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核算证明(共6篇)
一、每个单位法定上有且只能有一个账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条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十六规定: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 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第四十二条则对私设会计账簿等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会计法的上述规定有四层含义:一是强制各单位必须设置会计账簿, 不允许不设置会计账簿, 这是会计法规范对象的法定义务。二是会计账簿必须依法设置, 不能随意设置、任意记录, 不允许相互替代。会计账簿按用途分为分类账 (包括总账、明细账) 、序时账 (日记账) 、备查账 (其他辅助性账簿) 。三是不得违反规定, 在符合规定的会计账簿之外私设会计账簿, 即俗称的两本账、账外账。使各单位必须有, 而且只能有一套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账簿。四是必须保证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真实、完整。各会计核算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其有关资料相互核对, 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也规定: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簿外, 不得另立会计账簿。各单位法定账簿有且只能有一套还可以从国家一直严厉查处的“小金库”中体现出来。“小金库”的定义是: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 (含有价证券) 及其形成的资产。
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 关键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这是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的唯一标准。所谓“单位账簿”就是指本单位的法定会计账簿。而在往来科目中列收列支, 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津贴, 公款旅游、请客、送礼等, 只要是在法定账簿内登记、核算, 就不能认定为“小金库”, 而只能按违反财政、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处罚。
二、独立核算的概念
独立核算是指对本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过程及其成果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核算, 不与其他任何单位混淆。独立核算与会计主体的概念密切相关。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既可以是一个企业, 也可以是若干企业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既可以是法人, 也可以是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同。法律主体通常指对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不同的法律有不同的法律主体之称。如《公司法》规范下, 法律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而《民法》规范下, 法律主体就是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力能力的自然人、公民等。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 一般来说, 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都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比如, 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生产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 但它们不是法人。
法律主体相互之间是彼此独立的, 会计主体之间也是彼此独立的。《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信息披露指引》第二章第一节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当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的人员、资产、财务分开, 机构、业务独立, 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 能够独立作出财务决策, 具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对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举例来说, 公司甲投资设立乙公司, 销售货物给丙公司, 则甲乙丙三个会计主体是相互独立的, 账务处理也是独立的, 各自核算各自的业务。甲公司要做长期股权投资和销售处理, 乙公司要做实收资本 (或股本) 处理, 丙公司要做存货 (或固定资产) 处理。三者的账务处理不能相互混淆。
三、单独核算的概念
单独核算是指, 对要求的业务进行核算所形成的账簿记录, 给一个具备基本会计知识的人看, 他在不需要追查支持性单据和辅助性资料、也不进行询问的前提下, 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你所核算业务的内容、用途和金额, 而不与其他业务发生混淆。实务中一般是采取明细科目核算的方法。单独核算与分别核算、分开核算的概念类似, 一般用于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 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 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 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 从高适用税率。对纳税人混合销售行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等也有分别核算的要求。
要特别注意, 不能把单独核算与独立核算混为一谈。单独核算 (分别核算、分开核算) 并不是要求企业另外再设置一套账簿, 而只是要求企业分明细科目核算, 使得税务人员能一目了然地知晓单独核算的内容。否则, 就与企业只能有一套法定账簿的规定相冲突。
四、专账核算的概念
专账核算是指, 对于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一般为财政专项资金) , 为保证资金安全运行, 防止被挤占挪用, 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 将项目建设的核算与单位日常核算分离, 以单独反映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准确核算建设成本。
