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对于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独立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分支,自身教学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手段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因为上述两点问题导致独立院校难以有效提升自身教学水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1:

新常态下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的潮流下,由于独立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目标及要求上的差异性,因此《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代课教师,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也应该有“教学新常态”呢?

关键词: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总书记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独立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更应该树立新常态意识,体现新常态思维。在新常态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要努力探索出适应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打造有效课堂。为教学适应新常态和独立院校发展需求,《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课时较少

相比较普通本科院校,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的课时较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而牺牲了教学质量。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也只能是了解,真正能消化吸收的很少。对于连贯性很强的《西方经济学》来说,前面的内容掌握不了,后面的基本就听不懂了。又由于课时较少,即便把所有的课时都用来讲理论都未必能完成教学任务,更不用说用理论去解释和分析经济现象,从而出现了《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单一

大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填鸭式”方法教学,学生参与度较低,导致学生听课没兴趣,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加入了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等,但由于这些教学方法设计不完善,最终还是陷进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自说自话的表演模式中,而学生仅仅是观众,并没有达到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重定性分析,轻定量分析

由于独立院校的学生多数是文科生或数学基础较差的理科生,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使得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很多教师都会弱化《西方经济学》中的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样的学习只限于定性分析方面,对《西方经济学》中的逻辑推导、公式、图表、模型及数据分析就知之甚少。在大数据的今天,不会定量分析肯定不能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做出很好的判断。

(四)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多数独立高校《西方经济学》均采取试卷考核形式,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一般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通常,卷面成绩只能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考察不出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显然不符合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此外,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上,基本都是由出勤情况、作业和课堂表现三部分组成,也很难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情况。

二、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首先,改革教学内容。一方面,《西方经济学》中运用的数学知识非常多,因此,《西方经济学》的代课教师首先应该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透彻,才能在教学中把一些经济理论的结论讲的明白、清楚,才能把数学这一学习工具更好的运用到经济学科中。而不是一味的去回避数学,迎合学生;另一方面,应多关注新闻热点。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应给学生举一些经典的例子外,还应将一些时下热点话题穿插在课堂的适当位置。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并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

其次,改革教学方法。第一,调整讲课顺序。通常上课采用的是演绎法,即先给出明确的概念,然后层层阐述概念的内涵,最后再举例,这样虽然逻辑层次清楚,适合于记忆。但是过于枯燥和单一,不利于发散思维。学生们在课堂前半部分详尽的概念阐述之中已失去主动学习思考的兴趣。而经济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离开了生活实际经济学就必然成了无本之木。因而,在今后的上课中,我应该适当调整讲课的顺序,先要通过举例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还需要注重对例子的删选。应该先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易理解的例子入手;第二,PBL教学,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它是一种发挥学生能动力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把学生置于某个真实的、复杂的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以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在教材中找寻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及解决方案,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向主动学习转变;第三,专题式教学法,即教师可以立足于时下热点话题,来确定上课专题进行讲解。这种方法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立体、生动起来。可以紧紧围绕该主题把学生所学的琐碎知识点串连成一条线,使得学习更加系统。

再次,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性学习着眼于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现在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进行学习。所以,在以后上课中,应该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模拟生活、上网搜集等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从而有效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

最后,考核方式多元化。在以期末卷面成绩的基础上,考核应考虑采取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式。如加入课程论文的成绩,让学生尽量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

三、结论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学内容复杂,教学对象各具特点。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优化和完善每种教学方法,还需采取复合式教学法,即各种方法相结合。因为任何一种《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论怎么合理,若长期保持不变,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递减部分。但在复合式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形式主义、“大杂烩”等极端做法。总之,在教学中要掌握适度原则。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敬然.高校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2]徐霞,范丽君.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6(1).

作者:霍丽君

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2:

独立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探讨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对于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独立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分支,自身教学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手段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因为上述两点问题导致独立院校难以有效提升自身教学水准。由于在当前阶段的独立院校发展过程中,在教学质量方面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作者主要结合现阶段独立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独立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为独立院校的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独立院校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 独立院校 教学质量 管理与对策

0 前言

只有能够切实为学生带来真正优质教育的高校,才能够保障在未来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广泛认可。目前社会中对于独立院校普遍存在偏见,认为学生在该类型的院校当中难以真正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其主要原因还是独立院校自身师资力量较弱,同时教育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想要有效保障独立院校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以及制度改革。因此文章将针对独立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独立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1 独立院校与专业高校学生各方面對比分析

