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形势下,我国教育事业为了充分满足当前教育发展需要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提供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究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相应要求。其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对于信息技术,其学科特点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时代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有一个很好促进的作用。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改革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要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断改变,内容不断更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其中提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心要的基础。从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而且要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终身发展,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道德素养。

(二)学科发展和培养道德素养的需要

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时代性。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建设速度加快,信息传播途径更多、速度更快、内容更广。人人都活在信息泛滥中,网络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学生对于信息的分辨和理解更加困难,对于网络行为的困惑日益增多,受到伤害的害怕心理更是让他们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渗透,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道德素养。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规范教学秩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基于学科特点,信息技术课程一般都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教学,室内有大量设备,保证学生每个人都能够使用设备。对于来上课的学生要有具体的要求。如固定座位;不允许带食物和饮料进入教室;不乱扔杂物,保持教室卫生;正确规范使用设备,爱护设备;按要求提交作业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教学秩序。

(二)教学内容中融入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的融入,使学生能够对德育教育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和接受。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去领略德育教育的真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初中学生的追星现象比较严重,崇拜明星,在目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对此不能简单的否定学生的认识,我从明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成长过程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明星;机器人课程的第一课,选取一段机器人表演的视频,场面震撼,学生看的聚精会神,很兴奋地讨论,这时对学生适时的语言激励,就能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亲情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愛国主义教育,利用各种节日,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了解传统文化,向家人表达问候,向英雄表达敬意等;网络安全教育,选取网络安全大型专题片《第五空间》,让学生了解真实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如黑客、网络欺诈、网络病毒等,其中有些是学生听说过的;上网时登录网页后正确退出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一步。还与其他部门一起开展一些网络竞赛活动,如禁毒知识网络竞赛,法律知识网络竞赛等。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警惕,远离危险。在教学实际中,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探索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充分发挥德育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去影响学生。热爱教育工作,态度严谨,自觉从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拓展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用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体会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必须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秋林.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性德育探析[J].学周刊,2015(10):167.

[2]朱国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

[3]杨淑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4]周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名师在线,2017(06).

作者:王红梅

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2: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摘要】当前形势下,我国教育事业为了充分满足当前教育发展需要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教学 德育教育 有效融合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鲜明特点的课程,是初中学生学习和接触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经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学习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将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道德品质进行升华,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信息社会公民成长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前形势下,信息化技术不断被普及和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对人们的信息素养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基于此,加强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成为当前初中教育工作的重点。相关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要求规定,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信息化技术是充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际教学目的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在应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道德规范。

(二)信息技术学科建设和学科特点的需要

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傳播内容更加广泛,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不良信息,这些都不利于初中学生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在传授正确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分辨能力,加强对于信息的保护意识。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点普遍在教室进行,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应该融合在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对机房产生破坏的行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导,给学生讲明事情的严重性,使学生能够从根本认识到行为的错误性,通过建立完善的上课要求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例如在机房内不能乱扔杂物,保持教室的卫生,正确进行计算机操作,合理使用键盘等。简单来说,就是要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后续课程的展开和进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应该以同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使学生更加信服,增强对于课堂规定的依从性,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加强德育教育。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并不仅仅与教师的教学有关,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尽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欲望,引领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习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知识的提高。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从简单的知识进行教学,结合实际课本内容确立明确的主旨,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

对于初中生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道德可以概括为网络道德。对初中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点是使学生对网络道德有正确的认识,深刻认识到网络的消极作用。例如网络信息垃圾等对青少年的影响等。要求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建立网络道德自律性,正确看待网络垃圾,禁止不文明上网行为,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为学生推荐优质、安全的学习网站,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知识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对自身学习的促进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不仅是课程内容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必须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保证融合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慧,刘婷婷,潘新宏.润物细无声——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07):163-164.

[2]周峰,张玉燕,邵雨婷.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J].名师在线,2017(06):80-81.

[3]马琰,高凯歌.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1):650-660.

作者简介:

朱国新(1978.11-),男,汉族 ,江苏太仓人,副校长,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作者:朱国新

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3:

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人类迈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和普及,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性已经越发明确。

【关键词】树立 渗透 加强 信息技术教学 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课堂已经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适时地灵活地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几点本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信心,激励学生为振兴民族工业而奋斗

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课前我经常从网上收集一些国内国际重大时事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在讲授新课之前,给学生播放或者宣读。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日益强大的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授《Flash动画制作》这部分内容时,授课前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的模拟动画片断,这令人激动的时刻,让每一位中国人为之自豪,增强了每一位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精彩的动画设计,图文并茂的、情景交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中国人大部分只生产计算机中技术含量较低的周边设备,而且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很少。在操作系统方面,中国缺少自己的操作系统,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仍在加紧研究当中。同时我语重心长地提到:几乎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电脑中使用的都是国外的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震撼,为什么不是我们中国自己的CPU?为什么不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学生爱国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教师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壮我中华。

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要从第一节上机课开始,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好四件事情:

1.认真填写上机记录。

2.把自己的文件保存到教师指定的文件夹中。3.不要随便删除他人文件。

4.下课后要正确关机,摆好键盘、鼠标和凳子后才可以离开。

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让学生真正做到做好也并不容易。从这些小事中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注意细节、做事认真严格的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让学生去感悟人生、珍爱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创设情境、加以引导、逐步渗透。例如:在介绍计算机软硬件时要激励学生为振兴民族工业而奋斗;在学习《word文字编辑》一节时,我让学生制作电子贺卡为亲人、朋友送去真诚的祝福,引导学生把对亲人、朋友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上更多需要关心、帮助的人的爱,最后升华到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师道德典范形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简短的文字,概括出教师的风范所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业务精炼,知识广博,还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可以说教师言行就是道德标准和典范。

教师的政治意识、思想品德、情感等,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发掘出素材的思想性,机智灵活地找准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德育教育,在行动中准确把握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模范形象。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特别是对于新世纪的中小学生,在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之前,更容易受到“偶像崇拜”和从众心理驱使,而模仿“偶像行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做有心之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培养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培养他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真正成为信息时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于学梅.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中旬).2011(05).

[2]张鹏.浅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才智. 2012(09).

[3]杨金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

[4]李凰.融德育于信息技术教学之中[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6).

作者:魏春燕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论文下一篇: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