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篇1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文/李丽娟

摘 要:多媒体课件以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方便的操作,为课堂教学创设了生动情境,带来了丰富的视听效果,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挑战着语文这一学科和教语文的一线教师。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观念;教学能力;传统语文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对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

语文这一学科主要是用语言文字来进行教学的,语言文字的传授不需要进行实验演示,也并不抽象。有的语文教师就以此为借口拒绝多媒体教学,认为通过声、像来展示语言是多余之举。持这种观点的教师否定了多媒体在提高教学速度和效力方面的优势,更否定了视听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这一事实。还有一类教师就是走了另一个极端,以为多媒体教学能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切问题,以为声音、图像等越多越好,为了追求形式的新颖,盲目地使用多媒体,甚至以为多媒体教学能够取代教师的传授和讲解。

于是,放弃了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抓不住文章的重、难点。其实,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用得好能促进教学,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根本不能替代教学,这一点每位教师都要从思想上去认清。

我们教学的主体是人。人与人的双向交流永远是教学活动具有生命力的体现。无论时代怎样的发展,“人机对话”只能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也是由人类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更何况,设计、操纵人机对话的还是人。在人机对话式的教学中,机器是在执行人的意念,而不是取代人的意念,所以教师应树立永远进取的意识。

二、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多媒体教学技术对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它的出现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能力的提高上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要求在教学手段上精益求精。巧借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现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质量的教学课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就有这样的一篇文章《故宫博物院》。故宫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身为炎黄子孙的学生,肯定关注祖国的文化。可《故宫博物院》是一篇建筑物众多、方位词众多的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由于文体的特征,学生读来觉得很枯燥,加之所讲建筑物太多,学生在阅读时就没了方位感,感觉走入了迷宫。

针对这一情形,在教学中我恰当地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把文中所讲到的建筑物按由北到南的游览顺序绘制了游览故宫的平面解析图,然后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把建筑物的`名称一一标出。同时加上几幅故宫的精美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不仅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实,我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因为多媒体的特点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最终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让一篇抽象的说明文变成了一篇直观的说明文,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教学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挑战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时候,作为语文教师应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有深刻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多媒体课件预设性强,影响了其应付课堂突出情况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课堂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应变能力成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课件大多预先设定教学程序,教师按预定的计划操作,有可能造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语文教学是表情达意的过程,教师的情、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三者应融为一体,始终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整个教学既自主又合作,既自动又互动,达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境界。而多媒体教学却忽视师生间的交流,由课件全盘代讲,用课件取代了书本,而教师则成了一名电脑操作员,忙于操作、解说,学生并没有得到情感的体验,思维也未得到拓展,师生间的交流显得很苍白。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学仍需要教师亲自去说、去做、去画、去演,并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用提问、启发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显然“人机对话”存在的弊端十分突出。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篇2

(一)辅助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在黑板上板书,或是利用一些卡片挂图的形式为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可以说,该教学手段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其在传统教学中充当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新时代下,网络化社会下,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卡片、挂图等简单内容,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幻灯片、动画、音乐等辅助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教学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需求,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上课就开始讲解知识,从来不考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认真讲课,学生被动听课,但并未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思想出现问题,教学的主体的学习,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多媒体教学课堂让我们的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教师可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到良好地引导作用,努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进行讨论,进行查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传统的压抑中转变为独立、轻松的自主学习。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能力能够提高创造能力,善于想象必定善于创造,缺乏想象的人是不会具有创造力的。鉴于此,教学应当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首先,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具体而言,可利用多媒体投身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并且在他们头脑中积累相关事物的表象。此外,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创造性因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如《长征》这一七律中描写了长征途中的艰难,生活在农村的学生虽然听过父辈吃苦的场面,但他们毕竟成长在21世纪,生活条件日渐富裕,根本体会不到长征的艰难。鉴于此,为提高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更加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辛,我收集了长征的图片、影像资料。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边看图、边想象,并且在想象中理解知识。

二、小学语文中运用多媒体的思考

(一)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主要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培养语文文字情感是新课标的总目标之一,小学阶段中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花费时间也最多,其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名家作品和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母语教学是最好的范文,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避免用多媒体代替课文内容,避免直观的多媒体形象取代文学意象。因此,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着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如一些游记类的文章,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固然是好,但应避免“眼花缭乱”,不能本末倒置,美景只是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而对文本结构的了解、语言学习应该紧扣文本。多媒体课件的学习是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切忌喧宾夺主。

(二)控制好多媒体的使用度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手段的最大化,依据教学内容适当地选择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用优越地媒体船体高能信息,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掌握并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目的及能力。

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手段需要适当地进入教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听觉及视觉,真正发挥教学手段的功能。此外,把握好教学的火候,捕捉到教学两级,达到教学手段及效果的最佳境界。最后,多媒体教学手段中,是一种新型的传递媒体,适度、适量的教学适合一定的适宜,不应当过多,也不应当过少,否则起不到应有地作用。此外,多媒体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提高,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及活力,使得教学形式及方法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努力寻找传统手段的新结合点,切实发挥现代性手段,做到扬长避短。

