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精选10篇)
一是坚持以市场导向为驱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资源流向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指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如何让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更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就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带领农民去闯市场,帮助农民开拓市场。首先,要建设好农产品市场。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有市场做支撑,市场不仅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场所,更重要的能为农民传递各种信息,引导农民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生产、改进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建设各类专业农产品市场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搭建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舞台,促进农业结构的大调整。其次,要建设好信息网络体系。信息引导是指导农民调整结构的有效形式,各级政府要把信息网络建设作为重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承担相应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工作,把准确的、权威的和实用的信息通过简报、宣传品、网络等多种有效方式传递给农民。第三,要建设好农村经济合作组。要改变农村以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现状,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把建立农村合作组摆在突出位置。政府要大力引导农户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协助指导农民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组织,实现农民自我管理、技术信息共享、丰增产收。要积极帮助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完善其综合服务功能,要发展“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直接将农民带入市场,要利用农村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
二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科技创新是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技术支持,推动农村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且能够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首先,要在品种创新上下功夫。能否实现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品种优劣是关健,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在研究引进和开发符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上下功夫。其次,要在配套技术创新上下功夫。要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技术创新,产前主要搞育种攻
关,产中主要搞节种、节肥、节水、化除等方面的攻关,产后重点抓产品的保鲜、贮存、加工等技术攻关。第三,要在设施创新上下功夫。农业结构调整要在高附加值上做文章,要以设施创新为抓好,主要有粮食、经济作物的耕、种、管、收、储各环节的机械设施创新,蔬菜、花卉等的环境调控设施创新,家禽家畜和水产品集约化饲养设施创新,农产品加工机电一体化设施创新等。第四,要在推广网络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工作,要建立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导,乡镇农技站为桥梁,村级农业技术推广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纵向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第五,要在农民培训创新上下功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基本途径是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要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科技下乡、远程教育、农民书屋、专家授课、菜单式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为农村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要大力兴办农村职业学校,培养当地技术适用人才,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他们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吸收、应用和传播能力。
三是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因此,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能力。政府在按产业化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以构建农业产业链为突破点。一是建立产业链。走产业化道路,就是通过建立产业链,把加工、销售环节从生产环节中延伸出来,实现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农业生产从要素投入到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实现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二是壮大产业链。构成产业链的要素很多,其中以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商品基地最为重要。要建立龙头企业,形成主导产业,要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使产业链上的各环节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三是优化产业链。产业链的质量高低与功能发挥,取决于其内部机制的作用。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一般包括产、加、销多环节,农、工、贸多领域,龙头、农户、基地多种经营主体,要保证充满活力地运行,就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内部机制,即利益机制、协作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等。
第二,要以制定农业产业扶持政策为支撑点。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内在动力来自于利益驱使,要想提高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就需要政府制定各项产业政策。包括各级财政的资金扶持和国家有关农产品优惠政策及税收扶持,也包括职能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和有关部门放宽经营管理等。
第三,要以调整各个方面利益关系为切入点。要按经济规律,妥善处理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关系,龙头企业和其它服务组织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要遵循扶持生产、互相支持和自我保护的原则,凡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事情,都应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签订合同或契约,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陕西制造,服务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同时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就为陕西省“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指明了方向。
一、产业结构变动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关系理论的现实借鉴
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变化趋势, 它是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变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工业化演进阶段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起点, 一产比重较高, 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一产比重持续下降, 二产和三产比重相应提高, 且二产比重上升幅度大于三产。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 二产比重上升到高于三产, 这时候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一产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 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 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 此后二产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 三产比重居于主体地位, 呈三、二、一产业结构。
钱纳里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以及结构转变和工业化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见表1) 。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该定理表明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可以调整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目前陕西已跨入万亿元省份的行列, 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10021.53亿元, 位居全国17位,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 产业结构有了进一步优化调整, 已经形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4.3∶43.4∶42.3调整到2010年的9.9∶53.9∶36.2。近年来, 陕西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 第二产业比重增长较快, 第三产业比重较稳定但略有下降。同时, 陕西三产就业人口比重也由2000年的55.7∶16.5∶27.8变为2009年的41.8∶23.5∶34.6, 劳动力由一产逐渐向二、三产业流动。按照产业结构变动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关系的一般理论, 目前陕西总体上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半期发展阶段, 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重工业化的产业结构难以扭转。加之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低, 吸纳非农就业的能力不强, 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 导致农业生产率下降, 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难以形成, 阻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仅如此, 近年来, 陕西第三产业比重始终徘徊在36%~39%之间, 且略有下降。不但对农业和制造业支撑不够, 也与目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匹配。据相关资料显示, 2003年世界中低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平均为47.7%, 然而2010年当陕西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4000美元时, 第三产业比重仅占36.2%, 与其相差11.5个百分点。与目前中上等收入国家61%的平均水平, 更是相差24.8个百分点。综上所述,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是加强第一产业, 优化第二产业, 做大第三产业。
