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独立范文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会孩子独立范文

教会孩子独立范文 篇1

孩子上学了,妈妈变“懒”了!妈妈是真懒还是假懒呢?

儿子航航背上书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似乎父母养育他到7周岁,就等着他背上书包这一天。

心也随之不轻松起来,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来。早上催促他起床,帮他整理书包,晚上陪他读书,检查作业,辅导功课。

为他忙前顾后,然而孩子却不领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

究其原因,我认为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

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由于太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

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是保证优秀成绩的关键,是支付将来成材的前提,是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保证。

看着这么多父母为“小皇帝”、“小公主”们鞠躬尽瘁,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

不信你看,我是如何做的:

经验一: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

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虽然他爸刚开学时送过他几次,但我从不接送,因为儿子从家到学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

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练轻功”。

有一晚,他没按时睡觉,次日起来迟了,要我骑车送,我故意说,我自己上班要迟到,来不及送。

他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小跑去学校,结果因迟到被罚扫地。

我知道他最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

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就上床,准时睡觉,保证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

教子心得:

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

经验二:懒于陪读——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

我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

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并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

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为了图省事,来问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

过后,我在思考他不爱查字典的缘由,原来是对部首查字典不够熟练,往往查一个字要费老半天时间,要查的生字多了,别说孩子,大人也觉枯燥。

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我故意输给他,赢了的他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现在,他还主动帮同学查字典呢。

教子心得:

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

经验三: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

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象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周末,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我问:“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十分钟。”“好,说话算数。”

十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打,我强忍怒气,脸上平静地说:“你平常不是说,说话要算数吗?”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马上关掉电脑。

在此之前,因我给他灌输过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识,所以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试想,如果我来个火冒三丈,一阵唠叨:“别打了,还不赶快做功课去,这样打下去,成绩怎么会好?以后考不上大学……”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做作业时还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以后他打游戏,我要他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关机。开始,他还要我监督,以后我偷偷观察,发现他自觉了,时间一到就不打了。

都说打游戏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他从中学会了控制自己,克制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等。而这些,正是重要的学习品质。

教子心得:

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经验四:懒于动手——不包办培养做事独立性!

凡是儿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帮忙。如他的房间乱的时候,我就提醒他该收拾整齐了,自己却在一旁乐得看他整理。

孩子上科技课经常要回家准备各种材料,我叫他自己准备;要买什么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店铺买,以锻炼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收集标本,我带他去野外,看着他动手做。

刚开学,老师要求给新书包上书皮,他不会包,我却叫他跟我学包。第一个封皮包好后(当然非常蹩脚),便放手,叫他自己包。

他嫌麻烦,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我不理睬,只顾在旁边“指手划脚”地指导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动口不动手”,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包。如果我为了图快省事,帮他包完,那么他永远也包不出第二个更好的书皮。

教子心得: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包办,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由于我的种.种“懒”,促成了他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改掉了粗枝大叶、丢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钻研,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生活上,独立性强,样样能自理。

可见,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该懒的时候不妨懒,把操心、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

教会孩子“独立步行”的本领 篇2

孩子的个性形成与大人的教育思想和诱导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动听故事往往对3至6岁的孩子最有吸引力,我们作为家长,可不能错过这个良机,我们的孩子在这一时期就不厌其烦地找爸妈讲故事,我们给孩子讲这些故事的时间,注意针对孩子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引导,有些关键的地方启发孩子思考,辨别。从这些故事中,他懂得了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从孩子所认识的“好人”和“坏人”概念中,逐渐培养识别了真、善、美的能力。有了正确的识别能力,孩子的行为就有了准则,以后就不致走向邪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不能把孩子“衔在口里怕化了,抱在怀里怕飞了”,一切都替孩子包办。当前小学生读书,家长早晨送,晚上接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孩子上中学了还不会洗衣服,不会做任何家务劳动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将来孩子离开父母之后能挑起重担吗?这确实令人担忧。在家长的包办代替中,既累了自己,又惯坏了孩子,孩子有可能成为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懦夫,懒汉。多么可悲啊!反之,我们若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步行”的本领,他就会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生活的强者,同时家长也能解放自己,这又何乐而不为呢?比方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注意这种能力的培养,孩子还只有几个月的时候,在一个大雪天里,我们给他穿上御寒的衣服,把他带到野外去,让他在雪地上一个人摸爬滚打,学步时,平地上的每次摔倒,我们不要去扶他,而是鼓励他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培养他的斗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上幼儿园了,我们就应从大班开始让他独步来回,在长期的训练中,孩子终于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潜移默化中抹掉了他在某些方面的优越感,培养他的艰苦奋斗,百炼成钢的精神。

