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专利统计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在烟台市委、市政府及省知识产权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烟台市知识产权局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切实增强服务大局意识,不断加强专利统计工作,在提高专利统计能力、完善统计管理体系、建立专利指标体系、促进部门沟通协调、加强统计培训等方面狠下功夫,专利统计工作成绩斐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内容
(一)定期编制专利统计月报
及时准确地做好日常专利统计工作,按月编制《烟台市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通报》,通过大量翔实的专利统计数据,对比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掌握我市专利阶段性进展情况,为专利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做好统计分析
为使专利统计数据更加直观全面,不断强化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宏观判断能力,我局在发布《2009年烟台市知识产权状况》的同时,还分别发布了烟台市驻烟高校、科研院所、省级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工作情况通报,制作并公布了《2009烟台市工矿企业专利申请及授权量排行榜》,加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专利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扎实开展专项统计调研
我市的专利统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统计内容也逐渐丰富,在做好日常专利统计工作的基础上,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统计调研。一是对2009年我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市委政研室《决策参考》上发表了题为《关于驻烟及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专利工作情况调查及建议》的分析报告。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有效专利调研,下发了《关于2009年烟台市有效专利和PCT申请情况的通报》(烟知„2010‟18号),在市政府信息办《政务参阅》上发表《从有效专利数据看我市创新水平》的调研报告,市委副书记张江汀对此进行了重要批示。三是对全市有过PCT申请的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现已针对企业研发能力、专利创造、专利运用和PCT接受资助等情况制作了《烟台市PCT专利调查问卷》,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之中。
(四)全面评估《烟台市知识产权发展纲要(2005-2010)》
今年是《烟台市知识产权发展纲要(2005-2010)》实施的最后一年,为准确检测《纲要(2005-2010)》实施进程和达标状况,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我市展开大规模基础数据统计调研,对《纲要(2005-2010)》进行了整体评估。邀请专家学者组成评估机构,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议,及时通报相关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形成近5万字的《烟台市知识产权发展纲要阶段评估报告》,为我市
新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纲要》的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专利统计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做好专利统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局全面实施专利人才培养战略,确保专利统计专职人员配备到位,并加大统计人员培训培养工作力度,使其具有统计理论基础知识和知识产权专业知识,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同时,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进行整合,采取内服外包的形式聘请专家开展大型专项专利统计调研,逐步形成一支数量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专兼职统计人才队伍,为我市专利统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搭建专利信息服务平台。
烟台市知识产权局先后制定了《烟台市知识产权局网站管理办法》、《烟台市知识产权局专利信化建设工作规划(2011-2015)》等政策文件,逐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实现市局网站全面改版。整合各专利数据库等栏目内容,增设各大服务中心平台专有网页,对相关统计数据、统计信息和专利工作动态等信息做到及时准确的转载,为公众提供全面、快捷、便利的专利政务服务。二是搭建功能强大的专利信息共享网络。加强对中外专利数据库、中国食品酒业、山东汽车制造业、中国黄金产业专利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的管理维护与开发应用,确保信息服务数据及
时更新、系统运转正常、服务端口畅通、配套软件齐全。三是提供专利信息分析预警。根据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需要开展深层次专利信息分析加工,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形成《黄金产业专利战略分析报告》等多份统计报告,有力促进了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转型升级。
(三)完善专利指标考核体系
将市统计局纳入到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并积极与市考核办沟通协调,在考核办的支持下,对专利考核指标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对发明专利申请、职务专利申请及专利授权情况的考核力度,全面考核专利申请质量。同时,积极争取加大对高新区以及企业、园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力度,将专利统计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完善专利统计工作体系与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专利统计指标体系
在准确统计专利数量指标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发明专利占比、有效专利等反映专利质量的综合性指标,要研究设立与我市经济科技贸易发展相结合的指标,使得专利指标能全面反映我市企事业单位专利的申请、拥有、实施、许可情况和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情况。
(二)强化重点领域专利统计分析
按照《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查工作的意见》要求,以信息服务平台为根基,以专利检索为手段,为市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技开发、重大工程等项目立项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深度数据支撑,加强对我市重点经济领域和重大科技项目中的专利预警。
(三)融入全市中心工作
将继续加强与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密切与市政府考核办等部门的联系,紧贴中心,围绕领导关注的问题选题立项,提供有份量、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做好前瞻性服务工作。
四、几点建议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农经统计对象更加复杂, 农村调查主体多元化, 再加上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 大大增加了农经统计工作的难度。一是农经统计数据不真实, 不客观, 有的地方“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有的地方干部脱离实际, 急于求成, 互相攀比, 往数字中注水。二是农经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低, 法律意识淡薄。三是农经统计经费不足, 无法实现农经统计工作电算化、网络化、信息化。四是农经统计工作开拓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 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农经统计数据水分含量大, 使农经统计失去效能, 更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 必须要采取措施切实做好农经统计工作。
一、求真务实, 依法统计
要深刻认识农经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统计执法, 增加统计法律意识, 杜绝行政干预统计数据的行为, 坚决贯彻执行《统计法》, 做到重实际, 重实数, 求实效,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