(三)不应当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多媒体技术中,语文教师认为教学便是单纯地以计算机课件为教学的线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在丰富多彩的教学中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下降。为此,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意识到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能给,并能够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外,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设置相关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及讨论,营造相对轻松地课堂氛围。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取得较为有成效的效果,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促使小学语文知识得以高效地传递,激发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继南.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36-38.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职中英语教学;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04-01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英语软件的日臻完善,对旧模式的改革,引入现代化教学势在必行。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色,能大大地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了教学信息量。一改往日粉笔加黑板的单调教学模式,为学生们学到新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符合国家教委提出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各大、中学校电教中心建设,将电化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部分一体化考虑、安排,并统一规划校内包括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综合利用教育资源”。

二、多媒体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使用多媒体时,有些老师很少关注生成资源。

课程改革倡导“生成性”的教学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由于课堂教学中的课件多数是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的,而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出现无法预设的师生互动。但是有些老师很少关注这些生成资源。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拘泥于已有的预设,局限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要善于随机应变,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还应该注意的是,黑板依然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必要的板书可以弥补多媒体课件的缺陷,记录师生互动的过程,活跃课堂气氛。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多媒体教学减少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师大多数时间被局限在电脑旁边面对显示器,学生安静地观看课件演示,使得课堂教学变成教师和计算机以及学生和课件演示之间的无声交流,这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三)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演示效果,重课件的花哨,杂而不精。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计算机永远不可能替代的。如英语课堂师生的口头交流,是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方式。如果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把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媒体演示,就会颠倒主次,喧宾夺主。我们必须认识到,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大量的英语语言交流,才能使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非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因此,多媒体的演示时机及数量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

三、职中英语学科中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发挥出相应的技术优势。

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板书在完成,教师的发音情况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纠正学生不标准的发音,教师只能借用录音机播放磁带,来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处理优势,通过计算机对英语知识的文本处理和文本编辑,实现人机互动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听到标准的英语发音,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学生通过倾听计算机发音,来学习标准的英语语言。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随时中断随时播放和重复播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重点内容和难点知识进行重复播放,帮助学生攻克难关,起到了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学习环境。

环境因素对言语的学习至关重要,脱离了相应的语言环境与学习氛围,职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就无异于纸上谈兵。传统的课堂教学就难以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就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直观、多维度、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下载和播放英语原版电影,西方国家的生活空间,英美国家快餐厅、商场、超市的真实场合,来帮助学生学习相关英语交流、对话知识,鼓励学生大声说英语,提升交流能力。

(三)加快英语教学节奏。

多媒体教学常采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电子教案,把传统的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直接投到大屏幕,如对话和短文中的重点词汇、语言点、语法知识等等。教师根据需要让这些内容单独出现、反复出现或让其逐字、逐行出现,也可设置必要的例句与图形加以说明。幻灯片的方式跟原来的传统板书形式相近,加上板书规范、清晰、颜色醒目,给学生视觉上美观享受,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而且节省了时间,因此,学生做口语和笔头练习的时间可相应地增加,教师也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顺利地完成职业高中英语课时少、内容多的教学任务。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的进度比旧的教学模式进度提速了30%左右,并有80%的学生可以跟上进度。

(四)简化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较长、难度较大的对话和文章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存在很大问题。运用多媒体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例如WhatWilltheWorldBeLike这篇文章。它叙述的是一堂主题班会课,主题是“Whatwillourworldbelikeinahundredyearstime?”如果按照原文安排教学,课文很长,理解较难。利用课件可以展示一幅班会课照片,老师和发言的学生都在其中,营造一种班会课的氛围。利用链接,把老师和学生的观点简略后标注出来,并配以相关的图片。这样以来,文章脉络和思路现而易见,简化后的句子便于学生理解,收到的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幼儿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论文 篇4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它集声音、图象、动画为一体,深受幼几的喜爱,给幼儿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老师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既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早期智力的开发。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教学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年龄小,但是兴趣广泛,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一下子接受,促进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才是真正早期开发幼儿学习潜力的途径。相对于其他教学手段来说,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更能够满足幼儿在这方面的要求。

1.利用多媒体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学龄前儿童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而那些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心理研究表明:小班幼儿主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新颖的或明显带有响声的刺激往往最能影响他们的注意。中班幼儿的无意注意有所发展,对于有兴趣的活动,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大班幼儿的无意注意获得进一步发展,对有兴趣的活动,比起中班来能更长时间地保持注意。赫尔巴特说“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而多媒体技术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能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某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音和图象来实现,这样就更易于幼儿掌握知识,同时也符合低幼年龄的认知特点。

