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精选8篇)

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篇1

一、前言

二、理论与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四、实践工作中如何应用理论上

五、建议

一、前言

首先我们从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来看,我们都很熟悉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书上与大家碰面的机会比较多,其实我们可以看看现实与该理论的关系。

A、财富在他们那里的积累,片面的认为读书和社会地位不挂钩。其实更本质的看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现在也有很多暴发户用钱买文凭或是买官,这就是当他们满足了物质需求以及欲望后的求尊重心理,也可以看到他们重视教育的程度并不亚于所说的知识分子,正是因为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才会更加重视孩子文化素养的积淀。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该类人存在的社会价值。

C、三种人是十字型人才,既能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也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使知识在社会中运用并得以扩展。因此可以看到他的知识不扩展仅仅是单方面的延伸而在于应用于实践后的扩展。这种人使

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

2、理论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理论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特点:1)唯一性,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2)理论是有条件的:任何理论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理论就会变成谬误。3)理论是具体的:任何理论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理论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A-

1、理论为实践提供目标 A-

2、理论为实践提供实施方案 A-

3、理论为实践调试提供方向 A-

4、实践是理论的基础 A-

5、实践是理论的来源 A-

6、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 A-

7、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A-

8、实践是理论的目的和归宿。

A-

9、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

螺旋式的上升。

A-

10、理论永远不等于实际 A-

11、理论先于实践

A-

12、工程项目是理论与实际的协调

小结:理论与实践二者是相互 联系、相互推动的。脱离了任何一方,它们就都是独立的,不完整的。正如一个轮子一样缺了任何一方,轮子就无法带动车子前进。工厂就是那架马车,而理论与实践两者就是轮子的组成部分。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最后也必然要运用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如果没有前人的理论作为指导,那么必然走更多弯路,也就必然导致低效。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低效是非常忌讳的。也造成了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实践中也不能没有理论。二者是相互推动的,我们靠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赋予理论时代性,不断更新理论,使更适应与现代社会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在实践中为理论注以新鲜血液,使理论能够在时代前沿领导社会的进步。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我们把它们的关系堪称环形链。

四、实践工作中如何应用理论 A-

1、端正态度 A-

2、实践之前先理论

A-

3、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 A-

4、借助于科技,工具

五、建议

A-

1、培养学习理论的能力 A-

2、养成看书的习惯 A-

3、有勇气面对问题 A-

4、善于思考,分析,总结 A-

5、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寻找方法 总结

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篇2

一西方翻译界关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观点

毋庸置疑, 西方在翻译研究方面大大领先于中国, 仅当代就有语言学派, 阐释学派, 功能学派, 文化学派, 结构学派, 女性主义, 后殖民主义等翻译理论。理论研究者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考察研究翻译活动, 但都是各抒己见, 从单一的角度去研究翻译, 并没有普遍性, 因为翻译中遇到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 某一理论在这种情况下适用, 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不适用了, 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学者亚历山大·泰特勒是西方最早进行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 他在《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The translator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标志着西方译学研究从此走上了理论推证理论的道路。因此, 将《论翻译的原则》视为西方现代译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这三条理论从宏观上规定了译者应该遵守的原则, 不过具有批判眼光的译者可能会有疑问:我为什么要遵守这些原则?这些原则正确吗?这确实值得讨论。

不过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奈达曾明确地表明了他对翻译理论的态度。奈达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有丰富的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经验,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但他在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该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 大多数成绩显著、富有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不用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中, 张经浩提到:“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中所使用”, “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奈达早年从事《圣经》的翻译, 《圣经》的翻译与其他文本类型的翻译有很大的不同, 他的有些理论不一定对我们的实践有指导意义, 当然他的理论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但不可迷信。

中国学者与艾德温·根兹勒的对话中也谈到了理论研究的不足:“America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in its infant stage.There are only twelve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offer postgraduate degrees in translation.Many of these institutions do not study translation, but are involved in training translators.We have no journal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in America and associa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America exists only in cyberspace.”由此可见, 美国在翻译研究方面还比较欠缺, 更不用说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语言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反对翻译理论这个名称, 他认为翻译理论是个使用不当的名称, 翻译理论既不是一种理论也不是一种科学, 而是关于翻译过程的知识体。他也不同意“translatology”或“traductology”等这样的定义。他认为翻译理论主要为最广泛的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 另外为翻译文本和翻译批评提供一套原则、限定规则以及建议的框架。

纵观关外翻译研究, 译论大都是规定性的, 总是探讨翻译应该如何, 都是一些理想的标准, 而没有研究如何进行翻译, 也没有研究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那么中国的翻译研究状况如何呢?

二中国翻译界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最近20年来, 中国的翻译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 在中国的翻译研究中, 翻译研究的理论意识已经觉醒。对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分歧也比较大, 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这些观点也大都是零散的, 没有形成系统。

傅雷曾说过:“曾经见过一些人写翻译理论, 头头是道, 非常中肯, 译的东西却不高明得很, 我常引以为戒。”许渊冲也是重实践的翻译家:“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我认为实践是第一位的, 理论是第二位的;在理论和实践有矛盾的时候, 应该改变的是理论, 而不是实践, ……文学翻译理论如果没有实践证明, 那只是空头理论, 根据我60年的经验, 我认为空头理论没什么价值。”上海理工大学张经浩教授曾在《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吗?》一文中说:“没有接触任何翻译理论, 连翻译教材也没有碰, 而是将朱生豪的译本与莎士比亚的原文对照看, 从中获益匪浅。”尽管许多学者重视实践, 但也不能忽视理论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新译手来说, 没有多少翻译经验, 理论的指导意义还是很大的。