二、抓好培训, 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对各级农经统计人员不仅要定期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更要进行《统计法》的培训, 使农经统计人员真正按照“四性”上报统计数据 (即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 从而使农经统计工作做到环环准确, 不出差错, 如实描述, 反馈本职。
三、配置电脑, 实现农经工作高效化, 电算化、网络化
各级农经部门必须要筹措资金, 为农经站配备电脑, 并对农经统计人员进行电算化培训, 充分发挥电算化高效、快速、准确的优越性, 为农经统计工作实现全面网络化提供必备的物质保障。
四、科学选点, 搞好农户调查, 确保调查统计数据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为使农经数据真实有用, 科学选取调查点, 搞好农户调查, 是从源头上取得真实数据的关键。要按照统计方案, 根据各村规模大小和实际情况, 确定抽选样本户的数量和方法, 进行如实调查, 依据农户调查的资料, 经过审核、加工、分类逐级汇总上报。
五、创新方法, 加强农经统计分析, 发挥信息服务作用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任务目标,找准位置和突破口,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和新载体、新途径,使宣传思想工作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宣传思想工作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企业要通过全方位宣传企业发展战略的愿景、目标、任务、措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宣传的优势转变为舆论优势、思想优势、文化优势、竞争优势,变成巨大的执行力,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企业的职工是实现企业决策的最终执行者,他们对决策的理解和支持是决策成败的关键,而理解支持企业决策都离不开深入细致的宣传思想工作。可以说,企业只有认识到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性,才能掌握企业发展战略执行力的主动性。
宣传思想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能不能做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关键看思想是否统一。如电力企业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启动之前,一定要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讲清楚“三项制度”改革的意义、目的、措施、方法,不宣讲明白,职工就可能对改革不理解、有抵触,增加改革的难度。宣传思想工作是企業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不是独立于企业生产经营之外的自我弹唱。有些企业没有把宣传思想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去抓,在策划和执行过程中也不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即使有个好的决策,却因职工不理解、不接受而难以执行。
宣传思想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宣传思想工作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二者密也不可分。一是在推行新的管理手段和办法时,比如发电企业实施“企业业绩评估”“对标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如果事先不进行宣传,不讲出实行的好处,职工不理解、不认同这些管理手段和办法,可能就推行不下去,或者无疾而终。二是管理中如果不注重过程宣传,不让职工了解在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显然也无助于管理的细化和有效落实。三是有些企业在管理中不善于总结工作成果,不善于运用宣传思想工作选树典型推广先进经验,这其实是管理工作的失败。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内容
让干部职工的思想跟上企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主流,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不可推卸的职责。
突出“铸魂”。就是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职工的头脑,帮助广大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铸就职工“爱国、爱党、爱企、爱岗”的良好品质。
突出“育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将职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如中电投旗下的抚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近两年来着力在搭建职工成长、成才的平台,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2011年公司组织开展了仿真机、钳工、计算机等多种形式的职工专业培训,做到全员参与、不留死角,参加人数达4 839人次,人均培训时间74.48小时;同时承办了辽宁省电站阀门检修专业技能竞赛、中电投东北公司起重专业技能竞赛、热工专业职工技能竞赛。通过开展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活动,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了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突出“塑形”。如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从成立之初,就通过导入CIS系统,建立了独特的“中电投”企业文化,塑造良好企业形象。通过几年的普及及践行,中电投的企业愿景、战略目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社会责任理念、企业形象、职工形象、企业传播语等深入人心,并已经变成广大职工为之奋斗的自觉行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如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为使命,树立负责任的“中电投”形象。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政策,率先关停“老小旧”火电机组,2006—2010年关停“老小旧”机组容量9 008.8 MW,提前2年完成国家“十一五”关停小火电目标责任书任务;二是从2008年开始,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把清洁发展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清洁能源装机比重逐年上升,由2002年的26.26%,到2010年上升为30.07%,烟尘、废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排指标均实现了达标排放。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10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已累计向社会捐赠5 482.72万元,圆满完成世博会、亚运会等保电任务,积极投入玉树抗震救灾第一线。集团公司创办共青团“映山红”爱心助学公益网,开展爱心助学公益行动,资助学生2 832名,援建希望小学一所,树立了企业诚信品牌和良好社会公众形象。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要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宣传思想工作首当其冲的重要责任,也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认真领会中央精神和上级部署,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任何时候都要围绕中央企业党组(党委)的重要部署和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一是要重视企业重大方针政策(企业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改革等)的制定和宣传贯彻,通过媒体的影响力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贯彻落实企业党组(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引导到有利于统一职工思想、凝聚力量,推进企业科学发展上来。二是要重视舆论热点问题,企业重点工作任务的宣传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热起来,形成舆论强势,产生宣传效应;要善于在热点问题的宣传中切实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三是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眼睛向下,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职工,进而吸引职工,打动职工,赢得职工。
要营造“互动”的宣传思想工作氛围。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职工受到来自企业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思潮的影响,宣传思想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营造一种开放的宣传思想工作氛围上,提供多种“互动”的渠道和平台。把职工召集到会议室里进行宣传教育,与深入到发电机组主控室、机炉零米、燃料值班室、收费供热现场去宣传教育,效果肯定不一样;一个人高高在上作报告、提要求与深入职工之中面对面的解惑释疑,效果肯定不一样的;职工之间耳口相传的“小道消息”与直接从基层党支部、分工会沟通获取的信息,效果也肯定不一样。职工最不爱听干部讲“大道理”,最反感的事是领导只说不做,最高兴的是有个好领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行为带人,这才是宣传思想工作科学的方式方法。
