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共8篇)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 篇1

升 付岩志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论断。要从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过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建设的实际来深刻理解这一论断的理论内涵。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必须把提高科学化水平从一般性的方法论层次提升到党建工作基本思路的高度,从人本化、系统化、制度化、信息化四个方面着手推进高校党的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刻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总结党执政60年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论断。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高校党组织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命题的提出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史时期,总是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党的自身建设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扎实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届内都安排一次全会讨论党的建设问题。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系列重要决定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大局,着眼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的重大部署,反映了我们党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时代发展潮流的准确把握和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字体:大 中 小】

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不仅贯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也贯彻在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理念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科学执政的党建理念成为党建工作的新内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后,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一重要论断,是对科学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发展,集中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核心观点,也鲜明提出了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命题。

二、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理论内涵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应有之义。当前,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外部来看,高等教育经过世纪之交的跨越式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既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谋划未来发展战略,切实把发展模式由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扩展,转向注重质量、管理和特色的内涵式发展上来,进一步提升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团结凝聚广大师生员工,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从内部看,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产生重要影响,师生思想日趋多元化,党员队伍和师生规模结构发生变化,这些都使高校党的建设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需要更新,工作机制需要完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及党员队伍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活动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党内民主需要进一步扩大,等等。

针对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因此,高校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内涵,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适应世情、国情、党情和教情的变化,不断探索高等教育基本规律、高等学校办学治校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规律,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功能机制、改进活动方式、求得实际成效,切实把高校党的建设切实纳入科学化发展轨道。

三、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思路

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从实践上看,对这一任务的落实,多是号召式的总体要求,缺乏有效的制度措施;多是散点式的单项推进,缺乏系统化的全面安排。必须把提高科学化水平从一般性的方法论层次提升到党建工作基本思路的高度,从人本化、系统化、制度化、信息化四个方面加以贯彻落实。

一是人本化。这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够跳出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民主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一系列制度。要注重人文关怀,把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作为重要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肯定和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紧紧依靠师生员工,走民主办学之路。要高度重视党员群众的合理需求,全面把握师生员工的新期待,畅通表达渠道,关注和支持师生员工发展进步,在与党员群众的积极互动中增强活力。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二是系统化。这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强大动力。系统化要求可以解析为内系统化与外系统化两个层面。内系统化是指以全面和发展的眼光认识形势、分析问题、把握规律,以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党的建设中的一系列重要关系。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统筹”,即统筹党员队伍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在保持先进性基础上提高办学治校能力;统筹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群团组织建设,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推动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统筹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实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整体联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外系统化是高校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党的建设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在谋划党建工作、推进党建工作时,要坚持“三个思考”,即把高校党的建设放到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放到高等教育乃至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去思考,放到学校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在深邃的历史时空和广泛的社会联系中把握党建工作的客观规律,在宏阔的时代背景和学校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建立思考党建工作的坐标系。

三是制度化。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证。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相统一,努力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高校实际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首先,要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探索实施党建工作的目标化、项目化管理办法,建立工作督查、调研指导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目标明

确、要求具体,分工负责、监督有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工作运行机制。其次,要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努力构建权责统一、行之有效的领导班子工作制度体系。第三,要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要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四是信息化。这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04亿,手机用户近7亿,规模居世界首位。35岁以下的网民占全部网民的80%。高校中网民比例更高,可以说,几乎人人是网民。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服务社会生活的同时,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也逐渐凸现出来,它所内含的多元化生存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等。结合高校实际,首先,要积极运用网络新手段。要熟练运用E-MAIL、BBS、社区、博客、飞信等开展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手段更加多元化。其次,要不断开拓党建工作新渠道。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有关党建工作的信息,建设党员干部在线教育平台,形成党建工作的双向交流。第三,要拓展党建工作新空间。魏屹东在《网络自身具有哪些特质》中指出,网络世界“实质是创造了无数个归属于单个个体的微世界,一个决不亚于日常生活的、无法触摸却又真切存在的心理上的地方或空间”。党建工作要对“虚拟空间”有效介入,从而更好地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凝聚力量。

参考文献: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 篇2

一 在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方面, 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这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精髓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实行法治是社会历史的进步, 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前进方向。邓小平在我们党内首次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问题提到了战略性位置, 全面分析了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提出了要推进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建设, 为我国走向法制社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邓小平指出:“民主与法制, 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 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 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 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民主和法制, 我们的民主同法制是相关联的。”1980年他再次强调,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不可分的”, “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 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 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 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 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相反, 这只能是我们的国家再一次陷入无政府状态, 使国家更难民主化, 使国民经济更难发展, 使人民生活更难改善”。

民主与法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 没有民主, 法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 社会主义的法制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义;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表现形式, 更是其有力保障;没有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难以真正实现。只有处理好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才能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有机统一, 努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法律化, 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 这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精髓。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开端, 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法制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所在。

二 在党的领导与法制的关系方面, 阐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这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 是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 这是历史的最终选择。但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党内没有解决好党的领导与法律权威的关系问题, 导致国家政治生活中出现了轻视法制、以党代言、以党代政、以党代法的现象, 阻碍了依法治国的进程。邓小平明确反对“以党治国”, 多次论述了党的领导与法制的关系, 阐明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原则。1980年8月,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邓小平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著名讲话, 提出了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和“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 “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要放在第一位”。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政治局常委会上明确强调说:“党要管党内纪律问题, 法律范围的问题应该由国家和政府去管。党干预太多, 不利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邓小平关于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党代法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思想, 是在治国的政治方略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在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政治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而有效的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政府职能得到了转变,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大力加强, 村民自治制度得以建立, 人民当家作主有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历史教训已经深刻证明, 必须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之路。邓小平关于“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执政党与国家法律的关系问题,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为执政党建立依法治国的执政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 在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方面, 提出“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这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法制思想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进行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指出:“搞四个现代化, 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 发展国民经济, 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 一天也不能耽误。”其“两手抓”的思想是对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最精确、最主要的论述。邓小平在总结过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抓革命”方式“促生产”的惨痛教训后, 在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的同时, 认识到法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经济基础决定, 又服务于经济基础, 提出既要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二者并重的思想。邓小平在《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一文中指出:“我们要有两手, 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 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没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 不但对外开放政策肯定要失败, 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也肯定要失败。有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他曾反复地告诫人们:“要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邓小平法制思想提出的“两手抓”既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又重视抓法制建设, 它高瞻远瞩地深刻地认识到了市场经济有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来优化配置资源, 同时也存在诱发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正当竞争等不良趋向,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以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运行。邓小平法制思想对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论述将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 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伟大的理论创新, 实践中进一步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 对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 在法治与人治关系方面, 强调“要通过改革, 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 这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目标

