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初中地理教学多媒体运用的思考(共11篇)
楚雄州武定县猫街中学 谢玲昀
摘要:新课程地理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教材的多媒体化、教学的个性化与自主化、情景的虚拟化和地球的数字化。初中地理教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多媒体必将成为今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也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只有把多媒体和常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地理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多媒体 运用 思考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新课程地理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教材的多媒体化、教学的个性化与自主化、情景的虚拟化和地球的数字化。初中地理教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多媒体必将成为今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在课堂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正逐步走向课堂,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更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依靠课本、地理挂图等进行讲解的呆板现象,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本人10年来一直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经历了一张挂图,几件模型教具,一本课本的年代,甚至连挂图和教具也不完善。现代多媒体教学把我和学生带到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中,为我的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具和资料,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只是近两三年的事,到目前为止,我所在的校区利用多媒体教学还不是很普遍,至于地理学科更是很少有人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这两年来在地
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与观摩,本人对应用多媒体有些感触: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直观形象地展现事物,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清晰、真实、生动的画面,避免一味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更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施。
一、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容易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地理课堂教学情境中。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成功的一半。要让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学习情境。例如,人教八年级地理第六章笫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节,播放DVD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作为背景音乐,前台插入具有新疆特色的图片,例如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天山的牛羊以及新疆的歌舞等,以音乐营造氛围,以图片吸引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氛围不仅仅限于音乐,还可以是图片、影片等。例如人教七年级第九章第二节《巴西》,在授课前,播放影片《丛林奇兵》片段,让学生感受亚马孙的热带雨林风光,再播放巴西的足球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溶入课堂氛围。
2、提高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替代表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来表示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低,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拦路虎”,地理学习中最大困难是读图困难。地图上的每个位置都包含着大量的空间信息,如区域地形、气候等自然信息和人口、工农业等社会经济信息。多媒体教学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将地图与其空间信息结合在一起,并且以多媒体的形式动态综合交互的演示,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而且它还能以超链接的方式组织管理各类信息和教学程序,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能持久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作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如人教七年级第八章第一节《中东》,在介绍中东的地理位置时,用闪烁来突出五海三洲之地。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中东石油分布和石油输出时,用闪烁来突出波斯湾和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主要产油国的位置;再用闪烁突出波斯湾石油外运三条主要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达到的国家和地区,两个内容要用不同的颜色,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较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的能力。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合理地处理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例如,人教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中,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将这部分内容通过多媒体组合课件加以演示,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认识地球如何绕太阳转动、运动时的方向以及四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分别落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空间,从而能更好的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
4、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展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传递教学信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融教法与学法于一体,加快课堂教与学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真正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学”的过程,活跃了课堂,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结合。例如,人教八年级地理第六章笫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的教学中,在多媒体课件上注意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多媒体技术配置地图和播放台湾相关影像资料相结合,使台湾的地理位置、农业和气候以及其海峡两岸人地关系等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同时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获取地理信息,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时间。
二、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时应注意的事项
虽然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能为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愿望,从而使地理教学收到最佳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常规的教学方法,而要与常规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教学过程的诸多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设计,恰到好处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现在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地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容量不宜过大。有很多地理教师在讲课时,大是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片,地理阅读材料,地理图表等,目的是让学生对照材料图表等分析问题,而其内容多,容量大,很多学生还来不及把材料看完,更来不及思考问题,也来不及记忆讲述的内容,多媒体放过一遍,就如学生看一遍电影,一晃而过,让学生抓不住问题的实质。