要管理运用好新兴媒体。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手段的深刻变革,给传统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网络问政”受到广泛关注,“网络监督”得到更多人推崇。特别是宽带、3G手机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公众要求信息披露及时透明,满足知情权、表达权的愿望愈加强烈。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的舆论控制难度更大。宣传思想工作要占领企业的舆论阵地,必须管理好企业的各种媒体工具,特别是要将局域网纳入管理范围,使其不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还要成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平台。要有计划地建设企业网站,强化正面引导力度,通过开辟形势任务教育、先进典型、企业文化、政策法规等专栏,开通企业党委书记、总经理、工会主席邮箱等,使企业网站既有自上而下的企业大政方针、重要精神、动态信息的及时传递,又能让职工畅所欲言,为企业发展献策,表现自身发展需求,在全体职工中形成一个民主、多层次立体的宣传思想工作局面,为进一步发动职工行使参与、监督等民主权力营造公开透明的环境,提高网站吸引力。
2012年,区人大常委会将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工作的永恒主题,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履职,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注经济转调,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着眼于放大发展优势、强化发展支撑、突出发展特色,听取、审议和表决了区政府关于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和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情况的报告,对全区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行了视察。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建议区政府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切实提高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水平;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在经济转调中的引擎作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此,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收到了良好成效。
关注城镇建设,加强对城建工作的监督。为确保城建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听取、审议和表决了区政府关于2012年度城建重点工程项目安排情况的报告,对农村公路建设、城区道路升级改造等有关工程进行了重点视察;致力于提升山城形象,听取、审议和表决了区政府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情况的报告;坚持建管并重原则,不断强化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在常委会的积极推动下,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领导,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全区城镇面貌进一步改观,管理秩序更加规范。
关注群众利益,加强对民生工作的监督。为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生活,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常委会组织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进行了重点监督。关于低保工作,建议区政府全面落实各项配套救助制度和惠民政策,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创造就业机会,更好改善贫困群众生活。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完善配套措施,努力将好事办实。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开放兴临”,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经济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外向型经济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外来投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自己跟自己比,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县市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外向型经济总量小;没有大型项目,中小项目也不多;缺乏外商满意的投资环境,缺乏好的投资项目;缺乏出口加工型的龙头企业和产品。我县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几年来,广东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高潮来临的时候,占据承接广东梯度转移前沿阵地区位优势的我们,却不见有建树,发展势头趋缓,已呈现下滑态势。
一、我县招商引资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两路不畅使临武尽失紧邻广东的位置优势。
临武对外通道一条是临桂路,一条是临连路,多年来县委、县政府花了大力气,虽有所改观,但与人相比差距甚远,与临武的经济发展变化相比差距甚远。交通瓶颈对临武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冰雪灾害期间体现得淋漓尽致。去年6月,有君婚纱厂一辆货柜车下了京珠高速后在宜章被交警拦下,理由是通往临武的公路等级太低,不能行驶货柜车辆。位置优势需要便捷的交通,临武距广东不过20多公里,距京珠高速不过60多公里,但因道路曲折坑洼,位置优势尽失。
(二)、高地价和高电价把外来投资挡在了门外
国家土地政策趋紧,我县工业园区土地储备少,按目前8万元/亩摘牌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最低价标准,要付出如此高昂的土地费用,大量加工贸易企业落户临武是非常困难的,加上市内兄弟县市区以及广东北部执行的地价都在5万元/亩以内(赣州更低)所形成的洼地效应,招商引资难上加难。其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的电价一直维持在全省较高水平,而邻近的蓝山最低电价为0.39元/度,耒阳的电价为0.48元/度。市内兄弟县市区电价均低于我县。县内有色资源丰富,矿产品精深加工仍处于启蒙阶段,也是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之一,矿产品采选、加工企业都是用电大户。高电价会让外来投资望而却步。
(三)园区建设滞后,缺乏招商引资平台
园区是产业经济的集群区,是推进工业化的主阵地,是对外开放的舞台。工业向园区集中,可以节约土地,降低配套费用,减少治污投入,便于服务和管理,便于优化发展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搞好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园区发展的情况看,不尽人意。一是园区储备的土地较少,二是配套设施跟不上来,三是没有现成的厂房用于招租办厂。园区之外现有的可利用的厂房也缺乏,根据我们对县内现有能利用的闲置厂房场地的调查,1000平米以上的只有二处。外来投资企业生产性项目的进入多表现出“渐进式”的特点,一次性既购买地块建厂房,又购置设备投入生产,这种投资方式在我县并不多见。三年来,接待来临考察的客商超过300人次,但进入投资的工业企业(不包括矿产采选冶企业)只有二家规模较小的企业,有君婚纱发现到今天用了五年时间。没有场地安置外来投资的问题迫在眉睫。
(四)投资环境不优
1、承诺多、兑现少。
县政府近年来先后下发了多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文件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文件,这些文件都是着眼于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环境建设而制定颁发的,据外来投资者及本地一些企业人士反映,其中许多文件只是停留在表面,远远达不到预期目的。在跟踪落实具体的招商引资项目时,政府一般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进行开会、协商,最终才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达成相关共识,而将记要付诸实际,则往往距离遥远。
2、服务意识淡薄。
县域经济环境的创建和维护需要各级各部门立足本职,坚持“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共同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然而,相当一些政府执法管理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就是罚款,管理就是收费”的错误认识,缺乏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许多部门受本单位利益驱动,往往只知道享受权益,向企业索要利益的多,履行服务少,部门之间按照各自的规定“合理”地相互推诿时有发生,办事拖拉的现象也还存在。有的执法部门,虽没有收费权,但它有执法权,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找企业的麻烦,目的就是向企业拉赞助、要钱。