王元化曾指出:“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体知, 重经验而不重理论, 对许多事物的道理往往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这种观点根深蒂固, 深深埋藏在中华文化的底部。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是我们进步的一个重大障碍。这个观点表现在教育上和科学研究上都是用强调务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说法突出实用, 反对或歧视理论研究。在翻译界, 就会“理论无用论”。但是任何一种实践都需要理论来指导, 许渊冲的观点并没有否定翻译理论, 而是注重翻译实践, 把实践放在了第一位。其实张经浩的观点到后来也发生了转变, 也注重翻译理论的研究。正如金隄与奈达合著的On Translation中提到, 尽管有人认为自己既没有翻译理论, 也不需要翻译理论, 只管“动手译”, 但他们从事翻译时至少会无意识地遵循一定的道理。这个道理也许只是一套基本规则, 但是却可以认为它代表着某种理论雏形, 或某种尚不十分系统的翻译方法。林克难也讲到“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 翻译是必须有理论指导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 理论与实践就可以必然地结合起来, 翻译无理论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孙致礼教授在翻译研究中引入了辩证法, 翻译辨证论可谓是孙教授自成特色的理论体系。孙致礼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 注重翻译理论研究, 他认为:一个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 不仅取决于他两方面的语言素养和一般艺术素养, 而且还与他的翻译观有着很大的关系, 每个翻译家都遵循着一定的翻译原则, 只不过有的人是自觉的, 有的人是不自觉的, 有的原则是恰如其分的, 有的原则却失之偏颇。他将文学翻译中的各种矛盾归结为“十大关系”: (1)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2) 保存“洋味”与避免“洋腔”的辩证统一; (3) 神似与形似的辩证统一; (4) 直译与意译的辩证统一; (5) “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的辩证统一; (6) 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辩证统一; (7) 忠于作者与忠于读者的辩证统一; (8) 整体与细节的辩证统一; (9) 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 (10) 得与失的辩证统一。孙致礼教授十大关系的论述, 从总体上对翻译的性质进行了界定, 使译者对翻译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至于迷失方向, 也强调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有些著名的翻译家重视实践, 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他们是著名的翻译家就把他们的观点视为标准, 翻译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有的学者强调理论的重要性, 但没有提出如何应用于实践, 另外我国学者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翻译理论体系, 大都是零散地发表自己的一些体会。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翻译实践确实是需要翻译理论来指导, 但是中西方学者都没有明确提出究竟如何利用翻译理论去指导翻译实践,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确有脱节的现象, 因此有人提出“翻译理论无用论”也是自然的。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是译界必须面对的问题。从理论到方法到应用之间有个中间地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及其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第一, 翻译理论是从宏观上来指导翻译实践的, 正如在辩证唯物主义中, 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 它是从宏观上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不是在具体事情上教人如何去做。同样翻译理论是一般性的, 而翻译实践是具体的, 翻译理论指导译者从整体上把握实践活动, 而不是解决具体翻译的问题。Susan Bassnett在《翻译研究》中也提到:“The translator should not work with general precepts when determining what to preserve or parallel from the SL text, but should work with an eye on each individual structure, whether it be prose or verse.Since each structure will lay stress on certain linguistic features or levels and not on others.”例如, 译者在翻译之前首先必须理解并分析原文, 这就需要运用翻译理论中的一些标准或准则去分析原文。原文的文体是什么, 小说、诗歌还是散文;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原作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目标读者是谁等等一系列问题, 译者都需要考虑到。在这种情况下, 翻译理论就对译者起到了指导作用。

第二, 翻译理论不能仅仅局限在指导实践上。Holmes把翻译学研究分为三大分支: (1) 描写翻译研究; (2) 翻译理论; (3) 应用翻译研究。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 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 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谭载喜也提出“翻译学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翻译活动本身, 而应包括与翻译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 另外朱志瑜教授阐述了自己的治学思想, 尤其强调学术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朱教授认为, 理论不必指导实践, 翻译研究完全不必拘泥于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再指导实践思想。翻译理论的研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不能仅仅局限在指导实践上。

第三, 用批判的眼光对待西方翻译理论。直到今天, 有些人还有崇洋媚外心态, 认为西方的就是先进的, 引进西方的翻译理论, 不求甚解, 把西方的理论硬性用来分析翻译。然而任何离开自己的传统文化、忽视自己需要的任何改革和现代化都是不会有结果的, 科学和文化是这样, 翻译研究更是这样。殊不知, 翻译与自然科学等有根本的不同, 西方翻译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翻译实践, 而西方的翻译活动基本都是印欧语系中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所以从这类实践得来的理论不一定适用于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翻译, 对于此类翻译研究理论必须慎重运用。

参考文献

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篇3

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理论;实践;中美俄关系

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第22次APEC领导人峰会在北京召开,中美俄三国元首习近平、奥巴马和普京,在会议期间进行了多次交流与互动,不断推动着中美俄新型大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建构

1.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中国、美国、俄罗斯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G20峰会,不仅讨论了促进私营企业发展和共同抗击全球经济风险的议题,而且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反腐败网络体系,反映出中美俄新型大国关系在国际社会中的实践性应用。新型大国关系理论首倡于中国,是中国领导人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根据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大国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新型大国关系理论是一个新生而又具有丰富理念的内涵,在不同大国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新型大国关系理念。虽然不同大国之间由于各自的民族特点、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社会差异性的发展水平不同,对大国关系的内涵概括也有所不同,并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但大国关系的基本内涵体现出相似性的语言表达,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来概括。这一理论内涵不仅体现出当今世界大国要承担一定的国际责任,履行必要的国际职能和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环境中,而且各大国应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扩大交流与合作,增进理解与包容,实现大国间的互惠与共赢。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全球的竞技场变平了,世界变平了,这是当今世界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 (P1)。 在当今多元化的国际社会中,大国之间在竞争中开展合作,在交流中实现互动,在矛盾和纷争中展开对话,因而对新型大国关系理论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中国的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不仅具有宽泛的国际内涵,而且还具有传统的道义规范,将国际责任承担和社会道德约束良好地结合在一起。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对世界主要大国来说,还受到国家利益、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地缘政治、社会制度和霸权思维等多种影响因素,因而在理论建构上有丰富和广泛的内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大国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的国际身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国际角色分类,一方面从经济方式转变上突破自身在发展中的瓶颈,而不断成长为新兴经济体的潜在世界强国,如中国和俄罗斯的不断崛起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尽力维护自身在世界体系内的大国霸权地位,以发挥其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力,如世界超级大国美国极力保持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地位,以促进其地缘战略扩展和民主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及和实现。因此,中美俄三国在东西方之间形成的大国关系及其构建,不仅对亚太地缘安全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调整和演化,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构建相对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对中美俄三方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特征

