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方体育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湖北省地方普通高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程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目前湖北地方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传统与时尚潮流并存,给大学体育课程带来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引发了新的“矛盾”。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地方体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地方体育论文 篇1:

关于地方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作为地方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是近些年来大学体育教育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表明,近些年部分地方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千篇一律地按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进行,其效果并不理想。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周边环境等实际情况,在完善体育基础技能教学的基础之上再与俱乐部制的教学合理结合,是促进地方高校大学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与思考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体育俱乐部”,就会弹出无数条关于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各种探讨的文章,不同的学者都以不同的观点论述体育俱乐部的教学优点。可以说,在按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探讨方面,合肥学院的效果是比较明显。合肥学院在十多年的改革探索中,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以及管理是比较完善的,学生确实在大学体育改革的浪潮中学到很多实在的东西,为学生技能的提高以及终身养成体育的习惯奠定了基础。应该说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这种体育课程的设置是适应高校非体育大学生对体育教学专业的需要,更好地解决学生中“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的问题[1]。但是一些研究学术以及报刊杂志资料却显示:地方高校在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以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增反而下降,更值得深思的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在地方高校是否适应?本文就地方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地方高校发展必然途径

(一)大学体育实行俱乐部制教学的必要性

知识与经济并驾腾飞的时代,竞争较为突出。作为社会服务的主力团体后备力量--在校大学生,无疑在浪潮中会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就关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一环。过去高校单纯的体育基础教学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更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部分高校就提出了体育俱乐部制的这一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能力培养,多层次、多样性地满足学生对大学体育的追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与学生核心意识的结合。因此,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实行俱乐部教学就势在必行。

(二)部分高校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成功的思考

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改革,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体育学术也介绍了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相关资料,其中一部分高校的俱乐部制教学非常成功:首先,这些高校的运动场馆基本完善,涉及体育教学内容所需要的运动场所没有什么争议,基本能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所需。俱乐部制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选择场地,不仅有场所,而且还需要场馆设施完善,多方满足体育不同项目的教学;其次,教学环境较好。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不是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是指所处的地理位置。俱乐部制的教学就是学生向外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成功开展的这些高校,每个俱乐部项目的学生把专项学会以后,都可以在城市的各种比赛之间进行展示,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满足感,因此学生也就能够较好学习这种课程;最后,学校对俱乐部制的管理模式较建全,受各方面因素的激励,老师的转换也是很快的,对教师用心去探索俱乐部项目的教学可以说更有激情。这种在高校层面建立课程化管理的俱乐部平台体系,将对培养更多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2]更有利,同时也较好地推动俱乐部的建设。

二、地方高校大学推进俱乐部模式教学面临的困惑

(一)部分高校实行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所面临的困惑

地方高校大多都是由“专科”升格为“本科”起来的一些高校,其体育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经费保障、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都还是存在很大的的缺点,在教学方面与老牌的本科院校根本无法相比。但是随着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有些地方高校不认清自己学校的实力状况,硬着头皮也要求去做这件事,最后导致了俱乐部制的教学效果不佳,又重新回到原来的教学模式,从而影响了大学体育课的正常教学。这些地方高校既想把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推进俱乐部化,却又苦于自身的实力,在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处于摇摆不定的情况,举步为艰,面临改革的困惑。当然这些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学校、教师等客观因素在里面又有学生在大学体育认识主观因素。

(二)地方高校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效果并不明显

俱乐部教学模式本意上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学生兴趣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更能体现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爱,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从近几年的一些体质测试和一些学术研究资料来看,除了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以外,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在继续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原因在哪里?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主体与主导之间的对接上出现了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就会选不太累的一些项目,加上自己的惰性,不善于主动去练习;二是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教学过程中的强度与量不够,同样,受各方面体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敢强行对学生采取硬性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就是怕学生在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或对立情绪,惧怕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在教学中也讲究“平安无事”为上策,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掌握技术技能是否提高,没有用心去关注。三是学生课余时间没有重视余暇体育的练习。学生玩手机已经上瘾,导致了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减少,也影响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意识形态。