二、陕西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 目前, 陕西产业结构方面的主要问题不是各层次产业之间比例的高低, 而是产业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质量低, 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效率低, 重化工业粗放, 制造业处于低端, 服务业发展滞后。
(一) 农业生产效率低
陕西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成的农业大省, 农业基础薄弱, 产业化程度低,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和贡献率不足, 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从人均耕地面积看, 2000年为0.09公顷, 2005年为0.07公顷, 2008年为0.08公顷, 2009年为0.08公顷。尤其是2010年, 陕西粮食播种面积为4740万亩, 比1978年减少30%;比2000年减少17.3%。其中, 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关中和陕南粮食可使用耕地面积仅占全省耕地的36.3%, 耕地后备资源非常有限。从农业产业化程度看, 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模式, 大多数农户的生产还处于“单兵独将”的游离状态, “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集约化生产, 产业化分工与协作不规范, 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看, 陕西省农业灌溉条件较差, 现有水利设施多半年久失修。目前, 陕西省灌溉面积数量不到耕地面积的1/3, 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仅占耕地面积的1/5。陕南、陕北等地, 老式窄幅梯田和中低产田面积占到基本农田的2/3以上, 严重影响农业正常生产。从历年来一产贡献率和拉动率看, 陕西一产贡献率2000年为5.9%, 2005年为6.5%, 2008年为4.4%, 到2009年下降到3.1%。一产拉动率2000年为0.6%, 2005年为0.9%, 2008年为0.7%, 到2009年下降到0.4%, 陕西农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在明显下降。
(二) 重化工业粗放
作为老工业基地, 长期以来, 陕西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工业, 特别是能源重化工产业带动, 能源工业几乎占GDP一半。由于能源使用效率普遍偏低, 加之多数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手段落后, 导致对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根据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能源办联合下发的全国单位GDP能耗指标公报显示:2009年陕西单位GDP能耗为1.172吨标准煤/万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1.077吨标准煤/万元, 高9.5%。截至2010年, 陕西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污强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 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有4个为劣V类水质。区域细颗粒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阴晦天气污染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愈加突出。其中, 关中地区环境纳污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双超载, 属超负荷发展。陕北地区环境纳污能力、生态资源、水资源呈超载状况, 特别是煤炭资源开采历史累积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明显加剧。陕南地区虽然环境承载力较强, 但区域敏感, 发展空间受到诸多限制, 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区域污染、重金属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加重。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推进, 陕西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将不断凸显。
(三) “陕西制造”处于低端地位
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的优势产业之一涉及到航空、输变电设备、汽车、机床工具、重型装备、航天、工程机械等多个产业集群。近几年来, 陕西坚持工业强省,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带动下, 装备制造业总量不断扩大, “十一五”时期, 陕西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为30%,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大而不强”仍是陕西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各行业发展不均衡。据陕西省统计局关于2005年—2010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分行业产值比重显示, 截至2010年上半年,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比已超过50%, 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不但占比低, 而且近几年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二是产业聚集效应还未充分显现, 部分行业集中程度减弱。2005至2009年, 陕西装备制造业总的集中度由55.9%提高到59.8%, 总体呈现较高的集中程度。但分行业看,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集中度相对下降。三是市场占有率普遍偏低, 竞争力较弱。由于陕西装备制造业中, 行业企业多数缺乏核心关键技术, 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小, 在全国竞争力不强。2005年—2009年以来, 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外,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不同程度下降。由于陕西制造业中多数行业都集中在加工组装领域, 处于产业分工的“微笑型曲线”中间, 企业只能赚取很少的加工组装费用, 难以获得高附加值和高利润。
(四) 服务业总体发展滞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服务业占比下降。依据发达国家经验,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 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应该达到40%以上。而陕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0的42.3%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36.2%。究其原因, 主要由于陕西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工业。据统计, 陕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4.8%, 比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低1.5个百分点。二是内部结构落后。在陕西服务业增加值中, 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 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2008年, 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为9.95%, 比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低3%。同时, 由于陕西服务业内部改革相对滞后, 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 经营方式落后, 产业集聚程度低。致使陕西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强。目前仅处于全国第三梯队。三是服务业与邻近省份差距扩大。2005年陕西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排位为第22位, 比内蒙古落后3位, 比天津落后4位。到2010年, 陕西落后内蒙古4位, 且服务业增加值与内蒙古差额由2005年的142亿元增加到558.28亿元;与天津差额由143亿元扩大到492.23亿元。
三、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思路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型
目前陕西经济发展主要是政府主导型, 市场化的程度还不高。为此, 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使政府由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转变。应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及其他体制方面清理和消除影响甚至阻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加快干部考核制度、财税体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鼓励社会创新、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引导经济增长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要进一步推进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实施政企、政事分离, 逐步建立以民生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评价机制, 推动陕西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通过严格保护和扩大基本农田面积, 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二是凭借杨凌农业示范区和强大的科技力量的优势,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 构建具有标准化种植、养殖、深加工、冷链配送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体系。三是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积极推动农村资源合理流动, 以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 要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目标,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 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比重, 促使陕西农业走高端化、高质化、品牌化、细分化之路。
(三) 注重新兴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协同发展
