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学理论的应用(推荐8篇)

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篇1

090503129朱佳卫

1.市场失灵理论

(1)概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理论上的假设前提条件过于苛刻,现实中是不可能全部满足的。由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和在公共物品领域,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无法实现效率—帕累托最优,出现了市场失灵。即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

(2)在经济法中的应用:

①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即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或阶段,对经济进行监管和协调。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要求了也决定了我们的经济法需要有国家的适度干预在其中。

②市场失灵理论是经济法存在与功能的理论依据之一。市场失灵是经济法存在的基础。弥补市场失灵也是经济法的重要功能之一。

2.政府失灵理论

(1)理论概述: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或由于对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

(2)在经济法中的应用:

①政府失灵理论是经济法存在和功能的依据。经济法的功能之一就是控制市场失灵。政府的无效干预,不能弥补市场失灵,而征服的过度干预,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此外政府干预易引起低效、易引发高昂的组织成本,易引发决策的失误。

②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而政府干预就需要用法律规范政府干预行为。通过经济立法来弥补市场失灵,控制政府失灵。

3.“理性人”假设

(1)理论概述:“理性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 既不会感情用事, 也不会盲从, 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 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 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如消费者追求的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2)在经济法中的应用:

①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制度都是建立于“经济理性人”的假设之上。

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篇2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业内人士普遍赞同“理论经济学是基础, 应用经济学是具体运用与实践”的论断。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阶段在我国这一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来进行探讨。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又亟需进一步考量, 深入研究, 用来适应我国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指导解决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相关问题。

1 重应用、轻理论的现状

当前, 在我国的经济学术界, 重视应用经济学、忽视理论研究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现状在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都有体现。

1.1 出版界的片面倾向

当前, 在各类经济刊物和经济学论著的收编、刊印、发行工作过程中, 在目前来看, 应用经济学的成果比之于理论经济学更加受欢迎。其论文和刊物更易于发表和发行。但是相比较而言, 很多出版社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并不是太“感冒”。一般来说, 其对投稿作者的态度也十分冷淡。甚至很多的出版社更是颁布了许多硬性的条例和规则, 一般要求理论性学术专著的作者在出版时提交相应的资助金。并且在很多时候, 资助金额的额度非常之高。这就导致理论经济学研究者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学术成果难以发表和公诸于世。即便发表出来也是困难重重, 销路不畅。这些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流失, 对于经济学整体发展来讲极为不利。与理论研究的尴尬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则大受欢迎。很多表面上“求真务实”、“贴近实践”的“学术成果”, 其实是短时间内粗制滥造得来的, 毫无研究学习价值可言。但却受到了出版社、经济刊物编辑社的欢迎, 得以鱼目混珠、迅速发表, 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

当前的理论经济学研究普遍缺少专门的经费来源或资助, 理论型学者除非有了重大研究成果, 否则, 一些比较小的研究成就发表的性价比就不高。有的发表后得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不及赞助费来的多。所以, 很多毕生从事理论经济研究的老专家、老学者成就不高, 研究成果也很少为人知晓。相比较之下, 从事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的年轻学者, 由于学科的影响, 往往硕果累累, 平步青云。这在当前的经济学术界中屡见不鲜。如此鲜明的反差, 让人们在感叹年轻一代思维活跃, 大胆创新的同时, 也不禁思考, 理论经济学难道真的没有成果可以发扬吗?答案必然是有, 只是当前的社会倾向性导致了这种畸形发展方式的产生。

1.2 理论学术研究不受重视

在当前经济研究学术界, 应用经济学倍受重视。这与当前社会飞速发展, 经济进步而精神文化相对不健全有关。众多学者急功近利, 追求经济效益和名誉, 热衷于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尤其是在各种经济实务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 往往人才济济。很多学者挤破头皮也要加入到应用经济学研究的队伍中。这一风气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学界日益严重, 甚至已经影响了一大批有志于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年轻人的专业选择。相反, 相关的理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冷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年轻学者渐渐向应用经济学或经济实务问题方向上集中, 导致了理论经济学基础研究人才短缺。更有甚者, 原来从事理论经济学的研究, 已经对研究方向轻车熟路的学者、专家纷纷改行。进入到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尽管他们并不擅长这一方面的研究, 但仍然硬着头皮赶上来, 以期获得学术成就和认同。这样一来, 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更加停滞不前。从长远上也影响了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水平。

1.3 教育界重视应用经济学教育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育工作中, 应用经济学普遍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 而理论经济学无人问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从报考专业人数和志愿填报上看, 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二者差异悬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财经院校迎来招生火热季。金融、会计、证券期货、对外贸易等专业行情火爆, 分数线年年创新高。这些专业实际上都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注重实务性。其就业前景、薪酬水平也高于理论经济学研究。相比之下, 金融分析、经济学基础等相对偏向于理论经济学的专业则无人问津。这在研究生招生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很多报考研究生的同学, 宁愿选择应用研究中的一个差专业、水平一般的导师, 也不愿意选择理论经济学中的好专业或者“大老板”。

另一方面,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两门学科中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多数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持厌烦的情绪, 相比对应用经济学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反而有着更强的兴趣。所以, 对理论经济学课程, 大多学生通常只是消极地应付考勤或者考试。很少有同学去认真学习、钻研和探究其根本。在学生兴趣的导向下, 很多院校为谋求学生的满意, 调整了课程的设置。将理论经济学课程时间减少, 补充应用经济学课程的时间。企图以此满足学生的要求,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显然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没有了理论经济学知识的辅佐, 学生们难以在应用经济学上深入研究探讨, 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片面倾向的原因

对于应用经济学一边倒的倾向性必然造成经济学的畸形发展。不仅严重阻碍理论经济学的正常发展, 也会导致应用经济学的长远发展受到限制。其重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2.1 市场经济的冲击