多媒体教学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了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正是凭着它的这些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不仅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效果好的还可以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借用多媒体,教师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大班幼儿在学习数学游戏时,就可以制作电脑课件,让幼儿在一对一或一对二、三的电脑操作玩游戏的过程中主动、积极探索学习,通过多媒体教学可爱的形象、童趣的声音、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等的刺激,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在活动中,幼儿将答案输入电脑,如果答对了电脑会说:“呵呵……对了对了,你真棒……”,幼儿可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假如答错了电脑也会提醒:“请你再想一想”(辅助一定的人物图像动画,诸如沮丧等),让幼儿及时发现在游戏中的错误,填上正确答案。这种利用幼儿兴趣容易转移这一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交替出现,这样不仅使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多样化,而且还能使幼儿的感官处于兴奋状态,集中注意力投人到学习活动之中不会产生疲劳感。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认知求识欲望,让他们真正的在“玩中乐,乐中学”。

2.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好的学习课件,可以将学习的内容在动和静、虚和实、远和近、怏和慢、大和小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多种限制,尤其是可以表现生活中某些幼儿无法亲自感受的事物。“

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普遍采用添鸭式、灌输式、挂图式的教学模式.难以被孩子理解和掌握。而幼儿多半是通过教师用语言从头讲到尾的模式来进行的。对知识的把握处于被动状态。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这就可以改变这种固定的“教一学”模式,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一,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例如科学活动《食物的旅行》,我们可以制作一个食物从口腔到排出的整个消化过程及消化系统各个部位课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那原本枯燥的内容变的直观易懂了。

又例如在音乐活动中,欣赏形象生动鲜明、结构清晰的各种音乐作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内在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就很难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想象形成鲜明的画面形象,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也受到了限制。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以文字、动画、音乐三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人情入境。

3.注意事项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课件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无论素材的选取,内容的编排,还是形式的表达都要做好,切忌“粗制滥造”,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多媒体的使用是常规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它替代不了常规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的作用以及“榜样”的力量。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合理的选用一些健康的、活泼的、知识性强的好课件,引导幼儿去学习。如果失去了引导,反而减少了幼儿自选活动内容的机会,更抢占了幼儿动手实践操作的空间。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篇5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由于多媒体涵盖图、文、声以及动画、视频多种信息,它能够创设情境,集“文、声、图、景”于大成,充分发掘和展示文学作品内在的美学因素,具有传统手段无法取代的作用,同时多媒体具有多感官综合刺激的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和观摩学习中,发现当前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对多媒体课件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课件高”误区。

对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看得过于神奇甚至有些“崇拜”,学校挑选老师上公开课,更是指名非课件不行,评价栏上更是有一席之地,美其名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情况”。课件披上了一件最时尚的外衣。其实,多媒体信息技术只不过是教学的工具之一,就像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在工具的选用过程中不能认为工具越先进,教学效果就越好。“没有伯乐,谁识千里马。”

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曾说:“如果两件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 也就是说要坚持经济原则,用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好的效果。忌搭花架子,避免为课件而课件的形式化倾向。多媒体教学要以研究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不是研究用更多的媒体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做到该出手时方出手,该用时方用,不必用不用。倘若只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却毫无效果,那纯粹是教学上的时间浪费,甚至适得其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在一些古诗词的教学中,如果刻意地将每一句肢解成为一幅图画,将深远的意境浅白化,其结果只能是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有时,老师予以适当的启发,将存储在学生大脑“内存”中的情景调出,让其进行自由的想象,个性化的感悟效果会更好。

二、“乱花渐欲迷人眼”误区。

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盲目地追求 “高、大、全”,堆砌了大量的素材,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我认为,这是偏离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初衷。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借助多媒体手段,正是要用其在视听方面的表现力,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果一味追求直观性,追求异彩纷呈的场景,相反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游离于课文之外。语文姓“语”名“文”,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可是学生们的眼睛和耳朵被其他的媒介信息灌满,留给思维的空间就变得非常的逼仄,于是对语言文字魅力的感悟,对文章内涵的品味也就流于表面了。如一位教师教学《小镇的早晨》时,课堂伊始,课件播放了《梦里水乡》的MTV,整整花了5分钟的时间才引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又反复播放了小舟穿过小镇的动画,结尾时又播放了《梦里水乡》的MTV,一节课40分钟,学生欣赏影片用去了近20分钟。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便无形中大打折扣。

所以无须耗费大量的时间把课件做得太豪华。好的课件应界面简洁明了,图文紧扣主题,音乐的节奏与教学内容相符,音响效果少用为佳,用得过度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要清楚利用多媒体是为了解决什么教学难点,不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现代化技术同样要以人为本,课件的使用应达到“润物细无声”。

