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学(共10篇)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应有价值。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同时,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序,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误区一 技术学习是教学目标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ffice、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
1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代被人们称为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信息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决定要素之一, 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信息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各行各业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趋向于信息, 谁拥有了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 谁就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
20世纪, 世界在信息与信息技术上的竞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展开的间谍战, 其实质就是信息战;七十年代, 超级大国为了发展经济, 增强综合国力, 在打军事间谍战的同时又打起了经济情报战, 从此, 信息及信息技术的作用在经济领域中迅速得以提升和放大。
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提供保障。当某一种技术或文化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时, 社会就呼唤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之中。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公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全面实施普及性的信息技术教育, 是信息时代向教育发出的强烈呼唤。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需要教育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掌握使用者的技术水平。
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之日起, 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日新月异, 它的先进性每天都在接受着新的挑战。某个行业的发展一旦得到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 这个行业立即就会显现出无限生机。各行各业的先进性和效率总是以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使用者的技术水平为基础的。而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取决于教育。教育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掌握了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的劳动者,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也就不能够得到发挥, 进而本行业的先进性和效率也就不可能实现。由于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因此, 培养劳动者掌握信息技术就不是某行业或某一社会领域的问题, 而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这样, 由国民教育来承担这项任务就成为必然。教育, 是信息技术推广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3 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进入九十年代, 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各国的支柱产业, 美国是这样, 日本是这样, 中国也不例外。目前, 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
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 其市场发展对教育的依赖性更强, 人们的信息意识和技术能力对信息产业市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生存, 用站在山头向对方喊话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现代信息产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相反, 当公民有了强烈的信息意识, 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他对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要求就会更强烈, 进而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市场需求。世界公认, 美国九十年代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 归功于八十年代末兴起的信息技术教育。而我国要想使信息技术产业得以良性的持续发展, 不强化国民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不行的。信息产业既是基础性产业, 也是尖端性产业, 因此, 没有信息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各行各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4 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当今世界是一个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世界, 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军事、经济和教育。而高、精、尖的信息技术既是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军事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更是改善教育手段的关键。科技与军事的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来提供人才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占领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抓住了焦点也就抓住了制高点。信息技术是竞争焦点中的焦点, 信息技术教育是制高点中的制高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要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就必须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 支持国家安全的两个要素, 一个是军事安全, 另一个是经济安全。现代战争就是信息战 , 未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信息经济, 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国民信息技术素质, 对于巩固军事安全、经济安全, 提高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从战争情报信息处理到战况分析再到武器装备和战争指挥, 战争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军队官兵的高素质之上的, 其中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素质。
世界普遍认为, 国民经济发展中, 自有知识产权贡献率越高, 发展的持续性和经济安全就越有保障。目前, 美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外知识产权占有率是6%左右, 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国外知识产权的依赖性却占到了53%以上。我国信息产业对国外知识产权的依赖性可能还高出这个水平。国家军事、经济信息收集处理的技术和设备若对他人形成依赖性, 这对国家安全将是一种很大的威胁。而彻底改善这种状况的根本出路, 在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在于信息技术的国民教育。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应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堂实践证明,学生从信息技术中习得的知识及课堂教学效果与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和课堂教学效果相比,并没有显著优势。值得探讨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当前学习的价值在哪里?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教学目标和方向。课堂是学生学校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教学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改造,有效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完成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迁移,培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变革,为学生思维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1.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使命
1.1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探究问题
创新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问题的解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学生只有独自面对问题,并且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问题时,才能最有效学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应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将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究的问题,设计各种探究性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问题。