客观上讲, 市场对人们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当前, 理论基础研究收益少, 见效慢, 而应用经济学却恰恰相反。无论是研究人员、学校, 还是学生, 都意识到应用经济学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巨大潜力。因而对应用经济学的偏好体现在从学校到个人的各个层面上。甚至学校的研究基金的分配上也向应用经济学研究倾斜。在出版社和经济刊物编辑社方面, 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和市场效应, 忽视其在经济学学术研究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种种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资源向应用经济学方向倾斜, 必然导致理论经济学发展缓慢、缺乏动力。这也是应用经济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2.2 观念、认识落后

对于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 当前的学者、专家、管理者、企业家普遍缺乏全面认识。这是当前两大学科之间不平衡问题的主观原因。这一点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决定作用。片面的认识直接导致人们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应用经济学而轻视理论经济学。这一点与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有着很大关系。因此, 全面认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关系, 革新理念上的不足, 是克服当前经济学发展片面倾向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内容, 在目前的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出, 理论来源于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但是很多人认为, 理论经济学只有学术价值。应用经济学才具有实际价值, 才是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重要武器。有应用经济学为指导, 不需要理论经济学也能够很好地实现企业管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但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明确表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具有其必然规律, 有其内在的客观意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都能够找到基础理论上的依据。只有对这一理论有了充分认识, 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出现。所以, 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能够为应用经济学提供前进的动力, 为经济现象和变化找寻理论价值和依据。

举个例子来说, “管理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门类的新兴学科,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典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 它是微观经济学在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理论指导。而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 其产生和发展已经有了近三百年的历史。这段历史为管理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 应用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完善, 必须以理论经济学为指导。经济实务的产生和发展更是与理论经济学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所以, 当前我国在经济学研究中现存的重实务、轻理论的片面化思想, 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本末倒置的落后观念, 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另一方面, 从社会的根源上来讲, 这也体现出了急功近利思想在经济学学术研究、发展中的蔓延甚至是泛滥。

4 解决经济学畸形发展问题的策略

4.1 改变学术界观念和现状

当前学术界对应用经济学研究倾向性严重。要想基础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平衡发展, 必须要从观念上改变、扭转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研究形势。通过研究基金、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 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注入更多的动力, 为理论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促使学术工作者更多地投入到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上来。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术研究上的片面思想, 为两大学科平衡发展提供保证。

4.2 革新经济学教育观念

从学校到教师, 再到学生, 都必须在观念上明确地认识到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深刻体会应用经济学根植于理论、理论经济学体现于应用经济学运用的本质特征。坚定学习基础经济学理论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基础经济学, 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积极主动地钻研以提高理论水平, 彻底改变其消极对待、应付考试的态度。

4.3 创新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采用传统的满堂灌输的教学手段, 理论经济学的课堂难免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理论教学不能指望通过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经济教学过程中, 应当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讨论, 达到启发思路、拓宽视野的作用。同时, 应当鼓励学生写作, 不管是学习心得、感悟, 还是评论甚至文章, 都应当鼓励学生多创作。教师应当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起到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平衡理论经济学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学习之间的精力和时间, 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的学习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经济学的学习, 又能够为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锻炼的机会。

4.4 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并不是要将基础理论教育与应用经济学实践教育分割开来。所谓的基础理论决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纯理论, 而是与经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密不可分的理论。做到所学有所用, 不能学而无用。那样的培养方式也是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必须能够服务于经济实践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 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经济学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结合实际学习理论, 联系理论进行实践, 才能对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实践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正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5 结语

理论经济学是各种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应用经济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没有扎实的理论经济学的基础, 对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了基础经济学的指导和基础, 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无法实现。在当前重应用、轻理论的形势下, 必须大力加强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力度, 保持经济学平衡发展,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继祥.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辨析[J].江汉论坛, 2000 (05) .

[2]余斌.“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8) .

[3]程恩富, 王朝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J].教学与研究, 2010 (02) .

[4]刘汉林.从经济学的分类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4) .

[5]于立.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J].改革, 2011 (04) .

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篇3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关系

引言

很多学者认为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关系就是理论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基础,而今应用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具体实践和应用。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现在普遍存在着轻理论以及重实务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受到了较大的局限。必须要认真的梳理清楚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相适应,并且能够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

1.我国轻理论以及重应用的经济学研究现状

1.1出版界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片面倾向

目前出版界普遍的认为,相对于理论经济学而言应用经济学的成果更加受欢迎,因此现在很容易发表和发行关于应用经济学的刊物或者论文。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出版社并没有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具有太大的兴趣,而且往往会冷淡理论经济学的投稿作者。甚至还有一些出版社将一些硬性的规则和条例颁布了出来,要求作者如果要出版理论性学术专著必须要对相应的资助金进行提交,而且资助金额均有非常高的额度,这样就导致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很难发表出来,造成了这一类高水平学术著作的严重流失,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了经济学的整体发展。

1.2不受重视的理论学术研究

在应用经济学在我国的经济研究学术界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这样就导致很多学者急功近利,对经济利益和名誉进行片面的追求,特别是在研究和解决各种经济实务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的人才,很多学者不惜运用各种手段从而能够在应用经济学的研究队伍中加入进去。而现在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却变得越来越冷门,由于经济实务问题以及应用经济学方面集中了大量的年轻的学者,因此造成理论经济学研究严重的缺乏人才[1]。

2.导致经济学研究出现片面倾向的主要原因

市场从客观上调控的人们对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追求的行为,现在理论基础研究具有见效慢以及收益少的特点,而应用经济学则恰恰相反,因此不管是学校研究人员还是学生都对应用经济学在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具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使得应用经济学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的研究基金大量的倾斜于应用经济学,而经济刊物编辑社和出版社也对市场效应和经济利益进行片面追求,从而忽视了自身应该在学术研究中需要承担的各种责任。总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应用经济学占有了大量的资源和人才,最终造成理论经济学严重的缺乏发展的动力[2]。

3.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本质上来讲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就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告诉我们,实践是理论的来源,而理论又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然而现在在很多人看来理论经济学只是具有学术价值,真正具有实际价值的是应用经济学,只有应用经济学才能够将各种经济问题很好的解决掉,哪怕不需要理论经济学,只需要有应用经济学就能够对企业进行很好的管理,并且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其规律具有不可替代的客观意义,只有具备基础理论上的支持,才能够真正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理论,才能够将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的找出来,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最终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因此,只有大力的发展理论经济学才能够将前进的动力提供给应用经济学,并且能够将各种经济变化和现象的理论依据和价值找出来。