专账核算一般是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有些项目的专账核算跟单独核算类似, 只需要分明细科目核算即可, 如不形成资产的财政补贴 (即新准则下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 直接在递延收益科目中明细核算。有些项目的专账核算则相对复杂些, 如形成资产的财政补贴 (即新准则下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 则需要通过设置辅助账来核算。
下面以农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例, 说明如何进行专账核算。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单位的财务活动适用于本办法。第三条规定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的原则包括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则对项目会计核算等作了具体规定。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农场既是企业, 必须执行新会计准则, 又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按规定必须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有拨入资金、缴入自筹资金、间接费用、农发资金支出等会计科目, 与新会计准则的科目设置截然不同, 两者不可能在同一个账套中一并核算。
如何解决这一看似水火不容的矛盾?财政部《农垦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衔接规定》规定:农垦企业取得的农业生产基础建设拨款 (如小型水利设施拨款、基建拨款、技术推广项目拨款等)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作为“专项应付款”进行会计处理。首先在新会计准则“专项应付款”科目下设置“农业综合开发”明细科目, 再按《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等的规定单独设置一套账簿, 作为“专项应付款——农业综合开发”科目的辅助账套。然后通过内部往来单据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涉及资金往来的业务, 同时在新会计准则“专项应付款——农业综合开发”科目和农业综合开发账套“银行存款” (或内部往来) 科目核算, 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涉及资金往来的业务, 则仅在农业综合开发账套中核算。
项目竣工决算后, 农业综合开发账套要编制竣工决算报表, 并结清所有账目, 将交付使用资产转入新会计准则账套,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递延收益”科目。之后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计入当期损益。一是正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二是分摊递延收益, 借记“递延收益”, 贷记“营业外收入”。
有极少数专项资金还要求专户存储, 对其则不能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而是采取并表的方式, 期末将专项资金账套的项目按对应的新会计准则项目进行转换, 合并入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
五、独立核算、单独核算、专账核算的联系与区别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独立核算是针对不同会计主体而言的, 每个单位有且只能有一套法定账簿。单独核算 (分别核算) 是针对不同业务而言, 是在每个单位法定账簿之内对特定业务 (一般是税务上的要求) 进行明细核算。专账核算是针对特定项目 (一般是财政专项资金) 而言, 是单位法定账簿的辅助性账簿, 并不是另外设置的独立账簿。现举例予以说明:某农垦集团拥有若干农场, 均为国有企业, 执行新会计准则。其中A农场生产增值税免税农业产品水稻和适用17%税率的应税加工食品米饼, 并且争取到省财政厅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则该集团公司和各个农场作为不同的会计主体, 应各自建立独立账簿, 互不干扰地对各自的业务进行核算。A农场在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下应设置水稻、米饼等明细科目分别核算水稻和米饼的收入和成本。A农场对于争取到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则要按项目管理要求设置辅助性账簿, 专门对项目进行核算。A农场在定期向集团公司报送企业报表的同时, 还应向农业综合开发主管部门报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报表。项目竣工决算后, 农业综合开发账套结清所有账目, 将交付使用资产转入新会计准则账套。
摘要:在每个单位有且只能有一套账簿的法律规定下, 独立核算主要是区分不同会计主体, 单独核算 (分别核算) 则是对特定要求的业务 (大多是税务上的要求) 进行明细核算, 而专账核算主要是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辅助性核算, 以能单独反映该项目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独立核算,单独核算,专账核算
参考文献
(一)独立学院教育成本及其核算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
(1)以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从投资产权方面看,是典型的混合型,母体高校以无形资产融资,社会企业以资金投入办学。各独立学院收费确定的程序基本相同,母体学校根据自身运行的实际,初定成本项目,并将教育经费支出数据转变为教育成本数据,当地物价部门核定其教育成本后确定其中的收费标准,整个思考与决策忽略了地区、学校类型的差别,而且主观意念明显,必然影响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这样大大提高了会计成本,而且很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
(2)教育成本核算意识还比较淡泊,内外部环境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方面,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不追求经济回报,独立学院基本都是公办高校举办,很显然,对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紧迫性就不够;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总体上来说,民办教育政策还不够完善,而独立学院也是确定为非盈利学校,对独立学院进行成本核算还存在诸多困难。
