力度,既要对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判决裁定提出抗诉,又要严格把握抗诉标准,确保抗诉案件质量,提高抗诉准确率。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 篇2

一、突出重点, 壮大骨干财源

要不断巩固县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 增强壮大骨干财源。

加快产业结构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是县域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产业结构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核心和动力, 也是提高工业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整体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入世以后,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对传统工业产品提出新的挑战, 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县域工业必须从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因情施治, 优化企业产品结构, 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市场、物美价廉的产品;积极开发满足城市多样化需求的新型换代产品;提高科技含量, 努力研制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型产品, 不断扩大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的覆盖面。对于已有的名优特产品, 要进行包装设计, 树立县域产品新形象, 以品牌求生存, 以品牌促发展, 以品牌创效益。对于已有知名度的优势名牌产品, 要努力上质量、上档次, 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真正靠名牌, 靠质量, 靠信誉赢得市场, 赢得用户、赢得利润, 增加税收。二是大力培育优势企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要根据县域工业实际, 对于资本实力强、经营机制好、经营效益高、拥有名牌产品或独特优势产品的中型企业, 要加快资产重组步伐, 实现低成本扩张, 壮大企业经营规模, 培育其成为县域工业的“航空母舰”;对于产品市场前景好、企业经营机制好、管理基础好的小型企业, 要努力培育其成为在产品和技术结构上小而优、小而特、小而专、小而新的“小巨人”企业。三是调整资金投向, 着力支持结构调整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适应产业升级换代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 充分发挥增量投资对存量资产调整的带动作用, 积极调整各类投资的投向。

实施科技体制创新。通过建立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相衔接、科研机构与企业相融合的新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使科技进步从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内在动力。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 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集聚人才, 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要加速促进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优势, 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密切结合。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合作关系, 以产业为基础, 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 开展技术合作, 使科研开发直接面向企业,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二、培育经济增长点, 开辟新型财源

第三产业、小城镇建设规模和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异军突起的新型财源。就整体情况而言, 目前, 县级第三产业、小城镇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高, 在国民经济中还处于配角地位, 对财政贡献率不大, 这是与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要改变这种状况,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挖掘潜力生财。小城镇建设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是开辟新型财源的重要渠道。县级要善于经营城镇, 走以城发展, 以城兴财之路。通过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通过规范执法行为, 营造良好的软件环境;通过加强城市综合治理,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以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向城镇汇聚, 不断拓宽城镇生财渠道。同时, 要立足城镇功能定位, 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强劲的城镇经济。积极发展一批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的新产业, 着力构造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型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构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群体;不断壮大为群众生活服务、与市场发育密切联系的第三产业;跟踪“新经济”的发展, 培育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激发活力生财。当前, 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70%左右, 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比较低, 只有39%左右。因此, 发展第三产业是客观发展的需求。县级要摒弃一切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观念和认识, 改革一切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现代化的流通手段和管理技术手段, 为第三产业发展拓展空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管理服务, 加快实现第三产业由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 建立起投资主体多元化, 所有制结构多元化, 经营方式多元化, 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

三、发挥地方优势, 发展特色财源

不同的县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 开发特色财源就要从本地资源优势实际出发, 选择发展重点, 明确发展方向, 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形成财源优势。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 夯实财源。结合本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 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加工转化、包装改造、优质销售服务、提高科技含量, 树立自己的品牌, 提高竞争实力。紧密结合当地能源、矿产、原材料资源实际, 牢固树立能源经济、矿产经济、原材料经济思想, 搞好资源开发增值, 真正使其成为当地财源的支柱。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充实财源。据统计, 我国旅游业占GDP的比重在5%左右, 而全球旅游业占全球GDP已超过10%, 县级旅游收入在财政收入的比重更是微不足道。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税源目标, 县级要在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 积极开发利用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旅游业吸纳劳动力多、就业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等特点, 大力发展餐饮住宿、旅游交通、文化娱乐和旅游用品生产,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综合产业, 不断为县级财政增加收入补充血液。

发挥后发优势, 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 是后发者通过借鉴利用先发者已有成果及经验, 迈过某些发展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能力。经济和科技发展有一个不平衡增长和进步的规律, 存在后发赶超先发的不断更迭的现象。县级经济发展重点应从三个方面培植后发优势。首先, 培植人才优势。要以求贤若渴的姿态, 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 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积极启动人才培训工程, 改善干部队伍知识结构, 增强队伍活力。其次, 培植技术优势。在支持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的同时, 建立健全新技术推广网络, 构筑高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的技术高地, 增强对外吸引力。其三, 培植信息优势。通过筹建信息服务中心、推进政府上网、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步伐, 构筑快捷灵通的信息平台, 为县级财源建设打造优势。

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拓宽后续财源

当前多数县份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晚, 缺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完善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县级政府要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平等、透明的法制环境, 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 使有前景的非公有制经济有迅速发展的空间, 使竞争失败的企业有顺利退出的通道。一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性、不平等性文件, 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 简化工商登记手续, 制止乱摊派、乱收费, 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 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 取消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二是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针对当前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实际, 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非公有企业的贷款, 支持建立为非国有经济服务为主的金融机构, 逐步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所有歧视。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 创立风险投资基金, 为非公有制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拓宽渠道。三是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积极总结设立“创业中心”、产业“孵化器”的经验, 发展创业辅导、投资咨询、管理诊断等中介服务, 发展培训中心、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信息服务等为非公有企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

