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精选8篇)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篇1

从心理学理论到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发展的理论观

由心理学理论到理论心理学的转变,既是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也是学科不断完善的.标志.理论心理学的兴起不仅表明了心理学理论更迭时代的结束,更预示着学科统一的到来.要想科学地建构理论心理学体系,务必做到:(1)实体理论与元理论的有机结合;(2)培养高素质的理论心理学家;(3)整合“后现代”.我们所倡导的理论心理学是元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学体系.

作 者: 陈少华 CHEN Shao-hua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6(2) 分类号: B841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 理论心理学 元理论 后现代主义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篇2

一、企业理论中经济力理论及其局限

(一) 经济力理论

所谓经济力理论, 它主要研究企业或公司如何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 诸如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垄断优势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和竞争地位等等。该理论的前提是把企业定位为“经济公民”的身份, 这是一切经济力理论研究的大背景。这个理论的另一个暗含条件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根本目标的, 企业的责任在于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要素的投入, 绩效来源于经济资源产出的效率。这一点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很有代表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无论是“主流学派”还是“非主流学派”、无论是人们所总结的“个论”还是“通论”, 对其行为的解释从没走出过企业“经济利益”的地域, 始终在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动机、目的寻找经济利益的源泉, 始终围绕“培育、利用优势, 尤其是垄断优势, 获取高额利润”这一教条来探索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来源以及如何利用, 进而解释跨国公司行为, 所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本质上属于经济力理论。

(二) 经济力理论的局限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 不但是经济利益的折射, 同时也是社会各种利益的交集。特别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此体会应该更加深刻。难道跨国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经济利益?难道“企业的职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 实际上作为社会细胞, 企业同样是社会关系的显现, 回答以上问题恰恰是回到了经济学研究的本源。除了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性质”, 那么是否还存在其他角度解释对企业的性质作出解释?毕竟, 企业的本源不但具有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是“经济公民”, 还“社会公民”。

理论的发展总是意味着实际情况已经发生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诸如:跨国并购浪潮与国际战略联盟、RD的国际化、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柔性化、网络化等等;跨国公司目标向多元化发展, 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重视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 强烈关注跨国公司社会伦理形象。而且, 在所有变化中, 都贯彻一个理念, 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这一系列新变化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解释, 尤其是当今跨国公司把社会责任作为实现其目标体系的重要途径, 强烈地追求社会伦理形象,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更是无法合理解释。社会力理论的诞生为跨国公司理论开辟了崭新天地, 为合理解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追求伦理形象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理论中社会力理论的发展

社会力理论是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所谓社会力理论, 就是研究企业在新的企业使命和多元目标体系下, 赢得社会尊重和赞誉的能力, 与社会协调一致、与环境相容共生的能力, 并解释跨国公司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新的经营战略与行为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任务是应用道德哲学的基本方法、探索跨国公司实现目标体系的动力源泉和运行机制, 并合理解释跨国公司行为和价值观的新变化。社会力理论的产生不仅是跨国公司理论的必然演进, 更是跨国公司实践的客观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标志着其已经完成了“经济公民”向“社会公民”的转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济力 (垄断优势、技术、资源、内部化力量等等) 的有限性, 制约了跨国公司原有经营战略的实施, 使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力已经不能构成全球化经营的动力系统,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迫动性引发跨国公司战略的新变化, 因此, 必须寻求新的动力源———社会力。把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作为培育社会力的核心, 并形成跨国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 这为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证依据。

随着价值观的转变, 跨国公司的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了, 而是向多元发展, 形成了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 多元目标体系决定了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更关注人性化、人权、公平, 还有与社会和谐。目标的多元化, 决定了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已经无法合理解释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树立伦理形象的新变化。

三、社会力理论的一般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社会力理论的提出, 使跨国公司理论向前进了一大步, 为跨国公司如何获得更具适应性的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而社会力理论的研究框架也能够为企业理论发展更加一般性的社会力理论提供帮助。虽然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中已经为社会力构成设计了大致的框架, 但其设计源泉其实来自于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 因此社会力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