2、多媒体教学感性不能太强。常看到有些地理老师上公开课,展示很多精美的图片,在下面的学生当看到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图片后,发出一片唏嘘声,满是感慨,但最终让学生了解到了多少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道呢?也许学过一遍后,学生只知道这节课新颖,而实质性的内容可能一点也没有记住。学生只注重了表象的事物,不能很好的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3、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不可过于程序化。多媒体的教学是设计好了的程序,很多地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设计好了的程序来进行教学,一般来说是从课题开始,到“再见”结束,每个环节的内容都被事先写在了固定的页面中,不可更改,学生的思维只能是围绕这个固定的程序进行,即使某个学生有个人的主见,在阐述某些问题时可能离题,但老师总是尽力的把学生的观点引向自己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课程的讲授,这样将严重桎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表现。
4、多媒体教学不能破坏了教学结构的合理性。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与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而很多地理教师在用多媒体教学时,走向了一个极端,学生成了多媒体的观众,听众,教师则成了多媒体的放映师。这样教学实质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到现在的“满堂看”,“满堂听”,忽略了地理课堂教学中设疑和提问,探讨和反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虽然说在课堂上用上了多媒体,可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还是让学生的思维习惯定格在初浅的层次上,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5、多媒体取代了黑板、粉笔等教具。地理教学应该要具备有一定的基本功,比如说黑板上的画图能力,老师的粉笔字等,无不是地理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中,从课的开始到课的结束,黑板上没有留下一个字,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多媒体过多的使用,又让学生感到花里胡哨的,最终一堂课上下来,哪些地方该让学生了解,哪些地方该让学生记忆,学生也无所适从,最终学生的课本上也是一片空白,不能做下任何笔记,学生是只听只看不作笔记,缺少了动手参与的意识。这样来看,多媒体不但未能辅助教学,相反的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6、多媒体教学代替了教师。很多地理教师上课时过分依赖多媒体的作用,使得自身成为了课堂的摆设,使得多媒体代替了教师自身的作用,教师只是多媒体的播放者,而不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而且教师的言语、表情、举止、习惯等,无不可以影响学生,无不是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示,过多的运用多媒体,使得教师的言行举止电脑化,教学中就缺少一种“亲情”,缺少了教师的人格魅力,缺少了教师和学生“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不能体现出人性化的教学,不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建立。
从实践来看,虽然多媒体为我们的课题堂教学提供方便快捷,尤其是对地图教学最有帮助,但不是所有的地理课程都要使用到多媒体,也不是多媒体使用得越多越好,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但利用多媒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 “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认知的工具和管理的手段。”根据上述要求, 笔者在初一历史教学中, 运用电脑技术进行了辅助教学。
1. 运用教材配套光盘辅助教学
初一历史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在课本的配套光盘中, 有相关的教学资料。例如, 利用配套光盘《中国历史》 (初一上学期) , 讲解《唐代的诗与画》, 讲解李白、杜甫的诗歌和吴道子的绘画作品, 比较生动形象。光盘中的图片、“word文档”及有声有色的幻灯片, 介绍中国历史知识的网站链接, 使学生兴趣盎然, 且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2. 综合运用办公软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优秀的课件必须体现出其特性, 发挥出其优良的教育功能:即特效性、领先性、科学性。”“Office”组件的综合运用, 能制作出更有吸引力的课件。例如, 在幻灯片中插入“word文档”、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就能使各种文件“各显其能”, 产生出“资源整合”的最佳效果。在教“抗日战争”时, 笔者在幻灯片中插入了图片“word文档”和“九一八事变”等视频, 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同样, 在利用“文语通”等软件朗读有关内容, 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 便于其理解和记忆。利用“WPS演示”制作课件, 可插入视频的格式有mpg、avi等十几种, 比“Power Point”支持的格式种类多——笔者运用它制作了“辛亥革命”等课件, 效果良好。
3. 借助网络辅助教学
(1) 上网搜集教学资源。笔者和学生一起, 上网收集其他学校的教学信息。通过“百度搜索”, 收集了其他学校的教学资源, 例如, 通过“司马迁与《史记》”等的文章、图片等, 积累资料。
(2) 制作电子板报, 巩固教学内容。利用“Office”组件, 指导学生制作的“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板报, 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和技术。
(3) 制作网页, 拓展教学内容。利用“Front Page”等制作网页。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唐代的诗歌与绘画”等网页, 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增强了其进一步学习历史课程及运用电脑技术来学习的积极性。
(4) 通过网络观看或下载有关视频, 巩固知识。在“我乐网”等网站有很多关于中国历史的视频。笔者指导学生观看了相关的视频。有些视频, 还利用“realplayer下载和录制管理器”下载。例如, 下载了视频《卢沟桥事变》等。这些文件成为师生制作课件的资料。
二、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初一年级历史学科辅助教学的理性思考
1. 是否需要运用电脑技术辅助教学
运用电脑技术辅助教学, 能体现出诸多的功能。以电脑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具有多种功能:再现功能、信息调用功能、启发与引导功能等。运用电脑技术辅助教学, 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要运用电脑技术辅助教学。
2. 怎样运用电脑技术辅助教学
(1)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训练。马克思主义指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运用电脑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内容, 是“普遍联系”的体现;运用电脑技术辅助学科教学, 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要求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工作。在电脑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在“教育要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时代, 教师要首先实现“现代化”。
这就需要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新时代要求教师不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诸如党的教育方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 都要掌握。而以电脑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 又需要进行训练。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训练, 做到“一专多能”, 才能与时俱进。
(2) 教师要精通业务。韩愈在《师说》中有言:“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精通业务, 做到熟能生巧, 才能完成上述任务。否则, 即使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 也只是形式而已。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扎实的业务功底为基础, 进而才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 要掌握好“课容量”。电脑技术, 只是“辅助性技术”。过多地使用此“技术”, 就会造成学生的“心理疲倦”, 产生出“副作用”。一味地使用“现代化教具”, 则教师的引导、讲解、板书等过程就削弱了, 师生间的“互动性”就减弱了, 教学效果就难保证。因此, 要给电脑辅助教学以准确定位:它只是“辅助性技术”, 电脑只是“教具”。
教师要发挥师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互动作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秘书长柳夕浪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述、问、答等都是导向学生的行为, 即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从他们的学习需要出发, 加工处理教学内容, 以适当的方式输出教学信息,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 学生也通过反馈评价、模仿等途径对教师产生影响。”不论采取何种方法, 都要在“互动”中获得实效。否则, 即使运用了现代化设备和技术, 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 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运用电脑技术辅助教学中, 要反思与总结, 要扬长补短, 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作用体现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教师都能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录音、幻灯、投影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效整合,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教学效果明显。那么,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课堂学习环境