五、节约开支, 挖掘无形财源

支出管理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工作质量关系到整个财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当前, 县级财政捉襟见肘, 出现赤字问题, 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做好节支这篇文章, 忽视了无形财源, 导致资金流失, 财政困难。因此, 县级财政要在加强有形财源建设的同时,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 加大无形财源挖掘力度, 确保财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一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减少财政支出。要强化预算约束, 推进零级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法》办事, 按照预算计划拨款、按预算级次拨款、按规定用途拨款、按事业进度拨款, 严禁部门自行改变预算确定的资金。规范预算追加程序, 建立健全追加听证制度, 排除“条子支出”、“人情支出”等各种非制度因素对预算的冲击。同时, 严格专项资金审批程序, 对保留财政性专项资金要规范办法, 以增加透明度, 减少随意性。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减少支出行为失当问题发生。

二是加大财政监督力度, 规范财政支出。首先要监督财政收入, 加强对县级和乡级财政收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包括监督财政收入征收部门的征收情况, 监督国库收缴、划分、留解、退付预算收入情况, 监督下级财政应缴上级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监督有关部门征收、解缴各项非税财政收入情况。其次要监督财政支出。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及效益情况的跟踪检查。通过建立对本级财政资金从申报、拨付到使用全程的有效监控机制, 加强对资金使用效果的监督。其三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监督。从清理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入手, 以规范单位财务管理为前提, 以建设效益财政为目标, 通过编制综合财政预算, 全面落实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 建立单位预算内外收支银行账户监控体系, 进一步提高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政策的落实, 特别是大额专项资金 (包括基建资金、修缮购置资金和各项事业专款) 的使用情况。要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改变以往单纯注重事后监督的传统作法, 事前要搞好调研、谋划, 资金运用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共需要,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导向。

县域人才建设与经济发展 篇3

一、县域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机制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国内外引进各类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的人才不受地域、户籍、身份限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部分高级职位,采取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招聘和赴外地、高校、企业、人力资源市场的方式公开招聘,突破身份、年龄、编制、工资总额的限制,简化手续,优先录用,对于急缺的优秀人才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一切从简的方式办理。设立高层次紧缺人才“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启动资金,支助人才创新,在科研经费、项目申报、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搭建县域与该县所属省会城市人才交流平台,吸引省会城市的高层次人才到附近县域兼职,短期指导。建立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对于疑难问题,由专家带队立项,攻关课题,运用课题成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等。

二、县域人才流动机制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与外县人才市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布岗位需求和人才招聘信息,充分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实用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引进战略,降低人才引进门槛,政府为人才引进程序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手续,主动服务,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积极探索人才交流模式,组织省内大中专院校老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知名企业管理人员、农业技术专家到基层县进行短期交流座谈、现场指导。聘请社会各界专家任咨询顾问,设立“县域人才工作室”,借助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咨询顾问保持远程合作,“设立小机构、借用大智慧”。进一步贯彻落实大学生村官、选调生政策,积极引导大中专学生到基层县党组织、事业单位、边远落后地区工作。设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为县域产业发展和创业储备人才等。

三、县域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要求的党政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企业长期发展和短期工作业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创造收入和服务社会为己任的事业单位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解决就业和缴费纳税为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形式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技能精湛和职业资格为依据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致富能力和带动效益为核心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扎根艰苦地区和帮扶贫困地区为核心的基层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与工作业绩相结合、与创造价值相对应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促进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逐步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推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增加企业利润分红比例,企业营业额与奖金挂钩,激励国有企业高管带领企业做大做强等。

四、县域创业人才扶持机制

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在劳动保障、市场准入、税费优惠、产业引导、户籍制度、土地房屋使用、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简化审批程序。聘请知名创业家到县级做创业培训,交流创业经验,培养创业人才。加大人才创业金融支持,设立县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国企参股、融资担保等方式,分散创业风险,支持科技成果持有单位和个人进行高科技创业活动。制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小额创业贷款等办法,引进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社会资金,保证人才创业的金融服务。给予创业企业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培育创业企业成长发展等。

五、县域人才公共服务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人才服务意识,履行人才服务承诺,建立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的人才关护制度。建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党政干部联系、相关部门专人对口服务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制度。相关部门积极办理县域工作人才的户籍、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手续,实行网络办公一体化服务,各部门按照流程依次办理手续,做到手续“一站式”办理。建立人才档案社会化管理制度,将人才档案管理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建设公共人才服务网络,成立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为人才引进、人才发展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服务。

在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就业意义重大,县域人才建设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各地方政府提出“人才强县”的发展战略,政府应该改革僵化的人才任用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建设机制,激发人才智慧,驱动经济发展。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5)的阶段性成果】

金融业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篇4

县域经济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其发展水平一方面集中反映出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强弱和经济的繁荣程度,另一方面还是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快慢的主要原因。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关系到中国改革的顺利进行。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几年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虽然有所增加,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增幅较大,对农村及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相悖。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逐步由分散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普遍推行“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客户”战略。这一行为取向无疑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其主流是好的,但是与当前县域经济的特点相背离,使县域金融的功能和作用趋向减弱。针对近几年中小的货币信贷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的事实和县域金融功能弱化的趋势,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寻求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观念上的突破,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供求现状

