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坚持科学发展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作为地方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激发内部管理活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地方办学特色,实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篇1:

办好职业教育集团推动高职院校科学发展

高职院校在今后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的这一问题,实际上是高职院校在目前这一转折时期的发展战略规划问题。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是高职院校在一个时期内建设什么样的高职院校和怎样建设高职院校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制定既要有开拓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性,又要结合高职院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所在地区、国家)以及市场的需要,还要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既顾眼前又瞻其后,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突出特色、突出重点、突出效益。

一、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一)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必须转换“只注重发展单一的高职教育,只注重办学规模”的观念,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和服务三大功能,坚持全面发展。

1.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体,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一如既往地办好高职教育。目前中职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职院校应及时抓住这个机遇,依托高职院校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开办或复办中职教育,并且使中职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一个亮点和办学效益的增长点。努力办好成人教育和教育培训工作。成人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方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不同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配合做好广大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2.大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工作。

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面向农民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退役复员士兵、城镇失业人员、初高中毕业生等,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面向企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积极拓展服务功能。

要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服务功能的社会化,面向社会和市场,开展科研、科技开发、技术咨询和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和企业生产的发展。

(二)协调发展。

要坚持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依托高职教育,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教育培训工作和成人教育,努力向社会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形成主体突出、特色鲜明、灵活多样、组织和谐的“多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结构。

(三)可持续发展。

1.充足的学生生源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高职院校开办的各类教育、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等,其服务对象都是学生和受训人员。没有学生来源,高职院校的办学就成了无米之炊,学生来源成了办学的关键所在。因此,高职院校办学充分利用学院内部、外部的各种有利条件,密切注意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积极拓展各类学生来源,包括扩大直接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就读高职院校的比例等措施,才能确保办学的正常进行,学院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2.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能适应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培养能适应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依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二、创办职业教育集团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各级政府的扶持。

创办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教育的新生事物,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更需要得到各方面特别是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否则,创办职业教育集团将会是举步维艰。

1.政策问题。

在创办职业教育集团的过程中,会遇到某些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赖于当地政府在不违反现行的法令法规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或政策倾斜。

建议各级政府根据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法令、法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具体、可操作性、约束力更强的地方性职业教育法规或政策,把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落实到位,以保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资金问题。

创办职业教育集团需要征地,增加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因而资金短缺是一个大问题。各级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向职业教育集团提供一定的资金援助。

3.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资格问题。

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业务时,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培训和鉴定的资格。国务院在2005年发布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和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支持高职院校取得上述的资格。

4.协调问题。

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创办和发展过程中,如何联合其他中职、技工学校,需要当地政府充分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另外,如何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特别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区域内的职业教育院校群与企业群间的合作,产生1+1>2的效应,需要当地政府充分发挥主导、协调作用,使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宽阔。

可以预计,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必定会有更多的高职院校陆续加入职业教育集团的行列,职业教育集团也必将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吴杰

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篇2:

对地方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对策思考

[摘要] 坚持科学发展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作为地方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激发内部管理活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地方办学特色,实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科学发展 主要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获得了迅猛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既面临着极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高职院校应当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办出特色,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就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正视因规模扩张引发的发展失衡,化解因办学目标过分趋同和办学资源过度市场依赖导致的发展风险,形成以质量效益为特征的发展优势,构建以结构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格局,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做贡献。下面,笔者就地方高职院校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谈点认识。

一、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形成正确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是技术型和技能型大学,既具有高等学校的共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高职院校个性的形成与否是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既要立足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精神,始终坚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抓手,牢固树立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为抓好内涵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观念基础。具体而言,在思想观念上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跳出计划经济条件下“等、靠、要”的思维定势,强化市场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面向市场、服务市场、适应市场已经成为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主旋律。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等、靠、要”的思维定势,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市场化规律,主动融入现代市场运行体制之中,充分利用区域内行业、企业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弥补自身资源积累的不足。二是跳出闭关自守、关门办学的思维定势,强化开放意识。职业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坚持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办学效益。三是跳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强化创新意识。职业教育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作为地方高职院校,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取决于能否结合地方实际和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改革创新。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就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始终站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沿,努力探索最贴近职业技术教育本质特征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四是跳出坐井观天、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势,强化特色意识。特色决定生存,在今天竞争日趋激烈的职业教育领域,地方高职院校相对处于弱势,如果我们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就很难在今后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所谓地方特色就是要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支柱产业相适应,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人才需求相吻合。因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强化特色意识。

