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金融创新成了国际金融活动的主流。金融机构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充分利用金融创新理论,更新经营管理理念,重新配置其资源,并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创新中发展的。如网上保险、银行保险、保险风险证券化等,都是保险创新的成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保险投资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保险投资现状及新投资渠道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及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会购买各种保险套餐,如养老保险、意外保险等,为了我国保险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同时随着我国对保险资金的管理越来越宽松,用于投资的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减小投资风险,成为保险公司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保险资金投资的理论及运用原则,阐述了我国保险投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保险资金新投资渠道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投资效益
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为用户提供承包业务,是其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但仅仅通过承包业务难以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其需要利用相应的资金进行投资,为了保险公司获得更多的盈利。保险公司利用保险资金进行投资,必须要满足投保人随时赔付的要求及保证自身盈利的要求。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主要有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和股权等,不能够满足保险公司的投资需求,难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保险资金投资的理论及运用原则
保险公司投资主要是对资金的运用,即将保险公司可以动用的资金,利用各种投资渠道,使该资金获取金融收益。我国保险公司投资主要以获取利息、股息、资金等金融收益为目的,不增加自身的资本存量。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包括权益资产、责任准备金及其他资金,其中权益资产包括资本金、公积金、公益金及未分配利润。责任金则是指保险公司为承保人暂留的保额,如未决赔偿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等,另外承包盈余也是保险公司资金来源之一。
保险资金主要有三种性质,即负债性、稳定性和社会性。负债性是指承保人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险费,当承包人在未来发生意外时,则保险公司需要根据承保人的保险合同给予补偿。由于意外事故不是定期发生,因此会产生较多的资金滞留,给保险公司提供投资资金。但这些用于承保人经济补偿的资金,具有负债性质,因此对这些资金的投资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和流动性,要做好随时赔付。稳定性是指保险公司内可以稳定使用的资金,其主要有由股金或政府拨款等所组成,而且没有保险责任,因此具有稳定性。由于保险公司的资金基本上都来源于社会承保人,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因此保险公司投资必须要谨慎,避免影响社会的安定。
保险公司在运用保险资金进行投资时,必须满足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原则。其中安全性原则则是指保险资金在用于投资中,可获取的价值必须超过用于投资的价值,从而保证保险资金满足赔付要求。保险资金来源领域较为广泛,如果出现投资问题,将会对承保人及社会产生影响。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保险公布公司主要是要从宏观的角度,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原则是指保险公司所运用的投资,必须要具有收益性,即用于投资资金的收入必须要超过投资资金本身。如今随着保险市场压力的增大,保险公司能够需要在压力下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注重对保险资金的投资,其收益能够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保险公司的资金随时都要用来承担赔付责任,其资金必须满足流动性原则,因此保险公司可以将部分资金运用在变现速度快的投资项目中,从而当保险公司需要使用资金时,能够快速变现。而且流动性原则还能够有效提高保险资金的安全性。
二、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我国保险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能够用于购买保险业务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然而保险公司资金的增多,为了产生了较大的投资压力。根据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研究可以发现,到2014年,已经达到93000亿元,主要是由于我国GDP的高速增长,直接带动了保险市场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些年,居民的购买力明显增长,用于购买保险的资金也相应增多。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闲余资金也相应增多,加上如今人们的理财理念逐渐加强,因此人们开始关注保险产品。特别是人们的危机意识逐渐加强,为了能够在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时,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人们非常注重购买保险产品,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更多的保险资金。随着保险资金的不断增加,保险公司如何运用保险资金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成为保险公司的重要考虑问题。
三、我国保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投资渠道狭窄
由于我国保险市场是在近些年才逐渐起来,因此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理念还处在比较传统的阶段,即过于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基本采用银行存款、债券投资等方式,这些投资方式不能够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而且一旦国家针对利率做出政策调整,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影响较大,因此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需要拓宽。
(二)资产负债不相匹配