(3)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支出类和其它类,与其配套的还有《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这些都没有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以及制度上的指导和保证。主要矛盾表现在:一是收支分离的经费预算方式与责权利一体化的培养成本核算方式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以支出代替成本;二是以经费支出的性质分类与以成本计算要求的功能分类之间存在矛盾;三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计算培养学生所发生的教育成本,在受益对象和受益期间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时存在矛盾。因此,从广义上讲学生的生均培养成本很难反映培养一名学生的实际费用。
(二)独立学院教育成本核算必要性与可行性 具体表现在:
(1)教育成本核算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独立学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它集公办的优势与民办的体制于一体,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必然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教育成本核算也就成为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必然。美国私立高校学生生均经费只有公立的50%至75%,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类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因此,独立学院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建立健全教育成本核算机制和核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作为公益性事业,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应该有一定盈余,这也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也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2)教育成本核算是独立学院特征的自身要求。众所周知,独立学院典型特征是没有国家财政拨款,其资产、资金积累来自学生家长、投资者的投入,主要依靠自收自支来维持其办学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经费需求。从经济角度看,投资者对“合理回报”的寻利性也要求独立学院对成本和盈利进行确定和核算。一方面,社会资金投入联办独立学院,投入相对较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者必须在具备教育成本信息的基础上,对投资前景进行预测、判断和决策。另一方面,独立学院满足了广大家长和学生对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送子女来求学,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是不同于其它物质生产活动的“特殊”投资,但本质一样,家长和学生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同样作为投资者,必须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3)教育成本核算是加强独立学院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教育成本核算,一方面为合理收费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了办学效益。独立学院的生命力在于公有制体制下,利用民营机制的灵活性来强化效益意识,提高办学效益,但必须符合《教育法》的要求。因此,独立学院既要坚持公益性即社会效益第一,同时又注意经济效益为学院的生存和发展积累更多资金,实现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独立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分析。1998年国务院公布的《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要依据生均教育成本,同时参考学生家庭的承受能力,适当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但是公办高校包袱过重,机制不顺,核算教育成本存在诸多困难。而独立学院不仅具有成本核算的必要,而且也具备了成本核算的基本条件。《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43条规定:独立学院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它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显然,政府对独立学院教育成本核算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为独立学院教育成本核算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依据,独立学院完全有必要实行成本核算。
二、独立学院教育成本核算及其体系构建
(一)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选择 独立学院担负着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的任务,可以说是一所综合性学院,师资配备、实验条件、教学设备等差别很大,应该说,教育的成本费用不同。因此,独立学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分别按专业类别作为教育成本核算对象,以专业年级来开设成本明细账,归集各专业各学年的办学费用,把公共性的费用采用适当方法分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全面反映各部门、各类别的教育成本和单位成本,这样就可以计算出一个专业、一个年级、学院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
(二)成本核算范围的确定 确定成本核算范围时,首先应正确处理经费支出与教育成本的关系,对教育成本进行界定,并坚持有关会计原则,严格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通常情况下,独立学院的教育成本主要包括人员经费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学生的奖、助、贷、补经费、贷款利息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推进,后勤工作已采用有偿服务,即由计划经济时的拨款制改为现在的收款制,因此,后勤支出可按部门和项目设置明细科目,不应计入教育成本,当然对不宜实行社会化的后勤项目,主要指公益性的,应计入成本。
