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共10篇)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理论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财政支出政策理论,首先需要对中外历史上前人业已形成的支出理论和支出思想进行考察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博大精深,本文只能择其要者,作一简要的历史考察和分析。??
一、中国历史上财政支出思想的简要回顾??
我国在夏、商、周奴隶制社会,就产生了财政支出思想。如西周时期,产生了“以九式均节财用”的支出思想,规定用九种用途来节制财政支出。九式主要是:邦中之赋,供宴请宾客之费;四郊之赋,供饲养牛马与家畜之费;邦甸之赋,供工需制作物品之费;家削之赋,供分赐诸侯百官的物品之费;邦县之赋,供赠劳宾客的礼物之费;关市之赋,供国王及家庭吃穿之费;山泽之赋,供丧礼与救荒之费;币余之赋,供国王需要的玩物珍品之费。目的是做到收支对口,专款专用,限制财政支出无限膨胀,避免王室过度浪费,保证收支平衡,财政有余。?
春科战国时期,主张节用成为主要的财政支出思想。孔子提出“节用以爱人”,后人司马迁解释孔子的“节用”为“政在节财”,即节省财政开支,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墨子在财政支出上主张“去其无用之费”,反对君主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奢侈浪费。提出:“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由此总结出“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的经验教训。墨子判断财政支出的合理与否,是以“利民”为标准的,对人们有利的“有用之费”主张一定要支出,不利的“无用之费”坚决去掉。如必要的军费、交通费、建筑费等,是绝对不能省的,因为“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廓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墨子的节用思想并不是单纯的节省开支,而是为了加强储蓄,备战备荒,发展和扩大生产。战国时期的荀子进一步发展了春秋时期“节用”的思想,提出了“强本节用”的财政支出理论,这与孟子清心寡欲的节用观相比更具有积极的意义。他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本荒而用奢,则天不能使之富”。由于旬子的“节流”思想是建立在“强本”基础之上的,所以他强调节流不应该减少农业开支,而在于精兵简政,裁减冗官冗员。他说:“士大夫众而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而国贫,下贫而上贫,下富则上富。”在财政支出上,荀子十分强调收入平衡,国有余藏的原则。但是,荀子不反对统治阶级的各项开支,主张根据“礼”的规定来满足其要求,即“节用以礼”。这反映了荀子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财政支出思想的.特色。战国晚期的管仲对以前的财政支出思想加以总结和发展,提出了“用之有止”的支出理论。即:“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大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所谓“用之有止”,就是用财有度,财政支用要有一定的限额。管仲认为“度”是财政支出的关键所在:“审度量,节衣食,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由此出发,管仲反对奢侈浪费,主张节用应该从宫庭开支入手。他指出统治阶级营造宫殿要有“度”,制轩冕以分贵贱不求其美,设爵禄以守其服不求其观,建宫殿以避寒暑不求其大。与此相反,对于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必要开支,管子认为一定要满足,“用财不可以啬”。在这一类开支上“用财啬则费”,因为“用财啬则不当人心,不当人心则怨起,用财而生怨,故曰费。”?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财政支出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两汉时期,财政支出思想主要表现在压低财政支出方面。如西汉的贡禹指出节约财政开支的重点在于减少宫廷消费,他说方今宫室已定,无可奈何也,但“其余尽可减损”,其中包括皇室的生活费用、人员数量、宫廷奴婢等等。东汉王充针对当时厚葬造成的财政浪费现象,提出了“薄葬节用”的观点,他说:“论死不悉,则奢礼不绝,不绝则丧物索用。用索物丧,民贫耗之至,危亡之道也。”荀悦不仅把奢侈看作财政支出问题,而且提高到了国家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他把奢侈视为危及政治的“四患”之一,“四患不除则政未用行矣”。西晋的傅玄提出节用反奢的思想,并把节制封建君主的欲望作为节省国家财政开支的最根本的途径。同时,还提出减汰冗官,使其改业入农,以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唐代白居易特别主张节用,而且他的节用思想包括的范围很宽。其中主要是反对统治阶级的奢侈浪费,认为在宫室、车马、仆御、器服、饮食、宾婚、祠葬等方面都应该“节之以数,用之以伦”,否则必“伤财力”。而且“上行则下效”,使“天下贪冒之吏将肆心”,“聚敛之臣将置力”,“此又为害十倍于前也”。?
宋代王安石的财政支出思想与以上有所不同,他不是单纯地、孤立地看待支出,而是把支出和收和紧密地联系起来,重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二者之间的平衡。他认为国家财政的充裕,关键在于开源,收入不增加再节省也无济于事。但同时又认为开源只是保证国家财政充裕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截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旨在衡量财政支出机构管理方法的优劣以及它们的效率高低,是财政计划、决策和控制的重要工具。本文所指的“效益评价”是财政支出后的“效益评价”。效益评价的基本职能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决策支出提供依据;二是体现社会对政府支出行为的评价和监督。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现了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对支出进行历史总结,分析成本与收益,权衡利弊,将对未来有所帮助。
由于我国长期对财政支出效益不够重视,因此,对支出效益评价、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很少研究,也很少探索提高支出效益的途径。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引入和我国财政理论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以及政府财政体制的深度变革引发了社会对财政支出的广泛关注。在市场化改革取向的背景下,财政支出政策作为间接调控的手段,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政策分析就不完整。财政支出分析包括总量分析、结构分析和效益分析。其中,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是财政支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应受到广泛关注。
二、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面临的困境
迄今为止,关于财政支出效益评价还没有一个健全、完整的体系。所谓的成本收益评价法只是一种理论。至于成本和收益如何衡量、怎样评价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因为成本要涉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等,而收益也一如成本那样错综复杂。即使是使用了成本收益法,也会因为衡量成本收益的指标各异而有所偏差。机械地把私人部门的业务评价方法平移到公共部门是不正确的。竞争市场上的私人及企业,总体说来,其行为的价值最容易用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衡量;生产者的社会净效用可以用他在给定期间所获的利润来大致测定,也就是利润“底线”。而当存在不可分割性的外部效应,或者就像公共物品一样不存在竞争性的市场时,净效用或利润的“底线”就不易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对公共部门活动结果的衡量也因此变得复杂而令人困惑。
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过度的使用或使用不当都可能降低其使用效益,从而无法达到政府的预定目标。因此在财政支出分配时,有必要考虑何种形式的支出更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从我国财政分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长期存在财政支出的无偿使用,使得支出部门无须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从而形成了用款单位追求自身预算最大化,在计划上宽打窄用、争投资、争拨款的不良倾向,这不仅给我国财政支出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和使用效率低下。再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多年来为减轻财政赤字的压力,它们也都在加强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研究,寻求在可能的条件下,增加有偿性财政支出在全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当人们试图从更全面、更科学、更精确的角度去探索财政支出效益时,会发现这样的评价困难重重。但无论如何,效益评价是公共选择的必然结果。这里的评价是公众的评价,是集思广益的评价,而不是垄断评价和官僚评价,它必须要经历一个有效的政治程序。毫无疑问,也只有在不断的评价中人们才能发现财政支出的一般规律,也才能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财政决策中优化支出配置。投票悖论和经济发展的种种不确定性已经告诉人们,效益评价似乎不像是一门精确科学,而更像是一门经验科学。既然如此,效益评价就难以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和公式来说话,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用公众的态度和偏好来检验。
由于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本身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再加之财政支出是一种委托代理支出,这其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也无形中增加了监督的难度。在“经济人”的假设下,政府部门或政府官员在支出过程中有机会主义倾向,有时并不将公共款项视同己出,因而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寻租或腐败现象。
三、重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的探索
有些西方经济学家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提出所谓“费用效益分析法”,用以对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价,一些主要国家还在法律上确定要把“费用效益分析法”作为评价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效果的基本方法,明确规定政府的各项工程必须运用“费用效益分析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后才能实施。西方学者也曾利用数理方面的知识构建模型,从而力求将支出问题精确化,但这些大多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理想化模型,其实用性有待进一步考证。尽管财政支出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认知领域上不宜用过于精确的方式来评价,但用数理模型破解经济学难题是经济学发展的一个趋势。
