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篇1

太和中学 杨会会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也存在些局限和误区。如何让其扬长避短,这是当前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最为关注的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从文本、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和同行探讨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关键词:多媒体 实用性 辅助性 主体性 正文:

对于新时代的学校教育来说,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特点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深化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革新。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愿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如何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这是当前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关注与不断探讨的话题。对此,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体会,笔者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让多媒体教学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以文为本,坚持实用性原则,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文本的关系。

就教学而言,文本应为本。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程中使用的目的不是为了装点课堂,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为教学服务的。这决定了多媒体本身要具有实用性。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首先应钻研文本、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法与学法;然后再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针对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多样性,变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生动,适时地选择或制作一些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相反如果不引领学生触摸文字、品味语言,而一味地去追求多媒体的辅助,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无从谈起!有些文本使用多媒体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高中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荷塘月色》、《再别康桥》、《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而用多媒体教学,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例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这一课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月夜潮水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此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但是如果多媒体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与最初教学目的偏离的结果。有时候或许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可课后学生脑子里却空空荡荡。一些老师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却没有将重点放在课本知识上,而是让学生们去欣赏一些与课本知识不太相关的东西。这样的课件花里胡哨,徒有其表,虽然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些表面形式上,这种娱乐会让他们对语文课感兴趣,但是对语文课本却没有了兴趣。记得曾经听过一堂多媒体公开课《林黛玉进贾府》,那位老师的课件制作得很精美,课件上有很多电视剧《红楼梦》的精美剧照。这显示出他在制作时的认真和细心。可是在课堂上,这些精心的制作却没有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因为,这些过于花哨的东西分散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注意力。他们只是一味欣赏剧中演员的美艳,却没有真正用心领悟课文的内容。所以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文本的关系,认真研读文本,从文本的特点,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以实用性为原则,让多媒体技术真正为学生服务。

二、以师为本,坚持辅助性原则,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地依赖多媒体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也没重难点的板书,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语文作为“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是机器难以完成的,所以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也不能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的认知规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感受能力,而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养成一种惰性,因为有画面,一般不会在乎文字,而将对文字的注意力转移到画面上,时间一长,学生喜欢语文实际上也就变成了喜欢影视,不知不觉中将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主体性给偷换掉了。这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传统教学是以教学语言、黑板板书和图文教材为媒体,具有受限小、灵活性高、又能充分发挥教师基本功的优点;而多媒体教学以多媒体电脑为工具,具有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大等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虽能使传统教学锦上添花,却并不能完全将其替代。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二者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二者各有各的优势,互为补充,教师在教学中所要做的是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以其他优势来弥补各自教学的不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优势,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其实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一颦一笑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成为多媒体的驾驭者,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三、以生为本,坚持主体性原则,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学生的关系。

现代教学理论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教学的核心,不会因教学手段的改变而有任何的改变。在运用多媒体时也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是,一些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考虑到课时安排情况,觉得多媒体展示很轻松 就把大量的补充信息拉进课堂。结果使教师在课堂上只顾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却无暇顾及学生的接受反应。师生间的交流减少了,学生间的互动也减少了。整节课下来,教师就是忙着讲解课件,学生忙着观看课件,思考的时间、阅读教材的时间完全被多媒体占用,学生主体性缺失。这只是披着现代教学手段外衣下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知识的主动获取、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多媒体课堂应该有学生活动的时间,更该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处理好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注意课堂的设计避免绝对的程序化,设计一些学生活动的环节,考虑怎样在学生自主性学习上发挥作用,激发他们的热情,张扬他们的个性,让学生切实地动起来。例如笔者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时,结合课题举办了一场“赏花会”让学生感受花的美,激发他们对花的喜爱之情再让学生介绍你所了解的“花”。学生的介绍是课前在网上查找的资料,这样大大增加了阅读量。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难点段落,运用多媒体再现荷花池的生动美景,让学生在“观中读”、“ 在读中悟 ”、“在悟中演”、“ 在演中想”这里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体悟文本。这样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学习教材却不拘于教材,发现更多,创造更多。整个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的课堂教学更“活 ”、更“实”、更“真”、更“乐”。

因此,教师在运用课件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用多媒体时要让学生有阅读文本的时间,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在学生间与师生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结语:

总之,我们在积极肯定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文本、传统教学以及教师的关系,坚持实用性、辅助性、主体性原则,不要让教学目的发生偏移,不要让多媒体课件替代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更加不要让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是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腕,适时地用,恰当地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辅代主,替代文本阅读,替代教师解说,替代课堂交流,替代学生讨论。让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充沛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加快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篇2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把他的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智力活动, 集中指向所学的内容上, 从而达到聚精会神地学习。”多媒体能够综合运用声、光、电技术将学习资源进行立体呈现,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观, 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持得更持久和稳定。

