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经济学(发展前景)(精选8篇)
课 程 名 称技术经济学
论 文 名 称论技术经济学发展前景学 生 姓 名
学号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测控任 课 教 师
2011年12月08日
技术经济学发展前景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科动态,发展趋势
摘要: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和经济矛盾关系的科学,具体说它是专门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问题的科学(注:技术方案是指以技术为基础,由人力、物力、财力、运力、自然力和时力组成的,为达到某种目的和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有机组合)。技术经济学与其它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比,它具有渗透性、预测性、定量性、应用性和系统性五大特点。
一.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各种不同版本和作者的技术经济学专著中不难发现,这依然是一个争论最多的问题。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观点有:
1.关系论,认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以达到两者最佳配备的学科。
2.因素论,认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最优结合的学科。
3.问题论,认为是研究生产、建设领域技术经济问题的学科。这三个观点显然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技术和加大建设项目投资的时代要求有关。
4.动因论,认为是研究如何合理、科学、有效的利用技术资源,使之成为经济增长动力的学科。这反映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理论的客观需要。
5.效果论,认为技术经济学研究技术活动的经济效果。这显然带有学科初创时期对“大跃进”盲目建设不讲经济效果的反思。
6.综合论(系统论),认为是研究技术、经济、社会、生态、价值构成的大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学科。这反映了希望在更广泛的人类社会大系统中研究技术问题的愿望。
二.学科发展的新特点
技术经济学创立之初是为了解决经济建设不讲经济效果的问题,因此,在学科传统上以成本效益分析理论和方法为主线,以技术方案比选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为主要内容。大体上与西方国家的工程经济学和项目评价理论相仿。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推动着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也在不断拓展。主要特点和动向如下:
(1)专项研究领域不断增加。技术经济工作者几乎对各行各业均有涉猎并建立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如已经形成规模的不同行业的项目评价、资产评估等咨询工作,资源类(土地、能源、人力资源等)技术经济研究,环境经济研究,技术经营(管理),软技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生产力研究,循环经济,知识经济,等等。这些领域的研究往往与该领域的其他经济学科或管理学科高度融合,虽然可以看到技术经济学的影子,但已经很难用技术经济学传统理论来概括。
(2)从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不断渗透。传统技术经济学本质上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应用学科,主要涉及厂商、市场、价格、成本、所得等微观经济学概念。目前相当多的研究涉及投资与消费、就业、社会福利、产业结构等宏观经济领域,如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演进,经济全球化下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创新体系等。即便是项目评价中的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也主要以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
(3)从简单定量分析向应用复杂系统模型深化。技术经济学首先要解决现实经济活动中量大面广的“技术的经济性”问题,要满足通俗性的要求,坚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简便易懂,以利于普及。当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方面,这些技术经济学常规方法已经从大学、研究院所进入企业和市场咨询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重大技术经济课题,往往借助模型化的数学方法,将系统分析,最优化理论、运筹学、计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融为一体,构造更加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模拟,如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系统计量模型、CGE模型等,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中国技术经济学发展展望
1.中国技术经济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技术经济学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厚的理论根源和现实基础。技术经济学生命力的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涌现的大量技术经济问题,及其对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的需要。上世纪“一五期间”大规模经济建设期间如此,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更是如此。今年,《十一五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等战略任务和目标,其中出现了大量技术经济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和研究。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在研究和解决中国技术经济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技
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是中国技术经济界面临的光荣使命。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前所述,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出现了新的热潮。但是,由于时间还短,各级相关的大型研究项目刚刚开始部署,相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分量有深度的成果还有待出现。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这方面的成果会陆续涌现。
3.其它领域的技术经济研究将继续向纵深发展。项目评价理论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项目的宏观评价、区域经济评价、环境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上。特别是大型公共工程项目的社会评价,具有极强的现实紧迫性,理论方法尚不完善,亟待加强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评价的适应范围应该拓展,评价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研究也应加强。20多年来,各种有形的工程项目大都开展了可行性研究和审查评估。但是近年来又出现了大量有形物质工程不多的“软项目”,如各种博览会、展览会,各种大型招商会、庆祝会,综合或单项的运动会等。这些项目很多规模不小,但决策程序极不规范,不计投入产出,投入不小,浪费很大,效益/效果欠佳。一般说来,凡动用公共资金的项目,都应进行事前和事后的评价。此类问题,应该纳入项目评价的范围。
4.中国的技术经济学正处于调整期。技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初创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快速发展期,目前正处于一个调整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关注的问题比较分散,有分量的成果不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体系不完善,研究队伍的组织交流不足,缺少新的学科领军人物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扩大同行之间的交流协作,整合研究领域,归纳研究方法,重构和完善理论体系,组织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研究,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学术实践中涌现学科带头人,促进学科更大发展。调整期的出现是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相信通过技术经济界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迎来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2.杨青,胡艳,喻金田。技术经济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傅家骥,吴贵生主编。技术经济学。北京:中国出版社,1987。
一、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
1、生产力的核心是知识技术能力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衡量经济是否发展的标准不是看短期产出的变化,而是看生产力的变化,或者说,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者。因为劳动资料本身也是劳动者劳动的产物,其先进程度取决于劳动者能力的发展;而劳动对象的源头虽然是自然界,但其扩展的广度和深度同样取决于劳动者能力的发展。所以,生产力的核心是劳动者的能力,是人们学习、掌握、运用、改进和创新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扩展生产范围的能力,本文称之为知识技术能力。显然,知识技术能力依托于良好组织的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本),知识技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与生产相关的各种人力资源的培育、提升和合理组织的过程。
