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精选8篇)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深入,为初中生物创设了更好的教与学的环境。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的特点,有利于全面、多角度地描述主体对象,变抽象的知识为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内容,易于被使用者掌握;多媒体技术非常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及时自我促进。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造一种积极主动的、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和发挥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为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生物课堂,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较好作用。

我们学校在进行《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课题研究中,深深体会到了多媒体技术对初中生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

一、通过搜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

生物教师在准备教案时,要收集大量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以往教师备课时,只利用一只笔、一本教案、一本教学参考书,几本生物资料,来完成一个教案,这样准备的一节课是很不充分的,到了课堂上教师只有实物标本、实物挂图,缺少的声、画、音并茂,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时不用说学生不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就是教师本人也对知识的认识是很模糊的。而现在我们借助于电脑、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利用校园网将课件传送给每个教室的终端电脑,在上课时利用课件将知识传授给每个学生,使生物课堂上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教师讲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例如:在初二生物《动物行为》一章中所讲述的动物行为,其实是非常直观的,但是作为动物行为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很难能用语言将动物的攻击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社群行为、节律行为表达的非常具体形象,但是我们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后,将《动物世界》、《传奇》、《国家地理杂志》中有关动物行为的影 像资料针对本章中要讲到的具体行为做了一个短片,利用丰富的动物的生活画面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很容易地撑握了各种行为的概念和范畴。

二、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非常重视情境和直观: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生物具有特殊性(体积的大小,形态的特征和一些生理过程等),单纯地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或获得准确的生物学知识;同时,生物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需要有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品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到真实的环境中去观察和探索。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能贮存大量的图文声并茂的生物学习材料供学生学习,通过文本、图形、图像、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随时进行交流,有利于学生的互助协作。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的传授变“静”为“动”。

生物学中的许多知识其实是“动”的知识,而在传统教学只能利用静止的挂图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来传递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凭个人的领悟能力。例如:在讲解鲫鱼的《血液循环》时,怎么讲学生也不明白血液从心室出发依次经过动脉、鳃内毛细血管、背部动脉、体内的毛细血管、静脉,最终回到心房的路线,这个过程是一个“动”的知识,但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以“静止”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师教起来更吃力。后来,我们生物教师利用Flash软件制作出鲫鱼血液循环的动画,将血液循环的路线利用动画表示出来,很直观地让学生看到,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学生对于血液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对于血液循环的路线,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就掌握得很好。这就是多媒体变静为动的优势所在。

(二)利用多媒体将微观知识宏观化。

生物知识更多的微观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而在生物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课的课时很少(往往一节实验课就要求学生得出实验结果),有时一节课的时间,好多学生也不能利用显微镜找到生物的物像,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却又累了个半死,也没有辅导几个学生,一堂实验课下来,有收获的学生没几个,课堂整得乱哄哄的。针对生物现象的许多微观知识,我校的生物教师在做实验时,先利用摄像显微镜将找到的生物的物像投影到大屏幕上,使学生不用显微镜就能看到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物像,对于学生的后续实验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先由实验教师利用摄影显微镜将找到的草履虫的物像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一看:噢,这就是草履虫的模样啊。动手实验时,就很少有学生找到个大气泡后,兴奋叫“老师,老师,你快来看看啊,这个草履虫怎么这么圆啊!”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生物实验中后,我校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和得出正确实验结果都得到大幅提高。这在近几年的牟平区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得到很好的证明,每个到我校来监考的实验教师都对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的技能表示高度的欣赏。其实,这都是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好处啊。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更好地为生物教学服务。

在生物教学最大的难点是动物的起源。动物的起源由于是几千万年前,甚至是几亿年前,所发生的,年代久远,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想重现这一过程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只能是简单杳些资料,通过口头描述来给学生重现当时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可能所作的描述使学生倍感兴趣,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教师则是束“口”无策了,还能让学生在背后嘀咕“这个老师净吹牛”。而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历史的重现,生物的假说,都能通过多媒体技术表达的淋漓尽致。例如:在讲述古代爬行动物灭绝的原因时,生物教师利用“豪杰超级解霸”将《恐龙》等大片中的火山爆发、恐龙惊慌逃跑的精彩场面截取下来,并在截取的影片中加进教师的科学讲解,使本不能重现的几亿年前的恐龙灭绝的假说,利用高科技,利用美国好莱坞的虚幻故事,做了很好的注释。也使学生在视听感觉上真正接受了目前被大多数科学家所认同的有关古代爬行动物灭绝的观点。

