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共8篇)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
三、课程开设建议
四、课程内容描述 初中部分: 基础模块 拓展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 拓展模块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一、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 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初中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36课时,适合在七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各36课时,适合在八、九年级开设,也可以在七年级开始开设。基础模块是各地各校必须完成的内容,拓展模块是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开设的内容。不同学段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初中阶段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将实际问题解决与算法思想形成联结。本标准对内容的表述力求完备,尽量刻画出主要知识点或教学范围,并以过程化描述或者举例描述的方式表达该类知识点应达到的难度水平,但不以穷举知识点为追求。在内容的表述中,其排列顺序既力图表达学科知识的聚类特性,也努力体现知识分类和认知水平上的层次差异。本标准系统地规划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希望能够比较充分地展现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 1
课程的整体框架,以供各地各校研制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时参考。同时也建议各地各校从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参考本标准制定相应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标准;鼓励各地在参考本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探索,进一步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以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为例,部分学校已经积累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开设经验,其课程内容可能已经超越了本标准的要求,有条件设计更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三、课程开设建议 本标准针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整体设计,小学为“零起点”或“低起点”,初中和高中阶段为非零起点。对于部分地区中学生存在“零起点”或“低起点”状况,建议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小规模短时间补课、课间开放实验室、个别指导、分类教学和异质分组教学等各种针对性措施,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假设某个模块的学习需要低学段相关模块的学习作为基础,而学生缺乏这种基础,地方或学校还可以参考低学段的相关模块开设课程。例如,若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则在高中阶段可以参照初中阶段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设计自己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各地各校必须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课时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应确保每周至少1课时,且不得随意调换、挤占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时间。每周1课时的情况一般应尽量保证在初中阶段七至八年级持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若条件允许每周2课时,则建议设置为两节课连堂,以提高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四、课程内容描述 基础模块设计为36课时。本模块相比小学阶段在内容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加强,不仅要感悟信息文化,更要顺应信息文化。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常见信息技术硬件的分类与构成,掌握常用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文件分类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技术的一般性和开放性特征;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加工的能力,理解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协同工作,具备初步的跨工具迁移应用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感悟多媒体信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网络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水平,提高网络信息获取和交流的能力;了解网络技术发展最新进展,掌握网络社交的基本礼仪,学会自我保护。专题1:硬件与系统管理 硬件与数码设备 1.能说出计算机主机内的基本部件及其作用。2.能连接计算机的硬件及其常用外设,使之能正常工作。3.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如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了解各类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演变和趋势。4.能通过案例、数据或史实客观评价民族IT产业所取得的成就。5.能正确使用身边的数码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摄像头等)。6.能使用身边的数码设备采集信息,并实现数码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计算机软件 2
1.通过实践尝试,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2.能指出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的差异,了解开源软件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3.能根据提示安装、更新和卸载软件。4.学会使用软件中的帮助或借助网络搜索引擎解决计算机使用中遇到的问题。5.能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简单的维护与管理。6.熟悉文件管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能依据分类管理思想建立合理的文件目录结构。7.尝试使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中不同品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Android等),比较其界面、功能、操作方法上的异同。8.初步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编码方式,认识信息的存储单位及大小。9.了解文件格式的多样性,能根据需要,尝试对文档或多媒体文件在熟悉的常用格式间进行转换,了解开放文档格式(ODF)的功能及其意义。10.通过简单体验了解文字、图片、声音等信息在计算机中编码的方法及特点。信息安全 1.理解病毒、木马的危害及传播途径,学会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能更新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能更新系统补丁。2.学会合理而科学地设置帐户和口令。3.做好计算机及个人信息及资料的安全防护,增强信息安全的手段和意识。4.形成使用适当方法对网上和生活中的信息进行鉴别的意识。专题2:信息加工与表达 文本 1.能根据需求输入文字,中文输入速度应达到30字/分钟或以上,并能设计文本排版格式使之符合表达规范。2.会使用查找替换等工具对文件内容进行统计或批量修订等。3.学习文档编辑中修订/文件合并/批阅模式等的使用方法,通过协作完成任务体会这些功能的社会意义,提高协作能力。4.尝试使用在线文档协同写作和管理文档,并比较其与使用本地办公软件的异同,能对其社会意义进行评价。表格 1.理解表格在排版和数据统计计算方面的作用,能分析生活实例中表格的不同功能。2.能简略说明不同工具软件中二维表格的共同特征及差异,能够根据需求设计二维表格行列属性。3.能根据需求绘制或套用排版类型表格,能按要求对其属性进行调整、设置。4.根据需要在不同软件中相互复制表格,并观察辨析其属性的迁移情况。5.能应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的简单统计、计算与直观表达。6.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通过对相同数据做不同的加工以表达不同的观点,或对相同数据做不同的解读,感悟信息加工和利用的选择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图片 1.了解多种图片采集的方法。2.能使用专用工具软件浏览与管理图片。3