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一个政策上的倡导和理论上的框架,正从政策词令向学术用语转化,通过大国间的相互运作和发展,在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多元状态下,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特征。

第一,创新性。新型大国关系最主要特征体现在一个“新”字,是对传统大国关系的突破和现代大国关系的创新。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关系,反映出一种霸权关系,在运行方式上更多以组建军事联盟或地区集团,通过军事对抗或威慑手段,达到霸权国的目的。而新型大国关系,更强调合作与共赢,而不是传统的霸权思维方式。在当今国际格局中,无论是美欧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都是在谋求合作,以促进各自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而不再象传统的军事强国,以军事对抗方式来削弱对方来达到自身的强大,因而创新性是中美俄三国追求新的大国合作关系的鲜明体现。

第二,开放性。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成为现代国际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虽然世界处于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中,但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可能独霸于天下而支配整个世界事务,因而不同国际行为体之间通过接触的方式来增加彼此间的互信,来拉动双边乃至多边关系的发展,从而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從国际关系发展的理性角度看,中美俄等世界主要大国,以交流的方式扩大合作,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共赢,是新型大国关系对传统大国关系的突破,并赋予新型大国关系全新的内容,共同维护国际政治格局的平衡与稳定。

第三,差异性。由于世界大国之间的社会制度、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导致国际行为体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产生偏差,在理解上甚至出现较大错位,如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有自身的立场和态度,因而在处理外交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应理解相互间存在的差异,尊重多样文明,使彼此间的合作与对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达到高度的深化和积极的开展,从而促进中美俄“新三角关系”在新的起点上达到越快越好的发展。

第四,包容性。由于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历史状况和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特色和民族心理也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在经贸、能源、安全等多个领域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和矛盾,因而世界大国之间如何能够从彼此间存在的矛盾和隔阂中走出来,不仅对于大国自身的处事和应变能力是一种考验,而且对于相互间的包容性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承载。因此,对于世界各主要大国来说,通过彼此间的多次接触,加强深入的对话与合作,化解各种复杂矛盾,排除影响外交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寻找彼此间的利益融会点,实现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理论统一和运行方式的集中,能够真正体现出大国之间的包容性,真正实现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

第五,共生性。随着交通、运输、通讯、传媒、跨国公司以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世界各大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上升,不仅对大国自身的成长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于营造地区安全形势和稳定的国际安全环境,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和平共生是新型大国关系在现代国际体系中的显著特点。虽然各大国之间历史发展的背景和文化价值力的传承形式不同,尤其对外实施的战略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导致在国际社会中世界大国对外表达的战略实施手段不同,因而中美俄等世界各主要大国在国际事务和地区竞争中容易产生分歧,这也是国际社会中正常的现象和规律。然而,在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和大调整时代,无论是中俄等新兴大国,还是美欧等守成大国,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战略扩展需求,都能够通过彼此间的接触,以谈判和协作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彼此间的共赢和长期发展,并使整个国际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中,最终维持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和谐与共生。

二、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践运用

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大国加速发展的需要。中美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是三国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对国际关系发展的考量,做出适合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需要的客观判断和主观决定。在当今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美俄三国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不仅有国内的,如国内经济问题、发展问题、民生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等多种国内问题需要解决;也有国外的,而且三国之间也存在一定分歧,如中美之间在经贸问题、对台军售问题、民主人权问题、美国在关系中国主权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等方面,影响了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中俄之间在实际利益和思想观念与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制约着中俄双边关系的发展;美俄两国围绕反导、人权、地缘政治扩展等战略平衡与稳定方面,包括斯诺登事件和乌克兰危机等,存在长期的矛盾和分歧。因此,这些制约因素对中美关系、中俄关系和俄美关系的顺利发展,都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是,与冷战时期相比,中美俄三边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没有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必要,二是没有了全球军事抗衡,三是没有了全面结盟对峙这样的局面。中美俄三边关系已经大体上不再是全面对抗性的那样一种大国关系 (P20),体现出中美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时机已经来临,条件已经成熟,在中美俄三国的认同和努力下,能够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实现各自的国家利益和地缘战略目标,并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为“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稳定是三国共同的利益,推动亚太经济发展与合作是三国共同的目标” (P5-6), 进一步体现出中美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不仅有良好的利益基础,而且还有共同的合作目标。因此,中美俄“新三角”关系的构建与发展,是新型大国关系在当今世界体系内的具体实践,不断推动着三者的外交关系朝着全方位的方向努力迈进。

三、新型大国关系对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启示

1.新型大国关系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社会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政治局面,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增加,多样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伴随着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和走向。在当今世界体系中,随着美国超级实力的下降,俄罗斯实力的回升和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出现了中美俄“新三角关系”的大国政治格局,这个世界由一两个霸权国家所支配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而是呈现出多强的多极政治格局,这也是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政策实施的需要,中美俄都在寻找三方利益的汇合点,迫切需要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管控冲突和各种复杂因素,因此中美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和愿望不仅能够实现,而且推动了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中美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对三国的国家利益实现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亚太地区的和平與发展将产生有意义的推动,尤其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潜在影响,甚至波及到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安全。尼科莱·康提西认为,“从一个地缘角度,处于规范和观念竞争中心的欧亚大陆,见证了在一边的权力主义和国家主义与另一边的民主和人权之间的主要对立”(P233),折射出包括俄罗斯和美国在内的世界大国,对欧亚大陆的霸权、价值观和人民主权三者的建构和影响,不仅关系到欧亚大陆的稳定与繁荣,而且波及到东西方之间的力量平衡,因而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对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安全负有相应的国际责任。随着中美俄三方在国际社会中的互动与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拉动三边关系的发展,能够有力推动中美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因而必然促进中美俄三个世界大国间减少分歧而加强合作,避免相互间的对抗与冲突,使中美俄三国维持一种较为稳定的均势力量状态中。因此,中美俄三者在世界政治体系内形成一种平衡的现代国际关系,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亚太地区的稳定,在稳定之中促进亚太国家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繁荣,而且能够管控地区矛盾和冲突,避免战争爆发的危险,使亚太地区和欧亚大陆的现代国际关系长期处于一种较为稳固的平衡状态中。

