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巧妙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精选5篇)

巧妙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篇1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莲花县城北小学

刘金兰

电话:*** 电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性启发性的先进手段,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它对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总结得出结论,巧妙运用电教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下面,我就联系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心得:

一、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教学《触摸春天》一文中学生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一句很难理解,于是我在教完全文后出示自制的网页,让学生观看我搜集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并配上音乐《感恩的心》,让学生通过视觉的观看、听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从而明白:他们虽然是残疾人,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创造了奇迹, 他们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他们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作为健康人,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好地为 他人服务。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我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看到了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黄山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

二、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逻辑思维也比较差。要让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情,适时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由于电教手段具有生动直观、形声兼备的特点,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超越时空的、有声有色的形象化知识,适应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弥补了他们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少的缺陷。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依物说话、言之有物,逐渐有话可说、学会说话。如在教学《雨》这课时,我训练学生说说下雨的场景,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在学生的头脑中雨只是个模糊的印象,他们没有留意过它的声音,更没有能力去通过声音去分辨雨的不同。这时我利用电教手段,将大雨“哗哗”、中雨“淅淅沥沥”、小雨“沙沙”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这样就立刻唤起了学生的联想,头脑中的表象一下子清晰了,一个活生生的画面顿时显现在学生眼前,此时再要求学生说雨的特点,他们就能说得真实、具体了。作文无话可说,无从说起,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我们家的猫》之后,要学生仿例文写一种2 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首先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片,然后让学生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猫的,接着运用课件:笨拙可爱的小鸭,美丽轻盈的小鸟,蹦来跳去的小松鼠,鲜活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他们纷纷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用在例文中学到的方法将这篇作文写得十分成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借助CAI课件,创造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交际环境,能促使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如以“我们身边的垃圾”为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可以通过CAI课件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垃圾及其来源,去向等展现出来,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想法。还可将各自的想法进行设计,在电脑里画出来,或制成模型,有价值的设想甚至向有关部门建议,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快乐。

三、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新教材中的许多儿歌是文质兼美的,课文里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集着强烈的感慨。我在教学儿歌《雨铃铛》时,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把静态变为动态,调动他们的视听器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及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通过播放青山、绿树、蓝天的优美画面,再次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同时随着课文字幕的节奏逐步显现:沙沙沙的雨声,小燕子在雨中欢唱,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是,孩子们,完全沉浸在对雨的向往与企盼之中,我想每个孩子脑海中都有一幅心目中的雨景。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寓美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如教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 第一句时,我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也来到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燎绕的仙境之中。”又如在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境时,我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提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这样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学生从中体验美,并积极地发现美。表达美,营造出一幅幅的景象。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像,激活思维,从中感受、体会、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正如教育家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情感的向往,是通过情绪来完成的”。这种对神秘大自然的向往,抓住了每一个学生的幼小心灵,引发了情感共鸣,产生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样,学生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巧妙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篇2

一、创造宽松的语言情境,尊重幼儿,使其想说

《纲要》中明确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所以我们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的动态情景,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其想说。

如在教学诗歌《春雨》时,为了把幼儿带到诗歌的境界中去,使幼儿与文中的“我们”产生共鸣,运用课件将大自然的景象通过屏幕逼真地显示出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让幼儿直观感受,为幼儿创设一种三月里淅淅沥沥下小雨的情境,从而丰富表象,以情激情,以声动情。(滴答,滴答,下小雨了;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了。)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春雨的特点,使幼儿与诗歌中的麦苗、梨树、种子、小朋友产生了共鸣,从而使幼儿能很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教师用鼠标器控制画面,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通过表达交流,更能理解诗歌和故事的情节,不知不觉地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知识。

二、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鼓励幼儿,使其敢说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可以使幼儿有效地练习,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在表演游戏的教学中,我们先让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再借用多媒体让幼儿看、听,在视听结合中让幼儿尽可能多地获得语言信息。如童话故事《三只蝴蝶》、《狼和小羊》等,幼儿在看、听的过程中就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模仿小动物的语言和一举一动。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为幼儿设计了相应配套的角色表演,让幼儿在看动态的画面时,激起表演欲望,进行表演游戏,从而使幼儿既巩固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又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使他们喜欢表演、敢于表演。当幼儿学会运用一个优美的词语,学会使用一句完整的语句时,教师及时给予他们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多说“你真棒”“你一定行”等积极性评价语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说。