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责任准备金及其他资金,不同的资金具有不同的性质,其中自有资金具有稳定性、责任准备金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不同的资金来源应该采用不同的投资形式,如自有资金可以用来投资长期的项目,而责任准备金则需要投资变现能力强的项目。但我国目前保险投资大多数是短期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
(三)资本市场不够完善
根据对发达国家保险行业的研究可以发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联系较为紧密。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能够实现保险资金投资的品种较少,主要是股票、债券及基金等,对保险公司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产品主要以中短期为主,保险公司难以进行长期稳定的投资,无法使保险公司健康发展。我国债券品种主要有国债、企业债、中央银行债等,不仅品种选择少,而且都不满足较大规模的投资,致使保险难以通过投资实现盈利。
(四)投资风险较大
任何投资都会产生一定的风險,其中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不可回避风险,即整个证券收益都会产生影响。如经济周期特征、金融市场变化等都会对整个证券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对保险公司的投资产生影响。如今我国为了能够保障股市的规范性,时常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政策变动,对股市行情产生影响,因此保险资金不能够过多投入证券市场,否则会来到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如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难以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散化消除。而且如今我国较多上市公司存在股权结构问题,保险公司不能够进行股票投资,否则会遭受投资风险。
(五)投资管理模式问题
随着我国保险公司对投资的重视,保险公司开始注重构建专业的投资部门,采用专业的管理模式,如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新华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和一家资产管理中心,联合形成了保险资产管理。然而由于我国对投资管理模式的构建及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其暂时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无法相比。
(六)投资人才水平问题
我国保险公司严重缺乏投资人才。由于保险公司涉及到较多领域的资金,再对资金进行投资时,需要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性质、市场的变化等,灵活运用保险资金。但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人才大多数都是有保险业务直接转移到投资行业,不具备专业的投资能力,从而造成投资效益不足问题。
四、我国保险资金新投资渠道探讨
(一)保险资金投资多元化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主要投资项目中,银行存款以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险公司的青睐,但随着我国银行存款利率的逐渐降低,保险公司想要通过银行存款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难以完成。保险公司应该根据保险资金的来源和性质,对用于银行存款的资金做出适当的调整。
由于我国对长期债券的缺乏,致使保险公司中可以用来做长期投资的资金,得不到良好的运用。
因此我國应该注重开发10以上的长期债券,满足保险公司的投资需要。另外我国还应该注重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严格规范股票的发行。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为了能够减小保险公司投资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形式,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如对银行村快存款、债券及不动产等进行组合投资。另外还需要加强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如明确投资决策准则,实现保险公司投资部门对投资理念、投资目的、投资风险的明确性,从而自高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对发达国家资金管理模式的研究,建立符合中国保险公司要求的资金管理模式,从而形成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
(三)注重投资人才的建设
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如今保险公司的投资压力越来越大,保险公司想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注重投资人才的培养。保险首先首先要注重资金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使其能够掌握和积累丰富的投资经验。保险公司还要为资金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薪酬,监理人才激励机制,防止人才流失。最后保险公司还可以加强对外资金管理人才的引进,从而保障保险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提高监管水平
我国保险监管部门首先要注重偿付能力的监管、投资渠道的监管,并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对保险资金的全方位监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规模越来也大,如何运用该资金进行安全性、收益性、稳定性的投资,成为我国保险公司考虑的重要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保险公司通过促进投资多元化、培养投资人才、提高监管水平等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保险公司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思荟.浅谈我国保险投资现状及保险投资入市[J].经营管理者,2011,03:38.
[2]何小锐,张莉莉,刘梦君.我国保险投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22:123-124.
[3]贾伊娜,王积田.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3,10:126-127.
[4]赵红丽,梁俊玲.我国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发展现状及展望[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2:66-68.
[5]唐金成,闭潇丽.投资新政视角下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研究[J].浙江金融,2013,08:61-65.
[6]张昭东.关于我国保险投资状况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2,02:59-62.
[7]张玉杰.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J].理论界,2014,05:177-179.
[8]吕笑微,谢春涛.中国保险投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09:12-13.