2.新型大国关系对未来国际政治格局走向的影响

随着欧盟国家的联合自强,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壮大,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衰落,中国和俄罗斯大国地位的不断崛起,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其未来走向不仅呈现出多极格局,多强力量并存的局面,而且中美俄等世界主要大国的多边关系,将影响未来。如果中美俄三方因为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等因素发生矛盾和分歧,不能和平解决和友好相处,将可能引起地区冲突甚至爆发局部战争的危险,必然打破现有较为平衡的国际政治格局,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同时也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一定的波及和动荡,导致国际政治的安全氛围遭到破坏,因此中美俄对当今世界体系的稳定和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平衡起到一定的责任承担,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大国责任。

中国学者秦亚青认为,“在当今时代和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良好健康的国际秩序应该是一个多边协商、多元并存的秩序,是一个相互尊重、利益协调的秩序,也是一个向着国际关系民主化方向发展的秩序。这样一个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有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原有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会决定世界的走向” (P18-19),体现出大国合作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性。在未来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背景下,中美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仅能够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缓和并化解矛盾,而且能够拓展三国的战略合作空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外交、安全等多个领域,从而推动新型大国关系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向更加合理化的目标进展,使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保持在一种平衡与稳定的安全状态中。

3.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启示

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大国利益的实现,而且也能够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发展。但是,由于大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分歧,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还只是一个短期的愿景,对于构建长期的新型大国关系,还需要大国之间的努力与协作。对于中美关系来说,由于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中美之间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中美新型关系的构建,本身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考验。近年来,美国政府高层频频在涉及中国主权的钓鱼岛和南海高调说事,欲挑起事端,并拉拢其在亚太地区盟友日本、菲律宾和战略伙伴印度、越南等国家,妄图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这些因素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应突破这些阻碍双边关系发展的障碍,通过经贸关系的加强来提升政治合作的深化。中美双方应从长远出发,以审慎的眼光和开放的视角,寻找中美双方利益的汇合点,促进两国的合作共赢。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是有广阔前景的,因为中俄已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在地区事务中相互支持,增加了战略互信。但是,由于俄罗斯仍然保留前苏联大国霸权势力的优越心态,在一些事关自身国家利益时,做出的决策过于武断,再加上在经贸和能源问题上与中国产生摩擦,因而对中俄新型大国家关系的构建将产生不利因素。因此,中俄双方应互谅互让,相互理解和尊重,深化两国的战略互信,实现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由于美俄两国仍然没有摈弃冷战思維模式,导致双边关系时冷时热,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因而对美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仅是一种选择,而且是一种考验。虽然美俄两国关系近期发展的并不顺利,如斯诺登事件给美俄关系造成的不良影响,俄罗斯不认同美国的叙利亚政策,俄乌冲突对美俄关系发展的不利影响,但从长远观点看,美俄双方合作大于分歧,两国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脱离于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因为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卫生、外交、安全等方面,有太多的接触和联系,所以美俄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不仅能够促进美俄两国的国家利益实现,而且能够为双方的发展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亚太地区和国际政治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四、结论

新型大国关系首先由中国领导人在大发展大变革的国际政治背景下提出的,从理论到实践,伴随着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成熟,强调和平与合作的思想理念,对承担国际责任的世界大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中美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仅存在可能而且成为必要,因为三国的合作大于分歧,发展大于矛盾,并有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在未来国际政治体系内,中美俄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广泛的合作,必然能够突破存在的障碍,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进程,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乃至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美] 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等译,《世界是平的》,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2] 冯绍雷,“面向亚太地区未来的中俄关系”,《俄罗斯研究》,2013年第2期,第20页.

[3] 熊光楷,“深化中美俄三边关系 维护亚太和平与稳定”,《俄罗斯研究》,2013年第2期,第5-6页.

[4]NICOLA CONTESSI,Central Eurasia and the New Great Game: Players, Moves, Outcomes, and Scholarship, Asian Security, vol.9, no.3, 2013, p233.

[5] 秦亚青,《大国关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第18-19页.

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篇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此后,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也使党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随着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到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尤其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篇5

10中医乙班 沈俊宏 3100102113 医学界有句行话“用药如用兵”.公元18世纪中叶的清朝乾隆年间,御医徐大椿在他自己撰写的《医学源流论》中专辟《用药如用兵论》一章,全面、详尽、准确地阐述了“防病如防敌”、“治病如治寇”、“用药如用兵”等医理。文中提出了治病用药的10种方法,其中“以寡胜众”之法就典型地运用了孙子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观点,主张“一病而分治之,则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如痢疾这种病,症状甚多:便脓血,里急后重、腹痛等。治疗时,以行气、活血两种方法分而治之。行气则后里自除,腹痛亦止,活血则使脓自愈。一种病按气、血分治,从而达到以寡胜众的目的,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说:“《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不过徐大椿并非体察到用药之法如同用兵的第一人。早在被尊为医经的《黄帝内经·灵枢·逆顺》中就谈到医学与兵法的关系,说:“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以与“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灵枢·刺法》)相对应。可见中医用药之道与用兵之法渊源颇深。

中医遣方用药与用兵之道看似毫无联系,但在中医临床用药上,可以看到许多军事理论的具体运用。将中医同中国古代用兵之法联系起来是非常科学,同时,这一理论也是非常严谨的。

