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共8篇)

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篇1

摘 要:采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观察工具(ASUOI)修改版”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系统观察的研究工具,对某高校8名体育教师教学录像进行行为观察,分类统计其教学行为数据,并结合对被观察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教师教学行为所表现出的内在教学理念。结果发现,教师教学行为主要集中在教学指导、传授与督促练习等两个方面,却很少关注情感交流、引发思考等教育环节。据此,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存在教学目标单一、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问题。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行为;教学理念;体育教师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NKZXC1108)。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部的活动。教学行为是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受思想支配表现出来的组织、言行等方面的行为方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教学的整个过程,其教学行为表现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此外,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成,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关系密切,因此,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领域。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呈现从关注教学整体过程(比如: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环境的影响等整体环节)到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本身的趋势。研究趋向深入课堂教学,直接观察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教练员)的行为,以直观得到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过程中教师(教练员)究竟做什么,通过其教学行为表现来推断其主体思维过程及教学理念,进而反思并改进被观察者的教学行为。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随之改进,然而教师教学理念是否与当前的教育观相符,却难以度量。本研究以系统观察方式对个案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对获得的教师教学行为数据进行量化,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究其行为方式与教学理念的联系。依据研究结果进行教学行为反思,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使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改进,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并引导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实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小样本个案研究,选择了某普通高校为研究范围,该校学生众多,拥有30多位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体育课专任教师,符合当前我国普通大学教育的现实情况。选取该校8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他们都具有长期大学体育教学的经验,其中6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2人为本科学历;3人为副教授,5人为讲师,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教师基本情况见表1。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观察工具( ASUOI)修改版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系统观察的研究工具。ASUOI源自于Tharp and Galliamor(1976)开发的10个行为条目,最先是用来观察篮球教练训练活动的.行为,其后经逐渐扩增、修订成为完善的系统观察工具,也适用于观察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此工具观察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所有观察到的教学行为都能被合理地归纳、编码,显示出此工具具备良好的适用性。

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本研究将以13个行为项目为基础,其项目内容可分成以下3类。(1)指导行为:练习前指导、练习中指导、练习后指导、提问、肢体协助、正确动作示范、错误动作示范;(2)情感互动行为:鼓励、责备、催促;(3)管理行为:指示、安静和管理。

1.3研究过程

1.3.1 教师教学行为的系统观察、拍摄

本研究于10月到11月,使用系统观察法对8位教师各进行2次观察,每次45 min。并在事先征求教师意见的前提下对教师的教学实况进行拍摄,拍摄时尽量不影响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活动,随后,再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见表2)。

1.3.2教师教学行为数据的记录

对另外3位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然后将其作为观察员,对拍摄到的教学实录分别进行观察并记录。采用分时记录的方式对8位教师的课堂录像进行记录,并对3位观察者的观察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对于某事件分类不一致时采用集中讨论的方法确定。经检验,3位观察员的一致性即观察事件一致次数/观察事件总次数×100%达到了91. 34%,可以认为观察结果可信、有效。

1.3.3对被观察教师进行一对一访谈

观察数据统计结束后,对被观察教师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前对研究的结果使用与研究的隐私性进行说明,排除访谈对象的心理顾虑,然后,就教学中出现的行为统计结果进行询问,了解他们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

1.3.4数据分析

以描述统计方式分别计算出每一个行为条目的次数、教学行为的总数、各类行为的百分比,以及每分钟的行为数,用来描述8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表现,并与对教师进行访谈的结果相印证,以分析其教学理念的特征。

2研究结果

本研究用ASUOI观察8位体育教师各2次(每次45 min),共计16次640 min的教学活动,发现体育教师出现的教学行为总数为2 697次,各行为项目的总数、百分比、RPM如表3所示。

由表3发现,体育教师教学行为总数依次是指导类行为、管理类行为、情感互动类行为,其大致比例为7:2:1,其中以指导类行为为主,约占行为总数的2/3,平均每20s就出现一次。情感互动类行为出现次数大约是管理类行为出现次数的一半,占所有教学行为的12%,平均每2 min出现1次。