1.2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交流和互动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相互间交流与协作的能力。要求学校注重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包含课堂上的互动,而且包含课后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课本的互动、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互动、与网络学习资源的互动等。甚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不同文化、地域、知识背景等之间的互动,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
1.3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
学习任务和活动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应引导学生善于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弥补知识的不足,并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
2.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
2.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情境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极具吸引及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①问题梗概,主要包含产生问题的背景、人物、事件等。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或利用信息,为学生实践和获取知识信息提供支持。
②问题。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将课堂知识隐含于问题之中,吸引学生探究和解决。
③问题可操控空间,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问题的可操控空间,使学生自由操控问题因素之间的变量及问题元素之间的关系,想象其结果及结论。
2.2应用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思维的悬梯
①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心智。学生在问题环境中可以将一些认知工作转移给计算机,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进行更加先进的信息处理提供机会。例如:日常学习中,学生遇到复杂数学运算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不仅可以确保运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②应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随着科学知识发展,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有限生命里将所有知识都掌握。网络可以作为学生庞大的知识库,充当学生的记忆系统,当学生需要某种或某类信息时,只需输入关键字就可查询到相关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③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不同,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呈现多样化,不同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假设和推断;如果他们能应用信息技术互相交流、沟通、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每个人的认知空间就会在无形之中扩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超级大脑”。
3.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专业水平和技能
可以认为信息技术是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专业课”,对学生现在学习和未来工作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开放性,可以采用分组探究实践的教学方式,有意识设置不同学习层次,其中既包含广大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又包含对信息技术有兴趣、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自己探究的内容。这样设计可以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后可以做其他学生的小老师,相辅相成。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求,又可以不断提高水平高的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
综合上述,信息技术教育价值不仅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深远的在于提供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还对个人能力的无限扩展提供了有效方法,应用海量信息技术资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已成为每个人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可行方法。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然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建立在对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之上,因此应用信息技术为问题解决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交流、探究及对知识的反馈决定着学生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咏.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2]史晓俊.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新课程,2012(3).
1.教育信息技术
2.教育信息技术 3.教育信息技术 4.教育信息技术 5.教育信息技术 6.教育信息技术 7.教育信息技术 8.教育信息技术
9.教育信息技术 10.教育信息技术 11.教育信息技术 12.教育信息技术 13.教育信息技术 14.教育信息技术 15.教育信息技术 16.教育信息技术
重点资助课题 重点资助课题 一般资助课题 一般资助课题 一般资助课题 一般资助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一般课题 青年专项课题
廖东升 阈下信息技术视域下的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研究
李超英 网络教学资源课堂在线应用研究
李健 基于web的职业院校顶岗实习与就业管理平台的研制 陈德平区域性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研究
刘祥国 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杨锦荣 高校区域机构知识库联盟建设研究
马振中 网络共享机制下的学前教育数字资源库建设研究 刘友成 现代信息技术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黄有全 高职工科教学做网络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谭晖 微博与大学英语写作的结合范式研究
孙爱武 基于职教新干线的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研究 邓亚明 基于构件模式的成长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杨玲玲 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研究 刘罗仁 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
闫翠萍 知沟理论视野中新媒体环境对湖南农村学校影响研究 孙娜
新兴网络技术对教学方式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电化教育馆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湘潭大学
长沙师范学校(专科)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怀化学院
第一章
信息化社会教育得新理念的三个方面?
答:
1、数字化学习理念——学习方式根本性的变革,可以通过web主题综合学习模式、基于目标的学习计划、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来达到数字化血虚的目的。
2.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学习内涵和功用的变革,只有每个人都具有较高的学习意识和良好法人的信息素养,家庭、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组织才能共享知识,形成学习型组织,整个社会才能成为学习化社会。
3、学习是学习者自我意义建构——教育中哥白尼式的革命,注重以学生为本,创设一种真实情景,通过协商,让学习者在与外界知识进行顺应和同化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意义建构,在重构认知体系的过程中拓宽其全球话视野,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信息素养的概念?
答:
1、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主动地开展收集信息、判断信息、处理加工信息、表现信息、创造信息、合情合理地发送或传播信息能力的培养。
2、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二选一)
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得区别与联系、关系?
答:信息技术教育是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如何看待计算机。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且是唯一的学习对象,培养的是信息技术技能;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并且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培养的是信息素养。
第二章
知识:是一种信息,知识是在对数据和信息理解的基础上,以某种可利用的形式,高度组织化后的、可记忆的信息。
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分类分析方法、结构简化方法、相关分析方法、预测决策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以及数值,其数据是有结构的,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等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做出判断,其数据是无结构的,需要较周密的思维能力。
联系:它们相互统一、相互补充,定性分析是基本前提;定量分析使定性分析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第三章
信息素养是由什么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组成: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构成;
关系:构成信息素养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信息观念在信息素养结构中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伦理道德是保证信息素养发展方向的指示器和调节器。
问题解决过程可划分几个阶段?
