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独立名言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个性独立名言(精选8篇)

个性独立名言 篇1

●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高尔基

●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加难能可贵。──爱因斯坦

● 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 当你做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该再做那些需要的事。──巴斯德

●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 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诃夫

● 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席勒

●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贝多芬

● 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束缚。──达尔文

● 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

●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

● 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的.行为。──肖伯纳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 最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狂热者的热情。──贝弗里奇

●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

●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 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了。──屠格涅夫

●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托尔斯泰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个性独立名言 篇2

1 个性化教育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1.1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多样性人才的需求

当今中国, 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多元时代。社会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于是大众化教育孕育而生, 致使社会处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行业越来越广, 就业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多样性人才的需求。个性化教育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 开辟了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途径,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独立学院生源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明显

中国目前的高校招生生源相对独立, 作为“三本”的独立学院处于人才资源的最底层, 和“一本”、“二本”的公办高校相比, 生源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性明显, 生源不具备比较优势。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如今, 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 社会对人才有更多样化、更高的需求。与精英教育相比, 大众教育阶段的学生, 特别是以“三本”招生的独立学院的学生, 来源更具有多样性, 个体之间具有更大的差异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成绩有极大的差别, 实行个性化教育是最佳选择。

1.3“90后”大学生价值多元化的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化。他们作为社会新秀, 价值追求呈现个体化, 主体意识较为突出, 敢于朝着自己想象的各种不同的层面发展[2]。“90后”大学生处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 社会存在决定了他们理想状态中千姿百态的价值取向,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深入分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 为每一类学生制定合理发展方案。

1.4 个性化教育是现代版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生力量日益壮大, 给众多学生提供了高等教育的机会, 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文华学院作为全国优秀独立学院之一, 率先提出了个性化教育理念。个性化教育注重张扬学生个性, 发展学生特色, 挖掘学生潜能, 培养各式人才, 这在本质上与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育的历史渊源, 个性化教育则是因材施教的继承和延伸。文华学院的个性化教育将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当前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适应了现代化教育的运行, 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弥补整齐划一教育缺陷、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3]。

2 独立学院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以什么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模糊不清

独立学院由于在办学条件及相对竞争力上与普通高校差距较大, 致使他们的办学理念各不相同。目前, 很多学校徘徊在以自身发展为中心还是以教育学生为中心的十字路口, 不知如何抉择。以学校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突出了学校的发展, 往往拉开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这最终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是不利的;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坚持将学生作为个性化教育的主体, 从而以学生发展带动学院进步。文华学院针对每个个体, 采取适合每位学生的方式, 发掘每个个体的潜能, 作为维持学院运作的保障[4]。

2.2 人才培养的统一性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矛盾

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强的统一性, 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形成冲突。过于强调自身特色的院校, 很容易失去人才培养中应有的原则;而过于强调综合性、研究性的重点性大学, 又容易失去自身的特色。如果不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就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依照我国中庸之法, 应该去糅合二者的观点, 把人才培养模式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一致的前提下, 大力提倡多样性;在宣扬个性, 提倡个性化教育的同时, 也要遵守人才培养统一性的基本标准。

2.3 母体高校人才培养与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定位矛盾

母体高校 (普通高校) 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较高水平的生源, 大多定位于学术研究性高校, 主要以知识创新为主。独立学院从办学层次、生源特点以及前期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 应定位于应用型和服务型高校。本科学校与独立院校分属不同教育类型, 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他们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各有见解, 从而本科学校的社会声望和独立学院的社会需求相对峙。但是, 二者都应冷静思考, 在多元化的社会现状中寻求出一条和谐之道, 以达到互利共赢、造福社会的根本目的。

3 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要加快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和实践的步伐,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而言, 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要求解决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与学生个体选择的多样性问题, 同时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可靠方式。它有利于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从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使得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身份转换到主动地位。文华学院将这条理念予以贯彻执行, 时刻提醒老师要有“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意识, 也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将打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也更加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科学性、创新性。

