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精选8篇)
甲方: ***有限公司
乙方:**大学
为更好地使学校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更好地利用高等学校和企业在人才资源、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大学(以下简称乙方)本着“真诚合作,讲究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人员培训等校企产学研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达成如下协议:
一、校企合作,联合攻关
1、乙方针对甲方在工业生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攻关项目,积极向甲方推荐合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可优惠转让或联合开发);甲方积极组织、努力推广乙方的技术成果,使其成为乙方的中试基地之一。
2、根据甲方所提出的需乙方参与合作研究的科研课题,经双方协商,可成立甲、乙双方联合攻关小组或由乙方单独成立课题小组。
3、甲方负责提供科研经费,课题组在经费支出方面应有明细表,甲方有权随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
4、由双方共同合作研发的科研成果、工艺及产品等皆为双方营业机密所保护,不得泄漏,不得转让第三方。
5、为发挥双方在生产和科研中的联合科技优势,双方应积极组织、协调双方力量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技术产品进行联合投标、联合申报、联合攻关与联合开发。
6、双方应加强相互的信息沟通和有效合作,甲方在制定中长期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时,根据需要优先邀请乙方有关专家参加,并向乙方通报企业生产中的有关信息和存在问题(需要保密的除外);乙方尽可能及时向甲方传递有关部门最新信息和参加国内外重大科技交流和学术活动的有关信息。甲、乙方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并改进研究水平,并努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科研成果、加速转化
1、乙方自行开发的科技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转让给甲方。
2、甲、乙双方应根据国家相关知识产权转让的法规、政策办理有关转让手续。
3、甲方在实施转让产品、技术过程中,乙方有义务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三、共同组建人才培训基地
1、甲方同意成为乙方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并进行正式授牌,甲方在生产许可的情况下,应承担乙方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并选派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实习(实训)期间的指导与管理工作。12、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派遣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如举行学术讲座,指导毕业设计等。
3、双方经常开展人才、智力交流。乙方根据甲方的要求,努力为甲方进行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训。
4、甲方积极参与乙方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会,乙方向甲方优先推荐本校的优秀毕业生。
四、资源共享,全面合作
1、双方本着互惠原则,共同开放有关实验室、研究室(所)与技术中心,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和设计仿真软件,尽力为生产和研发提供便利,力争取得“双赢”。
2、共享科技成果数据库、技术标准数据库、科技文献、图书资料等专业平台。
3、乙方为甲方进行行业技术情报收集与分析、产品及设备技术资料翻译,甲方支付适当的劳务费。
4、甲、乙双方可联合组织学术活动,主办本地区行业学术年会,邀请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等形式,开展国内和国际技术交流。
五、双方商定的科技协作项目、实习安排和人才培训,将另行签订专项协议或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各项合作项目能顺利开展。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到期后根据合作情况,经友好协商后再进行续签。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1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历史和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国际上又简称为“合作教育”,最早是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开创,于1906在辛辛那提大学建立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1909年美国东北大学在新建的工程学院实施合作教育模式。1919年麻省理工学院在工程系开展合作教育。1962年美国成立了合作教育委员会(NationalCommiss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1963年在合作教育委员会的推动下,成立了合作教育协会(Cooperative Education Association)[1]。
1957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开始进行合作教育计划。1979年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建立了一个合作教育评估系统和程序。
日本的大学对开展产学研合作非常重视,早在1933年,日本就成立了全国性的按重要课题划分的“产学合作研究委员会”。1956年,日本产业合理化审议会向通产省提交了《关于产学合作的教育制度》的咨询报告。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模式。而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合作教育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引进中国[2]。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3]。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研合作、双向参与;它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产学研结合教育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有上百年的实践,并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成功的教学模式。
2 绍兴纺织产业的区域优势
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绍兴建城2500年,而绍兴地区纺织产业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越罗”就名扬天下,及至明清更有“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之盛况[4]。纺织产业一直是绍兴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渐形成绍兴县和市区以化纤原料及其产品为主,嵊州以领带产业为主,诸暨有大塘的袜子和枫桥的衬衫布,新昌有纺机,上虞有制伞业与染化料……绍兴纺织产业具有四大优势。
2.1 完整的产业链条
从PTA、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经编、纺织机械以及纺织软件等较为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条,具有相当的集群规模和特色优势。
2.2 领先的技术装备
绍兴县就拥有无梭织机4.2万台,约占全国的1/6,其中进口的占到80%以上,无梭化率总体达到90%以上,设备先进性较高[4]。
2.3 独特的市场中心