在所有出现的教学行为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练习中指导、正确示范、指示,约占所有行为总数的70%。排名后几位的是:其他行为、练习后指导、催促、提问等,总共不到10%。三种不同时机(事前、当场与事后指导)的指导行为中,又以当场指导使用最多,其他二者使用较少,尤其是事后指导最小;而包含“事前指导、当场指导、事后指导、问问题、肢体协助、正确动作示范与错误动作示范”在内的7种“指导类行为”的使用,占据了所有教学行为的绝大多数,大大多于“非指导类行为”的使用。其次,包含鼓励与责备的反馈行为使用共占11. 19%,其中,赞美行为约占7.45%,而鼓励与责备之比约为2:1。再则,包含指示与管理的管理类行为合计共占21. 24%,二者以指示的使用居多(见表4)。

3分析与讨论

从上述各项目的教学行为统计中可以直观得出,上课过程中,指导(含事前、当场与事后指导)行为是教师们上课的主要行为方式,再辅以正确动作示范作讲解,以指示、命令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在学生练习中进行指导,教学反馈则采用多鼓励、少责备的方式。

3.1教师最常使用的行为与教学理念反思

从统计结果来看,教师最常使用的行为是“当场指导、正确动作示范与指示”,高达所有教学行为的70%,可知,教师主要教学行为集中在传授技术动作,讲解练习要点与动作要领,而且通过正确示范、清晰的讲解,让学生可以理解和模仿,能够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与提醒,相应地表明教师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运动技术学习。极小比重出现的练习后指导、提问等关注情感、心理、思维的教学行为表明,教师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教学目标相对单一。

3.2教师指导时机与教学理念的反思

在三种同时机的“指导”中,教师最常使用当场指导,占所有行为总数的26. 29%,远大于练习前指导的5.45%和练习后指导的1. 04%。说明教师习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偏差时,及时发现指出并协助改正其错误,却忽视了练习前的思维引导与兴趣激发,形成了灌输多启发少的情况。练习后指导不仅仅是对运动技术学习的集中反馈,更是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情感、道德、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评判。二者的缺失也表明,教师包办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环节还有待改进。

3.3教学反馈与教学理念的反思

整个教学反馈行为的使用显示出鼓励多与责备,大概比例是2:1,教师比较喜欢用赞扬的方式,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那些认真练习的同学会更容易受到教师的鼓励与称赞。教师较少采用责备的方式给予负面反馈。从教师访谈及反馈行为统计结果来看,教学反馈以鼓励为主,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较差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3.4 管理行为与教学理念的反思

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结构与作用

(一) 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提出

Katz和Kahn在1966年提出“组织公民”的概念, 认为有效的组织应该有三种基本功能: (1) 必须吸引并留住员工; (2) 确保员工以可信赖的方式符合组织特定角色的要求; (3) 员工必须有创造性与自发性行为, 且其行为表现超越角色规范。Berteman等人在1983年将第三种行为称之为“组织公民行为”, 并把它定义为职务外行为, 主要指对帮助同事和对组织的责任感。Organ在1988年正式将OCB定义为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或直接的确认, 但就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运作成效的行为总和。

(二) 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

组织公民行为具有多维度, 纵观以往所有有关OCB的研究, 采用较多的还是Organ提出的组织公民行为五维结构, 即 (1) 助人行为, 指帮助处理或阻止工作中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问题, 鼓励在工作或个人职业发展方面失去信心的同事; (2) 文明礼貌, 指对别人表示尊重的礼貌举动; (3) 运动员精神, 指员工在非理想化的环境中毫无抱怨、坚守岗位的一种意愿行为; (4) 责任意识, 指严肃认真、尽心尽责对待工作的行为; (5) 公民道德, 指员工作为组织中的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行为, 包括积极参加和自觉关心组织各项活动等行为。

(三) 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

组织公民行为作为组织运行的“润滑剂”, 它对组织的重要性已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具体地讲, 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自愿合作行为, 能自觉维护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行, 减少矛盾和冲突。

(2) 能使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摆脱束缚, 投入各种生产活动。

(3) 能促进同事和管理人员生产效率的提高。

(4) 能有效协调团队成员与工作群体之间的活动。

(5) 能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增强组织吸引力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

(6) 可以潜在地影响组织绩效。

二、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

从组织公民行为学的角度看, 高等院校是一种教育组织, 教师是这一组织的主体之一。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工作者, 肩负着人类知识创新与传承的历史重任。所以为了实现办学目标, 高校不仅需要教师完成规定的工作, 同时更需要广大教师在正式的工作规定之外付出额外的努力, 也就是说需要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

