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精选9篇)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 篇1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负责学科建设的职能部门不一,各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范围划分不够明确,又缺乏校一级专门机构的有效协调,造成各职能部门之间规划一致性、工作协调性、政策衔接性不够。有的学校虽已成立了专门的校级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但因种种原因,要么没能从真正意义上强化建设,要么未赋予实际的工作职能,而仅仅是作为争办学位点的阶段性机构,因而亦未能有效地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科研规划、学科队伍、科研对人才培养作用的发挥等诸多方面难以科学整合和协调。不少院校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还不够成熟,学科建设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科建设的决策与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成为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性课题。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 篇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发展机制

1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重要意义

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新建本科院校要想使基础薄弱的学科建设获得良好发展,进行有效的学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学科发展良性机制,是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是推进学科优化、办出特色的制度保证。

2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负责学科建设的职能部门不一,各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范围划分不够明确,又缺乏校一级专门机构的有效协调,造成各职能部门之间规划一致性、工作协调性、政策衔接性不够。有的学校虽已成立了专门的校级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但因种种原因,要么没能从真正意义上强化建设,要么未赋予实际的工作职能,而仅仅是作为争办学位点的阶段性机构,因而亦未能有效地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科研规划、学科队伍、科研对人才培养作用的发挥等诸多方面难以科学整合和协调。不少院校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还不够成熟,学科建设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科建设的决策与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成为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性课题。

3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路径选择

3.1 建立学校、院(系)、学科内部三级学科负责制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学校众多部门的配合协作,又需要有校一级的综合管理机构。因此,学科建设的管理必须要有层级性,要建立学校、院(系)、学科内部三级学科负责制,使其在学科建设中各自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3.1.1 校级层面

新建本科院校可借鉴传统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经验,在学科建设工作之初就设立校一级的学科建设领导机构,如建立学科建设办公室或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科建设的校领导亲自挂帅,以便统一认识,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学科建设工作,避免在解决问题时互相推诿扯皮,为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具体职责主要包括:(1)根据学校不同发展阶段和社会需求,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制订出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建设的奋斗目标和要求,保证学校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合理构建学科布局并进行学科结构的优化配置,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2)统筹协调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等学科建设职能部门的学科建设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工作有章可循。(3)负责日常的事务管理、信息沟通,协调和监督各学科的发展,参与新学科的筹建等,以保证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1.2 院(系)层面

各院(系)要在学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本单位的学科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每个院(系)应对二级学科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制定既切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院(系)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为保证学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学科学术带头人责任制、科学研究课题组长负责制、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同时,院(系)要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

3.1.3 学科内部

在学科内部,要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各学科要在学校学科总体规划下,制订本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以增强学科建设的指导性,减少盲目性。为保证学科建设能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进行,学科内部可实行学科负责人岗位责任制管理,既要赋予学科负责人一定的权利,在人、财、物等资源调配使用上享有自主权。同时也要明确其职责,实行目标考核绩效管理制,奖惩的幅度可适当加大。

3.2 实行项目管理、规划管理相结合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目前大学学科管理主要采用立项管理和规划管理两种形式。立项管理是当前高校对学科建设管理普遍采用的模式,是指以立项为管理形式,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认证,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规定建设周期,系统全面地进行项目建设,强调中期检查,淘汰和终期验收等监控管理手段的学科管理模式。由于立项管理在建设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认证,避免了盲目性,开展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对学科建设进入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对于交叉学科等新兴学科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且基础欠佳,需获得大力支持才能迅速发展的学科,就须采用立项与规划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制订学校阶段性的学科建设规划,按规划组织各学科的建设。

3.3 建立绩效优先的学科发展重点建设机制

在学科发展问题上,新建本科院校须引入绩效优先的重点建设机制。对于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基础较好、又已经形成一定竞争优势的学科,学校应给予重点支持,努力打造品牌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以此带动学校整体的学科建设,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成较完善的学科结构体系。对列入重点建设的学科,学校可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倾斜,使其脱颖而出。

3.4 建立资源共享、相关学科交叉支撑的学科发展集约性机制

为了使相关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合力,在学科组织的构建中,新建本科院校可打破按院(系)、教研室单一学科组建的固化学科组织结构,建立相关学科动态、流动组合的柔性组织机制,或按二级学科组建教研室或学科组,统一协调、规划学科建设,整合优化学科资源。

3.5 完善学科队伍管理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结构有待完善。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大师资的培养及引进力度,深入推进人才观念的转变,实施多种形式的选才、用才机制,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学科发展的有限目标及重点学科带头人的基本要求设置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上岗、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动态管理机制,以优化更新学术梯队。

3.6 构建多维学科评估机制

学科评估机制是对学科建设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科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方法。新建本科院校要建立学科专业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学科评估机制。首先,要科学地制定学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使其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实现全方位评估,应包含学校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个方面的内容;最后,要采取多种方式评估,评估结果要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逐步形成学科专业品牌效应和自我淘汰机制。

参考文献

[1]何华生,王云兰.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11下).