绍兴纺织产业具有独特的市场资源,如中国轻纺城和钱清原料市场已成为国内外轻纺产品的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2009年,中国轻纺城(包括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实现成交额708亿元;拥有市场经营户19172家,国(境)外企业常驻代表机构828家[4]。
2.4 庞大的企业规模
其中绍兴县有纺织企业6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04家,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66%。特别是近年来绍兴纺织企业逐渐形成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如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中国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前10强,浙江远东化纤、浙江龙盛,浙江洁丽雅、巴贝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3 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措施
绍兴文理学院虽然是一所本科办学历史不长的地方院校,而旗下的二级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从1988年开始办专科到2000年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近二十多年来,一直依托绍兴区域纺织产业优势,走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在近十年的本科办学实践中,从不同角度探索深化校企合作办教学的一些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结合。
3.1 学院发展与企业结合
学院的成长离不开绍兴纺织企业的支持,学院发展始终围绕绍兴纺织产业。在2008年,学院在多年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的基础上,由学院牵头,联合绍兴地区主要的纺织服装印染企业成立纺织服装学院董事会(学院董事会是松散型的而非严格意义上股份型的),从而把一大批地区行业龙头企业纳入到学院董事会里,让企业有机会参与谋划学院的教学发展规划,真正实现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让更多企业有机会参与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教学。董事会单位在学院里设立企业奖学金,不仅支助了品学兼优的专业学生,也扩大了企业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学院通过董事会组织,不定时地邀请企业老总、总工程师、设计师……来学院做讲座、分析市场行情,产业发展趋向等。
3.2 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结合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学院成立相应的基层学术组织,选派各学术组织中的学科带头人、教授专家等深入绍兴纺织产业各集群点,以常驻专家的形式,对接纺织块状经济,服务区域纺织产业集群,更好地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从而带动学院学科建设,为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平台。
3.3 专业定位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结合
从地方院校的办学财政经费来源以及招生与就业的地域性,迫使地方院校办学的专业定位必须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相结合,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2005年学院成立了各专业指导与咨询委员会,聘请了一批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公司企业及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各专业指导与咨询委员会的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来学院,征询专业发展规划,在专业定位与特色建设,在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在专业实训改革与建设等方面献计献策。从学校近5年来的招生与就业统计数据看,纺织服装学院各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印染)、服装工程与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在学校各专业招生中排名靠后些,但在就业率上却每年始终排学校第一位。由于专业定位合理,又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纺织工程专业2007年被列为省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又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
3.4 大学生创意创业发展与区域产业园区及市场发展相结合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第十九条中明确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时代赋予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改革。我校在2009就就已经推出了大学生创业园,而绍兴县委县政府在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纺织创意产业的若干意见》文件,大力推进纺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国际性纺织创意中心”。其中就有科创大厦、创意大厦、服装家纺市场创意中心等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区推出,比如中国轻纺城面料,给予在校的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免费入驻创意产业园区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教育将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3.5 教学内容与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结合
古人有语:“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庸;……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5]。”据山东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山东省行业人才需求报告显示,近半大学生未能学以致用,其中约40%的已工作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所学知识“很少部分有用”或“基本无用”。而“近半大学生未能学以致用”的现象,固然与部分大学生的素质相关,但更是大学教育的“缺陷”造成的。重课堂教学,轻市场实践;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差,这是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软肋[6]。因此,改革原先教学模式,采取“3+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即4年制本科的前3年在学校系统教育培养,第4年放到企业和市场里,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科研开发实际和市场贸易与创新,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工程实践,最终完成毕业设计,简称“3+1”[7]),并且加强和政府机构、教育学会、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合作,组织承办各类大赛,如2009年“越隆杯”首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把教学内容与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学以致用!
