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推荐8篇)

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1

(2011年4月17日)

按照中共永昌县委永昌县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探讨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症结,并集聚干部群众的看法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在永昌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东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东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增两化”的工作思路和镇党委“抓好八项工作、实现两个突破、达到六化目标”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草食畜牧业,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农业效益逐年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有力维护了我镇农村发展稳定大局,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土地流转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北京天葵公司合作,建成土地流转示范点2个,流转面积10000亩,其中连片发展油葵制种7000亩。

村新农村示范点农民住宅楼建设任务,铺设上水工程1.26公里,镶嵌主干道路道牙665.8米,铺装人行道路面986.04m2。

五是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6个村农家书屋设施配套及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点)建设。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94.88%、96.53%。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发放各类救灾救助及低保、五保、补助资金共157.483万元。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554.3534万元、良种补贴34.5755万元、农机具补贴189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7.2万元。

六是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严格执行人代会各项决议,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圆满完成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认真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上三坝村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加强村基金会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强化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秩序持续稳定。

二、新形势下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通过几年的发展,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从长远看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稳定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东寨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使

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养殖小区建设、科技示范、露地蔬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全镇有特色的基地规模不大,目前的结构调整普遍局限于规模扩大,品种更新,布局调整等水平和层次上,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对新品种缺乏新的种植技术,尤其是在产品包装、运输上缺乏先进的理念。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销售信息把握不灵,2009年出现过农民啤酒大麦待价而沽,最后遭遇滞销的情况。

(五)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业发展的市场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也是必然的。然而,单家独户的农民作为相对弱势群体,很难在庞大的市场中参与竞争,处于被大机构、大企业剥削的境地,农产品的大部分利润被大机构、大企业赚去了。2008年,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我镇农民自发成立东郊啤酒大麦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平台打造本地啤酒大麦品牌,参与市场竞争。但是,该合作社仍然是一个松散的团体,对于会员的约束力不大,更不能以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近三年来,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风起云涌,管理混乱,效益低下,为此,我们必须指导和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变成一个个经济实体,让会员更紧密地联合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真正以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

三、新形势下促进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思路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要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按照河灌区发展节水农业、井灌区发

动物防疫密度达到98%以上,改良羊10300只,羊饲养量达到98000只。

三要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及大公司、大客户集中,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成上三坝土地流转示范点,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万亩以上。

(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要倾力推动镇区和双桥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着眼于打造县城东部延伸段“城外新城”,抓紧规划编制,在已完成5个中心村规划的基础上,力争完成所有村的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引领建设。全面完成汽车站和部分农宅拆迁及主干道延伸段征地任务,启动建设居民文化活动广场,硬化道路3公里,架设自来水管道3.5公里,力争建成新农宅50套。在巩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1个中心村启动建设,以此带动完成120套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

二要切实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争取立项并完成末级渠系建设任务。狠抓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头坝等5个村后续工程,开工建设二坝等5个村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6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认真抓好村社道路通畅工程,争取列项逐步建设6个村10个社近15公里通社道路,同时切实加强乡村道路管护,确保规范运行、发挥作用。

三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继续抓好重点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等生态项目,切实加强村镇绿化,完成四旁义务植树6.5万株,配合完成金永高速公路永昌段绿化554亩,不断改善生态条件和人居环境。

(三)大力推进农民创业工程,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要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认真研究国

字电视用户达到全镇总户数的1/2,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要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干部离任财务移交及审计制度,完成农村合作基金会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大力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及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和村干部待遇。加强民兵武装工作,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县级文明镇创建活动,切实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贯穿于文明创建全过程,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道德实践等文明和谐创建和“清三堆、治五乱”活动,着力在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提高素质、提升文明程度上取得新成效,争取年内建成县级文明镇。

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2

范县是革命老区, 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声交界处, 南临黄河, 北临金堤, 县境全部处于黄河滩区和滞洪区, 总面积590平方公里, 耕地52万亩, 辖12个乡镇, 590个行政村, 总人口49.67万, 其中农业人口44.56万。全县人多地少, 地理位置偏僻, 资源缺乏,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黄河在范县境内长42公里, 全县12个乡镇有6个乡处于黄河滩区, 涉及人口7.5万, 占全部人口的15.2%, 10余万亩耕地。590个行政村中有142个滩区村, 占全部行政村的24%, 其中纯滩区村60个, 半滩区村50个, 落河村32个。

范县自然灾害比较频繁, 基本上是5年3遇。1996年8月特大洪水造成全滩区漫滩, 10余万亩秋作物绝收, 致返贫人口8万人, 特别是32个落河村, 大部分土地掉入黄河, 人均耕地不足半亩, 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条件。1997年范县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旱, 致使15万亩水稻、20万亩秋作物没有种上, 全县粮食减产一半以上。1998年, 又发生严重的内涝灾害, 25万亩秋作物绝收, 造成9万人返贫。

范县是一个农业小县, 工业弱县, 财政穷县, 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等指标在全省占的位次比较落后。200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评价中, 综合位次位于第83位, 生产总值位于第104位,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于第78位, 人均财政收入只有17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78元, 在全省占101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9.5亿元, 在全省108个县中占105位。

二、黄河滩区乡黄河滩区治理和经济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 省、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沿黄各乡镇滩区治理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自1996年开始, 范县对黄河滩区的乡镇和村庄进行了统一规划科学设计, 精心组织, 大力开展了避水连台建设。截止2007年底, 顺利完成了86个滩区村的避水连台建设任务, 共动土方1200万立方米, 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建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常所, 群众称之为“救命台”、“连心台”、“聚财台”。滩区乡镇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比较明显的例子如毛楼黄河旅游区的建设和陆集乡的避水连台建设都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几年的发展, 各乡镇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沿黄六乡, 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 开展多种经营, 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与非沿黄乡相比, 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落后, 经济总量低, 人均指标占有量较小。由于处于黄河滩区, 一些支撑经济发展的项目几乎在滩区难以找到, 特别是工业项目, 无立足之地。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结构。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还不到40%。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 6个乡总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9, 9%, 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投资总额占全县的只有35%。6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达到全县平均水平的2375元。最高的与全县平均水平相差177元, 最低相差36元。

三、存在的问题

基础建设问题和村台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村台建设达不到设计标准。按花园口发生12370立方米/秒, 当地水位超过一米的设计计算, 达到设计高程避水台只有3个, 与水位相平的有10个。大部分村台达不到设计高程, 且建设质量差, 抗洪能力不强。滩区迁安道路标准低, 满足不了迁安需要。滞洪区内地势低洼, 遇到大雨容易造成内涝。

经济发展问题:由于处于黄河滩区, 防洪问题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一些项目由于投资者担心投资收不回来, 不愿意到这里投资。

