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用”创新模式下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教育在目前的产业发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积极的发展职业教育有非常突出的价值。从当前的资料总结来看,职业教育的价值发挥与教育和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有显著的关系,比如产业发展需要的是懂技术操作的实践性人才,但是教育培养的是专攻理论的问题分析型人才,这会极大的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价值,因此在职业教育中,需要基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政产学研用”是基于职业教育固化模式而构建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此模式能够有效的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针对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推进。

一、政产学研用模式概述

从当前的实践来看,所谓的政产学研用具体指的是一种创新合作系统工程,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是对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实践上的又一次深化。就政产学研用的具体分析来看,其核心是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而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到来,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形态凸显了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政”和“用”的地位更得到重视,推动科技创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转变。综合来讲,政产学研用对于培养产业发展实践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产业实施和发展壮大中也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积极的推行此种教学模式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政产学研用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对目前职业院校的政产学研用模式应用做具体的分析发现其具有几个方面的突出价值,以下是对几个方面价值的具体总结:

(一)政产学研用对于培养产业性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

所谓的产业型人才具体指的是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举个简单的例子,机械加工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加工技术有专业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技术的人才,政产学研用模式的具体利用一方面是会加强针对产业的分析,所以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技术利用现状以及未来走向等均会有详细的分析,而具体的分析结果会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是会加强对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分析,通过问题分析实现针对性的改进,以此来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效果。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的具体培养和产业的发展保持了一致,由此实现了人才培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人才培养周期的有效缩短,无论是对于企业经营、产业发展还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这种培养模式均具有突出的价值。

(二)政产学研用教育模式能够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有效粘合,实现教育的价值转化

任何教育都是具有显著价值的,但是在实践中,教育价值并不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价值或者是技术价值。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专业性技能以及技术方法的实践性利用,所以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技术利用水平以及技术生产价值方面。政产学研用教学模式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有效链接,不仅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作用,企业在人才培养中也发挥着作用,而且企业的技术发展以及人才需求为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提供了方向参考,这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最大限度的转化为了企业生产的实际价值。换言之,政产学研用通过教育和产业的有效结合将教育价值转化为了产业价值,这是对职业教育的肯定。

(三)政产学研用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过去,职业教育并不被人认可和看好。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国家开始不断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建设力度,普通大众对职业教育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不过依然改变不了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弊端,比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老旧,学生素养低等。随着政产学研用模式的普遍实施,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开始在职业教育中进行应用,由此实现了教学面貌的不断改变。加之对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研究加深,具体问题解决的方式等也开始向现代化教育迈进,所以职业教育的整体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简言之,政产学研用模式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政产学研用模式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上文对政产学研用模式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分析结果来看,政产学研用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为了更好的认知政产学研用模式的具体利用,以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例对其做分析,以下是具体的实践探讨。

A地机械加工产业规模巨大,而且距离市场的距离较近,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从A地的机械加工产业发展来看,技术性人员不足是该地区产业壮大的最大限制,而当地的几所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育与产业发展实践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情况,这使得相关企业不得不跨地区进行人员招聘。为了推动A地机械加工产业的持续性发展,该地政府决定大力扶持高职院校教育,使其满足机械加工产业的发展需要,所以在资金和政策支持之外,还对高职院校的具体办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基于具体的意见,高职院校的办学做了如下的改变。

(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调整

以机械类专业为例,虽然整体专业依然是机械类,但是为了配合相关企业的人员需求,高职院校对机械类专业进行了具体的小类划分,比如某高职院校将机械类专业分类为了三个基本的方向,即:机械类专业(机械设计方向)、机械类专业(机械生产加工方向)、机械类专业(机械设备检测方向),虽然是同专业,但是方向不同,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课程开展以及实训的针对性各有侧重。从专业调整的具体实施效果来看,在专业调整之后,该高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利用针对性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具体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专业能力,而且在专业方向方面的技能掌握更加的深入,对技术、方法等的操作也有了显著性的提升。总体而言,专业设置方面的调整与产业的具体发展更加适应,职业院校对产业发展的助力表现更加的突出。

