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图书馆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围绕品牌结合线上线下创新的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逐渐形成了一套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机制。关键词:信息素养;学生社团一、背景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开展教育的第二课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篇1:

柔性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摘要:高职柔性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高职柔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否实现。本文旨在为高职柔性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柔性人才模式信息素养

柔性人才培养是目前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培养柔性人才是教育界的教育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被社会接受的柔性人才呢?答案在教育界一致统一,那就是强化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是在主观能动性方面需要有突出的表现。基于此,高职院校更应该将信息素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才能成为社会炙手可热的柔性人才。

一、柔性人才与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

1、信息素养是柔性人才培养的保证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利用等能力,只有这些能力相应的提高,学生才能自主获得有用的知识,并不断学习,而不仅仅只依靠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众所周知,学校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况且对于我们高职学生来说,大学只有仅仅的3年,学校学习的知识要比本科、研究生少了很多,那么,怎样才能使高职学生离开学校也能不断提高知识容量?那就需要高职院校的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一生受用的财富,它是以后学生在职场中丰富学习内容,自主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石。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各个岗位技能,才能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向柔性人才的目标不断前进。因此,信息素养是柔性人才培养的保证。

2、柔性人才是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

企业在招聘时,也越来越注重人员的柔性技能。因为柔性人才可以节约岗位资源,节约企业人力人本,是企业效益最大化。但是,柔性人才目前来说还属于稀缺资源,企业比较难求。根据我们课题组的调查,企业注重员工的又一重要素质就是信息素养。因为信息素养高的员工能够清晰领会领导用意,能够获取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最终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由此现象看到高职教育培养的重点——以信息素养教育为基点,逐渐构建柔性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没有开设有关信息素养的课程

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响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力开设了实验实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可是,却忽略了学生基本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的相关内容只有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上能涉及一点点,这与信息化对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计算机基础课程仅仅介绍了简单的网上搜索方式,对于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能够获取信息的方式都没有讲述,更没有讲解到如何分析、利用和辨别信息知识。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损失。也许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会慢慢磕磕碰碰的摸索出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技能,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只有信息素养提高了,才能在学习、生活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步步碰壁。

2、硬件设备缺乏

我们课题组走访了苏州市的高职院校,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信息教育的硬件设施比较缺乏。现有的机房都很难满足教学计划的基本课程,很多学校机房的课程甚至安排在晚上,给学生提供随时上网查阅几乎不可能。多媒体教室几乎都不能连接网络,仅仅提供老师上课PPT演示或者VCD演示。

在走访的高职院校中,学生宿舍的计算机网络配置比较到位,但是我们发现60%左右的学生是通过网络在娱乐,仅有40%左右的学生是通过网络查询资料、获取知识,而且使用的都是百度、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对于数据图书馆的功能不能充分利用。

3、教师自身信息素养不高

对于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信息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教师的自身信息素养不高,学校硬件设备缺乏。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多采用PPT教学,对信息获取、处理都停留在仅仅能应付课堂需要。不愿意应用最近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内容也是僵化不变,教案一成不变。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能够具备信息素养?

4、图书馆资料欠缺

图书馆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作用巨大,学生通过选读图书馆各种馆藏资源加深知识、扩宽视野。这种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方式应该占学生时代的主体,该方式比网络获得的信息更安全、更适和学生。因为,高职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网络上有很多低级信息对学生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给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可是,有很多高职院校,不注重图书馆建设,书籍很少,资料又极其缺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借阅的要求,仅仅变成了一个自习室,没有发挥图书馆对信息素养培养的作用。

三、基于柔性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我们课题组分别从这几方面研究基于柔性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手段。

1、信息意识培养

意识决定行为,信息意识教育 是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基础。培养学生具有信息意识需要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只有认识到信息的价值,才能形成自觉的信息意识。我们高职院校可以开设相应的选修课,来帮助学生认识信息价值,从而转化为信息意识。具有良好信息意识的学生,必然会有敏锐的信息洞察力、判断力,发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不断学习,朝着柔性人才的方向不断迈进。

2、信息知识教育

信息知识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为了使高职学生具备信息知识,高职院校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把现代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图书馆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信息知识,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适当时可以开设专题讲座,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讲解,提高学生的行业信息知识。

3、信息能力培养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信息素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所有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动手能力,而这些能力都需要有信息能力作为铺垫,信息能力是一种能够运用信息知识,获取、传输、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后续各方面能力提高的基础,只有具备信息能力才能提高判断力、洞察力,才能达到柔性人才的高标准。基于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能力培养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该能力的提高需要高职院校从多方面努力。

