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突出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性。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些对策,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对策目前,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辽宁省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由于近年来绿色经济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经济呈现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也逐渐向绿色转型升级。虽然近年来辽宁省在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绿色发展方面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在对辽宁省绿色金融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绿色金融升级产业结构的建议,为辽宁省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提供思路。
〔關键词〕辽宁省 绿色金融 产业结构
随着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不断出台与环保意识的觉醒,我国绿色金融增量在各个省市和一些试验区快速增加,资源型低附加值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下降,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上升。未来,绿色金融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绿色改造。
一、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一)资源配置机制
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充足的资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的内部资金无法满足扩大再生产之需时,则必须借助外部资本,然而外部资本成本远大于内部成本,因此就形成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基本上金融机构在两条路线上对绿色金融的资源进行直接配置,一是对环保绿色节能类型的产业实行便利政策、优惠政策,从融资便利性以及利率等方面为企业降低成本;二是对“三高”产业设限,例如设置企业贷款额度、提高贷款利率等,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倒逼企业改革,使得企业主动进行“绿色”转型。
(二)科技创新机制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需要科技创新作为支撑。科技创新需要企业的应用创新,更需要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原始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科研资金和科研人员的投入,而金融机构和政府政策的支持能够利用资金资源的配置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转化科技成果,满足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科技需求。
(三)风险分散机制
企业发展绿色项目一般都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为绿色项目一般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回收期比较长,且后期项目效果也无法精准预测,因此,很少有企业能独自承担如此大的风险。而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分散这种风险,即通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这三方,形成稳定三角,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层面上严格把控风险。
(四)绿色观念机制
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政策的逐步指引,以及绿色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实现的。绿色发展观念不局限于企业端,还应涵盖融资端的金融机构和消费端的消费者,“三端”的绿色发展观念是产业结构从高污染、高消耗向低污染、低消耗绿色转型的关键因素。
二、辽宁省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现状
(一)辽宁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在2021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辽宁省“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其中包括开展碳达峰行动、开展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设碳交易市场等,倒逼产业转型,加速辽宁经济绿色转型发展。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关于绿色信贷的指导意见、循环经济试点方案、清洁生产方案等一系列相关的指导政策。辽宁省在2005年创设了我国首例绿色信贷工具——辽宁省清洁生产周转金,该绿色信贷工具由欧盟和辽宁省政府共同出资创设,由此,我国的绿色信贷应运而生。截至2019年6月份,辽宁省绿色贷款余额为2181.2亿元,同比增长2.68%,较年初增长了21.9亿元。全省绿色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5.93%。
近年来,辽宁绿色金融助力辽宁绿色发展。截至2020年7月末,农业发展银行辽宁分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为149亿元,支持项目多达71个,涉及清洁能源、钢铁行业、绿色供热以及绿色生态等项目。2020年,辽宁出台了《辽宁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由于辽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建设效率高、矿地和谐的矿区尤为重要。2020年为“辽宁绿色矿山建设推进年”,其中绿色金融主要在特色信贷产品、保险、担保基金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推进绿色矿山项目进行。2021年8月末,中国建设银行沈阳铁路支行提供6.2亿元绿色信贷资金给沈阳铁路局,用于支持通大铁路电气化改造绿色交通项目的建设。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现状
2014年之前,辽宁省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见图1),以2014年为二、三产业的交汇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逐渐加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直较为稳定,占GDP10%左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10%左右,在2016年开始趋于稳定,占GDP40%左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后趋于稳定,于2015年超过第二产业,占GDP50%左右。辽宁省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0.6∶51.7∶37.7转化为2019年的8.8∶38.2∶5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呈现出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结构特征。虽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相对下降,但在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结构中仍处于重要的位置,制造业和重化工业比重仍然较高。
三、辽宁绿色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辽宁省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指导绿色金融的政策性文件。辽宁省应尽快做好一系列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设计和规划,形成有效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实现辽宁省“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应制定面对企业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政策,促使“三高”企业加强对环境污染风险方面的管控,形成外部成本内部化。重视绿色金融的评价结果,并作为重要参考内容,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二)打造辽宁省的特色绿色金融体系