二、以不断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

一所学校内部是否有活力,关键在于深化各项改革,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只有加速实施以干部选拔聘用制、人事分配制度、教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改革,才能激发学校内部活力。一是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形成竞聘上岗、定期交流、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机制,并逐步建立以岗位为基础的全员聘任制,按照“以岗定酬、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将职工收入与个人业绩以及学院的发展挂钩,切实完善院系二级管理机制,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从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逐步构建就业导向型教学体系,使学校的核心能力不断对接地方技术人才需求,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对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按照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确立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教学组织、管理和监控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重视过程监控,推行专业和课程评估。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极评价的统一,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素质评价与技能评价的统一。三是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在学校逐步完善后勤保障体系,并按照市场化运作和企业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后勤保障力。在办学经费筹措上,要实现投入多元化,形成多方筹资新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争取政府支持、校企共建、学院自筹,多管齐下,改善办学条件,全面达到高职院校建设标准,特别是在发展中积累资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自我滚动发展。

三、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只有用制度进行管理,才能克服人治的现象,才能遏制工作的随意性。地方高职院校要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就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人事分配制度、责任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教职工和学生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科研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通过制度体系的建立,理顺工作机制,强化层次管理机制和协调配合机制,做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负责,笔者认为,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重视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建立和完善与教育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相适应的教学、教师管理制度为重点,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制度认同,规范制度执行,健全刚柔相济的制度体系。改革内部机构设置模式,以适应工学结合的开放性要求,逐步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二是落实管理责任。引入企业精细化管理和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结合本校的管理实际,建立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持续改进程序,细化管理标准,强化管理责任,杜绝缺位现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三是强化管理监督。所有制度的执行过程、执行结果必须接受师生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防止随意性,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学院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是解决各种矛盾的有效工具。

四、以教学创新为突破口,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是地方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核心,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因此,我们要着力在“创新”上做文章。一是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要认真研究和寻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域优势、产业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市场,发现市场,把准供需链条,努力培育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并按照高职教育“专业+公司+师生员工”专业建设的特定要求,引导和扶持各专业大类依托专业创办产学研实体,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形成“专业-产业-专业”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子,立足于面向职业岗位(群)的“解构”分析,着力于面向工作过程的体系“重构”,形成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征明显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工作任务、目标、过程、内容、方法、评价与学习任务、目标、过程、内容、方法、评价的有机衔接。三是创新课程开发模式。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关键是要针对职业岗位作业流程的特定要求,完善动态的教学内容调整与课程设置机制,探索构建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新模式。在现有模块化教学探索和专业技能培养标准开发实施的基础上,以实验、实训、实习为基本线索,全面启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研究和开发计划,与现场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包和培训包,逐步实现职业技能训练的项目化和标准化。四是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要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转变教学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教学条件,构建体验型教学方法体系,坚定不移推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以岗定学的模块化教学、以任务定学的项目教学、以资源定学的活动教学、以情景定学的仿真教学、以实际定学的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新课型,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型、体验型、探究型等理论教学新课型,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

五、以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作为职业院校的师资应该既具有良好的品行,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能力。目前地方高职院校的师资状况之所以离学生的需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学质量不高,根本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执教能力不强。要使这一问题得到根本好转,我们必须以改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育人与培养职业技能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改革师资评价内涵与方式,改善师资结构,提升执教能力。二是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教师的机制,拓展校企合作培养培训教师的途径,保证专业教师每年有1个月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脱产实践;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建设好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三是鼓励和支持教师打破专业界限,组建技术创新团队,开展技术开发和服务攻关,积极参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问题的科研项目,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推广所取得的业绩以及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和经济效益纳入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评价范围。四是主动应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全面实施全员聘任制和合同管理制,不断改进绩效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考核办法,形成灵活开放、科学有效的教师管理机制,激发内部管理活力。