总之,要想真正的对应用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首先必须要将理论经济学作为指导。而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和进步也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从本质上来讲现有的片面化的重实务、轻理论的的思想属于一种本末倒置的落后观念[3]。

3.对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片面发展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有效对策

3.1促进学术界研究现状和观念的积极转变

现在我国的学术界过于倾向于对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要想保证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实践平衡发展,首先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术界在经济学方面研究现状和观念的积极转变,并且将当前轻理论以及重应用的研究误区扭转过来。积极采用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以及研究基金的投入措施从而将更多的动力提供给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将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提供给理论研究者,这样才能够使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中集中更多的学术工作者,使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片面现象得以根本解决,并且充分的保证两大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

3.2对经济学教育观念进行积极的革新

不管是学校也好还是教师学生也好都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应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具有缺一不可一击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要深刻的了解理论经济学指导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植根于理论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并且要积极地鼓励教师和学生展开对基础经济學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理论经济学的学习中自觉地参与进来,并且致力于自身学习和实践基础理论的不断加强,对理论经济学进行积极主动的钻研。

3.3对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进行创新

教师在对理论经济学进行讲授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避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样很容易导致课堂学习变得十分乏味和枯燥,很难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具体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必须要鼓励学生多交流、多思考以及多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拓宽学生视野以及启发学生思路的作用,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积极的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在学习应用经济学以及理论经济学的时间和精力得到有效的平衡,最终能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4]。

3.4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对理论经济学的重要性进行强调,并不是要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分割开来,如果完全脱离实际的纯理论也并不具备对实践进行指导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密切地结合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才能够保证理论经济学研究的长远进步。在对经济学人才定向培养的时候也要注意到使经济学研究人才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地结合经济学实践以及基础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相关的理论,并且能够更加有效的认识经济实践活动,最终能够使经济研究者能够对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运用,从而将经济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解决掉。

4.结语

各种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就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由于理论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具备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如果只是对应用经济学进行研究,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经济学基础,那么其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应用经济学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作为基础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余斌.“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08).

[2]程恩富,王朝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J].教学与研究,2012(02).

[3]刘汉林.从经济学的分类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4]于立.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J].改革,2011(04).

[5]王玉.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篇4

产业集聚理论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应用分析

产业集聚是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已成为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产业成长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聚的本质是外部经济,这一外部经济的主要来源有劳动市场的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产业集聚可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扩散,形成创业空间集聚的正反馈效应,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我国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差、总量小、比重低,空间上的分散配置存在着私人供给的公共产品溢出效应损失,服务产品需求的市场外效应损失,信息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损失.改变这一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重点地区实现产业集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水平.

作 者:魏红江 Wei Hongjing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石家庄,050051 刊 名: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COLLEGE 年,卷(期):2004 “”(3) 分类号:F035.2 关键词:产业集聚理论   中西部地区   民营经济发展   应用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评析 篇5

作者:李树

一、行为经济学及其形成动因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与20世纪80年代初走红的理性预期学派一样,行为经济学大量采用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的方法,对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它以现实为基础构造理论,从而摆脱了传统理论以抽象的假设并且常常是脱离实际的假设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束缚,给经济学研究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行为经济学认为,主流经济学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种呆滞的假设基础上,即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其实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导引的成分。人类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表明,利他主义、社会意识、公正追求等品质和观念也是广泛存在的,否则无法解释当代志愿者、环保运动等社会现象,无法解释许多超额奉献和献身精神,无法解释人类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非物质动机”或“非经济动机”。人本身就不是那么“理性”的,经济活动因此也不是那么“理性”的。例如,股票市场并不是对公司的现实,而是对投资者的情绪作出反应,而人的“表象”思维、心理定势、环境影响往往导致并不理性的错误。行为经济学家们认为,事实上,从李嘉图、马克思到凯恩斯,几乎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都把复杂的心理学纳入自己的思维之中。

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可以追溯到斯密的古典经济理论。斯密曾运用这种方法分析“经济人”的行为,但却简单地把个人的经济行为理解为赚钱或谋利。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政府只需调整税收和财政政策,就可以稳定经济、结束衰退,但却制造出一个新的名词:滞涨(stagflation)。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货币主义者的断言,还是理性预期学派,或是后凯恩斯主义都有一套时髦的理论,但现实的试验结果也未能如愿以偿。即使是供给学派以拉弗曲线(Laffer Curve)为依据预言,降低税率就能消除赤字,但这一预言还是落空了。

为什么传统主流经济学会面临如此困境呢?其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对人类行为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对人类行为的简单化、机械化、空壳化的定位。传统经济学究经济问题时,往往把人的行为看作是机械的,或者只是着眼于对资本、资源、市场、价格、利息和失业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而忽视对经济现象中人的行为及其心理作用的研究。著名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尼曼(D.kahneman)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韦尔斯基(A.Tversky)教授强调指出,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且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本能、偏见、歧视和嫉妒等

(M.Levinson,1985)。但这些因素在传统经济学中被有意无意地抽象掉了,因此现实中存在许多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反常”现象,同时经济预测也常常出现较大误差。在此种情况下,经济学家们为了使理论更好地符合现实,只得另辟蹊径。一批西方经济学家把研究视角投向经济现象背后,试图发现牵动经济现象的活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于是,以心理分析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行为经济理论便脱颖而出。

实际上,行为经济学的异军突起并非偶然。在传统经济学思想里,行为分析就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新古典经济学中“效用”概念,就是一个心理与行为科学术语;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之基石的“三大心理定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倾向递减、灵活偏好)就是纯粹的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范畴。李斯

(A.Rees,1968)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求物质满足需要及欲望的社会科学。”罗宾斯(L.Robbins,1962)认为:“经济学把人类行为纳入目标与具备多种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关系中加以研究。”马歇尔(A.Marshall,1962)指出:“关于欲望的研究,人们可以从行为的研究中得到许多借鉴。”斯蒂格勒