(二)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改革

同样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在过去的教学中,理论课程占据的课时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受到了限制,这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的能力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专业调整之后,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做了积极的改变。从具体的教学方法改变来看,最为突出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即在新学期开始或者是在进行几周课程之后,由老师确定机械相关项目,然后基于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对其进行分组,使其联合完成项目。如机械设计方向、机械加工方向和机械检测方向的学生联合实施完整的机械类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发挥作用,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显著的增强,自主研究和探索的能力也会的都爱锻炼。而且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也会对学生的实力提升起到帮助。再者,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的相互配合使其了解了与各自相关的部分内容,这对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中的工作配合来讲是有重要意义的。简单来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变有效的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全面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位学生日后在产业发展中的价值发挥提供了基础。

(三)高职院校在专业考核中对考核体系做了改革

在过去的考核中,主要执行的考核的方式是试卷评分,这种考核方式所能看到的仅仅是学生反映在试卷上的情况,具有片面性,所以高职院校基于全新的教学模式,为了对学生实施更加全面的考核。在考核方式,内容方面均作了调整。(1)考核方式的调整。除去传统的考核方式之外,还增加了实践性考核项目,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考核人员对于学生的项目执行态度、过程专业性评价等做分析,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对学生的考核认知会更加的全面。(2)考核内容的调整。缩减理论考核所占的比例,增加实践性考核内容,并同时增加其他的考核项目,以此实现了全面考核体系的建立。简单来讲,考核改革适应了专业调整和教育模式的调整,全力的配合了专业性人才的能力培养工作。

(四)在高职院校的具体教学工作中,组建了专业分析机构,该机构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教学分析

所谓的教学分析主要是对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可以从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课堂的氛围、有效性以及学生的表现等会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评价结果的研究可以发现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这对于教学改进和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2. 专业分析

所谓的专业分析具体指的是对专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比如专业发展的趋势、专业发展的特点以及专业解决的具体问题等。专业分析能够为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这样,教育教学的实施会和专业发展保持一致,人员能力和水平与企业发展需要也会呈现紧密的关系,这样,职业教育的综合价值得到了显著性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和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改观,职业教育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对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具体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其发展迅速,但是一些固有的弊病并未解决,比如模式老旧,教育教学内容落后于产业发展实践等,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现实发展,所以需要对这些问题做有效的解决。政产学研用模式是基于产业发展实践与职业教育价值转化的全新职业教育模式,在目前的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实践中有突出的利用价值,文章对相关的内容做全面分析,旨在推进此种模式的应用。

摘要:职业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国产业发展和技术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的大环境下,国家和政府给予了职业教育更多的重视,因此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在不断的壮大。分析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发现其存在的显著弊端是教学模式的固化,此弊端影响的教育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对教学成果的提升也不利,所以要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探讨和改革。在教学经验结合教学现状以及产业、政策现状后,职业教育提出了“政产学研用”的教学新模式,为了对此种模式的具体利用效果做分析,进而实现其推广,文章就“政产学研用”模式在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应用做分析,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融.协同创新机制下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武昌工学院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4):252-253.

[2] 杨光祥,杨峰,屈建华.校地合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2):269-271.

[3] 陈婷婷,李云鹏,刘英竹.基于高校人才培养视角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路径研究——以齐齐哈尔医学院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0):219-220.

[4] 佚名.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272.

[5] 刘跃,韩云鹏,蹇洁.“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邮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邮政研究,2018(2):39-42.

[6] 佚名.“政产学研用”模式下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山西省传统工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为例[J].设计,2018,301(22):113-115.

[7] 佚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对外经贸, 2018(6):140-142.

[8] 路璐,凌捷.软件工程专业五位一体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8):180-181.

[9] 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构建[D].南昌:南昌大学,2018.

上一篇:工业厂房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保定市恒天纤维片区厂房改造为例下一篇:城镇燃气输配气运行方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