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022-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实证研究的理论依据、争议与去向

摘要:實证主义前后历经了经典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三个时期。承袭实证主义中心思想的教育实证研究则经历了纯粹追求量化、量化研究为主,以及量化、质性和混合研究并存的三个时期。现阶段,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学科适切性和发展方向颇受争议,学界在倡导实证研究的同时,应谨慎思考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明晰实证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可为与不可为之处,警惕“统计主义”倾向,避免走入“虚假二元论”“虚假首要性”“虚假确定性”与“虚假期望”等误区,并在尊重生命多样性、复杂性与多变性的基础上,将方法置于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之下,以多元共生的价值取向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研究方法;教育实证研究;实证主义;理论依据;量化研究;质性研究

实证主义自19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前后历经了经典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三个阶段[1](P71)。遵循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教育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也与其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分析和总结实证主义的发展历史,围绕与之相关的众多争议理解其存在的某些局限性,是深入了解教育实证研究内涵和实质的重要前提,也是充分理解教育实证研究现状、把握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步骤。

一、教育实证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经典实证主义

19世纪的欧洲,以生物学和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快速发展。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提出了“人类智慧发展的基本定律”,指出人类智慧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超越传统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实证阶段[2]。该阶段的实证主义特点如下:(1)本体论上,承认真实世界独立于人类的知识而存在,经验则是获得“确定性”知识的唯一途径;(2)认识论上,遵循“主客二分”与“价值无涉”原则,追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3)方法论上,主张以量化研究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强调自然科学方法不仅能探求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也能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换言之,经典实证主义强调知识源于经验,研究者应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

19世纪下半叶,以实证主义为哲学思想的实证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随着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教育论》中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的追问,实证主义打开了教育研究领域的大门,学科科学化成为了教育研究者追寻的重要目标。20世纪初,拉伊(Wilhelm Lay)和梅伊曼(Ernst Meumann)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开创了实验教育学研究。他们认为,实验教育学才是“完整的教育学”,教育研究者应采用观察和实验等自然科学方法,弥补传统教育研究方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促使教育学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3]。这一时期,追随经典实证主义的教育研究者多是“定量纯化论者”(Quantitative Purists)[4],他们坚持去时间、去情景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相信“遵照一系列可接受的操作与报告数据的规则,人类的研究可以按照与自然研究相同的方式来做”[5]。

(二)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至50年代[1](P73)。1930年,费格尔(Herbert Feigl)首次提出“逻辑实证主义”概念,其所属的哲学流派——“维也纳圈”(The Vienna Circle)追寻的一元、统一的研究取向即为“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在继承经典实证主义特点的基础上,把“可证实性”奉为一切命题的基本纲领,强调“经验性”和“逻辑性”的重要作用。就经验性而言,逻辑实证主义不仅把经验视为知识的唯一来源,还强调“经验证实”原则。逻辑实证主义者相信“只有原则上能够给予经验证实或分析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6]。就逻辑性而言,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经验材料的逻辑分析找出规律,当经验不能提供直接的研究材料时,可以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获得间接证据[7]。

逻辑实证主义对教育实证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逻辑实证主义者将传统的实证主义方法和数理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统计方法和数学语言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20世纪30年代,数理统计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在教育领域迅速发展起来,以数据为主的教育实证研究进入了全盛阶段[8]。另一方面,逻辑实证主义者将经典实证主义发展到了极端,否定任何“超验的存在”(Transcendent Being) ,只接受“当下存在、既有者”(Immediately Present,“Given”to Us)[9]。这种“方法学的一元主义”(Methodological Monism)将教育研究者推向了对注重情境、意义与价值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总之,逻辑实证主义时期的研究者认为,教育研究在应用教育测量和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应注重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与构建,关注文献、访谈和个案等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定量研究一统教育实证研究江山的局面不复存在。

(三)后实证主义

20世纪下半叶,实证主义的地位不断地受到质疑和挑战,进入到了“后实证主义”阶段。波普尔(Karl Popper)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性”原则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知识的科学性并不取决于它的“可被证实性”,而在于知识的“可被证伪性”,被正面验证的知识只能称之为“临时的揣测”,不断的理性批判才是科学知识的核心。库恩(Tomas Kuhn)则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对科学的累积式、直线性发展提出批判,他认为纯粹的经验观察和逻辑推演只能称为“常规科学之解谜”,科学的发展遵循革命的形式,把主导的“范式”推翻之后,新的科学“范式”取而代之[10]。

此外,后实证主义时期的方法论之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经典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拒斥一切形而上、一味追求逻辑分析、大力倡导定量研究的做法受到了猛烈的批判;而质性研究也因其“经常保持私密状态,无法公开检验(Often Remain Private and Unavailable for Public Inspection)”等特点倍受争议[11]。尤其在教育领域,定量研究被批判为忽视人的价值、复杂性、整体性与生命力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则被冠以阻碍学科科学化的称谓。面对研究方法的争议,约翰逊(Burke Johnson)宣称,教育研究领域“混合方法研究”范式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拒绝不相容论和二选一取向的范式选择,我们推荐一种更多元、更兼容的取向”[12]。在后实证主义时期,混合研究的实证方式逐渐获得了教育学者的青睐,出现了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并存的局面。

二、教育实证研究的争议

目前,学界对教育实证研究的探讨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受实证主义内涵变化的影响,教育实证研究的侧重点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现阶段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何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二是学者对实证研究在教育学学科的适用性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实证研究是推动了教育学学科科学化,还是将教育学带上了一条逐渐远离学科本质与特性的不归路?三是学者对学界目前大力推崇的教育实证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评判,已成学术时尚的教育实证研究是否真的落入了“统计主义”窠臼?[13](P64)又在何种程度上进入了“虚假二元论”“虚假首要性”“虚假确定性”以及“虚假期待”等误区?[14]

(一)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争议

在经典实证主义时期,教育实证研究以测量和实验等定量研究为主,学者多将其内涵与定量研究画上等号;在逻辑实证主义时期,质性研究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青睐,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逐步扩大,质性研究也成为了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后实证主义时期,混合研究大行其道,学者认为混合研究也是教育实证研究的一种重要呈现方式。现如今,学界对教育实证研究内涵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主要存在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见解:

持狭义观点的学者将教育实证研究等同于定量研究,认为实证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验证性的特性要求教育实证研究只能运用操作性强的、可验证的(如实验、观察与计算等)方法来解释教育现象[15]。例如,奧伍阁布兹(Anthony Onwuegbuzie)认为,教育实证研究是以调查和实验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研究假设进行证实或者证伪的过程,是一种客观、科学的研究方式,带有主观色彩的质性研究并不是实证研究[16]。这类研究者将教育实证研究划分为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描述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案例研究和访谈研究等并不在其划分范围之内[17]。

持广义观点的学者认为,实证研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创新的方法链条,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体系等,都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18](P9)。也有学者将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列为实证研究的三种主要形式,强调教育实证研究是基于证据解答教育问题的一种研究范式[19]。持该观点的学者强调,教育实证研究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其内涵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研究范式。

(二)实证研究在教育学科的适用性争议

关于实证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声音。持第一种声音的学者致力于实现教育学学科科学化,对实证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持强烈的支持态度,认为教育研究同物理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样,是一个建立在研究方法、理论及研究结果有机结合基础上的、连续而严密的推理过程[20]。他们强调,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18](P4),实证研究是教育学的主流范式,应将实证研究的意义上升到关系整个教育学发展与改革的高度。

第二种声音则反对实证研究在教育学领域的应用,他们对教育学学科科学化持反对或者怀疑态度,认为“教育实践不能成为科学的对象(Object of a Science)”[21](P247),教育学只是一门“人为科学”(Artificial Science)[22],自然科学中适用的“硬理论”强行移植到教育学这一“软学科”中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被称之为实现教育学科科学化主要途径的实证研究则“忽视了教育中的情感、关怀和人性等重要内容,导致教育研究与生活世界产生了根本的割裂和对立”,教育研究应该要“建立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研究范式”[23]。

而第三种声音则将实证研究是否是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这一争议搁置一旁,认为研究者应抛弃对研究范式和方法的执拗,回归到教育问题本身,根据客观问题选择研究方法。教育研究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探究教育现象背后的意义与价值,为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生活并最终促进人类文明的演进提供支持。因此,持第三种声音的学者倡导,用“更为专业和规范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完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在共同体内部研究立场和方法的最大分歧中寻找共识”[24],以多元共融的研究方法把握客观性的教育事实,廓清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现实教育的发展路向,实现教育生活的改进。

(三)教育实证研究的误区

在学界对实证研究的大力倡导之下,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领域的一种时尚。然而,部分教育研究者进入了方法至上、数据崇拜和形式主义的“统计主义”误区,呈现出“虚假二元论”(False Dualism)、“虚假首要性”(False Primacy)、“虚假确定性”(False Certainty)和“虚假期望”(False Expectations)等倾向,面临远离思想和价值、将复杂世界简单化以及功利主义的危险,背离了倡导教育实证研究的初衷,不利于教育学科的创新性发展。