3.能使用画笔、选区、图层和滤镜等功能加工图片,表达创意。4.能根据表达需求在文本中插入合适的图片,并对图片各项属性做适当设置或调整。5.能区分艺术创作和“恶搞”的差异,尊重他人隐私和名誉,健康合理的使用图片加工技术。声音 1.能了解多种声音采集的方法。2.能根据需要使用简单工具软件对声音做基本的剪接与合成等处理。3.了解简单工具软件中降噪、环绕等音效处理功能。动画 1.能通过编辑图层和关键帧制作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表达创意。2.会制作引导线动画和遮罩动画。3.能够说出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引导线动画和遮罩动画等多种动画形式的异同。4.能根据情节与内容需要,运用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够制作出简单的动画作品。视频 1.了解多种视频采集的方法。2.能根据表达主题,借助简单的工具软件,通过视频剪辑、添加文字标题、特效和背景音乐等方式合成视频短片表达创意。综合 1.通过对多媒体信息的观摩和体验,理解多媒体的优势和主要应用领域,感悟多媒体的社会价值。2.围绕某个主题,使用媒体集成工具,综合运用多种媒体信息,设计、制作、发表或发布多媒体作品,能够根据任务的要求评价多媒体作品的表达效果。3.通过实践比较图像加工软件、动画制作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多媒体集成软件中有关图层的概念,理解其技术思想。4.通过体验不同的多媒体集成软件,比较不同集成软件的异同。5.会利用互联网及各类常用工具的协同功能与他人配合完成任务。6.能寻找、安装并会使用常用的自由软件工具,如汉字输入工具、在线或本地翻译工具、即时通讯工具、下载工具、音视频播放工具等等。专题3:网络与信息交流 信息网络 1.通过体验局域网和因特网,初步了解网络的分类、组成和功能,了解网络的工作机制。2.了解IP地址、域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会根据网络环境配置本机IP地址。3.分析实例了解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法。4.通过多媒体演示或亲身体验移动互联、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成果,了解网络技术应用发展的动向,激发学习网络技术的欲望。信息获取 1.了解常见的因特网服务,体会因特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尝试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提高搜索效率。3.通过实践,比较计算机中的查找、文本加工软件中的查找、搜素引擎中的搜索等方法的异同,理解基于“关键词” 4 的检索技术。4.学会根据需求利用关键词组合以及权威网站查找等方法准确查找信息。5.体验几种常用的下载工具,通过选择恰当的下载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6.通过分析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评价其立场和价值取向,尝试理解媒介信息是如何以及为何建构出来的。信息交流 1.尝试通过博客、微博等呈现信息、表达观点,能根据个人爱好和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网站提供的功能,对博客的主题、风格、内容和栏目进行设计和修改;能恰当使用RSS订阅、回复和关注等功能主动参与信息交流。2.能够综合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信息沟通、辅助学习及答疑解惑,在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建立国际视野,鼓励开展跨文化交流。3.能借助网络参与社会活动,尝试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平台开展网络协作,比较它们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体验博客、微博、社会网络服务(SNS)等Web2.0应用对信息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了解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4.在网络交流中,知道自我保护方法,学会鉴别和评价信息,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礼仪,不断强化信息安全习惯。5.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能在信息表达与交流中合法利用网络资源,能通过归纳、演绎、总结和评估各种信息形成新的观点。拓展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 本模块设计为36课时。本模块与小学模块的基本定位和价值取向相同,以程序为基础,以算法为核心,不以代码编写训练为要义,而以程序设计方法和算法思想的体验为旨归,属于信息文化教育的“个性塑造”阶段。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借助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过程、方法;能从简单生活问题出发,设计算法并编程实现,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悟算法的价值。生活与程序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分析对应的高级语言程序实例,体验程序的作用,了解自然语言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异同。2.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熟悉一种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的编程环境,借助实例理解控件、对象、属性等基本概念,掌握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的方法。3.通过感悟生活中的数据类型,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据分类,理解数值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在程序中的作用。4.通过感悟生活中的可变数据和不可变数据理解常量和变量,掌握常用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和常用的数值型标准函数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写出数学表达式。结构与算法 1.掌握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和功能,能够编写具有顺序结构的简单程序。2.了解多种分支结构的功能和用法,能够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编写具有分支结构的程序。3.了解多种循环结构的功能和用法,了解双重循环的结构及运行过程,能够编写具有循环功能的程序。5
4.通过实例模仿,理解算法的概念与作用,以及算法与程序的关系,能使用流程图表达算法。5.能够根据需求,编写由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形成的混合结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6.掌握数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采用简单算法(如枚举法)解决实际问题。7.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能分析程序的功能和调试程序。拓展模块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本模块设计为36课时。本模块的设置与小学模块的宗旨是一样,目的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了解机器人及相关技术的机会,而不是少数优秀学生学习的“专利”,但相比小学阶段,本模块在内容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增强,强调设计与制作。本模块属于信息文化教育的“个性塑造”阶段,旨在激发学生探究机器人的欲望并形成动手实现目的的能力。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通过完成简单的机器人设计、硬件装配、程序编写、功能调试等任务;在掌握有关机器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创意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在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结构与功能 1.通过观看机器人应用的多媒体演示资料,观摩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扩展对机器人的概念、分类、应用和发展状况的认识。2.通过装配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了解电路、电子元器件、单片机的相关概念或知识,能描述其简单功能。4.能描述动力源(如电池、外接电源等)和电动机的作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5.了解传动装置的作用及简单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及适用场合。6.了解机器人装配所需的简单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如杠杆、轮轴等),并能够简单应用。7.熟悉常用传感器(如红外、声音、光敏、指南针、碰撞、超声等)及其性能,通过分析简单信息捕获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捕获信息。8.掌握常见构件的连接方式,能较熟练组装机器人功能模块。9.通过让机器人解决简单的任务,熟悉算法、流程图、程序等概念,能绘制简单机器人程序的流程图来表达算法。10.能在机器人附带的软件平台上使用图形模块或程序代码设计含有综合结构的程序,并下载到机器人上执行,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设计与制作 1.能够结合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析任务需求,设计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体验机器人应用方式的多样性和社会应用价值。2.能够根据方案设计,完成简单机器人硬件的选择、装配及程序的编制。3.能理解机器人程序、硬件部件的测试与调整的作用及简单原理,能通过分析故障发现问题并进行简单的调试。4.了解硬件部件的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养成正确使用机器人的习惯。5.能够从合理性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对机器人作品通过分析、评价,能够提出改进方案或设想。6
6.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可以借助机器人技术解决的简单问题,能客观评价机器人的社会价值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学生发展依托的工具。教材的编写应当以本标准所提出的目标和内容为基本依据。教材开发是一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建议教材开发者遵循如下要求。
(一)组织教材体系 依据本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形成一个自洽的知识体系,但课程内容表格中所呈现的聚类和层次关系仅是对知识体系的表达而言的,并不简单地等于教材的章节目。如模块中呈现的不同专题或单元,从教学过程的意义上,并不必然是前后关系,而有可能是并行关系;同一主题中的内容,完全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章节甚至不同的分册上;而教材的某一节,完全可能涉及到二个甚至更多的主题。在教材编写中,务必在准确理解所表达的内容的基础上,依照不同主题或单元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尊重学生认知过程特点,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得到合理的教材内容组织体系。
