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精选7篇)

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 篇1

发布时间:2011-2-18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摘要:本研究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分析来解释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理,对如何发挥金融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源配置中的主动性,运用金融政策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系统研究。关键词: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金融支持

一、导论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处于低水平。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依托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过程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目前,我国已经初步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朝着发展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的方向进行,技术和创新已经成为产业调整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从资金的角度来说,不论是以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还是以资源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无论是物质资本形成还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都离不开资金的运动和调节,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和调控。

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在产业范围内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力度不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机构的支持等。

金融通过资金投资导向的变化,促使资金在不同产业投入比例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商业性金融调节使资金流向收益高、利益大的产业,而对于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可以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一个迫使旧的产业结构发生松动、淘汰、改组与发展的宏观氛围需要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民营企业在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市场化建设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直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发展环境中。从融资角度来看,一方面,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是获得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还是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都困难重重。从短期资金供给来看,对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只相当于总规模的1%左右,与当前民营经济对我国GDP贡献率达65%形成较大反差。由于民营企业在经营中资金趋紧的状况,也就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其结果,主要依靠内源融资的民营企业在规模化发展上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做强做大。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血缘关系,加之政府对银行行为的干预,其结果对国

有企业过度的信贷倾斜,加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投资冲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导致我国金融体系中积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多种生产方式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这就需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快速、高效处置金融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需要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以适应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在我国经济进行全方位战略改组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可以在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民营企业参与金融资产处置,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并为其提供宽松有利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二)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不够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出现,及时的解决了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它以积极开发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投融资对象,通过将分散的、愿为较高收益承担较高风险的中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形成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大机制,再由风险投资机构将资金集中管理投入到新的科技项目中,以此来推动高科技产业不断发展。从深层次看,风险投资的兴起不仅在于其在资金方面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发展了一套区别于现有融资方式的有效的资金配置、使用、监管的机制,把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企业管理层的目标统一起来,建立了一套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机的结合了资金、人力资源、高新技术这三大宝贵资源,提高了融资的效率,形成了适应高新技术的金融创新模式。

银行具有逐利性的特征,为了让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会尽量避免高风险的周期长的贷款。于是很多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都不愿意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从事高新技术经营的都是一些中小企业,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有限,信誉度也不高,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打算,都不愿意支持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即使他们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三)金融对地区经济支持不合理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特征,就是首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对中部和西部的投资较少。建国以来,我国的大部分国家产业投资,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的省市区,以其历史上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吸收了大量的投资,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条件,进而带动技术、人力、管理一系列的联动效应,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长期以来都得不到投资的支持,资金一直是经济前进的最重要瓶颈。从2008年中国金融论坛的报告得知,目前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在存贷款方面,从人口来看,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存款、贷款和GDP的差距却很大。目前来看,东部地区存贷款占了全国的60%左右,这个差距比GDP的差距还大,西部地区存贷款占全国的15%左右,中部地区在15%左右,东北地区在8%左右。在金融机构的数量方面。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很不平衡,中资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中型商业银行的总部全部设在东部,中型银行分支机构主要设在东部。外资银行机构中,14家外资法人机构全部在东部,189家外资银行分行中177家在东部。在城乡金融发展方面,城乡金融发展的差距在东西部都很大,西部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可能比东部和西部的差距更大。从金融投入看,2008年,西部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9.7%,而全国平均为15.7%。国家金融机构对东部地区特别青睐,各类商业性股份制金融机构从自身盈利角度考虑,更是不愿意把信贷给予中部和西部地区。由此,大量的资金都集中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有了资金的支持,经济更加发达,信誉度更好。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一直受到资金的约束,经济止步不前,用以抵押的实力也很小。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对策

(一)调整信贷投向,使金融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配套协调

调整信贷资金投向,改善信贷资金投资结构,确保产业重点,进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信贷投资方向能反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贷投资方向的正确与否。针对我国目前情况,信贷应由外延型、数量型的产业转向重视内涵型、质量型的产业,大力支持技术含量高、产销对路、经营效益好的企业,满足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确保重点产业这一方面,具体地说,要加大对农林水利等的信贷投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革中的发展,完善住房信贷体系,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改进对企业的综合配套金融服务。在做好这些同时,积极利用金融这一调控手段,控制产业结构调整的规模、速度和力度。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品种和方式,加大对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重点是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对有市场、讲信用、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小额农贷”,推行“大额农贷”,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有效投入,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积极拓展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继续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建立健全贷款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