所谓“统计主义”误区,是指部分研究者将教育实证研究窄化为教育统计研究,奉行方法至上的原则,追求复杂的统计工具和方法模型,以此标榜自己的学术价值,甚至进入了数据崇拜的迷思,片面地将数据等同于客观事实,忽视教育事实中的思想、道德、情感、价值和人性等主体精神。学者李均强调,研究者应警惕将教育实证研究窄化为教育统计研究的倾向,以免走上教育学者“工匠化”、教育理论“符号化”、学科使命“空心化”的歧途[13](P66-67)。“一流的社会分析家会避免僵化的程序,在著作中他尽量发展并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25],而部分研究者对文章格式的要求近乎苛刻,非整齐划一无以成文,八股文似的文章格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研究者的学术创新,不利于研究者发挥教育学的想象力[13](P66)。

“虚假二元论”指教育研究者将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辨放在了彼此对立的立场上,拒斥理论思辨在实证研究中的合理地位,最终造成教育实证研究中理论贫瘠的尴尬处境[21](P253-255)。而那些盲目夸大实证研究作用、将其放在教育研究中最重要地位的“虚假首要性”倾向与教育世界的复杂属性相悖,不利于构建一个更开放、更多元的教育世界。“虚假确定性”则是“虚假首要性”的另一种延伸,教育研究者无视世界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安居学术一隅(An Academic Laager),重复常规科学的解谜活动,试图以确定的数字揭示不确定的客观世界[26]。“虚假期望”主要指社会和政府对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能够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期待和相对漫长的教育研究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初步建议之间的矛盾关系。这种“虚假期望”容易将教育研究者引入功利主义倾向,造成教育学界的虚假繁荣[27]。

三、教育实证研究的去向

(一)转变观念:重审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

无论是纯粹追求定量的实证研究,还是以定量为主或者定量、质性与混合研究并存的实证研究,都反复强调量化在实证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致使部分学者将实证研究简化为定量研究甚至是统计研究,认为只有那些运用了实验、观察与计算方法解释教育现象的研究才能称之为教育实证研究。这种将实证研究等同于定量研究,将质性研究视为非实证研究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将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放在了彼此对立的立场上,极大地窄化了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正如维基百科对实证研究的解释,“实证研究是基于实证证据的研究。它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观察或经历获得知识的方法。实证证据可以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虽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两者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28]。质性研究同样是基于事实与证据的研究方式,将是否量化作为实证研究的判断依据割裂了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关系,也将对实证研究内涵的理解带入了狭隘化与片面化的误区。总之,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质性研究,亦或是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都是基于直接或间接的实证证据,均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

此外,实证研究并不只是简单的方法集合,而是一种融合思想、原则与方法的研究范式,是“一种精神,一种研究规则,一套方法体系”[18](P5)。这种研究范式并不排斥理论思辨,并将其作为研究的起点,强调理论在研究过程的渗透与逻辑分析的重要作用[29]。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实证研究可以取代思辨研究,正如克拉克(Alexander Clark)所强调的,某种特定的研究范式还不足以把握教育研究中的所有问题[30],譬如思辨研究在探究事物本源与现象本质方面依旧存在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学者程天君指出,优异的学者是那些关注研究问题本身,而对研究方法背后的范式洒脱不羁的研究者[31]。无论是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还是混合研究方法,亦或是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范式,都应以具体的研究问题为导向,将方法置于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之下,以多元共生的价值取向开展教育研究。就像布鲁尔(Angela Brew)所呼吁的,我们是时候“从封闭的实证主义研究体系转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的研究体系了”[32]。

(二)明晰边界:把握实证研究的适切范围

在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学受西方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一直致力于追求学科科学化。然而,沿着这一思路发展的教育学并没有因此赢得学术尊严与地位。究其原因,其根源并不在于对学科发展科学性的追求,而在于在追求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教育学的学科特性。教育学乃是一门旨在培养人、发展人、促进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学科,无论何时何地、何种价值与情境,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永远是人及其发展问题[33]。正因教育学关注对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单一的实证研究范式并不能涵蓋所有的教育问题领域,理清实证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可为与不可为之处至关重要。

一方面,教育活动不是杂乱无章的活动,有一定规律可循。以客观、严谨、理性为主要特点的实证研究,通过周密的逻辑推导与统计分析等方式提升了教育研究的效益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有利于探寻教育活动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例如,通过对教育大数据持续性地挖掘、统计与分析,研究者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教育事件、过程及结果[34]。另一方面,以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类文明不断演进为发展使命的教育学要求教育学人提高对人的“生命性”的重视。要在尊重人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多变性等特质的基础上,唤醒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思辨能力,为理性的世界增添一抹人文色彩。总之,只有充分了解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与特色,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实证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把握实证研究在教育领域的适切范围,发挥多元研究范式的最大效用,才能在促进人类文明演进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三)远离迷思:规避统计主义等错误倾向

“科学的主旨在于解决问题”[35],问题乃是一切研究的起点和核心,无论何种范式主导下的研究都不应偏离问题导向。教育实证研究也不例外。然而,在教育实证研究热潮下,部分研究者不由自主地将方法与技术作为自己选取问题、展开研究的首要考虑准则,落入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 Maslow)所批判的方法中心主义[36]。诚如米尔斯(Charles Mills)所言,“一个研究者若被方法控制,就无法进行研究了”。这种将科学的本质等同于仪器、技术、程序、设备以及方法,而把影响甚至破坏生活秩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搁置一旁的做法,忽略了研究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不利于学科乃至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那些一味追求研究形式,将数据等同于事实、将现象等同于本质的迷思也应引起实证研究者的警惕。统计数据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育事实,规范的研究程序也确实有利于研究结果的科学化,但对实证数据的崇拜以及对统计模型的迷信,只会让研究者逐渐偏离教育事实中的伦理、道德、情感、价值与人性。

此外,部分教育研究者盲目夸大实证研究的作用,将实证研究置于教育研究中的首要位置,以“无实证不以研究”的思想导向割裂实证研究和其他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以确定的实证研究方法揭示复杂多变的教育世界,进入了“虚假二元论”“虚假首要性”和“虚假确定性”的误区。而那些对研究工作抱有错误期待的研究者,只开展时间短、见效快、成果多的研究,呈现出“虚假期望”的倾向,不利于教育学的创新性发展。实证研究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树立问题导向意识,以多元方法共融共生的价值取向将发现教育问题、揭示问题背后隐含的教育意义、提出解决教育问题的对策方案作为教育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远离方法至上、数据崇拜和形式主义等“统计主义”倾向,规避“虚假二元论”“虚假首要性”“虚假确定性”和“虚假期望”等误区,才能既发挥其为教育学研究带来理性、客观、严谨与规范等最大效用,又保留教育学本身的诗意与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阙祥才.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J].求索,2016(04):71-76.

[2] 曾荣光,罗云,叶菊艳.寻找实证研究的意义:比较—历史视域中的实证主义之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03):104-131+190.

[3] [德]W.A.拉伊.实验教育学[M].沈剑平,瞿葆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0-15.

[4] 程建坤,陈婧.教育实证研究:历程、现状和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3):150-158+174.

[5] [美]詹姆斯·H.麦克米伦,萨利·舒马赫.教育研究:基于实证的探究[M].曾天山,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7.

[6] 陳海明.对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及其原则的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1(05):48-51.

[7] 李海峰.西方科学哲学经典理论教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7-8.

[8] 冯建军.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9):9-12.

[9] Schlick M.Positivism and Realism[J].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91(02):37-55.

[10] [美]托马斯·塞缪尔·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40.

[11] Constas M A. Qualitative Analysis as a Public Event:The Documentation of Category Development Procedure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2(02):253-266.

[12] Johnson R B,Onwuegbuzie A J.Mixed Methods Research:A 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 Come[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4(07):14-26.

[13] 李均.教育实证研究不可陷入“统计主义”窠臼[J].高等教育研究,2018(11).

[14] Badley G.The crisi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 Pragmatic Approach[J].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3(02):296-308.

[15] 程建坤.反思教育研究的实证情怀——兼与D.C.菲利普斯对话[J].教育学报,2016(03): 11-18+103.

[16] Onweugbuzie A J. Why Cant’t we Get Along?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Unifying Research Paradigms[J].Education,2002(03):518.

[17] Abrams,Lisa M.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ntitative,Qualitative,and Mixed Approaches[J].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 Mixed Approaches,2010(03):167-179.

[18] 袁振国.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3):4-17+168.

[19] Stemberger T, Cencic M.Design-based Research in an Educational Research Context[J].Sodobna Pedagogika,2014(01):62.