一方面加快对传统产业升级和改造。必须尽快改变陕西制造业在“微笑型曲线”中的位置, 向曲线的两端发展, 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辐射带动的产品。一是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陕西装备制造业, 特别是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和通用机械设备制造三大行业, 提高各行业技术水平, 实现“陕西制造”、“陕西配套”向“陕西创造”、“陕西服务”转变。二是充分利用陕西核工业、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等军工优势资源, 通过“军转民”,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的共同繁荣。三是加快推进能源产业节能减排。通过关闭、兼并以及重组等方式, 整合资源, 淘汰落后产能。同时, 利用先进的勘探、开发、加工技术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率, 降低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培育和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国家九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 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航空航天、太阳能光伏、物联网、煤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的发展, 积极培养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新兴先导产业。为此, 既要科学地制定产业规划, 有效地实施产业政策, 建立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力度, 又要遵循“市场为导向, 企业为主体, 技术进步为支撑”的原则,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陕西省科技资源优势,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依托龙头企业, 实现重大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同时, 积极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 支持和鼓励其做大做强。努力使非公经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力量。
(四) 注重传统服务业改造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并重
由于在第三产业内部, 不同行业的就业吸纳弹性不同, 其中,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依然较大,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次之,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较低。值得注意的是, 近几年, 陕西房地产业吸纳就业增长很快, 比重翻了将近两番;住宿餐饮业变动幅度居中, 达到15%;其余行业变动幅度均小于1%, 金融业的变动幅度为-35.06%。因此, 一方面要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通过不断深化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 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商贸、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支持企业以连锁方式进行改造, 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道路。通过用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技术装备水平的连锁、配送企业。积极完善社区服务业。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和标准, 重点发展社区便民服务、家政、保健、餐饮、教育等行业,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西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 (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 、现代金融业、科技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服务外包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教育、旅游会展、休闲娱乐等潜力大的服务业, 按照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大项目支撑的思路, 依托大中城市和产业集群, 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 形成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另外,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继续发挥房地产业经济与就业的拉动效益。
参考文献
[1].金碚, 吕铁, 李晓华.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几个问题的探讨[J]国民经济管理, 2011 (11)
[2].孙飞.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国民经济管理, 2011 (5)
[3].王岳平“.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政策研究[J]产业经济, 2010 (2)
[4]“.陕西制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5].陕西省统计局.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尽平衡http://www.sn.stats.gov.cn/news/tjxx/2010102293354.htm
一、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两个问题
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变的。在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个转移过程中。
从当前和今后趋势看,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偏差问题,二是各次产业的升级问题。三次产业比例偏差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过低。经过多年努力,这一情况正在改变,许多地方第三产业占比已超过二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今后第三产业占比调整到多高,各地不能一个标准,也不能完全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因为彼此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不同,中国“世界加工厂”的角色还没有改变,工业占比不可能没有底线,一味降低。今后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关键,不是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调整,而是如何突破各次产业升级的瓶颈,提高各产业的层次和水平,这才是根本。比例上去了,而层次和水平没有上去,经济还是不能持续。城市经济是这样,县域经济也是这样。
二、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一些地方县域经济中,工业占总量的80%以上,是主要的支撑力量。从现阶段的供给与需求来说,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应当立足现实,继续把工业作为发展重点。其原因有三:一是工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是工业的补充。许多服务业部门,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工业,没有工业,社会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二是县域对服务业的需求不同于大城市,只能突出重点,适度发展,拉长短板,形成地域特色,避免赶浪头、搞跃进;三是从反映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看,第二产业好于第三产业。工业无论是在税收,还是就业、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等方面都有比较优势。魏桥集团一个企业就占山东滨州市利税的40%。所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好工业这篇文章,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个方向应当坚定不移。
三、选好工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现在产能过剩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常态化,不是偶然现象;二是普遍性,几乎没有哪个行业产能不存在问题;三是难逆转。一些企业由于是在急速膨胀时期发展起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只能面临淘汰关停。这种情况在县域经济中比较突出。今后行业发展的空间在哪里?潜力在哪里?下面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抓好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由于区位条件等原因,县域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容易,产业结构调整不能离开现有基础从头再来,抓好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是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要本着“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方案,明确培植发展哪些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哪些传统优势行业,化解淘汰哪些低效落后产能,通过招商引资、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途径,打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对于这一点,山东省委省政府认识很清楚。要求省经信委制定了20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具体到企业、产品和技术装备,针对性比较强。省长、分管省长逐个听汇报、做点评、督促落实。这是过去没有过的,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盯住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原材料创新、研发和攻关。现在企业大量的生产线、关键设备、重要原材料都是进口,造价也很高。如碳纤维很多地方在上,但高档原丝国内就生产不了。日本的每吨100多万元,国产的只卖十几万元,高端产品还不能用。有个企业生产了一种医疗器械,大部分零部件自己生产,但有种膜需要进口,这个东西不解决,这个器械只能是一堆废铁。山东阳信一个企业做出口餐具,诺贝尔奖发奖仪式的赠品就是他们的餐刀。这个企业年产1000多万套刀叉,用的不锈钢全部要进口。重要原材料如此,其他高端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依赖进口就更多、更普遍了。这些都是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不能再盯着一般化的大路产品。应当沿着产业链向上或向下分析查找,看看哪些是关键的、进口的、国内生产不了的,寻找国内外的资料和合作伙伴,开展研发和生产。这是县域经济今后升级换代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所在。