人治主张依靠执权者绝对的个人权威来统治国家, 推崇领导者个人能力。法治强调法律至上, 反对个人权力的扩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没有很好地解决人治与法治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十年动乱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邓小平在比较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旗帜鲜明地阐述了反对人治, 将法治作为治国方略的思想。1986年, 他首次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一文中提出:“要通过改革, 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邓小平在与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谈话时曾明确表示:“我历来不主张夸大一个人的作用, 这样是危险的, 难以为继的。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之上, 是靠不住的, 很容易出问题。”他在南方谈话中也明确指出, 治理国家还是要靠法制, 搞法制靠得住些。

现代法治强调法律的至上权威,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马克思曾指出:“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应当“使法律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 也就是说, 它应该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邓小平法制思想关于人治与法治的论述, 符合现代法治观念, 既坚持法律的极大权威又坚持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强调了任何权利任何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树立了法律的最高权威, 启发了社会对法治的信仰,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型国家的关键和前提。邓小平法制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性原则。

五 结束语

邓小平法制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纲领性指南。它首次将民主与法制放在战略性位置, 解决了党的领导与法制的关系问题,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强调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 坚持依法治国。在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指引下,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从逐步恢复、健康发展到空前兴盛。当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要继续坚持邓小平的法治思想, 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76、404[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76、404

[2]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32、341[2]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32、341

[3]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27、373~374、404[3]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27、373~374、404

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篇3

关键词:灌输理论; 列宁; 内涵 ;时代意义

一、列宁灌输理论的由来

灌输理论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仅列宁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此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论著中也提出了相关思想,考茨基在他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也为灌输理论作出了贡献。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灌输理论不断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都对灌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思想渊源

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论述了先进理论的革命性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里表面上看讲的是哲学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实际上讲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关系,表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观点。指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工人运动只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才能克服自发性增强自觉性,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突出强调了工人阶级被科学社会主义、被革命理论武装起来后,就会成为一个觉悟的革命的阶级。当然,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就包含着灌输的过程。

2.列宁提出较为系统的灌输理论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灌输理论。列宁的灌输理论是针对当时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因素的限制,不可能自己产生社会主义思想而提出的。那么,列宁何以要提出灌输理论?其历史背景如何?这一问题的了解对于我们廓清和正确认识列宁灌输理论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由于受到各种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影响,思想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特别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他们宣扬经济主义观点,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定政治斗争、革命理论和革命政党的作用,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定了政治斗争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应,经济派鼓吹工人运动本身能自发的形成社会主义意识,能自发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而不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不需要对工人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意识的教育。

二、列宁灌输理论的主要内容

列宁是最先系统提出灌输理论观点的,他把马克思主义有关灌输的思想与当时俄国工人运动的现实相联系,在《怎么办》这一著作中,从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包括:单纯的工人运动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即“为什么要灌输”,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群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政治意识是首先要灌输的内容,即“灌输什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从外部灌输,即“怎样灌输”。

列宁认为,工人阶级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限制,例如历史条件、知识结构和自身素养等,致使其无法意识到自己贫困的根源,他们也不会把本阶级的利益和社会政治制度看作是相关系的整体。因此,工人阶级无法参与到推翻剥削阶级的革命中。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科学社会主义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是反映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历史地位的科学。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同时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并通过艰苦的科学研究才能孕育产生。在《怎么办》这篇文章中,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引用卡·考茨基谈到关于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新纲领草案时所说的一段“十分正确而重要的话”:他表明只有建立扎实的科学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展出现代社会意识,由此表明,社会主义意识不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产生出来的,而是由外到内深入到无产阶级的思想中

人们在对社会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理论劳动成果,由此而形成了科学思想体系。由于受到自身主客观条件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得到的知识是不完整的,有的甚至是片面的;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立足,那么人们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来获取前人的思想理论,掌握大量的间接知识和经验。在前人的思想成果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坚定不移的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能使人们培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掌握科学的思想体系。当今世界两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两种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具有长期的对立性,此消彼长,一方的削弱意味着另一方的加强。而且,资本主义思想理论的产生比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早很多年,在发展过程上,它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而且还有众多传播方式,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资本主义思想融入其中。在工人阶级的思想和行动中,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尤为深刻,甚至在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资本主义思想对其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发展,并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来武装工人阶级,从而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的侵蚀。党的十七大指出:要积极主动寻找出有效的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思想发展的灯塔,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想意识上,要求同存异,但对偏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思想要坚决抵制。这便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具体运用。

三、列宁灌输理论的时代价值

1.正确理解列宁的灌输理论,有助于纠正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

列宁提出的灌输理论,其内涵及价值原本应该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一些人对列宁的灌输理论的错误运用,使这一理论被误认为是对人们进行强制性的粗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遭受责难。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人们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列宁的灌输理论因被错误的理解为一种生塞硬灌的教育方法而再次陷入被歪曲的境地。实际这些都是对列宁的灌输理论莫大的误解。为了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列宁灌输理论的真正面貌,把握列宁灌输理论的时代价值,就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正确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克服以下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

经济发展有个方向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按什么方向发展,不能只靠在“市场经济”概念前面加“社会主义”这个限定词来实现。在目前状况下,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如何将社会主义思想和机制渗透在人们的意识和行动中,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真正运行在社会主义轨道上,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需要正确引导的。在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上,如果不问方向,那是十分危险的。作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尼克松1983年在访问东欧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说,东欧国家“和平演变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东欧共产党人己完全丧失了信仰”,他们“不是思想家,而是实干家,而实用主义则能为和平演变打开缺口。”而东欧剧变的事实正好被他们不幸言中了。由此,我们可以说,列宁的灌输理论并没有过时,意识形态阵地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坚守,列宁灌输理论的党性特点决定了在任何时候,党都要担负起为人民群众宣传先进和正确思想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吸取东欧巨变的教训,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面灌输,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一旦马克思主义作为博大精深而又不断发展的世界观被人们所接受和掌握,就能抵挡住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胜利和成功,也就能够赢得社会主义方向对市场经济运作的正确导航。对人民群众进行灌输教育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优势,在任何时候,这一优势都不能丢。