三、“喧宾夺主”误区。

我们必须明确: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它的表达形式与导学软件是不同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讨论、感悟、讲解、评价,不能把课件当作中心来展开。有的教师辛辛苦苦做了课件,在实际教学中便不自觉的把“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一厢情愿的要将其贯穿教学始终,教师成了课件播放员,学生成了课件观赏者。例如:有位教师在一次展示课上,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在讲解地球资源时,播放的旅游资源有桂林山水、黄山风光、庐山瀑布、长城、华山、泰山、张家界等课件;播放的水资源有长江、黄河、三峡、葛洲坝等;森林资源有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井冈翠竹等;矿产资源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山西大同煤矿„„再加上课堂伊始的“遨游中的地球”和课末播放的在太空中遨游的飞船、宇航员„„整堂课成了课件展示课。虽美仑美奂,却“喧宾夺主”。

如此高频率地堆积课件,留给学生的充其量只是某个或某些精彩的画面,而对于文本的内容、文本的内涵、文本的艺术却未能指导学生去理解、感悟、品味,真是“得不偿失”。同时,如此高频率地堆积课件,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处于被灌输的状态,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事先安排好的过程。在一个框框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教师和学生不能直接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样失去即兴发挥、忽略文本的教学怎称得上是高质量的教学呢?

那么究竟该如何确定多媒体课件的地位,该如何使用课件呢? 我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正确定位在于“辅助”二字,即帮助教师更好地教(辅教),帮助学生更好地学(辅学),因而我们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越位”。即要求把握好课件在教学中的结合点,防止越俎代疱,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而不是教学装置。”因此不能因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教师就蜕化为仪器的操作员或是课件的讲解员,成了现代教育手段的附庸。多媒体课件应突破传统教学中演示工具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不能以课件的演示去掩盖或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也不能一味追求形象直观,从而削弱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不能面面俱到和盘托出,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

二要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力戒“错位”。

要选择好课件在教学中的切入点,要把多媒体技术用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如《桂林山水》课件设计时,根据课文中介绍的桂林山与水的各三个特点,给予学生直观的图片形象,同时补充几幅桂林山水实景的影片,从而使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从而深刻地理解“甲天下”的原因。

三要讲究适时适度适当,防止“偏位”。

即在设计课件时,不能陷于形式化的误区,那些花俏的画面只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媒体外在的形式上,而不是聚集于媒体表达的实质内容上。在使用课件时,还要讲究适时适度适当,并非都是多多益善。那种整堂课大都使用图片欣赏,录像资料的课件极易使学生产生视觉、心理疲劳,反而抑制了大脑对信息的接收效果。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篇6

萨一中 李四明

[摘要] 本文就多媒体应用于化学教学,变抽象的讲解为直观的教学,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关键词]为什么要使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概念形象化,实验直观化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灵活等多样性为当今教学增添了活力。它以文字、实物、图像、语言等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以生动逼真的实物图片为学生展示了可想而不可见的场景,建立起了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性,实效性,真观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下面就我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化学教学中为什么要使用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就其学习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比较抽象,本科以实验为主要手段,而有些实验做出的效果又不太明显,学生难以观察,有些实验在条件差的学校无法开展,而微观世界更是抽象,既看不到,也摸不着,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想象,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怎样体现素质教育,既完成好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又较好地帮助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媒体的使用,不仅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更可毫不费力地将传统教学中难于描述、难于实现的教学,难以完成的实验,形象地表现出来。

二、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好处有哪些

(一)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极积性,最主要的还是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力量源泉。例如:在水的教学中,介绍我们的水资源时,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情况,工业上,农业上,生活中使用水及造成的水污染,播放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世界各地缺水造成的环境破坏,改变过去枯燥的学生看书,老师分析讲解举例的乏味课堂。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对水的认识和爱惜,加强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情景和几个趣味实验“水变牛奶”、“白纸生字”、“水中生火”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培养起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中涉及很多微观世界的知识,如原子、分子的微观结构,气体分子的运动,物质的溶解过程,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可以再分,原子进行重新组合,这些都是难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到的微观世界,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难以理解,如果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微观世界,更能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例去年我们将水的电解实验通过flash制作的三维动画,把水的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过程以及它们重新组合成氧分子和氢分子,动感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学生理解,便于接受.又如分子的性质,也可以利用三维动画分之模型来模拟分子间的距离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对分子距离的影响等,让学生获得感官认识。同时调动学生极积思考,去探求知识,增强思维能力培养。

(三)将难以观察的实验直观化,增强实验的可见度。

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原来很难让全班同学都观察到的演示实验的实验可见度扩大,例如金属和酸反应的探究,对产生气泡的快慢有时不是很明显,许多学生不易观察,但若将实验仪器放在投影仪下,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反应现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以前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电教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不但可以呈现实验过程,而且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这样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例如浓硫酸的稀释,以前只是老师干讲: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否则会带来危险,至于危险的情况学生只好空想,现在有了多媒体,通过播放把水一下倒入浓硫酸中的录像给学生看,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实验操作中就很自然按正确的操作进行.化学中还有很多有毒的气体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现。课题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教学,以往的教学演示试验,学生不但不能清楚地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还会因实验排出的少量的一氧化碳而感觉到轻微的疲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如今引入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观察到一氧化碳将红色的氧化铁还原成黑色的铁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了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同时增加了尾气处理装置,说明了CO的毒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了对一氧化碳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讲解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把环保知识渗透到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肓。