(一) 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与维度

台湾学者郭维哲、方聪安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TOCB) 界定为, 学校教师以超越正式规定的期望标准, 自发性表现出有利于学校、同事与学生的美德行为, 包括了组织公益行为、人际利他行为及教学公益行为三部分, 组织公益行为指教师表现出超越学校正式订定并额外付出的公民行为;人际利他行为是教师在学校人际互动中表现出的对同事的利他行为;教学公益行为指教师展现高超的责任感, 在教学工作上为学生额外的付出。黄柏勋认为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是教师在非基本工作要求条件下, 所表现的主动、积极、正面、尽职、利他行为。

就TOCB到底能划分成几个维度。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有以下几个观点。

1.二维结构。

MichaeI DiPaola等人开发了一个测量OCB的工具, 该工具证实了OCB的两维度 (OCBO和OCBl) 特征;该工具包括15个项目, 采用利克特四点量表;研究发现学校氛围和OCB显著正相关。VIQODA-GADOT:指向个人的群体组织公民行为和指向组织的群体组织公民行为。谢佩鸳将OCB划分为主位公民行为和客位公民行为。张静则把OCB划分为组织公益行为和人际利他行为。

2.三维结构。

Eran Vigoda-Gadot开发了群体OCB量表, 该量表指出群体OCB有三个维度。GOCB-I:鼓励教师帮助某一特定个体的一般倾向;GOCB-O:对组织正常运作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的集体倾向, 超过了正式的工作职责要求;GINR:完成正式的工作职责的集体倾向。郭维哲、方聪安则将OCB划分为:公益行为、人际利他行为、教学公益行为三个维度。

3.四维结构。

ArmenioRego对0rgan提出的组织公民五个维度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学校组织公民行为的四个维度:主动参与、实践导向、责任意识和文明礼貌;后续研究发现, 主动参与和文明礼貌对学生自信的增加有显著影响。龙君伟指出, OCB包括了认同组织、良心行为、保护学校资源、利他与和谐等四个方面。

4.五维结构。

Organ认为, OCB可划分为五个维度:利他行为, 在与组织相关的任务和问题上帮助他人的随意行为;责任心, 在出勤、服从规则、休息等方面, 员工大大地超出了角色要求的随意行为;运动员精神, 员工容忍环境不理想的意愿;礼貌, 个体意在预防与他人产生与工作相关的问题方面的不随意行为;公民道德, 员工积极参与或关注组织生活的行为。

5.多维结构。

Jiing-Lih Farh对中国文化下的OCB进行了研究, 认为OCB可以划分为多个维度, 包括:主动性, 帮助同事, 建议, 参与群体活动, 提升组织形象, 自我学习, 参与社会福利, 保护和节约公司资源, 保持工作场所清洁, 人际和谐, 遵循社会规则;苏红也认为OCB有多个维度, 包括:生活关心、自我发展、环境保护、团队学习、课外学习指导、教学指导、资源节约、声誉维护、榜样树立。

(二) 研究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意义

第一, 可以唤起教育者对教育基本使命和目的的重新认识。

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所包含的利他、团队合作, 既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又是教育者借以对学生施加影响、达到教育目的而身体力行的有效手段。因此, 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 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并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提供方法论指导。

第二, 可以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团队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高校教师具有素质高、自主性强、关注自身成长与发展等特征,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创造性、艺术性等特性。因此, 基于高校教师人格特征与工作特性的组织公民行为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所进行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机制研究, 可以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团队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第三, 高校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出, 对教学过程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高校组织公民行为既是手段, 又是目的。一方面, 作为目的, 高校组织公民行为作为是高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对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以跨学科的视野来重新认识德育的内涵, 并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另一方面, 作为手段, 组织公民行为又是高校应当鼓励教师展现, 通过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来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以更有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理论基础。另外, 教学活动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 即“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

第四, 高校组织公民行为对提升学校管理的绩效有显著的作用。

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组织公民行为由于在教学中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应当纳入高校教职员工的招聘、选拔、培训过程中的指标体系之中, 并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奖惩, 必须在充分考察组织公民行为的基础上来进行, 以促进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在班级管理中, 学生之间的利他与合作行为, 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社会认知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另外, 高校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并使之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