(三)成本核算项目的设置 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按照办学成本的经济内容,教育成本项目包括人员经费、教学经费、科研费用、行政费用、折旧费、学生费用、其它费用,其中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障等,科研经费分为外来经费和校内经费,从独立学院教育成本的实际出发,外来经费不是学校投入的,不应计入教育成本,校内经费是由学校投入的,应全部计入成本,需要指出,只有在教学中得到利用和发挥的科研项目经费才计入教育成本。行政经费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租赁费、招待费等,还有包括诉讼费、会员费、工会经费、其它杂费等。这些项目设置与公办高校的会计制度规定的预算科目相吻合,便于办学成本分析和控制。
(四)会计科目的设置 独立学院会计科目设置坚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在一般常用会计科目基础上,还应增设“教育成本、管理费用、累计折旧、待推费用、预提费用”等科目。这样的会计核算的“双轨制”,克服了原来会计制度仅采用“收付制”,不便于教育成本核算的缺点,结合权责发生制设置一些费用的收集分配科目,大大提高了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五)成本核算计算期 与其它企业、事业单位相比,高校工作和业务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学校的教学安排是按学年组织的,但为了与财务预算工作相协调和对接,在核算教育成本时仍应按会计年度为一个计算期,这样在年初编制预算时,可以近似包括了一年的培养经费,减小了跨年度数据分析所造成的误差。
(六)成本核算与报表编制 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并将教育成本核算作为学院会计核算的一部分。独立学院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日常核算,对费用支出按成本核算的原则通过“教育成本”等科目进行账务处理,便可实现完整的教育成本核算,具体方法可表述为: 以专业、 年级设置成本明细账,计算办学成本,按月编制经费开支明细表, 年末根据明细表和账簿资料编制报表,同时,每年末计算办学成本,根据办学成本计算单和成本明细账, 编制成本报表。
(七)成本核算程序与管理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教育成本核算就是将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从而准确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及生均成本,但在核算时必须遵循成本计算程序,主要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管理费用、计算合格毕业生和未毕业生的教育成本。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控制与管理还不尽完善,但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性,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必将更加健全,会计制度必将真正从收付制转向权责发生制,独立学院的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必将为公立高校中得以推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黄超宋:《独立学院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8期。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编号:08JYD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草稿)
为强化内部管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明确部门职责,加强成本控制意识,提高经济效益,特制订本方案。
一、部门设立
1、管理委员会
1.1 职责:主要负责制定和调整方案,监督、组织、协调和仲裁部
门之间的工作。
1.2 成员:总经理、总经办、财务部、分公司负责人
2、市场部
2.1职责:负责配方主、辅材料、采购、保管;产成品、废柱子、废片子的收发和保管;成品销售、货款回笼等,采购程序按公司现有规定执行。
2.2成员:市场主管、业务员、业务跟单、采购员、原材料仓库管理员、成品仓库管理员
3、生产车间
3.1职责:根据市场部下达的生产通知单合理的安排生产,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合格产品,并负责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配品备件的采购、管理、发放以及产品制程、出货检验、测试,客户品质投诉回复、品质资料提供等,物资采购申请单由吕小勇核准、刘明淦负责采
购、邱惠海监督价格、验收质量、数量。总经办主任审核。采购程序
按公司现有规定执行。
3.2成员:生产部主管、各工段员工(含磨加工)、生产统计、工程
技术部成员、品管部成员。
二、资产划分
1、磁业车间厂房、设备、检测设备(仪器)、办公设施、低值易
耗品、劳保用品、设备备品配件、模具等有偿划归生产车间。
2、市场部的办公室、办公设施、十月底(截止2011年10月31
日)库存的毛坯、光柱(以盘点为准)等有偿划归市场部。
三、生产部与市场部结算方式
1、结算单价
(1)光柱φ6mm-φ9.4mm,加工费用(含磨加工)20元每公斤;
(2)光柱φ9.5mm-φ12.4mm,加工费用(含磨加工)18元每公斤;
(3)光柱φ12.5mm以上,加工费用(含磨加工)16元每公斤;
注:加工费包括水电气、车间人员工资、福利,设备折旧、维修费用、厂房租金、实际资金占用利息。
2、投入产出比
(1)光柱中φ8mm以下投入产出比1.28:1;
(2)光柱中φ8mm(含)-φ9.4mm以下投入产出比1.27:1;
(3)光柱中φ9.5mm-φ10.4mm以下投入产出比1.26:1;
(4)光柱中φ10.5mm-φ12.4mm以下投入产出比1.20:1;
(5)光柱中φ12.5mm以上投入产出比1.18:1;
3、配方成本
生产车间配方成本要按同行业标准进行配比,使公司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4、如果投入产出比、配方成本、合格率达不到上述要求,市场部有
权在结算时按光柱价格进行扣除生产部相应成本金额。
5、结算起止日期
结算的起止日期为当月的1日~31日,以月为结算周期,经双方签字
认可后在次月5日前交公司财务审核。审核通过后,市场部将月加工
费直接划拨给生产部。
四、保底量(注:春节放假当月减半计算保底量)
市场部按不低于20吨光柱的产量给生产车间进行加工费用结
算。4.1、当月市场部订单量不足或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生产车间
不能完成20吨光柱时,市场部按实际不足吨数×11377.11元,具体
项目如下:
1、设备折旧每吨5196.99元;
2、厂房租金每吨1638.79
元;
3、车间管理人员及计件工人工资每吨4541.33元。
4.2、当月市场部订单量达到20吨(含)以上光柱时,按实际发生的加工费用进行结算。
五、不良品的处理
1、生产的光柱出现小黑皮、小缺角的按95%折算后计入合格品中,大黑皮、大缺角按不合格品计算,由车间自行酌情处理。
2、因生产、工艺原因造成客户投诉退货而产生的费用由生产部承担。
六、费用承担
1、市场部
(1)原辅材料、产成品、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所产生的利息;
(2)宏光公司产品销售的税金(当月税金按实际缴纳部分结算,年
终盘清时以实际发生销售的金额进行计提税金);
(3)本部门人员工资、福利、办公费用、销售费用;
(4)生产车间加工费用;
(5)办公设备折旧:889.22元/月;
(6)办公楼租金:380元/月;
(7)分摊费用:4595.58元/月;