二是督导金融机构立足实情,加大对优势行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优质招商引资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外汇贷款营销力度,充分挖掘外汇利用的潜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和外贸出口的发展。三是劝导金融机构禁止对限制类行业、项目贷款投入,防范新的信贷风险。对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需要限制或禁止发展的行业、项目和产品,加强监测,搞好“道义劝告”,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发展民间金融,改善非国有经济的融资环境

第一,鼓励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正规民间金融机构充分吸收民间资本,拓展发展空间。规模较大的农村信用社进一步转制,组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要吸收民营企业资本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减少地方财政的持股比例,将其办成真正的民间金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另一种模式——由农村信用联社内部职工、中小企业、农民个体工商户入股改制成的农村合作银行已经在浙江鄞州亮相,这是一种以合作制为基础,并吸收了股份制优点的新的民间股份合作金融机构,有望成为民间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二,引导私人钱会、民间金融合会等“灰色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向规范化、合法化、机构化的金融转变。在现实条件下,政府一方面要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允许那些股东人数、资本金、经营者资格及其他条件达到法律规定标准的规模较大的私人钱庄、金融合会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进行注册、登记,按正规金融的要求规范管理,接受监督,将其转变为正规的民间金融组织;另一方面,要引导小规模的私人钱庄和民间资金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农

村商业(合作)银行等正规民间金融的改制,使原先投向地下钱庄的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合法的投资轨道上来,截断地下钱庄的社会资金供应来源。

第三,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与典当行的经营行为。政府要将它们纳入监控范围,健全市场契约制度,使其合法并规范运作。我国民间金融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制度安排问题,它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开金融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确立公正、有效的市场竞争规则,同时给市场主体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从而使其充分发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推进产业集群整体授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推行产业集群整体授信,加大对发展极的资源倾斜。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网络化特征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周期规律,将授信视野从单个企业扩展至产业集群,在行业和企业评级授信基础上,分析整个集群的授信总量和授信结构,并针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周期,采取不同信贷政策。建立产业集群授信指标分析体系,可采取对发展极核心客户的总量授信配置,配以应收账款票据化、国内信用证等融资服务,对产业链中配套企业给予商业票据贴现、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等多种融资渗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中的优势企业,为其参与项目竞标服务提供保函业务;对其为都市圈建设、中心城市配套的大项目,提供项目融资;对其参与全球化国际竞争的企业,可发挥海外分行优势,采取内保外贷或外保内贷融资。

要坚持国家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和对中西部实行适度倾斜的原则,尊重经济规律,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和地区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按照“东部地区在提高中增加,中西部地区在增加中提高”的思路,充分运用信贷杠杆,防止各区域间“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支持东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支持中西部加快开发和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对中西部地区可以实行比较宽松的调控和监管政策,如实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比较自由的利率政策,扶植合作金融的发展,保证中西部地区有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支持地区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联合。

四、结论

我国的金融体系对产业的支持作用较为有限,资本短期化行为比较严重,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企业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资源浪费不可避免,具有长远利益的项目得不到发展,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在当前这方面比较欠缺的情况下,要着力研究金融作用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和金融模式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选择,通过完善金融体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一个新型、高效、活跃的金融环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 篇2

一、惠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现状

2010年惠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59:35。产业结构从2004年开始一直保持“二三一”的发展格局, 第二产业占据半壁江山, 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总量扩张较快, 比重有较大提升, 第一产业继续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末, 惠州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87.5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1224亿元。全市有证券机构9家, 、期货公司2家、各类保险公司34家。可以看出, 惠州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两者之间是否做到了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还需进一步论证。

二、惠州市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选择产业结构优化率ISR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之和与地区GDP的比率) 来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状况。采用金融深化指标FD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GDP) 来反映金融深化程度, 从总量上衡量金融发展状况, 采用金融效率指标FE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反映金融配置资本效率。