虽然从起源到今天, 历经“数个世纪”, 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在讨论之中没有统一的答案, 自然相应的内涵也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1924年歇尔顿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认为, 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 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 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20世纪20年代, 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 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 包括雇员福利 (抚恤金和保险计划) 、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20世纪60年代环保主义蓬勃发展,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心由赞助行为、提高产品安全度等类似事宜, 转向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20世纪70年代, 消费者权益运动风云迭起, 企业社会责任又加入了新的内容。

虽然不同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相应的理论认知也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作是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 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 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其中相关的信托受托人实际上指的是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而利他行为则是指企业为社会公众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但自己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二)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传承自国外的相关研究, 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需要和面对国际贸易的压力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与国外一样,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国内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各有看法, 其内涵远未统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主动应对的最好选择, 也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明显不足。其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少而且观点片面。从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来看, 迄今为止, 对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研究成果不够深入, 现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中, 全面系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乎没有。二是缺少创新性研究。目前国内翻译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原著较多, 而国内原著很多都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科研成果, 针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很零碎,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明显不同。可以看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 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总结

企业角色从“经济公民”转向“社会公民”;企业理论也从经济力理论发展到社会力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正在逐渐掌握更具加适合发展的能力, 并通过将社会责任整合入企业战略的形式, 在制度上保证了更加有效地将社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并借此发展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理论的这一新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供给企业更强的理论指导, 关键在于建立可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与企业绩效紧密相联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而这又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竞争的最高境界将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 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摘要:将企业的发展看作是企业不断获得更加自由能力的过程。从自由的视角, 企业理论的发展被看作是从对一种能力的研究转向另一种能力的研究, 即作为传统企业理论的经济力理论向现代企业理论的社会力理论发展。社会力理论如何从跨国公司理论中发展成更加一般的企业理论, 其核心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 从而完善社会力的构成。

关键词:企业理论,经济力理论,社会力理论,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杨瑞龙, 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邓修权, 夏国平.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分析[C].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3.

[3]卢让林, 李子奈.企业理论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1) .

[4]吕中楼.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 1994, (7) .

[5]徐传谌, 刘凌波.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的理论演进[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4) .

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理论心理学;复兴;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26—02

一、理论心理学复兴的局面

长期以来,心理学内部学派林立、各抒己见,重实证轻理论,学科内部出现恶性分化,使得当代心理学面临分离和破碎的危机。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由于其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范式而受到影响。心理学家们深刻反思到:心理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正是轻视理论心理学的必然结果。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加强心理学科研究的时代下,随着心理学自身分离破碎的危机和实证主义的动摇,出现了心理学研究的热潮和理论心理学的复兴。

近代理论心理学兴起的是源于科学哲学家库恩在1959—1963年主持出版的六卷本的理论心理学著作——《心理学:一门科学的研究》。这套丛书从理论探索的高度,对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心理学方法论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1967年,“理论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成立,它标志着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开始恢复它在心理学中的合法地位。1975年,美国学者J.罗伊思出版了一本专门讨论理论心理学的专著——《心理学的多元方法论:理论类型、特征与普遍性观点、体系和范式》,此书率先提出理论心理学是由元理论和实体理论构成的命题。库恩和波普在各自的专著中专门分析和讨论了心理学的科学历史发展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理论心理学研究还不够系统,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和研究气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北美、欧洲等地掀起了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热潮。这一时期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研究力量,出版了专门的理论刊物,建立了理论心理学的国际组织。1984年,《心理学年鉴》开始出版,《理论与哲学学历学杂志》、《理论与心理》、《国际人格结构心理学》及《哲学心理学》等理论性杂志相继出版发行。1985年,“理论心理学国际协会”在英国建立,该协会成功地在世界多个国家主办了多次理论心理学国际研讨会,并编辑了一系列的会议论文。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以大量篇幅刊登了谢里夫和威廉姆斯的文章《应该正式承认理论心理学为一门分支学科吗?》,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末以来,理论心理学更是方兴未艾,在其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此外,理论心理学还加强了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计算机学科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为其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近年来我国对理论心理学体系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对理论心理学体系的研究不少。诸如,叶浩生先生的《理论心理学的概念、性质与作用》、《大力促进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燕国才先生的《关于理论心理学的几个问题》等研究都对理论心理学的体系,即对理论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性质、作用、地位等进行了阐述。他们各自的研究虽有特点,但基本的理念是大同小异的。以下是对理论心理学的大致概括:

理论心理学它是具有完整体系的学科,它能从宏观上对对整个心理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并使各分支心理学科在这种宏观理论的指导下获得更为有益的启迪。理论心理学是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对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它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理论心理学范围包括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是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心理学的元理论应该包括:(1)心理学的学科问题,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经验教训,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2)方法论,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的评价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等。(3)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包括心理现象的分类,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沟通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心理现象、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概念框架等。实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些特殊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实体理论包括:1)一般理论,例如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的系统论、项目反应理论、决定论和意识论等;2)具体理论,如感知觉理论、学习理论、情绪理论、人格理论、能力理论等。这类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思维同实证研究相互结合,理论心理学的对心理科学发展有的极大的作用。理论心理学可以促进心理学的整合和统一范式的建立。理论心理学具有提出假设或做出预测,为实验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的功能;理论心理学采用的逻辑分析方法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理论真伪的功能;理论心理学具有抽象和综合的功能。

三、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加强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问的融合。理论心理学和实证心理学对峙的局面会趋于缓和,表现出一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融的迹象。历史的经验告诉心理学家们,理论与实证心理学长期的对立与争论并不利于心理学的发展和建设。心理学家们似乎逐渐的意识到“没有事实基础的理论是沙堆上的建筑物,而没有理论的事实则是一堆再乱无长的资料,不能用于建设井然有序的科学大厦。”各心理学家已经能够承认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对立与统一、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即理论心理学为实证心理学提供理论指导,实证心理学又为理论心理学后者为前者提供素材。一切实证研究都以一定的理论和假设为基础,同时,理论的建构又必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离开了实证心理学,理论就成了纯粹的主观臆测,离开了理论心理学,实证心理学就会见木不见林,变成了没有思想的空壳。目前,心理学工作者们倾向于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一方面是加强心理学理论的修养,特别是对心理学元理论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加强心理学科学技术学的严格训练和实证操作的规范化。有了心理学工作者这两方面的训练,就有可能实现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有效结合。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相当一段时期重实证轻理论的研究导向造成心理学头重脚轻、摇摇欲坠的严重后果,并开始关注理论心理学的建构。心理学家们开始了对心理学分裂局面的反思。诸如库恩认为,现代心理学之所以呈现一种分裂的不统一的局面,就是因为心理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缺乏支撑这门学科的元理论。想必在今后的心理学研究中,对元理论的研究应该是各心理学派共同关注的问题。元理论的研究就是从宏观上对心理学的整体把握,即对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经验教训,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心理学的方法论,心理学的基本框架等问题的研究。

实证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的融合是心理学家的众望所归,也是心理学发展必然和不可阻挡的潮流。

2加强了对实体理论、分支理论的整合研究的趋势。理论心理学的各实体理论或亚理论的趋于整合。实际上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心理学不缺乏理论,而是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整合。从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到近代的人本主义、认知学派,各家都有自己的理论。只是这些理论只局限于自己的框架里,没有形成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整合的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整合上叶浩生先生认为,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在各分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所建立的分支理论进行分析,找到各分支心理学理论之间的共同点,并在次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形成一种能对各分支心理学均起指导作用的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各心理学理论研究出现的汇合和交融,正是心理学分支理论整合趋向的一种表现。各种心理学理论由对立趋于协调、互补。心理学家们不再坚持用独家理论来结实所有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事实,而是博采众议,兼容并蓄,相互承认。这样的趋向,当然有助于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整合和发展。各心理学家可以心平气和的对心理学的一些共同问题,统一范式进行共同探讨。

