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精选8篇)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篇1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土木工程

1前言

在创新创业环境下,伴随着普通高校转型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而且能够促进教育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1]。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术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和管理者[2]。应用型人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接轨,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能。

2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篇2

具体来讲,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创建过程中, 应该积极注重以下内容:

1. 加强创业文化以及创业氛围的建设和铺垫

本科院校在创业教育模式的创建以及应用过程中, 首先应该加强专业内创业文化以及创业氛围的建设和铺垫工作, 在院校范围内建设重视创业、鼓励创业、培养创业的专业文化和专业精神, 以便更好地完成学生创业精神思想的转变和培养工作。具体来讲, 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成功榜样讲座、创业实践经验交流会、及开设创业学生培训班等来完成校园内创业文化以及创业氛围的铺垫和建设工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本科院校在这一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保证相关活动处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 保证能够引导学生内心中的创业热情。

2. 加强创业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

本科院校在完成了创业文化的铺垫和建设工作以后, 还应该针对自身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科学化、标准化、实践化以及系统化的操作和设置, 最终创建出具备本科院校特色的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更好地完成对专业内学生的教导工作。具体来讲, 本科院校首先应该在创业理论教学方面, 加强对不同履历、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创业课程设置工作, 针对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型技能、管理型技能以及实践型技能完成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工作;其次, 在创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本科院校更多地应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创业实践能力, 针对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会遇到的诸多问题, 采取模拟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以及项目教学等多种方式, 完成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工作, 设立清晰明确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3. 加强创业课程师资队伍能力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本科院校在进行应用型创业教育模式设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 其对于创业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以及创业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育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时创业教育课程本来就是一项主观能动性、技能综合性以及自身精神能量要求非常高的一项教育课程, 因此本科院校必须加强创业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具体来讲, 本科院校可以采取专职教师以及兼职教师综合授课的方式来完成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

4. 加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和应用

本科院校还应该积极加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和应用, 保证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综合系统的实践操作平台, 进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创业能力, 更好地完成对学生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具体来讲, 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以及校校联合的方式, 完成对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和应用工作, 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相关创业技能, 更好地提升创业教育体系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创建和设置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本科院校应该积极加强对应用型创业教育模式专业的设置, 紧随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 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来, 更好地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欧海燕.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7) :8—9。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探索 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从当今国际高等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了在我国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把握目前创业教育的现状,并从对就业指导的认识和期望、对创业的认识和准备、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和评价等几方面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

1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经历从萌芽到兴起再到长久旺盛,我国的创业教育在初期就备受关注,是因为其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创业教育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要求就职者不仅能够求职和创业,还能够进行多方面职业转化和自主创业。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毕业生开拓广阔的就业门路。

其次,创业教育能够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目前,高校扩招提高了入学率,但同时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压力。热门行业人满为患,而在边远地区和一些不景气的行业在引进人才上又有一定难度,主要在于教育形式和内容上的墨守成规。而创业型就业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必要的[1]。

第三,创业教育能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当今时代信息发展迅速,知识不断更新换代,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在这种社会形势下要求从业者保持工作激情和精力,才能不被时间淘汰。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他们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具备更高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因此,创业教育能够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创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就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方面面临的瓶颈之一。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表面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毕业生不应该仅仅等待就业机会的降临,而应该主动创造和开拓自己的事业。高职院校本身在学历层次和社会影响力上又有不足,若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同时,创业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学校层面,政府、企业、学生等也应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支持。因此,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现状

在我国,虽然从事创业教育这一领域的专家和院校很多,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能够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状况相匹配。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7年到2002年自主探索,在这一阶段许多高校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教育课等形式,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是2002年至今,其中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是教育部确定了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教育创业在这一阶段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各试点院校用自己的方式对创业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和探索[2]。

1.3国外发展趋势

创业教育起源自1982年,由美国首先发起,将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升到新的高度。美国的创业教育理念颇具前瞻性,创业氛围浓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有完整的创业教育研究和实施体系,多样化的内容和结构,健全的师资力量。目前国外的创业教育普遍发展不错,皆由于其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注重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重视小型企业的发展,以商学院为教育载体,全社会予以浓厚的创业氛围。

2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2.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A.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市场

有些同学业余时间打工,了解自己专业的行情,在学校也做一些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销售,已经小有规模。他们的成功表明在创业教育中,应多鼓励学生利用本专业的知识,了解市场需求,加强平日信息的搜集和积累,进行市场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市场是创业教育的基础[3]。