变革传统课堂单调无趣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图、声、色,让学生在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中感受语文知识,提高感悟能力。如在教《故乡》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等细节方面的不同,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闰土言行、性格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提高对文章的理解深度。通过这种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写完后,师生共同点评,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运用多媒体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声情并茂的录音,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春》一文时,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示范朗读录用,然后让学生欣赏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通过比较四个季节风景画面,口头简述春的特点,说一说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等等,然后在声画背景下一起朗读全文。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員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灵活运用多媒体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学习《死海不死》一文,这篇课文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死海了解甚少,无法理解死海为什么不死。于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地处巴勒斯坦与约旦交界处的死海画面。蓝天、白云、绿水及异国他乡的游客映入同学们眼帘,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看,神采飞扬,兴致勃勃。接下来进行课文赏读、问题探究、全体讨论、意见发表等环节,大家争先恐后,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展示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作文课上,投影漫画《背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画面内容,然后根据此画面,分别用描写、说明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各写一段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三段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问题并作修改,再投影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最后再让学生结合画面内容,联系自己实际,谈感受,谈体会。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很快掌握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的区别,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实践证明,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语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丰市大桥第二初级中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在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等现代人文精神的整体氛围下,新一代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认同和信赖在重新回归。对大学生实施道德榜样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切入点,对培养适应社会主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道德榜样教育需要考虑的现实因素
(一)、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现状
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个人积极进取,敢于乐于参与竞争,人生价值积极向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更加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应该肯定,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社会转型变革面前的道德困惑。如一些大学生把通过考试舞弊来获取高分数这种不光彩的事情作为向别人展示甚至炫耀自我能力的资本。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坚守“人人为我”而非“我为人人”的信条,不能容忍他人道德失范行为却可以对自己降低道德底线等。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一些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
(二)、新时期开展道德榜样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运用道德榜样教育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树立、宣传道德榜样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在原则指导下的教育方法才能科学进行顺利进行。
1.坚持社会主义主导性原则。道德榜样教育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的主导方向。
2.坚持广泛性原则。在实施道德榜样教育过程中,应面对社会全体成员开展教育活动,而不仅仅是重点群体或单一阶层。这些道德榜样可以是政治领袖,英雄模范,文艺典型,也可以是各种好人好事、家长、教师。
3.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实施道德榜样教育过程中,必须对榜样进行实事求是、科学地进行宣传教育。要让广大学生真正感到榜样与普通群众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是人民大众中间的先进者,从而对榜样产生一种亲和力。
三、新形势下开展道德榜样教育的有效途径
真正让大学生学习、仿效、赶超道德榜样,把榜样的道德品质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评价和行为选择,需要高等院校在实施道等榜样教育过程中建立健全宣传教育、评价激励、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途径。来创造条件实现大学生道德自我内化的教育目标。
(一)建立健全道德榜样的宣传教育机制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榜样的宣传,在宣传重点上应从注重榜样光鲜的外表转移到其成长的长期过程,榜样在道德行为和价值判断选择上也是一个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既要看到榜样高尚的道德行为,更要看到这种道德品质的磨练和成长过程,这样可以使大学生真正学到榜样,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宣传方法上,多采用无意识的教育宣传,避免直接生硬的宣传方法,充分考虑大学生接受教育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注重运用文艺作品强化榜样的宣传效果,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教育的知识性与科学性,更能增强其趣味性,起到润物无声的渗透作用。在宣传手段上,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充分运用校园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手段,辅之以制作各种宣传版面,条幅口号,影视声像动画等作品来立体生动地宣传榜样。最后在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上,要避免简单划一,可以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学生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二)建立健全道德榜样的评价激励机制
实施道德榜样教育,对于榜样树立的标准评价以及如何更有效开展榜样激励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机制,从外部保障道德榜样教育的实施,这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外部条件。
道德榜样教育所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就是解决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树立道德榜样的问题。这一评价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表现在: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普遍具备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要建立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从目前的道德榜样看,经济上一般比较困难,多是贡献大于回报,在某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或做出重大牺牲的个人或群体,因此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关心、爱护榜样,解决其实际问题和困难。很多情况下道德榜样经常处于生活状态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大学生不愿意学习榜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往往是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的经济根源。所以要在坚持精神激励前提下,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运用,来更好地推动道德榜样教育活动。
(三)建立健全道德榜样的实践活动机制