例如, 在讲解毛主席著名诗词《沁园春·长沙》时, 笔者就用POWERPOINT课件进行了教学。上课伊始, 笔者就用课件声配乐地朗诵了这篇名作:“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随着诗句的变换, 和诗词相对应的图片也随之切换,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很快融入到诗词情境中来,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语文想象能力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借助多媒体的优势, 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文讲授时,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从而恰如其分地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想象中的“情景图”会因人而异, 当学生感觉到自己构思出的美妙“情景图”时, 他们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美感, 从而产生心旷神怡之感。此时他们欣赏到的美不是图形美, 而是真正的语言文字艺术美。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 在讲解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时,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 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 层次里复有层次, 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 是画意的设置, 也是诗情的安排, 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 而且透出一股神韵, 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那么, 语文教师如何用多媒体来更好地展现《荷塘月色》这一诗情画意呢?对此, 笔者并未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让学生欣赏荷塘、月色之美, 而是采用了听录音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文入境, 认真感知、品味作品语言的细腻、精妙之处, 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大胆想象, 试图走进作者内心深处, 分析作者的双重性格 (爱热闹也爱冷清) 。作者明明说“这些天心里颇不宁静”, 为什么还能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等。

三、扩大课堂容量,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课件, 教师能迅速地多角度地展示教学内容, 而改变以往先板书、后空泛讲解的低效程序。同时, 在展示方式上一改过去只有抽象文字, 取而代之以图文结合体, 使同学们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 深刻理解和记忆板书的重要内容。同时, 还可更大程度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 笔者用多媒体把林黛玉初进贾府拜见贾母、大舅父、二舅父的动态路线图展现出来, 指导学生分别阅读相关的语段, 分析贾府宏伟的建筑、复杂的结构、讲究的布局、豪华的摆设, 让学生由此探究背后所显示的贾家不同凡响的地位。在学生阅读节选部分重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相关语段后, 讨论探究作者的描写手法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而后在大屏幕上整体归纳显示, 这样预计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运用多媒体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 两课时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体现了诱思探究教学的整体思路, 又可以大大提高授课速度, 提高课堂效率。

四、高中语文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1. 使教学过程易于程序化。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情感交融的过程, 教师既需要对课堂进行合理的调控, 也需要随时处理“突发”事件。如果教师过度地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 势必使教学过程趋于程序化, 久而久之, 学生的学习思维只能被老师“牵”着走, 从而使教学失去了“弹性空间”。因此, 如何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 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2. 师生情感交流易于缺失。

多媒体画面虽然精彩, 内容虽然丰富, 但师生的情感交流少了, 课堂的互动环节少了。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这其中也包含教师的情感主导与内容主导。借助于教师的个人魅力与风采, 学生会获得某种内心认同感;借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同样可以增进师生的互信与情感交流。因此,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学压力,还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但在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部分教师误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和方法,影响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对多媒体技术应用进行反思具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借鉴。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活泼的特征充分满足了学生好奇心理,为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基础,因此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使高中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使其主动的学习,而语文又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内容中有更多的趣味性可以挖掘,教师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相融合,将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理论较强的知识部分通过生动的视频和音频等还原成现实生活,不仅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还有效的降低了语文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其次,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丰富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时需要教师做好课前的课件准备,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对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单纯的学习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束缚,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扩充,因此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学生通过丰富的画面了解到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摆脱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性,使语文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语文生活化的认识,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与生活,但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没有突出语文这一关键意义,在教学中教师通常盲目追赶教学进度,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课本中的重难点内容,将课本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脱离开,不利于使学生认识到语文的应用意义,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丰富的音频和视频,学生在播放内容中逐渐发现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加强了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相关的认识,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1、注意实用性避免盲目应用多媒体。目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作用的理解不正确,教师认为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够通过多媒体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盲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没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还使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初衷背道而驰。

例如,在高中语文作文课时有些教师也大量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讲述,只是单纯的播放课件,学生在下面机械的根据课件内容记录笔记,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严重影响了写作教学效率。同时有些教师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之前对课件的设置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使教学课件中的内容与教材中的内容有较大出入,使多媒体技术教学缺乏了一定的实用性,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满足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实用性,使多媒体课件内容充分的为教学内容服务,实现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最佳效果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避免依赖性。由于多媒体技术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便利性,网络资源中有许多的教学共享资源,有些教学内容在网络中可以找到与其相关的多个课件,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师集体备课,节省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形成一定的依赖性,教师为了方便备课,直接在网络资源中找到课件带到讲台进行简单的播放,在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师生互动,由于多媒体设备桌面较高,教师坐在椅子上几乎看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此同时课堂的提问环节以及互动环节都相应的减少,以单纯的多媒体技术播放进行教学,对多媒体技术过渡的依赖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有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得不到教师的约束,对语文的学习意识更加淡薄,因此应减少对多媒体技术的过渡依赖,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辅助性,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使多媒体技术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在恰当的环节播放多媒体,课堂主要部分应交给师生互动和课堂提问,以此来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多媒体课件播放中间停顿环节,由教师继续对学生引导,或是给学生一些交流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同时也避免了过度依赖多媒体设备。

