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的结构论文(精选8篇)
摘 要:逻辑学将命题分析为主词、谓词两部分的“两分法”抹煞了系词和其他动词的地位与作用,模糊了命题内部的结构和关系。分析命题的正确方法是“三分法”,无论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都应当分析为三个部分。“三分法”不仅突出了命题每个部分的地位与作用,理清了命题内部的结构和关系,而且还可以为命题的三个部分作进一步的限制和区分,从而大大提高了逻辑的表达功能。
关键词:命题结构 “两分法” “三分法”
语句的语法结构根源于命题的逻辑结构,要弄清语句的结构,必先弄清命题的结构。吉奇的《主词和谓词》是不可多见的讨论命题结构的论文。文中提出:“一个命题应该被分析为主词和谓词,还是应该被分析为主词、谓词和系词?”[1]这个问题的焦点在于一个命题应该分析为两部分,还是应该分析为三部分;或者说对命题的分析应该持“两分法”,还是应该持“三分法”。吉奇主张“两分法”,笔者倡导“三分法”。
一、“两分法”的弊端
现有逻辑的主流倾向是将命题分析为主、谓两部分。亚里士多德对系词不感兴趣。在《前分析篇》的开头部分,他漫不经心地提到,一个命题可被分析为一对词项[带有或不带有动词“是”(to de)]。弗雷格一再地说,单独的系词没有任何特殊内容。吉奇虽然强调了系词具有表达关系的作用,却仍然把系词归入“可作为谓词的词项”,认为“语法系词是这个可作为谓词的词项的一部分”[1]。现代逻辑基本上按照这种“两分法”来处理命题:“x是p”被表达成“p(x)”,其中x是主词,p是谓词;“x与y具有r关系”被表达成“r(x,y)”,其中x、y是主词,r是谓词。语法学一般也蹈袭这种套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就主张“一个句子是由名词短语部分和动词短语部分构成的”(s→np+vp)[2]。
命题的“两分法”虽然已被普遍接受,却存在严重问题。“两分法”的弊端在于没有理清命题的内在结构和关系。这种方法明显地抹煞了系词与其他动词的地位和作用。系词在汉语中称为判断动词。它联系语句的主词和宾词,一般断定主词和宾词的类属关系[3],表明主词所反映的概念类属于宾词所反映的概念。这实际上是将一个低级概念归属到一个高级概念,建构概念结构系统或知识结构系统的现象。系词是类属关系及其命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它,正如吉奇所说的,“一对名称不是一个命题,而只是一个表列的开头,而且,如果这两个名称的确命名相同的东西,那么,这就是一个冗赘的名单”[1];没有它,就无法将两个名称构成特定的类属关系,也无法将类属关系与其他关系区分开来。
其他命题中的动词也是不可缺少的。亚里士多德曾经强调:“所有命题都含一个动词或一种动词的时态。”[4]动词在语句中一端联系着主词,一端联系着宾词,表明主词和宾词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大于”“小于”等动词表达的是比较关系[3]。深入研究动词,就能根据命题中的不同动词区分出不同类型的关系及其命题。笔者在《想象的逻辑作用》[3]和《论运动的逻辑形式》[5]等文章中初步区分出了类属关系、比较关系、支配关系与陈述关系等四种关系及其命题形式,并将这四种命题统一于关系命题。在这些命题中,系词和其他动词是横挑两端的主要结构部件,是区分不同关系、不同命题形式的标志性因素。抹煞系词与其他动词在命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就抹煞了命题的结构特征和形式特征。但是,坚持“两分法”成见的吉奇对于“彼得打过马尔楚斯”这样的命题,认为“如果我们将‘彼得’看作是主词,谓词便是‘打过马尔楚斯’;而如果我们将‘马尔楚斯’看作是主词,则‘彼得打过’就成了谓词。”[1]这种理解显然过于牵强。“打”是一个及物动词,表示主词与宾词所代表的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将它强行与主词结合或者与宾词结合成为所谓“谓词”的一部分,既掩盖了该动词表示关系的作用,又割裂了主词与宾词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且无法与其他命题做出明确的区分。这种横刀割肉式的命题分析,是“两分法”荒唐性的典型表现。
“两分法”所得到的“谓词”概念也是一个非常含混的概念。吉奇认为“它是当主词被删去以后一个命题中余下的部分”。照此看法,一个语句中的谓词至少包括谓语、状语、宾语、补语等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关系的成分,这就把谓词煮成了一锅八宝粥。要在这样的谓词中理清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是根本不可能的。谓词逻辑中的谓词概念因袭了“两分法”的含混性。性质命题的谓词是用“p”表示的名词性类概念,关系命题的谓词则是用“r”表示的动词性关系概念。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成分、截然不同的两类概念,究竟根据什么属性或标准将它们概括成为一个概念,并统一叫做“谓词”的?谓词逻辑显然找不出这样统一的根据。谓词逻辑这样表示的结果,性质命题成了没有动词或动词的时式的命题,命题中的一对名称成了吉奇所说的“一个表列的开头”“冗赘的名单”;所有命题都表示关系的这种内在一致性被破坏了。不仅如此,命题的逻辑式又都重新成为不可深入分析的整体。系词和其他动词所代表的多种不同类型的关系无法区分和表示;每一种关系内部存在多种差异也无法区分和表示。“两分法”破坏了命题的本来结构和关系,不宜用来分析任何命题。
二、倡导“三分法”
正确分析命题的方法应当是“三分法”。在逻辑史上,“阿伯拉尔事实上是把判断根据‘主词――联词――谓词’划分为三个部分的创始人”。[6]罗素也倾向于这一观点,他曾问道:“一个逻辑命题的成分是什么?”他回答说:“在‘苏格拉底先于亚里士多德’这个命题而论,此处显然有一个两项之间的关系,并且命题(以及对应的事实)的成分就是两个项和一个关系,即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先于。这样命题的一般形式我们可以用‘xry’来表示,‘xry’可以读为‘x对y有r关系’。”[7]罗素在这里显然把一般命题都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两个关系者项和一个关系项。罗素在谈莱布尼茨的关系理论时,曾提到:“我发现,他的形而上学分明是以这样一种学说为基础,即,每一命题是把一个宾词加于一个主词上,并且(在他看来,这几乎是一回事)每个事实是由具有一种属性的一个本体而成。我发现,斯宾诺莎、黑格尔和布莱德雷也以这同一学说为基础。”[8]其实“鲍尔查诺也继承莱布尼茨的传统,他认为每一个命题都有主项、谓项和系词,并企图把所有命题都强行安排于这种固定的形式之中。”[9]显然,不少逻辑学家是主张将命题分为三个部分的。这种理解既符合命题的逻辑结构,也符合自然语句的语法结构。