答:可划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怎么培养批判性思维?
答: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面对做什么或相信什么而做出合理性决定的一系列思考技能和策
略。
批判性思维可通过七个方面进行培养。1)教育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态度;2)注重问
题情境的创设;3)为学生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4)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并使之理解;5)指出证据与根据;6)确保探讨课题的时间;7)加强与认知训练。
第四章
网络生态危机是指什么?
答:是指由于人们对网络的滥用、误用污染网络环境,使网络生态失调,危急网路安全,严
重影响网络的运行。
第五章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答:是人类对新生代的品德、性格、智慧和心灵进行培养与塑造,从而更好地实现传承和创
新人类文明的目的。
第六章
如何系统构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P128
第七章
什么是校本课程?
答: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
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四个阶段)
答:1)需要评估;2)确定目标;3)组织与实施;4)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涵义和内容?
答:涵义:综合实践活动室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活动,体现
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的概念?目标?表现形式?
答:概念:何克抗教授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表现形式:1)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3)研究型课题,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第八章
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螺旋式课程?
答:根据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应该考虑到小、中、高有体系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应以超越学科界限的综合学习为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中学阶段基础上,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并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素养培养开展问题解决学习活动;在高中阶段设置“信息技术”学科,设置以培养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为中心的技术和知识独立学科,以强调内容的专业化,以便与高等教育相互衔接。
何克抗教授总结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法的步骤?
答:1)教学目标分析;2)情景创设;3)信息资源设计;4)自主学习设计;5)创作学习环境设计;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7)教学模式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包含哪些要素?(理解记忆)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关于学习的含义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1.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2.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3.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4.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学习共同理论的概念?
答: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在公共的学习环境中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参与、活动、会话、协作、反思等活动建立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知识文脉”的团体。
几种常见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及其设计策略?
答:1)多媒体课堂与“支架策略”;2)网络教室环境与“教练策略”;3)Schoolnet/Internet网络环境与“建模策略”。
第九章
什么是教学模式?包含的要素?
答:教学模式是指引导到特定学习结果的步骤或程序。
要素:指导理念、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评价。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基于方案学习)?特点?以及步骤?
答:“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对主题和专题做深入研究的教与学的实践型模式,旨在把学习者融入到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习者积极进行探究与发现,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以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
特点:情景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协作性。
步骤:确定研究主题、收集信息、应用信息、制作并展示创作成果。
第十章
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分别是什么?
答: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技术,通过小组学习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实现个体及合作伙伴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协作学习意味着知识不是直接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在理解概念和应用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主动地对话、交流而形成的。
校际协作学习是什么?开展方法步骤?
答:是指Internet开展校际共同主题学习活动,并关注在不同学校间学习的差异性,学习这一差异性,并相互利用这一差异开展学习,由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相互认识,并开展共同的调查研究或作品创作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形式的学习。
步骤:确定学习内容、确定协作学习的对象学校、建立具体的教学计划、制作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网页、分别进行网下实践活动。
第十一章
校园网是什么?
答:校园网是指基于Internet应用,提供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兼顾教学研究与学校管理,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第十二章
“校校通”是什么?
答:就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支架吗实现网络通、办公通、管理通、资源通。第十三章
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政策是什么?
答:是一个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长期发展的方向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方针与步骤。第十四章
远程教育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
答: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而成的一种新型教育与教学体系。
特点:教学上的交互性、教学资源的普遍共享性、教学时空的延伸性、学习理念的终身性。第十五章
课程整合案例WebQuest书p277
任务驱动是什么?
答:是一种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用任务将教学内容贯穿,使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网络以及其他媒体获取信息,自主地学习新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是关键,任务能否驱动教学是衡量任务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十七章
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研修方法主要有几种?
答:主要有骨干教师培训、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校本研究、反思等。
第十八章
什么是学习文件夹?学习文件夹评价的实施步骤?