3采用新的科学的元分析技术和质性研究方法。探求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是理论心理学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寻找合理有效的方法将是理论心理学焕发生机的又一途径。现代理论心理学从传统的主观的、思辩的方法寻找更为客观、科学的方法。近年来,元分析技术和质性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理论研究探索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元分析技术就是对已有研究结果的总结分析。元分析使用测量和统计分析技术,对一些研究或实验进行定量化的总结,并寻找出相同内容的研究结果所反映的共同效应。这已成为理论心理学总结和评价研究的有效手段,是研究方法的重要革新。元分析步骤是由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检索、对研究的分类和编码、对研究结果的测定、分析与评价效果四个部分,这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严谨、规范的研究程序。此外,质性研究方法也是当前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质性的研究方法不同于旧的以四边推理和经验的常识性描述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而是从研究对象的内在意义来定义抽象的概念,从中分析出结构性的一般关系,然后再来建构理论。目前,质性研究已经在计算机上设计出了研究程序的软件,建立了效标。这种质性的研究方法使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进入规范和科学化的轨道。对理论心理学研究科学地和行之有效的元分析技术和质性研究方法正在推动正理论心理学迈向新的台阶。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篇4

教学方面的目标①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②争取吃透教材,把握好重点、难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③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积累班级管理经验,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④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教学中努力渗透新课程的理念。⑤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流畅,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信息的处理和优化。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解决许多新的课题,如创新教育、问题解决、项目学习、研究性学习、数学建模、数学文化等;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可归结为三类: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理智取向将教师视为教育理论的应用者和实践者,将理论性知识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实践—反思取向将教师视为反思性实践者,将教学工作视为融入教师个体经验和生活的实践,将实践性知识视为教室专业发展的基础;生态取向强调联合学校团体的教学文化来培养教师,关注的重点不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而在于它的环境与机制。人们认识到秉承“理智取向”的传统教师教育几乎培养不出能圣人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型教师,纷纷转向关注教师个人知识的“实践—反思取向”和关注教师成长文化背景的“生态取向”。实践取向理念已经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理念发展的趋势。但教师对进一步推进新课程,仍面临困难,教学行为与新理念之间还有一定距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和做法上有所突破,才能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改革热情,这是目前推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对教育真谛应有深刻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只有将人的培养、将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看做教育的最终

目标,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展开,教师才能成为富于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教师职业也才能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尤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师,其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更高,而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因此,不揣冒味,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对数学教学问题的执着探讨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同样,对数学教学问题的执着探讨,也是每位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心脏”。数学教学问题,不仅包括学科知识问题、学科教法问题,也包括学科理念问题。具体到:某个数学问题的解决和变式,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教法设计,解题过程的评价和反思,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数学情感的体验和养成,数学思想的概括和发展,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一个个的解决,都能有效地促使教师走向成熟。数学教师只有对在数学教学中碰到的许多实际问题不轻易放过,及时地去请教他人,才能促成他们数学教学专业的顺利发展。

二、对数学教育理论的不断学习

罗树华说过,教师学习是新世纪、新时代的要求,是履行育人使命的需要,是更新观念、完善自我、提高人生品味的需要。学习的内容有:(1)专业知识技能;(2)现代生活与处世做人的知识技能;(3)“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学习的关键环节是阅读、思考和自悟。同样,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通过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和理论学习。这些培训要根据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伴随着他们的教学实践而展开,包括新教师上岗培训、青年教师新苗研修班的培训、青年教师骨干研究班的培训、名师班和奥数班的培训,以及新课程和新理念的培训,也包括进修深造。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不断地学习数学教育理论,尤其要学习当代的数学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数学教育的理念。托佛勒《第三次浪潮》的问世,标志着信息革命的开始。一个人的数学素质是在先天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它包括数学意识、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和数学语言等四个层面。这些数学素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学习。