(E.J.stigler,1987)也强调,经济学“分析的主要因素是人,是那些反过来受到我们分析的实践和政策影响的人。”在这种思想认识下,又正值传统经济学困难重重,行为分析以空前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学者,使得行为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发展。[pagesplitxx]

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行为,所谓经济行为,在经济学家看来应该是“指人在两种稀有资源之间进行决策和选择以达到满意利用的决策行为和选择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定义略显狭窄。尽管行为经济学家承认“确定人的行为的一般原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要理解和预见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经济过程”,研究兴趣在特定经济行为,即特定条件下具体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

1、消费行为。传统经济学提出“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同等收入条件下,人们将支出相同比例的收入,收入一旦确定,就可以对消费总量作出精确预测。行为经济学认为,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消费支出不但受收入量的制约,而且还是消费意愿的函数,受消费动机、消费态度的影响。比如,在心情愉快时,人的行为活动就要积极一些,能动性就要强一些,其消费动机也就增强。其实,“积极情绪对人的活动有增力的作用,消极情绪对人的情绪有减力作用”这是行为科学规律,心理学教科书上已经描述得很清楚。因此,只要是人的消费不是受预算的硬约束,那么消费行为就应受消费动机和消费态度的影响。行为经济学立足于行为科学来解释消费行为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

2、广告行为。广告的目的在于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控制消费意向,促进消费。行为经济学目前主要研究改变消费态度是情感、认知二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目前,广告业界把理性广告与情感广告结合起来的广告行为,把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结合起来的广告策略,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应用的具体表现。

3、企业家行为。目前研究重点是决策行为。传统经济学把企业家视为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提出“以最小耗费获得最大价值”的决策原则。行为经济学则采纳了西蒙(H.A.Simon)的“有限理性”的思想,认为企业家活动的现实行为环境特点是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竞争性,不可能获得最大价值、最小耗费的信息,只能在有限信息基础上寻求价值与耗费的最大差距,即寻求满意决策。

4、投资行为。投资行为属于风险性行为,无论企业或个人心理上都倾向于回避风险、追逐稳定,只有在选择的货币期望值大到足以弥补风险代价,或结局直接危险或损害企业或个人利益这两种情况下,冒险行为才可能发生。对此的研究涉及到投资动机与行为偏好。不同投资动机推动下的投资行为,其具体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行为偏好在投资中主要表现为对风险的态度,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行为偏好,而且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偏好往往都是不相同的或者有差异的。由此,可以分为风险爱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性,这三种投资者的具体投资行为操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投资既是利润的函数,又是经济心理的函数。

5、储蓄行为。传统经济学认为,储蓄量在经济繁荣、收入提高时增加,经济萧条、收入降低时减少。Katona等人发现,储蓄动机在低收入、经济萧条时期更强,经济繁荣时人们反而倾向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旅游、度假和满足其他享乐性需要,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他们发现,持币量与储蓄量之间缺乏绝对的正相关联系,并非储蓄能力越强,储蓄数量一定就越多,对储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除持币量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行为及心理因素,即:(1)储蓄动机。研究表明,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具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老年人比青年人具有更强烈的储蓄动机。(2)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理解与预期。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储蓄动机一般高于经济繁荣时期,因为萧条的经济通常带来普遍的社会恐慌,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人们急切需要一个能够帮助自己抵御风险、渡过难关的经济缓冲器——一笔足够保障当时及今后一段时期基本生活需要的储蓄金。而经济繁荣时期通常乐观主义情绪占上风,各种欲望喷涌而出乃至极度膨胀,更多的资金被转向用于满足物质、文化与享乐的需要,储蓄量则相对减少。

6、税收行为。传统经济学通常认为,税收与消费是一对矛盾,削减税收势必会带来消费量增加,增加税收则必然导致消费量减少;且二者呈等量变化,即税收增加的量就是消费减少的量。卡托纳等人在研究了社会纳税心理后发现,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形,即在增税情况下,人们减少储蓄维持消费,原生活水平不变;减税情况下,则增加储蓄,节制消费,原生活水平依然不变。税收无论是增是减,人的自主调节使消费不受影响。他们认为,税收变化最终带来的是刺激消费还是遏制消费取决于消费者的经济心理因素,其核心因素是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人们对政府税收政策的态度、评价和预期:肯定还是否定,积极还是消极,乐观还是悲观,不同的心理会导致对税收变化的不同反应。

7、通货膨胀。行为经济学在此领域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1)通货膨胀的社会知觉特点;(2)通货膨胀与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行为之间的制动关系。行为经济学注意到这样一个社会经济现象,即虽然大多数美国人视通货膨胀为恶魔,但当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通胀降临时,却并不急于购买,而是持币观望。研究发现,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行为反应受心理预期的支配。若价格已经上涨且人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小幅上涨时,往往维持消费,或降低消费,增加储蓄;若价格已经上涨且人们已经预计未来还将大幅上涨,人们才会用囤积和储藏来保护自己。[pagesplitxx]

三、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经济学是通过理论抽象和假设,再利用数学工具构造数理或计量模型。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许多模型已变得非常复杂。而且经济学家需要寻找现实中的数据来检验他们的理论,但是进行全面统计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而政府提供的数据不够全面,也没有足够的可信度。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十分低廉的观察和实验去检验经济理论的方法就诞生了。行为经济学通过借鉴与引入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经济学的传统研究,主要运用观察、调查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这些方法的使用使得行为经济理论更具客观性与有效性。

1、观察法。观察法是经济行为研究的一般方法,它指的是研究者在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观察纪录经济行为人的外部表现,从

而分析、判断其行为及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由于人的各种经济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经济需求和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因此,研究者有目的、有选择地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被观察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这样所获得的结果就比较客观。经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它牵涉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敏感度很大,在大多数场合,是不宜加以人为的干预和控制,比较适宜于通过自然观察的方式来进行研究,以确保研究具有较高的“自然生态效度”,其结果能反映客观经济现实。