三、呈现丰富的语言情境,吸引幼儿,使其喜欢说

现代多媒体技术有同时提供视、听、行相结合,把看、听、说统一起来的功能,呈现丰富的语言情境,吸引幼儿,设置思考点,引导幼儿思维,从而在幼儿语言与思维的整合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让幼儿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在续编故事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制作课件,为幼儿呈现丰富的语言情境,以此来吸引幼儿,设置悬念,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如《小鸡过河》教学中,整个情节都围绕着小伙伴怎样帮助小鸡过河而展开。课件中先呈现小鸡过不了河的危难情境,接下再显示小伙伴帮助小鸡过河的种种情境。这样制作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悬念,让幼儿积极思维,从而想出许多帮助小鸡过河的办法。当幼儿大胆猜测成功后,电脑及时给予鼓励。或用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评价,有的甚至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作为对幼儿学习获得成功的奖励。然后我们再回到前一幅画面,让幼儿进一步展开想象。这样不但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发展了幼儿的思维,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达到完美的整合。

四、创设有趣的语言情境,支持幼儿,使其有机会说

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他们对动态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在墙上创设一棵随季节生长的桃树,春天是绿绿的嫩芽,一段时间便开出美丽的花,再过一段时间便结出丰收的果。其中的叶子、花、果等都可让幼儿通过讨论、绘画等创设出来。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幼儿一直参与其中,有很多讲述的机会,语言便得到发展。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能力等,使他们成为了环境的主人。

我们借用现代多媒体为幼儿收集一些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图像,如可爱的小动物、漂亮的花草树木、名胜古迹等,创设有趣的语言情境,使其有机会说。让幼儿自己上机操作,自己选择图片,自己拼图,然后自己讲述。由于拼出来的图是孩子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因而讲述时比较流利,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当幼儿讲述成功时,电脑给予音效鼓励,使幼儿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3

一、运用多媒体,丰富情境,充分感知

电教媒体往往通过表现形式出现,如美妙动听的音乐,声像并茂的画面,形象生动的动画效果等,使儿童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全部调动起来,使儿童从“感性”到“理性”的质变。

从儿童的表象认知的过程起步,形成实物表象,活跃学生的思维。表象是儿童认识世界的起点,电教媒体为儿童思维发展提供了许多活的源泉。

如:小学教科书中描写我国壮丽河

山,美丽风景的文章《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迷人的张家界》,学生对其不易感受,文中所描述的“石”、“潭”、“沟”、“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了解的不多、不深、不透,即使有课文插图,也无法让学生较为真实地形成表象。使用多媒体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我把从网上下载的图片,明信片上的图片,学生家长到过此地照片等一组组优美的风景图片,再配上动听的音乐和课文朗读,通过电教老师制作出动感的电影让学生欣赏,使儿童在动画美景,动听的乐曲中入情,通过再现课文中的作家笔下描述的情景内容,一下子变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这时变可以顺利地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切身体会到课文所展示的情境。

利用多媒体工具,有情有形,突破难点。电教媒体能将课文的重难点通过画面文字等反映出来,即有情有形。我多采取对比,计划等手段制作直观的课件,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如《回声》一文的课件中,学生在理解了声波与水波之后,对声波与水波还是有些模糊,我借助多媒体能跨越时空缩短距离这一优势,有意识地设计了一组小波纹与声波俩副动画情景同时出现于一个界面进行比较,学生在欣赏比较这一形象直观的画面的同时明白了声波形成的原因。

再如:《刻舟求剑》一文,这一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把宝剑捞上来的原因是课文难点,计算机让课文事情发展顺序设计一系列程序,首先出现一艘船和“那个人”,随着音乐的响起,船慢慢前行,当出现宝剑掉在江里后,问学生:“如果掉宝剑的是你,你会是什么心情?你会怎么办?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那个画面的变化,船和宝剑的位置变化,非常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就很容易地知道那个人为什么一点也不着急?那个人为什么从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江中,且捞不到宝剑的原因了。结合画面,促使学生在观察中知道那个人不及时捞宝剑的错误行为,从而揭示了捞不到宝剑的原因。这样不仅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通过课件展示,它把远的拉近了,把虚的变实的,把难得变易了,不仅给予了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空间,而且有利突破课文的难点,同时,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判断,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借助电教媒体、陶冶情操,寓美育人