21 世纪是一个蓬勃向上、日新月异的新时期,我们党带领着全体人民群众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追求着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因此,迫切需要一批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能够适应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变迁的,具备较高的理论与实践素质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队伍,在实践中勇敢地挑起历史重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边摸索边前进,使自身素质不断巩固、加强、提高,使革命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完善,使正确的思想更容易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接受,最终达到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行动的境界。要实现这一境界,“灌输”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与正确方法。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灌输”中,教育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一方面,相对于教育者的灌输活动而言,教育对象是其观察、认识的客体,是其意欲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的对象。教育对象只有成为客体,“灌输”才能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在接受、践行灌输的内容的过程中,教育对象又是主体。这实际上就自我排除了“灌输”对教育对象发展的价值,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诚然,在灌输过程中,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而言,是“灌输”的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在内容、方法、情境的选取上具有决定权。但是,他的决定权要受教育对象的认识能力、理解水平和思想状况的制约。同时,教育对象不仅要感知、体验和理解灌输的内容,还可能把接受灌输变成一种自觉需要,主动学习,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接受灌输,这就表现出极大的主体性。并且,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对自身的需要、能力、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人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因此,教育对象更加注重对灌输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要满足自己的需要,适合自己的发展。

2.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无产阶级政党,很早就看到了灌输内容的真实性、真理性与灌输效果之间的关系。要科学运用灌输理论,必须用科学的理论作为内容,并保持其真理性。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要科学运用灌输理论,自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必须坚持。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严整的科学体系来加以理解和掌握,科学把握其精神实质,反对任何形式的割裂、歪曲和肢解,反对任何形式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和庸俗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准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灌输给人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人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要重视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全面性,重在阐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以及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还必须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勇敢地回应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攻击,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16页,人民出版社,1972.

[2]《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16页,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选集》第1卷,第324页,人民出版社,1972.

[5]《列宁选集》第1卷,第325页,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07页,人民出版社,1972.

[8]《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学习出版社,2仪旧.

[9]阂绪国.二十年来灌输理论研究综述.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

[10]习赵飞.论新世纪“灌输教育”的加强和创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

[11]王萍.关于“灌输论”研究综述[J].探索,2005.

[1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篇4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这是使中国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应付各种挑战的需要。

第二、这是科学地总结了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一个执政党,要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党强调发展,就是积极为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执政党的群众基础越牢固,执政的根基越牢固,这是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的经验教训。

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且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没有战争和外敌入侵的情势下自行解体,令世人震惊与沉思。执政74年,全国有二千多万党员。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原因有:

第一、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是导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从苏维埃政权诞生初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不仅从武力上入侵苏俄,而且从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对苏俄进行渗透。比如1921年苏俄爆发大饥荒之际,美国救济署工作人员在苏俄境内从事人道主义的救助苏俄饥民工作的同时,也在做着收集情报、培植间谍人员、推销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二战结束后不久,冷战帷幕拉开,西方更是加大了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及和平演变的力度,西方国家情报机关齐心协力,利用各种政治运动和非政府组织对苏联进行渗透。问题在于,西方不仅对苏联一国实

施了和平演变战略,而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实施了这一战略。那么,为什么只在苏联发生了效力,而在中国、越南等国家反而没有奏效呢?为什么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样一个特定的时刻产生了效力,而在长达74年的苏联历史的其他时段没有奏效呢?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剧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只有当苏联国内出现政治、社会危机和动荡的时候,外因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苏联领导人:列宁(在职7年),斯大林(29年),赫鲁晓夫(11年,政变下台),勃列日涅夫(18年),安德罗波夫(2年),契尔年科(1年),戈尔巴乔夫(6年,政变下台)。共74年,7任领导,5人死后卸任,2人政变下台。斯大林在职最长,有29年,树立苏联模式,被称斯大林主义。

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高度集权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僵化模式在苏联解体中的影响是根本性和深层次的。斯大林政治经济模式曾经在苏联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但是该模式所固有的弊端从一开始就影响着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它的弊端也在发展,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苏联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改革,只是进行了一些修补,致使人民群众对苏联现实社会主义的社会认同度越来越低。苏共执政74年,领导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党和国家的各种问题不仅没解决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显然与苏联党和国家的体制制度问题关系密切。即使是领导人、领导集团或整个党“蜕化变质”了,这也应从体制制度上去找根源,而且党“蜕化变质”本身就是政治体制和制度问题的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有多次改革的机会,但苏共领导人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加上利益集团的阻力,一再错过改革时机,致使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世界发展潮流的体制和观念得不到更新,最终问题积重难返。在不得已进行改革时,苏联领导人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拟定的改革方针脱离实际。受社会民主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和“新思维”

把苏共的改革变成了“改向”,使党自我否定。戈尔巴乔夫改革药方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战略不当。企图在几十年形成的严重畸形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实行所谓“加速战略”,致使畸形结构变本加厉,经济结构调整缓慢,食品消费品生产始终滞后,一直没有给人民带来实惠。表现为急于求成、政策多变、反复无常等。

第三、特权导致贪污腐败盛行,腐败导致党衰国亡

列宁时期,苏共的干部革命意志坚定,没有丝毫特权,能与群众同甘共苦。如,1918年粮食危机时,有权调拨千百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鲁巴,竟在一次会议上饿得昏倒了。消息传出,苏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空前高涨。

在饥饿年代,苏共高级干部肩负着繁重的工作,列宁下令设立了营养食堂,但是,列宁1924年逝世后,经济好转,这种营养食堂没有及时取消,上行下效,特供的范围越来越宽,标准也越来越高,逐渐演变成特权,历经几代领导人,培育了一个特权阶层,后据估计,直接享有特权的高级干部70万人,连家属在内达400万之众,严重脱离了群众。就斯大林而言,他本人有在生活上保持简朴甚至严格要求的一面,特别是着装方面,一年四季都穿军装。他的妻子也非常朴素,很低调,在工业学院学习时拒绝做汽车上学,也不让其他学生知道他是谁。但在1932年自杀去世后,人们便开始大规模地为斯大林该专用别墅,尽在南方就建了好几栋,并且毫无限制地用公款支付斯大林家庭的豪华生活,特别是晚年时更加严重。她的次子瓦夏利,毕业于一个航空学院,后参加战争,1947年从东德调回莫斯科,立即当上了空军的军事首脑,肆无忌惮,无所不为。在斯大林身边工作的警卫员之类的大员,全都为自己修建了乡村别墅,象政府部长甚至像政治局委员那样生活。

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强调“稳定”干部,干部委任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日趋完善,且不断提高干部特权的标准,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更形成一个个“官僚氏族集团”,这些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使执政党与民众之间隔阂越来越大,民心尽失。甚至在震惊全国的“驸马案”中,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丘尔巴诺夫就贪污受贿65万卢布。20世纪 80年代末,这个集团羽翼已经丰满,他们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此时,他们急切希望共产党的垮

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以便通过国家制度的公开变更,在新制度下从法律上承认他们攫取的财富合法化,并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财富传给子孙。官僚特权阶层形成后,他们开始丧失革命意志,对理想信念麻木不仁。连勃列日涅夫自己也“不再相信社会主义的胜利、马列主义的原则或者共产主义的前途”。甚至对弟弟:“什么共产主义,这都是哄哄老百姓的空话。”但他们与亲西方社会精英仍界限分明,相互对立。