1.提高高校教师的情感承诺。

高校管理者应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强调尊重人、培养人、满足人的需求, 着力培养敬业精神, 形成开拓进取的共同价值观;通过诚恳与公开的沟通, 与教师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增加教师参与规划和决策的机会, 充分授权, 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为教师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使教师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每天的工作当中。

2.让广大教师感受到利益关心。

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以及生活补贴、福利补助, 解除高校教师物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 更加奋发地开展创造性工作。

3.让广大教师感受到工作支持。

工作支持感是教师组织支持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教师的管理中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工作设计”, 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和扩大化, 使工作本身变成更具有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要重视教师反应的工作中的问题, 创造良好的工作硬件设施与条件;营造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环境。

4.提高广大教师的价值认同感。

价值认同是高校教师组织支持感的重要方面, 来自学校的价值认同满足了高校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励高校教师奋发、忘我地工作, 表现出超越正式文件所规定的奉献、无私行为。学校的管理职能不仅仅是对工作或岗位的管理, 还必须致力于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高校还应以教师的兴趣爱好为基础, 为每个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进而为教师提供配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项目, 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组织的价值认同。

四、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对高校师资管理的启示

1.确立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正面态度。

在高校这一教育组织中, 教师的心愿是在本领域有所建树的同时培育英才。所以, 高校管理者应赋予教师充分的学术权力, 尊重教师的意见, 使教师获得工作满意感, 而不仅是获得更高职位或更多金钱, 这将对他们实施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2.建立长期的组织文化。

建立长期的组织文化能够较好地引导组织公民行为。如果个人着眼于长期, 那么就会比较重视美德, 同时也注重长期的回报 (Hofstede, 1997) 。另外, 长期着眼者为了融入组织或参考群体中, 势必要遵守组织或参考群体的规范, 从而较易实施组织公民行为。所以, 在高校, 必须重视良好教风的传承与提升, 因为这对于学校这一教育组织来说是一种组织文化、无形资本, 也是一种大学精神, 是一所高校深厚底蕴的生长与勃发, 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资源。

3.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通过多种方式让教师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也是一种通过有效沟通而影响教师的领导行为。同事间也要互相谅解, 能接受来自上级、同事的观点和看法。这样, 教师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才能不断总结经验, 改进工作方式, 了解最新专业动态, 主动更新知识, 表现出尽职、谦恭的高尚师德。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篇3

摘 要: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中,教师是关键因素。一定程度上,高校转型的成败依赖于在教学观念支配下的教学行为。本文针对转型发展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学校组织上的支持、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倡导多元化的评价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教师教学行为;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116-2

0 引言

教师教学行为的内涵体现在教师在教育理念支配下,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全国各地方高校掀起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表现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转型发展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探讨转型发展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对转型发展实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1 由教师的权威教授变为师生平等对话

转型发展教学改革体系要求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在

合作学习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

1.2 由重教学结果到重教学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中弊端之一是“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将标准答案告诉学生,控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过程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转型下的课堂应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交流情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以达到两者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良好教学效果。

1.3 由划一的教学模式变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标准平均发展学生。转型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1.4 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传统的教师评价行为往往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就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转型发展的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将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在评价中,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和工作。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2 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存在的问题

2.1 理念与行为、实践相脱节

大部分教师都对转型发展理念持基本认同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努力践行了转型发展课程改革理念。但是,一些教师教学方式、行为依旧传统,注重知识点,让学生硬记题型和解题方法。由此,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脱节是转型发展课程改革实验的一个瓶颈,转型发展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理念与行为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效。

2.2 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方式陷入误区

在学习方式中,“发现学习”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是最有意义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等同于有意义学习。还有些教师把小组活动作为一种程式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的主体不明确,只以小组讨论作为活动形式,导致活动的实际效果差。

2.3 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致使教学应对困难

由于很多一线教师平时工作量大,课余时间有限,工作期间很少有空研读转型发展课程改革,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有限,缺少一定的教育素养,普遍缺乏工作实践能力的知识结构。对转型发展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很少教师能够胜任。