2、调查法。行为经济学常用的另一种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调查法也是对未加控制的研究客体进行了解取证的方法。但调查的含义比观察要丰富得多。首先,调查者可以通过语言交流的形式来了解被调查者的心理及行为,如开个座谈会,请与会者畅谈一下对某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看法等。其次,还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进行调查,如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公众意向。例如,在迪希特学派的动机研究中,有一种被称为“深入谈话法”,除了通过与消费者深入地交谈外,还通过其它的一些间接技术的辅助,如用罗夏测验、文字联想测验、“配套或配对测验”、“戏剧游戏”手段、“角色游戏”手段和群体讨论来分析消费者行为。调查法的长处在于可以在十分广泛的范围内展开调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实验法。这是行为经济学研究较之传统经济学研究在方法上最重要的创新。实验法是对研究客体所处条件加以有意识调节控制的方法。这种方法与观察法、调查法一个较明显的区别是,观察法通常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要想知道“为什么”的问题,就有必要采用实验法,因为它是以某些条件不变为前提的,它可以比较清楚地找出两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方法的主要优势集中体现在其基本特征上,即“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可重复性是指其他研究者是否能够重新进行同样一个实验,并由此证实单独发现。通俗而言,即“你是否看到我所看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缺乏可重复性是一切非实验性的观察所固有的弊端。对于经济学研究而言,此点更为明显,因为从自然发生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数据随着现实背景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未加观察因素的变化,它一般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单独证实通常也意味着极为高昂的成本。因此,花费相对低廉的成本,亲自进行能够重复的实验查证,对于职业经济学家来说,无疑是一种富有激励性的研究方法。[pagesplitxx]

四、行为经济学评析

行为经济学的出现,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应。许多学者积极欢迎,并认为它是“回归理智”的科学;而另外一些学者则不屑一顾,认为它没有多大发展前途。从总体看,行为经济学的影响还在不断扩大:诸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名牌学府都相继开设了“行为经济学”的正式课程;伊里诺斯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也开始了行为经济学研究;工商界对行为经济学也颇感兴趣,把它应用于广告、促销活动以及养老金计划。纽约著名的万全证券

(prudential securities)公司还别出心裁地聘请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给投资者们分析股市走势,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显然,行为经济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而且越来越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关注与重视,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kahneman)和维农·史密斯(V.Smith)因在行为经济理论和实验经济学方面的杰出研究而获得2002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在更早的1978年,认知心理学家西蒙(H.A.Simon)由于在“企业组织的决策行为”研究中所作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已没有理由怀疑行为经济学的存在价值与学术地位了。

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所言,行为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受到学界的关注,主要与主流经济学的无能有关。这是行为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同传统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主张相比,行为经济学显得格外谨慎,它并没有立刻提出解决经济问题的政策主张和治国良方,它只是在长期被忽视的领域(人类行为)向传统理论发起攻击。即便如此,它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以观察和实验等实证性的方法,把几十年来一直在数学公式里兜圈子的经济学领回到它所研究的实际生活中来,并迫使那些不现实的理论家正视现实。这就是行为经济学最大的贡献;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枯燥乏味的经济理论研究有了令人兴奋的转变,使经济学研究增添了应有的“人本主义”精神与“人文主义”气息。

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卡托纳(George Katona)等人认为,现代经济与古典经济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经济活动的立足点发生了根本变化,物的经济为人的经济所替代,人从被收入、价格等经济提线牵动的经济木偶一跃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过程中的任何一种现象性浮出都不外乎是社会个体(或群体)的经济行为或聚合或沉淀的产物。用卡托纳的话讲,“正是这些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了经济”。因此,现代经济现象在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人文现象,经济分析所要做的也“不再是研究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之间、储蓄和流通之间抽象的关系,而是发现人的经济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行为经济学的崛起表明,“人及其行为”正在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和主题,倡导并注重对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为现代经济学建构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使经济学成为人的科学,人成为经济学的主体。这里所说的“人是主体”有着不同于常识认知的特殊含义,系指:(1)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由人类主体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构成的;(2)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说到底是人类主体有目的的经济活动的规律;(3)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最终取决于人类主体自身发展的文明程度以及人类主体对其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自主作用的自觉意识水平;(4)人的欲望及需要是经济学的逻辑起点;(5)人是经济活动的目的与归属。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尽管经济学研究涉及资源配置与财富创造,表面上似乎是“物”的经济,实质上是人在“配置资源”与“创造财富”,人在经济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经济学研究应以人为本,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即研究人在特定情况下的“经济决策行为、投资行为、储蓄行为、消费行为与市场行为”,经济学的人本化应是经济研究的必然趋势。行为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pagesplitxx]

其实,“行为”理论一直是美国人文科学中的一大分支,在当今社会中,各种学科的交汇也是一种潮流。因此,行为经济学的出现也是势在必然。行为经济学的出现正是这一背景在经济学领域的一种反射。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可以认为是经济学上的“行为革命”,它正促使经济学逐步走向人性化发展。在将于今年出版的一本行为经济学论文集的序言中,其中三位经济学家——卡内基—梅隆研究所的乔治·洛文斯坦、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科林·卡梅勒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马修·拉宾写道:“我们的预见是,一切经济学都将被视为行为经济学。”199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C.S.Becker,1980)认为,经济学研究已进入第三阶段。在第一阶段,经济学仅限于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即传统市场学。到了第二阶段,经济理论已扩大到全面研究商品现象,也就是研究货币交换关系。现在的第三阶段,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以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策。按照这种观点,行为经济学就是第三阶段经济学的骨干理论。当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行为经济学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如(1)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2)有关学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及行为科学知识,或者缺乏经济研

究所需要的数学基础。(3)没有严格的理论逻辑。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H.A.Simon)认为,目前的行为经济学“不是单一的特定的理论,而是对人类行为新古典假设的实证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进一步修正理论。”不过,随着研究的发展深入,行为经济学应该会发展完善,在经验中验证传统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同时建立新的能够正确描述人类经济行为的经验定律,并且形成特定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篇6