1.1 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文化素养方面,现阶段独立院校与专业高校的差异较为悬殊。独立院校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师资条件以及教学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在独立院校教学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1]一方面,由于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不甚理想,同时学习的态度与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学生的文化素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独立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独立院校学生的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在现阶段高校学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独立院校的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略显不足。因此独立院校需要在专业素养方面完善管理手段,以此来提升现阶段高校独立院校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2]

1.2 学生的专业能力

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是对独立院校学生进行培养的重要环节。就目前的独立院校与专业院校的教学情况对比来看,当前阶段独立院校与专业院校的学生专业能力方面的差距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由于现阶段教学条件方面的限制,独立院校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采用丰富的课余活动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独立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独立院校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相比于专业院校学生略显不足。[3]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目的存在着差异,因此在专业院校学生入学有着较为明确的入学目的和今后发展规划,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相比于独立院校,专业院校在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也有着相当大的优势。由此可见,在独立院校发展过程中,普通院校学生与专业院校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是与专业院校相比,独立院校在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方面,独立院校与专业院校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独立院校与专业高校在发展方面的表现形式并没有较大差异。在独立院校教学质量提升措施探索过程中,专业院校和独立院校开设专门专业主要目的并没有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在现阶段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教育者出于职责所在,对学生的学习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院校和独立院校之间并不存在较大差异。在另一方面,专业院校和独立院校同属于我国的高等院校,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定位以及学校培养目标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并没有较大的差异。

2 独立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所谓独立院校,即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4]由于在实际办校的过程中难以得到国家财政的有效支援,导致在实际聘请教师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学校自身的财政支出。导致独立院校实际招聘教师的过程中以年轻教师为主。大学教育不同于九年义务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专业知识的挖掘及探讨,一般年轻教师因为自身阅历的限制,知识积累较为薄弱,难以有效支撑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虽然很多独立院校也会聘请其他学校的知名老教授,但是一般因为教授年龄较大,同时还需要教授本学校的学生,对独立院校学生的关注程度较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5]

2.2 教学管理存在不足

教学管理是独立院校加强自身教育水平的根本。由于很多独立院校成立时间较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自身完善的教学体制,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一般的独立院校都会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成绩还是学习态度上都存在较大差别,导致相同的教学管理手段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同时独立院校当中重视文化课教学,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科研方面教学重视程度较低,一般在独立院校当中都没有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很多教师只负责课堂教学,对于科研本身都不够精通,大学教学与独立院校教学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难以有效保障教学水平的提升。[6]

2.3 教学手段单一

就目前阶段的独立院校教学质量来看,现阶段的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授课手段较为单一,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独立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式就是面对面的传统授课方式,这就会导致教学的过程中,独立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独立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独立院校在授课环节中,并没有结合当下高校教学方向的转变而进行授课方式的转变,从而使当前的独立院校学生培养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缓慢。

3 提升独立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

3.1 全面提升师资力量

想要有效提升独立院校的师资力量,首先需要学校教学部门自身予以重视,转变以往的教学制度,在聘请教师的过程中,加强考核制度,真正选取有才学的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以教师自身具备的新式教学理念与专业课知识加以良好结合,打造具有独立院校自身特色的教育体系。目前在实际教学当中讲究团队的配合。虽然独立院校教师普遍年轻,但自身专业能力与经验都略有欠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要学会以团队合作来弥补个人之间的素质差异。将同专业的教师形成整体,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教学方法、知识点加以全面的探讨改革,在此基础之上能够真正保障自身师资力量得到更好发挥。

3.2 切实解决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要切实解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步骤:(1)开展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独立院校不能够单纯依赖母体院校制定发展策略,事实已经证明母体院校的制度对于提升独立院校学生的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在此基础之上,独立院校应当学会以母体院校的规则作为蓝本,全面研发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形式。(2)在重视教学的基础上,对于科研也应同步加强,校方在选聘教师的过程当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学素质,同时也要同步加强教师的科研水平,尤其是一些比较依赖科研的专业,教师在任职授课过程当中,校方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使其在授课的基础上能够对学生的科研教学加以同步提升,鼓励教师积极与学生或者其他教师之间以探讨的形式开展教学,杜绝“闭门造车”的教学形式,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全面加强独立院校实际教学效果。

3.3 加强独立院校与专业院校的交流

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当前阶段的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强化与专业院校之间的交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独立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当前阶段的独立院校教育者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专业院校之间的文化学术交流,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当前的独立院校管理部门可以委派专门的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使当前的独立院校教师能够通过观摩来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从而使独立院校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促进独立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高校教育当中,独立院校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文章通过对独立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全面分析,提出全面提升师资力量、解决教学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独立院校与专业院校的交流等三项具体对策,为独立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薛姣.对独立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与对策探讨[J].亚太教育,2016(2):227.

[2] 叶碧洲.加强独立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5(13):160+187.