4 结语
依托绍兴地区纺织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机制,创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制和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校企“3+1”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措施完全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张恩栋, 杨宝灵, 姜健等.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J].教学研究, 2006, (5) :196-197.
[2]吴岩.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J].北京教育, 2010, (1) :6.
[3]姜健, 杨宝灵, 姜爱丽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与时代特征[J].教学研究, 2006, (3) :107-111.
[4]孙云耀.对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ER/OL].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0/05/17/016611328.shtml, 2010-05-17.
[5]洪应明.菜根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6]教不致用, 怎能学以致用?[ER/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5/10/content_8139292.htm, 2008-0510.
【摘 要】分析楼宇智能化教学团队在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双方产学研合作平台运行机制下取得的初步成效,提出构建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产学研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未来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建设的发展,需要学校重视、政府参与,利用微网平台加强校企长期密切合作,实现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教学团队 服务社会能力 产学研校企合作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81-03
产学研结合是利用高校在人才、资金和成果等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与企业、科研所合作,完成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强调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以上种种说明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政策,必须由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努力构建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的产学研综合能力,为增强国家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一、产学研合作提升高校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提升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能力,其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服务社会能力,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型高技能应用人才。企业员工只有掌握了优良技术和科技创新,才能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未来的企业员工将主要由职业院校培养,而高素质员工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作为推进高职教育大众化、地方化的主力军,必须首先建设一支在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与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产学研结合专业教学团队。
伴随着智能建筑业及节能环保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楼宇智能化技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广西建设厅对12个地级市的统计结果显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创新型高技能应用人才稀缺相当突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要求,2012年初步建成了以服务广西经济发展和北部湾建设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重点面向“新兴节能产业与环保产业”的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学团队。
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校企一体,互聘共建”。目前,教学团队主要成员15人,其中6人是来自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由学校和企业各1人担任专业带头人,形成专业建设双负责制,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完成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专业建设工程。同时,共同参与企业技改、新产品开发、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及维护等工作,以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增加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二、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
(一)国外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具有合作紧密、内容广泛、稳定持久、经费保障、应用性强等特点。如企业向高校委托科研、提高实习实践基地;双方合作教育,将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于合作教育的全过程;双方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和应用开发研究中心,互派人员共同进行研究工作。美国产学研合作中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最广泛的模式有科技工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和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等。另外,还有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以市场为中心模式和顾问合作制模式等。国外产学研合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由企业全部负担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资金。
(二)国内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运行模式:“政府”推动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即“官、产、学、研”模式;“大学”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科研院所”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联合型合作模式。
其中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为依托,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等综合资源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是以自主创新为目的的一种产学研结合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由政府、高校、企业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共同构筑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平台。
(三)楼宇智能化产学研服务平台运行机制。现代高职教育定位在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上,通过学校与企业有效结合进行产学研合作,是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最佳途径。在国家倡导产学研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学院通过多方调研,与深圳松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开元同济楼宇科技有限公司、南宁菱日楼宇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天桂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等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高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楼宇智能化产学研服务平台。
楼宇智能化产学研服务平台主要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共建一个以教学、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和应用型研究为重点的楼宇智能化技术中心,中心由专业教学团队管理,具有专业技术实训、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高职师资培训、智能建筑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教学设备开发、应用型技术研究等多种功能。校企双方主要合作形式为:一是学校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归企业,企业给予学校资助经费;二是根据企业要求,对企业在产品开发和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学校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开发新产品,或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企业为学校提供专项研究资金;三是双方共同出资完成应用型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由企业直接应用于产品开发、投入市场;四是企业加入教学团队,共同进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三、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运行机制的初步成效