(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刚性增强。首先,县域经济必须要走“兴县”的战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重新优化资源配臵。发展工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工业兴县”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改变扭转落

后的农业、农村经济,就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走特色农业、订单农业之路。这就要适度调整压缩农业种植业的比例,加大养殖、蔬菜、林果业的建设。而林果业、蔬菜种植及养殖业的发展所需资金,要远远大于种植业。第三,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做为培育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第四,加强城镇建设。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对土地进行有效储备,统一收购,做好营运土地的文章;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城镇工贸园区的建设,增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都要有大量的资金做保证。

(二)县域资金分流严重,加剧了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矛盾。一是邮政储蓄增势迅猛,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外流,成为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的“黑洞”。二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县级行的贷款权限逐渐上收,致使县级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存贷款比例严重失衡,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三是由于体制改革,高校扩招及学费价格的上涨,每年也需从县域抽走大量的资金。四是随着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的投资理念的提高,加之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造成部分资金流向股票债券市场。

(三)金融信贷支持做为县域经济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呈弱化态势。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和吸引外资成为县域经济资金供给的主渠道。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离开金融的信贷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便会因“缺血”

而萎靡不振。但近几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金融的资金供给的主渠道作用呈逐渐弱化态势,总体表现是金融信贷投入总量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

(四)县域民间借贷相对活跃。民间借贷并非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其源远流长。民间借贷在支持县域农村经济方面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其负效应也不容忽视。

二、业加大支持县域力度的对策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主导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中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大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是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亟待解决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金融业必须顺应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围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发挥、进一步密切与地方政府和的合作,为加快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服务,并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安全,壮大自身实力。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意识。金融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业是服务行业,应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客户第一的原则。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既是金融业的职责所在,也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前提。金融业赚取的是存贷利差和各种服务的收费,在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同时,实质也是为自己创造效益。必须彻底根除衙门作风,了解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域经济的各种金融需求。同时,应主动寻找县域经济优质中的客户,推销贷款、推销其他的业务品种。要保证信贷业务的长

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坚决克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老毛病。要抓好贷后服务工作,贷款的发放只是这项业务的开始,不是终结,良好的贷后服务,对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国有商业银行应逐步改进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我国新兴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好的做法,减少对基层行的干预,使基层行能够放开手脚,自主经营。改进有关的考核办法和奖罚制度,使其更为合理,更能体现促使基层行“提高资产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力”的原则,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抓大抓优扶小”的金融服务意识,在强化信贷管理责任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前机构改革,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县级机构划分为不同级次,适应下放贷款审批权,确定合理的授权、授信额度;对县域企业制定切合实际的、科学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特别是要针对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资金需求的特点,适时给予信贷支持,要像政府培植“税源”一样来培植“信贷效益”增长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对县域经济中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简化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发放程序,大力拓展消费信贷领域。

(三)、重新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职能作用,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好政府及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精心打造政府、银行、企业对接的“金融平台”,加强信息的收集、反馈和沟通,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金融监管,提供金融服务,适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人民银行要有针对性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注入县域经济的货币供应量;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实现市场退出后保留下来的县级机构,必须确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职责,确定适当的存贷比底限,地方财政应设立县域经济发展基金,国家从邮政储蓄中拿出一块资金作为配套,成立专门机构来经营运作;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理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四)、农村信用社应积极发挥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农村信和社点多面广,在县级金融市场所占份额将近一半,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立正确的经营思想非常重要。首先,农村信用社在化解风险的同时,应逐步启动自营贷款,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布在农村的信用社,重点应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动摇,扩大贷款投放面,真正解决农户贷款难的。同时,应有重点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及时解决他们的资金需求。城区的农村信用社,在完成支农任务的基础上,重点应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好、经营管理水平高、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建立起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优质客户群,在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信用社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农村信用社要与商业银行合作,解决结算领域存在的问题。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管理层次少、业务审批手续简单,而最大的缺陷则是结算受到制约。为了满足

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必须坚持“发挥优势,弥补缺陷”的原则。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借助商业银行的结算渠道,解决结算领域存在的问题,如代签商业银行承兑汇票,通过商业银行签发银行汇票等。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 篇5

作者:尹海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6日 点击数:

443 次 字体:小 大内容提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创新和价值取向的升华。石泉县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如何积极探索生态经济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存,是石泉县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当务之急和重要任务。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为我们有效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开启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对石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是石泉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不同与增长,发展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它不仅要求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且包含着经济结构演进、社会文明进步、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等广泛的内容,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的基本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既要正确利用资源,也要切实保护资源。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

2、建设生态文明是石泉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石泉县地处山区,工业欠发达,但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然而多年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生态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工业主要以资源型工业为主,资源消耗大、加工水平低、污染排放多、附加值不高。任其下去势必导致先天的资源优势丧失殆尽。因此,石泉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能充分发挥地方生态资源优势的县域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

3、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变石泉县落后现状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石泉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的窘境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制约发展的“瓶颈”没有得

到根本缓解,县域经济还缺乏永续的支柱产业和重大项目支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要彻底改变落后现状,必须破解石泉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取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老路子。只有紧紧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才能尽快地走上一条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石泉贫困落后的面貌。