绿色金融是引导资金资源向绿色环保发展领域配置的重要工具。针对辽宁省经济运行与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政府应把发展绿色金融的主体对象和相关绿色金融链做详细的规划,创新担保产品,降低投资风险,以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绿色金融体系中。在扩大绿色金融规模的同时,要保证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业务中的盈利。一方面,尽量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结构,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对传统重工业、传统农业和传统服务业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提供绿色金融的技术指导和投资指导,减少由于主观原因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增加投资者信心。积极探索“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沉到中小企业,聚焦产业特征实施不同的方案,实现产业链的整体联动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
(三)完善信息共享平台
构建有效的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促进信息共享、及时沟通问题。例如,可以在政府的财政、环保等部门与各类型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或者建立“金融+企业+环境数据库”的模式,方便部门之间的经验交流和问题反馈,对不环保项目、违反行业标准以及违法违规的项目情况进行披露,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以确保政策和资源倾向环保类企业,遏制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企业发展。同时,各地应建立各自区域的绿色项目库,并在省级层面上整合资源,为金融机构的绿色投资提供合格的标的物。
(四)培育企业绿色发展意识
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由点及面进行连接、自上而下进行指导、由里到外进行改变,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绿色消费意识的养成是绿色金融能够促使产业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驱动因素。因此,辽宁省应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培育企业的绿色发展意识,从源头解决绿色发展问题。例如,公布绿色生产和绿色服务的白名单,利用各种补贴等措施激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开办绿色经济、绿色金融、产业绿色升级的相关讲座、沙龙,营造绿色的发展氛围,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注:本文系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65M2021057
作者:郭晓旭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探讨与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突出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性。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些对策,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对策
目前,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顺应需求变化支撑了过去的经济增长,但过度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全球分工模式、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中国产业结构矛盾表面上存在三次产业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产业链和价值链过度集中于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比重偏低等一系列问题。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服务农业的加工业与服务业滞后。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保持了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仍受耕地减少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制约,面临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步增产的基础还不稳固的问题,但支撑农业提高效益和效率的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落后更为突出。
2.工业大而不强。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规模迅速扩大。虽然在部门结构等方面,我国工业结构升级较快,但仔细分析工业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结构特征,我们还会发现制造业存在明显的大而不强现象。主要表现在: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较低,国际竞争力较弱,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尤其是一些出口主力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低。
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尽管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第三产业或服务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但是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一直偏低。虽然发展速度并不慢,但仍然跟不上工业的快速增长。
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
1.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我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仍处于较低层次,因此,获取的分工利益很低。在国际分工体制中,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拥有垄断优势,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控制市场,从而获得垄断利润。
2.产业结构升级是消费需求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遇到人们的需求多样化问题,随之也必然会面临消费结构如何升级的问题。从全社会来看,消费结构升级首先表现为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在现阶段,城市居民基本上解决了吃、穿和部分用的问题,开始向以住、行、通讯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层次升级。这种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会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增长,其中包括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旅游、医药等具有消费品性质的产业和为这些产业提供中间产品的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3.产业结构升级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企业所代替,大量的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企业中释放出来。另外,在国家扩招的政策下,众多毕业生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知道,现代经济中真正强大的就业领域是服务业,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普通劳动者,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4.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热衷于吸引外资和发展低知识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的现象非常突出。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迅速恶化,这种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社会广泛的共识。只有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才能优化工业产品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投入和消耗,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1.强化工业和服务业对农业的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不仅面临基础不稳的问题,而且为农业提供加工和服务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应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重点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应通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完善对农服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持农产品高品质化、生产分工专业化、生产方式科技化、产加销一体化和产业功能多元化,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型的现代农业体系。