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自控能力又不够强,很容易转移注意力,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家长就应该严格把好这一关。我们的孩子在两个转折时期应该这样做。上幼儿园之前,我们经常讲上这样一句话:“不上学的孩子是懒汉,是没有出息的人。”有了这种认识,孩子每天总是乐滋滋去上幼儿园,无论是刮风下雨不准缺席。孩子读一年级了,家庭作业往往是家长和学生头痛的问题。我们就谆谆教导孩子:“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是聪明的学生。”因此,我们的孩子做作业时不到万不得已,不向父母求援。这一切,应该靠我们平时的耐心细致地去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同时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决不能成为孩子的拐杖,更不能成为孩子百依百顺的“应声虫”,而应该着力去培养他,教育他。教给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武器——“独立步行”的本领,只有这样,明天的太阳才会更加辉煌灿烂。

教会孩子独立范文 篇3

关于父母教会我的作文:要独立坚强

父母这一生教过我们许许多多的东西,不论是在打骂下教会我们的,还是在溺爱下教会我们的,或是在不言不语时教会你的。他们都是为我们好,他们教会我们的东西或事物不仅仅只是一时的使用,而是一生的受用。这个寒假老妈教会了我煮稀饭。

这个寒假老爸胃不舒服,我自告奋勇地找老妈,向她请教怎样煮稀饭。一开始老妈找了个本子在上面写下了煮稀饭的所有步骤:1、先淘米。2、把淘好了的米泡上三十分钟。3、把泡米的水倒了。4、……老妈想让我看着简要说明书自己独立琢磨出怎样煮稀饭,可是我还是弄不懂。因为太急了,所以稀里糊涂的就煮上了一锅。我虽然是煮了一锅,可是煮好了时,把锅盖小心翼翼打开时——我把稀饭煮成了干饭。老妈在旁边笑得四脚朝天,原来她早看出来我把水放得太少了,再加上太心急。我只好再去请求老妈手把手的来教我。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老妈答应我,只不过她只答应告诉我哪儿做错了、怎么改,其余的步骤还得靠那个小本子。接着我又开工了,这回我每个步骤都慢慢的来,我还偏不快,偏不着急,就要慢慢来。中间我一直都目不转睛地看着电饭锅,也没听见老妈说一句话。可是这一锅——在装水时我装的时间太多,所以水又放多了。可是老妈为什么一句话也没说呢?原来她睡着了。我看老妈睡得挺熟,就没去打扰她了。我又准备再煮一锅了,这次我不用再去看小本子了,因为我都记住了。我这一次既不快又不慢,打开锅时——一锅又香又美味的稀饭呈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我忽然听见有人在笑,原来是老妈,她竟然装睡。 妈妈这一次用了不言不语教会了我:怎样煮稀饭;做任何事都不能太急或太慢;有时候学要独立。

家长怎样教会孩子理财 篇4

我们是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让孩子接触到钱,事实上,我们应该从小时候教会他们怎样合理地花钱。‚如果你在花钱方面能够给孩子提供明确而实用的指导原则,你就更有可能培养出将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中站住脚跟的孩子。‛(参见,《小鬼当家一书》)

让孩子学会理财,应尽早为孩子提供与金钱打交道的机会,让孩子从小明白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没有收入就没有支出。

那么,收入是怎么来的呢?父母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带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单位参观一下,告诉孩子自己是怎样工作的。顺利与否,有什么乐趣,有什么困难,经济状况如何,这些都应该让孩子有所了解。

怎样支出呢?首先父母在给孩子发零花钱时,就应该考虑到孩子可能用它来买些什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花钱的地方可能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这一块,也应包括点心、玩具、衣服、去娱乐场所的门票等。

在孩子用钱的过程中教会他们节俭、储蓄,让孩子既不会挥金如土,又不至于一毛不拔。

永远不要用金钱来贿赂和惩罚孩子。

有些父母试图用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这种做法更糟糕,会让孩子养成为了获得奖赏才去努力学习的习惯,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人,也体会不到出色完成一样工作之后的激动与兴奋。

‚给孩子鱼吃,不如教会孩子钓鱼。‛毕竟再多的钱,都有被花光的一天,可是懂得理财,就可以使有限的资产不断累积,而正确的理财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对于孩子来说,这才是给他们最有价值的财产。同时也表明,理财教育的重要性。理财教育的六个秘诀

1、尽早训练孩子学会理财让他对数字有敏感度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一定让他知道父母挣的钱不容易,让孩子知道家庭的一部分收

入与支出。让他知道孩子一年能消费多少。必须让他感受到数字的多与少到底有什么不同,才能建立金钱观。

2、让孩子陪你去购物,在采购中,教孩子看价钱,并且清楚的让他们知道,这个东西的价钱过于昂贵所以你不买;怎样买比较划算;告诉孩子,货比三家不吃亏;以及要有购物预算等概念。另外,在付款的时候,可以把钱交给孩子请他支付,甚至对于较大的孩子,不妨在需要到便利超商买酱油、盐的时候,请孩子帮忙跑腿,偶尔把找回来的零钱给孩子当奖励,并教孩子将钱投到扑满里,开始建立储蓄的观念,不过次数别太频繁,如果养成孩子一定在有奖赏才肯帮忙习惯就不好了。