二、加强石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的方针,统筹推进石泉县域生态产业发展。

1、发展生态农业。根据我县农业资源和地理条件,对全县农业发展进行生态功能区定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大力开发优势特色农业,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继续做强以蚕桑、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做优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山林经济;做足以水资源开发为主的涉水产业;做精以蔬菜、烤烟、中药材、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抓好8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池河、明星两个省级示范园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户“圈、沼、菜”、“林、药、养”,三位一体的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壮大绿色产业。

2、发展生态工业。按照“绿色、循环、节能、环保”的要求,坚持横抓产业集群、纵抓链条延伸、整合优势资源,坚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形成以电力能源、蚕茧丝绸、生物医药、富硒食品、特色矿产、新型建材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坚持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加快古堰、池河、工业园区建设,探索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吸引优势企业入驻,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带动效应,着力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快速腾飞。

3、发展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最佳结合点。石泉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西汉、十天高速公路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只要突出山水特色,坚持发展生态旅游,就能真正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和新经济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业由大到强的新跨越。要把燕子洞,后柳水乡,中坝峡谷、子午银滩二期,云雾山等景区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加速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三产及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4、建设生态家园。发展生态经济要利用城乡建设这个平台,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蓝天、碧水、青山、人文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绿色城镇。要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生态平衡理论,以创建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抓手,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水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生态环境建设,确保全县生态总量有一个稳步增长。重点抓好县城环境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县城绿地建设,借地生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建设居民休闲公园,让绿色拥抱县城。坚持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实行县城与集镇建设两轮驱动,集中

打造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县城,培育重点集镇,积极发展社区,充分发挥城镇在促进循环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推动作用。围绕“扩大规模,组团发展,东延西扩,开发江南,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山水园林县城。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扶贫移民搬迁等机遇,加大生态乡村建设。

三、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石泉保驾护航

1、把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作为“切入点”。大力弘扬生态文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园、生态示范基地等创建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家喻户晓,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

2、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协同完成环境宣教的各项任务。人事部门应将环保基本国策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司法部门应将环保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计划,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深入开展环境法制教育;各新闻媒体要开辟环保专栏,及时宣传报道环保先进典型和事迹,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教育部门要继续抓好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扎实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要通过组织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传播环保科技和法律知识;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以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果向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3、建立生态保护优先的考评机制。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推行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制订可以定量评价标准,把生态环境等指标,纳入各镇各部门,企业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培训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4、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稳步增加政府投入,把生态文明建设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投资,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强化监督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环境监测系统,提升生态环境实时监测评估能力。始终把保护环境作为日监督重点,每年定期组织单位检查视察活动,征求意见,推动生态建设。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 篇6

一、工业化是“催化”县域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们通常讲发展县域经济,指的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全面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使得县域范围内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达到全面发展。而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化都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在我国,农业和农村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诸如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财政状况拮据等都可以归因于农业劳动力太多,农村人口太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减少农业和农村人口,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强县级财政的积累和平衡能力。县域财政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变过程,而且也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断演变的过程。大凡经济发达的县,其经济的发展一般都是依赖于工业的崛起和兴旺,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把县域内的各类资源通过市场运作配置到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县仍然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因此,工业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县域经济的主题。

中国的农村工业化是生成于农村特定的环境之中,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体制结构,特定的经济增长模式相结合,使中国农村工业化一开始生成时就存在着先天性缺陷(注: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分散经济结构与以外延扩展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方面,中国农村工业化是依赖于分散化经济结构高速增长的:分散化的投资体系、分散化的空间布局和分散产业发展构成了我国农村初期工业化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农村工业化主体的乡镇工业的兴起,是农村经济改革后长期被压制的剩余劳动力强烈释放的必然结果。在城市基础设施薄弱、自身就业压力巨大、难以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状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不得不就地转移、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非农产业”就成为实现农村工业化的现实选择。同时从农民自身来说,中国传统的求安求稳保守思想根深蒂固。从经济上讲,他们不愿完全放弃农业生产而去从事收入不稳定的非农产业。从感情上讲,也有些农民不愿放弃祖祖辈辈居住过的家园。而分散办厂正符合农民的兼业生产要求及留恋故土的愿望。因而大部分的乡镇工业没有按工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向一个地点聚集,而是十分自然地设立在本乡、本镇这样的社区之内。由于没有聚集机制的引导和强有力的行政规划,农村工业的投资是一种完全的市场导向投资行为,表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规模小型化的趋势。分散化投资行为的直接后果是总资源的分散配置,造成农村工业分散化的空间布局。在农村社区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乡镇工业的存量资产难以向有利区位转移,使得乡镇工业之间彼此隔绝,缺乏经济联系,难以展开分工协作,不仅不能产生集聚效应,而且也未能分享城市经济的外部经济效益,造成农村工业更大的外部不经济。另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规模的扩大一般是依赖于劳动力、土地、资本要素投入的同时扩大,企业的高速增长多数是在维持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的数量扩张,因此实质上是一种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以上两个特征相互交织在一起,推动着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分散的投资体系衍生出分散空间布局、分散资源配置方式、分散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及分散化的企业组织。这种结果使得农村工业难以发挥集聚效应,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交易成本无法降低,从而限制了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