三、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有上述的诸多的好处,但是在我校进行多媒体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课题实验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课堂教学成了录像、VCD的观摩课。

个别教师把多媒体课堂教学当成了录像、VCD的观摩课,其原因是过分依赖电教媒体,而忽视了诸如语言、板书、直观教具等的作用。CAI系统有许许多多的优势,但是,它只能是教学辅助设备,也只能是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出现,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的时候采用多媒体,会让学生兴奋的恰当、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但是如果多媒体手段利用不当,只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发散,而影响到学生的知识达成度,使生物课堂变成了华而不实的影像厅。

(二)把大屏幕当成了电子黑板。个别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出现了按动鼠标完成教学全过程的不合理现象,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较低,只把多媒体当成了一个电子黑板,把传统的粉笔板书改成了利用鼠标完成板书过程,长期如此,必然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失去兴趣。

但是不管怎样,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充分运用,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持和内容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 篇2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多媒体技术,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言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 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老师, 我们怎样帮助学生很好地去吸收这些良好的养分呢?在教学实践中, 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便捷途径。

一、视频范读, 激发兴趣

要学好文言文, 先过语言关, 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 要熟读成诵。在教学中范读是必不可少的, 视频范读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兴趣调动起来, 融入作品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听读过程中能迅速找出生字、注音, 在难句停顿处标上“/”, 在语言环境中解决句读问题, 这是多媒体运用的一大妙处。例如:教读北朝民歌《木兰诗》, 视频朗读时音乐雄浑、鼓点声声, 朗读声铿锵有力, 配以马蹄阵阵, 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到了遥远的古战场。在听读时又抓住了“可汗” (kehan) 、辔头 (peitou) 、旧时裳 (chang) 等重点字的读音, 同时也明白了五字诗句的停顿方式, 或“2-3”式, 或“2-1-2”式, 或“2-2-1”式。还可通过视频反复朗读, 让学生去领悟文本, 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 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对丰富学生表象,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郦道元的《三峡》一课时, 怎样让学生感受“巴东三峡巫狭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壮阔奇景呢?这时我适时地播放了一段长江三峡的录像片。那直插云霄、连绵不绝的山峰, 那矗立山巅、婀娜多姿的松柏, 那渔夫的晚唱、猿猴的长啼……这一切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 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 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柔美的音乐, 唯美的画面, 配上绝美的文字, 学生如痴如醉, 这是教师用多少语言描绘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又如在教学《孙权劝学》时, 学生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 也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但是对孙权、吕蒙、鲁肃本人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这时就可以借助电影、电视剧片断给学生补充相关史料, 如孙权问计吕蒙、与吴为敌的曹操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周瑜荐鲁肃、吕蒙白衣渡江等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也激起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图片音乐, 加强记忆

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到位后, 便是背诵。背诵也通常让学生倍感头疼, 因为古文的深奥, 因为古文的拗口。尤其对于较长的篇目, 要想顺利而有效地完成这一积累实在不易。此时, 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并巩固记忆。

1. 利用图片提示记忆内容。

有些文章学生难以背诵, 教师这时可利用文章重点段落的图片帮助学生记忆背诵。如, 魏学漪的名篇《核舟记》, 在背诵第二部分的时候, 出示放大的核舟图片, 然后按顺序让学生记忆, 特别是船头的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人的神态呼之欲出, 学生就能轻松背诵。

2. 利用音乐营造记忆佳境。

在学生朗读背诵时, 来上一段柔美的音乐, 可放松学生心情, 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气氛。例如, 背诵《陋室铭》时播放古筝曲《广陵散》, 背诵《与朱元思书》时播放“高山流水”的琵琶曲, 这都是营造良好记忆环境的不错的选择。