第三,倡导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当今世界制造业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制造业服务化,或者叫服务型制造。有资料显示,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的企业已达58%,而中国企业不到3%;全球1.3万家制造企业,服务环节盈利比制造环节平均高76%,服务利润占总利润的46%。因此,在产业形态上,县域经济也要推进二、三产业的融合,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不仅适应需求,而且创新需求,积极推进金融、研发、设计、物流、总集成总承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拉长微笑曲线的两端,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和目标。要按照服务业发展规律办事。制造业发展是以大项目为导向,有项目就有规模,就能形成生产力;而服务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需求才能有服务。要把服务业搞上去,依靠的是人才和环境,哪里有人才、环境好,服务业就能在哪里开花结果。所以优化营商环境很重要。
四、注重市场主体的增长质量
从企业构成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降低门槛,优质服务,增加市场主体数量,释放民间经济潜能,这是正确的。今年上半年,山东省新增市场主体43万户,同比增长48%,其中服务业占70%以上。当前经济缺什么?现在全省市场主体433万户,数量并不少,缺的是质量。这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乏创新能力、市场驾驭能力、产品档次和水平。所以在发展市场主体时,应扶大促小,提质增效,眼睛要盯在已有企业的发展上,注意把已有企业抓好,不要仅仅看市场主体数量增长了多少。二是引导民营经济向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现在山东民营经济中,个体户多,私营企业少,个私比是4∶1,全国是3.5∶1,江苏、浙江是2.6∶1。其中有经营者观念和能力问题,也有政策问题。省里准备出台政策,对因“个转企”税负增加的,由地方财政给予补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免除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三是发展外商投资企业。目前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3%,数量不多,需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和招商力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动力。以上三方面,是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时应注意的结构性调整和选择。
五、在做精主业基础上做大做强
县域企业在发展战略上,不应再受过去贪大求多做法的影响,提倡做精主业,适度多元,不再盲目地膨胀发展。尽管现在市场形势不太好,但一些总规模并不大的中小企业情况不错,原因之一,就是多年来转型不转业,坚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自己擅长的事,小企业占领了大市场,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不少。瑞士的钟表、意大利的皮鞋,规模不是很大,但产品质量优良,水平档次居世界前端,卖价也很高,做成了百年老店,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今后企业应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做精做细做透主业的基础上再去做大做强。多元化也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自身管理经验、技术特长、市场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适度多元,科学多元,在产业链上进行延伸扩张,尽量避免跨界太远。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形已基本形成。
1、龙头企业的建立和带动,促进了我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基地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3、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服务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4、专业化交易市场的建设,大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农业产业化的最终落脚点是销售和流通,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畅顺的流通渠道,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人认为农业的产业化不过是对传统农业的改头换面或换个说法而已,而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政府也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在操作上也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同时,不少人将专业大户发展单纯地与产业化相结合,发展几户大户,成立几个协会,就可以宣传产业化水平上台阶了,而不重视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不重视产加销、农工贸有效结合,这样的农业很难参与市场的竞争,农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不到深度开发。
2、企业与农民、市场的桥梁作用不够明显,联系不够紧密。
3、中介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实力弱,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发挥作用不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组织的创新,通过产业化组织的中介作用,建立起农民与市场的协作关系,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4、缺乏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5、科技推广工作乏力,机构不健全。
三、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必须要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基地建设最为重要。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生产优势。在发展基地时,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愿,正确引导,合理配制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地区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2、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弱化种植农业,强化加工农业。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在发展这些龙头企业时,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的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大型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3、强化中介组织建设,加强组织与农户的联系作用。一是要规范中介组织行为,克服盲目发展;二是要培育中介组织的发展载体,使中介机构在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均有企业支撑,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我镇拟建的蛋禽协会,就依托我镇规模较大的孵抱、运销、加工等个体户,从组织形式和服务内容上将会更加完善;三是要建立组织、农民、企业的利益共同机制。中介组织在服务农民时,可采取各种形式,发展经济实体,与农户、企业建立产品(商品)供销关系,明确农民、企业、组织之间的利益分配原则,从而壮大组织实力,扩大组织规模,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更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一是应建立产业化发展风险准备金,制定具体的风险金管理和使用办法,重点就放在对公司、农户的风险补偿方面;二是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证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三是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四是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5、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兼并等形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动,完善土地流转使用制度,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以使农用土地向农业经营能手转移,促使土地相对集中,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是不能搞强迫命令,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二是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三是不能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四是要完善流转合同,不能放任自流。
农业专项资金,主要包括预算安排的农业专项支出,预算外农业专用资金,政策性农业专项贷款,以及外资运用农业项目的资金。对农业专项资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农业专项资金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均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县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也愈来愈关注,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深化农业专项资金审计,提高审计质量水平呢?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重点资金、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审计是搞好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关键
(一)抓好重点资金的审计。从近几年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实践看,抓住重点资金审计,一方面能反映出农业资金管理使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能引起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对“三农”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些年来,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对同发展资金、“两化”资金、扶持龙头企业资金、扶贫资金、水利资金、农业专项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重点资金的审计,不仅揭露查处了专项资金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规范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引起政府部门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如通过我处去年对农业专项资金的审
2施主管部门,就帐、表、证进行账面审计,以摸清农业专项资金投入的总体规模,掌握支出的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必须沿着资金流向,深入乡镇、农户及项目实施地进行检查,才能最终核实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如我们在某单位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有一农场以种植牧草为由,向该单位申请补助经费10万元,通过账面审计与延伸调查相结合,深入农场和基地,发现该农场并未组织牧草种植,而是将75亩土地租给肉牛饲养场经营,至年底该专款仍未使用,虚报经费补助10万元。又如某食品冷冻公司向财政申请建设冷冻库房补助资金30万元,经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并未建设冷库,而是将补助用金用于建设食堂和内部招待所,未经批准擅自改变了项目的建设用途,挤占挪用了项目建设资金。因此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深入现场实地调查了解,才能发现用款单位是否存在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或挤占、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的问题。