(8)公司新增的分摊费用和其他增加的费用;
2、生产部
(1)本部门人员工资福利、办公费用、低值易耗品、设备维修费、水电费;
(2)厂房租金:32775.8元/月;
(3)厂办室租金:380元/月;
(4)设备折旧:104838.54元/月;
(5)办公楼分摊费用:4595.58元/月;
(6)生产车间水电气费用;
(7)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设备配品备件所占用资金产生的利息;
(8)公司新增的分摊费用和其他增加的费用;
六、收入分配
1、料泥及各种炉渣废料收入按50%分配给生产部,50%分配给市场部,试运行情况后做相应调整;
2、市场部的销售净利润90%上交公司,10%由市场部按公司和市场部
共同制定的方案进行分配;
3、生产车间净利润90%上交公司,10%由生产车间年终按公司和生产
车间共同制定的方案进行分配;
七、其他
1、市场部、生产部直属公司监管,在公司的领导下进行生产采购销
售工作。
2、原材料仓管管理员需将原辅材料数据提供给市场会计;低值易耗
品、备品配件数据提供给生产会计;
3、成品仓管管理员需将半成品、成品以及库存的废料数据提供给市
场部会计;
4、仓库管理员工资由市场部发放,财务部、市场部、生产车间共同
进行考核。
5、生产部材料领用由吕小勇、刘明淦签字核准进行出入库;市场部
产成品出入库及配方原材料领用由赖允桂签字核准。所有物料出入库
须由品质部负责人邱惠海签字验收把关。
6、人员增减和薪资调整各部门主管由建议权,报总经办审批后交人
力资源部备案。
7、各部门职能人员要恪尽职守,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受客户的回扣,已经查实作如下处理:
(1)退赔所受回扣金额,向客户做书面道歉;
(2)调离该职能岗位,到生产一线工作,并按所售回扣金额的300%
罚款处理;
(3)情节严重者,做开除处理,并交司法机关追究相应责任;
(4)取消当年部门对本人的净利润分配的年终奖励。
本方案经实际运行后,再作适当调整。
【简 介】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成本控制成为电视节目生产制作成本管理的有效实现渠道。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成本控制,就是根据一定时期预先确定的成本预算目标,对电视节目生产制作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成本控制成为电视节目生产制作成本管理的有效实现渠道。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成本控制,就是根据一定时期预先确定的成本预算目标,对电视节目生产制作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电视台或电视制作公司为组织和管理电视节目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采取监督和调节措施,以保障成本核算的实现和合理成本补偿的一种管理活动。
在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就是要随着费用的发生、成本的形成,不断将收集处理的实际成本和费用同成本定额及有关费用预算进行比较,找出投入和产出、收入和支出的差距,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整成本偏差,有效地支配和限制各项成本。根据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成本构成和成本范围,可以将成本控制分解成以下环节:
1.在直接材料费用方面,有效控制原料和材料消耗的数量。一般来说,各种规格型号的录像磁带等物料费用,占有产品成本中的较大比重。具体控制方法包括:
限额控制法。根据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量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录像磁带等物料管理部门,根据限额分期分批定量供应,并单独进行内部成本核算。如果需要增减节目生产制作量,要严格履行追加或削减限额的审定程序,并按新的定额发放。如果在节目生产过程中,出现磁带等废料现象,或由于其他原因超限额领料,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最终体现在内部的成本核算额度当中。
盘存控制法。为了有效地控制用料,在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中,还应按节目期数或制作周期,通过盘存的方法核算用料的差异。也就是要根据完成的节目产品数量,将本期产品的实际物料耗费量和定额消耗量进行差额比较,从而有效地核算和控制物料的消耗量。
注意提高节目录像磁带等原材料的利用率。节目生产制作所用的材料品种、规格要符合节目制作设备及工艺技术的要求,防止大材小用、优材劣用,进而更好地控制原材料消耗。
2.在直接人工费用方面,按照岗位、效益、技能等情况进行效能控制。具体操作如下:
控制薪酬总额。首先要合理确定岗位,并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确定人员编制,严格控制人员数量,并根据履行岗位业绩核定报酬。其次根据电视台或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自己的经营状态,以及按照单位性质所应参考的有关法规,明确工资、奖金、津贴等的支付标准,并按标准执行。最后,做好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调度工作,保证生产的均衡性,灵活控制加班加点的时间,以降低人工费用的支出。
控制劳动生产效率。电视节目生产者必须具备基本的从业素质,能够熟练掌握摄像设备及后期制作设备,从而生产出合格的电视节目。如果因为操作原因造成不合格品,不能支付报酬,并由责任者相应补偿成本损失。
在电视节目生产制作过程当中,还应当采用措施提高生产人员的出勤率、工时利用率,以及工时定额完成情况,明确按照各类节目的生产制作周期进行考核,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中的人工费用。
3.在制造费用方面,电视机构必须有效地控制为组织和管理电视节目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摄录像及后期制作设备使用费(或租赁费)、办公费、水电费等属于相对固定费用,一般采用总额控制法进行控制。具体办法就是采用费用限额手册方式。针对电视节目的基本生产制作单位,建立并使用费用限额手册。根据节目预算及其盈收状况,对其各项固定费用支出规定最高限额,并将费用的实际支出随时记入手册,随时结算限额结余,严格监控固定费用支出不超过限额。
电视节目生产制作的成本控制,在实施过程当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可控性原则。在成本控制范围内的生产制作成本必须为可控成本。要求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电视机构通过计划、预算等各种途径和方法,在节目成本费用发生之前可以预知将发生哪些成本和费用。也就是说要实施有效的控制必须确定节目的成本范围。
第二、电视机构能够利用记帐、算帐等财务管理手段,对节目生产制作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量,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发生了多少成本和费用。否则,成本控制也只能是一名空话。
第三、电视机构通过编制预算、定额标准、监督审核等项职能,能够对发生的成本及费用加以有效的限制和调整。