3、阻工现象时有发生。
为给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发展平台,县政府要征收大量的项目建设用地,用来吸引投资者发展企业,对被征地农民一般采取的是货币补偿和预留地安置,但由于制度缺陷等原因,被征地农民不能享受失业、退休、医疗等社会保障,因而造成了大批“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为了谋求眼前现实经济利益,被征地农民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转向“靠工程吃工程”,阻工事件频频发生并不断升级。在一些项目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周边被征地农民不管是政府投资项目还是社会投资项目,不论是公益性项目还是商业性项目,都存在强揽工程、垄断建材、恶意索要、阻工闹事等问题,影响极坏。这种强行阻工、强揽工程、垄断建材等行为,破坏了公平、公正、公开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规则,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投资者权益,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我县投资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认识没有到位。有些部门和乡镇认为,加工贸易型企业税收太少,麻烦太多。二是部门利益难割舍。一些单位在执行优惠政策过程中,不是以大局为重,以发展为重,而是过多地考虑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利益,只算小帐、算部门利益帐,以本单位甚至个人的利益为重,处处设卡,层层设防,事事出难题。
二、对策与措施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
我们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发展速度上的差距,经济规模上的差距,经济结构上的差距,但纵观全局,临武最大的差距是认识上的差距,开放开明的差距。临武最大的机遇也是开放的机遇。开放不单单是投资领域和投资空间的开放,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思想上、认识上的开放。要更新观念,敢为人先。学会以全球的眼光和新的战略思维来认识和把握开放带动的战略。
要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思想观念。要增强发展意识,把发展摆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首要位置,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强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项目搞建设不要眼睛盯着政府,要拓宽思路,广辟渠道,向市场要效益,采取招商引资、以地生资、信贷融资、股份合作聚资和企业改制融资等多种形式,广筹建设资金。
要牢固树立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思想观念。要大力扫除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特别是“农本位”、“官本位”的陈旧观念。要善于用新的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的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牢固树立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思想观念。
要牢固树立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优势的思想观念。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将执行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根据本地优势,制定发展战略,找准经济发展的切入点。要充分利用地处湖南南大门、毗邻广东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资源优势,认真办好工业园、产业园等各类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灵活政策,创建良好载体,积极打造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平台,积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婚纱、电子、玩具、针织等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区
努力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我们的唯一出路就是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要把全县上下思想统一到干实事谋发展上来,切实转变作风,强化奉献意识、拼搏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形成干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良好风气。
(二)、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始终坚持开放带动首选战略,实行全面开放,全方位开放,全民招商,大幅提高我县开放型经济的程度和水平。把招商引资作为我县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加收入、搞好项目的重要手段抓紧抓好。要扩大招商渠道,注重外资、内资一起引,引路、引技、引智、引管理经验并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拓展利用外资渠道,拓展引进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引进外资规模。要继续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管理。要切实优化招商引资工作环境,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对外开放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发展外向型经济首要任务是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一是要举全县之力,大力整治硬环境。要把交通瓶颈的问题当成全县的首要任务来抓,力争二年内解决行路难的问题;要给外商以实惠,扩大他们的发展空间。二是要看到优化经济环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要充分认识到还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要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好,大力营造开明的政策环境。要运用法制手段全面规范经济秩序依法管理经济,严厉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努力营造一个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坚决杜绝招商引资时很好、引进后好狠的现象在我县发生。对阻工、破坏环境、强买强卖、索拿卡要等破坏经济环境的人和事,要严厉打击,严肃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今年要狠抓几个典型,起警示全县的作用。要减化行政审批行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政务公开。三是要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对于这些政策,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执行,落到实处,坚决兑现,不开空头支票,这样才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决心。在鼓励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方面,要进一步放宽政策,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业外,经营领域、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要全面放开、彻底放开、长期放开。四是要营造亲商服务的政务环境。我们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要以优质的服务来弥补不足,既拼政策,拼环境,更要拼服务,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外商,以优质的服务来打动外商,以优质的服务来扶持外商,以优质的服务来发展外商。要建立外商投资审批服务中心,为外商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推行“一家受理,转告相关,联动审批,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的新型审批机制,审批职权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相关手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向外商说不”,“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五是要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进一步培育市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要在干部群众中进行“环境也是生产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真正懂得“有外商就有投资,有投资就能发展”的道理,树立临武人民热情好客、勤劳朴实、文明开放、自强不息的良好形象。新闻宣传文化等部门要义不容辞地挑起重担,要加大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表扬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阻碍外向型经济发展、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给予批评和曝光。