(四)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扩大知识的容量。

化学课一节内容有时过于零散,包括的知识点较多,实验也多,按正常速度很难完成,而若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可以容纳大量的知识,图片、实验录像等资料,将拖踏冗长的课堂变的活跃轻松。上总结、复习课需要将知识归纳系统化、以便学生能统观全局,综合运用。例如在复习课中,我们可以设计几个专题课件: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题,②气体的制备专题,③综合探究专题,④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专题,通过归纳、对比、图表、提问等形式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知识脉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可见,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边讲授边板书,既浪费时间,又不能充分地把知识联系起来的局限性,又可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清思路。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下的一种辅助教学,教师要用好多媒体。多媒体为辅助教学,而不是代替教学。教师的言传身教,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墨化的影响力。传统教学中的人与人、面对面的心灵交流是程序化多媒体教学无法取代的。适时借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达到较好效果,但不能总是依赖,虽然它可以使教学形象直观,但不能代替思维。这就要求制作的课件要考虑全面、周到,在实践中处理好计算机教学“辅什么”和“怎么辅”的问题,将传统教学中优良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篇7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要求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改进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环境,构建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

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益.但是把现代技术用于数学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操作,而是在学生了解一些新技术的前提下,重点探究如何把它们用于数学教学,如何根据现代的教育思想研究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地设置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建构所学的数学知识.但是据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经常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而且教学实际中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状况不容乐观.

二、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实践

多媒体技术的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帮助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数形结合”,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利用它可以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多媒体应用的积极方面

比如在讲解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先运用多媒体显示两个处于外离状态下的圆,接着作出这两个圆的半径之和与半径之差,然后让两圆逐渐靠近,将两个圆的相对运动在屏幕上动态地展现出来,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两个圆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出两个圆之间的五种基本位置关系,以及各种位置关系下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使静态的“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动态化了,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更清晰的认知.

又比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只能将A,ω,φ代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但是运用几何画板则可以动态演示图像的变化过程,比传统的描点作图要节省时间,也形象直观.而且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中的参数作图,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时分别改变φ和ω,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这样更能揭示图像变化的特征,又不失一般性,这些也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图:

2.多媒体应用的消极方面

当然,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就忽视这些,结合身边的一些例子,我也总结了一些多媒体技术在使用中的隐忧:

(1)随意呈现,喧宾夺主.一些课件“重形式,轻内容”,背景太过花哨,背景音乐不合时宜,看起来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数学课必须实在,落到实处,不能仅仅讲究华丽的外表.

(2)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传授知识,而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往往注重演示过程,而没有指出数学方法、贯穿数学思想,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做题.

(3)把多媒体看成“全能”,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有的教师上课时“一键定乾坤,电脑为中心”.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但人机交互也使得计算机成为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道障碍,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这与新课标理念“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相悖的.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才是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所以我们在使用这样一种先进的技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要注意到:

(1)为课堂注入更多人文思想,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查阅、了解一些与数学有关的人文历史或者是有名的科学家,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

(2)牢记多媒体的辅助性、工具性,要把握好以纸笔运算、推理、作图等为主要手段的数学学习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之间的平衡.

(3)注重德育、美育的渗透及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带领学生挖掘数学美,追求数学美,对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4)加强思维训练,为学生开拓观察、思考、归纳、猜想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事高水平数学思维、理解数学本质的活动.

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性的设计原则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次深刻的变革,现在也处于探索、实验和研究阶段.我们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计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多媒体教学要把握时机

多媒体教学不该用时千万别强行使用.比如一节课,多媒体只是用来显示课题和例题,其余的都是教师板书完成,并且多媒体的屏幕挡去了教师书写空间的一半,这样就根本不需要多媒体信息技术.

2.多媒体教学要把握量

多媒体教学该少用的时候就不能多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来代替教师的板书特别要避免.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比较适用于诸如图形的移动和变换、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运动或抽象的知识点,而一般较少运用于对概念和运算包括情感的体验和表达等.

3.注意把握多媒体技术的度

多媒体教学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观察、分析、思考和想象的机会.学生在学习中除了体验知识,也要感受情感并且理解其生成过程.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教师在使用时要注意教育好学生.

比如在教授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这部分内容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是这节课的目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到学生从二维平面走到三维空间是有非常大的困难的,要进行过渡就需要设置一个衔接.所以,将所有的平面图形叠在一起是构成不了空间图形的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时多媒体的演示就必不可少了.

然后空间图形的形成过程要让学生能看到.图形的旋转和透视是空间图形主要的两种形成手段.对于图形的旋转,因为课本中的空间图形都是静止的,所以关于旋转方式构成空间图形这方面也需要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而对于透视,则可以放映大量关于透视的美术作品(特别是素描作品),比如《最后的晚餐》,分析它整幅作品中所用到的透视原理.