答:学习文件夹是指用于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系列表现作品、评价结果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系统收集。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以项目实践活动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的特点,确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为了让我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操作的优良品质,在开学之初,我对全校的初一新生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学前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分析学生,把握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开学初,我设计了针对初一新生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参赛情况”、“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态度”以及“想对老师讲的”几大板块。根据调查表的分析(见图1-图10),力争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
调查结果统计: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现状统计
学生中有90%左右的对键盘分布较熟悉,认为自己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正确的有15%,62%的学生觉得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基本正确,有23%的不正确。当然,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还要通过观察才能证实。如果确实如学生的自我认识那样,我们就有必要发挥前15%的学生的作用,对后23%的学生进行帮助,从而加快学习的进程,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统计数据中知道,对于使用wrod编辑电子小报、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应用软件,在“基本能按要求操作”层面以上的学生占50%左右,完全不会操作的有45%左右。怎样才能让操作熟练的那16%左右的学生有新知识可学而不是“吃不饱”,又要让不会操作的学生“吃得了”而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以上统计数据是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还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角度,了解班级差异很有好处。
3、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
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中“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是较大一个板块,是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能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既是学生最想学的,也是实际中非常需要的知识。所以我把这些作为了解学生的切入点,设计了本次问卷。
在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中,有近70%的学生渴望多学,“不想学习”和“学不学无所谓”的总共只占6%,说明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强烈的;有选择地学习者为24%,说明当代初中学生有思想,也有主见,这对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以及设置学习任务都有很大的挑战性。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不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教好信息技术课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制订教学策略
分析学生、分析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驾驭学生和教材,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
教学策略是关于教学决策的谋略。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度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为提高教学效率,极大地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根据学校软、硬件条件较好,学生群体基础较好、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强烈的要求,并努力想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水平的实际,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进行教学,适当删去与小学重复的学习内容,研究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如在练习鼠标和软件的使用时,指导学生用《画图》软件制作富有童心的作品来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用word来写作文和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情境启发”、“协作学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老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所谓“情境启发”,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一条超时空的隧道,把网上的和光盘里面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广阔天地,提供学习环境,增强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
“协作学习”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协同、帮助、分工等形式,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任务驱动”是指学生按照教材或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小老师”适用于教学内容为一些同学已经掌握,或者还有代表作品的情况。让这些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演讲者的成长,有利于激发听讲者的创作意识。让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也是让他们与学习伙伴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当小老师讲解作品制作的方法,能锻炼口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其不断成长。对聆听者来说,演讲者是同学、伙伴,展示的是自己熟悉而感兴趣的内容,这种亲近感是老师无法替代的。同时,自己同学能制作的,我也能制作甚至会更好,从而一种学习的欲望、创作的热情很自然地被激发起来。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就会有内在动力的支持,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的教学策略,我认为在初中阶段中可采取讲解接受模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低碳,信息技术,无纸化
Low-carbon Education means to take measures in all aspect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 and save
energy as well as protect the environ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low-carbon education.