(二)挖掘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挖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从技术的层级分类看,首先是动手的技术(操作的技术),这是技术的基础;其次是如何做的技术(技术方法,如设计的技术和开发的技术等),这是技术的主干;然后是为何做的技术(技术思想和价值),这是技术的灵魂。从社会生活的逻辑看,首先是生活或者工作中有某种需求,然后是为满足需求产生了某种技术,最后是该技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譬如,“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涉及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管理,即管理的目的,这是为何做的技术;如何管理,涉及到分类管理思想,这是如何做的技术;管理的具体操作,即涉及到文件的选定、移动、删除、复制等相关操作,这是动手做的技术。教材开发中,这几点都要涉及到,且要很自然地融合到一起,才说明对文件管理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到位,才能对教学进行正向的引导。标准对技术纵深的挖掘做了阶段性的努力,但显然还有更广阔的空间留待教材开发者和实施者去探寻。因此,教材不仅要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且要在更加丰富的细节上,力求科学、客观、准确,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脉搏,传递富有底蕴的课程内容。
(三)展现技术价值 一方面,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悟技术的使用价值。信息技术教材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适度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或研究性课题,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主动探究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要始终渗透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内化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此外,适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挖掘学生身边被广泛应用的国产信息技术软硬件品牌的应用实例,联系我国在信息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和参与国际信息技术标准建设方面的成效,了解和体验我国在信息化建设特别是 7
核心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发展动态,理解开放源代码的重要价值,激发振兴民族信息技术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四)提高适应性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各地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师资水平、评价制度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课程开设情况参差不齐,学生起点差异较大。为此,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应注意适应性。教材要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教材编写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应不同地区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鼓励各地各校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特色发展,设计和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教材要适应不同的学生。教材的目标要求应具有弹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有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有灵活性,既保证起点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适应,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教材要适应课时的变化。由于实际课程实施过程中,义务教育阶段往往不能在每个学期都保证18个课时,建议教材编写时,采用必修加选修的内容结构设计,必修部分完成基本任务,选修部分用于综合拓展。比如采用14+4节,即14节必修、4节选修,当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设计成15+3或16+2等结构,以方便各校教师根据情况有选择地实施课程。此外,教材要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习惯。初中阶段教材可以视当地使用习惯而定,比如基础模块设计为二册,也可以和高中阶段保持一致,即每个模块均设计成一册。
六、教学建议 课堂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和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展现教师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建议信息技术教师遵循基本的教学导向,精心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
(一)教学基本导向 整体上,信息技术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分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的目标和价值,充实教学内容,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引导学生亲历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技术行为习惯。
(二)课堂教学要求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技术,需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并规范地实施;作为一门艺术,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师应能超越陈规和预设,学会创生课堂,激发课堂的生命气息。建议教师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做好设计,从教学艺术的角度做好课堂的实施,特别是如下几个方面需多做考虑: 其一,新课改理念和方法的落实是否合理?忌贴标签。理念和方法是服务于内容的,是服务于教学需求的,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因此,要从内容与学生的分析开始,考虑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落实什么样的理念。如果只强调理念,忽视了教学活动的真正核心,实质上是对理念的一知半解甚至是误解。其二,内容是否充实?与教学对象认知水平是否相适应?这两个问题连在一起,既尊重了不同地区学生起点不 8
同这一客观事实,又因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考察,确保了教学目标定位的适切性,避免了将不同年龄段学生错位看待的情况出现。相反,如果在做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时,只是孤立地描述一下内容,笼统地分析一下学生,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细致分析,则不能对教学产生实际的指导作用。其三,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知识点之间是否建立起了相互的联系?能否融会贯通?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突破?学生是否有效理解或能否进行充分的探究?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一定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同样需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过程联系起来考虑,否则,不仅不能解决个别学生的认知问题,有时甚至因此漠视了大部分同学。其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是否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例如:任务驱动或主题活动并非包打天下;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也许并不需要繁文缛节的“探究”;“讲一讲、练一练”的教学模式对于某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也许是合适的,但对于作品制作过程的学习常常会打乱学生的整体思维,流畅的教学过程变得支离破碎,等等。其五,在教学过程当中对预设的教学方案能否适时调整?能否采用鲜活的教学语言(文字和身体语言)呈现内容、表达关注、驾驭课堂?教师要有课堂教学的智慧,能够即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够动态调整预设的教学过程,能够合理化解突发的课堂事件,甚至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流畅、生动的教学环节,能够以激励学生发展为指针“艺术”地批评或表扬学生,能够将来源于生活的实例用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做“艺术”加工,等等。其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积累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资源,如教师网络社区、典型资源网站、优秀案例和优秀课件等。除自己收集积累外,通过各种平台与同行交流交换同样非常有效。最后,教师的教案和教学有无参考经典案例,有无个性原发创意,是衡量信息技术教师敬业与专业的一个重要维度。教学设计的过程与科学研究有相似之处。教学尽管是个人化的行为,但是作为成长的阶梯,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课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应该首先调研回顾已有相关成功教学案例,在吸收前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现不足和做出创新。
七、评价建议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评价时机的角度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类。要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就要准确理解两类评价的含义、功能和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总结性评价所强调的“结果”而言的,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而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手段更加丰富和更易实施,比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主题学 9
习网站中的评价模块或使用专门的测评系统即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依据评价量表快速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合,也可以方便的建立电子档案袋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材料。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如果采用成本较低、省时、省力的评价方式就能达到相同的评价目的,则不要选用高成本的评价方式。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相互补充。