另一方面, 当地的经济是以农业种植为主, 农业产业链条短, 当地百姓以卖粮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虽然近年来发展了林业经济和特色农业种植, 但是由于缺少技术支持和规模小, 不能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四、农业发展方向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滩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发展制约, 主要是交通不便, 再加上黄河滩区容易发生内涝和洪水灾害, 严重制约着滩区工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高。但是, 滩区也有滩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可以利用滩区的优势发展农业经济, 也可使滩区乡镇经济走出一条小康之路, 增加滩区乡镇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

(一) 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黄河滩区土地大部分含沙量大, 每逢冬春刮风季节, 沙雾弥漫, 黄黄的天遮住了阳光。老百姓有句口头禅是:“半天出不去黄河滩, 刮风时候土瞒碗。”是黄河滩区的真实写照。针对这一情况, 范县人民抓住这个土质酥松, 有力于根生植物生长的特点, 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大力发展林业, 特别是速生杨的栽培, 为当地百姓探讨出了一个致富之路。目前, 全县速生丰产林达到19万亩, 有林地面积26万亩, 活立木蓄积量140万方, 是全国绿化模范县。近几年的发展, 不仅黄沙得到了有效治理, 拉大了林业产业链条, 使百姓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 依托林木优势, 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以张庄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园区基本形成规模, 不仅辐射了周边的台前、濮阳县, 还辐射了山东莘县、阳谷、菏泽等县市。全县木材加工企业达到800余家, 成为豫北地区较大的木材集散地和木材加工基地, 形成了中密度板加工、板皮加工、板条加工、拼板、杂木粉碎、家具制作、顶木加工以及新闻纸生产这8大生产系列, 培植了通宇纸业、光明密度板、张庄木艺制品厂等龙头企业。濮阳市通宇纸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3亿元, 分三期工程建设, 设计年生产10万吨高档新闻纸和10万吨A级箱板纸, 全部建成后, 年可实现产值12.5亿元, 创利税1.97亿元。濮阳市光明密度板制品有限公司主要以本地丰富的森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中密度板, 产品畅销十几个省 (市、区) , 深受客户好评。张庄木艺制品厂主要生产桐木工艺制品, 产品全部出口, 畅销日本和韩国。林业及木材加工业成为黄河滩区富乡富民富财政的支柱产业。范县已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19万亩, 有林地面积达到26万亩, 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范县依托黄河滩区十多万亩速生丰产林, 规划建设了1.9万亩的省级黄河森林公园, 与国家“AAA”级景区——毛楼黄河生态旅游区连为一体, 丰富了旅游项目, 大大改善了滩区农民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 持续造林使范县拥有林地面积30万亩, 林木覆盖率达26%。范县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开发了林下经济的多种模式, 实现了林地长短效益相结合, 增加了林地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 保障了林业可持续发展。

(三) 发展林下经济

目前滩区乡镇摸索出一条发展林下产业的致富。就是利用树林下的空地和环境发展经济。陆集乡前刘楼村村民刘学峰利用林间寡照、阴暗、潮湿等特点积极发展食用菌、大棚灵芝种植。还有一些农民在幼林下种植大豆、花生等一些浅根油料作物, 或种植谷子、绿豆等粮食作物, 一亩地多收入200元。均给当地百姓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辛庄乡毛楼村连片的速生丰产林地里, 一张张数米长的大网围成一个个场地, 小柴鸡在草丛中悠闲地觅虫吃食。林地树阴以及杂萆、野虫等为柴鸡提供了活动和觅食场所, 柴鸡的粪便又可作为树木生长的肥料, 形成循环生态链。村民史继周说:“在林地里散养柴鸡, 不仅弥补了不能种粮的损失, 还省下了给树打药施肥的本钱, 一年养两茬, 等于又种一亩林。”张庄乡夏庄村一些农民还在一些相对高大的速生林下种植了优质的紫花苜蓿牧草近千亩, 1亩这样的林地能有300元左右的收益。

(四)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黄河滩区沙地较多, 大部分农民有留春地的习惯, 这样既浪费了土地, 又减少了收入, 当地政府利用沙地的特点, 在初春时用温室培育甜瓜幼苗, 新年过后开始用大棚在沙地种植甜瓜, 这样既提前了甜瓜上市的季节, 又提高了甜瓜的价格, 增加了农民收入。我县辛庄乡姜堤口村种植的300多亩小拱棚白沙密小甜瓜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村村民王显森告诉笔者种一亩瓜的收入比五亩小麦的收入还多, 据悉该村甜瓜亩收入可达3000多元, 产业结构调整让群众实实在在的尝到了甜头, 小甜瓜成为姜堤口群众增收的亮点。近年来, 辛庄乡积极调整结构, 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模式, 以姜堤口村为试点积极推广一瓜一稻的种植模式, 该村500多亩耕地, 种植了300余亩白沙密小甜瓜, 该品种瓜具有产量高、易管理、体大皮薄、肉白脆甜的特点, 在市场上博受欢迎。种植甜瓜已覆盖了辛庄、杨集、陈庄等多个乡。小甜瓜甜了群众的心, 产业结构调整使群众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村干部崔德飞说:仅此甜瓜种植一项, 种植户人均收入增加1000多元。

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云南省禄丰县一平浪镇

中图分类号:F327;F83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1 一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一平浪镇农业经济以前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作物只有烤烟。为了改变这一产业结构,从1996年起,一平浪镇开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各级政府想让群众快速增收,采取了很多方式和办法。近十多年来,种过大蒜,种过蘑芋、莲花白、亚麻、双孢菇、中草药(主要是板兰根)和小米葱等。在这些产业中,不乏人们常听说的订单产业,但最终这些产业都未能发展壮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我们没有重视市场引导、市场调节的作用,认为只要有订单就万事大吉,其实订单只是市场调节中的一种手段,没有采取担保措施的订单;二是群众的主动性太差,凡是政府倡导的,就要包死包抬包埋,反正都是政府倡导的,不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对待。但可喜的是,近几年一平浪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了很大的起色。

一是青早蚕豆种植稳步发展。青早蚕豆是一平浪镇小春作物中种植规模最大的农业经济作物,群众的种植基础较好。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阿井、纳甸两个村委会,元永井、秋木园、三村等村委会近年适宜的地块也有零星种植。

二是甜脆青豌豆及甜脆早玉米种植已成为一平浪镇群众增收新亮点。依托冬早蚕豆种植销售协会,2014年全镇青豌豆种植面积达到88 hm2。由于土壤气候适应,加之销售渠道畅通,虽然遇到了严重的干旱,但青豌豆种植还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产值近380万元。