(一) 金融投放总量与三次产业规模变动的相关分析

以金融规模的存贷余额之和为自变量X, 以三次产业各自规模的产值为因变量Yi, 建立模型:Yi=a+b*X+u。用Eviews软件建立模型和检验。F、t检验全部通过, 拟合优度也比较高。方程的三个b值均为正值, 这与金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般经济理论相符合。通过对系数b比较发现, 第二产业系数b最大, 说明金融对第二产业增长贡献最大, 然后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这与惠州市经济发展现状是相符的。

(二) 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关系分析

1. 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深化程度的相关分析

FD作为自变量X, ISR作为因变量Y, 建立回归模型:Y=a+b*X+u。通过回归分析可知:方程的F、t检验均不能通过;而且R2的值为0.038, 拟合优度非常低, FD (金融相关率) 对ISR (产业结构) 解释不到5%。这说明金融深化程度对惠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并不显著。金融深化并没改变惠州市产业比例, 产业结构调整有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2. 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效率程度的相关分析

FE作为自变量X, ISR作为因变量Y, 建立回归模型:Y=a+b*X+u。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在5%置信水平下方程的F、t可以通过检验, 但是方程的R¬2值只有0.28, 拟合优度并不高, 即SLR (金融效率) 对ISL (产业结构) 的解释不到30%。从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b的值来看, 其为负值, 说明SLR (金融效率) 与ISL (金融结构) 存在负相关关系, 这与金融效率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理论不一致。

3. 实证分析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 可以知道惠州市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金融规模的扩张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长, 但金融效率并没有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显著影响, 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还停留在粗放式阶段。

三、相关建议

首先, 建立完善金融支持体系。金融体系的建立依赖于政府有所作为, 而无论是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在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 惠州市政府都没有对金融业采取足够的重视。所以, 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 加强金融、财政与产业政策的配合是解决当前金融支持不力问题的首要任务。

其次, 适当扩大信贷规模并调整信贷结构。惠州市工业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要适当提高信贷规模并注重信贷结构, 信贷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 让金融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 努力推动金融机构改革, 做大做强地方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推动金融机构改革, 鼓励金融创新, 改变以银行为主导的单一金融市场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金融市场竞争增强了, 金融效率相应就会提高, 这对突破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瓶颈”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邓光亚, 唐天伟.中部区域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 2010 (5) .

[2]陶永诚.支持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产业发展研究[J].浙江金融.2009 (3) .

安徽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研究 篇3

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求产业结构及时调整和转换,另一方面也要求金融不断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使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并发挥先导性作用。本文以安徽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讨安徽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找到促进安徽经济发展的合适的产业和金融政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金融发展;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经济发展要求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换,当前安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必须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办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就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金融市场就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利于一个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研究安徽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问题,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实证方法

安徽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否有金融结构水平提高而促进的因素;同样,安徽金融市场的加快发展是否是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完善而推进的,同样此外,如果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驱动的,那么一方在另一方的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均需要深入准确地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关于安徽产业结构指标(CY)、中长期贷款余额(XD)和股票市场筹资额(GP)之间的三变量VAR模型,让数据本身来确定模型的动态结构,这是在目前没有成熟的相关经济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的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在建立VAR模型后,根据其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清晰地勾画出安徽产业结构水平和直接、间接筹资方式的扰动传递情况,从而观察安徽产业结构水平对两种筹资方式冲击的反应。而方差分解技术将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两种筹资方式的冲击在产业结构水平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

(一)VAR模型

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分析,模型避开了结构建模方法中需要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不需要对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进行假定,即可以将VAR模型中所有的变量都看作是内生的。这些内生变量共同组成一个封闭系统,然后运用最小二乘(OLS)或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等多种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但由于VAR模型的参数估计量只具有一致性,单个参数估计值的经济意义并不明确,因此要对VAR模型做出具体的结论,必须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二)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IRF)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并且扰动项对某一变量的冲击影响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递给其他所有的变量。