摘要:记得伟大的思想家毛姆先生曾经说过:“人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我们的人类社会又是主要研究生产力跟生产关系之间的基本矛盾。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典阐述过这样的一句话———“任何时候我们的经济基础都决定了上层建筑。”他们二者是相互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纵观二战以后的西方殖民地经济与人口迁移的发展关系,不难看出在整个冗长而又跌宕的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史中,他们的各种积极的经济学理论都可以“西学东渐”的拿来给我们的发展中国家予以恰当的运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劳动力迁移理论

本文中我们可以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史进行科学并且客观的讨论,充分研究他们在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是如何开展劳动力迁移的这一思想的,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套理论的指导下,努力去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发展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下的理论基础

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一定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强有力的指导,并且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发展史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实现众多劳动力大迁移的过程中,是如何完善并丰盈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态的,怎样去遏制劳动力的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等各种社会发展中的遗留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充分领悟并依托充满光辉照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的理论知识进行一一改良它们。首先来说,它是努力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跟经济过程,然后逐步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的真实样貌来一点点把握其蕴含的规律。就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一般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知识,通常是通过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的趋势进行有效提炼,上升到经济哲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理论以及资本矛盾理论的讨论与研究。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又建立了众多学者创立的“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和生产发展模型》一书等等非常有趣的各种经济现象,他们渐渐把晦涩、抽象的经济学理论逐一进行形象化,让更多经济参与者们可以深入浅出地将人口迁移理论渐渐融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里面,让他们可以有效支持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其中,在著名的“刘易斯模型”中,也就是刘易斯先生所说的“二元经济论”与“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并驾齐驱共同的作用。在西方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史中,是二战后的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是各社会出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各种工业与农业进行“工农联盟”,为了努力提高农业的生产率问题,人们实行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计划,政府鼓励各地的大量劳动力进行前往城市的迁移运动,从而提升城市中工业化手工作坊的劳动者愈来愈多的状况,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属地”,他们就是非常欢迎来自爱尔兰岛屿的人们进行大规模的迁移运动,从而支持了英国当地的工业跟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政府不再驱赶来自异族的人口,而是友好的敞开大门,为他们的殖民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英伦三岛都是这样一步步殖民化的,来自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乡民们都渴望来到大不列颠岛上进行科学、友好的劳作,他们的勤恳工作为当地本民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巨大支持,日积月累又完成了本民族的殖民化进程,城镇化的道路也因此而顺风顺水。

二、西方经济学下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在西方殖民地经济中的运用

通过以上的实例不难发现,众多的农村人口大量进行城市里面迁移,从而促成了这一城市化建设与工业化进程的日臻完善,政府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二元经济论”更是大开生产力不受制约的大门,当任何一个地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充满协调而又统一的发展时,我们的社会会出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农业中的“农民人口”大量外迁至城市,然后使得农业与工业的二者联盟,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城市中小型工业化的集约性发展,有效的社会分工又是城市中工业发展的“助力器”,这时的“劳动价值”在城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大量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也进行了科学有序的分散,在二者有力结合中,城市里面实现了农村人口的“资本矛盾”的互相转化。马克思相对于西方社会出现的大量劳动力进行向城市迁移的分析,按照劳动价值论上面的经典调配哲学,他把地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有目的地向城市以及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手工业工厂里面进行迁移,使得当地各个领域的工业发展程度达到一个颇具规模的鼎盛时期,这样充分涵盖了剩余价值论在当时殖民地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得以很好的体现与平息,那些原本在农场跟乡下无处释放自己的劳动力的人们纷纷响应政府跟政策的鼓励与调遣,从而让农业中大量的劳动力去支持城市里面工业化的各项生产活动。这一现象也是刘易斯模型中的“二元经济论”的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当工业化的劳动生产率充分提高了,工业化进程再出现一个良好的“反哺”形式,去救济各个地区的农场里面的农业经济活动,他们充分实现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大融合,特别是在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史中,这一经济现象更是一部发达地区的对各种廉价劳动力的掠夺与搜罗,然后汇集起来为他们本地区的经济工业化发展进行集约性的生产,从而在时间上与空间上进行推陈出新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整个社会的政治权利在于对本地区的经济的掌控与操纵。人口的大量迁移从生产活动与生产方式中来看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趋势,整个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像是一种阶级与阶级之间进行劳动关系与资本矛盾之间的较量,他们在你来我往的地域性换位时,更是实现了阶段性的民族的大融合,从而刺激了生产率的提升。各种资本占有者更是拿着权杖进行调配着来自农场跟乡下的人们,让他们愉快的来到城市的土壤上进行自我价值的体现,甚至是资本的积累,这些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都得到充分的实践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在人口迁移问题上的交融点

在以上各个点进行分析跟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对于相对较多的人口迁移下,他们把大量的富余在农场里面的劳动力有效引导过来,来到城市的大世界中进行重新的劳动生产活动,从而在政府跟政策的宽松环境下进行劳动价值的体现。这一现象是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人口迁移理论相一致的,二者的思辨角度都是形而上的,是建立起良好的迁移跟扩张政策,来为地处城市中的工业化建设所服务的。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刘易斯模型”所设计出来的“二元经济论”更能说明他们将“农业”与“工业”进行了非常温情的联姻,甚至说是一种“反哺”的态势。先有“农业”中大量的劳动力———也就是农场主们纷纷跑到附近毗邻的城市中去打工再劳动,让他们感到自我身份的重新被关注与提升了,来到城市里面快速融入城市里面的“工业化”生产活动中。哪怕是小作坊也会乐此不疲的夜以继日的工作着。因为这就是西方殖民地经济所带给他们来自个人身份的重定义、自我价值的再体现、新环境的滋养等等一切看起来非常美好的东西。都甜蜜的驻扎在他们的心田里,一种时代发展中带给他们的小小的优越感让每个人的心中感到资本价值矛盾的暂时缓和,阶级层面出现闻所未闻的融洽与友好状态。