三、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复实践

身教是最有效力的实践环节。课堂,是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一个优秀教师的特质包括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优异的教学能力——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教育机智,与学生交往的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和良好的性格特质: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的能力。这些特质都要在课堂的反复实践中磨炼出来。教育教学实践是数学教师发展的基础平台。教师的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汲取;教师的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价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顾泠沅教授也曾说,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拼搏”中提炼自己。所以,数学教师必须在数学课堂的反复实践和决战中,促成专业的逐渐发展。

四、对数学课堂实践的深刻反思

反思就是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以便对自己教育观念进行及时地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现代教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诚如J.calderheal所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数学离不开思维,更离不开反思。因此,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例外。

五、对数学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

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尊严感。一个教师如果缺少研究者的眼光,那他就难以成为一个专家教师,而如果一个教师不从事真正的科研活动,那么他也就难以形成研究者的眼光。创新是教师实践活动的灵魂。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教师具有创新的潜力:(1)专业人员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篇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把握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脉络和规律,并对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会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目前,管理学对这一变化比较一致的看法体现在四个方面: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毫无疑问,企业战略管理将会是这场变革的中心,它将出现许多新动向,对这一趋势能前瞻性地把握的企业将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为更好地把握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必须首先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便把握其演进的脉络和规律。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自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仅有半个世纪。从时间跨度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的出版,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他被公认为,环境-战略-组织理论的第一位企业战略专家。

(二)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

(三)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导致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得不把眼光从外部市场环境转向内部环境,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知识(技术)的积累,以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从此,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开始兴起,并且形成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

相比传统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优势在哪里

论中国发展的十大理论体系 篇6

大理想:高举信仰的伟大旗帜

一个政党的理想信念是它的政治灵魂,决定着政党的方向、道路和抱负。有大抱负才能有大作为,有大理想才能有大成就。理想信念是指引方向的旗帜,如果没有远大理想的指引,一个政党就会在前行道路上迷失自我、软弱涣散,甚至分崩离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取向基础之上,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具有最为强大的指引力、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正是有了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才书写了我们这个大党大国的传奇和理想。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了真理而斗争、为了理想而斗争,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仰坚不可摧。

大智慧: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科学的指导思想是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一个政党是不是具有大智慧,主要表现在其能不能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善于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便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的指引下,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革命时期,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在改革开放时期,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性贡献,从根本上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为解决人类问题、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必将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取得辉煌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必将劈波斩浪驶向光辉的彼岸。

大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人民情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有的高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之前,一切政党都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言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则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站在人民的立场,探索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而不懈奋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表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表现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表现在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以自己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大境界:永葆大公无私的道德情操

境界决定胸怀,境界事关前途。一个政党的境界与它的理想信念、根本立场、价值准则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守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因而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了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了西式政党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断裂的弊端,因而具有天下为公、求同存异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大视野: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对于一个政党而言,视野广阔才能把握大势、运筹帷幄,才能始终赢得战略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总能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作出符合时代要求、面向未来发展、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抉择。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能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选择正确道路,不断为人类作出新贡献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能够从社会主义5的宽广视野,考察世界社会主义源头及其演进,深刻感悟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不动摇,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历史思考、历史总结和历史自觉。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带领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使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大手笔:绘就宏伟发展蓝图

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所谓大手笔就是既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科学制定面向未来、引领未来的行动纲领、发展蓝图,又要有富于创造性的具体举措,把蓝图变为现实。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立于时代潮头,紧扣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作出战略安排,并以一系列务实举措,把握战略主动,赢得斗争胜利。我们党用自己的大手笔铸就了大成就,不仅引领我们党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而且带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科学制定了中国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规划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路线图。这样的大手笔、大格局,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恢弘气度。

