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022-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绿色经济与资源环境、社会进步

〔摘要〕农村绿色经济发展落后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以我国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环境和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不理想,资源环境对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很大约束,而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较好。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诸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包括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等严重阻碍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必须改善资源环境,降低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约束力。

〔关键词〕农村绿色经济;资源环境;农村社会

一、文献回顾

欧盟统计局(Euro stat)2007年对部分欧盟国家的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颁布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改进》的评估报告。该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未来的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问题。研究表明,在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上,欧盟各国差异较大,在指标数量方面最少为12项,最多则高达187项(拉脱维亚)。虽然各国差别较大,但其指标数量及体系与该国绿色经济发展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对绿色经济发展指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赵永香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以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作为分析工具构建了绿色经济评价体系,并通过数据推理验证了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在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非常有效这一结论。国内一些学者从经济和资源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绿色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得出绿色经济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最有效的结合体的结论。〔1〕高春玲认为,在评价绿色经济发展时,除了应将社会、经济和人口因素考虑在内,还必须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例如环境的容纳能力、容量等。〔2〕李志霞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认为评价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时,必须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考虑,其中环境要素是最重要的因素。〔3〕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绿色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的,研究的层次也较为深入,但是,大部分研究只针对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将绿色经济发展与中国农村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则少之又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绿色经济的构建非常重要。本文将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探讨中国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农村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1.资源与环境状况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范围十分广泛,本文所讨论的自然资源仅选取其中相对重要的部分。

(1)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截止2012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达到2.31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在2014年达到165,446.25千公顷,说明我国近些年来在农业耕地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图1),但上升幅度是微小的,也不能说明耕地状况是良好的。其中尤为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民丧失土地,但这部分土地并没有荒废,反而是在农民人数下降、耕地面积基本不变情况下引致了人均耕地面积上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由于人均耕地面积2013和2014年的数据统计部门没有进行统计,因此文中未列示。

(2)水资源总量。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总体上是比较缺乏的,从2004-2014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现下降趋势(除去2010年我国水资源总量达到30,906.00亿立方米以外),人均水资源量自2004年以来则呈现波动态势,见表1。整体而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基本维持在2000立方米水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为世界上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之一。加之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水资源浪费等原因,使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给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一些地域出现人畜饮水困难。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4〕

(3)环境污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主要省份的污染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东部沿海和直辖市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5〕

2.人口和教育发展

农村人口众多和教育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从图2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农村人口自2004年以来持续下降,但是2011年仍然达到65,656万人,基数非常大,致使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在农村教育经费方面,尽管普通初中和小学的教育经费在逐年增加,但相对于整个教育经费的增长趋势是非常微弱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致使大部分农村适龄儿童不能得到良好教育,农民素质难于提高,导使绿色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

图2我国农村人口和教育经费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农村绿色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以SPSS17.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首先计算出二级指标的得分,进而计算出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其次运用回归方程的形式对二级指标进行协调性检验;最后将协调性检验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结合,得到资源约束下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总体评价。

1.评价指标

绿色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尤其是农村绿色经济发展涉及范围更广,因此在评价农村绿色经济发展时首先需要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只有评价指标合理科学,才能真正反映我国农村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国内学者对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有着丰富的研究。张小刚(2010)以长株潭为研究对象构建绿色经济评价指标时,经济发展指标选用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发展指标选用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等;环境质量指标选用了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等。〔6〕本文在学者们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二级指标及其下属指标,如表3所示。

2.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所选取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4),但由于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较多,未在文中列出。

3.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更加精确地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往往将多个分析指标简化。

(1)相关系数矩阵

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之前,首先对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关联关系分析,主要目的是确定该方法是否能够适应所要分析的问题。运用SPSS17.0软件得出了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其中,经济子系统相关性矩阵系数为0.993,社会子系统相关性矩阵系数为0.984,资源环境子系统相关性矩阵系数为0.954,说明三个子系统的相关性较好。

(2)提取主成分

本研究对资源环境、社会进步和绿色经济发展三个子系统做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变量,运用SPSS17.0软件对子系统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4中可以看到,前两个指标的特征根明显大于1,因此本文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选取的是特征根大于1的变量,用这两个特征根大于1的变量代替原有的7个变量进行分析,以简化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变量的载荷因子如表5所示。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F11、F12、F21、F22、F23不管是在第一主成分中还是在第二主成分中都占据较高载荷,说明这些指标对农村发展绿色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F11(人均GDP)、F12(农村居民消费)、F21(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F22(农村从业人数)、F23(农村人均卫生支出)在第一和第二主成分中与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呈现正向关系,说明人均GDP等的增加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而F32(农作物受灾面积)在第一主成分中和第二主成分中都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农作物受灾面积会阻碍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

(3)主成分表达式

要得到主成分表达式,首先必须获得每一个主成分指标所对应的系数,该系数又称特征向量值,进而才可获得主成分表达式。本文运用SPSS17.0软件求得的两个主成分系数分别为C1和C2。

由此可以得到两个主成分表达式:

F1=0.399F11+0.374F12+0.429F21+0.489F22+0.389F23+0.487F31+0.578F32

F2=0.578F11+0.492F12+0.523F21+0.533F22-0.324F23+0.682F31+0.595F32

将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根λ占所有主成分特征根之和的比例作为综合主成分分析模型的系数,即:

F=λ1λ1+λ2×F1+λ2λ1+λ2×F2=0.7667F1+0.2333F2

由此得到主成分综合分析模型:

F=0.7667F1+0.2333F2

4.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主成分综合分析模型可以获得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主成分得分值,分值如下:

对表6中所体现的分值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2004年以来,我国农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高,综合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得分在近些年来一直处于稳定上升态势,整体上变化幅度不大;社会子系统在2004-2009年得分上升幅度比较大,在2009年以后趋于平缓,说明社会经济子系统近些年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综上所述,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趋于平缓,是影响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而社会子系统自2004年以来对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在逐步加强,且越来越大。

5.子系统协调性检验

介于某一个子系统最优并不是整体的最优化,只有子系统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配合才是整体最优,因此本文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验证。〔7〕

(1)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协调性检验

首先使用SPSS17.0软件绘制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散点图(图略)以便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通过分析得知,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再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归回便得到如下结果,见下表。

说明:表7、表8、表9中Model的“1”表示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相关性分析。本文的思路是先对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相关性做分析,然后对资源环境与社会(“2”)的相关性做分析,最后对社会与经济(“3”)的相关性做分析。由于资源环境与社会、社会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和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相关性分析原理一样,因此在下文中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社会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的具体过程不再赘述,仅列示分析结果。

从表7可以看出,R2为0.875,R2——为0.809,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能够满足分析的需要。

从表8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F值为36.896,P值为0.000,小于1%的水平,说明该模型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由于在该模型中只有一个自变量,因此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相当于对该模型的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9可以看出,回归系数的t值为6.713,P值为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得到回归方程为Y=0.621X+ (4.586E-7),即X变动一个单位,资源环境变量变动0.621个单位,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比例为0.621。

(2)资源环境与社会、社会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检验

使用上述分析方法可以得到资源环境与社会、社会与经济系统协调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资源环境与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F值为34.633,P值为0.000,小于1%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t检验得到的t值为0.559,P值为0.000,回归系数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由此可以得到回归方程Y=0.559X+(1.312E-7),二者之间的协调比例为0.559。

同理可得社会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比例为0.653。

(3)协调性检验结果分析

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是最高的,说明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社会也随之进步,即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协调性次高的是资源环境与经济,为0.621,说明农村绿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资源约束的力度相对而言是很高的,农村绿色经济每增加一个单位就受到0.621个单位的资源环境约束,资源环境成为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为0.559,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阻碍也是很大的。

综上所述,资源环境对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都具有很大的约束;而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好。促进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善资源环境,降低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约束力。〔8〕

四、农村绿色经济发展思路

1.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受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需要重视并建立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管理和决策机制。第一,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转换器。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不仅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存在农重工轻现象,农业经济结构所占比重仍然是最大的,而农村工业比重较低,乡村企业发展滞后,这种产业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必须抓住市场经济发展机遇,按照全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进行农村产业结构区域性分工,将资源、社会和经济发展有机整合起来,改变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第二,注重农村科技和教育发展。由于农村教育普遍落后,教育普及率较低,造成农民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文化素质较高或专业技能较强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流向了城镇,留在农村的人口其素质普遍低下,生态保护意识较差,大部分人只追求眼前利益,不注重长远发展,人为破坏环境的事件层出不穷,难以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上形成协调机制,致使农村绿色经济难以开展。〔9〕必须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普及率,同时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水平。一方面这可以使农村绿色经济发展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素质水平,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绿色化发展。第三,提高农民的生态和环保意识。由于农民的教育和文化水平较低,导使生态和环保意识较差,这是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农村居民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危机意识,从而能够自觉地参与生态环保行动。其次,可以通过政府制定人才引进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一些有专业技能或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为农村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技能,也可以通过逆向培养方式,为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储备人才。

2.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但是任何一种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支撑,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目前我国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中大多以资源和区位作为支撑,忽视科技的重要作用,致使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采用粗放的方式。必须放弃这种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换取农村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农村经济增长中,形成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带动农村绿色经济的发展。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发展农村绿色经济的重要举措。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吸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表明,产生900克氧气需要造一公顷的树木,而一公顷的树木却可以吸收600克的二氧化碳。通过在农村一些无法耕种的土地上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毒气体,起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第二,合理布局产业区。目前农村大部分的厂区布局仍较为分散,给环境治理带来一定困难。在对农村工业进行区位布局时,应集中建设标准化工业区域,同时采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手段,将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此文得到牛玉韬老师的技术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6〕张小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01-104.

〔2〕高春玲.基于熵值法的湖北省绿色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

〔3〕纪明辉.以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发展——以吉林省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11).

〔4〕张首先.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1).

〔5〕谢高地,曹淑艳.发展转型的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过程〔J〕.资源科学,2010(4).

〔7〕崔如波.绿色经济论〔J〕.延安大学学报,2002(2).

〔8〕张雪花,张宝安.基于系统学的区域绿色经济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初探〔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1558-1560.

〔9〕贾根良.美国学派的生态经济学先驱思想及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1(10).

(责任编辑:张琦)

作者:罗静 郑晔

第2篇: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的政治经济学

摘要: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都是一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里在一个理论框架中分析了政府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共容。地方官员追求适度的经济增长能够带来社会和谐进步,但过高的经济增长会给社会和谐进步带来负面影响——经济高增长负效应。在双重考核机制下,中央要约束地方官员对于社会和谐进步的态度,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和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与设置合适的官员考核机制。

关键词:地方官员;经济增长;社会和谐;晋升激励;双重考核;负效应;平衡共融;收入分配

一、引言

历时30余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思想仍未改变;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挑战和机遇并存。特别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同时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厘清超越经济发展认识重返社会建设的现实思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政府的组织力量,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意味着,官员干部是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视角,而干部人事制度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从地方政府官员微观个体角度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互动实属必要。

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方官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源于政治体制的特点,地方官员不是由地方民众选举产生,而是由上级直接任命或党内选举产生。于是,上下级政府和官员之间存在一种较为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在民众和地方官员之间则基本上不存在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缘于上下级官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级官员为了获得回报有动机按照上级官员的指引和方针行事。在地方官员是一个多任务的承担者的情况下,地方官员如何处理不同任务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的相对重视程度。然而,中央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的相对重视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边际努力成本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和谐进步边际效应的大小。

自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官员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思路:中央对地方官员实行以经济增长考核为主的政治晋升锦标赛。中央对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以及经济增长本身的高度可测性,导致了地方官员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行动中去,充当了企业家或经理人角色。地方官员所需解决的许多任务的绩效难以明确度量,甚至并不在中央对地方官员的明确考核范围之内,因此考核之外的工作业绩及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在严重的情况下,地方官员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会不惜损害其他维度的任务的绩效。这种情况在中国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事实,而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潮仍在延续。譬如,地方官员本应该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易于衡量而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较难度量,经济增长被中央置于更突出的位置而环境保护过去所受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地方官员在发展地方经济过程中往往忽视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实现高增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继而再走治理之路,成倍的代价和成本往往摊派给后续领导。

强调经济建设的“第一重要性”,而且也容易实现和显性表现,以更好地完成上级的指标考核,在对上负责思潮下做到摊派任务的上级合意。这种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以上级考核为主的晋升机制,导致了地方居民偏好被忽视。时至今日,世界上仍未有任何一个国家走出效率优先发展之后转而走向公平,因此极有必要对中国30余年发展之路做出反思。在经济发展和市场转型的早期,这种偏好倾斜和偏好替代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时,经济发展和收入提高是绝大多数人的最大需求。随着人们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偏好和需求趋于多样化,此时经济增长已不能完全代表辖区内居民高度多样化的偏好结构。转型时期,经济增长和其他方面的利益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和谐社会构建被提上了议程,学界对社会建设的呼声加大。此时,中央对经济增长追求的放松和地方追求经济高增长思路发生了冲突。

随着经济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原有依靠加大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释:其一,政治权力掌握在中央而经济权力被地方剥夺的发展生态下,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将会出现新格局并反作用于发展路径选择;其二,国民的社会生活综合需求也不断提高,给原有的地方官员“对上负责对下可以不负责”的激励机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将会更为明显。本文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干部人事制度,考察地方官员在面临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双重约束的情况下,中央采取的考核方式如何影响地方官员的作为,这又影响地方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两者是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社会和谐进步很大程度是经济增长的伴生物,经济增长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主要的动力来源。然而,并不是任何程度的经济增长都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追逐过高的经济增长和过热的经济发展往往给社会和谐进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论证了处于转型和发展的中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所采取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阶段,这种考核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又能使得社会和谐进步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但是转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这种考核机制往往导致地方官员过度追求高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和谐进步是否达到合意水平,结果是许多阶段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偏高。在单一的考核机制约束下,中央无法较好地约束地方官员对于社会和谐进步的态度,从而难以调整社会和谐进步程度。中央对考核机制的最终决定权,使得其能够约束地方官员对于社会和谐进步的态度。

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事实上官员考核中被忽视或者不容易测度的任务,都和社会和谐程度紧密相关,或者能够用“社会和谐”这一发展命题进行高度概括。①基于实践的观察和后文的研究论证,我们认为中央应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官员考核机制,确定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合理重视程度,以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

本文其余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静态模型分析,第四部分是动态模型分析,最后部分是总结评述。

二、文献评述

已有文献实证发现中国存在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相对绩效考核机制(Li and Zhou,2005;周黎安,等,2005;王贤彬,等,2011),地方官员在辖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徐现祥,等,2007;张军和高远,2007;徐现祥和王贤彬,2010)。在强调经济增长绩效的干部考核制度安排下,地方官员在经济发展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功的同时产生了许多的外部性。这些外部性,往往是负面的外部性,正成为这一治理模式难以长期持续下去的巨大挑战。这些负面的外部性至少包括了三个角度的外部性,第一个是地区外部性,第二个是时间外部性,第三个是非经济外部性。时空交错使得问题研究更为复杂,与此同时经济学界对非经济(比如社会和政治)考察显得异常艰难,虽然利益分配是经济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不能忽视政治和社会性要素的重要影响。