三是四饼瓜种植已成规模。时下,一平浪镇舍资,苏家等地种植的四饼瓜大量上市,吸引了众多商贩前来上门收购,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镇农技、产调、扶贫等部门加大了对种植四饼瓜农户种植技术、小额贷款资金的扶持力度,并积极做好各种服务,拓展了销售渠道,四饼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零星种植转向规模化种植。

2 阿井、纳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功的原因

2.1 自然条件

是其充分利用当地所独有气候、土壤、水利条件(自然资源)。阿井纳甸村气候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所处地理位置阳坡较多,平均气温15 ℃,大于10 ℃的积温4 500~5 000 ℃,极端最低温-2 ℃,年降雨量1 200 mm,海拔1 700~1 800 m,全年很少有严重的霜冻天气。土壤土层深厚,壤地较多,且富含硝、钾等元素,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阿井、纳甸村种出早熟,高品质的冬早蚕豆、豌豆提供了良好的栽培环境。

2.2 充分发挥农产品经纪带头人作用

是当地有一大批活跃的农村农产品经纪带头人。多年来,阿井一批大胆尝试的农村农产品经纪带头人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找市场,通过多年的经营,已在昆明等地的市场站稳了脚跟;同时,也将阿井纳甸的青早蚕豆推向了市场,通过这些农村农产品经纪人的打拼,活跃了当地的农产品市场。此外,他们还引进新品种亲自试种成功,并向全村推广。

2.3 群众有较好的认知基础

该村所推广的并获得成功的新品种并没有超越传统的种植类型,无非是玉米、豌豆,只不过是引进了新的、早熟的高附加值的经济型品种,对于这些作物的推广,群众具有认知能力,也具有这些作物栽培种植的生产水平和经验,容易接受,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 一平浪镇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虽然通过多年来的粮烟配套工程的建设,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还相对较少,全镇农业产业调整项目的推广和巩固难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同时,由于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农户基本没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是部分农户科技素质低,粗放管理经营的习惯一时难以转变,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667 m2产量值低。一些农户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不强,特别是在农药,化肥的使用上很盲目,目光短浅,多数农户加大农药施用浓度,少数凭感觉以数倍浓度施用。

三是对市场的认知能力不足。一平浪镇农村农产品经纪人太少,不能很好的拉动农产品的销售流通,致使一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总是落后于市扬,新兴项目的引进推广速度较慢。

四是产业化程度低,效益不明显。农产品产业化,就是将一种农产品规模种植,并将生产规模化,最终推出市场,打出销量,创出品牌。在将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中,需要做很多工作,产业资源的聚集,产业链条的整合,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产品本身特性找准自身定位,发展适合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4 加快一平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一平浪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下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把握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选准产业,走“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发展“一村一品”,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

第一,“一村一品”必须要适合当地的特色,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第二,要有一定的规模,才有可能变成产业。各地大多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譬如有的地方矿产资源丰富,有的地方区位优势明显,有的地方经商传统悠久,有的地方人文底蕴深厚。要把“优势”变为“特色”,变成品牌,这需要认清自身的优势,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二是培养农村农产品经纪人,让更多人参与到农产品的销售流通中,以销售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农产品经纪人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加快农产品商品化的速度,促进农村的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商品优势。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加快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速度,需要有良好的流通渠道。农产品经纪人在这个方面可起到很好的沟通、中介作用。农产品经纪人可以把本地的农产品资源介绍给市场,把市场需求和本地生产紧密连接起来,在本地形成强大的商品优势,使资源优势能快速转化为市场优势。

第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经纪人的经纪活动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作为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一边连着农民的生产,一边连着市场上的需求,如何使农民的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农民经纪人可以发挥他的桥梁作用,让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农业的产业结构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而逐渐的趋于合理。

5 结语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必须树立只争朝夕的精神,不失机遇,担起重任,解放思想,正视差距,全力而为,奋力拼搏,大胆探索,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向新阶段,逐步把农村经济引入一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波.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10-10.

[2]储博程.滇中城市经济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5(30):44-46.

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4

近期,按照区委农工部关于开展农业农村经济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立足实际,对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细致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区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较好,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XX年为例,各项农业工作指标均顺利完成,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面积达到万亩,产值突破亿元,标准园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千亩蔬菜标准园7个;农村沼气建设指标全部完成,新建沼气池300个;惠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共落实农机具、良种、沼气、一事一议、设施蔬菜等方面的补贴资金1600余万元;农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民培训、农业执法、种子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新增专业合作社8家,土地流转面积突破8000亩,“三资”管理趋于规范,所有村街全部建立了财富积累机制。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1、存在的问题

资金不足。发展现代农业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高,从生产设施建设到栽培管理都较以往更加严格,为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据我们调查虽然近两年各级对农业有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仍不能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历史

原因,现在农村信用社、农行等金融部门不愿发放小额贷款,更加加剧了资金瓶颈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组织化程度不强。当前农民进入市场很不顺利,原因之一是组织化程度低。针对目前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民。但就目前全区的实际情况看,各类合作社数量虽比较多,但真正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并不多,没有具备一定实力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抱团发展。

品牌效应不太明显。以蔬菜为例目前,虽然我区已经注册了“营绿”、“碧缘”、“乾绿”等蔬菜品牌,但在开拓蔬菜销售市场方面都处于各自为政、各找出路的局面,没有拧成一股绳,创立代表本区域蔬菜特色的大品牌,致使蔬菜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

技术服务不能及时跟进。专业农技人员缺乏,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不健全是我们的现状。所有技术服务工作全部由农业技术综合股一个部门承担,业务上不堪重负,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完全处于“真空”状态,有名无实。区农业局现有工作人员中,非农专业人员多,涉农技术人员少;工人多,干部少;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多,高级职称人员少。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全面的技术服务,对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技术服务队伍现状严重阻碍了农业

向前发展。

2、发展对策

拓宽融资渠道。建议政府在加大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组织建立产业发展融资平台,适当地为融资提供担保,协调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合作社及农户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建立起合作互信关系,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政策吸引,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议制定专项的扶持政策,对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予以扶持,使其运作更加规范,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其中。

培树“广科源”蔬菜大品牌。建议对现有的蔬菜品牌资源加以整合,聚零为整,抱团发展,逐步培育并树立在京津市场叫得响的,能反映有机蔬菜发展特征的大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区蔬菜的知名度。

建立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乡镇农技服务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使空转的乡镇一级农技服务机构真正运转起来。在确定人员编制中,重点向农业系统予以倾斜,落实高层次人才待遇,引进和吸收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