四、有效整合, 拓展思维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 注意学科间的融合, 注意知识的迁移、整合。在文言文学习中,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拓展, 比较、整合、联想等。例如, 教学《与朱元思书》, 可用媒体显示郦道元的《三峡》中的片段、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片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 来体会山水的奇, 达到知识整合的目的。教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可迁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比较“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二句在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之处, 来体会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五、知识归纳, 节时省力

以前教文言文, 教师全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碰到示范课、评比课等, 教师更是大黑板加小黑板, 上面写满了生字注音、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省略句、倒装句等等。教学手段单一枯燥, 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利用多媒体, 可以把大量的文言知识归纳整理, 制成课件页面, 在学生看来, 既可减少零碎、枯燥感, 又直观醒目;有些需要课外拓展的资料, 在屏幕上打出来, 既可节省时间, 又可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谈谈多媒体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3

首先,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节课的成败取决于学生收获的多少,所以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学生实际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怎么样,学生对作者、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情况、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现有水平、他们喜闻乐见的是什么等都是我们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调查了解的。

其次,艺术性原则。课堂设计是一门艺术,多媒体课堂设计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繁简要得当。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东家之子之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恰到好处,就是我们在制作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时候追求的目标。一个课件,一个音频、一个视频、一张幻灯片、幻灯片中的每一个内容,我们都要依据培养目标谨慎设计,只有将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艺术性的设计和处理,才能在课堂上运筹帷幄,也才能达到我们在教学预案中的教学目标。

古文教学中要有艺术性地设计幻灯片,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每张幻灯片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我在八年级课文《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设计中。由于这篇课文易于翻译,我没有设计有关翻译的幻灯片。但我知道学生对课文的写作背景很陌生,而不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学生就很难理解这篇课文中作者 用“欣然”一词所流露的那份豁达、开朗,也很难理解作者感慨自己是“闲人”的那份凄凉和落寞,所以我就通过网络,查找了一些有关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近一千年前的人事有所理解和感悟,在这个基础上来翻译和分析课文,学生才能更好地疏通文义、理解文章主旨。在分析课文这个环节,我只设计了一张幻灯片,是让学生思考回答:“这篇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在课文中标出起止。说说你为什么认为这里是用这种表达方式?”我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表达方式的特点,学生就会通过独立思考、分组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回答、集体评议等环节掌握这篇课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三种表达方式,并且还通过寻找说明理由,把握这篇课文中作者心理微妙复杂的变化。学生通过互动学习,知道课文通过记叙,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也知道了课文通过心理活动描写:“欣然”“念”,表现作者由初见月色的兴奋和喜悦,转入沉思,体会到作者情感的跌宕起伏。通过动作描写:“寻”,感受作者找知己共同赏月色的急迫。通过景物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感悟作者给我们点染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还知道了课文通过议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将作者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难言的情绪表露无遗。这样有目的的提问便于学生透彻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怀。幻灯片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针对性,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学生能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等。

二、幻灯片要醒目。醒目的幻灯片能让学生很长时间后对教学内容仍然记忆犹新。文言文要求学生记忆的知识点较多,醒目的幻灯片能帮助学生高效记忆。幻灯片的模板不能太花哨,应该选择与自己设计的文字或者图片色差较大的模板较好。色差大,对比度大了,文字和图片才清晰可见。文言文中写景篇目较多,

三、古文教学中的音频要精挑细选。文言文中有很多一字多音、古今异音、通假字等。我们从网络下载来的音频,有很多没有注意纠正读音,如果没有经过试听辨析就拿到课堂上去使用,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先入为主,学生记忆错了读音,就难于纠正。找到好的音频范读的确可以指导学生朗读,但如果没有适合的,我建议老师自己来范读,不要过分依赖网络和多媒体。

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4

沅江市阳罗洲镇复兴中学 聂灿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已势不可挡地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人耳目一新,使我们教师从诸多的教学困境中走了出来,豁然开朗。它打破了以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得以改观,它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地呈现给了学生们一个鲜活的世界。老师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变得更轻松,知识讲解不再单调,更能吊起学生们的胃口,激发其求知欲;学生兴趣上来了,主观能动性也增强了,学习不再被动,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从而达到师生互动,实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把多媒体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的诸多好处,尤其是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历来是大多数学生深感头痛的一门功课。特别是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随着词汇量的扩大,难度的增加,语法的越来越复杂,他们会日趋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厌恶感、畏惧感,最终以放弃英语学习而告终。某名人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但凡学习任何东西及乃至做任何事,就会变得被动、勉强,结果自然会差强人意。因此,身为教学工作者,我始终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当然,培养兴趣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的介入无疑是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我们的课堂从此更加生动活泼,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功劳自然是不言而喻。