(1)加强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据调查,能够达到柔性人才标准的学生100%都是在大学间经常出入图书馆的,这个比例令人吃惊,也足以说明图书馆对于柔性人才的意义重大。图书馆建设包括图书馆馆藏建设和图书馆通信、软件应用等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充裕的信息含量与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信息素养教育的优质环境。

(2)构建基于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出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应该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增强信息素养教育,构建基于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把信息素养的相关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分别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安排内容,形成分级教学体系,逐渐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3)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不得不说,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企业领导反映:从学生身上可以反映出他们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甚至可以反映出教他老师的言行、生活、学习习惯。例如,有位学生一直习惯浏览各个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课外学习。原来是他们上课的老师,在上课时演示给他们看这样获取信息的手段,这位同学回忆说:特别感谢这位老师交给他们这样的方式方法,使他在毕业后随时可以找到他需要学习的课程资料。由此可见,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责任和义务,这个责任和义务不仅仅是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师,教师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因此,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才能强化学生信息素养。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高职院校从当前抓起,使学生逐渐养成一种自觉、自发的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4、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在信息的使用过程中,不要危害社会或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据我们课题组调研,目前学生对信息道德的概念几乎不知,认为网上抄别人的文章、作业,泄露他人信息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很多公司贩卖个人信息,这也是信息道德低下的表现。出现种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没有开展关于信息道德教育,或者说信息道德教育的力度不够。信息道德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其二是指对信息的识别度。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政府很难对所有网络中的信息一一监管,因此网络比其他渠道有更多的反动、低级信息,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信息免疫力,具有崇高的道德意识,正确对待信息,提取对自己有帮助的有益信息。高职院校基于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道德教育需要增加信息法制课程,有条件可以带学生去企业实践,了解示范企业关于信息的相关制度。

高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严峻使命,这个使命促使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什么才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出现不断的教学改革,以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及被社会认可的认可度。就目前形势来看,信息素养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及认可度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各方面的硬件投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其所能,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质,把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总之,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受到各个院校的高度重视,逐渐加大信息素养教育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向柔性人才教育目标不断迈进,为社会培养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朝明.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16-19.

[2]王慧,陆思东.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8):87-88.

[3]彭芸.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9):63-64.

课题来源: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JSJG404;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11-R-20071;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ZDJG-12039。

作者:张军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篇2:

基于学生社团的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5+2+1”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图书馆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围绕品牌结合线上线下创新的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逐渐形成了一套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机制。

关键词:信息素养;学生社团

一、背景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开展教育的第二课堂。在201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提到“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和创新新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和内容。”[1]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方面, 2019年我国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有“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描述。

二、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生入学后对图书馆资源和功能不了解。对如何查找文献、利用馆藏文献来完成学业更是无从下手。图书馆大量购买的文献资源利用率较低。在校生缺少高效地对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的、甄别的知识和技能,对得到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校生缺乏学习信息素养的动力。学生更加注重把精力放在职业技能大赛、考证、专升本考试。

(二)开设课程存在的困难

1.图书馆员对信息素养教育关注不够。没有专职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师,馆员基本都是兼职,平时工作已经比较繁忙,没有时间专门从事教学和备课。

2.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没有开设信息素养类必修课。高职高专院校因为大三实习等因素,开设课程的数量受限,目前只能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且被日益兴盛的视频课程所替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创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三、信息素养教育的“5+2+1”模式

我馆在多年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5+2+1”模式:“5”表示新生入馆教育、信息素养课程、信息素养研讨、专题培训讲座、信息素养比赛五个品牌活动;“2”表示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方式;“1”表示以图书馆指导的云帆书香社团为平台。

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图书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以解决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

信息素养中心总体负责信息素养整体事务安排,协调运行,下设小组有信息素养比赛组、信息素养研学组、专题培训组、入馆教育组,每组负责1-2项具体任务。

入馆教育组负责协助馆员开展入馆教育宣传和组织活动。

信息素养研学组负责组织同学学习在线MOOC课程和组织申请报选修课。

专题培训组协助馆员老师做好培训讲座的活动发布和报名组织,向同学们介绍和宣传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

信息素养比赛组负责比赛的选手组织、通知发布,比赛场地的准备、文检室的课余时间开放值班等工作。

各小组的分工合作为学院师生提供一个平等交流、共同切磋、增进学识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四、实践活动

