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彰显活力课堂(精选10篇)
孙村煤矿加强青年职工凝聚力建设,夯实基层团建工作,增强矿井发展“软实力”,各项工作富有成效,亮点频出,为矿井逆势发展注入活力。
该矿团委强化管理,狠抓日常工作落实,程序规范到位,不仅仅为每个团支部印制发放了《团支部工作手册》,甚至连各团支部领导下的各个基层团小组都下发了《基层团小组长工作手册》,将责任落实到最基层,让基层团支部的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条理清晰,各单位团支部趁热打铁,岗位技能比武、五小创新等活动遍地开花,使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
该矿团委从增强青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充分利用团的“三会一课”形式,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和矿一系列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创新采用了“多举措安全教育”来筑牢青工安全防线,举办一场“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主题演讲比赛,开展一次青年志愿者安全宣传服务进区队,到井口活动,不间断组织现身说法警示教育、亲情嘱安全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在团员青年中全面开展以查思想、查纪律、查作风、查“三违”、查隐患为主要内容的“五查”活动,进一步规范青工安全作业行为。此外,该矿团委还针对新入职的青年工人安全技能相对薄弱的这一实际,创新开展了“寻找金牌师徒”活动,在各工区按照不同种类,不同专业选定一批专业技能过硬,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导师,根据师徒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师徒对子,要求师傅根据徒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培养目标和措施,通过传授技艺,岗位练兵,过程研修等一些步骤,最后师傅带徒“华山论剑”进行技术大比武,最终比拼出“金牌师徒”,这一活动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努力打造出一支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有效推动了矿井人才接续和技术传承的工作。
上月,该矿团委被集团公司表彰为“红旗团委”。
孙村煤矿
1. 课堂创新教学现状分析
从创新学习的角度看, 面向过程动态地掌握知识才具有创新的价值。而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学习”是面向过程动态地掌握知识的体现, 因此, 笔者对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中“讨论式学习”开展情况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
(1) 调查内容。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听课、收集听课实录、进行自我反思等方式, 了解当前中职财会教学的现状, 并对具体的教学个案进行分类, 从而了解目前常见的教学过程, 为后面的归因、评价作准备。
(2) 调查分析。笔者对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式”学习实验, 开始两周仅提出“按照其他学科的小组讨论模式进行合作学习”, 进行了分组后, 便在课堂上使用这一模式。通过这些了解目前常见的“讨论式学习”过程, 发现在讨论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下列几个问题: (1) 为议而议, 流于形式。实验开展约4周后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小组讨论”式学习情况调查中:学生选择“偶尔”的约占68.7%, 而选择“经常”的仅占10.8%参加小组讨论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综合分析个别学生和老师的访谈及平时周围教学实际情况发现, 在教学实践中, 往往有教师平时很少组织课堂讨论, 只有在公开课中才会采取这一形式。但我们只要静心倾听, 不难发现学生在热闹之中却毫无意见交融的活水, 更无思维撞击的火花。 (2) 不思就议, 急于求成。经常可以发现课堂上教师一提出问题之后, 学生缺少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思维过程没有经过整理加工, 马上就相互交流、讨论, 其讨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 (3) 只议不听, 疏于交流。调查显示, 当别人在发言时能够“倾听别人的观点, 如有不同意, 等会再提”的学生约占23.4%, 而“只听不说”“抢着说”的学生占了多数。在小组发言中, “总是那几个人发言, 其他人不参与”的占了66.7%。可见, 学生在讨论中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 只顾自我表现而不愿去倾听别人的意见。由于每个学生都急欲把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表达出来, 往往会造成“大家都抢着说, 却什么也没听清”的后果。
2. 提出课堂创新教学的对策
(1) 在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小组讨论”的教学中, 首先, 对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分工。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 实行小组角色分工。还可以经常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转换, 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 全面锻炼能力。其次, 精心选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的“问题”, 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 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 这些内容往往是容易产生争论的问题, 具有较高的讨论价值。最后, 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后再讨论。在小组讨论前, 一定要给每个学生预留独立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准备发言, 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按讨论题目写出发言提纲。这样,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 他们就会有话可说了。
(2) 在讨论的过程中, 努力做到面对全体学生。教师要因人而异, 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位成员参与的机会均等。在讨论中, 当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持反对意见时, 应鼓励学生敢于争辩, 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说出理由, 摆出令人信服的事实。
(3) 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笔者可以通过学生的情绪来作出判断, 随时把控学生的讨论内容, 对于不恰当的讨论及时加以引导或终止, 避免浪费时间。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职责已从传授学生知识, 告诉学生“真理”, 转向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 以问题为线索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讨论中, 就要求教师必须介入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 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 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 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 能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 能真正使课堂焕发活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大胆运用, 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独特作用。
摘要:新课改下的教学是全面创新的教学, 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措施, 培养创新思维,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既要注意对知识的传授, 更要注意提高自己教学的创新能力。本文着重对中职财会专业课堂创新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互动;价值;热情;品质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其过程其实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过程,包括与教师、文本、媒介之间的真活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样也能推促学生理解内容。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力四射?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真互动,平等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动起来。
一、摒弃虚假互动,凸显互动价值
新课堂要求每一个教师尽可能从转变学生的学习外因向转变其学习内因出发来充分调动他们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率。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互动,在互动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适当调整。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不少教师还不能及时转变,在课堂上搞虚假互动,这在公开课上尤其突出。
比如针对《认识年、月、日》这一内容,有个教师的课堂教学部分实录如下:
师:对于年月日内容,同学们之间也进行了预习,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你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的?