大作为: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向世界展现出“大的样子”,就必须有大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为不仅人民公认,而且早已彪炳史册。最根本的就体现在,成立97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党领导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并且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重要动力源。

大定力:把握未来中国发展方向

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有没有定力,直接关系到面对挫折和挑战时能不能咬定目标不动摇,坚定前进方向不移易。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当遇到国内和国际重大挑战时,每当遇到国际风浪变化时,习近平总书记总忘不了提醒和告诫全党,要保持战略定力。这种大定力既是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的大自信,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魄力,更是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大团结。中国共产党是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具有大定力的政党。这种大定力表现在97年一以贯之,始终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表现在始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表现在具有高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当代中国,这种大定力最根本的是全党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

大担当:肩负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事业

有没有担当精神,能不能承担起该担当的责任,体现了一个政党的风范和境界。大政党必须有大担当。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最大政党,其大担当表现在,不仅勇敢肩负起对民族命运的担当,为人民幸福的担当,而且还勇敢肩负起建设美好世界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这道出了我们的大担当之大在何处。早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鲜明提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担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大品格:在不断自我革命中守正出新

浅谈:领导理论的发展 篇7

关键词:改领导理论

领导是任何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管理的管理”。从管理层次的概念分析,除了最下面的和最低的管理层之外,其他管理层次都可以说是领导层次。领导问题一直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公共行政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领导理论,因此有必要在此回顾并分析一下关于领导理论的发展过程。

一.领导特性理论

领导特性理论又称领导素质理论,它着重研究领导者的个人特性或个人素质,以便发现培养和使用合格的领导人才。这是一种最古老的传统理论,认为最伟大的领导者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个人特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领导风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领导特性理论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认为领导者确实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但是领导者的特性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他们都是经过非常努力的学习和在实践中长期艰苦锻炼,才渐渐成为有效领导者。美国管理协会调查发现,成功的管理人员一般具有20种能力:(1)工作效率高;(2)有主动进取精神;(3)逻辑思维能力强;(4)富有创造精神;(5)有很强的判断能力;(6)有较强的自信心;(7)能帮助别人提高工作能力;(8)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9)善于用权;(10)善于激发别人的积极性;(11)善于利用谈心做工作;(12)热情关心别人;(13)能使别人积极而又乐观地工作;(14)能实行集体领导;(15)能自我克制;(16)能自行作出决策;(17)能客观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18)对自己有正确估价,能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19)勤俭艰苦,具有灵活性;(20)具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而我国某市委组织部为挑选、培养中青年干部设计的调查表曾经列举了40种能力。

二.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研究的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具体行为以及不同的领导行为对职工的影响,以期寻求最佳的领导行为。具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有:

第一,早期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R.斯托蒂尔等最早在其研究中将领导行为分为体贴和创建结构两种类型。

第二,四分图理论。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行为研究组综合概括了1000多种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最后归纳为“关心人”和“抓组织”两大类,并用这两种行为双高双低,一高一低和一低一高的四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分析领导的效果。按照四分图理论,一般认为,高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者领导效果最好。

第三,管理方格图。1964年,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和莫顿在四分图理论基础上,在一个九九八十一个方格的正方形的图形中,按照“关心人”和“关心生产”两种基本的领导行为的不同组合划分出81种领导类型。

第四,连续统一体理论。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坦南鲍姆和沃伦施·密特于1958年从决策过程的行为表现提出了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七种领导决策行为:以上级为中心的领导,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以及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变化。该理论认为,领导者可根据下属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领导行为。

三.领导情境理论

领导情境理论又称领导权变理论,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领导情境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菲德勒的权变理论。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F.菲德勒经过15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他将领导行为分为任务定向和关系定向两种类型,将与领导有关的情境因素分为三种:领导-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权。每一种因素都有好坏、有无、强弱两个不同方面。根据这三种因素六个方面的不同组合构成包括八种情境的权变模式,提出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四种情境中任务定向的领导行为效果最好,而在四种较一般的情境种关系定向的领导行为效果最好。