当然,一项成本是否可控,必须根据成本控制的主体的管理层次高低、权限大小,以及控制的范围来具体判定。但对于电视机构来说,对成本控制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保障电视节目生产良性运盈的必要条件。
2、责权利结合原则。电视台或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内部可实施成本控制的部门(成本控制主体)必须拥有在可控成本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对各项耗费实施有效控制的权利。与此相对应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这些部门也必须承担因管理不力甚至失误导致成本失控而带来损失的经济责任。当然,也要发挥利益机制的激励作用,实行超罚节奖制度,对于成本控制取得成效的部门(或个人),应当按适当比例予以奖励,以充分调动成本管理人员和节目生产制作人员努力做好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因此,按照责权利结合的原则,要明确划分各项成本范围,理顺各个可控成本之间的责任关系。做到责权分明、责权结合,成本控制有力高效。
3、全员目标责任制。电视机构应强化“节支等于创收”的观念,采用“成本、薪酬、责任”挂钩的办法,推行全员成本管理,促使成本管理由粗效型向精细型转化。由台(公司)、部门到栏目逐层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责任,并将成本控制指标分解到岗位、到个人,使成本控制得以有效实施。
4、制度约束原则。伴随电视产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电视机构尤其是电视台必须把靠领导意志、行政约束进行成本管理,转变为靠成本管理制度和体系进行制度化、科学化的成本管理,从根本改变旧有的成本管理方式,使成本管理真正成为电视经营管理良性循环的基础。
结束语
1 护理经济独立核算评价体系
1.1 评价体系的构成
护理绩效=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 运用一体化护士工作站[2]系统, 把原始的对护理人员的考核方式由封闭式转换为开放式, 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内容公开透明化, 以分数为计量单位, 工作效率高服务态度好的以加分计算, 相反的就以减分计算, 月底后一起评定最终得分。
1.2 评价指标的构建
工作质量:主要考核护理人员工作的落实情况和护理效率及对对待患者的态度, 并及时录入一体化护士工作站办公系统, 各项数据自动生成。
工作效率:主要考核护理人员对护士工作站中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主要包括:总床日数;出科人数;由病区等级护理系数;手术室手术例数系数。
工作效益:主要考核病区的经济效益, 由医院经管系统提供数据。
1.3 确定项目指标的考评标准
对于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各项指标都有标准, 这也是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的依据。[3]根据各指标的标准, 能达到该标准的就不扣分, 对于低于标准的项目就要实施减分处理;当有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引发的事故时都以减分处理;对于工作量和工作效率这两个指标是以加分作为标准, 只是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来评判加分的多少, 当然还应该是根据护理项目、护理的难度及风险程度来确定分值。
1.4 护理病区核定效益分和奖励数
[4]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护理人员绩效奖金=质量、效率分值×全成本核算收支节余的提成奖金×岗位系数+单项奖惩金额
全院护理负荷平均奖=全院护理负荷奖励总额/全院护理病区数
每系数金额=全院护理病区负荷奖励/全院护理病区总系数
各护理病区负荷奖励=护理级别×级别系数×每系数金额
对于我院的实际情况, 临床护理病区按照护理的级别可分为特级护理、病重、一级护理、二级护理, 不同程度的护理级别的系数不同, 根据以上顺序, [5]护理系数分别为0.38, 0.27, 0.22, 0.11这四个级别;对于ICU仅有特级护理的级别系数为0.76;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 按照手术的大小分类分为小手术、中手术、大手术和特大手术, 当然是手术级别不同护理的级别系数也不同, 按照以上顺序护理系数分别为0.33, 0.36, 0.43, 2.10, 随着手术程度的加大, 护理级别系数也越高。
2 护理绩效评价理方案的实施方法
护理部按“护理病区绩效考评方法”, 就是把各个护理人员的绩效考评分数在核实正确的情况下把此成绩传给专门的绩效管理机构负责人, 对于护理人员的绩效工资是严格按照“护士绩效管理评价分配方案”核算, 并对成绩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查。
3 意义
3.1 适应了的改革需求
新的护士绩效管理评价分配方案的实施, 更好的体现了责任到人的原则, 这样不仅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防患意识, 更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充分量化绩效考评指标, 绩效考评更加科学且易于操作, 更好的体现了公平性的原则, 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适应新形势下医院改革的需要, 为现代化医院管理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3.2 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6]
为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院建立了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 是以劳资分配为原则, 并依照工作中的各项制度, 根据工作情况, 进行综合考评, 以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鼓励有工作经验和业务水平高的护士担任主班, 并对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并把新护理人员的培训成绩和经验丰富的护士主班的业绩挂钩, 这样更能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为创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也更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提高了激励的公平性
我院是一所军队医院, 存在在编军人与聘用人员两种人员类别。在我院制定的护士绩效管理方案, 对于在编人员和聘用人员都提供了均等的就业与工作关系, 对于绩效考核和绩效奖励并存的措施, 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尤其是对于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
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依托医院网络信息资源, 结合医院管理实际, 探索护理经济独立核算评价分配新模式, 运用质量、效率、效益综合评价, 变封闭式考核为开放式评价, 形成了良好的管理导向, 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 为护理绩效管理评价与分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实现了护理信息化管理, 提高护理管理效应。