3、课件音像应满足教学内容需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氛围达到最佳,教师往往在多媒体教学中设置大量的音频和视频,甚至整堂课都在播放音频和视频,大部分的音频和视频虽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这部分内容严重脱离了教学内容,学生在嘻嘻哈哈中度过了一堂课,却没有记住任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这种课件的应用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3]。因此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的设置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搜集到的音频和视频要充分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此提高多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辅助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予反思,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涂洁.多媒体:高中语文教学的双刃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

[2] 李文俊.刍议新课改下多媒體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

[3] 杨飞.关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探究[J].青春岁月.2013(09).

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篇4

【摘 要】新课程对高中思想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学时要反思,才能在语文的教学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 艺术 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 发展 的动力。随着 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对高中思想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存在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了新课程理念和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事实上,只有深刻变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一、教育观念要“变”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要的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领会中学素质教育创新理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思想。第二,转变教育观念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提高业务素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语文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 科学 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 理学 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自己的角色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总之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二、教学模式要“变”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现象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一年以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目前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了其与新课程理念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可见,新课程给我们在一线的新课程实施者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要变化我们的课堂,将新课程真正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用心爱心专心

1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那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存在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和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没有创造,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3.单一化。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和单一化。教学目标上:对知识和能力“情有独钟”,对情感、意志、价值观,对过程和方法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自1865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引入班级上课制以后,我国中小学课堂上占据支配地位的几乎一直是“秧田式”几何图形课桌椅排列方式,不管是人多人少,是讲授还是讨论。在活动角色上:课堂上,只能看到、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乏大多数深学生的真正的参与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独立性得不到落实,创造性得不得培养。课堂异化为: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学生如同俯首听命的臣民。

4.静态化。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真正的互动与交往应该是平等展开的,真正有效的互动与交往应该能使师生双方都发生一定的正向变化。二是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即重视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甚少,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所以来,更不知其所以去。”

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弊端,我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过程中,主动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并在高一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情况。

1.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21世纪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深究为什么,因而高中语文课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这必然要求把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使课堂“活”起来,当然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

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2.以启发式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使课堂“动”起来。

在 教育 的 历史 发展 过程中,注入式教学方法始终是被反对的,因为它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扼杀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所以教师首先要善问,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广度、深度,向学生提出思考的任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其次要善导,善于诱导和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问决不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出来就算达到目的,而是要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的面前,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善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会学”。再次要含蓄,问问题不可以问得太白,不能老是“对不对?”“是不是?”,要尽可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并与语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德国 哲学 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

三、学习方式要“变”

教师确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善于创新的意识,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性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主体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的语文课教学模式就应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高一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多次尝试这样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从何谈起呢?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在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 论文 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高一 经济 生活重视社会生产一节中,可以针对当前的热点“三农问题”体会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权益保护”、“都市繁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子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生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名牌消费分析”、“寄宿制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学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辨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之我见”、“农民工与城市发展”、“贵族学校与教育均衡”三个专题,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式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成果。在这一连串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上完每一节课后,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反思,发挥成功的经验,吸取不足的地方,让语文课堂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要

教学反思高中语文 篇5

首先,我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阅读教学上,语文该学什么?怎么学?这是学生很困惑的问题,只有明白这些,学生才有学习动力,也同时掌握语文学习信息途径和方法。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一个怪圈,就是师生天天教和学,天天练语文,可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学科却是语文,没有学生敢说自己语文学得好,没有语文教师敢说自己的语文教得多好。问题的原因在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基础的问题,那就是语言材料的丰富。一个人语言贫乏,必然带来思维的贫乏;而思维的贫乏必然影响学习能力的提高。不论是思维还是语言,都要*积累才能丰富;语言能力是由无数点点滴滴细小琐碎的知识汇聚而成。语文的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所以,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我让学生感受“积累”的重要,体会精读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我对学生明确要求:两条腿走路,课内外结合;一手抓基础,一手抓训练。