(一)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在产学研服务平台运行机制下,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学团队通过“生产实践育‘双师、技术开发促团队、校企共建保质量”等方式,建成了“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实现了“教学双师型→校企双师型”的提升。团队15名专兼职教师,高级职称占67%,专任教师中,100%具有“双师”素质,80%有工程经验和职业资格证。
(二)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由于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可以利用自主时间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在企业中学习前沿技术,掌握新设备、新方法,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用符合教学规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人才培养,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其中5人获得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及二等奖,1人获得学院教学名师奖,1人成为广西首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成为自治区优秀教师,共取得省部级以上各种教学成果奖11项等。
(三)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得到增强。在校企合作共同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等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在科研能力方面迅速成长起来。近3年来,教学团队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完成省级科研项目8项,目前在研省厅级课题11项,获得专利2项,取得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2人参加国家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获三等奖等。
(四)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彰显示范作用。通过与广西南宁天桂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施“无线3G平台绿色节能控制系统研发”项目;与广西达科建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实施“DDC监控及照明控制系统在楼宇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与广西美的暖通空调设备销售公司合作建立“美的中央空调技术服务实操培训中心”开展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与广西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合作建立“广西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开展电梯作业、特种设备焊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等特许工种的培训服务,为社会提供符合要求的特种作业人员;与广西住建厅合作进行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房地产评估师等继续教育培训;与深圳市松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MOOC教学资源开发等。团队的部分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社会,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邕江宾馆变频节能热水系统、万达影城变频器控制系统改造、WZBJ型中央空调微机自控变频运行节能电控设备研制等。由此可见,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学团队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服务广西智能建筑产业及行业等方面已彰显示范作用,实现了教学、生产、创新研发、应用服务等多项功能,达到联动各方、互利互惠的目标。
四、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运行机制的发展前景
(一)学校重视,解决资金和人员问题。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投入科研经费明显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极大地限制了产学研教学团队的发展。学校层面应有相关的政策和管理制度,一方面更加重视产学研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改善教学团队的工作条件,加强产学教研平台建设,多渠道、多形式为教学团队投入研究基金;另一方面适当减少教学工作量,保证教学团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发挥创新潜能,产出更多科研成果。
(二)政府参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楼宇智能化产学研服务平台虽然初具成效,在具体实践和实际运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够,产学研合作尚停留在较窄的范围等。这需要政府作为参与主体,或政府层面给予优惠政策,搭桥使高校和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发挥产学研服务平台的作用,合作开展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教学、科研、技改项目;合作进行项目开发、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活动;合作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探索和实施广西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拓展衍生新的高新区创业园区示范点,推广应用高校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加大合作力度,推动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依托楼宇智能化产学研服务平台,解决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不能转化和企业科研人才不足的矛盾。双方在现有合作共建的基础上,将加强平台的科研和成果应用,建立全面全方位合作战略协议。尤其在智能电器的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上建立长期合作,高校利用其研发能力,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配合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将科技更加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将新产品投入市场,使其产业化,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高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将产生更多实用成果,使企业获得市场领先的技术。
(四)建立微网,加强校企合作平台的效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微信网作为学校、企业、政府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建立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合作网络平台,可使合作更加密切、方便,并可相互监督。例如,微网的信息资源可以设置有专业建设模块、职业技能鉴定模块、对外培训模块、行业企业现状(可以链接到相关行业企业网站)模块、科研课题或基金项目模块、招生与就业信息模块、服务信息模块等。企业可在服务信息模块中发布委托高校进行科研开发或请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需求信息;高校也可在服务信息模块发布寻找外聘任课教师的信息,或在对外培训模块发布如施工员、预算员培训、制冷与空调作业培训、电梯特种作业培训等信息。双方还可利用即时聊天功能,及时反馈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协商解决。教学情况、实训室建设、教学成果、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等各种合作信息都可反馈在线上,通过微网,将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的效用。
总之,产学研合作成果对于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大背景下,高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立足点,坚持资源优化组合、开放共享的原则,通过架设校企合作平台的桥梁,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落实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带动科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资源优势共享的新举措,为科研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各方在产、学、研等方面的全面对接,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提升高校专业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经济建设的能力,实现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吉立.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杨清,刘克勤.从校企结合角度论高职教学团队产学研有效途径——以港口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为例[J]. 科教导刊,2012(9)
[3]李鑫伟.国内产学研合作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3(5)