(三)方差分解法

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 篇4

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指农户与供销、加工服务主体的产销协作、经营组合。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组织发育,现在已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其主要有: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一些少量的产销一体化公司。尽管其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多样,但其参与的主体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处于产业化中生产环节的农户以及一些小规模农民专业户;二是起连接生产和市场的龙头企业,其中包括农村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大户、城市商贸加工企业以及一些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三是以一些农户为主的合作中介组织,如专业合作性的专业协会;四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销一体化公司。在产业化过程中,几类主体在一定程度上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本文以龙头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讨如何做好金融支持工作,以推动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一)农业产业化主体融资的特殊性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是那些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大都在资本运作、融资方面具有弱质性,其主要表现在内部弱质性和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两个方面:

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些龙头企业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内部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资信等级低,从而没有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

农业龙头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方面。信贷资金分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度倾斜,多为其它所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对这些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与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极不相称,且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条件要远远高于大企业,限制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利率政策上,对国有企业给予较多的利率优惠,而对农业龙头企业则不实行。少数金融机构还采取一些不合规的方式,擅自或变相提高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利率。此外,这些企业单笔借款额小,笔数多,商业银行监管难度大、风险大、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高。而且在中间业务方面,金融部门的服务水平远难满足农业龙头企业的需求,突出表现在服务的品种少,仅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各类代理等特殊服务则很少,服务层次低,大多数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长年正常性的服务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由于在大银行贷款困难,不得不在信用社开户,其中间业务水平更差、效率更低,直接影响了这些企业的效率。

其次,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农业龙头企业无论是通过争取额度直接上市,或通过股权转让间接上市,还是发行企业债券,都存在一定困难。

(二)制度安排的必要性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忽视农业的发展,其结果是农业的停滞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因而采取一定的方式带动农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农业产业化融资,本质上是一个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鉴于农业产业化达到重要作用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状况,有必要对其融资体系进行制度的重新安排。现在各国政府大都在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利用产业金融政策干预经济发展。完全“财政式”的产业发展资金的解决方式和寄希望于完全市场化、商业化的运营机制这两种思路都有失偏颇。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的模型主要有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一群人的自发行为所引起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以法规形式来实现的制度变迁。在目前金融秩序混乱,行为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完全依赖诱致性制度变迁将势必阻碍及延缓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利于我国农业发展,基于此,政府应以多种形式给农业产业化以金融支持,走政策融资与商业融资相结合的道路。

二、构建完善的龙头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直接融资系统,间接融资系统,信用担保体系。其中,直接融资系统包括并购、公开上市(主板、二板)、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四个层次;间接融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金融机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由政策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非盈利性的企业间互助担保机构、盈利性的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

为使农业龙头企业顺利融资,这三个子系统之间和内部各层次应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这三个子系统的融合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以间接融资支持企业兼并收购,以信用担保体系支撑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以金融机构为发起人、采取向社会公募或向特定对象私募的形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基金通过购并或公开上市撤出,以信用担保体系与银行信贷相结合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金融创新建立新的切实有效的融资方式,寻找能真正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途径,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目前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系统的构建重心

(一)通过兼并收购服务,支持资本扩张

兼并、收购是企业实现资本扩张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使企业在资产规模、新产品开发、市场份额等诸多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对该企业的兼并、收购拥有了对该企业资产及劳动力的控制权,并通过这种控制权将被兼并、收购企业的资源与自己企业的资源形成互补和协同效应,产生1+1>2的效果,从而企业带来整体价值的激增。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扩大资本,是迅速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理想选择。

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兼并收购市场是很不完善的,政府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培育和完善中国的兼并收购市场。除了对中国股票市场上的一些上市公司实施必要的兼并收购政策以外,也应该重视数量众多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兼并收购,给予更宽松的市场环境,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

在农业企业采用资产重组方式扩大资本时,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亦可给予资金或信息服务等方面支持,资金支持方式可以是多种形式,如回租租赁、抵押担保贷款等等,信息服务包括目标公司评价、税务、法律等方面的服务。

(二)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以产业发展政策为引导,通过对国家亟待发展的产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实行股市融资及资本运作,以解决国家因财力有限而不能满足的产业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的困难,促进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约成长的一种有效的金融工具。农业投资基金,如已设立的农业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其投资目标主要是产业化链条上急需融资的微观主体。