在很多经济学文献中,地方官员为本地经济增长而竞争所带来的地区外部性已经得到广泛讨论和普遍关注;其中,最为集中的焦点问题就是地区市场分割。此前,学界普遍认为导致地区市场分割难以消除的主要制度障碍是财政分权。代表性的观点有: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观冲击下,“地方官员区际合作困难的根源在于嵌入在经济竞争当中的政治晋升博弈的性质”(周黎安,2004);徐现祥,等(2007)基于中央政府按照经济绩效晋升地方政府官员的假设,证明了面临政治激励的地方官员既有可能选择地方市场分割,也有可能推动区域一体化。皮建才(2008)也证明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则会对地区收入差距和正面外溢效应这两大市场整合影响因素的对比和权衡产生重要的影响。周黎安和陶婧(2011)发现地方官员出于减少正向外溢作用的考虑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省区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问题,都与地方官员策略性的地区外部性关注度有关;此外,很多全国层面的问题也源自地方官员对地区外部性的特殊掂量和对待。刘瑞明和白永秀(2007)发现政府组织中晋升激励体制的周期性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共同构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成因,中国的经济周期本质是“晋升体制周期”和“宏观调控”结合的产物。实际上,更早些时候Huang(1996)就从中央和地方互动的角度考察了中国的通货膨胀表现,发现中国通胀治理困难的一个体制性原因是地区间的负面外部性难以内部化。

地方官员为本地增长而竞争所带来的非经济外部性,也已经在很多经济学文献中得到讨论,并且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这与当前经济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入,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和激化有关。在现实中,这些问题包括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不足、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矛盾激化、政府官员腐败、官商合谋牟利、自然环境遭受污染破坏,等等。这些非经济问题当中,很多是由地方官员过分关注地方经济增长,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进步所造成的一种必然结果。傅勇(2008)基于模型讨论了增长型地方政府的形成机制以及与此伴随的扭曲成本,中央政府以政绩考核为核心的政治激励将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集中到增长上,但为增长而竞争导致了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从而降低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的努力水平。接着,杨其静(2010)证明了财政分权和辖区间对流动资本的竞争以及官员晋升的竞标赛都促使政府向企业伸出帮助之手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同时引发政府向弱势群体伸出掠夺之手而危害社会和谐。聂辉华和李金波(2006)以政企合谋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和高事故率并存的现象,而这与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和财政分权制度关系密切。较近的文献有,张莉,等(2011)认为处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观下的地方官员存在通过内部合谋来做大地方经济蛋糕的冲动,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地方官员通过集体合谋来加快本地经济增长,却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违法,从而突破中央的某些目标和利益诉求,危害了全局和长远利益。

实际上,周黎安(2007,2008)、王永钦,等(2007)都基于制度安排的角度对这种中央集权式的地方官员治理模式的成本与挑战进行了讨论。在此,我们将这些成本和挑战,看成是三种维度的外部性,而这些负外部性的产生和激化都内生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地方官员任命考核机制中。当今的中国处于转型与改革的关键阶段,有一系列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亟需重视与解决,包括不断缩短的宏观经济运行波动周期、越发不足的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不断扩大的地区收入差距、日渐拉大的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社会阶层矛盾、难以消除的区域市场分割、走向趋同的地区产业结构、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污染、备受指责的地方政府官员腐败、甚至频频出现的商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的求解,都不能不注意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安排的重要性。

纵观上述文献不难发现,将中央政治导向与地方官员政治激励结合起来,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以及相伴随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交融了经济与非经济的视角,重点从地方官员政治激励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建模来进一步解释地方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互动关系。

三、静态模型

(一)模型基本设定

由于本文考察的是地方官员的动机和行为,因此直接将地方官员作为决策主体。针对地方官员行为的经济发展影响考察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近期的比如郭广珍和彭坤,等(2011)。缘于地方官员或是上级任命,或是党内选举产生;因此,其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党内治理结构影响,而且党内民主化有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机制(胡伟,1999),并且长期以来基于中央和地方的联动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权力分层结构。我们并不否认共产党的执行模式和治理结构对官员行为的影响,正是基于此而在权力和权利的二维分析框架下展开分析,同时植入和谐和公平概念,利益形成及其分配是一切行为的动力源。

地方官员的决策变量是经济增长率,同时通过经济增长获得效用。②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必须承担一定的个人努力成本c(g),c′(g)>0,c″(g)≥0,本文在此具体设为c(gi)=0.5gi②(0.5参数确定理由?),gi代表了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所承担的边际个人努力成本。

地方官员边际努力成本的参数的大小取决于两类因素,第一类因素是个人时间和精力、内化信念以及能力等个人隐性因素,第二类因素是地方经济自然增长的条件,这又包括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其一,不同的地方官员会因为信念或者能力不同,从而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二,在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时空差异。譬如在经济转型的前期和中期,由于起点较低和潜力释放,经济自然增长相对容易,而在经济逐渐进入转型后期或者成熟期,经济自然增长就会减弱。又譬如对于一个开放经济而言,当外部需求较为高涨的时候,经济增长自然相对容易,而当外部环境出现不利冲击的时候,经济增长则会出现困难。在同一时期,有些地区具有相对良好的经济自然增长条件,而其他某些地区可能恰恰相反,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在现代远洋贸易时期一国沿海地区就具有更加良好的经济自然增长条件,具有较好的经济自然增长条件的地区地方官员自然具有较低的个人努力成本。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引入了经济增长变量,接下来引入社会和谐进步作为目标变量,并作出变通的量化处理。地方经济增长,并不仅仅使得地方经济水平上升,同时也对地方和谐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的转型和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是社会和谐程度变化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社会和谐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社会稳定、失业率较低、公共服务良好、物价稳定、个人发展机会均等、收入分配合理、社会保障健全、自然环境舒适,等等。采取最一般的处理方式,可以将社会和谐程度理解为大众对于整个地区状况的满意程度。③假设社会和谐程度增长速度π是经济增长速度g的二次函数:

不难看出,经济增长对社会和谐进步速度的边际影响为1-ηg,η越大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和谐进步越低。参数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地方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福利性,η越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增进与民众受益更加明显。④我们认为,参数η在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具有较大差异。不同时期的差异源于经济转型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源于不同地区发展条件和禀赋的不同。一般而言,在起飞或转型的大部分时期,经济增长都必须通过强调资本积累(抑制消费)或者地区梯度发展(区域不平衡)等不平衡方式来实现发展,此时参数η往往较大;在转型的成熟期,社会财富水平较高,尽管经济自然增长惯性减弱——路径依赖,此时经济增长所能带来的社会和谐进步程度更高了,即参数η较小。一般而言,条件和禀赋较好的地区一般具有相比其他地区小的η值,但是这只是相对的,比如在转型时期很多地区的经济增长都不得不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等社会成本。

可以看出,当经济增长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不利于社会和谐进步,参数η决定这一临界水平。也就是说,π和g是一种先升后降的非线性的关系,在g≤1/η时,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会提高f(g),促进社会和谐,但是g>1/η时,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会降低f(g),过高的经济增长不得不以牺牲社会和谐为代价,可能得不偿失。给定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如果要追求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不得不通过不惜过度耗竭自然资源、严重污染自然环境、过度发行货币、过度偏重资本积累而忽视大众消费等不利于社会和谐以及长期经济发展的方式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增长高于和低于社会和谐进步最优速度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过低所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失业率偏高等问题,而过高所带来的问题可能是环境污染和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

(二)中央仅将地方经济增长作为考察指标情形

由于许多文献强调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地方官员实施的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治晋升锦标赛,因此我们首先考察中央对地方官员仅仅考察经济增长的情形。在中央仅考察地方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地方官员将忽略经济增长对社会和谐变化的影响。地方官员的效用函数为:

u(gi)=gi-c(gi)(2)

地方官员最大化u(gi)=gi-0.5?覬gi2,此时最优的经济增长率为g*=1/?覬。社会和谐进步速度为π=(2?覬-η)/2?覬2。

经济增长率仅与参数?覬负相关。因此,经济增长条件和初始禀赋较好的地区或者个人能力和发展信念好的地方官员所在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

社会和谐进步速度与参数η负向相关,这源于此时经济增长仅与参数?覬相关,在每一给定的经济增长率下,参数η越大则对应的社会和谐进步速度越低。此外,社会和谐进步速度与参数?覬的关系并不确定。但很容易证明当?覬>η时,两者负相关;反之则正相关。当?覬<η时,该地方一般拥有较好的经济增长自然条件,但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水平却相对较低,地方官员往往追求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位于社会和谐进步率最大化的经济增长率的右侧。此时,参数?覬上升反而会使得当时社会和谐进步得到改进。

这里,社会和谐进步速度是否达到最大取决于参数?覬与η的关系,如果两者相等则社会和谐进步速度达到最大,否则无法达到最大。当?覬>η时,地方官员选择的经济增长率低于社会和谐进步最优的经济增长率,当?覬<η时,地方官员选择的经济增长率高于社会和谐进步最优的经济增长率。在中央仅考察经济增长时,社会和谐进步速度一般无法达到最优。

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现实历程来看,地方官员选择的经济增长率可能高于社会和谐进步最优的经济增长率。这也是一个符合现实的结论,处于转型与发展阶段的中国,具有较强的经济增长自然潜力,但是早期增长模式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不平衡式发展来实现。在全国上下强调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地方官员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个人付出努力所带来的边际努力成本并不很高。⑤由于中国处于转型与发展的早期阶段,经济增长很大程度必须以资本高积累、资源高消耗、地区梯度开发等为显著特征,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当期福利性不高。但是,处于转型与发展早期的国家,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增长方面,过度追求当期社会和谐进步反而不利于长期财富积累以及福利增进。因此,中国强调经济增长的政绩观,成功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尽管社会和谐进步速度可能没有达到最快,但仍远高于可能出现危机的水平,有利于长远的国强民富。

命题1:在中央仅考核地方经济增长的机制下,地方社会和谐进步一般无法达到最优,经济增长速度往往高于社会和谐进步最优的经济增速。

(三)中央同时考察地方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

尽管中央实施的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但是社会和谐并不能完全忽视。因此另外一种情况是,中央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时,除了关注地方经济增长外,还明确关注社会和谐程度的变化。地方官员的效用函数为:

u(gi,πi)=gi-c(gi)+βπi(3)

参数β反映了地方官员对经济与社会和谐程度之间的相对重视程度。我们假设,官员对两者的相对重视程度主要依赖于中央(上一级)在考核地方官员时赋予两者的权重。

在静态情形下,不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对(4)式进行最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经济增长率:

将最优经济增长速度代入社会和谐改善速度表达式,得到最优的社会和谐改善速度为:

地方官员最优的经济增长率是否会使得社会和谐进步速度达到最大呢?根据(1)式有:

在中央同时考察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情况下,中央对两者的重视程度会如何影响这两大变量呢?

证明:将g对β求偏导,得到:

根据上面所作的讨论可知我国很多地方相当部分时期的情况符合后一种情形。尽管如此,但η、?覬两者参数的差距并未达到很大的程度,从而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基本得到平衡。两者差距较大的情形可以看成是“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形,而实际上并未出现这种严重偏离。在η>?覬的情况下加强对和谐进步的重视程度会减缓经济增长,但η>?覬往往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这种过高的经济增速或者过热的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有利于经济稳定和长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适当加强对广义的社会和谐的各方面的重视,反而有利于经济在合理的经济增长之下进行调整,更加有利于未来的经济稳定增长。

当然,某些地方和某些时期会符合第一种情形,此时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协调程度较好,又或者经济增长难度较大,甚至给社会和谐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此时中央强调社会和谐进步会加快地方经济增长。我国当前面临外部需求大幅下滑的不利环境,经济增长动力减缓,经济增长难度加大,可能是η<?覬的情形。中央在这种情形下,强调就业稳定等民生主题,往往能促进地方官员通过推动经济增长来提升社会和谐程度,从而经济增长也得以保证一定的速度。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给定η,则?覬越小会使得β上升带来的经济增长下降幅度越大。在两者参数的差距并未达到很大的程度的情况下,如果给定?覬,则η越大会使得β上升带来的经济增长下降幅度越大。由于?覬越小的地区一般也是η越小的地区,因此β变化产生的经济增长变化效应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确定。对于同一幅度的经济增速下降,对经济增长较快地区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它们本身经济增速更高,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有更大的基础提高对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视程度。

命题3:中央提高对社会和谐进步的相对重视程度,会加快该地区的社会和谐进步。

证明:将π对β求偏导,得到:

显然,中央越重视社会和谐发展(β越大),则地方和谐进步越快。

中央如何设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相对重视程度,取决于中央在该时期或者该地区更加重视哪一类目标。当η<?覬时,中央提高β是最优的选择,因为这对两类目标都产生正面作用。在η>?覬情况下,如果中央对经济增长较为重视,则不应该提高β,必要时甚至可以降低β来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即通过一定程度的扭曲来发展经济。

中央过去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通过经济增长来取得社会和谐进步的理念。但是,地方官员往往只关心地方经济增长,而忽视了许多其他关乎民生的方面。最近几年中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同时在地方官员的考核函数中明确加入一些关乎地方民生与社会进步的考核维度。通过上面的分析,这些举措可以提高社会和谐进步程度,不过在短期内很可能会使得地方经济增长有所减缓。譬如,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劳动力报酬等措施,短期内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某些城乡间的协调转移支持措施,短期内可能并不利于经济快速增长。

上述结论,证明了过去中央强调经济增长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社会和谐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伴生物。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更是社会和谐进步的最重要决定因素。经济停滞不前或者发生衰退,很可能破坏社会和谐,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中央过去在对地方官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将经济增长放在了第一重要性甚至“一票否决”的位置,并没有违背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是体现了中央的长远眼光和宏大策略。实际上,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央并不需要在每期都达到一个最高的社会和谐进步率。在政治治理和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中央只需要各个地方的社会和谐进步率位于某个基本水平之上即可,这或许是一种动态的均衡状态。在中央仅考察地方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地方官员所追求的经济增长率使得社会和谐进步率在基本水平之上,则中央无需在地方官员的考核函数中明确加入对社会和谐进步的考察。

四、动态模型

(一)模型基本设定

动态情形下,地方官员的决策变量仍是经济增长率。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必须承担一定的个人努力成本c(g),c′(g)>0,c″(g)≥0,具体设c(gi)=0.5?覬gi2。

假设社会和谐改善速度π是经济增长速度g的函数,也是自身预期的函数,也就是说社会民众对社会和谐的改善快慢会有一个预期,具体如下:

λ>0,也就是说社会和谐改善速度一定程度上与民众预期正相关,这符合现实情况。这里我们仍然假定参数η为外生决定。

γ>0,即如果实际的社会和谐程度增长率超出了民众的预期,那么民众的预期就会提高。我们称γ>0的情况为顺应性和谐预期。动态情形下的关键因素在于社会和谐进步程度依赖于民众的感受,而民众的预期具有调整性质。

(二)中央仅考察地方经济增长情形

此情形下,地方官员的瞬时效用函数仍然为:

u(g)=g-c(g)(16)

根据每个地方官员在地方任职时间有限的事实,假设地方官员整个时期内的效用有如下形式:

μ是地方官员的主观贴现因子,表示跨期偏好,假设μ一般等于0或者稍微小于0。T是地方官员任期长度,我们假定其是一个确定性的外生参数。这个任期假定仅有近似的合理性,因为对于我国省部级地方官员而言官方规定每届任期长度为5年,但中央具有任免升迁地方官员的政治权力,地方官员所面临的是实际任期在事前不完全确定,因此这里只是一个初步的确定性基准模型。

由于地方官员的效用函数中不包含社会和谐进步,从而地方官员的最优决策就是在每个时点选择经济增长率g,来使得u(g)=g-c(g)达到最大,从而使得整个时期内的效用最大化。最优的经济增长率为g*=1/?覬。仅有参数?覬影响经济增长的快慢。此时经济增长率在地方官员有限的任期内不变,呈现平稳增长。

对(15)式进行求解,可以得到:

由于λ>0,所以动态情形下的社会和谐进步速度高于静态情形,这是民众的预期所带来的好处。由于经济增长率在任期内保持稳定,因此社会和谐进步率也随之保持稳定。

(三)中央同时考察地方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

此时,地方官员的瞬时效用函数依赖于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基于民众感受的社会和谐进步。地方官员的瞬时效用函数为:

u(g,π)=g-c(g)+βπ(20)

中央对地方社会和谐程度变化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并不来自地方官员的文件报告,而是来自许多细微的事件体察,或者是来自大众的评价,因此假设效用函数中采用的是跟地方大众感受有关的和谐程度增速是合理的。

假设地方官员整个时期内的效用有如下形式:

我们在此讨论ψ的正负性质。当μ-γ(1-λ)<0时,ψ≥0。

把ψ的表达式代入g的表达式(24)式得到:

这一结果与中央仅考察地方经济增长时的表达式相同,但是由于其中的g并不一定相同,因此最终社会和谐进步率并不一定相同。

在中央同时考察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情况下,中央对两者的重视程度会如何影响这两大变量呢?