B.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

有些同学在打工中积累经验,是创业准备的最佳途径。学校在创业教育中可以多提供制造一些打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中熟悉企业的运作刘晨,增长胆识和见识,为自己未来的创业做足准备。

C.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

有些同学在兼职打工中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小事,不怕辛苦,最终成就大事业。因此在创业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创业的能力,还应注重创业品质,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

D.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些同学在创业初期效益不好,但是善于发现商机,懂得把握,从而获得成功。在创业教育中,要让学生充分锻炼,大胆付诸实践,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堂和书本。

2.2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综合上述情况,虽然我国的创业教育探索尚处于初期,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展相应的教育模式,但是总体现状不容乐观[4]。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制度体系也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理念不十分明确;创业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比较滞后;创业教育的师资立力量比较缺乏;创业教育的社会大环境需要改善。

2.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这些表现都反映了创业教育的开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传统的教育观念阻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僵化的教育模式不利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外部环境导致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不足。endprint

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解决对策

3.1 明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

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当明确两个目标。第一个是宏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灌输创业知识,使学生在工作和岗位中能够态度积极,进取向上。第二个目标是微观目标,在实现宏观目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跟踪扶持,并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使其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能够具备独特的闪光点。

另外,我国的创业教育应当树立以下理念:将实务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将商业知识与管理经验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做系统规划,从入校起便制定实施一系列创业教育方案。

3.2 加快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和学科建设

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需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无声渗透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和学科建设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在全面把握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的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相关课程和学科建设的对策。

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增设特色课堂,构建创业基地等实践平台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学习创业知识。 因此,高校重视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和学科建设是创业教育模式革新的重要环节。

同时,学校可不定期举办专业普及型创业讲座,邀请优秀的创业者通过演讲报告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可制作创业宣传板,围绕创业教育开展主题志愿活动,举办创业类大赛并给予启动资金支持。

3.3 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是创业教育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是高效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教师的工作水平和素养则是这个关键的前提。

对于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的培养,校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培养“专兼结合”的师资力量,取代“学院派”的教师队伍,例如可以请一些具备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创业者等担任特聘教师;加强师资力量的施加能力,鼓励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让教师自身赴创业一线,增强实战性;创建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为创业教育这项工作的程序化提供有效保证;努力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使管理机制向教师方面靠拢。

3.4 优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外部大环境

创业教育不应仅存在于学校内部,全社会都应当创造一个有利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校将其贯穿于学生成长和教学环节的各个阶段,还应当贯穿于政府和社会等外部环境[5]。

社会应当建立完善的制度,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降低;政府应当深入校园,为学生量身定制合理的扶持政策;将教育观念向职业化转变,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强调创业之本应为道德品质,重视创业品格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国家各部门都应把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问题重视起来。劳动部门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创业信息,工商可以为其简化申办流程,税务部门可以免受部分税费,金融部门可以可其提供贷款等。

3.5 加大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政府应当加大鼓励高校的创业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业教育的投入,仅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可以设立创业教育专项基金,也可以联合政府与社会的力量共同创立扶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社会基金,并对该项基金的来源、管理和使用做详细的规划。

另外,除了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项目,积极吸进资金流入和项目投资。在合作中,还可以签订相关人才培养协议,鼓励学生参加定岗培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为企业提前储备所需要的人才,也可以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机会。

4结论

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创业教育的开展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必要任务。我们必须赋予自身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模式,开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了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还需要更加彻底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任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8.

[2]王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周群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4]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4(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篇4

论文摘要:在全面了解我国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改革专业教学体制,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增加教学实践,建立实习基地和创业教育工作室,形成比较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的模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预热,增强创业意识。

高等学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及我国本科毕业生总量的跳跃式增长,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不断加大。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当前解决就业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

艺术设计是一个文化概念,它代表的是人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设计,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以及潜在其中的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如何把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大学本科教学有机结合,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的热点。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艺术设计系是一个建立时间较短的专业,怎样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农大的教学环境,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认识和分析了国内高校自主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探讨。

一、国内高等学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理念,在高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都应该贯穿这种理念。农、林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不够,学校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和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