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官僚特权阶层发生了根本变化。起初,通过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后来,在“公开性”、“民主化”的旗号下,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照搬西方模式,在苏联实行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多党制和总统制等等,走上背弃社会主义的道路,结果“亡党亡国”。

第四、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

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民族问题,而只有当这些问题尖锐激化到无法解决的地步才会危及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统一。

苏联有123个民族,俄罗斯人占68%。30年代初,苏联不顾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使哈萨克、乌克兰、白俄罗斯和高加索等地的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因饥荒而死亡500~900万人,引起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斯大林将他们打成民族主义危险分子,流放和镇压了大批农民和富农。

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后,苏联便开始否认自己存在民族问题。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民族自我意识也在增长,对此,苏联不是尊重和引导,而是用大俄罗斯主义进行压制,斯大林甚至公开宣称:俄罗斯民族“是加入苏联的所有民族中最杰出的民族”,是“苏联各民族的领导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在战争末期,斯大林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惩罚与德军勾结为由,先后把波兰人、朝鲜人、德意志人、卡拉恰耶夫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等共11个民族,整个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1940年8月,强行把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随后,又强迫数十万人迁往苏联内地,把大批俄罗斯人迁入这一地区。波罗的海三国始终存在分立势力,苏联解体正是从这三国开始的。

在外界看来,苏联是一个国家,但在苏联国内,居民首先认同的是自己的民族属性。各联盟国家的领导人,为了自己在本共和国的威信,大力向中央争主权,联盟中央被架空,最后走向解体。

经济没搞好是解体的根源。苏联民族问题爆发的总根源还在于经济没搞好。到苏联解体时,苏联GNP占美国的比例与沙俄时期相当。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不仅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还低于东欧国家和曾经落后的亚洲国家,这使得各大小民族对“苏联”产生反感乃至敌意,联盟国家失去了凝聚力。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们亲身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最重要因素。

在1991年3月举行的全苏公民投票中,除了3个波罗的海共和国、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之外有1.47亿人参加了投票,尽管超过3/4的人赞成保留苏联,但是当时掌握政权的少数政治家们还是解散了这个超级大国。2005年底,俄两个著名的中性舆论调查机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当今66%的俄罗斯人对苏联解体感到惋惜,76%的人认为苏联有许多可以值得骄傲的地方;72%和80%的人分别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普京也认为“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

第五、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在此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又只顾自己的得失,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主动放弃阵地,提出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主义大厦”,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有质的更新”,就是要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义已经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变更现存制度。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自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资源贫乏,是个弹丸之地,但在这个党的领导下,经济总产值从19世纪60年代的人均600美元,进入21世纪一跃成为人均3、4 万美元,增长四五十倍,创造了亚洲奇迹。新加坡以其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稳定、人际和谐、环境优美,成为世人瞩目的文明国家,被称为“花园式国家”。人民享有非常好的福利,老百姓生活得很幸福。可以说人民行动党成就辉煌。

人民行动党标榜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因地制宜的把社会主义目标和资本主义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以“促进国家福利和人民幸福”为宗旨,走出了一条“有新加坡特色的民主社会主义”之路。

人民行动党,世界上只有极少数政党自建国之后一直执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即是其一——自1959年独立后迄今已执政52年,是实行多党制国家中执政时间最长的执政党。这个党是由刚从英国归来、受英语教育的中产阶级于1954年成立。多年来,这个政党一直由李光耀领导,他曾于1959年至1990年间担任新加坡总理。现任总理、人民行动党的秘书长是李光耀的儿子李显龙;在他之前的总理是现任国务资政吴作栋。他就任总理的时候也是人民行动党的秘书长。第一、人民行动党执政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从本国国情出发,把东西方优势统一起来,坚持为民执政理念,坚持务实主义态度和与时俱进精神,同时实施经济先行方针,有一整套东西方价值观结合的共同价值观、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结合的行动路线、议会民主和领袖治国结合的政治体制、法治和德治结合的社会管理体制。

人民行动党为团结、凝聚新加坡各族人民,提出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宽容,宗教和谐”的共同价值观,在“保持社会一致性和保持个性的某种自由度之间”

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获得了各民族广泛的支持,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人民行动党曾标榜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但它并没有固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条,而是因地制宜地把社会主义的目标和资本主义的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尊重人生俱来的不平等性,强调自由、竞争、效率和机会平等,使每个人竭尽所能;另一方面又兼顾公平,坚持社会正义的原则,以保障民众最起码的生活水平、教育、就业、住房和医疗等,并为那些没有足够收入来源的人提供国家福利,走出了一条“有新加坡特色的民主社会主义”之路。

人民行动党无论是对传统东方社会的人治管理模式,还是19世纪以来英国的法治传统,都立足于新加坡国情进行修订、调整和改造。一方面,立法严密、执法严正、惩罚严厉,形成了严密的法治体系。大到政治经济体制、商业往来,公民权利和义务,小到旅店管理、停车规则、公共卫生、人们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不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且执法严正、惩罚严厉。除了很重的罚款、徒刑,还有鞭刑和绞刑。另一方面,切实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生活中开展了各种活动。绝大多数的新加坡人能够做到他律和自律,使新加坡成为世界闻名的文明之都。

第二、人民行动党的成功还在于建立了良好的党际、党政、党群关系。

由于人民行动党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自身力量,同时尊重各党派的民主权力,与各政党保持了良好的党际关系。

人民行动党始终以“促进国家福利和人民幸福”为宗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和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便密切行动党与民众的联系。为了解民情,为民众提供更具体、更有效的服务,为政府修订政策提供最真实的信息,行动党规定党的国会议员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同本选区民众见面。为了造福于民,人民行动党政府全面实施了“居者有其屋”计划,还制定了一系列援助社会弱势人群的计划。具体包括:公共援助计划以帮助无法工作的公民;扶助金援助计划,为低收入家庭孩子上学提供帮助等等。在经济衰退的严峻形势下,行动党进一步提出了“五民策略”,即了解民情、参与民生、反映民意、争取民心、关怀民需,除在各区设立幼儿园,还展开一系列同成年人、老年人和医药保健有关的工作,以便扩大党的影响力,提升党的形象。

第三、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执政五十多年来,能够始终维系执政地位并领导新加坡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个党始终高度重视纯洁

廉洁。1999年,在人民行动党45周年庆的时候,曾有记者问李光耀:身为人民行动党创党人,依你看,行动党在过去45年里最大的成绩是什么?李光耀如此回答:“行动党最大的成就是掌握政权40年,并保持其活力和诚实,而不是成为衰落和贪污的政党。”