实施道德榜样教育,需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把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这就需要搭建平台建立健全道德榜样的实践活动机制,这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中介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应把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在活动中应避免形式主义和功利化倾向,不能走过场,要把榜样教育落在实处。
邮编415513联系电话***中教一级
湖南省澧县雷公塔中学 曾庆忠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知识的建构、获取、保持,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要注意适时适度地使用多媒体,防止图象泛化和过多的“人机”对话,而使多媒体运用流于形式,用“读图”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运用 图象泛化
一.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引起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多媒体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崭新的现代语文教学平台。由此可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多媒体即指现代教育媒体,它包括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录
像机、语音实验室及计算机网络等,又叫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它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声、电、光、影有机的结合,为现代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利用CAI制作课件上课已逐渐普及,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建构知识。
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多媒体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理想的认知工具。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建构知识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教学手段和环境无法比拟的。
二.正论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多媒体课件以其声形并茂,图文结合等特点,学生可以眼耳并用,视听互动,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一文时,在多媒体课件开始时播放几分钟当年申奥成功的实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成功的激动,胜利的喜悦,不仅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更加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样的声、形、图文与情景的有机结合是其他媒体无法实现的。这样的情景创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教学新闻的特点做了良好的铺垫,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2.有利于知识的建构、获取、保持,提高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学,如何学。多媒体以其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同时,知识是主体建构活动的结果,它必须由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建构或通过与同学、教师的交互作用进行合作性建构。多媒体以其直观、便利、快捷、准确以及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等优点,能使学习者在有效的时间内对知识进行建构、获取、保持,从而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周庄水韵》时,多媒体课件开始以优美的旋律,一幅淡淡的水乡风景图导入。学生看到的是:“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被一支弯曲的木橹“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学生被这诗情画意的情景所吸引。接着,通过师生互动,建构了三幅作者游周庄的场面,把仲春、冬天、春夜三游周庄的场面用画面切换成文字,使形象的图画变成抽象灵动的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取、保持知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拓学生思维空间,开阔学生视野。
新课标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多媒体技术由于能动静搭配,情景交融,信息量大,制作简便,其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首选学习手段。它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师可以在学校局域网中,制作一个单元的课件内容,在封面上注明“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按钮,不断的点击,自主合作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还可以留下思考题,让学生在网上完成作业提交。甚至对有些问题可以留下网址让学生自己上网查寻资料,探究学习结果,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了学生视野。
4.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输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负责组织、指挥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优秀和优化的课件以及激情的语言,创设学习和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教学手段的优化,减少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量,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抽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最优化的课件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而是引导者,时而是倾听者,时而是组织者,时而是评分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合理使用多媒体。
虽然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和掌握,就会使多媒体流于形式,使图象泛化。一堂课过多地使用图象或每节课都必用多媒体,学生便失去了新鲜感,语文课变成了读图课,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多的“人机对话”会阻碍师生的交互作用。因此,我们要走出信息多媒体图象泛化的误区。1. 适时适度地使用多媒体,防止图象泛化。
我们运用多媒体只是优化教学手段,要达到教学目的,还需要教师有机地把握教材内容,合理适时适度使用多媒体。一堂课不是课件制作越豪华越花俏就越好,每节课必声光影音,学生饶有兴趣地观看电影,下课后忘得一干二净。这样运用多媒体是从“人灌”走向“机灌”。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以语言材料为教学中心,有实际的教学效果,还要有教师自己鲜明的个性。因而,好的课件必须具有丰富性、贴切性、感染性。丰富性是有丰富的知识内容。贴切性指课件要与教学内容相符,不要离题万里,过度发挥。感染性指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观沧海》“东临碣石”一诗时,播放《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演员鲍国安饰演的曹操站在高山之巅,面向大海,目光深邃,胸襟开阔,高声吟诵《观沧海》。此情此景此神韵是一般教师范读无法企及的。这样能吸引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然后再导入《观沧海》的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再
加入一大段的《三国演义》的电影,就是多余的了。2.防止“人机对话”泛滥,阻碍师生的交互作用。
现在的公开课、示范课、一堂好课都必须要有多媒体,有的地方还强行列入评分标准,仿佛一堂课没有多媒体就不能称之为一堂好课。这样就为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泛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至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凡作者介绍必加一段作者生平的电影实况,景物描写插播一段景物的特写镜头,鸟语花香来一段鸟语的背景音乐,甚至于把一首古诗肢解成支离破碎的图象。这样的多媒体运用就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淖。教师的功能只是摆弄鼠标,学生成了“读图”的工具,还怎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怎么用教师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3.不能让读图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两者合称为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过度地使用图象声音代替语言,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这首诗时,有的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有“枯藤”,“老树”,有乱叫的“昏鸦”,还有“古道”,“瘦马”,“断肠人”站在“夕阳西下”的场景里,配上凄惋的背景音乐,的确有感染力。但是学生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却丧失殆尽,学生对
诗的理解和想象只能停留在一种图象上,又何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呢?所以,不能把语文课变成“读图”课。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联系语言文字,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充分感受文章的内在底蕴。