2.理论研究不够。现有的自主创业理论系统不够完善,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实践不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3.缺乏专业师资。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只能纸上谈兵。这也是影响创业人才培养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4.教材、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人才培养教材,且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学科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现有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都有待完善。

当然,高等创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例如大学生自身素质、社会经验、资金来源、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等一系列发展初期所面临的问题。在此,作为高等学校只能尽力完善本科阶段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提高大学生综合创业能力。

二、艺术设计专业创业人才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

了解当前中国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作一些适当地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根据艺术设计课程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采取具有创新理念的教学模式,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教学内容优化和整合。首先,设定专业核心课程,其他基础课和选修课程依附核心扩展和完善。避免以往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出现脱节和重复的问题,使学生从单纯的理论讲解中解脱,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长社会经验。其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盲目性。再者,建立高校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以教师为主持人的工作室。形成比较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的模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预热,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

2.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模式。艺术设计是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农林、美学等不同基础上发展而来,带有不同的发展局限。例如,在农林院校框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艺术设计,学生的美术表现技巧技能起点低,创新意识相对弱。美院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美学表现技巧技能高,但在实际设计中突出美学造型,忽视功能。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应从过去单一学科发展向学科群的方向转变发展。对学生的培养要由过去的传统教育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转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3.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一定设计理论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承、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艺术设计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要求。企业对设计者的要求不仅限于设计作品的好坏,还要求设计者具有综合的能力。比如与客户的交流;对材料、工艺的掌握;对设计成本的预算等等,这些都成了招聘面试的一项重要考核。另外,加强艺术实践活动,还能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和艺术专业的持续发展。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容易出现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教学现象,导致教学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在展开艺术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把来自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升华为理论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指导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和基本途径有:

(1)增加实践教学任务。艺术设计专业是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但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学实践环节缺乏力度。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是现在许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通病。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次教学改革,确定十门核心课程,加大了实践课程的设置。例如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装饰材料学》、《模型制作》、《装修工程》等专业课程,都增加了实践课程学时,以期能提高学生对材料和工艺的认识。

(2)结合项目和工作室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外,还可以以企业委托的具体设计项目或者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投标任务,或者以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进行训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个课程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掌控项目的能力,以达到学生一毕业就能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目的。

(3)建立实习基地。艺术设计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实用性。“参观国外艺术设计院校的最大感触,是那里的学校更像是一个工厂的车间,学生的课题作业很大部分是在实物操作过程中完成的。由于直接接触材料,同时又因处于三维空间中,所以更容易理解在纸面上所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教学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1]但是,这在中国的国情中并不能完全实现,我们只能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学校充分和地方建立合作关系,分别建立了素描写生、家具制作等实习基地,使学生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结论

在全面了解我国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高等教育机构氛围的大环境,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以期提高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综合素质,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当前本科生就业压力问题。改革教学体制,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增加教学实践,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盲目性。建立实习基地、创业教育工作室,形成比较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的模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预热,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篇5

在课程设置上,虽然院校响应上级文件精神,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必修课,但多数院校将其作为就业指导中的一部分,课时数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创业基础》32课时的要求,如:廊坊师范学院、邢台学院是12课时,保定学院8课时,远远达不到32课时的要求;课程内容虽然多样,但主要以选修形式存在,学生单纯依靠兴趣选择课程学习,部分学生中途退学,这样的学习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保定学院开设了9门创新创业类选修课,学生开始凭着感觉和兴趣选修,一段时间后,80%的选修学生只为了获取2个学分而已。还有的院校借鉴试点高校的成功经验在本校复制,由于缺乏可行性分析,结果并不符合本校实际。在教材选用上,一是选用的教材大都偏重传统的理论知识,其内容和体例形式不符合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无法很好地与使用者———院校学生相结合;二是缺乏立体化教材的构建思维,不能将创新创业理念与所学专业、技能训练和能力提升相结合。在师资上,除金融学院、石家庄学院师资队伍较充足外,其他11所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薄弱、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大多教师没有创新创业的实战经验,缺乏系统的培训,教师本身也不注重对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材料的收集和研究,13所院校也没有将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界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师资范畴,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在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下,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建起了孵化园、创客空间等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但多数院校在基地、空间的管理和使用方面比较偏向保守与安全地运作,学生进入需要多方审核,导致学生进入基地、空间不易,使基地、空间实际内容的规划与执行效率较低,甚至造成闲置。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篇6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因为其成立时间不长,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存在着目标模糊不清、缺乏学校支持、缺少社会平台、缺少技能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施双导师制、完善培养计划、建设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等四个方面的举措,为高校培养实践型创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创业教育;双导师;实习基地