一般简单语句都由主谓宾三个主干部分构成。“三分法”就是把一个命题分成相应的主词、谓词、宾词三个部分。谓词由动词构成,在命题中充当关系项,主词和宾词由名词性概念构成,在命题中充当关系者项。谓词联结主词和宾词,构成主、宾关系。这种方法的优点就在于恢复了关系动词在命题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它与主词、宾词一起成为命题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分析不存在任何捏合、掩盖和含混之处,使命题内部的结构和关系显得清晰可辨,从而便于理解和表达。例如。“人是动物”“5大于3”“彼得打马尔楚斯”等表示类属关系、比较关系、支配关系的命题都由主谓宾三部分构成,都适用于罗素的“xry”公式。
“三分法”碰到的最大困难在于罗素所说的“主谓命题”,即语言中由自动词构成的、反映一个事物自我运动的.命题。罗素说,“有没有由单一的和一个动词组成的复合体呢?”“‘a存在’或许会被当作一个可能是这类复合体的例子。或许存在这种复合体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使我们不可能立即决定动词和关系等同。或许有这样的动词,它们在语法上和在哲学上都不是及物动词。这类动词,倘若存在的话,就可以将它们称作谓词。而将它们归属的那些命题可以称为主谓命题。”[8]其实一般认为,“a存在”是形而上学命题,并不是主谓命题的典型例子。日常语言中,如“花开了”“鸟飞了”“鲁迅老了”等大量例子则是这类由不及物动词构成的表达一个事物自我运动的命题。将这类命题归入关系命题的确是个难题。将一个对象和它自己的运动说成所谓“一元关系”,难以成立;关系至少是二元的。将这类命题按“三分法”分为三个部分更是个难题。这类难题,只有将个体概念分析到感性概念[10]的层次,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物体的运动,通过感觉才能反映到人的思维中。“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11]一个物体的自我运动,实际上是这个物体由一种时空状态向另一种时空状态演变和过渡。例如,“花开了”,是说花从没有开的状态过渡到开放的状态;“苏格拉底成了哲学家”是说起初苏格拉底不是哲学家,而后来他是哲学家了。虽然运动是流动不居的,“意味着物体在一个地方同时又不在一个地方”[12],但是“从辨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之中”[13]。这就是说,运动着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某一地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之中,这种相对静止状态就是该物体的一种变体,通过人的感觉,反映到思维里就是该运动物体在特定时空状态中的感性形象所构成的一个感性概念。金星的晨星和昏星、月亮的上弦月和下弦月、中国的旧中国和新中国等等就是这样的感性概念。一个物体从一个时空状态过渡到另一个时空状态,反映到思维中就是由一个感性概念过渡到另一个感性概念。整个运动就是这种感性概念序列的过渡。正如拍摄电影,拍下来的是一个一个的静止镜头,播放出来的却是连续的活动。用逻辑来表现一个物体的自我运动,也就体现为两个或多个感性概念的序列、连续或过渡的关系。借用语法术语,可以称这种关系为陈述关系[5]。
陈述关系仍然适用于罗素的关系公式,只不过关系者项不是两个对象,而是一个对象的两个变体,可以表示为:x1rx2[5].这个公式可读作:x由一种时空状态x1“变化为”另一种时空状态x2。当感性概念x1、x2概括为个体概念x的时候,x的自我运动就体现为从x1、x2中抽象出来的时空状态的变化。这样,公式与自然语言中主谓句就保持了一致。主谓句中的谓语所反映的正是事物时间、空间和状态的变化。例如,“鲁迅老了”的“老”表示从一种时间过渡到另一种时间;“鸟飞了”的“飞”表示从一个空间过渡到另一个空间;“花开了”的“开”表示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所以,事物的自我运动归根结底是该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逻辑上反映事物自我运动的陈述关系也可以称为时空关系。由此可以看出,系动词也表示关系。这就排除了使罗素“不可能立即决定动词和关系等同”的因素,因而可以决定,所有的动词都代表着关系。这样,罗素所说的“主谓命题”仍然是关系命题,只不过是由语言所掩盖的关系命题的概括形式,所以仍然适用于“三分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三分法”不仅适用于所有简单命题的分析,而且可以贯彻于复合命题的分析。一般复合命题都由三个部分构成:联结词和它所联结的两个分命题。联结词起到联结分命题的结构作用,是区分不同复合命题形式的特征性要素,既不能归入到前一个分命题,也不能归入到后一个分命题,它与它所联结的分命题一起是复合命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复合命题只能适用于“三分法”,只能分析为三个部分。
综上所述,分析命题的正确方法是“三分法”,无论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都应当分析为三个部分。“三分法”揭示了命题的内在统一性,即所有命题都有一个关系项,都无一例外地是关系命题;“三分法”突出了命题每个部分的地位与作用,理清了命题内部的结构和关系;深入地探索,还可以对命题的三个部分作进一步的限制和区分,从而为实现以逻辑形式精确地刻画各种复杂的自然语言现象提供可能。因此,在命题结构分析中,“三分法”取代“两分法”将是可以预料的。
参考文献:
[1]吉 奇.主词和谓词[a].[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
[c].牟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春华.想象的逻辑作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6).
[4]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上篇)[m].余纪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王春华.论运动的逻辑形式[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6).
[6]江天骥:西方逻辑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英]罗 素.数理哲学导论[m].晏成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英]罗 素:我的哲学的发展[m].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马玉柯.西方逻辑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0]王春华.概念的结构[j].学术论坛,2006,(1).