最后,透视与三视图的关系和特点.三视图使用的是平行透视(平行投影),立方体等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形成过程可以用它与透视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分析.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非常适合这部分内容,能带领学生很快从二维走到空间的领域.这部分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会相对容易接受,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而使学生的思维模式被改变,使原本抽象的空间几何变得异常形象和自然.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运用,那学生要理解和把握图形的变换就会相对吃力.空洞的言语是无法解释清楚空间运动等抽象性的知识的,所以此刻就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涂荣豹,王光明,宁连华.新编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3]王光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教学措施[J].中学教研(数学),2005(10).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 传统教学

教学手段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具体到数学教学,其学时紧张与当代知识信息增加构成了突出的矛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数学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下面笔者就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辨证地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而实施的教学活动。它具有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等特点。并且可将图形、声音、动画引入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具有以下优势。

1、教学资源丰富。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本,而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集体制作,其中除包括教学内容外,还包括教师们共同开发的大量数据和资料,是一个大型的信息资源库。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由于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见识到更多的题目类型。

2、教学内容形象。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借助粉笔将教学内容静态地反映在黑板上。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材中静态的曲线图形隐含的运动变化因素动态化,以揭示图形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授数列极限时,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正n边形的边数由4,8,16,……,无限增多趋于∞时,正n边形趋于圆的过程;讲授概率论时,可借助计算机进行随机现象的模拟,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随机现象的全过程。多媒体教学的这种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感官地学习,达到加深印象和启迪智慧的目的。

3、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小班教学,一个教师往往承担着多个小班的教学任务。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师资紧张,特别是高水平教师的短缺的矛盾愈显突出。采取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小班教学为大班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得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4、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交互合作。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普通教室里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缺乏对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而在多媒体教室或教学网站,师生通过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等多种媒体技术,实现了交互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即人和电脑、人与人、电脑与电脑之间通过不断地变向交流,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此外教师可在教学网站上发布疑难讲解、补充练习题和测验题。同时,学生可将听课中的疑难概念和定理以及课后作业和整理网站练习题中不会解的习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老师,老师同样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答疑的问题和解题思路发给学生。

二、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多媒体教学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对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1、忽略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教师借助于计算机容量大,呈现快的特点,将数学教学内容全部由计算机包办代替,结果多媒体不是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在高亮度的大屏幕前,不知所云,倍感疲劳。由于容量大,节奏快,再加上没有给学生停顿的思考时间,学生更不用说记笔记,大屏幕的快速放映,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导致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够清晰,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长期这样,效果必然不好。

2、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利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将教科书上那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形象具体,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目光与学生之间进行无声的交流,教師能通过学生的目光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音像上,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传统教学模式中,随着教师的板书,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渐渐展开的过程,教学双方在思维上基本上是同步的,而在多媒体课上,教学内容往往一下子就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课堂教学节奏很难把握。此外,板书即时重现力强,内容随写随看,灵活掌握,方便增删,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节奏。

三、建议

进行多媒体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替代”,不能以多媒体教学来盲目地代替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尤其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还需要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进行推证,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应分析哪些内容适用于做课件。例如,反映极限的渐进过程、导数的几何意义中由割线到切线的变化过程;以及常见空间曲面的特征等内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就好;此外,教师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要认真思考一下用那一种手段教学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还是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教学上的尽善尽美。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篇9

常见误区与对策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硬件设施的改进,我们看到教师越来越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日常的教学活动,这种变化无疑给传统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将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的介入,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逼真形象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地走进文本中,感悟文本。)

然而,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毕竟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目前,许多课堂对多媒体的使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开发与使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教师成了“电脑操作员”,学生成了屏幕前的看客与听众,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当前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使用误区。

一、装饰过分,严重分散学生注意力

由于对多媒体使用条件的认识不够深入,笔者发现,在多媒体课堂上往往过分追求一种“全程”效果。有的教师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从课时开始时的“欢迎光临”到课时结束时的“再见”,均以课件形式予以呈现,以致忘记了多媒体技术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件界面的美观或结构的新颖,不惜花费大量的创作时间,添加很多不必要的修饰,他们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内容之间的切换,用很多的效果。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每一张幻灯片的边缘都镶嵌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图画与从网上下载来的动画,很多的语文课件在页面的角上都设计有一个活动的图标,它对理解课堂内容无任何帮助,但很吸引学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这些课件的确很“漂亮”,但恰恰是这一点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主次不清,无法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课本搬家,将全文的文字重新输入,复制到幻灯片上,课堂就由原来的“让学生看课本”变成了“让学生看屏幕”,无法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二是脱离教学目标,通篇动画,将教材演绎为剧本,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时常被牵引到不当之处。如此一来,本是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就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本应成为主角的学生和教师却沦为了配角,不可谓不是角色错位。