3.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设置“导师”制

潜能导师制是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创新推出的一项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发现和开发自我潜能的一项新型教育模式。导师选择涉及面之广, 为文华学院的教育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于2009年设置了“潜能导师”制度, 通过潜能导师工作的实施, 进一步推进了学校个性化教育。同时, 体现出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才方案和发展空间, 能够自主发展。

3.3 深入开展引导式的“立志”教育

为了全面推动个性化教育, 文华学院还开展了“立志”教育, 通过班团会、课堂教育、讨论、辩论、学习等方式开展立志活动, 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追求什么, 指引学生要有远大志向, 志存高远。同时, 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的类别, 因材施教进行不同的立志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立志过程。

3.4 为学生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

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 他们要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方式等, 这就进一步验证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广阔空间的必要性。在这一方面, 学校注重学科专业特色, 不盲目照搬传统的专业设置模式, 形成适合自己学科发展的特色。文华学院从创办之初, 就大胆创新教育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 逐步拓宽了各个方向的发展空间。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强调个性化教育, 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才方案。

3.5 创建适宜个性化教育的制度与环境

制度与环境是新生教学方式长久存在的保障和依托。对于个性化教育而言, 灵活多变的教学制度和百花齐放的教育环境无疑是最佳组合。学院修订了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人成才为落脚点的学籍管理和学位管理制度, 同时还设置“个性化教育创新奖”, 从而鼓励教职工在实施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带有特色的制度与发展环境为个性化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3.6 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有效对接

学校教育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学教育因为肩负着把学生送入社会的任务, 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教育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 社会为教育提供实战机会, 只有教育与社会需求步调一致, 彼此才能相得益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能够将教育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此, 教育与实践的顺利对接对于大学教育的意义非比寻常。个性化教育继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制定不同培养方案, 填补社会各层人才空缺, 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有效对接。文华学院自实施个性化教育以来,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 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与社会对接, 为中国教育发展增添了动力, 注入了活力。

摘要:信息化社会对人才有更多样化、更高的需求。大众教育阶段的学生, 特别是以“三本”招生的独立学院的学生, 个体之间具有更大的差异性, 实行个性化教育是最佳选择。本文认为可以从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导师”制, 深入开展引导式的“立志”教育, 为学生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 创建适宜个性化教育的制度与环境, 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有效对接这六方面, 对独立学院个性化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独立学院,个性化,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语的个性化教育意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7) .

[2]刘秀峰.“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及其引导[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程炼, 吴昊.独立学院“学习障碍生”个性化教育培养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1 (9) .

个性独立名言 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28-01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个教材都有新的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技巧、学生能力培养策略、教材结构、班级规模、活动形式、评价方式等去进行大胆探索、尝试。为了把英语知识学习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课文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浅探索。现根据本人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预习阅读习惯

1、适应期

其任务是把学生从“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预习阅读前,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释疑。

2、半自主期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每一周我都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们共同确定一周内要上的内容,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解决一部分难点,课堂上进行以某组主讲,其它各组提问,这样学生间相互动起来了。教师讲学生之所想。

3、自主期

“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的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相互补充,教师总结,测试预习效果。实际上,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方式是唇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辞典等不良习惯,这就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容易使得学生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学生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因此,我常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略读和详读)。如:消遣类的小故事,新闻类的读物,语言结构比较简单,只要知道内容大意即可,就采用略读方法;如果要寻找某个具体的资料或信息,或对材料从表层到深层进行理解,就要详读。

三、阅读技能的获得

在课堂上,每个人的阅读技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对于非母语的学生来说不足为奇。有的人善于打网球或游泳,而有些人在这些方面能力却很差。其实是这些人大都需要训练的结果。只要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发现阅读技能的不足,就可以采取措施来提高。例如就阅读速度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方式。

1、慢速

这个阅读速度是以学生自认为适宜的速度,也叫自然速度。阅读时,可以鼓励学生做笔记,记下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告诉学生没有必要理解每一个词,但必须抓住总体思想。