三、地方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设置构思

(一)加强体育基础教学,重在基础成效

近几年部分地方高校由于招收生源的客观现实所在,在上体育教学之前,对学生的了解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基础性技术的掌握还是令人失望,这在高校的大学生中也是不争的事实。有关资料的研究表明:初级中学实行体育中考成绩纳入总分以后,学校为了讲究升学率,从而诞生了新的“体育应试”教学,不全面发展。高中阶段由于时间紧、压力大,再加上学校以及任课老师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在中学阶段实质上并没有认真对待体育教学。部分高校在一年级实行俱乐部制教学以后,学生进校不知怎么选什么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课程,因此盲目选课,从而误导学生。实力雄厚的本科院校由于各方面机制健全,在后面调整项目课程时,不显吃力,但作为地方高校,要调整起来,确实难度较大。怎样有利于学生?其实最好就是在新生進校以后的一个学期或一学年推进基础性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大学体育的本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对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利,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技术,全面发展。

(二)推进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重在技术掌握

推行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必然是一种趋势。在一年级的基础教学之上,在大一下学期或二年级开设俱乐部制教学课程,学生通过对基础课的体育课的学习,基本了解体育课的类型,同时在公布项目课程之前,就提前把各俱乐部课程的考核办法告诉学生,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以及身体素质等进行合理选择。每个班按30人左右准会员制进行教学。在俱乐部教学中,采用10+30+30+30上课的结构,即10分钟的准备工作,30分钟的基本技术练习,30分钟的高强度技术练习,30分钟的身体素质练习。通过俱乐部课程的开设,重在引导学生加强专业化体育技术学习,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每人至少掌握一门体育技术走进社会,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三)探索第二课堂,重在技术提高

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必须主动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增强开放性,以便使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3]。仅有课堂的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比较困难,现在处于数字时代,信息时代,手机、电脑的多彩画面会刺激大学生的视觉细胞,易于把大学生拉进到可视的范畴,针对这种情况,探索第二课堂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利用学校体育团体组织,成立各式各样的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团体,每一个团体都有一位老师负责,老师把相关的管理与训练计划又下放到学生干部手中,让学生在每个新学期不定期的组织招收新会员,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的练习,学校外出的各种比赛就由俱乐部团体来负责与产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训练、独立担当,培养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完善教学考核形式,重在业绩效果

作为大学体育考核形式,其实可以多种渠道进行,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对体育主观能动性的认识。铜仁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在大学体育考核一这块方面大胆利用科技平台,与科技公司合作,创建铜仁学院《校园健身跑》app软件。把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的校园跑有效成绩,作为期终体育成绩认定的一个依据。就目前而言,在成绩认定上,铜仁学院大学体育教学中所有学生的总成绩均由《校园健身跑》的有效成绩20%+身体素质考试成绩30%+教学技能考试成绩50%三个部分组成。学生的身体素质考试根据体质测试情况而定,每个学期考试的内容与标准均不相同,并由大学体育教學部组织老师统一考试。技能考试由每位任课教师按教学内容进行考评。由于考核形式变化,重在业绩效果,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普遍提升,其效果比较明显。

地方高校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起到催生学校浓厚的锻炼氛围,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走进社会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由于各所高校在体育场馆设施、所处的区域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俱乐部制的教学所带来的效果也就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来实行,不能照搬其他基础设施较好的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这不仅不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相反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建鹏.普通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利与弊[J].林区教学,2011,4 (169):127-128.

[2]张波,崔树林,等.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化管理的育人价值[J].体育学刊,2018,3 (25):81-84.

[3]李军.深化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8,3 (777):21-22.

作者:张玉军 周智红

高校地方体育论文 篇2:

湖北地方高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湖北省地方普通高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程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目前湖北地方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传统与时尚潮流并存,给大学体育课程带来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引发了新的“矛盾”。文章通过分析指出问题所在,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体育选项课,促进地方高校大学体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湖北 地方高校 大学体育 选项课

一、前言

为了了解湖北地方高校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大学体育课程选项课的开展及教学现状,以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孝感学院、襄樊学院、咸宁学院、长江大学等地方高校为调查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统一抽取调查学校二年级大学生男女50人,共计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6份,有效回收率为90.2%,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作为研究的基础,掌握大学体育选项课程的基本情况。

二、湖北地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1}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勞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大学生身体、心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专业、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最大的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安排在一、二年级,为必修课。湖北大多数地方高校目前为在校的大学生开设两年的体育课。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武术、健美操、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和网球等;体育理论内容为体育锻炼方法、卫生保健、运动技术原理、竞赛规则、体育价值和功能,以及体育休闲娱乐。