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可以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向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募或私募筹资,设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引导全社会办大农业。农业产业化链条是一条价值增值链,要争取利用其投入产出利润率高、对资本牵引力强的优势,抓住机遇,加大农业产业化的资本运营力度,吸引大企业、民间资金、证券市场上的游资合理投向农业;设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通过资金的有效流动,有助于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促使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投资基金将会大量流向诸如优质种苗繁殖基地项目、各优质水产养殖项目、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工保鲜和运输行业、农业市场信息建设等方面,这些项目将带动农业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

农业产业化中的投资基金的设立将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农业方面的投入,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解决了国家投资的部分不足,同时,农业方面投资基金需要一定的政府支持,如在税收政策上应实行优惠、提供配套的政府低息贷款,与此同时,还应对基金的投向进行合理约束。

(三)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提保人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或者履行债务,它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结合在一起的金融中介行为,可以排除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担保品不足的障碍,弥补中小企业信用的不足,改变资本供求双方的利润流和剩余控制权配置结构,分散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促进融资交易的发生,进而优化金融结构。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将龙头企业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为龙头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降低部分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给龙头企业的融资的积极性,关键是建立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应以中小企业间互助性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建立省级再担保机构,为辖区内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服务,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并配合人民银行、财政等部门,对辖区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监管。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之间约定风险承担比例,对风险性较大的项目应该实行强制性的再担保。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篇5

【摘要】文章站在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角度上,对云南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实证分析。通过对1991-2011年的数据检验,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金融支持是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目前还是云南旅游业的一种主要渠道。另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充分运用产业内在要素的投入,同时,从融资模式来看,间接融资依旧在发挥主要的作用,属于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云南 旅游产业 金融支持 协整关系

长期以来,旅游产业作为云南省的特色产业,正在迅速突起,旅游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的研究将针对以往文献中的不足之处,从金融支持对云南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来展开分析,在分析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现状的基础上,希望对未来的实践提出一些有益的想法。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内有众多学者对旅游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大量地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由于我国旅游产业目前尚处于快速成长期,各地在旅游业发展上投资冲动强烈。鉴于本文研究的地域性,文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一方面,多数文献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点,主要论述影响旅游产业金融支持存在融资问题,并探讨如何充分运用金融支持促进产业繁荣发展的有效措施。例如,胡永政,胡庆龙(2007)认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一个金融支持乏力的“规模瓶颈”[1]。叶春明,赵宇华(2009)认为我国旅游金融支撑存在政府投资、银行信贷投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旅游市场投资效率、金融服务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2]。郑才林,林明恒,胡峰(2009)提出了金融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措施,他们认为海南需要创建更具活力的金融体制机制,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创造良好金融环境[3]。饶文津(2010)通过实证的角度认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相关性,探讨了金融支持江西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4]。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0)以武夷山旅游经济区为研究基础样本,就当前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金融如何助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如何加强两岸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5]。那铭洋(2012)认为旅游产业由于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导致相关发展面临大量问题。寻找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必须抛开传统的放贷模式,在金融创新中寻找增长点[6]。

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文献从云南的角度论述金融支持对当地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郑云波,沈鹏飞(2008)通过分析迪庆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找出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金融支持与旅游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观点[7]。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2)以云南丽江金融支持旅游文化产业为例,认为当地应当拓宽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筹融资渠道,推动创新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信贷支持方式,着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融资配套服务体系[8]。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大都是集中于商业性金融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现有文献对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研究日趋增多,但是,对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却相对有限,对云南特色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仅限于简单描述,并没有从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理论与实际承接模式进行分析,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数量较为有限。

二、云南旅游产业金融工程支持的现状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从图1中可以看出,1990年,云南旅游总收入为5.87亿元,而到了2011年,旅游总收入为1300.3亿元,这个数字比1990年增加了221.45倍。2011年,云南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395.4万人次,同比增长20.1%;旅游外汇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1.5%;接待国内旅游者1.63亿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95.7亿元,同比增长30.4%;旅游业总收入1300.3亿元,同比增长29.7%。①

可见,“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呈现姹紫嫣红的喜人景象。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为了实现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思路,云南旅游产业正在不断推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让云南旅游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买进,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是提升旅游项目吸引力、拓展云南旅游市场的关键。