[11]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结构设计,命题,理论设计
1 结构设计大赛的意义及背景
结构设计大赛是一项极富创造性, 挑战性的科技竞赛。它旨在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团队精神的考验, 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 突出创新精神, 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培养团队精神, 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通过结构设计大赛可以很好地将课堂理论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大学生的设计、计算和创新能力。
全国性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已被教育部列为大学生9项科技竞赛之一。2005年, 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 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全国第一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之后每一年举办一届。
2 历届结构设计大赛总结
2.1 结构设计大赛的题目
历届大赛的主要题目为:大跨屋盖结构模型、桥梁模型、高层建筑模型以及新增的一些一与土木专业相关的围堰设计等。一般为给定题目, 要求采用规定的材料, 在一定时间内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结构, 通过承载能力试验, 以荷重比为主要决胜因素, 再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评出获奖等级。
2.2 采用的材料及其性能
一般采用白卡纸, 木材, 竹签, 易拉罐 (铝质) , 铅发丝线 (鞋底) , 白胶和硫酸纸。
2.3 评分办法
从历届的大赛来看, 总成绩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总分为100分, 包括结构造型与体系、理论分析、模型制作、叙述答辩和加载试验等方面。
2.4 方案的确定及理论分析
由于很多题型在各高校的历届比赛中都是没有大的变化, 或者就是照搬和临摹全国结构设计大赛的题目, 所以很多较小范围的结构设计大赛中很多选手的方案也是参考和临摹之前比赛的方案, 没有自己的创新, 但是我们的比赛重要侧重加载, 所以获奖者多为参考和临摹经典模型的选手。
理论分析则多为简单的结构理论分析和软件如ansys, midas的建模计算。
对某结构设计大赛桥梁承重组题目分析如下:
注重考察:本次比赛桥梁承重组是做两跨双车道桥, 最终加载成绩就是加载的重量与自身重量的比值的折合值。而加载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其中挠度成绩20分、静载成绩35分、动载成绩5分) , 结构构造型与体系15% (按模型结构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评分) , 理论分析10% (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评分) , 模型制作10% (按模型制作工艺情况评分) , 叙述答辩5% (按现场叙述和答辩情况, 由评委当场给分) 。
考察的内容以模型的承载能力为主, 理论设计方面较少, 由于方便制作和加载的该种要求的桥型一般是上承式桁架桥, 该桥型受力良好, 设计大赛中能很好的应用材料的性能。所以, 大赛中作品80%以上的为上承式桁架桥。
3 命题的创新理论设计
现阶段结构设计大赛基本上局限于手工制作模型并加载这个范围之内, 而与实际工程结合不紧密, 不能很好的锻炼大家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不能完整的展示选手的综合素质, 所以, 我们的结构设计大赛命题应设置更多样化的题目, 题目可划分为专业组和趣味组分别供高年级同学和低年级同学参加, 每个组都有不同级别的专业知识的要求和动手能力的要求。所以结构设计大赛理论命题应趋于以下几方面。
3.1 专业组
3.1.1 注重理论设计, 注重软件的应用
结构设计大赛更多的是通过建立结构模型, 以便大家更深刻的认识和学习力学知识。所以, 现阶段的很多比赛中的模型如桥梁并未运用所学的其他如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 桥梁工程, 建筑材料等学科的知识, 限于做模型的材料, 结构设计大赛在专业组方面应该注重理论设计, 针对高年级学生应侧向如毕业设计模式的综合知识的考察方面的题目。
同时应加强像CAD制图, photoshop效果图, midas、ansys受力分析等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应用, 为今后工作打基础。
3.1.2 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命题
如上面所说, 我们的设计应趋向的实际应用型, 故我们也应该引进部分工程中的资料进行题目设计, 同时, 加入查取国家级规范等内容, 让专业组趋于专业。
3.1.3 模型注重造型
最终也可以提交制作的模型, 但是模型应该注重造型, 加载可有可无。因为在理论计算中使用的材料并不是实际做模型的木材等材料, 主要破坏位置也不一定是实际中的最不利位置, 加载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3.2 趣味组
3.2.1 理论占部分
目前很多高校的结构设计大赛都是趣味性的, 因为在评分中一般模型加载占到70分~80分, 绘图及理论计算为20分~30分, 现场答疑占5分~10分。趣味组的比赛常常出现的就是做工决定成绩, 很多等奖作品都是临摹的结果, 常常因为加载仪器等的原因成败的偶然性很大。所以, 在结构设计大赛命题中理论设计及计算应该占到较大比例的分数。
3.2.2 结合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学科综合应用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成立了力学研究协会等组织, 举办力学趣味竞赛, 也就是着重考察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在模型中的应用。
在材料力学中我们学习了材料的性能, 同时, 学习了材料截面形状等方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所以结构设计大赛可以综合考察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结合性利用的题目。
3.2.3 只针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考察
只针对材料的力学竞赛现在已经有很多了, 当然, 这样的比赛题目对于做工要求更严格了, 可以结合材料自身性能考察各种截面形式下的力学性能。
可以根据受力考察材料受损的最不利位置等方面的内容。
3.2.4 注重造型
结构设计大赛也可以单纯注重造型, 加载占次要, 如桥梁造型, 结构造型等。
4 命题目的
质素亦针对不同年级的同学出不同难度, 不同要求的题目, 旨在:
1) 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通过结构设计大赛来丰富大学生活, 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
2) 针对不同年级同学, 高年级同学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 就应该把相关专业只是很好的用运到实践中, 调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低年级的同学可以通过制作模型、建模分析等方面对力学进行初步的了解, 同时提高大家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提供学习软件机会;
3) 专业组更专业, 这样就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考察力学知识, 同时也可以加强机械, 土建等各类专业专业知识考查,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历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细则.
[2]全国结构设计大赛条款.
[3]历届西南交大结构设计竞赛细则.