[20] [美]沙沃森,汤.教育的科学研究[M].曹晓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0-135.

[21] Pring R.The‘False Dualism’of Educational Research[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000(02):247-260.

[22] Simon H A.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M]. Massachusetts:MIT Press,2019.

[23] 李太平,刘燕楠.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36-140+147.

[24] 阎光才.对英美等国家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取向之评析[J].教育研究,2014(02):137-143.

[25] [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39.

[26] Barnett R.University Knowledge in an Age of Super Complexity[J].Higher Education,2000(04):409-422.

[27] Hammersley,Martyn. Educational Research, Policy Making and Practice[M].London: Paul Chapman.2002:51-53.

[28] 张汉.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是截然对立的吗?——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辨析[J].国外理论动态,2016(05):47-57.

[29] 阎光才.关于教育中的实证与经验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74-76+82.

[30] Clark A M. The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Debate: Moving from Positivism and Confrontation to Post Positivism and Reconciliation[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8(06):1242-1249.

[31] 程天君.从“纯粹主义”到“实用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动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1):5-12.

[32] Brew,Angela.The Nature of Research:Inquiry in Academic Contexts[M].The Nature of Research:Inquiry in Academic Contexts.RoutledgeFalmer,2005:22.

[33] 刘克利,欧阳鹏.教育的元价值是创新生命本质——生命哲学视域中教育的本真意蕴新探[J].大学教育科学,2019(03):29-36+123.

[34] 吴刚,陈桂香.高校大数据治理运行机制:功能、问题及完善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8(06):34-38+66.

[35] [美]拉瑞·劳丹.进步及其问题[M].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5-16

[36]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13-305.

作者:王思遥

第2篇:关于企业绩效经济学理论依据的研究

[摘要]企业绩效是企业业绩和效率的统称,主要涵盖活动过程中的效率和活动过程中的结果两个层面的意义。现阶段,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建立,企业绩效也逐渐得到了更多企业家和行业工作人员、学者专家的关心和重视。相应地,对于企业绩效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管理研究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和绩效评价方法这两个方面着手的,而对于企业绩效经济学理论依据的研究比较少,但是这可以说是一个基础和保障性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文章以理论分析为主,以经济学的角度为着眼点,从多个角度着手,就企业绩效经济学理论依据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对全面科学地建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的作用,愿意抛砖引玉,也真切地希望能够对行业工作者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绩效;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170

1从交易成本理论着手研究企业绩效

间接定价理论是著名学者科斯于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到的。他认为,企业所以能够存在,根本原因是存在交易成本。也就是说企业不论是在市场经营过程中还是在内部经营的过程中都是离不开交易成本的,而当企业内部组织的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市场上公开完成这笔交易时所需要的成本时,那么企业的扩张就会终止,而如果这笔交易成本要低于市场公开交易的成本时,那么企业就会继续扩张,扩大自己的规模。由此可见,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是企业生存、发展、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所在,也就能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经营绩效,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而资产专用性理论是由著名学者威廉詹姆斯提出来的,而这一理论的提出也是在间接定价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而来的。威廉詹姆认为企业是用以结语交易费用的一种组织模式。而企业交易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资产专用性程度、不确定行和交易频率这三个维度来确定的。具体来说,就是交易维度的不同,企业的交易成本也就会有所不同,之后,企业的规模和组织形式也就会有所改变,所以说,企业的交易形式就必须与一定的规制结构相匹配,而匹配的合理程度就影响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匹配越合理,就越能节约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的组织绩效也就越高,反之,匹配越不合理,那么交易成本也就越低,组织绩效也就有所降低,所以说,从资产专用性这一经济学理论层面来看,企业绩效主要是由匹配程度来决定的。

2从产权理论着手谈企业绩效

产权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同样离不开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企业的产权无论如何界定,市场机制都会自动使用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而如果是大于零,那么产权就是决定企业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两个基本的理论,第一个是资产拥有理论。即企业的资产被人拥有的同时也就具有了排他性,而这种排他性的存在也确保了企业资产不会被他人所侵犯。而如果企业资产一旦没有了这种排他性,成为了公共资产,那么这些资产也就容易造成浪费、流失和破坏等问题了。另一个理论是私有化理论。此理论论文国有企业通常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端,即一是财务的软约束;二是不能很好地激励企业经理;三是企业目标具有多元化的特性,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不是单单地为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很多的社会义务,所以在经营的过程中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者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从企业家理论着手看企业绩效

经过相关的总结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关于企业家的理论是非常之多的,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阐述并证明了企业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从多个方面反映出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而通过不同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企业家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市场非均衡状态获得利润;第二,企业家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的不同决策,也就是说承担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企业家具有一定的创新功能;第四,企业家具有市场与企业联结的重要作用;第五,企业家对于市场资产的利用具有较大的影响。

4从代理理论谈企业绩效

代理理论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其认为,企业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的背离情况,同时也与代理人努力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企业要想提高组织效率,同时还要设计有效的产权结构和激励报酬机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成本,具体从代理理论来研究企业的绩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对团队生产理论的理解程度。团队生产理论最早诞生于《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这一文章中,阿尔亲和德姆塞茨中在文章中提到,此理论的构建就是为了有效地規避企业团队合作中出现的偷懒和搭便车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团队工作的过程中很难准确地计量某一个人的实际工作量,这样一来,就给一些人提供了偷懒的时机,也给一些人提供了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搭便车的机会,而这些行为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的获得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就需要构建一个专门的机制,并在制度上形成一种产权结构,而且这种产权结构是可监督控制的,并将监督控制的效果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切实利益之间关联,这样一来,监督人员的工作越到位,其就能获得更多经济收益或者是其他的收益,同时,监督控制力度越强,工作人员偷懒和搭便车的行为也就会越少,就有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工作氛围。而这也就是团队生产理论的精华所在。从此理论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出企业绩效与企业团队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加强对所有权结构理论的理解程度。加强对如下两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即一方面是委托人可以对代理人产生激励和监督的作用,从而使代理人能够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进行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代理人可以用一定的资源来担保其不损坏委托人的利益,如果一旦损坏相关的利益,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偿。这样一来,就能够对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代理人的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都能够有所改变,整个工作效果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事实上,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产权结构的问题,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产权结构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切实地将其落实到实际问题中去,就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一些经营风险。

5从企业能力理论着手分析企业绩效

企业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而企业能力也是由多个方面的内容组织成,譬如资源能力、组织能力、核心能力、流程管理能力等,企业能力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能力越强,企业的绩效就越高,反之,企业能力越弱,企业的绩效也就越低。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第一,资源能力理论。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企业的绩效,就需要企业工作人员一方面要重视企业的内部物质资源,做好内部物质资源的管理和经营监督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准入门槛,同时,要加强对既有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培训考核的力度,确保企业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实现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工作局面。

第二,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技能,那么企业就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企业绩效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而经实践证明,这一理论是有着自身的道理的,企业绩效的获得离不开企业大规模的生产,离不开投资,离不开设备和人力的经营和管理,而这都属于企业组织能力的范畴,所以说,要想切实地提高企业的绩效,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组织能力。

6结论

总的来说,通过上述从多个企业经济学理论为着手点研究企业绩效之后,可以看出,不论是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都是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着眼点去研究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的,但是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可以确定,产权安排则是影响企业能力结构的关键所在,市场竞争环境是提高企業绩效的外部动力,总之,要想更快更好地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更好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企业能够从多方面着手,多个角度入手,共同作用,并能够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安源企业基层管理者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关联度研究——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D].扬州:扬州大学,2012.

作者:孟可

第3篇: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困境

【摘要】高等教育教育成本补偿已广泛实施。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使其教育成本补偿具有较多争议。研究生教育属于私人性突出的准公共产品,其支持理论可分为经济学支持和社会学支持两类。当前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面临家庭教育支出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研究生教育性质;理论依据;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正式实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制度。著名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于1986年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一书中提出:“高等教育是有投资、有收益的活动,满足了多个主体的需要,受益人包括国家、受教育者个人、纳税人、企业、家庭、大学,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谁受益谁付款,高等教育的成本必须由这些主体分担。”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如何,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理论依据与其合理性如何,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现状及其带来怎样的问题成为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研究生教育属于私人性突出的准公共产品

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成本如何补偿。在公共产品理论中,教育被定为准公共产品,这是教育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私人性的特征表现。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与“公共产品”相对的“私人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斥性的产品。根据定义,教育产品应该更准确地称为“准公共产品”,因为教育产品具有内化和外化效应的双重性。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当受教育者也是纳税人时,直接受教育者的收益远高于间接受教育者。与义务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产品所具有的两个主要特征排他性和不均衡受益性更加明显。研究生教育相比于本科教育,其私人性也更加突出。我国已走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若本科教育是满足人社会生存较基本的教育,那么研究生教育就存在一些过度教育的嫌疑。实际上,教育水平越高,其“公共产品”的特征就越不明显;教育程度越高,受过教育的知识水平越高,其个人特征就越突出。

