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

(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是要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⑵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

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 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和传统“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 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 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众所周知,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实际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多年来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若不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二)“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2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同时也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是较早应用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 比如各个大学开设的信息技术专业、相应的课程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如果想要建立创业型大学, 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融合, 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利用信息化强化学生知识面, 拓宽学生眼界。但是从目前来看, 信息技术并没有给教育带来大的变化,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 没有突显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正能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信息技术似乎成了鸡肋。在教师岗前培训的时候,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培训过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课件制作等内容, 但是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从侧面说明教师没有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所带来的真正实惠, 学生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乐趣, 因而导致一段时期以来大家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茫然。

1 国内外发展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互联网开始蓬勃兴起,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事业也在中国开始起步。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技术升级, 中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10年, 中国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把教育信息化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并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和“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建设目标, 2012年中国教育部进一步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把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存在的问题

目前, 很多职业院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职业学院教师缺乏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教育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才能带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树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和外界环境都要为学生服务, 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2. 职业院校硬件环境建设不协调

虽然现在的职业院校都在不断的建设为数字化校园, 并且也在建设数字化校园里有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建设完后还需要长期的、经常性的进行建设和维护, 而职业教育在后期的维护中往往欠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就导致数字化校园有形无神, 导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程度低。

3. 学生的信息素养低

目前职业院校的生源绝大部分都是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 这部分同学最主要的特征是自制能力不够强, 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学习方向, 在搜集资料, 查找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欠缺, 而且学生容易被网络中各种信息淹没, 很难准确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资料。

3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 从该院校在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上的一些做法上谈一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1.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而教育教学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变化,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的方法也要随之变化。而职业院校的老师就需要定期进行培训,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手段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另外, 学生也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定期培训, 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平台。

2.在平时教学中, 以“五会”为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 要以“五会”为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而五会标准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通过每门课程的教学, 学生在进行项目时, 自然而然的就会对查找信息、处理信息进行锻炼。而且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鼓励学生组成创业团队, 进行创业活动, 在课程中设置职业生涯发展课程, 教导学生创业方法, 在学生进行创业时, 要学会调研市场, 定位团队创业目标, 进而为创业团队服务。在组建创业团队的过程中, 学生很自然的就会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提炼, 达到创业的目的。

3. 加大对数字化校园维护

数字化校园是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硬件基础, 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对维护数字化校园重视, 教师努力建设和维护数字化校园, 学校管理人员对维护工作进行考核。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是单单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 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彼此促进。既要让信息技术要进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创建新的教学结构, 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还要根据新的教学结构, 发展新的信息技术, 使两者达到相辅相成,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和谐相处、相互渗透, 构成一个整体的活动或过程,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圆满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戴芳.中职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董莉利.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J].教育探索, 2009.05:73-74.

[3]周德富.浅议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策略[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5:35-38.

信息技术与动力教育的深度融合 篇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标志。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从学习、教学、科研到管理的全面数字化。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这一要求,得到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很多中小学校都在探索和实践。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遭遇技术瓶颈

实施“动力教育”模式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评价的过程中,遇到了评价数据量大、增加教师工作量、纸质手工操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如何快速、准确、及时地评价,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自主开发、校企合作,构建信息化环境

1.自主开发评价模块

要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处理机房,专门进行评价数据的程序管理,自主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处理软件。只要输入原始数据,就会自动生成评价结果,方便快捷。原始数据的输入,学校统一安排时间,由各班综合素质评价部的两名信息执行委员完成。

2.校企合作,开发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

学校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学校特有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评价数据的处理和评价结果的生成全部实现数字化、自动化管理,教师和学生在家就可以通过上网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瞬间就可以完成,大大提升了信息处理能力。同时,“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升为可以便捷操作和学习推广的管理模式。

三、数字化管理平台简介

数字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学校管理、动力教育和教学管理。其中学校管理包括校园办公、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师档案管理、专用场馆管理、班级管理等。

1.学校管理

(1)校园办公

校园办公系统可以帮助学校实现无纸化、零电话现代化办公。系统内置功能包含了信息发布、留言管理、请假管理、日程管理等校园日常办公功能。

(2)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师岗位编排、课表管理、教师备课管理、教学周检、教务周历、教师批改管理等功能,方便教务管理人员进行教务管理工作,提高日常办公效率。

(3)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系统为学籍管理人员提供入学分班、学籍导入和录入功能、学籍查询、奖惩统计、Excel导出功能等,大大简化了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

(4)教师档案

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对教师的信息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灵活的信息检索功能,可以任意设定查询条件,并指定查看的结果信息等,方便学校对教师档案的管理工作。

(5)专用场馆

专用场馆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对图书馆、实验室、音乐教室、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等专用场馆使用的申请、审批、统计,有效解决场馆的使用冲突,便于场馆使用安排,随时可以统计场馆使用率等。

(6)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系统是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联系纽带,通过这个平台有效地将三者整合在一起,方便学校管理,学校、年级、班级、学生的相关信息及时告知家长和学生。

