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篇1:

浅谈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改革

摘要:高校声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音乐教学的传承事业。然而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仍存在较为落后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当前声乐教学的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声乐教学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相应改革措施,以促进声乐教学的有利发展。

关键词:声乐教学 教学目标 人才培养 改革措施

一、高校声乐专业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使得音乐学院的专业设置也愈来愈多,音乐教育专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声乐教学作为音乐学院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当前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据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当下声乐专业教学不仅存在着教学模式呆板、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硬件设备落后、授课效率低下的问题,还存在着声乐教学目标不清晰,师资综合能力不足等缺陷,导致很多学生专业素质较差,有的连基础的声乐教学能力都不具备,对当今社会音乐发展趋势的把握更无从谈起。尽管高校音乐教育消耗了大量时间、资源和精力来培养声乐人才,最终却出现学生难以成才的尴尬现象。不少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由于自身音乐素质的不足,在教授学生时便会时常出现自己会唱却不会教,或者仅仅只是照本宣科的读教案。因此也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在声乐学习的入门时期便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段,即使具备较高的声乐天分也很难发挥出来。照此下去,又使得一大批音乐潜力股被埋没,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这也与“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的,使个体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发展”的现代教育观的核心相违背。

另外,当前的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一些学生虽然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声乐基础知识也较为扎实,但在登台表演能力方面却存在着严重不足,无法在舞台上展现出应有的技术水平。这也是由于高校音乐教学设施的缺乏,学生参加的表演活動极为有限,自然很难培养出良好的表演能力,学生学习声乐专业知识更多的也只是应用于自己玩乐。因此,作为学生成才的摇篮,高校必须认真总结当前声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的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完善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制度,为学生成功的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声乐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高校声乐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分为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两种。其中,专业声乐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较多侧重于学生的演唱技能与表演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而普通高校在声乐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主要是依据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学生的实际声乐学习情况不容易被及时了解反馈,从而使教学收效甚微,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声乐知识。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大高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普遍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学生演唱能力与表演能力的重要性,忽略了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与审美能力,使得声乐表演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声乐表演的学习更多的只是依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模仿,不能够深刻的认识了解到声乐的本质与灵魂,严重影响了未来声乐教育的发展。

(二)声乐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当前,各大高校在声乐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由于过多的强调声乐教学的表演价值,片面的追求“贪多贪大”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声乐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内容便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方向上与所学内容产生偏差,学生对声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存在严重不足。另外,传统的内容设置模式使得声乐教学形式多为理论教学,学生较少有机会参与到声乐实践中去,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声乐教学内容的接受。

(三)声乐教学模式不科学

目前,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仍较多的沿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但教学方式落后,教学针对性也不强。教学过程不能够结合学生声乐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对当前一些较为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够完善。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停留在单纯的唱歌模仿上,失去了对声乐学习的主动和创新意识。高校在课程模式设置上对学科间关联性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声乐教学的局限性。由此可见,声乐教学模式的不科学性严重影响了高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

(四)声乐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不足

作为高校的声乐教师,不但是声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还是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其自身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学生的学习状况。而由于高校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声乐教师很少有机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专业培训,导致其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

三、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与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校在制定声乐教学与培养目标时,就应坚持专业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尽可能提高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声乐表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声乐表演技巧与方法的传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声乐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高校还要不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声乐教学实践,使声乐教学目标尽可能的符合现代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

(二)制定合适、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只有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可以保证声乐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高校需要选择适应当前学生学习特点的声乐教学内容,并提高相应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教授声乐课程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演唱与表演方法,还要深入了解到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与环境,全方位的把握作品信息,并将其准确的传达给学生,增加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感受力与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声乐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一些较为难懂的声乐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只有这样,声乐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改革声乐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师和学生融入学习的氛围中,也是有效声乐教学的保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地知识传授功能,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时就需要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根据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声乐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進行“一对一”教学模式,还可以利用现代较为便捷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将相关教学资源传递到学生面前,进行多种渠道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个别课”、“小组课”或“集体课”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进行声乐教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的发挥集体教学模式优势,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不断地交流与学习中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四)重视声乐实践教学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多唱多练”才能够较好的掌握声乐教学中的演唱与表演技能,因此,高校在设置声乐教学课程时,必须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对声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找到表演感觉。另外,高校还应尽可能的提供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实践中去,并引导学生对经典歌曲进行创新与改编,激发其创作意识与创作灵感,进而提高自身综合音乐素养。如此,既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创作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声乐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高校必须尽可能的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只有声乐教师的综合音乐素养上去了,学生才有可能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到声乐学习的真谛。另外,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学生高效学习的保障,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学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虽然这样有利于快速的发掘学生音乐潜能,主动引导学生学习方向,但长此以往,学生对声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便被不知不觉的消磨殆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但有助于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对学生以后离开学校走进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由此可见,对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不但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实现高校教学目标,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满足当代社会对声乐人才的真正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恩煊.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2,(32).