其次,单元教学法具体操作还需细心揣摩。本学期我在散文和文言文教学中,按照高三复习的策略,每个单元重点贯穿学法指导,然后再涉及几个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要点,关注学生答题的规范,但学生基础差,能力有限,不少学生还不能掌握其中的学法,只能支离破碎的掌握一点,结果在期中考试时学生得分并不理想;在学生现在基础相对薄弱和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进行单元教学,如何大范围的贯彻学法指导,将是下一阶段要面对研究的问题。 再次,谈谈学生的考试结果。本学期高二学生要会考,所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偷鸡摸狗”,有的对语文不太感兴趣认为语文成绩非常偶然,知识点落实情况不太好,完成作业不认真,所以基础部分得分情况不好。平时在课堂上虽强调过,但没有经常训练,以及基础知识巩固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试卷未完成。在作文审题上,不懂抓关键句,虽然我进行过系统的审题立意训练,但面对材料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跑题。因此下一阶段,要花时间督促学生将知识点落实到位,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对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

这学期的课堂阅读教学,我要求自己“且慢开讲,且慢启发”,慢慢改掉以往为赶教学进度而置学生的感受于不顾的教学套路。语文学习是一个体味、浸染的过程,不能一味追求快节奏,必须让学生保持宁静、平和的心境,这样才能保证对课文的独立阅读及对问题的独立思考。 有时,我也会先布置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学生读的方向、思考的重点就明确了,教学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就顺利达到了。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读”就是语文教学的根。非读无以广积,它可以发展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通过阅读激发出来的思维,犹如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另外,我在教学中也特别注重写作教学工作。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重点,在高考试卷中,占了很大的分值。再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实事求是的说,以前,我们有点“空”,每次作文的教学程序都是收作文、看作文、下评语、讲评这几个“固定招式”,然后又布置新作文,进入下一轮“固定招式”的批改模式。难道就没有一个更好的批改作文的方法了吗? 我试图改进,一开始是轻批改过程而重讲评过程,即轻对个体作文的批改而重对优秀作文的表扬和差作文的讲评式修改,还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展出交流,以“激励优秀带动后进”。这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关键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后来,我在作文批改中引进“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让学生按小组互评,把本小组最优秀的作文和最有问题的作文写出评语,交给老师,全班交流。这样,可以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下一阶段,教师要完善自己的教学,扬长避短,争取让学生的基础变得扎实,让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而这一切,必须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方法做基础。阅读方法有好多种,也许,有的老师喜爱齐读,但是,我认为,教学中,齐读是可以的,但小说和散文是不合适齐读的,因为学生要照顾读得整齐,因而无法用心感悟、体味课文,只能是“和尚念经”罢了。所以,我在讲授散文和小说时,每节课都会留给学生默读的时间,此时教室里虽然一片静悄悄,而学生的大脑却处于亢奋状态。默读能让他们真正进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于文本。默读,因为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恰恰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丰富而独特的心灵体验,真正感受到课文语言的魅力。

当然,以上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不太成熟的反思,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6

徐文书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有的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即使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有的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只是应付老师,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大搞题海战术,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增加学生的学语文兴趣,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的成绩呢?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找出弊端。

1.语文培养模式单一。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了许多年语文后,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2.课堂活动空洞热闹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3.大语文化现象严重

当前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使用多媒体不当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许多语文课上,幻灯片、动画代替学生的朗读、分析、理解,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学生看看录象、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重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为中心,而不是相反。脱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功能。

由此看来,不当的课堂教学挫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最后,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月满西楼》,《但愿人长久》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如在讲写作人物描写时,引入《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具体的动作,肖像等描写就会让文章生动。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2.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时间吗?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著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看看那些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就的人,读的书,或者受某一个人的影响,都是一些小事情。欲成大事,必先做好小事。从应试来说,也有其现实意义吧。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可能对于今天没有挨过饿的孩子来说,是有点难理解了。看看高考的满分作文,多少在用旧的材料,所谓新瓶装老酒。

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可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巧妇有米不会“炊”,这不是找饿吗?平常就写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真正的文章不是比技巧,看看那些历史上的状元,留下了几篇让你记住的文章啊。可能在中小学的时候特别羡慕文章语言等方面的技巧。不要一味追求那个。可以写写带有哲理性的话语啊,这个对现在的学生很简单了,谁没有个思想啊,尤其是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以前叫“代沟”,现在叫“愤青”,其实这正是我们的“优点”啊,正如毛主席说的,恰同学少年。可不要贪玩啊,呵呵,狗尾续貂了。其次,固定的八股文章格式,相信你练练,也会熟能生巧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 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学啊,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言甚之。那个人都有你学习的地方,而且一般语文好的同学都有点才,其实大家回忆一下自己从语文老师那里学来了什么。到底思考一下,学到了什么?你是不是突然发现没有啊,其实在语文老师当中流行这样一句话:语文好的同学不是教出来的。虽然这句话值得商榷,但是也说明了语文的学习不像数理化那样过多的依赖老师,可是当我们会过头来看看的时候,还真有几分道理。但是别忘记了本段中的第一句话。水平再凹(音wa,山东方言,低的意思),也有比你高的地方。最起码他能给你一个指导啊。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也要有的,现今的竞争,让我们不再有“铁饭碗”了,而从实际来说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篇7