2.坚持自主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这三个“缺乏”集中起来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被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自主创新,不是放弃技术引进而是要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且还包括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等。
3.强化关键环节、制度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矛盾已经从过去部门之间的比例不协调转向研究开发、品牌培育和营销体系等关键环节的制约,而这些方面在产业上主要反映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要摆脱上述环节的制约,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为促进分工细化深化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提供制度性条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4.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各地区要按照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加强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要完善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各类投资的方向。近几年来,配合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后制定出台了汽车、水泥、电解铝、钢铁等行业的产业政策,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和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扩张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近期将是能源资源消耗比较多、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时期,而由于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异常激烈。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国际上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新能源和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国际关系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重点。因此,无论是应对国内结构性矛盾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还是适应全球发展理念和发展趋势的变化,都要求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原材料等传统重化工业的高新化、集约化、清洁化和循环化,把握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能源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积极发展低碳型产业,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传统的“高投入、高排放”模式向“高效益、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的低碳化。
参考文献:
[1]常修泽,王岳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2]郭树言,欧新黔.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衣建东.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中外科技信息,2003,(6).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2400410391)。
作者简介:李淑玲(1968-),女,河南商丘人,本科,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的教学与研究。
作者:李淑玲 胡松瀛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
“珠三角”是由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该区域面积为24437平方公里,占广东国土面积的14%。2007年,珠三角常住人口4725万人,占广东省常住人口的50%;GDP总值达25450.2亿元,占广东经济总量的83%,三次产业的结构2.5∶51.4∶46.1。近几年来,随着外部市场空间压缩、环境容量约束以及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积极主动应对各种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将有助于稳步提升珠三角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一、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服务业发展滞后
产业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不仅表现在三次产业之间,而且也表现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首先,服务业发展滞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产业的发展层次比较低,突出表现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国家统计局关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也指出,珠三角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人均GDP为5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2007年,珠三角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也超过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值,但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46.6%,距率先实现现代化标准还有3.4个百分点。从近几年的发展态势看,任务相当艰巨。
其次,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2007年,第一层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6%,高出第二层次(11.1%)3.5个百分点,表明第三产业中流通部门份额仍占主导地位,如加上香港在本地的运输业,其比重还要高些;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相对滞后。这种结构与亚洲四小龙相比,发展进程也明显落后。
(二)自主创新能力低,产业升级乏力
首先,工业企业技术层次低。有关统计显示,广东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77.3%是通过国外或港澳台地区的订单在粤企业加工生产的,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CPU、集成电路、通用软件等严重依赖进口。
其次,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珠三角9市中,除深圳外,其它地区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然不高。即便在统计上称为高新技术的产业,大部分还是高新技术制造业。
第三,研发投入不足。2007年,广东省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3%,低于1.49%的全国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省市。研发投入不足,限制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在投入的结构上,中间环节投资仍然不足。
(三)产业组织分散,企业规模偏小
首先,行业规模优势不明显。在珠三角37个行业中,平均规模超过10亿元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资源性产业和垄断性行业。平均产值规模没有达到1亿元行业有17个,占全部行业的45.94%。在珠三角初步形成的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等几大产业集群中,除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平均规模较大外,纺织服装、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平均规模都在1亿元以下。这表明珠三角大中型企业与本地经济相关性不强,行业的相关性也比较低,对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
其次,企业规模小。广东省社科院编写的《2007广东区域综合竞争力报告》显示,广东境内真正的大、中型企业只占全部外资企业总数的8%,大量是承接来料与进料加工的小企业。
第三,小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珠三角地区多数是“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为主)的企业,长期以来,技术上一味依赖“外援”,没有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四)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产业面临“空心化”风险