3、教孩子具体设定理财目标当孩子开始有零用钱的时候,就可以教他们定期审视自己存了多少钱,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计算,并记录下来,而当孩子会写数字,并且具有基本的加减概念后,可以给孩子一本帐簿,让他们学习如何记帐。

4、让孩子记帐,导正消费观而就算是在同一个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理财消费观念也可能差距很大,有些孩子天生个性慷慨、不拘小节,长大后往往容易成为入不敷出的人,但有些孩子则对钱有相当大的不安全感,进而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但这些都是不健康的理财行为,父母必须从旁协助导正。

5、为孩子开立银行帐户教孩子储蓄,可以把过年的压岁钱让孩子存起来,一般先从存扑满开始,但当扑满已经有不少的存款时,不妨带孩子一起到银行去开设一个属于他的存款帐户,且最好让孩子保管自己的存款簿,如果不放心,也清楚的让孩子知道你将簿子放在哪边。有了这个帐户后,不管存钱或是领钱,最好都让孩子全程参与,藉此使其明白银行的功能,并教孩子看懂存款帐簿。

6、借钱给孩子,培养贷款观念,可以适度的‘借钱’给孩子,让他有借钱、还钱、并支付利息的观念。这时最好请第三者当仲裁人,让其约定如何还款、何时还清等,最好可以借据形式记录下来,使孩子了解到借、还钱的重要性,培养其责任感。

理财教育要遵守三大原则,避免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1、让孩子真正拥有钱。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父母都会支应零用钱,逢年过节也会从长辈手中拿到不少的红包,可是父母通常都会将孩子好不容易存下的零用钱或是长辈送的红包,用‘爸妈替你存下来’的借口,全数收回去,这反而会造成孩子一拿到钱就赶快花掉的坏习惯,因为他们会认为存下来只会被大人‘没收’。

2、给建议但支配权交给孩子。大卫.欧文在其《我家老爸是银行》一书中点出,多数父母即使让孩子拥有存款,却完全不给他们支配权,往往孩子要买什么,父母认为不必要,便极力阻止,徒然留下不好的沟通经验,倒不如给意见由孩子自行评估。他以儿子想换新脚踏车为例,他们不赞同但也不阻止,只是分析原本的脚踏车仍新且堪用,而想购新脚踏车除外型炫之外,并没有特别好用的功能,但价格高出很多,可能花掉他所有的存款,分析后决定权还是在孩子,终于让儿子不再坚持。大卫.欧文认为,毕竟孩子未来还是要自己决定如何支配金钱,现在做错决定也许只是损失几十元,最多几千元,可是却能换取一个教训,以免长大后一赔可能就上万元,或甚至倾家荡产。

3、让孩子花自己的钱。孩子开始有零用钱之后,就要让他学习如何花自己的钱,这样才会懂得珍惜金钱。可以和孩子协商,如果是学费、教材费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费,就由父母出钱,但如果是自己想买的玩具、出游时的纪念品、朋友的生日礼物等,则要让他们自己付钱,因为人性都是一样,一旦是别人付帐,就容易流于滥花、浪费的情况。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加上秉持上述这些原则,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那么孩子便可以从中学习一辈子受用的金钱价值观,轻易藉由理财就能致富。

美国少儿理财教育目标

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的硬币。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能够制定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留着大笔开销时使用。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理财事实。

12岁:能制定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要教会孩子安全用电常识 篇5

1. 教给孩子使用电器方法,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讲清乱动电器的危害,在没有成人的情况下,不乱摆弄电器设备。但孩子懂事后(5岁以上),可教给孩子一些常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并允许孩子在成人的指导下使用。并经常提醒孩子不要用硬物,特别是金属物抠插座插孔。

2. 教育孩子学会看安全标志要让孩子知道,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的信息,遇到红色标志,应该严禁触摸。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指示、安全状态、通行。

3. 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导电,让孩子知道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直接与电源接触。如: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使孩子明确:水也是导电的。电器用品要注意不要沾上水,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如:电视机开着时,不可用湿毛巾擦,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机毁人伤。不能用湿手接插头,这样容易触电。

4. 教育孩子不靠近脱落的电线不拆装配电设施教育孩子见到脱落的电线时,要躲远,不允许靠近,更不能用手碰。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要教育孩子,哪怕安装灯泡等最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然后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不得让孩子自己单独操作。

5. 教孩子学会触电急救常识孩子懂事后,要使其知道电源总开关的作用与位置,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让孩子明确,发现有人触电后,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不得用手去直接救人,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让孩子知道干燥的木头、橡胶、塑料不导电,是绝缘体,这些工具可以直接接触电源,不会引起触电,可以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也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