2、国家知识技术能力的载体是智力产业
一切生产都是应用一定知识与技术的生产,生产的发展依靠知识与技术的进步。而知识与技术根源于知识技术能力,是知识技术能力的外化,其进步依靠知识技术能力的提升。因此,归根结底,生产的发展依靠知识技术能力的发展。反过来,生产实践又是知识技术能力成长的土壤,任何知识技术能力都是在相应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养成和发展的。没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技术能力也就难以产生或维持,更谈不上提升了。当然,学校教育对于培育知识技术能力也很重要。但是,实践是决定性的,实践出真知,成才靠实践,教育只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人才摇篮的作用,脱离产业应用环境的学校教育是毫无意义的。
生产分为需要较多知识与技术的复杂生产和需要较少知识与技术的简单生产。复杂生产需要并且养成较高的知识技术能力,而简单生产需要并且养成较低的知识技术能力。一个国家知识技术能力的高度取决于其复杂生产的状况,因此,一个国家要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就必须建立和发展进行复杂生产的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的产业,本文称之为智力产业。相应地,对于进行简单生产的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的产业,本文称之为体力产业。
需要说明的是,智力产业与体力产业的区分不在于其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而在于其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实际上,由于产品内分工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普及,产业工作的智力性与其产品的智力性早已不是一回事。任何产业或产业区段,按传统划分,不管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只要其工作为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就属于智力产业,反之则属于体力产业。当然,智力产业更多地存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而体力产业则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这不是绝对的,比如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属于智力产业,而中国多年来依靠引进技术、设备和核心零部件运营的大量资本密集型产业仍然属于体力产业的范畴。
由于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带来高门槛、高市场控制力和高附加值,而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导致低门槛、低市场控制力和低附加值,所以智力产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而体力产业则是通常所说的低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
3、发展经济必须以建立和发展智力产业为中心
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智力产业是提供技术与资本品的产业,好比人的大脑和内脏;体力产业需要从智力产业获得技术、装备与材料,好比人的四肢。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大脑和内脏比四肢更为重要,只有先把大脑和内脏健全了,四肢才能获得活力,才能持续发挥其作用。同样,在一个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中,智力产业和体力产业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决定知识技术能力进而决定生产力高低的是智力产业,体力产业的前途最终取决于智力产业的发展。如果不与本国的智力产业相结合,却依附于外国的智力产业,一个国家体力产业发展得再多,对其知识技术能力的成长也帮助不大,最终其体力产业也必然因受制于人而衰败。反之,尽管发展智力产业在短期内可能部分挤占体力产业所需资源,但从长远来看,智力产业的成熟将为体力产业的繁荣提供最强大的动力与最持久的支撑。因此,处理两者的关系必须树立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核心是知识技术能力,因此,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中国的经济落后,其根源在于知识技术能力的缺失和落后。中国经济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就必须全力培育和提升国家的知识技术能力。而要培育和提升国家的知识技术能力,就必须逐步建立和发展各种智力产业,进而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系,这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
二、损害知识技术能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1、长期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长期以来,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是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理论将自生能力作为资源配置的标准,要求所发展的产业具有立即的成本优势,能够仅靠自身就能迅速盈利。该理论宣称成本优势源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所以中国应立足于国际分工,主要发展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业区段。由自生能力概念出发,该理论极力反对倾斜发展重工业,认为这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如直接引进资本品,腾出资源用于当前更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升级方式上,该理论同样强调直接引进适用技术,避免自主研发的高风险和高成本。
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割裂了国民经济的有机联系,把各顾各地赚现钱当成了经济发展,建立在该理论之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脱离甚至毁灭知识技术能力。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实质是鼓吹发展使用简单劳动的体力产业,而反对发展需要复杂劳动的智力产业。因为智力产业培育知识技术能力需要熬过一个相当长的没有效益甚至需要输血的学习期,只有体力产业才能各顾各地赚现钱,所以要集中资源全力发展体力产业。其实现途径是,首先发展体现比较优势的外向型体力产业,以之为引擎,进而带动国内其他体力产业的发展。
2、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引发的严重后果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是一种机械思维,而缺乏系统思考,是一种眼前主义,而没有长远观点。按照该理论发展经济,优点是简单、见效快,能让人立刻感受到好处。然而,由于损害了智力产业和国家知识技术能力,这种粗放型、依附性的经济发展方式注定是先甜后苦且不可持续的。
第一,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内需严重不足和民生日益艰难。比较优势战略将我国定位在国际产业分工链的低端,全国片面发展低工资的体力产业,千军万马都挤在这个狭小的领域展开最为惨烈的竞争。由于资源缺乏和自由贸易的冲击,中国过去建立但尚未成熟的智力产业逐渐衰败,国家知识技术能力亦随之退化,生产所需的技术与资本品严重依赖进口。与此同时,低工资造就低消费能力和国内市场狭窄,体力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这种“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两端依赖使得中国企业彻底失去市场定价权,上游被迫支付垄断高价,下游被迫接受过度竞争导致的产品低价,产业的附加值不断遭受挤压,经济增长的利益不断大量外流。在正常利润空间日益微薄条件下,企业必然不择手段地压低人工成本和逃税避税,最终形成低工资、低利润、低税收且相互冲突的三输局面。由于低工资,居民的大多数服务性需求受到抑制,使得第三产业发展乏力,既妨碍需求扩大又导致就业极端困难。由于低利润,企业无法推动产业升级,结果被锁定在低端,从而进一步地加大了竞争强度。由于低税收,政府无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建设社会保障,难以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持。所有这些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内需问题和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最终陷入困境。
第二,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国家经济安全形势趋于恶化。由于缺乏知识技术能力的支撑,体力产业对发达国家两端依赖,中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既争取不到规则制定主导权,也难以分享规则制定话语权,在经济全球化中只能被动接受各种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不利条款,处处受制于人。时至今日,中国的主要产业和市场已基本被外资掌控;重大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石油、铁矿石等战略资源进口遭遇钳制与勒索;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制裁此起彼伏;国际热钱在国内呼风唤雨,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安全问题左右为难,金融体系漏洞多多,等等。所有这些情况不仅导致巨额利益源源流失,而且有朝一日完全可能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
第三,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酿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苦果。其一,在赚现钱思想的作用下,各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有钱快赚,使得大量资源不是被贱卖就是被不合理开发所糟蹋。其二,廉价资源是中国外向型体力产业的重要优势来源,过度竞争使得中国企业单位利润极为微薄,不得不靠数量取胜,但大量出口造成资源被迅速耗竭。其三,各地唯GDP主义盛行,不顾一切地招商引资,发达国家纷纷将高污染项目迁往中国。其四,知识技术能力被损害后,国内难以找到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方案,只能被动容忍环境恶化。