(三)、加快项目库建设步伐,重点抓好招商项目。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是招商引资的基础。要充分认识项目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在加快项目开发上下功夫,尤其是利用外资项目。项目开发是一项事关经济发展大局和持续发展的大事,我们既要看到项目开发的长远战略意义,又要看到项目开发的紧迫感,下决心解决目前项目匮乏的问题。一是要抓好项目库的充实更新,不断扩大项目库的规模。计划、经贸等部门要主动跟踪国家加大投入和启动内需的政策走势,“入世”后国家的产业政策走势,结合我县“十五”规划,开发筛选一批具有吸引力的项目和重点项目,一批能够挤进国际产业链条的项目,一批能够加速我县经济腾飞的项目。要根据我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城建、农产品及加工、矿业开采及加工等到产业项目的开发和引资力度,结合工业改制开发一批产权转让项目,要舍得“靓女先嫁”。二是要做好前期论证,提高项目质量。从投资的角度看,投资者除了对投资的战略考虑和安全考虑外,影响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是项目投资权益率的高低、可预期的还贷来源和产品的市场前景。这也是引资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深化项目前期论证,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和风险预测,科学进行项目经济技术分析和财务评价,做好可研报告或商业计划书。同时还要加强项目策划和包装,使项目在内容、语言、格式等方面都符合国际惯例,提高项目招商的成功率。三是加强项目的管理与跟踪。要按照不同的项目类别,分别列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优惠政策、审批程序;要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补充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优质项目;要增强项目库的透明度,使投资者随时可以查寻,招商活动随时可以利用。对有投资意向的在谈项目,要加大争取力度,尽量能转化为签约项目;对已签约项目,要切实抓好跟踪落实,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做到“来一个,稳一个,富一个”。
(四)、突出园区招商
政协论文:统战做好流动人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营造各民族共同推动
新一轮发展和谐氛围
人口增速加快,流动性大。
近三年来,我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猛增,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和民族宗教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我市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约有···人左右,到了2011年7月份,数量达到····人,年均增长率超过20%。目前,我市有常住居民···万人,外来流动人口···人,具有本地户籍的少数民族有···人,而外来流动少数民族群体占我市总人数的··%,占外来流动人数的··%,占当地和外来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相当一部分外来少数民族群体这个月可能在我市寻求发展机会,下个月可能到宁波、杭州寻找发展机会,摸底统计数字难,管理难,给统战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一定挑战。
精
精
民族成分日益扩大,文化背景复杂。
2008年以前,我市的流动少数民族群体主要来自于浙江省各地,本省籍少数民族约有··人,约占所有外来流动少数民族的··%。近几年来,外省籍少数民族人员大量融入我市,民族成分的日益复杂。有来自于青海西藏的藏族群众,普遍信奉佛教;有来自于新疆、甘肃、宁夏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群众等,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有来自于广西的壮族同胞,有来自于云南、湖南、四川等地的傣族、黎族、白族等群体,还有来自于海南黎族以及台湾高山族的群众等。据统计,全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除乌孜别克族外,我市有54个,宗教信仰不一样,饮食与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语言也不一样,很多人听不懂宁波当地话和普通话,如何快速地融入当地生活成为一大问题。
精
精
管理难度大,问题较多。
在外来流动少数民族群体中,少部分人举办生产企业、开办饭店、从事商品流通等工作或者在民营企业就业,基本在我市扎根,相对较为稳定。除此之外,大部分人流动性极强,无相对固定的住处,无相对固定的职业,无相对固定经济来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隐患,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自2009年以来,我市公安等司法部门处理的刑事案件中,该类群体中的涉案人员超过··人,占所有刑事案件的··%;涉及行政处罚案件的人员超过··人次。而且团伙犯罪的趋势明显,近3年来,我市司法系统就打掉了···相关团伙。这一统计数字只是涉及在案记录的,未涉及或者为统计在案记录的人次可想而知。由于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流动性大,监管难,破案难,加强对该类群体的管理与教育,引导其执法、守法,尽最大努力贡献经济发展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精
精
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程度不高,民生与权益问题亟待解决。
几年来,我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有关民族宗教政策和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加大对流动人口少数民族群体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开展了关爱活动和社区统战工作,坚持宗教信仰自由,为该群体提供优质服务,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由于该群体数量增速快,流动性大,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多数流动人口少数民族群体在社区民主管理中发言机会少,或者根本没有发言机会,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程度不高,积极性未发挥出来,也未将自己看成当地社会的一员,仍然与社区当地群众存在思想文化的隔阂。由于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群众,不懂宁波方言,甚至有的不会普通话,被企业排斥在外;再加上文化学历层次较低,缺乏一技之长,难以实现就业创业和安居乐业,经济无来源,生活无法保障;外来务工和创业少数民族就医、子女上学也存在难题;而有些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个别部门只关注具备本地户籍的少数民族群众,致使流动少数民族群体的生活、工作成为问题。
精
精
二建议与对策
我市流动人口少数民族群体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的原因,也有民族文化差异的原因;就有人员素质的因素,也有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内部措施因素。我们应正视现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民族团结,创新思路,进一步加强对该群体的教育与引导,管理与服务,强化统战和社会管理工作,引导其快速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推动我市新一轮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做好流动人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有利于形成各民族共建慈溪的局面,推动我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维护我市社会稳定,创建团结和谐的局面;有利于发挥少数民族的优势,推动我市实现经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更好地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注重培训教育,提高素质能力。
精
精