外部性理论也是与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有关的一个方面。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前者被称为外部正效益,后者被称为外部负效益。外部性理论的提出要求对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做出总体性的把握。财政资金的耗用往往是以某生产建设领域为媒介,然后逐步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其他各个方面和环节,即涉及生产建设领域和非生产领域,涉及中央与地方,涉及国家与企事业单位以及各阶层在社会产品分配中的经济利益。因此,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不能限于财政支出本身的直接效用,而应从社会总体出发,把财政资全的支拨与耗用放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来考察。在公共财政活动中,财政资财的支拨与耗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因此,对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在内容上不仅要考虑各类财政分配活动的直接结果,同时还要考虑各种间接结果,考虑财政资财的分配对社会再生产的某一侧面、某一环节的影响。比如,对政府投资效益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是否满足了社会共同需要,还要考虑是否产生“挤出效应”制约了非政府投资行为。
此外,信息经济学也广泛应用于财政支出效益评价领域。信息透明、诚信公开应是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基本前提。在信息不对称和诚信不完全的情形下,谈效益评价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交织下,诚信似乎是一种稀缺资源。由于受到种种利益牵制,信息也往往难以公开,因为谁占有的信息量多,谁便会在社会博弈中占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不应存在于公共领域中,财政支出项目应该公开、透明,任何人也不得隐藏公共信息,否则将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在我国,诚信与信息公开化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要看到成效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为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打破一个旧的制度需要一定的成本,而要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又要花费一定的成本。那么,要破除人们原有的旧观念需要一定的磨合期,而重新培养新理念又需要历经多次的利益对比与利益交换,自然会花费一些时日。既然诚实守信与信息公开不可指望短期见效,而它们却又是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中较为关键的一环,那么只好借助于法律监督。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政府行为法治化又以财政行为法治化为关键,而政府预算法治化又是财政行为法治化的基本途径,因为具有法律权威的政府预算将能直接规范、约束与控制政府的具体活动,从而将政府行为和财政支出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
除了用法律来规范评价的客观公正之外,人们也在思索,能否建立一个标准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模式、评价体系来帮助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好坏。如前所述,财政支出涉及的范围太广,而且各项支出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从其源头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实为不易。就以往的经验来看,任何评价好像都可用某些指标来衡量,但财政支出涵盖了国防支出、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每个方面又将涉及到很多指标,指标多而杂,各个指标的性能各异,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甚至指标与指标之间互有重叠,或者互相抵触都有可能。此外,指标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数据是否易收集、易测量等方面。因而,指标的制定也是一项很繁杂的工程,因为时间不同、地域不同,指标也要作相应变化,同时它要有代表性、有说服力,并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尽管如此,制定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也应是政府部门未来努力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评价时的价值判断也很重要。并不是所有的政府支出活动都必须进行系统的评价。有时评价成本可能会超过评价收益的增长,因此评价部门必须根据客观标准谨慎地选择。评价领域认为是重要的东西,在政府部门中并不具有同样的份量。为了避免评价过分琐细,评价部门不仅要注意以往已知的、有浪费的领域或支付过高的领域,也要重视开发项目或支出过多的部门,必须关注重点评价项目,使之与支出管理过程有机结合成为一体。
四、公共选择下的评价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他们之间的交易对象是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选民和利益集团是政治市场的需求者,政治家和官员是政治市场的供给者,他们之间的交易对象是公共物品。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公共物品、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前一类是经济决策,主要是针对微观经济主体,后一类是政治决策,主要是针对公共部门。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要做出这两类决策。
(一)民众的选择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既是选民、利益集团的需求,也是政治家和官员的需求,它是公共选择在财政支出领域的必然结果。虽然评价是公共选择的结果,但个人和政府在评价这个问题上的动机是各有不同的。个人之所以要评价是出于好奇心与责任心。任何一个理性的人总会关心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回报或有多少回报。财政支出的资金大多是来源于纳税人的,是纳税人将这部分资金以税款的形式上交国家,并要求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时力求将这些资金运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方面。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有纳税的义务,也同时有享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正是公共利益。而公共利益又将涉及到多个方面:政府在何时何地支出,以怎样的方式支出,是否有健全的保障机构和监督机构相配套等等。政府的公共开支多少与所带来的公共利益多少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公共开支与公共收益是否对等,公共开支是否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则都需要评价后才能论定。正是在人们的好奇心与责任心的驱使之下,评价才有必要,才有意义。
出于监督的目的,人们渴望实施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由于政府是由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是由这些人做出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家和官员的动机支配。人们有理由对政府支出行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疑问。财政支出带来了“公共效益”,与此同时,追求预算最大化的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也会“搭便车”从而为自己带来了个人私利。正如史卓顿所说,“大多数公共选择的理论家预期,从公共物品中占便宜的投票人和追求预算最大化的政治家与官员会决定征收超过需要的税收,以供给比公民按市场方式愿意支付的更多的公共物品,而且使这些物品的生产比市场物品的生产更加缺乏效率”。事实上,带来“公共效益”是财政支出的必然职责,财政支出是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支出,它不是为某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支出。一旦某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过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势必意味着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从而也就容易滋生腐败。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之下,支出预算会不断膨胀,而这种“膨胀”不仅不会带来公共效益的提高,而且还会使公共支出的实质和目的面目全非。所以,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不仅要为增进整个社会公共福利服务,也制约个人私欲的恶性膨胀。政府部门理应更多地从公共效益的角度出发,用公共的权力去谋求公共的事业,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广大纳税人对政府部门寄予的厚望。
(二)政府的选择
政府也需要实施财政支出效益评价,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迫于公共选择的压力,不得不评价。要求评价是人们共同的呼声,政府不应逆时代潮流而行。为公众利益服务是政府部门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只有赢得民心的政府才是稳定、持久的政府。1957年唐斯在他的《民主的经济理论》一书中曾提出:政治家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政治支持最大化,政治支持最大化具体体现在为获得选票最大化。政治家和执政党所追求的是能使他连选连任的政策。在这样的压力下,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也是顺理成章的。在广大投票人要求评价的呼声下,政府部门也应促成评价机构的建立。其实,政治领域追逐选票最大化与经济领域追逐利润最大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大众意愿。政府部门也是符合“经济人”假设理论的,他们也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他们来说,失去选票就意味着失去一切。所以,他们必须为公众着想,从而利己的目的促成利他的行为。