二、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理论支持

考虑研究生教育产品的性质,现选取两类视角对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阐释和分析,分别是经济学支持和社会学支持。

(一)经济学支持

在经济学研究中,由谁来投入,利益属于谁,投入是否有效转化为产出成为关键点。若将教育看作一项经济活动,学生、家庭和国家都属于教育投入者,产出效益也属于这三者,这为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1.教育投入即教育投资。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在提高个人生产率和收入以及提高个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获得发展和收益的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能带来巨大收益的投资”。舒尔茨认为:“教育提高了人的几方面的能力:提高人的专业技能,增强对国家制度的适应能力,增强适应社会秩序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可以形成一种能够改善人们未来收入的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从收益获得的角度说明接受高等教育是值得的,进行教育投资对个人发展来说是必要的,它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教育支出乃成本分担。布魯斯·约翰·斯通成本分担理论的“谁受益谁付款”原则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一原则确立的基本前提是将教育投入看作一种投资,而将教育结果看作产出利益,利益归属于谁,谁就应该是投资者。学生和学生所在的家庭有必要为教育进行成本的分担,教育成本不应该由国家全付。当高等教育成本转到了全体纳税人头上时,免不了会遇到一种“穷人出钱富人上学”的不公平现象。对研究生来说,承担成本也是一种使其更加努力地从事研究学习工作的促进。

(二)社会学支持

人接受教育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来自这一考量的研究将人接受教育的需要作为研究的要点。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理论看到了这一必要性,为教育成本补偿在社会学领域中找到了理论支持。

1.受教育有利于个体向上层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分层,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料占有,而韦伯则采用多指标体系如财富、声望和权力等指标来划分。社会分层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职业声望作为主要指标来划分阶层。

目前,社会分层依然是客观事实。一个人拥有公认的良好职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这是因为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高学历是获得好职业的首要约束条件,知识技能所代表的学历要素在提高社会地位上具有强势的作用。教育本身也是社会分层的参照标准,作为社会成员的内化标准存在。

2.受教育是个体的精神需要之一。这一论点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自我提高和实现自我价值是个体的基本需要之一,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的动力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其对高深知识的追求。特别是在较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中,受教育者往往具有深厚的专业情感与专业信念,高校成为受教育者汲取精神养分的平台。除此之外,“需要”一词也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中,用来形容个体具有购买某种产品的欲望。综上,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中的研究生个人补偿具有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特点。

三、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现状及困境

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国家补偿、家庭补偿和研究生个人的补偿。

(一)研究生学费及国家补偿现状

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从2006年开始,到2008年,56所高校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研究生,实行综合收费制度。国家在原则上规定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

从2012年起,中央政府对全日制研究生安排人均固定配额拨款,硕士生生均定额为22000元,博士生28000元。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价格变化和财政状况,建立了资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并逐步提高资金投入水平。

此外,高校设立研究生“三助”职位,并提供“三助”津贴,奖学金制度也可补偿研究生教育费用。由于这两项补偿不是研究生每人都能得到,应分开来说。国家对研究生的补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研究生教育的鼓励。

(二)研究生成本补偿中的家庭补偿

相关数据,2017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06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7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060元。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在进行教育成本补偿时,城乡家庭收入差距应被考虑。

贫困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大量存在,他们的收入十分有限。在现阶段,我国贫富悬殊差距较大,由于许多贫困家庭的存在,他们可用于教育投资的资金非常有限。另外,中国教育周期长,教育投入大。这对一些家庭来说压力十分大。

据教育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介绍,截至2004年底,全国公立院校共有1350万名学生(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贫困学生约占20%,约270万人,特困学生占5%-10%,人数在70万到130万之间。所以贫困家庭根本不太可能承受研究生教育的费用,即使接受,家庭也会陷入困难中。

(三)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中的研究生个人

相关实证研究显示,研究生预期收益较高(年平均64116元),毕业研究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1.43年)收回机会成本,大多数研究生有付费意愿,研究生对成本补偿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具有一定的付费能力(研究生年平均收支余额为6500元)。

研究生作为受教育者,承担学业费用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因为“谁受益谁承担”,更因为研究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理应为自己的教育“买单”。然而,研究生一方面要继续学业,一方面经济不独立,面临困境。研究生希望获得独立,希望获得生活改善,并进行研究生兼职。由于种种原因,奖助学金及兼职收入并不能满足研究生的生活需要。作为成人的研究生在家庭方面得到的经济支持也是有限的。

四、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的问题解决

研究生教育的成本补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有意义的、合理的、必要的和可行的。为了科学合理制定、有效实施和普遍推行这一政策,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国家补偿应合理合法

合理计算教育成本是国家补偿合理合法的前提。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研究生成本补偿中的国家补偿也应随社会变化而有所改变,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建立比较科学的研究生成本核算体系,使每所学校的成本估算都能以实证为基础。除此以外,在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上避免出现“穷人出钱富人上学”的状况。

(二)家庭补偿应应时量力

学生家庭应充分考虑家庭状况,积极应对成本分担。当家庭贫困或者遇突發情况时,在积极保证成本分担的前提下,可以向学校或有关机构沟通并求助。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向学校申请延期学费。对于因数量有限而无法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学校应在下一学年评估奖学金后,允许他们以奖学金形式返还上一学年的学费。

(三)研究生个人补偿应积极应对

在我国奖助体系较完善的前提下,学生也应该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学生应成为学校、社会和家庭沟通的桥梁,积极反映成本分担的状况,积极争取奖学金,必要时也可进行对自己有益的兼职活动。积极通过学校的“委培生”办法,通过与当地业务单位的合作,业务单位提前支付学生学费。学生可通过在企业工作、兼职工作并在冬季和暑假工作来偿还学费。

【参考文献】

[1]李良.对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问题的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9,24(01):104-106.

[2]毕鹤霞.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学生资助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作者:王惠琴

第4篇: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叶圣陶先生有关指导预习的论述。

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就成了由教师指导预习方法、提示预习项目、订正或补充学生的预习成绩,学生们报告各自的预习成绩、讨论彼此的预习成绩这两方面的工作有次序、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里面,教师是预习的指导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主持者;学生是预习的实行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预习”展开。叶氏认为,“惟有如此,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知的主体,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应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4、心理学观点。

“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

、主要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刘良华《自学成材还是听讲成材》

3、中央教科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4、刘春生《作业的革命》

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型》 吉林大学出版社 欧阳芬、彭隆总主编

6、《魏书生谈语文教学》 河海大学出版社 魏书生著

7、《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陶行知著

第5篇: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一)

1、教学互动理论

所谓互动,基本上有三种互动的方式,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合作学习理论认为课堂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活动,有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和成员型(是一种视教学为师生平等的互动关系的教学活动),这是合作学习对“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这种教学观的拓展。有关专家认为:仅仅持“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这一观点来认识教学过程是不够的,过于简单化。“互动”是合作学习教学思想的最主要思想。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积极互赖,即指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个人与集体息息相关,只有集体成功自己才成功,因此,这种互动是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活动。

2、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首先,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次,事物的意义不能独立于主体而存在,新知识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应用,然后纳入他的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构建有效的、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课堂氛围,实行协作学习开发学生差异资源,改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个性的发展和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

4、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题。“只有在有交往、有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的人的场合,才会有教学的出现”(季亚琴科语)。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首先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肯定多于全班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其次,合作学习还能激励学生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从而扩大了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另外,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隔阂、歧视和泠漠,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

第6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2009-07-29 11:16:39)

一、文化及校园文化的界定

(一)语义学层面的“文化”涵义界定

要界定校园文化,首先要探析一下文化的内涵。我们认为,汉语中“文化”一词,在字面上就对文化概念作了高度的概括,“文”的内涵,包容着如下一些意思: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技术、学问、仪表、礼节、观念、思想等。文化的“化”,有表层和深层两种意思,表层指事物的普及、流传、广为流行、蔚然成风等,深层指事物对人的感化、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辞海》对广义文化的定义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和”。这里“创造”一词,就意味着“文”的内涵,因为“创造”离不开对科学、艺术、思想等的运用;定义中的“财富”,就意味着“化”,因为只有对事物的进步性、发展性、先进性的性质有了感悟,以及由此生发出珍爱、自豪、激奋的情怀,这才会把事物称作财富。

“文化”,在英语里写作culture,原意为种植、耕作,含有通过劳作获得成果之意,到16世纪在逐渐演变为培育、有教养等意义。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广义的文化概念,在认识、研究、促进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等方面有其“总和”意义。然而,由于在人类千千万万的财富中,不同事物的文化含义有大有小,为了对那些文化成分多、作用大的事物有足够的认识,人们便把这些事物冠以“文化”名衔,这就有了狭义的文化概念,它具有相对的程度分辨意义。广义的文化好比是大河,狭义的文化好比是沟渠,是万千涓涓细流汇成了浩淼的文化长河,这是两者的依存关系;广义的文化概念的作用好比是将流水区别于沙土,狭义文化概念的作用是将溪流区别于那些虽有水分却不成为“流”的事物。这是两者各自所起的作用;两者都意味着“水”(犹如“文”),又都意味着“流”(犹如“化”),这是两者内涵的一脉相承之处。