首先从方法论上看,中国兵学与中国医学一样,形成了完备而严密的理论体系,都贯穿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施治是中医著名的诊断治疗方法。从哲学上说,它是一种朴素的系统的思维方法。中医把天地人视为一个大系统,“人”又分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各个于系统。通过望、闻、问、切,对各个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症下药。药分君臣佐使,最后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扶正法邪,治病救人的目的。古代兵法也使用这种系统分析的方法。比如说,关于战争全局的战略问题,《孙于兵法)讲求“道、天、地、将、法”之类“五事七计”,对战争各方面进行总体把握,系统分析;关于行军布阵之类战术问题,兵家也无不讲求天、地、人的相互关联,各种条件在战争运动过程中的有序变化,奇正相生,相反相成,最后达到因敌制胜的目的。

再次,从指导思想上看,兵学与医学更是有着许多共同点。

一是防病如防敌。对于疾病,医家主张“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只有那些能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的医生,才能称得上是良医。对于敌人,兵家主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平时就要有备无患,“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将帅也才能被称为良将。良医本着治病如治寇的负责精神,因而能够高度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做到防徽杜渐,加强防范。

二是择医如用将。明朝椿澄说得好:“知其才智,以军付之,用将之道也;知其方技,以生付之,用医之道也。”(《诸氏遗书》)打仗要委派良将指挥,治病要选求良医诊治,道理是相通的。中国古代所谓良将必须“智信仁勇严”五德兼备,也就是说。必须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只有将才而无武德的将领只能称为“名将”而不能称为“良将”。同样,只有医术而乏医德的医生只能称为“名医”而不能称为“良医”。“良医”必须做到“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怖。广收方论,博通义理,明运气,晓阴阳,善诊切,精察视,辨真伪,分寒热,审标本,识轻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如能选择这样优秀的医生治病,何病不克,何疾不愈?

三是用药如用兵。兵凶战危,是一种关乎国家军民生死存亡的暴力行为。古代的医家看到,“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千金要方·食治》)这是从“兵”与“药”的特性上说明二者都具有“刚烈”的共同特点,因此用药要慎之又慎。古人还从用药之法“贵乎明变”着眼,看到灵活多变的共同点。“用哪些药,每种药用多少”直接关系着药效的好坏,也体现着医生水平的高低。用兵亦是如此。编组用兵是用兵的基本方法。编组无非是挑选军兵种并确定其比例关系,挑选是否得当、比例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决定战斗力生成的质量。但是,如何选兵、如何确定比例,虽从根本上取决于作战需求,但不同的指挥员往往有不同的取舍,作战效果也是大相径庭。徐春甫《古今医统》指出:“治病犹对垒。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用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这是医家以用兵来比喻用药。《白豪子兵 》指出:“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这是兵家以用药来比喻用兵。显而易见,“兵”与“医”即使不像徐大椿所认为的同源,但也的确是相通相用的。对症用药对药效的影响同样非常大。对症用药是用药的基本依据。“对症”首先要“知症”,即摸透病情。“知症”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中医望、闻、问、切的“经验法”,一种是西医仪器检查的“技术法”,但最科学的方法还是中西医结合,既重仪器检查,又靠经验判断。用兵亦是如此。因敌是用兵的基本依据。“因敌”首先要“知敌”,即摸透敌情。“知敌”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技术侦察,一种是经验判断,但在信息化条件下,“眼见不一定为实”,“知敌”最科学的方法是技术侦察与经验判断有机结合。同时,遵循适量用药的基本原则也是重要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量不足,药效达不到,病就治不好;而药剂过量,可能此病治愈,却引起其他不适。因此,用药特别强调“度”,其最高境界是既达到了治病目的,又使副作用降至最低。用兵亦是如此。适量用兵是用兵的基本原则。兵力不足,达不成作战目的;而用兵过度,则会增大损耗,带来战场上的被动。因此,用兵也特别强调“度”,其最高境界是“恰到好处”,即根据作战需要适量用兵、精确用兵,确保既能达成作战目的,又尽量减少附带损耗,有效提升作战效益。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关系的综述 篇6

摘要: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综观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最为深远。由于人们对人的哲学观点和认识论的不同,学习理论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关键词: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关系 前言: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而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广泛了解学习及人类的行为,因而教学设计必须要广泛了解学习及又类行为,以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历史上人们对学习理论的探讨源远流长。在古代,西方的学习理论和我国的学习理论内容都很丰富。而在18、19世纪以来,西方的学习理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二十世纪以来,学习理论更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人们开始通过实验探索学习现象和学习机制的原理,从而创立了各种学习理论。这些理论始终影响着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待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迁移等问题,成为教育理论发展和教学实践的科学依据,也为教学设计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内容: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1.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反应(S-R)”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他们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和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获取完成某些事情的能力,它强调要设计良好的环境和活动来促进这种能力的获取,也就是刺激信号。行为主义理论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就是强调外部的刺激和灌输,强调在相同的教学活动中,所有个体都要达到同一个教学目标。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1.1.2程序教学设计

程序教学设计是以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为基础而诞生的。当代行为主义的立言人斯金纳认为:一个有机体主要是通过在其环境中造成的变化来进行学习的。所以,他以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外界环境对有机体有什么刺激,有机体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强化反应,可以增强有机体的行为。

1.1.3程序教学的步骤

首先,确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其次,小步子呈现信息。将刺激物比如教材分成许多个小片段,依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一步步地呈现于学生的眼前。两个步子之间依次增加的困难是很小的。

再次,学生对刺激物做出积极的反应和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即时的反馈。假如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教师给予奖励或者表扬以示强化,鼓励学生有信心去解决下一个问题;假如答案是错误的,教师指出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解题,一直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问题。

1.2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模式上。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就是基于行为主义提出的,其中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肯普模型”。

该模型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要适当安排十个教学环节(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包括优先条件和限制条件);②选择课题与任务;③分析学习者特征;④分析学科内容;⑤阐明教学目标;⑥实施教学活动;⑦利用教学资源;⑧提供辅助性服务;⑨进行教学评价;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从“肯普模型”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教学环节是在教师主讲或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完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靠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教师来促进和实现“刺激一反应”联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

1.3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优点与局限:

优点:只强调知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来检查、控制学习效果。在许多技能性训练、作业操练、行为矫正中确实有明显的作用,对早期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的出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成起到了不可言喻的作用。

缺点: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否定意识,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的某些思想却与人们的日常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这一理论基础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往往忽视了人们认识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仅仅依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框架设计的课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程序教学理论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对帮助教师克服当时教学中缺乏的强化(反馈)。忽视学生个体特点等弊病起着积极的作用。程序教学理论同其它理论一样不可能没有缺点和局限性,它的主要问题是,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此外,这种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暴露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但它的积极反应。及时反馈等原则今天仍被计算机辅助教学所采用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2.1.1认知派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认知主义是在批评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型或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学习的结果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目的性、过去的经验、背景知识和智力水平等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

作为认知派学习理论的鼻祖,格式塔心理学家采用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猿猴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有机体的学习是通过神经系统的组织作用达到“顿悟”,从而建立与新情境相应的“完形”的过程。布鲁纳、奥苏贝尔大致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方式或途径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认知操作活动(主要是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思维活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奥苏贝尔则主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同化活动将材料纳入原来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2.1.2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加涅是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加涅早在60年代就是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的杰出人物,不过这个时期的加涅是倾向于行为主义的。自60年代末以来,加涅把认知理论整合于其教学设计理念中,成为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代表。加涅把学习看作是一个过程,每个学习过程都有开头和结尾,他认为学习行为不仅仅是外部环境作用于个体而实现的,个体获得学习还有复杂的内部心理过程在起作用。因此,获得学习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外部输入的刺激做出反应,而是“发生一系列有序的信息转换或加工”的过程,主张学习的获得依赖于外部条件的刺激作用和内部心理过程对这个刺激的加工过程两者的相互作用。

加涅的基于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有不同的学习结果,也有不同的学习条件;对掌握不同的学习结果而言,有不同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和促进学者内部条件。根据这个思想核心进行的教学设计为智能教学设计。这个教学设计包括一系列的过程,具体如下: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教学起点行为和特征、拟定业绩目标、编制标准参照测验项目、提出教学策略、开发和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

2.2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

加涅吸收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折衷观点“联结一认知”理论。但是,加涅没有提出与其理论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模型。体现加涅“联结一认知”思想的教学设计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是“史密斯一里根模型”。

该模型吸取了加涅的观点,是在以行为主义为理论依据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考虑了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联结一认知”的基本思想。在该模型中,首先加入了学习者特征分析,强调教学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其次明确的指出应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并把重点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强调教学内容的组织和传递策略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这充分体现了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

2.3认知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深入到了内部的思维活动,强调内部的认知倾向和认知结构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作用。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在人的智慧性学习中,学习活动的产生是由认识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不是单纯由环境刺激决定的。强调在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从而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原理性作用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不足:加涅的教学设计思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毫无疑问的作用,但是由于他的联结一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是对人脑内部认知过程的一种间接研究,连他自己也认为“对如何发展学习者内部认知图式的解释不力”。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3.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是以原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在真实的学习环境,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从而对新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消化、吸收新知识,能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表达所学的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有赖于创设能提供真实情景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不仅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和师资设备等硬资源,而且为学生提供真实社会活动、社会协作等软资源,由硬资源和软资源中的各个因素组成的融合体。其中软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核心部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借助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协作和会话等方式,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3.1.2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

·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这些思想和学习策略,为构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也被称为第三代教学设计(ID3)。第三代教学设计在看待知识、学习者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对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提出了挑战。其中ID3教学设计模型有美国MissouriColumbia大学著名教授D.H.Jonassen(戴维H.乔纳森)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模型(简称CLE模型)

CLE模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认为学生的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学习和认知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主要内容为设计问题、相关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工具、社会背景支持6个方面.根据其内容分为6个教学环节:确定学习主题、创设教学情境、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和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此模型为教学设计中学习环境设计提供了模块化、逐级设计的思想,对学习环境设计的要素给出了描述。

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行为主义以客观主义为基础,认为学习就是把外在的、客观的内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学习者是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的,每个人的经验世界都是自己的头脑创建的,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就不同(即原有知识基础不同),于是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迥异的。

缺点:受学习者自己的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的限制;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过于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知识的客观性;过于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即个体知识再生产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的个别性,而否认其本质上的共同性;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境性、非结构性,完全否认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

4.三种学习理论的关系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并存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替代的关系,各自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概括说来,在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时,影响指导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环境的丰富性。它们构成一个三维坐标,三维坐标与学习理论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其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群体。总体说来,学习任务复杂性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加强,学习环境的逐渐丰富,最适合的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逐渐转化。

行为主义能够有效提高那些仅需简单认知加工的任务(如规则记忆、基本事物的关联、匹配区分等)。对于客观事实的介绍,比如概念的形成、事实的获取等,采用行为主义方法是比较适合的。基于行为主义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和学习环境的丰富程度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一般的学习者在普通的教室就可以实施。

认知主义比较适合用于教授问题解决技术,也就是给定一些事实和规则,解决一些新情景中的一些问题。它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进行较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如归类、规则的推导、程序的建立等等。这种任务的学习需要带有很强的认知色彩的学习策略,如语义组织、模拟推导、精细加工等等。

而对建构主义来说,它最适合于一些非良构领域(以相互联系为基础的知识)的复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它要求学习者要有很强的认知技能及自我控制能力。对于一些需要很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如复杂的问题解决、认知策略的选择与调控等,则需要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策略,如情景学习、认知学徒制、社会协商等。

三种教学设计学习理论的关系,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有一定重复的。对于同一类型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理论的学习方法。教学设计者的任务就是要在给定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下,选择一种主要的学习理论,设计出最适合的学习策略。

5.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关于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有两种典型看法:相互作用论和推衍论。相互作用论是指,学习理论的进展会影响教学理论的形成,同样,教学理论的发展也会影响学习理论的研究。例如,阿特金森认为,教学理论的发展要阐述学习过程,因为在对学习有较深刻理解之前,是不可能制定真正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如果以为一种完善的学习理论是形成教学理论的先决条件的话,那他在教学理论方面将不会有任何进展。