其二,政府出于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需要对本部门的开支精打细算,因此要对支出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基于部门利益的角度来考虑的,它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是政府部门自发产生的。通过这样一种评价,政府部门可以检验支出项目的运作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时还能判断出支出实体的决策、管理能力以及供应方的履约能力。如果支出项目运行效益差的原因出在支出实体身上,那么有关部门在上报支出计划时,就要严格审查;如果问题出在供应方身上,那么也应予以通告,从而使供应方的声誉降低,失去与政府部门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凡此种种,都是出于对政府部门自身利益的考虑。
(三)实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式
在西方民主制度下,通行的公共选择有两种: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通过)规则。在一致同意规则下,一项评价议案只有获得全体投票人的一致同意才能通过。这种规则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但这样的决策成本是极高的,因为一项评价议案要能得到各方一致赞成需要进行大量协商、谈判,必然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几乎没有意义。据有关资料,一致性在3人以上的场合就难以达成,更何况效益评价是公共选择,其涉及的人数成千上万。既然是一致同意,那么只要有一人反对,这项评价议案就难以实施。于是总有一些人会凭借他们的一票否决权,趁机威胁或敲诈那些想努力使这项议案通过的人。在这样的情形下,往往使得多数人拥护的决议不能通过。很多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选择有过程而没结果,由此造成资源的浪费。著名经济学家林达尔虽然曾提供了更为精致的全体一致同意模型,可以证明它与帕累托最优的高度一致,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模型也没能提供一种有效的或称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的机制,使所有的当事人都说真话或称真实显示偏好(刘宇飞,2000)。
多数票规则也不是一种理想的公共选择规则。民主社会的选择方法总涉及如何把许多个人不同的评价偏好逻辑一致地汇总成单一社会选择问题。美国著名数理经济学家阿罗用数学方法在公共选择领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在社会选择方面,他也曾客观地指出:古典福利理论未充分意识到,即使个人间的效用可以客观比较,也必须进一步对采取什么样的社会效用函数形式或汇总个人效用的问题作出选择,因此,得出的“社会效用”仍会有价值判断的任意因素(梁小民,1999)。新福利经济学虽然否认了个人效用的可比较性,并提出了某些明确的价值判断与社会选择机制之间的关系,但还是忽视了以下问题:这些价值判断之间是否相互协调?是否存在能满足所有这些价值判断前提的社会选择机制?投票悖论已经证明,当个人偏好不同时,通过偏好加总也难以达成一个有序的偏好排列。换言之,各人对评价模式的偏好不一,众说纷纭,其结果是无所适从。即便是评价模式达成共识,那么在同一种模式下,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评价结果。这些不同的评价结果可能会是这样:有人认为A结果优于B结果,有人认为B结果优于C结果,而有人又认为C结果又优于A结果,于是陷入一种无休止的循环。出现了这种情况,只好借助于更多的制度约束来规范“游戏规则(评价规则)”,其成本的耗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民主制度赋予人们的选择权是“一人一票”。因此,个人无论对哪种评价议案的偏好有多么强烈,他也只能投一票,没有更多机会表达他们的偏好程度,这同样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评价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现行的民主制度下,没有一种选择机制可以称得上是最优选择或是最有效率的选择机制。西方民主制度既选出了像林肯、丘吉尔和罗斯福这样一些杰出的政治家,也选出了像希特勒、墨索里尼这些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政治家。同样,民主制度下也未必就能选出最优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模式,一些高成本、低效益的评价模式也可能混在其中。虽然如此,公共选择还是为效益评价提供了两种思路。一是“市场化”改革,这里主要是指用“市场”的方式建立互相牵制的评价机构。这里的“市场”自然指的是政治市场,也就是说,建立一个与支出部门相平行的评价机构,评价机构脱离支出部门,从而评价机构可以不受支出部门的过多管制和约束,能独立公正地作出评价。一方面,在公共部门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或者说是牵制机制则更为确切),重构政府官员的激励制度,按“政治市场”的经济原则来产生最优的评价结果;另一方面,重新设计评价模式的偏好显示机制,使投票人(也即评价人或评价部门)尽可能真实地显示其偏好。二是法律制度改革,通过重新建立一套经济和政治的法律规则来规范支出效益评价。法律也是规范评价行为的一剂良方,这是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方面,同时也是我国当前制度建设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我国的政治法律传统中,权利义务的观念在法律制度中几乎无从体现。历代的法制都是以刑事法规为中心,其核心目的则是维护专制君主的永久统治,法律的最高使命在于统治百姓,规范庶民以充当维护王朝永固的利器。因此,在民众的法律观念中,根本缺少以法律来保护自己权益的观念,更多的则是对法律的疑惧和憎恶的态度(刘军宁,1997)。但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随着国际化的交流日益加深,“法治”建设必须加强,只有这样才可能应对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挑战。
五、结论
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的繁琐性使人望而却步。在支出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突发性事件,因而,为了趋利避害,政策调整也是必要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评价本身,评价不仅要对成本与收益进行衡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评价过程中进行策略整合。换言之,评价只是手段,而真正的目的在于对支出政策起到纠正和导向的作用,以便使得支出效益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行进。
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其主要目的是要求政府必须就税款的使用向纳税人负责。我国正迈向一个权利与义务意识逐渐强化的公民社会,一个法治取代人治的社会。在此背景下,公众将更多地关注财政支出效益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当前,财政管理正面临着由收入到支出的重心转变,强化支出管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中寻求提高支出效益、摆脱财政困境的对策,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工.财政支出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亚洲开发银行.政府支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张馨.公共财政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普雷姆詹德.财政支出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
[5]吴俊培.重构财政理论的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6]史卓顿.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7]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梁小民.经济学发展轨迹[M].上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的实质就是政府资金投入与支出效果的比较,它包括以下三个要素:一是该不该办?(目标);二是花多少钱办?(预算);三是是否值得?(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也称为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政府和财政部门依据“花钱买效果”理念和评价程序,借助于绩效指标工具,对公共支出的业绩、效果进行评议和估价的制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公共管理制度,而非突击措施或临时行为,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多元评估主体
不同的层次和地位的人,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要求和关注点不同,而且所评价的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因此多元化的评估主体是必要的。
(一)多元评估主体的合理性——控制误差的手段
1、绩效信息来源多样性。多元评估主体所涉及的职位多样,多接触和可获得的信息就不会局限于单方面,因此多元评估主体的绩效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
2、绩效信息全面性。绩效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给信息的全面性创造良好的条件。
3、多样化随机误差趋于零。多元化评估主体把个人的主观判断导致影响评价结果的误差降到最低。
4、共同参与,可接受强。多元评估主体不仅有自我的评价,上级评价、同级评价、下级评价还包括外部专家和社会公共评价,消除了一方控制结果的不足,评价结果更有可接受性。
(二)多元评估主体的局限性——误差产生的来源
1、信息不对称。虽然评估主体具有多元化,但是每个主体能够获得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受到限制,导致了信息不对称。
2、需求不对称。评估主体所关注的指标具有不一致性,每个主体所需求的数据也具有多样性,从而引起需求的不对称。
3、政治因素和价值偏好。
构建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社会公共参与平台,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为了更好的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要成立专门的评估机构,该机构应该涵盖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专业的中介机构,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评价角度出发对财政的支出项目进行评价。另外多元化的评估主体的评价结果,在保证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从而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可接受力。社会公众的参与增加了绩效评价的活力,从而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赖度。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客体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对财政支出项目、单位财政支出、部门财政支出和财政支出综合的绩效评价。其中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对义务教育专项支出、科技信息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等;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对义务教育支出、司法单位支出绩效评价等;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对行政、教育、公安、公共卫生等部门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是对省级及其以下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