2、中速

指在阅读中避开不重要的单词,抓住重要信息,对一些重点句子。集中理解或反复阅读的方法,也有时可以跳过阐述主题的例子。

3、快速阅读

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必须忽略那些多余的信息,但要记住主要信息,达到快速阅读,通常是以一定的目的或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速度就自然而提高,此外,阅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文章,往往速度也较快。

总之,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学生语言的阅读和交际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紧扣大纲,立足教材,抓住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一个环节,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又可以兼顾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写能力的培养,实现我们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教师可根据有关信息设置深层理解的问题,学生利用逻辑推理,并借用一定的常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得出问题的答案。

女人独立霸气的个性签名 篇4

2) 有时候被一些话语伤害却要还强笑着,只因为是朋友。

3) 我们可以吵架,但不能影响关系。无论友情还是爱情。

4) 当你发现,有人把你的名字写入签名里,真的会很温暖。

5) 我很懒,懒到连心里的那个人都懒得换。

6) 我们都是吃货,闺蜜等我有钱了,我要带你们吃遍所有的美食,泡遍天下所有男人。

7) 我多害怕习惯了谁的好,然后又被无情的丢掉。

8) 一个人的时候手机耗电特别快,但某个人在的时候,手机带没带都无所谓

9) 有没有发现,往往刻骨铭心的爱恋。通常,没有好结果。

10) 满口脏话的女生就是比装萌的女生实在

11) 如果我不偶尔改改签名换换说说,还能怎么让你知道我还活生生的存在着。

12) 听着别人说关于你的故事,我要有多坚强,才敢装作若无其事。

13) 不是不想爱,不是不敢爱,只是不想重蹈覆辙受伤害。

14) 我不奢求什么,只希望你以后的女人一个不如一个。

独立生活的名言 篇5

2. 依靠别人的名声生活是可悲的。——古罗马诗人 尤维纳利斯

3. 主宰生活的是财富而不是智慧。——古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 泰奥弗拉斯托斯

4. 婚姻,是某种一般的生活方式。—— 中国知名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师 何炅

5. 两个人在一起,才能抵抗生活。——中国女演员 姚晨

6.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公冶长》

7. 生活就像一个光秃秃的母猪架子。——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

8. 琐碎的生活,也是爱情的一部分。—— 香港女作家 张小娴

9. 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 荣格

10. 生活是一个走向厌倦的漫长过程。——英国作家 塞·巴特勒

11. 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凯德

12. 生活就是行动,而行动就是斗争。——俄国哲学家 别林斯基

13. 没有虚荣的生活几乎是不存在的。—— 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14.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15. 生活的主要悲剧,就是停止斗争。——前苏联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

16. 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17. 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元代戏曲作家 武汉臣 《玉壶春》

18.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唐代诗人 郑谷 《淮上渔者》

19.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代道士、词人和诗人 张志和 《渔歌子》

20.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人官仓化为土。——唐代诗人 张籍 《野老歌》

21.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唐代诗人 张碧 《农父》

22.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唐代诗人 元稹 《遣悲怀》

23.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唐代诗人 王维 《桃源行》

24.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唐代诗人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25.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藩月正堪眠。——唐代诗人 司空曙 《江村即事》

26. 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 《钓侣二章》

27.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渔翁》

28.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唐代诗人 李颀 《古从军行》

29. 气岸谭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唐代诗人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30.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唐代诗人 郭震 《宿渔家》

31.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唐代诗人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2.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唐代诗人 杜甫 《客至》

33.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唐代诗人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4. 江海归来声绕膝,定知分诉食无鱼。——宋朝诗人 张良臣 《山房惠猫》

35.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南宋诗人 杨万里 《闲居初夏午睡起》

36.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北宋文学家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