第四,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多年来,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中国经济自然陷入内需严重不足的困境。为了扩大内需,政府已经动用了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住房货币化等一系列手段刺激消费;通过大搞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搞房地产开发等途径来维持超高投资率。然而,所有这些措施都不是治本的长效方法,反而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和积累了更深的矛盾,使得内需扩而不大且愈扩愈萎缩。在出口形势良好和外需增长强劲的条件下,内需不足的矛盾还能暂时掩盖。然而,外需的容量也是有限的,人口规模决定市场潜力,全世界的体力产业产品都盯着发达国家的市场,可所有发达国家的总人口也就8亿多。中国不通过发展智力产业从而不断提高大众收入,开发13亿多人口的广阔内需,却希望在潜力相对狭窄的国际需求中分一杯羹,结果是外需也迅速饱和,随之而来的是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同时贸易条件也一落千丈,使得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需再无可能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中国企图继续使用短期措施刺激内需的做法已经行不通,而且这样的措施也基本用尽,只有进行根本转变才有希望。
第五,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承受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劳动力是分年龄结构的,外向型体力产业吃的是“青春饭”,主要需求年轻劳动力,否则生产率将大幅下降。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人口红利,一方面年轻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保证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一胎化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劳工的养家成本,使得极低的工资也能够被接受,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外向型体力产业的竞争优势。然而,长期过低的生育率使得中国人口老龄化成为必然,且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袭来。人口老龄化彻底动摇了中国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一方面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养老负担急剧上升造成劳工养家成本急剧上涨,维持低工资与维持社会稳定之间难以两全。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外向型体力产业就会因失去竞争力而迅速外迁、收缩和瓦解,由其所牵引的整个国民经济也将随之面临崩溃。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基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
1、基于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根本
随着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和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渐成为官方与民间共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然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找好切入点。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而知识技术能力的成长依赖智力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两者是高度统一的关系。中国现在是低端的体力产业一统天下,这是旧发展方式的根本弊端所在。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并且是在自主创新基础之上的产业升级,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智力产业。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知识与经验进而培育、养成、提升和证明知识技术能力的过程。通过不断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业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市场控制力,产业升级也就水到渠成。我们不仅要向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挺进,而且还要挤入和占领标准制定的制高点。
2、基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创造了中国经济突围的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要以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为切入点,是因为这是解决各种其他问题的基础。第一,民族智力产业和知识技术能力的崛起才能独立自主且低成本地向国民经济提供技术与资本品,才能摆脱生产上游对国外的依赖,进而夺取产品的市场定价权和争取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与修改的话语权或主导权。
第二,智力产业是迂回的生产方式,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同时其高附加值可以实现高工资、高利润和高税收的三赢,从而为就业增加、收入上升和内需扩大的良性循环开辟了道路。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智力产业支撑和拉动各种体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服务业的繁荣,体力产业反过来又强化智力产业的进步。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各种产业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同时就业不断增加,工资持续上升,形成内需生生不息的内需型经济。只有建立这样的内需型经济,才能彻底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超然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三,一旦生产两端的对外依赖消除,不仅经济增长的利益不再外流,而且政府可以完全根据本国需要制定各项政策,从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第四,体力产业是一种生产率提升较慢和低门槛的产业,这种产业只有在由国民经济的系统协调效应激发出巨大需求和因各行各业均衡繁荣发展而分薄了竞争强度的条件下才能维持较好的收益,其从业人员的收入才能提高。显然,这只能在由强大智力产业支撑和牵引的内需型经济中得以实现。因此,智力产业的发展是民生改善和人民富裕的根本保障。
第五,智力产业的发展和知识技术能力的跃进将源源不断地生成经济适用的技术与装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创造新的资源,防止污染和改善环境,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六,智力产业的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很强,其产出具有指数化增长的特征,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技术与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将导致社会资本加速积累。在老龄化过程中,才有条件用资本替代劳动,从而大大缓解劳动力的短缺。同时,在知识技术能力成长和生产率上升的基础上,主要依靠人的知识与技术发展生产,减轻了对体力的依赖,使得延迟退休成为可能。因此,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承受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唯一出路。
四、结束语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人类正在步入信息社会时代。在过去将近两个世纪里,由于铁路、无线电、电话、内燃机、电视、电影、喷气飞机及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及相辅相成的作用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并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未来的100年中,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将会发生更大变化。这里有很多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课题值得研究。像经济学家们所关注的21世纪的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经济全球化会否逆转、世界贸易体系、政府对经济的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数字经济的管理等问题。
美国的经济发展多数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有这个未来经济的命脉做为依靠,美国才会成为最发达的、经济最具实力的大国。中国中央党校副教授曹新认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不断兴起,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科学技术革命。
一、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促使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最近一二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速度惊人。美国大型计算机经过40年的发展才生产10多万台,小型机用了20年时间就生产了100多万台,而微型机仅仅在10年时间竟生产了1000多万台。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互联网一出世就呈几何级数迅速膨胀。
当今时尚而流行的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 Economy)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rnet Economics ) ,它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它是与电子商务密切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议、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