专业技术人才扎根,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农民负担监管还存在一些间接收费问题。一是少数部门仍然违规向村集体收取资料费、培训费、学习考察费等费用;二是村街报刊超限额,存在报刊订阅向村街摊派,部门刊物过多过滥等问题。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专项治理的重点内容,属于哪个部门,由哪个部门负责治理,没有文件依据收费的要坚决不能再收。明确要求乡镇各部门确需向农民或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费的,需要经过区减负办审核备案,以防止乱收费行为的发生;村街订阅报刊应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行摊派。报刊征订要严格按照省规定的标准执行;三是加大农民负担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减负工作的更好开展,查漏补缺,确保今后农民负担执法检查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问题突出。一是村民实际筹资比较困难,部分村街存在集体垫资现象,把应发给村民的福利代替筹资。二是由于申报程序比较繁琐,部分村街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上级资金拨付迟缓,造成报帐不及时,影响下一项目申报。四是未将筹劳纳入奖补范围,奖补数额小,难以满足村街公益事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今后我们将尽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解决这方面的问

题。

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够规范。一是管理体制不畅。各乡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业务的是乡镇财政所长,长期以来财政部门执行的业务处理程序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处理程序,与农经部门的业务处理程序有很大的差别,实际工作中很难贯彻落实农经部门的政策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二是村街各项财务监管制度很难落到实处。从调研中发现有的村街民主理财小组难以真正发挥监管职能,对村集体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管流于形式;有的村街大额开支没有履行民主议定程序;有的村民代表不是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调研中还发现有的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对于村街财务审批手续把关不严,收入不及时入帐。村委会开支严重铺张浪费,个别部门违规向村街收费等现象。在今后“三资”管理中,一是要继续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程序;二是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三是切实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实行民主理财。

4、农村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尚不健全。一是三资管理工作体制不顺,人员短缺。二是由于村街干部基于村街稳定因素考虑,对历史遗留问题大多本着后人不理前帐的态度,对清理核实和履行民主监督程序心存疑虑,对应收款不积极清收,应付款不主动偿还,对无偿或低偿使用村街资产的情况也采取回避的态度;此外,区城区周边村街出租资产的数量

较多,情况复杂,资产清理起来比较困难,而其它村街基本上可利用的集体资产又很少,因此村街对建立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也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开展。在今后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村街开展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深入村街指导工作开展,通过总结已建立机制村街的经验做法,推动未完成村街的工作,完善相关措施,力争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5

8月30日至9月2日,到xx省xx区、xx县进行学习考察。通过一路看、一路问、一路交流,大家感受很深,受益匪浅。现将学习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xx区

xxx区于1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系全国仅有的x个国家级新区之一,新区区域范围涉及xx、xx两市所辖x县(市、区)x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

(一)创客联盟总部基地

1.基本情况

创客联盟总部于今年6月13日,在xx区成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专业高效的原则,由国内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等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自愿组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非营利性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该总部位于xx区花溪大学城xx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基地。重点承担释放高校创业潜力、集聚高端人才创业、着力打造“xx创谷”等具体工作任务。通过积极建立众创空间合作联盟平台,联动新区“两城三园”(即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电子信息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资源优势,以建成具有西部影响力的创新驱动先行区为目标,按照立足前沿、集聚高端、弄潮引航、共营发展的原则,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着力培育成为xx增速换挡的新引擎、产业转型的新支点,构建创新创业要素充分聚集的生态孵化系统,将xx打造成“xx创新驱动先行区,西部创客梦想实践地”.到,有望打造孵化→加速→放大的创业生态链,集聚大学生创业者、草根创业者、连续创业者、归国创业者、国外科技创业者等各类科技创业者超过x万人,创新型孵化器超过50家,集聚基金(管理)及科技中介机构x家以上,金融资产总额超过x亿元。

目前,xx创客联盟已有理事单位x家,会员单位x家,涵盖大学城各高校、xxx区各园区及省内外企业,x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创客联盟总部基地和各分部落户,x余家初创微小企业在新区注册成立。总部开展路演及相关活动x余场次、专题演讲x余次、参与活动x余人次;组建了xx创客服务中心;引进投融资公司x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律师事务所x家、创业指导师x人;引进xx银行在大学城设立创客银行;成立了美国常青藤高校联盟。

2.几点启示

启示一:院校园区是纽带。xx创客联盟作为一个平台,一个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之所以能成立,并在短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壮大,为“xx创谷”创业培训、创业引智、创业孵化、创业融资提供服务,其一,就是利用了当地大专院校的优势,比如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等院校,就位于新区境内。其二,创客联盟作为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主要以服务企业的发展需求为目的,而新区的“三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为创客联盟施展才华(比如,通过创客联盟的无限创意和技术研发,推动园区企业更新换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正是院校园区成为创客联盟的有力纽带和基础,创客联盟才会有市场和生存的空间。

启示二:政策资金是保障。xx区作为新设的国家级新区,为打造“xx创谷”、积蓄能量、吸引人才,在全国首创了众创空间,开设了创客联盟总部。据介绍,在创客联盟总部开设当天,xx区就为基地配套设立了总额为1亿元的创客投资基金,出台了72条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措施。之后,xx区又出台了《关于扶持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大学生在xx区创业落户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扶持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大学生在xx区创新创业落户若干政策措施(试行)》、《xxxx创客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大教育、大农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创业。同时,为广大创业者提供落户、场地、住房、社保、融资、办证、培训、孵化等全方位服务。政策如此密集,资金保障有力,助推了创客联盟的发展和壮大。

启示三:氛围活动是动力。据xx联盟总部秘书长/首席梦想家,最青春创始人总裁xx介绍,总部基地交流学术、交流创意的氛围很浓郁,每月、每周都会采取各种形式举办创客沙龙、创客达人秀、行业创客、演讲路演等各种活动,人气非常旺。8月31日,考察组一行看到,总部几个单元间都分别聚集了好多大学生,或演讲、或沙龙,分主题举办活动,交流不同的创意。创客联盟正是通过持续开展各类活动,营造浓郁氛围,紧紧把成员凝聚在了一起,创客联盟才有今天的发展新天地。

3.几点建议

建议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招1至2所大专院校或高等院校分校进驻xx,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更为吸引、更为优惠的政策,以此集聚xx人气,带动三产发展。比如,免费提供给愿进驻xx的高x至x亩土地等。

建议二:以经开区为平台,以干部学院或引进大专院校为纽带,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开设类似创客联盟这样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一方面以服务经开区企业发展为目的,一方面集聚各类创业者等,从而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着力培育成为经开区增速换挡的`新引擎、产业转型的新支点。

(二)xx村

1.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xx面,属xxxx区核心区,总面积x平方公里,共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少数民族占96%,主要以x族为主,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全村耕地面积xx亩,其中水田xx亩,旱地xx亩。20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以上,集体经济达到100万元以上,远远高于周边的人均水平。,力争人均纯收入突破x万元以上,集体经济达到x万元以上。

xx村从7月份开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通过开展“四在农家”活动,实施“道路交通好、卫生环境好、居住房屋好、自然绿化好、精神风貌好、文化教育好、产业经济好、公共服务好、基础设施好、社会治安好”十好村寨建设,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民族文化浓郁、基础设施夯实、和谐宜居幸福的美丽乡村。