[2]宋凡金.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

[3]朱中华.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4]杨德磊,刘凌云,马长波.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探析 篇3

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内涵

(一)学科及学科建设

在我国,《辞海》把学科定义为“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在西方,学科的英文为“discipline”。该词具有多种含义,包括学科、课程、纪律、严格的训练、规范准则、戒律、熏陶等。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3]本文认为,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应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学科是特定研究领域走向成熟的产物。“称一个研究范围为一门‘学科’,即是说它并非只是依赖教条而立,其权威性并非源自一人或一派,而是基于普遍接受的方法或真理。”[4]“称一门知识为学科,即有严格和具有认受性的蕴义。”[5]其二,学科是对知识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它通过同一性的作用来设置自身的研究边界,并规定了本学科研究者的学术规范。

所谓学科建设,我们可以理解为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6]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

根据上述学科及其建设的概念辨析,我们认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是指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根据社会发展对公安人才的需求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科建设是公安院校办出特色,打造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码。从学科建设的内涵出发来考虑,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主要包括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人才梯队;完善学科规范建制,营造学科建设环境等方面。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

(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地方取向性

地方性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特点之一,也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高等教育的服务面向走的是一条“国际—国家—地方”的发展轨迹:中世纪的大学,其服务面向具有国际性;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大学具有国民性;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具有地方性特征。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各省市中心城市或地级城市,归属地方公安部门管理,同时接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和管理,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并与地方经济、地方公安界有着天然联系。因此,地方取向性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最基本的特点。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公安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区域发展服务。首先,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办学的适应主体,应根据地方区域发展与公安行业需求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特点,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自觉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优化统一。[7]其次,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与专业结构不是按照越来越细,越来越窄,强调“对口”的直接适应思路来调整的,而是能够较好地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实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图创新”的模式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一线公安工作时,方能迸发出极大的活力。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薄弱性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短,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意识薄弱,缺乏整体建设规划。由于脱胎于专科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学科建设集体无意识”等先天性缺陷,使得在现实中,一些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缺乏基本规划,既没有相应的短期安排,也没有中长期规划,学科建设处于盲目的状态;一些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虽然有学科建设规划,但规划的质量不高,缺乏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大,缺乏全局性考虑。二是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师资和科研力量不强。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既是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又是建设高水平学科的基础条件。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大都由公安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先天性存在师资欠缺和科研力量薄弱这两块软肋,导致了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和学科建设进展缓慢。三是学科建设投入不够,学科建设硬件条件不足。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与学科建设相关的图书资料、实验室、学科基地建设跟不上,从而影响了学科建设的质量

(三)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应用取向性

应用性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又一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地方一线公安工作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警务专门人才,而学科建设的核心之一是人才培养。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应用性主要表现在应该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公安工作服务,培养一线的应用型警务人才。“应用型警务人才”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公安警务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特别强调基础、实用和实战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第二,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公安警务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第三,“实用型警务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公安工作的结合,更加重视公安警务实习这个教学环节。为此,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应体现应用价值取向,主要培养应用型警务专门人才,以便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一线公安工作的需求。因此,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冷热结合,灵活应变,对于体现自身特色和水平而一线公安工作需求不是很大的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对专业进行调整,但不能因为市场需求不大而任意削减。对于社会急需自己又不具备优势的热门专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和公安工作的需要。

(四)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行业特色性

行业特色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主要特点之一。所谓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有一项指标“特色项目”是完全独立于七个一级指标之外的。在这个指标体系中“特色”被注释为“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可见,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办学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理念、模式、风格、氛围等等。它既可以是学校及校长个性的整体显现,也可以是学校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甚至在某一点上所表现出来的闪耀着独特个性的亮点。[8]

学科建设的特色性,是大学特色中最主要、最鲜明的标志。作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不可能在本学科的所有领域占据学术的制高点,而应有其自己的特色。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就具体学科而言,只有形成了本身鲜明的特色,才能闪光于学科丛林之中,体现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既要体现出公安行业特色,又要在同类高校相同学科中通过创新凸显特色。一方面,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突出公安学科专业不同于普通专业的个性,彰显学科特色;另一方面,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也要结合历史和现实条件,整合学科积淀和学科优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现代公安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通过理论、方法、制度创新来培育学科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总之,“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础,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只有把学科建设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9]由此可见,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是否针对有效,又取决于对学科建设基本特点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故而,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地方取向性、基础薄弱性、应用取向性和行业特色性等基本特点进行探析,有利于提高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声誉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大中.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

[2]辞海(中)[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947.

[3]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4.

[4][5]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14.

[6]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7][8]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1).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 篇4

大学德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环境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大学德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新生力量,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需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上突出德育工作,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创新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学生党员人数也不断增长,这不仅使该类院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同时也为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带动整个新建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客观条件。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德育工作具有内在契合性。这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目标是以发展学生党员为导向,以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为内容,以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教育、学业探究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核心,培养和发展具有坚定信念和高素质的骨干人才。而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则是全方位提升这类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党建工作又成为德育工作具体与深化的现实表征。二者有机融合,在总体目标上是契合一致的。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在德育工作中承载着重要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新建本科院校党建如何融入德育工作的具体要素。一是党建工作在德育目标价值上的导向功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是要培养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的大学生,使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并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二是党建工作在德育行为中的表率功能。榜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丰富的党建资源为大学生树立光辉榜样,是诠释大学生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三是党建工作在德育过程中的领导功能。党建工作是一种综合实施德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以及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且将各种力量凝聚在党建目标上,进而形成有机配合的德育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是提升德育工作层次和水平的必然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新建本科