新世纪初,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民族魂、使命感、道德与良知、人格与尊严、爱心与尊重等的严重贬值、滑坡甚至丧失 (直至今天形势仍十分严峻) , 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教育人适时提出须强化人文教育的主张, 完全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响应和付诸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 大中小学把强化人文教育强调到什么高度似乎都不为过。只是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 (本文仅谈高中语文教学领域的问题) , 人文教育, 恐怕只能在教的是高中语文的前提下且又在教学过程中来加以强化, 只能在饱含人文关怀的土壤上生根。为了后文便于展开, 我们不妨再了解一下什么是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 现在的主流提法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 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直白一点讲, 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就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 虽然我们都非常重视强化人文教育, 但由于我们没有高度重视打造人文关怀的土壤, 致使语文教学的发展、人文教育的强化反而遭致扭曲和异化, 出现了很多与我们的人文教育初衷相悖的问题。为此, 笔者认为, 真正的人文教育只能在人文关怀的土壤上播种。下面, 笔者就从我们的教材编写、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三个领域作一番深刻的反思。

一、教材编写领域

叶圣陶先生很早就说过, “语文课本只是些例子”, 而且“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 从语文教本入手, 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叶老还强调, 学好语文, 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习惯不能凭空养成, 要有所凭借, 那凭借就是教本”;语文教学也要注重思想教育, 只是前提必须是在用课本教语文, 必须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自然渗透, 更要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美好道德的践履。可见, 在叶老看来, 语文教材的第一位的价值就是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所要凭依的“例子”, 也是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所要凭依的“例子”, 思想道德教育只能在一篇篇课文的教读过程中自然渗透, 不能生硬地灌输, 更不能把语文教学等同于政治思想教育。

当代教育家洪宗礼也讲, “教材历来都是教学之本”, 但它又不仅仅是“教学之本”还应该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之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之本”“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之本”, 可见, 洪先生的“四本”也是在强调, 教材是供教师教好语文、学生学好和会学语文来使用的。不仅如此, 洪先生还强调, 教材编写者必须“运用当代先进的编写理念, 精心编制教科书”, 使教科书“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起点、扩展点”, “从内容到编排体系, 都必须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能够帮助学生切切实实提高读写听说能力, 扎扎实实打好语文基础, 逐步养成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工具的习惯”, 初步具备社会公民“参与现代化建设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可见, 洪先生也在告诫我们:教材首先要确保教师在教语文, 在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尽心用力, 而人文教育的实施必须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 只能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进行, 以确保学生学好母语、掌握理解和运用母语的本领这一根本利益不受侵害。笔者认为, 确保这一根本利益不受侵害, 就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做人最大、最根本的人文关怀。

由两位语文教育大家的教材观, 我们自然就想到新课改背景下诞生的一些高中语文教材, 几乎都摒弃了传统的能力训练组元、以读促写, 分册、循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编写体例, 而是突出学生与课文、作者的精神对话, 简单地按精神文化内容分册、组元。就是旨在训练和提高写作能力的“表达与交流”, 也被独立出来, 与突出人文教育的课文教学几乎不搭界。这样的编排体例, 表面上看, 非常重视“表达与交流”, 实则很难操作, 且人为地舍弃“以读促写”, 割裂“教读”与“学写”天然、有机的联系, 白白浪费了广大师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 高中三年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到底该有个怎样的培养目标, 又该具体怎么分渠道、有层级和梯度地去训练和培养等, 几乎都没有明确的体现, 教参也都没有作明确的说明和指导。这样一来,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只有按照教材体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架空课文 (课文多、课时少, 没有时间精读、深读) 的语言内容, 直接讨论、探究课文的人文内涵, 甚至以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式探究。这样的课堂教学, 无疑是严重漠视课文的“例子”作用, 淡化甚至抛弃语文教学的本务。而“表达与交流”部分又相对独立, 与课文教读分家。不少教师嫌单独搞“表达与交流”这一部分太麻烦, 干脆弃之不睬, 瞄着高考作文命题的风向标, 想叫学生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叫学生怎么练就怎么练, 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整体规划”“循序渐进”之类。