[4]秦军.国外产学研合作的对比研究[J]. 成人教育,2012(11)
【基金项目】校联会2014年立项课题(校联会【2014】6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周 玲(1968- ),女,壮族,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及楼宇智能化及现代教育理论研究。
甲方: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山东大学
为加强校企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和山东大学(以下简称乙方)经充分讨论和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和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甲乙双方同意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发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合作,形成科技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为乙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乙方的要求你,协助乙方做好编制企业的发展规划,知道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双方领导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长期合作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
3、根据乙方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4、帮助乙方解决产业优化中汽车车桥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技术工艺问题和管理问题,把院校的技术成果优先提供个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5、帮助乙方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帮助乙方进行质量攻关。
6、协助乙方做好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7、根据乙方的要求,派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
8、优先为乙方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推荐企业急需人才,配合乙方定向培养学生。
(二)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甲方提供良好的生产实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共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甲方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2、优先接纳甲方毕业生进行生产实训和就业。
3、接受甲方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甲方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
4、为甲方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
5、根据乙方的具体情况和甲方的需求,推荐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作为甲方的兼职教师。
6、配合甲方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及时向甲方提供最新的人才市场信息。
三、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有效,本协议有效期为三年,合作过程中需要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
四、其他
1、合作期间双反共同保守合作项目及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2.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以修改或补充内容。修改或补充内容可作为本协议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3、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再行协商。
4、其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保存二份。
代表(签名):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文登市人民政府与 XXXX大学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文登市人民政府
乙方:XXXX大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力推进文登市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XXXX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推动文登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登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与XXXX大学(以下简称乙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求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科学就业与创业示范基地这个平台,建立战略性、紧密型的全面合作关系,广泛形成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结成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现就有关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整合资源、制定政策,加大对大学生科创基地的支持力度
1、甲乙双方本着互惠、双赢的原则,共同参与、协助全国大学生科创基地建设。
2、甲方为乙方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实验室开放、教研资源及大学生学籍、户籍、档案管理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
便利和支持。
3、甲方将在基地内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培训机制。提供国家科技产业政策解读、科技创业案例剖析、科技创业咨询与引导等培训。
4、乙方鼓励全校各类学科积极投入甲方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成果在甲方转化。
二、依托双方各自优势,推进科学技术全面合作
1、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技术、信息等科技资源优势和政府及所属企业的政策、资金、市场及产业化优势,以大学生科创基地为平台,紧密合作,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的科学技术合作平台。
2、甲方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动员、组织其所属企业与乙方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培育高新前沿技术,推动关键技术和产业链延展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形成卓有成效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乙方积极组织和动员相关学科、研究所、课题组,认真研究甲方产业技术要求,整合相关人力、物力,在大学生科创基地自建、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学生科学就业与创业实习见习基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办事、服务
机构;乙方为甲方科技人员开放重点实验室,提供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服务。
4、双方围绕国家科技发展要求,共建国家级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围绕山东省和威海市重大攻关或产业化任务,共建省、市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选择适宜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共同申报国家和省部各类科技计划,合作成果共同申报科技奖励。
5、甲方提供辖区内相关企业在科技、生产领域出现的难题,由乙方帮助攻关,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及实施方案;乙方科技人员与甲方相关企业联合研究开发项目,甲方优先立项,并提供相应经费支持。
三、广泛开展人才合作与交流
1、甲乙双方可派人到对方互访、交流和进行业务学习,双方均应向对方人员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双方通过各种形式,不定期举办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论坛、学术讲座等交流活动,乙方的学术论坛、讲座面向甲方开放。
2、甲方将为乙方提供大学生模拟创业服务。对每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至少保证三个月的免费工位或公共场地,并无偿提供创业咨询和项目论证服务。
3、甲方将为乙方提供大学生企业的创业服务。包括企业注册服务、“一对一”创业辅导、统一的财务代理、总面积不少于
500平方米和使用期限不少于2年的免费场地、非盈利的专业技术平台服务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保障。
4、乙方积极支持甲方人才智力工程建设,组织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开展工作;在人才培训、委托学历教育、课程进修等方面优先提供优质的服务;甲方及时向乙方提供有关毕业生需求信息,乙方优先推荐本校优秀毕业生(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到甲方工作。
5、乙方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大学生科创基地内进行创业实践和交流。每年至少组织一期大学生到在孵企业见习活动,每期一般不少于20个工作日和10个见习岗位。
四、合作机制
1、甲乙双方联合成立由双方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负责双方合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职能是负责制定具体的合作计划,协调指导合作事宜,落实具体合作项目。