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和载体上。目前,不少高校都将党建工作作为驱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载体。换言之,党建工作已被视为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石。此外,以党建为核心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符合我国的政治发展主流,有利于把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而且它还是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之一,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法宝。可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已经是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德育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深化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互联共建”机制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很快。然而,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却存在着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够、党员质量不够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不断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是各类新建本科院校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就所在新建本科院校构建的“互联共建”机制,谈谈党建工作如何成为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所谓“互联共建”机制,其要点在于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整合校内资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型育人工作模式,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形成“互联共建,全员育人”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开展和深化“五联系”活动,建立“共促共建,先锋同行”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建立学校领导联系教学系部党组织制度,主动关心和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通过联系基层、服务师生,有力促进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二是建立中层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采取深入教室、宿舍、食堂等多种方式,定期与班级沟通联系,为他们解答疑惑,提高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落实管理;三是建立教职工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党支部的专业和经历优势,通过讲座、报告、就业指导等方式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宽党建空间;四是建立教职工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定期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与优缺点,指出不足与努力方向,使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成长成熟起来;五是学生党员联系普通学生。即“一帮一”、“一对一”,带动学生学先进、争先进,配合学校做好入党启发教育,协助做好班级党建工作,强化普通学生的入党意识。

从运行现状看,“互联共建”机制通过科学利用学校基层党组织资源,构建共管网络,优势互补,有效融合,形成合力,使学校党建工作更加系统化、合理化,成为学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有力抓手;从目前的运行效果看,“互联共建”机制充分发挥了党建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

中的作用,保证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校党建队伍从经验型向复合型转变、党建工作方法从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党建工作载体从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学校党建工作和德育工作充分融合,形成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三、建立新建本科院校“抓党建促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构建“互联共建”机制,是推进新建本科院校“抓党建促德育”工作的有益尝试。结合本校开展的“互联共建”机制的实践探索,笔者就如何建立新建本科院校“抓党建促德育”工作长效机制作出以下思考:

(一)从学校层面为“抓党建促德育”工作提供制度设计与运行保障

以“互联共建”机制为例,新建本科院校的“抓党建促德育”工作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委领导下,以党组织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来带动德育工作的发展,从而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因此,要做实新建本科院校的“抓党建促德育”工作,首先要从学校层面提供可行的制度设计与可靠的运行保障。

一是建立民主的领导决策机制。所谓建立“抓党建促德育”工作机制,就是将高校党建工作和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统一的工作来谋划,这必然就要发挥党委在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方面涉及到高校党委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而制度机制则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各种制度一旦形成机制,便会形成长久持续的保障,并且会作用于班子成员的思维,规范其行为,使之自觉按有关规章制度办事,这是形成良好机制的前提。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制度制定的民主化程度。这直接涉及到师生对制度的认同,进而影响到学校成员对党建和德育制度框架的接受与认可。

二是建立稳定的工作运行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工作任务艰巨,如何把“抓党建促德育”工作做好,并且能与学校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就必须要建立稳定的工作运行机制。除了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外,还必须要遵守高校党建和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并且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要把加强和弘扬优良的党风与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紧密结合起来,以党风促教风带学风,以形成良好的校风。要把党风建设贯穿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并内化于“三风”建设之中,起好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是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新建本科院校的“抓党建促德育”是一项系统且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因此,必须从学校层面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具体来看,不但要将学校的总体目标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而且要实行交叉考核,以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性。此外,有必要将考核结果作为创先争优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才能真正调动党员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和发挥考核的促进作用。

(二)坚持把学生党建工作贯穿于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注重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党员发展的全过程。新建本科院校因为刚刚开始本科教育工作,有必要将党员的发展、教育、培养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递进过程。比如在入党启发教育阶段需要实施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在申请入党阶段需要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推优”发展阶段需要让学生接受触及灵魂的思想教育;而在入党后则需要学生思想上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接受政治上思想上的再教育。坚定学生信念,从对党的思想认识稚嫩模糊到成熟稳定,从普通学生的培养到党员的教育管理,从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到支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集中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内涵。

二是注重搭建各种培养教育平台。构建的党的工作“互联共建”机制,其中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建立了“两级党校、四级培训”的学生党员培训机制,并且把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中,建立了“党建带团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度。充分发挥了党、团组织日常思想教育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多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是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抓党建,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层次不一,学生党建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尤其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党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切实体现其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比如将学业成绩作为学生入党和评选优秀党员的重要标准。如同“互联共建”机制中的党员联系普通学生那样,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在同学中起到表率作用,在同学中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达到“以党建带学业,以德育促学业”的效果。

四是强化实践教育抓党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立足地方的院校,他们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把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调整到学生干部岗位,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培养他们关心集体和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并接受师生的监督和组织的考验;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参加当地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努力从实践教育中引导他们投身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认识。

概言之,全程育人中加强学生党建更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也易于使学生感到党建工作的持久与魅力,从而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以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观念、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等。因此,抓住党建创新点至关重要。而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围绕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及其对学生党员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加强学生党支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的创新,核心是从围绕“带头学习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带头勤奋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带头加强实