除此之外,家长应尽量不要把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教育孩子,别在电闸、电器附近玩耍,也不可随意动电闸,以免发生短路,漏电等危险;家中遇到下雨打雷打闪时,要关掉电视、音响,拔掉电源与电视天线插头,并离开室内照明线路、网络线,电视天线1.5米以外。

一、电源线入户及线路连接注意事项: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台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I.5米,220KV3 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入户线如发现与树木、建筑物直接接触为防止电线被磨破,应及时剪伐树木,或在入户线上加套绝缘套管;

9、电话线与电源线不要为图方便使用同一条电缆,要分别使用不同的电线或电缆,敷设时离开一定距离;

10、电源插头、插座应布置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并经常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讲解家庭安全用电常识,增强老人和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家用电器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2、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时应询问专业人员;

3、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4、家用电器在使用肘,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5、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6、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方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7、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销以防意外;

8、发现家用电器损坏,应请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修理,自己不要拆卸,防止发生电击伤人;

9、不准靠近或接触任何有电家电的带电部分,特别是黑白、彩色电视机的高压行输出部分,以免被电击伤;

10、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电工修好,否则不准使用;

11、在带电的家用电器上或破旧的电线周围,不能用钢卷尺和夹有金属丝的皮尺、线尺进行测量工作;

12、家用门铃、电推子等禁止用220V电源电压,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3、家用电淋浴器在洗澡时一定要先断开电源、并有可靠的防止突然带电的措施。

三、公用设施安全及应急处理:

1、严禁在高低压电线下打井,竖电视天线和钓鱼;

2、雷雨天在市区人行道上行走,不要用手触摸树木、电杆及电杆拉线,以防触电;

3、禁止在电杆的拉线上拴牲口、拴绳、凉东西,以免引起触电;

4、要提倡文明守法用电,杜绝各种形式的违章、违法窃电中的触电。

5、发现电线断落,无论带电与否,都应视为带电,应与电线断落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6、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应用木棒或其它绝缘物将电源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家长如何教会孩子防拐骗 篇6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被拐骗这样的事情离自己太遥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不在意,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还有些家长过于紧张,对孩子诸多限制,时刻严密监护,但孩子却失去了自我应对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种孩子习惯于听命于家长和权威,更容易上当受骗。那么家长如何预防儿童被拐骗? 1.学会保密

平时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教育孩子不要把家里面的信息随便的透漏给别人,和孩子做保密游戏,让孩子内心里面知道,这是我的小秘密就不告诉你,2.学会抵制诱惑

有时候坏人会用各种玩具,水果,零食,漂亮的衣服等等来诱惑孩子,很多孩子都很难抵抗的住,所以家长要着重教育孩子这方面的知识,不要一味的训斥孩子,你怎么就那么馋嘴,孩子还小有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3.学会抵制夸奖

小朋友都会有当英雄的梦,坏人就会利用孩子的正义感来哄骗孩子,比如帮忙指路带路,帮我去干些什么事情等等,小朋友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学校也会教育孩子要热心帮助别人,所以孩子有可能会跟着坏人走,所以要教会孩子在外边不要随便的跟别人走,可以指路给别人,4.名字不可以随便透漏

家长都会教育孩子,问姓名要告诉别人自己叫什么,所以陌生人一问孩子就会把名字告诉别人,坏人会亲切的叫小朋友的名字,路人看见会以为是熟人,所以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父母带领下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5.不上陌生人的车

汽车是现在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一旦上了汽车事情就会很严重的,要重点教育孩子,汽车不是随便可以上的,熟人的车可以上,生人的车一定要和父母坐一起,父母不在孩子不要上车,6.遇事冷静不要慌张

遇见任何事情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要在人多的地方呼救,或者到有警察的地方呼救,遇事冷静的孩子应该没有多少个,但是家长可以和孩子做游戏来演练,坏人和好人的游戏,孩子还是很喜欢的,7.家里面的信息要牢记

平时要让孩子记住家里面的重要信息,可以背诵自己家里面的电话号码和基本的地址信息等等,以便孩子用电话的形式找到家里面,8.引导孩子加强自我安全意识

四招教会孩子自己上厕所 篇7

第1招:养成好习惯

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的一些细节,比如自己上厕所时会不会弄脏裤子,并及时纠正。提醒宝宝上厕所前后要洗手,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将上厕所和洗手联系在一起,养成好习惯。也有些宝宝会害怕听到冲厕的声音或者不喜欢看到粪便被冲走,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可以让他们离开后再冲厕,避免因“心理因素”造成孩子不愿自己上厕所的情况。

第2招:因势利导

教宝宝上厕所,可能是宝宝出生以后父母碰到的最困难的一件事了。当父母发现宝宝要上厕所时流露出各种奇怪的表情或做特殊的动作时,可以教宝宝说“我要尿尿”,“我想大便”,并立即带宝宝到固定的“幼儿马桶”上厕所,时间久了,宝宝自然而然就会对着父母喊“我要尿尿”,有些宝宝则会主动跑到“幼儿马桶”前,用行动告诉父母:“我要上厕所了!”