[2]黄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表演课教学现状与改革[J].音乐大观,2012,(09).

[3]白华.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改革[J].大舞台,2013,(04).

[4]郑洋.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8).

[5]汪伟林.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律动情感教学方法策略[J].音乐时空,2012,(04).

作者:张莉

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篇2:

国际视域下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多元化发展趋势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的海外学习经历和高校声乐教学工作的经验,结合国内外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师资建设和教学内容,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国际视域下音乐文化交流的方式,促进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多元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平台;音乐文化交流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声乐教学的发展和社会就业需求。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声乐教学的现状、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扩大声乐教学平台,并增加文化交流的项目,从而打破声乐教学的现状,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推动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一)教学认知

所谓“教学”,从字面意思简单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正确的教学认知很重要,“教学认知”的过程是指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之后,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身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学习认知中,教师都会碰到如下问题。

有学生陈述:自己喜欢民族声乐作品不喜欢美声作品,或者反之;或者笃定地告诉我们;自己只喜欢演唱,不喜欢学习理论课程,认为毕业找工作应用不到。大部分学生会因为不会弹钢琴,在学习声乐作品旋律时遇到阻碍和困难。还有一部分学生自述:因为不认识意大利语,学习声乐作品时受到很大的限制。个别学生会说:自己想扬名立万,做歌唱家。还有的学生想出国学,认为出国学得更加全面等。大家对学习声乐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考虑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否坚持?第一,声乐是一门最难的乐器,因为只能通过自己控制咽喉部的气流强弱、声带振动所发出声音;第二,声乐是个抽象的概念,不像乐器一样可以看到内部构造,也不能随时观察或维修;第三,学习声乐也不见得能学有所成。笔者身边就有很多学过声乐的同学和朋友从事了其他科目教育;第四,学习声乐也不一定能登上舞台扬名立万,羡慕歌唱家被鲜花与掌声围绕着的生活,只是看到了别人的光辉,殊不知光辉背后付出了多少辛酸苦楚才成就今天的他们;也许你认为学习声乐好就业,但就目前就业市场竞争环境分析,市场需求呈饱和状态,并不是任何岗位随时等待你。只有当你不被社会功利主义影响,真心对声乐热爱,不为了其他目的,学习才有意义。

对于教师的教学认知而言,因国内实施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主要以应对升学考试为目的,或者说形式化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只有少数教师会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材施教。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固然重要,但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师德师风建设,每一位高校教师在教学时都应该端正教学态度,抱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秉承教书育人的理念,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综合音乐素养。

(二)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专业课程设置略为单一,不注重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缺少个性化。笔者认为高校声乐教学最终是要为国家教育系统培养并输送全面的多元化应用型声乐人才的,因此必须在课程的内容设置及教学内容上更加完善和全面,从而培养多元化的声乐人才。在此笔者借用并略微改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韩震书记的话,“在学音乐的人中小语种最好,在学小语种的人中音乐学最好”,就能形成比较优势,在市场和就业方面也能多几把刷子走遍天下。在此方面,我院已开设歌剧选段训练课程(并成为优秀一流课程,学生可以提高声乐演唱技能和舞台表演技能,锻炼综合实践能力);小语种拼读课程(学生拿到外国的声乐作品时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歌词拼读的学习,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并提高学生自主的學习能力);钢琴副修课程(对钢琴基础好的声乐学生可以为学生提供第二专业的选择、第二就业方向的选择);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伴奏能力),但是学时太短,学生得不到全面的知识就要结业,因此,课程学时应该有所调整会更好。另外,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课程如果全面开设艺术指导课程(学生学习后成为“在学声乐的人中钢琴伴奏最好,在学钢琴的人中唱歌最好”,既可以辅导学生演唱,也可以掌握声乐作品曲谱伴奏的弹奏能力,就业前景也会更加宽广),这些课程的开设无疑为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锦上添花。