践,实现全面发展”、“带头遵纪守法,促进校园和谐”、“带头弘扬正气,争当模范先锋”等方面不断促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这也是开创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一是思想建设的创新。主要涉及工作思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思想建设是学生党建工作中渗透面最广的环节,应坚持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采取不同层次和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社会热点话题和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解决他们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辨别能力。要注重运用多种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对学生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如党校、党小组、支部活动、组织生活及各类党报党刊、校园广播和网络媒体等等,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组织建设的创新。主要涉及党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问题。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物质载体和战斗堡垒,加强和改进新建本科院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学生党支部组织创新。首先,一套强有力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保障体系必须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其次,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学生党支部。如按年级、班级、专业、宿舍等,不定期举行工作交流会,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扭转当前学生党建工作中要求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机构不够完善的状况,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及党员教育培养制度的创新,使大学生德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是作风建设的创新。主要涉及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及教育管理中的理念问题。从学生党支部来讲,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不断纠正在党员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发展、轻过程,重考察、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等片面做法。从学生来讲,不断改进自身作风,把切实关心同学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作为立足点,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确保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 篇5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并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新生的本科教育,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作为我国本科教育扩张的主要基地。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相对单一性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崛起使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实现人才结构更加多样化。①学籍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院校升入本科院校以后,学籍管理内容和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思路,必将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制度的改进及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1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特征

新建本科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概念,一般指自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独立升格或合并办学由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地方性、应用型的普通本科院校。全国现有新建本科院校200多所,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地方性师范院校升格而成,升入本科院校后以教师教育为主;二是由多个高职、专院校合并后组建的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院校、学科门类较多、是以教学型为主的一般院校。③

(1)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层次较多,专科、本科、专升本、五年高职并存,并逐步向以本科教育为主转变。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多学科专科院校组建而成,所以其在相当一段时间还处于转型期,这类院校目前专科培养仍具有相当规模的阶段,并且培养层次呈现多样化。例如,我院2003年升入本科院校,2005-2006在校生中本、专科学生的比例是1:1.2,2010-2011在校生本、专科学生的比例是1:8,2003年升入本科院校以后,虽然本、专科比值逐渐增大,但是从每一在校生培养层次比例分析,培养层次多样化一直是升本后的主要特点,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多层培养模式下如何办好本科教育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逐步转变到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模式上。

(2)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新建本科院校管理制度更加突出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精英阶段的高校学生学习自主性较高,因此在校生学习控制和管理的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由于生源质量发生了变化,呈现多样性,加之,新建本科院校的的组建不久,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和学生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对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将是新建本科院校管理制度的一个新特点。④

2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的思考

学籍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以上新建本科院校的特征,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学籍管理的学生层次由原来专科层次为主变化为以本科层次为主兼有专科、专升本等多种形式;(2)学籍管理学生的规模逐年增加;(3)学籍管理制度应更加突出学习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2.1加强交流学习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一方面在于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积累,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籍管理前辈经验的传递,学籍管理工作中缺乏对内、对外的交流学习。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学、教务其他管理岗位的工作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务、教学科室之间和科室内部工作业务有所分工,学籍管理工作人员除本人工作以外对其他教学科室、甚至是教务科内其他人员业务不甚了解导致科室之间、科内从事相互协助性的工作时比较盲目、被动。因此加强学籍管理与其他相关部门、科室之间的交流在学籍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这也是提高学籍管理效应的有效手段之一。另外,新建本科院校特征决定了它与精英阶段的本科院校不同,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不能沿袭升本前的管理模式,更不能照搬精英本科院校的管理方法,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研讨,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拓展、创新打下基础。

2.2推进二级教学管理模式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大:例如西安文理学院2006-2011五个的在校生情况:2006-2007在校生7495人,共198个教学班,2010-2011在校生11810人,共计327个教学班,2011于2006相比在校生人数增加了4315人,教学班增加了129个,由于学籍管理业务与在校生密切相关,加之新建本科院校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正常四年本科、二年专升本、三年专科、五年高职;经过休学、退学、复学、军队专业、留级、处分后特殊处理、特殊培养的;赴美、赴泰、赴台对外交流的学生,学籍管理趋于复杂化,学籍管理集中于教务管理的模式不能适应目前的管理要求。因此,随着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务管理集中在教务处管理重心过高,根本无法做好教学的宏观调控工作,各系院的管理积极性也没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提高教务管理质量,激发办学活力,建立以院系二级教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2.3信息化建设

学籍管理工作事务性强,学籍管理工作中形成大量的数据,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各项学籍异动的办理依然是手工状态,学籍管理大多处于半信息化状态。学籍管理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处理大量的手工业务,另一方面还要将处理业务进行归档整理,工作压力很大。目前虽然不少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改进高校学籍管理手段,自行开发或与软件公司联手开发过一些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籍管理信息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这些软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兼容性较差,一般而言,高校学籍管理存在两个平台,即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籍管理平台、各新建本科院校内部学籍管理平台,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两个平台兼容性较差,平台之间不能实现自动数据对接;其二,新建本科院校内部学籍管理平台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其三,新建本科院校学籍数据不能与学院内部其他部门相关数据实现共享。