37.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画眉鸟》

38.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小园四首》

39. 登临自有江山助,岂是胸中不得平。——南宋文学家 洪迈 《次韵蔡瞻明登中山》

40.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宋代教育家 程颢 《秋日偶成》

41. 赤露两肘腹无粥,踏车辛苦歌如哭。——清代诗人 赵俞 《踏车曲》

42.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代诗人 王士祯 《真州绝句》

43. 全家都在西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清代诗人 黄景仁 《都门秋思》

44.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渔翁》

45. 所以选择用颠沛流离的生活来遗忘。——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

46. 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当代诗人 郭小川

47. 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英国科学家 牛顿

48.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捷克作家 伏契克

49. 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爱尔兰女作家 伏尼契

描写独立的名言名句 篇6

1、其实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2、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3、放空的心,是最好的礼物;独走的路,是最美的风景。

4、唯有你愿意去相信,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对的人终究会遇上,美好的人终究会遇到,只要让自己足够美好。努力让自己独立坚强,这样才能有底气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他。

5、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6、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7、My world is not you can understand!

8、如果你把她当做公主,就应该做好她随时可能变成女王的准备;如果你把她当做女王,就应该知道她曾经也是个需要别人守护的公主。

9、当我一个人走过知行路,一个低头吃着饭,一个人默默地写着作业,一个人在为梦想加训时,我希望我是独立的独,而不是孤独的独。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

11、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去麻烦别人。列夫托尔斯泰

12、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佚名

13、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14、人们说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认为是他们自己使生命那样短促的。由于他们不善于利用生命,所以他们反过来抱怨说时间过得太快;可是我认为,就他们那种生活来说,时间倒是过得太慢了。卢梭

15、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16、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加缪

17、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佚名

18、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居里夫人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0、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萧伯纳

21、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歌德

22、对我来说,一件尚未实现的事,就是我有生之年的.最大鞭策。埃尔温怀特

23、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居里夫人

24、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高尔基

25、人啊,还是靠自己的力量吧。贝多芬

26、独立,不是不听话,而是只听真理的话。

27、只有独立康,我才能放心飞翔。

28、不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想坐在自行车上笑

29、从来便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鲍狄埃

30、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31、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因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如金钱是衡量货物的标准。弗培根

32、痛苦常使弱者厌世轻生,却使强者更加清醒奋发。佚名

3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34、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35、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尼采

36、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雨果

37、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

38、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39、我将来想要的,不是菟丝花,不是温室,而是就算将来当不成并参的大树,至少也能活出自我的灌木。

40、与其作为团体的附庸,不如作为个体独自存在。

个性独立名言 篇7

独立学院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作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是由普通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的医学类招生属于第三批次的本科录取,在许多方面如学生的入学成绩、生源质量等与所依托的母体学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鉴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管理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尝试新的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突出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考试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个性化教育教学理念即“因材施教”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一直推崇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生应该是积极学习而非消极的接受,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方法应该让90%以上的学生所接受[1]。而在1969年由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McM aster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Howard Barrows教授首创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教学法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所衍生出来的基于网络环境的PBL教学法(Web-Based PBL Teaching Method,WPBL)能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其由过去被动地接受变成主动地获取知识,为实现以学生为主动地位的探索式学习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独立学院,我们在法医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了WPBL教学法,现将取得的一些教学经验报告如下。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杏林学院2011级和2012级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级为对照组,2012年级为实验组,每个实验组随机抽取100人。两组学生在教材、教师、学时、考试形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二)研究方法

1. WPBL教学前准备工作。

教师以第六版法医学教材(王保捷、侯一平主编)中第十三章生物性检材个人识别中的第二节血痕检验内容为例,通过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以及注重问题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方面)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准备。同时,我们以Blackboard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作为法医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平台,平台的“教学内容”部分除了包括“学习指南”、“学习资料”和“教学课件”外,加入了大量的法医学专业相关的图片和动画视频。

2. WPBL教学法的实施。

教师选取辛普森杀妻案(O.J.Simpson)、克林顿绯闻案(Clinton Impeachmen Trial)等案例作为教学材料,按照检材个人识别的步骤如检材的发现、提取包装及送检,实验室检查,个人识别等进行提问。针对案例中学生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克林顿的“裤子”、莱温斯基的“裙子”等),进行小组讨论、师生网络交流等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以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解决问题的方案。