2.经济的发展又对计算机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促使网络经济的发展,但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电子政务等的发展,又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加强网络建设,通过TCP/IP来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公共通信服务的网络互连,增强web功能;还要加强相关软件技术的开发,以切实满足构筑新形态商务活动应用环境的需求,如Java技术、xml技术及组件技术等等。同时,网络安全问题对电子商务等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加大网络安全建设的步伐,尽快建立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体系(如OSI安全体系),对数据进行加密,建立各种认证系统,以使得网上交易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安全准确的进行,这也是网络经济能够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二、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仍将继续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浪潮的兴起将成为“世纪工程”,它将成为全球的神经中枢,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就如同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大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这是因为:其一,预计未来20年,半导体芯片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被称之为“摩尔定律”的发展趋势还会继续。而与之并行的处理技术使计算能力每两年提高一个数量级,截止到2006年计算能力已达到每秒千万亿次级。其二,信急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据统计,2000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美元。其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全球互联网用户从1996年不足4000万户增长到日前的2.6亿户,据统计到2005年底已经超过10亿户。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可能将会有三分之一通过电子商务实现。
三、计算机网络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信息网所引发的涟漪效应已经远达网络的瀚海之外,并且已经冲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浪潮。这不是媒体业界所受的巨大冲击,也不是人际通讯的新奇工具,而是经济结构的全新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
在国际贸易方面,贸易大国都很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电子数据交换”又推动全球厂商实现了信息服务一体化,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引起了国际贸易的机制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在国际金融方面,电子金融服务等“虚拟银行”正在取代很多传统的银行,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将通过电话、电脑和自动柜员机(ATM)等电子技术手段进行,同时,电子金融期货交易也全面启动;在国际投资方面,网络金融正在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者,他们正在努力争夺新一轮的国际投资的有利地位,并将国际投资的重点目标指向新兴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这些发展使得传统的投资模式发生变化。
四、充分利用、发展计算机网络,促进经济更大繁荣
1.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几乎渗透到每一个经济部门,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呼唤计算机技术的更快进步与创新。因为随着网络经济的繁荣,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金融等的深化发展,一系列网络及计算机问题随之出现,如网络安全问题、多媒体传输及网络速度问题等等都急需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2.企业要重视自身网络的建立,开拓新的营销渠道
随着网络用户群的增加,互联网成了商机无限的重要市场,各企业应该重视网络营销的新渠道,建立自身的网络体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互联网,就连原来不看好互联网市场的微软公司在1995年底也猛然觉醒,总裁比尔盖茨发出了“我们要全力拥抱并拓展英特网”的誓言。
近年来,有实力的大公司都在开发内部网络系统。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实际上是网中之网,既可独立成网,又可连接国际互联网络,可内可外,一鱼双吃,优越性极大。内部网络系统对企业技术数据库、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技术反馈等,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美国的通用公司、波音一麦道公司、德国的宝马公司、意大利疲累里橡胶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东芝电气公司和花王公司等数亿功绩的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网。其中有些公司还拥有自己的卫星通讯系统。
3.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
网络经济实施的基础是人与电子工具的紧密结合。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网络经济所涉及的人才包括各个层面,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标准化建设和处理、以及贸易、海关、工商、税收、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网络经济目标的确定、扩展、组织规划的实施都是在相应的技术环境、经济环境以及人文背景下由各方面的人共同确定的。离开电子设备目标、组织、规划的制定者或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网络经济是难以运行的。网络经济是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的结果,没有相当的技术人才也是根本办不到的。网络经济的具体运作过程是商务理论、商务实践与电子工具的有机结合,也需一大批实施网络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网络经济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是个薄弱环节。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采取措施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目前对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充分注意,并积极加强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4.完善法律法规保障
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很多以往社会发展中从未出现的问题。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的发展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国家现在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传统的法律条文在解决新型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时的滞后性。因此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是网络经济良性发展的又一重要保障。
目前,网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主要有:电子交易的安全性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电子合同的法律保障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的法律支持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几十甚至几百年中,计算机将是我们生活、社会、经济以及一切发展的灵魂。而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国力竞争,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做一名经济大潮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萧现:《全球网络经济》,[M].华夏出版社,1999
[2]纪玉山:《网络经济》,[M].长春出版社,2000
[3]乌家培:《信息经济与知认经济》[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黄亚钧:《知认班济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5]张守一:《信息经济学》,[M].辽宁经济出版社,1991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成为了世界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应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全面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向和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适时提出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2.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