到此, 笔者想强调一点, 语文教学的本务就是教学生学好母语, 教会他们驾驭好母语的本领。理由十分简单, 其他学科是不会 (更无必要) 承担这个任务的。一套语文教材, 如果不能够在体例上保障语文教学的本务科学、循序、渐进地完成, 也就等于不能够尊重和保障学生学好母语、掌握理解和运用母语的本领的根本权益, 也就等于基本放弃了让母语教育为学生未来工作学习、事业发展和人生幸福打好基础的神圣使命。果真如此, 不管我们的教材如何彰显人文教育, 恐怕也只能是严重忽视甚至放弃学生凭借母语生存、发展这一根本利益的人文教育。这样的人文教育, 应该是以牺牲学生生存和发展这一根本利益为代价的, 是十分缺乏人文关怀的。

二、课程实施领域

语文教学须遵循的一般规律是:教师依据课文的特点, 从语言文字入手, 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 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 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在此基础上, 再回过头来, 领着学生去品味、学习、表达那些人文思想的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的特色与奥妙之所在。毋庸讳言, 这是个慢功夫活, 基础教育阶段就该慢一点才好。然而, 新课改背景下, 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须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 仅以必修为例, 每个模块36学时, 2学分。每个模块, 即一本教科书, 分四个专题 (相当于传统的单元) , 每个专题只安排9课时, 除去2课时作文, 也就只有7课时。这样一来, 问题就来了:一是必修课时被大大缩减, 而课文篇目又多 (而且还有将近一半的文言文篇目) ;二是选修课也会因必修课的教读不到位而难以较好地达到能力“反三”和“迁移”的目的。比如, 某教版必修第3册的一个教学专题 (即单元) 就安排了《品质》《老王》等的现代文, 《〈离骚〉 (节选) 》《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等文言文 (都是讲读篇目, 自读篇目暂不列出) , 而课时却只有7节, 平均只有1.4课时。像《指南录后序》这类课文, 读一遍就得十多分钟, 再扫扫文字障碍, 恐怕一节课就到点了 (实际上, 高中学生的文言文功底也是很差的, 根本不可能完全丢给他们去自学) 。这样一来, 务本、求实、高效的课堂教读就很难实施了。于是, 大家就只好这样上语文课了:要么遵从教学要求、凭依教材体例进行远离课文语言的、旨在弘扬人文精神的专题教学, 要么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路疲惫地狂奔。前者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严重得不到落实, 而且“人文教育”也往往因缺乏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和感悟而严重“歉收”;后者则是空洞浮泛、匆匆忙忙地“过电影”, 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依旧是难以修成什么正果。这样的课程实施, 同样也在漠视甚至抛弃学生学语文的根本利益, 因而也是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的。

三、课堂教学领域

提起课堂领域, 笔者认为, 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更多更严重, 一些研讨课、示范课之类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问题如下:

1. 架空或远离课文语言, 一味地讨论、探究课文的精神文化

例如, 有教师教读《雷雨 (节选) 》, 刚让学生读一遍课文, 就急忙开始讨论、探究“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爱成分?”“周朴园灵魂深处到底是些什么货色?”之类的问题了。由于没有深读、精读课文, 更没有与周朴园的灵魂深度对接, 学生就只好慌里慌张地乱翻一些学习资料, 在里面搜来只言片语的“成说”, 不明不白、不深不透地被动应付。这不仅是不尊重原著, 更是不尊重学生, 鼓励他们随意应付, 人云亦云, 做“人形鹦鹉” (叶圣陶语) 。再如, 有教师教读《我有一个梦想》, 根本就不让学生激情饱满地诵读课文, 也不让学生深入体验、感受作者那排山倒海、火山喷发似的语言, 更不让学生思考和感悟作者为什么专门采用这样的语言形式。在学生课文还没读完, 甚至还不能够说清楚作者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的前提下, 就搞起了“人生不能没有梦想”的励志性专题探究。上接《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下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一会儿孔子、孟子的梦想, 一会儿马克思、恩格斯的梦想, 一会儿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梦想。一切都非常空泛, 根本就不是在教学语文。有的教师还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到底有无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之类的问题。结果学生更是远离课文很意气、很感性地乱说一通。当说到关键之处时, 又掩盖、修饰自己的内心, 说一些迎合社会主流意识的假话。这样的课文教学, 不仅无益于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对他们谦诚自知、尊重他人的人格发育也是很有危害的, 显然也就很难说有什么人文关怀了。