虽然说西方经济发展史有时候更像一部民族与民族之间被驱赶与统治的血泪史,但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他们是这个社会关系的总和,那种自我被社会所肯定与需要的认同感与价值感依旧是人们心中最为引以自豪的劳动价值体现。从小里面去看个人的问题,他们所代表的是关于生产活动要素中的“劳动者”,他们是这个时代乃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的最为鲜活的阶级代表,他们拥有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且拥有一颗勤奋不懈的心,如何在充满动荡与不安的社会里面很好生存与生活下来,一直都是他们所思考的问题。由于更加发达的城市里面大量需要人口的迁移与稳定的工作,使得他们获得更加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于是乎,他们勤勤恳恳,宛如在家乡耕作那样卖力做事,以博得雇主们的青睐。纵观这一现象,他们所代表的又是“农业”中突飞猛进的农业生产率,当他们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发生微妙的改变时,这是“农业”在让位于“工业”的发展,政府跟大雇主们要求先发展城市化的经济状态,随着工业化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大背景渲染,众多舍弃家园的劳动力愿意跟随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自我生存价值的调整,他们把自己看做是剩余的价值,需要在新的场所进行开拓自己,并且在新环境下进行不断成就自己。

在整个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史中,大量劳动力进行城市迁移的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高潮,城市放弃“农业”的发展,而是大力开拓“工业化”的道路跟舞台,让众多的、一批又一批的农场里面的闲置人口进行城市迁移。他们臣服于殖民地的管辖与恩宠,充分发挥自我的价值进行集约化的工业生产生活,最终是用“工业”的社会意识形态去体现自我的价值,从而放弃了“农业”的标签,或是说发展二者的联盟产业。运用合理科学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来依附于城市的大场所里面,为后面几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大量劳动力的生产要素的基础。人们正在孜孜不倦地投入到这个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着的社会中去,故而说人口迁移理论也符合近几百年来的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理论。结语综上所述,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经济发展模式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代表新的一代剩余劳动力群体。特别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各个殖民地经济发展史的不断更迭、二战后日渐平息的人民劳作,使得各种以手工作坊为基础的小型工业化生产开始初具规模。人们又运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进行有效指导,使得“工业”与“农业”二元经济论体现得惟妙惟肖,为顺应整个西方经济几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参考文献:

[1]陈恩,于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比较[J].贵州社会科学,,(8):108-113.

[2]倪树高.依附论的人口迁移思想评述[J].拉丁美洲研究,1992,(5):48-51+14.

[3]原新.二元经济论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兼论中国劳动力转移[J].人口与经济,,(2).

经济管理理论在我国应用的思考 篇7

我国政府过去制定的经济政策依据的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而现在是在逐步接受西方经济理论, 而且已变为我国主流经济理论, 从引进西方经济理论之初, 我国学者就把其作为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 指导思想就是批判的借鉴, 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者认为西方经济理论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具有更大的实践指导性, 但从目前制定的诸多宏观政策来看, 我国政府已经基本认同了西方经济理论的指导性, 并且在不断的执行所谓的需求管理政策, 尤其在1997年开始的拉动内需的政策, 执行力度越来越大, 效果却微乎其微, 于是很多学者提出各种解释。分别通过对宏观经济理论目标、运行机制和前提条件的研究发现, 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并不适合使用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

1 宏观经济理论目标差异

研究经济学理论的目的就是产出最大化, 那么西方的学者普遍认为, 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资本和劳动, 在西方国家, 尤其是发达国家, 劳动相对于资本来说是稀缺的, 只要保证劳动的充分就业, 产出就会最大化, 于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研究就是围绕劳动的充分就业展开的, 可见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国家, 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资源禀赋基础上的, 和我国的国情正好相反, 我国是资本相对于劳动来说是稀缺的, 如果还是把研究重点放在劳动的充分就业上, 整个宏观经济体系还是维持西方的一套, 那么对产出的意义并不大, 如果直接拿来指导实践的话, 首先错误的是理论前提, 更别说结论了。对我国经济即便没有破坏作用, 也不会有预期作用的。我国现在要做的是把研究重点放在资本的高效使用上, 并以此为前提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理论, 很多学者也的确这样做了, 如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等, 但仅是一些观点, 并未形成令人信服的理论。

2 宏观经济理论与实际运行机制差异

在宏观经济研究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型就是IS-LM模型, 该模型为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同时也决定了均衡的市场利率和产出, 根据该理论模型, 市场利率是由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共同决定, 利率的自由浮动在宏观经济理论中起到关键作用, 其逻辑如下:经济过热, 政府要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IS-LM, 首先,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出售政府债券, 收回货币, 货币供给减少, 导致市场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 投资下降, 进而产出下降, 最后经济降温。可以看出,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市场利率, 达到政府的经济目的, 但在建立IS-LM模型时, 货币市场均衡却出现了问题, 传统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 和收入成正比, 提出投机动机是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最大贡献, 正是投机动机的存在, 使利率介入货币需求理论, 为建立IS-LM模型奠定了基础, 可以这样讲, 没有投机动机就没有IS-LM模型, 西方国家由于拥有发达的证券市场, 提出投机动机是符合其经济特征的, 但在我国, 这样的经济理论却与实际相背离, 我国证券市场一方面起步晚, 另一方面, 由于各种管制的存在, 市场规模及在居民中的影响远不及西方国家, 居民以投机动机持有货币的数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一旦没有投机动机, 那么IS-LM模型在我国将不复存在, 更别说用来指导实践了。