但是,就云南当前的旅游产业金融支持模式现状而言,一方面,云南省的金融机构依旧是工、农、中、建的这四大银行占有重要地位,保险业务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中并没有很好利用证券行业来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关于云南省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基本上是存款、贷款和某些中间业务,资源开发整合不够(何树红,刘玉清,2011)[9],金融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持比较乏力。

三、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为金融业的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另外,金融支持模式的多样化也必定会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本文试图分析云南旅游产业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市场的模型。在实证分析中,为了比较的一致性,采用了旅游总收入来衡量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金融深化比率来表示金融规模地增长情况。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本文运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之和与GDP的比值来反映云南金融资产的配置状况。本文运用模型(1)来表示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长期数量关系。

Tourismt=α1+β1Financet+μt(1)

Tourismt表示旅游总收入,Financet表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α1表示常数,β1表示金融市场发展对云南旅游产业的影响程度,μt代表随机误差项。在这部分实证分析中,模型(1)中的所有数据均是云南省的数据,来自于1991-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一)平稳性分析

本文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判断数据的平稳性,在这里,本文运用Eviews6.0来对所有变量展开ADF检验,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异方差性,在对所有变量取了对数之后,再进行实证分析。

从表1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模型(1)中的所有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而言,其一阶的差分序列ADF检验值均小于5%的临界值,说明各个样本序列存在明显的1阶单整现象,也标明云南省1991~2011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两个时间序列表现出突出的非平稳特征,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分析中,需要展开协整分析。在以上验证旅游产业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均为之后,本文需要继续检验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现象,这样,本文打算运用方法来进行讨论。

(二)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的长期数量关系

1.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之间的协整检验。首先对模型(1)进行回归,可以得到表2的结果:

从表2回归的结果中,可以发现,模型(1)的常数项和对于被解释变量呈现出明显地显著影响,其参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值。从回归系数来看,系数均为正数,同时,系数值较大,金融市场深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回归系数为6.167308;说明每当金融市场深化1%,旅游业的收入就会提高6.167308%。另外,靠近于2,而的值较大,达到了0.922375,说明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是非常好的。

接下来,本文在保留上述回归残差序列之后,展开,其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就意味着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2.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是一种特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确定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之后,来证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它是协整分析的一个延伸内容。本文的误差修正结果如下:

从表4分析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变量的符号与其长期均衡的符号表现为一致性,而值也没有问题,其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号,说明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而对于模型的显著性而言,短期内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却是显著的。从影响系数来看,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规模每增加1%,本期旅游业发展可以显著的提升0.526284%;而滞后一期的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却存在阻碍作用。此外,由于短期调整系数都不显著,这说明金融市场深化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的修正效果不好。另外,回归的值较低,标明模型实际值与拟合值的效果不佳。

3.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如何确定因果关系检验中的滞后期数是一个关键的内容。一般而言,滞后期数量的多少会对因果性判断带来直接的影响,在这里,本文打算运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做出判断。

根据表5中计算结果,滞后期数量应当确定为4阶。

从表5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不是金融市场深化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市场深化却是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对于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而言,云南当地金融市场的变化明显领先于本地旅游业市场的改变,这和前文模型(1)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云南本地金融市场深化可以显著的提升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程度。

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从长期来看,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与旅游总收入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但是,短期而言,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见,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和金融深化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它们应该具有均衡关系。

同时,本文还得出金融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这些都说明金融资产规模地扩大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强助推力之一。但是,关注云南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必须重视金融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为了更好的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云南需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而又与国家金融发展和云南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协调关系的金融组织体系。这样,可以很好的对云南省旅游产业提供“支持”,做到最好的给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就是最优的。从金融支持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部分云南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势头较好,金融业对于以丽江为代表的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智勇,赵越,2007)[10]。但是,从云南整体的状况来看,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竞争力不强,旅游企业资产组合中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缺乏可供用作银行贷款担保的固定资产,且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中介机构发展滞后。

第二,云南的金融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必须体现在推动产业内相关企业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的优化,做好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云南旅游产业也可以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积极做好旅游文化市场营销,提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品牌设计和推广创新、强化区域整合营销创新等创新策略(何池康,2010)[11]。

金融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 篇6

2011-10-28 11:

21继续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引导商业银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投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鼓励各类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中央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以来,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期间,央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