生:我是通过手机万年历来了解的。
生:我通过家里台历了解的。
生:我是预习书本内容了解的。
……
师:那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你们预习的情况如何?第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月?
生:12个月。
师:那么有几个月是31天?
生:有7个月。
师:分别是?
生:1、3、5、7、8、10与12这几个月。
师:那有几个月是30天呢?分别是?
生:有4个月。分别是4月、6月、9月和11月。
师:有31天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什么月?
生:是大月。
师:那么小月呢?
生:一个月只有30天。
从实录内容来看,课堂互动虽然看似丰富,但实际上这种互动很虚假,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多少内涵与价值。从互动内容来看,虽然形式上属于师生对话,但仍属于教师单向传递,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因而在这个互动环节中,学生对内容缺乏实质性的主动思考。其实真正的和谐教学应该是师生主动互动,或者说“两情相悦”,那么其课堂才会精彩横生,才算得上真正的互动。
二、创设互动情境,激活互动热情
真实有效的互动,更依赖于学生主动参与。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互动情境,营造互动和谐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真心参与其中。毕竟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只有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才有可能让课堂多元互动更加真实有效。
比如同样还是《认识年、月、日》这一内容,笔者就曾创设互动情境,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其中。其课堂部分实录如下:
师:课前你们对这一课都进行了预习,现在我们就自己的预习心得来进行交流分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2015年的日历,现在请你们观察一下,老师展示的日历与你们的日历有什么异同?
生:老师,你的日历和我的日历一样,都有12个月。
生:老师,我刚才数了一下,有31天的月份也相同,都有7个月,分别是1、3、5、7、8、10、12这几个月。
师:有没有其他发现呢?
生:一个月是30天的月份也相同,都是4个月,分别是4、6、9、11这几个月。
师:不错,你们的眼睛真毒,发现了这么多相同点。其实还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还需要你们课后自己去查找。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它们的不同点?
生:老师,我发现你手中的日历与我的日历中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那你的日历是哪一年的?
生:2012年。
(多媒体呈现两个日历)
师:的确,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现在就来慢慢研究。
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与第一个教学片段相比,笔者仅仅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情境,并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心情愉悦,享受学习,而且还在真实对话中理解了内容。
三、拓展互动深度,追求互动品质
对于数学课堂来说,互动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碰撞,情感流动。这种互动只有具有实质性,才可以算是高品质的互动。这种深层次的互动,不仅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还能引导学生对其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推促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加之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而课堂每一次互动都应该追求实质性、有深度的互动。
比如针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笔者就围绕其问题核心引导学生展开深层互动。其课堂部分实录如下:
师:现在谁来汇报一下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思考?
生:老师,我发现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可以通过转化进行有效解决。
师:怎样转化?
生:可以通过截图的方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师:具体说说怎么做?
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进行剪裁,将剪下的三角形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这样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从面积来看,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而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试着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师:不错,你的思考很有道理。那么我们现在就推来试试,把平行四边形推成长方形,看看有什么变化?
(出示平行四边形模型,教师动手推导)
生:老师,推动平行四边形后,底没有变化,但是高发生了变化。
师:现在我们再来思考一下,这个推成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
生:不相等。固然底没有变化,但是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不一样。
师:说得有一定道理。那么具体来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究竟怎么计算?