2.4 功利为主导的教学评价导致虚假教学行为

功利性评价,不仅阻碍转型发展的推行,而且还严重破坏了教学的真实性。比如公开课,有些教师为了达到参观者认为的较好的教学效果,讲授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有的则让学生对要提问的问题提前做充分准备;或是科研成果、课题立项、论文等出现抄袭、虚假信息等问题。

3 改善转型发展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思考

3.1 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

在转型发展观、教学观、学生观的指导下,教师教学行为也逐渐地发生转变。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应该摒弃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问答变为对话,将自流变为自主对新的课程改革要有深入和透彻的理解,并能够操作到位,只有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变革上下功夫,才能实现转型发展课程改革的目标。

3.2 学校组织上的支持

转型发展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学习,要让教师感受到转型发展面临着许多变化,产生生存危机意识,感受到学习是一种责任。强调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强调团体学习、合作学习。同时学校在组织支持上关注人文关怀,首先要承认教师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人人除了教学之外还要去搞大量科研。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避免给学校转型发展课程落实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次,对待教师,要多些鼓励和引导,增强教师转型的自信心,要相信教师转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3.3 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在转型发展课程改革实施中,用制度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而制度的建设要找准定位,抓住关键因素,实施责任分担制。

地方政府要为转型发展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加强专业领导,加大对教育投入。在学校层面保障要基于教师合作的教研室管理制度建设和基于人性化的人本管理。如改变传统教研室管理的松散和无效,建设教师合作的教研室管理制度,提供了一个专业教学和科研平台。此外,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摒弃以训斥、命令等为标志的刚性管理手段,倡导尊重、赞赏、激励、促进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

3.4 倡导教师多元化的评价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要注意内容的多元性。从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多维度地给予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研究精神。

其次,注重多样化评价。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教师评价是重点改革的方向,这就要求在评价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全面,尤其是对学生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予全面的评价。

转型发展课程改革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项长期工程。其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也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只有课堂教学活动发生真实的变化,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真正的转变,转型发展课程改革才得以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 古明宇.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后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广西教育,2015(10):126-127.

[2] 单新梅.对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0):1-2.

[3] 贾美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自我身份的重构——基于教师作为社会服务者的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3(9).

[4] 孙建忠.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 黄宇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师资队伍建设刍论[J].钦州学院学报,2013(12).

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篇4

2018年11月8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是新时代对广大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对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统一”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化,是对新时代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我们学院在11月29日召开的全院职工大会上进行了集中学习。会后又重新学习了一次,对《十项准则》有了一定的看法和感受: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人一生遇到好老师,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这是这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即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长,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变化,这些都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一、制定教师行为准则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缘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近些年,关于教师行为的不当行为的新闻屡见报端,不管是时代的变化还是教师师德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老师普遍没有以前教师那么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了,这不是民众对教师的要求过于苛刻,而是现在的一些教师行为实在是愧为师表,什么暗示家长送钱啊,性侵学生啊,殴打学生……都说明了现在教师行业出现了“另类”,为了让家长们放心的将孩子交给老师,让教师们更加清楚明白行业的标准和行业底线的要求,约束力和执行力更高。哪些“不可为”,哪些是红线,《准则》中表示的清清楚楚,这对教师践行师德师风的实践指导,也更符合依法治国新时代的特点。对待这些“不可为”,老师们应该包有“敬畏之心”。《准则》让高校管理更加规范,做到了有法可依,也为高校教师指明了工作的方向,简单明了守住“底线”,让老师们容易入脑入心。因此制定教师准则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二、我应该怎么做?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应到教育领域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将之全方位贯穿到教育工作的泉过程。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教师,理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要认清职业的神圣使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有“望尽天涯路”的教育理念追求,还能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

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篇5

阿克陶县托尔塔依农场学校

2012年9月

阿克陶县托尔塔依农场学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明确教师在各项教学工作中的责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准则。

一、总

1.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要力量。有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因而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贯彻教学工作准则,履行自己光荣而神圣的教师职责。

2.教师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国家法律和法令,遵守社会公德,严以律己,克己奉公,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3.教师应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敬业精神,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本职业务,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4.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5.教授必须承担本学科教学工作。55岁以下教授每学年至少讲授一门课程。