低碳,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无疑是2010年全球关注的词语之一: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已然深入人心。
据调查,我国在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对于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促使整个教育系统的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低碳型教育的理念已进入人们关注的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视野。显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实施无纸化教学,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还将在整个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的历史时期,促进教育走向低碳型教育的新型发展模式,为国家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带来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资金的大力投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各中小学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发展迅猛。我省农村中小学,2004年配备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实现校校通,2008-2010年,教室装备多媒体,实现班班通;同时,校园网站、局域网、电子图书等均已普及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诸如以上信息现代化环境,为叫响教育“低碳”奠定了基础,创下了条件。
1 信息技术让办公无纸化,教育管理叫响低碳
随着网络在教育行业的迅速发展,教育机构的管理重点已向信息流跨越。信息流更多地体现为电子文档,鼠标轻轻一点,文件、表格、通知、消息等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教师眼前,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每天一到办公室,教师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准备随时接收各种通知与消息;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能在网上进行学生学籍管理,行政和教学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如学校通知、教学计划、总结等都通过网络上传。更值得重视的是,信息技术势必实现办公智能化,比如排课软件的应用,使原本费时头痛的排课变得简单而科学;电子表格的函数应用,使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统计变得简单而科学,使评价教师教学业绩的量化数据远离手动操作造成人力和时间的高消耗,从而使教务统计变得简单而科学。教育办公自动化,无纸化,更是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节约了办公经费,实现了教育的管理低碳。
2 信息技术带来获取知识方式及途径的变革,促进教育走向低碳
我国上千万的大中小学生每年使用的课本教材和教辅书籍,在木材的砍伐、纸张的生产、印刷等每一个环节,都造成了大气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所以,现代教育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所幸的是,世界已经处在一个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变革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信息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的革命,物质体现就是信息存储方式的转变。当下,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还必将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这样,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再是课本教材和教辅书籍唱独角戏,电子书等信息技术媒体悄然登上教育的舞台,已经向知识获取的方式及途径叫响了低碳。
3 信息技术助推教学手段现代化,引领教育走向低碳
2010年新年伊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1)作出了我国出版行业走向无纸化和低碳型出版的重要决策。
同样,教育行业走向无纸化和低碳型,其中重要的举措就是变革教育信息的存载方式,努力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发展电子书,资源局域共享等等。自20世纪末以来,计算机、多媒体、电子图书不断地在教学领域普及推广使用。宜都市教研室2009年底,自主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并在短短半年多时间,积累了自小学到初中全学科全学年数以万计的教学教研资源。宜都市陆城一小,以资源库为依托,在今年率先搭建电子备课平台,完全实现了无(下转第88页)(上接第73页)纸化办公与备课。正是这些现代科技把教学手段现代化变成了现实。而且,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设备电子化、兼用形声呈现教学信息、对教学内容作一定的变换“处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适应性强等方面的特点,拓展了教育的时空,使传统阶段教育向现代终身教育发展成为可能,引起了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改变了教师教学环节的呈现方式,让各环节从纸质载体发展到信息技术媒体的变革,极好地引领了教育走向低碳。
4 信息技术让课堂简约高效,实现教育的低碳课堂
低碳的课堂,追求的是让每一个孩子愉悦地学习,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关于感官与学习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视觉、听觉而获得的知识分别是83%、11%。这表明,最好的教学手段是视听结合、兼用形象与声音来呈现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对于声音的呈现,凭借广播或录音机尚能实现,可试听结合、兼用形象与声音的呈现终是可望而不可及。目前,宜都市各中小学班班通、电子白板已经得到普及推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声光电影,让课堂变得节约简单省力省时。例如,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几何画板,构筑两个圆的动画,便可轻松呈现内切与外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人物性格,利用视频剪辑,截取影片相关片段,简约高效,让课堂叫响了低碳。
21世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主旋律。低碳型教育是中国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历史和后代负责的实际行动,信息技术必然成为其强有力的助推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具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这样,在农村地区中小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成了急待研究并解决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黎加厚.低碳型教育的信息化之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2).
根据教材,七年级的学生第一章是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由于这个内容理论知识较多,所以,为了让学生掌握要点,我用Word制作了导学案,把本节内容设计为填空题和选择题,希望学生在自学的過程中完成这些练习。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应该会在30分钟以内完成练习,之后核对答案就可以提交作业了。而我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学生整整完成了一节课,居然提交上来的作业还不到20人。我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打字速度太慢,并不是他们没有找到答案。