2.教学管理

(1)考务管理

考务管理系统包括考试安排、考场安排、监考教师安排、考生安排、考试信息统计等功能。

(2)网上阅卷

网上阅卷系统包括答题卡制作、条码制作、考场安排、试卷扫描、网上阅卷、成绩分析等。

(3)成绩管理

在成绩管理系统中,教师通过设置考试,然后把考试成绩录入或者导入系统,教师可以针对单次考试进行多维度查询分析,分析指标多达数十种。

(4)图书管理

图书管理系统使学生和教师网上查询、借阅、归还图书成为可能,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和教师积极地去看书,对借阅图书的学生进行积分奖励,给学生和教师创造读书的空间。

(5)资源分享

资源分享是按照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结构,构建符合学校教学特色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案、教案、课件、试卷、习题、课堂实录等的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同时学校购买教学大师资源库。

3.动力教育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单一的学业考试结果不可能反映一个正在发育成长中的学生各方面发展状况,更不能预示他(她)的前景。强调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系统从思想道德评价、科学文化评价、运动与健康评价、审美与表现评价、实践与操作评价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实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成长动力,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不断提高,逐步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核心的“成长动力教育”模型。到学生毕业时,系统自动形成贯穿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全面、科学、公正的终结性评价结果,并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

(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系统包括教师常规工作民主评价和教师工作绩效积分项目评价两个部分。其中教师常规工作民主评价包括学生和家长评、互评、自评、专家评等多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单独维护一套评价题库;教师工作绩效积分项目评价包括考勤、教案及试卷、作业批改、教育成果、听课记录等平时积分项目评价。教师常规工作民主评价和教师工作绩效积分项目评价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同时对教辅人员也进行学期教辅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每年教师节百花奖奖项评定的重要依据。

四、数字化管理平台用户

数字化管理平台用户包括:平台管理者、学生、家长、校长、教师、各办公室人员、年级干事。为了使平台高效地运行,学校数控中心组织了多次分用户培训、定期数据审核和平台优化、召开相关领导的会议。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管理平台必将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 篇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学校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课程整合是经常要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我经常要和同行一起讨论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他课程中,信息技术给其他课程带来什么。答案是思路的拓宽、知识面的拓宽、教学方法的改变,等等。那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教师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且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他们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是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我认为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的转变是一个突破和飞跃。从单机到联机到网络的贯通必然会改变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课程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对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自己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协作。

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不同时代的人学习方式不同,技术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未来五年,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们期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和生活。我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基于云计算,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念也在去中心化;工作日益协作化,从而引起了学习活动组织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使得信息资源和社交关系更加充足,更容易获得,这越来越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迁,包含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强调在课堂中开展更多基于挑战的主动学习。因此,我认为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应该分几步走。

第一步,采用双重视角,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复合交叉领域,具有多重观察视角。采用双重视角,就是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融合是两者相互靠近,相互优势互补,寻求共同点与连接点,产生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融合要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流程革新与系统性改造,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提供人本信息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信息技术更多表现为文化性的存在和精神性的存在,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强调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改变人们过去秉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就是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

第二步,加强教学创新,推进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学创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教学创新内容及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教学手段创新。学习的平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载体,是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再适用,代之以学生个性化学习,学生间讨论、师生间交流,班级面授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学生平时的各科进度,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趣味性强、与各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设置几个任务,由学生自主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扩充自己的资源库。具体做法如下。

设置任务:利用所学知识,搜索相关信息,扩充到自己的资源库中。语文:关于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物理:关于声呐的定位;科学:金属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历史:对陈独秀的评价;地理:对黄河污染的研究。

完成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两名水平较高的学生。每个成员选择一科,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在网络上检索信息,下载下来,最后由小组成员们一起将信息汇总,扩充到资源库中。每个小组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研究,使学生积极协作,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各组互相交换成果,互相点评。

老师总结点评。

在组织这节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整合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驱使他们自主地去学习。这样就会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应用到实践中。

第三步,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创新

我们可以将教材转变为学材,开展超级开放课堂,将课堂鲜活地再现在各类电子设备上;应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也符合通用设计原则。教师要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自学,学习内容尽可能结合学生的个人经验,采用更多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采用更多项目式任务促进学生学习。

总之,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5

1.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多媒体上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激发了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真正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能有效辅助教学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提高45分钟效率.2.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6

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培训 走向深度融合的行动设计

大庆市肇州县红旗小学

李晓慧

摘要:

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是可以被教育教学利用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把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课堂上充分呈现出来,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乐趣,最终建立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融合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学生记得结果而不研究结果如何得来;只听不思、唯书至上、为师独尊等。这些传统的习惯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不能自主自愿的去学习,通过信息教学的传递,能更好的激活课堂教学。

一、利用网上学习交互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实践活动。

二、刺激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通过师生互动,整堂课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概念“活”起来。

三、行动步骤:

第一阶段:练习应用白板、解决技术问题 第二阶段:建立资源库

第三阶段:实践教学中反思、总结、整改、继续学习

四、日程安排:

5月15日——20日 制定规划、理论学习

5月21日——26日 建立学习小组深化学习、订立行动方案 5月27日——31日 初步建立资源库

6月开始在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调查、分析、反思、总结

五、预期目标: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7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000年10月第一次出现在研究者的视野中,十余年来,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已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并没有对教育的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2]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深度”是指(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融成一体。可见,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的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的教学环节中。

何克抗教授在《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一文中指出,“融合是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3]杨宗凯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融合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创新变革,他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革”。[4]从两位教授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就其本质、深度和意义都远远地超越了“整合”。虽然当前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通过研究文献,结合其他专家学者的观点分析后,笔者将其内涵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教育目的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最终培养出适合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信息技术不仅是工具,也是改变者,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善原有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

第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要选择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化的平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更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面临的问题

虽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在全国各地已经大范围地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广大教师和地方学校来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三大问题。

1.观念与机制

(1)学校对于深度融合理念的认识落后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教育目的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但是,当前大部分教师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难以脱离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只关注升学率、学生的成绩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缺乏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系统设计要求的深层次认识,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缺乏科学性的融合,最终也只是播放多媒体课件,这种融合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可见,学校对“融合”理念认识的不深入,从而致使行动落实上缺乏力度。

(2)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完善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校本教学信息化建设绩效的重要原则[5],目前很大一部分学校虽然在硬件设备资源建设上领先一步,但由于缺少适应信息化发展的管理制度,缺少与信息化教师绩效考核相适应的新的机制,导致学校管理不到位,发展缓慢,教师主动性差,进而未能使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教师与学生

(1)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实践水平,深深影响着融合的质量与教学成效。[6]虽然目前教师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上可以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备课等。但在深度融合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思想,提高融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

(2)学生主体绝对化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竟“腾空”了自己,使课堂放任自流,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不受监控、自由学习讨论的现象不断涌现,师生间的交流少之又少,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3.网络与资源

(1)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

网络环境对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起支撑作用,没有网络或者网络环境不健全都阻碍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促进教育信息化,我国推出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7]自提出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高潮,但在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没有硬件设施与网络环境的支撑,何谈融合?

(2)高质教学资源匮乏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需要一定的教学资源支持。[8]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真正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却很少,当前有大部分教师认为课件的制作过程有些复杂繁琐,因而从课件网站中下载对应课程的课件,稍加修改后就将其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可想而知,这种课件能有多少真正适应现实课堂。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正是由于这些主观与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推进速度缓慢,特别是在大部分农村、偏远地区等,信息技术还只停留在被看成是转换与传递教学内容的载体的层面上,并未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改变当前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因而,要真正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落到实处,解决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将是当务之急。

1.观念与机制的更新转变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校对深度融合理念的认识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势必会带来全新的教学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首要条件,但这对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的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对学校的教学模式、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呈现等方面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早已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挑战。

现代教育观念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做出的必然反应,是当前研究和实践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新观念追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即教师并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教师必须要重塑角色,全面认识融合,追求深度学习,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学习和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园网资源,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切入点,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不断深化对融合理念的认识,使之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适应。

(2)创新机制,持续发展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经之路。只有先有了管理信息化,才会有教育教学信息化。因此,学校要把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创新紧密相连,加快管理制度的创新与绩效考核创新,建立一套协调发展的系统化运行机制。

2.教师与学生的进步发展

(1)抓住教师培训的重点,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而信息技术本身的迅速发展又给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带来更多的挑战。[9]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前提。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新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要求,但当前教师有效驾驭技术环境开展具有融合特征的教学实践能力还不足,基层学校缺乏稳定、较好素质的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并且信息技术使用方法不当,滥用、误用的现象普遍,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迅速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师的能力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David Kolb)提出的“成人经验培训圈”理论对教师的培训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他对教师培训的实际意义在于:培训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仅要求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而且要求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来消化吸收新的知识和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理解,同时还应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新的知识与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10]他认为对成人的培训想要取得成功,必须经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阶段。

成人培训的四个阶段

在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四个阶段的内涵如下所述:

第一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培训新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具体技能及其与教学成功融合的应用经验。

第二阶段:教师必须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注意仔细观察和思考培训中的新经验。

第三阶段:教师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革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概念,形成逻辑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四阶段:教师要灵活运用培训后形成的新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学设计理论,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设计决策。

(2)加强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多重培养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面认知融合,以保证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的教学设计除包含基本知识外,还要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素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等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启发和引导学生在网络化学习中发挥友好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努力做到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共同发展,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3.网络与资源的建设管理

(1)合理规划建设,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

随着网络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开展,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应用在各学校中得到了普及,因此建设既能够充分地运用网络资源,又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育环境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已成为各地方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层面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各地区与促进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组织机构要创新体制机制,以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成立开发小组,加强系统研究。学校层面也要做到以下两点:1为能运用新的信息设备,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2指导教师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做到课堂教学的创新。