作者:伍思明
保险投资与我国保险业制度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金融创新成了国际金融活动的主流。金融机构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充分利用金融创新理论,更新经营管理理念,重新配置其资源,并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创新中发展的。如网上保险、银行保险、保险风险证券化等,都是保险创新的成果。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认为,“创新是推动保险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保险创新是保险业在经营活动中依据客观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所进行的观念、技术或产品等方面的创造性变革,主要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
我国保险制度创新是指顺应现代保险金融化的发展潮流,改变传统保险经营理念,突破保险经营仅局限保险承保范畴的制度安排,实现保险保障与保险投资并举,构建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保险业与金融市场协同发展的新的制度安排。高效的保险投资是保险制度创新的动因,也是保险制度创新的结果。
一、保险制度创新的背景与内涵
目前,国际保险业保险制度创新,是在国际经济、金融出现金融保险服务一体化趋势背景下的一场保险制度的变革。
金融和保险服务的一体化是指各自的产品及服务被相互采用,从而形成业务交叉与融合。近来年,一站式金融服务成为金融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对客户来讲,通过一个金融服务机构获得所需的各种金融产品与服务,这的确是非常便捷。金融与保险一体化客观上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金融管制放松、客户寻求成本更为低、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等多种原因。1999年,美国颁布《金融服务业现代法案》,使得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上,银行、保险与证券的分业经营模式被打破。具有代表性的花旗与旅行者的合并案,已成为银行与保险公司间最大的并购。随着国际性金融、保险集团在不同市场发展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趋势下,金融与保险业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保险业在保险制度、产品及服务上的完善与创新。
保险制度包括保险业运作的基本原则,如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损害赔偿原则、近因原则等;险种设计、保险合同的制定、产品定价、展业、承保、理赔、投资、准备金的提取等方面的共同做法。20世纪后期,国际保险业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进行了保险制度的重大变革,完成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整合,保险金融化、证券化成为基本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保险业在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高度融合的新的平台上运作,实现了保险经营的一次“质”的飞跃。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保险业在运作中存在很多缺陷,有很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作法。特别是在保险投资问题上,与现代国际保险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我国保险经营长期“一条腿”走路的制度安排,制约了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影响了我国保险业健康、持续发展。未来的国际竞争要求我们遵循同一个游戏规则。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及早地融入世界,熟悉国际游戏规则,才能在日益严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进行制度创新,构建全新的保险经营平台,实现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是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二、保险制度创新的环境
国外成熟和发达的市场经济的经验表明,保险制度创新是建立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因此,进行保险制度安排的重大变革,需要逐步完善我国保险制度创新所需要的企业基础和市场环境。根据我国的现状,首先,建立现代化的保险企业制度。要解决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及其经营状况的基本评价指标、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竞争原则、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其次,完善保险经营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保险投资环境。重点是完善保险投资所必须的政策法规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是实现我国保险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险创新的平台。
首先,要改革和完善政策法规环境。目前,我国《保险法》对保险投资的规定十分严格。从表面上来看,这些规定似乎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问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都处于转型期、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变量波动率相对都很高的国家中,这样一种规定有可能将保险公司置于巨大的负债风险之中。然而,如果只是简单地改变或放松保险投资的监管规定,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很不成熟、投资性很强,保险公司投资人才匮乏的情况上,又有可能使保险公司面临重大的资产风险。因此,只有积极稳妥进行政策法规的改革。
其次,逐步完善资本市场。要解决保险业投资的两难问题,满足保险业的强投资需求,必须将保险投资问题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具体来说,应当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同时强化保险公司适应能力,实现保险投资的多元化。第一,政府调整对资本市场的政策。从总体上看,要重点发展包括寿险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第二,逐步扩大寿险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业务范围,放开投资业务和允许其直接经营证券业。对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应区别对待,逐步有计划地放宽寿险公司的投资业务范围。第三,逐步放宽投资政策,允许国内保险公司选择海外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内资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其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程度。
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受到严格的分工范围的限制,保险企业的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的基础。鉴于此,对于国际上出现的金融业务一体化的趋势,我们要谨慎地对待,既不可视而不见,又不可盲目追随,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一体化,为保险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基础
实现保险业与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保险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保险投资是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衔接的纽带,是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基础。