二、教师承担新开课的条件

1.进修过所开课程或对该课程作过较系统的研究,已积累足够资料。

2.经过试讲或经过专题讲评,获院系专家组审核通过。

三、教师应准备的教学文件

1.教学日历:由任课教师或教学系制定,应列出每次上课的内容、进度、方式。基础课的授课计划可以由系集体制定。教师应按计划进行教学。

2.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最基本的文件,包括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讲授方法、作业内容。原则上教师每次讲课都应重新写教案,在开课前应完成1/2以上教案内容。

3.教学日志:任课教师要记录学生出席、回答问题、作业等情况,及时向学生所在院、系反映,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

四、课堂教学

1.教师要认真备课,熟练教学内容,严格执行教学大纲。

2.讲课要思路清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突出重点、深广度适宜。

3.讲究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讲课艺术,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4.能将课程内容与该学科的新成果和相邻学科的知识相联系,并能让学生了解学科中的问题和争议,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重视学生和专家对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在讲课中进行调整,力求教与学协调一致。

6.教师上课要仪表庄重、文明礼貌,不许穿背心和拖鞋,不许吸烟,在课堂中必须关闭传呼或手机。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维护课堂纪律,要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7.教师要按时上、下课,特别是第四、八节课不要提前下课。

五、实验、作业与习题课

1.鼓励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每位任课教师至少应指导一个班的实验。

2.任课教师要按计划按时上好习题、辅导、实验课及课程设计。

3.每门课都要布置作业或复习内容,使学生在课内课外的学习时间保持在1:1以上。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或课程论文(设计),小班课教师一般要100%批改作业,大班课教师要批改一个小班的作业。

六、考试与考查

1.实行累加式、重能力求创新的考试方法。成绩的记载由平时作业、大作业、课程论文(设计)、实验和课程结束时的最终考试成绩累加而成。

2.教师在考前复习时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考试重点和划定范围,更不许透题。

3.每门课应出A、B两套考卷。教师在交印考卷时需同时向学院提交相应的标准答案及命题项目表,试卷及相关材料需经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院长签字方可复印。考题的难度应适当,优秀率一般不超过25%,每门课一般应有不及格者,整个教学班的成绩应呈正态分布。

4.考查课任课教师可以参加监考并为主考人,考试课任课教师不能监考本门课程的考试,监考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要严格执行考场纪律。

5.专业课教师应在考试后三天完成评卷,应采取流水法评分。评卷要公正,抵制人情分。成绩单交院教务办两份,成绩单上交后不得有任何改动。

七、调课与代课

1.课表排定后,原则上不得更改。因工作需要确须改动课表时,教师要向所在院说明,由学院提前一周到教务处协商。

2.开课后教师因病或因事要调课者须向所在院及教务处申报,经主管领导批准。教师因公调课每学期不得超过一次,每次不得超过两周。

3.教师不得私自找人代课,如因病、因事需别人代课时,应向院里申请并由学院安排合格教师代课,不允许出现空课现象。

4.调课或代课必须由本人填写相应申请单履行审批手续,并报教务处备案。因特殊原因(如生病)事前不能办理,事后应及时补办。

阿克陶县托尔塔依农场学校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篇6

1. 听到预备铃声进入课堂,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做好上课的一切准备工作。

2. 听到正式上课铃声,全体同学起立向教师行礼、问好,教师环顾全体同学,确保学生精神饱满,还礼后请同学坐下。3. 上课中途不允许教师离开课堂,也不允许学生中途到办公室帮老师取物品。

4. 上课时不说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废话,不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不得把手机带进课堂。

5. 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受教育权、隐私权等)。

6. 课堂上教师衣着、服饰要得体,语言要亲切、自然,教学术语要规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7. 课堂上授课时教师教态要自然,精神要饱满,要富有激情,不允许坐着讲课。

8. 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探究问题。

9. 每节课,教师要有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巡视的过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不允许教师拖堂。

10. 课堂上要注意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确保学生听讲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篇7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跃, 富有朝气, 敢于创新, 精力充沛, 但是理想信念较模糊, 缺少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工作后, 都怀有远大的抱负, 希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的成绩, 并对此充满自信, 进取心非常强。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刚从学校毕业就很快走上讲台, 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太快, 而且大多数毕业于综合大学, 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阅历浅、经验不丰富、缺少社会磨砺, 抗干扰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弱, 对教师职业道德理解不够深刻。当发现教师岗位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时, 青年教师的价值本位也往往容易发生偏离, 把教师的社会本位转向为个人的价值本位, 使得有些青年教师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开始热衷于第二职业, 重创收轻教学, 把教与学变成卖买关系、金钱关系, 不顾社会效益。