三、情感消失,束缚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语文课堂的进行过程其实是一种言语与情感对话式的人际交往过程。教师的课堂语言,有些是预设的,更多的则是随着课堂的发展而生成的,它包含着教师的激情和机智,更包含着对一个学生的引导和点睛。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可能鼓励和感染学生,远比电脑制造出来的热烈掌声效果更好。当课堂的导入语不是由教师充满激情地讲出,而是对照着多媒体幻灯片读出,其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的作用就消失了。语文课,特别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意境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如果用课件来展示美,等于是把语言所蕴含的美直接强加于学生,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由于多媒体教学内容是容纳在课前精心制作的课件中的,课堂上的课件的演示势必按预定的程序来进行。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或是自己授课过程中发现某一个必须要讲清楚的问题。每到这样的时刻,便是对学生学习兴趣予以维护,对其探求精神予以保护的最好时机,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效果的最好时候。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忽视这样的时刻,要么是对学生的问题敷衍塞责,要么就是“课后处理”,怕纠缠于这些问题会使自己这节课设置的内容讲不完,而仍以自己课件的成功演示为目标,按自己课前预定的顺序进行,使课堂变成了一种非常死板的机械性的操作。长此以往下去,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课题互动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

四、忽略板书,无法整理课堂的思路

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优势,解决了很多传统媒体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于是有的教师就认为,有了现代教学手段就可以摒弃传统媒体。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板书一直占了很大比重。通过系统、规范的板书,可以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有所侧重,明确哪些知识是老师讲解的重点,哪些只须一听而过。老师在边讲边写的过程中,也可以规整自己的思路,并可根据学生的听课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但老师的劳动量是很长大的,一节课下来,总是手腕酸痛。现在许多老师在上课时完全依赖课件,把教学的内容全打到课件上,上课时就让学生看大屏幕,而黑板上往往只板书一个课题甚至一个字也不写,直到下课都是一片空白。这样看似省心省力,但学生在听课时到底掌握得怎么样,老师心里没底,而学生则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该记什么。一节课结束后,老师学生倒是轻轻松松,回头想想,却是什么都似是而非,想去复习,也不知从何开始。结果勤快的学生就什么都记,一节课下来劳累不堪,而偷懒的学生就干脆空着什么都不记。这样的学习效果就肯定不会太好。

无论计算机多么先进,课件设计多么巧妙,它终究是冷冰冰的机器。始终不是一位充满活力的老师。用课件上课,教师容易受到已定型的课件影响,完全围绕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把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课堂上的教师的随机应变,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计算机是无法与之代替的。讲台前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的大门。如果老师仅仅是把课堂上的主要活动变成操作鼠标,学生的主要活动变成了看屏幕,画面频频变换,学生目不暇接,而思维却处于休眠状态,学生除看到了几个好看的画面,记住了某个事物个别的、零散的特征外,一无所获,根本没有思考活动的参与,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依赖性”、“惰性”,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显示出它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实践当中,切实积累,深刻体会,采取恰当的对策,从多媒体教学误区中走出来,找准多媒体的最佳使用时间,使得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能。

一、摆正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旦掌握在观念落后的教师手中也会变异,成为“旧”教育的工具。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知识、能力、习惯、情感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将教学过程变“线性结构”为“网络结构”,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取,同时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教师要能把握好动静结合的关系,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指引。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优化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只有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做、去思,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焕发活力。

二、尊从规律,合理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这是由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动用多媒体,适当地配合一些画面或音乐,借助声、色、光、电的特殊效果,可以使语文课上得更形象。但教师决不能只做放映员,更不能一味炫耀电教手段,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认知语文教材,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上,使他们获得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教师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应本着这样的原则:为教学目的服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件制作有针对性,小而精。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套用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原则:“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多媒体课件删去,毫不可惜。”

三、注重特点,创造美好的课堂交流氛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留给学生理解领会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去发现知识。教师可借助于电教媒体,为学生创设平等、自由、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电教媒体的帮助下实现并确立个体的主体地位,实现由自主学习渐至主动学习再至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当不好语文教师,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产生情感的共鸣„„”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多媒体工具,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机器,应随身携带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多地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

对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思考 篇10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单位名称:长子县第一中学 作者姓名:程晓青 赵树妮 关瑾瑜 通讯地址:山西省长子县第一中学校 联系电话:*** 程晓青

*** 赵树妮 *** 关瑾瑜

邮 编:046600 邮箱地址:1070787498@qq.com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不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实 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同时,用多媒体辅助教 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并且能够拓展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课改教育的深入开展,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但不切合实际地滥用媒体,或使用不当,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已进入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之中,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也都有了正确使用多媒体的要求,因此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各种媒体则只能起辅助教学作用。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能否使用多媒体,使用哪种多媒体都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不能滥用多媒体。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相反,不切实际的滥用多媒体,会严重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的落实。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益处