1.新生入馆教育

我们对入馆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参与度做了如下改进:①借着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项目的时机,图书馆申请加入,成为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环节,图书馆专门成了由12名馆员组成的入馆教育团队配合学生社团部分骨干成员。②我们成了新生入馆线上项目组,划分了十个模块,每位成员负责一个模块,导入入馆教育平台,可以实现在线学习。③现在按照系院分为73个场次分时入馆参观,活动时间两周。图书馆馆员和高年级社团培训骨干现场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图书馆。社团成员的参与缓解了馆员的入馆教育压力。④根据新生入馆方案设计,设计题目供学生答题。

2.信息素养课程

信息素养课程类活动分为线上线下两种:线下选修课形式图书馆安排三位老师上公共选修课,每学期共开课144节约900人次,全年约培训1800人次约300节课。截至2020年,累计信息素养类课程1000余课时,累计培训7000余人次。组织学生线上慕课学习活动,借力全国知名专家课程,主要是通过群内组织自学MOOC,课程有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潘燕桃教授的《信息素养通识教程》、陈萍秀老师的《文献检索与利用》、龚芙蓉的《信息素养与实践》等在线课程。

3.信息素养研讨

信息素养的研讨也分为线上和线下开展研讨交流。线上建立信息素养QQ交流群,在群里形成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学习气氛,一期参与人数317人;线下信息素养研讨会。定期围绕某些主题开展研讨交流。例如邀请信息素养大赛国赛获奖选手就信息素养学习经历向大家做了分享交流。

4.专题培训讲座

专题培训讲座的线下活动主要依靠图书馆馆员和数字资源专家在文检室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文献及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各类数据库使用方法、信息素养知识点的串讲、易错题的分析等开展讲解。专题培训讲座的线上活动主要依靠图书馆馆员和数字资源商配合在各类平台收集网络培训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专题培训。这类视频资源有文献及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各类专题数据库使用方法等。

5.信息素养竞赛

每年在上半年读书月期间和下半年分别开展两次线上信息素养比赛活动,赛题类型以客观题为主,根据比赛成绩选拔种子选手进行集训,省赛和国赛做准备。省赛较為突出。

五、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5+2+1”模式依托学生社团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将各类信息素养活动切块管理并整合为一个整体,制度逐渐完善和调证,各项教育活动的安排的有序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效率和执行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教高〔2015〕14号)[EB/OL](2015-12-31)[2018-04-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736/s3886/201601/t20160120-228487.html.

作者简介:

宗波(1980-),男,副研究馆员,硕士,技术部主任,研究领域:图书馆学。

刘晓钟(1980-),男,中教一级,学士,淄博实验中学地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二级。研究领域:学生心理健康和多维度素质教育评价。

崔鑫(1968-),男,副教授,硕士,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领域:图书馆学。

作者:宗波 刘晓钟 崔鑫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 篇3:

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举的教育策略研究

【摘 要】 信息素养正逐渐被作为评价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潜能的标准之一。本文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针对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举的教育平衡发展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西藏高职;信息素养;专业技能;教育策略

当今社会,全球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素养作为当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现在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西藏高职在专注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信息素养教育,使二者平衡发展,达到培养适应西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终身学习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一、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来源于图书馆素养(Library Literacy),但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其含义已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素养。信息素养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信息素养正逐渐被作为评价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潜能的标准之一。

图1 信息素养内涵构成关系图

二、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及其与专业培养结合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为了了解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和专业培养现状,笔者围绕信息素养内涵以及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学习等方面设计了《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素养与专业培养调查问卷》。问卷共设置26个问题,以封闭型问题为主,采用无记名答卷的方式对西藏三年制高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当日发放次日回收,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63份,有效247份,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西藏高职学生信息意识有待提高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提升的方向引导,是信息在人脑中的集中反映,是人们从信息的角度对自然和社会的敏感程度,是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和信息价值所特有的思维感知能力以及对信息所特有的持久注意力,也是一直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判断、整理和利用信息的意识[1]。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3.9%的学生对于时政新闻和身边的社会信息表示非常关心,40.1%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动态信息持续关注;当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有61.1%的学生选择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搜索等方式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于所获取的信息资料有86.2%的学生有时会感到混乱;仅有23.1%的学生能迅速把握自己所查阅信息资料的主旨。同时,有53%的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都在1-3小时,上网的主要目的首先是查找学习资料,其次是聊天交友和玩游戏、看电影。以上数据表明西藏高职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意识,但在对信息的判断、提取意识方面,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关注、跟踪信息的意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知识比较匮乏