2. 不科学的分组合作探究, 无法保障全体学生学好语文的根本利益

例如, 有教师教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为了便于教学实施, 要求学生分两大组合作探究两个大问题。其中, 第一大组合作探究:词的上阕化用孙权、刘裕两位英雄人物的典故有何用意 (也就是要抒发什么情感) ;第二大组合作探究:词的下阕化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等历史典故有何用意。学生探究前的诵读感知是否充分以及探究后的效果如何等概况这里就不赘述了, 咱们单说说这样分组进行合作探究的不妥之处。试想, 对该词的整体感知、对每个历史典故化用的用意的理解应该是全班学生都有份的, 应该是在全员诵读、体验、感受的基础上来进行思考和探究的。只有这样做, 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深入、全面地理解了作者化用这几个历史典故的真正用意。如果像那位教师那样搞分组合作探究, 不同的组别探究不同的问题, 表面上看好像可以信息 (即结论) 共享, 实则教师人为地剥夺了一部分学生探究另一问题的权利。这样一来, 一节课结束之后, 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探究的领域感受和理解不够深刻 (事实上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就好像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 一部分人做前半部分, 一部分人做后半部分, 表面上实验是完成了, 实际上两部分学生都没有完整地做好这个实验, 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这个实验的原理、步骤、要求和结论等。说得不客气一点, 这完全是教师为了一己之便任意支配一部分学生生生剥夺了另一部分学生学习、体验、感受、思考、感悟的权利, 是很不讲人文关怀的 (现在的竞赛课、公开课多是如此分组合作探究) 。

再有, 就是学生根本没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思考, 就被教师安排去合作“演戏”了。例如, 有教师教读《落日》一文, 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本文的真实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分组探究一下。应该说, 这个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生是必须得先进行充分的自主思考。比如, 学生必须先要通过精读、深读、细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相关细节描写、精准的时间小标题以及作者的抒情和议论等, 接着再深入进行自主思考、分析, 而后才有可能参与合作探究, 发表自己的观点。可是, 教师根本就没有给学生这样一个感知、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而是在学生匆匆读了课文之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直接进入分组合作探究了。这样一来, 表面上课堂气氛很活跃, 热热闹闹, 挺有人气, 实则很多学生都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足够的、自主独立的思考, 只好浮在那里凑热闹、装样子、走过场, 做给老师看, 有些人甚至干脆就是“南郭先生”。这种表面热闹、装模作样的“合坐”探究 (只是合坐在了一起) , 肯定既无益于学生学好语文, 也不利于学生自主独立、求真务实品格的发育, 同样也是很不讲人文关怀的!现在, 这样的竞赛课、公开课太多啦!

综上, 笔者认为, 这种以强化人文教育为宗旨的泛人文化的高中语文教学, 不但没有能够使学生的根本权益、情感志趣、人格尊严、生存状态、身心健康、人生幸福等得到基本的保障, 而且是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的。我们的“强化人文教育”, 让学生所感受到的只是教育者强烈的主观意志, 只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支配、强迫、压制甚至摧残!这“强化”里面饱含了学生太多的无奈、反抗甚至控诉 (不妨亲自调查一下我们的学生) !这样的“强化”, 无疑会使学生的心灵、人性和人格的发育和提升都遭受到了深重的危害!试想, 在这种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的土壤上, 学生的美好人性、独立健全的人格、自主创造的品质又怎么能够得到充分、良好的发育。所以, 笔者深切地感到, 人文教育的种子只能靠教育者用心地播种在人文关怀的土壤上。换个角度讲, 没有或者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的土壤, 是根本不可能生长出真正的人文教育的, 也就更谈不上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怀了。为此, 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刻地反思和总结前进路上的经验与教训, 守本务实、扎实无私地努力奋斗, 让人文教育在“教文”的前提下和过程中, 在饱含人文关怀的土壤上生根、发育。也许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断地自省、反思, 不断地完善、建设, 一点点把教材编写、课程安排和教学实施等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让人文教育的理想之根扎得更深更实更好一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2]袁振国.这就是教育家——品读洪宗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3]陈金明.语文课堂的泛人文教育值得警惕[N].中国教育报, 2009-5-22 (7) .