国际保险业发展的趋势表明,现代保险越来越离不开保险投资,保险投资是保险业的重要利润来源,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正是由于保险投资这条纽带,保险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缔结了不解之缘。
首先,保险公司是金融市场上一个正在不断成长的重要参与者。它们承保各种不同的企业和家庭风险,从而推动其参与经济与金融活动。在盈利性的驱动下,它们也已成为全球广阔金融市场上日趋重要的投资者和金融媒介。它们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创新的保险方式,为金融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并在新金融工具的开发进程中搭起了银行与保险产品间的桥梁。保险与再保险公司拓宽了金融工具的范畴,提高了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并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和规避风险创造了新的机会。与此同时,它们还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及其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有着深厚的经济背景。回顾上个世纪的9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费率疲软与低债券收益的环境刺激着创新,从而促使保险与资本市场之间出现了某种对接。保险公司在这一时期致力于将其庞大的投资组合与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例如,在信贷衍生市场上他们正成为日益重要的参与者,帮助银行对其信贷风险暴露头寸进行套期与多元配置。在融资方面,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已经发行了融资安排(FAs)与担保投资契约(GICs),这一发行量很快上升到大约400~500亿美金的规模(J.P Morgan,2001)。对市场参与者的调查表明,这些基金一般都投向与FA/GIC有相近到期期限的高收益证券,以便得到正向的收益。但在2001年,信贷与股权市场的恶化及与“9·11”相伴而来的大量索赔严重影响了保险人的利润,并引发了一些能力较弱、较低等级的机构倒闭。由此,在保险需求增加过程中,对新活动中风险的日益重视,对保险费率的稳定这些考虑导致许多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他们的资本市场活动。
其次,金融市场为保险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市场环境,为保险资金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有效运作提供了空间,为保险业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共发展,最终达到利益共享创造了条件。保险业介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方面表现为保险资金介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保险资金介入货币市场,即保险资金存入银行可以商谈利率,允许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使保险资金进入消费信贷领域和房地产按揭业务,允许保险资金投向有长期稳定回报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允许保险资金涉足风险投资领域等;保险资金介入资本市场,即允许保险公司单独或者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组建独立的保险基金进入股市,或者支持保险资金从目前间接进入股市转为直接进入股市。另一方面,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对保险市场有三大拉动作用。一是保险产品更趋向投资型;二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发生变化;三是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由互助型向股份制转变。
我国保险业、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困境迫使它们进行整合。保险投资同样是我国保险业与资本市场整合的重要纽带。
四、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目标
随着国际金融保险服务一体化的推进,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的日益融合,成为当今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它为我国保险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宏观环境,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了契机。资产收益率低、“利差损”问题使中国保险业将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困境;市场结构不完善、功能存在缺陷使资本市场发展陷入泥潭。为摆脱这一困境,需营造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整合的基础环境,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使中国保险市场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以达到利益共享,并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最终摆脱各自的困境。
首先,中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保险业的竞争使得保险经营利润空间日趋窄小,保险投资利润成为维持保险生存发展的基础。根据新修改的《保险法》,保险资金主要运用于资本市场中。现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但是资本市场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规范和完善。中国保险业不能坐等资本市场规范和完善以后再发展,必须与资本市场同步发展、规范和完善。保险业急需的资金运用人才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不断吸收引进和培养提高。
其次,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中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规范和发展需要一大批理性的机构投资者,需要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保险业就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主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中国金融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并不影响保险业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作用。随着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会越来越大。
吴小平指出,保险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已经不是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实际上,中国保监会正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保险公司进行协调和调研,正在探寻新的制度安排,积极推进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拓宽的进程。
五、推动保险制度创新的举措
实现保险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效的资金营运,高效的保险投资必须在完善资金运用管理体系上,进行专业化资金营运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构建全新的保险经营平台,探索并建立高效的保险投资运作管理体系,是当前重大的保险制度创新。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在2003年保险发展论坛上指出,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并不一定等于资金投资收益的提高。积极探索合适的保险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是保险业进一步进入资本市场,提高投资收益率,防范风险的内部条件。吴小平进一步解释道,由于保险公司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所管理的都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资金,而不像一般资产管理公司那样吸收社会各界的自由资金,所以这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被认定为保险相关企业,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并不违反《保险法》的规定。可以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现阶段我国保险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的新的制度安排。