(2)整合资源,选择优质

教育资源建设始终是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点任务[11],学习资源的质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就当前来看,一线教师很难在资源网上和学校的资源系统中找到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资源,对此,笔者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给予了建议。

学校层面:区级学校应联合建立集中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成立资源管理小组,对来自不同资源系统的资源进行过滤、分类、整合,以方便教师查阅,为广大教师提供适应区域发展的课堂教学优质资源。

教师层面:教师在选择资源、设计资源、修改资源、整合资源时,要真正做到三思而后行,保证选择的资源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包含有教学设计的思想,努力做到“少索取、多产出”。

结束语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教学;融合

自20世纪70年代起,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国课堂改革拉开了序幕。把信息技术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变传统课程的弊端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出现众多问题。本文从语文学科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中的问题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界定,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使之成为和谐自然的有机整体。简单地说,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使之与学科的教与学有机融合。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融洽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忽视了平等地位与共同目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深度融合是许多专家和学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命题。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把二者的融合看成“1+1=2”的模式,这样容易导致融合课堂的教学模式、目标的设置与实现上出现偏颇,特别是会忽略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此外,我们很容易造成融合中两者地位的不平等,把其中一个当成另外一个的梯子,工具性色彩过于浓烈。

2.忽视了人文性

人文性,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特征。可是,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它的人文性。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同信息技术融洽过程中,情感与价值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过程

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最重要的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明确教学目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使教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化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再局限于狭隘的教学活动中。社会发展变化了,我们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就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中亦是如此。阅读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我们重视它,是因为我们不再满足于读,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做学问,更根本的是学会做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呢?就笔者而言,可用简单的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如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借助美丽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等。

3.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课程融合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二者不能被公平合理地对待,在实践教学中,顾此失彼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应该把融合看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并借此来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我们表面上似乎掌握了很多,可是,具体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许多问题。面对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过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创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更好融合。

参考文献:

[1]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3):110-114.

[2]丁杰,韩秋枫.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5).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9

刘相明

摘要:以信息、通信为核心的技术(ICT)兴起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认知。在其影响力逐渐深远的今天,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小学数学这颗“明珠”因同ICT技术融合的深入而愈发彰显其光芒。本文试图以ICT与小学数学为研究客体,以其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浅析ICT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及改变所引起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信息技术

ICT 小学数学

深度融合

2011年,教育部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全新发展目标,力促达成结构层面,教育系统的根本性变革。从1998年的“整合”,到2011年的“深层融合”,课改历经了多级跳跃式发展。深层融合强调突破地点和时间限制,推动技术与教育的双向、对流式改革,在整合的基础上加大对课程学科、教与学的工具及目标层次的深度挖掘,借助ICT技术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及时教学。

小学数学作为个人思维框架的基石,历来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枯燥抽象的学科特点,让众多小学生望而却步,成为阻碍学科自身发展的“拦路石”。随着融合深度的加强,结合学科特性,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激活学生热情并主动参与思考、避免知识点的机械式灌输成为可能。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展示数学思维

以往教学中,数学模型及公式长期占据着教学的难点,抽象的理论推导往往将学生挡在门外。随着融合的推进,利用动态展示,化抽象为具体的推导方式,愈加渗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

以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为例,据笔者教学经验,学生往往在V=S×h公式的应用中存在短板,究其原因是对公式本质的不理解。模型制作的耗时性、场景利用的局限性使得实体模型的利用率并不高效。但在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动画等的并行、交互的技术支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柱体的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动态图,并借此将圆柱体以帧数分解的方式,充分还原其向长方体转变的过程,将抽象的公式动态化、具体化,加深学生思维理解性记忆,真正做到触类旁通。

(二)借助网络资源,实时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及资源的匮乏、流通的不畅,严重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发挥及探索学习的欲望,众多想法的开展也因此而“夭折”。信息技术深度走进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意味着老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为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为例,笔者在以往只是通过言语或板书的形式将该节涉及的知识点展示出来,以达到教学目的。但此节涉及许多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仅通过苍白的语言表述,便试图于短时间内掌握多个存在交叉重叠的知识点存在困难。然而,随着“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老师在讲授同样此节内容时,可适时插入相关网络资源,例如有关大月、小月典

故视频的播放;设计配套通关游戏,利用闯关模式,攻克及巩固相关知识点。调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寓教于乐,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切实营造一个有声有色的课堂环境。

(三)利用数据流量,了解兴趣侧重方向

面对“讲解方式是否有趣”、“是否喜欢这种模式”等问题,学生因老师权威的形象,往往难以作答。纵然老师有心想要了解教学内容的反馈结果,通常也无法确切探知学生真正的诉求。然而凭借ICT技术的兴起,借鉴购物网站的推送模式,为班级学生建立个人账号,在一定时间向学生提供浏览账号中学习视频的机会,学生可以自我选择想要观看的内容,而并非被老师强迫灌输学习知识。老师可根据后台数据,统计班级观看视频种类,了解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好及接受程度,借助ICT技术建立起的反馈机制,利用后台数据统计,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调整成为可能,真正达到教、学之间的“供需平衡”。