命题4:中央提高对社会和谐的相对重视程度可以使得社会和谐程度更快提升。具体而言,当η>?覬时,即经济社会协调性较差或者经济增长成本较低时,提高对社会和谐的相对重视程度可以使得社会和谐程度更快上升,但会使得经济增长减缓;而当η<?覬时,即经济社会协调性较好或者经济增长成本较高时,提高对社会和谐的重视程度往往可以同时使得社会和谐程度和经济更快发展。

证明:集中讨论γ(1-λ)-μ>0的情况⑥。

动态情形下,我们还可以考察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的时间轨迹。

命题5:当居民具有顺应性和谐预期时,若η<?覬,即经济社会协调性较差或者经济增长成本较低时,则在有限的任期内官员的经济增长路径随任期推移而上升η<?覬;若,即经济社会协调性较好或者经济增长成本较高时,则在有限的任期内官员的经济增长路径随任期推移而下降。

当居民具有顺应性和谐预期时,γ>0。由于上式分母大于0,因此?鄣g/?鄣t取决于分子的符号,这又取决于η-?覬的符号。若η>?覬,则在有限的任期内官员的经济增长路径随任期推移而上升。若η<?覬,则在有限的任期内官员的经济增长路径随任期推移而下降。

我们具体分析经济增速与时间关系背后的含义。?覬g代表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所承担的个人努力成本,因此参数较小,则地方官员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承受较低的边际成本。1-ηg表示地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和谐进步率的边际变化,因此参数η越大,则地方经济增长带来越小的社会和谐进步。

当η>?覬时,地方官员可以通过低边际努力成本来抵消较高的经济增长损害社会和谐进步而带来的边际效用损失,从而使得经济增速高于社会和谐进步最优的经济增速。这样一来,在居民具有顺应性和谐预期的情况下,他不会盲目地追求很高的经济增长,而是随着任期越来越接近末期,逐步提高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由于民众对社会和谐程度具有一种逐步调整的适应性预期,如果在任期的初始就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必定不利于社会和谐进步,从而会在后面承受社会和谐进步较慢的不利后果,理性的地方官员会在任期后期逐步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而使得社会和谐进步的减缓不至于因时间过长而过度严重。在任期末段,地方官员较少地关注过高经济增长所导致的社会和谐较低所带来的长期动态效应,更加注重经济增长。

当η<?覬的时候,地方官员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和谐进步的加快无法弥补为推动经济更快增长而承受的额外努力成本,从而不得不追求低于社会和谐进步率最优的经济增长率。尽管他追求一个相对高的经济增长率可以使得社会和谐进步更快,这样也会带来民众对社会和谐进步的良性预期,但是这种顺应性预期给地方官员带来的好处会随着接近任期末段而显得越来越不重要,此时地方官员推动地方经济更快增长的激励也会越来越弱。

我们已经在前面讨论了,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期和大部分地区,都符合η>?覬的情况。此前,张军和高远(2007)、王贤彬和徐现祥(2008)运用省区数据证明了地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轨迹呈现倒U型,而最高点出现在第5年左右,这是一个全体官员样本进行回归的结果,并没有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官员的任期轨迹如何。由于我国省级地方官员的实际任期长度差异很大,而官方文件规定每届任期为5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这里的结论与这些实证结果基本吻合,即地方官员预期自身任期为5年,从而在这5年内的经济增长往往呈现一个上升趋势。

命题6:当居民具有顺应性和谐预期时,在有限的任期内,当η>?覬时,即经济社会协调性较差或者经济增长成本较低时,社会和谐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轨迹相反;当η<?覬时,即经济社会协调性较好或者经济增长成本较高时,社会和谐与经济增长具有相同方向的时间变化轨迹。

证明:

因为1-λ>0,可见?鄣π/?鄣t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鄣g/?鄣t,第二个是1-ηgt,等价于1/η-gt。因为γ(1-λ)-μ>0,当η>?覬时,?鄣π/?鄣t与?鄣g/?鄣t的符号相反,即社会和谐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轨迹相反;当η<?覬时,社会和谐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轨迹相似。

在居民特定的和谐预期下,地方官员根据自身努力成本的具体情况,选择对自己最优的路径。在居民顺应性和谐预期下,随着时间推移,地方官员所追求的经济增长率离社会和谐进步最优值越来越远,因此社会和谐进步速度会出现一个减缓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依据结果得到的结论是:社会和谐进步速度随地方官员任期逐步减缓,并且这取决于居民所具有的顺应性的和谐预期,如果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社会和谐进步可能并不一定呈现如此变动轨迹。

对于上面所得到的一系列命题,我们通过模拟(simulation)来进一步验证。我们对各个参数的原始赋值如表1。

上面的4个模拟图更加直观地给出了某些结论。

尽管我们没有具体判断值大小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轨迹的影响,但是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看出,当其他参数不变时,越大则经济增长、社会和谐进步所表现出来的时间趋势越明显。这是因为越大则表明居民的顺应性和谐预期越强,则无论是高能力还是低能力的地方官员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时候都会更加注重经济增长偏离社会和谐最优值所带来的社会和谐进步的损失。从现实来看,居民所具有的这种预期作用并不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其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地方官员具有机会主义动机,并且确切知道自身任期长度,则可能在接近任期结束的阶段更加偏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和谐进步的一些重要方面。

(四)实证检验

最后,我们通过地方财政支出数据间接检验上述部分命题。在地方财政支出构成中,短期内,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科教文卫支出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促进作用,但能切实提升居民福利。⑦按照上述结论,基本建设支出在地方官员任期内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而科教文卫支出在地方官员任期内则趋于下降。笔者采用1994—2006年间的地方财政数据对此推论进行验证。1994年是我国分税制改革的起始年份,随后我国的财政分权进入了一个制度化阶段,2006年之后我国财政支出分类重新改革,因此我们选取的时间段为1994—2006年。

在以基本建设支出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中,书记任期、省长任期两个变量的系数均为正,但很不显著。据此结果,不能看出地方官员在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上有任何的任期趋势,即如果我们不具体区分地方官员,无法得到具体的趋势特征。在以科教文卫支出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中,书记任期、省长任期两个变量的系数均为负,并且省长任期变量系数显著为负,而且书记任期变量系数对应的t值也为-1.12。据此结果,可以看出地方官员在科教文卫支出比重上有显著的随任期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特征。因此,两个回归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本文的动态模型结论。在回归中,我们控制了以地方人均财政预算支出与中央本级人均财政预算支出之比度量的财政分权程度变量,以人均FDI度量的地方政府竞争变量。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均显著提高了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同时显著降低了科教文卫支出比重,这与现有文献(傅勇和张晏,2007)的发现是一致的,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推论。

五、结论性评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快速发展与党政体系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分不开,其中地方官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官员作为大国的地方首领,既推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也保证了地方社会和谐的不断进步。地方官员所实现的上述两大任务,是既相互矛盾又有机统一的关系,在矛盾中求协调即推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地方官员成功推动了经济增长,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然而地方官员在寻求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进步的后果,这又是经济超前发展和社会建设滞后的必然结果。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特征事实,从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而在静态情形与动态情形下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社会和谐进步很大程度是经济增长的伴生物,经济增长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主要的动力来源。然而,并不是任何程度的经济增长都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过高的经济增长和过热的经济发展往往给社会和谐进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处于转型和发展的中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所采取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阶段,这种考核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又能使得社会和谐进步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但是转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这种考核机制往往导致地方官员过度追求高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和谐进步是否达到合理水平,结果是许多阶段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偏高。单一的考核机制下,中央无法较好地约束地方官员对于社会和谐进步的态度,从而难以调整社会和谐进步速度。中央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都进行考核,使得中央能够约束地方官员对于社会和谐进步的态度。中央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的相对重视程度对两者的影响取决于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边际努力成本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和谐进步边际效应的大小。中央应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官员考核机制,确定合理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视程度,以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进步。

注释:

①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和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远不局限于社会稳定这一单一层面,还包括其他诸如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收入分配合理、人居环境舒适、经济结构优化、科技进步等众多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和指标可能难以被中央具体测量,但是,却能够被广大民众感受到,是一国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体现,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紧密相连。广义的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等多方面的和谐。从学理的角度来理解,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人民大众满意程度较高的社会。

②这里将经济增长率作为地方官员的决策变量,并不意味着其可以随意设定经济增长率,而是意味着其可以影响经济增长率,并且受到成本约束。

③这里的社会和谐进步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善,等等。

④这里η可以看成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调(冲突)程度。

⑤地方官员如果单纯追求短期经济增长速度,往往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和措施来实现。在地方分权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地方官员的行动空间更加明显。

⑥因为居民一般持有顺应性预期,即γ>0,而参数λ一般远小于1,而μ则一般为负或者为0。

⑦我们没有报告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当期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当期科教文卫支出比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阻碍作用。

参考文献:

[1]傅勇.中国的分权为何不同:一个考虑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2008,(11).

[2]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3).

[3]郭广珍,彭坤.地方官员行为与经济发展:一个分析框架[J].当代经济科学,2011,(2).

[4]郭广珍,李绍平,黄险峰.经济发展中的地方官员行为研究——基于政治晋升、财政分权与腐败的视角[J].经济评论,2011,(5).

[5]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6]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J].南开经济研究,2007,(5).

[7]聂辉华,李金波.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J].经济学(季刊),2006,(1).

[8]皮建才.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下的区域市场整合[J].经济研究,2008,(3).

[9]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来源、任期、去向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8,(3).

[10]王贤彬,张莉,徐现祥.辖区经济增长绩效与省长省委书记晋升[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1).

[11]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J].经济研究,2007,(1).

[12]徐现祥,李郇,王美今.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J].经济学(季刊),2007,(4).

[13]徐现祥,王贤彬.任命制下的官员经济增长行为[J].经济学(季刊),2010,(4).

[14]杨其静.分权、增长与不公正[J].世界经济,2010,(4).

[15]余永定.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2009,(1).

[16]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流动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7,(11).

[17]任保平,宋文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稳增长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4,(3).

[18]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

责任编辑、校对:杜 莹

作者:田涛 王贤彬

第3篇: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学术探讨

[关键词]人学;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综述

[

由中国人学学会和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主办的“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于2012年8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取得了许多重要共识,并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人学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本次会议的主题,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认为:首先,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是人学必须面对、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今天来理解社会进步,不能再沿袭以往的老路,仅仅从客体的角度来把握,必须关注社会进步的主体,即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社会进步是含有价值意蕴的历史运动。所以,对于社会进步必须给以人学的审视。这就要求对社会进步问题作出人学的理论阐释。其次,这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逐渐暴露出许多值得担忧的重要问题,如民生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就业问题、城乡问题、地区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光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正因如此,才有发展观的演变,这就是从经济增长发展观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人的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社会进步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人学应当有所作为,应当充分发挥人学的阐释和引导功能,以为促进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在社会历史领域,人和社会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其主体——人。社会进步是含有价值意蕴的历史运动,社会进步同人的发展及人的价值实现直接相关。人追求和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内容,社会进步不过是人的发展的具体反映。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目的,离开了人的发展谈社会进步毫无意义。在当今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的前提下应给予社会进步足够的重视。社会进步是人发展的条件,离开了社会进步,人的发展也是空谈。同时,这一主题也是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逐渐凸显的“三农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教育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危及社会的进步,迫切需要从人的角度反思并提出对策。多年来,人学始终从理论上给予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一类现实问题以导引和关注。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值得深入探究。

中国人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陈志尚教授从宏观上对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进行了阐释,强调要深入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性。他结合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认为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是要科学发展,对于人学而言,我们还要研究人怎样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来源于马克思,其真谛是马克思的主客体相统一的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观。过去人们仅仅从客体角度去理解发展,而没有从主体的角度研究发展。从方法论方面讲,要贯彻三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从实际出发;二是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三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含义是,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一方面,社会发展要讲科学,社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人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社会要尽可能的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也要讲科学,人要在实践中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为我们所说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实践是推动人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学发展应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从来都是而且应一直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学学会顾问、中共中央党校崔自铎教授认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掣肘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始终主导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进步的程度客观上决定了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遵循历史运动的规律,人的发展也有规律可循,即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丰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群体、人与自身的关系。每个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持续的提升,社会关系的丰富,势必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进步。

山东省委宣传部张全新副部长认为,“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新理论,“以人为本”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诉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王延超副校长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形而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求索的具体的形而下的问题。社会是人实践的场所,人的实践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

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科联书记崔新建教授认为,“发展”应该是更高级、更全面、更自由。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一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二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三是幸福指数的提高。发展体现在社会方面,一是社会财富的增加,二是技术和力量的提高,三是社会关系的改善,包括人的自由度、信任度的提升,四是人的全面性、丰富性,特别是人的尊严和主体性的提升。

中国社科院罗文东研究员就深刻理解与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进行了深入阐发。他依据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有关人民主体性的基本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人民主体性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与发展,牢固树立人民主体性思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应坚持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以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与人民当家作主,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中国人学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徐春副教授就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的科学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应是互为前提和基础,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同时二者又常常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一是极权主义对人的发展的压制,二是个人对社会的反抗。以发展求生存,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和实现人的科学发展。

二、人的存在状态与人的生命价值

在集中研究“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的同时,本次会议还围绕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样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关于人的存在状态问题。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就人的存在状态、生活方式与人的发展谈了自己的体悟。他认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从马克思那里挖掘丰富的思想资源。当代人的生存状态隐藏着诸多现实矛盾,如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人与人的关系的不和谐,人的物质世界丰盛而精神世界空虚的矛盾,这些矛盾严重地束缚着人的发展。他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切入,剖析了上世纪以来人类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制造的各种各样的危机,并相应提出了对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他强调要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人要善待自然,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只有像爱护自身一样爱护自然才能化解生态危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人际间要抛开世俗的纷扰真诚的交往,使亲情、友情、爱情等一切人世间真挚的情感本然的流露和表达。对于第三个矛盾,他认为人的价值只有从不断的生产和创造的社会劳动实践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中国,领导不仅要让每个人有饭吃,而且要让每个人有活干。