青年教师求知欲望强烈, 渴望继续深造, 非常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他们也存在急功近利, 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 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的问题。青年教师非常渴望能够继续深造, 增加自己的知识面, 从而能使自己业务精通, 以便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但是也往往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

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 相对于老教师, 代沟较小, 亲和力强, 使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但在教学过程中, 有的青年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 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 不批评教育;有的教师上课自由散漫, 迟到早退, 上课时常常手机响;有的教师仪表不整, 举止粗俗, 上课抽烟, 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不良的印象。由于这些青年教师师表意识淡薄, 缺乏自尊自爱精神, 教师表率作用欠缺, 给学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建议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全员育人, 教师是关键。”要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对象, 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丝毫不能懈怠, 而是应该采取必要措施: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师德教育和师德培训。青年教师刚走上讲台, 还没有形成必要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因此应结合青年教师特点, 对青年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 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实效性。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吸引青年自愿参与到实践中来, 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氛围中进行道德熏陶和陶冶, 磨砺师德意志, 强化师德行为, 从而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因此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 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意识, 强化育人观念, 使教师既有广博的知识, 又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从而以完美的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树立师德典型, 进行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大力弘扬师德典型, 充分发挥榜样在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大力宣传教学实践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 开展“树典型, 学先进, 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活动, 以他们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和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蜡烛精神教育、影响规范广大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 弘扬正气, 树立信心。大力倡导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 使青年教师从老教师身上学到高尚的师德, 使师德建设成为学校良好的传统。还要定期举行高校师德评选表彰活动, 评选中主要考虑师德水平高的优秀老师, 并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 对师德表现优秀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使青年教师在评优表彰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能够感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和成功, 激励周围更多的同龄的青年老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提高师德素质。

完善师德规范, 加强师德监控, 实现对青年教师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师德评价和监控是约束师德行为, 防止师德失范的有效措施。学校要通过完善师德规范、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师德监控, 促使青年教师遵守法规法纪, 增强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自觉性。要把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要求, 通过健全规章制度, 如教师教书育人条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 促使教师遵守法规、法纪, 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同时建立教学评估、教学督导、随机听课等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的师德评估标准,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强化教师工作中的政策导向, 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职务晋升、优秀教师评选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实行师德标准一票否决制, 促进青年教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关心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要与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高校各级党组织应从了解、关心青年教师入手, 通过谈心、交朋友、家访、建立联系制度等, 加强教育引导和感情交流, 做到知人、知情、知心。进一步落实各项关心人的措施。要尊重青年教师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才能施展, 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青年教师思想上严要求, 业务上高标准, 工作上压担子, 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天地, 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表现自我, 施展才华, 实现自身价值, 从而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

浅谈高校教师的管理与组织行为学 篇8

关键词:高校教师;组织行为学

一、高校教师管理工作

高校的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教师人力资源的竞争,教师是学校赖以存在的主体,是制约学校整体工作效能发挥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校管理工作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既是实现高校组织目标,实现党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也是教师本身发展的需要。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水平。物欲横流的当今,高校不再是过去的“象牙塔”,高校教师管理工作面临着内外环境改变的新挑战。经济高度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应用、职称评价体系的改革,教师心理问题的增加等众多因素影响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试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引入高校教师管理工作,探讨如何利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提高高校教师管理工作。

二、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可以看作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得行为的能力,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学科。[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其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因此,将组织行为学应用于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其研究对象是高校教师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其研究范围是在高校这一确定的组织中,其研究目的在于提高预测、引导和控制高校教师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目标。由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对组织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也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这三个层面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在个体和群体层面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微观理论,而对组织整体层面的研究则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宏观理论部分。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前提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应用组织行为学指导高校教师管理工作

(一)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不同层面来看。(1)个体。组织是人的集合,所以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本要素,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此外,还关注诸如价值观、知觉、态度、个性等因素,以及他们对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作风与绩效的影响。每位高校教师的个体特质各有不同,在管理工作中应当提高认识,理解和尊重个体差异,为教师创造一个竞争有序、评价合理、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面临教师,在管理工作中还应积极发掘个体的共性特征,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校教师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管理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个性特征虽已基本定型,但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应当引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教学管理中,应当运用学习理论,实施强化策略,促进教师进行自我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此外,还应在动机与激励理论的指导下,将目标激励与个体相结合、内外激励相结合、正负激励相结合,激发教师的个人潜能,提高其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在日常行为管理中,应当运用积极心理学与相关理论,理清其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规范个人行为。