第二周的信息技术课,我给学生电脑了安装了金山打字通,让他们利用里面的“速度测试”,每人设定10分钟,我来记载大家的打字速度。10分钟后,大家的速度让我大失所望,一分钟在5个字以下的同学占了三分之二,突破一分钟10个字的同学全班屈指可数。我问大家:“你们平时上QQ吗?”居然有十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没有QQ号。此时我觉得打字必须得练习了,否则上课的难度将增加。
在第三周的信息技术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认识键盘、了解键位图的分布和手指的位置,然后进入金山打字的键位练习,牢牢记住每根手指负责的键位,最后我让他们打开金山打字通里面的打字游戏。学生此时十分有兴趣,都兴致勃勃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有的学生选了“警察抓小偷”,有的选了“青蛙过河”,还有的选了“打苹果”。我要求他们必须把手指放到正确的位置玩游戏,刚开始学生不习惯,经常被“Game over”,后来我告诉他们,每根手指会负责上、中、下三排对应的字母键,不管按了哪里的键,手指都要记得迅速回到基本键的位置。
打字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此时有人发现虽然手指位置是正确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很快就“Game over”了。这时我和学生一起玩“警察抓小偷”,我的速度要快多了,他们发现我的眼睛是不看键盘的,是盲打的,他们在惊叹的同时也反思了自己。
之后几周的信息技术课,我会每节课给他们15分钟玩打字游戏,他们很有兴趣,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练熟了指法,打字速度也在提高。到本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准备在七年级举行一个打字比赛,评选出打字高手进行奖励,学生听说这个消息之后都更加努
力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游戏来练习指法,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让我对之后的教学设计开始高度重视,既然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学科,何不让它以特殊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到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在小组竞赛中提升技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成果。
眭琳玲
由渝西学院教师带队,我们重庆市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一行32人于2004年11月底飞抵上海,对上海市的信息技术示范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小学。期间考察了这两所小学的校园软硬件建设、聆听了校长、教师们的经验介绍、观摩了示范课、进行了座谈讨论。考察结束后感受很深,受益颇多,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示,鼓舞了干劲,故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寄予笔端,以便与大家交流。
一.学校概况
二.校园环境
上海汇师小学的校园环境设计充分考虑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学校环境充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主义关怀。一进校门,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向世人昭示着她不寻常的历史,在环境布置上,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彰显着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无论是橱框里陈列的学生制作、还是走廊上、墙壁上张贴的书法、剪贴、小报、绘画等,都让我们感到这所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学园,更是儿童自由发挥的乐园;而北蔡镇中心小学却别有风格。校园环境优美,有全塑胶操场、小花园、假山水池、象征“智慧结晶”的雕塑、学生艺苑书画廊、双语天地等,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无论是教学楼还是操场跑道,都显得很宽阔,有气势,呈现着浓烈的现代气息,体现着一个现代教育意义上的大教育理念。
三.硬件设施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两所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当然首先要考察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汇师小学是90年代中期引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开设得较早,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除电化教室、电脑房、信息工作室外,每个教室均配有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和电脑。已建成了完善的校园网。硬件建设非常先进。北蔡镇中心小学也有电脑房、舞蹈房、图书馆、乒乓房、闭路电视、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室、阶梯室表演厅等设施,硬件建设稍逊于汇师小学,但该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却别具特色,网络的利用率甚至高于汇师小学。
四.教学特色
北蔡小学很重视科技教育、艺术教育,成立了科技、艺术兴趣小组,一贯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因此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遵循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的原则。学校以自主教育,双语教学,信息技术教育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每年举办的“艺术节”、“科技节”、“教学节”、“体育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北蔡小学遵循学习的规律和教学规律,促进人的发展,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该校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现在:
1、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团队学习的组织形式,以文本学习与超文本学习为学习的内容,展开“小学生社团”和“网上学习”两个项目的研究与实践,集中力量开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建立健全多元、开放的学习评价制度,激发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质量。
3、这种学习不仅是在学校范围内,更应该是在广阔的社会。
4、在学习的过程中,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成为主流意识和自觉行为。该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地融入了“网络”的元素,他们在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方面具有很丰富的经验,并且该校的网络利用率非常高,“网络”教学及宣传成了该校的一大特色。目前,学校还将陆续推出一批探索性课题。