生:面积是底乘以高。
对于学生来说,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没有什么难度,有困难的是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为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引导学生思考过程中,笔者巧妙植入转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比较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进行转化后的各种量的变与不变。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519100)周健良
内容摘要: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道德向上的乐趣,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笔者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学生合理地多元思维,积极参与,以致产生探究与创造的乐趣。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情感熏陶法、音、美配合法、摹拟表演法、实物观察法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应把握教材的感情基调和实质性内容,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设身处地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
关键词:情境;活力;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情感体验”已成为新课标的理念之一,而课堂就是为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提供的一个平台,有机利用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彰显语文活力。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并设置一定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亲自感受,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 1
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情境教学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道德向上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从根本上避免“注入式”教学的种种弊端,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如何进行创设课堂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呢?总的来说,就是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学生合理地多元思维,积极参与,以致产生探究与创造的乐趣。
一、情感熏陶法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的并能对行为进行制约的内心体验。俗话说:情感、情感,以情感人。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在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中,它是传送带、催化剂、润滑油,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情感以认知为基础,而认知必须和情感一致。心灵受到触动,才能产生信念,形成内驱力,达到入情、移情、陶情的境界。
如鲁迅的《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悠扬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纯真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偷豆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其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乌篷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同学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再跟学生介绍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就在这特定的氛围中,学生们说得有劲,听得有味,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顿时 2
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起去品味豆子的清香,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二、音、美配合法
利用音乐、美术来配合讲授,创设情境,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美术的美感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创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如讲《苏州园林》一文,我先在黑板上展示几幅园林画,再放编辑设置的音响,学生边看边听边想,仿佛置身画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如教学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一首诗,我要求学生在熟读全诗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诗中的意境:绿树、红花、碧草、白堤、山寺、早莺、春燕和一个骑着白马的文人。随即挂出一幅《西湖春光图》,学生一边在《春之歌》的乐曲声中尽情欣赏,一边放声自由朗读,使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语言艺术交融一体,达到更高的艺术享受。这样,诗中的远山、近水、高天、浅草、燕舞莺啼、得得马蹄交互错杂、清晰又迷离的在学生头脑中闪现,那香花、暖树、鸟鸣,同时刺激学生的味觉、触觉、听觉、视觉器官。诗中所显示出大自然和谐协调的无穷韵趣,学生不知不觉地心领神会,轻松自如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摹拟表演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也是如此。既然我们从事的是科学与艺术的工作,就不能总是等速度、定距离,在一个平面上平板无味地来回移动,课要上得有曲直、有浓淡、有粗细、有疏密,惟有这样,才能有声有色,引人入胜,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摹拟表演就是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抓住课文的典型性动作、神情、语言等“身入课文”,将其再现出来。
如教《皇帝的新装》,我请两位同学给全班表演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神态,由于对课文作了认真的研究,两位同学及时进行了角色定位,表演极其逼真,赢得了一阵阵的喝彩声。就是在说明文教学中,表演情境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核舟记》一文涉及的空间较多,我让学生自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琢磨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很自然的把文中介绍的空间深深的印在脑海中。
再如小说《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有很好的表演素材。《孔乙己》中,我以讲台桌设为酒店的柜台,学生将酒店里的情境表演得相当到位。个性化的体验使学生感受、想象、感悟等心理过程对阅读对象的激活与投入,它使学生进入“主客融合、物我同一”的理想境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与作者的生命零距离的接触,感受到生命丰富的内涵。
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我请学生做出范进发疯时的“拍、笑”等动作,同时结合语言,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把握了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的妙处。由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精彩的课堂显示出无限的活力。
四、实物观察法
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或带领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课堂中去,创造一种刺激氛围,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或学习创作欲望。
如讲《爱莲说》一文,我组织学生去池边观莲,要求学生边看边画,结果同学们争先恐后仅用极短的时间画好了一幅幅形态各异的莲花图。随即回到课堂又一次创设问题情境,作者为何不浓墨重彩写菊花、牡丹而偏写莲花呢?莲花的可贵处表现在哪里呢?文中是怎样说的?作者写莲花的用意又是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大家去探索答案,一堂课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既找到了学习的兴奋点,又掌握了课文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课文有关的教学片、故事之类,还可以通过形象分析、参观引导、角色朗读等方法创设情境,效果同样很好。
当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应准确把握教材的感情基调和实质性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要设身处地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若能这样,灵活掌握,定会提高课堂效率,焕发课堂活力。否则,便会流于形式而失败。
可见,教师如果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更能加深学生对文学文本的理解,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步晓红.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职教通讯.2007(4)
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一个崭新的适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创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抱着试一试的欲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着创造的空间,在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如,教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一上课,我出示下面的问题情境:
小明带着2元钱高高兴兴地准备到文具店买3本数学练习簿。假如你是小明,你在买的时候将思考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请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参与。
接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每本作业本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一共要给售货员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应找回多少钱?学生思维活跃,我马上给予肯定――太棒了!你真会想。顺着学生的思维,我接着问:你是怎样解决的?这时学生又纷纷举手发言。再经过例题的分析和教师的恰当点拨,很快就能找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一、让教材焕发活力
在中国, 一套教材几亿学生来学实属世界奇迹!我们在对教材指手画脚的同时, 恐怕也难拿出一套最佳方案。再说, “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作为教师, 我们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 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我们历来只把教材看成教本, 其实教材更是学本, 只有学生才有对教材真正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我们应把课本彻底地放给学生,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我经常与学生共同商定删除文质不美的课文, 引导他们自编教材。首先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 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 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 装订成册。然后自己制订背诵计划, 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最后把自编的教材与全班同学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我的想法和追求是, 不仅给孩子字词句段篇这些量的积累, 还要让那些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今精品和人生格言警句, 如同空气一样滋养学生, 如阳光一样照耀孩子的心灵, 让每个学生的血液和骨髓里都充满着先哲们的生命哲学和人生理想。
二、打造多元化课堂
在教学中我不断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地区、学校、家庭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 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我们内蒙古地区不仅干旱, 而且多为扬尘和扬沙的天气, 为此, 我组织学生针对这一现象收集了有关资料, 访问了当地的气象专家, 然后一起认真地进行分析和讨论, 最后做了书面评论。一位学生写道:“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沙漠化正疯狂地侵吞我们的家园, 向人类开战。可许多人好像并未察觉, 继续在乱砍滥伐, 破坏着环境。当我们拿着大把的钞票去买玩具时, 有谁会想到去买一棵树栽一栽, 来抵御一下风沙?如果我们真的都能这样做, 我们内蒙古还会有那么大的风沙吗?”我们内蒙古除了有风沙, 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还可开设“小导游”系列活动。这是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培养自我的舞台, 通过活动的开设, 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去搜集和处理信息, 激发其表现欲望, 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三、学科整合
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又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巧妙利用其他学科的独特魅力, 整合学科优势, 优化课堂结构, 激发学生兴趣。使各科教学与语文学习建立紧密的联系, 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使其更具创造性和发展性。以下仅以语文与美术综合为例来说明。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进行思想文化的传播, 语文则是利用语言文字来传承, 两者有诸多相同的目标。学习语言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可以大大丰富美术创作中所需要的想象力。反之, 美术教学中发展的学生联想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等又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 如在学习《美丽的公鸡》一文后, 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 画画“我心中最美丽的公鸡”, 看谁画得最美。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形象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让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 课堂小天地, 生活大课堂。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与参照吧, 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 品味精彩人生, 感受语文的魅力。
摘要:语文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应“跃”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 投入到“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中去。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彰显阅读课堂的活力呢?
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想读——会读——乐读”的习惯,品读出文章的音趣(音乐美),情趣理趣(境界美),文趣(手法美),生趣(生活美)。从而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充分张扬个性,对材料进行再创造阅读,使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焕发活力。例如我在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是这样做的:
一、巧妙设计导入语,七嘴八舌创氛围
我在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是这样导入的:首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当大家走入社会,摆在在你面前有两条路,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一是通过出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二是过着归隐田园的生活,寻求一份怡然自得。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学生A:我选择第一条路。因为我们在学校努力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考上大学,然后施展自己的才华,报效祖国。学生B:我选择第二条路。因为社会中有很多腐败和黑暗的现象,我就想归隐田园,脱离这种世俗。)大家的选择各有道理。我们知道,古代文人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金榜题名、出仕,但陶渊明为什么要归隐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走进陶渊明吧!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体现了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对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导入语来渲染气氛、感染学生。
二、三言两语点技巧,书声琅琅显活力
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断句。大家知道四言诗的朗读节奏是二二式,那么五言诗的朗读节奏通常是二一二式或二二一式。例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那么“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怎么读呢?大家试一试来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然后大家自由朗读,分组朗读比赛,教师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并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含英咀华品文本,咬文嚼字解意境
引导学生问题探究:
(1)文本中的“俗”是中性词还是贬义词,如何理解?(学生讨论认为“俗”是中性词,是“世俗”之意。老师认为它是贬义词,为“流俗”,即“追名逐利的流弊”。)“丘山”如何理解?(学生讨论,老师点拨,“丘山”借指自然)“网”如何理解?(一是世俗的人际关系,一是“套住”之意)“羁”如何理解?(本义用网或者皮革做成的笼头,意为“约束限制”)“守”如何理解?(“坚守本性,挑战流俗”之意)
(2)诗人选取哪些意象描写田园?展现了田园怎样的风光?(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这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4)填空练习,概括深化。(用四字词)
①茅檐草舍远胜过?摇?摇 ?摇?摇,
②树环花绕远胜过?摇?摇 ?摇?摇,
③远近村落远胜过?摇?摇?摇 ?摇?摇,
④鸡鸣狗吠远胜过?摇?摇?摇 ?摇?摇,
⑤清静悠闲远胜过?摇?摇?摇 ?摇?摇。
(教师点拨①丝竹管弦②前呼后拥③繁华闹市④车喧马嚣⑤摧眉折腰)
四、点石成金巧手法,平淡至极是绚烂
鉴赏手法,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①远近结合,如“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为近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为远景。
②以动衬静,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③白描,如“方宅”“草屋”“榆柳”等。
五、时移事易新思维,拓展延伸再创造
拓展探究:陶园明的这种隐居思想对我们有何启发?他的这种方法是否值得赞赏?请大家发表见解。(发言要有理有据,言简意赅)
看似简单的导入语和阅读教学流程,却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实现了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角色的转换,实现了落后的教学模式的华丽转身,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母语这棵大树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暨海峡两岸儿童阅读“点灯人”高峰论坛
阵容强大,一线名师作家共襄名思盛举!