人民行动党确实有这个底气。

人民行动党的党徽包含三大元素,根据其领导人的诠释,其中“闪电”象征着行动,要求的是活力;“白底”象征着纯洁,强调的是廉洁;“蓝圆”象征着团结,注重的是和谐。自1959年首次大选获胜后,人民行动党就将建立廉洁有效的政府看作自己的神圣使命。1959年6月,行动党领导人在市政厅大厦会议室宣誓就职时,一律穿白色的衬衫和白色的长裤,象征个人行为和政党行为的纯洁廉明。人民行动党有一个基本的执政理念:新加坡缺乏天然资源,只有从管理上获得效益,首先就是政治领导必须廉洁,使黑金政治不存在,即“为了生存,必须廉政;为了发展,必须反贪。” 人民行动党领导人在保持党的纯洁性方面,能够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李光耀为核心的新加坡建国领袖富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冒着生命的危险争取权力,是为了改进社会而不是发财致富。”

李光耀在其执政之初,曾召开家庭会议,明确表示要力行廉政,请亲戚朋友们不要有靠他的权势而发财的幻想。他父亲一直做钟表生意,没有担任过任何一官半职。李光耀涉

足政治并不关心金钱酬劳,并一直保持廉洁和朴素的生活方式。李光耀至今住着父亲留下的老房子, 而政府安排的官邸主要是用来进行外交礼仪活动, 办公用的是自己的私家车, 并且自己花钱买汽油和维修保养车辆。至今,新加坡国会议员,不管是担任资政、总理、部长,还是没有在政府担任职务的议员,每周都要会见选民,各种花费自己负担。所有部长以上官员的子女必须在公立中小学而不能到私立学校上

学。参观过人民行动党总部的人都会感到惊讶:这是一个执政50多年的执政党总部吗?两层低矮的小楼,藏身于新加坡东部相对偏僻的新樟宜路上,背后就是老百姓住的组屋,别说新加坡老百姓,就是一般的出租车司机也不见得知道。有参观者问起人民行动党为什么没有一座独立的办公大厦时,人民行动党执行理事刘炳森解释,党多年来一直都很低调。总部几次搬迁,多设在一些小店屋的楼上。他说,党不是靠大厦来肯定它的权力和地位,而是依靠人民的支持。如果人民把某座大厦看成是行动党的,且又是一座很高的大厦,就会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从李光耀到吴作栋,行动党的领导人都反对建总部大厦。

更令人惊讶的是,笔者向刘炳森先生询问过行动党总部有多少人,他介绍,总部只有16个人——以前更少,只有12个!尽管总部人数很少,但这决不意味着行动党对基层和社会的控制力弱。通过国会体制、政府体制、社团组织体系,已经牢牢控制了政权和政治生活。

从反、正两个执政党的衰亡和兴盛看出,要保持和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必须要有群众基础,群众基础的建立和巩固是由执政党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的,而这一点没有发展是做不到的。

第三、这是解决经济和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主义凝聚力,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

 第一,相对仅把人当作客体而言,它把人当作主体,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即发展依靠人。 第二,相对于仅把人当作手段而言,它把人当作目的,强调不断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尊重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即发展为了人。

 第三,相对于人本理念的缺失而言,它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最高尺度,要求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坚持人的尺度,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尊重人。

(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 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篇5

[摘 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凝结着民族的理想信念,是民族理想信念的历史映照和时代强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蕴含着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生生不息的民族理想信念。畅想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就是传承和张扬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创新实践。【关键词】中国梦;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中国梦是复兴梦,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中国梦是幸福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民族梦只有同个人梦融合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根基和力量。

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不是彼此孤立的梦,而是内在统一的梦。在国家层面上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在个人层面上,是人民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两个层次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中国梦既宏大高远,又真切平实,既描绘了国家、民族的宏伟蓝图,又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实现中国梦和每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人生价值、社会理想、责任所在。

二、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这为我们团结一心、奋力实现中国梦指明了科学路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三、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挑战

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比如说,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既有利益格局和利益框架,这就需要我们变革利益格局,规范不规范的行为。

实现中国梦遇到的挑战和阻力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及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去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同时,中国梦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寻常的做法,更不能因循守旧,而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

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同样道理,不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行动第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梦想是一份沉甸的责任,当代青年人,应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梦之中国即梦之青年,梦想在前,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责任在青年。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2013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习近平,2013

3、谢建社:《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吹响幸福民生号角》,2012.12.10.《南方日报》

4、时政论坛网:2012.11.18.林间牧歌的文章《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作者系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教授)

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篇6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此我们要全面理解。

传统发展观的突出表现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全部内容,把GDP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诚然,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单纯把GDP增长作为唯一的目的,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设、消耗资源、降低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则是不可取的。因为GDP增长不能反映人民群众多方面需要的满足程度,也不能反映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的代价,更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会造成经济、社会出现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经济发展不仅仅限于经济增长,不仅仅反映社会财富在数量上的变化,还包括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品投入结构的变化与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程度的变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等。另外,经济发展也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科学发展观不仅仅强调经济发展的质和量,而且强调经济发展的质和量的统一的最终结果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是建立在“发展是天然合理的”这样一个哲学信念的前提上,认为发展天然就是好的,发展总比不发展好,发展快总比发展得慢好。它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得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而对于“为什么发展”和“怎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样一个目的论、价值论的问题却缺乏关心。在发展的价值判断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核心,认为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的目的。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的主要任务已经是如何使发展持续下去,以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地生存发展,而不是仅仅看到眼前。

我国已经从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下一步还需要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形势,对于诸如经济体制变革引发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重组,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结构急剧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温饱问题解决,GDP超过1000亿美元后社会需求升级并且更加多样化,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社会问题,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沉重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产生的严峻挑战,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发展活力和冲击以及社会经济关系变化在思想政治领域所产生的激荡等等,都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具体地说,统筹城乡发展,目的就是要不仅仅围绕“农”字上作文章,还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寻找出路,更好地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缩小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关注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有赖于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解决“一条腿”长(指经济)、“一条腿”短(指社会)的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解决人类与自 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解决国内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关键点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说,是一个新高度;从实践上说,是一个新课题。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而且要在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我们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把发展当作一个战略来抓,不能把它视为权宜之计而失之以恒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我们做好今后各项工作的纲领。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来抓,并且自觉实施,长期坚持。

抓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才能抓住我国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

抓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才能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抓好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和问题。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不可回避,更不可任其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根本的办法是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