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是校园之魂,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管理方式。宽松、和谐、开放、自由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毋庸置疑,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重在培养职业能力,但当今时代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不单纯是懂技术,没有人文修养,具备再好的技术能力也会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学生在校期间,文化生活单调,除了学专业,感受不到人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心灵就会被扭曲,对学校的管理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悲观、厌学。因此,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净化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生活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师生感受到学校的可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特别是要实施以职业文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丰富素质教育内涵,营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包括邀请当地著名企业家、商界精英及其他成功人士开办讲座;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以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各种比赛活动和书画作品展、专业技能比武成果展、举办文艺晚会等等,从而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凝聚人心的目的。

总而言之,地方高职院校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不断积累、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质量这个核心,深刻把握多层次质量观的内涵,认识自身的办学特点,明确在高职教育系统中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并紧密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科学规划,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健康发展,办出特色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宦璐.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1-85.

[2]黄宝德.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6):12-13.

[3]熊琦.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刍议[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6-18.

[4]黄静潇,李映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刍议[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2.

[5]张旭日.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6):26-30.

作者:刘自斌

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论文 篇3:

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经历规模扩张后,必然要重视内涵建设和科学发展。本文从科学规划校区建设的硬件环境到“以生为本”、“校企合作”的招生就业工作,打造服务社会的继续教育,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等软件建设方面,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科学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学发展 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使命,所培养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成为社会基层的主要生力军。目前,高技能蓝领人才的缺乏和社会对其旺盛需求之间的对比,使得科学建设、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成为更加紧迫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两方面,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科学发展进行探讨。

1 打好硬件基础,科学建设新校区

目前,国内各高等职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有改造、扩建原有校区或搬迁新校区的需求。这些需求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现有校舍陈旧,校园使用年限周期过长。例如,有些高职院从成立初期使用的就不是新校区,而是原来一批老中专的校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必然陈旧了。第二类,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招生规模扩大。由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在长时间办学沉淀中发展壮大,现有校区无法满足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第三类,现有校区规划不合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学方向侧重点的转变,使得现有校区的规划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例如,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新需求等。

新校区的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将对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前期工作是决定新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主要包含整地、整图、整钱三件大事。土地整备决定新校园可建设用地有多大,建设用地状况是否良好;规划设计决定校园建设的规划布局与功能配置;概算投资决定校园建设的资金安排。前期工作内容繁多,程序复杂。例如,土地整备工作,包括用地许可、地质勘探、环境评估、房屋拆迁、管网改迁、土地转让等;规划设计工作,包括可研报告的编制和批复、详细规划设计及审批、林地改造方案的编制和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审批、总图、景观、智能化、建筑方案的设计、初步设计和审批等;资金安排工作,包括项目概算编制与审批,投资计划下达等。前期工作完成后,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此时的主要工作必须前移到施工现场,精心做好监管、协调工作,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施工过程中需要加以调整完善的项目,丝毫不能懈怠,要在第一时间组织协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新校园建设要确保安全、确保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提早谋划新校园的二次装修工作,确保基础建设与二次装修无缝对接,确保新校园按期投入使用并满足高职院校的办学需求,正常运转。

2 加强软件建设,科学发展高职院校

2.1 坚持以生为本,搞好招生录取工作

办好高职教育,提高高职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源质量。好的生源质量将为高职教育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但是,生源的质量不是高职院校能够决定和选择的,也不是社会教育体系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所以,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提高应主要体现在第一志愿录取率的提高上。招生工作必须围绕并服务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围绕并服务于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这个工作大局,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办学条件,科学合理编制各专业招生计划,精心设计实施方案,加大力度落实“以生为本、志愿优先”,提高第一志愿录取率,以提高第一志愿录取率来实现生源质量的提高。“志愿优先”不仅可以体现“以生为本”,尊重考生的专业取向和初步的职业选择取向,而更主要的是能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对学风、校风建设发挥积极的基础性作用。