观点新锐,剑指教学困境直面语文沉疴!
措施得力,贴近常规课堂引发教学革新!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势推进,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顺应高考语文改革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亟待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彰显实绩。
一直以来,落实到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多打的是口水仗,是专家们的理论博弈,却没有真正活在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上,没有解决语文课堂低效苍白的切肤之痛。改革自然也就成了隔靴搔痒、缘木求鱼!真正的改革要显山露水,要改出实效,所有不贴近教学本真、不贴近一线的所谓改革,都是凌空虚蹈、海市蜃楼!实效才是真理,革新才是正道!崔峦老师在最近发表的《儿童阅读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鲜明提出:阅读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改进教法,要加强整合,尤其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度看,我们需大力推进儿童阅读。
名思教研专家组通过长年与一线教师零距离的调查走访,梳理出当前小学语文普遍存在、较为集中的改革攻坚点,特举行“深化教学改革,彰显新锐举措”全国小学语文创新课堂观摩研讨会暨海峡两岸儿童阅读“点灯人”高峰论坛,全力突破小语改革三大攻坚难关。
改革改什么?改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沉疴顽疾,改的就是令语文教师们普通感觉无奈、无助、无法解决的问题。诸如识字写字记字能力提升乏力,阅读筛选、解释和概括能力培养失衡,机械消极语用大肆泛滥,教材习作指导无从着手,儿童阅读边缘化,语文素养底蕴持续下滑等等。
改革怎么改?期待你带着问题和困惑来,直观感性地体验改革过程,收获改革方略。我们将通过课堂、微报告、现场点评、理念交锋、专题论述等形式展现解决小学语文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实践方略。
改得怎么样?改革真正的验证者和受益者是我们的学生,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衡量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以教学互动观摩及微报告、微讲座等形式,展现学生思想拔节、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兴趣盎然的过程,见证新锐的改革举措所带来的巨大能量。
活动特邀小语专家崔峦先生,国学大师(待公布),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大梅子涵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台湾绘本教学名师李玉贵,中国小语新四大名师赵志祥、王崧舟、薛法根等携海内外华语地区二十多位名师、专家,于11月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此次创新高峰论坛。直面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课程设置直击课程整合、积极语用、情趣识字、儿童阅读、习作教学等多种实践观点与创新行动,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研究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本次活动全面覆盖高、中、低各年段以及各种课型,延续名思教研的品牌追求:摒弃大而空,追求小而精,成果接地气,突出实用性,让听课教师拿来就能用。期待全国各教研部门、校长积极组织语文教师与会,分享小语最新的改革成果。
一、本次盛会将展现8大创新亮点:
1.点亮儿童经典阅读明灯,丰富语文学科精深内涵:
海峡两岸名师、儿童文学作家以及专家学者共同携手,全面研讨和推广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国学大师、梅子涵、曹文轩三位教授贯穿三天整个活动,为更多的孩子点亮阅读的明灯。活动涵盖童诗、绘本教学、班级读书会、群文阅读、民间故事教学等多种样式。此外,我们还将每天安排一位儿童阅读推广名家与大家深入分享,全面展示营造儿童阅读课堂的方法和途径,值得期待。
2.集结全国各地教学风格,展现省市改革现状走势。
活动将集中呈现全国主要省市语文教学改革成果,尤其是丰富多样的教学风格。我们将邀请新鲜出炉的全国小学语文第十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选手呈现大赛精品课,并特邀崔峦老师精睿点评。
3.直面识字写字记字困境,彰显低段阅读能力培养。
当前低段教学普遍困境在于识字写字记字及阅读信息筛选能力培养,本次活动将以典型课例、现身说法、专
1家讲座、大家评议的方式展现改革过程,正面解决问题,让老师们领悟机理,有法可循。
4.聚焦课内习作指导过程,见证表达能力提升奇迹。
常见的名师习作教学以题材新异、内容离奇,刻意追求陌生化为目标,在一线教学指导中未能产生真正的价值。课内习作的指导才是硬功夫。本次活动将呈现名师课内习作的指导课例,突破一线教师习作指导的发展瓶颈。
5、摈弃被动机械消极语用,展现积极语用强大魅力。
“语用”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词。然而,很多教师由于缺乏语境和文体意识,机械消极的为语用而语用大肆泛滥,使语用改革误入歧途。本次活动将直击阅读教学中正确的语用过程,展现积极语用的巨大魅力。
6、呈现课程整合实践成果,激发课程开发建设激情。不过分迷恋常规课堂、不过分依赖单一教材是当前小学语文老师的集体呼声。本次活动就将呈现丰富的课程开发和整合案例,为老师们打开视野,提供支架,并掌握课程开发的技能和过程,为丰富语文课程奠定基础。
7、基于一线课堂问题解决,提供全工具化操作策略。如何将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是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体现。本次研讨会首次提出“工具化”的操作策略概念,旨在帮助参会教师从“怎么做”的角度为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8、实施现场辩课即时探究,提升科学研训纵深效果。研讨会特邀资深专家作学术主持,对会议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科学设计:通过“示范教学—专题讲座—听众即时短信微信微博反馈—现场辩课答疑”的形式进行。示范教学,让理念变得具体、生动;专题讲座,为参会教师建构本体性教学理论和实施框架;现场辩课,激荡思维火花,引发深度思考
二、活动时间:2014年11月27—29日三天(周四—周六)
三、活动地点: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四、拟定活动内容:(名师和专家排名不分先后,拟定专家和讲课内容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可控因素替换和调整,请随
时关注名思教研网站发布的会议更新信息:微信公众账号:广东名思教研 手机短信报名:***传真报名: 0757-86288997电话报名:400-099-3839(全国拨打免长途费)
小学教研QQ群:249392929******9
备注:由于电话量较大,若遇占线或无法接通,可发短信到客服手机、或加客服QQ咨询。
九、收款方式:
1、名思教研淘宝官网。店铺名:名思教研(网址:http://msjy2010.taobao.com/)
2、银行转账。