三.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然融入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新课标也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不断探索出适合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教学方法。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把多媒体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是对象,多媒体是辅助教学手段,只有四者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罗育鳌《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浅谈》——《当代教育论坛》2004.8。
3.袁利平、戴妍《略论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05.1(下)。
4.甘培霖《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四大原则》——《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10。
5.徐志远、曾伟《走出语文教学的新误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2003.8。
6.顾明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育》2002.11。7.刘华《探索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价标准》——《中学语文教学》2002.11。
【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历史教学 多媒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设备进入教育领域,并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不仅给学生带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数字化信息,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的优越。笔者结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那么,怎样让学生对我们教的历史感兴趣呢?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告诉我们,你要学生对自己讲述的历史感兴趣,就得想办法刺激学生的感官乃至心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建立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内容时,先播放“国庆阅兵”场景,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现代化人民军队的壮观场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看完后,教师提问学生:旧中国有这样强大的人民军队吗?现在,还有那一个国家敢随便侵略我们吗?以此引入教学。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为下面讲为什么要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的作用以及强大的人民军队的建立打下了伏笔。能把以前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过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日本投降的全过程,仅仅让他们侧耳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督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画面: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这样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无
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
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空白概念。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参考文献】:
在数学的教学中, 由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 多媒体声音的优势不是很明显, 在创设数学教学的情境中, 可以把多媒体的音频应用到数学的教学情境中, 多媒体的运用发挥了数学教学的魅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能够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进入到学习中, 为课堂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教学条件。例如, 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 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形象、生动的动态PPT, 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刚刚升起, 露出了半边脸, 此时的位置是关系相交;然后, 让太阳才缓缓升起, 刚刚到地平线上, 此时太阳与地平线相切;太阳越升越高, 最后离开了地平线, 到了空中, 此时太阳与地平线相离。这一过程, 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了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而且充满了趣味性, 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教学效果很好。
2 探索几何问题, 体现数形结合
动态几何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 即动点和动图形。用运动变化的思想设置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的情境, 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 在其中得到问题的本质、方法和规律, 明确图形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体现了数型结合的思想。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 数学中的动点问题、平移和旋转得到了关注, 在数学的考试中这些问题常常受到考试的青睐。在平时的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可以解决这些热点和难点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几何画板, 像运动点、围绕点和平移问题都是很容易实现的问题。例如,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 应用几何画板引导学生探索旋转性质, 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比学生自己动手准确、快捷, 这种教学方式还形象直观。当学生研究点动型和线动型的有关问题时, 理解往往有困难。假如, 此时借用多媒体, 将这一动态过程演示出来, 学生就能显而易见地看清其内在变化的特点, 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了, 同时也缓解了学生学习中承受的心理压力, 使教学内容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也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由此, 多媒体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学生在动态几何的探索中, 可以欣赏到几何图形的动、静之美, 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3 变化几何图形, 体现灵活教学
在数学的学习中, 学生们都喜欢在变化时学数学, 这是由数学本身的特点影响的。在数学的教学中, 都会关系到数学图形的变化, 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会体会到多媒体的价值, 尤其是几何画板的优点。例如, 有这样一个问题即ABCD是四边形, E是AB边的中点, F是BC边的中点, G是CD边的中点, H是DA边的中点, 请说明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给出的选择答案是:梯形、矩形、正方形、菱形、任意四边形、等腰梯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四边形和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做这道试题时, 按道理是四边形的都要画一遍进行探索, 但是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能够拖动图形上的一个顶点移动的特征, 把A点作为基点, 画出一个图形就可以, 只要拖动A点就可以得到四边形的其他形状, 这样的方式不仅省时, 还省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数学教学的灵活性, 并且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变化过程。正是由于这种教学中变化的过程, 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很好地完成了有关四边形的学习。
4 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情感
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有很多的优点, 如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 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使感官材料得到很大的丰富, 同时还可以分解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大脑不用经历由形象到抽象, 由抽象再到形象的转化过程, 能够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在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例如, 学生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学习时, 为了活跃气氛, 教师此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勾股定理”的史料, 通过这些资料的补充, 学生对此定理便会产生更深的印象, 激发了学生学习直接三角形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恰当好处便是金, 数学教学中,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 也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完全吞没了其他教学手段, 让学生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这样的教学肯定不是特别乐观的。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要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 让多媒体更好地运用到数学的教学中, 才能帮助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化。