当然,在现有体制下,要充分释放我国保险业所蕴涵的巨大创新能量,还应该注重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1)创新与WTO规则;(2)创新与市场关系;(3)创新与运作条件关系;(4)创新与监管关系。因为保险创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创新扩大市场来获取更多的新资源,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得到保险市场的认同,因此,善于研究分析市场需求是保险创新的关键。其次,保险创新究竟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运行条件和制度条件。缺乏一定的客观条件或者监管制度的保证,都难以充分发挥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特别是,保险创新一般在提高保险效率的同时也带来风险,加大了监管难度。而以逃避监管为目的的保险创新与原有监管体制有着更为直接的冲突。因此,尽快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体系,既是控制保险创新风险的需要,也是推动保险创新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梅雪松
浅析我国保险投资渠道
[摘 要] 本文从中国的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现状出发,通过对最主要的保费收入,投资资金用于各项投资比例,投资资金所占保费比例,投资收益率等主要数据的对比,提出一系列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给予几条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方案。
[关键词] 保险投资 数据对比 建议与方案
一、问题提出
保险投资,是保险公司在扣除责任准备金以外的闲置资金用于投资于法律允许的渠道进行盈利的模式。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保险投资,作为保险公司运作模式的重要一环,已经变成了现代保险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投资渠道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以及探讨的问题。其中我国的保险投资是否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投资比例,是个很重要的且急需确定的问题。
二、我国保险投资现状
1.在保费增长基础下保险投资金额的发展
保险投资资金,与其息息相关的是保险保费的收入。以近年数据为例。2007年中国保险业全行业总计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同比增长25%。2008年,在面对两场特大自然灾害和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保险在逆境中前进。2008年截至11月底,全国实现保费收入9150.5亿元,同比增长42%。2009年,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2010年1-4月这都为可用的保险投资资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而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保险投资资金的规模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而稳步前进的。例如,2007年全年投资资金达到202056853.8万元。2008年为224652161.1万元。2009年,达到268974323.95万元。2010年1-4月,保险投资资金已经达到282421856.74万元,比2009年的1-4月的220258335.04万元同比增长28.223%。
2.保险法修改带来的改变
(1)原保险法
1995年我国颁布的保险法规定保险投资资金要用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证券投资组合,国债回购等项目。比较同期的国外相关保险投资渠道,相对而言有些过于单一。过去保险公司大量投放于国债,容易积累较大的利率风险。且央行调整利率,影响了投资收益。银行存款方面的投资比率虽然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不过在总量上依旧不容忽视,仍作为保险公司的重要投资手段之一。
(2)新保险法
2009年,新保险法得到人大通过。其中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形式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显而易见,新保险法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并且,对保险监管进行了适时调整。
投资不动产,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对于原来的投资渠道而言。考虑到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所以不动产是将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一个稳定投资项目。保险公司可以藉此扩大投资盈利渠道,优化保险投资结构。
另外,保险法还规定了诸如股权投资、抵押贷款、保单放贷等业务更有利于降低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的投资渠道。
三、保险公司投资渠道所存在问题
1.保险投资渠道仍旧偏于单一,投资比例不合适
新保险法的通过为保险业的资金投资方向增加了多元化的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投资渠道的丰富性上,仍旧有所欠缺。受到政策的限制,这种投资渠道的贫乏短期内尚无法得到根本的扭转。几种常规的投资方式仍旧是各保险公司投资比例份额巨大的主要方式。主观上,为了控制风险,各保险公司也会倾向于比较成熟的投资体系或渠道,特别是实力不是太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有充分的资金来源进行投资,并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实现收益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尽管近几年投资于基金、金融债券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但整体还是以银行存款为主,占可用资金总额的将近1/3,而银行存款对资金并非一个有效的运用渠道。大量投放于国债,也是保险公司的主要选择之一。但过分依赖国债的投资则容易导致积累巨大的利率风险,一旦利率不稳或经常性变动,则后果十分严重。以2009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的保投资渠道为例,债券投资和银行存款分别占到了总投资的50.2%和31%。而股票含股权投资以及证券投资基金仅仅占到了9.8%和6.8%。其他投资占到了2.2%
由此以看出,我国保险投资项目确实过多的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债券两个项目上,比例往往在80%以上。这种投资组合抗风险能力较弱。
按照现在市场的状态来看,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情,需达到的比例为银行存款10%-15%,国债、金融债及企业债30-35%,证券投资基金25%-30%,股票及权益投资20%-25%。这个比例相对较为理想。但我国目前离这一比例相对而言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我国在银行存款和国债之外的领域投资比较低,而在银行存款和国债上的总量过高。
2.投资收益率的偏低
虽然近二十年我国保险公司保险资产,保费收入,以及保险投资资金的规模与日俱增,
但是同时投资收益率呈现一直偏低的状态应值得引起注意。2001年为4.3%,2002年为3.14%,2003年为2.68%,2004年为2.86%,2005年为3.6%。2006年为4.86%,2007年为12.17%(由于保险资金80%来源于投资,此年大规模上涨),2008年大规模缩减,仅有1.91% 。2009年的收益率又回升至6.41% 。