一、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总理在的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口号,自此国内开展起火热的“大众创业”热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双引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国家提出这一口号,作为最具朝气和活力的大学生就应该更加积极的响应,作为研究和创新的大本营———高等院校更要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大学生通过创业的方式实现更好的就业,采取资金、政策、培养、目标等多种形式支持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二、旅游管理创业教育体系现状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点,其教育模式、课题体系、教学评估等方面尚不完善,需要进行研究、实践,提出适合本科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目前国内旅游正式如火如荼的发展,给予了学生更大的市场机会,旅游行业管理亦日渐规范,为学生创业创造了日渐规范的环境,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热情在逐渐增加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杨凯通过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有态度积极,创业教育基地有所改善,家庭对于创业态度明显改善等几个方面的明显进步;王蕾()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高校、社会、自身因素等都对大学生的创业产生重要影响,发现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缺乏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不足、企业没有在创业教育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弱等5个方面的不足;王新越()认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传新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校园文化氛围、政府支持不足、实践基地建设不足、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等问题。总而言之,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所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大力改进。

三、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创业教育体系存在问题

(一)学生创业目标模糊不清

对于新建本科而言,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都是有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学校,对于本科培养计划的制定基本都是参考其他很多地方的同类型本科院校的培养计划制定,对于培养计划的制定,没有长期积累的经验,还需要在长期的学校自身的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才能不断趋于完善,培养方案的不完善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对于创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对于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计划)的构建需要长时间的不断尝试,建立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相结合的、多方面多层次融合的、具有充分支持的创业教育体系(计划)。

(二)学生创业缺乏学校支持

很多本科院校文科专业都取得较少的支持,作为旅游管理学科而言,目前是属于教育部的控制发展专业,控制招生数量和专科升级为本科的计划,导致旅游管理专业专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也产生了比较不利的影响。工科类或者综合类院校,都会比较侧重于比较能够出成果的工科或者理科专业,对于文科类专业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如工科专业,导致工科专业侵占了旅游专业应有的招生人数、发展经费、支持力度等,使得旅游专业的创业培养体系建设步履维艰。

(三)学生创业缺少必要平台

新建本科院校缺少前期的长期积淀,对于业界的合作和联系还存在不足,因此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方面存在着层次级别不够、实习方向选择不多、实践目标不明确、平台不够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与酒店、旅行社、旅游规划公司、旅游景区、OTA企业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良好的平台,新建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实训基地的选择方面就有量不足、质不够的问题,成为学生接触业界的最大障碍。同时,学校未能通过大学生挑战杯、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等平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使学生理论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这些平台形成创业意识、接触业界最新理念、培养创新创业技能,为毕业之后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四)学生创业缺少技能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人才引进、学生扩招、基建扩张、本科评估等重重的压力,对于完善培养方案、建设完整实践实训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都还处于实验之中,需要长期的实践能够不断更新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受限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硬件设施和政策支持等问题,学生主要侧重于理论教育,对于各种实践技能还没有跟上,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业界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技能都未能达到较高水平,学生的对于创业的自身准备严重不足。

四、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对策

(一)构建双导师制,推动学生创业意识

国内高等学校目前主要采取的是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这四年学习过程中,实训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增长,学生对于业界的动态把握、知识更新、从业经验知之甚少,对于毕业之后进行创业活动没有更多的指导作用。而且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引进过程中,为了完成本科教学评估,主要是注重高学历的人才(应届的硕士或博士),这些高学历人才对于科学研究有着充分的能力,但是应届毕业生没有更多的行业从业经验,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缺乏实践性指导,不能及时把握行业动态,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并无裨益。对于以上问题,对于学生的培养可以借鉴国内目前很多MTA(旅游管理硕士)的培养方式,采取双导师制度,经过大学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学习之后,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实施学校学术导师和校外业界导师双导师制度,学校学术导师对学生实施学校管理、学术指导、毕业论文等方面,校外业界导师对学生进行行业实践指导,让学生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及时把握最新行业动态,积累行业从业经验,为后期创业做好经验积累。