二、正面效应的体现

(一)教育鸿沟的缩减

ICT技术斩断了地域同时间的限制,使教学资源变得触手可得。随着融合的深入,ICT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往教学呈现方式历经几届学生都无大的变化。同发达地区相比,偏远地区的数学教学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鸿沟越拉越大。ICT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壁垒,在教与学资源的获

取上,显得更为公平。资源充实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微课的上传,使得老师在交流学习的同时,不断更新自我教学方式,即便是常规知识点的教学,也因此变得更为生动、鲜活。而资源的获取,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对相关延伸知识的了解也更为充足,使学生在基础阶段的数学知识储备并不会被拉下太多。可以说,信息技术有效的缩减了教育鸿沟,并在逐步实现着教育公平。

(二)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学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体,生性烂漫、天马行空。与此相对,数学具有极度理性的学科特点。这位于对立面的特性,使得小学数学的推进始终保有障碍,这种冲突在传统模式中尤为明显:老师念经式的教育压制了学生想象力的肆意挥洒;学生一边记录板书、一边理解记忆,效率低下。这一切在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都仿佛拥有了解决之法。对追求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因参与度的提升,迸发出主人公的热情,进而使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在学生看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所营造的全方位感官体验的学习氛围是其所向往的,在这里任何的跳跃思维,都因网络的存在而得以印证,这被慎重对待的感觉,反作用于学习之中,故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三、结语

ICT技术,再同课程教学的融合深度不断下沉之后,也渐渐走下神台,以推动教改整体前进源动力的身份为教学工作者所熟知和认可。围绕信息技术、以缩减教育鸿沟、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所铺设的大网,为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提供了四通八达的发展路

径以及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08)

[2] 李敏娇;汪颖;《走入“深度融合” 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6)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应用为驱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投入,增强硬件水平。

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2012年以前,全校近百人的一线教师只有三台计算机用于办公,全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发展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化工作环境是前提。学校先后购置了58台计算机,安装了电子备课室用于教师备课。光纤接入互联网,为所有班级安装了“班班通”设备,真正实现了 “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加强培训,提升认知理念。

针对教师信息素养普遍较差的情况况,我们先后开展了日常办公软件使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优教班班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使用等培训。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最大的困扰是认识和观念问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存在相当多的认识误区,仅仅把教育信息化当做一个辅助手段,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内容、实质,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认识不深。为此,我们开展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系列讲座活动,给全体教师“洗脑”。通过培训,逐渐形成了“业务领导要懂,专业人员要精,骨干教师善研,普通教师会用”的局面。

(三)建立团队,发挥示范作用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组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研修团队,培养学校信息技术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通过团队骨干成员的示范、领引,形成一支教育信息化专业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四)开展活动,提升应用能力。

鼓励探索基于我校“学、教、练”三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先后开展了电子白板应用技能竞赛、教学资源(课件、微课程)设计大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优质课大赛及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展示、备课组网络教研展示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三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五)开发资源,提高应用水平。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质教学资源是关键。为了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优质教学资源的需要,尽量缩短教师备课的时间,减轻教师负担,学校先后购置了“学科网”、“现代教育网”等教学资源。最近,又与“优教通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签订了使用协议,持续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另外,我们在购置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自主开发能够满足教育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利用“优教通”为我们提供的网络空间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

主要成果

构建了网络环境下“三段式”教学教研模式。

“三段式”教学教研模式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课后。如果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划分,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

1、“三段式”有效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地位的界定。对于教师来说,“三段式”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三段式”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设计的过程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知识的因素,又要考虑技术和媒体的因素。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我们组织教师利用“优教通”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这样,教师集体形成微课程、学习指南、课件等教学资源,既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又要注重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巩固与延伸。将这些资源上传到教师空间方便学生预习。

“三段式”所呈现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动参与,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教师的教学反思、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的空间,教师间可以互访,实时交流沟通。

2、“三段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三段式”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学习指南”等学习资源,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当然这些拓展和延伸的内容要有梯度、有层次,既照顾全体又照顾个体。

借助网络环境实现在课外的有效时间内,既可以与教师沟通与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又可以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围绕教师讲的内容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局限,进而不会学习。“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构建了“学、教、练”三部分结构型课堂教学模式。“学”即“三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进行“激学”; 组织学生使用学习空间,展示预习成果,进行“导学”;独立自主完成检测,进行再次“自学”。