思想观念的接轨是融入慈溪社会的先决条件。对流动少数民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既能够体现党和政府的关爱,又能提高其思想素质、法制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一要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利用农民工培训学校、社区学校、我市下岗职工在就业培训基地、民族宗教局内部培训机构等,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用政府与社会民办机构联合办班的形式,开设新疆班、西藏班、西南班等,坚持个人自愿与社区动员的相结合的原则,为该群体提供免费培训。二要丰富教育内容。语言不通和生活习惯不一致是融入当地社会的最大障碍,因此应开设语言班和慈溪政治经济文化介绍班,引导其学习常用的当地语言和普通话,充分了解我市风俗人情以及各行业发展特点;为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可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普法宣传班等;为促进就业创业,可以开展劳动技能与创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帮助其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率。三要注重培训方式。鉴于该群体特殊的语言状况和宗教信仰,尽量采取按民族类别分班形式培训;鉴于大部分群体文化水平较低,应采用观看视频影片、讨论等方式,由浅入深灵活开展教育。同时,注意师资力量的搭配,比如选派当地同一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干部充当教师,既可提高教育效果,亦可创造沟通、联谊机会。
精
精
保护合法权益,提高幸福感。
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是贯彻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要求,也能提高该类群体的幸福感,促进其更好地融入慈溪社会。其一,要落实民族优惠政策,可以借鉴上海等地的先进做法,对于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实行政府推荐就业制,以减少税收形式,鼓励企业结对帮扶不同的民族群众;对以少数民族投资主体的企业、以少数民族就业主体的企业,财政、税收、工商、国土等给予帮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从政策上鼓励、扶持其举办更多的清真饭店、少数民族风味餐馆等,方便群众生活。其二,要健全服务机制,打造服务平台。比如,在利用街道、社区、行政村的政务平台,设立专门的民族服务窗口,为该类群体提供政策咨询、养老医疗保险征缴等服务;利用司法部门、政务平台,专门设立若干多语种的24小时热线服务与维权电话,及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排解矛盾纠纷;司法部门专门组建一个面向少数民族自然人和法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致力保障少数民族人士及企业的合法权益。其三要建立联络平台。在少数民族较多的社区建立民族联络站或联谊会,引导其对社区管理提建议,参与
精
精
社区民主管理,并把把某一民族群体中德才兼备、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员作为主要统战对象,列为社区、行风、政风观察员,利用其影响力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工作和服务工作。总之,要采取多项措施,保护合法权益,提高待遇,提高幸福感和认同感。
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经济保障。
夯实该群体的经济基础对于引导其立足慈溪、贡献新一轮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要发挥其特殊功能,繁荣城乡经济。一要加快出台对流动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帮扶措施,民族宗教局、红十字会、妇联、工会、民族宗教团体、团委、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形成合力,积极帮助外来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解困,比如以限额优惠贷款、减免税收等形式帮助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员创业,为更多的流动少数民族成员就业创造机会;组织少数民族妇女开展创业就业活动,政府牵线搭桥,定期开展专场招聘会、招商项目专场洽谈会,提供信息服务。二要提供就医保障。在医院开辟流动少数民族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地
精
精
方建立试点,推出免费挂号、免费社区医疗等服务,鼓励医疗专家深入流动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社区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等。三要提供教育保障。鼓励本地户籍少数民族、外来创业成功少数民族人士、有志于民族团结的社会人士等举办少数民族学校,减免书本费,享受当地学生的同等待遇;有条件的公办学校开设民族班,以多种语言开展教育。三要开展送温暖活动。春节、中秋、伊斯兰开斋节等重大节日的送温暖活动,要涵盖外来流动少数民族群体,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同时,对于日常生活中出现重大、长期疾病的人员,开展募捐、义务照顾等帮扶活动,使其感受党和政府及社会的温暖。
加强管理服务,提高各民族的融合度。
该群体多数人员怀着一颗创造幸福生活的心态来到慈溪,违法犯罪者属于极少数,关键我们要以到位的管理和服务,为其创造安居乐业的条件,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首先,要加大管理力度,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做好流动人员的摸底调查工作,加大对租赁房业主
精
精 的管理,实行房主动态上报制,掌握统各民族的集中分布状况,建立工作台帐,做好身份信息登记工作;司法部分与社区针对该类群体要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同时,加大对极个别网上通缉逃犯、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及时清理不安全因素,维护好少数民族群体的遵纪守法的好形象。其次,要创新思路,融合汉族、当地少数民族、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宗教界人士建立一支面向该群体的志愿者服务队,对志愿者给予一定补贴,帮助排解纠纷,化解矛盾,多办实事,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提供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另外,要大力开展文化共建活动,组织各民族共同参与的少数民族舞蹈歌唱会、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民族文化宣传周、民族节庆日、慈溪---第二故乡主题演讲征文比赛、民族体育项目展示赛等文体节目,一方面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精神文化思想融合,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市文化见识和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新的活力。最后,还应建立激励机制,在该群体内树立见义勇为、服务社区、勇于创业、热心公益、维护团结、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示范典型,利用地方电台、报纸、宣讲会、表彰会大加宣传,培养外来少数民族群体的荣誉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经济社会建设。
总之,做好流动人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求我们站在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高度,统筹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对群体的管理机制、服务机制、维权机制、民生机制;另一方面,要健全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组织体系,部门、街道、社区齐抓
精
精
共管,努力营造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局面,引导其成为贡献新一轮发展的建设性力量。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 在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 着力提高财政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素质, 把学习实践成果转化为谋划财政工作的正确思路、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财政改革的实际能力, 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解放思想, 打破制约陕西财政发展的思维“瓶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目前, 财政工作中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 财政支持发展的方式创新不够, 这是制约陕西财政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财政系统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围绕科学的理财观来解放思想。财政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综合反映, 是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 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 认识和把握新时期财政工作。要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 打破立足财政论财政的传统思维定势, 跳出财政看财政, 审视财政工作, 把握财政规律, 拓宽理财思路。既要会算财政账、收支账, 又要会算社会账、政治账。要处理好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财政与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 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 始终把致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 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围绕发展的理财观来解放思想。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财政发展的陈旧观念, 坚决改变一切束缚财政发展的传统做法, 坚决革除一切影响财政发展的体制弊端, 努力做到“三破三立”, 即破除满足现状、不求进取、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内陆意识, 树立敢想、敢闯、敢干、敢冒风险的外向意识;破除固守传统、墨守成规、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的保守思想, 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的突破思想;破除地方保护、自我封闭和等、靠、要的陈旧观念, 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大局意识。