除了聆听了学校领导的教学经验介绍外,我们还听了两节示范课。我们所听的课中,无论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还是高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都跟我们过去传统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差别,过去那种老师提问学生作答的乒乓球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见了,我们所看到的是生动活泼、富有生气的课堂,在老师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活动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通过动手实验、合作讨论,表演,既掌握了知识,开拓了思维,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老师们能忠于教材,但却不照搬教材。他们更加注重把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重知识技能训练,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韩春清
-----如何应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中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七课《使用剪贴板》。本课是针对六年级学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选定工具进行选取、移动、复制等操作。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规定信息技术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怎样使孩子们都乐于学习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创造性地改革和优化教学工作,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挖掘出鲜明的信息课教学的特色,使学校、课堂成为少年儿童成长的乐园,学生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主动学习新知识。主要的措施是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滋有味的一种活动,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启发和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于是课前做了很多准备活动,下载了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猴哥》,准备了《分水果》、《西瓜》、《虹猫蓝兔》拼图等画图文件,还有一个能激励学生完成任务的“龙虎榜”。
自认为课堂中的一切准备非常充分,接下来开始我的教学过程吧。
按照准备好的教学环节,先播放《猴哥》鼓励学生一起唱,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西游记人物,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他们。很多学生都喜欢猴哥,没有喜欢八戒的,这一点和我预想的一样。我提出为什么不喜欢八戒,学生说了很多八戒的缺点。于是开始我的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及时弥补自己的缺点,今天八戒就一改往日好吃懒做的毛病,主动去山里采了些果子来给大家吃,你们愿帮助八戒分水果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我完全调动起来,这使我很高兴。接着帮八戒分水果,给猴哥分香蕉,给师傅分桃子,一切都按着我的预想进行着。心里正美着呢!却发生了令我始料不及的事情。每项任务的完成我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比赛,要求是每组的每个人都要完成任务,才能把本组的红旗插到龙虎榜,目的是鼓励大家互相学习,养成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好习惯。布臵第一个任务是帮助八戒变出四个西瓜,这一任务是第二小组首先完成,他们小组的小红旗就抢先占领了龙虎榜第一的位臵。其他三组当然是不服气了,这时就听到第一小组的小组长轻声的对我说:“老师,他太慢了。”他用很嫌弃的表情指着旁边的同学。我没太在意,只是随意说了声:“你帮帮他。”接着第二个任务开始了,一起完成“大家放风筝”。这一任务第三小组的同学抢先完成,还没等我宣布结果,第一组的小组长站起来气呼呼的说:“:老师!我们这组不要他了!你把他分到别的组吧!”我愣了,全班静了,教室中听课的老师也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向了那个“他”。只看“他”满脸通红,头恨不得低得不能再低了,如同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似的。是啊!孩子们把集体的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是他影响了整组的成绩,当然会有身负重罪的感觉了。我走到了这个同学面前,细声地问他:“你不会这些操作方法吗?”生答:“会”。“为什么总这么慢呢?”生答:“我也不知道,总是感觉追不上其他人。”通过这两句简单的谈话我知道他的性格内向,做事慢。我的目光转向了小组长:“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同学们分组活动吗?”生答:“为了让我们互相帮助。”“非常好,如果每个同学操作的速度都一样快。那我们还用分组,还用互相帮助吗?”生答:“不用,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刚才实在是太着急了。”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我笑了。没有说再多的话,只是接着进行以下的教学活动。
课后静下来,想了很多……
每位授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对此,若处理得好,则会风平浪静,海阔天空;若处理得不好,遇会招来是非,甚至会影响师生情绪。如同上面的例子,如果在小组长第一次向我提出嫌同组同学慢,当时我再多一些细致的开导,就不会有接下来的“突发事件”,也就不会使这两位同学都感觉到尴尬。课堂教学是师生在教室特定情景中的交流和对话,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备课考虑不到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求认真备课,强调充分的准备,尽可能估计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在课堂上要处理每一个你眼中的小事。特别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因为涉及到教学对象的多差异性、教学内容的多灵活性、教学环境的多不稳定性等诸方面的因素,课堂教学的备课犹显重要。只有教师坦然面对课堂中的偶发性,积极应对课堂中的意外或问题,课堂才会有弹性和活力,也势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只有首先辩证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出现的意外情况,才有可能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处理课堂教学。
通过这个案例特总结以下几点处理突发事件注意事项:(1)要及时: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教师要迅速即使地进行处理,否则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我在这堂课中处理的就不及时。(2)要理智: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出人意料,扰人心烦,但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切忌急噪、冲动、感情用事,而必须做到沉着冷静、判断正确,感情要克制,行动要果断,处理要谨慎。
【信息技术教育学】推荐阅读:
脱盲教育信息技术常规07-20
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07-02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09-07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09-21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论文09-15
论小学信息技术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素养论文教育论文07-15
如何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10-28
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路10-05
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07-22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分析及启示论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