知识点是学科知识的根基,只有掌握了知识点,才有可能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才有可能答好题,取得好成绩。历史的线索性很强,一个知识点可能是另一个知识点的背景、措施、影响等。因此,考生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总结与梳理,这对知识记忆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总结和梳理呢?笔者认为,构建结构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放手让学生勾画出课时、单元的知识结构图,既可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又可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检测摆到明处。提高学习效果,重在掌握方法。但方法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结构图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最简便的方式就是看他们能否画出全面、系统、完整、准确的知识结构图。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合作、探究学习的途径,也可以从结构图的构思、呈现、比较、完善、探讨、感悟六个环节入手。
与导学案相比较,结构图是主动学习的选择、合作学习的过渡和探究学习的尝试。一图多用、一图多讲,既可以把书读“薄”,又可以拓展把书读“厚”;既可以点化把书读“懂”,又可以设问把书读“透”。
进入二轮复习以后,我们学习的重点应当从对知识点、结构图的关注,适时地转移到对问题链、命题眼的研究上。
为什么会出现“考的全不会”?是因为我们拘泥于教材,没有理解开卷考试的命题思路与命题要求;我们苦闷“会的全不考”,是因为我们深陷于题海之中,不知道中考命题的答题规范与答题准则。
好书让读者充满想象,好的问题对学生充满启示。以人教版《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为例,可从内在联系、因果关系等方面先后提出问题,使该课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即问题链。“海峡两岸”是基础词,“交往”是核心词。有关“海峡两岸”可提出如下问题:台湾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台湾问题的政治内涵。借助亚洲地图,我们可以看出台湾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如果两岸势同水火,台湾就是大陆走向世界的障碍;如果两岸同为一家,台湾就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所以,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所在。
有关“交往”,可形成以下问题链:交往之前海峡两岸是什么状况?(过渡)交往的时间与国内、国际局势有什么关系?(视域)交往的政治前提是什么?(要点)交往的主要形式与内容是什么?交往的现状与影响、交往的前景与展望如何?(拓展)
另外,提到台湾问题我们还可联想到它涉及的知识: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法律依据)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材料解析)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爱国教育、国际视野)这些都是中考命题的联考点和备考点。另外,通过对问题链的解答、探讨,还能让我们充分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与紧迫性。
一节课、一个单元的问题很多,但能够成为中考试题的概率有多大呢?这就要有敏锐的眼力去发现命题的选择与取舍,即寻找“命题眼”。一般中考命题有五项原则、四种思路。命题的五项原则:考查基础知识,凸显主干内容;紧抓时代脉搏,把握阶段特征;体现课改精神,提升思维品质;强调能力立意,渗透核心价值;讲究图文并茂,创设历史情境。命题的四种思路:整体构思,确定大专题;局部突破,寻找新材料;细节雕琢,创设新情境;开卷考试,考查新思维。
明白了命题原则与命题思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对本地区近三年中考试题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发现命题的走向和趋势,研判命题的特征与规律,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下面以河南省近三年的历史中考试题为例,谈谈河南中考各题涉及的材料或知识及2016年的命题趋势。
21题:2013年龙门石窟与佛教;2014年文化遗址图片;2015年丝绸之路。命题范围与形式:考古代史,并且与河南地方有联系;如果涉及“一带一路”,可能与世界古代史有联系。河南地方史有命题价值的主要是五处世界文化遗产。
22题:2013年维新变法;2014年洋务运动;2015年民族工业。命题范围与形式:中国近代史是命题热点;探究史的新角度、新文化运动的新视角,不容忽视。
23题:2013年改革开放;2014年现代生活变迁;2015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命题范围与形式:现代史的着眼点更多是放在改革开放,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变化、大国地位、文化繁荣都可以是命题内容。
24题:短文写作。2013年卡尔·本茨的科技贡献;201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短文写作要求:确定主题,拟定题目;根据提示,划分段落;联系史实,表达见解。可以依据教材内容,但切忌写成教材复述。命题范围与形式:考查世界史,注意联系三次工业革命、“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有关法国的知识。
25题:2013年《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国家工业复兴法》;2014年战争与和平。有中外融合的命题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中考历史25题为短文写作题。
综上所述,我们复习时要通盘考虑,建构知识网络;有效复习,掌握知识点的基本概念、结构图的内在联系、问题链的本质特征和命题眼的价值取向。
你问他搬砖赚不了大钱,也搞不出什么科学成就。为什么他能成为一个你所尊敬的人?
有一天,我和姐在我家园子里打羽毛球,姐的技术不好,把羽毛球拍出十多米远!姐命令我去捡回来。我只好不服气地跑去捡羽毛球,它飞过围墙,飞过菜园子,飞到了隔壁工地那里。我找呀找,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了它。我正想伸手去捡,突然一阵巨响,一块砖头从上面飞下来,我下意识地用手抱住头,害怕得不敢乱动。是他,在那个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用身子接住了那一块从5楼摔下来的砖块。我睁开双眼,看见我被他紧紧地抱着,那种除了父母给过的安心感和亲切感,他在这一刻也给可我这种感觉......我马上醒过来说:叔叔你没事吧!他抬起头来,身上穿着那种蓝色的工服和黄色的头盔,被岁月的刻刀在他的脸上刻上了几条苍桑的皱纹,但还是掩盖不了他那成熟的帅气。他笑着说:没事!小朋友以后不要随便进来,很危险的!我把目光转向那个被砖头砸得没了羽毛的羽毛球,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小心思,于是说:羽毛球坏了呀,叔叔这里有一个,送给你!我想起爸教我的无功不受禄,连忙回绝他的好意。他硬是塞到我的手里说:这个原本是我的女儿的,后来她不玩这个了,就送你了,答应叔叔,要好好保管它,不要再弄丢了!他边说边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工作。后来我就再没见过他......
再后来,我放学回家后看了到他,他正坐在我家客厅和我的父亲聊些什么?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然后我被父亲叫了过去。爸说:这是我们的新邻居,快叫叔叔!我看了看他一眼然后喊了声叔叔好便回房间写我的作文去了。
偶然一天我们家的猫跑进了他家的园子里 我悄悄的走过去找猫,然后我看见他正在照顾他那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他转过头来也发现了我,他走出来请我进去做客,我恭敬不如从命。我看了看他家的环境,算不了穷,也算不上富有。然后我和他聊起了很多小事情......回到家后我和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告诉我,他本是一个富豪,后来他的妻子和别人搞上了,然后妻子把他的财产都转移在她的名下,他的公司也相继破产。后来为了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到工地里做各种体力活。听到这我心中不但有些愤怒,也有些同情。曾经的富豪,一转眼就什么都没了。却仍能笑出那样纯真的笑容,他不只是乐观,而是真正的坚强。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纵论
孙绍振
一、评价准则从历史实践中来
评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标准问题,实际上是有关历史的自觉性的问题。不弄清楚我们命题的历史进程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超越了什么阶段,面临着什么样的难点,就不能不盲目甚至倒退。十年来命题的主要胜利在于冲破了政治和道德教化扼杀个性的封闭性,回归语文素养。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命题并不给定主题,而是给定材料或话题,开放地给学生以确定自己的主题的自由,以此作为考核的首要关键。因为,在纷繁的社会现象面前,拿出自己的观念立场,这不仅是作文,而且是立人的根本。因而,传统的主题性命题变为非主题性的开放命题,成为历史性的突破。