[3] 高雪.关于独立学院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12):159.

[4] 吴雪莲,肖国增.提高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对策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267-269.

[5] 雷娟,贾建平.对提高独立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11):160+162.

[6] 王昌民.提高独立院校課堂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5(5):15-16.

作者:徐昊恩

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3:

独立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动态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英语技能课是英语专业课程三大模块中最为体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模块,同时却是独立院校经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模块。针对这一现象,从需求分析出发,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符合独立院校英语专业自身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动态培养模式。

关键词: 需求分析;英语技能;动态模式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愈加突显。商务英语、经贸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ESP)相关的专业应运而生。大多数学校对于商务英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一部分教师们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忽视了独立院校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岗位特征,大部分学校在教学中摸索前进,还未找到一种有效的课程设计理论与模式,因此独立学院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着眼于独立院校经贸英语专业英语技能课程设置,结合“需求分析理论”中“当前情况分析”和“目标情况分析”两种模式,分析当前独立院校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出现的问题,提出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当前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和学生实际英语技能水平分析来进行,并试图建立独立院校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动态模式。

1 需求分析理论

在经贸英语专业教学领域,研究者们一致认为: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需求分析可分为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和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两大类。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是对外语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学习动机、以前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以及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的分析,研究语言学习者的强项和弱项,因此也称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

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是指学习者目标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以及学习者对待这种需求所持的态度的分析,并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就是以目标情景为核心的需求分析(阮绩智,2009)。因为在经贸英语领域所需要的英语语言技能比其他英语专业所需要的语言技能更难以预测,因此需求分析对于其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2 经贸英语专业英语技能培养模式现状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将除公共课以外的专业课程分成英语技能课、英语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三个模块。按照《大纲》)规定,将除公共课以外的专业课程分成英语技能课、英语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三个模块。根据经贸英语专业的具体情况,英语技能课通常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英语知识模块包括英语口笔译、语言学、文体学、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等传统的英语课程;相关专业知识模块则有外贸函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西方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谈判等课程。针对英语技能课模块,笔者比较了湖北省有代表性的三所经济类院校(分别为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经贸英语(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湖北经济学院经贸英语(2010级)人才培养计划中,英语技能课总学分为43,占总学分的24.9%;总课时为718节,占课堂教学总课时2617节的27.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级)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技能课总学分为53,占总学分的30.0%;总课时为912节,占课堂教学总课时2528节的36.1%。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经贸英语专业英语技能课总学分为55,占总学分181的30%,总课时为848节,占课堂教学总课时2266节的37.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有细微的差异,就经贸英语(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技能课课程设置而言,作为独立院校的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与其他经济类高校没有明显的差异。

同时,在我国高校经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英语技能课只在低年级阶段开设,而高年级阶段英语技能课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也就是说,经贸英语专业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只有“读”和“译”这两项英语技能得到了有针对性的培养,而“听”、“说”、“写”等同等重要的英语技能的培养没有得到延续(见表4)。

这种培养模式可能符合一般高校经贸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他们拥有英语基本功相对扎实的客观优势和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强的主观优势。而在笔者对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经贸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这门课的教授过程中发现,独立院校经贸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技能存在严重不足;而在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针对当前课程设置的不足和供需发展态势的不平衡,基于需求分析,笔者提出了独立院校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是动态的和不间断的。

3 需求分析下独立院校经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动态模式

目前独立院校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基本都是追随一般高校经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来的,不能结合独立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满足瞬息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做好全面细致的需求分析是确保经贸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的先决条件,经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是个动态的过程(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做好需求分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前用人单位对经贸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同时要求学校保持与毕业生的联系,通过调查问卷或其他方式了解其在校期间的课程设置是否满足工作的要求;在做好英语班新生的课程之前,应该首先做好新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最后,在课程设置实行了一段时期后,由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评估。只有这样,学校设置的英语课程才能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才能既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又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英语水平的需要,也能使学校的英语课程更受学生欢迎。

4 总结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三所财经类院校经贸英语(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发现独立院校相关专业的英语技能课程设置和一本、二本财经类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显著差异。然而,独立学院经贸英语专业的学生无论从自身特点还是就业方向都和其他普通高校有所区别,对其英语技能要求实用性更强,更为多元化。作者从需求分析出发,结合独立院校经贸英语专业特点,构建了一个动态的英语技能课程设置模式。但是该模式的提出是否合理和适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阮绩智.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

[2]冯晓萍,许菁.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

[3]夏璐.独立学院设立商务英语方向课程需求调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4] 张先刚.经贸英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

作者:周雷

上一篇:医院急诊科工作总结下一篇:单位计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