第3招:准备便盆和内裤

当宝宝到了可以自己上厕所的年龄,父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给宝宝单独买一个合适的便盆,为宝宝多准备些棉质、吸水性强、易于清洗的内裤,这些内裤不宜太大或太小,使宝宝既能很容易地将内裤脱至大腿根部,但又不至于掉下来。

第4招:耐心和鼓励

那些孩子教会我的 (教师随笔) 篇8

我在风华中学的任教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从进校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在这样一段“摸趴滚打”的岁月里,既有欢欣与快慰,也有管理过程中刻骨铭心的“收获”,而这些中的很多都是那些孩子教会我的……

收获一    最细微之处却给我最大的感动

本学期,我所带的是住宿班,因为学生全部住校,所以学生早晨进班的时间都比较早,而我本人住的离学校又稍微有点远,所以开关门就成了首要问题。当我在第一天的“新生欢迎会”上询问谁想掌管教室钥匙的时候,一个小个子的男孩不假思索的举起了手。我把钥匙交给他的时候,他看起来非常高兴,可我的心里却没有一点底。但鉴于他的主动,我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跟他说了一句:“钥匙我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好好地为大家服务。”他庄重的点点头。可我的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

第二天早上,我提前半个小时来到班级,门已经开了。教室里的人不多,掌管钥匙的那个孩子在认真的看书。我没有打扰他。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孩子可能是要在第一天好好表现一下吧。

可紧接着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钥匙都没机会插进班级的锁孔里。而那个小男孩也变成了我口中经常喊出的“李松”。

在十一假期后的一次班会上,我曾经问过全班同学一个问题--“进入风华一个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是谁?”

有的学生谈到某某老师,因为他认真负责;有的学生谈到自己的父母,他们怕孩子不能适应住宿生活,经常来看孩子;有的学生谈到同桌,因为帮自己解决困难,让自己很感动……最后,孩子们让我谈谈,当我说出“李松”的名字时,很多孩子都很意外。我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道:“当我在见到你们的第一天,把班级钥匙亲手交给李松的时候,我有过担心,我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是一两天,还是三年?但是从他这一个月的表现,我的担心完全不存在了,我相信他一定能继续坚持下去,一定会为大家好好服务的.。因为能把最细小的事情都做的非常好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的。我要感谢李松同学,他为我们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向他学习,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好!”

在孩子们的掌声中,那个叫李松的男孩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收获二    我们要我们自己的成功

十一快要来到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出一期以“庆祝国庆”为主题的黑板报,我安排了几个在自我介绍时表明自己在出板报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来负责此次板报。因为板报的要求细化到了好几块的内容,而且学生的手上也没有什么可借鉴的东西,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我帮他们做了很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都交给了孩子们。

可是,几天过去了,板报的花边还没有画好,我就有些着急。考虑到孩子们还有学习任务,于是,我就在午休和晚自习的时间把板报给揽了过来,在部分学生的赞叹声中,我有些飘飘然,原本安排的几位学生变得有些多余。在我个人英雄主义的努力下,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板报终于大功告成,我也长舒了一口气。可我也隐隐约约感到孩子们似乎兴趣不高,有的同学还在窃窃私语。

接下来的几天,检查、评比……

当我举着黑板报评比第一名的奖状兴冲冲的走进教室时,大部分孩子的反应却有些平静,有一小部分孩子甚至低下了头。我有些困惑,但因为还要上课,我便把这个困惑暂时收了起来。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上午的课程,我一直等到中午的休息时间才陆续的找来一些孩子了解情况。

孩子们的言语让我深思。他们告诉我,他们之所以没有那种过于兴奋的感觉,是因为在我个人英雄主义的时候,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很多想参与的同学碍于我的大包大揽而却步。还有其他班的学生路过我们班时,都觉得一个老师这样做,就算获奖也是胜之不武,这多少影响了我的孩子们。

孩子们的话让我开始反思:这次我真的错了,我错误的以为成功就是分数,就是纸上的荣誉,我不应该只仅仅为了追求一个结果,而剥夺了孩子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享受成功的机会,那对他们太重要了。我们常说要帮孩子建立自信,那就更应该在适时的时候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飞。