(二)总结性评价 结性评价一般指向对学生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学习(如一个学期或所有模块的学习)的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会考、高考等,倾向于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做分数或等级上的评定。总结性评价的设计和实施应极为慎重,要努力做到全面评估每个学生真实的信息素养水平,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技能操练,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试倾向;避免使用题目固定、形式呆板的考试系统或考试软件扼杀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性。在评价手段上,要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操作、社会实践、过程性评价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要注意结合学生社会实践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片面做法。在考试方法上,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排序题等客观题进行,采用纸笔测试或机考系统均可,题目及试卷设计既要针对知识技能面的覆盖,又要通过题目的过程性特征的设计,唤醒学生学习或操作过程的经验,以提升对学生技能评测的效度。对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则需要采用实验操作或作品设计制作等题型,通常应采用上机操作方式进行,可以在真实的软硬件环境中进行测试,也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测试,如采用虚拟组网系统可以回避在真实网络环境中考核的诸多不便,又能较好考察学生的组网能力。
八、教师发展建议 信息技术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力量。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明了自己身负的重任,并努力提升专业能力。
(一)教师基本能力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基本能力指的是胜任信息技术教学岗位的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包括两部分,一是通用能力,即具有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文件中规定的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能力;二是专业能力,即具有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特定能力,具体又可分为两个方面: 1.应具有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内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与使用能力,能确保教学过程所需的软硬件环境正常运行。2.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知识,如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出现在教材上的知识等;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关的基础性、背景性知识,如对搜索技巧相关的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初步了解,对网络分层协议相关的文化渊源的较多了解等;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边界知识,如与各类通信工具相关的传播模型、传播特征、传播理论的了解,与图像加工技术相关之色彩、构图等知识的初步了解等。
(二)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主动承担有关教学研究课题,这样才能获得与各种教学专家和课程专家交流的机会,并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实现经验的提升和理论的构建。教师不能单纯依赖于外来的理论灌输或所谓的“专业学习”,而应该扎根于教师课程实践,在参与教研活动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10
1 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
如果信息技术课程只局限于枯燥无味的形式, 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很大程度地下降。要知道,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 自控能力差, 如果他们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很难集中精力学习, 相对应的, 如果他们感兴趣, 学习效果也是惊人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其相当程度的重视。
其实, 教师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授课方式, 就能产生巨大的作用。既然学生受计算机游戏的影响较大, 并且容易沉醉于其中, 我们不妨抓住这一特点, 利用小学生的关注重点,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要求学生做打字训练时, 可以将汉字或者是字母放在具体的某个物象上, 如男生比较喜爱的奥特曼或者是女生比较喜爱的芭比娃娃, 要求学生根据相应的字母打字, 若成功便能收集到奥特曼或者是芭比娃娃, 最终进行评比, 看哪个学生收集的最多。在游戏的带领下, 又存在着小组之间的竞争, 积极的心理引导作用就将显得十分重要。又如, 在讲到鼠标的作用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单击鼠标的手感, 可以让学生玩类似于穿越火线之类的小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 其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2 采用小组合作的授课模式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性格比较自我, 与他人的合作意识较差。但是事实上, 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增强合作意识, 不仅能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也能够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应该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中, 这种模式的最终目的便是为所有的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 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均衡, 确保性格外向与内向的学生更为广泛和频繁交流, 以发挥积极外向学生的带动作用, 形成一种良好向上的学习氛围。
做好准备工作过后, 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学生为整个课堂的核心所在, 教师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以指路人的身份伴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给他们以一些必要的提示, 又留有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例如, 教师在讲授键盘的指法时, 应该将基本的分区教给学生, 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以这样的分区形式存在, 搞清原理后的学习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过后, 教师应该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 以达到激励学生的效果。此时, 教师应该建立纵向的评价体系, 即将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与当前的成果做对比, 尽量给予鼓励式的评价,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减少横向之间的对比, 不能以类似“你看看我们班的××同学学的多好……”的话进行评价, 适当的激励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3 适当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
所谓的分层教学, 并不一定是在鼓励对学生施行歧视的政策, 而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因才施教, 因为先天状况、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不同, 小学生之间有差异是必然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学生分层, 即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更多具备理解性与应用性的问题, 而对能力稍弱的学生提出更多基础性的问题, 以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提升, 最终促进整个集体的计算机素养与水平的提升。总之, 尽最大努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切实提高学生水平与计算机操作素养, 是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孜孜不倦的目标追求。
4 总结
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在让人惊诧的同时, 也在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提出更为苛刻与严峻的考验, 面向这种考验, 我们别无选择, 只能迎难而上。新课改中也确认了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地位, 计算机素养正是现代人需要的基本素养与技能。在当前的小学生计算机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师意识较为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教师应该, 着力解决一系列问题, 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期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娟.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应用[J].华章, 2011 (16) .