“四在农家”:一是富在农家。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注册成立了xx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已正常经营),完成了xx村绿道工程及部分绿化、微田园的改造。引导农户发展经济产业,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成立农家乐、酒吧、旅馆等产业,目前有18家已注册营业。二是学在农家。筹办了劳动技能培训学校,设置了电脑班、厨师班、电焊班、绣娘班等,目前已开展5期,培训x人次。开设了道德讲堂,用群众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激励群众积极向上。比如利用二十四孝、我的xx梦、我的乡愁等活动,增进群众的道德规范意识。聘请专业人士或大学城教师来给群众上课,内容涉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卫生常识等等,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三是乐在农家。成立村级山歌队x支、地戏队x支、村级舞蹈队1支以及自然组文艺队x支,同时聘请专业人士队村级文艺骨干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山歌、舞蹈、拔河等群众文艺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四是美在农家。维修道路、兴建广场、停车场、球场、公厕,增加绿化、水改、电改、排污管网、安装路灯、体育设施及设备等公共建设,并增修2条绿色通道,增设亮化、美化亮饰工程,现x个组的改造全部完成。对民居进行了改造,改厕、改厨、改厩“三改工作”全部完成。拆除了民居附属物约x万余平方米,作为“微田园”打造。建立了卫生评比制度,增强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

2.几点启示

启示一:抓示范点建设,必须确定主题。xx村的主题,就是进行了以“四在农家”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这和我们以前进行的以“五新一好”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一样,只是提法不同,而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为了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xx村围绕“富”、“学”、“乐”、“美”四字主题,打造了一个充满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非常值得借鉴学习。主题是示范点建设的灵魂和导向。有什么样的主题,就会建成什么样的乡村。反之,示范点主题含糊或者缺失,这个示范点就会没有方向。

启示二:抓示范点建设,必须保证投入。大投入才能带来大变化。投入是示范点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陪同考察的xx区区委办办公室副主任梁盛平告诉我们,别光看xx村光鲜,这里投入了不少钱。比如,为了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他们出台了极为优惠的政策,如农户自筹x万元改造房屋(外墙和基础设施政府包干,农户只负责房内的装修和改造),政府就帮扶x万元,并在开店税收上减免x万元,同时帮助农户贴息贷款x万元。xx镇办公室xx主任还告诉我们,自20以来,该村累计投入了x万元,用于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有这样的大手笔投入,xx村才有今天的发展新貌。

启示三:抓示范点建设,必须注重人气。人气是示范点的生命。没有人气的示范点,建成后,一两年就会回到“解放前”.因此,抓示范点必须注重人气。要选择居民密集、人气旺、规划前提好的村落作为试点。没有人气的示范点要着力去营造人气,通过引导农户发展经济产业、休闲旅游业,引进农家乐、酒吧、旅馆等产业,以商贸物流带动人流,营造人气,给示范点以更持久的生命和活力。xx村就比较好的解决了人气的问题,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引进休闲旅游业,目前已注册营业的农家乐、酒吧、旅馆等产业就有x家。尤其是xx味道(农家乐),生意十分火爆,为xx村增添了人气和活力。

3.几点建议

建议一:打包相关涉农资金,选择x至x个毗邻市区、能凸显客家特色、过去是试点但现在还保护的比较好、人气又比较旺的示范点进行打造,比如xx乡黄沙村,xx镇xx街,cc村等,在思路上,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投入上可按照规划逐年推进。在建设上,尽量做到修旧如旧,使用当地材料、当地工艺,保持好历史风貌、传统特色和文化风情,比如有围屋、古建筑的,既要保存下来,又要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增加厚重感。

建议二:为增加人气商流,带动产业,可借鉴xx坝一条街的成功经验,在示范点引进酒吧、咖啡店、品茶、红色旅游工艺品、小旅馆等,发展农家乐,使其既是示范点,也是一条有人气的商业街,成为红色旅游的补充。同时,为撬动民资参与,可研究出台更为优惠的配套政策,比如按规划完成墙面改造的给予奖励;在示范点引进酒吧、咖啡店、茶艺等可给予一定奖励,等等,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带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关于xx县

xx县总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镇x个民族乡x个村(居、社区),总人口x万。近年来,xx县紧扣“千年古县。最美田园”定位,坚持以“千亿园区”(到20一二三产业总产值x亿元)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四个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城市、开明开放开拓的文化城市、养眼养生养心的休闲城市、守信守礼守规的法治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以“1+5+5”工作法(一个高品位规划引领,实施净化、美化、文化、产业化、精细化工程,推动环境、管理、文化、产业、便民服务升级)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智慧城市推进信息化,“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全省第4位。

(一)xx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

1.基本情况

系该县引进山东寿光市九丰集团公司进驻的重点项目。该园区分为核心区和生产示范区两部分,核心园区位于xx县xx镇xx村,规划面积300亩,按景区标准进行整体规划,分成综合管理服务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绿色果蔬栽培示范区、生态休闲体验区、现代种苗生产区5个部分。从2014年8月26日动工以来,完成投资6500万元,现已完成灌溉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有机肥处置系统等基础设施和10万平方米的大棚建设,核心园已于5月底开园参观,核心区建成达产后,年产值x亿元,常年可解决x人就近就业,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蔬菜种植5万余亩,实现蔬菜种植每户均增收x元以上;年可接待游客x万人以上。

2.几点启示

启示一 要走好市场化、产业化扶贫路子。通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户、新型主体,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同发展、调结构、增收入,是各地都在探索的市场化产业化扶贫新路子。走这一条路,既可减轻政府压力,也能实现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脱贫增收,是节本增效、持续发展的好路子。xx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引进寿光九丰集团公司,投资2.6亿元建设xx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当地贫困群众除土地流转收入外,还可常年在园区务工,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增长了技能,为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有成功案例,比如我们引进浙江省温岭市横箬西甜瓜生产合作社,最早在xx乡、xx坝镇种植,当地群众除土地流转外,还到园区打工,学到了技术。学到技术后的xx农民不仅在本地种植西甜瓜,现在还跑到赣州章贡区、南康区等地种植)。另外,通过xx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的订单发展、赊销种苗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蔬菜种植x万余亩,实现蔬菜种植每户均增收x元以上。可见,只要找准扶贫项目,通过产业化、市场化联接,就能够比较好的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脱贫增收。

启示二 要重视发展休闲观光业。xx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休闲观光。据介绍,园区观光门票为25元/人,并且有专门的售票室、售票人员、讲解员。每到双休日,前来观光和进行农艺体验的人很多,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当地相关服务业发展。作为观光并收取门票的农业产业园,目前xx还没有。对企业来说,观光业无污染,又能带来门票收入。对政府来说,观光业发展了,相关配套的服务业也能逐渐发展起来,给群众带来收入,何乐而不为。