3 宏观经济理论前提条件的差异

从斯密开始, 西方经济理论就把资本主义趋利行为发挥到了极致, 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宏观经济理论, 成立的前提条件就是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 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 消费减少, 投资减少, 利率极低, 居民普遍持有现金, 这样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这就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三大心理规律正是资本主义趋利行为的反映, 是以西方长期以来的资本主义精神为基础。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形成的基督教新教中, 某些教派 (如加尔文和清教教派) 的宗教理论———勤奋地恪守天职和对财富的合法占有, 演变成一种经济价值观, 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 这种资本主义精神有利于人们的经济行为, 促使资本主义企业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译本中, 译者也作了精辟的论述, “该书精巧深刻地揭示了加尔文教义对18世纪美洲新大陆资本主义兴起的催化和诱变作用。韦伯认为, 新教伦理原本宣扬禁欲苦行, 消极地逼迫教徒对天生原罪作终生忏悔洗刷, 笃信命运前定说, 并对奢华懒惰风气严加惩戒, 视同魔鬼。这种欧洲舶来的, 比老教更纯粹, 更偏激的教义逐渐不得人心, 不利于新英格兰地区移民开发新大陆的进取要求和内部团结, 不久便由一些宗教领袖点化改造, 生出新意。他们将苦行僧式的世俗劳作和克己赎罪, 同上帝选民重建理想世界的神圣‘天职’结合起来, 转而强调通过勤俭致富达到拯救灵魂。这样一举消除了财富与罪恶之间的等号, 庄严的为富兰克林式的资本主义精神加冕授勋, 使之合法化。”但是, 在我国经济理论的原动力却与此不符, 在我国延续至今的主干思想就是“内圣外王”, 主张“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这说明在我国三大心理规律即使存在, 也不会是主导经济运行的规律, 宏观经济理论要想在我国成功应运, 必须在“内圣外王”的主干思想上建立。

4 结论

正是因为宏观经济理论目标不一致, 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的不一致和经济理论建立前提的不一致, 一直以来指导我国宏观经济的理论并不适用, 这也为我国1997年开始的拉动内需的政策, 执行力度越来越大, 效果却微乎其微提供了解释, 在我国不能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不可否认, 西方经济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汇集了大量的融思想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精华, 我们还是应该回到引进西方经济理论之初的指导思想--借鉴, 真正的经济理论还是要依靠中国的经济学者来探索。

为了便于研究, 本文仅考虑货币政策。

摘要:分别通过对经济理论目标差异、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差异和经济理论建立前提差异的分析, 得出我国并不适用现在一直使用的经济理论的结论, 对进一步的经济研究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宏观经济,理论目标,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蒋学模, 史正富.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经济学理论的应用 篇8

摘 要 本文首先概括论述了《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主要是工人生产了剩余价值,但是他们不能参与分配。只有资本家们和土地供给者瓜分剩余价值,最后剩余价值被分成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然后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剩余价值分配及是否公平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剩余价值分配 资本 劳动者

一、剩余价值分配理论梗概

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绝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还必须同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分为各个不同的部分。

在简单社会大生产条件下,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在扩大的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更多的人参与到剩余价值的分配中来。资本家个人,金融寡头,商业资本家以及农业资本家等,只要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都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

工人创造的社会财富就集中在各行各业的资本家手中,而工人只领取微薄的工资,造成了工人的贫穷和资本家的富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剩余价值分配造成两极分化,这种理论和分析,在社会主义社会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分配

实际上,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基础,这个自然基础就是剩余劳动,其物质形式就是剩余产品。

只要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生产的价值超过了满足他个人生存的消费的价值,那么他就生产了剩余价值。财富的分配影响了一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决定了不同阶级的生活水平差距,关系到一国人民的团结与稳定,所以剩余价值的分配显得至关重要。

1.參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主体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只能得到资本家给予的劳动力的购买价格,工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劳动者,政府,都能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现代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本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资本所有者要求获得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作为价值与剩余价值生产的载体与条件,在生产中做出了贡献,其所有者应获得剩余索取权。

经营者既不提供资本,也不像劳动者一样提供劳动。但是,经营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要素,也要求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劳动者也要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虽然通常来说,份额较低。首先劳动对于资本,变得相对稀缺。劳动控制着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剩余价值的数量。

而政府,主要以税收的方式,参与整个社会各个行业的剩余价值分配。

2.剩余价值的分配顺序

第一步,支付各生产要素的必要价值即成本。劳动力是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因此,首先必须支付工资给劳动者。工资不是劳动的报酬,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第二步,支付国家的税金。商品价值通过第一步分配,余下的剩余价值,还必须作必要的社会扣除即交纳一定的税金。

第三步,纯剩余价值的分配。经过第二步扣除后的为要素所有者共同的可支配剩余价值。如果将剩余价值用作追加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扩大再生产,则是一种延期的剩余价值的分配。

3.剩余价值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虽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几乎所有人都能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分配过程就是合理的公平的。

在以上的剩余价值分配主体之间,各主体所占有的份额,是不可能相等的。就劳动者来讲,普通劳动者的份额必定小于复杂劳动者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份额。资本所有者如果参与管理,将获得远远大于普通劳动者的份额。另一方面,非劳动要素所有者,要凭借自己的所有权获得较大份额。而且,在纯粹市场化的条件下,非劳动要素所有者与管理人员必将成为剩余价值分配中的强势力量,而纯粹的劳动力所有者,则不可避免地会是弱势力量。

所以政府的分配份额以及参与分配的方式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分配均衡问题。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如果剩余产品的分配差距过大,不利于普通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增加了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

三、剩余价值分配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1.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如果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社会总产品也将极大丰富,各个阶层所能够分配的剩余价值的基数也变大,各阶层按比例分配的剩余价值也将增多。

2.加强企业的剩余价值分配监督

剩余价值分配合理的基础就是按贡献分配。所以每个企业应订立明确的制度,每个管理者的参与分配的比例要与业绩挂钩,在企业形成激励机制,鼓励管理者努力改进管理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劳动,使剩余价值最大化。

3.劳动者应该更多的参与到剩余价值分配中来

劳动者可以分配剩余价值直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大家的长处,提高生产效率。企业也可以减少监管成本。

4.给企业经营管理充分的自主权

一个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劳动者管理者及资本所有者都是凭自己的贡献按份额参与分配。政府则是按照制度获得部分剩余价值。企业应该可以自主决定生产什么、生产营多少、采用什么方式等最后利润如何分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2]宁晓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分配的重新认识.商业经济.2007(5).

上一篇:普通合伙协议下一篇:关于猴年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