关键词:独立核算,护理,绩效管理,评价,分配
参考文献
[1]薛晓英, 孙娟, 王玲勉, 等.跨科收治患者病区护士在职培训考核及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5 (5) :74.
[2]薛晓英, 张利.野战医疗所护士工作站研发与应用[J].华北国防医药杂志, 2009, 8 (21) :73.
[3]王维.护理质量绩效考评的实施[J].护理研究, 2003, 17 (3) :291.
[4]王筱慧, 叶文琴, 赵继军, 等.护理工作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2) :126.
[5]王红英, 孙娟, 张丽君, 石会玲.护理单元独立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 12 (3) :297.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项目预算主要包括了两种类型,分别是基建项目预算与正常经费项目预算。在具体的预算过程中,事业单位往往是将这两个部分分别独立工作,而事业单位会计立账所依据的会计制度与基建会计立账所依据的会计制度存在不同,这就导致事业单位进行项目预算的时候容易出现分歧。此外,我国事业单位进行基建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其决算方式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重复性或者是与实际相脱节,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往往缺乏真实性与完整性,进而导致这两种会计制度都无法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二)我国事业单位独立核算容易掩盖财务风险
目前,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之间独立工作,两者分别建立账簿,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个事业单位所获得的收益、负债以及支出等相关财务信息,都会采用这两种决算方式记录在不同的账簿中。这种独立记账的方式给部分单位留下了可乘之机,使部分单位在建设项目上可以进行人为修改,这样不仅会隐藏单位真实的财务信息,引发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同时还会增加大量的死账,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
(三)我国事业单位独立核算影响资产管理与国有资产
我国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现实条件的限制,财务部门无法实时跟进单位项目的进度,再加上建设项目结束后没有及时向单位的财务部门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从而造成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支出费用长期处于挂账的状态下,最终导致事业单位的实际资产往往会超过账面的资产。此外,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基建项目竣工之后,事业单位没有对基建项目进行严格的验收或对其进行检查后没有将各种财务相关资料及时上交到单位的财务部门,再加上会计监督部门监管力度不严,最终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的账目不对调、资产总量不清楚以及腐败等问题。
(四)我国事业单位独立核算与现行会计制度矛盾
随着财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渐实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计划,其中,主要包括了政府采购预分支、部门预算以及国库集中收付等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加强了我国事业单位财政收支的统一决算与管理。但是,在部门预算中没有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编制,国库集中支付仅仅局限于对部门预算中的预算资金进行集中支付,而基本建设资金主要是来自银行的贷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不会通过国库集中支付,这就增加了基本建设资金使用的随意性。
二、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定期合并核算的原因
(一)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是事业会计的构成部分
首先,从财务角度上来说,事业会计的核算内容主要是对事业单位所有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其中,基建会计是事业单位支出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次,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由于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提出,事业单位中凡是涉及到基建会计核算的部分,都应该依据基建会计的相关部分进行核算,而不能依据本制度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这种规定实际上就把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分为了两个不同的主体,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事业经费核算与基建经费核算两个部分,这就无法完整反应国家对其投资的相关会计信息。最后,从事业单位的角度上来说,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独立核算,导致同一个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由两个账簿反映,存在两套会计主体的数据信息,而这两套信息都无法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无法达到相关法规的实际要求标准。
(二)基建资金应该纳入到事业单位部分预算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将事业经费收支与基建经费收支分别独立做账,这种分开核算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部门预算是我国采用的一种部门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是对一个部门内所有的公共资源进行完整的预算,即全面反映部门内所有的收入与支出的预算,其编制的流程主要是先通过政府各个部门进行编制,然后经过财政部门对其进行审核,再向人代会进行上报,最终审议后通过。在编制部门预算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各种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中。因此,事业单位中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预算会计, 应该将事业单位内部所有的资金作为编制对象,而基建资金属于事业单位资金投入的一部分,应该与其他资金一样共同纳入到部门预算中, 这样才能真正反映事业单位的综合预算。但是,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根本无法满足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也无法充分反映并监督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优化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定期合并核算的措施