2、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机制,推动双方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对在推动双方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有关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给予奖励。
五、其他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有关具体合作项目,另行签订协议。
2、本协议有效期为五年。协议届满时,如果双方都不提出异议,本协议继续有效。
3、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
文登市人民政府(盖章)***大学(盖章)
代表:代表:
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合作设立公司、合作开发软件、合作购销产品等等,不同合作方式涉及到不同的项目内容,相应的协议条款可能大不相同。
本协议的条款设置建立在特定项目的基础上,仅供参考。实践中,需要根据双方实际的合作方式、项目内容、权利义务等,修改或重新拟定条款。 双方本着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教学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双方发展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技术合作,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模式。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风险提示:
应明确约定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免在项目实际经营中出现扯皮的情形。
再次温馨提示:因合作方式、项目内容不一致,各方的权利义务条款也不一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拟定。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为乙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乙方的需求,可协助乙方做好编制企业的发展规划,并指导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双方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为今后的长期合作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
3、根据乙方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4、帮助乙方解决产业优化中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技术工艺问题和管理问题,把________大学的技术成果优先提供给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5、帮助乙方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帮助乙方进行质量攻关。
6、协助乙方做好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7、根据乙方的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派出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
8、优先为乙方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推荐企业急需人才,配合乙方定向培养学生。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甲方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共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甲方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2、优先接纳甲方毕业生进行生产实训和就业。
3、接受甲方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甲方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
4、为甲方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
5、根据乙方的具体情况和甲方的要求,推荐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作为甲方的兼职教师。
6、配合甲方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及时向甲方提供行业的市场信息。
三、合作期限合作时间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到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合作过程中若因政策等不可预料因素需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
四、保密约定风险提示:
应约定保密及竞业禁止义务,特别是针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客户资源,以免出现合作一方在项目外以此牟利或从事其他损害项目权益的活动。
1、合作期间双方共同保守合作项目及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2、违反约定的,守约方有权没收违约方相关收益,并追究违约方的法律责任。
五、其他
1、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协商签订更加具体的单项合作协议。
2、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若发生争议,应双方协商解决。
3、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双方再行协商。
1 校外实训基地的特点
1.1 提供真实或仿真实训场景,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校外实训基地是校内实训的延伸, 能有效缓解校内实训基地在所需空间和经费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其运行往往由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 他们能指导学生的技能学习, 让学生接受更为直接的现场培训, 使学生尽快掌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并强化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4)
1.2 促进高校教学改革, 提高整体办学实力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 学校可及时掌握和获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化改革, 从而使三本院校整体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顺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至少半年的挂职培训, 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 (5)
2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在加工范围较广、生产设备先进、具有强烈合作意向的优质企业中进行。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 以校企双赢为原则, 创建一批合作稳定、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
2.1 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分型
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依据实践操作的特点把我国的校企合作分为九种模式。 (6) 通过广泛的调研, 目前在高等院校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分别为:订单式、学工交替式和“3+1式”。
“订单式”是在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协议下, 要求企业加入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中来, 并以就业为导向, 以解决毕业生就业为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 它存在着一种局限性, 即适用的专业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可操作性不强。
“学工交替”是以由基础到专业、理论与实践相辅的学习过程为特点, 开展的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但该模式对企业的规模和所处的地理条件和位置有一定的要求, 很难推广。
近几年,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提升, 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中“3+1式”呼之欲出, 成为一种新的实践模式。“3+1式”是指前三年在校完成理论教学并以校内实验、实训等为辅;第四年进入企业, 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期间, 可结合企业中的生产工艺, 选择毕业论文的课题, 通过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该培养模式具有操作性强、适用专业广泛等优点。但是仍然存在弊端, 即学生实习长达一年, 学生离校时间长, 学校对其管理工作不易进行, 容易出现“放牛”这一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缺点, 本专业重视实验教学,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设置了配套的实验课程, 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2 保持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良好合作关系
各大高校都应保证建设好的校外实训基地能长期、正常地运行下去, 双方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共同目标的前提下, 保持紧密的联系, 使合作关系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不断发展。首先,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保持与企业的良好沟通;其次, 以科研开发求合作, 通过科研立项, 与企业共同完成产品开发, 将校企关系化整为零;第三, 高校可利用具备的理论优势, 以服务求发展, 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各项咨询和培训服务, 获得企业长期的支持。