以湘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7为例。该单元主体为Food Festival。为了使学生对西餐及其食物名称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我用Flash,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了一个整体教学课件。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先用多媒体演示西餐的各种礼仪。活灵活现的画面,栩栩如生,同学们一个个仿佛身临其境。整堂课下来,轻轻松松。学生们在强烈的视觉及听觉的冲击下,如实地感受到了异国的文化风情,无形之中听说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感,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借着他们意犹未尽的那种情境,根据故事情节向他们发连珠炮似地提问,学生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甚至连平时最不积极的学生也能用简单的一两个单词表达他心中的意思。即使回答不出来,但至少能听懂和意会,这就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听力水平。

又如八年级上册课本Unit4 Topic1中的Section C。内容是有关rainforests(雨林),是一篇比较枯燥无味的说明文,重在讲述雨林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按照常规的教学,无非就是给学生上一篇阅读课——先由老师提几个引导性问题,学生自读,再详读,老师分析、讲解,然后习题练习,理解巩固,直到每个学生都找到问题的答案就算完事,实在难上出很好的效果。但我根据教学设计精心制作了一个课件。课堂上,我首先以视听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呈现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学生们一边欣赏着热带雨林的风景,一边静静地聆听着录音的解说,很自然地投入状态之中。这样,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学生们学得饶有兴致,大多数学生很快便掌握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大脑中也对绿色雨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为了升华主题,我还特意在网上收集了各种及人为破坏现象的图片,配上一曲哀伤的音乐,让学生去目睹画面。同学们的心情由此变得十分沉重。画面刚一结束,我便以一种很低沉的声音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d of those?Are you happy to see all those pictures?”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No,we are very sorry to see that.”并各自用英语力所能及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最终达成的共识便是想到了要保护环境。于是,我顺着他们的思维,再次发问:“As a student,what can you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以此分组展开讨论。讨论完毕,便采取了答记者问的形式,请自告奋勇的学生当记者去采访各个组。这样无形之中便提高了同学们运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更是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的结尾我觉得亦设计得比较理想。在“记者”采访结束,也就是下课铃即将敲响的那一际,我欣慰地走上讲台,轻轻地将鼠标一点,屏幕上出现了一幅两个少先队员用双手环抱地球的画面,画的下方,一段文字以打字机的方式,配以警钟的声音,出现在同学们的眼前:We have only one earth.To protect our earth is to protect ourselves.(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等于保护我们自己。)此时,下课铃响,同学们一个个露出意犹未尽的眼神。我心里很清楚,这堂课之所以成功的一个关键是在于我精心的备课设计以及科学合理地运用了多媒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不能借助多媒体这个现代的教学辅助工具,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是难以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我们老师解决许多常规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复杂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它可以集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让学生充分地去感知,从而使他们学习兴趣倍增。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 篇5

渠伟爱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大作用,受到许多教师的关注与青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教师在教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又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使多媒体的功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呢? 笔者使用多年,对在初中历史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略有所得,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试就有关问题谈谈一己之见。

【作者单位】:山西省祁县城赵中学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应用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与提高,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初中历史课堂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符合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因此,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桥梁,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如果使用过当,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归结起来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避免变相的“满堂灌”

我们总是在批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使用多媒体手段后,有的教师认为它可以代替一切,从头到尾由计算机唱主角,忽视了教师应有的作用。例如讲《鸦片战争》时,教师如果只作为操作者,只管放自己的图片和视频,不加以任何分析和讲解,到最后连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学生却不能说得清,这样,教师的风格就体现不出来,课堂气氛不灵活,于是就变成了机器“满堂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初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并积极鼓励学生活跃思维,做到有的放矢。