二、把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抓,不能以谋求局部发展而牺牲全局利益

科学发展观高度体现了发展的整体性的要求。整体性,也就是全面性。它要求在发展时,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经济和环境、发达区域和相对落后区域、发展较快行业和发展迟缓行业等等,放到一个棋盘中,统筹谋划,使之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也就是全面发展、整体推进。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必须看到,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体制改革,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论改革,宏观改革滞后于微观改革,政府改革滞后于企业改革,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论发展,农业落后于工业,乡村落后于城市,西部落后于东部,传统行业落后于新兴行业,环境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社会发 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发展当作一个整体来抓,坚持全面发展。在制订计划、出台政策、建立制度、安排工作和树立典型时,既要注重全局发展、全局利益,又要注重局部发展、局部利益;既要考虑这部分人的发展和利益,又要考虑到另部分人的发展和利益;既要考虑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又要考虑到个人利益等。总之,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三、把发展当作一个系统来抓,不能为谋求物质文明发展而牺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

把发展当作一个系统来抓,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它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子系统组成。与之相对应,人类文明从内容上也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它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决定作用。政治文明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质,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所以,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们共同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三个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如果其中某些环节过于薄弱,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我们的教训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不仅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且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中国在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中排名第188位。如果这种状况还不改变,类似“非典”的悲剧还会重演。

四、把发展当作一个过程来抓,不能为谋求当代人的发展而牺牲后代的利益

把发展当作一个过程来抓,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决不能为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而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决不能为谋求当代人的发展而牺牲后代人的利益。

把发展当作过程来抓,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既讲求经济效益,又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把发展当作一个过程来抓,必须摒弃“先污染、再治理,先发展、再协调”的错误思想和做法。有的同志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发达地区的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实力,发达地区可以做到,欠发达地区难以做到,还是“先发展、再协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实践是有害的。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使欠发达地区更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为求得一时发展而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即使经济上去了,也不能持久;在发展之后再来治理,则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欠发达地区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再探索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告一段落后,我省出台了六个配套文件,构建了“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的形势下,要在坚持这些好做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逐步完善,与时俱进。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干部是否经常受到教育、农民是否长期得到实惠,关键要看发展了没有、发展得如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努力适应这一要求。

1、紧扣发展主题,理清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切实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切实改变就组织抓组织的现象,坚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党的中心任务,贴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贴近农民的实际需要,把组织服务工作做到需要 的地方去,把组织保证工作做到群众欢迎的地方去,变“游离”为“渗透”,变被动出招为主动介入。

2、适应发展需要,改进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方式。努力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积极组建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如农民专业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协会+农户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荐村“两委”成员与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领导成员交叉任职。使村干部和发展能手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积极开展在农民专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工作,把协会中有共同特长的党员组织起来,围绕协会发展开展党组织活动,使党的工作覆盖到新的社会组织。同时,通过专业协会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把好协会的发展方向。

3、围绕发展目标,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要一手抓教育,增强党建工作责任人党的观念;一手抓考核,使责任人自觉遵守制度规范。特别要强化考核标准的刚性,坚持把发展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检验“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根本标准。要实行介入式考察,从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志要参与责任人任用的考核和研究,解决过去存在的责权分离、手段弱化的问题。要捆绑式运用考核结果,把履行责任制情况作为责任人任用的重要依据,把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任用挂起钩来。

二、按照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加强农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组织保证

共产党人的政绩观,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让农民得实惠。能否把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是实现“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目标的关键。

1、树立以政绩取人的导向,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选任办法。用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办法选人,对于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要改进干部的选任办法,让群众满意的人进班子。我省在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即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党内选举。在乡镇开展“一推两考”试点工作,即采取民主推荐、理论考试、组织考察的办法,确定下一届镇党委和纪委组成人选。它们的共同之处和关键环节在于:一是群众广泛参与,推荐算数。在村党组织成员的推荐中,不仅有党员参加,也有村民代表参加,所产生的人选体现了全体村民的意志;在乡一级干部人选的推荐中,不仅有下一级单位负责人参加,还有占参会代表20%的农民参加,使群众的态度影响到干部的进退留转。二是全过程阳光操作,推荐票公开统计。这既体现了组织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又体现了群众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从而促使干部把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促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些做法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2、加强规范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任职、任期和进修培训,告诉干部干什么,教会他们怎么干。同时,可与高等院校联合开设进修班,培养高层次领导人才。要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训什么的原则,开设培训“超市”,实行“订单”培训,推行学分制,由干部自主选择培训内容,自行安排受训时间,促进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我省正在开展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培训试点工作,要不断总结,积极推广。要建 9 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述学、考学制度,把干部的学习同考核、奖惩和任用结合起来,调动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3、强化激励监督,促进农村基层干部严格自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人是关键,培训是基础,激励监督是保证。可开展“双评”活动,即每年分别评比有作为和不作为的农村基层干部。对被评为有作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重奖;对被评为不作为的干部,经组织考察属实的,可责令辞职。要改进评比办法,扩大评比工作中的民主,把评比标准、评比权限和评比要求交给群众,真正由群众当家,把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干部选出来,使他们有地位、得实惠、增光彩。

三、按照新型人才观的要求,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人才支持

人才问题关系小康大业。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目的是培养人才;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关键要依靠人才。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

1、拓宽视野,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对有潜力的人选,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实用人才开展科技承包和试验示范活动,推荐他们到专业协会中唱主角、挑大梁。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表彰,给予重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展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农村乡土人才是实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一并纳入人才范畴,在教育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一视同仁,使乡土人才有地位、有荣誉、有奔头。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务大军在外经风雨、见世面,既挣了“票子”,又换了“脑子”,10 要把他们纳入人才范畴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发家致富。

2、突出重点,抓好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就抓住了人才工作的重点。要坚持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小学教”活动,把它建成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的“加油站”,办成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助推器”,打造成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平台”。要大力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可在全省农村实施“百千万”行动计划,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重点抓好100个“双培双带”示范乡镇、1000个“双带”示范基地、10000名带头致富能力强、奉献精神强和公道正派理论强的“三强”型党员、干部。要积极推行无职党员岗位责任制,按照自愿申报、党组织确定、向全体村民公告的方式,明确无职党员的岗位责任,加强考核,使每个有能力的无职党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3、加强激励,动员人才到农村建功立业。从农村实际出发,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干部、军队转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机构改革中分流人员、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和乡镇企业工作。尤其是县乡机关干部工作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可实行“五五制”,即一半人员在机关处理日常工作,一半人员到农村基层蹲点创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也可鼓励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对“蹲点干部”和“打工干部”可以实行身份、关系、待遇“三不变”,对工作卓有成效的,要提拔任用,形成人才资源的“洼地”效应。我省近年来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是加强“三农”工 作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促进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成功实践,要抓紧抓好。