狭义文化以作用方式可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教化性文化事物,如思想教育、品德修养、政治宣传、文化学习等,本身就是文化的积淀物、凝结物,又直接以教化人为目的;二是熏陶性文化事物,如文学欣赏、艺术表演等,主要目的是对艺术魅力的领略,而往往伴随着对精神品格的熏陶;三是感悟性文化事物,如喝酒、品茗、种花、体育比赛等,这类事物被称作文化常让人困惑,其内涵有待于人的感悟。文化底蕴深的人感悟就多,反之则少。

(二)语义学层面的“校园文化”涵义界定 和“文化”概念一样,校园文化的概念也是比较复杂的,若顾名思义,凡是校园里的文化活动,无论是课外的还是课内的,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学校组织的,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

我们可以根据“文”和“化”的内涵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鉴别。从“文”的角度讲,学校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以教育为本,中学生又是富有文化底蕴的人,这样,这里发生的事、他们所做的事则往往带有“文”的含义,然而典型的校园文化更应从“化”的角度来考察。从“化”的角度讲,须有如下情形之一,校园中的活动方可界定为校园文化活动:

一、以群众团体的面貌出现的。中学里出现这样那样的社团,本身就是社团的普及,形成社团文化,在一个社团里面,众多社员有共同的爱好,并在活动中磨合出一种共同的理念,这就充分地具备了“化”的特性。

二、大学生的某些行为、观念普遍相似或届届相传。即便没有组织性的活动,表现为个体的行为,由于能给人们以整体的印象、全局的风貌,它也带有了“化”的特性。

三、某些精神、思想凝聚或载乘于某种制度或物体上。如校训,它的“化”首先表现在浓缩了业已存在多年的学风,又表现在用此去勉励、感化更多的学生,表层深层都有了“化”。

以上三种“化”的方式存在于校园中多个领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个分支,具体如下:

1.校园设施文化:如文化广场、漂亮建筑、洁净道路、优美雕像、美丽绿化、海报墙、宣传窗、告示牌、校史陈列室、奖品陈列室、设施先进的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以及张贴在外的标语、图片、公开信等。

2.校园道德文化:如参加党校学习、听先进事迹报告、为民服务队、援助希望工程、庆贺香港回归、社会热点讨论、校庆、爱心接力棒工程、勤工助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像消费习惯等现象,由于较多地反映一个人的道德观念,所以也列此类。

3.校园制度文化:如综合测评制、学生守则、文明规范、组织章程以及各类活动、各类场合的规章制度等等。

4、校园文学文化:如文学社、演讲会、辩论赛、诗歌朗诵会、席慕容热、金庸热、电影包场、电视剧欣赏、热衷于美文、出黑板报、自印刊物、撰制春联、校报校广播发表文稿、毕业留言、寄赠贺卡等等。

5.校园艺术文化: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音乐会、卡拉OK赛、画展、书法展、摄影展、健美操、手工艺制作、公关礼仪、美化寝室布置、时装表演等等。 6.校园娱乐文化:如舞会、旅游、棋牌协会、钓鱼协会、登山、溜冰、划船、游艺等等。

7.校园体育文化:如篮球队、足球队、武术队、气功协会、拔河比赛、运动会、收看体育比赛、评点体育赛事、外出切磋技艺等等。 8.校园学术文化:如各类科研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听学术报告、作社会调查、外语热、计算机热、社交能力热、西方哲学热、某某兴趣小组、英语角等等。

(三)界定校园文化的原则

界定校园文化,必须按照以下两个原则进行:其一,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的基本性质和功能与社会文化具有共性。其二,校园文化是社会社区中的一个特区——学校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因此,它同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基于这两个特征所构成的原则,让我们先考察一下目前比较流行的几中校园文化观。

(四)几种主要的校园文化观

目前,有以下一些比较流行的校园文化观:文化氛围说、意识形态说、物质精神综合说、文化要素复合说、文化指令说、启蒙说、精英说、活动说、精神体系说、自创产物说、文化潮流说、艺术教育及艺术活动说、社会控制体系说等等。 以上种种校园文化观都从某一角度或某些方面揭示了校园文化的部分内涵,拓宽了对校园文化认识的视野。总而言之,上述校园文化观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生活的多种内容,既有物质的,也有制度和精神的;从事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在校学生,另外还有教师、干部、工人等;活动范围涉及教学、科研、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闲暇生活等;主要体现于一所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劳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校风。其二,校园文化即指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组织社团活动。

(五)我们的校园文化观

一个社会的文化类似于一个包含三个层次的同心圆。最外层是器物质,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中间层是制度层,包括人际关系及其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最内层是价值观念和观念指导下的人们的行为规范,是文化之魂。三个层次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价值观念是一个文化核心,集中体现了一个文化的特色。人们是依据社会文化的结构分类,将校园文化纵向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浅层面文化:校园物质文化;第二个层面是中层面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第三个层面是深层面文化:校园精神文化。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学校科学管理的一种方式。它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都发挥作用和影响。具体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价值取向、群众意识信念体系、行为方式、道德情操、校园精神以及学校环境氛围、规章制度等诸多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实体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校园文化赋予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包括育人为本的校风、敬业为乐的教风、成才为志的学风等,其核心是以爱党、爱国、爱校为主旋律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启迪促进、规范约束、心理构建、群体凝聚及社会辐射等功能。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校园文化反映着一个学校师生的精神理念、思想面貌。它起着陶冶师生情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德育实效,激励师生努力学习和工作的重大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可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德育模式。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为达“以化天下”之目的,学校必须大力提倡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兴校,人文培德,以文养性,在校园文化的摇篮里,丰厚历史的沉淀,唤醒纷繁的未来。

二、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体现国家和广大师生利益的一致性。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所以,一旦形成人们的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导向作力量。特别是培养目标、校训、校风,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它引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

(二)示范作用。

校园文化的示范作用是指校园文化的主体中的优秀人物对其他人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影响。此外,散见于校园中的书画墨迹、雕塑、纪念碑亭、历史名人塑像等人文景观,也都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

(三)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文化,它把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约束规范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的独特节日(如校庆)、典礼、仪式等,以学校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行为规范的方式熏染着学生。

(四)筛选作用。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在它影响下形成的集体心理定势,对一切外来信息、社会影响有筛选的作用。这种筛选作用源于校园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但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表现出较大的坚定性和独立性。

(五)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像一种无形的模具,引导着人才的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激发每一位师生员工巨大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六)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和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从而对青年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青年学生的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仅表现在师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也表现为社会的瞩目和认可。

(七)塑造作用。

校园文化是青年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浸染其中的青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个性与潜能。这自然也同时拓宽了知识面,调整了知识结构,更重要的还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包括控制情感的理智态度,承受失败的责任能力等等。这些根本上促使青年学生逐渐摆脱依附感,确立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心态。所以,校园文化使青年学生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把校风传统转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完成世界观的形成和人格的初步成熟。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形成,对弘扬办学理念、培育校园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二)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校园文化活动能否顺利正常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首先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如成立由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执勤队、校园文明监督岗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公物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师生操行考核评定制度等等。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同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第三,教师群体作为制度建设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其素质的高低及工作作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心中有爱、目中有人”,弘扬“敬业、奉献”精神,二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构建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人际关系三部分。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还要敢于承认错误,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其次,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同学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提倡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第三,作为教师,应当杜绝“居功自傲、文人相轻”的不良思想,从事业出发,互相理解,求大同,讲究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更充分地使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形成学校精神

从基础开始,挖掘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突出学校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一是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需要。三是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挖掘特色,结合特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传统即是历史赋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任何文化的建设无不是从尊重历史缘由开始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学校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承优良传统,审视利弊,展望未来。②确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各类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不一,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在立足于这种特殊要求基础上,才能有利利于学生成才。③挖掘特色,既要以现有校园文化状态为基础,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