“教”即“三教”。学生对“先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课堂中新加的问题请同伴帮助解决为“对教”;对教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小组其他成员帮助解决为“组教”;经汇报展示和评价后,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导教”。在“对教”和“组教”的过程中,学生适时使用平板电脑等数字终端帮助同伴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练”即“三练”。学生对不同层次问题进行“自练”,同时进行自我总结,盘点收获,提出新的问题与疑惑;学生所在的组交流收获、提出疑问、进行小组或组间互动式的“组练”; 在“自练”和“组练”环节中,学生使用数字终端进行训练,训练结果及时反馈教师终端,教师根据反馈结果,选择有益于提升认识、排解疑难的问题进行“导练”。

三、工作设想

(一)建立开放教研新模式。

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需要得到更多的专业支持,单纯依靠面对面的传统教研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第一,针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工作时间、空间的“异步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优势,组织开展网络集体备课和网上教研。第二,突破了教研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增强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鼓励教师与名校、名师建立网络教研共同体,建立起校际与学科相交的教研网络。

(二)建立资源共享新平台。

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为核心。号召全体教师参与资源建设,力争三年内,建设包括教育设计、课件、微课程、试题、教学反思等全类别,覆盖全学科、全课时课程资源库,并逐渐形成优质资源遴选机制。

(三)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新探索。

在继续强化信息技术在“三段式”和“学、教、练”教学模式应用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基于新理念、新技术的教学模式。一是“生成性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信息技术环境下临时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临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鲜活、生动、时效,一改课本教学资源“千篇一律”的弊端,师生在“陌生”的教学资源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过程,自主达成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二是“基于移动终端”教学模式。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是未来课堂必然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电子书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学生通过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与教师端的电子白板百行交互操作,利用移动终端回答问题或选择答案,计算机软件及时的分析结果,教师根据评侧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利用平板电脑实时扑捉课堂上的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发展过程,并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交互,深入探索。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课堂教学;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进度的有利助手,因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掌握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未来教育目标的实现,适应和创造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有助于当前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科技,网络,收集大量的信息应用于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未来的美术教学中将发挥着不可估计的优势。下面从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简化教师备课环节,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前需要美术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方便了教师备课,上课。在备课环节中,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可在网络上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信息进行筛选,选择更适合课堂,适合学生学的信息。在教学中一些课需要教师示范制作方法,相对比较抽象。教师用语言描绘和示范制作方法都很难让学生很好的接受,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让教师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如用课件把基本的内容和变化的过程表现出并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看。这样教师教的省心,学生学的满意。比如在上中国美术鉴赏课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和第七课《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时,将美术欣赏资料的光盘装进光驱,当欣赏经典作品时,只要鼠标一点,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能用声音和图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的美术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运用单一枯燥的说教、学生乏味地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鉴赏课上可以展示有关的图片资料,并且配上声音等信息让学生进行鉴赏认知。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师的经验,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更能直观明了的传达信息,掌握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中国美术鉴赏的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一课,由于鉴赏的大多是古代的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平常很难接触到,学生比较生疏,平时的关注程度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品种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就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的图片拓展了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眼界,也让学生加深了印象,更好的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当然这样的例子在每课都能应用到,可见信息技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让我们博古通今,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与我们学习。

三、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高中学生长期处在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轻视美术学科,对美术学科不了解,存在误区。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学生也逐渐变得活泼起来,开始重视美术课,并且认真的参加到美术课的学习中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上中国美术鉴赏的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民间美术这一美术领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来自民间,运用展示于民间,学生们也会随时感觉它的存在。因此,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重在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要引导学生懂得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保护的自觉性。同时通过本地民间美术的特色,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东岗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复州皮影戏,运用信息技术将这些民间美术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自觉的以当地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傲,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学会尊重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形成保护意识。又如在外国美术鉴赏的第八课《新的探索——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和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都联系了本地区的特色,运用信息技术将大量资料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了解其价值,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拉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为教学提供活泼、轻松的课堂气氛。更能让教师和学生在互动的教学环境下进行交流。

总之,信息技术在现代美术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堂中有的放矢的实施,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和做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张颖(1984-),女,辽宁大连人,职务:瓦房店市第二高级中学美术教师,职称:中学一级,学历: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本科毕业,研究方向为高中美术教育。

倡导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12

1.深度融合的界定与分析

2012年3月, 教育部发布的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第六章指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中的重要发展任务, 其中说明,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1]。

随着文件的出台, “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一词逐渐出现在众多理论研究之中, 而“什么是深度融合? ”、“什么程度属于深度融合? ”、“如何融合? ”、“融合与整合的区别? ”等各项问题众说纷纭, 其中, 众多观点主要集中在“什么是深度融合”与“如何实现深度融合”两方面。

1.1什么是深度融合

对于“深度”融合概念的界定, 各方学者意见略有差异, 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不同于整合, 寻找新的途径、与方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改变教育的系统结构, 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之类的‘修补’。 ”[2]张永涛、藏志超等教授与其持有相似观点, 认为“融合必须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改造与流程革新, 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3]。

有些学者认为, 信息技术则无需对教学系统结构进行改变。 杨宗凯等教授认为“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活动的各项要素, 引发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内容等环节的深刻变革, 并可推动教育模式和学习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创新”[4]; 解文明、欧少敏等教授也持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观点。