第二,通路-目标理论。该理论最早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M.G.埃文斯于1968年提出,其同事R.J.豪斯在1971年做了扩充和发展。该理论意思在于,领导人最重要的活动是指明有利于下属通向不同目标的道路,这些目标包括晋升,成就感或令人心情舒畅的工作气氛等。

第三,费龙和耶顿的领导参与模式。1973年美国行为科学家V.费隆和P.耶顿运用决策树的形式试图说明在何种情境中,在什么程度上采用让下属参与决策的领导行为。

第四,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卡曼1966年首次提出,其后由赫西和布兰查德做了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可以看做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和美国哈弗大学克里斯·阿基里斯提出的不成熟-成熟理论的有机结合。

四.领导风格理论

最近,理论界从另一个角度对领导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称为魅力型—工具型领导理论。戴维·纳德勒和迈克尔·纳什曼讨论企业变革时,根据领导在变革中的角色对魅力型领导和工具型领导进行了描述。魅力型领导有三个特点:提供远景、鼓舞和注重行动。与魅力型领导对应的是工具型领导,存在三个特征:第一是结构化,领导投入时间建立团队,这种团队要与企业的战略相协同,同时创建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能清晰的表达出组织需要什么类型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设立目标、建立标准、定义角色和责任;第二个特征是控制,这涉及到创造测量、监督、行为和结果的评估以及管理行为的系统和程序;第三个因素是一致的回报,包括对员工行为与变革所要求的行为一致性问题所做的奖励和惩罚。

企业在变革过程中,魅力型领导似乎更有效,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企业在变革过程中,仅魅力型领导是不够的,在变革初期,魅力型领导更有效,因为他们能设定远景,鼓舞士气,但企业变革后期阶段就需要工具型领导来建立适当的队伍、辨识所需要的行为、建立测量工具、进行奖励和惩罚以使员工以一致的行为来完成他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和平, 公共行政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统领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 篇8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国内外形势的准确把握

当今世界.现代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少不利因素。由于国际资本集团控制了全球大部分资源、资本、信息和科技,不断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使得新科技的应用和全球化的推进不仅没有缓解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没有缩小南北差距和贫富两极分化,反而不断加剧了这些矛盾、差距和分化。国际经济领域争夺市场和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国际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反华势力遏制中国、搞“和平演变”的企图始终没有改变.国家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机遇与挑战,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比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以及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必须更新发展观念.这就是经济发展不仅要追求GDP的指标,还应致力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才能全面把握和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正确把握新课题、新形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我们党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既虚心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同时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在中国国情下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总结和探索。他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人手,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提高到“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强调坚持把党的自身建设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并明确了一系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可见,科学发展观在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上.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体现了我们党在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始终是坚定不移的。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要求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提纲挚领,抓住实质,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本世纪头20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时期,能否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且标,关键是看发展有没有新思路、新举措,能不能把握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全面发展,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一起决定了大系统的状况及功能。只有各个子系统都全面发展,社会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和整合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协调发展,就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只有社会的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结构合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的冲突与消耗。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生态的可持续性,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在不损害后人对资源、环境、生态需要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在过去一个较长时期,我们一直把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为重要方针。而现在。我们把“好”排在了“快”之前,这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反映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和质量比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因为我们讲的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是体现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发展,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活力的发展。“以人为本”有三层含义:一是反对GDP至上,反对虚假的政绩工程.反对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子孙后代根本利益为代价谋求一时的发展。在此,决不能把以人为本曲解为以个人利益为本。二是反对少数人利益至上。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三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个统筹”,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可见,“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最好实践和最好发展。

(作者系淮阴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上一篇:港澳台旅游景点介绍下一篇:医院实习医生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