(三)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大部分教师由于自身不具备掌握小语种的发音能力,所以在给学生布置声乐作品的时候就会受到局限,只能布置中文曲目,即便布置了外文作品,由于不具备独立指导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能力,自己业务能力再优秀也会在指导学生演唱的过程中因为语言不熟悉而受到阻力,这样一来既影响了教学进度,又会在示范演唱声乐作品环节由于自己不正确的发音导致不能准确表达该声乐作品,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作品积累;少部分教师出于自己掌握的是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在训练学生演唱技能时便会局限于自身的唱法,忽略学生的自身条件,千篇一律地布置民族声乐作品或美声声乐作品,如此死板单一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不要去具体纠结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二者都属于不同的演唱风格,多元化的声乐教学应该是教师根据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教授学生利用演唱技巧切换发声方法,从而发出不同的演唱音色,而不是局限于用某一种演唱方法去演唱。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授声乐技巧课之前,还应该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影像等方式给学生讲解在歌唱发声时,发声机体的生理构造和咽部的肌肉运动,从而更加形象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声系统,调整最佳歌唱状态,这样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建设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成果的衡量标准之一,而高水准的多元化师资建设则是提升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培养高质量、多元化声乐人才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大多数院校都已具备,但是少数年轻教师的自身进步意识还较为薄弱,存在知识更新慢、教学能力低、教学实践经验少等问题。如果高校可以为每位教师都提供公平的进修机遇和定期增加学习的机会,便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能力和实践业务水平。

二、高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一)教学平台

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大多数采用面对面线下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今年各大高校不能如期开学,便转为线上教学。声乐课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它作为一门专业技巧课,不断在寻找最合适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经过不同平台的试课后,大多数教师使用的平台有企业微信、钉钉、腾讯QQ等。高校是否可以考虑长期结合线上、线下两种平台对学生进行授课,例如:遇到学生自身问题而请假时,又不想耽误学业课程;教师因攻读博士课程离校或参加教师培训外出,不想耽误学生课程。此时离校期间是否可以利用线上平台给学生授课。笔者认为如能实施,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必将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教学模式

在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在国际视域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现代声乐教学的发展,应采取“一对一”授课、“导师交换式”授课、“大师课小组”授课、“多对一”“外国专家线上”授课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传统“一对一”的授课,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演唱技能。

2.“导师交换式”授课,可以通过定期和其他导师交换上课,更新学习方法。教师不是万能的,但如果通过导师交换式授课,不同的教师或许可以解决不同学生演唱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3.“大师小组”课。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国内外大师班,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上课,拓宽学生的眼界,从而增加学生接受不同演唱风格的学习机会。

4.“多对一”授课。定期将所有声乐教研室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自身问题的学生分组进行声乐教学成果汇报,实现“多对一”教学,共同为学生解决并打造合适的训练课程。

5.“外国专家线上”课。高校可定期联系国外声乐相关专家,组织学生利用各大网络平台和外国声乐专家进行线上学习,以上教学模式如能结合使用可谓相得益彰。

(三)实践平台

1.音乐文化交流

(1)音乐的发展需要通过学习、传播以及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高校应该积极按照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去我国开设多元化课程的高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音乐专业的高校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访谈、交换学习等途径,将好的声乐作品带入高校实践教学中,融入高校声乐教学课堂,让高校声乐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优秀的声乐作品的同时学习国外的声乐作品。

(2)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音乐院校建立音乐文化交流友好关系,进行一系列的音乐文化交流项目。例如音乐会、大师课等。通过交流学习让学生发现个体差异和自身不足,总结各国优秀的声乐学习方法,从而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声乐练习方法,既增加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又调动了声乐学习的积极性。

2.音乐会和比赛

国内高校之间可以跨校联合举办一些音乐会,通过业务汇报挑选一些业务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声乐汇报表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声乐比赛,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

3.校企合作

(1)通过与艺术人才用人企业合作,学生在企业单位相关部门进行实习,企业可通过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从中发现并挑选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提前签订工作协议,这样既可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多提供一个平台,又可以优化企业人才的来源途径。

(2)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可以寻找合适的企业单位,长期签订合作项目,例如合唱节活动、企业年会活动、音乐文化交流活动等,既降低了企业用人的成本,也锻炼了学生和教师的舞台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必然会打破教学现状,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多元化声乐教學即将是新时代高校未来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总而言之,高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对声乐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会成为高校培养应用型多元化音乐人才的必然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晓敏.探析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途径[J].散文百家(下),2017.