二、县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小城镇工业化程度

(一)小城镇是县域网络的结点

小城镇是指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产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国家已批准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其特点是:乡镇企业比较集中,商业、服务行业有一定的规模;非农业人口相对集中,文化、科技、教育、卫生、通讯事业有一定基础;一般是附近农村贸易的集散地,区位条件比较好,在水陆交通沿线;处于城乡结合部,是乡头城尾,在管理上既具有城市的特性,又有农村的特点。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但是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上述两个转移发生的时间与方式也不一样,就世界范围而言,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两个转移是同步实现的。在我国则不然,两个转移发生错位,并以农业劳动力转移先于农村人口转移为特点。这两个错位发展的结果使得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社会区域——小城镇有了突出的发展。

小城镇不是行政区划概念,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区形态,它既包括作为县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关镇和非城关镇的建制镇,也包括乡政府所在地的非建制镇,以及作为农村商品流通场所的农村集镇。县域网络就是以各类建制镇、中心镇和集镇为纽带编织而成的。

(二)小城镇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与农村社区形态分化的产物,是农村工业依托的基地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的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都要从事农业生产,只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农产品有了剩余以后,才出现零星的手工业。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才使手工业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我国古代社会,农业和手工业始终是并行不悖的。而“男耕女织”就是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天然结合的形象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家庭手工业走过了一段比较曲折的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新变化的发生条件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的重大决策以及相应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注:《三中全会以来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1页。),加上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的推行,使农民释放了长期受到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迅速上升。农业生产率的较大幅度提高导致农村中出现了大量的公开化的剩余劳动力。在比较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农民自然开始面向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城乡居民隔绝的户籍管理制度依然存在,农民仍然不能进城镇就业和定居。在这样情况下,兴办乡镇工业就成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个基地。因为工业生产不同于农业,它不是生物的再生产,而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产过程。因此,工业生产不像农业那样对土地有着直接依附性。当然,工业布点仍需要落实于特定的土地上。不过,工业生产所依托的土地不再是直接的生产对象。这样,工业生产也就有了较大移动性的可能。

工业生产在本质上是商品生产,生产过程中又必然进行分工和协作,这就对工业布点地区的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道路、交通、上下水道、房屋、商业网点、信息网络等各种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设备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厂坐落于便捷的交通要道上和布点于闭塞的小山村,其生产能力、经营效益肯定不同。

同时工业生产还必须与市场相联结。原料、生产设备、产品一是要尽可能就近提供和出售;二是要“来去”方便。为了便于采用新技术,使生产进一步专业化,更好地开展厂际分工协作,更合理地组织劳动力;节省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和充分利用各种物质设施,工业生产都程度不同地有着聚集的要求。乡镇工业也不例外,但在当时的体制约束下,乡镇工业不可能往城市集中,而坐落于农村社区的小城镇,正是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的以上这些本质特征,才吸引了乡镇工业向自己靠拢。小城镇成为乡镇工业选址的现实选择。

(三)必须选择优位小城镇作为重点聚集地

尽管小城镇是农村社区形态分化的产物,是乡镇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但目前我国许多小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弱,极大地限制了乡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这就决定了乡镇工业向小城镇聚集有一个区位选择问题。对于城镇经济效益与规模的关系及其规律性,国内外学者们已进行过大量研究和反复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城镇经济效益与规模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注:Zhao,X.B.and,L.:Urban Performance and the Control of Urban Size in China.Urban Studies,Vol.32:4-5,pp.813-845,1995.),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和环境的效益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城镇规模越大,城镇的效益越好。尽管小城镇的规模小于城市,经济效益也不如城市,但在小城镇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的规模效益问题。因此,在小城镇中,镇区人口规模不同,所拥有的各项经济指标也不同,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各项经济数据指标将呈递增趋势。

由于不同的小城镇所能带来的效益是不同的,我们选择小城镇作为乡镇工业的聚集地,并不是说在我国近45000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都在本行政区域内平衡发展所有的建制镇和集镇,因为,这时的农村区域总体上资金还不充裕,不可能在区域空间上把有限的资金平均分摊使用。而是应该依据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原则,选择区域内一个或几个紧邻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地处交通要道,市场前景较好、有产业发展前途的小城镇作为“增长极”,有组织地向这些小城镇聚集,使它们最终发展成为小城市或进一步发展成为中等城市。而对那些在地理、市场和产业发展方面没有竞争优势的小城镇,不应当对其大量投资,也不应鼓励人口和资金过多地向这些小城镇转移。

因此,就我国目前农村工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农村工业聚集地应选择的区位是:

(1)县城及县级市市区。县城和县级市市区,在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且本身具有工业布局的多重指向,特别是在市场、交通、通讯、科技、教育、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农村工业聚集对区位条件的要求。但是,绝大多数县城和县级市城区,目前的人口规模还是偏小,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备,经济不够繁荣,文化不够活跃,还不能真正起到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因此,在现行的体制下,在大中城市户籍制度、劳动力就业制度等还没有彻底改革的情况下,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可以,而且也有条件在这些方面首先进行改革,县城和县级市也就成为农村工业聚集首选区位。