三、湖北地方高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开设情况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八条“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和第九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2}贯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湖北各地方高校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特长、体育基础状况,以及学校对体育课的要求,基本施行“二自主一固定”教学模式,即学生自选上课项目,自选上课教师,在学校排定的固定上课时间完成体育课学习。有些学校在一、二年级实现“三自主”教学模式,即学生自选上课项目,自选上课教师,自选上课时间。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课内外,校内外,教学、群体、训练、竞赛等工作的一体化,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多种体育需要,把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校期间能真正掌握1~2项运动项目的锻炼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从调查来看湖北地方高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目前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大一开设基础体育课,主要是身体素质和体育理论;大二开设健美操、体育舞蹈、散手、武术、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形体训练、跆拳道、瑜伽等选项课。第二种是四学期均开设选项课,每选项课开设要求学习一年。对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的学生身体或心理上无法承受常规体育活动,经校医院出具证明,并经教务处批准,可参加保健康复班学习。个别学校甚至开设主副选项课(有的叫主项选修课、辅项选修课)。

四、湖北地方高校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选项课的开设引起新的师资“矛盾”。运动技能是构建体育选项教学的基础,是衡量体育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体育选项教学内容较多,有些传统的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体操、游泳等,也有些近年新发展和流行的项目,健美操、网球、跆拳道、瑜伽、街舞等非传统运动项目,还有如定向越野、人工岩壁攀登等体育休闲项目。鉴于社会发展形势和流行趋势,学生们也喜欢追赶时代跳动的脉搏,因此,健美操、网球、跆拳道、瑜伽、街舞等非传统运动项目成了学生们学习的主流选项。从对调查的高校看,这些项目的师资都比较缺乏,健美操教师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跆拳道、网球、瑜伽、街舞这些项目教师比较紧缺,基本是年青教师成了这些项目的生力军,而以往的那些教授传统项目的中老年教师陷入比较尴尬的地步,形成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部分教师几乎没课上的两难局面。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流行是暂时的,学校也不可能永无止境地不停引进教师,选项课的开设在某程度上引发了新的师资“矛盾”。分析原因是学校缺乏对学生的科学指导,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让学生提高学生对选项课的认识,明确体育选项课的目的和意义及实现体育目标的方式和途径,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学习及锻炼对自己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项目,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身体条件、思想及个性心理,让学生选对自己的身心发展有一定作用的项目,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克服情感障碍,培养健全的人格。

2.选项课的开设凸显场地设施器材“不足”。从调查的湖北地方高校,基本每所学校都有体育场馆,有的甚至有几座场馆(合并后的校区)。调查显示很多学校的选项课都存在教学设施不足,虽然有场馆,大多是比赛型场馆,又首先满足体育院系学生的正常教学,加上体育场馆设施配置不齐全,功能单一,综合性体育馆较少,这样开设健美操、网球、跆拳道、瑜伽、街舞等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的项目很难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需要。有的学校甚至连室内操场都没有,下雨天气不能保证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在一些地方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女生达到近70%,而女生比较喜欢干净、运动量小、在不晒太阳的地方上课,健美操、跆拳道、瑜伽、街舞等成为女生的热门选项课,造成教师和场地紧张。

3.选项课的开设引发对学习评价公平的考量。体育选项课考试标准的不规范也是影响学生选项的因素之一。调查发现,由于目前各选项课考试的标准在难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考试内容与方式上也差别较大,对学生的综合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跆拳道、瑜伽、街舞的考试,用学生们的话就是“比划两下”,考试成绩就能达到良好以上,而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是“农民运动”,又晒又累,考试成绩要凭着状态发挥,因此许多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选项,选择那些考试难度相对较低的项目作为自己的体育选项课,以便自己能顺利地通过考试。因此,如何合理安排选项课考试方式方法和内容,如何对选项课学习进行评价,制定体育选项课考试标准等问题,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项课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4.选项课的开设引发对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争论。从调查的结果,湖北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身体素质达标率基本维持在85%~95%之间,但达标的标准和难度降低了,因此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尤其女生身体素质下降明显,这符合性别、年龄、性格特点差异。特别是选项课开设后,学生素质在耐力,速度和柔韧方面明显下降,引起了实行选项课对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争论。

增强体质是体育课程目标之一,只有强调长久、有规律地适应超出日常身体负荷的身体负荷(强度与难度),才能增强体质,这是基于超量恢复原理和适应性理论,要求负荷必须要超出一般的身体活动负荷。2007年开始,各大高校开始采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体质测试,这一标准涉及的项目多了、内容广了,但整体难度明显小于1989年推出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弱化了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另一方面,各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学生的水平和体育意识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和老师,实践中的趋势是学生对时髦、轻松、不曬太阳的项目趋之若鹜,而田径、体操等传统项目遭到冷落。也正是学生对体育的价值理解不够,一旦他们掌握了课程的主动权和对教学的评价权,教师的教学难保不出现迎合学生某些不合理要求的现象。