(二)完善培养计划,明确学生创业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制定的培养计划要切合本科培养目标和地区、院校的实际情况。研究性大学要着力培养更多的高理论水平的人才,支持其前往高层次的学校和学历进行学习,培养更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为社会输入更多的研究人才,其教育教学体系更加侧重于理论教育。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刚刚才升级为本科,培养的主要是地方性专业实践人才,培养的学生多数毕业以后都会走上工作岗位,制定培养计划要更加要考虑实践的重要性。新建本科院校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制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包括学生的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促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建设实训基地,推动学生技能培养

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依托于校内的实训实验室和校外的顶岗实习基地。对于校内实训实验室的建设,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专科时期的资源和教学方法,专科时期遗留的实训室和实验室要充分利用起来,专科时期的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也不能舍弃,只不过要更加完善,各门理论课程中要合理分配讲授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例如旅游规划、旅行社经营管理、模拟导游、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前厅管理等课程都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以便于学生对于酒店运营过程中各类需要实际操作的岗位都有所了解,并且逐渐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对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学生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高层次、高水平实习基地,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规划、星级酒店、OTA企业等多方位的实习基地,实施轮岗制度,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使学生全面接触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为毕业之后的进行专业相关的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四)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校企合作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搭建创业平台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促进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高校和企业合作,高校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通过组织学生认知参观学习、进行定岗实习、轮岗实习等多种方式为高校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学习理论的同时接触业态,熟悉企业运作,学习企业各层(高层、中层、基层)管理方式,免于对行业认知的一片空白。另一方面,企业与高校合作,通过资金支持各种学生参与的横向课题(以各类创新创业的应用型项目展现),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创业的模拟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参加类似的课题申报,相当于校企给他们一个实战前模拟演练的过程,增强他们创业的思维能力、自信心以及相关的流程。

五、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多数都是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型高校,学校的培养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他们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大环境,快速融入到社会的实际工作中去,因此,对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重要举措,又是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76-77.

[2]王蕾.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3]王新越,刘二恋.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2016(9):21-25,30.

[4]杨琼.高职旅游管理创业教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5]程冰,赵霞.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池学院学报,(4).

[6]曲夏瑾.民族院校翻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33-34.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篇7

一、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 开设创业基础课程。

(1) 加强理论教学。在高职院校里,开设《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公共基础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如市场营销专业,开设《创业基础》,选择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郑健壮主编的教材,让学生系统掌握创业知识和选择创业项目的正确方法。 (2) 加强创业案例分析和实训课程。根据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的原则,《创业基础》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为2∶1,这样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选用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创业案例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积极思考,能主动地参与到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去,了解创业的方法和经验,使学生对创业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让他们认识到选择正确的创业项目、创业程序和创业方法的重要性。

2. 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一直以来都是把创业教育融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形成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同步养成创业素质,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一专之长,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如市场营销专业利用《营销策划实务学》、《服务营销学》、《企业管理学》、《广告学》等课程的知识结构的不同、作业、实习实训内容的不同及教学方法的不同,积极进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3. 开展暑期实践教学。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没有把暑期社会实践仅仅当作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是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企业挂职锻炼、工厂实习等与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多样化的实践形式。每一个实践小组都派有指导老师,教师对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逐一解答,学校每年都会评出优秀暑期实践小组,优秀个人以及优秀辅导教师,给其他学生提供参考榜样。

4. 顶岗实习环节。

某些专业课程开设顶岗实习,这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更是创业教育的迫切需要,使学生更加了解本专业与生产生活的结合方式、本专业的产业现状和前景、相关企业的管理方式、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不断地进行实践,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增强创业信心,正确面对失败,为以后真正的创业奠定基础。

二、营造创业文化环境

为了营造浓厚的“敬商、重商、亲商、勤商”氛围,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团委、学生工作处、各系部、教务处、就业指导办公室,在工作上多管齐下,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统一协调部署,各部门协调配合,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地工作,最终实现共同创业教育的目标。

1. 培养创业意识。

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基础上,政府和社会也要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努力把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提供给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们,促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路程顺利开展,同时,现代传媒要发挥好的舆论作用,大力地宣传创业成功的典型,对于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来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当然,国家相关的政策也会要求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在融资、税收、培训、招聘等方面,把最好的环境和优惠条件提供给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这样对大学生自主创意识的培养也会更加有利。