在2009年1月,为广泛听取文化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文化创意企业对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就曾主持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专题座谈会。据马行长当时透露,人民银行近年一直在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金融配置资源作用的路径。他当时强调,文化创意企业要尽快转变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同时,金融机构也应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是调节人们情绪和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加大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力度,既能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又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的传播方式为媒介,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科技的全面结合为特点的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

一年后,为实现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央行会同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对金融业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充分

认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三是完善授信模式,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四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五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六是建立健全有利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机制;七是加强政策协调和实施效果监测评估。

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这份《指导意见》专门提出了五大监管要求。一是推动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创新;二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适合文化产业项目的多种贷款模式三是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四是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制度和业务考评体系,强化贷款责任的针对 性,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五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向文化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这份《指导意见》出台至今一年多,从效果上看有三方面长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有助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能缓解文化产品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短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富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力量。大力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更好地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将有效地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掌握主动。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闭幕之际,10月1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即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暨党委中心组会议,学习贯彻此次全会精神,并对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专门研究部署,要求全系统要切实按照《决定》作出的各项

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 篇7

1991年2月18日, 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时就发表了“金融很重要, 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 一着棋活, 全盘皆活。”的重要讲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金融起到了杠杆作用, 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格利 (Gurley) 、肖 (Shaw) 的研究为现代金融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初步建立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Cesar (2003) 采用Geweke分解法对一百多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金融发展同经济增长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Nader Nazm (2005) 利用拉丁美洲5个国家30多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深度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Jake (2012) 对印度地区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郭克莎 (2003) 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占比过大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徐璋勇 (2014) 认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推动力。

2013年07月05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旨在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更好地发挥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 优化社会融资结构, 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近年来, 安徽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正在逐步改变其农业大省的状况。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 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调整。本文运用VAR模型对安徽金融对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支持力度进行分析, 以期找出安徽省金融业如何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安徽省金融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 金融发展现状

2014年, 安徽省金融业的增加值达1046.7亿元, 比2013年增加了311.20亿元, 增长了13.6%,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4262.2亿元,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817.7亿元, 比上年增加3078.4亿元, 增长11.5%,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088.3亿元, 比上年增加2999.5亿元, 增长15.7%。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190.1亿元, 全省有上市公司80家, 上市公司市价总值7041.6亿元, 比上年增长48.8%。保险业保费收入572.3亿元, 比上年增长18.5%, 赔款和给付234.4亿元, 增长5.1%。

(二)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2014年, 全年生产总值 (GDP) 20848.8亿元, 比上年增长9.2%。第一产业增加值2392.4亿元, 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4亿元, 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7252.4亿元, 增长8.8%。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1.5:53.7:34.8。1978年, 改革开放之初, 安徽省全年生产总值3645.2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1027.53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1745.2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872.48亿元, 三次产业构成比为28.19:47.88:23.93。三十多年间, GDP增长了大约5.7倍, 三次产业结构也从二一三变为二三一。第二产业占比继续增加, 第三产业占比略有提升, 第一产业占比大幅下降。

三、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

(一) 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

向量自回归模型 (简称VAR模型) 是经济研究分析中常用的一种计量经济模型, 是对AR模型的进一步发展。VAR模型是对相互关联的若干组时间序列变量能否对其今后的发展情况作出有效预测的分析模型。其矩阵式表达式如下:

其中:yt表示内生变量列向量, xt表示外生变量列向量, α1, α2, …αn和β是系数矩阵, ut是误差调整项, k表示变量个数。

(二)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 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了一个产业结构指标和三个金融发展指标总共四个指标进行分析, 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总值同地区生产总值 (GDP) 的比值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率 (ISR)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股票市值及保费收入总额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作为金融相关率 (FIR) ;股票筹资总额除以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作为金融结构比率 (FSR)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作为金融效率比率 (FER) 。在实证过程中对这些指标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 以消除变量的异方差性。

2.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选取了1996~2014年各指标19年的数据。其中安徽省1996~2013年的GDP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 2014年GDP数据来源于《201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股票市值、发行股票筹资总额和保费收入等主要来源与各年的《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 实证分析