摘 要:印度和中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在课程性质、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内容、课程教学评价、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既存在相似处又各具特色。印度注重以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课程内容;突出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强调对知识产权、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教育,注重病毒防范意识培养;以学生学习活动的展示为依据评价学生学习结果。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22-04
引言
印度与中国国情相似,发展基本相当,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时间基本一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可比之处。而比较教育研究是改革本国教育的一种力量和增强国际理解的一种手段。[1] 为此,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结合我国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发展,对中国和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课程评价等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彼此差异和相互借鉴的地方,以期对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我们选择印度NECRT(全国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2000年11月发布的《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以下简称《课程指南和大纲》)所规定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国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指导纲要》)中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作为比较对象。
一、中国和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概述
1.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1)课程教学目标。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共有六大教学目标(如表1所列),它既是印度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继续,又是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
(2)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印度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从六个目标层面进行规定,如表2所列。
(3)课程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印度制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方案,如表3所列。
2.中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1)课程教学目标。中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3]
(2)课程教学内容。中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共分7个模块。[6]其中,信息技术简介、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网页制作为选修子模块)、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为必修模块,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为选修(拓展)模块。每一模块中又包含若干小模块,并对学习内容进行详细规定(请参阅2000年11月教育部教基[2000]35号文件)。
(3)课程教学评价。中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学习评价时,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3]
二、中印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之比较
1.课程性质
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和普及教育,既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继续,也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和职业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价值驱动态度而非技术驱动态度”,基础性和普及性是其主要特性。[4]
中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基础性、综合性、普及性和人文性是其主要特性。
中印在课程性质的定位上都考虑了其基础性、综合性、普及性和价值观的培养。但在价值观培养方面,印度将社会道德价值观列入六大教学目标之一,侧重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中国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文化内化”教育,侧重人文价值观的培养。[5]
2.课程理念
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理念是“寻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案;超越信息技术教育仅仅作为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的思想”[10],认为“一定的课程框架能增加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跨课程学习的机会”。 [6]
中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3]
3.课程教学目标
印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倾向于从学习结果来分类,六个目标中都包含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影响较大。印度将社会道德教育单列成一大项,这提高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表明印度更强调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
中国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类,倾向基于学习内容的分类,受布鲁姆和加涅教学目标分类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较大。中国将社会道德教育包含在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而且特别强调文化价值的培养。
中印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都具有“双衔接”特征,即向下衔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向上衔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印度是螺旋上升地设置教学目标,三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设置既有适当重复,更有深化和提高。初中处于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中间层,起着“双衔接”作用。中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在“兴趣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四个目标方面同样起着“双衔接”的作用。[7]
4.课程教学内容
中国和印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涵盖的范围大致相当,都包括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知识、常用软件的使用技能、网络应用和人文与社会伦理价值观的培养等。但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包含LOGO语言的教学,中国还没有包括这方面内容。中国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设置的必修、选修模块,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印度以教学目标编排教学内容,中国以知识逻辑结构编排教学内容。
5.课程教学评价
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在课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方面,强调通过学生活动展示(Demonstrated By Activities)学生学习结果。“观察学生在学习和讨论时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情况来评价学习的结果”,[6] 对学习结果评价指标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中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时,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但只给出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内容。
中印在课程评价时都强调基础性和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印度似乎更关注学习结果。
6.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实施时,中印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印度在《课程指南和纲要》中明确了理论和实践所需达到的要求。中国则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时数和上机课时数。
三、启示
通过中印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之比较,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给我们以下启示:
1.注重以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课程内容
印度对中小学各学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做出科学详细的规定,注重以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各学段既有独立性又有继承性。印度通过向社会和学生家长推广信息技术,促进家长转变观念,督促少年儿童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9]
我国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同样规定了各学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然而,由于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有些地方非常严重,以致无法按《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进行教学,这应该引起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
我国应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制定课程标准时既要考虑各学段的独立性又要考虑继承性,还应特别关注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课程指导纲要》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拓展)模块,这在考虑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2.突出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强调对知识产权、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教育,注重病毒防范意识培养
印度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从其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六大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印度将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作为与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的目标,并且以相应的知识、技能、行动来评价。强调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保护和病毒防范,培养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认为病毒防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道德问题。[10]
中国也对初中信息技术社会道德规范教育提出要求,但没有详细描述用于该层面评价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笔者认为,中国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如印度,评价操作不如印度那样容易实施,我国应该细化这方面的评价指标,强化可操作性。
3.以学生学习活动的展示为依据评价学生学习结果
印度强调通过学生活动展示学生学习结果,这具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色彩。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和内容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技能、行为和情感价值,行为和情感价值的评价通过活动展示来进行更合适。这种做法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中值得借鉴。
结束语
中国和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各具特色。从比较教育研究的角度对两者的课程性质、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内容、课程评价、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印度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挖掘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也从另一个视角探讨了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为我国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提供帮助,为今后制定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提供参考,从而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高如峰,张保庆.比较教育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 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DB/OL].
http://www.ncert.nic.in/html/itcurriculum.htm.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DB/OL].http://www.edu.cn/20020327/3023657.shtml.
[4]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Foreword[DB/OL]. http://www.education.nic.in/htmlweb/ncert_it_curri_guide/sectionfiveappendix1.htm.
[5] 李 艺, 殷雅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 教育研究,2001, (10):57-61.
[6]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DB/OL].
http://www.education.nic.in/htmlweb/ncert_it_curri _guide/it_curri_content.htm.
[7]晓君.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005fo.html. (2008-11-10).
[8]CURRICULUM GUIDE AND SYLLABU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HOOLS
Curriculum Guide: An overview of IT- competencies and assessment at different school stages[DB/OL].
http://www.education.nic.in/htmlweb/ ncert_it_curri_guide/sectionII.htm.
[9]黄德群. 当代印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4,(9).
[10]刘彦尊, 于杨, 董玉琦. 印度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述评[J]. 中国电化教育, 2007,(1).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为了使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迅速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在强化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同时,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课程的信息化显得非常重要.现代教育技术除了让学生了解一般的教育信息知识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处理教育信息的能力,提高其综合信息素质.
1借鉴先进的学习理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大胆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论来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起符合信息化课堂要求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课改革深化的关键.现代教育技术课的改革实践,可以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构建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目前,比较成熟的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模式有三种: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由于学习者的社会背景、认知需求、情绪强度、知识准备、智力智商、构建过程等的不同,对同一事物、同一概念的理解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能简单判定好与坏,只要这种差异不被人为肆意放大就可存在.因此,建构主义要求,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营造真实的学习情景,展示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引导学习者通过多种途径来把握事物和概念内涵的复杂性,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概念的理解.建构主义还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让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完成意义建构,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习到意义建构的方法和策略.
将建构主义的思想应用到教学设计的具体环节和课件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探索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封闭的课堂环境.根据课程目标任务的要求,以真实事件或问题为基础,设计活动项目,让学生自主地到现实世界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基于传统媒体、基于多媒体和基于网络的不同应用环境中来解决问题,以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多角度思维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当今现代教育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教学设计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信息教育媒体的最新成果,让学生了解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而通过见习、实习与社会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小学信息教育的现状与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基于发展中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指导实际教学,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现其对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原则.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堂信息化的优势,配合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校园网操作技能、计算机基本知识、多媒体CAI制作技能、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远程教育教学技能等,开发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演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2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建立数字化学习环境
课程信息化要求把表现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经过重组替代固定化的课程内容,形成学科课程信息资源;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整合多媒体、超文本信息资源及适应知识探究的计算机软件构建学生学习的情境、氛围,帮助师生获得各种体验;通过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锤炼运用信息方法的能力,促进信息素养的养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问题解决和探究过程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教育信息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因此,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正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理想认知工具.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建立可以让学生自主体验课程知识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提高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这种数字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环境与协作学习环境两部分,自主性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考虑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性学习空间,来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发生.既能体现不同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也能够为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提供示例和帮助.因此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超文本方式组建的知识内容、丰富的案例和学习资源及自测题库等.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认识过程中通过对话与协作可以培养高级认知能力.通过网络环境的设计,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创设一个良好的支撑环境,让不同时空的学习者在该环境中通过协商、会话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设计应包括:搭建学习社区,在该社区中,学生之间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对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向指导教师或课程专家进行咨询以获得帮助;提供协作工具,如专题论坛、即时聊天工具等.以构建一个基于资源的开放性、交互性的学习环境.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习策略的设计,促进新的知识与学生所在专业的学科知识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教育技术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的教育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经过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立,协助学生构建开放式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框架,特别是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来达到开放式的数字化教学目的.在同一个教学知识点上,可以建立多个与其整合的不同学科和问题的作业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作业.