3.几点建议

建议一:组成招商小分队,前往山东寿光或台湾学习考察,并想方设法,比如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引进类似九丰集团公司这样的大型农业企业进驻xx,把休闲观光业发展起来,使其成为红色旅游产业的补充。

建议二:xx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很多,对具备条件、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可通过发放补贴、以奖代补等形式,调动和鼓励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社主动参与结对帮扶,推动产业发展,加快农户(贫困户)增收。比如,对结对帮扶十户农户(贫困户)的企业、合作社,政府可发放一定补贴,补贴发放多少视这十户农户(贫困户)每年脱贫增收的情况而定。

(二)xx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区

1.基本情况

xx村辖x个村民小组,x户xx人,有1个党支部、x名党员。以“1+5+5”模式(“1”,即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一个引领;“5”,即党员践行“五带头”,分别是忠诚于党我带头、优良作风我带头、服务人民我带头、加快发展我带头、廉洁自律我带头;“5”,即推动环境、管理、文化、产业、便民服务“五升级”),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档升级。围绕“三家一化”目标(凝聚群众之家、服务群众之家、教育群众之家,党建信息化),建设党员群众之家。按群众所需,优化设置功能,目前已设置图书阅览室、小超市、便民代办室等,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小额存取款、养老保险、缴纳电话费和水电费等。结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将教育培训课堂搬到党员群众家门口,使农村党员群众劳动技能进一步提升。围绕“宣传、公开、收集、质询”等内容,定期组织召开群众见面会。开通“89x43”便民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代订代购、种养技术、乡村旅游和投诉建议等服务,实现“群众电话一打,专家服务到家”.着力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安置“大喇叭”广播,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等。

2.几点启示

启示一:抓示范点建设,不一定要大拆大建。考察组一行感觉xx村示范点起点比较高,进行“穿衣戴帽”后的民居格调和样式比较统一,比如墙面都是一样的粉白墙,门面和窗都是一样古色的漆,给人以和谐、宜居感。考察组一行还看到,示范点的民居都是一户一栋,看不到大拆大建新建的痕迹,都是对民居统一进行“穿衣戴帽”,像新建的或赶进度的砖混水泥房几乎没有。而我们xx抓示范点建设,更多的是注重大拆大建,只要有土坯房,就要拆了。而xx村示范点对无人居住的土坯房的处理,则为其张贴了一个新的标签,叫做“乡愁。土墙”,维持原貌;对于没有硬化的小道,称之为“乡愁小道”,并写上标语: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以另一个视角,阐述土坯房的存在,给人以新居和老屋的强烈视差对比,唤醒来访客人的深深记忆。

启示二:抓示范点建设,必须凸显地方特色。xx村示范点是陶瓷之乡,其地方特色就是盛产陶瓷。所以置身其中,考察组一行处处感受到了陶瓷文化的氛围。比如,把陶瓷砌在墙上。再如,窗子设计为陶瓷的样式。还如,有专门展现陶瓷文化的走廊、壁画,等等。示范点里也还有生产陶瓷的作坊,等等。特色是示范点的文化标签。有特色,这个示范点就有文化味,就有厚重感。

启示三:抓示范点建设,应更加注重便民服务功能和质量。如何让农村的居民享受城市化的服务,如何把城市的功能搬到农村,是城乡统筹需面对的一道难题。在xx村示范点,考察组一行看到,村里有图书阅览室、小超市、便民代办室等,也有小银行,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小额存取款、养老保险、缴纳电话费和水电费等,十分方便。与xx对比,目前我们的银行仅设于乡镇的集镇上,村点还没有设立。同时,他们还结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将教育培训课堂搬到党员群众家门口,使农村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学习和培训。我们抓示范点建设,也应注重便民服务的功能及质量。

3.几点建议

建议一:今后市里抓示范点建设,对示范点的土坯房,可以灵活进行处理,方法之一就是采取xx县xx村的这种方式,以另一种角度阐释土坯房的存在。当然,与规划不相符合的土坯房,该拆的还是要拆。

建议二:参照xx县围绕“三家一化”目标(凝聚群众之家、服务群众之家、教育群众之家,党建信息化),建设党员群众之家的经验做法,在我市选择1至2个点作为党员群众之家的试点进行打造,增加我市党建工作的看点。

建议三:选择1家银行作为合作单位,并先行在我市x至x个示范点开展小银行试点工作,开通小额存取款等功能,进一步方便群众的生活。

(三)扶贫开发工作

1.基本情况

xx县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x万人,为x个贫困乡镇“摘帽”,x个贫困村“出列”,x个空壳村“脱壳”.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政策文件上,出台了《xx县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实施意见》、《xx县扶贫攻坚“531工程”实施方案》、《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结亲十帮工作方案》、《驻村工作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强基固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等,高位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在投入上,整合了县财政预算投入减贫摘帽专项资金x万元,扶贫产业资金x万元,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园区建设资金x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x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x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通过三资转换、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贷款风险分担,拉动信贷资金投入,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现正着手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每年由县财政贴息x万元、上级扶贫专项资金贴息x万元,拉动信用社低息贷款x亿元(年息x%),解决x户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在基础工作上,一是扎实抓好了遍访和建档立卡。规范了贫困识别、帮扶、脱贫痕迹管理,创新制定标准样板和附表,县安排乡镇工作经费x万元(每镇x万元),x个乡镇集中力量突击一个月,完善好了贫困户台账、信息平台和档案资料,确保三者之间的真实性、完整性、逻辑性、关联性。实行遍访帮扶,要求县级领导3村6户、科级领导2户、一般干部1户,签订贫困户帮扶协议,一定三年不变。创新提出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五帮十带”工作法(党员干部、驻村工作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五带”,找准门路、搞好培训、争取项目、协调销售、改善环境、完成学业、扶助老弱、医疗救助、文明素质、强化法治“十帮”),创新拟出《遍访备案名单表》、《遍访进度统计表》,使工作公开透明、一目了然。二是改革了扶贫资金监管机制。x个乡镇设立扶贫资金专户,实现扶贫资金乡级报账制全覆盖。目前,20县财政预算投入减贫摘帽专项资金x万元和上级专项扶贫资金x万元的x%已拨付乡镇扶贫专户,确保贫困户能及时将资金用于生产发展上。

