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近两年来, 我校数学教师确定了“以多媒体手段为主导, 对学生实行创新教育”的校本课题研究。重点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创新教育开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来实施创新教育。通过科研实践, 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深入浅出地挖掘教材本身的创新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精心创设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想象,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运用多媒体手段, 引趣、质疑, 激发探究欲望

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课题组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 营造氛围, 创设发问情境,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比如我在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 在新课导入阶段, 让学生说出了很多生活中三角形的实例, 如红领巾的表面、一些商标的表面、电线杆的支架、树的支撑架等等, 随着学生的回答, 多媒体课件上大屏幕的实物画面也逐步呈现, 然后在许多三角形的生活画面中定格。在这样的情境之中, 学生兴趣盎然, 当教师进一步启发他们:“三角形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如此密切, 那你们想知道有关三角形的哪些知识”时, 质疑可谓百花齐放, 有的说:“我想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有的说:“我想知道三角形能不能像角一样分类?”有的说:“为什么三角形比其它图形的支撑能力强?”有的说:“我想知道怎样求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通过学生质疑,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也就蕴含其中了, 并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打开了学生探索心扉,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真正实现了有效导入。

2 运用多媒体手段, 引导想象, 优化学习过程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猜想是一种有飞跃性的创新思维。课堂上引导学生猜想, 让学生多一些猜想的机会, 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非常有益。课题组教师一致认为, 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可以更好地实施这一环节的教学。比如在学完“三角形分类”这一内容后, 及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做一组猜三角形的练习, 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屏幕上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 让学生观察, 猜一猜整个三角形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即根据露出的角猜一猜各图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当第一个图形露出一个直角时, 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 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 “飞”出一个完整的直角三角形, 学生兴趣盎然;再一个图形露出一个钝角, 学生说是钝角三角形, 再“飞”出一个钝角三角形, 猜对了,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继续往下猜, 当第三个图形露出一个锐角时, 有很多学生自然猜是锐角三角形, 经过思考的学生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猜出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还可能是钝角三角形。这样悬念就产生了, 为什么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就可以确定是什么三角形, 而有一个锐角却不能确定是锐角三角形呢?学生们在讨论交流中, 并通过多媒体的进一步演示得出了答案, 具体的画面、深度的悬念, 激发了学生的情趣, 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推理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手段, 感知明理, 促进思维发展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教育心理研究者认为:“儿童的思维与理解, 往往与作用于媒体、学具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抽象、通过学生的学具操作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隐的想象外化出来, 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促进思维的发展。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 在学生动手实践得出了很有价值的思路, 即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可是依然让学生无法印证想象的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此时让学生继续剪拼操作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的小扇形, 然后依次演示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的小扇形按规律分开后拼成的近似长方形, 再同时出现几副画面。让学生观察发现: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 圆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趋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圆是能转换成一个等积的长方形的,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 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顺利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这一过程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 通过直观动态的演示, 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印证了自己想象的结果, 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保护和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又完美的渗透了“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

两年来, 课题组的教师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在多媒体手段与创新教育的结合点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来实施创新教育, 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 大胆质疑, 敢于标新立异, 喜欢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创造个性的优秀学生, 为进一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对小学生而言, 创新具有相对性, 凡是“人的可能性得到开发, 自我潜在能力得到实现, 都可谓是一种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深入浅出地挖掘教材本身的创新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精心创设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 为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想象,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创新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育[Z].2009, 1~2.

[2] 小学教学设计[Z].2005, 3.

上一篇:探讨国有制造企业全面预算控制的优化下一篇:现代与简约风格的厂区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