第二,开放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度的,是与导向性的制约紧密相连的。这一点,除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的必要以外,还由于评价的可比性。第三,开放性与导向性的矛盾消涨,正是命题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四,在调节开放性与导向性的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倾向:一种,字面上是开放的,但潜在的道德理念却是别无选择的。如前几年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考生以“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为主题,却是全国一样的。名为开放,实际封闭,严格说来,应该叫做“伪开放”命题。近年来,此等“伪开放”虽然尚未根绝,但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与此相反的另一种倾向是不含任何导向性的泛开放。如前几年上海的《杂》。这种倾向导倾向导致了套题,也增加了评分(可比性)的困难,故总体来说,日益其少。但是,并未绝迹,今年湖南就以“早”为题,属于泛得没有边的一类。在台湾这种泛开放的命题却日见其多,几乎成为主流。如2002年的《镜子》,2003年的《猜》,2005年的《回家》,2007年的《探索》,特别是2009年的《惑》,可能是泛开放的极致。这可能与社会意识形态,也可能与考生总量较小有关。在大陆,泛开放命题也不乏比较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在题目背后隐含着对立面。如去年上海的《他们》,潜在的“我们”不言而喻。今年重庆的“难题”的“难”针对的是“易”,故不至于泛得漫无边际,但还是不及前几年上海卷的“一定要跨过这坎道”和“我要握紧你的手”。其中的“坎”和“手”,均含具体意义和象征意义。具体意义是封闭的,象征意义是开放的。
第五,不管是开放性还是导向性,都以有利于考生发挥个性化的自由为上,当然这种自由是相对的,不但受到社会共识的约束,而且受到文体的规范。在文体上,西方命题,尤其是美国式命题基本模式是提供矛盾现象,迫使考生作两难分析。如:对朋友的妻子和孩子都言过其实的奉承是礼貌还是粗鲁。难道这样的虚假是绝对必要的吗?有趣的是,面对矛盾,我国往往以二者的统一为题,如今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样的命题,当然比较有利于审美抒情。但,分析议论和审美抒情,均为人文素质之组成部分,不可偏废,我国命题长期偏于审美,出于全面发展的考虑,近年命题有从感性向理性转向的潮流。
这就是我们的历史,其中有弥足珍贵的经验,也有代价极其昂贵的教训,评价的准则就在其中。
开放性与导向性的矛盾仍然是当前命题的主要矛盾,不过内涵都有了进化。当前的开放,不仅是向学生自主立意开放,而且是向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立意开放;目前的导向,不仅是向感性表层开放,而且是向学生的理性深度开放,向文体的自由驾驭开放。非常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评论者都具有这样的自觉,缺乏历史清醒度的胡言乱语比比皆是。即兴的、网络式的胡吹瞎捧,不负责任的谩骂,冬烘式的瞎子摸象自不必说,一些文化明星的似是而非的评论,造成更大的混乱。今年高考开考之初,于丹在新浪网上发表对今年作文命题的评论:“很社会,很当下,很思维。”“很社会”其实就很不通。“很社会”针对的是“很个人’。命题的功能就是以公共现象激活考生的个人立意。“很当下”针对的是“历史”。当下难道可以脱离“历史”吗?她对“当下”的解释是:“第一就是特别强调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要看你怎么看待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特定现象。”“第二个特点就是紧扣当下的一些国际概念„„我们看到像绿色生活„„其实都是紧扣着时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它是给考生一个社会责任的思考。”这个“很当下”实际上就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很外行的。和“当下”有所结合,并不是今年命题的特点,甚至也不是中国的创造,而是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命题的一种共同现象。汶川地震时期四川的“坚强”,不是更为“当下”吗?但这个题目在当年并不是比较好的,而是比较弱的,因为它把救灾中人的意志绝对化了,完全忽略了救灾又是一种科学。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当下大事件命题是幼稚的。现成的话语格局对考生的个性是一种压力,而猜题、套题者却有可乘之机。结合时事,是命题的旁涉,绝不是我国当下命题的特殊对策。新加坡前些年有过的“中国的崛起对我们的利和弊’不是也很“当下”吗?其实,属于平庸命题。把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放在首要地位,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作文作为政治道德图解,这对作文是粗暴的,在命题原则上是不折不扣的倒退。当然,于丹也不是没有说到命题的开放性,但是,她的开放性却是离开了导向性的,如果说有什么导向性,就是她所谓的“注重思维方式的考查”。还提出“立体性思维”;其实都是空谈。因为,第一,思维并不等于语言,思想并不等于作文,思维与语言之间存在着矛盾,正是因为有“言不及义”、“意不称物”、“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学习语言,才是非下苦功不可的。此外,语言还不等于文体,还有一个文体的规范和开放问题。一些省份的命题要求“文体意识明确”,浙江省明确规定:“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离开了文体意识的“思维方式”,不能不变成没有躯体的幽灵。
有了这样的历史意识和文体意识的自觉,就不难发现近年的命题,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把现象(材料)转化为问题,单纯的抒情成分递减,理性的矛盾对立分析成分递增。这样的变革之所以必要,原因乃在于抒情和议论遵循不同的逻辑。抒发感情可以极端、片面,而理性分析则不能不是全面的,至少是正面反面兼顾的。离开了这—点,大谈什么“立体思维”,只能是欺人之谈。
二、对立统一模式的突围和退守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的作文命题一方面把现象聚焦在矛盾上,使之转化为问题,这是大部分省市均已达到的普遍的水平,另一方面,在个别命题中,连材料也相当散乱,还没有达到起码的统一性,根本就谈不上矛盾。
最能代表今年命题的普遍水平的是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这个题目朴实无华,没有玩多少材料和话题等的花样,提出的问题是一对矛盾——“理想”和“现实”。显然蕴涵着理性的成分,而语言却很感性。偏于感性的考生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诗性的话语,偏于理性的考生也可以放手具体分析,驾驭例证,层层生发,“议论风生”。这个题目中还隐含良苦用心——鼓励作议论文,又为抒情留下了空间,既有一点与国际高考理性为主接轨的意味,又保留着很强的中国抒情审美特色。当然,这个命题也显示出某种局限,就是导向性甚于开放性,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显然是唯一选择。如果改成美国托福式的,论点(主题)就不会这么便宜地和盘托出了。他们大概不会暗示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而是把矛盾交给考生:“人们被教导说要有信仰,像仰望星空一样追求伟大的理想,可是多数人的经验证明越是伟大理想越是容易落空,于是人们又被告知,更应该脚踏实地,戒绝空谈,在自己的职位上作出并不一定伟大的成绩。人们应该何去何从呢?”西方式的命题,特点是迫使考生面对两难,然后决定取舍,评分标准不管论点是否“偏颇”。美国加州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篇文章论点为那些丑陋的女人应该自杀,也没有扣分,评价者只看主题是否得到一定的论据(包括逻辑和事实)的支持,论题是否首尾一贯,词汇是否丰富,句法是否有变化。而我们的命题则是把主题暗含其中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统一不言而喻地成为公共的主题。对立面的冲突被显而易见的统一调和了,开放性就相应地消解了。
强调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面转化,是全国命题的普遍取向,其中似乎隐约透露出某种保险性认同的心态。
当然,这种模式既有局限也有优点,不能不作具体分析。上海卷的材料是:丹麦人钓鱼,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矛盾是放弃(小鱼)变成获得(大鱼),是小失和大得之间转化,命题者似乎为两个材料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大距离所惑,其实转化的条件(结论)一望而知。留给考生的发挥空间比较狭窄。结论的不言而喻,是这类命题的通病。
安徽卷提供一首绝句:“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题目要求以此“哲理诗”引发的思考和联想为文,已经点明是“哲理”了,一般智商的考生当然会就“深浅不同,栽种植物不同”去为文,因地制宜的主题就会不约而同。相比起来,全国I卷的局限更明显:“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题目提示了两个矛盾。第一个矛盾:吃鱼者多,捉鱼者少。这是正面表述出来的。第二个虽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但是,一望而知,吃现成鱼成为不捉老鼠的原因。材料作文的优越,就是主题的开放性,也就是多元性。但是,在这里开放性是假的,因为不用捉老鼠的唯一原因,已经不言而喻。考生只能以唯一的原因作为主题。当多元变成唯一的时候,开放性就转化为封闭性。伪开放性的要害是主题现成,对于学生的智商,没有挑战,难度太小,结论太浅,停留在常识层次,高水平的考生发挥的空间太小,低水平的考生不难仅凭感性敷衍成篇。
与这种保险性同调的是湖北卷,干脆直接把答案放在命题之中:从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到晚清幻想小说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再到法国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都在今天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把结论用排比句加以渲染,可以说是开放性命题之大忌。反复的铺排,淹没了问题。公然要求考生根据这些写些“理解和体会”。这样的命题如果拿到美国去,会给人家笑掉大牙。