电教媒体总是给儿童视觉上的享受,在儿童面前展现出一个个充满美感,意象广远的情境,激发学生丰富想象。用美育陶冶学生的心灵,在《回声》的教学中,通过展示课文中的优美的画面,清清的小河山,有一座市桥礅,斗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学生不由自主地与文中描写的小青蛙一样,去感受美,因为儿童是极为好奇的。电教媒体呈现的连续的动态,给学生一个新奇,真切的感受,创设一个“新、美、远”的想象空间,在给儿童展示的时候,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哇,好美啊!”他们如身临其境,好像就是小青蛙怀揣着好奇心,真着妈妈去探求回声产生的原因。因为“新”,儿童便好奇,因为“美”,儿童便愉快,乐于展开想象,因为“远”,想象空间广,使它们易于张开想象,所选择的电教媒体是通过优化组成的,儿童觉得“美”觉得“趣”,精神需要便得到满足,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生物教学生活化

福建省泰宁第四中学 张汉寿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联系紧密,因此教学要尽可能地走进生活,让生物课的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

新课标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应从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科学学习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研究身边的生物学问题,激励学生学习生物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喜欢生物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我们身边有许多的生物,在生物教学中尽可能地生活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地取材 挖掘教材的生活点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园内的生物学教学素材。例如校园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池塘小鱼……都可以搬到生物学课堂中来,让学生认识校园的花草树木、植物动物,感受到真实有趣,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认识到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如何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物圈。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学习并非枯燥无味,会感到生物学就在他们身边。再如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幺“大树底下好乘凉”?学生通过已学的知识和查找资料明白:因为树荫能够遮挡太阳光,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需要水...对学生的回答尽可能的多加欣赏与肯定.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生活中有许许多多 类似的:春来江水绿如蓝——生物的繁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条件反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遗传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营养生殖——扦插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食物链的一部分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向光性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原生态系统易破坏也易恢复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生殖发育;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捕食关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物,你每天也都在同它们打交道。玉米、小麦、蔬菜、水果,鸡、羊、猪、狗,花、鸟、虫、鱼,树木、草药,细菌、真菌等等,虽然你认识了它们,并不等于说它们中的许多问题全都知道啦。我们的身边.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事儿也许使你很感兴趣: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喔喔啼叫?在屋子里,你有没有想到过这些事儿:蚊子为什么爱叮咬小孩儿?米蛀虫吃干谷物为什么不会渴死?……在餐桌上,你也许会发现不少问题:饭菜怎么会变馊?为什么腐乳味道那么鲜美?糖渍、盐渍食品为什么不会变质?……生活中,如果你留心的话还会碰到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水果店里卖的都是水果吗?柿子的涩味从哪里来?树木草坪为什么能净化空气?…… 例: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的同学,往往在上午第二节课后,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现象,试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初一某女生长得很胖,为了减肥,她要求家里炒菜时少放油,而且从来不吃肥肉。结果还是一样,为什么?某同学,为了让他长得高些,他妈妈在他每天清晨去上学时,总是让他喝一杯定购的鲜奶,以补充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你认为他妈妈的这种安排合理吗?为什么?儿童、青少年为什么需要多吃一些奶、蛋、肉?家养生物既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又能从实践中增长知识:蚕吃绿桑叶,为什么吐出来的是又白又细的丝?金鱼是怎样从鲫鱼变来的?为什么花好要靠用心栽?……蚕农为什么给末龄家蚕喷施保幼激素?学生用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解决。

巧妙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篇4

当阳市两河镇胡场小学刘开琼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电化教学以它色彩丰富的画面,展现文字蕴含着的意思,创设所需要的情境。课堂上将那一框框有序无声的投影教材,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发现、思维、探索,就会使其变为一行行清晰在目的文字,化为一句句有声有色的语言,形成一幕幕耳目一新的意境。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语文学科素质落到实处。

一、以图解文,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形成重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教材中某些文字内容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缺少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中间媒介。电化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挖掘教材本身的潜在因素,以恰当的画面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艺术感染力的影响下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同时通过分析、推理、提出多种解决问题设想,进行灵活的、新颖的扩散训练,并做到训练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我利用电教媒体的图、文、声并茂及演示动画的功能,制作了一个动态画面,首先出现《虎门销烟》的背景图片,接着由扬声器送出紧张而又有窒息感的背景音乐,再由小到大出现燃烧着烈火的三维动画字:鸦片战争。这样,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置于战前紧张的历史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情趣。在教学中,特别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历史情境之中,使学生由感觉深入到思维和情感领域,引起认知和情意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动?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让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形成反差,对课文知识掌握也更加深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片断的最后,我播放一段MTV《大中国》来创设情境,•在银屏上演唱的同时,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唱。由于通过前面的对比分析,学生已认识到清朝统治下中国的落后,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因而学生特别能唱出自豪感,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教学活动也由此达到高潮。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内心图像,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燃起一股爱国之情。课文的难点也就自然而解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忽视知识的教学是失掉基础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必须靠创设情境来实现,因为学生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才会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运用投影手段,就可以创设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情境。