(三)将专项资金审计与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相结合,以核实项目支出的正确性。农业专项资金多数是以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等形式实施的,多数项目都可通过审计工程决算的办法,核实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审计必须牢牢抓住项目和资金、工程决算和财务决运行和资金运用的轨迹来进行监督,全面客观地反映项目的建设情况。审计除了对资金拨付环节进行审计外,还应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审计。一方面审计有关项目建设支出账,检查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另一方面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对项目质量、项目数量等进行实地核对,对照项目计划书中建设内容审核其完成情况,看其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有无旧工程新决算、小工程大决算等套取国家专项资金等违法违规问题。因此将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与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结合起来,是深化专项资金审计的需要。
(四)在专项资金分配环节改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即对分配方案进行审计,检查分配方案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有利于农业发展,有无侵害农民利益。现行农业专项资金分配环节的审计均为事后审计,即对分配结果进行审计,而非分配方案进行审计。由于各地在分配农业专项资金时,受自身认识的局限或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国家政策掌握不一,导致各地某些专项资金分配的不平衡。
三、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是提升农业专项资金审计成果的途径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目的是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资金管理,落实国家的农业政策,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深入查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是达到审计目的的关键,也是提升专项资金审计成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统一组织的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中,均要求各区在全面掌握情况、认真查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进行研究,提出加强管理、完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亦取得了较好效果。
(县农业局长彭新平)
一、农民增收发展现状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开展“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深入村组农户,进行走访、座谈,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全县粮油产量的逐年增长使我县农民增收的基础更加牢固,特色骨干项目使我县农民增收的优势更加显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县农民增收更加显著,在惠农政策支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下农民增收的幅度更加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恢复性稳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幸福指数日益趋高。
同时,竹溪是山区农业县,因受土地、交通等纲性制约,农民增收与其它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农民收入主要由种养业收入和打工收入构成。并呈“三个特点”:
一是粮油种植增收保稳定。全县粮油因为产量、价格同步恢复增长,增收作用不断增强;但相对而言,粮油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增收幅度较小、利润小,一般仅满足于自给自足,保持生活稳定,现金收入较少。一家老小仅靠粮油种植,生活将十分困难。
二是特色产业增收促进步。全县的茶叶、药材、蔬菜等特色作物产量增、效益增,增收作用也非常明显,但由于市场供应份额较小、产品加工粗放,仅仅处于原料生产,拉动全县人民大幅增收还有一定距离。
三是外出务工增收强支撑。外出务工增收对我们经济收入和状况来讲,仍是农民增收的主动力。但仅靠务工,由于受农民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的制约,挣得钱也只是辛苦钱、低收入。
所以,全县农民增收仅靠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一种方式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必须采取“九牛爬坡、个个攒劲”的方法,加强对促进农民快速增收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二、制约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1、农业灾害应对措施积极,但自然灾害可控性差。农业大多数是靠
天吃饭的产业。近年来,农业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业丰收的不可预测性增加,再加上我县县级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影响了农民增收。需健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预警体系,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投入力度,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2、国家惠农政策措施好,但倾斜山区农业发展较少。政策投入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但我县粮油总量偏少,特色产业规模不大,国家扶持粮油产区和省里扶持板块经济的政策对我们支持不多;再加上农业用地越来越少,农业产业板块总砣子小,导致国家惠农政策倾斜力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大、增收空间缩小。建议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和涉农项目,多向山区贫困县倾斜,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强山区农民增收渠道。
3、特色农产品初具规模,但产业化发展不够。近年来,虽然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品牌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进步,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存在着基地建设质量差、产出效率低下;加工水平低、还处于卖原料和加工初级产品阶段;龙头不强,龙头企业发展处于“小的长不大、大的做不长、长的没做强”状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发展不够,社会化服务方式有待改进。
4、科技创新推广有效果,但整体应用水平仍然较低。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了覆盖工程、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等系列科技创新工程,并在粮油高产创建、轻型简化栽培、生物防控病虫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提高粮油产量、调优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技推广应用的普及率、转化率、贡献率还很低,在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试点示范还没有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到边到角;从推广方式上,还存在两条腿、一双手、凭着一张口的古老方法,从而降低了科技推广应用力度。还需在研究和探索创新机制、创新推广方法、增加科技投入上下功夫。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措施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必须避危寻机、发挥后发优势,坚持“弯道超越”战略,举科技发展大旗、用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把活农、壮农、兴农、护农、强农、保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重要时期的任务抓好、抓落实。
1、项目活农,加大农业投入。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一是鼓励民间投资。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规范承包地转包、租赁、入股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允许农户将土地入股参与农业投资。二是抓好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建好农业项目库,加强项目的申报、储备和管理,做到争取项目不掉队、不断档。三是增加财政投入。要稳定提高农业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要根据资金性质和用途,继续向优势农产品基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重点龙头企业倾斜。金融机构专项贷款和小额贷款也要突出支柱产业和产业带基地建设,对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要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额度,实行以奖代补,不断推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四是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
2、龙头壮农,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要抓好产企对接。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订单抓生产,建立一批与企业需求相配套的优质原料基地,实现企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二是打响品牌促对接。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四个一批”战略机遇,立足现有的茶叶、魔芋、黄姜、药材、果蔬和粮油等产业龙头,进一步搞好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品牌争创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县特色产业。三是抓好园区建设促对接。进一步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关联度大的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入园发展。积极引导加工向农业主导产业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集聚效应,把县工业园区真正建成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四是进一步科学规划产业板块布局。要紧紧围绕“南特北茶”的长期发展战略,按“短期烟、魔、芋,中期药,长期干鲜果”的思路规划南部山区乡镇产业发展,北部乡镇继续主抓茶叶、鲜果、黄姜、蔬菜产业发展,努力在优化布局、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建有机绿色板块,打造生态品牌竞