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从如何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出发,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优良环境。使每个学生生活于其中,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实现对学生时代性格的塑造。通过努力,培养出有着崇高的理想、高度的创造力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1、校园的选择和规划,要从学校特点出发,有利于育人。校园要象“园”,总的要求是:宽敞、清新、优美,富有生机和美感。学校的总体设计要布局合理,既能满足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又不互相干扰;既规整统一,又错落有致;既有主体基调,又有小品点缀。所有这些又要和谐协调地统一于整体。教学建筑群应该相对集中;课间休息和课余活动场所,要依附并渗透于教学建筑群;体育场地和多功能活动室需适当远离课堂区,以避免干扰;办公楼可位于学校建筑中心,既便于管理,又可为学生生活区和教学活动区的屏障。各单元之间既互为联系,又相互独立,以致功能分明、主次相映。不同的建筑物,应该根据功能不同而造型有异,就造型的意境而言,图书馆宜雅致、幽静,实验室宜严整、凝重,办公楼宜朴实、亲切,宿舍楼宜疏朗、恬静。但是,以上建筑特色是就一般而言,因为它们毕竟是整个校园的局部,必须顾及大环境的一体化,也就是说,要服从整体意境和风格。只有这样,才可能造成整体与局部间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严整而又生动的关系,整个校园的建筑群才有可能形成交响乐般的节奏和旋律。这种整体规划要求,必须贯彻在校园建设的始终。

2、根据校园的总体规划,要切实地抓校园绿化。绿化对校园的美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走进一所树木葱茏、芳草遍地、花红柳绿的校园,必然会感到生意盎然,赏心悦目。当然,校园的绿化并不是随意种花、植草、栽树,而是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和不同区域的功能,结合环境特点,遵循形式美的规律。按照规划的意图栽植,从而使校园成为人化的自然。校园的绿化还要考虑到植物在四季里的枯荣盛衰,要妥善安排四时花草树木,落叶树与常青树相邻,春花与秋花相间。这样,可使校园终年常绿,四时锦绣。比如教室、礼堂、图书馆等教学区,适宜栽种树姿美丽的树种;宿舍区、运动场、主干道,可以选培生长快、遮阴好、树冠整齐、冬季落叶的树种。校园的绿化,还应注意草坪绿化,如果草坪面积占校园空地的三分之二,则校园环境会变得清新幽静。占地宽敞的学校还可培植小面积的人工林、挖掘鱼池和整修花圃,如果再恰当地建筑一些古色古香的亭、台、轩、榭、假山,配栽修竹丛丛,开辟回廊曲径,这样更给人以古朴清幽的美感。校园里还可以搞一些雕塑。这是常设性布置。雕塑的内容,可以是人文纪念性的,以提供师生敬仰,如名人塑像;也可以是为了强化和丰富空间的,以满足师生多样化心理和视觉美感,如纯粹装饰性的雕塑。雕塑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注意在风格、色调、尺度等方面与整体建筑及其环境的和谐统一。

3、教室的合理布置和环境卫生,对美化校园关系也很大。教室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因此,教室的布置装饰也要讲究。一般说来,教室的墙壁和天花板最好是白色,课桌椅的颜色以木质色为好。教室的光线也要注意适中,过亮则烦,过暗则闷。教室的布置,要简洁、高雅,富有激励性,给人以清新、热烈的感觉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各种栏目、园地、壁报、语录、字画等不可太多,内容要恰当,形式要美。据此可以在左右墙上分挂两幅长形字画,用以明志;在正墙的黑板上壁可贴简洁的口号或奖状,用以励志;后墙上辟学习、生活园地,用以交流。开展环境卫生活动,也是美化校园环境的措施之一。环境卫生活动,贵在经常,持之以恒。一般情况下,在学生中应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活动,定期集体性的检查、评比,在开展集体卫生活动的同时,还要抓个人卫生。这也是学校美育不可忽视的内容。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使学校既成为校园,又成为花园和乐园。高品位的物理环境,对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优美的物理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它能在丰富人们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使人们身心获得松弛、安宁和愉悦,还能起到净化心灵、升华道德、激励向上的作用。19世纪法国美学家库申说过:“美感是一种特别的情操,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 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

2、“合格+特长”的育人特色

(四)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建设高品位育人环境

环境文化体现学校的统一精神、群体意识、理想追求和领导者的管理风格。田东中学把创设一个绿化、净化、美化、知识化和教育化融于一体的物质环境作为校园建设的目标管理方向。学校聘请了专家、行家对学校绿色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按照“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的建设原则,把校园分为三个活动区、一个教学区和一个生活区,依照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设计相应的景观。构建了由树木、绿篱、花卉、草坪、假山、喷泉、凉亭、花廊、石凳、石径为一体的“花园式”校园;营造了由名人画像、绿色环保宣传窗(橱)、绿色画廊、环保教育警示语和创建“绿色学校”宣传条幅、彩喷等组成的“创绿”氛围。尤其是通向学校大门的长达100米的绿色文化长廊、学校主干道旁长达50余米的宣传橱窗和环绕运动场的绿色山体,以及体育活动区与红色跑道、蓝色球场相映生辉的绿色草坪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小天井设计精巧,鲜花绿树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各楼层的花槽姹紫嫣红,层层叠翠,犹如空中花园;教学楼四周的小花园花木葱茏,绿草如茵,一片生机昂然;教学楼前矗立的“奋斗·图强”的主题雕塑气势宏伟、意蕴深长,整个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独特、一流的优美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的情趣。

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显性视觉对象,它是体现一间学校是否高品位的外在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该校校园环境建设所追求的,正是要让所有能说话的东西都能体现其内涵和个性,给学生以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向上的激励,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质。因此,他们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不仅是使校园的环境更加秀丽,而且是把学校的育人理念、人文关怀渗透到校园整体环境中,构件人文化的生态校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使学校师生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注重优化学校环境,发挥环境的审美、约束和导向功能。走进校园,满眼翠绿,整洁、宁静、优雅的环境规范了学生的言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我们在户外设置了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科普画廊、师长寄语、同学互勉等,在室内布置了名人警句和美术书法作品,还安装了“悄悄话信箱”、“建议箱”、“捐款箱”、“测高器”、“跳摸板”和“小舞台”。整个校园犹如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宫殿,散发出浓郁的文化芬芳。他们力求“让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赋予教育功能”。优美的环境塑造了学生健康的心灵,促进了学生健康的成长。

(五)大力开展课外活动,热情鼓励和积极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学校为了塑造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时代新人,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大力鼓励和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校现有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20多个,学生几乎全员参与,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品位 校园文化教育应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学生兴趣的特点,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发挥其个性品质,完善其人格,培养其才干。因而,他们建设校园文化,力求创新,以期提升学校整体品位。

1、让学生自主自律做主人。学校管理千头万绪,学生管理琐碎繁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他们成立学生自律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老师可以从繁杂的事务中相对地解放出来,管理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既可以解放老师,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自主能力。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2、让每一片叶子都沐浴太阳的光辉。把后进生转化作为工作重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爱,让每一片叶子都沐浴太阳的光辉,让 “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新时代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应提出:“转化好一个后进生,等于培养出一个高材生”。使优等生成材是“本分”,使后进生成材是“本事”。将后进生转化纳入量化考评的指标,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资源上对后进生进行了倾斜,要求教师每周留出专门的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打牢知识基础,掌握学习技巧,养成学习习惯;要求教师在日常交往中注意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多传达爱的讯息和成功的期盼.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真正意义的健康不仅是要身体健康,还要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更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认识和合作精神。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除了体质强壮外,还应当表现为乐于学习和工作,能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认识自己,能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身心健康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该校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标准,还开办了心理咨询室,配有专业心理学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七)提高创造精神和活动品位

校园文化展示的是一种感情世界,要使感性的审美活动上升到理性的审美文化,需要教师的启蒙和引导,更需要不断进行作为审美教育核心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学生通过审美教育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会在科技创新、艺术创作、学术交流、环境美的创造、文化艺术活动的设计等方面,不断迸发新的火花,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校园里丰富多彩的各种审美活动会使学生获得自我表现的良好机会,从而激发潜能、激发创造性、磨砺个性。在课外活动中,必须渗透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这样做,有利于防止课外活动中的世俗化倾向,有效地防止某些低级庸俗的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与冲击进入到课外活动中来。审美教育的渗透,能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向高雅、文明、健康的轨道。审美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升华学生的情操。使校园文化的内容进一步提升。

第7篇:“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以马克思主义作思想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总是在与时俱进状态中把握时代规律,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理论节点,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高度,以时代的政治经济逻辑作当代历史的辩证法,形成一种理论创新的基本条件。这一创新的理论就是“四个全面”的形成依据。

历史总是以一种脉络呈现在时代的发展之中。党的十八大注定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文献。在十八大,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这种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之势的思想体系的历史接力棒,传递给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班子手中,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激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普遍结合,使中国大地不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并在“四个全面”的哲学范畴中孕育了具有普遍意义、特色性质的中国梦新思想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体现。

党的十八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志理想扬帆起航,以中国梦作时代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作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路标,为中国打开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格局。当然,这正是我们立足于“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这一理论高度而形成的具有中国梦特色的理论依据。

一切的理论第一要素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经过实践形成的理论就是一个时代在科学发展中的硬道理。“四个全面”是总书记2014年12月16日在江苏调研时发表的一个著名观点,其本身就诞生在路上,诞生在实践之中,由此只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理论依据,必然产生于路上,产生于实践之中。由此也阐述了一个道理,就是共产党的一切原理,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范畴中产生而出,皆是以中国国情这一基本现实产生而出。总书记的理论观点也不例外。