《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课文,它真实地再现了邓小平爷爷逝世后,邓爷爷骨灰撒入大海时与全国人民永别的悲痛场面。这感人的情景,距离小学生的生活较远。邓爷爷为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尊重。对于这一点,小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我在教学这课前,组织学生观看介绍邓爷爷事迹的电视录像,以萌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时,为了烘托课堂气氛,唤起小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一改过去介绍时代背景的方法,首先播放邓爷爷骨灰撒入大海的录像,同时播放哀乐,接着用一段富有情感的导语,创设庄严的课堂气氛。然后一边播放哀乐录音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从整

体上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课堂上,我运用了三组幻灯片片,一是周总理邓爷爷站在南海边的遗像;二是飞机起飞前在飞机场盘旋的场景。三是邓小平爷爷骨灰撒入大海时人民悲痛欲绝的场面。悲壮的乐曲,深情的语言,使学生完全沉浸于无比悲哀的气氛之中。通过创设这种揪心撕肺的悲痛场面,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特定的庄严哀伤的情景,课堂上师生感情交融,浑然一体。邓爷爷的伟人形象自然的显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邓爷爷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并自然地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和回味之中。在掌握幻灯片的最佳映出时机后,教师还应发挥主导作用的艺术性,指导学生感知某种事物,以精确、优美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想象,在此我插入一个学生说话题:邓爷爷,我想对您说„„学生说得真是有感而发,发自肺腑。从而深化挖掘幻灯片的丰富内涵,训练其语言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因此,对幻灯片的深入挖掘,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观察、综合、抽象,建立起形象,而且能充实直观材料不够完备和无法表述的内容,从多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尽量说出更多、更新的内容,以训练学生语言,培养学生的情感。

三、丰富表象,发展思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离不开想象的。阅读教学更是这样,必须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维。心理学家研究也告诉我们:想象水平依赖表象的质量和数量,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投影,可以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象。这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巧妙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篇5

发布者:王海燕 发布时间: 2011-9-30 9:49:50

小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在国培学习中,我体会到: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养成学生热情、开朗的性格,良好的情趣,健康的情感和善于交际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语言是人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外部表现。因而,对学徒进行语言训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初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交际离不开活动,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经常开展诸如分角色对话,做捉迷藏、“看谁反应快”等各种英语游戏,排演英语儿童节目,朗诵诗歌,唱英语歌等等。少年儿童有爱看爱听爱说的特点,他们都能很投入地参加这此有趣的英语活动。学生亲身参加活动能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激发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有些原来性格腼腆、站起来说话就脸红心跳的学生,通过以上英语活动的锻炼,已能经常自告奋勇地出来对话、表演了。

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造意识,•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从而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少儿时期是大脑发育逐步完善的时期,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正从简单、片面向着丰富和完整过渡。爱因斯坦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老师只要对学徒进行激发鼓励并引导,学生就会情绪激昂,思维活跃,产生创造的欲望。因此,每当学生学完新的一课,我就要求他们联系新内容和旧知识,设想一个情景,编成对话或小品表演,让学生充分“玩味”课文。有时,我组织学生出版英语小写作专栏;有时,组织学生在班会、校庆会或和校外朋友联欢会上表演自编自演的英语节目。我经常启发、要求学生把英语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设计英语贺年卡、生日卡、教师卡、衣物饰品、房间摆设等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是主人,他们能自由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符合自己意愿的新东西,并能以产生成就感的喜悦心情更热情主动地投入新的学习。

三、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培养敢于“说和写”竞争意识,从而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少儿期是身心蓬勃发展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好胜心都强。教师应精心组织并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竞赛、表演活动或做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又在活动中发扬互助合作精神,去争取集体荣誉。我每学期都组织一两次人人参加的英语小品比赛。比赛规定:同桌两人或前后桌三四人组成一个表演组。每组选定个专题。如到商店买东西,到同学家一起做功课,买了新玩具和同学共玩等等。评优标准为综合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多,语音语调句子正确流利,情节合理,情景逼真,富有表情。这既需每个人的努力,又要相互间的配合。每次赛前,学生们都认真构思,翻阅课本,反复操练。赛后同学们余兴未尽,感到收获很大。

上一篇:司法所所长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