2.4适度对学籍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立项研究

学籍管理工作本身使得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时间处于繁重的事务处理中,习惯性的工作模式使得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做的很多,但工作中的思考、总结、创新较少。在面对新问题时要么照搬精英本科院校的做法,要么打时间和精力消耗战。一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的直接管辖部门及各新建本科院校之间缺乏学籍管理纵向和横向的立项研究较少,学籍管理工作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手工作业和繁重的事务处理中,所以适度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新建本科院校的直接管理部门有组织的或新建本科院校之间自发的进行立项专项研究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促进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注释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论文 篇6

本文从馆员结构、馆藏文献、图书文献流通等方面论述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馆藏建设 管理方法 优质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是由专科升入本科的,这一类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服务方式传统单一、馆舍面积小、馆藏缺乏、工作条件差、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升本后的图书馆,应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升馆员业务水平,完善馆藏结构,改善办馆条件,为教学科研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1、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在由专科升为本科过程中,虽然图书馆验收达标,管理水平大有提高。

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原班人马,工作人员学历层次低,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非专业人员多于专业人员,低职高用。

即便在升本过程中突击培训了一些工作人员,引进一些具有图书馆学学历人才,但他们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技术能力还是较低。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专业队伍,按照合理的结构比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达到60%以上,而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中,专科或专科以下工作人员占大多数,本科学历仅占少部分,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更是凤毛翎角。

因此,加强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迫在眉睫。

(1)引进专业人才,改进馆员结构。

在应届优秀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中,挑选适合图书馆工作的毕业生充实馆员队伍,这是改变馆员结构快速有效的方法。

同时还要注重引进计算机专业等有关人才,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的需要。

(2)完善管内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的展开业务培训,将脱产培训和在职短期培训相结合。

在管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鼓励职工在职学习,提升他们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馆内组织学习、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等方法快速提高馆员素质。

同时还要加强对馆内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使用知识和网络管理技能的训练。

通过上述措施使馆员迅速掌握图书馆工作中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熟练掌握图书管理软件的应用,快速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尽快适应本科院校图书馆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保证图书馆工作的顺利进行。

(3)有计划组织馆员参观兄弟院校图书馆,吸取它们工作中经验教训。

聘请相关专家到馆进行业务理论讲座和技术指导,快速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在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因人因地,走出去请进来,以人为本等原则,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有切合实际。

明确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工作人员有强烈的危机感,树立竞争意识。

新升为本科院校的图书馆正面临着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熟练掌握图书馆专业理论和技术,是图书馆现代化最基本要求。

2、加大馆舍、馆藏投入、合理规划、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1)在升本过程中,虽然前期对图书馆进行了大批的投入,采取突击采购方式扩大馆藏量,只是满足教育部的最低要求:藏书量(特别是纸质图书的藏书量),生均图书册数,人均年进书量,学生人均月借阅量,网络畅通、阅览条件,设备条件等指标基本要求。

在馆藏统计中多数图书馆,将一些陈旧过时图书资料一起统计在内,难以保证质量,距离本科院校图书馆实际使用馆藏数量缺口较大。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要根据所设本科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藏书建设,建立有效的、完整的和多样话的馆藏结构。

加强图书采购针对性、加工规范化、图书流通标准化建设。

修订原来借阅规章制度,加快图书流通速度,利用好原有的馆藏和设备,使它们在本科教学、科研过程充分发挥作用,弥补馆藏不足的问题。

同时要广开财源购置、引进先进现代化设备,建立网络数据库和电子图书库,这样不仅补充纸质图书数量的不足,而且促进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

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质量的数据库,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面积也仅仅符合教育部基本要求。

升本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读者数量的增多,学科专业扩充等因素。

使得教学、科研类图书资料与学校发展规模很不协调。

同时还存在信息网络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远远跟不上升本后高校发展速度。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升本后,一般不会有大规模投资建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图书馆应该挖掘现有资源,审查原来的规章制度、规划布局,重新调整原来的房间、设备布局,使得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甚至将原有馆藏进行电子扫描、加工建立电子图书库,从而弥补馆舍不足的问题。

3、优化服务体系,开展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特色服务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先比其它本科本科院校相比基础差,底子薄,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仍处于单一传统服务、常规低层为人找书阶段。

因此在流通服务工作方面,在不断完善提高传统化服务的同时,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从传统的服务方式向特色服务转移,从经典型服务向网络现代化服务转化。

(1)对于本科学生开设图书学选修课。

不但介绍本校图书馆概况,同时传授一些图书馆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情报知识和文献检索知识,学习现代的信息知识和简单的光盘检索技术,网络应用技术。

培养学生“找书”能力。

(2)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加强流通阅览参考咨询工作,设立读者微薄,充分听取读者意见和要求。

建立图书馆网站和电子图书库,使读者在任何地点不出屋的通过计算机上网,享受图书馆高质量的服务。

(3)调整作序时间,适当延长开馆时间,加快图书资料流通速度,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本科专业增多、教学科研的深化,为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图书馆,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2]唐先辉.谈和谐图书馆的构建.航海教育研究,02期.