开发课件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数字化学习环境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让学生创作一些计算机软件作品譬如开发cAI课件,一方面培养研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在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学习课件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选择开发内容到脚本撰写、设计开发,都需要开发者进行反复审视、反复探索,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使其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潜移默化的植入学生的脑海,这既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过程,也是一个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学生达到自主地收集、判断、呈现、处理、创造和传递相关信息,实现教育课题有效解决能力的目标则水到渠成.
3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深化教学改革
信息化社会出现的信息大爆炸现象,直接导致了人们筛选信息的难度增大.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有效的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往往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赋予那些杂乱无序的信息以结构和意义,这是需要教师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面临着掌握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等的复杂性和技巧性,现代教育技术课的教师必须以较高的信息素养为基础,学会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精确、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协助学生构建一个开放式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在传统媒体和多媒体网络的不同应用环境中多角度思考、多方式解决问题和自我更新的创造能力的任务.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教育信息能力,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学生的自我参与程度.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指导学生创作一些计算机软件作品,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
从教学过程上看,现代教育逐渐由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进一步向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获取知识的模式转变.从教师的角度分析,这种模式主要是将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资源传授变为在教师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途径立体化的获取知识和主动性的建构知识.教学开始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开拓了新的方向和实践领域.作为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开发课题,亟须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信息素养.
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信息能力,才能将传统的平面化的单一结构的教材与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结合起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重视开发立体化的教学资源,研究启发性的教学策略,是现代教育技术课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实施教学时,教师往往只注重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的独立学习,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到底能给学生多少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也就是说通过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结构性意义的建构,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课的改革探索,既要注重从形式上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又要注重从内容上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策略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在培训的时间里,我坚持出席,不请假,不旷课,上课认真学习,认真完成作业,通过培训学习收获颇丰,对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教学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能很好的应用于实践当中,提高教学效益。在这里我粗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我们首先学习的是《动画制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flash动画软件的使用,我非常认真的听从老师的讲解,认真的进行实际操作,完整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堂上练习。掌握了flash动画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知道怎么样制作生动的动画效果插入到ppt的课件当中,又或者做成flash的课件。当然,由于培训的时间相当短暂,不可能完全掌握软件的精髓,我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进一步去使用和提高动画制作的能力。
在这里,我要诚恳的谢谢钟志军老师。他的讲课非常直观,能做到深入浅出,当我们碰到学习困难时,他能非常耐心指导我们,而且,他的讲课非常突出重点,又能分解演示难点,使我们在短短的两天半的课时里真正的进入了flash动画软件的门槛。谢谢你----钟老师,是你领我进了门槛。我在后续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把这个软件学好并在教学中派上用场的。
何斌老师教我们的《平面设计》,也就是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片处理的技术。短短的时间内,我也基本掌握了图片处理的一些技巧,回到学校里,我又请教了教信息技术课程的同事老师,我深深体会了图片处理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现实教学中,也是非常有用的一门技术。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软件的使用,通过培训,我懂得了如何处理图文,能使自己制作的ppt课件更完美,更有意境。
最后是李恒才老师给我们上的《常用软件的使用技巧》和《网络资源的应用》,这两门课程虽然都是我们常用的软件(ppt,word,excel)的使用,但是李老师教会我们很多不常用到的一些技巧和功能,通过学习,我觉得我对这些软件的使用更强了,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广泛使用的功能和更快捷的方法,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在,譬如,他教会我们批量处理ppt文字的方法,应用母板使课件统一美观,又如,他教会我们使用word里面的合并邮件功能,还有excel的统计分析功能,模版的使用等。关于《网络资源的使用》更是给我们很实在的指导,指导我们怎么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怎么去处理下载下来的资源,还提供了很多我们教学中很方便找资料的网站地址和一些常用软件都拷贝给我们,李老师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老师,事无巨细,只要我们常用的,他都为我们想到了。真心谢谢你!