(2)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在一些人口密度大、经济实力强的县城之外,还有一些处在交通要道、市场条件好、有产业发展前途的中心镇,也应当成为农村工业聚集的区位。中心镇虽然在行政建制上也只是建制镇,但因其具有优势区位,具有多重企业指向。它的发展能够辐射周围的几个建制镇,且它大多数位于县与县的交界处,它的发展,能够促进县域经济交流,打破块块分割的地方保护主义,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总之,要有重点地选择农村工业聚集的小城镇,使这些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一起纳入我国统一的规模层次体系,并按照各自的结构功能吸纳和配置资源,使一部分小城镇成为城镇体系中的新生成员快速发展。而众多的乡镇和村镇,则应继续保持其“乡土”特征,承担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并且在用地规模等方面受到严格控制。(注:方军:《三元经济背景下产业空间结构的系统转变》,《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期。)

三、必须培植优位小城镇的产业群

(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农村工业向优位小城镇聚集,必须形成产业群。以研究竞争优势竞争战略著称于世的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能够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

(二)产业群形成机制

增长极理论认为,产业群的形成是由于具有很高连锁度的那些推动型产业发挥作用的结

果。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在这里,增长极理论强调的是推动性产业的作用,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一系列推动性产业。因此,按照增长极理论形成的产业群是由推动型产业起支配作用的产业的群集,这类产业群的形成是依靠政府制定政策来实现的。

而以波特为首的管理学派则认为所有的集群都能改善生产率。一个区位的繁荣和生产率不是在于企业在什么产业里竞争,而是它们如何竞争。企业在任何产业中,只要它用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无论产业是鞋业、农业或半导体业,都可以有生产率。波特认为,高技术和低技术之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分,都意义不大。他们认为“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任何产业,任何集群,如果使用先进技术,有受到良好培训的人员,都能提高生产率,你可以通过制鞋致富,也可以种庄稼致富,只要是用先进的方法从事这些行业,所有的集群都是好的,不应挑选集群,而应该扶植所有的集群。”(注: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集群有多种形式,取决于它们的尝试和精尖程度,多数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第一,一组公司,包括专业化的投入、零部件、机械和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

2、下游企业、生产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的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和其他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例如大学、智囊团、提供职业培训者,以及提供标准的机构。

3、商会和其他涵盖集群成员的团体。

根据以上理论,笔者认为,小城镇产业群的形成必须是县域范围内的优势产业集群的结果。优势产业是指在本地区乃至在全国分工中具有要素禀赋优势或相对价格优势的产业,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一般就是这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它与主导产业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不管是优势产业还是主导产业,经过选定以后,都将通过制订产业政策,运用诱导手段,使之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并通过各种波及方式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因此它强调的是技术进步快、生产率迅速提高的产业;而优势产业强调的是利用要素禀赋优势或相对价格优势。此外,主导产业是相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而言,其选择是根据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阶段;优势产业是相对国民经济某一局部的产业结构而言,其选择依据的是该局部的阶段发展水平。

聚集经济是小城镇不同于农村地区的特征,不断增强小城镇的聚集程度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条件。农村工业向小城镇聚集是农村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村工业都必须向小城镇聚集,而是有选择地向小城镇聚集。选择的依据是,这个产业对聚集程度要求较高,且这个产业是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

因此,农村工业中应当聚集的是能够形成聚集体的优势产业和与优势产业具有紧密联系的辅助产业。农村工业聚集行业选择与确定的问题,就是区域优势产业的合理选择与确定问题。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和农村工业区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特色的地区优势的发展作为支撑。

因此,这里的关键是优势产业的选择,或有特色的工业企业的选择。选择和确定小城镇的优势产业,应该依据以下三条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相对价格基准、选择性竞争基准。这三个基准常常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 篇7

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是关乎我国“三农”问题及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河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 把发展县域经济确定为河北省经济的“两大支撑”之一, 大力实施“强县兴市”战略, 从而实现以县城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之间关系密切, 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首先,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城建设。县城作为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载体, 是联结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 是县域经济的火车头, 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聚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次, 县域经济发展是县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一般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配置资源, 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城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县城的人口总量, 从而引起县城商品房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同时, 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使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 为县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很多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做了相关的研究, 基本观点是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河北省的蠡县、高阳、容城、安国等都是很好的例证。本文以安国为例,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之间相互促进的情况, 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安国的特色经济是中药产业经济, 享誉海内外, 有“药都”之称。近年来, 安国的中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安国县城的建设也呈现新的面貌。

一、安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县城建设的促进作用

安国历史源远流长, 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史两千余年。历史上曾设置县、郡、州、市。曾沿用义丰、立节、蒲阴、祁州、祁县等名, 1914年恢复安国县建制。1990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县, 1991年5月撤县设立安国市, 2005年2月24日, 被河北省确定为第一批扩大管理权限的22个县 (市) 之一。1994年建成的东方药城是国家认定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被评为全国百强市场第二名。2006年安国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 为进一步壮大制药工业, 安国启动了规划占地4, 500亩的中药产业园区建设。从这里可以看出, 安国县城的建设离不开中药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安国县城的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县城的建设吸引了人才, 扩大了投资, 突出了安国的“药文华”, 对安国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来, 作为古老的药材集散地, 安国中药产业以流通为基础, 在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药制药等方面不断拓展空间, 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中药产业集群。

三、对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的分析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及县城建设的指标, 通过调研获取相应的数据, 在此基础上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之间的相互制约因素。

(一) 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的指标。

县城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来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县城建设也会对县域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财政收支、居民生活水平等产生影响。

县城的建设体现在很多方面, 包括城区的人口、城区的面积、主次干道的情况、供水供电及通讯广播电视管网铺设情况、绿化情况、学校医院的数量水平、商业网点银行网点的建设等。