关于人的生活方式,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李士坤教授就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的劳动时间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加,为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劳动与休闲的关系,以及休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把握好自由时间运用的质量问题。同时也要科学理解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并不是和劳动生产没有关系的闲暇时间,而是一种积极的生存状态。山东大学吴文新教授也就劳动、休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对“共有工作、共同富裕、共享休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普遍的就业、有尊严的工作是人生存的保障,为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物质可能;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是对人性的丰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享休闲是对人的自由的最好张扬。解放军防化学院张维祥副教授认为,自由也是生活所应追求的。自由并不是散漫,而是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体现个性、自主性的自由。自由存在于主体人所构建的社会关系中。

中共中央党校邱耕田教授认为,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但究竟如何感悟生活真谛,还需要审美。审美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审美情趣的人是不健全的人。人只有具备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发现生活的美,激发潜在活力,优化人与自然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进而创造更美的生活。济南社科院王鲁宁研究员认为,人的生活应该追求幸福,幸福是人生活的目标,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科学的幸福观兼有哲学和伦理学的意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核心。幸福并不是虚拟的、抽象的难以企及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能够实现的。幸福可以概括为人的合理愿望实现后获得的愉悦体验,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劳动实践是幸福获取的基本途径,通过劳动人获得了生活资料,通过劳动协作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人得到了成就感。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贾英健教授谈了人的虚拟生存问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使人的生存虚拟化了。科技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影响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将会更加电子化、智能化,高效便捷的工作和生活让人们感到惬意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随之暴露,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虚拟化,技术主宰的社会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淡化人的社会属性,甚至连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构造也将发生变化,这不得不使人们对人的存在方式做长远的思考,关注人的虚拟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路日亮教授对于人的生命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问题有着独到的理解。他列举了我国每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等惊人的死亡人数,分析了我国不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种种表现,以此证明我国的生命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他指出,人的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生命也是脆弱的,尤其是面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时,生命的力量有时显得很渺小。所以每个人都要倍加珍爱生命,全社会要关爱生命,尽一切可能维护生命的完整性。他进一步阐述了人的生命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指出人的生命是一切价值形成的逻辑起点,人的生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而人的发展是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和对生命意义的彰显,因此,只有尊重人的生命才能实现人的价值。针对目前人的生命价值研究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路日亮提出要不要提倡用生命捍卫正义、怎样理解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性、如何理解同命不同价的问题、人的生命可不可以进行交易等问题提请学者们深入研究。

三、对人的发展的多维审视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但本次会议对这一问题的研讨迸发出许多新的火花。

关于社会结构转型、力量转移和人的发展问题。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在分析社会和人的发展时有两种基本分析框架:结构分析法和过程分析法。以此,他具体分析了社会转型当中的人和人格转型当中的社会,认为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的背后存在着力量转移。人的依赖性社会是由权力主导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是由资本主导的,而自由个性社会则是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主导的。当代社会资本逻辑过于盛行导致人过度依赖金钱和物质,社会治理不够科学,社会结构亟须转型,即由权力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型、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由依附社会向自立社会转型等,应将人的力量转移到生产创造上来,充分发挥人改造自我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山东省委党校张友谊教授从恩格斯关于人的两次提升思想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社会的走向时曾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经历两次提升。第一次提升是在生产过程中使人在物种方面把自己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第二次提升是从社会关系中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第一次提升凸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标志着人在自然界的地位;第二次提升凸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标志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两次提升”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现在第一次提升基本完成,而第二次提升远远没有实现。今天的中国人仍然没有摆脱家国同构的束缚,我们应以规范的社会组织构建市民社会,逐步使人从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社会结构的主人,成为自由人。河南工程学院宋德勇博士认为现代社会资本的异化效应、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威胁着以人为核心的一切社会关系,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矛盾。我们需要对资本逻辑所主导的现代性进行批判与反思。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将视野仅放在个人或少部分人组成的群体,而应考虑整个社会的人、整个人类的整体利益实现。

关于人的发展与公共行政价值的关系问题。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范文教授认为,公共行政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能够直接发挥促进社会进步、维护人的发展权益的价值。人本是公共行政的首要价值,应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体现主权在民和以人为本;效能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应构建效能政府、节约政府,体现行政效率;公平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应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公平保障机制,实现治理公平公正;秩序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应构建规范合理的生产分配秩序,建设法治政府,实现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廉洁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应构建廉洁政府,用民主来限制权力等。

关于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文兵教授从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谈了人的发展与激进民主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后马克思主义以结构置换主体,以政治来消解经济利益,以话语来建构多元主体,用民主来置换社会革命。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下的经济社会过于强调资本价值而忽视人的价值,政治对经济利益的消解作用明显;在一元化社会,人没有充分的话语权,社会治理缺乏真民主。我们应引以为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更加强调人的主体价值,关注的重点应由政治民主转向经济民主,使人们不仅要有饭吃,还要有活干,而且干得要有尊严。我们应该以民主的方式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使人的智慧和能力得以充分施展。吉林大学沈亚生教授认为,我们应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要科学、可持续,决策者、管理者应将视线由GDP转向GNP,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于人的发展与文化建设问题。郑州大学辛世俊教授认为,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人的物质和精神天平发生了倾斜,进而影响到了社会整体精神文明建设。当下,应该关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人”。“文”即文化、价值观,“化”即开化、教养,“化”的载体是任何可以以文化正向教育人的介体。当下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生产,塑造人文精神。中山大学林滨教授认为现实中的人大都面临着发展危机,其根源是资本的物化效应所导致的精神世界荒芜化。现代人普遍面临着共时态时间快速压缩所引发的焦虑、失落和无助,我们都需要一个文化母体、一个心灵得以安顿的精神家园。只有文化才能塑造一个人的灵魂,文化可以给人无限的精神养分。一个人也只有在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才能找寻到精神上的意义感、幸福感、自由感,使我们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北京交通大学杨蔚副教授关注了文化建设与人的精神需要。她认为现实的人是一种文化的生成,文化能够促进一个人的价值观生成;文化能够极大的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文化可以给予人心理上足够的慰藉。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建设滞后,我们应按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加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关于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北京大学孙熙国教授就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的统一性进行了探讨。他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历史观及恩格斯的“三个主人”的思想,强调自然是历史的自然,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自己,自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的进化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类应该在充分尊重、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主动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构建生态文明。

四、关于人学研究的展望和新思路

本次会议还就人学研究今后的设想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关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道德的建设。山东省社科院涂可国研究员认为,人的道德素养、社会道德规范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内在关联,儒家道德规范学说可以对当今国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范导。我们仍然有必要遵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部分(如仁、义、礼、智、信)规范人的行为,做道德的人。人是一种文化存在,具有道德理性。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人学研究要探讨儒学如何塑造人的德性,怎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调节人的行为,何以塑造民族品格。

关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社会质量问题。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认为,我们对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的研究,应从哲学思辨向社会学实证方法转变,其中有必要引入社会质量范畴。社会质量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研究范式,主要是指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共同体的社会与经济生活,具体体现在经济发展为民众创造的福利和社会经济保障,以及社会的凝聚程度、社会的包容、社会的赋权等。社会质量能为我们提供一种衡量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实证量化指标。人学研究应该由过去宏观的抽象研究转向具体的实证研究,关注眼下的住房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等民生福利问题,探讨今后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壮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怎样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保证人民公平的享有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分配权利。

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在对大会进行总结时指出,本次会议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召开的一次合适的会议,开得圆满成功,理论水平很高,使我们对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及其辩证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给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学发展创造了好的契机,又提供了许多可供深入研究的新的素材。也使我们更加认清了当前人学研究的迫切性及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的人学研究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其服务于人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当前的人学研究总的势头很好,也取得了很多具有独创性的成果,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学科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针对许多现实问题,如何从人学切入并给予及时、科学的辩证分析是摆在人学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这些问题需要每一个致力于人学研究的学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人学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是我们人学进一步开展研究必须坚持的根本理论。在当下,人学研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强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探究。人学从根本上来讲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问,只有直面社会、关注民生、探讨热点,并及时的、尽可能的为决策部门和管理部门提出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的对策,改善人的生存境遇,才能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不断解放做出应有的贡献。也只有做出贡献,人学才能赢得认可和支持、才能获得继续发展的空间。二是要积极借鉴其他一些成熟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好方法,要加强人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要用哲学方法论指导人学的建设,处理好学术性与现实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关系,真正确立完整的独到的人学研究方法论。各个地方的人学研究者之间、国内的人学研究者与世界人学研究者之间要就人学思想加强对话与交流,全面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本次会议还有其他学者就人学基础理论和社会进步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讨。

责任编辑 姚黎君 丛 琳

作者:路日亮 王丹 宋德勇

第4篇: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教育要创新管理则先行

立足育人重管理

面向未来求创新

——索河镇中心小学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教育要创新管理则先行。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以局蔡教字[2005]7号文为导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学校目标管理、教育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和安全管理,增强创新意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学校各项管理水平,为逐步形成务实高效,质量一流的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

在“规范”上求“提高”,在“提高”上显“创新”。通过开展学校管理创新活动,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认真扎实地落实各项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逐步形成先进的、科学的学校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力争办学效益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拟定工作方案,落实“管理创新”

我校以区教育局召开学校管理创新活动动员大会为契机,以许局长动员报告为指导,深入学习蔡教字[2005]7号文具体内容,学习管理知识、管理理念和先进

的管理经验,并就如何开展学校管理创新开展广泛的讨论。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自查活动,查找学校管理过程中有滞于学校发展的陈旧的问题,并制定了本校的学校管理创新工作方案。且将学校管理创新方案置于教师的讨论中,召开学校教职工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校管理创新工作方案。学校对目标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学籍管理以及信息管理都有新突破,现将学校管理创新践行工作汇报如下:

(一)目标激励,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管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性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直接动力。目标则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诱因。教职工的积极性行为也是由目标作为行为诱因引发需要并转化为动机推动教职工去实现目标的行为。确立了目标,工作才有方向,管理才有思路,评价才有依据。我校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按 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自己新的目标。局党委、局基教科为我校下达了目标考核细则,镇党委、镇政府、镇教育总支也与学校签署了目标责任书。在这一系列的目标任务面前,我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接受。我们组织教职工学习、讨论,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明确总体目标,心中都载着总体目标,为完成总体目标我们应做些什么,又怎样去完成这些目标。在群策群力工作中,我们修定了学校校训,即“文明、诚信、奋进、创新”,修定了学校办学宗旨,即“以生为本,以德治校,优化发展,适应未来”。细化了学校各层次管理目标以及教职工工作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做到学期初定目标,学期中查落实,学期末重考核,求真务实,抓过程重结果,并建立目标责任与教师评先、评优、晋级挂钩制。健全了目标三级管理制:即教代会检查校级目标,教委会检查各层面的目标、各层面检查各教职员工目标;健全了目标反馈制,在落实目标过程中,将每一级目标检查状况实行全校通报,置于全体教职员工监督之中,也为管理者提供若干信息;健全了目标奖罚制,对出色完成目标的教职员工实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成员实行惩罚制。这样一来,学校每个层面每个员工都在目标中运

转,每个时间、每个空间都闪现目标的足迹。

在工作中我校始终遵循“整体管理,过程管理,层次管理”的原则,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将目标管理的客观要求变成了教职工个人努力的方向。各层面的成员为实现总体目标而精诚团结,形成合力,积极奋进、创造地开展工作着。

(二)观念更新,建立和谐工作氛围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校管理的创新首先就树立一切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即重视人才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为教师的成长而教,为学校创新而教。在新理念下,我校形成了较科学、民主的、富于激励和积极导向的管理体制。整个管理过程极力体现了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

首先创设和谐的、宽松的学校工作环境,满足教职工精神上的需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是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在班子内发扬民主作风,形成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坚持每周开两个会:一是教导例会;二是学校行政会。在这两个会上,领导与教师敞开思想、相互尊重,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表现出一派 和谐的气氛。在工作中,尊重、信任教职工,创造条件强化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满足教职工当家作主,不断进取的精神需要,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的责任感,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领导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体贴教师。做教师工作时还注重激励,提倡奉献精神,对思想要求进步,品行端正,工作热情高的教师,加强培养,及时吸收到党内来,重视青年教师的工作,大胆使用,大胆培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们充分发挥了工会的作用,对工会工作进行极大的支持,为工会搭好舞台,使之进入脚本。每学期召开两次教代会,在每欠教代会上校干部与教师进行换位思考,形成干部也是教师,教师也是干部的和谐工作局面,对教代会中的提案、议案讲原则、讲政策,同时也讲求实,做到双不误。学校各项工作透明化,实现“阳光操作”,这种融洽的干群关系,激发出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增强了学校凝聚力和号召力。

我校还建立以家长学校为主体,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我校覆盖索河市场、各单位及四个自然村,每学期实行一次请有关的单位领导、村

级干部来校向他们宣传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汇报并展示我校教育各方面的工作,且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学校社会工作得到了他们的许多支持。家长学校每学期上三次课,在家长的心目中,索河中心小学的教师关爱学生胜过了家长。一次次的社会活动,优化了周边的育人环境,也塑造了我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评价运用,提高管理实际效应

古人云:“人各有所宜,用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对于教师来说,都有其特点和才能上的优势,学校工作是一个整体,只有发挥所有人的特点,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学校工作才能整体发扬,潜能才能挖掘,才能才能尽用。我校在管理中,十分重视教师工作能力、效率和结果,给予教师正确、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满足教师的自尊心、荣誉感、成就感的需要。

评价教师是提高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的全面评价主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评价。

评德。就是重教师平常在教育、教学中的事业心责任感,要求教师爱岗敬业、爱教如命、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李开荣教师精神,实现教师教育的社会性。考能,主要是看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注重教学环

节的考核,根据学校制定的《备课管理细则》、《备课等级评价标准》、《听课评课条例》、《批改作业管理细则》、《批改作业等级评价标准》以及《辅导后进生工作方案来》查看平时的工作状况。考勤,即对教师工作勤奋状况的评价,包括教师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两个方面。评绩,主要看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绩效,并建立教师业绩档案,专班负责,这是考核的重点,看所教班级的各项工作成绩,教改教研所取得的成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的工作成绩。以上四个方面结合评价,联系实际进行。如考勤就与其他三方面结合,杜绝出勤不出力或体勤脑不勤的倾向。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我校在评价过程中,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做法。一方面制定量化管理标准,如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分占有率、高低分数差、达标率等;另一方面进行评语式评价,如教师的教育效果、教育思想、教育艺术及教学作风等。我校还结合“双评”工作对教师实行综合评价。

(四)利用资源,打造教学亮点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程的发展,极大地促进学校管理全方面的发展。我校2004年建立了ku远程教育接收

室,2005年又重新装备计算机室。这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展开了我校管理的广阔前景,我校在资源的收集、取舍、利用这一流程上环环有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指派相对专职教师收集各种同步教育信息,开辟校园教育信息收集站,凡属下载的信息,实行分年级、分学科进站,又进行按序编排。然后统一进行打印,散发给学校各教学人员。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相宜的信息填写《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授课报告单》,递交给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负责人,由学校负责人统筹安排下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授课单》,教师们都做到人手一份,也为教师们互上、互听、互评提供信息。同时学校利用每周星期一开展信息技术公共听课评课活动。教师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升华,献身教育热情不断高涨,都在“继承、借鉴、创新”上形成了独自风格,在即将进行的“送教下乡”活动中将展示着我们索河中心小学教师的风采。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极大的推动着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我们校本研究的内涵不断丰富,而外延又不断的拓展,过去那种公式化的教研活动框架将被多姿多彩、著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所替代,同时也促进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高涨。目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将为我校增添一道道闪烁的光环。