短暂的培训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学到的只是我不可估量的,虽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东西,但是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为在个人,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提高,真正把相关的技术技巧使用到教学中去,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姜召,李炳煌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文章从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发,转而简述了教育生态学基本信息,再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提出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策略:革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态思维、减轻工作压力,遵守“耐度定律”、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生态学;农村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03-0062-03
项目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教研教改课题 “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基于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视角”(湘教通315);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召(1988-),男,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文将其简称为“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1]目的在于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本性地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进而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3]至此教育研究机构、学者、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以及一线的教师纷纷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7月,国务院颁布了未来十年教育的发展蓝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其中专列一章阐述教育信息化,开宗明义地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4]这说明了教育信息化是下一阶段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的工作[5]。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6],而“整合”的关键执行者则是教师,因此,研究提升教师“整合”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对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乃至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视角: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1976 年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科学术语。它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一门学科[7]。它以教育与生态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还原论、灰色系统等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国内外正在从两个角度展开研究:一是以教育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还有就是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目前,生态学成为研究和探讨教育问题的独特视角,教育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8]。因此,本文试图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怎样提高农村教师“整合”能力。
三策略:农村教师“整合”能力提升
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系统中,教师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决定着应用哪些技术以及怎样应用技术,即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是关键执行者。而教师种群中,农村教师又是中坚种群。农村教师这一中坚种群的思想理论、工作环境、学习交流、教学实施模式直接影响着他们 “整合”能力的提升。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生态思维、耐度定律、花盆效应、生态位的理念,对于提升农村教师的“整合”能力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一)革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是一种生态化的思想意识和认识方法,强调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理论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表现出整体性、关联性、进化性、平等性、共生性等特征[9]。生态思维是富含先进意识、现代内涵及人文色彩的思维模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运用生态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农村教师缺乏这种生态思维,“思想上并未真正接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0]。这是由于农村教师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信息技术进入后,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打破了原来封闭与稳定的状态,这相对于原有生态系统来说,“外部的新发明相当于外部入侵者”[11],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入侵者”。再加上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与外界接触、接受先进教育思想的机会少,习惯了粉笔加黑板、教材加教案、语言加表情动作的教学,农村教师定势的思维难以转变、进化,面对信息技术的“入侵”,教师本能的反应必然是首先从思想上,再从行动上抵制这种“入侵”。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其教育观念的支配”[12],要让教师们接收这种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入侵”,自发地进行“整合”,必须先从革新他们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上入手,即在“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13]――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双主体教育、终身教育、四大支柱教育、情商为主教育的指导,“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14]的基础上,使农村教师革新教育理念,进化教育思想,树立教育生态思维,充分认识“整合”是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必然产物,尤其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5]。不然,“整合”活动很难开展并持续进行下去。
(二)减轻工作压力,遵守“耐度定律”
谢尔福德在19提出“耐度定律”,含义是: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16]。如果将某种生物任何一项因子的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就可使一种生物灭绝,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耐受度,使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脆弱。同样,“耐度定律”也适用于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如果达不到或超过耐受度就会影响系统中的个体,进而影响教育生态的平衡及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教育生态系统中,农村教师处在违背“耐度定律”工作环境中。比如,由于师资缺乏,有的教师兼任两门以上的课程,有的教师还得额外开展其他各种教辅活动,这无疑使很多教师每天超负荷、超“耐度”地工作,大量透支体力、精力、情感。又如,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前两个“一切”可以说是教师的天职,但最后一个“一切”显然将教师的教育责任超限度放大了。这些都使得教师群体内心产生非常大的压力感。另外,“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绩效工资分配不公等使得中国中小学教师整体压力大,甚至出现亚健康。”[17]
由此可见,作为农村教育生态中坚物种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再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花大量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这无疑犹如雪上加霜,成为“整合”能力提升的桎梏,“整合”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农村教师提升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遵循“耐度定律”,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荷,为其创造适宜的工作生态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保障。
(三)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生态学上又称为局部生境效应。 “马厩里训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是这一效应的形象写照。它向我们揭示: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脱离现实世界的系统中,“千里马”的.体力和耐力很难生成。同理,如果教师进行“整合”活动时,闭门造车,忽视与外界的联系,那么就会陷入“花盆”之中, 限制其“整合”能力提高的空间。
目前,农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面临着诸多“花盆”,比如教师自身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具体学科课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整合活动处于一种半封闭的情形。为了消解这些“花盆”对整合的阻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注重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建立诸如“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样的学习交流与沟通模式,充分发挥“分享”的精神,使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时常组织教师相互之间观摩学习,实现整合能力的协同提升。其二,“整合”的目的是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在“整合”之前仔细分析、了解学生的诉求、特点,比如,学生的认识特点、学习习惯、视觉特征等等,并尽可能地通过面对面交流、电子邮件、QQ等方式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修改“整合”不适应学生特性的地方。其三,各学科课程才是“整合”的落脚点,各学科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整合的平台,这个平台的特点决定了哪种信息技术适合于它。再者,各学科课程规定了各自的学科目标,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偏离学科目标,不能仅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其四,加强技术与人的交互。技术并非是教学的奴隶,而是构建教学的积木,是具有主动性的行为主体,每种技术都具有自身的最佳适用范围,例如,对于讲授式或演示式的课程内容,PowerPoint比较适合,但它不适合于探究式的教学。“影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生态系统的交互、渗透,深入了解其特性,使其成为现实教学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上的术语,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教学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4个物种群落构成,这些物种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命种群”进入教学生态系统,马上成为了影响该系统的重要因子,改变了该系统的构成因子。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教学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重新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重新认定其“生态位”。
然而,农村教师受传统的或者多年的教学习惯这一因子的影响很深,导致碰到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难以参透、难以适应这种改变。这种不适应具体体现在“整合”的两种教学模式:一类是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另一类是过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等理论为基础。农村教师过分强调教师中心,将信息技术视同传统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辅助“传递―接受”的工具,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忽视培养学生“发现”的潜能,因而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过度突出学生中心,弱化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指导,导致“放羊状态”的学生自主学习,教与学的效率并不高。
这两种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有弊端,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两种模式的理论具有优势互补性――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奥苏贝尔的理论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好兼具二者的优势,它强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重塑教师、学生的“生态位”,实行“主导――主体”模式的整合课程教学,这样“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1):7-15.
[2]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J]。教育信息化,(12):3-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B/OL]。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DB/OL]。 .
[5] 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6.
[6] 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9):7-16.
[7]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8] 范国睿。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9] 邹冬生,高志强。生态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10] 蔡丽,张文兰。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现代教育技术,,18(6):5-7.
[11] 赵勇,雷静。肯尼斯・弗兰克。技术的社会性生命:学校技术传播的生态分析[DB/OL]。.
[12] 康慕云,姜健。浅谈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培养[J]。教育探索,2010(10):87-88.
[13] 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12.
[1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7-14.
[15] 邓树嵩,郭蕊,等。乡镇中学教师亚健康及职业倦怠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4):488-489.
[16] Weiser, M. (1991)。 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J]。 Scientific American, 265(3):94.