摘要: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标的推行,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多媒体的使用在很多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像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教学思想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谈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1.充实教学内容,使历史事件更加丰满,更加完善,节省板书时间。由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许多教学内容在屏幕上都有展示、讲解,这样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不写板书,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
2.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项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的目的。
3.增加历史教学的连续性。历史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每堂课的历史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连续性,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一方面突出整体历史的连续,另一方面还能突出重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性
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一张嘴、一支笔,利用语言、板书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了多媒体教学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发生较大变化,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时效。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和嘴巴进行的,而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它能进一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反思”的各个环节中保持高度兴奋,提高学习效率。
2.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展示历史事件的直接或间接联系,揭示问题本质,提高课堂时效。历史事件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决定多媒体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增加历史知识的容量,展示历史的过去,从而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真正实现学科教学的优质高效。
3.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充实教学练习,完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应用,因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而多媒体课件中充实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知识画面,跨越时空的全新模式,向学生展示一种超文本的感受,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多媒体教学离不开现代化设备,它昂贵的价格又非大众所能接受,这对于地处偏远农村和山区的学校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同时还受网络系统的限制,从而直接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2.教师多媒体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制约。多媒体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课件,把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高度结合。这与传统中学历史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方面,大多数教师尚未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熟练技巧,只是从网上取得;另一方面,尚有部分教师本身就缺乏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3.学生网络知识和现代化技术掌握程度的制约。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与教师进行互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落后、偏远地区的学生对如何运用计算机知识缺乏,无法利用现代资源进行有效学习。
4.历史课件制作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和色彩。历史课件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结果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色彩艳丽、动感十足,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历史课程本身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
5.多媒体教学用得过多过滥。多媒体教学只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有的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节节课都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成为机器主宰了。尽管课件内容非常丰富,科学性也比较高,但若用得过多过滥,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兴趣也会下降。
6.忽视师生互动。现实中有不少多媒体历史教学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画面的形象生动、声音的悦耳动听,而忽略了教师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把早已设计好了的教学内容,如历史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等制成课件,再增加些教材外的史料,配一些音响画面,然后按程序逐条演示给学生。没有自己的课堂板书、生动风趣的人性化讲解、形象的身体语言动作,这样会使多媒体教学变得教条、枯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是,多媒体技术毕竟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如何真正发挥其辅助功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一)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得到提升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当中,老师通过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来进行讲课,常常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出现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满天飞,学生却在下面瞌睡连片的现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伴随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这种现象则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它能够通过动态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集中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能使数学教学课堂得到优化
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让学生体会到多媒体技术给他们带来的轻松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性.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比方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设计比较有趣的数学知识比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不但优化了数学教学课堂,还让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地学到数学知识.
(三)能使数学知识具体化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讲到平面几何这一章节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纯粹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老师也就只能把图形画到黑板上,才能对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起到一点点的帮助.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都是关于图形运用的知识,假如还是运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不但浪费时间,还不能形象地将图形展示出来.而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很明显又很立体地把图形展示出来,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知识点,这不但使知识点的难度降低,而且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更生动有趣.