在脱贫路径上,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发展马铃薯这一“短平快”产业,实现年亩产值近万元,2015年示范种植x亩,带动全县种植x万亩。集中连片规划种植x万亩核桃,春季已完成15541亩,冬季计划种植x亩,现全县已发展x万亩,建成示范点37个,特别是县财政今年投入x万元,强化抚育管理x亩核桃示范基地,挂果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扶贫养羊x户x只,项目效益和群众积极性、满意度提升。实行提子、刺梨产业大户带动,提子发展到现在的x亩,其中x亩已挂果、产量x万公斤,亩均产值x万元。贫困户每年在提子基地务工收入x万元。此外,建成稻鱼共生等精准扶贫示范点35个、面积x亩,亩均产值x元。发展辣椒订单种植x万亩左右,亩均产值x元。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同发展、调结构、增收入。目前,共引进培育大户x多人,家庭农场x余家,专业合作社x余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省级农业园x个以上,流转土地x万亩,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实行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同步走。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为抓手,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就是一个党建示范点、一个小康示范点,一栋黔北民居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建乡村旅馆x家x张床位,农民文化家园、文体活动场所x个x万平方米,黔北民居改造x户,示范点x个。今年1至5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

2.几点启示

启示一:精准扶贫不是“数据扶贫”.数据是衡量贫困情况的可视化指标,但一些地区、一些人为了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在数据注水上大费心机,表现为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这次,在xx县的座谈会上,该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就向我们考察组一行直言不讳,为了赶进度,他们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存在“数据扶贫”的现象。对此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警惕起来。确实,信息化时代,扶贫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决策部门掌握贫困实情,但注水虚假的数据却可能影响整体脱贫的进程。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无论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还是“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都要做到数据精确、真实、可信,容不得半点水分。

启示二:精准扶贫不能等同于送钱送物。交流中,xx县干部反映,当前,有些干部对精准扶贫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精准扶贫就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只要钱和物送到位了,就算帮助贫困户脱贫了。对此错误倾向,我们必须警惕起来。毕竟,钱和物只是杯水抽薪,只能解决贫困户眼前的生计,要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真正脱贫,远不于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贫困户掌握脱贫增收的方法。比如,可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手,让有条件的贫困家庭每户都有1个以上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启示三:精准扶贫要注重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根本的长远的扶贫。在这一点上,xx县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比如,他们把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突出扶贫攻坚“x”工程,大力发展核桃、刺梨、特色蔬菜、有机高粱、牛羊稻鱼等产业,推动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我们抓精准扶贫,一定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袋子才能鼓起来,贫困户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3.几点建议

建议一: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产业扶贫。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直接安排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并逐步增加,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要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要探索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扶贫产业融资模式,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小额贷款业务,为产业扶贫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二是要坚持龙头带动。要大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形式,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要加大对贫困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增收。三是要加强科技扶贫。要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贫困户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

建议二: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素质扶贫。一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要继续做好“雨露计划”、省级扶持贫困村“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培训工作,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参与技能培训和中职教育。二是要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要根据各地贫困户的实际需要,制定好培训计划,广泛开展菜单式的农业技术培训,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培养一批产业发展的“土专家”、“田秀才”.三是要抓好贫困生的教育水平。要着力整合教育资源,为贫困学生进城就学创造良好条件。要大力开展济困助学活动,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某某镇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6

一、农业发展现状

**镇位于东江中游东岸,居二市四县八镇交汇处,北接临江镇,东与义容镇、凤安镇相连;南邻好义镇、惠城区芦洲镇;西与博罗县石坝镇、源城区埔前镇隔江相望;镇府驻地距县城68公里,距河源市区33公里。全镇总面积278.1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9043人,素有“鱼米之乡、工业重镇、商贸之埠”之美誉。农业是本镇的传统优势产业,镇党委政府把抓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始终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本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合理调整种养结构,逐步实现我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化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

(一)种养结构调整面积日益扩大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快种养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切实转变职能,引导农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农业结构,一是走特色农村、生态农村之路,如**村的荔枝村,留洞村的甲鱼村等,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二是畜禽养殖稳步发展,特别是养猪加养鱼的农户合作社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中。三是瓜果蔬菜基地和经济林种植不断扩大,全镇瓜果种植面积达到1500多亩,经济林面积达13万亩。

(二)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2013年我镇投入80多万元,新建蓼坑村和改造孔埔、雅色、下洞、水东、槎岭村等农村饮水工程,受益群众3400多人;投入50多万元,对新围村十八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入20万元,新建榴坑村、新围村等2个陂头,所有这些为我镇的农业务经济和防御自然灾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存在问题

从我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看,突出的主要问题是:

(一)结构调整主体意识不强。

种养结构调整、效益农业发展主体意识不够强,观念陈旧,思想僵化,停留在小而散,敢冒风险的较少。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群众的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二是工业经济不发达,劳动力求业门路少,导致农民恋土观念强,土地流转困难重重,形不成规模。

(二)基础设施投入后劲不足。

尽管大部分村的农业基础设施都进行了改善,但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差很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感到后劲不足。一是上级有关部门对本镇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少;二是乡镇财政历年来可以说是赤字财政,对各村的扶持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三是全镇还有不少村是收不低支,连正常的日常支出都难以保证。

三、下一步计划和打算

(一)解放思想,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思想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观念一变天地宽,我们必须用市场化、城市化的新理念,来实践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确定“跳出粮食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的工作思路,促使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转变。要宣传发动,利用各种会议、网络及黑板报等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农业产业化的意义,让农民了解什么是农业产业化,怎样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树立“只有规模化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观念。转变农民观念,并通过学习培训,让农民了解农村经济的新理念、新知识,转变农民自身存在的消极保守观念,破除因循守旧、怕冒风险、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改变习惯与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种植习惯,使农民认识到是效益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重视推广,大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

农产品有价无市,或有市无价的现场频繁发生,归根结底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信息滞后的问题造成的。产量必须加强科技的先导作用和支持作用,提高科技成果的作用率和贡献率。提高销量一是要不断提高各类科技人员的素质。要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切实重视对科技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从事农业人员的市场应变能力。二是重视农产品的推广,利用政府搭建产品销售平台,千方百计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三是抓好先进示范工作,尤其是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的农业企业项目,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以点带面,并充分发挥大企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镇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7

邱青森先后到卜庄镇润天草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小芳草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调研, 并与卜庄草编技艺非遗传承人纪丛建亲切交谈, 详细了解草编工艺品的历史传承、原料来源、手工技艺和市场销售等情况。邱青森还深入农户家中, 促膝而谈, 详细询问农户家庭情况、草编加工程序和草编收入等情况, 为草编小产业编织出的农民脱贫致富的新生活新变化感到十分满意和欣喜。