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08-02

高中语文选修课已经在新课改实验区全面铺开,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地对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教师仍旧穿新鞋走老路。选修课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变味”了,实际上成了“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或成了专题讲座,教师在教学中盲目迁移,拓展过深,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教学内容的设置“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不应“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笔者认为,选修课与必修课在教学目标和训练内容方面有重叠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但是两者在教学方法上即知识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是有所区别的。选修课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学习理念。

一、新课标理念下语文选修课的特点

选修课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从现有的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来看,它就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选修课的开设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既要注重基础性,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差异性。因而,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它的灵活性在于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选修课,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及能力,灵活地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明确选修课的这些特点,对于上好选修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选修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文体”原则

选修课程涉及的文体不同,学生的阅读目标就有了差异,教学方法自然有别。中学生的文体意识不是很强,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首先要坚持“文体”原则。如“诗歌与散文”的阅读重在品读意象和意境;“小说与戏剧”重在解读人物形象;“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文化论著研读”则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坚持“文本”原则

语文选修文本是“纲”,是教学的“样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文本“边缘化”。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教师一定要树立文本意识,不能把选修课上成“一朵飘在天上的云”。脱离文本,语文选修课就会失去“语文味”,那它就不是语文教学。当然,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文本,又会走向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与眼界将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也要适当拓展、迁移,并指导学生课后多阅读同类作品,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坚持“学生本位”原则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遭遇的瓶颈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陈旧僵化。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尤其要有“为学习设计教学”的意识。因为“课堂上的主题是学习,而不是教授”。因此,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教学均应是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而非教师本位或学科本位教学。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改变根深蒂固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

(四)坚持“学情需要”原则

普通高中教育虽然已成为基础教育,但现阶段城乡差异还是明显存在的。由于学生在知识面、阅读条件、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不同地域、不同个体的学情差异,根据具体学情展开教学。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或者根据需要重新整合选修教材,与本地本校学情不太相符的内容可适度删减,也可开发适合本地本校学情的教学资源作为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坚持“学情需要”原则,“自选”与“限选”结合,才叫选修课。

三、选修课常见课型

(一)示范讲授课

选修课并不排斥讲授课,这里所说的讲授课并不是传统的一篇篇串讲,而主要是在方法上的讲授,以给学生一个示范。一些极具个性色彩、值得进行探究性解读的文本,尤其需要教师率先垂范,示学生以寻觅角度、品析文字、表达观点之法。如《诗词鉴赏入门》《儒、释、道与中国文人》《美学基础知识》等课就适合用讲授。例如,诗歌鉴赏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题材的特点,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者入手,或从特殊的写作背景切入,或根据意象、利用注释等读懂诗歌,然后再分析、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等。还可教会学生运用比较法、联想法、拆解法、归一法等方法来分析作品的人物、思想、艺术手法等。教师“授之以渔”,学生有了方法的指引,就会循着方法自主学习,才能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专题探究课

选修课还可以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专题探究。如北京的王屏萍和边晔老师在史传文学的教学中按“文言”“文学”“文化”三个专题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他们的课型模式是:预习时让学生先确定探究方向,提出相关主题;然后进入网络虚拟课堂学习,网络虚拟课堂划分了不同的版块并设置了不同的子栏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在感兴趣的版块或子栏目下探究,由此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组织实体课堂,利用实体课堂进一步解决共性问题,并将实体课堂的视频上传至网络课堂,以便共享。这种课型适合硬件设施好、师资力量足、学生素质高的学校。当然,这种专题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因而,探究要注意“活”而有“度”。首先探究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价值;最后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不能漫无目的地“放羊”,要紧扣探究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学生执教课

偶尔让学生当小老师,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有效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氛围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旨在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探求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点。

首先要分好组,选好小老师。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异质分组,即把善说的学生与善写的学生、开朗活泼的学生与沉稳内向的学生、贯于发散思维的学生与贯于定向思维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小组共同备课,并推选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做主讲人。其次,选题要具有可操作性。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李白的诗歌,教师可示范上《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然后让学生教学《将进酒》等。但是此种做法,教师不能清闲,须与执教的学生共同备课,帮助学生确立重点、突破难点,并为其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总之,这种教学方式把教案变为学案,由学生独立听课变为小组集体讨论交流、互助学习,变教师占据黑板为学生占据黑板,让学生变成了自学者、讨论者、展示者、讲解者、批改者、倾听者和欣赏者,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四)活动课或观赏课

可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读会、演讲与辩论会等活动。如《唐诗鉴赏》选读教学结束后,可举行以“我与唐诗的亲密接触”为主题的诗歌朗读会;又如在上小说或中外戏剧时,或在开设《影视欣赏》《生活与观察》等课程时,组织学生观看《雷雨》《茶馆》《红楼梦》等相关影视剧,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思考,写出鉴赏心得,小组讨论并交流。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需指出的是,这些活动需精心组织,认真设计,这样才能丰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悟,同时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不过,活动课或观赏课只能是教学选修课的辅助性手段,不可喧宾夺主。

当然,不管什么课型,选修课的教学方法都应以个性化学习为主,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真正上好选修课,广大语文教师仍要多思考、多讨论、多交流、多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选修课的作用。

上一篇:仓库员工事迹材料下一篇:隐秘的角落大结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