[2]张曼.关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研究[J].艺术评鉴,2018(7):99-100.

编辑 王海文

作者:曹意

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篇3:

浅谈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是当下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如何让高校学生更加专业、系统地学习声乐,从普及化、通用化、广泛化到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转变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基于此,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现状;解决方法

声樂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样被纳入到了高校课程之中,在教学培养中通过学生与音乐的结合、培养、熏陶,用音乐的感知与魅力发散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他们的视角,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提升他们的修养与素养。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高校声乐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但这一程度的发展与提升还远不够且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适的教学观念,包括教学的形式、内容、手段也相应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在高校声乐教育中,有不少人都会存在着这样的一种观念,这包括部分教师与部分学生,并没有将高校声乐教育上升到专业声乐教育的层面上,总会认为自己不是专业的,未来也不一定从事声乐专业,因此只要能够唱好、唱得自己满意就好,对于教师们提出的要求或是目标仅是做到知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师教学的初衷,且弱化了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而有时候,作为教育者教师本身也存在一些忽视与不重视的情况,仅是对学生进行个人演唱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声乐教育最终的培养目标。现如今,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首先就是需要转变这样的观念,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生、对自身责任的培养,主动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式、手段、内容、方法等,更需要融入时代赋予声乐教育的意义。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上,高校以往较为单一,在如今多元化的时代,课程的设置也需要多元化,除了声乐演唱技能、乐理、作品分析、和声、钢琴等内容外,还需要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实践。特别是不同的学生基础、个性、能力等均各不相同,针对学生们的教学自然也需要进行特别的准备,避免出现“一刀切”或是“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局面。教师要认真对待高校声乐教育,无论是高校声乐教学,或是专业声乐教学,作为教师,其自身的职责、责任,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相同的,在强调学生声乐演唱技能的同时,也需要从实际教学出发去提升教学的艺术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特征。作为高校本身,也需要为教师的声乐教学工作提供有利的硬件与软件保障,进而保证声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用。当然,这就需要高校与教师双方共同努力,加强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为其建立一个系统、科学且独具特色的声乐教育教学模式。

此外,当下更是一个多媒体时代,教师在教学中同样可以将现代科技引入其中,利用科技手段与教学相结合,将图像、声音、视频、音频等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展现给学生,教與学之间的传递、分享、观摩、实践等等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声乐艺术,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例如,教师无法在学生训练时实时纠正,那么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录像、视频,与教师进行变相的交流与沟通,或记录,或直观进行指导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这都是能够促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归根结底,除了笔者所提及到的有助于声乐教学的外在条件,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声乐教育要有一个明晰的教学目标,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目的何在?仅是培养演唱人才?仅是这一问题的不明确,便不利于高校整体声乐教学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毕竟很多进入高校学习声乐艺术的学生并非如同专业声乐的学生一样,是童子功,更多是因为爱好或是其他原因,转而学习声乐,这就导致学生实际的艺术修养与声乐演唱基础确实有些匮乏,那么高校声乐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够一味地灌输技能、技巧、理论等教学内容,这样也培养不出当下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此外,音乐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声乐艺术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其中所带来的艺术性、审美情趣与音乐艺术的表达、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品味与整体音乐素养,学会从审美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理解、诠释一首作品,在深刻感受作品内在内涵的同时,实现声乐艺术最终的审美需求。声乐教学也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教学过程,同样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拓宽自己的眼界,去了解其他与声乐相关的艺术形式、艺术技能与技术特征,这都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对于音乐文化艺术的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高校声乐教育的目标就需要建立得更加明确,让教学变得更加专业、系统,合理地设置课程,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打造适合学生学习的声乐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更进一步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的目的。

高校声乐教学课堂上的学习、汲取与吸收,仅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之后的实践与检验。笔者认为,声乐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感知、领悟与表现能力,而这些内涵不是仅依靠学习便能够收获与掌握的,更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去验证、检验自己的收获是否是正确的。而且,通过实践学生们也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纠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进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深入学习。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需要为学生起好引导的作用,引导他们进行实践。在笔者看来,实践活动也并非就是登台演出,可以是比赛,也可以是尝试独立创作,更可以是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当一次老师,让她们以教学的方式进行讲课实践,这都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充分体现出每个学生自身的潜力,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高校需要调整声乐教学的目标与进行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思维,学生更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与自身的定位,这样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的价值,进而对整体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更好地传播声乐文化艺术,实现声乐艺术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作者:张丹

上一篇:教师专业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银行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