3. 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总结。

首先,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WPBL教学法是否对学习效果有影响,在知识获取及小组协作方面有无收益。然后,对本小组提交的方案进行评价包括方案设计、实施及可操作性等方面。其次,授课教师制订出评价标准和解决方案。评价报告可以由同学自己撰写,撰写的评价报告作为教师最终评价的参考。最后,教师和学生要把整个WPBL教学过程进行回顾,解释和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并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果评估。本研究结果采用学生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作为评估指标。所得资料采用SSCP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三、结果

(一)学生评价

基于网络环境的PBL教学法组与传统教学组法医学考试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问卷调查显示90.2%的学生认为WPBL教学法更适合于他们的学习,不再感到学习的压力。而且,82.7%的学生认为WPBL教学法加强了学生之间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意愿和交互活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同学都认为WPBL教学法中引入实际案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案例中提问和小组交流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学习。

(二)教师评价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75%的教师认为WPBL教学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增添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程度,体现了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对于教师来说WPBL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挑战,需要教师积极收集法医学相关案例,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以及视频多种元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好法医学课程。

四、讨论

独立学院为众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生力量为我国整体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保证,同时它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但随着招生规模日趋增长,独立学院如何应对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如挂科退学的学生人数随之增加,值得我们深思。而个性化教育理念为解决独立学院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一种思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矫正学生不良个性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等方法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实施成为独立学院关注的焦点[3]。个性化教学强调以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自主、自治为基本策略,以学习者兴趣与需要为中心,以掌握教学、策略教学、创造思考教学、情意教学和民主教学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基本模式,以信息技术媒体作为个性化教学的辅助手段,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是一种真正从个性出发进行全面设计的教育模式[1]。

与传统的PBL教学法相比,WPBL教学法利用网络中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源形象地解答医学或者法医学中枯燥难懂的知识,而且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水平,并且节约了师资力量及其他教学资源。同时,小组内的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表明其在独立学院个性化教育培养模式的可行性[4]。我们在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全科医学生的法医学教学中尝试采用WPBL教学法,通过与学生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W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可以达到预期,虽然两组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增添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程度,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学习。

总之,独立学院教学模式改革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WPBL教学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是WPBL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仍有许多不足。因此,做好独立学院医学生PBL教学工作还需要我们全体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摘要:为了寻求适合于独立学院医学生法医学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医学生为实验对象,法医学课程作为教学内容,探讨基于网络的PBL课堂教学是否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相比,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法虽然没有明显提高杏林学院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提高了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塑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为独立学院教师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帮助。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在独立学院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独立学院,个性化教学,法医学

参考文献

[1]谢遐均,李顺英,鲁小芳.医学院校七年制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36-538.

[2]Hanafi Atan,Fauziah Sulaiman,Rozhan M Idrus.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web-based environment for the delivery of an undergraduate physics course[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2005,6(4):430-437.

[3]詹腾芳.关于独立学院个性化教育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4,(S1):23-25.

个性独立名言 篇8

一、对话互动,让自由在安全氛围中实现

要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互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发表多元理解时,可能会遇到阻力,教师要理解、鼓励、引导他们,为他们营造一种安全、民主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想、敢说。对学生而言,营造一种安全、民主的学习氛围,意味着主体的突显,个性的张扬。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独特见解,个性才能在互动中闪光。

二、学会质疑,让自主在问题情境中生发

1.含义深刻处质疑

“含义深刻处”,一般是指概括性强,在文中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质疑,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小草和大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紧扣重点句质疑,我引导道:“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是否发现文中有一句高度凝练的话能概括这些内容?”学生交流:“她的生命……仙人掌花。”“这是一句总领全文的句子,如果你能在这句话上停留的时间长些,你会有许多有价值的疑问。”学生质疑:“从课文的哪些文字中感受到她生命的艰辛与壮丽?为什么把她比喻成‘仙人掌花?”我引导学生四人一小组,紧扣夏洛蒂的“艰辛”“奋斗”“成功”进行合作探讨,之后小组上台汇报交流,其他小组补充。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讨,思想碰撞,学生不仅真正感受到夏洛蒂的顽强不屈,更收获了学习的方法与自信。