争优势。
3、科技兴农,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继续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和转化率,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是继续引进、推广一批名、优、特、新品种,提高优质良种普及率,使全县农、特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5%以上;二是推广一批成熟的粮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如:薯稻两膜栽培技术、玉米综合配套技术、有机贡米生产集成技术等;三是加大对油菜免耕、水稻抛秧、一次性施肥等轻简栽培、节本增效技术的普及力度;四是强化病虫防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五是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搞好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种—养—沼模式,搞好秸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六是强化特色生态农业的辐射力,大力推广茶鸡共生、虾稻共养模式,实现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现代农业的可比效应。
4、执法护农,加强农业法制建设。一是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广泛开展农业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依法治农、兴农、护农意识。二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强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的监管、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三是进一步抓好植物检疫和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严防重大植物危险性病虫的传入和蔓延。四要逐步建立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运用现代工业标准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监督、检测和认证服务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设。通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5、素质强农,加大农民知识培训力度。一是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通过不断创新培训机制和培训主体,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和制定培训计划,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提高科技入户率。以实施增温、植保、测土、农科教、信息工程为重点,重点抓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采取科技培训、示范、宣传、技术承包、办示范点、扶持示范户等方式,提高入户率、到田率。三是实施田间培训的纵深发展。培训跟着季节走、课堂不局限于室内,引导农民自觉、自发、主动接受新事物,促进农业成果转化。并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和试验,提高农业科技的渗透力。四是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培训机构,进一步探索贷款培训、就业还贷,校企联合、订单培训,就业培训、就地转移的新办法、新机制,形成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双向流动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实现稳定就业。
6、生态保农,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一是坚持标准化生产。要完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建立绿色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促增收,推进标准化生态示范区建设。二是培植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坚持种植原种优质化、种植布局区域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和产品品牌化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强土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污染、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从而实现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竹溪县农业局
关键词:高校学报,期刊,网络出版,品牌
学报工作在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教师科研成果评定的一部分, 核心期刊和作为SCI、EI收录的刊源期刊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发表论文的首选, 致使高校很多优秀的稿件外流, 再加上综合性期刊专业信息量少, 发表周期长, 使高校学报不再是本校教师投稿的首选, 因此高校学报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本文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以下简称《学报》) 的办刊经验, 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1. 体现本校特色, 拓展外稿资源
充分发挥高校学报在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科建设水平的窗口作用, 紧盯本校重点学科、前沿学科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助的课题组的研究进展, 积极地与其课题负责人进行联系, 将这些专家、教授聘请为本刊的编委或者审稿人。
其次, 调动编委和审稿专家的积极性, 使他们有一种使命感。请编委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 介绍行业内知名的专家给编辑部, 协助编辑与这些专家联系, 从中选择优秀的专家聘请为本刊编委或者审稿专家, 并积极吸纳他们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学报上发表, 同时请编委及审稿专家参与学报的组稿工作, 向《学报》推荐优秀的稿件。目前, 《学报》编委和审稿人共122人, 如果每人每年向《学报》投1篇文章, 就有122篇文章, 这对提高载文质量、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建设高质量的编委和审稿人队伍, 提高刊物质量
编委和审稿人是期刊发展的灵魂, 是提高刊物载文质量、提高刊物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而学报发展至今, 有些编委已经退休或者不再从事教育科研第一线的工作, 不能很好地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 这势必会对学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可以解雇这一类人员, 同时通过拜访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知名的专家教授, 将他们聘请为本刊的编委, 再由他们推荐聘请本行业优秀的专家, 作为本刊的编委或者审稿人, 这样就可以通过学科内专家结构的优化建立起优秀的专家队伍。
3. 改变办刊形式, 提高竞争力
综合性高校学报, 栏目分类多样, 在与专业性强的期刊的竞争中, 由于单栏目载文量有限, 造成了部分校内稿件外流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 可以将内容相近的栏目合成一大类, 再针对大栏目, 定期以专刊的形式进行出版。
与传统期刊比较, 交互性强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 它可以实现出版的“零库存”, 降低了出版生产的成本。开放存取 (Open Access, OA) , 通过信息数字化、在线出版和传播、免费获取 (全文) 、赋予用户宽泛的使用权限等方式, 已成为目前国际期刊界流行的出版方式, 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国内期刊界对OA的重视越来越高, 例如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2005年版) 中收录的160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 2006年1月有OA期刊167种 (占10.4%) , 2006年7月有198种 (占12.3%) , 到2007年1月增加到230种 (占14.3%) , 每隔半年增长约
2%。
在这样的形势下, 学报也尝试着自己的OA建设, 通过重建网站, 将期刊全文上网, 从而方便作者和读者在线阅读、下载和订阅。
5. 结语
高校学报是高校科技积累的库房、成果展示的场所, 在高校对外宣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国内外竞争的加剧, 给高校学报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在新形势下, 我们只有不断创新, 突出自己的特色, 大胆借鉴别人优秀的办刊经验,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 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美莺, 从作者结构变化谈高校学报改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4, 15 (6) :647-649.
[2].文涛.从专业期刊评价指标看大学学报改革的必由之路[J].编辑学报, 2004, 16 (1) :51.
[3].田志红, 赵立芹, 秦志春等.走出瓶颈区, 开放办学报——关于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 编辑学报, 2003, 15 (4) :283—285.
[4].于振东.学报未来的市场化走向[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 (1) :86—88.
[5].熊家国.开放办刊视野下的高校学报改革之路[J].编辑学报, 2004, 16 (5) :356—357.
[6].沈波, 周广礼, 夏爱红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的办刊经验与体会[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 (5) :788-790.
[7].孙蛛凯.期刊网络出版对学术进步的影响[J].现代情报, 2005, 25 (12) :142—144.
[8].夏翠军.开放存取出版的产生探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 (4) :546-548.
[9].李麟, 初景利.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及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 (3) :341-347.
关键词:东川区;干旱;农业抗旱措施;工程抗旱措施
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29-2
1 东川区概况
东川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和昆明市最北端,境内最高点为拱王山的主峰雪岭,海拔为4344.1m,最低点在小江与金沙江的汇水处小河口,海拔为695m。由于长期受金沙江和小江及其支流的强烈侵蚀和切割,形成了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地形地貌,使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9.9℃,全年无霜期345d左右,年平均日照为2259.1h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705mm。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干雨季分明。干旱比较突出,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坡耕地多,保灌面积小,季节性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干旱缺水一直是东川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农业抗旱节水技术,最大限度发挥农业生产潜力,才能实现农业稳产、农民增收。