如果以北京卷为中轴,则全国的命题呈现两种倾向。一种就是前述保守性的,将矛盾消解,倒退到规定主题的老路上去。一种是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进行突围,这种突围的努力,为命题展开了广阔的前景,其具体表现就是:从单纯一个系列的矛盾转化为复合的多重矛盾。天津卷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勇敢,材料是:世界在画笔下是“色彩缤纷”,在琴弦上是“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因和谐而温馨;“神奇虚拟的网络”,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说起来“很大”,其实又“很小”„„这里包含着对立的关键词(创新、和谐,虚拟、真实,很大、很小)是纷繁的,不是熟知的一元化的二元对立,而是多元化的二元对立,可又没有失去逻辑一贯性导向。这应该是对命题思路模式化的一种冲击,其开放度和难度同步地扩大了。
突围的勇气不亚于天津的是福建卷:格林两兄弟本以为民间童话和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但却求证不成,遂把耗费多年精力的笔记束之高阁,朋友偶然发现并出版了,发行上亿本,《格林童话》成为举世公认的经典。这里的矛盾并不是单纯的,而是多层次的。第一层次的矛盾是社会文化历史价值的阙如和经典的文学价值的巨大;第二层次的矛盾是,文学价值是客观存在,而被发现被认可却是主观的偶然。题目的难度在于,第二层次的矛盾只提示了矛盾的一个侧面,就是“偶然”,“必然”则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如果不将之补充出来,则论点缺乏层次。在这方面更有勇气的是陕西卷。材料:1.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放进大水池里,有可能长得很大。2.狼之所以能顽强生存,因为对环境充满兴趣和好奇心。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一些学生,告诉老师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些学生的成绩都明显提高。材料表面上互不相干,但是,实质上隐含着二元对立。鱼的大小和狼之顽强取决于环境,而人的成功,却缘于对于自己天赋的自信。一个强调客观环境,一个强调主观信心,从纷繁无序的现象中抓住“矛盾的矛盾”,使之有序。这就是对考生的抽象能力的考验,个性化的、自由的发挥的空间就在其中。
更加值得称道的是广东卷:“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这里提供的矛盾(有形、无形,可选择、不可选择),不但没有通常这类命题那样的感性,而且也没有不言而喻的答案。更值得称赞的是,直接提供抽象的观念,不以具象的材料或者故事为基础。从这一点看,这样的命题方式接近了欧美命题的模式。也许这在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中有重大突破的意味。山东题:“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都有魅力,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在抽象命意方面,与广东卷异曲同工,只是在文字上更为简练。与之同调的,应该是四川卷:“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有网友指出,四川题有常识性错误:一点不能构成一条直线,两点才能构成一条直线。一条直线也不能构成平面,直线之外有一点才能构成平面。四川教委回答“没有错”但是没有讲述任何理由。我在这里之所以仍然引用,原
因是,这个题目出得很好,只是表达上有改进的余地,当然网友的质疑同样有改进的余地:一个点不能“构成”直线,一条直线不能“构成”平面,是指它们在静止的条件下。如果不是静止,而是在运动状态下,一点作定向运动肯定会“构成”直线,一条线作定向运动则肯定会“构成”平面。)从思维方法来说,这已经从根本上突破了二元对立,而是多元共生了。正当二元对立命题模式日益得到广泛认可,有可能趋向僵化的关头,这种思维模式上的突围,无可争辩地提升了我们开拓进取的信心。富有进取勇气固然值得赞扬,但保险性的固定模式亦非一无是处,它们能够以显性或潜在的方式把矛盾作为问题摆在考生面前,不管从世界范围,还是从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都能保持相当水准。
但是,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发展之严重不平衡,是不可否认的。前进中有倒退,实属必然,但是倒退得离谱却是令人惊讶的。我说的是全国Ⅱ卷。关键词是“浅阅读”,”浅阅读”的定义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材料提供的另一信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读书目的灵感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又和一些伟大作家生日巧合。题目属于泛开放,泛到逻辑混乱的程度。“浅阅读”针对的应该是“深”阅读,可是接下来的关键词却是“美丽的传说”,“浅”跟“美丽”之间的逻辑是断裂的。最后的关键词“生日”,与“浅”“美丽”根本无法凝聚为统一的思路。整个题干一盘散沙,关键词互相游离,恐怕没有多少考生能把这三个关键词水乳交融、层层深入地贯通起来。须知开放的思绪和立意的聚焦是矛盾的。无限度的泛开放,就是无限度地为立意聚焦设置障碍。面对这样错综的关键词,考生要么狠心舍弃,要么表面上勉强串,在意脉上不断忍受断裂和错位干扰。关键词的散乱,暴露了命题者思维、逻辑上的缺陷。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1.现代企业制度研究
2.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研究
3.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4.国有企业资产的评估问题
5.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问题
6.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7.企业收购与兼并问题探讨
8.企业债务问题探索
9.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10.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研究
11.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研究
12.企业工会的地位和作用
13.企业破产问题研究
14.改革中的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15.公有制实现形式探讨
16.股份合作制问题探讨
17.科技革命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8.工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19.信息技术对现代商业的影响
20.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21.数量经济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2.企业组织设计与决策模式研究
23.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24.企业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25.企业文化建设
26.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27.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28.现代企业管理职能新探
29.论塑造企业形象
30.企业领导的行为分析
31.民营企业民主管理问题探索
32.企业资本运营
33.论企业发展战略
34.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
35.企业再造与企业发展
36.试论直接市场营销
37.关系营销、权力营销、绿色营销、服务营销
38.市场定位
39.企业营销网络系统研究
40.新市场开拓方法研究
41.促销手段与沟通技巧研究
42.传销问题研究
43.企业营销综合策划(应用)
44.企业整体广告策划(应用)
45.企业投资项目策划与管理
46.中国企业跨国营销战略研究
47.企业产品策略
48.企业品牌决策
49.企业定价策略与方法
50.消费者市场细分策略
51.试论市场营销的民族文化特征
52.试论消费心理
53.广告效果测定方法研究
54.企业广告管理
55.品牌形象与广告说词探讨
56.现代营销中的公共关系
57.关于民营商业发展的思考
58.超级市场的发展与问题研究
59.连锁商业的发展研究
60.配送中心设计研究
61.商业网点设计研究
62.外国零售商业进入对国内零售业的影响
63.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特点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64.中国行业市场竞争模型分析
65.市场流通新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
66.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
67.消费结构研究
68.居民投资趋向与心理分析
69.就业理论与就业问题探讨
70.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
71.中国综合商社发展研究
72.流通结构比较研究
7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价格
74.国家对价格的宏观调控
75.不正当竞争问题研究
76.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77.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
78.长江三峡经济区乡镇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79.三峡库区移民问题研究
80.重庆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81.重庆商业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研究