3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的收获
3.1 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高
我校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不仅有较好的化学、生物、药学实验室基础, 自2011年以来, 根据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教学和科研要求, 先后与武汉嘉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化工医药研究开发公司) 、武汉依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集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武汉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湖北人福药业、湖北金龙福药业、武汉长联来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教学合作关系。其中, “武汉长联来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基地”于2014年获得我校校级示范实习基地的称号。基地的建立, 为学生实习、实训及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生物工程系的实训基地正向稳定优质的方向推进。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建设以来, 本专业学生学风端正, 学习成绩良好。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位授予率和一次就业率稳步提供。通过参与企业科研、生产和管理, 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从历年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看, 质量都能达到相关要求。由于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较强, 毕业生就业率高, 就业后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3.2 企业科技创新稳步提升
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不但是在校的学生、老师乃至高校本身都受益匪浅, 同时也帮助了企业科技能力的提升和创新领域的开发, 达到双赢的效果。
科学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习后, 可通过自身具备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这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研发所需的费用, 同时又可以增进校企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也会积极地增加对高校研发所需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使双方合作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模式。
4 展望
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有效运行,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载体, 是产学研结合的具体体现。生物工程专业属于理工科类专业, 开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化工原理、酶工程、细胞工程、药物分析、基因工程、生物制药技术等课程以及配套的实验课程, 可结合的实践企业类型广泛。将科研领域的“产学研”模式推广到生物工程专业高等教育领域, 是将学生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实践锻炼及企业的科技创新相互贯穿的培养模式, 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促进生物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为社会不断输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 创建生物工程系“产学研”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特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根据调研获得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的收获的研究, 旨在阐明加强生物工程系产学研模式的探索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物工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注释
11 刘振河.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施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11) :205-208.
22 江春然, 张玉玲, 顾洪洲.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6) :153.
33 李选芒, 王永莲.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7) :94-95.
44 江勇.基于过程管理理论的顶岗实习动态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6) :36-38.
55 张静.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1) :74-77.
陈宝生指出,广东是改革高地、开放前沿。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将教育放在事关未来发展的战略位置,特殊关爱、重点投入、强力改革、大步追赶,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呈现新气象。希望广东立足教育发展实际,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陈宝生强调,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准确把握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目标、新期待、新挑战、新任务。一是按照中央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瞄准办人民满意教育和建设世界一流教育的新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共享改革成果,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期待,抓好条件保障,提高供给水平,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实现我国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发展。四是适应信息浪潮对教育模式、科技革命对教育内容带来的新挑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五是围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新任务,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营造公平优质、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朱小丹指出,自2011年部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以来,教育部和广东省每年都召开部省联席会议,合力推动解决广东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当前,广东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广东将坚持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部省合作为动力,进一步推进教育先行先试,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国际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教育改革发展路子,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希望教育部一如既往地给予广东的教育工作强有力的指导帮助,支持广东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推进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正式设立工作。广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衔接配合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各项合作取得实效,推动部省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会后,副省长袁宝成与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共同签署《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十三五”产学研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教育部将支持广东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入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建设院士工作站和部属高校来粤创办新型研发机构;指导广东省属高校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双方还将共同支持在广东各地市实施“蓝火计划”,共建广东省产学研创新联盟、“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和一批“大学联合科技园”,成立“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引导全国高校到广东开展成果转化和合作研究。
【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推荐阅读:
校企合作合作协议书11-29
校企合作协议--冠名班11-20
校企合作三方协议书06-09
校企合作企业协议书11-06
校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活动方案11-14
富士康校企合作协议书10-02
广东省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06-30
产学合作教育小结07-11
校企合作现状06-01
校企合作简报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