五、解决大学体育选项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选项课的开设对湖北地方高校的大学体育教学引起新的“矛盾”,主要表现是流行时尚的项目选的学生较多,而相应的教师和场地器材、设施均不足。学生选择选项课缺乏科学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选项课变成选课上,违背了开设选项课的初衷。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选择选项课进行科学的指导,避免项目选择的盲目性,引导、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2.“三自主”教学模式对场地、器材、教师数量的要求特别高,造成体育教师的授课时数、授课内容、时间的跨度变化较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育教师的授课质量。“二自主一固定”模式相对比较合理,更有利于教学和管理。

3.有些选项课的运动负荷达不到增强体质的要求,多种原因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引起开设选项课对完成体育目标的疑惑。笔者建议这些项目要增加体育基础课的内容,提高运动量,增加运动负荷,从而达到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4.完善新开设选项课考试的操作规范性。首先是对新开设的选项课考试内容的选择,其次是考试评价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使各项目之间考试具有可比性。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8B288)]

注释:

{1}{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参考文献:

1.叶澜.新教育观念,创造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8

2.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哲敏,孙麒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三自主”教学模式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85—87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孝感学院体育系 湖北孝感 432100)

(责编:若佳)

作者:胡安义 汪晓琳

高校地方体育论文 篇3:

地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径研究

摘 要:高校大学体育作为所有专业必修课之一是进行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地方高校要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可通过构建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为主体,“特色体育赛事”和“运动型校园”建设为两翼,实现“体育精神”和“地方特色精神”双融合的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即“一体两翼双融合”。该模式不仅能将技能传授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且可将思政元素于无形中融入学生的价值观,最终实现技能传授和立德树人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地方高校; 大学体育; 课程思政

大学体育是我国高校大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大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增强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运动习惯、提升沟通交际能力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大学体育的思政育人功能被忽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也为挖掘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功能提供了契机。通过挖掘大学体育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达成“三全育人”的目标,对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1.大学体育课程是广泛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

体育即身体的教育,而又不限于身体教育[1],身体教育以运动项目为支撑,因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项目特征,决定了其在思政教育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學校体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部分,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2]。因此,作为学校体育一部分的大学体育课程对学生完全人格的培养和教育意义重大。同时,因大学体育课程受众广泛,其教学过程蕴含的价值观及品德教育,对提高各专业大学生精神品质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2.大学体育课程是展现思政教育成果的重要阵地

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使其蕴含大量展现思政要素的内容,如坚忍不拔、遵守规则、尊重生命、尊重对手等展现学生良好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的要素,这也成为检验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展现学生思政教育成果,在课程中通过自身实践完成教育任务,体会思政魅力,这也是思政课程的践行过程,是知行合一的完整教育过程[3]。

3.课程思政是大学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补充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大学体育课程更多的是注重身体的训练和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其本应该具备的“育人”功能。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下,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倒逼下,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要素,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学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已成为大势所趋、必备之义。因此,广大体育教师需认真思考挖掘所教体育项目的思政育人功能,有意识地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完善课程的育人作用。

二、大学体育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

1.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策略

大学体育课程因任课教师和运动项目众多,在挖掘其中思政元素过程中首先应遵循体育运动的项目规律。如在篮球教学中,不同的技术教学过程可以融入不同的思政元素,如个人单项技术练习时强调量变到质变、付出与回报等的辩证关系,在进行战术战略学习时强调团队合作等思政元素的融入,在出现配合失误的情况下,用沟通和鼓励等方式代替抱怨和指责,从而培养团队意识,达成教学及思政的双赢。其次,在挖掘思政元素过程中应以小见大、由表及里。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浮于表面,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在明确课程培养目标的同时明确思政教育的主体方向,并在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合理教学计划,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同样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制定团结协作、自强不息、敬畏规则、尊重对手等方面的思政总体目标,然后在具体技术教学中逐步展开分解,融入教学实践,在习得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社会、政治及职业素养的全面认知,促进学生构建科学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4]。最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可融入地方特色思政元素。目前,随着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到来,各级政府经过数年的积累与挖掘,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征特色的思政教育元素,特别是随着红色文化的研究、红色旅游的开展,使地方特色思政教育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如山西省在长期奋斗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地方红色教育资源,可以有机地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在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可以借助教学平台大力弘扬新时代主旋律。