围绕正确的财政政绩观来解放思想。要围绕增强财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具体行动中去, 尤其是各级财经领导干部, 在推动工作中要敢于承担责任, 敢于付出代价, 敢于否定自我。变过去“有多少钱干多少事”为“干多少事筹多少钱”, 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对于财政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生事物, 只要有利于陕西更快发展, 有利于百姓得到实惠, 都要允许探索, 允许实践, 不要轻易否定。要善于保护各方面的积极性, 保护全社会的创造力, 在全省财政系统形成积极探索、善于创新、勇于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又好又快, 丰富陕西财政发展的路径模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财政所有问题的根本, 如何支持加快发展是陕西财政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强化又好又快意识, 走出一条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
财政要为加快发展服好务。科学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 只有经济更快发展, 财政工作才能赢得主动权。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 保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全省第一位的问题, 也是我们财政工作者思考与实践的首要问题。财政工作必须把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到全面增强陕西综合实力的高度, 用较高的发展速度巩固好、维护好目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 用较高的发展速度承接全省人民赋予我们财政人的历史使命, 用较高的发展速度来逐步缩小陕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要求, 围绕如何有效落实扩大内需的“国十条”和省委省政府精神, 采取挤、挖、省、要、争等办法, 千方百计筹措更多资金, 集中更多财力, 增加基本建设投入, 支持机场、铁路、公路等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支持力度, 确保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目标的顺利实现。
财政要为转变发展方式服好务。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也是财政工作实现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的现实需要。我们要更加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加快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围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 促进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速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支持节能减排, 淘汰落后产能, 积极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集中, 增强产业关联度和集成度,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要支持发展高科技产业、高效益企业、高税收项目, 夯实财政增收基础;进一步减少对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等“三高三低”粗放增长方式的支持;进一步减少对减税让利招商项目的支持,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办事环境来吸引外来投资, 实现增加经济总量、增进社会效益、增大投资效益、增强财政实力的四赢目标。
财政要为放大政策效应服好务。有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是财政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我们要善于运用积极财政政策这只“有形的手”, 适度干预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 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充分发挥国债、税费减免、出口退税、财政贴息等财政杠杆作用, 支持发展支柱产业, 壮大骨干财源;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撬动资本市场, 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激活新兴财源;支持招商引资, 推动陕西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 培植后续财源。
三、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陕西财政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财政工作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把执行好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的“民生预算”作为对执政能力、为民理念、工作作风的检验和考验。通过财政手段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普惠民生, 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服务民生, 构建社会和谐保障民生,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加大社保投入力度,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按照中央提出的“扩面、提标及新增项目”的要求, 落实项目资金, 优化资金流程, 加强资金监管, 确保民生八大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着力提高对城乡低收入人群补助水平。提高城乡低保补助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并向退休早、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人员适当倾斜;增加在乡老复员军人、农村老党员、城镇老党员的生活补助标准;确保离休人员、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等各项社保待遇落实。二是支持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担机制, 推进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工作。三是做好农村低保与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生活救济等制度的衔接。四是研究制定基本生活消费价格上涨与城乡低收入群体补助动态联动机制。五是实施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做好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之间的衔接, 实现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的良性互动。六是加强以城市廉租住房保障为核心的住房制度建设, 强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 由提供住房租金补贴向采取实物配租和发放补贴相结合的方式, 扩大房源, 增加实物配租比重, 加快棚户区、矿区沉陷区改造, 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