“四个全面”从哲学的视角,为改革开放进行顶层设计提供了战略思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路径,其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基本的哲学要素。

其之所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依据,因为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前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其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肩负着民族使命就是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这个追求就是共产党人的思想特色。不论在什么年代,党都没有放弃这一理想,都在践行这一使命。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旗帜上飘扬的就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思想主张。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依然没有改旗易帜,继续以社会主义为发展的方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复兴之路。这自然包涵着“四个全面”的理论要素的历史折射。“四个全面”之所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理论依据和哲学要素,既有其的历史原因,也有其的现实诉求;既有其的哲学要求,也有其的理论条件。它主要包涵四个哲学条件和理论元素。

其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攻坚战。因为有一种道理在启示着我们,那就是不能建设成小康社会,国家就不会富强起来,人民也难以幸福起来。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民族才会有复兴的希望,一个国家才有振兴的希望,一个政党才有发展的希望。落后只能挨打,以史为鉴,这个道理将成为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思想觉悟,标注着中国共产党在走向伟大彼岸的思想高度的形成。

其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多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因为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道路,包括理论框架,都处于空白的状态。但我们始终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探索新常态的形成条件。我们对此发现,我们的理论条件中,我们的哲学范畴里,始终有一种新常态的理论要素在激荡着我们的梦想,那就是唯有实现中国梦的思想范畴始终是我们的时代主题,唯有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刻度是我们解放思想的唯一条件。我们正是围绕这些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新常态,为改革开放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方法论。如今,如何为改革开放进行顶层设计,这既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充满时代感的哲学命题,又是一项伟大的理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而“四个全面”恰恰就是关于这一划时代问题的答案。中央出台的系列改革方案,正为改革开放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作出注解。

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则,也是关于中国梦新思想形成条件的辩证法。一个国家的历史前提,就是从法治的角度来治理国家,管理国家。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此回应了时代在发展中如何定位的历史性问题。当然,这一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一些人对党大还是法大这个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争议,并且持久地困惑。这虽然是一个伪命题,却由此点破了一些人心中的争议,也由此说明了党将开创法治社会的决心。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论述,关于法治条件的形成,正是从历史的范畴为我们辩证了党的思想是萌生法的道理的基本原理。

四是从严治党。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哲学高度。这种哲学逻辑是构成中国梦的理论要素的先决条件。一个党,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能始终把握时代大局,最关键的是其观察世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树立,最核心的是其处理问题的思想立场。从严治党就是我们的思想立场。只有从严治党,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而只有党组织纯洁了,党才具有先锋性。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党史的基本结论。

“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辩证法,它是一个历史刻度,在证明着中国如何实现中国梦的问题。它是一个时代刻度,在回答中华民族如何实现中国梦的时代问题。它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哲学命题,是以时代的力量,激荡中国梦。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形成中国梦的哲学高度。是用历史的眼光,形成中国梦新思想体系的理论过程。

第8篇:E 第三章 广告策划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 广告策划的理论依据 名词解词

单向传播:途径只朝一个方向展开的叫单向传播。

相互传播: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相互展开的船舶叫相互传播。

间接传播:在输送途径中为输送信息而加进特殊媒体的传播叫间接传播。

直接传播:面对面进行的是直接传播。

自身传播:指人们自己对自己进行的传播。

人际传播:指两个人或者若干人之间进行的传播。

组织传播:指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一群人进行的传播。

大众传播: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数量众多的受众进行的传播。

9、信源:信息从信源出发,因此信源又叫传播者、发送者或编码者。

10、编码: 为了实施传播,信源要将观念或思想通过媒介(信道)有效地传递,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或处理,这个变换的过程就是编码。

传播:特别是广告传播的核心是信息,信号是信息的编码,是信源对某一观念或思想编码的具体结果。

媒体: 可分为个人或群体,是信息的目标。

译码过程:在收端,为了还原信息,相应地要进行反变换。

反馈:将传播流程反转过来,使受众变成编码者,信源变成译码者。

噪声:是指干扰信源与受众之间信息编译码的任何成分。

环境噪声:指信源的受众之间交换信息是的外部干扰。

设备噪音:指交流过程中由装置不良等问题引起的干扰。

心理噪音:只有信息和受众的编码、译码错误或疑问而引起的干扰,特别应避免产生对广告信息本身抱有不信任、不感兴趣甚至敌意。

市场营销组织原理:是市场学最基本的原理,它强调营销活动的整体性。市场营销组织原理,是指在目标市场下,综合运用产品、销售渠道、促销和价格等营销策略与手段,以取得企业经营的整体最佳效益。

市场营销:一词译为英文“Marketing”,解词在英语中有双重含义:一种是含义是指一种经济行为、一种实践活动,即企业从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出发,开发产品和劳务,制定价格,宣传、销售产品和劳务,收集消费者反映,而从事的一切企业活动;另一含义是指一门学科,即以市场营销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是从卖方的角度,作为供给一方来研究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如何使产品具有吸引力、价格合理、购买方便,使买方满意,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的学科。

评价阶段:指消费者运用过去的经验以及新获得的资料,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念和行动产生影响和压力,改变或促成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关心点:指消费者对于本产品或服务的关心焦点或关心重点。

文化:指在群体经历中产生的代代相传的共同思维与信仰方式,它是一个社会的思维方式以及适用于其成员的知识、信仰、习俗和技能。

器物:这里的器物主要指考古发现的不同时代的出土文物。

第9篇: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责任承担的法律理论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法经(2000)24号函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企业法人做出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因此,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组成人员下落不明,无法通知参加诉讼,债权人以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开办单位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也应予以准许。该开办单位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如果不存在投资不足或者转移资产逃避债务情形的,仅应作为企业清算人参加诉讼,承担清算责任。你院请示中涉及的问题,可以参照上述精神办理。

此复

一、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律涵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以及不参加年检或者年检不合格的(其他吊销营业执照情况有: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超经营范围经营;伪造、涂改、出租、转让、出卖营业执照的;抽逃注册资本的;不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等以上情况情节严重的),公司登记机关有权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据此,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公司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应当由其开办单位(包括股东)或者企业组织清算组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

二、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与公司清算

吊销营业执照是公司登记管理中十分重要的行政处罚措施,对于情节十分严重的违法行为,通常都规定了此种处罚责任。例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第九条规定:“登记主管机关对不予通过年检的企业,应当依法通知,并及时作出行政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吊销营业执照的目的在于停止企业的营业,不允许其继续新的经营活动,而不是禁止企业进行清算活动,公司清算完结后,办理注销登记,企业才真正终止。

对于未经清算而已经被吊销的公司,其债务应如何处理呢?就法理而言,公司终止并不意味着公司清算义务和责任的完全解除。债权人可以也应该以公司股东为被告提起诉讼,而提起诉讼的根据则在于公司股东所应承担的清算义务。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其人选。”另据国家工商局工商企字〔1999〕第307号答复:“被吊销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公司股东组织清算。”由此可见,公司的清算义务是由股东承担的,除破产清算由人民法院组织外,其他情况下,股东必须自行组织清算。在公司被强行注销、法人资格不存的情况下,股东仍可以以其个人名义并作为民事主体履行其清算的义务。在实体上,公司被吊销后,其财产当然应分配予公司的股东。即使在公司被吊销之后,股东并未从公司实际取得任何财产,同样可以要求股东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正是由于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才导致了公司财产的流失或被他人侵占,股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过错责任。至于在此股东承担财产责任的范围则应取决于公司被吊销时的实有资产数量和股东应诉时的举证情况,如果股东能够证明公司吊销时的资产数量,则应以此资产作为股东财产责任的范围。

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民事责任的承担。

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中所规定之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形不同,其清算主体(即全体股东)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也不同。

1、因注册资金不实被吊销营业执照。《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办理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吊销营业执照。公司被撤销登记,则表明公司自始不存在,公司之债权人自然可要求股东承担注册资本不实的责任,股东在其应出资而未出资的额度内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2、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它欺诈手段取得公司登记的,根据《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对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吊销营业执照。《行政许可法》也有明确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该种情况股东的责任与注册资本不实一样,在应出资而未出资的额度内承担清偿责任。

3、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根据《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对于前一种情形,公司成立后未开业,则表明其未从事商业活动,自然无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对于后一种情形,营业执照吊销后,如果股东未对公司进行清算,自行停止前公司所欠债务,如债权人诉至法院,则应判令股东承担清算责任。

4、因公司破产、解散、清算结束后不申请办理注销登记而吊销营业执照的,对此种情况,由于公司已对债权债务进行了处理,因此不存在股东逃避法律和逃避合同义务的问题。如果公司解散后股东未对其清算而私分公司财产,则债权人有权要求股东清偿。