根据指标的选取原则, 安国县域经济发展指标选取县的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预算内财政支出;县城建设的指标选取城区人口、城区面积、城区道路面积、供水总量、建成区绿化率。

(二) 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的总体情况对比。

从安国县域经济发展指标中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代表性的指标, 从县城建设的指标选取城区人口作为代表性的指标。根据这两个代表性指标的2000年到2013年的数据画出图1。 (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GDP数值及城区人口变化趋势一致, 两指标高度相关, 从而反映出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相互促进的情况。

(三)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的情况。

根据调研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选取安国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的2011~2013年的相应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关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参照笔者发表在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灰色关联分析法中原始信息丢失的一种补充方法”中的1.1进行, 此处不再赘述。

1、安国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首先把2011~2013年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人口、生产总值、财政支出指标用“均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然后把三个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作为参考序列。把2011~2013年反映县城建设的指标城区的人口、城区面积、城区道路面积、供水总量、建成区绿化率也用“均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然后把这五列作为比较序列, 得到如下矩阵:

最后计算出γ01=0.625, γ02=0.547, γ03=0.645, γ04=0.633, γ05=0.574。这说明城区道路面积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高, 城区面积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最低。其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由高到低分别为供水总量、城区人口、建成区绿化率。由此可知, 城区面积的扩展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 同时建成区绿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一致性也比较差。

2、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城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步骤同上, 首先把2011~2013年反映县城建设的指标城区的人口、城区面积、城区道路面积、供水总量、建成区绿化率用“均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然后把五个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作为参考序列。把2011~2013年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人口、生产总值、财政支出指标也用“均值化”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然后把这三列作为比较序列, 得到如下矩阵:

最后计算出γ01=0.898, γ02=0.761, γ03=0.545。这说明总人口、生产总值、财政支出与县城建设的关联度依次降低。从这里可以看出, 财政支出与县城建设的关联度仅为0.545, 财政支出是明显制约县城建设的一个因素。

(四) 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分析。

由于有些内容很难定量化, 因此仅仅通过定量化的方法分析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从定性的角度进一步分析。

1、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县城建设中的软实力亟待提升。

安国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中药产业集群, 中药产业已经成为安国的支柱产业, 一些农民纷纷进城做起了药材加工贸易的生意, 为县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 县城建设不仅仅是外延式的发展, 还需要内涵式的发展, 需要不断地提升软实力。安国的文化娱乐设施相对经济的发展来说比较落后, 文化娱乐的内容也没有形成当地的特色, 与“药文化”联系也不够紧密。另外, 安国的教育水平没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要求, 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经济发展, 因此应该抓好教育。

2、县城建设基本适应了中药产业的发展, 但经济发展的档次需要提升。

安国药市的建设、东方药城的落成以及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基地的建设为安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安国中药产业仅仅是居于产业链的末端进行种植、加工、贸易等, 缺乏高附加值的成分、缺乏高新技术的含量。

3、为了县城建设、县域经济发展, 向农民征地中的矛盾日益凸显。

安国县城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也是以周围农村的耕地为代价的。农民失去土地, 也就失去了土地上的收成, 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 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做生意等也为县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现在, 县政府进一步征地的阻力越来越大, 征地中的矛盾越来越多, 需要政府进行综合考虑。

四、促进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 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现结合理论及实践经验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加强安国的文化建设。

为了安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需要加强安国县城的内涵建设, 要紧紧抓住“药文化”这个根本, 打药牌、唱药戏、做药文章。一是顺应养生保健热潮, 培育健康产业, 大力引进开发生产药酒、药茶等系列健康产品;二是整合药文化资源, 搞好策划, 包装造势, 建设融中医药博览、药用动植物观光、休疗保健于一体的药都博览城。进一步丰富中药博物馆内容, 提升药都文化品位, 提升药都魅力;三是抓住“北京-安国”旅游线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唯一一条医药保健旅游专线的机遇, 依托安国“药都”优势, 下大力发展以药文化为主的旅游业, 着力抓好药王庙的开发建设, 加强东方药城中华药园、毛主席纪念馆、药都公园、药材博物馆及其他旅游景点建设, 逐步建成具有浓郁药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 使来安国的人领略到“拜药王、逛药城、看药树、食药膳、购药品”的独特药文化风情。

(二) 加大创新力度, 增强“祁药”品牌的影响力。

教育是创新的根本, 因此不仅要做好各级各类的基础教育, 还要谋划建设中医药高等教育, 培养中医药实用人才, 从而为安国的中医药产业服务。另外, 要积极引进为安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端人才, 加强科学研究或与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以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安国药业的竞争力, 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 合理征地, 增加征地的综合效益。

从以上分析已知安国城区面积、建成区绿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幅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 同时财政支出与县城建设的步调一致性偏差。因此, 要求县政府进行合理规划, 财政支出要与县城建设相辅相成, 安国城区面积、建成区绿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并不是要求城区面积越大越好, 当地政府要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 使征得的土地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避免单纯的圈地为城的做法;同时, 县城的建设也离不开征地这项内容, 但要处理好其中的矛盾冲突, 毕竟县城建设还包含精神文明的建设。

五、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四化”同步发展, 其中城镇化是重要内容之一, 但城镇化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 因此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但由于统计资料调研中的局限性, 使得研究中涉及的指标的合理性以及指标数据的数量方面存在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结果。但随着统计制度的建设及统计内容的完善, 笔者将继续关注、继续研究本课题。

摘要:当前,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 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本文以安国为例, 研究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情况, 首先分析二者相互促进的现状, 其次运用灰色关联法与定性分析手段, 探讨安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县域经济,县城建设,灰色关联法

参考文献

[1]闫然.怀宁县县城建设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D].合肥:安徽大学, 2013.