[3]管桦.试论和谐高校图书馆建设.成功(教育),07期.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 篇7

学科与专业建设的一般逻辑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各有不同分工,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以及有关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内容, 专业发展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和进一步拓展学科方向的任务。在通常情况下, 专业要依靠学科发展的成果来支撑, 学科发展是专业建设的前提, 学科发展带动专业建设, 学科是源, 专业是流, 没有学科支撑的专业, 就如同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离开学科发展的专业建设是很难想象的。每一个专业总需要一个或若干个相关学科支撑, 否则, 这个专业就只能是徒有虚名的专业, 比如, 汉语言文学专业离不开文学学科的支撑,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离不开理学的支撑, 计算机应用专业至少需要理学和工学的支撑, 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专业, 不仅需要文学、理学, 还需要教育学科的支撑, 这是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之间的一般逻辑, 也是高等教育领域一致认同的看法。浙江师范大学高教所所长刘尧认为:“有了高水平的学科, 才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水平的教学。”重庆科技学院副院长严欣平也认为:“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不搞好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就不可能搞好。”[3]也是对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之间一般逻辑的最好解释。学科发展带动专业建设, 是符合学科专业建设一般规律的。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 随着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的诞生, 在学科与专业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由于新建本科院校要么是专科院校通过合并建设升格为本科的 (新升本的公办本科院校) , 要么是由老牌本科高校“脱胎”出来的独立学院基础上建立的民办高校, 学科基础都差, 这就使我们面临一个新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把学科建设搞上去以后再搞专业建设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 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它们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选择新的路径。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走专业建设拉动学科发展之路

如上所述, 学科发展带动专业建设, 这是学科专业建设的一般路径, 反映了学科专业建设的一般规律。而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基础差, 专业建设任务重, 如果机械地守住这条成规不变, 就会严重影响专业建设的速度, 进而阻碍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笔者认为, 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不可墨守成规, 应当选择新的路径, 走专业建设拉动学科发展之路。其实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正在践行着的一条路。笔者之所以明确地提出这种思路, 其目的是要使这条符合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实际的思路, 不仅停留在实践层面上, 而且要让他在理论上得到认可, 从而更好地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实践中, 专业建设拉动学科发展的情形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 在较弱的学科基础上设置本科专业。新建本科院校大多“脱胎”于专科学校, 由于升本时间短, 学科基础薄弱, 升本之后, 首先把那些办学历史长、相比之下有些学科基础的专科专业设置为本科专业。尽管本科专业设置起来了, 但学科基础并不能因升本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厚实起来, 这时只能一边举办本科教育, 一边抓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同步推进, 因此, 专业建设的发展拉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二) 在残缺的学科基础上设置本科专业。新建本科院校大都属于地方院校, 它们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地方培养急需人才, 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在学科残缺不全的状态下设置某些本科专业, 这些本科专业设置以后, 再填补那些残缺的学科, 逐步把支撑专业的各相关学科健全起来。有的新建本科院校, 甚至包括一些老牌本科院校, 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往往把那些市场就业看好的本科专业先办起来, 再逐步填补健全各相关学科。

(三) 在无学科基础的状态下举办本科教育, 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一些独立学院。独立学院“脱胎”于学科基础比较雄厚的老牌高校, 它们短时间内借用“母体”的“营养”办学。虽然, 独立学院最终必须脱离母体, 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科研团队、实验室、科研平台以及研究成果, 但在开办本科教育之初是没有这些基础的。有些独立学院, 通过举债或财团支持等途径, 在办学之初就建立起来一些实验室或研究平台, 但由于没有自己的教学科研队伍, 更没有学科发展的传统和成果, 而使得这些实验、研究设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仍应视为没有学科基础。

确立“专业建设拉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学科是专业的支撑, 这是不容置疑的;学科发展带动专业建设, 也是高等教育界所公认的。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 学科基础薄弱, 甚至没有相关的学科基础, 要举办本科教育, 只能走“专业建设拉动学科发展”之路, 因此, 在理论上确立这一思路, 对于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这一思路的确立, 有利于从理论上和思想上消除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上的困惑。学科基础薄弱, 专业建设怎么搞, 这是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困惑。在学科专业建设上, 无外乎两种选择, 要么是先把学科发展起来, 再扩大本科专业设置, 学科建设超前于专业发展;要么允许学科发展略滞后于专业发展, 在举办本科教育的同时, 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从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角度来看, 显然应该选择后一条路径, 而这一条路径又与公认的看法相悖, 囿于学科发展在先, 专业建设在后的成见, 往往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一些管理者顾虑重重, 担心同行非议, 担心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不予认可。如果在理论上确认, 在特殊情况下, 允许专业建设适度超前于学科发展水平, 通过专业建设拉动学科发展, 最终达到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 就可以消除新建本科院校管理者们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困惑。

其次, 这一思路的确立, 有利于在实践中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科专业建设实力, 学科专业建设是引领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的火车头。“专业建设拉动学科发展”思路的确立, 不仅可以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育, 扩大本科专业设置, 而且本科专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进而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引领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