4.研究和制定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我国要研究制定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增长方式由目前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向以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为主的体现高科技特点的集约型经济方式转变;同时大力支持民族产业,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
5.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代全球经济的竞争就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应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及时跟踪世界科技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寻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6.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自1993年欧盟一体化内部大市场建立以来,为其成员国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和数千亿的财富收入,并有效地抵御了外部经济冲击。欧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地缘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较快,目前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或议定书、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还有9个(邢军,2006)。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近期加强与中国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08级社工三班
张洪
本文回顾了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评述了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为厦门已经形成了沿海城市经济,已经具有相当完备的海洋经济体系,但传统产业依然占据较大的比重,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产业基本空白,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海洋资源的利用结合不够紧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尚为粗放式,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海洋增长中不够大.海洋经济尚未走上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发展重点海洋产业中,必须树立“科技兴市”的意识、保证有效投入、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高起点地发展海洋经济.厦门海洋经济的发展除了经济特区的优势和资源优势外,还存在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1)历史文化底蕴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2)知识经济时代提供了机遇;3)现有的.经济实力提供了基础;4)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是发展海洋经济的保证;5)海洋持续发展已具备基本条件.作者建议厦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采取下列战略行动:1)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意识;2)加快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3)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4)发挥科技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主力队伍;5)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6)“产-学-研”一体化的海洋经济发展体系.
作 者:杨圣云 周秋麟 郭允谋 作者单位:杨圣云(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361005)
周秋麟(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郭允谋(福建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12)
全力推进全民创业,营造“自主创业、竞相创业、共同富裕、共奔小康”的生动局面,是乡镇党委、政府应尽的发展之责,执政之路。近年来,房县青峰镇围绕实施“双创双富”工程,大兴创业之风,2006年,全镇自主创业收入首次占据经济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以“双创双富”工程为主题的全民创业形成了热潮。
提
高思想认识,营造创业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全民创业,首先要解决想不想创业的问题。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创业氛围不浓、全民创业的热情不高等问题,我们将通过开动员会、开座谈会、办简报、重奖致富能人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鼓励创业的相关政策、宣扬创业致富的典型,破除“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盐”、怕担风险、怕富,“小富即安”等落后思想,树立面向市场、自我拼搏、自寻出路、自创家业、敢试、敢闯、敢富、争富、“富而思进”的意识,让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尽情发挥出来,让所有有能力、会创业的人迅速行动起来,在全镇上下形成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掀起了创业的热潮,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创业局面。
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创业主体。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环境是创业的前提。着力优化发展的软环境,激活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一是优化公平的竞争环境。我们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对本土投资者和外来投资者均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保护所有创业者的合法权益,激发群众创业激情。二是优化创业的服务环境。加快镇信息服务中心、村信息栏等各类信息网络建设,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创业信息;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及时帮助投资者、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服务创业的新优势。三是优化创业的政策环境。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各级鼓励全民创业优惠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一整套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全力营造推进全民创业的宽松、宽容环境。近两年来,全镇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以11%的速度递增,2006年个体工商户达1300户,从业人员达3500人。
夯实发展基础,搭建创业平台。我们着力搭建好创业平台,让创业者有广阔的用武之地。一是加快园区建设,打造工业发展平台。要充分利用省级工业园区的政策优势,加快青峰工业园区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着力壮大食品饮料、建筑建材、水电矿产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航母”。二是加快城镇建设,打造商贸发展平台。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降低进镇居住的门槛,吸引镇内外人士到集镇居住、创业,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信息、流通等产业。2006年,全镇第三产业产值达到5540万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1%。三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搭建农村创业平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烟、羊、菌、果、茶等,建设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
创建活动载体,培育创业队伍。人民群众是创业的主体。培育创业队伍,关键是要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鼓励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动起来、忙起来,全面开发民智,积极培植民力,有效利用民资,形成人人搞经济、个个忙创业、家家上项目、户户奔小康的生动局面。一是实施“四个培养工程”,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创业致富能力。引导和鼓励广大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创业奉献,用实际行动服务全民创业,用模范行为带动全民创业。二是大力推进“双创双富”工程,推动能人创业致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思路,一手抓输出,一手抓回引,变“打工”为“回乡创业潮”,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物质基础。三是开展“千家万户学创业”活动,引导农民创业。根据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抓好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引导农民就地创业致富。引导有技能的农民建小工厂、小作坊,发展家庭工业。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经济队伍,搞好商品流动,推动农、工、商全面发展。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优势明显。广西北部湾“4+2”经济区内, 土地面积7.27万平方公里, 占自治区土地面积的30.7%;2005年末总人口2053万人, 占自治区总人口的42%;生产总值1712.7亿元, 占自治区生产总值的42%。