(四)能使课堂容量得以扩大
就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因为教学的设备设施十分有限,也就只有黑板,这种情况下教师也就只能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把图形画到黑板上,画图需要用大量的时间,这样教师的工作量不仅加大了,而且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多媒体技术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前准备好图形、数据等相关的材料,不但使教师的工作量得以减少,还充分地利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样就扩大了课堂容量,提升了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数学教学的教学情景创设
由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一方面其整体思维结构具有明显的严密性,所以单纯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必须将多媒体教学与数学情景教学创设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化,比如运用多媒体的声音、动画和音视频等内容创造出新颖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在进一步营造轻松愉快数学课堂气氛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效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加强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实现数学教学科学合理化,并且还可以有效突出初中数学教学主题,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突出数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针对初中数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针对数学教学课堂条件的影响,合理运行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加数学教学的形象化,进而突出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所要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突出数学教学难点和重点,也可以通过不断丰富教学素材,增加学生的学习知识面,从而有效降低数学重点内容的理解难度,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不仅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而且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不好掌握教学进程,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善这一情况,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形象的内容,促进学校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还可以有效节约数学教学时间,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促进数学动态几何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态几何内容往往会涉及一些运动变化的知识点,对于这些涉及运动的问题,简单地进行平面静态教学往往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并且一些学生对于动态几何问题往往会存在理解的难度,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出真实的动态变化模型,通过让学生观察多媒体演示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动态几何知识的理解,进而了解动态变化的具体情况.故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动态几何知识点的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运用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而且能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与体育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中学体育教学为例,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教学方法简单,呆板,语言枯燥乏味,动作抽象,更有甚者,体育老师由于年龄、身体自身水平的局限,不能做或做不好示范,而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索然无味,而电教手段在这方面就有着独特的功能,它能使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学习,去接受知识。例如,在田径教材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短跑(格林)、中长跑(王军霞)、跨栏(刘翔)、跑远(鲍威尔)、跳高(索托马约尔)、铅球(黄志红)等世界名将的昔日风采。通过这些电视录像和电脑特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及选配不同音响和色彩,都能刺激学生大脑,引发他们注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自觉的积极的刻苦学习,训练,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二、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而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年龄、身体原因以及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局限,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如果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开发学习智能,增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腾空,如“鱼跃前滚翻”等技术动作,由于速度快,动作有时较复杂,学生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运动表象。教师示范时如放慢速度会大大影响动作的完整及效果,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有时授课效率低,学生掌握动作慢的重要原因。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些难题将会迎刃而解,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学中,把教师很难示范的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动画或影象表现出来,并把空中动作用1/4格、1/8的慢镜头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学生能看清每个技术细节,能更快、更全面地的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教学时间,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明显的。
三、观摩训练,提高体育训练水平
体育的课余训练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的延伸,是专为体育学校发掘和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借助多媒体对促进体育训练的提高大有帮助。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需瞬间完成,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态动作,如铅球的侧向滑步,标枪的交叉步,背越式跳高、挺身式跳远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动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有时尽管教师对此反复讲解,多次示范,仍有不少学生对动作的变化和完成动作的时机、过程看不清,不得要领,难以掌握,这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显示其优越性,用电脑动画,将复杂的动作设计成完整动作、慢动作,单个动作进行播放和讲解,学生通过仔细观摩和认真思考,反复实践、训练,就增加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运动技术动作更加熟练的掌握,从而为提高体育训练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而体育运动中的形态美和精神美为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便捷。如健美操、艺术体操、技巧、武术、体操、田径、球类等无不呈现一种美的形态,有着强烈的美感作用和审美价值。例如:在韵律操教学中,常规方法使许多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模仿,不能领略其中美的价值。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媒体,选择健康、动听、优美、明快的乐曲,配以和谐的健美操动作,强化气氛,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情境,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活泼,动作也舒展大方。既发展了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速度、力量等素质,又能领略由人体的优美动作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超美境界,把健美操中蕴涵的节奏美、力量美、协调美、和谐美、敏捷美、以人体运动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运动中的美,在教学欣赏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精选题材,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它还能塑造和培养人才,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多媒体,选择体育运动中或体育场景下的典型事例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引人入胜的特点,能够提供各种生动、逼真的声、像材料,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由于多媒体展示中的生动性和感染性,更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坚毅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精选题材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精神,我们精选了: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刘国正对金泽洙,金泽珠三次取得赛点,但刘国正一点也不气馁,紧咬牙关,并最终胜出,同学们在感受乒乓球的精彩神韵之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永不言败。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选择了在奥运会领奖台上,中国队员上台领取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让每位学生起立,高唱《国歌》,学生不仅从中感受到了体育运动中精神美,而且也经历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品德的培养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教育平台。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多媒体技术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尤其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这样可以从各个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多信息、多视角,全方位、动态的表达科学道理,揭示自然的奥秘。在体育课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项目技术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用视角形象展示规范动作,通过动画揭示动作的力学原理,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了原理,又能将动作要领熟记在心,再有教师的悉心指导,运动技术肯定会迅速长进,但前提是我们能合理掌握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育技术以较快的速度进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使得课堂效率明显提高。本文将结合实例阐述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