1.2如何实现深度融合

对于“如何实现深度融合”这一问题, 学者大致支持“由内而外进行融合”与“借助外因进行融合”两种观点。

“由内而外进行融合” 的观点以何克抗教授为主支持[5], 其认为“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 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具体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 余胜泉教授认为“突破既有体制制约, 以信息化服务为核心, 推进教学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实现优化和变革”[6]。 张永涛、藏志超等教授认为, 重点在于教学方式方法“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创新搭建新型学习平台, 个人空间, 通过学习者主观能动性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7]; 解文明等教授持有同样的观点, 认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 “创建新型教学方式, 建立课堂教学与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8];胡晓松教授观点中“以教学手段创新为起点, 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教与学关系乃至教书育人进行一系列的创新, 创设有支持的自主学习的全新教育模式”[9]也体现了这一点。 李玉顺教授则认为, 深度融合的重点在于教师, “以提升教师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提高技术辅助下的教与学方式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水平”[10]。

而另一方学者认为,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要通过外部条件进行促进, 李仁和教授认为, “慕课 (MOOC) ”是促进融合的重要途径, “借助外来新式教学理念, 网络开放课程 (MOOC)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并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涉及信息技术和教育工作两个方面, 而教学一线的教师是主要方面, 真正需要将人才与设备向一线教学倾斜”[11];而陈凤燕教授在其论文中, 主张“通过翻转课堂对其学习过程、教学流程进行观测、监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 从而降低教师经验对教学实效影响的权重, 进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12]。 王峰与丁书林教授认为,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中, 教育技术装备起到重要作用。 丁书林教授提出“应使教育技术装备与理念、课程、教育模式相融合, 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13];王峰教授也指出, 通过“‘六个网 (网络核心课程、网络教师团队、网络学习空间、网络考试测评、网络学分银行、网络管理系统) ’建设, 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14]。

而笔者看来, 深度融合不但要体现在内部模式与教学手段的融合之中, 不仅仅作为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手段的更新, 而且要通过外部环境促进融合, 通过外部软硬件平台的构建提供实现基础。 只有内部与外部的同时转变并行发展, 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中,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应当是由内而外的, 内部是关键, 外部是物质保障。在内部融合中,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性教学, 信息技术已作为一项教学要素, 与教学紧密联系, 而不再是辅助与依附的关系。 而在外部条件中, 不仅需要信息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与配合, 而且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供可能性。

2.1内部融合路径分析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中, 不仅是教学手段的融合, 而且是教学模式的革新。

2.1.1教学手段的融合

传统教学中, 讲授法作为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 通过“灌输式” 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每一个传统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仅靠语言即可完成的教学, 对传统教师来说, 无疑是轻松易于完成的, 而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则可以通过不断进行重复讲授与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掩盖。 在信息技术出现后至今, 通过信息技术的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 而部分传统教师并未意识到其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差别, 抵触或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通过“PPT”代替传统的幻灯片与板书, 通过图片和视频代替传统教学挂图与课堂实验, 信息技术单纯只作为省力或辅助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而多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还会使学生过于兴奋而不易掌握课堂。 至于课前与课后的应用, 部分教师更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是一种学生自发的课外补充知识的行为, 与教学无关或不能直接影响教学。 教师的不重视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出现停滞与阻碍。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第一步, 则是教学手段中信息技术的完全融合,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授课内容, 不只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而作为教学的必需要素之一。 不仅如此, 教学手段的改变不单是课中的信息技术使用, 课前课后也通过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测试、反馈、答疑, 学生也能通过教学平台获得其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 课前课后的教学也能与信息技术紧密联系。教学手段中的信息技术的融合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而是全方位的, 对课后与课前也需广泛应用, 真正将信息技术作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要素, 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其他类型的多媒体的替代品。

2.1.2教学模式的革新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最重要的一步, 是教学模式的融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完全适应信息技术的融合, 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单纯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每一点, 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适应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学活动主要由课堂中教师讲授完成,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知识的获取方式多为教师讲授, 信息技术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为学习的主导者的情况并未改变。 由于教学活动集中在课堂中, 课前与课后主要为学生的自主预习与课后自我的吸收内化, 与教学联系不甚紧密, 新知传授的教学重心依旧在课堂中,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主要在课堂教学中, 由此造成信息技术的生存周期只局限于每节课堂学习, 而课前与课后与课堂的非紧密联系性使得信息技术并未能够全面覆盖教学活动, 未改变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仍仅为教学手段的丰富, 无法深度与教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必须将信息技术完全覆盖教学活动, 必须加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紧密联系性, 将课堂讲授的内容逐渐向课前课后平均, 加强三阶段之间学习的前后联系, 使学生通过三阶段均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获取学习, 教师也可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进行掌控教学, 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 改变课中学习的教学模式, 将课前课中课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围绕整体进行全面教学, 信息技术在其中作为导引, 全面贯穿课前课中课内三个部分, 淡化教师的教学主体性, 变为学生主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将学生作为主动获取知识方,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的纽带, 完全融入教师活动之中。