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提升的理论保证,它表明人们对于信息理论及信息技术了解的程度,而且通过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人们的信息意识、能力、道德等[2]。调查结果显示:当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有38.9%的学生不知道去哪儿获取解决办法;除课堂外,有38.9%的学生获取新知识或信息的主要渠道首先是网络,其次是电视广播或报刊杂志;能使用搜索引擎较为准确的在网上查找到所需信息的学生只有33.2%,使用的搜索引擎主要是百度、搜狗等;有63.2%的学生在通过计算机网络找不到自己所需信息时会及时选择通过别的方式查找;但只有6.1%的学生经常去图书馆。可以看出,除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等传统信息源外,计算机网络正逐渐成为西藏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信息源。以上数据表明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知识整体上是比较匮乏的,对信息检索没有系统的认识,在实践操作中盲目性比较大。

(三)西藏高职学生信息能力有待加强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養提升的实践保证,主要是指人们发现、检索、收集、鉴别、传递、开发、整合信息的能力[3]。调查结果显示:有33.2%的学生经常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资料,有24.3%的学生经常利用下载工具下载网络文件资料;但对于自己查找到的信息及信息源只有18.2%的学生能对进行真伪判断;仅有13%的学生经常采取一定的分类方法对混乱信息进行整理;47.4%的学生愿意通过聊天工具和网络论坛与人交流自己观点,有42.9%的学生通过个人主页或微博发布个人见解,但还有12.6%的学生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上数据表明西藏高职学生的信息能力还仅仅停留在对现有信息的简单利用上,对信息的获取能力、鉴别能力、创造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还有进一步加强。

(四)西藏高职学生信息道德有待规范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提升的准则基石,是指人们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是调节信息生成者、传播者和使用者的行为规范[4]。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非法截取他人信息、散发网络病毒等行为有73.9%的学生认为对社会有危害应该尽力杜绝;对于预防计算机病毒、防范网络犯罪活动有30.4%的学生表示不懂;对于网上的黄、赌、毒、反动等信息有80.6%的学生选择不传播,但只有18.2%的学生选择主动抵制;还有62.3%的学生表示经常购买或偶尔购买盗版软件。以上数据表明西藏高职学生的信息道德整体上是健康的,对于明显的信息违法行为是能正确判别的,但对待违法行为的态度不够坚决,特别是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还缺乏足够认识,信息道德有待进一步规范。

(五)西藏高职信息素养教育效果及其与专业培养结合紧密程度有待提高

通过查阅西藏高职各专业近三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信息素养教育完全依赖于开设在大一年级的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开展,该课程教学课时在总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仅在2.5%至3%之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首先是计算机课堂学习,其次是网吧上网;6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对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帮助很大;但只有7.7%的学生认为自己计算机操作水平很棒;80.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并没有挤占自己的专业学习时间;只有12.6%的学生很清楚如何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自己的专业学习;仅有3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最新发展动态比较了解;24.3%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对应岗位群及职业要求有所了解。同时,还有不少学生提出学校应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外,再开设一些信息素养课程。以上数据表明西藏高职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生专业学习是脱节的,信息素养教育还停留在只重视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对专业学习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帮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作用不明显。

三、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举的教育策略

针对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脱节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平衡发展,实现培养适应西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终身学习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的。为此,对西藏高职学生信息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举的教育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信息素养课程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1、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不能只注重信息技术的传授,还需要把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与信息道德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信息意识,严格规范学生信息道德。

2、建议开设一门信息检索类课程,以信息课程为载体,传授信息知识理论,训练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二)充分发挥图书馆固有优势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是校内典型的信息集散地和信息资源中心,要充分发挥其信息导航机构的优势和专业人才优势,依托各种软硬件平台,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如新生入馆教育、网络资源库利用教育、信息检索专题讲座等。

(三)加强校园网建设营造信息化环境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力争将学校建成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学习生活平台,推动电子资料阅览室等信息资源建设,将校园网接入Internet,实现校内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畅享全球信息资源,让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信息素养。

(四)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培养深度融合

当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首先教师要注意经常布置课外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遵守信息道德的前提下,利用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按要求收集信息资源,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鉴别、整理、加工,使之为己所用,从而完成课外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和手段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专业学习网站资源等信息,使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临近毕业阶段,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自行解决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各种专业或非专业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工作实践与研究创新的能力。以任务为驱动,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培养中,使通识性信息素养教育向专业信息素养教育转化,让学生在掌握高职必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備毕业以后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每个成员必备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举的教育策略研究将成为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西藏高职立足区域教育实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践行信息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举的教育策略,必将培养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西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修琦.孙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模型探讨[J].情报杂志,2001,20(11):92-93

[2]胡乡峰.王英.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0(8):64-66

[3]吴丹.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基于高校在校本科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6,(4):63-66

[4]方坚.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10):115-117

作者:程雪松 柴美梅 王子丽 朱红艳

上一篇:县农民减负工作总结下一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