2. 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就是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它体现出了高校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发挥对大学的引领作用,这也是我国大学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结果,最大限度地培育并挖掘出了大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之成为激发社会活力的策源地。创业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独立能力。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开展各类创业比赛,并且定期为学生提供免费场所,鼓励学生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

3. 为学生提供创业园区。

2010年,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供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项目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子产品的销售、电脑维修服务、租赁公司、小型超市、二手商品交易、快递服务公司、摄影摄像及文印服务等大学生急需的服务项目。

4. 校企合作,成立职教集团。

2010年,由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发起,经过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核准,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倡议,自愿结成了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内蒙古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包括了101家企业、12家行业学会、10家职业院校。职教集团重点工作包括:一是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合力打造自治区商贸职业教育品牌;二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四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探索产、学、研结合办学的新模式;五是及时沟通人才供求信息,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5. 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教。

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校,让学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来进行现身说教,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开拓创业思路,激发内在的潜能,同时也可以引导着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让他们知道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真正地落实创业教育,帮助高校大专生解决创业的困惑。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能否真正贯彻下去,教师是关键,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从2009年开始,努力构建完善的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创业参与度和成功率,并且不断探索高职高专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鹏, 王明月, 葛骁欧.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徐小洲, 李志永.创业教育 (普通高校版)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3]李婷婷.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3) .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论文 篇8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呈现上涨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高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确保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如何使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有效落实是当前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对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探析。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职院校

作为近年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为培养兼备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人才提供保障。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落实中存在的弊病仍较为突出,与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相脱离,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最难就业季”是近年来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旦学生的就业率难以保障,就会使高职教育的优势逐渐丧失。此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引入为就业难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但是该教育模式在落实中仍有诸多弊病存在,具体表现为: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中未将创新创业模式纳入其中。由于该教育模式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被划分专业。虽然部分院校将其纳入到必修课程中,但整个课程体系仍处于不规范状态,在教学实施中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创业成功率不高。高校创业活动开展中,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创业所需的经验,尽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取得的实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并未对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导致学生创业兴趣缺失且成功率不高。

第三,师资力量问题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落实要求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作为保障,但是大多数教师局限在“三尺讲台”内,很难满足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要求。教师队伍在实践能力、创业经验等方面呈现出缺失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反思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构建路径

1.孵化模式在教育活动中的引入

孵化模式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载体:

第一种形式强调将创新训练、创新活动、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及科研项目等融入其中。将项目内容作为理论研究基础,要求导师做好引导工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创业内容,鼓励学生从这些项目中挖掘创业机会。

第二种形式强调在引入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使项目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项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导师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研发,并将最终开发结果应用于企业生产。

这两种形式,前者对满足学生创新训练要求起到明显效果,后者倾向于对学生的创业训练进行强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2.多机构合作模式的引入

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很难依托于高职院校自身实现,应将相关的主体机构融入其中,如中介结构、金融机构、科研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与企业等。保证不同主体机构发挥其应有功能,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对居于核心主体地位的高职院校方面,要求其承担起创业技能传授的职责,尽可能将更多创业平台、训练机会提供给学生;企业方面,应注意将岗位训练等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政府部门在创业教育创新中,应给予相应的资金与政策扶持;科研部门,应适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提供给高职院校,为创业教育中的科研项目提供保障。

3.实践训练模式的应用

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使学生综合素养,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场素质等得到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注意在实践模式上进行创新,具体策略表现为:

第一,引进策略。强调各主体共同参与到教育创新工作中,进行实践平台的搭建,利用校园实验室完成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对接,由企业资深人才到校园中为创业训练活动提供指导等。

第二,送出策略。该策略强调适时将学生派遣到企业中,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达到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

第三,体验策略。这种策略的实现要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可直接构建相应的模拟平台,模拟平台中主要以市场、公司等环境为主,引导学生在该环境下完成创业训练过程。此外,可引入比赛形式,如创业竞赛、计划大赛等,以此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创业教育的创新是高职院校需考虑的主要问题。实际创新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当前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创业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考虑将孵化模式、合作模式以及实践训练模式等融入其中,确保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要求,缓解当前高职院校与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汪立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50-53.

[2]曲秀琴,吕秀丽. 构建“多维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新思维[J].科技创业家,2013(19):180-181.

[3]薛红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31-33.

上一篇:纪念长征胜利八十一周年坚持信念心得体会下一篇:值班经理工作手册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