[17]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科的一门必修课程。电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及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在职小学教师, 使之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学历。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具体要求中提到:要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懂得教育教学规律。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学习,对小教专业的学员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们这门课程的学生有一个双重的身份,在我们的面前是学生,而他们的社会身份却是老师。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电大教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当中来。在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现有计算机水平和教学实际出发,采用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自己在教学中做出的行为以及对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反思实现理想与现实的沟通,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又使教师“学会教学”,使我们教师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
二、反思《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考核方式是否合理
课程现状:《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课程目前的考核方式是笔试。
在对学生的考核过程中发现,有些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总有不合格的现象,而有些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却得高分,从这一现象,我进行了反思: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否合理?《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是让小教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软件,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比如如何出试卷、统计成绩、做课件等。但这门课的考试方式却是笔试,这就容易造成一部分的学生不去实践,只背答案去通过考试。忽略了这门课程的实践意义。那么,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否合理呢?
建议考核模式:采取全国成人英语和计算机网络统一考试那样的模式。这种考试通过网上报名、缴费和预约考试,考生可以多次重复参加,既不需要门槛,也不限制次数。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考试的时间。我认为应该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考核应该改为机试。
三、反思学生的学习模式是否正确
学习现状: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没有操作性强的学习计划。学生总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放弃教学计划的制定,不明确《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本门功课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及时了解学生制定的计划和目标,监督学生实施计划,确保学生实现预期目标。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同时进行一门课程的学习,同时考试,往往容易造成差的学生失去信心,好的学生学得没有趣味。这样的设置是否合理?对学生的学习计划放任自由,教师不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又是否可行?
教学建议:(一)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打破年级界线。对电脑应用水平高的学生和具备上网条件的学员,以在线学习为主,来校集中学习为辅,给他们布置一定的课题,定期通过网络上交与课程有关的作业,学校提供所开课程的在线学习资源,提供在线帮助等服务。对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员,或者电脑基础差的学员,要求他们以集中学习为主,在线学习为辅,主要通过集中辅导或者电话咨询解决疑难问题。(二)辅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更新学习观念。开放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为成人,都有一份全职的工作,同时要照顾家庭,在业余时间学习,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强调面授教师系统讲授,自己被动,接受知识,针对这种情况,辅导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耐心细致和适时有效地向学生明晰道理,使其认识到主动学习和探索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制订和完善个人学习计划,转变学习观念,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念。
四、反思教师课堂设计是否得当
教学现状: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学生不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目的性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他们是所学课程的主人,才会主动去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并把它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学习目的。
教学设计不符合成人学生的特点。对于成人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浅的问题往往难以启齿,提出问题怕别人取笑,我们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建议:(一)教学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重课程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步熟悉<<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比如,把使用电子邮件和上网浏览放在本课程的开头,学生以后提交的每一次作业都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一项,这样老师也容易了解学生的水平,并通过这种方式跟学生联络、沟通,及时地加以指导。(二)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例如,在学习Power Point演示文稿的时候,可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课件吸引他们的兴趣,然后布置“任务”就是回家用自己工作中的一个教案来做课件,有问题的下次课带来大家共同讨论,这样,学生上课的任务就跟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在了一起,教学就可以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
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只有这样,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参考文献
[1]高利明主编.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2]吕华兴.电大开放教育课堂面授存在问题及对策.电大理工, .2005 (2) .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082-02
突飞猛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发展到以信息和知识为主的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其课程设计也应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在信息技术浪潮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现状
1.课程门类分布不合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不利于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学校课程也应适应这一变化。然而,当今职业学校的课程设计大都受本校办学模式制约。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课程设计之间的联系,导致课程设计不合理。
2.课程设计没有考虑实际的人才需要,定位不科学。在课程设计的目标定位上,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没有考虑现实和未来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职业教育中重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但现实是并没有对人才标准的科学定位。
3.课程设计功利性太强,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短时间里培养专业技能,减少了文化课程的课时,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对于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
1.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逐渐凸显,职业技术教育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推广,职业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主动转换角色。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必须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和开发,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教师是学习群体的组织者,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这对传统的师道尊严和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
2.对教学管理者素质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化设备为基础,包括校园网、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以及教学、办公、管理等各类应用软件的开发利用。这些基础设备的运用,要求教学管理者的素质与之相适应,其素质影响办学成效。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选择
1.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特点。
(1)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为主,学习内容是国家规定好的,课程资源也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课外活动、校本课程等很小的范围之内,并且要求学生、老师都要尊重课程内容,课程死板,没有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媒体及信息化课程的增多,职业教育课程资源明显增多,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原本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受到挑战。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和共享性,丰富的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
(2)课程注重筛选实践性的信息进行教学。信息流量越来越大,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信息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媒体网络课程带来了大量的资讯,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要面临信息的筛选,这就促使学生要学会选择实用的信息。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要突出实用性,为社会输送应用型、实践性的人才,因而要重视实践性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打破信息课程设计体系条块分割的界限。在信息的筛选中,要将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内容等融入实际的信息课程建设中去,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筛选出符合实践性课程的信息进行教学。实践性课程包括动手操作的实验、模拟试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则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在筛选实践性信息中为学生的专业进一步提高、发展做铺垫。
2.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选择的因素。
(1)学生素质方面。大学扩招使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逐渐降低,学生的文化课水平、道德素质、学习习惯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各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实行的是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学习期限多为两三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既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好专业技能,教学效果有限。
(2)职业教育的功能。近几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与一般的打工者是有区别的。初职培养普通工人,中职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可以开数控机床或对汽车进行全方位的维修……以技能型为主体;高职则是懂理论和实践的,也就是灰领。
3.信息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改革的方向。应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学校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
(1)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信息时代,课程设计应依托于社会现实,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才能。以信息学为例,它主要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要学会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网络传播。信息技术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根据本区域、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丰富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以灵活的课程设计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未来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
(2)依托信息技术,培养实用型人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和拓展,课程设计的内涵也日渐丰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为本地的经济建设服务,这就要求其课程设计要立足于对经济发展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既符合国家的统一要求,又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满足本地经济对于实用性性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
[2]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9).
[3]宾厚等.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市场,2007,(36).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计划06-2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0-09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09-08
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06-29
新课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09-11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06-04
逸夫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06-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小题及答案10-03
信息技术教育学07-02
脱盲教育信息技术常规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