1. 时间序列数据的ADF单根检验

本文采用的都是时间序列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往往存在非平稳的问题。VAR模型的建立必须保证变量是平稳序列, 所以在此先用ADF单根检验法对所选四个变量LNISR、LNFIR、LNFER和LNFSR进行稳性检验平, 结果如下表。

由表1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四个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 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都变为平稳序列, 所以他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

2. VAR模型滞后期的选择

由表2可以知道, AIC、SC、HQ三个信息准则同时指出Lag为1, 所以我们在此建立滞后2期的VAR模型。

3. VAR模型估计

利用Eviews6.0建立由上面设定形式的VAR模型, 得到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注:c表示常数项, t表示时间趋势项, p表示滞后阶数

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时期模型总的拟合优度为0.99133,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8266。且所有单位根位于单位圆内, 极大似然函数值为105.5977, AIC、SC的指标值分别为-8.18796和-6.423509, 模型结构稳定, 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4.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主要是用来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冲击作出的反应, 具体的表现是在扰动项增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时, 系统某个内生变量当期及未来值受到的影响大小。对于每一个误差项, 内生变量都有一个对应的脉冲响应函数。VAR中的方差分解是分析影响内生变量的结构冲击贡献度的方法。本文对变量LNISR进行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检验, 结果如图2。

由图2和表3都可以看出, 变量LNFIR对LNISR有较大的正向冲击;LNFER对LNISR也具有正向冲击作用, 且冲击贡献度在不断增加, 但影响力度还是比较小;LNFSR对LNISR有负向的冲击作用, 虽然其对LNISR的冲击贡献度较大, 但冲击贡献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5.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着手, 检验VAR模型中各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分析方法。本文要考查四个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所以选用Johansen多重协整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4。

由表4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协整检验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向量和最多存在三个协整向量的假设, 接受最多存在两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 由此我们知道检验的四个向量中存在着两个协整向量, 说明安徽省的金融相关率、金融效率比率以及金融结构比率与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优化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

注:*表示在0.05的置信水平拒绝原假设;**表示麦金农 (1999) P值

由表5中的协整系数可以知道协整方程为: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 金融相关率的相关系数为0.262517, 而金融效率比率的相关系数为0.016501, 金融结构比率的相关系数为-0.0054。说明安徽省金融市场规模扩大1个百分点会使二三产业占比增大0.262517个百分点。而金融效率提高1个百分点, 会使二三产业占比增大0.016501个百分点。而金融结构比率提高1个百分点会导致二三产业占比降低0.0054个百分点。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所选取的四个指标进行ADF单根检验, 发现其都是非平稳序列, 但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都变为平稳序列, 说明他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通过滞后期的分析发现应该建立滞后2期的VAR型。对建立的VAR模型进行AR检验, 发现其AR根都在单位圆内, 说明建立的该模型是一个平稳系统。

在确定了建立的VAR模型是平稳系统后对其进行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 安徽省金融资产总量的增加可以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 并且影响力度较大;安徽省金融系统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但其影响不是很大, 原因可能是安徽省金融体系还不完善, 金融效率还有待改进;安徽省金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产业结构调整, 原因可能是安徽省金融结构不合理, 银行业金融占比太大而证券业和保险业发展不足, 占有市场份额太小, 不能有效满足市场服务的需求。

通过协整检验, 发现被检验的四个向量中存在着两个协整向量, 表明安徽省的金融相关率、金融效率比率以及金融结构比率与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优化率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对其进一步处理, 得到了标准化协整系数, 其中金融相关率的相关系数为0.262517, 而金融效率比率的相关系数为0.016501, 金融结构比率的相关系数为-0.0054。说明金融资产总量和金融系统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支持作用, 但金融结构对其不利, 分析结果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的结论一致。虽然目前安徽省金融对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既有促进的因素也有阻碍的因素, 但整体水平是正向的, 由所得的协整系数也能看出来。所以安徽省金融能够支持全省学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对金融系统的完善, 其必将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北京:三联书店, 1988.

[2]Cesar C, Liu L.The direc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3 (72) .

[3]Nader N.Deregulation, financial deepening and economic growth:The case of Latin America[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5 (45)

[5]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上一篇: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 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学习陈家顺同志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