学校管理创新是一个开放性的教育管理模式,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在环境管理中突现“三化”,即教师学生化,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主人化,即学生是保持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的主体;草木人格化,即每棵树、每朵花、每根草都具有生命。做到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在财务管理中,实行“一支笔”管理,民主理财,学校为此制定了学校财产负责制、收支预算公示制、票证经审制,量入为出,服务教育教学。在安全管理中,做到“三规范,两保证”,落实“六个一”,即规范每周十分钟安全教育,规范学校作息时间,规范校内食堂和商店管理;保证学校各类通道无阻,保证学校各类设施无隐患;定期召开一次全体师生参加的安全教育专题会议,组织全体师生看一次交通安全知识以及交通事故警示的录像,每班进行一次安全知识自救自护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向学生家长发一封《强化安全管理告家长书》,定期进行一次校舍安全大检查,设立一个事故隐患信箱。做到安全工作时时处处有人管,让学生从被动地注意安全变为主动地排解隐患。

实行岁岁安全,人人平安。在学籍管理中,严格入学年龄,严肃自然年级升级、规范异动管理。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创新,有明天,虽然我校管理创新工作在践行中,随着学校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我校也将展现出全新的管理模式,推动索河基础教育的发展。

第5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也随之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急剧上升,人人纷纷希望进入高等院校求学和获得更高的学历来进行深造。而随之而来的是大批次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大量的毕业生冲击着就业市场。在中国这个经济接轨、社会转型、人口就业高峰交织的特殊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也成为了现在民生问题的焦点之一。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高学历人士的增多,国名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在就业人才市场中,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竞争有限的职位,供过于求的情况逐渐显现,大学生的就业格局由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改变就业理念,尽量消除理想的工作要求和现实情况的差距,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等等,才能充分适应就业现状。

因此,我们此次想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就业现状;了解到底是什么制约了就业问题的解决以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次对100个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31男,69女。30岁以上的人数为4人,30-18岁间的人数为96人。本科占了百分之五,研究生百分之六十,博士生占了百分之三十五。在这一百人中仅有四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其中一个在国企,一个在民企,2个在国家机关。

在就业形势和就业抉择方面,百分之五十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有点严峻,百分之二十的人认为十分严峻。而百分之五十五的人选择就业,百分之四十五的人选择继续深造。“继续深造”的选项在四选项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将近一半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今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职业犹如万军挤向独木桥;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害怕进入社会进行工作,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的确是十分普遍。其好处在于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欠缺和不够成熟,社会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回避,职业期望偏向于“非风险化”。这点在学生对就业形势如何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这些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而在不满意就业指导课程的原因中,有百分之四十二的人选择的是“内容脱离实际,起不到指导作用”。而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对于就业指导还是给予了肯定的态度,觉得还有作用的。的确在就业信息和指导方面,学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变化,这都是无法找到个恒定的规律。第二,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学府,对于社会就业信息的掌握、分享、分析还不是很擅长,也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第三,每个毕业生的需求和缺陷都不同,校方也不是都了解,所以就业指导的用处是出于个人的实际出发的。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指导的需求还是十分急需的,从希望得到的职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可以看出,有百分之四十五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百分之二十的需要“就业心理指导”,百分之二十八的需要“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这对学校在就业方面对于毕业生的帮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学校优化自身提出了新的方向,学校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转化自己的角色,与时俱进。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有社会的问题。客观上来说,第一,人口与人力资源严重供过于求。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八八年左右的同龄人十分多,初次就业率也在逐年下降;因为学校连年扩招,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再加上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看出大学生面临了多方面,多层次人给的就业压力,就业市场明显存在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第二,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形成了“剪刀差”的现象。经济虽然在不断的发展,GDP也在增长,但是就业机会却没有看到多大的增加。第三,在求职过程中,学生更多的优先考虑的因素是薪酬与福利,占了百分之四十,而单位的性质也占了百分之三十五,说明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的是个人因素,自己的发展和利益,较少考虑社会的需求,这就极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第四,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中,百分之二十的人选择专业能力,百分之十九的人选择了自我表达能力,百分之十九的人选择了人际交往能力。说明大学毕业生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就业和自信。大学生在学习时任然需要多方面全面发展,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外部原因影响着就业问题:第一,用人单位原因。不少用人单位选择用人时存在许多误区和硬伤,主要有:1用人单位盲目相信和关注高文凭,更认为高学历就是高能力。用人单位对文凭的要求的提高,必然带来了人才的浪费和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难度和压力。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才育保险费等,在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工作成本要高于男大学生。3.,过分注重工作经验。经验并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的劣势,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贪婪的希望人才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注重工作经验,认为迎接毕业生只是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善于交际等等。

从调查中看出,在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看出:第一,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学校不断增多,招生规模扩大,每个学校教育质量不同。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贪图享受不愿意参加“支教”“资教”等计划,过多的依赖别人,而不注重加强自身的能力。第二,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往往十分迷茫,记不清楚资教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哪里去找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长什么,适合什么。这给大学生的就业也带来了更多的未知数。第三,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比较单一。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网络、媒体以及招聘会,少数人选择了学校分配和亲朋好友。第四,大学生自身的定位偏颇。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仍旧束缚着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异。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无法把握自己在社会洪流中的价值和定位,眼高手低;对薪水、福利待遇的要求过高;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小城市;大都希望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金饭碗”。而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校方的原因:学校内部的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技能,考虑如何招生的比较多,而考虑如何让学生就好业,落实好工作的问题并没有给予多少实在的帮助,而是走程序,盖好就业章子才能领导毕业证、学位证。从社会方面来讲,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选择也有分配变为双向选择。哥哥地方、城市的人才见面会也十分多,但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应聘者并不处于什么优势地位。

从调查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第一,有一半的学生反映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第二,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有百分之二十五的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百分之十八的选择“就业心理指导”,百分之二十的选择“就业程序与技巧指导”。针对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健康成才导航,法律导航等等,真正做到不进教书育人且又注重学生的就业与发展问题。

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第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高等院校说到底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更行教学形式和内容,矫正教学的目的是就业,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培养中应该充分重视市场的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才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第二,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是重要的失业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帮助毕业生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第三,高校教学改革中应该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不同的。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第四,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舒服,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

大学时光是我们最怀念的时光,这里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伙伴,我们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我们走的时候也不能留下遗憾。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就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希望告诉所有的同学,不仅仅要关注于学习的东西和过程,还要看得更远,注重多方面的发展,把握好现在,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工商141

周琳杰

第6篇: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本课设计意图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〇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〇辩证法的本质。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

〇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

〇辩证的否定观与书本知识和权威思想的关系。

〇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〇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运用

〇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〇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〇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能力目标

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辩证的否定观并不是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扔掉书本,蔑视权威,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敢于怀疑,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新是

200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提示与建议: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表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提纲

框题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〇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〇尊重书本知识。

〇尊重权威。

〇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〇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〇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〇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〇关注变化的实际。

201

〇突破成规陈说。

〇破除落后观念。

〇注重研究新情况。

框题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技术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

〇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〇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〇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〇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本课的逻辑结构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

根据课程标准,第十课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含义——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法在对现存

202

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其否定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关注变化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

学习了这一目,要求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做到既要学好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既要立足实践,关注发展着的实践,又要解放思想,敢于破除落后观念和思想意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本框设计了三个目。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刨新开辟出了广阔的劳动对象—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实质之所在。培养怀疑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这一框主要是谈创新的哲学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这二者都是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分析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这一框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从实践的层面上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针对辩证否定的性质,举出几种否定的事例让学生辨析,要求学生了解辩证的否定并不是外力的作用,不是人对事物的否定,也不是外力对它的否定,更不是外力对事物的毁灭或排拒,而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第二个探究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正像俄国曾经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那样,为了明天而抛弃和毁灭昨天的一切,

203

达是错误的。第二问应当告诉学生我们理解的否定观是辩证的否定观,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就是扬弃。这两个探究活动中的否定观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第三个探究活动,以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治疗烧伤为例,告诉学生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迷信权威意见,勇于探索,刻苦攻关,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的这种做法符合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要求。建议让学生收集有关事例,可以作进一步论证。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以社会历史发展为例,说明社会历史的暂时性。主要让学生理解,世界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真理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下它们的脚步,它们都是不断地发展的,人类社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会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个探究活动,引入南宋朱熹和明代陈献章的两段话,第一问要求学生明确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能提高认识,才能进步,才能实现创新。第二问有一点难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敢于破,只有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立,“破”和“立”既有区别,又要联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实际,探讨对于书本知识的怀疑,敢于向书本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第二框,创逝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为学生讲述了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刻苦攻关,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攻克了这一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的故事。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只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引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曾经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难题。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理论创新能够带来制度的创新和变革。“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新理念,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带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向,从而活跃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列出与不同的实践活动相对应的三种思维方式,旨在说明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第二个探究活动,列举人类文化的许多成果,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人民群众创新的结果。除了所列举的文化名著外,其他更多的文化产品,如雕塑、建筑、电影等也都属于文化进步的标志,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

204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辩证否定观

关于“否定”的含义,学生通常会从生活的角度理解,现在要让学生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否定观,就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弄清以下几点。

明确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理解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都是外在的否定,即外部因素对一定事物的打击或破坏,因而否定造成了一定事物的灭亡,是联系的终止和发展的中断。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通常一谈“革命”、“批判”,总会使人联想起完全否定或彻底否定。而在哲学的意义

205

上,“革命”和“批判”是任何创新必须要有的基础性环节,因为没有对现存事物的批评、重新认定,就不可能推动新事物的产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问题。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辩证法看来,世界永远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迟早要被否定的。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前进发展的杠杆,它最能体现出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因而列宁把它看作是辩证法中最重要的因素。

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的作用。

创新作为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活动,它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为其开道。怀疑与批判,就是以辩证否定的观点来对待一切,要破旧立新,以新质代替旧质,这是创新的内在要求。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待于扩展与深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绝对”、“永恒”之类的东西。因此,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不要为成见和权威的观点所束缚。创新是对已有认识的突破与超越,因此,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一只昆虫踩死,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呢?这是一种否定,是一种来自外力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这是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否定。辩证法所说的否定不是指这种情形。

恩格斯说:“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

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不是事物外在的否定,而是其内在的否定;不是他物对此物的否定,而是从此物自身中发展出来的否定,即此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例如,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但在生命自身中就包含着死亡的因素。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2.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母体中生长起来的,是以吸取并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东西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的。因此,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一切的否定,而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即保留旧事物中某些积极的东西于自身之中,从而也就把自己与先前的旧事物联结起来。

在形而上学看来,要么是肯定一切,绝对肯定;要么是否定一切,绝对否定。因此,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从零开始,从空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新文化,这是荒唐可笑的。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世界文明的大道而出现的。社会

206

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但社会主义又保留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中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3.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如何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我们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5.如何理解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所谓“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是指要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为任何事物对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对于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因素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在现实事物自身中,总是潜藏着内在的矛盾和否定性因素,随着事物自身中的否定性因素的成长,以前现实的东西就会成为不现实的,就会丧失自己存在的必然性、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这种正在衰亡的现存的东西。因此,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所谓“否定的理解”,就是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变化,着眼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孕育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新事物的产生和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去理解。因此,真正的辩证法决不安于现状,决不是为了“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的辩护工具,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6.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持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术压倒。”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他们的观点道出了怀疑与创新的相互关系。

创新者的成功就在于他们在别人不觉得可疑的地方产生了怀疑,在别人不敢怀疑的地方提出了疑问。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开山斧,没有它们,创新之路将无法开辟。

207

其实,一部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怀疑、不断创新的历史。哥白尼不对地心说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日心说?伽利略不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观念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自由落体定律?爱因斯坦不对牛顿时空观提出批判,他又怎能创立相对论?李政道、杨振宁不对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提出质疑,他们又怎能发现这一定律不适应于弱相互作用呢?因此,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7.怎样理解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

“破”和“立”的关系,一方面,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只有破旧,才能立新,要坚持“破”字当头,敢于否定一切旧事物,以新质代替旧质,积极推动事物发展。另一方面,“破”不是全盘抛弃,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旧事物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8.怎样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作为青年学生,在日常自我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大胆质疑。

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容易发现真理。勤思多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提出的想法、见解和设计方案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要怕。要立足于已有知识,但又不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对已有理论既坚持又发展。

9.怎样自觉地防止批判性思维带来的消极方面?

批判性思维在人类认识和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的思维还欠成熟,如果不恰当地运用批判性思维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对常规和传统不加分析的否定,或者批判过头而新的正确结论又不能及时产生。个别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意见,往往是一接触便有一种怀疑和拒绝的态度,喜欢提出和集体决定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意见,怀疑教师讲的是不是科学的,认为家长的意见都是“过时”的老一套而加以抵制。这是违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胡乱怀疑,将会使学生很难产生新思考,获得新发现,我们应该自觉地防止这种倾向。

0.怎样理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无论科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创新。

首先,人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是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大自然中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种种现象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其中奥秘的欲望,当人们由此去探索,并试图把握世界、理解自然时,科学就开始了它的历程。

其次,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学认识。科学中内在的这种批判精神,正是促使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其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本质特征。

208

再次,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将它们置于科学理论的审查之下。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创新使科学家不唯书,不唯上,不屈服于外来压力,也不迷信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怀疑,勇于突破。

1.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例,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思考长达12年之久,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最为重大的创新和发展。

正是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高速通道,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2.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是指思维主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的模式和方法。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容决定了思维的内容,同样,客观事物的特点,也决定了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发达,这就决定了那时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是朴素的、直观的、猜测性的。到了近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的发展与其相适应,而科学的起步是由分门别类搜集资料开始的,这就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大工业的出现、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取代旧的思维方式。

格斯所说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它告诉我们,实践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正是实践的创新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建议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每框各l课时。

教学方法建议

.讨论法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主要采用讨论法。关键在于教师提出能引发思考、能引起争议的恰当的问题。

2.事例列举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主要采用事例列举法。如列举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事例,列举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事例,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

209

革的实践成果等。

3.联系前面所学内容理解本课知识

如运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结合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帮助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4.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理解

通过讨论“外力否定”的材料,明确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一个界限。

通过讨论“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材料,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二个界限。

结合理解“专家点评”,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此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讨论三个递进的问题:我把虫子踩死,大风摧折了庄稼,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运用第八课发展的观点来思考,是不是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这样的?“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这是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我把虫子踩死”这是某种否定,这是从外来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探究活动2:“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按照“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的那样,结果会怎样?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是否抛弃了过去的一切?“文革”时期我们对过去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们身边有没有和‘‘无产阶级文化派”、我国“文革”时期”类似的情况?

让学生明确,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主张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

探究活动3:“为什么说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能够突破传统疗法,提高烧伤治愈率?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此探究活动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迷信专家的意见?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不要书本知识,不用尊重权威,抛弃专家的一切意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和权威?你能否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并分析说明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210

让学生明确,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成功的原因在于,不迷信专家的意见,坚持独立思考,刻苦攻关。说明的哲学道理是,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探究活动4:“有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状态,有没有永恒的不再被丰富、发展的认识和真理?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还会向前发展吗?”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并认识到,无论是自然和社会,还是认识和真理,都是永恒的不断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探究活动5:“怎样理解‘破’和‘立’的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让学生列举出与教材所引朱熹、陈献章观点相同的名言警句,深入理解怀疑和批判精神的作用;讨论怀疑和批判、“破”和“立”的关系,从而认识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和批判要以怀疑为前提,从质疑开始。

探究活动6:“想一想,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由教师选取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探究活动7:以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例,“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

建议此探究活动运用两个方法:复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让学生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进而理解理论创新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先导作用。

探究活动8:“想一想,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什么?”