再次, 这一思路的确立, 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我国已由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由当前的25%左右 (1) , 在10年内达到40%, 新建本科院校责无旁贷。“专业建设拉动学科发展”这一思路的确立, 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更好更多地培养各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从而保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最后, 这一思路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是可行的。从理论上看, 学科与专业建设, 二者始终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科的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知识积累, 专业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载体和用武之地, 并促进学科发展, 使学科发展有了内在动力, 它们二者又以知识———人才为纽带, 具有一体多面等特性。即就是按照目前公认的观点, 学科发展带动专业建设, 也不可忽视和否认专业建设对学科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何况学科发展的绝大部分成果 (知识) 已进入公有领域, 不再是某人或某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属物, 新建本科院校完全可以通过人才引进, 院校联盟、协作等多种途径, 将人类社会已经取得的学科发展成果为我所用, 去实现自己的专业建设目标。从实践上看, 不少新建本科院校, 正是采用了这一思路, 实现了自己跨越式发展。需要指出的是, 专业建设拉动学科发展, 是特殊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是一种权宜之策。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不可本末倒置, 在加快专业建设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 最终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泽进, 邓晓宇, 李少达等.浅析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专业发展的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2]刘小强, 彭旭.理顺关系打破对应——关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与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 篇8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服务能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学科与专业建设是大学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缺一不可。其关键是如何寻找一条与研究型大学不同的路径。这是实现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根本问题。本文拟以福建工程学院升本以来的发展实践为例,阐明通过切实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并自觉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认识

如何认识学科与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出现的大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人才培养分类是其根本特征。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应是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线技术人才、工程人才及管理与服务行业人才,这类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核心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具体工作的能力,形象地说就是在产品生产、工程实施、管理组织与服务实现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特征来标志应用技术人才,可以较清楚地区分与研究型大学以知识发现来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或人类关切重大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人才培养的重大差别,也可以较清楚地区分与高职院校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人才培养的重大差别。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产生应是源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的结果,而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然而,中国高等教育扩张主要是基于政治与文化的需求而非经济的自然需求,高等教育结构是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结构的“扩充版”,没能建立起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多样化高等学校[1]。当前,我国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讨论常常忽略了其经济发展前提和根本特征。因此,清晰界定应用技术人才的根本特征极为重要,这是讨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逻辑前提。

依据上述前提,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对员工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能力的要求为标准,而不是以学术水平为标准。但不能因此说,学术水平不重要,而是强调学术水平要服务并服从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社会实际检验。或者说,学术水平是重要支撑与基础,而不是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就可以清楚地说: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必须重点加强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具体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而不是“普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组织并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是,这种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是要动态地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技术水平来确定,核心是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来具体分析;二是要动态地根据学校具体专业建设基础与培养能力来确定,重点是要考虑本校基础与内部不同专业建设的不同状态来具体分析。由此,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不可能有统一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色性。从另一个视角看,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在专业建设中要有清晰的增强学科建设引领与支撑作用的方向、队伍与平台,而在学科建设中要有清晰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指向、着力点与立足点。

二、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在于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提高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中心工作。这一中心工作完成得如何?就集中体现在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是目的,提升服务能力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与基本载体,而后者能力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前者目的的实现。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往往就是后者能力不强所致。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有高度的自觉,要坚持人才培养与科研、技术服务的统一,使后者紧紧围绕前者来展开,并使后者真正融入前者。

但是,现实中往往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高校难以有效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除了自身基础与能力所限外,常常是感到无从着手、无处着手。通过对部分较为成功破解这一难题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历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类院校提升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确立正确的科研与技术服务观念。新建本科高校要自觉地摆脱“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的科研模式,就是建立不依赖高水平实验室与博士群体的科研与技术服务机制,而是根据实际把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立足于在企业生产、管理与服务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适应区域产业发展不断增强的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主动寻求区域内具有一定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共同选择并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积累带动学术积淀,提升项目水平,形成平台,不断增强解决企业关键技术或产业共性技术的能力。

二是强化专业布局的学科特色与交叉。现代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建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迫切需要有学科视野。新建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共性问题是专业散与能力弱,因此,在发展进程中应当强化专业之间的学科关联性,力求形成围绕区域内某一支柱产业与重点行业的专业集群布局,从而形成大学科布局[2],产生集成优势,增强对共性技术或关键技术以及重大问题的解决能力。由于大学必须有一定的学科生态,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在坚定不移地强化主干与骨干学科的同时,还要努力推进学科交叉,培养更加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增强对现代工程日益大型化及产业、行业问题日益复杂化的服务能力。endprint

三是不断提升服务项目与平台的承载能力。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就在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水平与平台层次。实际上,不仅科研与技术能力需要项目与平台,真正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同样需要项目与平台,否则就落不到实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有强烈的项目与平台意识。对于项目,要力求真,是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的真技术难题,不惧小,以小显效,积小为大;对于平台,要力求实,以切实解决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产生实际效益。要不断加强对项目与平台建设的谋划,以服务能力提升为导向,持续充实条件,持续集合资源。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普遍是从高等专科学校或高职院校发展起来的,依然围绕技能而不是上升到围绕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能力来开展专业建设是制约其完成向本科教育转型的主要障碍。同时,没有在学科视野下进行专业建设同样是阻碍其完成向本科教育转型的重要原因。而要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切实提升服务能力是基本路径与重要举措。

三、构筑服务大项目、大平台是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经验

2002年升本以来,福建工程学院经过持续实践与积淀,逐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与专业特色,发展不断取得突破。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的招生录取分数不断走高,2014年在福建招生的理工类整体高于“一本”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福建省前列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先后取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及社科成果一、二等奖,并取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学科与专业建设不断推进,两个建筑类专业通过住建部认证,具备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被增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这些成绩的取得,基本经验就是切实把握并紧紧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提升服务能力,通过项目实施与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在统一。