(一)明确会计要素,统一两种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中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经济成本收支表等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属于会计的主体要素。 因此,事业单位应该让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中的主体要素进行有效对接,促使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不断合并,合并中主要的依据就是财务会计的公式,即资产是负债与净资产的总和。
(二)完善基建核算制度,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
我国事业单位将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进行定期合并核算之后,会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流入与流出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现行的事业会计中相关会计科目对这些财政信息无法进行全面、准确地反映。因此, 为了全面且完整的反映基建会计方面的相关信息,事业单位应增加一些会计科目。
1、资产类科目中增设相关科目
事业单位在资产类科目中,应该增加“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等相关的科目,同时还应该在“在建工程”科目下再增加“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以及“待摊”等详细的科目,从而可以对各个项目的明细账进行有效核算。此外,在基建项目竣工后,应该增加“基本建设支出”科目,对该项目的所有支出费用进行核算。
2、负债类科目中增设相关科目
事业单位在负债类科目中,应该增加“应付工程款”科目,对基建项目进行核算的时候,应该依据基本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办法与工程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并与基建项目的承包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从而支付承包单位相应的款项。
3、净资产类科目中增设相关科目
事业单位在净资产科目中,应该增加“基建结余”科目,年末的时候,如果显示为贷方余额,那么就表示完工工程的累计拨款额;如果显示为借方余额,那么就表示完工工程的支出中单位自筹资金数额。在该科目中,主要是依据基建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明细账目,并记录相关的内容,到了年末的时候只需要把完工的项目“基建结余”的借方余额转入到事业基金的借方。
4、收入类科目中增设相关科目
事业单位在收入类科目中,应该增加“基建拨款”与“基建自筹资” 等相关科目。其中,“基建拨款”科目主要用于核算财政拨款基建的资金或者是补助款项,“基金自筹资”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上级拨款或者是事业单位自己筹集的基建资金。
5、支出类科目中增设相关科目
事业单位在支出类科目中,应该增加“基建支出”科目。该科目主要用于核算基建项目的实际支出,基建项目竣工后应从“在建工程”的贷方转入到“基建支出”中的借方。此外,还应该取消事业单位会计中的“结转自筹基建”科目,这样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获得的固定资产数额。
(三)基建预算纳入到整体预算,减少基建挂账
面对我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的新形势,政府部门依据我国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逐渐实行了收支分类科目,同时还进一步扩展了一体化管理的内容,使得管理范围不断丰富,比如,预算编制执行、 预计会计核算等纳入到了管理范围内。此外,随着新《规则》的颁布,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在不断完善,使得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之间地定期合并核算更为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独立核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同时影响了我国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发展。因此,我国财务部门将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定期合并到了事业会计中,为了不断优化定期核算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统一两种会计制度、完善基建核算制度以及基建预算纳入到整体预算等措施优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升我国财务管理的效率,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颖.探析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合并核算[J].中国商论,2015,19:24-25
[2]刘晓霞.浅谈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分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38-39
[3]桂燕.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合并核算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4,10:227
[4]曾玲钰.探讨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分合[J].中外企业家,2015,19:259+261
【独立核算证明】推荐阅读:
个性独立名言07-07
独立思考的意义09-16
独立实验室09-21
教会孩子独立范文09-28
高中作文:学会独立10-01
独立董事资格10-05
鼓励自己独立的句子06-25
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方案07-02
越长大越独立初中作文07-22
美国的司法独立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