拥有1595公里海岸线, 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3个沿海港口具有兴建年吞吐能力2亿吨以上货物的码头资源。同时, 还拥有三娘湾、北海银滩等一批著名的旅游基地。享有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沿海、沿边及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 面对的是5.5亿人口、7000多亿美元GDP的东盟和4.6亿人口、8000多亿美元GDP的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两个大市场。现建有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钦州大型临海工业园、防城港企沙工业园等园区。虽则区域优势明显, 但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后发展经济区域, 基础工业薄弱, 市场还不完善, 经济环境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因此,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显得更加突出。根据北部湾区域特点, 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 积极开展同区外合作 (中国-东盟经济圈) , 实现优势互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使经济资源的有效整合, 使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 如何建立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 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就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循环经济推进力度、环境保护力度和法制管理力度, 进而使发展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达到和谐统一。
第一, 胡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建设和产品生产中, 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 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大, 胡总书记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措施上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
第二, 工业社会由于以指数增长方式无情地剥夺自然, 已经造成全球环境恶化, 资源日趋耗竭。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 在全世界推行清洁生产。提倡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第三, 我国的生态脆弱性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 人口趋向高峰, 耕地减少、用水紧张、粮食缺口、能源短缺、大气污染加剧、矿产资源不足等不可持续因素造成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其中有些因素将逼近极限值。面对名副其实的生存威胁, 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克服我国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惟一选择。
第四, 全国人大环资委所作关于循环经济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 我国资源利用低效的诸多数据表明: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均高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 木材综合利用率为6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最难突破的问题, 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第五, 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后发展经济区域, 基础工业薄弱, 市场还不完善, 经济环境滞后, 经济资源保护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因此,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显得更加突出。利用工业园区, 站在高起点上, 对原有的工业进行整合, 企业分布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规模逐步由小变大, 尔后引进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来带动产业发展, 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使产业特色日益凸显、规模经济效益逐渐显露, 是后发展经济区域的惟一出路。
第六,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决不能走“过程末端治理”的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具体做法是“先污染, 后治理”, 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 治理成本畸高,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第七, 现已落户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钦州大型临海工业园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园区的企业主要有:燃煤发电、炼油、石油化工、酒精、钢铁、冶炼、林纸浆等。而这些企业又是大污染企业, 如果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后果是不甚设想的。因此, 必须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目标, 促进工业园区经济活动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和条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钦州和防城港, 同处于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邻国形成的两个扇面的枢纽位置。中国与东盟间要建立自由贸易区, 需要借助一个交往的平台。北部湾经济区是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出海的大通道和中国与东盟国家距离最近的港口城市群是最理想的交往平台。北海港、钦州港和防城港之间相距不到100公里, 且有高速公路、铁路、海路相连, 三城总人口不足600万, 财政收入不足90亿元人民币。3个城市地域相通、干线相联、腹地相叠, 定位趋同、产业同构, 存在许多共性, 统筹规划建立“组合港”是最理想的选择。南宁与北、钦、防这个城市群, 目前陆上已有高速公路连接, 今后还将发展为以轻轨和高速铁路连接, 交通便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环境和条件非常优越, 以内外两个三角形为框架, 大三角是南宁、海口和河内, 小三角是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从“泛北部湾”和“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格局和发展大势来看, 应该效法广东之深圳、上海之浦东, 成为振兴大西南、连接东盟、呼应珠三角“9+1”和东盟“10+1”的首要地区。
第一, 抓住发展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面临着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北部湾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 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个新亮点。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原油、成品油、液化天然气等各种资源将快速增长, 由此将带动泛北部湾地区石化、钢铁、物流等产业的发展。经济区将全力推进石油化工、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旅游和物流等临海重大产业建设。以港口建设为龙头, 以发展沿海工业为重点,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 以城镇群为依托, 以开放创新为动力, 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 为全区的振兴和腾飞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第二, 把握发展氛围。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战略构想已深入人心。从“小三角”到“大三角”, 再到“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 从南宁到新加坡经济走廊;从西边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到东边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经济大框架已经设定。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在这里交汇, 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在这里结合, 陆路向南可直达中南半岛各国, 航线也连接东盟海上近邻。既是大西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出海通道, 又是沿海产业西移的承接地带, 还是同东盟友邦商务往来的最前沿。利用如此重要的通道优势打造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平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战略构想深入人心。风生水起北部湾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从长期看, 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沟通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带动广西以及整个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一极。从短期看, 把该区域打造成为广西经济开发建设的新亮点, 打造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新高地, 已成为广西经济开发建设的新期盼。