国外统计数据显示,只有当收益率大于7%的时候,保险投资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上述可知,除了07年以外,其余年份均低于此数据。
投资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投资的效益,决定了投资的质量,所以其是衡量一个投资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解决我国保险行业的整体收益率偏低问题,实乃刻不容缓。
3.抗风险能力较弱,风险性较高,安全性较低
抗风险能力弱主要是由投资组合的构成引起的。由于过分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国债,一旦利率发生较大浮动,就会造成资产收益以及自身价值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如2007—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保险投资收益率就发生了较大的波动。抗风险能力显然不足,投资资产的安全性得不到十分可靠的保证。
其次,金融衍生品开发及运用的缺乏,为投资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性,也限制了保险资金在其他渠道的运营。众所周知,衍生品为资产等提供了为数不少的手段规避风险,如套期保值,期权期货的运用。然而目前国内的衍生品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目前国内衍生品的运用仅仅包括最简单的债券远期、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外汇远期、人民币外汇掉期等业务,缺乏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外汇期权、信用违约互换等场外衍生产品以及期货、期权等场内衍生产品。金融衍生品的不普及和不足造成了在规避风险时,保险投资缺失了一个重要的手段。
四、有效的应对对策与措施
结合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经济发展以及保险业发展的水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与解决方法。
1.丰富投资渠道
要积极拓宽保险投资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丰富债券结构,进一步完善债券、股票和基金投资政策,逐步开展股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
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还有保险资金青睐的企业债和公司债,以及无担保企业债。
不动产投资规模大、期限长,比较符合保险资金追求长期、价值稳健投资的特点。放开该渠道能够发挥保险的资本融通功能,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优化保险业自身的产业结构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贷款也是手段之一。因为寿险的周期长,保险公司因此会拥有较多的可投资资金。中小企业由于信用问题,往往无法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所以,在保证安全性和收益率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提供贷款,也是一种拓宽投资渠道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收益率,同时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
2.合理运用衍生品工具,规避风险
投资外国债券时,则使用货币远期合同套期保值,在最大的范围内减小损失的可能。衍生品的使用,可以相应的规避一些风险,使保险投资在安全性上得到更多的保证。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为保险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载体。保险衍生产品作为传统保险的补充,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应用,倍受国际保险市场的重视。近年来保险市场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发展迅速,保险风险证券化,依托于证券,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成为保险业新的风险管理工具。据统计,2006年全球发行巨灾债券超过25亿美元,目前全球未到期的巨灾债券总额已经超过120亿美元。
3.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强调盈利性
我国保险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初期,监管仍旧比较薄弱,所以监管部门不得不着重强调安全性原则,严把投资渠道,以保证保险经营的安全、稳健。但是,随着保险业务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有些条件已经不再适用。且随着保险业内激烈的竞争,保险业投资方式及结构的弊端日益显现。因此,保险监管机构要重新权衡利弊,根据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态,一步步放宽投资渠道,提高收益性高的投资方式的比例及对盈利性的要求。保监会应做好这方面的调研,确定出可行的方案及措施。
投资收益率不高或者不稳定,主要问题还是来源于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不足。导致投资过于集中,没有达到分散的效果。如2008年为金融危机开始蔓延,我国固定的投资方式受到波及,未能有效的降低其影响。2009年上半年,保监会实行了控制风险的措施,使得资金运用收益率有所提高。
五、总结
我国保险业总体来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历了一个快速的成长期。各方面的数据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保险投资作为保险业的中流砥柱,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飞跃。不论从投资数量上还是投资质量上。然而,从当前的情况分析中得到,这里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些许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险业的发展,是我国保险业下一阶段发展所必须面对以及亟待解决的。我国保险业依然有着较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
[1]李明哲:我国保险资金最优投资结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
[2]王文放:浅议我国保险投资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
[3]李云:我国保险投资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9
[4] 张志伟:崔刚.关于我国2010年保险投资的思考[N].中国保险报,2010
[5]王文放:浅议我国保险投资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
[6]郑庆寰 杨绪彪 王惠:借鉴国外经验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J]. 商业研究,2004
[7]秦振球 俞自由:保险公司投资比例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
[8]孙璐:我国保险资金最优投资比例问题研究[D] 浙江大学,2009
[9]王明明:保险投资路更宽.中国金融家[J].2009年第11期
[10]郑庆寰 杨绪彪 王惠:借鉴国外经验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J].商业研究,2005
作者:赵郑然
推荐阅读: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07-18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09-16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06-04
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06-24
我国养老保险问题的探讨09-17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05-26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06-21
我国新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简单回顾09-17
我国投资环境现状07-11
我国投资银行对策研究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