多媒体手段只能辅助历史教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教师的讲授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语言、神态、情感对初中学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教师的言语,神情、姿态等在教学中都有可能和学生形成情感交融而产生心灵感应。加入多媒体后,有时教学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又因为教师的素质各有差异,个性与特长更是不同,如果课堂长期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堂结构、形式将千篇一律,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将无从体现,教师组织教学的应变能力、教学特色以及对教材分析处理的深度、广度、板书设计等都被埋没。长此以往,教师的真正教学能力将全面减退。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大功能的同时,更要创设适宜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使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

二、避免学生只成为一个观赏者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课文已由教师分解成图片、文字等形式。这些图片、文字在演示中往往一幕幕闪过,教师只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缺少必要的操练过程,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敷衍了事,记忆率不高。这样的课堂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听、记”的能力,只求片面而弃全面。

教育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和谐、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做到这一点,归根到底要看学生的学。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往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有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先的师生交流、讨论却在光、声、画中流逝,学生不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成为仿佛置身课堂之外的被动观赏者,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时间一长就不自觉得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讲《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把红军长征中的大量图片展示给学生,如不加上适当的提问、讨论,必然使本课变得冷冷清清,学生不能真正领会长征的历史意义。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把学生看作是有目的、有能力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的人。历史教学活动中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事实证明,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从历史课的授课类型和历史教材的实际出发,更要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科学地运用多种教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另外,适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避免形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印象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件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是有的教师不注意教学目的,只是让书本搬家,没有把真正的实质内容渗入到课件当中,导致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被牵扯进课件中来。这样的课件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还有的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难有所体现,整堂课感觉平淡无奇,缺少一个主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功能,它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充满更加直观的印象。所以,课件设计要体现历史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哗众取宠,也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另外还要注意课件设计的艺术性,色彩搭配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布局要合理,要有鲜明的目的和实质的内容。

四、避免盲目的使用而降低效率

人类历史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几本教科书仅仅提供了人类发展的一个脉络。对学生而言,历史与现实无论远近始终存在距离。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历史实物图片、人物画面、脉络图表,将历史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拉近学生与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的最显著特点,也就是在同样的时间内可容纳的信息量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几倍。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知识信息流量的接受毕竟还是缺乏最真实的体会,仍然会有不真切的感受,更需要时间来消化。而由于信息容量的增大,有时学生被过量的或者个人感兴趣的信息影响了注意力,反而找不到学习的重点,那就得不偿失了。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尽可能地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有的教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因此,盲目使用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比如有的教师喜欢将大量的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编入课件,反而使学生不易吸收,连笔记都来不及记,还不如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解分析、边板书演示,还有的图片,与其花大量的精力制做成课件,反而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和挂图更方便、直观。

多媒体手段有其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而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至今还普遍使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缺点,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讲授《红军长征》时通过电子地图,配上活动箭头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加以演示,同时每到重要的地点附以

影视资料,请同学们用讲故事的形式补充红军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讨论分析红军为什么开始失败?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当然,多媒体教学只是作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但它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们坚信,只要在多媒体程序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那么,不光是初中历史课,任何学科都将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获得益处。

总之,只有多媒体跟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历史课才是真正精彩的好课。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弃之,要使多媒体运用适时、适度、适当,这样才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城赵中学

渠伟爱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 篇6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学校 廖开富 【摘要】:随着农村中学校园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校的所有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或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思品课堂。不可否认在思品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但能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本文,笔者将从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来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效和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 思想品德、必要性、优势、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中学校园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校的所有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或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思品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显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说,实现多媒体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课改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2、是思想品德课自身的要求。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着“满堂灌”、“一言堂”等现象。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上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因此对思想品德课越来越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就是把多媒体教育技术整合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突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传统模式,拓宽教与学的思路,激发学生在思维上和学习上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高育人实效。

3、是多媒体自身特点决定的。

社会生活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让思想品德课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那么,如何激活这些素材,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呢?多媒体教育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以及动感、技巧,生动、直观、及时、准确地传递着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生活实践,从而提