第三, 夯实发展基础。经济区的建设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路网、航道、供电及给排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在已建成的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南宁通往沿海3个港口高速公路的基础上, 正在规划建设玉林—北海铁山港、崇左—钦州、六景—钦州港3条通往沿海的高速公路。防城港、钦州港、北海铁山港纷纷扩建。港口规划与建设正在加快发展, 引进和建设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
第四, 加快发展速度。经济区沿海的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市定位是发展港口、石化、钢铁、造纸、煤电等大项目。如北海工业园区的电子、制药;钦州港工业园区的国投燃煤电厂、东油、德天能源;防城港的大海粮油和煤电厂等企业的建成投产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防城港大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投产两年就创造了年产值30亿元的奇迹, 今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 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粮油加工基地。钦州由大洋、华港、吉粮撒、新德天四大加工工厂构成粮油加工产业, 形成76多亿元的产值规模, 仅税收就达5亿元, 使粮油加工业成为钦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北海依托国家级出口加工园区优势, 以洪恩、味菜鲜、钦国、北联、古渔坊、正五、天鲜等龙头加工企业, 打造农产品深加工, 形成大型水产加工出口基地。而且陆续有许多规模企业将落户工业园区。港口群发展迅猛, 到201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
第五, 挖掘发展潜力, 扩大发展空间。广西北湾经济区享有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沿海、沿边及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 面对的是5.5亿人口、7000多亿美元GDP的东盟和4.6亿人口、8000多亿美元GDP的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两个大市场。因此, 经济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只要把握好发展机遇, 就一定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一极, 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后发展经济区域, 基础工业薄弱, 市场还不畅通, 产品销售价格也占优势, 以致循环经济的发展很难自发进行。从“小三角”来看, 据笔者调查表明, 区域内小糖厂、小砖厂、小选矿厂、小冶练厂、小水泥厂、小化工厂、小造纸厂等不下百家。基本上是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在这种经济中, 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 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 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 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且大多是引进外来投资者的投资, 属政绩式的引进项目。从“大三角”来看, 也属发展中区域, 经济发展正处起步阶段, 工业基础相对滞后, 都是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路子。因此, 在短期内要达到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还有相当难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 其主要原因有:1.各级政府急于求成, 盲目引进项目, 只要有资本投入, 就给于政策优惠, 且和政绩、奖金挂钩。再说了, 各级政府官员在任是有期限的, 循环经济发展既要有资金投入, 又不可能在短期内突显绩效, 行政不作为就属正常现象。2.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各级政府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只能放弃对环境的保护, “先污染, 后治理”的思路也就成为自然的事了。3.这些小厂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生产工艺相对落后, 要达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谈何容易, 何况又能给政府增加就业机会。所以, 政府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4.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存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因此, 要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路还很长, 任务相当艰巨。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要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和废物循环利用产业。规范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的市场运行机制, 扶持并鼓励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各类废旧资源回收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资源回收责任。发展循环经济, 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据此, 具体对策有:
第一, 大力发展工业园区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 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 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 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 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钦州大型临海工业园、防城港企沙工业园等园区内的主体企业有燃煤发电、炼油、石油化工、酒精、钢铁、冶炼、林纸浆等, 要以这些企业为核心, 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 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 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 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第二, 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建设, 可以在源头上节约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使区域经济和谐快速发展。具体要求是:在区域经济建设与规划过程中, 要符合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制定抑制资源浪费与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指标和建设用地、用水、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规划和调整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 要求现代生产者依法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
第三, 建立区域内企业间的物质循环体系。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做到“闭路循环, 吃干榨尽”。如钢铁企业可以回收生产过程中的煤气, 加大煤气燃用力度, 利用煤气发电、加热, 使厂内的废气资源逐步开发成为生产资源。使循环经济产业链更加优化, 特别是新引进的资本密集形企业, 基本要求是达到零排放标准。
第四, 构建区域内生产和消费循环利用体系。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采用、使用便于循环利用的原材料, 利用过程中产生污染较少的原材料, 从源头堵住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体系, 及时回收各种再生资源。提高群众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要树立自觉利用再生产品, 自觉承担废弃物处理成本的意识。
第六, 采取激励政策。由于市场条件下的资源再利用和再生利用原料在性能上不占优势, 因而在销售价格上也不占优势, 以致循环经济的发展很难自发进行。同时, 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公益性特点。因此, 需要政府干预以弥补“市场失灵”。必须强调各级政府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达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和要求的企业给于税收优惠;对有关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与收费政策和加大政府采购等制度措施。
总之, 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大势所趋。广西北部湾的经济开发, 国际合作机遇空前, 人气正旺。绝不应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而是要冷静、沉着、有序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抓住建设生态省区、节约型社会的契机,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西部大开发、面向东南亚国家合作与交流提供窗口和示范作用。
摘要: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而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条件和对策。提出, 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克服我国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惟一选择, 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1]陈述彭:跃动北部湾[N], 科学时报, 2006.02.23
【关键词】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原因