5、不按规定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实践中,公司不参加年检,多为故意为之,有的是因为从事违法行为或公司欠缺有效继续存在的法定条件,有的是因负债较多,故意不参加年检,坐等营业执照被吊销,进而逃避债务。在此情形下,公司的债权人可要求股东承担清算责任,对于以逃避债务为目的而不年检的,应注意其有无私分公司财产等情况,如果存在则债权人可就因此产生的损失要求股东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6、因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根据《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其中伪造、涂改营业执照的,则表明营业执照为假,其法人资格根本不存在,债权人可直接向“股东”求偿。其中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公司而言,其行为并未侵犯公司的债权人利益,应要求股东对公司进行清算并以此来清偿债务。

综上所述,上述清算主体承担的责任不外乎一定限度内的清偿责任和清算责任两种,对前者如拒绝清偿可依法强制执行其财产,对后者如果在限定的期限内不尽清算责任,造成企业财产毁损、灭失、贬值,甚至私分企业财产,致使债权人的债权受到实际损失的,应对债权人因此产生的损失由相应的股东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第十条规定,“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其法人资格或经营资格终止„„。”有学者指出,就立法本意而言,吊销营业执照的目的在于停止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允许其进行新的经营活动,但不禁止企业进行清算活动,因此,吊销营业执照的后果应是取消企业的经营资格。而不应同时将其法人资格一并取消,法人资格的取消必以法人清算完结并办理注销登记为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法人营业执照是企业法人凭证,显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将法人的经营资格、法人资格集于一体,是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双重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根据公司提交的检验材料,对与公司登记事项有关的情况进行审查,以确认其继续经营的资格。”

由此可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企业法人进行年检,主要是对其资产负债、经营情况等进行审查,以此确定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

3 企业法人因不参加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时,并不能认为是将这经营资格与法人资格两种资格一并取消了,只是对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并不导致法人资格归于消灭。其停止的只是清算行为之外的行为,如经营行为,企业的清算行为仍要进行。因此,不应因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而否定其诉讼主体的资格,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法人完全可以作为适格的原告和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法经(2000)24号《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也明确指出,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因此,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应视为存续,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最高法院法经(2000)24号《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以复函的形式确认了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诉讼主体地位,确认了清算主体在诉讼中应承担清算责任。但对于诉讼主体、清算主体的确定以及清算主体不履行清算义务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则未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缺乏可操作性。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清算完毕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可以自己的名义在清算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企业法人清算情况以及债权人的诉讼请求确定诉讼主体。有人认为,凡企业法人自行组织清算,债权人以企业清算组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确定企业清算组为被告;凡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清算,债权人以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为共同被告起诉的,法院应当确定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为共同被告;凡企业法人能组织清算而不组织清算,或者企业法人组成人员下落不明,无法通知参加诉讼,债权人单独起诉企业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的,人民法院应当确定企业或者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为被告。

关于企业歇业、撤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诉讼问题

曹士兵 整理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已经歇业、撤销或被吊销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企业,因经济纠纷被起诉到人民法院。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如何确定当事人?针对此问题,2000年1月26日经济庭庭务会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以下意见:

一、企业歇业后的诉讼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企业法人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满六个月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者停

4 止经营活动满一年,视同歇业。”企业歇业后,登记主管机关应当收缴《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其副本、收缴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企业如因歇业被注销,负有清理责任的主体应当组织清算组对企业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资不抵债的,还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如企业实际处于歇业状态,但登记主管机关并未收缴其营业执照,没有注销该企业,企业的法人资格在名义上继续存续,该企业应当对其所欠债务负责。此时,企业法人是诉讼主体,可以起诉应诉。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企业实际已经歇业了很长时间,有的已被登记机关注销,有的未被注销,企业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经营人员、管理人员、职工早已解散,债权债务无人清理。这种状态下,债权人如果起诉企业的开办者、企业的股东,是否应予准许?庭务会讨论认为,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40条的规定,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理,停止清理范围外的活动。按照法人理论,在清算范围内法人资格视为存续,性质属于清算法人。清算法人负责清理企业的债权债务,并起诉应诉。企业歇业无疑是法人终止的一种情形,企业歇业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应无疑义。因此,负有清算企业之责的主体(以下称清算主体)如果不尽清算之责,债权人可以起诉该清算主体,人民法院也可以判令清算主体履行清算义务。至于是否可以起诉企业的开办者、股东,则取决于企业的开办者、股东是否为清算主体。这个问题在下面还要集中谈到。

综上所述,企业歇业后的诉讼问题可以总结如下:

1、企业歇业后,如企业成立清算组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清算组为诉讼主体,可以起诉应诉。债权人起诉歇业企业应以清算组为被告。

2、企业歇业后,被登记主管部门注销登记,但无清偿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负有清算之责的主体为诉讼主体。债权人起诉歇业企业应以清算主体为被告。

3、企业歇业后未注销登记,也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企业和清算主体为共同诉讼主体。债权人起诉歇业企业可以企业和清算主体为共同被告。

二、企业撤销后的诉讼问题

撤销企业是企业主管部门决定企业主动退出市场的行为。企业因撤销而注销其法人营业执照的,属于法人终止,应当办理注销登记,并对其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如企业成立有清算组清理企业的债权债务,清算组当然是诉讼主体,可以起诉应诉。如没有清算组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清算主体为诉讼主体。在这一诉讼问题上应当与企业歇业是一致的。

讨论中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

5 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1条规定:“企业法人未经清算即被撤销,有清算组织的,以该清算组织为当事人,没有清算组织的,以作出撤销决定的机构为当事人。”由于可以作出撤销企业决定的机构必然是企业的上级,该机构也必然对企业的债权债务负有清算之责,因此,以清算主体为诉讼主体与《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1条以作出撤销决定的机构为当事人的规定是一致的。

三、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诉讼问题

登记主管机关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对企业的行政处罚行为,企业因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而终止,属于被动退出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33条的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登记主管机关应当收缴其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其债权债务由主管部门或者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因此,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有清算组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清算组为诉讼主体,可以起诉应诉,没有清算组的,清算主体(如主管部门)为 诉讼主体。

四、清算主体

如上所述,企业因歇业、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而终止后没有清理债权债务的,应以清算主体为诉讼主体,清算主体可以起诉应诉。因此,对不同性质的企业确定其清算主体成为诉讼的关键。依照世界各国通例,股东以及董事会负有在企业终止后清算企业债权债务的责任,是企业基本的清算主体(如《德国民法典》第48条、《日本民法典》经74条、《俄罗斯民法典》第61条等)。按照我国公司法第191条和第192条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的清算主体也是企业股东或有股东性质的开办者、上级主管部门。针对我国企业不同的性质,对清算主体归纳如下:

1、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国有企业的唯一股东,其上级主管部门代表国家管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终止后,其上级主管部门为清算主体。

2、集体企业。集体企业的投资主体是集体组织,集体组织是集体企业的股东,我国通常称之为开办者。集体企业终止后,其开办者为清算主体。

3、联营企业。联营企业是不同投资主体共同投资成立的,联营各方是企业股东。联营企业终止后,联营各投资主体为清算主体。与此相关,合资企业、参股企业等由多个股东,多个发起人成立的企业,各发起人都是企业终止后的清算主体。只有一个投资主体的企业,其投资主体为唯一清算主体。如子公司的清算主体是其母公司。

4、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我国公司法第191条的规定,有限责任

6 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东是清算主体。按照公司法该条的规定,可以理解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都有在公司终止后清理公司债权债务的责任,全体股东都是清算主体,均可以起诉应诉。

5、股东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第191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大会选定股东人选组成。因此,根据该条的规定,只有股东大会选定的股东才是清算主体,并不是全体股东都有清理公司债权债务的义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清算主体不会超出股东的范围。基于此,如果股东大会不选定股东人选,清算主体不能确定,再加上起诉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全股东在实践中也行不通,因此诉讼问题是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庭务会讨论中认为,如果股东大会不选定股东人选,可以根据公司法关于股东大会由董事长召集、清算组由股东大会选定股东组成的规定,确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为清算主体。董事会由公司的主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常设权力机构,国外的立法例(如《德国民法典》第48条、《日本民法典》第74条)中也多规定董事会是清算主体,负有公司终止后清算公司债权债务的责任。因此,在股东大会不选定股东人选组成清算组的情况下,董事会应当是清算主体,可以起诉应诉。另外根据公司法第191条的规定,在“逾期下成立清算组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有权根据债权人的申请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因此指定清算组是人民法院的一项职权。人民法院如指定公司董事会进行清算,应当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以上讨讼的只是针对诉讼主体,即当事人怎么列的问题,至于人民法院如何裁判,清算主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将在以后讨讼中集中涉及、解决。

上一篇:创建无毒校园工作总结下一篇:金融知识教育工作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