这四者评价客体是一个层层递进、逐级包容的关系,单位负责的支出管理、部门负责单位的支出管理并对项目支出管理有最终管理权。对财政支出项目、单位财政支出、部门财政支出和财政支出综合的绩效评价主体体现了一个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全面的过程。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成绩存在于组织外部。企业的成绩是使顾客满意;医院的成绩是使患者满意;学校的成绩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并在将来用于实践。”一个组织的绩效是由组织的外部决定的,即由组织的服务对象——用户来评价。绩效评价是推动财政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首先,绩效评价是实现绩效预算的前提。财政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绩效预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为绩效预算的实施创造条件。再者,绩效评价实现了预算目标与预算效果的有机结合。财政支出的评价问题,对政府来说,是应该做的事情,政府应该知道钱拨出去收到什么效果。然后,绩效评价是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评价后才知道支出和效益是否对等,才能更好的调整资金的走向。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
政府拨款不是为了养人,否则,政府就变成了“养老院”。政府花钱是为了购买公共服务(社会治安、教育服务等)。拨款的目的是“花钱买服务”,而不是“花钱养人、养机构”。财政资金是纳税人的钱,出于对人民、对政府负责, 财政部门必须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建设责任政府,特别是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问责制”。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改变了传统行政管理中“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打小报告的”毛病。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财政支出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框架法、文献研究法、成功度评价法和德尔菲法。而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是公众满意度测评法、平衡计分卡法、标杆管理法和多目标树图模型。
定性评价方法是在现有调查材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现象运用归纳、演绎、矛盾分析、比较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财政支出基于社会目标,资金的支出和过程有些难以量化。定性方法可以通过更深入和更易感知的挖掘去发现资金支出的内在状况。定性评价方法包括抽样确定、数据搜集和分析、质量控制和报告撰写等环节。
定量评价方法是直接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评价内容、反应评价接过的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涉及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其中共性指标是适用所有部门的概括性指标;个性指标是根据评价对象不同特点设定的指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是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是确定指标体系框架,即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分为目标完成类、财务管理类、组织管理类、财产配置与使用、效益类。二是确定二级指标。根据绩效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内容的重要程度,把二级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相关指标。主要指标围绕该支出立项是所确定的绩效目标进行选择,包括目标完成、目标完成质量、项目进度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单位费用(成本)、资产配置与使用等。相关指标主要有项目目标明确度、管理的有效性、项目保障条件、资金到位率、项目支出节支率、支出的合格性、资产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等。第三步:确定三、四级评价指标。三、四级评价指标优先从支出申报环节所提出的相关绩效指标中提取,评价指标也以绩效目标所设定的数量值为参考。所设标准高于现实标准时,以绩效目标标准值为参考依据,低于现实标准时,以现实标准值为参考依据。第四步:不同类型支出具体指标权重分配。二级指标的分值是限定的,在二级指标下设定三、四级指标,应区分不同指标考核内容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分值,其合计分值不能突破所属的二级指标分值,个别支出评价中,如不涉及限定的评价指标,该指标分值应根据项目的实际特点,合理分配到其他指标上。(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赵紫耘.我国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 ].现代径济信息.2014
[2]郭媛嫣.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4
“三公经费”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本经费,近年来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的热点之一,所谓的“三公经费”是指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和公费出国经费,其实质也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纳税人得钱,为其以公务的行为去提供便利与消费。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即“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人民币,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84亿元。据报道,全国“三公经费”每年都要占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其衍生的腐败行为更是严重,虽然政府也出台一些政策,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改善当前地方三公消费支出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务用车配置超标
虽然政府明文规定了用车配置的制度,但是地方政府往往会钻规定的空子,大家也都熟知一款车的排量是在发动机上印着和车的尾部粘贴,但往往有许多公务车通过出厂时把围标去掉,改写为低排量,从而蒙混过关
2.公车私用极为严重
现在又很多的公车,变成了领导家属的私车,特别是在学校门口因公车接送孩子上学最为常见,在一些婚丧嫁娶的现场也能看到公车私用的景象
3.公务接待费用开支巨大
公务接待费的开支最为严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杜绝公款吃喝,但是往往有人顶风作案,有的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来钻规定的空子,有的把毛茅台酒装进矿泉水瓶子里,不去高档饭店改为私人会所,避免大家的关注
4.公务考察费增加
现在一些单位以培训学习考察工作为由,外出观光旅游,有的甚至带上自己的家属一起去,有的甚至先行安排家属先去,而自己后去来避免大家的眼球,真是花样百变。加强控制“三公经费”的建议
1.对于公车超标,国家每年可以统一采购,由地方部门上报,在有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审批,统一采购,由生产厂商直接发往当地4S店,政府可以直接领取,对于公车的品牌,完全可以使用自己国家的自主品牌
2.对于公车私用,可以把所有的公务车统一标识,比如可以对公车染成统一的颜色,在上面统一一个标志,在车的两侧可以写上“中国政府”等字样,让公众能够很好的辨认,从而起到监督作用。
3.对于接待费,国家可以取缔接待费这个支出,从根源上杜绝接待费开支过大,并规定上级考查团自行安排食宿问题,并对吃饭 住宿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规定,例如:住宿房间不能超过200元等,比较详细的规定
4.对于公务考察费,国家严格把控,遇到需要考察的单位,必须详细申报要去考察什么 去几天,严格把控开支。详细出台一个关于考察费用开支的制度
5.对于“三公经费”每季度要详细公布出来,让民众们也知道,政府的钱花到哪里了,用到哪里了
财政转移支付也称财政转移支出,本意是财政资金转移或转让。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级预算管理体制,上下级预算主体间、同级预算主体间的收支规模是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就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间收支规模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是: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前,我国做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后才从西文引进了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支出分析框架,政府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既有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政府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一般我们称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分类就是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我国目前仍实行的不是很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尚未明确划分,财政支出的划分与事权是紧密联系的,难以确定标准的收支概念;二是我国的中央财政仍十分困难,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三是既得利益调整的力度过大,困难很大;四是由于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发展能力存在极大差别,致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均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五是基础性数据统计、收集有很大难度。