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现状。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体育教学 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如何合理、正确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以便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更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导读]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为体育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摘要】多媒体技术具有互动性、直观性等特点,它可以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多媒体
体育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2-0133-01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为体育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视频分析软件和三维人体运动模拟系统,可将教师的经验提升为科学的理性指导。其逼真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既利于学生观察与认识,也便于教者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劳动强度。
一 目前体育教学发展之现状
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是当今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机遇。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通常是由教师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再纠正错误动作,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这种灌输式的教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前,体育学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逐渐成为主导方向。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慢放和倒放功能,让学生对各项运动的技术动作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比单纯的传统教学好得多。
二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1.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其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强迫自己去学习,没有主观能动性。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尤其是一些体育明星的动作集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吃透教材,还可以使学生产生追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和锻炼的效果。
2.可以强化动作示范的节奏性与准确性
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动作表象,使学生得以模仿动作技能。但在体育教学讲解示范中,有些运动项目因为教师示范动作过快或过慢,或者教师本身动作存在错误,从而就会影响体育教学动作示范的节奏性和准确性。通过制作体育课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把许多比赛或教学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采集起来,多次播放、或暂停慢放,同时加以文字说明,与视频同步进行,形成全方位结合的新颖的教学形式,从而达到形象直观、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便于学习和掌握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解、示范篮球传球、运球转身、投篮等技术动作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世锦赛或者NBA的比赛集锦和片段,了解场上队员跑动的路线、起动和采用技术动作的时机,了解动作过程中的动作顺序。学生只有了解了技术动作的完成过程及应用时机后,再接受技能教学,才能够真正领悟到其中的要领,动作迁移和技术运用能力明显提高。
3.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实践创新更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体育制作的课件不仅要围绕体育知识和教学目标,还要让学生面对知识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比如一节足球课,在练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时,学生是二人对练,这时有一个学生将球踢在了另一组学生的球上,这时有个学生突然说:“我们比赛,我也要踢你的球!”于是,笔者将几个球固定好,看哪个学生踢得准。结果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大增,96%的学生达到了优秀水平。
三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的频繁使用,会占去大量的授课时间,相应地减少了学生的练习和讨论的时间,这样有悖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自主性特点,只有适可而止,适量运用,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
1.注意选择与否的把握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理论课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当它引入课堂教学后,虽然可以代替教师的部分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无法替代的。即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讨论等到教学活动,计算机技术仅仅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不是全部。应正确处理好计算机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只有多种教学手段并存,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
体育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在理论课或者实践课之前或中间进行,要在时机上把握准确且易于控制。身体练习毕竟是体育课的主题。时机选择得当可以强化教学效果,选择不当就可能淡化教学主体,失去使用的意义。多媒体技术只是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和方法,要在学生最需要获得大量形象和直观信息的时候来运用。
3.注意选择适量的时间
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体育教师进行技术和技能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应让过多的视觉材料占据学生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时间,使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画面内容上,从而忽视了对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师要掌握好在教学中“看什么”“练什么”和“怎么看”的关系和尺度,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理论和开拓知识视野,以便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当然,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宽敞的场、馆、池等室外环境下进行的,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及学生反复的身体练习来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为此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适时、适量,分清主次,有的放矢。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切实达到实效,真正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运用;思考
初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便是数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下文将进行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希望学校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改进。
一、多媒体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益处
初中数学主要是要求学生对代数和几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此来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呈现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有利于发展思维、总结规律;有利于扩大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弊端
1.多媒体教学显得片面
在一些应该重点详细讲解的数学内容中,利用多媒体讲课的方式容易忽略重点,使得重点内容被一提而过,很难让学生关注重、难点,影响学生的学习侧重点。
2.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工具是现代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就目前来看,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把预先设计好的课件逐一播放,完全抛弃了以往粉笔、黑板的教学工具,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使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进行讲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单纯追求形式上的花哨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滥用动画,盲目地添加一些花哨的声效、图像、动画,违背了本质的教学服务,忽视了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宗旨,结果使学生在上课时过分关注花哨的形式,忽视了真正重要的知识内容,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1.把重点、难点教学放在首位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该在呈现给学生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教学锦上添花,使得两者相互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数据的收集”这一课中,应该首先突出数据收集概念,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进行印象加深和分析。
2.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工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工具,应当结合粉笔、黑板工具和学生共同动起手来,抛弃以前上课只看视频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几何教学中,教师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为学生示范。
3.要体现出教学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抛弃过于花哨的教学形式,回归到知识传授的朴素教学模式中,体现教学主体。比如,在“圆”的教学中,抛弃那些花哨的圆的动画,回归到圆的性质上。
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弊端,这样就浪费了教学资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思考分析,提出了几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的建议,希望增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
[2]计正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J].网络科技时代,2007.
[3]张华.与时俱进:浅谈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网络科技时代,2007.
[4]屈清明.几何画板教学课件制作范例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对当下初中地理教学多媒体运用的思考】推荐阅读: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05-28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06-26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点滴心得11-02
当下少儿舞蹈的正确教学方法05-29
当下的力量作文06-26
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600字09-10
活在当下高考作文05-30
活在当下高一作文10-21
主题班会演讲稿:把握青春,珍惜当下06-24
初中物理学科全息教学的运用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