学生理解这一抽象观点会有一定困难,建议由教师准备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理解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创新。让学生了解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探究活动9由教师选取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讨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关系,能够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划清界限。

211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方式建议

.对学生收集关于迷信权威的危害的事例,以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以及收集质疑、批判、创新的相关名言警句等参与作用作出评价。

2.学生就“如何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问题撰写专题小论文,对学生的思想收获作用评价。

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说:“自古以来,创新学派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他们一眼看出一种新东西,就抓住向老古董开战。……从来创立新学派的青年,一抓到真理,就藐视古董,有所发明。”在其后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又大讲青年人的创造问题,一口气列举了29位古今中外青年发明彖、创造家的事例,说:“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不要被大学问家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毛泽东特别重视和鼓励青年人创新。他号召和倡导青年人积极主动创造,不要受名人、权威、有地位的学问家的束缚。

2.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

在生物进化中,一个物种转变为新物种,在新旧物种之间有一条确定的界限。然而,在新物种否定旧物种时,不仅不排斥而且必须保留物种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的保留是新物种适应于新的条件、维持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在新旧物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联系。

新的社会形态克服了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建立了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但同时也保留并改造了在旧社会形态中业已存在的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成果。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体现着辩证否定的“扬弃”。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这是对铁的否定,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又是对铁的保留。生物物种进化的过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一种不断扬弃的过程。

3.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如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思考提示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或者是虚无主义,或者是复古主义。虚无主义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否认传统文化能够为现代化提供任

212

何有益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主张我们的现代化应该在一片空地上建立起来。复古主义的态度是片面抬高传统文化,企图以旧的价值尺度要求和衡量新的历史进程,这实际上是否定了现代社会与旧社会的本质差别。

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或者采取全盘西化的态度,或者采取闭关自守的态度。全盘西化的态度一方面把现代化同民族固有的文化绝对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因而把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西方文化直接移植于我们民族的过程。闭关自守的态度则绝对地排斥外来文化,特别对能体现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这实际上是不思变革、抱残守缺的。

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要求的是一种科学的批判继承态度。

在对待文化遗产上,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要“洋为中用”,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4.一切事物都是由肯定走向否定,为什么又说“否定一切”的说法是错误的?

思考提示

辩证法认为,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把否定与肯定之间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凡是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凡是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或者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正确就是绝对的正确,错误就是绝对的错误,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一切事物。

5.结合一些产品创新的事例,提炼出从多角度质疑、实现创新的方法。

思考提示

比如,对一个问题可以这样思考:

能否他用?

能否借用?

能否改变?

能否扩大?

能否缩小?

能否代用?

能否调整?

能否颠倒?

能否组合?

……

总结得越多越好。

6.邓小平非常关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群众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

213

用以指导群众实践。如对待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做法,曾经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当时争论的焦点是,这种做法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作为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满腔热情地支持这一新事物,并总结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

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学习邓小平的什么思维品质?

思考提示:

应该学习邓小平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善于总结群众的丰富实践经验,开拓进取,有创新意识的思维品质。

对现实中涌现的新事物,要保持求知的欲望和敏锐的感悟,是激发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因素。

六、教学资源链接

名词解释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肯定的一面是一种同一的自身联系,而不是否定的东西。否定的一面是自为的差别物,而不是肯定的东西。”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原有的性质;如果否定方面在斗争中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身的反面,实现对自身的否定。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所揭示的事物的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也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肯定和否定这两个对立的方面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所谓相互依赖,是指二者互为前提,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各以其对立的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无肯定即无否定,无否定即无肯定;黑格尔说:“人们总以为肯定与否定具有绝对的区别,其实二者是相同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为否定;反之,也同样可以称否定为肯定。同样,譬如说,财产与债务并不是特殊的独立自存的两种财产。只不过是在负债者为否定的财产,在债权者即为肯定的财产。同样的关系,又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即是同一条往西的路。因此,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

所谓相互渗透,是指二者相互包含。一方面,肯定之中有否定,因为事物要维持自身存在,必须通过运动过程才能实现,而运动即是对自身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之中有肯定,因为否定必须通过吸取和依靠现有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才能实现,而这正是对事物的肯定。

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无论是事物自身的状态还是人对事物的态度来说,都

214

是如此。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样也就否定了它是“那个”。如果对一个事物只是作出单纯的肯定,而不顾及到此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差别,不顾及它的否定方面,那么,这样的肯定就是不完全的、僵硬的、无生命力的。例如,当我们肯定某人所犯的错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时,也就同时否定了它属于敌我矛盾。如果我们不清楚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之间的差别、联系以及它们互相转化的条件,那么,我们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肯定性论断就缺乏确定性和可靠性,因而是不完全的、无力量的。

人们对事物作出的任何一个规定都是一个肯定,同时也就是某种否定,因为任何规定都是确定一种界限,肯定某事物于一定界限之内,同时就意味着对于这个界限之外的事物的排斥。我们肯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于同它相对立、相区别的社会的否定,即否定资本主义,也否定成熟的共产主义。不同时具备否定性的肯定是不可理解的。

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也就是肯定。光明不是黑暗,某现象正因为不是黑暗才是光明,否定了黑暗就肯定了光明。对谬误的否定也就是对真理的肯定。批评是对错误的否定,而真正善意的批评则是“治病救人”。通过批评否定错误,这是治病;通过批评,让被批评者“恢复健康”,这又是“救人”。所以说,批评这种否定也是一种肯定,不仅从“救人”这种积极的出发点来讲是肯定,而且从开出“治病”的药方、指出克服错误的途径来讲也是肯定。

恩格斯曾以“零”为例,精辟而深刻地说明了否定即肯定的道理。“零”是对任何一个确定的量的否定,但它作为一切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限,作为能够既不是正又不是负的唯一真正的中性数,它本身不只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数,而且比其他一切被它所限定的数更重要,有更丰富的内容。甚至温度表上的绝对零度也决不代表纯粹的、抽象的否定,而是代表物质的十分确定的状态。

2.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

215

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抛弃旧事物的糟粕,继承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扬弃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螺旋式、波浪式前进上升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肯定,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则是促使事物发展和转化的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斗争着。否定的方面战胜肯定的方面并取得了支配的地位,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否定的因素发展的结果,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一般地说,在事物发展的总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时,往往重复出现旧的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不是单纯的循环运动,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波浪式的前进上升运动。由于事物内部新旧两方面的矛盾和斗争,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曲折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新事物可能遭到暂时的失败,旧事物可能取得暂时的胜利,甚至被克服了的旧事物还会在一定条件下复生。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新事物的胜利,事物的上升、前进运动则是永恒的,绝对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最初由黑格尔提出。马克思、思格斯总结了当时各种科学的最新成就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身,论证了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普遍规律。

相关资料选辑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邓小平理论产生,就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结晶。

从否定错误中开辟新道路的勇气。

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对旧有的错误的东西进行否定,这需要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在这方面邓小平堪称表率。在粉碎“四人帮”后,面对很多人认为毛泽东的话句句是真理,否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是“砍旗”,就是否定毛泽东思想;面对当时的中央负责同志主张“两个凡是”,邓小平坚决否定“两个凡是”,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最大成果。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高明和伟大之处在于:把“否旧”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旧的事物,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抛”、“扬”结合。例如,在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他以否定命题的形式多次阐发了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他说,贫穷

216

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等。这样,他一方面是用排除法来弃这些非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同时又以否定的形式来思考和表达肯定的内容。比如,他对贫穷的否定就是对富裕的肯定,对忽视发展生产力的否定就是肯定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观点,这种创新是从原有基础上发展、升华来的,既对过去的结论有一定的继承,又对过去认识上的解释,这是邓小平创造智慧的过人之处。

从经典结论中发展新认识的睿智。

邓小平不拘泥以往的结论,善于对已有的结论根据形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拓展、延伸出新的认识,把过去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境界。

——根据形势的发展拓展已有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列主义的一个正确的结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提高,对这一理论认识也应有所不同,因此,邓小平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判断,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结论更符合当代的实际情况。

——根据现实情况界定过去的提法。社会主义分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毛泽东对此也有过不同的论述,但从以前的苏联到解放后的中国,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到底处于什么阶段,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认识。邓小平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似乎与斯大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有些“倒退”,但实际这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发展。

2.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基本特点

其一,创新与怀疑批判精神相结合。

毛泽东从青少年起即具有怀疑与叛逆的思想和品格。成为中国革命主要领导人后,他依然保持着对许多事物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劲头。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都发端于对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怀疑。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在各个领域都保持着不竭的怀疑习惯和批判精神。

其二,创新与反对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相结合。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勇于创新,敢于反对教条主义的最早檄文。建国后,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同时反对奴隶主义。毛泽东在1958年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批示中明确提出了“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的口号。他认为,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死人、活人,都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他谈到不要迷信神仙,不要迷信洋人时说,相对别的星球,我们就是神仙;相对外国人,我们就是洋人。他指出:“对于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不能抄书照搬。”他号召:“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

其三,创新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毛泽东是一个最具独立思考品格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不崇拜偶像,对一切事物和现成理论保持不随波逐流,坚持

217

不人云亦云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态度。毛泽东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3.掌握创新的方法

笛卡儿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要树立创新意识,必须掌握相应的方法。

量变质变方法。创造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爱迪生一生能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主要是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

类推的方法。如飞机摹拟鸟的飞翔,摩天大厦摹拟人的骨骼等。这种方法要求丰富的联想力和较深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方法。应用较多的是相加的方法。如生物加进化论、铅笔加橡皮等。当然,科学的创新方法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但作为一种方法,其原理基本如此。

物理方法。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等。

化学方法。运用化学原理创造出新的化合物。如诺贝尔发明安全炸药,巴斯德发明消毒法等。

4.衡量学生创新能力的标准

善于观察,并能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表达。

敢于对权威性的观点提出疑问。

凡事喜欢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能耐心听取别人见解并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

能发现事物与现象间的逻辑联系。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

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是从失败中发现成功的启示。

在学习上常有自己关心的独特的研究课题。

第7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全面发展进步

“三农问题”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制约因素。“三农问题”就是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的总称。目前中国农村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曾有人对这些问题作了形容: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等等。以云南省为例,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0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5元。如果按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人均每天不低于1美元计算,全省农民整体上处于绝对贫困状态(7.3×365=2664.5元)。以资源换资本,以生态换生存。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正因为如此,“三农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列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日程。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当中,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及社会发展的任务作了明确的部署。重点规划了未来五年的七大任务,排在第一位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1 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具体的要求和部署。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央召开的2005年经济工作会议、2005年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0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2007年“两会期间”,也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强烈关注,“三农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讨论的最热烈的话题。这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规律的认识到了新的阶段,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党中央国务院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新在什么地方?我们如何理解这一新内容?

1、“新”在什么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施,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对于这些全新的内涵,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准备把握。

第一,把握新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建设

2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有着许多过去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新机遇。在物质条件方面,当前我国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政策环境方面,最近几年,中央的支农政策力度在逐步加大,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在社会氛围方面,凝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村发展不仅是农民的盼望,也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在农村自身方面,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开始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一些地方积累不少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经验。所有这些主客观有利条件都表明,只要我们抓住新机遇,加大推进力度,新农村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就一定会取得较大进展。

第二,把握新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这个目标集中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

3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时候,必须紧紧扣住这“五新”来展开,把中央的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践中去。

第三,把握新思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新事业需要新思路,要按照“民心工程”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符合民意的工作思路。具体来讲,要紧紧把握“五个不仅而且”:

一是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三是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四是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五是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要谋划长远,提出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归根结底一句话,就在要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第四,把握新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

4 任务,为了确保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央明确提出了“五个必须”的要求,即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与此同时,中央还特别强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对于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确保新农村建设不偏向、不跑样,真正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2、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样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点规划了未来五年的七大任务,排在第一位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005年12月

5 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具体的要求和部署。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央召开的2005年经济工作会议、2005年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0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这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经济规律的认识到了新的阶段,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握其特征,理解其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条是首要的。农村经济不发展,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有调查显示,我们的很多领导干部考虑新农村建设,更多的考虑是村庄的规划,很少考虑农村生产的发展。没有生产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不可能的。要使生产发展,必须保障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为农村提供基础设施,加大支农力度,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第二、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 “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二条是要建设物质文明,“生产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体现。要使农民生活富裕,必须增加农民收入,除掉农民背负的三大负担: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住房支出;

6 搬掉影响农民收入的三座大山:农民的准失业状态、国内外市场机制对农民的挤压、农民贫乏的自我组织能力。

三、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在农村,文明之风若不能愉悦人们的身心,腐朽的东西就会侵蚀人们的心灵。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协会获捐赠的70%来自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内地富豪的捐赠不到15%。我国先富的一部分人,要么积聚财富、要么豪赌、要么回家修祖坟,主动将自己的财富回赠社会的很少;因病、因自然灾害致贫的农民多数相信封建迷信,信仰宗教的人数超出我们的想象。

2005年秋季以来,黄河上游来水偏丰,宁夏永宁县望远镇东升村2队境内河岸坍塌严重,全队累计已有500多亩河滩地和承包田被毁。灾民自行护岸力不从心,多次找政府部门求助却得不到回应,一些迷信的农民便集资2000元请来和尚祭河,祈求河神“水下留田”。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在全国开展“新村运动”。“新村运动”曾开展了“和谐与爱护邻里运动”“帮助恢复经济运动”“全国公园化运动”“讲道德守纪律运动”“爱护环境运动”等各种活动。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开展的“奥林匹克新村运动”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为拯救国家经济开展的“捐金运动”都是“新村运动”的一部分,为韩国成功举办汉城奥运会和渡过亚洲金融危机做出了贡献。

韩国在长期开展“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勤勉”“自助”“协作”的基本精神。“新村运动”不是要改变社会结构,而是通过

7 挖掘民众中潜在的“美”和“善”,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弥补政府工作的疏漏和社会发展的盲区,疏解民众的不良情绪,以促进社会和谐。这值得我们在建设新农村活动中借鉴。

第四、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让农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森林覆盖率15%以上。现在很多地方是院内干净,院外脏乱差。80%的村庄,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路边,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村容整洁”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为就学、就医、结婚盖房子四处奔波的农民,精神状态没有大的改变,衣冠尚且不整,村容村貌就更顾及不上了。

第五、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作主。不以要挟、贿赂影响民主选举。不以家族势力影响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的形式应该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而有多样性。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山西的大寨村、河北的寺后村,都是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以“下派党员干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采纳;以经济能人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浮现;以农村民间协会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正出现在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评价村民自治的形式先进与否,应当以能否推动农村的社会和谐和经济进步为标准,应当以建设非农的先进村庄为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管理民主”就是要建设政治文明,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发展、生活殷实、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主健全。“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实际上是用农民的话语表达农村发展目标,从而使话语更朴实,目标更具体,度量更易行。再具体一点,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农业税、缴猪:杀一头猪交一半,要自食一头猪,就必须交一头猪等),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

9 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经营理念陈旧,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2、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

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

10 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才能及时卖出去,卖上好价钱,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才能保证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改善。

3、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针对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尤为滞后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西部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然没有实现脱贫,仍处于整体贫困之中。如2006年底云南省的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等贫困面仍达到70%以上,独龙族的贫困面则更高,达到90%以上,这些民族与东部汉族地区相比,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4、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