2.2外部融合路径分析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中, 仅仅凭借内在因素进行转化无疑是缓慢且收效低微的, 外部因素的刺激也作为加强融合的有力助推。

2.2.1先进外来理论的刺激

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传入国内, 大量新式教学理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些新式教学理念有相同的特点: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部分理论甚至其实现根基即为信息技术支持。 大量国外先进教学理论的引入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巨大冲击, 同时, 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带来了无限可能。

慕课 (MOOCs) 与翻转课堂等先进外来理论的出现对中国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以信息技术为根本的教学模式使人们意识到教学活动中也将信息技术作为主体, 教学活动不再仅限于教师讲授, 而内容与手段也变得灵活多样, 教师为主体逐渐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教师的作用也不断向主导转化, 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有了新出路, 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急需推广与应用。

2.2.2外部软硬件条件的供给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中, 外部物质基础是固不可少的, 首先, 良好的硬件条件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起到物质保障作用, 信息技术教具的使用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 而且为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物质可能, 外国先进教学模式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也将信息技术支持的提供摆在首要部分。

其次, 软件的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教师来讲, 教学的范畴不仅局限于课内的教学, 课前的准备及课后良好反馈的收集也至关重要;而对于学生来说, 能够提供课前预习与课后进行答疑的平台也十分必要。 建立良好的软件体系, 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的教学与反馈平台对于信息化教学无疑是如虎添翼的,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也不再局限于在校时间与空间, 随时随地的沟通与反馈为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丰富的教学平台的内容与功能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与书本, 教学活动得到质的飞越, 使信息技术变为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物质基础。

3.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模式

3.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 一个新兴教学模式兼顾了教学手段的改变与教学模式的革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有力地影响着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其独特的“课前通过视频学习, 课中内化吸收”的教学模式, 不仅解决了教学手段中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 而且通过课前、课内、课后的三阶段紧密联系, 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课前, 信息技术作为独特的教师讲解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 而教学的主体, 不再是教师, 而是面对着教学视频的学生。教师制作视频只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指引者, 灵活多样、非强制性的教学视频将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学生掌握着“学什么、怎么学”的主动性, 不仅加强了信息技术的依赖, 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 提升了教学质量;课内的内化吸收阶段,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出现在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 视频中的重难点总结使学生再次对知识点的认知理解进行深化, 电子版的、通过交互式回答的课堂测试也比普通纸质版、 上交后批阅的随堂练习有更高的效率, 教师能够当堂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动向, 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 这无疑是有效且易行的;课后教学中, 信息技术不仅发挥学生对教学视频“再浏览一遍”的复习作用, 同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学生反馈的收取与汇总, 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 加强课后再学习。

对于我国的现有教学模式来说,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信息技术的融合方面提供了极佳选择, 其不仅通过独特的教学模式对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进行重新定义, 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中教学各部分模块的内容与职能, 而且通过教学重心的偏移将学习的主体向学生转移, 教师逐渐变成指导者, 教与学的界限逐渐模糊, 传统的教与学的硬性关系逐渐向教师主导下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向转变, 同时, 对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也直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联系变得无比紧密, 使得信息技术作为开展教学活动中最根本的物质基础, 变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3.2教学管理网络平台的构建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外部条件来说, 仅仅大批量购入硬件设备, 通过设备数量提高融合度是远远不够的, 硬件设备多少并不是融合程度的评判标准, 而仅仅是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支持, 而真正能使得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 是硬件设备的使用对于教学活动产生多大促进作用与有利影响, 以及是否能通过软件平台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进行掌控。

构建良好的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则是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最好的外部条件支持, 完整的教学管理网络平台的应用使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宏观管理。 从课前的教学视频的制作、学生观看学习条件的统计、课中资源库的调用、试题构建、课后反馈互动、作业布置等各方面全面进行管理, 教师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管理, 在课前的活动中, 教师利用平台作为视频的发布方, 不仅可以通过平台制作视频, 而且可对学生点击率、观看时间等学习状况做初步统计,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大致把握;而在课堂中, 管理平台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资源库, 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内化吸收方面进行有效的知识资源的支持; 课后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再也不受在校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反馈, 信息化的作业布置下, 学生提交的作业可以通过平台自动评阅并对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系统性统计, 便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掌握。

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管理网络平台, 可将课前、课中、课内三部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有机联系在一起, 信息技术的平台的搭建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牢牢地结合在信息技术产物之上, 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使信息技术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新要素, 信息技术终将与教育深度融合, 牢不可分。

摘要:针对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观念, 各家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深度融合”观念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只有从内部与外部同时转变, 才能真正有利于深度融合”的结论 。同时, 对深度融合的路径进行分析选择, 指出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深度融合更好的实现模式。

上一篇:五分钟演说稿下一篇: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