四、按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要求,推进为民服务经常化、制度化,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供机制保障

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1、建立述联考联制度,培养干部亲民作风。农村基层干部只有经常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特别是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才能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促进农村基层干部经常深入群众,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定期组织干部进村入户、乡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等。为促进这些制度的落实,要建立干部述联考联制度。干部述职时,要把联系群众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由群众进行测评。测评时,可适量吸收农民代表参加。同时,对干部进行考核和任用考察时,要把联系群众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

2、实行民主听证制度,广泛集中民智。在决策上体现群众意志,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使农民得实惠。实行民主听证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有效办法。通过听证,让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决策中来,与干部面对面交流,构筑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对好的意见和建议,可进行购买或给予重奖。决策实施的效果如何,群众是否得到了实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后,再召开听证会,凡是多数人赞成的,要继续执行下去;凡是多数人有意见的,要对决策进 12 行完善;凡是多数人反对的,要坚决废止,使决策始终符合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

3、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农村基层干部要适应乡村区划调整、乡域村域扩大的新形势,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可在乡村两级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群众需要办理的事情,只需向代理室提出申请,其它工作均由代理室全程代为办理。要明确代理内容,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可列入代理范围。要规范代理程序,抓好受理、承办和回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代理室各项工作制度,做到有问必答、有需必办,使代理室和“小窗口”能为群众提供大服务,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发言提纲

訾金雷

(2006年3月31日)

通过近一个时期的学习思考,上午又听了新农村建设的辅导报告,我们对中央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认识更加到位、理解更加深刻、思路更加清晰。下面,我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是个老的提法,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新背景。它是在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加快农村发展正成为全社会共识、农村建设具备一定基础 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起点更高。二是新思路。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三是新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工作布局更全。四是新方式。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五是新变革。改革开放后至十六届五中全会其间的27年,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城乡工农关系上先后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一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放权于民;一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直至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负于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是第三次重大调整。从中央把“三农”问题明确定位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从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到作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从制定“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到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工农、城乡和分配关系作出了重大调整,其实质是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六是新机遇。宿州作为农业大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是我们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我市农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人口众多,应该说受益面也就更大。这个机遇如果能抓住,就会极大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为推进跃升崛起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二、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深刻内涵应该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时跨数十年、惠及几亿人、涉及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我理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迅速启动、扎实开展,我体会,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亿万农民,必须防止和克服五种倾向:一是脱离实际,把新农村建设变成空洞口号、神秘概念和玄奥理论,或者重新回到就农业抓农业的老路子。我理解,当前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如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县域经济等就是新农村建设,已经确定的“工业强市、开放兴市”战略、“6+3”工程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二是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包涵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整洁、村庄改造等丰富内容,并且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内容。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盲目冒进,一哄而起。新农村建设既是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艰巨的长远课题,决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把积极态度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从长计议,不草率从事;锲而不舍,不急于求成,力争做到规划不留遗憾,政绩不留隐患。四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工作无事可干、无所作为倾向。决不能以为免除农业税后农民负担问题就从此解决,农村工作就万事大吉。必 须保证基层党组织和乡村政权的有效运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来贯彻落实,农民群众生活的改善要靠他们来推动,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靠他们来维护,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也要靠他们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来实现。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能、该提供的服务,不仅不能削弱,还要逐步加强。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不是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而是要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提高素质,更好地带农民发展,帮农民致富,为农民服务。五是越俎代庖,强迫命令。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但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强迫命令,一厢情愿地去搞农民不满意、甚至反感的事,特别要防止出现以各种名义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引导、农民自愿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机制和办法,达到“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要求。

三、围绕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着力推进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也必然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深刻影响,提出更高要求。要紧密联系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来思考和推进“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和实践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初步考虑,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五个好”为目标,以“三级联创”为总抓手,推进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概括地说,就是:

确立一个观念:即发展型的农组观,以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来统领农村党建工作,把围绕发展的程度、服务发展的力度和促进发展的效果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坚持“双强”要求: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和创业能力强”的标准选配乡村干部,实行规范化管理,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和干事创业的机制。

突出三项重点:一是以改进村党组织设臵为重点,推行“支部加协会”、“协会带农户”的党建工作模式,形成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百姓富家业的良好格局,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以选派村和小康示范村为重点,实行领导联系、部门帮扶、干部驻村,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格局,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以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围绕“四化”目标:即围绕党员干部技能化、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双技”培训,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农民。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党领导”的原则,按照政府支持、农民自愿、市场运作、多元发展、逐步推进的要求,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致富带头人队伍。开展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试点,以中心村为依托,以产业为纽带,以服务农民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农村社区党组织,把“个体”农民变为“群体”农民,进而成为“实体”农民。

落实五项载体:一是深入推进“双培双带”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先锋力量。二是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为不 同类型、专业各异的党员发挥作用搭建新的平台。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深入开展“双向带动”活动,教育和引导事业有成的党员把家乡更多的人带出去务工创业,把在外了解到的信息、积累的资金、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创业发展。四是规范党务公开,并与村务公开配套衔接、同步实施,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示范和带动民主管理。五是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加强村级代办点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启示研究 篇7

1科学发展观内容

科学发展观, 我们应该理解为: 不能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 发展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发展要以人为本,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特别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要通盘考虑, 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协调好各方和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和利益关系; 发展要可持续, 处理好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长久发展之间的关系; 政府调控经济和促进发展, 不能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1. 1发展是第一要义

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把发展作为硬道理,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国现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展, 和平崛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念提出后, 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关键, 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对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时期, 提倡的是和平崛起, 科学发展观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2]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主题之一, 中国GDP的增长、国际话语权的增多、国家的强大等都离不开发展, 离开了发展, 我国将停止不前, 科学发展观也会失去最为关键的内容, 成为无源之水。为此, 我国现阶段要紧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科教兴国, 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用发展的思路、 发现的眼光解决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当前中国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硬道理, 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原则性经验。如果没有发展, 科学发展观会失去意义, 我国也会重蹈 “闭关锁国”的覆辙, 必须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胡锦涛同志提出: 我们必须牢记, 发展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及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脉络, 坚持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们的愿望, 推动国家发展, 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3]

1. 2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 “以人为本”, 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第一, 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兴国, 尊重人民主人翁的主体地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福群众。第二, 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始终把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 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确保人身权益、经济权益等不受侵害。第四, 科学发展观强调 “以人为本”, 就是要在发展目的上为了人, 在发展过程上依靠人, 在发展成果上惠及人, 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关心人的现实生活, 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尊重人的自由权利, 保障人的合法权益, 才能真正的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4]