2.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要点

(1)团结合作元素。团结合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大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学习状态,且由于独生子女居多造成大学生长期处于相对独立的生活状态,进而形成自我独立、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团结合作意识和能力欠缺。而体育课的特征之一就是频繁的人际互动,使其在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足球、篮球等团体性项目本身就具有引导学生合作团结的内涵,因此体育教师可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等多渠道培养学生敢于合作、善于团结的优良品质。

(2)规则准则元素。常言有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国家社会都是在一定的制度规则下运行的,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就需要熟悉规则、尊重规则。体育运动中也无处不在地体现着规则性,用于约束人在身体活动中的行为。规则的教育也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运动项目为牵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规则的教育,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形成在规则约束下的行为活动,并适时融入法治教育,对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竞争斗争元素。习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5]。”竞争和斗争意识的缺乏会使人丧失前进的动力,而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竞争行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如今多数大学生衣食无忧,对竞争的认识欠缺,培养学生竞争和斗争的意识也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这其中体育的作用尤其重要。因为竞争本就是体育运动的固有属性,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情景设计创设竞争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良性竞争,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必不可少。

(4)公平公正元素。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也是社会和谐、人际和睦的重要条件。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公平竞争,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竞争环境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等。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处处体现公平,如结果评价、资源配置等,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公平教育,既能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维护公平、坚守正义的优良品质[6]。

三、地方高校特色思政元素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路径分析

因文化、传统及地域的不同,地方高校往往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文化及地方传统体育项目是高校进行文化熏陶、养成教育的优质资源,也是文化育人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笔者以吕梁学院为例,提出“一体两翼双融合”的地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大学体育课堂集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立体化的育人格局。

1.“一体”: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作为主体

将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主体及中心环节,围绕主体展开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规范课程和教材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如吕梁学院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上一年级采用“体能+特色”,二年级采用“基础+提高”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同时,合理的课程设置也便于教师集思广益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灵活多样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2.“两翼”:以“特色体育赛事”和“运动型校园”建设为两翼

校园体育赛事是高校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龙头,更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造校园精品体育赛事不仅有利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展现高校学生青春活力的正面形象,同时也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如吕梁学院通过将“砺峰杯”足球赛、“弘毅杯”篮球赛及校运会组成的“一会两杯”打造成校园精品体育赛事,形成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以校园体育设施为基础,建设运动型校园可以作为巩固和拓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另一种途径和手段,也是更广泛程度开展思政教育的方式之一。以吕梁学院为例,基于环校园步道的建设,每学期学生都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课外健康跑活动,运动型校园的建设不仅激发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丰富了课外生活,同时也促进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另一个角度讲,运动型校园建设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以“特色体育赛事”和“运动型校园”建设作为两翼,可以使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事半功倍。

3.“双融合”:实现“体育精神”与“吕梁精神”的双融合

中华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人本精神、公平竞争精神[7]。体育精神作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主旋律,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融入是无形的、内隐式的,也是体育教学应备之义,体育精神的有效融入不仅可以使课程教学变得丰富,而且在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地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进行课程思政的有效手段,以吕梁学院为例,吕梁作为传统革命老区,在不断的奋斗和探索中形成了“吕梁精神”,其内涵是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其中艰苦奋斗是基石,顾全大局是核心,自强不息是精髓,勇于创新是灵魂[8]。體育课程教学中可将吕梁精神于无形中贯穿始终,如篮球的战术教学中,可融入牺牲自我、顾全大局的思政教育;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可融入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的精神等等。因此,“体育精神”与“吕梁精神”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双融合可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的无形渗透。

四、结束语

总之,地方高校要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通过构建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为主体,“特色体育赛事”和“运动型校园”建设为两翼,实现“体育精神”和“地方特色精神”双融合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是当前行之有效的路径之一。该模式不仅能将知识技能传授、能力培养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可充分挖掘体育运动项目自身特色和优势,将其中的思政元素于无形中融入学生的价值观,最终实现技能传授和立德树人的和谐统一。

基金项目:吕梁学院2019年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项目编号:JXGG201925

参考文献:

[1]韩丹.论体育源起和体育概念的源流演变,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04):1-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北京2020年10月

[3]胥春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思考,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5(02):80-3

[4]王毅贤.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策略分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122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张二宁,朱传耿.我国体育公平的研究进展及前瞻,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12):42-6

[7]刘少卓.中华体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12):34-41

[8]赵丽媛.论吕梁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0;43(04):116-20

作者:赵永军 李艳江 林延敏 窦彦丽 王俊萍

上一篇:实践考察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通信调研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