看完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的疑惑与不解之处越来越多。
第一,从目前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可以看出,用以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所占的比例非常的小,领导人经常讲要改善民生,可是他们为什么不拿出更多的钱来改善民生,难道中国是中国穷么?最近几年中国的发展很快,GDP稳步增长,国家富裕了,人民就过好了么?国家号召要建设民生财政,为什么在各项支出中行政管理支出以及经济建设支出占据了如此大的比重,而真正用于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生活的财政支出仅有很少的一部分!
第二,从文章了解到在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很大的浪费,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公车私用“、”公款吃喝“这些问题在社会上非常的普遍,几乎每一个正常的人都知道的,难道领导人、相关的负责人不知道么?他们肯定知道!但是问什么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确实越来越严峻呢?难道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么?作者给出的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无论是人的自私心里还是贪污浪费的现象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的严重呢?邓小平同志教导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其他国家的好的东西我们要大胆的借鉴。所以我们可以从其他的国家的财政支出得出有用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第三,文中作者提到了“财政资金退出竞争性产业“,认为国家财政没有必要进行经济建
设而主要负责改善民生问题。从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财政之出更重要的是它的亏损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也开始降低国有企业份额所占的份额。但是这是否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违背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公有制经济,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的份额所占的比例要超过50%,然而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所以国家就不能让市场经济自由发展,所以就用财政投资国有企业,用财政收入来”弥补“过期的亏损!我觉的这是不对的。如果国家把国企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总是搂在自己的怀里,不让他经历外面的风雨,那么它永远不可能长大!想用财政收入来维持国企的存在是不现实的,不是长久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保证公有制经济,这有它的有力之处,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也存在它的弊端,效率低,浪费严重等等。国家是否可以可以将所有的企业放入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对所有的企业平等对待,同时对他们征收大量的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从而也不需要如此多的公务员了。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想法。
营销0902
宋宗笑
一、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按照保障对象的职业性质可以划分为两大块: 一是面向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劳保医疗制度, 二是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
( 一) 劳保医疗制度
1950 年制定的《劳动保险条例 ( 草案) 》对职工医疗保障做了如下规定: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 在其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免费诊治, 普通药费由企业负担一半。此外, 还对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方面做了规定。
( 二) 公费医疗制度
革命根地建设时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基本上处理好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保障国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外部推动, 传统劳保、公费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国务院于1982 年提出了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分别改进的要求。
( 一) 公费医疗制度改革
1984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费医疗管理的通知》拉开了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序幕, 由此, 逐步将个人责任纳入到医疗保险视野。1989 年卫生部和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的通知》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普遍实行公费医疗费用与个人适当挂钩; 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公费医疗管理。
( 二) 劳保医疗制度改革
此时的劳保医疗主要表现在: 第一, 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实现社会统筹。第二, 试行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初步形成了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缴费机制。但是, 也存在一定缺憾。
( 三)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改革
1993 年11 月,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想, 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和完善
新世纪以来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和完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二是配套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整体改革。
( 一)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
首先, 政府把灵活就业人员 ( 2003 年) 和农民工 ( 2006年) 纳入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范畴。其次, 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 最后, 2010 年7 月《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 流动人员跨统筹区域就业时可以转移自己医保关系。
( 二)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配套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整体改革
2000 年以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基本上建立起了面向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制度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 保险水平和待遇进一步提高。
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检省
65 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建立—改革—完善”的历史脉络, 对于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重大现实意义。
( 一) 基于“非生产性”福利向“生产性”福利转变的视角
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这种医疗保障制度迎合了当时经济社会基础, 当然也出现了政府财政赤字和医疗资源浪费现象。然而, 改革开放以后的价值取向是从“非生产性福利”转向“生产性福利”。
( 二) 基于“公平”和“效率”关系的视角
社会保障一方面, 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天然使命, 也是社会保障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理由; 另一方面, 效率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公平, 同样是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价值和目标。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兼顾。
五、余论
聚焦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阶段, 它实现了从国家医疗保险向社会医疗保险的转型, 基本上满足职工的医疗服务需求。从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言, 就“人人都能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 医改需理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二者之中寻求动态平衡。
摘要:考察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 大致经过了三个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 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思维现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总体上而言, 城镇职工保险制度改革基本上完成了从“非生产性”福利向“生产性”福利的转变, 同时也基本上实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结合。
关键词: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改革
参考文献
[1]宋士云.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12) .
[2]姚力.新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考察[J].党的文献, 2010 (3) .