收获三    荣誉失去了就很难再争回来了

11月22日,我校进行了一次学生行为仪表大检查。在此之前,我在班级已经多次进行了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孩子们平时的表现也非常的好。但是,检查那天,孙梦柯同学还是出现了问题,前面的头发被拨拉下来以后,已经遮住了眼睛,所以不符合学生行为仪表规范,被检查的老师拍下了照片。我能看出来,这一过程让小姑娘感到了害怕,所以当时我并没有说什么,其他的孩子也没有说什么。但是等她坐下来以后,她的头越来越低。接下来的早读,她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就在下课的一霎间,她终于还是没有抑制住自己的哭声。看来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为了帮助她调整情绪,不让这种情绪影响她接下来的学习,我喊起她一起向办公室走去。

我心里明白,这个时候再去批评她显然会适得其反。所以,到办公室以后,我简单跟她说了一下检查标准,也明确我的态度:下次注意就行了。可是,就算我这样,她的哭声还是没有止住。我有点不耐烦的说了一句:“期中考试没考好也没见你这样!”

“这次没考好,下次还可以考回来,但是荣誉没了,下次就争不回来了。”

小姑娘声音清脆,却还夹杂着明显的啜泣声。

我被她的这句话给惊住了。我把她的哭声理解的太简单了。她不是为自己哭,而是觉得自己拖了集体的后腿,给集体抹了黑,集体有可能因为她一个人的错误扣去文明分,从而失去荣誉。集体荣誉感已经深深地烙在她的心上了。

多争气的孩子啊!没有任何人批评、指责她,她自己却已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用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愧疚。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想要孩子们明白的集体荣誉感吗?有了这样优秀的孩子,我们的集体怎能不优秀了?谢谢你,孙梦柯,你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有人说过:“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和孩子相处久了,我对这句话也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也为我的教师之路指点了正确的方向,可能我注定一生都无法成为特级教师,但那些孩子教会我的,势必会成为我职业生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我的人生之树也会因他们而枝繁叶茂。

7条法则教会孩子时间管理 篇9

时间管理应该从小就教会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就会珍惜时间,不会随便浪费时间,会合理的使用时间。

一、让孩子认识到时间一去不返的特性

时间的特性是一去不复返,不受人力所控,失去了就是彻底失去无法挽回。

现代科技的发达,让人们似乎感觉错过时间的东西也可以用人力再找回,如节目回放、存储功能、甚至在课堂上没有听好课,课后也可以花钱补回来、错过饭点没吃上饭可以再吃别的食物或比饭点吃的更好等等,这一切都在潜意识里消磨掉了孩子们对时间紧迫的概念。尤其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当家长用时间来约束他们时,根本无法刺痛到他们,他们对时间失去无法挽回的特性没有深刻认识。

二、让孩子接触与时间相关的事物

可以让孩子养宠物或种植小花小草,引导孩子写观察日记,从小种子埋进土里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到死亡,每一时间段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加强孩子对时间概念的深刻理解,再加上家长的引导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也在时间中一点点长大,每一时间段都要有所变化成长。父母也在时间中慢慢变老,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每天都要让自己的时间有意义有收获,时间一旦错过就无法再挽回。

三、教给孩子时间使用方法

孩子对时间都有偏面的认知,有的专注在一件事情里,做的认真却会浪费很多时间,有的会拉长时间战线,做完一件再去做下一件,不会时间整合,效率很低。这都孩子不会使用时间的表现,需要我们家长来教会孩子:

1.统筹方法

同一时间内可以同时完成两件或以上的事情,让同一时间的使用率达到最高效率。如沏茶烧水的同时可以刷茶具、找茶叶、切水果,坐车上学的路上可听英语、背单词等等。

2.每天任务排序

每天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按:非常重要、重要、次重要、一般,进行排序,按重要程度进行时间分配。

3.培养孩子对任务与时间的预估能力

孩子对时间没有准确的预估能力,所以会经常造成家长的预估与孩子的预估不相等而产生的矛盾。家长认为时间太紧了,而孩子却认为还赶趟。在做事前,与孩子一起商量该事物完成的大概时间,然后争取在该时间内完成。并设定超时的惩罚与提前完成的奖励,从而督促孩子紧凑的使用这段时间不会产生浪费时间的现象。

四、使用计时器提高孩子对时间的敏感度

孩子对时间并不敏感,很多时间都会拖延或忘记时间的流逝。比如看书、玩游戏、看动画时,经常说,再看一会、等一会就完事。

这时可以使用计时器来限定时间,孩子说等一会时,让他们用5分钟、10分钟等精确的时间来替代模糊的时间。然后让孩子自己用计时器限定他所选择的时间,只要计时器一响,就要立刻结束,不可能找其它的借口和理由。

平时象刷牙、换衣服、写作业这类事情,都可以用计时器来限定时间,孩子会慢慢建立对时间的感觉,对完成不同的事情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有比较精确的估算。不管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减少拖延。