[2]李晓浩.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06.

[3]张毅.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0.11.

[4]陈小平.论县城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发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3.

小城镇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8

1、小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农业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纽带,打造—体化组织,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供、产、销一条龙,农、工、贸、科一体化经营。小城镇建设对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作用体现在;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以前我们主要依靠大中城市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中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改变,城市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现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有限容量使得大中城市难以承受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压力。小城镇的发展缓解了这个压力。

小城镇具有的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可以促进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小城镇为“一乡一品”式的农副产品结构调整,种植业调整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服务基地在小城镇。如美国直接务农劳动力仅3%,但居住在小城镇为农业服务的人口为16%。

1.2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

乡镇工业是我国农村工业化的主体。农村改革的推行使农民释放了长久受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迅速上升。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存在以及农民传统的求安求稳保守思想的存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非农产业”,兴办乡镇工业就成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主要的甚至唯一选择。

乡镇工业向小城镇集中,推动了分工协作,可以减少道路、管道、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方便信息交流,商品流通和技术传播,使企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好处,促进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1.3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1)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和环保及公共物品等投资需求增加,将会带动建筑、装饰,运输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乡镇工业向小城镇的聚集也会带动其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

(2)某类产业在区域内所占比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由消费需求所决定的市场需求。农民迁居到小城镇居住和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收入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城镇的生活方式又会改变农民的消费偏好,从而促进了县域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江苏省的调查表明:城镇人口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加15个百分点。

1.4有利于县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

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居住密度,节约土地资源。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降低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密度,有利于保护资源和防止环境退化。另外。乡镇企业集聚有利于改变加世纪80年代初“乡乡办厂、村村冒烟”的分散工业化模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对河流和空气的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同时,城镇有集中便利的医疗、文化、教育、科技博览等设施,以及便利的交通和信息设施,可以促进科技的普及和县域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2、小城镇建设中的体制障碍及解决对策

2.1户籍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以户籍区分城镇和农村人口,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人为造成城乡分割,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我国目前有近亿农村流动劳务人口成为亦工亦农又非工非农的两栖人口,他们虽然在职业上发生了变化,但并未完全实现空间上的转移,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就是要逐步取消户口所具有的身份、待遇和等级差别等特殊功能,淡化城镇户口与其所连带的物质福利关系,逐步实行以居民身份证为主的证件化管理,取代现有的户口簿册证明身份的传统模式,建立起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真正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

2.2土地制度

在我国目前的土地征用和管理制度下,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是集体农地的唯一购买者和土地使用权初级市场的唯一供给者,农民和集体无权进入土地市场。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价格极低而建设用地出让价格极高。政府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其在土地收益分配中占主导地位。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城市建设征用农用地的过程中,多数地方征地收入分配的大致比例是:农民得5%-10%,集体得25%-30%,政府及其机构得60%-70%。政府在自身利益驱使下,人为抬高土地的利用成本,增加了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的成本。

2.3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小城镇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并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不同类型的企业职工都分别享受国家和企业承担的保障待遇,而城镇的其他劳动者包括已进入城镇并且有稳定的住所和职业的农民都与社会保障无缘,这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直接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健全和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用工形式,逐步建立开放的、平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其他合法权益。到小城镇务工经商但尚未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也应纳入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承担缴纳社会保障金的义务,并享受相应的权利,从而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2.4投融资制度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在现行财政体制下。镇政府并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各种费用由县级政府各部门直接收取,一般不返还给镇财政。镇政府作为城镇建设的投入主体,只能从土地拍卖所得和高额城镇建设配套费来取得投入资金。在部分地方,道路建设被转嫁给了村委会,教育、水、电都依靠群体集资,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和农民得进镇成本。

改革投融资体制,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支持,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通过提供投资项目,引导企业、个人、外商等社会资金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中来。加强镇一级财政对小城镇公用建设事业的投资比例,小城镇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复垦基金以及城市配套费等应主要投入到小城镇的建设上来。

2.5政府管理体制

实施城镇管理职能的相应权限大部分集中于县级管理部门,造成镇政府难以有效组织实施适合各自城镇特点的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且镇政府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一级财政预算,它只是作为县级财政的一个支出单位。县直各部门伸向乡镇的站、所派出机构基本没有决策权,乡镇完成一个项目需要经过很多关卡审批,短则需要半月,长则半年一年。

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就要理顺县市与乡镇之间的关系,加强小城镇发展的组织领导,要明确乡镇政府在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其相应的权利。具体来说,要理顺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协调好县级政府及其下属各部门与乡镇之间的关系,用法规规范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行为,合理界定县乡两级政府职能,明确它们的权限,将县级政府各部门延伸到乡镇的站、所进行分类,该下放的下方,该强化的强化。

上一篇:卖炭翁续写作文下一篇:无锡地脚螺栓生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