引言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好像周期性发生一样,故称之为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周期主要强调经济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交替变动。正如1977 年卢卡斯在《对经济周期的理解》中对经济周期描述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变量对长期平稳增长趋势的偏离”。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密切,下面就经济周期的原因进行探讨,其中不少也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一起分析以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并探讨未来中国可能需要关注的一些因素。
原因
1.科学技术冲击。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才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由此导致了经济增长的缓慢。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一战二战的爆发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后科技革命,大大刺激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战后美国利用二战所积累和德国获得的科学技术,长期增长了一段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放缓。中国建国后同苏联密切合作,大大提升了科学技术,后来趋于平缓。改革开放后利用全世界科学技术,经济高速发展,但随着与世界科学技术的接近,经济也渐渐的开始进入平稳增长。可见科技周期对长期和超长期经济的巨大影响,往往是长期和超长期经济周期的主因。著名经济学家F.E.Kydland、C.I.Plosser 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实际因素(如技术、政策、自然灾害、战争等)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技术冲击,而不是名义因素(如货币量等),使一般均衡分析、实际因素和微观基础在经济周期的分析中得以复兴,并以此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供给冲击。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冲击才影响产出,导致经济的波动。实际上古代产出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总供给往往占主导。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以之为基础,继承了供给冲击巨大作用的观点,认为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率变动、生产要素供给变动等供给方面的冲击。1973年、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重创了以石油为工业基础的西方国家,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与滞胀。中国改革开放错过了这两次石油危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石油和铁矿石等价格的剧烈波动必然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供给不但包括原材料供给,还包括劳动力供给。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印度等国家打开国门,据哈佛大学一位教授计算,全世界突然多出了5 亿多个便宜劳动力,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冲击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2004)用RBC分析中国经济后认为,引入供给冲击改善了模型对消费的预测能力;引入供给冲击优于引入需求冲击。 需求冲击。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认为,总需求是短期中经济波动的主要决定因素。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也把需求纳入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变量中,不但把供给方面的冲击纳入,还把个人需求偏好变化、政府需求变化等需求方面的冲击也纳入到导致经济波动的实际变量中。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全球市场,以前特别是巨大的美国消费市场需求,极大的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因为需求的巨大作用,危机时政府加大政府投入,扩大总需求,减少了衰退,平缓了经济周期的波动。上次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4万亿投资,有效的拉动了内需,维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中国,投资很大一块是由政府进行的。因此,这方面的投资的波动可以计入总需求。丁从明、陈仲常(2009) 指出了频繁调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经济波动大起大落 的重要因素。付一平、刘金全等( 2005) 发现,中国财政规模与实际波动性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性。 制度冲击。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这种积极的制度冲击已经明显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能反作用于经济,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制度本身。庞东、杨灿(2006)结论证明: 在中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货币冲击。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冲击可以引起名义支出及总需求的变化。苗文龙、陈卫东(2010)研究发现: 技术冲击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冲击可以解释80%以上的中国区域经济周期特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存在显着的区域周期冲击效应。
2.情绪,非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偏差。经济学往往假设人是理性的,但实际上人往往是非理性的。由于人的非理性,往往人的选择不是经济学上论述的最优选择,比如羊群效应或从众心理。行为科学和行为金融学都研究了人的非理性行为。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往往导致选择不是最优,比如投资过度等,也引发或加剧了经济的波动。
3.金融冲击。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与经济中其他部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金融市场往往是极具波动性。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往往引起经济的波动,如1929年金融危机和2007年次贷危机都引发了经济的下滑,损害了经济增长。
4.政治周期。由于政府往往对经济有影响,因此,当不同经济政策的集团轮流执政时,交替的对经济产生不同影响。
5.其他原因。目前,还有些其他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如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国际经济周期理论、信息周期理论、混沌周期理论等。
结论
任何经济都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影响,经济的变化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各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比如制度冲击促进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引发供给出新产品,而供给新产品创造了新的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并给其制度冲击正的信号促进制度创新。而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制度变革科技革新,供给新产品。又如由于人们的非理性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而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往往引发人们的羊群效应跟风操作,而这更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经过上面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长期以及超长期的波动由科学技术冲击决定。制度冲击往往影响中长期的波动,而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往往影响短中期的波动,货币冲击、非理性冲动、金融冲击往往影响的是短期波动,但如果不注意,则可能引起大衰退,比如1929年大萧条。所以,中国既要了解。另外,从经济波动原因中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冲击、需求冲击、制度冲击。由于中国国际化与金融市场的日益扩大,供给冲击、货币冲击、信息不对称、金融冲击等也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夏斌.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J].发展研究,2009,(3).
[2] 苗文龙,陈卫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中国区域经济周期异步性[J].中国经济问题,2010,(6).
【论技术经济学(发展前景)】推荐阅读:
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06-14
技术经济学课程总结07-08
技术经济学简答07-26
论重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06-05
技术经济学课堂练习题10-27
论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论文07-23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1-03
论金融服务业在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前景06-26
共享经济的技术支持09-16
化工技术经济与管理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