邱青森在与昌邑市、卜庄镇有关领导和专业合作社代表座谈交流时, 充分肯定了卜庄镇发展草编特色产业, 助力扶贫攻坚取得的成果。大家一致认为, 以草编等传统手工业为代表的各地特色产业, 在活跃地方经济、吸纳农村弱势群体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扶贫攻坚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是典型的扶贫产业, 应当重新认识其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 支持同类产业加快发展。邱青森希望卜庄镇政府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做大做强草编产业, 做好草编产业发展规划、非遗手工技艺申报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网络营销渠道拓展等方面的工作, 切实发挥草编工艺品带动农民就业、脱贫致富的积极作用。

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8

——查干花镇经济社会情况及工作思考

查干花镇铁木尔

我是今年8月份调入查干花镇任党委书记工作的。首次从机关走出来到农村乡镇来工作还是首次。可以说,此前对农村的具体工作还不是十分熟悉。特别是来查干花镇这样一个自治县蒙古族聚居的乡镇,被外界誉为是展示郭尔罗斯的“窗口”,同时又是市级牧业园区中心镇、省级十强镇发展和改革试点单位来工作,班子咋带,干部咋领,查干花怎样建设,如何发展,自己深感责任重大。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与思考,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进行了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与镇党政班子成员的逐一交流谈话,通过进村入户与干部群众座谈,了解了查干花的风土人情,知晓了查干花镇各类资源的比较优势,同时也发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工作思路逐渐清晰。

一、基本情况

查干花镇位于我县西部,距县城10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447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镇牧场,其中民族村5个,共35个自然屯。总人口20958人,蒙古族人口10480人,占总人口的50%,是前郭县蒙古族聚居重镇,同时也是前郭西部民族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郭尔罗斯的“窗口”。

(一)资源比较优势强劲

查干花镇有耕地11936公顷。东部4个村以平洼地为主,主产玉

1米、大豆等。西南部6个村以坨岗地为主,主产花生、绿豆等杂粮杂豆。耕地面积较大,种植业收入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55%。草原资源丰富,有草原16700公顷,其中生态草围栏面积75000亩,年产草7000吨。全镇林地面积180000亩,森林覆盖率40%。境内石油天然气储量较大,现年生产原油18万吨,天然气年产1亿立方米,有中石化东北分公司和中石油吉林油田两大企业进勘和生产。

这里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丰厚,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民族歌舞之乡”称号。草原风情、蒙古族民俗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赛罕塔拉蒙古族部落等4处旅游景点。

全镇有荷茨坦、西门塔尔牛7000头,新吉细毛羊11万只,纯毛率、出纱率全国第一。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2006年以来,查干花镇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加快西部乡镇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各级倾斜民族乡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快速发展,投入资金总额达11192万元。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年中,这个镇投资1255万元,加大镇区开发力度。拓宽和硬化主街路、外环路及巷路共7条,合计13740延长米,并投资4280万元,沿主街路和几条辅路建设商企楼42808平方米。现在进入镇区,马路宽阔,楼房林立,路灯亮起来了,路林长起来了,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致,也带来了广泛的人流、物流、商流,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镇区内商家有267户之多,仅餐饮服务店就有83家,从

事出租的私家车有60辆,65户4万多平方米的商企及住宅楼基本无空号。购私家车、买楼房住已成为这个镇群众的消费亮点。同时,投资1120万元,铺筑水泥路、砖路18条,彻底实现了村村通,部分村还实现了屯屯通,转变了交通落后的面貌,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年中,累计投资812万元,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设施。先后为8个村28个自然屯的2358户居民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4个村6个自然屯的1000户居民吃上了自来水,08年改造泥土房199所,改造面积达18000平方米,改建或新建了7个村的村部,建设了5处群众文体活动广场。

三年来,结合城乡清洁工程,认真开展了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阶段性突击整治的同时,全镇36个自然屯屯屯都设有专职保洁员。做到了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巩固和发展了工作效果。道路通畅了,村屯干净了,文体活动有场所了,百姓的心也顺了,广大群众都在琢磨着咋发家致富。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一个时期的调查研究,在看到和了解查干花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的同时,也发现了在经济运行和社会事业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源比较优势发挥得还不够充分。种植业精细化耕作程度不高,单位面积产量及产业效益还未达到期望值;生产条件需加大力度,予以改善,尤其是要解决水的问题,以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草原资源

尚需加大保护力度;草原风情、蒙古族民俗等旅游资源还应进一步挖掘与开发。

二是缺乏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未能形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格局,制约了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实施。

三是由于缺乏带动区域农牧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本地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发挥。

四是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长久以来缺乏青年农民的补充,农村生产力薄弱,制约发展特色产业。

五是广大农民缺乏富而思进,开拓进取的思想,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弊病,不敢投入新型农业、产业重组和产业化开发,致使生产活力衰弱。少部分群众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六是资金“挚肘”问题。由于历史沿革等原因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几点思考

通过调研活动,掌握了查干花镇的基本情况,找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重新审视镇情,查干花如何发挥优势,继续保持强势发展,笔者进行一了些探索和思考。

思考之一:区位优势如何发挥问题

查干花镇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加快西部发展的重点乡镇之一,是市级牧业园区中心镇和省级十强镇发展和改革试点单位。距县城100公里,北距白城市220公里,南距长春市170公里。哈太支线“双乌”

公路、“乾三”线乾安至长岭段、“长白中线”乾安至长春段三条公路在镇内交汇,距国道203线仅15公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基于这种区位优势,怎样把握,怎样发挥好这一区位优势,是我们一届党委班子需要研究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将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思考之二:资源比较优势如何发挥问题

镇域内耕地、草原、林地包括一些荒山荒坡大致各占总幅员面积的三分之一。无论是搞种植业,发展养殖业,还是开发和培育林业经济,可以说,上苍都给予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还有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笔者认为:要考虑如何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一是要按照县委的要求,在强基固本上作文章。加大生产条件的改善力度。重点是打农田机电井,解决水的问题,提高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根据三中全会的精神,探索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抓好土地流转工作,提升耕地使用效率,精细化种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力求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大草原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草原行为。同时,加强对“三化”草原的治理,提高牧草质量与产出数量,做好草的文章。四是借助中石化东北分公司和中石油吉林油田在域内开发建设的契机,引进项目,引进企业,生产与油田建设相配套的产品。同时,引导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做好与油田合作的各类项目和服务内容。

思考之三:如何推进农业产业进行问题

通过招商引资、信贷、自筹等方式,推进农产品集散加工进程,特别是引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落户查干花,填补镇域工业企业的空白,同时增加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

思考之四:如何挖掘开发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问题

我镇蒙古族文化底蕴深厚,草原风情和蒙古族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今后工作中将整合和优化这些资源,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我镇特有的蒙古族文化和草原民族风情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工作。在全镇上下倡导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新观念,形成“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带旅游,以旅游和开放拉动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思考之五: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用好用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举全镇之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思考之六:如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综合素质问题

上一篇:学校校园绿化管理方案下一篇:心理学论文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