(2)群体。对群体的研究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索群体活动的内在规律。组织行为学中对群体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体行为的特征、团队理论与实践、沟通、领导、决策等。对群体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善于进行群体决策,为实现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服务。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根据不同的划分可以分为教学群体、科研群体、管理群体等。根据以上划分,每位高校教师都属于一定的群体,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群体行为提高高校教师管理工作。在群体行为特征中,既有对群体成员具有促进作用的社会助长,也有对群体成员具有阻碍作用的社会堕化作用、去个性化等。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与目标,利用群体行为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促进群体的和谐发展。对于大教师群体而言,沟通是影响其在校学习、工作和生活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群体中的沟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当了解沟通与人际沟通的特点、功能,并运用有效沟通原则帮助大教师群体排除沟通障碍。

(3)组织。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点和归结点是整体的组织层次上的行为。对个体和群体的研究亦是在组织整体的框架下进行的,研究的目的具有明确的组织整体行为指向性。在组织层次上,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是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和组织氛围,力求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把握组织变革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同样可以运用组织及其行为理论,将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组织学习等内容贯彻其中以待提高管理效能。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校园文化作为高校这一组织的组织文化具有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如何发挥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起到团结凝聚、激励振奋、约束教育等作用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内容。当然,还应当及时注意到组织文化的负面作用,如对发展与变革的影响、对组织成员创新与个性的影响等。此外,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还应积极推进组织学习,利用群体与组织的力量带动教师高尚师德、师风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创建和推广“学习型组织”浪潮也值得借鉴。在高校中更应当看到学习型组织对教师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并努力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型组织。

(二)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四项前提假设。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而成立的,而这些假设前提在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中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命题。

(1)行为的可预测性。人们通过对自己行为和别人行为进行观察,认为人的行为不是变化无常的,而是有一定的可以观察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也使得人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对于大教师而言,其行为也具有这种可预测性。一般来说,年轻教师的行为更具有可塑造性,如果在此阶段能够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及创新精神,将对其今后的教师生涯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此外,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其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如在担心受到处分、害怕有损形象等心态的影响下可能会选择逃避等行为。

(2)行为的因果性。人类的行为是有原因的,前后的行为之间往往还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也应当注重教师行为的因果性,切勿盲目处理问题。这一点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矛盾、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等尤为重要。如在处理人际关系矛盾工作中,应当将教师的前后行为联系起来,尽可能多的了解其背景资料和性格特征,并充分掌握事实细节,切勿只听取片面之词,武断定论。否则,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引起新的冲突。此外,在教师心理问题的处理同样也要考虑到行为的因果性。这是因为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某些特殊的行为上,如厌恶教学任务、害怕科研任务、寡言少语、情绪低落甚至走极端等。作为高校管理者,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应当从行为的因果性出发,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探究行为的真实原因,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再做出判断。

(3)行为的多样性。人的行为具有多样性,组织行为的研究必须设想许多影响行为的因素,并从复杂的因果过程中解析组织成员的行为。大学教师的行为同样具有多样性,而且对其行为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管理工作中,应当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探索,做到灵活多样、触类旁通。正是因为行为的多样性,需要高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勤于积累、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4)行为的可概括性。虽然每个人的行为各有不同,但其行为是可以一般化概括的。这就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寻求和运用行为共性的理论基础。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这一点尤为重要。面对人数众多的大教师,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如果都需要进行点对点的工作,那么既是不现实的也是极其缺乏工作效率的。因此,根据行为的可概括性,应当充分发掘高校教师这一群体行为的共性以便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多的管理工作。

四、结语

高校教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还面临着诸多新挑战,需要高校管理者不畏艰辛、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引入组织行为学原理的有益尝试不仅拓展了工作思路也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管理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兴淋编著.《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7:P7

[2]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十版),Prentice Hall 1997, 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上一篇:中 继 教 学 习 个 人 总 结下一篇:樱桃初二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