1.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要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 是全面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战略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可将这一要求划分为三方面内容。全面发展, 即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以及上述各项内容的组成部分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要求全面发展所包括的各项内容及其组成在发展中都是互相协调的。当然, 不仅要求向同一方向发展, 全部内容的发展速度或数量比例关系也应是相互适应的; 可持续发展, 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简单地说, 就是指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也不能对后人所需构成危害。

全面、协调、可持续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想要完成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 就必须正确处理各项内容及其组成的结构、质量、速度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既要提高发展速度, 又要优化结构、增长效益、提升质量, 而且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5]

1. 4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所谓统筹兼顾, 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总揽全局、 协调发展、科学筹划、兼顾各方,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1956年, 毛泽东同志在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之后, 邓小平、江泽民对这一根本方法也十分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五个统筹”实际上讲得就是统筹兼顾,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报告在 “五个统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之上, 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当这两个内容结合在一起时, 就要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 促进全局和谐、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 社会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持续加快, 矛盾愈加凸出。在这个重要的阶段,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 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科学发展观的当代启示

2. 1经济建设

当前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可避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这会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对人民生活和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就要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 积极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以生产为基础, 以生活富裕为目标, 以生态良好为条件, 努力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2. 2政治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这就意味着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政治地位和权利的平等化, 提高人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 发挥人的政治潜能, 实现人的政治价值。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就应该促进人主动参与政治的力度。政治稳定要以经济稳定为基础, 缺乏经济稳定的政治稳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2. 3文化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就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进一步扩大文化建设力度, 加快文化发展步伐,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为群众提供丰富而充足的精神食粮, 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6]与此同时, 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发展, 切实做到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4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指出 “必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 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7]

2.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人的关系、能力和素质等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最后是让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发展,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又要依赖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能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又要依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二者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既是人们的精神追求, 也是推动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3结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 “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与手段”, 才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 才能使发展有新思路, 改革有新突破, 开放有新局面, 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 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摘要:200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以人为本”, 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要求则是“统筹兼顾”。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就需要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注意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启示, 从而才能更好地指导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反思,科学性,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文君.当代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3]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4]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35.

[6]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7]周永学.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211.

浅析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的内涵 篇8

关键词: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内涵

1煤炭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破解“发展不足”与“发展不当”两个难题

煤炭企业的科学发展不是不发展、慢发展,不发展没有出路,慢发展给人让路,发展不足必然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生产经营从粗放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加快发展进而实现率先发展,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顺势而上,在挑战中赢得先机。

煤炭企业的科学发展不是乱发展、盲目发展,发展不当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长久以来,煤炭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粗放开采、就易避难、重厚弃薄、高产高耗、以物为本、事故频发的基础上。根本谈不上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后备资源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涸泽而渔式发展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野蛮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粗放的发展模式,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煤炭企业永续发展惟一选择。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煤炭企业的发展内容,开拓了发展的领域:既要速度快,也要质量好;既要经济效益,也要安全效益、环境效益;既要眼前发展,也要长远持续发展;既要快速发展,也要规范发展:既要提升物质水平,也要提高文明层次。煤炭企业要发展,必须创新举措,解决好发展“不足”和“不当”的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煤炭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做到“六个并重”

2.1重经济效益更重安全效益。安全发展是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最突出体现,“带血”的经济效益不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目前来看,尽管国家加大了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对中小煤矿整顿、对安全事故惩处的力度,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意识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安全基础并不牢固,特别是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部分煤炭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观念并未得到根本转变,违禁违规违法生产行为屡禁不止,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要实现科学发展,煤炭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理念,围绕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着力推进管理精细化、工序程序化、制度系统化和质量标准化,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基层和基础工作。立足提升职工素质,意识与技能并重,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素质培训,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打造本质安全职工,为安全生产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立足优化安全环境,要通过装备换人,系统减人,来实现提效保安的目标。推进采掘机械化、运输运转系统简单集约化、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为生产创造稳定的安全环境。创新安全管理,要着力探索、构建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到位的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2.2着力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科学发展就要永续发展,当前的发展要服从于长远发展,今天的发展要为明天的发展“铺路”而不是“挖坑”,“端子孙饭碗,断子孙后路”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资源是煤炭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基础,珍惜现有资源,储备后备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意识,立足煤炭的科学开采、经济开采和绿色开采,本着“技术合理、经济有效、充分回收”的原则,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通过优化采掘技术、提升装备水平,实现精益生产和效益开采。特别要探索矸石充填、以矸换煤等绿色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本部矿井服务年限。要把后备资源开发放在事关长远的战略位置,多渠道调研论证,积极寻找接续资源,特别要放开眼光,敢于打破地域限制,甚至是国别限制,不断走出去占有煤炭资源,加强资源储备,为企业永续发展持续增添动力。

2.3经济指标更要环境效益。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发展观,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既抓经济效益,又不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是许多煤炭企业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的一大宝贵经验。特别是近年来,一方面绿色开采技术研究实现了较大突破,矸石充填、以矸换煤等工艺、技术在煤炭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许多煤炭矿山实现了矸石不升井、不上山目标,减少了矸石占地和污染,也降低了地表塌陷。另一方面,依托煤炭主业,不断发展下游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煤矸发电、煤电制砖等新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煤炭企业主要废弃物——矸石的充分利用,即减少了污染,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煤炭采掘造成的塌陷治理方面,新矿集团翟镇煤矿等煤炭企业通过复垦和再利用,综合治理塌陷地300多亩,形成了集高效农业、餐饮旅游、汽车驾驶培训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和地企共建师范工程,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塌陷治理之路。在做好以上这些的同时,煤炭企业还必须做好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煤尘治理、噪音治理、防辐射等工作,为企业和所在区域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4经济增量更要运行提质。无秩序管理、低层次运作、低效益经营、高风险发展都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科学发展既要量的积累,更要质的提升。要着重提升发展的风险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加强经济运行监控,实施经济运行风险评价,强化成本预算管理,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持续提升企业增盈空间。要紧紧围绕煤炭做文章,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煤炭质量,优化煤炭品种与市场,生产市场需求强劲、盈利空间较好的煤炭品种,通过提高煤质来实现增收增效。要积极围绕企业主体工作实施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技术支撑和管理实践经验。实施人事、劳动、分配机制改革,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职工收入能增能减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推动企业发展。

2.5立足主业也要做专非煤。增强煤炭企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煤矿企业必须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煤炭企业要立足煤炭主业优势,围绕煤炭主业延长、拓宽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获取产业链条前后端和价值链条高端收益分配。特别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扶优放劣,集中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优势,发展有优势、有发展空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非煤产品、企业和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非煤企业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为企业持续发展赢得了新的竞争优势。

上一篇:性教育下一篇: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写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