2.2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提高就业工作水平

信息产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就业热点轮换。高职院校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培养市场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首先必须通过市场调研,明确当前就业情况,并对未来就业热点进行预测。通过对宏观的就业趋势预测,再在微观层面上,选择代表信息技术热点的合作企业。选择实力雄厚的企业,并对合作企业的资质、生产条件、技术实力、产品市场前景、社会信誉度等进行全面考察和论证,以保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能规范、有效、成功地开展。其次,与合作企业协商合作事宜。包括对订单培养的人才需求数量、人才规格要求、专业开设、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开展方式、双方资源的使用形式、毕业生就业安置及待遇等都需要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以订单为驱动,建立有效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要加快校园人才市场常态化建设,促进校园人才市场的形成;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制定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加强教师、辅导员、系部就业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就业工作水平;参照招生工作建立重点生源学校网络的做法,建设“接收高职院校毕业生大户”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下,高等职业院校要本着以“领导高度重视、加强课程建设、工学结合培养、提高就业水平”的工作方针,落实“领导主抓、部门协调、系部为主”的工作策略,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程落实,才能将高职就业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检验这一就业工作指导方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就业工作进行了试点,实践证明该校毕业生的社会欢迎度明显提高,就业率位居广东省前列。以该校2008年29个专业1334毕业生为例,除参军入伍、留级等原因发生学籍变动28人外,实际参加就业毕业生1306人。经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查核,该校2008年9月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7.78%,2008年12月该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9.83%。

2.3 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办好继续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除了做好培养全日制高等职业技能人才外,还要想方设法建设、扩大成人大专自有项目的办学规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使继续教育工作做大做强、发挥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这一职能。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可以分为外校远程教学和成人大专自有项目两种类型。这两种继续教育的方式都可以进行,但在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办学类型。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初期,可以以外校远程教学的类型为主,积累继续教育工作经验。但是在高职院校自有办学水平提升后,应该以成人大专自有项目为主。这是因为高等职业院校办好继续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自有的教育资源,通过建设校内办学点、增设校外办学点、举办成人高考辅导班等方式,扩大成人大专的办学规模,提升继续教育质量。在自有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利用本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制定灵活的制度为办好继续教育,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服务。

此外,由于继续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是来自社会的单个群体,其管理较全日制学生更为复杂,所以还要注意完善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比如要制定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规定》、《教师教学管理规定》、《授课点考察管理规定》等,为继续教育工作依法办学,扩大规模,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2.4 重视科研工作,提升学报办刊水平

高等职业院校是否需要开展科研工作?这是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初期的困扰,经过建校初期的规模扩张,到转向内涵发展之时,科研服务在高职院校办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中,需要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而科研服务是密切校企关系,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其次,科研服务是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研究、开发能力的必要途径。只有开拓了教师科研创新的能力,才能不拘泥于课本,将更多地知识融会贯通,启迪学生的心智。再次,科研服务是高职院校在办学资源竞争中的主要手段,代表着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能力的水平,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等职业院校不但需要开展科研工作,还要重视科研工作,并可以通过高职院校自办学报的形式展示科研成果。高职院校学报要把提高质量摆在首要位置。要瞄准“加强质量,努力打造成为核心刊物”的发展目标,坚持“特色、服务、规范”的工作方针,全面反映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科研和教学成果,提高质量,突出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快速提升学报办刊水平,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等质量评价指标。

3 结语

高职院校在规模扩张后,必须重视内涵建设、科学发展。只有深刻领会“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从科学规划校区建设的硬件环境到“以生为本”、“校企合作”的招生就业工作,打造服务社会的继续教育,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等软件建设,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高职教育快速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剑月.谈发展高职院校需重视的若干问题[J].新课程研究.2008,(4):10-12.

[2] 肖仁政,王作兴.对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4):15-18.

[3] 胡昌荣.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教学对策探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2-36.

[4] 陈健.浅谈高职教育中的科研工作[J].科技信息.2008,(9):260-261.

[5] 颜道胜.科研服务在高职院校新一轮发展中的地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2):62-63.

作者:梁北汉

上一篇:伦理审查儿科临床论文下一篇:人寿保险总结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