1、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可化静为动,使学生更易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让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播放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产品的视频材料,而且我们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制成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动画,把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把难以操作、观察的实验、化工生产流程图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如CO还原CuO实验可以模拟正确实验情景,同时可以演示因操作不当引起爆炸的情景等。这样,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思考、总结、归纳,达到理性认识,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再如在氯气的课堂教学中播放云南寻甸公司氯气泄漏71名工人被熏倒及重庆氯气泄露爆炸,群众紧急大撤离,庄稼被毁的场面,学生看后好像亲自经历了一样,在随后的教学中他们都显得很兴奋,并且很积极的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例如,在进行苯分子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苯分子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并进行360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o旋转,学生们很快就能了解其结构特点,并在随后的练习中较快而且准确地完成了任务。可

3、运用多媒体,有利于课堂分层训练。

传统课堂训练中一般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即不管学生的层次都做同样的练习题。结果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而运用多媒体的分类显示屏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病,如在教学后,可以在后进生分类屏上显示基础题,中等生分类屏上显示部分基础题和少量拔高题,优等生分类屏上则显示少量基础题和部分拔高题。这样便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4、多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及时反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多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现在的中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多媒体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和鼓励等。

5、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一些难以具体操作的实验

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则因为氯气的毒性太大而无法在普通实验室展开,所以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模拟实验操作以及氯气的性质实验,达到了没有氯气味而让学生成功掌握氯气制备各个操作环节注意事项的实验效果。可以防止因在操作中不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也可以模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验等,既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

6、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复习课的教学,内容繁杂,任务重,需大量板书,而课堂时间有限,若许多内容在课堂上临时板书,既费时又费力,甚至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利用PowerPoint制成课件或将知识网络、图表、典型例题等内容利用展台适时地展示给学生,会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讨论、思考,既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1]。

二、滥用多媒体的坏处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特别是对于不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程,会达到相反的效果。尽管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把使用多媒体上课看作一种时尚。甚至有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板书与挂图之用,还以用了多媒体而自豪。这样做,便忽视了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的道理。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教学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只是实施教学的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的,他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大行其道。比如挂图的静态展示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以及板书的适时性与针对性,都是多媒体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多媒体教学,让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机结合。

三、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

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多媒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认为运用多媒体是上课的必备条件,尤其在各种公开课或者优质课大赛中,执教者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只是一味地追求多媒体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个时候计算机、大屏幕及相关的PPT课件,均成了节省板书和板画的投影仪,看似精彩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一个形式多样的空架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来辅助教学内容的实施[2]。如在介绍化学知识成果、水、空气、矿物质等资源、金属材料、燃料、人类的营养物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时,因学生对这些较为直观的知识本身就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故采用录像、录音等光盘教学手段就能完成。而对于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及高速运动状态的认识、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等理论知识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破重难点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采用多媒体模拟演示,用动画、声音、图片等手段,可将微观世界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好多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光盘及课件的效果还不如投影仪使用方便,省时。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媒体辅助教学。

2、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选择媒体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提高,在电教条件较好的学校,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了录像、课件展示课,往往按动鼠标就能完成教学全过程。其原因是过分依赖现代教育媒体,而忽视了传统教学中诸如语言、板书、直观教具等的作用。将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是有许许多多的优势,但是,它只能是教学辅助设备,也只能是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出现,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的时候采用多媒体,会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一节时,学生根据演示实验的现象进行讨论产生思路后,如用CAI系统的演示,通过慢镜头处理,播放产生气体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气体制取条件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理解和探究。推动了学生兴奋的延续。尽管课堂上只是使用了几分钟的多媒体设施,但比之整堂课使用,学生兴奋分散疲劳的效果明显。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什么媒体、什么时候使用等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设计。

3、根据实验性质选择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因则,我们认为,可以用实验展示的现象或实验本身一般是不适宜选用多媒体来替代的。即使要使用,也应该结合实验本身。如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经典实验,则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模拟来实现,帮助解决问题。如由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人工降降雨的原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毒性实验等都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故根据实验性质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多种媒体与师生教学过程的配合和协调

多媒体教学按照常规的理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一节课中,语言表述是基础,板书、板画是纲要,撇开这些片面地追求多媒体的感官刺激必然造成教学上的失败。如果我们采用CAI系统教学,从上课到下课学生全部是观看大屏幕来完成,且不说引起兴奋的手段单一,学生在诸多能力培养方面也是单一的,所得到的必然是学习基础不扎实。多媒体毕竟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选择你所熟悉的多媒体为教学服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投影仪的使用可以很好地配合观察实验、讨论、阅读及复习课的纲要。采用CAI系统,由于声音、立体动画等效果,会更加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当然,一堂课中应该以一种电教媒体为主,如采用投影时,尽可能不使用挂图,在CAI系统中,就要尽可能少使用投影、录像等。假若不注意媒体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就会搞的课堂花稍、气氛虽活泼,而效果不佳。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教媒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恰当使用多媒体,并且将多媒体与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巧妙运用,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量的传递途径,就会让课堂教学进行的更精彩,教学实效会更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让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荣林《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公司员工入党转正申请书下一篇:后我回到故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