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项目)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单位职能:
三明市残疾人联合会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地方组织,具有“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开展各项业务和活动,直接为残疾人服务,承担政府委托的部分行政职能。市残联机关为三明市残疾人代表大会的执行理事会,正处级单位。
2.事业发展规划:
三明市残联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围绕聚焦主职主责,注重创新创优,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落实落地,全力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围绕一个中心。以落实•纲要‣为中心,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全力推进•三 1
明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政策、重点项目的落实。继续实施爱心保险、临时救助、家庭无障碍改造、机动车燃油补贴、辅具适配、儿童康复、就业创业扶持、助学等惠残政策,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
(二)完善两个建设。一是继续加强残疾人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争取让更多的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服务项目成为制度性安排,重点推进长期瘫痪在床的重度肢体残疾人专项护理补贴制度和探索7-14岁残疾儿童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补贴制度。二是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培育残疾人托养、康复、职业培训等助残社会组织建设和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特别是要加大扶持培育有资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残疾人项目的助残社会。
(三)打好三个基础。一是全面做好三明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搬迁入驻。有序推进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和各项目机构入驻工作,市残联搬入新大楼办公。二是加强残疾人信息化建设。继续开展残疾人动态更新调查,完善持证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库,推动残疾人信息数据与政务数据共享,全面下放第二代残疾人证办理权限。三是抓好基础规范建设。以巡察为契机,全面加强残联自身建设,加强内部规范管理,完善项目实施管理,提升残联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四)推进四项工程。一是精准扶贫工程。发挥残联“补短板、做叠加”作用,扶持500名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和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发展生产提供小额贷款贴息。协调推进尤溪、大田、泰宁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帮助205户贫困残疾人解决住房问题。二是精准康复工程。认真落实•康复条例‣,实施残疾人精准康 2
复(2016—2020)行动计划,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信息采集,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开展辅具适配整乡、整村推进活动,提升辅具适配与补贴全覆盖特色服务。强化残疾预防和宣传,开展残疾预防“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就业创业工程。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5+1政策,协调推进多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拓展支持性就业和辅助性就业,扶持2个辅助性就业示范机构、2个省级“福乐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实施盲人按摩服务业提升计划,建立市级盲人就业服务基地,探索开办盲人按摩专业中专学历班。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免费为1000名贫困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举办第七届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四是宣传文体工程。推动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残疾人体育健身计划”,组织残疾人“全民健身周”,推动残疾人体育进社区、进家庭。完善残疾人竞技体育管理,选拔、培养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举办第五届全市残疾人运动会,组队参加第八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强化残疾人事业宣传,继续办好•残联之窗‣、残联微信公众号。
3.预算情况:三明市残联2017年部门收入预算收入预算为202.74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202.7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202.74万元,其中:人员支出187.8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5.40万元,公用支出10.98万元,项目支出3.95万元。
4.决算情况:三明市残联2017年年初结转和结余1352.68万元;收入决算为982.4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979.91万元,3
其他收入2.49万元;支出决算为962.2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21.75万元(人员支出288.22万元,公用支出33.53万元),项目支出640.4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332.92万元。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实施依据
项目实施依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明政„2017‟3号);•福建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闽财税 [2015]41号);三明市残联、三明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完善<三明市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明残联[2015]19号);三明市残联、三明市财政局•三明市残疾人小额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明残联教就[2014]15号);三明市残联、三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三明市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实施意见的通知‣(明残联[2015]68号);三明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三明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暂行办法的通知‣(明残联[2016]28号);三明市残联、三明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17年市级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明残联[2017]49号)。市财政下达年初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预算为1000万,其中年初下达260万,项目管理经费下达740万。
2.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政府性基金,其使用范围按照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联合印发•福建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闽财税[2015]41号)文件所规定的使用管理范围内使用,主要用于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支持方向为六个方面:一是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和职业康复支出。二是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含展能活动)支出。补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所需设施设备购置、改造和支持性服务费用。补贴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和运行费用。三是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经营场所租赁、启动资金、设施设备购置补贴和小额贷款贴息。各种形式就业残疾人的社会保险缴费补贴和用人单位岗位补贴。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手工业及其他形式生产劳动。四是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以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五是对从事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收入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的救济补助。六是经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批准用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和保障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生活等其他支出。
3.项目申报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论证过程
项目申报主要是根据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就业以及社会保障需求,通过调研、摸底调查、征求残疾人意见建议,对 5
项目申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讨,对符合残疾人保障金使用范围的,有利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初步形成可行性项目方案,再通过集体论证研究决定出台相应具体项目方案。
4.项目绩效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情况
残疾人保障金绩效总目标是对残疾人进行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残疾人技术职能,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逐步完善残疾人保障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的整体发展。
阶段性目标是2017年举办二期盲人按摩培训班,帮助盲人掌握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举办一期盲人业主培训班,使各个按摩所的业主进一步明确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以及双方之间存在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促使我市盲人按摩事业健康、有序、持续稳定的发展;落实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项目,保障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落实市级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小额贷款贴息项目,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落实残疾人临时救助项目和残疾人爱心保险项目,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帮助残疾人及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扶持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项目,为部分就业困难残疾人员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5.项目预期投入情况
残疾人保障金年初总预算为1000万,其中260万为下达的 6
年初预算;另740万为项目管理资金,为一事一报,按项目实际开支下达。
6.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残疾人保障金项目主要是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在就业创业方面提供资金扶持,在社会保障方面提供有效的补充。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项目的执行情况
残疾人保障金年初总预算为1000万,实际下达资金690.7万元,其中工作经费150万元,项目经费540.7万元。项目管理资金按实际发生数申报,未超出年初预算。
2、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承担单位有完整、合法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的重大开支都经过民主审议、评估论证,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财务管理制度按规定执行。
3、项目执行情况
残疾人保障金绩效总目标为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对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助学补助,对残疾人小额贷款进行贴息,聘用残疾人联络员,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进行意外伤害保险,对符合条件的城乡残疾人创业就业进行扶持,盲人按摩 7