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二、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确,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非智力因素的源泉。“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一语道出成功教育的突破口。“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作为手握导火线的教师能否点燃这把火,关键是能否找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广大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捕捉“兴奋点”,渗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充实和丰富课堂。巧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够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会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到导课环节中,先声夺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人民版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做合格的消费者》中消费者的权益时,我播放了赵丽蓉的小品《打工奇遇》,通过观看小品中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类似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形象生动,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纳。在讲授《做诚信的人》时,虽然《狼来了》这个小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我使用flash动画播放这个经典故事,生动的画面,温馨的记忆

还是马上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共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对于初中生的认知来说,更容易接纳感性的东西,法律知识相对理性,不太容易被学生接纳吸收;因此要讲好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更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东西去感化学生,使单调、枯燥的法律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自觉去践行法律的要求。

比如我在讲授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时,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权利,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权利,初中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也要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这既是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是子女应尽的义务。由于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从小被父母长辈宠坏了,很多孩子都有唯我独尊的想法,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的抚养之恩,总觉得父母对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自己对父母的义务,等到父母老了再说吧!针对这种情况,在讲授这一部分时,我给学生们播放了由谭晶、杨坤演唱的公益宣传片《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段MV真实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无私奉献,父母也会日渐苍老,在MV的最后有这么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播放到这里时,我看到很多学生哭了,长时间不说话,我感到很欣慰,我知道他们的内心一定很感动,我只是告诉孩子们,今天回到家对父母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帮助父母洗一次碗、扫一次地、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上自己温馨的祝福。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同时也很轻松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3、巧用多媒体,展示幽默艺术,实现思品课堂快乐教学。海菌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和精彩的漫画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屋檐下》这一课,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生活图片回顾自己童年的生活场景,再次体验家庭的温馨,从而实现感情目标,这些但靠教师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传统课堂上难以完成的目标。如教学《坚强的意志》时,在理解“坚韧性”时我出示“挖水”的漫画,一个人在沙地挖水,连挖三口井都没有挖出水,最后失望而归的画面时,学生发出再挖一锄就见水了的感叹,为挖水人不能坚持而惋惜。这幅漫画说明做事情要有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否则会前功尽弃。利用这幅漫画引申讲解,使学生轻

易地理解了坚韧性的含义。

4、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些道理、观点,往往比较抽象,很多法律条文和规定与学生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我在讲授法律内容时,一般都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典型的案例,通过讲解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我在讲授《财产属于谁》时,由于涉及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以及停止侵害、返还财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多种维权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就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个《退伍安置费应当归谁》的真实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就涉及了这几种维权方式,通过真实的案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了,课堂效率当然也就提高了。

比如在讲《欢快的青春节拍》一课,单纯的说教很难实现让学生体验青春魅力的教学目标,而选用校园歌曲《同桌的你》、《青春无悔》,青少年影片《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等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很容易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都需要对问题解决的过程、结果及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策略等进行检查训练、反思概括,从而检测课堂授课效果,巩固学习目标。课堂检测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练习一些习题,在我们学校现有的条件下,每节课都给学生印资料不太现实,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多媒体或电子白板给学生展示一些习题,我一般会通过多媒体课件以醒目的方式提醒学生探究结果是否正确。对于学生共性的问题,我会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集中进行讲解,强化学

生的记忆,巩固教学内容。

三、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客观地说,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效率。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课件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影响了教师基本教学素质的提高,降低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声誉,弱化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不正确运用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复教材内容。在课件的内容上,有的把教材的内容大量复制在课件上。有的是教材上的文字内容,有的是教材上设置的情景,有的是教材上的漫画,没有新意,没有创造。本来通过引导学生看书可以解决的问题,却把它搬到课件上,淡化了教材的作用,把课件当作无粉尘的黑板,贬低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特有魅力。

第二:使用过于频繁。有的课件内容繁多,既有文字又有漫画,还有影像资料,在课堂上频繁出现,一节课变成了课件的演示课,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由于课件内容多,转瞬即逝,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目标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使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心目中失去了新鲜感,课件使用泛化。

第三:代替板书。利用课件代替板书,是使用课件者比较普遍的现象,黑板上整节课不写一个字,长期以往,教师的板书基本功得不到提高。

第四:取舍不当、时间分配不合理。

传播媒介的发达使得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可供选择的资料很多,不知该如何取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同一类型的材料很多,并且都很不错,哪个都舍不得删掉,于是就把所有的我认为有用的材料都展示给学生,结果就造成课件过多,重复冗余,时间还不够用。