2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结构
在确保粮食总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围绕增收调结构,提高增效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针对农业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发展耐旱作物。在以海拨160m以下的小江河谷热区抓好反季菜、瓜、果、经济作物产业群,形成蔬菜、优质瓜果等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以海拔1600m以上至2200m的二半山区抓好优质粮食产业生产,配合经济林果和优质饲料生产,抓好优质经济林果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水果产业的发展,形成优势经济产业,实现生态恢复。同时,发展经济林果产业也是实现节水的一项主要有效措施,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在海拨2200m以上高寒山区主要抓好马铃薯、牧草和药材种植。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现有规模上通过项目带动逐步形成特色优势明显、布局合理、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业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加快培植主导产业,推进农村生产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按照优化农业结构,把优势产业做大,逐步形成了粮、菜、畜、果、药材和农产品加工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结构类型也由原来的“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化。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新兴特色产业较快发展。
3 农业抗旱节水科技措施
3.1 品种选择 选择防旱耐旱品种
不同作物间的耐旱性差异较大,谷子、地瓜、花生等作物抗旱性强,在缺水旱作地区可扩大种植面积。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间抗旱性也有较大差异。抗旱品种较一般品种根系发达具有深而广的贮水性和调水网络,具有受旱后较强的水分补偿能力。
3.2 精耕细作,蓄水保墒
合理翻耕可以创造疏松深厚的耕作层,切断土壤的毛管空隙,减弱毛管作用和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了土壤的通气、透水、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翻耕要坚持,秋耕要早、要深,春耕宜早宜浅;降雨后及时中耕,可疏松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既能保墒调节土温,又能促进通气和养分分解,即“锄头底下有水又有火”;镇压可将表层土压碎,减少缝隙,防止水分蒸发损失,同时接通了毛管,将下层水上升到表层,起到提墒作用。压碎土块,平整地面,可减少漏风跑墒,形成一层疏松散碎的干土层,起到覆盖保墒作用,耙耱后整个土体含水量都有显着提高。
3.3 合理施肥抗旱
由于腐殖质疏松多孔,吸水能力强,热容量大,胶结性强,所以可很好的改善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保水性和稳温性等,并提高了土壤的胶体活性,从而强化了土壤协调和控制其内部热动态平衡的能力。因此,增施肥料可降低生产单位产量用水量,在有机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增加土壤的蓄水性,生产中可使用土壤改良剂、种植绿肥、合理轮作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结合合理耕作,促进土肥相融,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和空隙状况,增加土壤的蓄水性和透水性,使土壤保持较多的有效水。
3.4 地膜覆盖保墒
春播作物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抗御春旱。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是保湿、增温,保持土壤的疏松结构和养分的分解转化,促进玉米早出苗,根系、叶片早生快发,茎秆粗壮,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发育而表现穗大、粒多、粒重,早熟高产;秸秆覆盖是将作物秸秆粉碎,均匀地铺盖在作物或果树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量,起到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和缺墒季节,采用“以松代耕”、“以旋代耕”、“高留茬免耕套播”和“贴茬免耕直播”等方式,可以增加水分入渗深度和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分流失(跑墒),节约用水。
3.5 栽培方式
种植制度实施水改旱,将无法灌溉的水田适时改种玉米、红薯等旱作,可以有效降低旱灾造成的损失;适当调整播栽期,合理安排茬口,实施合理的间套种、轮作制度,如在山区进行玉米间种豆类再套种绿肥或萝卜;玉米间种马铃薯再套种绿肥或蔬菜;在海拔1800m左右的地区用玉米间种豆类再套种豌豆或蚕豆;在海拔1800-2200m的地区可利用马铃薯的休眠特性与小春(麦子)进行一起种植,待小春收获后马铃薯才出苗,这样就可避免冬季干旱造成缺塘(缺苗),也可节省劳力,降低成本。间套种可让作物合理利用时空,有效利用雨水资源。
3.6 栽培方式
扎实推广科技措施,应用水稻精准栽培、旱育秧、育苗移栽等节水栽培措施,充分利用时间差、空间差和有限水源,育苗抗旱可实现大面积抗旱为小面积抗旱和异地抗旱,充分抓住有利时机,保证作物有正常的生育期,一般在海拔2000m以上地区要确保4月下旬以前定植,海拔1600-2000m地区要确保6月上旬以前定植,在有条件的地区种植期尽量提前;采用等高线种植、台地种植等方式截留雨水,减少地面径流和冲刷,保持水土。
4 工程措施
4.1 新修水利,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有条件的地方要新修水利工程,采取蓄、引、抽、拉、提、截等多种措施,增加抗旱水源,确保抗旱用水;加强和完善灌溉工程设施,防止渠道跑、冒、滴、漏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方面,要大力增加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广应用水泥预制件硬化渠道,也可以用防渗材料对干、支渠进行衬砌。经济条件薄弱的地区也要因地制宜对现有设施加强维护,节约水资源,努力提高保水供水能力;减少田间渗漏,减少缺水水田区的田间渗漏非常重要,也是抗旱节水的重要环节。减少田间渗漏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废旧塑料薄膜铺垫田间、田埂、毛渠,也要尽量缩短渠道长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渗漏和流失。还应在单排单灌地区杜绝灌“跑马水”,而采取小水勤灌、只灌不排等措施。
4.2 土地治理
主要包括坡改台和基础设施配套改造,可以调整土地资源结构,配套和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土壤改良,可以改善耕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增加有效耕地利用,提高耕地生产潜力,耕地质量、产出率和耕地等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梯田(地)保土、保水、保肥,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加强。在提高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规范水流途径,减少水流对地表的冲刷,可有效地阻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土地资产效能,提高节水、节土,保护和建设生态农业的意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民生活和居住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3 集雨蓄水灌溉模式
主要由六部分构成,分别是集雨场(以田间路面、坡面、场面为主)、下水沟、过滤池(滤掉泥沙和杂物)、蓄水窖(一般蓄水30-60m3)、提水泵、输水管(连接田间灌溉)。其实质是通过对降水地表径流的调控,实现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一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降水地表径流的调控是手段,利用是目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应用有它一定的适应性,应因地制宜,一般不会对区域水环境的变化带来负效应,在适当区域大面积推广发展集雨灌溉是可行的,有可能发展成为高效农业,而且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也有促进作用。目前,应着重集中在技术的区域适应性、雨水资源潜力及利用模式,技术的标准化、集流与防渗材料,提水与灌溉设备等方面。
4.4 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是科学灌溉,发展节水灌溉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战略性措施,是田间用水的一场革命。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沟灌、沟中覆膜灌、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其中沟中覆膜输水和管道输水等,可节水20-30%,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70%,滴灌和渗灌可节水80%以上,并且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土地、节省能源、节约肥料、节省劳力、节本增效,有利于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大田生产应用中,各地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配套不同灌溉时期、不同灌溉次数、不同灌水量的调控技术。
4.5 加强生态恢复,实现保水蓄水
加强生态建设,能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它可减弱田间风速、减少地面蒸腾、减少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空气湿度水。在海拔2500m以上高山区,有计划的营造高山松、冷杉等耐寒树种,恢复植被,建立牧草場,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在海拔1600-2400m中山区地带,实施退耕还林,以营造防护林为主,充分利用水资源和陡坡耕地,发展以核桃为辅的经济林;在海拔1500m以下的干热河谷区,以小江为主线,结合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在荒山荒坡实行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护林的同时发展热区经济林。结合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林产业,搞活森林资源经济,发掘林木、林地资源经济优势。
5 生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
近年来,我国已研制开发了多种生物和化学、有机与无机的抗旱保水剂、抗蒸腾抑制剂等,在旱作节水农业上得到推广应用。主要用于拌种、拌肥、蘸根、流体播种、基质育苗、树木移栽等,以增强作物根部的吸水保水能力,提高出苗、成活率。
几点思考
调研时间:2015年9月15日
调研人: 殷
开
鲜
关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展农村产业是解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事。如何立足安乐河镇基础资源.挖掘其发展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逐步走向产业化,使其成为具有较好市场效益的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