2.内容矛盾处质疑

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却实为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让学生紧扣“……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这句话进行体会。目光敏锐的学生有了这样的质疑:“船上不是应该有61人吗?这不和船长说的60人相矛盾吗?船长为什么说60人而不说61人?”我立即肯定了学生的质疑且给予表扬,接着引导学生紧扣船长一系列的语言以及动作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层层感悟分享,学生体会到船长的舍生忘死、忠于职守。这样,就通过课文的矛盾点激发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走向课文纵深处。

3.反复出现处质疑

许多课文中都有反复出现的句段,这些句段体现了作者独具的匠心,为师者,应该敏锐地引导学生捕捉。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我根据四个“好一个安塞腰鼓”具体“好在哪里”这一问题教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纵观整篇文章的篇章结构质疑:“同学们,这篇课文的学习已接近尾声,在文章的篇章结构上你有什么疑问吗?”之后,学生果然有了质疑:“这篇课文一连出现了四次‘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为什么要反复出现四次呢?作者想表达什么?”我引导学生围绕此问题进行探讨,学生有了这样一些深刻的认识:“作者对安塞腰鼓所描写的舞蹈场面、声音、后生们的力量以及舞姿都给予了大力的赞叹!”“作者被安塞腰鼓所展现出的壮阔、磅礴的气势深深地震撼,想通过不断地反复来强调表达自己的叹为观止,正所谓一唱三叹。”

4.貌似无关处质疑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看似和课文主要内容无关、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探究文字描写的用意,体悟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例如在教学《麋鹿》一文时,在课前导学作业中我引导学生对文本质疑,几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为什么还要描写麋鹿在大丰自然保护区的美好生活呢?这是否是画蛇添足?”在学完课文重点内容后,我肯定了这个含金量极高的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在激烈的讨论、交流补充后,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描写不是画蛇添足,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唤起我们的阅读期待。”“学完整篇课文之后,我猛然发现开头的这段文字是在表达对麋鹿美好的祝福,希望麋鹿在遭遇无数次的坎坷经历之后能自由、平静地生活。”

三、深入探究,让思维在智慧牵引中拔节

1.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

德国美学家姚斯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而阅读的角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也不同。例如在教学《麋鹿》一文最后两句话时,我这样引导道:“说明文的基调是朴素理性的,而最后两句话读来又有怎样的感觉呢?”学生畅所欲言:“我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已经把麋鹿当作人来写了,从‘漂流不定‘颠沛流离这几个词中感受到麋鹿就像是远离祖国的孤儿,经历了多年的沧桑终于能回归故土了,多么美好。”“我感受到作者对麋鹿的回归非常感慨,因为它们常年漂流在外,许多麋鹿因为杀戮而离我们远去。经历了这么多年,还有一些终于能回归故土,很不容易。我读出了作者美好的期盼。”可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课堂就会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2.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地阅读。记得上《船长》一课时,我通过学生导学单上的质疑引导讨论:“如果有男人走在女人前面,船长真的会对男人开枪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学生认为船长会开枪,因为:“在那种嘈杂的情况下,船长一定要有威严,假如一个人违反了命令他没有开枪,所有人都认为他只是吓唬他们而已,便会有再一次的混乱,那时情况不堪设想。”有学生认为船长不会开枪,是因为:“上文讲到船上一共61人,而船长却说60人,他把自己忘了,可见他心中始终装着60名船员,连自己都顾不上的人,怎么会打死其他人呢?”以感悟为灵魂的教学,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使他们迸发出个性的智慧。

四、课外阅读,让能力在系列活动中积淀

要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学生必须要有更多的积淀,也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而这两点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实现。要加强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读整本书和报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上网查阅信息。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但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收不到实效。因此,常开展“讲故事”“读书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检查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愉悦,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阅读深入推进。

上一篇:人生最经典的十句话_人生感悟下一篇:什么叫财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