培训等。2017年实际总支出为676.13万元。2017年目标完成情况:开展残疾人培训项目(含助学项目)共投入资金69.58万,其中:举办盲人按摩培训班、盲人业主培训班、选送残疾人参加全省举办电脑等项目培训,受益对象152名。开展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项目资金支出53.5 万元,受益对象337名。落实市级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资金支出200 万元,受益对象400名残疾人。落实明残联[2016]28号项目资金支出25 万元,其中:开办的实体网18家,补助资金9万元;残疾人新创办个体工商户26家,补助资金13万元,纳入医保定点结算单位盲人按摩店10家,补助资金3万元。落实小额贷款贴息项目资金支出10.54 万元,受益对象136名。落实爱心保险项目资金支出51.75 万元,受益对象53905名。下达残疾人联络员经费37.36万元,扶持47名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残疾人两节、助残日及临时救助项目资金支出16.86万元,在两节及助残日期间对480名贫困残疾人进行慰问,对28名残疾人进行临时救济。落实0-6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叠加补助和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民办残疾人托养机构运营费补贴资金41.15万。其中:全面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项目,市级进行叠加补助,为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504名残疾儿童给予补助,每人每月叠加补助2000元,按实际支出额在2000元额度内报销,2017共叠加儿童康复补助29.23万元,对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运营费补助6.64万元,民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场地租金补贴2.64 8
万。落实机构托托养服务费市级叠加补助资金54万元,受益对象135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经费支出169.47万元。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包括项目总投入情况和实际支出情况、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合规性等)
2017残疾人保障金项目支出预算安排1000万元,总投入690.7万元,资金到位690.7万元,实际使用676.13万元,项目资金到位率100%,支出实现率97.89%,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三、项目绩效分析
(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包括选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及现场勘验、检查、核实的情况,此项中需要总结项目的具体自评得分和自评等级)
2017年三明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项目的自评根据设计的自评指标体系,采用现场核验、查看内业等方法开展绩效自评,经评价,自评得分99分,自评等级为优。
为了评价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三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三明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明财绩„2015‟2号),成立了项目绩效自评小组。自评内容包括项目的绩效目标设定情况,项目资金投入、过程、产出与效益情况。根据绩效评价方案,评价采取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现场核验、查看内业等方法获取被评价项目的有关基 9
本情况资料,采集和核实绩效评价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资料,并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复核、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设立的评价指标、标准、权数、方法及程序实施评价,形成自评报告。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经评价核验,2017年残疾人保障金项目的绩效目标全部完成,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具体如下:
1、时效目标:经核验,所有项目均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目标完成100%。
2、成本目标:150万元经费用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经费支出,110万元经费用于残疾人培训经费(含助学)支出,8.09万元经费用于两节、助残日及临时救济经费支出,52.55万元经费用于残疾人爱心保险保费支出,39.37万元经费用聘用联络员经费于支出,10.54万元经费用于残疾人贷款贴息支出,25万元经费用于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市级经费(明残联[2016]28号)支出,200万元经费用于扶助残疾人就业创业(5000元/人,共400人)支出,54万元经费用于机构托养市级叠加部分支出,41.15万元经费用于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叠加补助和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民办残疾人托养机构运营费补贴资金支出。目标完成100%。
3、产出数量目标:2017年全年开展在两节及助残日期间对480名贫困残疾人进行慰问,对28名残疾人进行临时救济。举办盲人按摩培训班、盲人业主培训班、选送残疾人参加全省举办电脑等项目培训,受益对象152名。开展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项目受益对象337名。落实爱心保险项目受益对象53905名。落实市级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资金受益对象400名残疾人。落实明残联[2016]28号项目其中:开办的实体网18家;残疾人新创办个体工商户26家,纳入医保定点结算单位盲人按摩店10家。落实小额贷款贴息项目资金受益对象136名。落实爱心保险项目受益对象53905名。扶持47名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残疾人两节、助残日及临时救助项目资金支出16.86万元,在两节及助残日期间对480名贫困残疾人进行慰问,对28名残疾人进行临时救济。为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504名残疾儿童给予补助,落实机构托托养服务费市级叠加受益对象135人。达到年初绩效目标任务值。目标完成100%。
4、产出质量目标:2017年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在就业创业方面提供资金扶持,在社会保障方面提供有效的补充。达到年初绩效目标任务值,目标完成100%。
5、社会效益目标:2017年该项目实施后改善了残疾人生活状况,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得到残疾人的认可和社会普遍 11 的赞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目标完成率达100%。
6、可持续影响目标: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生活极其困难,需要各级政府关心和扶持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来帮助确实困难的残疾人改善生活,使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样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达到年初绩效目标任务值,目标完成98%。
(三)项目绩效分析
1、投入评价指标满分30分,自评得分30分。其中:(1)时效情况5分,得分5分,得分的原因是项目实施时间与计划时间无差异。
(2)项目立项13分,得分13分,得分的原因是绩效目标合理,绩效指标明确,绩效指标基本完成。
(3)资金落实12分,得分12分,得分的原因是资金金到位及时,能如期完成资金的使用。
2、过程评价指标满分27分,自评得分27分。其中:(1)业务管理15分,得分15分,得分的原因是该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效,项目质量可控。
(2)资金使用管理12分,得分12分,得分的原因是项目资金管理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使用,严格执行专项资金使用有关规定单独核算,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没有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等情况。
3、产出与效益评价指标满分43分,自评得分42分。其中:
(1)产出数量5分,得分5分;得分的原因是完成预计任务数,实际完成值达到绩效目标值。
(2)产出质量4分,得分4分,得分的原因是对各县(市、区)上报的对象覆盖率达到100%,对申请临时救济的残疾人全部给予救助,改善了贫困残疾人的生活,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得到残疾人的认可和社会普遍的赞誉。
(3)经济效益4分,得分4分;得分的原因减轻受益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
(4)社会效益5分,得分5分;得分的原因受助残疾人生活情况,营造了和谐社会。
(5)环境效益5分,得分5分,得分的原因是助残氛围得于改善。
(6)可持续效益5分,得分5分,得分的原因是残疾人整体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改善。
(7)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得分4分,得分的原因是得到残疾人的认可和社会普遍的赞誉。扣分原因是抽样调查,无法全面进行统计满意度。
四、存在问题
残疾人就业保障项目是市政府助残工程和提高残疾人生活幸福指数的重点项目,深受广大残疾人的欢迎。存在问题:
(一)对残疾人需求把握不足,在众多的项目中,突出重点 13
项目把握还不够准确,重点项目不够重点,对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方面宣传不足,导致残疾人就业率不高,机关事业单位能接受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不多等;
(二)项目资金到位较晚,许多资金下拨都集中在年底,导致项目不能及时开展,不利于项目的运作,影响项目的整体效应,资金支付较慢且集中在下半年拨付,造成基层单位资金沉垫,并且造成工作进度较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对基层工作的监管力度还要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资金使用合规性的跟踪落实,主要预防执行随意、财务管理松驰、资金管理不规范、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管理薄弱等问题,防止盗取、骗取残疾人专项补助资金现象的发生。
五、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会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工作,争取设计更好的残疾人项目,在抓好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严格实施程序;强化过程监管,提高项目质量;强化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为改善残疾人民生,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指数做出新的努力。
(一)要尽量考虑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涉及残疾人需求的,在资金安排上有所侧重,改进投入方式,采取直接补助、购买服务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残疾人的受益面。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加大宣传,提倡安置残疾人就业。
(二)加快资金拨付时间,保证资金预算与项目安排与实施时间的衔接,提高预拨比例,减少审核环节,建议在第一季度安排到位,最迟在第二季度资金支付率达80%以上,以便基层单位能及时支付资金,发挥作用,提高预算执行的科学性。
(三)对下拨资金建议项目实施单位、财政及有关部门组织检查组,随时进行抽查,确保资金项目落实到位,使用合法合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确保专款专用,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安全使用效益,杜绝执行随意、财务管理松驰、资金管理不规范、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管理薄弱等问题的发生。
附:三明市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常规版)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和单位 :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就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重要性的认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深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增强资金绩效观念,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工作,充分发挥绩效评价以评促管效能,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努力提高绩效意识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建立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应用机制
市直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立与部门预算相结合的结果应用机制,采取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制度,强化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应用,实现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的有机结合,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
(一)建立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制度。项目预期绩效目标是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衡量项目支出绩效的重要依据。财政部门在布置部门预算时,应明确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的具体申报要求,对专项安排在100万元以上的所有项目要求设置预期绩效目标,便于绩效考核、项目跟踪问效,不设预期绩效目标的不予立项,不安排预算资金。市直各部门(单位)在申报项目预算时,要按照规定对所报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并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报科学、合理的项目预期绩效目标。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部门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的审核,合理安排项目所需资金,逐步建立和健全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制度,提高财政资金安排与使用的有效性。