首先,企业有向外转移的趋势。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成本不断提高,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据香港“厂商会”调查,有36.3%的企业考虑搬迁生产工序,其中又有半数以上(52.3%)只会将工厂搬至广东省其他地区,7.7%想迁到珠三角的环保工业园,23.1%转至泛珠三角地区,另外的目标地区包括长三角、香港及东南亚。
其次,新增的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减少。1985年广东省FDI占全国比重为31.06%,1990年上升至41.80%,达到最高水平。而2004 年下降至历史最低点16.52%,2005—2007年间,比重虽有所提高,但基本都在20%左右徘徊。从总的趋势看,实际利用的FDI占全国比重还在逐步降低。
二、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微观层面:企业个体能力建设
1、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
首先,重点吸引电子信息、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其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导向,强化利用外资中的合资形式,以便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和知识产权。必要时,可借鉴新加坡产业升级的经验,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替中小企业购买跨国公司的技术。第三,利用制造业氛围和发展环境良好,对技术应用性的研发机构有较强的吸引力的优势,引进外资企业的研发机构。
2、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首先,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在资金、土地、人才引进等生产要素和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其次,积极发展地方金融业或者柜台交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争取在深圳推出创业板市场,就近为珠三角企业服务。加快引入风险投资机制,为创业、创新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借助香港世界性金融中心的作用,引进境外著名的风险投资企业,促进其与珠三角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合作。第三,除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外,还特别要通过协会等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等,协助企业提高技术发展水平。
3、壮大企业规模
首先,利用现有的优势产业集群,着重在金属制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方面,引进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其次,结合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建设石化、汽车、钢铁等大型企业。第三,抓住市场结构调整的机会,着力在纺织服装、玩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中培育出几个大企业。借助国有资本经营机构,以国有投资公司、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壮大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工程承包、投资设厂和共同开发资源。
(二)中观层次:产业集群的协调行动
1、积极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
首先,积极承接工业产业的转移。利用国际间产业外转移的新趋势,完善珠三角的产业支撑体系。第二,提高本地产业的配套能力。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围绕主导产业链培育和完善地方产业的配套体系。第三,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家电制造、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高附加值的产业。第四,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引导纺织服装、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升级,鼓励“两高一资”型工业和发展能力低下企业向外转移。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并大力发展包括第三方物流、营销服务、产品设计、融资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员工培训和进出口服务在内的,直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其次,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通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旅游、培训、休闲、时尚、传媒和体育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改造提升商贸、住宿、餐饮及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高它们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3、搭建产业创新平台
首先,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由政府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导入科技基金来共同推动产学研。其次,加大区域内产业工人的培训力度。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立与跨国公司共同培训工人的机制;与技术先进国家建立联合培训机构。第三,拓建高新技术园区。加强对产业及产业园区的规划,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宏观层次:政府的长远发展策略
1、拓展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深度
首先,强化三地基础设施的衔接。加快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简化通关手续,推动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其次,加快对香港开放广东的服务业。落实CEPA中有关服务贸易进一步开放的各项安排,配合珠三角产业升级。第三,加强香港和珠三角的学术交流,鼓励香港主要大学参与广东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第四,鼓励企业到香港成立公司,并向中央争取相关的配套政策,以使珠三角更充分利用香港的国际网络和销售渠道。第五,建立多渠道的交流体制。积极推动民间交流,加强在经济领域、社会民生、环保、防疫等方面的合作,并协助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2、支持企业和产业发展核心技术
首先,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产业化。特别是要鼓励企业增加中试的投入,提升专利成果的商品化率和产业化率。其次,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以产业核心技术为目标,使产业技术进步的重点从单纯依靠引进、消化吸收转向对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第三,鼓励企业研发投入。不仅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的研发投入,而且政府研发经费的投放还需要向重点产业的重点企业倾斜。第四,鼓励产业制定技术标准。
3、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首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盗版等侵权行为,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其次,制定公平高效的竞争规则。建立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保障市场高效运转;建立破坏公平竞争的防范机制,维护市场竞争的活力;建立违反公平竞争的惩戒机制,遏止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的行为。第三,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作者:黄征学
推荐阅读:
中国产业结构论文10-11
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10-10
产业转型农民工如何升级06-26
泸溪县工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与思考07-0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07-07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11-03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功能定位 企业战略06-0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选择07-27
临高县农业产业结构及优化配置06-01
调整陕南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与对策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