推衍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理论可以作为派生教学理论的基本来源。例如,布鲁纳认为,“教学理论必须考虑学习与发展这两个方面,必须同那些他所赞同的学习理论和发展理论相一致”。在他看来,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而教学理论是处方的和规定性的。言下之意,教学理论是学习理论的进一步推衍。在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学习理论对它的影响,也可以看到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理论是由某种特定的学习理论直接推导出来的。

总结:

随着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融合,其相应的教学设计思想也日趋丰富,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尽管三种学习理论各有所长,但也亦各有所短,学习理论本身并非是一个成熟的理论,它的许多结论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得到的。因此,教学设计作为一门联结教学实践的应用性学科,不可能找到一个成熟的、包罗万象的学习规律作为惟一的理论依据,除了对不同学习理论作科学分析、选择外,还必须从别的学科领域中汲取营养。另外,我国现有的教学设计理论大多是由西方国家资料翻译、介绍而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产生了水土不服等问题,因此我国教学设计理论以后的研究必须要与我们国家的国情相结合,与我国教育当前的实际相结合,提出能够适合我国教育的、真正能解决我国教育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篇7

在国家的不断推动和教育界的不懈努力下,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从最早的课堂实践性学习活动, 如简单的课内讨论、演讲比赛、辩论赛等, 发展到今天, 已经具有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形式, 如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参观实践基地、“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同时, 有越来越多的校内部门, 如团委、学生处、各系部等加入到这样的实践教学中来。

内容、形式和管理上的不断总结创新, 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教学载体, 而是在独立特征的基础上更加接近于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我们有必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 澄清认识, 掌握规律, 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统一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从最初提出到今天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平行存在, 越来越表现出独立性, 自成体系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 我们应看到, 作为共同提出的一对范畴, 二者首先是统一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的学科, 严谨认真、具有逻辑性的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必须要以理论教学为指导, 在目标、内容、环节设置上保证不脱离整体大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发展, 是实践教学的理论载体。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实现和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 用来印证理论教学的正确性并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把居于被动受众地位的学生转变为活动主体, 将理论思考加以深化和升华, 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 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活动反过来可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在育人功能上相互配合, 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 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独立性特征

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大量案例都是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 以主题形式开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得比较好的案例, 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研究、资料搜集、数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对策、实施、效果考核的程序作为项目开展起来, 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虽然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为依托, 但从某些方面看, 它已超越了一般理论知识体系, 实现了与其他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 在教学目的、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 教学目的方面的不同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但在具体教学目的上又存在不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提出不仅仅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 而且是从整个高等教育的角度。因此, 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教学目的直接迁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活动, 其教学目的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实践本身即是教学目的, 具体的教学目的仅仅是过程的外化表现。在对不同的院校进行调查中, 我们发现, 各高校均制定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 不一而同, 但总体来说, 是院校综合社会相关情况制定出来的, 体现了过程和目的的一致性。

(二) 教学规律方面的不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强调对既定知识的正确反映, 在教学中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结构, 要求以科学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为基本内容,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坚定信仰、加强修养、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包含多个层次的立体教学, 一般课上和课下实践活动简单、普遍、易行, 能够经常性开展, 通过一些特殊案例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世界的问题、现象或事件等进行探索, 对热点时事形成正确认识;校外项目实施过程往往真实、复杂, 强调过程研究和知识的分析应用, 学生主动获取直接经验, 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修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主要强调间接经验的获得, 步骤简单直接, 而实践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存在着更多的环节和因素, 已明显具有了不同的教学实施规律。

(三) 教学内容的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在内容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 主要是进行国家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在教学中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 但多是用作支持理论、辅助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同时, 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实施过程更具体, 环境更真实, 各类影响因素更多, 使得其覆盖的学科范围也更加广泛, 延伸到诸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 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学习过程。虽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其他科目知识的学习没有列在教学目的中, 但究其实施过程来看却是必需的, 没有这些科目知识和能力的支撑, 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实践教学项目。这也就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自发地扩大, 而不仅仅是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复制。

(四) 教学方法的差异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学习。为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要在学生意识领域镌刻上理论知识内容, 虽然是间接知识的掌握, 但要求越直接、越迅捷越好, 其内容也要求越正确越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过程性教学, 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目的, 这就使得实践教学项目不是直达目的的, 而是要通过摸索、探究, 要在很多的偶然、不可控因素中发展。过程不确定, 结果多元化, 学生在实践项目中既要研究归纳, 又要进行演绎, 是一种研究型学习, 同时也是建构主义学习, 能够推动和开放学生的思维。即便是在最简单的课上讨论实践中, 为了强化过程学习, 也可以故意制造弯路来加强其过程性, 实现能力训练的目标, 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五) 评价的区别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多以试卷问答作为成绩考核形式和学生水平评定依据。在考核中, 不仅仅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会通过时事问题、材料分析题目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但是, 这些题目的滞后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更多反映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对社会的了解, 而不是学生的分析能力。由于题目没有真实环境, 也难以体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非确定性、答案的多元性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偶然、变化、分歧或错误的发生, 使得考核能够更准确地展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但这种考核也变得更加艰难, 更多的主观判断会直接影响到客观公正性, 对教师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也内在地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人”的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面向真实社会的教学。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展现出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独立性特征, 在研究这些新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 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统一的基础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越来越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淑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5) .

[2]陈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07.