(二)强化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执行中的应用。财政部门要结合评价结果,对被评价项目的绩效情况、完成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加以综合分析,建立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执行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逐步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应有作用。
1.评价结果优秀并绩效突出的:对于实施过程评价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在安排该项目后续资金时给予优先保障,特别是当资金紧缺影响项目进展时,可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促使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对于完成结果评价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在安排该部门其他项目资金时给予综合优先考虑。
2.评价结果良好和合格的:在项目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到位后,分别按正常和从紧的原则,编制部门预算、安排下一(或下一期)财政资金。
3.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对于实施过程评价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期间暂停已安排资金的拨款或支付,未按要求落实整改的,要会同有关部门向市政府提出暂停该项目实施的建议,由市政府确定该项目是否继续实施。对于完成结果评价的项目,在安排该部门新增项目资金时,应从紧考虑,并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和综合分析,以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对属于先期预算安排过多或因工作任务变动等导致资金节余的,要予以收回。
对不按规定进行绩效自评或不配合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进行绩效评价,致使评价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单位,视同绩效评价不合格单位对待。
三、建立政策与管理绩效提升机制
(一)通过绩效评价为调整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提供参考。在新一轮政策出台前,开展政策绩效的评价,解决该项政策究竟发挥什么效益,是否有欠合理的方面,随着形势的变化是否有调整完善的必要。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完善财政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供重要参考。
(二)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分析判断项目实施单位、主管部门,包括财政部门管理有否到位,相关政策执行是否留有死角,以反映单位和部门的主要政绩水平。对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督促部门、单位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的有效落实,强化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监控,提高支出项目的管理水平。
四、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整改与处理处罚机制
评价结果反馈整改与处理处罚机制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评价结果应用的重要举措。
(一)反馈整改机制。评价组织机构要在评价工作结束后45日内,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将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反馈给被评价单位,并督促其落实整改,以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约束力。被评价单位要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整改,并在收到评价意见文件之日起60日内,将落实整改情况以整改报告书的形式(详见附件)反馈评价组织机构。
(二)处理处罚机制。财政部门在评价中发现项目单位、主管部门有虚报项目、工作量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或截留、挪用财政资金,或由于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财政资金严重浪费的行为,除限期追回被骗取、截留、挪用的财政资金外,还要根据《会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五、建立评价信息披露制度
评价信息披露制度主要包括报告(通报)制度、公开制度和共享制度等。
(一)报告(通报)制度。财政部门要将评价的重点项目绩效、存在的问题等有关情况,以及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市政府报告,也可向市人大报告。市政府将在一定范围内,对绩效评价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绩效评价工作差劣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二)公开制度。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支出绩效情况,经市政府批准后,可通过新闻媒介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支农补贴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在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应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培育和扩大主导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应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等财政补贴形式,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2.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首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的形式,加大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制。其次,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改善教师工资待遇。最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通过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运作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
1.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保证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的资金增长机制,尽快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进一步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加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事业。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应对风险能力。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新型资金筹集模式,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工资,防止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的弊端。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济和救助体系。三是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四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的范围和补助标准,积极开展补充保险和倡导商业保险。
3.运用财政政策,积极促进就业与再就业。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政策,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工作,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
(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明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科学确定有条件转移支付中对配套资金的要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应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中央政府承担全国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支出,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具有跨地区“外溢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分清主次责任,由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属于中央事权的项目,由中央财政承担配套资金。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的项目,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确定不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额。对属于地方事权的项目,为了鼓励地方推进工作,中央财政因地制宜给以不同的奖励与补助。
2.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强化转移支付的均等化作用。首先,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尽量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转移支付形式整合到统一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并科学确定标准财政支出与收入。其次,规范和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清理整合,减少立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专项转移支付能够体现民主、公开、透明、时效性的特点。最后,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制度。税收返还制度不能体现均等化的目标,不能起到均衡地区财力的作用,所以可以将其整合到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促进中国转移支付结构优化。
3.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向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对这些区域进行资金支持时,应着重关注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项目的补助,提高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孙开.公共支出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1-110.
[2]张东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9[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8-7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闫坤,程瑜.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财政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6):8-12.
[5]叶晖.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6):98-102.
[6]贾康.简论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和方式[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8):18-20.
[7]何小波,等.对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水平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6):10-11.
[8]谷成.基于财政均等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设计[J].财贸经济,2010,(6):40-45.
[9]安体富,任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经济研究参考,2010,(47):3-12.
[10]赵哲,董全瑞.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及其原因探析[J].岭南学刊,2009,(5):106-109.
[11]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J]. 财政研究,2007,(10).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推荐阅读:
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思考11-04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09-21
试论中国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的理论思考07-14
管理理论与美国的财政预算管理10-07
固定资产的资本性支出11-17
支出审批制度06-29
消费支出论文06-30
经费支出09-28
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报告12-17
事业单位项目支出明细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