第五:顾此失彼。有的课件由于内容太多,讲课老师频繁操作,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制作和演示课件上,忽略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提升,颠倒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但学生如过眼烟雾云,收获不大。

最后,多媒体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师操作不熟练问题。笔者发现在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运用多媒体,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时才用,往往由于不熟练,操作不规范而错误百出,不但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有的作用,而且适得其反,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更有甚者,上课时由于操作不熟练,不得不由其他教师帮助自己完成多媒体教学的操作。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为了保证新课改健康顺利实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多媒体课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媒体的应用应以适用为主,避免过分花哨。

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可以通过直观的形式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解决重要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性,即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授课的“深入浅出”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得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舍不得割爱,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或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只求表面的热闹,而忽视课堂本身的任务和重点,应有目的、有计划、恰如其分地用好。

2、多媒体运用材料应避免多而不精,要具备典型性

其实不仅是多媒体运用材料,在平时的每堂课上,凡是要举例的,例子不在多,而最好都是能够一堂课围绕一个典型的例子展开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一个问题或一个现象进行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理解,能从认识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从多个例子中听新鲜,光有兴趣而不培养能力。

3、多媒体运用不能完全代替板书

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干干净净。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会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多媒体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

4.教师要努力提高利用互联网筛选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其实现代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制作一课比较成功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教材和教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以及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综合编排有关材料,甚至画面的制作,录像的剪辑,音乐的选择等,都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师通过自制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总而言之,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将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补充,并加以完善,必将大大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教学》(主编:程光泉,北京师范大学主办2008年6、9期)

2、《新课程的教学观》(主编:周小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3、《现代教育技术[M]》傅钢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1

4、《对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几点粗浅看法[J]》汤美娟职业教育 5、2007/2《宁夏教育科研》第90期《运用多媒体技术

初中政治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篇7

一用多媒体课件架设师生共同获取知识的新纽带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通过多媒体课件, 师生共同获取知识,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做法有三点: (1) 任务驱动。每一节课前, 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制定具体的教学任务, 制定具体的教学流程, 让学生明确教学环节, 也就是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任务驱动, 学生会不断从生活的实例中找到新的思维、新的认知。 (2) 兴趣促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被教学中生动的实例、优美的自然美景和鲜活案例激发求知欲望, 枯燥、无味的概念和理论说教变得生动有趣, 课堂的氛围明显改善, 一节高效的课堂自然生成。 (3) 理念带动。理想信念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和向导。通过“名人名家”等课件展示, 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灵魂得到了升华,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不知不觉的积极影响下逐步树立起来。在实际教学中, 采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在课前付出很多的努力, 通过收集素材、准备课件和整体感悟, 对教材的掌握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 对新的知识和媒体信息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对学生的心理渴求有了全面的掌握, 有效架设了师生获取知识的新纽带。

二用多媒体课件打造互动合作竞争高效的新课堂

高效课堂是课改的最终目标。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着力打造互动、合作、竞争、高效的新课堂。 (1) 互动:即让学生动手亲自制作课件。例如, 在教学初一思想政治“我们伟大祖国”这一课时, 学生制作的祖国风景展览图片, 让每一个学生感知到祖国的大好山河, 不仅学生的情感被熏陶, 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 合作:学会合作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交流的技巧。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 学生对网络媒体非常感兴趣, 不仅学会了绿色生态的安全上网, 而且学会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学习的新方法, 让合作的良好品格成为学生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3) 竞争: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以小组展现课件, 形成了互相竞争的学习态势。学生不仅能挖掘出课本的内涵, 还能利用与时俱进的政策法规去解读和思考,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有所提高。 (4) 高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交流成果, 学生求知的视野由课堂内外走向生活实践, 课堂教学不再是照搬照抄、简单说教, 每一节课都在学生发表见解和进行议论中推进,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的作用, 信息容量大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不断挑战新的问题。