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篇8

【关键词】翻译 理论 实践 结合方式

前言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之所以能长时间的争论下去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这个争论从一开始就陷入到了翻译理论的使用性这样的思想误区当中。正是因为一开始就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因此当前阶段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分析和思考,从而引导我们走出误区,重新认识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下面将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翻译理论的职能

理论指的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下经过了多次的实践所形成的系统化理性认识。科学的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所展现出的正确反映。因此,可以说理论有着认知的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认知,帮助人们正确的看待客观事物,并对其实践产生指导和影响。现代翻译理论的跨学科特征正好说明了翻译当中的理性思考,同时还能对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面对当前社会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只依靠单纯的经验和知识来进行翻译现在显然是不足的。从这样的现状中可以看出翻译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技巧型活动,而是在当中涉及到了更多的交往性的内容。如果说经验重视的是表象结构,那么理论重视的而是更深层次的结构。理论和经验之间虽然有着一定的互补作用,但相互之间却不能完全的替代。理论的基础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分析,从事实当中所形成的客观性规律。理论的更深层次探索就是为了找到内部的真正含义,从而做出正确的翻译,并将其内涵进行另一种语言的转述。此外,理论的作用能让人类对一些文化活动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更加深入的理解,以便于能让翻译学科更好的得到发展。人类的知识总是在不断的总结中前进的,我们所出的时代和语境也在时刻的发生着变化,对此还需要从生活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从而促使理论的适用性能得到提升。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当前阶段我们所说的翻译理论主要指的是通过翻译实践活动经验所总结形成的理论内容,主要用来对翻译作品进行检验和评估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对实践产生指导性的作用。由于翻译理论是从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当中所形成的,因此理论也可以反过来用于指导翻译作品,并且二者直接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目的。通过多译本的好与坏分析和评价来探求当中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对促进翻译实践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将促进翻译理论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但由于翻译理论本身包含着一定的概括性,因此适用的范围也就比较大。翻译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巧型文字翻译,更重要的是当中包含来说社交和跨文化的语言交流,因此其复杂性也有所提升。翻译在当前也逐渐受到了世界的重视,不只是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更是一种在政治行为和文化交流的行为。

从理论角度上来讲,理论本身的精神是追求真理,直逼问题的核心,而经验则是相对狭隘的通过个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评价经验来进行翻译,那么就会促使译文原本的内容内涵简单化,甚至会产生扭曲的问题。在英语当中经验包含中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经历,另外一种则是经验。虽然经历与实践之间是十分亲密的,实践是做了某些事情,而经历这是经过了某些事情,虽然当中都是做过一些事情但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可以说实践更重要的是个人意识,而经历也有可能并不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意识,或许是听到或者看到其他人所发生的。从经验的角度上来看,经验本身就来自于不断的时间,同时人们又要将这种实践转化到相似的实践当中去,促使实践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但在理论当中一定要有着规范性,这样才能促使理论和实践之间得到协调。

从上述内容当中可以看出,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问题。大凡理论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一般不如经验直观性强,同时也实践之间的关系也不够密切对于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快速的提出方案进行解决,因此起到的指导性并不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翻译理论并没有给实践起到帮助和指导的作用,甚至导致翻译实践无从适应,但其真实存在的重要性是不可以抹杀的。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方式

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该怎样的进行结合,这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当中的重要争论问题。翻译的实践发展势必需要理论性的知识和内容来做出基础性的指导,因此翻译教学中应当接受理论性知识的存在,并将人们长时间所积累的经验和实践内容转化为理论从而促使翻译教学能得到长久的发展。作为翻译教师应当向学生指出的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绝不仅仅是指导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是相互结合的,二者之间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

要现实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是个过程复杂艰难的任务。笔者认为,必须编制一部有机结合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以此来当作基础。我国当前教育部审定的《英汉翻译教程》中,只涉及了极少的翻译理论知识,大部分讲的都是翻译的实际技巧,而且这些技巧许多都是缺乏理论支撑的。因此各个学校不实用这本书当作教材,是情理之中的。所以,我们急需一本科学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翻译教材,以此来满足学校的实际需求。但是想要编制这样一本教材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可靠的翻译理论作为依托,这更是困难重重的事。但是英国学者纽马克的《翻译教科书》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翻译教学道路。纽马克和奈达是当代的接触翻译家。他们是精通多国语言,并且具有长期的翻译经验,他们通过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渐渐的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们的理论观点既有相互补充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奈达抛出“等效”的论点,纽马克立即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乃达便立即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而纽马克提出的“意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论点都被翻译界广为赞扬,属于卓越的贡献。他们这种坚毅的探索精神和端正的学者态度,都是值得我们赞扬的。其中纽马克的《翻译教科书》就是他十年来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的结晶。

我们认为在翻译的理论教学当中应当尽量的以汉学教育为主,以西方教学为辅,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起我国的一些翻译名家的重要成果讨论和应用,当然所谓的名家也会出现一定的理论矛盾之处,这些还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更加深层次的领悟和感受,对于一些国外的翻译学家的重要理论成果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介绍和讲解,但不能照搬照抄。翻译理论必须要根植于中华文化当中,这样所翻译出的译文才能真正的展现出文化当中的内涵和深意。

翻译的研究不论从理论上入手还是从实践上入手都不是很重要,重要是要让二者之间真正的进行结合,从而达到二者和谐的关系。简而言之,理论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翻译问题,而是由于语言和翻译时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因此在语言的翻译上会出现一些共性的内容,这些是不能依靠纯理论而进行展示的。从上述内容中进行总结可以看出,翻译理论是从翻译实践中逐渐概括而形成的,是一种对翻译活动的全面和系统化的认识。任何的翻译活动都能将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结合,结合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和规范、实践对于理论上所产生的启发等等。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四、结语

翻译在当前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边缘性的学科,当中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同时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也十分的复杂。在进行翻译教学和日后的翻译工作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将周边学科和相关的内容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促使翻译内容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延展,而不是简单的语言技巧翻译。我国长时间以来都以国外的翻译作为基础,但却并没有真正的他认识到实践所起到的作用,对此还需要不断的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翻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雅楠.基于翻译理论的英语教学实践——评《专用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5(08):77-80.

[2]邓江雪.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学习月刊,2012(10):62-64.

[3]廖七一.MTI中的翻译理论教学[J].中国翻译,2011(03):45-48.

[4]余继英,郭建中.美学理念——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简评《翻译美学》[J].中国翻译,2011(04):12-16.

[5]曹明伦.从教学视角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2):110-115.

上一篇:酒类国际代理合同下一篇:厂商服务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