宁强县安乐河镇位于宁强县西方南角,全镇辖6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2206户8936人,总面积150.48平方公里。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产业富镇”战略,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两条主线不放松,确定了”短抓菌、长抓果、家家户户发展养殖和劳务”的产业发展重点,使农村产业基本达到了镇有基地、村有特色、组有重点、户有项目的要求,步入了长短结合,发展和管护并重的良性轨道。2015年全镇发展食用菌272万袋,新引进二元母猪46头,生猪出栏12046头,建设2000亩以上的示范户1个,完成了4个村2500亩的核桃管护任务,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个46户,实现劳务输出3250人,创收5900万元。虽然全镇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全镇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偏小,农业基础差,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这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发展农村产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就我镇而言,发展产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调整不优化,产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二 2 是农村产业发展无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做支撑;三是缺乏资金、技术及专门人才;四是产业项目没有政府保护价规定,农民发展产业存在着怕风险、主动性不高。五是现行的产业扶持政策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产业的需要。
二。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村自然经济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发展产业思路还不够明晰。就安乐河镇而言,全镇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产业发展仅停留在个人自然经济中,缺乏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思路和有力措施。
二是政府资金投入不够。因资金有限,作为基层政府大部分资金投入到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民生工程,无力挤出更多资金扶持产业建设。
三是现行机制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产业发展涉及到资金、土地、信息、技术、市场等因素。作为现行的扶持政策还不健全、完善,尤其是信息、市场、技术等服务体系还比较滞后,对壮大产业规模还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是产业发展缺乏农业技术人才。作为农村基层,技术人才仅为政府农技员,人员少,力量单薄,大部分技术人才集中城市,对于一些特色产业,技术人才更是严重匮乏。
三.应对措施
发展农村产业化,对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理清思路,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项目。项目是发展农村产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搞好项目建设,能够有效的培植产业,加快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要科学谋划项目。紧紧抓住机遇,准确把握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市场走势,立足自身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找准产业项目,做到实施一个项目,培植一个农村支柱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二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要积极争取项目。筛选、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农村产业重点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可研、包装、申报和推介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三是强化市场理念,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村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刘家坪村成立合作社1家,涉及种养业领域。今后,每兴起一个产业,就发展一个专业合作社。这样做既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提高了农民及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促进了一些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是加大农业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作为基层农技部门,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致富项目,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产业发展大户、示范户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家庭农场是由家庭经营的、对土地有较充分的使用或占有权,能够自主经营、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这种组织形式,从它的初始状态到当代,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长期的锻炼和考验,在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更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至今仍是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主体组织形式。家庭农场的创办和兴起,对发展农业现代化县有现实的意义:打破了铁饭碗,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利益和责任紧密结合,调动了国营农场广大农工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家庭农场的兴起,带动了一大批农工走上靠勤劳致富的道路,从整体上促进了农场和农工富裕程度的提高;家庭农场的兴起,无疑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农场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家庭农场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l、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能够为农产品市场的发育打下基础。一般的家庭农场,最初的经营规模都比较小,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营能力的提高,农户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总是不断地扩大规模,此时的家庭农场已超越了自给自足的方式,他的农产品主要是为了进入市场,这在实际上就是推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出现,并不断地促进其逐步发育。
2、家庭农场生产的专业化,能够带动为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农业有了自己的市场,当市场成为农产品的主要出路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农户们想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由多种经营转向专业化生产。家庭农场经营的专业化需要社会为其提供诸多方面的服务,促使一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产业组织和人员进入各方面的农业服务领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产生、发育和完善。
3、家庭农场可以加速农业产业化的一体化。由于利益的调节作用,使得以服务于农业为主的贸,工、商、产、供、销和其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部门,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不断调节相互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在农业内部形成产业一体化,既保护了农工的利益,又提高了农业产业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并推动家庭农场及其他服务组织更加积极地向现代化迈进。
4、家庭农场的发展,可以加速垦区小城镇建设。家庭农场提高了农业生产集约化的程度,缓解了农业劳力紧张的状况,同时也将促使农场职工职业的转化和分流,一方面使农工加人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去,从事更大范围的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农工到乡镇企业中去谋职或从事个体工商业,促进农场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家庭农场是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股份制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既能弥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前条件下的某些不适应,也为农业生产向更高层次的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发展打下了基础,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二、发展家庭农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l、家庭农场应具有商品生产特色。家庭农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国营农场已形成的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体制和地理环境,有发展家庭农场的优越条件,在土地资源、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农工素质等方面占有较大优势,因此应做到快发展、多发展、高质量。
2、必须明确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要依照国家、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土开发、生态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做出一个科学的规划,促使家庭农场健康顺利地发展。
3、从发展大农业出发,在林业、牧业中发展家庭林场、牧场。新疆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前景非常广阔,大力发展家庭林场、家庭牧场,对新疆的农业发展必将产生大的影响。目前,已具雏形的家庭林场和简单的家庭牧场也为数不少,某些情况可能还好于种植业,只要加以规范,其发展速度和质量也不会低于种植业。山区可以发展家庭林场为主,牧区可以发展家庭牧场为主,平原产粮区可以发展家庭农场为主,走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牧结合的家庭农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2-1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选择07-27
对办事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09-12
调整陕南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与对策07-27
临高县农业产业结构及优化配置06-01
关于加快拜城县煤炭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05-31
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讲话稿10-26
推进旬阳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11-20
加快##县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12-03
大力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