11 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1、资源型新农村。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能源生产、利用、消费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资源浪费严重。这种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和浪费基础之上、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昆明西山区沙朗乡的山砂、文山县德厚乡的三

七、富宁县洞波乡的八角为例)

2、工业型新农村。所谓工业型,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

12 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趋势。(以玉溪大营街、通海县的纳家营为例)

3、生态型新农村。所谓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可持续提高。(以富宁县归朝镇的老街三寨:村在树林中,树林在村中为例)

4、城镇型新农村。所谓城镇型新农村,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以砚山县平远街、剥隘新镇为例)

5、农庄型新农村。所谓农庄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

13 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全国各地的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也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农家乐”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形态与模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昆明西山区团结乡为例)

6、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所谓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也即城郊型新农村,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以昆明市官渡区福保乡、剥隘镇、普者黑等为例)

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云南省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特殊问题 第一,自然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是西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掣肘”。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是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瓶颈”。

第三,农民文化素质低、困难群体庞大是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难点”。文化教育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一大症结。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5年,文盲、半文盲劳动力规模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极不适应。目前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观念滞后的劳动力,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导致许多农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速度较慢。

(二)云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考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1)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要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建成的投资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4900元,全国都搞起来,大概需要4万亿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步子可以更快一些,水平可以更高一些,起到示范带动作用。(2)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事业管理制度。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参与、协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

15 产品供给中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要为社会和市场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农村社会事业,满足农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找准发展路径,一村一策。每个自然村的生产基础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但每个村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子。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去发现,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才是最好的路子。如富宁县的剥隘镇以生产“剥隘七醋”而闻名、丘北县的普者黑则以独特旅游风景而闻名、玉溪大营街则以玉溪卷烟厂为依托,大力发展纸箱、过虑咀棒等卷烟生产辅助产品而发展;丽江的大研镇、束河古镇则其山水而著世;迪庆香格里拉则以独特的藏族风情为吸引;大理周城则以其味道鲜美、肉质鲜嫩的豆腐砂锅鱼而受人称赞等等。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以剥隘镇搬迁水泥、钢筋等销售为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共有52个民族共同生活,其中世居少数民族25个;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是全国各省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省份;特有少数民族15个;跨境民族16个。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生产、生活特点,在云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特别是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更要以民族特色取胜,没有民族特色,就会失去吸引力。要看城市现代化,可以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要看现代企业,可以到玉溪卷烟厂、红河卷烟厂等现代企业。唯有民族特色,才能吸引外地游客到我们民族村寨,让他们品味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民族饮食、民族习俗等等。以藏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白族等生活习俗为例。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本身,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指导员来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应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不是外来的支援者或支持者。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契机,加快农场发展

农垦是一个特殊的生产和社会组织,其特殊就在于“非工非农”、“非军非民”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部门来讲,是个机遇,对于农垦和农场来讲更是一个大的机遇。对此,农垦和农场要抓住发展机遇:

一是要树立机遇意识,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政策优势,力争在

17 新农村建设中谋求新的发展。为此,要加深对中央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政策的理解。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关于三农政策的新理念,关对“三农”的新的投入政策、关于体制、机制保障方面的政策。(云南省(16+1)体制:农垦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只应承担企业的义务,而不应承担政府的职能等。)

二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克服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大力发展农场生产力。为此,要不断营造有利于农场改革发展的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对农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着力解决农场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扩大农场职工的增收渠道,提高收入。

三、找准发展的支点,明确发展路径。每个农场都自己特定的自然、历史和市场等条件,不可能只有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宜种植的就发展种植,宜从事加工业的就发展加工业,宜从事物流业的就发展物流业,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基础的发展路子。

第8篇: 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电子的发现者是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的,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由于电子的发现,汤姆孙被后人誉为”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他因电子发现和对气体导电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所作出的贡献获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经典的物质观,向人们宣告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它具有内部结构,是可分的.电子的发现是与微观物质组成有最直接的关系,它是组成原子的普适成分,它的质量比氢原子要小3个数量级.

电子的发现开辟了原子物理学的崭新研究领域.在这以后,电子的性质,在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规律,电子通过晶体的衍射等都是物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在这些领域的不少研究成果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的问世开辟了电子技术的新时代.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电子管生产到半导体管的诞生及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再到集成电路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微电子科技时代.作为现代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的微电子技术不仅使人类的通讯技术进入高速,准确和可靠的领域,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正是现代现代信息技术的两个重要基础,使今天人类社会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信息社会。

从17世纪至18世纪,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对机械工业,尤其是热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不断发展的经典电磁理论,促进了工业电气化和无线电通信的发展;20世纪上半叶,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人类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和原子核内部,人类开始进入了核能时代和信息时代。此外物理学还有着丰富的精神价值:物理学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物理学和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物理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物理学与数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共同建立起来的“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和“概念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得到普遍的应用,成为科学方法论的三大支柱。因此,物理学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这屋里知识,比如说,坐车为什么要继安全带啊,这是物理学的惯性知识吧,,我们为什么可以看电视啊,电视机的制作与电磁学有关吧,其实许多的家用电器都是依据物理知识制造出来的。随着物理学的进步科学家制作出来的东西会更先进,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人类都是有帮助的,像电话,电脑,哪一个不是用物理学作为基础。

近代科学技术自19世纪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曲折过程。从19世纪中叶自强运动中开始的“师夷之长技”和“求强求富”,到20世纪初年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思潮,从50年代的“向科学进军”,到20世纪末叶的“科教兴国”战略,中国人对科学技术给予了多少希望、梦想和憧憬! 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显著的,但在全人类共同创建的现代科学技术大厦中,中国人的贡献还相当有限,中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没有完成。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应该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面对这样重大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和借鉴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的经验,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力求准确地把握科学技术的特性及其发展机制,总结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致力于解决眼前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时候,却很少系统地探讨和总结我们一二百年来科技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长期以来,我们对如何推进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缺乏应有的认识。结果,我们不仅不易充分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反而可能重复旧的失当的政策和举措。因此,在面临重任和挑战的今天,系统的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不但是学术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现实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物理”一词,在2300年前我国的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的思想家还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文社会的规律是统一的,人文社会的法则也应该归结为天地、自然的法则。从这点来看,当时的物理学与哲学是混为一体的。

其实“物理”一词,在2300年前我国的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但当时的含义比现在的“物理”要广泛得多。它泛指人类对自然界及人类自身的理性认识或世界万物的道理。中国古代的学者很注意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他们认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于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至于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当时的思想家还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文社会的规律是统一的,人文社会的法则也应该归结为自然的法则;后来有人把这个观点概括为“天人合一”。从这点来看,当时的物理学与哲学是混为一体的。 例如,孔子在《大学》中把人的教育过程描述为:一个人首先要尽力探求世界万物的道理,深入理解得到的各种知识,才会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修养好人高尚的品德;每个人有了好的品德,才能处理好家族、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达到天下太平。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屈原,在他著名的《天问》一诗中就曾一连向大自然提出了172个问题,表现了中国古代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中国古代学者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重视和探究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还导致一系列的技术发明。例如中国在很早的时期就建立了先进的天象综合观测技术,创建了一批珍贵的记录,包括用甲骨文记录的、世界最早的超新星爆发事件。通过长期的观测与实践,创造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农历,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延用至今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又如声学上,在乐器制作、声音传播规律的掌握以及具备完美听觉的音乐殿堂的建造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了公元前500年制造的曾侯乙编钟,共8组合计65件。现代中国物理工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它所包含的物理内容令人惊叹!由青铜铸成的编钟,钟形是扁瓦形的而不是圆的,每个钟具有双音性质,各自可以发频率相差大三度或小三度的两个音。整个编钟的音域共5个八度,中音区12个半音俱全,音高几乎与现代乐器的音高一致。编钟的延音短,能够演奏旋律快的音乐,钟上突起的钟枚起到滤波的作用,使音质更为优美,无论是中国民族音乐还是西方的交响乐曲都能演奏。 声学分析表明,编钟正着敲时钟体振动波谱的最大振幅正好在正中,而波节则在离正中侧敲点处;编钟侧敲时振动波谱的最大振幅正好在侧边,而波节则正好在正敲点处,因此两种声音互不干扰。扁形的钟体刚性比圆形的要高得多,振幅衰减得快,从而延音短能够演奏旋律快的乐曲。 2000年9月在巴黎中国文化周上演出的古代编钟乐舞,曾引起欧洲观众的广泛赞扬。编钟在法国巴黎舞台上演奏时,除了中国古代乐曲外,还演奏了一段第9交响曲。其他如力学方面我国在杠杆原理、静力平衡原理以及在能够演奏旋律快的音乐秤量工具和建筑结构等方面也很早就有很多建树;光学方面,在墨子的《墨经》中对几何光学的现象已有相当完整的表述,当时已发现小孔成像技术,发展了金属放大镜技术等。 历史上,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16世纪之前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中国科技领先世界,其中对物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和应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无庸讳言,中国的物理尽管在当时是先进的,但与近代的物理相比,却有着质的差距:还没有在系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上升到系统的、科学的理性认识;还不能定量地表达客

观世界的普遍规律,进而精确预言客观物体未来的状态。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历程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不如西方,一方面因为长期的封建统治不利于“求真唯实”的近代科学的萌发,“闭关锁国”又阻止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讲究实用,缺乏科学探索和建立理性思维体系的动力。令人遗憾的是,近代科学并没有起源于先前经济科技发达的中国,中国近代物理学的起步比西方晚了200多年。其中深刻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历史学家从各个角度仔细研究才搞得清楚。一方面可能在长期封建统治下的伦理道德与文化观念,包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唯君是从”,“唯古是尊”等等,不利于讲究“求真唯实”的近代科学的萌发;加上清代“闭关锁国”的政策又阻止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另一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讲究实用,缺乏科学探索和建立理性思维体系的动力也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们往往讲“学以致用”讲得很多,而对“学以致知”讲得不够。这样的文化可以有利于技术研究的开展,却不足以推动科学探索的发展。结果我国不乏优秀的技术发明,但往往止步于其应用上的成就而很少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尽管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在形式和方法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技术研究的动机全在于应用,而基础科学则代表着一种探索,其目标在于揭示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它的动机是求知、求真,对客观真理的追求。“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科技大幅度地落后,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被动挨打的局面。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后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都以惨败告终。这些惨痛教训,激励国人“兴学救国”,开始以译书、建学、派遣留学生等方式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我国正式用物理学作为Physic的学名也是于1900年从日文翻译的“物理学”出版开始的。然而那时的学习还只停留于“西学为用”的层面上,没有深入到学习先进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与先进的文化观念中去。1919年的“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才真正开始发展中国的近代物理和近代科学,成为中国人民摒弃陈腐思想、制度,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建立新中国的重要组成部份。当时许多人在西方留学完成学业之后,立即返回苦难深重的祖国,发展教育,培养青年人才,并逐步开展中国物理学的研究。1919年我国首次在北京大学设立“物理学系”,开设完整的本科课程和实验。之后清华、南京、东南、中央等大学先后建立物理教育中心。1930年前后,全国有2百多所高等院校设物理系。其中北大、清华、浙大、中大、燕京等若干大学等已开展物理学研究。1928-1929年间,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也先后于上海和北京成立。1930年左右,全国的物理学工作者发展到三百人左右。中国物理学界还积极地与西方物理学界建立了广泛联系。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922年底、1932年初两度来上海访问,朗之万、狄拉克、玻尔等著名科学家也先后来华访问。1931年保尔·朗之万在北京建议中国物理学工作者联合起来成立中国物理学会并参加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联合会IUPAP。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日军侵华前夕,中国物理学会于1932年8月23日在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之后,即为发展中国的物理学努力奋斗,学会坚持不渝地每年举行一次年会,坚持出版物理学报,论文用英、法、德三种文字发表,附以中文

摘要,做了大量的工作。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卢沟桥发起侵华战争。八年抗战中,各地区的教育和研究机构被迫西迁到四川、云南、广西、贵州、陕西等地区,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物理教学和研究,从未停息。在海外从事前沿研究的爱国学者也不断回国工作,竭尽全力使中国物理教育达到先进水平。周培源关于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性工作、王淦昌提出的中微子探测方法、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专著、王竹溪和汤佩松关于植物细胞水势的研究等,都是当时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西南联大等校还培养出以杨振宁、李政道、黄昆等为杰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者。抗战期间中国物理学会坚持开了六次年会,出版了六期学报。1942年还开报告会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一些努力为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奠定了基础,先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令人钦佩。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物理学家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起完整的物理学教育和研究体系,在数十所大学设立物理系,物理学教育的规模和质量空前提高,各大学物理系每年招生的数目,远远超过解放前各大学物理系所有在校学生的总和;还建立了几十个与物理有关的专业研究院所,从事物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当时在国外的一大批中国物理学者,周培源、赵忠尧、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胡宁、黄昆、朱光亚等相继归来,他们和留在国内的老一辈物理学家相结合,大大增强了中国物理学队伍的实力。五十年代后期,许多优秀的物理工作者,坚决服从国家需要,放弃自己熟悉的专业,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去。他们和其他方面的专家、干部、工人及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环境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依靠自主创新,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9年9月18日中央决定表彰为研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物理学家有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于敏、王大珩、朱光亚、吴自良、陈能宽、周光召、钱学森、程开甲、彭桓武等13人。他们是中国优秀物理学工作者的代表,也是中国物理学工作者的楷模。我们要学习他们爱国奉献的精神和高贵品格!另一方面,从他们的贡献中我们既看到了物理学的发展对加强国防建设和提高综合国力竞争的重大意义,也看到了物理探索与需求牵引相结合对发展科学技术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作用。 例如,为了制造原子弹,我们从教科书上就知道,必须使裂变材料达到临界体积,发生链式反应才能爆炸。但用什么方式来达到?怎么来提高爆炸的威力?这些都是高度机密的问题,谁都不会让你知道。这里涉及裂变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高压物理、流体物理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问题。我们只能在没有任何设计资料和关键数据的条件下,靠自己的智慧,通过物理分析,来进行物理设计和研制。那时候,在彭桓武先生的领导下,周光召等理论物理学家,为了确定设计中的一个疑点,就用理想条件下炸药爆炸的最大功从头进行计算,经过反复9次仔细计算最后终于实现并确认了总体设计。1964年10月16日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是自主创新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1960年,前苏联毁约撤走专家时,曾有专家断言中国人20年搞不出原子弹来,结果我们短短四年就成功了。爆炸成功后,美国人通过尘埃测试不得不承认中国采用了先进的内爆型设计技术。我们依靠自主创新在物理上解决了热核点火和自持燃烧的关键。在原子弹爆炸两年零两个月之后又成功地突破了氢弹的研制,创造了核武器发展的最快速度。我们之所以能这么快和好的掌握核武器,除了有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像邓稼先、郭永怀等一心献身祖