早点给孩子买块他们喜欢的手表,这也是建立时间敏感度的方法之一。

五、留给孩子合理自由支配的时间

可以跟孩子承诺,要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作业,晚上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尽量避免在手机、电脑和电视上花上全部的时间。可以建立一个比例,留出一些时间出去游戏、阅读或跟家人一起玩纸版、战棋类游戏。

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是种很重要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励他们变得有效率和有条理。

这样方法还可以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业上,高质量的完成作业,而不是尽快的完成作业。

六、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不要小看了“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个观念。伟大的道理说出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很多成人当然懂这个道理,但是落实到自己头上,往往就乱套。比如该休息的时候还在熬夜,读书阶段沉迷游戏或者恋爱感觉中,等真正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又被工作缠身变单身狗。“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很多成年人未必能做到很好。

七.治理拖拉、磨蹭的习惯

了解孩子拖延背后的原因

找到适合孩子的步调,而不是总是催促孩子“快一点”

在无伤大雅的小事上,请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因为这是孩子探索的过程

如果孩子实在拖延很严重,跟孩子讲清楚拖延的后果,并让孩子试着承担。

除了要求孩子不拖拉,不磨蹭,妈妈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也需要及时回应,以身作则。

从根本上说,孩子自己才是真正的时间的主人翁,所以,教会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管理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教会孩子独立范文 篇10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1

人的思维能力从哪里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青少年时期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适合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培养的有效途径,却又时常感到茫然无措。今细读郅庭瑾撰写的《教会学生思维》一书,如获高人点拨,受益非浅。

这本书是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书中内容具有可读性,书中观点和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它是一本适合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好书,是教师自我培训的好教材。全书共有七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第四章《为思维而教》。现就这一章节谈谈学习的初浅体会。

一、从中获得的认识

1.对“为思维而教”教学观念的认识

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如实地揭示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如文中所说:某些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获得知识资料,实际上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屠宰场”,“在大批地屠杀天才”。偶尔“也许仍然能冒出一些思维天才”,这仅仅是躲过了这种侵袭的“幸存者”而已。这种教学结果使学生的思维几乎成为“教学荒地”……作者以此提醒人们对传统教学应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引发人们去思考,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此,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为思维而教,即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确立为思维而教的教学观念正是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因为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教会学生思维是我们每位教师肩负的最终使命。

2.对“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的认识

作者用通俗的语句对一些教学方式作出专业性的阐述。他把传统的教学方式称为“独白式教学”,提出为思维而教就必须在教学方式上打破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和学生的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供一定的机会。他还提出,若要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还要进一步走向“发现式教学”。

我发现,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独白式教学”方式、“对话式教学”方式分别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式都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发现式教学”方式和现在强调的突出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也有雷同之处。用“灌输式教学”主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被教育界质疑。因为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培养,所以改变教学方式以实现“为思维而教”已是教育形势所趋。

二、从中得到的指导

在文中,作者从实践的层面上,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性的建议。研读这些内容,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我深感对某些教学行为实施改进非常必要。

1.让自己做个“善问”的老师

作者指出,在对话式教学中,自然少不了老师的课堂提问,学生的课堂回答。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就是课堂提问不仅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不至于跑神,更重要的是调动和拓展开学生思维。

从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老师每次提问题,学生总是习惯性地拿起课本,埋头翻书找答案。找不到就不知道说什么了。究其根本原因,一是老师经常提问一些不需要经过深入思考的直接从书本上就能找答案的问题,也就是问题过于简单。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一种不愿动脑,不爱深入思考,不会从联系中考虑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二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超越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即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想也想不出什么。老师的这两种做法都不能达到提问的良好效果。因此,为了启动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掌握提问的技巧,成为一名“善问”的老师。

记得八年级有一节政治课,该节的内容是了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义务。教材中的文字都是引用《教育法》中的一些具体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本身比较抽象,通过让学生阅读法律条文来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如果让学生联系学校生活实际来理解掌握这些法律条文,学习效果会更好。

我想采取设疑引思的方法过渡比较合适,于是我就提出一个问题:你能结合实际谈谈你们作为受教育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吗?可问题提出后,没人作出反应,被点到名字的同学要么乱说一气,要么就沉默不语。当初我还认为这是他们的主观懒惰情绪所致。后来我尝试换个问法:你们对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做法不满意,哪些做法比较满意呢?这样一问,学生可来劲了,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顺着学生的回答,我接着又问:把这些令你满意或不满意的做法和书本中的法律条文联系起来(或用法律条文来解释判断这些做法),看看它们的合法性如何?学生参看教材,联系实际略加分析思考,最终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可见,要成为善问的老师就必须对学生本身的特征进行研究,考虑所提的问题能否被学生理解,是否超越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介于学生已知和未知,已学和未学之间。既让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的信心,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效应,问题太易太难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开展。