1.通过有效推进项目实施不断增强承接大项目能力

多年来,福建工程学院始终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围绕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实际问题,找准项目、做实项目,努力以承接大项目作为深度服务地方的载体。

(1)与企业联合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通过不断强化校企合作,支持教师形成科研团队扎根“企业”、深耕“产业”、融入“行业”,及时将企业生产过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生成课题,集成大项目。2010年以来,学校联合省内大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生成了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14项(资助额度在500万元以上),以及若干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项目子项等,形成了课题项目来源于企业、研发过程实施于企业、技术成果运用于企业的服务企业基本路径。

(2)全省千名乡镇长及村建站长美丽乡村建设培训。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在福建省住建厅支持下,2014年开展了千名乡镇长和村建站长培训及县级建设行政部门负责人大规模培训,服务于福建省政府实施的“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努力为八闽山水增添魅力。大规模培训项目的实施,使学校获取了更全面的基层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需求信息,获得了更实效的校地、校企“产学研用”合作机会。

(3)林纾研究。以研究学校前身“苍霞精舍”(1896年)重要创办人、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林纾为切入点,通过编写出版《林纾读本》、《林纾年谱长编》、《林纾书画集》,举办高水平林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致力于汲取、转化蕴含在办学历史中的教育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讲好福建故事、讲活福建文化,服务福建文化繁荣发展。

通过有效推进以上述大项目为代表的项目,我们认识到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准确选择项目,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不断地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中凝练方向,生成项目;二是要开放推进项目实施,既坚持做力所能及的事,又敢于“牵手”高水平大学与科研机构突破能力所限,既服务企业,又提高自身。

2.通过具体平台建设的逐步积淀不断提升大平台构筑能力

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围绕“四化”深度融合下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以增强应用研究能力为重点,不断夯实学科基础,强化平台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努力构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平台。

(1)学科平台。狠抓重点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依据学校发展基础及升本前专业优势,坚守以工为主的办学特色,实行集约化发展,坚持以服务福建省建筑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为重点,重点建设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5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和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3个专业学位点,进一步强化了“大土木、大机电”学科优势。

(2)研发平台。强化科研平台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共建“工业机器人应用研究所”、“‘国家数控系统工程中心福建分中心”,发起组建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福建省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争取并不断建设的17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建设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1个省级社科基地。

在平台建设上,我们的基本体会是:一是要敢于倾斜,集中有限资源,支持重点发展,增强能力,形成优势;二是要强化实效,长期发展与近期成果产出相结合,重视成果实际效用的转化,激励教师进一步积极参与更有实效、更高水平的平台建设。

3.始终坚持将项目实施与平台建设融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根本连接点在于支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福建工程学院坚持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出发,实施项目,构筑平台,并始终坚持通过项目实施反馈教学、平台建设促进教学,努力使社会特别是企业通过项目、平台体会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是融入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提升过程。努力通过项目实施、平台建设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建设。同时,据此建设一批教学项目与平台,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54个校外实习基地。由此,学生创新实践空间得到拓宽,机会明显增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知识产权研究院、创新方法中心建设和文化研究项目实施与社科基地建设,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融入专业建设过程。通过项目实施、平台建设,特别是通过服务能力提升成果的转化,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供更真实的场景;也为依照国际工程师教育认证标准、住建部专业评估要求开展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城乡规划、土木工程两个专业已先后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

通过坚持将项目实施与平台建设融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并取得实效,我们认识到: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过程要从提升服务能力过程中感受并“消化”社会反馈信息;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应当把提升服务能力的过程作为一条重要途径,使服务能力提升过程成为教学能力增强过程。形成这样的自觉与有效机制,就可以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统一在不断推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李立国.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17.

[2] 吴仁华. 大学科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工科的重要策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66.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探讨论文 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精英教育走向了现代大众化教育,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在这一形式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第四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教育部领导强调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要着力解决好科学定位问题,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即,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改变传统定位,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既不同于传统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区别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操作技能型人才”。与“学术研究型人才”相比,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对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操作技能型人才”相比,高级应用型人才强调具有更高的自主创新意识、掌握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和拥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

(二)行政管理专业特别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行政学专业(二级学科)归入公共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之中,并更名为“行政管理”。这一调整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向实践应用型转变,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学生应该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拥有高尚的公民精神。所谓公民精神,是指公民通过对公共事务的主动自由参与而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共利益关爱和对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良好美德。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会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等从事服务性的工作,在著名行政学家沃尔多看来,“公共行政人员应当担负起促使名义的公民成为真实的公民,被动的公民成为主动且充满活力的公民的职责”。[1]因此,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要重视培养公民精神。二是具有较强的服务社会综合能力。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国家和地方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实际管理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等行政管理工作能力。为此,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综合行政能力。三是具备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面临的往往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问题,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准确定位问题性质以及深入分析社会问题等是妥善处理社会问题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不断提高包括数学、统计与社会调查等在内的各类分析方法的应用技能。

(三)课堂实践教学是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关于申请退还投标保证金的函00下一篇:空姐空少应聘英文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