户名:佛山名之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账号:***44开户银行:佛山市南海农商银行桂城分行;交换行号:3145880200
41汇款请注明:“**学校珠海语文活动听课款”,以免混淆。转账后请将转账底单回传至电子邮箱:mingsijiaoyan@126.com
十、本次研训活动特色:
1、全国首创“网络名师工作坊”个性化深度研修模式:a、建立网络名师工作坊,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名思教研始终坚持做“中国高端教师教研培训的第一资源平台”的理念,改变专家讲教师听的单向培训模式,致力于为所有参会的“种子”老师建立个性化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坊,这种带着问题前来学习的“独家定制”式名师深度研修方式,将会是老师最喜欢最有效的培训,从而实现“名思成就新名师”的愿景。b、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通过名师面授、现场课例和实践操作主题报告,针对重难点问题,有学术主持引领所有参会的“种子”教师进行线上分析研讨和名师答疑,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路径。实现名师工作坊式的协作研修。每位专家解答数十个问题,每次活动生成成千上百个名师答疑的一线问题有效解决方法。c、名师能为每位参会教师答疑。名思教研建立工作坊式的名师指导和答疑机制,网络研修以基于线下培训每半天一个专题,并根据每位名师讲授小主题的重难点为主线,将线上与线下研修相结合,重在专家引领、主题研修、反思实践、交流研讨和成果展示,采用与会的“种子”教师自由提问,学术主持采访名师集中解决的有效研修新模式。
2、独家定制培训菜单。
根据学员在线上对专题和专家的需求设定下一次的线下研修方案,优化研修内容,明确研修任务,并在提供丰富适用的课程资源,供学员选学,实现按需施训,极大提高培训效果。
十一、名师简介:
国学大师:待公布
崔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评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生动讲述人、儿童文学阅读活动倾力推进者。
朱自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赵志祥:广东,著名特级教师。
王崧舟:浙江,著名特级教师,诗意语文创始人。薛法根:江苏,著名特级教师,组块教学创立者。张祖庆:浙江,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浙江,著名特级教师。
李祖文:广东,阅读教室创立者,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李玉贵:台湾,台湾著名语文教师,台湾儿童阅读推广人。朱文君:上海,“小古文”教学创立者。罗才军:浙江,文体意识观倡导者。
何捷: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游戏作文”“百字作文”创始人和倡导者。李虹霞:山东,“幸福教师课程“创立者。
伊鑫彤:山东济南市育贤小学,“诵读识字实验”发起人之一,几年参与实验的一年级学生人均识字量,均超过了1600——1800多字,为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打下了自主学习的坚实基础。达到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的效果。桂也金:珠海市香洲区前山小学副校长,珠海名师。温馨提示:
1、为了减少报销的不必要麻烦,请您务必了解学校报销流程,最好公对公进行转账;
2、本次活动凭票入场,凭第一天门票入场前领取资料,敬请留意;
3、因本次大型活动座位有限,请您务必在报名截止日期10月31日(周五)前报名,额满截止;
4、如需要住宿及咨询交通乘车的学员,请您直接联系主办方客服协助您解决;
5、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广东名思教研所有。
主办单位: 广东名思教研
协办单位:佛山名之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教师月刊》编辑部
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全国小学语文“深化教学改革,彰显新锐举措”创新课堂观摩研讨会
【关键词】语文;生态课堂;内涵要求;构建尝试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所谓生态课堂,是指用一种简约和谐的生态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与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适应、教学环境的创建等,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知识、向多元、多层次的互动,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发展的课堂追求。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要求
1.生态课堂是平等与民主的课堂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生态课堂首先要做到平等与民主。一是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让课堂成为平等的生命体的对话和共同生长、成长的场所。二是要充满爱心,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师生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使课堂更具有“人情味儿”,激发学生潜能。
2.生态课堂是自然与和谐的课堂
德国教育家波尔诺夫说过:“教育者只能以儿童的先天素质为起点,按其内在法则,帮助儿童成长。”我所追求的生态课堂,是一种真实、自然、本色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接受特点安排学习的快慢,张弛。生态课堂的和谐包括环境和师生情感,关注学生的愉悦感。恩格斯说“人是环境中的人”,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情境。比如情境导入等,尽可能呈现和利用各种资源构建生成的有情境的课堂。教师用饱满的情绪带动课堂,用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言语来传递情感,用热情的微笑指导帮助……都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自信和思考的空间。
3.生态课堂是简约和丰盈的课堂
生态讲究低碳,同样生态课堂追求简约。教育名家王鹏伟呼吁:“语文教学呼唤简约主义。”“简约的结构,深入的对话”,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这里的“简约”不等于“简单”。语文教学的“简约”说到底,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简约的课堂就是要以形式上的简洁与明了,去体现内容与方法上的丰富与深刻。单就一节语文课而言我们的简约体现在简明的教学目标、简要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设计、简洁的教师语言、简约的辅助教学手段等方面。“丰盈”不是“复杂”,它是指语文学习内容的广博、学习方式的多样、学习活动的丰富,用丰盈的语文润泽孩子的生命,帮助孩子“审美地活着”,“诗意地栖居”。
4.生态课堂是探究与生成的课堂