国的科学家。

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的战略为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是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包括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由探索,启动“863”计划、攀登计划和“973”计划,结合国家需求推动前沿物理研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来,年均科研投入的增长在22%以上。为了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国家在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建立学位制度,强化了高层次人才的教育,还通过设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创新团队等其他举措,培育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1993年来,物理学科上已有4500余人获得博士学位,150余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总额1亿元,还有7个物理学的研究团队获“创新群体”资助。与此同时,国家还以较大的经费力度先后建造了一批物理学的重大科学工程(如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装置、重离子加速器,用于核聚变研究的托卡马克装置等)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重大举措为加快中国物理学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国物理学会各方面的努力,为中国物理学的大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空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迅速攀升。国家大型科学工程上做出了诸如t-轻子质量精密测定、新的放射性核素,包括超重核素的合成、利用同步辐射光分析确定SARS病毒的结构等一系列为我国在世界同行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工作。物理的各个领域包括理论物理、激光物理、微结构物理、高温超导、晶体生长、X-光结构分析以及碳纳米管等,都有一批高水平的工作。如上海光机所徐至展等发展了基于OPCPA的太瓦激光装置,他们还用超短超强激光与大尺度原子和分子团簇作用产生了高能离子(如1.3MeV氮)。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们有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在前沿领域,做出了不少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工作。如在量子信息方面,中国科大潘建伟小组,创造了在13公里内自由通讯的纪录;中科院物理所薛其坤等在纳米超导体方面发现了量子尺效应导致的金属薄膜材料的奇异超导性质——超导转变温度随薄膜厚度的振荡现象等等. 物理学是人类对物质世界基本认识的结晶,是人类探究物质世界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物理学的基本使命是认识物质世界,并以概念、规律、方法、理论等形态,客观反映物质世界,以正确地揭示物质世界现象和过程的本质。物理学作为一门探索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公认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重要学科。物理学作为一门成熟的科学有着巨大的物质价值,物理知识可以被转化为技术和产品,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从17世纪至18世纪,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对机械工业,尤其是热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不断发展的经典电磁理论,促进了工业电气化和无线电通信的发展;20世纪上半叶,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人类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和原子核内部,人类开始进入了核能时代和信息时代。此外物理学还有着丰富的精神价值:物理学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物理学和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物理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物理学与数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共同建立起来的“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和“概念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得到普遍的应用,成为科学方法论的三大支柱。因此,物理学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

贡献,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9篇:云南财经大学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选修考试重点

资源利用与社会进步

绪论

广义的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还包括无形的资财。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资源的含义1资源必须具有社会化的效用性

2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

资源的概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资源分类1自然资源、社会资源;2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社会资源具体来说有: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经营管理资源 、信息资源、市场资源、时间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

资源的特性:内涵的动态性、结构的层次性、功能的多样性、构成的复杂性 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区分

自然资源是从人类利用角度来理解自然因素存在的价值。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所处外界的客观存在物。

按利用目的:农业资源、药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

按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

1陆地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2海洋自然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气候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底资源 3太空自然资源(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资源的特点

1有限性指任何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可替代资源的品种也是有限的

2区域性是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

3整体性是指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触动其中一个要素,可能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到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整体性要求对自然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研究和综合开发。

4多用性是指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多种用途。

土地资源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一个综合系统,它由地球上生物、空气、水文、地形地貌、土壤、岩石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的活动成果所组成,土地由各项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完整复杂的一个综合系统。

土壤与土地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1 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当土壤一旦被利用,实际上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用 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关注的是其生产能力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而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 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相差甚远。

土地与国土的区别:所谓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区域,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由此可见,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土地的属性:(资源属性 、资产属性 、生态属性 、工程属性 、社会属性 、权籍属性)

土地的资源属性 (整体性 、生产性 、面积的有限性 、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 、时间变化性 、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 、多用途性、不可替代性)

土地的资产属性 (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土地的生态属性 (支撑功能 、养育功能、净化功能)

土地的工程属性(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地形、水文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

土地的社会属性: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和占有过程,一方面形成了人与土地的关系;另一方面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土地的权籍属性包括地权和地籍。地权即土地权属,主要指土地的所有权及使用权 土地的特征:(自然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

1土地的自然特性(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质量的差异性、功能的永久性)

2土地的社会、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林地包括:

1有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2灌木林地: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3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10-19%的疏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论述土地保护的形式与对策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2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批准权限: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3集中征地审批权

4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

对粮、棉、油等优良耕地,按规定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严格管理,特殊保护。 5禁止闲置和荒芜耕地

土地所有制形式概念: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分类:全民所有集体所有 土地所有权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仅限于国家和农民集体。

(2)内容的限定性。两种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义务均受到法律较严格的限制,表现在无论是哪种主体均不能以买卖、赠与、互易等任何形式进行土地所有权的交易

(3)客体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地域的差异性,其划分是以城市和农村的地域为标准

土地他项权利主要包括地役权、地上权、空中权、地下权、土地租赁权、土地借用权、耕作权和土地抵押权等

地役权:是指为了自己使用土地的需要,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或者说是指利用他人土地以便有效的使用或经营自己的土地的权利。地役权的发生须有两个不同归属的土地存在,为他人土地利用提供便利的土地称为供役地,而享有地役权的土地称为需役地。

我国耕地形势:1耕地减少2 砍伐森林 3开垦草原 4围垦湿地

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持续扩大,人口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占用耕地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2005年下降到1.4亩 ,2007年底,这一数字仅为1.38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0%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不好全国大于陡坡的耕地有近9000万亩(600万公顷),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40%,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79% 沿海和中部省份耕地面积减少较快

世界土地资源质量变化:1.土壤盐碱化 2.地力衰退 3.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 5.土地污染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概念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土地管理体制的类型(模式)

1.集权制和分权制

2.首长制和委员制

3.统一管理和分别管理

4.业务指导、业务领导、双重领导、垂直领导

水资源

社会资源包括(1)人力资源

(2)智力资源 (3)信息资源 (4)技术资源

(5)管理资源

人力资源以人口为自然基础,指人口中那些已经成年并且具有和保持着正常劳动力的人,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构成的。人力资源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劳动者的人的数量,二是劳动者的素质。

智力资源主要指开发创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物质资源的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

信息资源是指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的一切信息的总称,是一种非实体性、无形的资源,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领域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对新的技术革命,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转入信息社会(或称知识、智力社会)。

技术资源是指人们可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各种现实技术和潜在技术

管理资源是指管理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比喻,当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相结合,将显示其重要作用。 水资源

广义:地球上所有水体的总称。狭义: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的主体是—— 冰川 我国水资源形势

我国多年平均的年降水总量61889亿m3(648mm) 年径流量27115亿m3(284mm),

包括地下水在内的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295mm)。 按1997年人口统计,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m3。

从全国平均来看,中国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到21世纪中叶,进入用水紧张国家的行列

南方的长江、珠江,东南和西南诸河,无论从人口和经济,还是从环境和生态来看,都属于丰水区。但是也有局部地区缺水,其原因是水污染严重,使不少地区发生“水质性”缺水

南方的长江、珠江,东南和西南诸河,无论从人口和经济,还是从环境和生态来看,都属于丰水区。但是也有局部地区缺水,其原因是水污染严重,使不少地区发生“水质性”缺水

内陆河流域地广人稀,人均水资源量高达4876 m3,但这并不能说明它水多。因为该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54 mm,相应的径流深只有36 mm,远远不能满足境内建设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用水。

农业用水(64%)》工业用水(22%)》家庭用水(14%)

目前,从全国平均来看,我国属于轻度缺水的国家。到21世纪中叶,我国进入用水紧张国家的行列。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时间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不均、人口多,增长快、水污染、水浪费) 解决措施(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实行计划生育、防治水污染、节约用水)

农 业 用 水(改变灌溉方式: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改为滴管、喷灌

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少的作物。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工业用水(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降低生产耗水。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家庭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推广节水器具。)

水污染

缺水1—2%出现口渴、缺水5%出现烦躁缺水15%出现昏迷、缺水20%危及生命

水危机是指自然灾害和社会与经济异常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对正常的水供给或水灾害防御秩序造成威胁的一种情形。看待水危机的视角不同,建立的应对机制与做出的决策将大不相同。根据国外经验,一个国家用水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0%时,就很有可能发生水危机。

直接水危机是指突发事件对水安全直接造成的威胁或危害,直接水危机包括天灾和人祸 。

间接水危机是指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水无关的突发事件对水安全间接造成的威胁或危害,主要是指人祸,如战争、疾病、恐怖活动、爆炸、罢工、游行等其他政治或经济突发事件给水安全造成的威胁或危害。 直接水危机与间接水危机有如下的主要区别:

1、从造成的原因看 直接水危机是由与水直接相关的事件诱发的,间接水危机是由与水间接相关的事件诱发的;

2、从发生的规律上看

直接水危机一般有规律可循,可以根据频率分析或积累的管理经验进行预报预测,间接水危机无规律可循,偶然性极大,无法预报预测;

3、从发生的频率和数量上看 直接水危机是多发的,大量的,间接水危机是偶发的,少量的。

研究问题

1、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

研究气候持续干旱和大规模的抗旱活动条件下,水资源衰减和流域水循环演变发生明显变化的规律,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水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水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机理过程与效应问题;研究生态保护准则,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趋势预测及评价方法,与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水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定量关系。

4、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研究的主导方向为:灌溉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技术研究;老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研究;高效输水灌溉系统新技术研究;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及设备产业化,节水管理新技术研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关键技术的研究。

5、加强水资源的监测、预报、调度工作

随着新水法的颁布,需要全面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等方面的监测工作,水质污染和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尤其需要加强。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预报、预测工作也应当逐步开展。水量应结合水质要求进行合理调度。

七大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黄河水系、辽河、海河、淮河水系、松花江水系)

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原先就有的和没有的),进入水体后,超出了水体本身自净作用(就是江河湖海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消除外源性物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是水污染。 水污染造成原因(1.病原体污染病原体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等,常含有病原体, 如病毒、病菌和寄生虫。这类污水如不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流入水体后,即会通过各种渠道,引起痢疾、伤寒、传染性肝炎及血吸虫病等

2.需氧性污染物生活用水,造纸和食品工业污水中,含有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等有机物。这类物质随污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对它们的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含氧减少,从而影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繁殖。当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后,水中的有机物即产生厌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氢等,使水体出现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营养污染物造纸、皮革、食品、炼油、合成洗涤剂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施用磷肥、氮肥的农田水,含有氮、磷、钾等营养物,如果大量的这类污水排入水体,使营养物质增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这类物质多呈红色,称“赤潮生物”。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覆盖水面,附在鱿类肋上,使它们呼吸困难。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替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常常引起鱼贝类中毒死亡,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石油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船舶废水、工业废水、海上石油开采及大气石油烃沉降 。它会阻止氧进入水中,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时,石油还会粘附在鱼鳃上,使之呼吸困难直至死亡,还会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食用在含有石油的水中生长的鱼类等水产品,会危及人体健康。

5.剧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它们大都来自矿山、冶炼废水,它们都富集在生物体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此外,水体的污染还有放射性污染,这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盐类污染,各种酸碱盐无机化合物进入水体,使淡水含盐量增加,影响水质。热污染,发电站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量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增高,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殖

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痛痛病(镉)

猫舞蹈症(汞) 水质标准

1. 一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2. 二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3. 三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4. 四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 五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海洋资源

内陆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 内海:是指领海基线内侧的全部海域,它与国家的陆地领土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国家对其享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

领海:是沿着国家的海岸和内水,受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是12n mile领海。

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受国际海洋法规定的特定法律制度的限制,其宽度不超过200n mile。专属经济区既非公海也非领海。沿海国家对其主要是经济性的。

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路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其组成部分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对地理上大陆边宽不足200n mile的,扩展到200n mile,超过200n mile,不到超过350n mile或不得超过2500米等深线100n mile。

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和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是重要的人类共享资源之一。

广义的海洋资源:与海洋有关的物质、能量和空间都属于海洋资源范畴,如海洋上风能、海底地热、海上城市、海底隧道、海滨浴场以及海水中各种资源等,凡是海上可以利用的空间,能创造财富的物质和能源,可供人们生存、生活和娱乐的一切与海洋有关的设施。

狭义的海洋资源:来源、形成和存在方式都直接与海水有关的资源,如海水中的动、植物、各种化学元素、海底矿产、海水动量。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及其利用

条件: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要达到一定的含量,现在具备或未来能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 海水直接利用或淡化利用

化学元素的提取使用 海洋生物生产力包括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

砂矿指存在于砂砾石沉积物中的矿床。这是由于岩石或矿床在地表环境下遭受风化和侵蚀,其中一些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的矿物被保留不来,并经一定距离的搬运,和砂砾一起堆积在低洼处,形成可开采的砂矿。许多宝石矿物因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故易于形成砂矿。由于砂矿中的有用矿物不是在原地形成的,所以也称次生矿床(不是原生矿床)。

淡化的方法(冷冻法 、蒸馏法、反渗透法、点渗析法) 动力资源(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海洋热能、盐度差能) 产生原因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对地球海洋水体的作用造成的。 风作用在海面上产生的波浪运动所储存的能量称为波浪能。

海洋中的海流和潮流所储存的动能称为海流能。海流能是海洋中一部分海水的远程流动。海水沿着一定的路线不停的流动,形成“海中之河”,所以叫海流。

海洋热能,也有人称之为“海洋里的太阳能”,是海水吸收和储存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所以海水吸收和储存的太阳能十分丰富。

大洋海水的平均含盐浓度大约35‰,相比之下江河的淡水所含的盐分就少得多了。这样,在江河的入海处,河水与海水交汇之地或河水与海水之间,便存在含盐浓度的不同,这就是含盐浓度差。由含盐浓度差形成的能量,就是含盐浓度差能。

空间利用(海洋交通运输空间、海洋生活和生产空间、海洋旅游空间、海底电缆、海洋储藏空间)

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的概念 社会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以外的其他所有资源的总称,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社会资源包括

(1)人力资源

(2)智力资源

(3)信息资源(4)技术资源(5)管理资源

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

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

人力资源包括已处在就业状态的劳动力 ; 尚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力,如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包括潜在劳动力,如现役军人、青年学生、家务工作者、在押犯人等。 人力资源的性质 1时代性: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从整体上制约着人的素质形成的发展。不同时代人力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区别管理。

2能动性:人力资源在生产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创新作用、个体行为本身的能动性、可激励性。

3资本性:投资的结果、具备预期的收益、产权性质。

4时效性: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受到人的生命和人的知识寿命的限制。 人力资本的特征

表现形态的无形性(作为人力资本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因素则是无形的。) 存在形式的载体性(只有依附于人的身体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 资本累积的自我性(在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积累。) 投资主体的多样性(投资主体由政府、组织、家庭或个人中的一方或多方。) 影响因素的社会性(人力资本载体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

价值实现的高增值性(其价值实现过程不仅仅融转移、增加价值为一体。)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1. 信息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2.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1. 信息的普遍性2. 信息的依附性3. 信息的传递性4. 信息价值的不定性5. 信息的共享性 信息的载体(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电子型文献)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关的软件方面的知识;其二是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而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硬件方面的知识。两者的总和就构成了这个组织的特殊资源,即技术资源

中国科技特点(重现象描述、重经验总结、重“经世致用”、善附会,比附、重既成,不验证) 西方科技特点(寻找原因解释现象,重理性认识;求知“所以然”;以原因解释现象

求知精神,探索精神,多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性

概念明晰、逻辑严密,重内涵、定义、定理;推理严谨,逻辑严密

定量研究、数学表达,重“质—量—度”,量化描述,数学表达,精确、准确、明确;

严格检验,严密论证)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智力资源是从智力活动效能方面对人力资源的一种特殊规定,指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育(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 以后,能够从事脑力劳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人或群体。

智力资源是一种由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组成的特殊社会资源,它既包括作为各种能力的人的智力本身这一无形资源,又包括作为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等有形资源。

土地资源 耕地资源数量

上一篇:教师提问有效性问卷下一篇:注塑件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