三用多媒体课件构建综合性课程学习的新体系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每一位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 也就是与当地的教育资源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 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广大教师通过多年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 利用当地教育资源, 整合课程体系,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体系。具体分为三类: (1) 参观活动类。利用古城特有的旅游资源, 参观摄影展和平遥中国年活动, 让学生去感知平遥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殷殷报国之情。在具体的活动中, 让学生制作平遥摄影展的优美课件和参观“中国年灯展”的课件, 学生自己选择摄影作品、编辑文稿, 形成了一个个非常独特的优秀课件, 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媒体教育资源。 (2) 体验概括类。我们学校的“学生值周”生活, 寓教育性、实践性于一体, 是一种典型的“换位”生活。在安排值周工作的同时, 我们安排了思想政治课综合活动, 要求学生既要认认真真做好值周工作, 还要以“哲人”的独特身份出现, 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和服务的态度参与值周, 深刻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初步培养了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 培养了“正气”, 加强了内在修养, 这种“正气”表现为一种高尚的思想觉悟和积极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 (3) 访谈制作类。笔者主要开展了“给长辈立传”活动, 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课学习活动, 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 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综合性学习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不断总结, 体验成功的喜悦, 感悟综合性学习的无限魅力。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政治课考试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由过去的闭卷到半开卷, 到如今的全开卷, 这确实是一场考试的改革。但随之而来的是, 学生不再重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活动, 单凭简单的、机械化的记忆来换取考试成绩已越来越成为学生的共识, 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教学效果, 势必会造成“教学效果差, 学生负担大”的误区。为了改善这种现状, 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篇8

一、多媒体的应用给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带来的优势

初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具有全面素质的综合性创新人才。但是由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会让学生感觉是在说教,学习起来会感觉枯燥无味,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阻碍,使得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也大打折扣,多媒体教学的引进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1.兴趣教学,利用好奇心导入课堂

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事物没有兴趣,就很少会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因为兴趣是我们对于新知识学习和了解的唯一原动力,只有兴趣才是促进我们进行不懈探索和创新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兴趣点,以此来驱使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但是,如果仅仅通过传统教法,只有教师一个人进行说教,学生很难产生兴趣,而多媒体利用其生动性、形象性和多样性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2.情景教学,帮助学生透彻理解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以情感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熟悉的场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教学当中去,对于教学内容能够有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但是,教师仅仅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很难创设真实有效的场景,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多媒体教学作为高科技与教学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利用其自身的多元性、声音、图片、视频的同步性,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生动、形象有效的情景创设,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我不会只是一味地说教,我会用多媒体放映的方式,通过同龄人的一些犯罪经历来告诉学生,为什么我们要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为什么法律不可触碰。以此,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

3.直观教学,增加教学的可实践性

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上,有一些关于政体、选举之类的政治方面的内容出现,初中生对于政治的了解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要想学生能够对这一部分感兴趣并有所了解,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对于抽象、复杂的政治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明了的了解,那么,仅仅通过教师的个人努力显然是不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但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以一种图片和动画的方式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美国的总统都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选举出来的。通过这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政治相关问题,增加了教学的实践性和直观性,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4.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个人认为,只有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有所改变才能有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更大的可能性。如果教师仅仅按照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被动接受只是而不是主动探索,这样很难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

二、多媒体的应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带给了教育教学工作者大量的惊喜,为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便利和优越条件,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时,也出现了一些我们值得反思和改进的问题出现,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缺乏互动,师生之间的交流过少

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學缺少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和互动。在传统方式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相对而视,会有眼神上的直接交流,从而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和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看小屏幕,学生看大屏幕的课堂模式使得师生之间失去了这种互动,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缺乏特色,教学内容过于刻板

多媒体教学发展的进一步成熟促使了许多教学课件的产生,而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将相关课程的课件放映给同学们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了,于是教师沦为科技发展下的传播工具——幻灯片放映者,这种根本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的对于课件的照搬照抄,造成了不良的课堂影响,同时也失去了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重要作用以及每一个教师个体的教学特色。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没有将多媒体教学这一时代的先进性发挥出来,反而退步到过去的僵化教学理念当中,形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不良之风。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才能达到长足进步,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周天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0(57).

上一篇:普通话朗读示范下一篇:用英语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