生态课堂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核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脑思考、用心感悟,自己“生产”知识,这是生态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全程,通过指导、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激发生成,要适时关注和处理生成,让课堂预见性生成和非预见性生成成为激活学生思维、落实学思结合教育原则的重要途径。重视课堂朗读与讨论,读中感悟也正是一种体验的方式。
5.生态课堂是开放与灵动的课堂
开放的课堂包括资源丰富与开放、方法开放与选择、问题的多维与开放。要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对学习方法的选取,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内化、体验与生成等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潜能释放及个性成长。开放的课堂是时空的开放,包括教学内容从生态课堂延伸到课外。开放的语文课堂,还包括思想的开放、心灵的自由、感悟的多元。要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呵护学生闪现的创新火花,给予学生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元感悟、个性体会中凸显语文课堂的灵动。
二、构建语文生态课堂,促进有效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抓住生态课堂基本元素,努力进行语文生态教学环境的创建,重视生态教学过程的建构,强化生本化评价方式的探索。
(一)创设课堂的人文环境,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平等有效对话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平等、民主、自由、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充实,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2.生态课堂更看中教学环境。构建“生态课堂”要营造氛围、激发情感。包括教室布置,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增设音乐或图画元素等情境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升华情感。当然,多媒体辅助手段的运用应该是简约的。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推动有效教学
(下转第74页)
(上接第23页)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课堂结构,可以采用模块教学,课前自主预习、问题引领;课堂上整体感悟、重点研讨、拓展延伸。基本流程就可以“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1.领受阶段。包括课前自主预习、问题引领及课堂整体感悟部分。领受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要适合学生当前心理年龄的最新特点,学习任务要相对确定,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当一次新课开始前,可以安排学生自主进行预习作业,在规定题型、最低量化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内容,并提出1-2道具体思考题。课堂在整体感悟环节询问即可获得学生领受的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对教学过程及时作出调整。
2.领悟阶段。领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和核心环节或阶段。包括重点研讨部分,这是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是“精读”。把时间教给学生,通过朗读、阅读、讨论或相关练习,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质疑问难,获得知识。这一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理解文本,形成自己感悟并适时准确表达。同时用集体学习的动机促进内化的方法,尝试体验,使知识与思维、情感、态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
3.提升阶段。主要是结合拓展延伸部分。提升是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生命的拓展。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学会迁移,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以及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等等。我们在教学中尊重个性感悟常常会有许多意外收获。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教学流程可以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用几节课来完成。
(三)运用多元、延时评价体系,促成学生个性发展
美国波帕姆教授指出:“合理的教育决策依赖于教育评价的准确性。”生态语文课堂上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与发展,使我们的评价溢满生命成长的气息。
正确运用多元、延时评价是“生态课堂”重要的一个环节,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张扬。可以是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形成与释放,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学生获得个性发展。
语文生态教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供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氛围,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体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5期
[2]王金艳.对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2期
[3]连云港市“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要求[J].http://wenku.baidu.com/view/e5fe3625482fb4daa58d4baf.html
一、营造愉悦的情感状态
愉悦的情感状态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点,而人文的诱导机制和积极的情感投入是课堂愉悦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1.重激励评价。