82.重庆老工业基地改造研究
83.重庆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84.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85.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0月
关键词:词汇,特点,技巧
1 考试要求
2010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提出:B级测试要求学生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 (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 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 英汉互译。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 在听, 说, 读, 写, 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从我校考生历年考试结果分析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题是能力B级考试的一个难点, 该题型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section A语法基础知识, section B常用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基础知识考试中的一些语法规则学生在中学已学很多而且做过很多类似题型, 所以在做题时能轻松把握题型。而词汇用法题型学生在中学接触很少, 虽然题型简单但很多学生做题时对题型把握不准, 分析不当导致得分率很低, 但掌握该题型特点以及解题技巧那就迎刃而解了。
2 命题特点
1) 符合《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整个教学过程要遵循“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为此, 本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听和读的理解能力、翻译与写作的应用能力, 同时也对词语用法、语法结构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2) 紧扣教材使用现状
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十分迅速, 然而与之相应的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就高职英语学科而言, 2000年教育组织专家制定了高职高专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之后, 才组织专家编写高职高专对口教材, 相继出版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实用英语》,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第二部分词汇用法题型语教程》等几套材料。这几套教材课后练习题型都是与B级考试题型紧密相扣。第二部分词汇用法题型在每个单元都有相关练习。
3) 考查词汇记忆及使用
词汇是信息的载体, 词汇学习的质量, 特别是高频词的掌握, 对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背了很多单词但在考试时则漏洞百出、错误连篇, 该题型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记忆策略。比如:使用分类记忆、词缀记忆、派生记忆、对比记忆等方法来记单词这样在考试中就能运用自如了。
3 考列点评
分析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考题, 在词汇用法10个考题中动词仍是词汇用法题的主要考查项目, 主要是对词形转换、时态语态、短语搭配等语法进行重点考查, 还对比较级、情态动词、主谓一致、强调句、倒装进行考查。下面就词汇用法考题中重点考查项目, 结合三年真题中的难点, 探讨其考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3.1 词性转换
此类题是该部分重点考查的内容, 考查分数比例占到30%。做这类题考生除了牢记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词性转换, 还要注意根据题意推敲所给词在题中所做的成分。
1) What a (wonder) _______party it was!I enjoyed every minute of it. (2009.12)
此题空格前面有不定冠词a, 后面为名词party, 因此推断空格处应该填入形容词作定语。答案:wonderful, 符合题意“多么令人愉快的一次聚会啊!每分钟都是享受”。
2) The new rul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been (wide) _______accepted by the public. (2008.12)
此题空格前面有be动词, 后面为过去分词, 这样就构成了被动结构, 空格处的词语应该在句中充当状语, 所以句中应填入wide相应的副词widely.符合题意“环境保护的新规定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
3.2 动词的时态、语态
此类题是该部分重点考查的内容, 考查分数比例占到30%做这类题要求考生除了记住时态语态的基本用法还应有很强的语感, 关键要善于找出句中的时态语态标志性的单词, 短语或句型。
1) When you arrive tomorrow, my secretary (meet) _______you at the airport. (2009.12)
时间状语从句中, 名词tomorrow“明天”表示将来时间。由此判断, 主句中的动词meet应使用一般将来时, 所以空格处填入will meet。符合句意:当你明天到达时, 我的秘书将会到机场迎接你。
2) we demand that the tour guide (tell) _______us immediately about any change in the schedule. (2008.12)
主句中动词suggest, order, propose, command, require, decide, advise, promise, recommend, demand表示提议、主张、要求、命令、坚持等意愿的动词时要求其后的宾语从句中需要使用虚拟语气, 谓语采用动词原形should+动词原形。因此空格处应填入 (should) tell。符合题意:我们要求, 到有应该立即告诉我们在日程安排上的任何变化。
3.3 动词短语搭配
此类题是该部分重点考查的内容, 考查分数比例占到30%。做这类题要求考生有很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 同时要具备很强的推敲能力。
1) Readers are not allowed (bring) _______food and drinks into the library at any time. (2009.12)
动词allow后面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即allow sb to do sth., 被动句中to也不可省去。所以空格处填入动词不定式to bring。符合题意: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读者将食品和饮料带进图书馆。
2) I want (point out) _______that a decision about the matter must be made at once. (2008.12)
动词want后接动词不定式, 即want to do形式, 所以空白处应填入to point out
符合题意:我想指出的是, 必须立即对此事做出决定。
4 结束语
总之, 词汇用法题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B) 考试只有10个题, 但是考查内容涉及面广, 解题时应结合语境和英语使用习惯, 灵活运用语法、词汇知识选择相应的解题技巧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关键词, 和句型从而做出正确的答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关键词]命题作文 作文训练 作文命题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刚过去的2015年南宁市中考语文科的作文题《日成一事》,命题组又回到传统的全命题方式,看到此我有感而发,命题作文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审题、选材、立意等能力,命题作文没过时。命题作文是由教师直接出示作文文题,规定题材、体裁;规定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具体要求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这种作文方式有助于落实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训练目标,但容易出现为作文而作文的现象,不容易写出具体的内容,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有时因为文题的陌生感会令学生无从下笔,产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等。如何充分发挥命题作文的优势,避免其弊端?首先就应该改变要学生写“传统文”,诸如《暑假生活》、《我的老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熟悉的一个人》之类的题目的习惯,其次是在“新”意上做文章,选材力求新颖,不落俗套,才能把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让学生广泛地参与作文教学的活动,才能不断地开发他们的作文潜能,也才能相应的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学生是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就要想千方、设百计地去调动学生阅读和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心灵的力量,唤醒创造意识。命他们想说,喜欢说,有东西可说的题目,把题目命在他们的心坎上,他们就会积极地投入到作文训练之中,实现“我手写我心”,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有个性,有灵性,有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在命题作文训练上有以下几个体会:
一、命题要有生活价值
有实用价值的命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命题,会让学生觉得对自己有用,与生活接近,从而引起他们去思考,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学生仅仅是为作文而作文,为老师而作文的问题。因此,在作文训练的开端——命题的时候,教师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拟题目,让学生一看到题目便能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写作心境,觉得有话要说,对自己有用,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写作由“苦事”变为“乐事”了。如《开学啦》、《一个格言的启示》、《生活告诉我》、《成长的足迹》等,这些题目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014年9月,我带了一批七年级学生,开学第一个星期学校就组织军训。9月份,骄阳似火,学生顶着烈日进行操练,其中艰辛可想而知。有些娇生惯养的学生打起退堂鼓,一度想偷着跑回家,当时我给他们讲道理,结果学生都留了下来,并顺利地完成了为期六天的军训任务。军训结束后,我想到,这次军训虽然苦却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磨炼他们的意志,不妨拟一文题,给他们写作文,思想上也可以提高认识。于是,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我享受到了克服困难的乐趣》,很快,作文都交上来了,效果很好。很多学生都领悟到“以苦为乐”的真谛,有学生这样写道:“顽强的毅力是在克服困难中磨炼出来的……”由于军训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大家感慨颇多,所以这一命题很快就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使学生从人为的套子中解放出来,将写作从“做”文章位移到自我感受、自我意识上来,真正实现了我笔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境地。
二、命题要切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同样,作文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我们必须将作文和生活衔接起来。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中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很明白:“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不联系自己的思想,既难以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又难以写出真实感人有血有肉的作文来。”著名语文教师于漪也曾说:“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因此,命题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才能触动学生的感情的琴弦,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情动而辞发,有话可说,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作文讲假话、空话的毛病。如,对刚入学的新生,可出《开学第一天》这样的文题,让他们写自己开学第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对将近毕业的学生,可出《跟老师说句心里话》等。又如,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集体过生日现象,我拟文题《谈谈中学生集体过生日》,针对这一现象,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意见有三,一种意见为“不好”,第二种意见表示“下不为例”,第三种意见则为“非常好”。在作文评讲时,我提出这三种不同意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集体过生日,不好。理由是:集体过生日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影响学校秩序,更重要的还有:学生本身是消费者,不能滥用父母的血汗钱。像这样针对学生生活和思想的文题,不仅可以训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还能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真正把育人与端正思想连在一起,这不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吗?
三、命题要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
命题要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写作与阅读相结合,有利于指导学生从模仿到创新的能力发展。湖北省教研室雷秋山先生著文说:教学与课外学生生活实践经验不只是一般的联系,而且要求“衔接”得贴切、自然,还要求相机行事,相互渗透,相互为用,融为一体,切忌牵强附会。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先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是如何绘春,如何颂春的,进而带领学生去南宁青秀山公园看桃花,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最后要求学生也写一篇题为《春》的作文。这一次作文,学生学会了由“春”联想到春风、春雨、春花,由春花联想到春花一般美的人。有学生这样写道:“桃花在春天里红艳艳地开放,装点了春天;花落了,也只为留给人们果实。花开花落,这便是桃树生命的全部。”这样,学生通过边读边观察边思考边体验,挖掘了自己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最终写出了有血有肉的文章。
四、命题要切合热点时事
如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感悟则是写作的生命。因为写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而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时事是社会的焦点,每天各种新闻媒体报道频频,学生可以从各渠道了解这些社会焦点问题,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拟文题时,把这些备受大家关注的问题提到学生面前,就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去思考,从而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淋漓尽致地抒写下来。例如,近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不少观众,针对这档电视节目,我设计了这样的作文题《我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写出了许多见解深刻、观点鲜明的佳作。实践表明:经常结合时事命题作文,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爱思考的习惯,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开掘写作之源。
总之,提高命题作文训练的成效,关键在于作文的命题要有新意,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如何联系学生实际,如何出新意?做法有以下几点:1.教师平时要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想法,可通过直接交流了解,也可以从家长处了解,还可以从学生日记中发现。2.平时多看一些书报,关注一些青少年共同存在的社会现象,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懂得学生争论的热点等。3.结合实际命题,如《中学生该不该打扮?》《如果我当班主任》,《检查团要来,我们很——》(忙碌、快乐、烦恼)等等。这些问题即使老师不让他们谈,他们也会在下面说,让他们写文章公开谈,自然是一吐为快,写得就有兴趣了。由此可见,要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命题作文训练仍有价值。在作文训练中,讲究命题方式可帮助学生们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写出言之有物,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习作,作文训练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刘国正.刘征文集(第一卷:语文教育论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
[3]余蕾主编.语文教学与生活(——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命题的结构论文】推荐阅读:
人体结构功能的论文11-16
平凡的命题作文06-28
焊接机器人结构设计分析的论文09-23
办公楼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的论文11-29
感恩生活的命题作文06-08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12-08
钢结构论文11-10
中考作文的最新命题特点05-29
八年级数学命题的证明06-19
小升初作文的命题趋势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