2.引导学生做个“善学”的学生

作者在文中提出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还要进一步走向“发现教学”。站在学生角度就是“发现学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研究型学习”或“课题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和发展思维有何关系?发现式学习可以解释为学生经常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课题寻找资料、获取资料和处理资料,去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而任何一种形式的思维,都是对新事物的发现和探索,发生疑问并求解的过程。因而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大有裨益。

其实,我们很多师生对研究型学习方式并不陌生。以前我总认为,将中小学生的学习做成“课题式学习”有些夸大其辞,那起码是高中以上的人从事的学习。鉴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因而大部分学生还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那么教师的培养作用就很重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学会思考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可以从教材中的某些小问题入手,组织学生去探究学习,把课堂学习和课外探究结合起来。这比选择一个专题让学生进行专门的探究学习更适合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面对一个不懂的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重视、尊重、爱护、引导、鼓励和肯定都是必不可少的。

教会学生思维,或许大家觉得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令人乏味,因为诸如此类的论题在报刊、杂志上不难找到,可是为什么人们对此的研究乐此不疲,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考学生曾经做过的题目,学生总能正确解答,而如果把问题或条件稍作变换,学生就不知如何下手了。这正是教育失败的表现,学生只是学到各种题目的具体解法,并没有掌握知识的迁移方法,也就是说,他还没有真正学会思维。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而且是学校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更是教育赋予我们每个老师的新使命。

《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2

这个暑假里,我抽空拜读了《教会学生思维》这本书。该书提供了许多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思考技能的方法和建议。目的是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些真正可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的技巧和方法,在为教师提出大量练习和活动的相关建议的同时,本书还讨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组织思考教学活动的诸多问题。

结合第三届全国思维教学研修班的内容我深深地体会到,通往教育的思维技巧之本质在于,它提高了学习者的注意力、理解力以及更有效地利用头脑内部思维过程的能力。当学生熟悉并能自如地运用他们自己奇妙的“思维工具箱”时,就能够提高思维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思维的力量并享受思维所带来的快乐。学习是学生终身的事,他们是否学会了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教育新理念,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师,有责任通过教学造就一代有创新精神的人。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会思维的学生,才有前途。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已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消化理解并整理学习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把新知识和方法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中去,接着进行应用研究、练习。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和研究进行小结。尽管每个学生的收获、体会不完全相同,但通过讨论和交流总可以受到相互启发。由于学生亲自参加于知识的产生过程,由此对知识产生有一种亲近感,基本态度和思维能力也长久地保持,并对变化的情况有广泛的适应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是创新思维的载体,教师要精心设计,切忌简单重复。要有故事性,趣味性,曲折性,能通过作业的完成,让学生步入创造性台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放型”题目,常常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带领学生开展讨论是个好方法,对开发学生智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分层次教学中,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行之有效。“问题”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因人而问,因人而提,讲究策略,需要谁回答就叫谁。问题出来后,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对于好学生,要提醒他们注意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对于差学生,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给他们鼓励,如:“别着急,想一想再说!”“我相信你能回答好!”等循循善诱,而不能逼问或批评,以免适得其反。

教会孩子独立范文 篇11

错过教会我们成长

前段时间逛知乎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问错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的人分享了自己错过的故事,有的人感慨了内心的惆怅与遗憾。有一个小故事我印象很深刻,是这样的:很多年后的同学会上,酒过几巡,当年的男生对当年的女生说:“你知道为什么每个下课,我总是找你问问题吗?”大伙哄堂大笑,等着看女生脸红。女生微微抬起头,平淡地看了男生一眼,抿了抿嘴说:“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我总是会在座位上,而不出去玩呢?”大家听完都沉默了。我猜那个男生此时心中一定是翻江倒海,五味杂陈。正如另一个网友说的,什么是错过?错过,那一瞬间并不知晓,知晓那一刻追悔莫及,心如刀割。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想起了那些深埋于心的往事,曾经错过的那件事,曾经错过的那个人。我也曾经错过,也曾在错过之后的每年花费百分之一的时间想象事情的反结局,也曾在午夜梦回忽然想及,内心还会隐隐作痛。这样看来,大家就要说了,错过真是一剂毒药,不仅毒死了当年的美好,还绵延着一生的苦痛。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错过可否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如故事中那个男生,若在日后再有喜欢的人,他是否还会将爱深埋于心,缄口不言,直至再次错过。不,我想他不会,正是因为知道了错过的遗憾,才更加明白争取的意义。因为错过,他收获了成长,他也将收获爱情。我们也是一样,因为错过了一个机会,我们学会了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因为错过了一个爱人,我们懂得了爱需要相互包容,需要相互体谅;因为错过了亲人,我们理解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因为错过,所以遗憾,因为遗憾,所以刻骨铭心,因为刻骨铭心,所以不愿再错过。是错过,教会了我们成长,是错过,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上一篇:辛德勒的名单分析下一篇: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征稿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