初中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求教师能尊重他们,关注他们,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帮助他们挖掘学习的潜能,增强学习自信心。如,在“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一节教学中,有一学生在观察课本图后,回答:还有菱形。笔者及时给其评价:“×××同学已经知道菱形了”。就这样一句鼓励的语言使该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变浓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要常提醒自己,态度要和蔼可亲,不要轻易指责某个学生,而是尽可能及时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即成效感。
2.重情感投入。
教师的激情往往能引发学生的热情,课堂氛围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情感投入的程度。成功的公开课都有一个共性,即执教的教师都是“面带笑容有激情”。微笑是教师情感投入的最直接、最外显的表现,也是最能有效地营造愉悦的情感状态的因素之一。因为微笑是一种信念———教师拥有了这种信念,才能使自己快速投入教学状态;微笑是一种活力———面带微笑,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增添活跃的气氛;微笑是一种鼓励———成功的课堂一定有笑声,有笑声也就有宽松;微笑是一种关爱———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涟漪。
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知识和能力,还应注意微笑着面对学生,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学生关怀、尊重和理解,这样会大大促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营造课堂愉悦的情感状态。
二、开启有效的思维状态
有效的思维状态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而层层递进的问题驱动、清晰的方法指导是课堂有效思维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1.重问题设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最有力手段。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必会产生迫切寻求解答的心理状态。如,在教学“有理数减法”的一节中,笔者采用了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我市今天的最高气温为6℃,最低气温为-2℃。今天我市的温差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热情,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设置适宜学生的问题支点,是开启学生主动有效思考的关键。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才会形成有效的思维状态,学习的潜能才会不断得到释放,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思维、灵感的火花.
2.重方法指导。
“方法”是数学思维的钥匙,是学生能有效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究的保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常用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判断推理法、类比猜想法等。在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围绕得出概念、公式、法则或定理等结论的过程进行指导:这个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另一方面可以围绕某个题目或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指导: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有哪些?存在什么基本规律?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动和方法,逐步调整和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这样“授之以法”不仅可以为学生自主积极探索提供支撑,而且可以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让自我提出问题、质疑成为可能。
三、激发积极的交往状态
积极的交往状态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保证,而民主的换位思考、灵动的教学活动是课堂积极交往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1.重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教学民主的精髓,叶圣陶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学中,要多用“学生心灵”去感受,多用“学生大脑”去思考,多用“学生眼光”去看待,多用“学生情感”去体验,多用“学生兴趣”去爱好。要允许学生“犯错”,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正确引导学生的“错误”。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才能形成积极交往状态。
2.重学生活动。
“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要让学生“活”,就得先让学生“动”。
教学中,一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想”。如提问后,不要急于叫先举手的学生,要给更多的学生思考的时间;少用依坐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多用抢答比赛等形式,以便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二是让学生有小组互学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活动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三是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凡是学生能归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等。另外,教师要在学生无疑问时,多采用反问、追问的方式,使学生为求解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探索的行列中来。
有效的学生活动不仅对积极交往状态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个人的追求与群体的目标融为一体,捕捉到思想碰撞产生火花的机会,对学生的智力、情感的发展及社会性的形成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创新模式彰显活力课堂】推荐阅读:
创新融资模式12-08
服务盈利模式创新07-11
营销模式创新策略09-30
创新管理模式10-01
创新团课新模式10-03
地产开发创新模式10-29
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06-19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06-29
创新创业心智模式探索07-17
商业模式创新案例集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