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 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 做好城市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工作, 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整合教育专项资金, 统筹解决农村学校生活设施、仪器设备、教师培训等突出问题。加快实施“人人技能工程”, 逐步推行农村免费职业教育, 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主的基础能力建设, 支持实施高等职业学校示范校建设工程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提升职业教育水平。逐步提高省属普通高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密切关注中央化解高校债务的有关政策, 努力控制高校财务风险。落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支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力度, 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做好资金保障, 加强监管检查, 促进新农合基金规范运行。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 将大学生纳入试点范围。切实抓好农村卫生三级网络建设, 重点做好村卫生室建设试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支持农村卫生室和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村妇女免费住院分娩全覆盖。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能力建设。继续做好政策性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
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 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 支持组建文化产业集团, 开发具有战略意义和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 支持实施“大戏、大剧、大创作”文化精品工程, 对艺术表演团体实施演出场次补贴。支持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重点支持村级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建设和设备配送项目。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农村舞台艺术繁荣等重大公益性文化工程,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文物普查、重点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工程。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按照强农惠农的思路, 保证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一是支持构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平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新型农民培训平台、整村推进扶贫平台“四大平台”。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扩大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补贴规模, 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全覆盖补贴。归并整合现有财政支农资金, 提高支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按照“存量保结构、增量保重点”的原则, 加大对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六大工程”的财政支持, 对粮、果、畜、菜四大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通过税收减免、费用补贴、财政奖励等措施, 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发展, 支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户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我省农村。以果业和畜牧业为重点, 增加保险种类, 逐步提高保险补贴标准。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增加村级组织经费补助标准, 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 解决村级组织“运转难”问题。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社会力量支持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 激发陕西财政发展的强大动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来保障。我们要着力研究和解决影响陕西财政发展的体制束缚, 努力克服影响陕西财政发展的机制障碍, 激发财政要素活力, 形成财政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
在转变财政职能上求突破。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工作服务发展的方式, 主要是通过执行财政政策, 为全体企业平等竞争、自我发展创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建设, 搭建全民创业的公共平台;通过财政投融资的杠杆, 凝聚、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和流量, 调控经济结构和布局。为此, 财政工作必须将政策实施同刺激生产、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将政策扶持与财源再造结合起来, 将财政支持与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结合起来, 加快培育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当前, 尤其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放大机制, 变财政直接投入为财政贴息、变财政支持企业为支持产业、变财政直接补助企业为补助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变财政无偿拨款为通过投融资平台运作等, 将财政资金使用与信贷资金、社会资本等相结合,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今后, 凡是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 原则上都要和信贷资金、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通过财政资金示范效应, 发挥引导作用。
在创新财政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和强化公共服务上。具体而言, 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 理顺各种分配关系, 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一要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 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 做到公开、透明、规范, 增强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 强化“成本—效益”评估分析, 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健全预算决策与执行的制衡机制, 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 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 有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 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特别是省以下改革范围, 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三是深化非税收入改革。坚持源头控收, 实行收缴分离;坚持以票管收, 做到应收尽收。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 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四是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 对经营性事业单位, 一律推向市场, 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 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 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五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延伸采购范围, 规范采购行为, 提高采购效率。六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省直机关公务员津补贴第二步改革,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在推进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上求突破。在收入增长机制方面, 要做到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一起抓, 税务部门与财政部门一起抓, 市区发展与县乡发展一起抓, 形成齐抓共管、应收尽收、高效征收的整体联动格局。坚持依法治税和科学管税, 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 促进税收与经济同步增长。落实中央“三奖一补”政策, 鼓励困难地区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 做大财政蛋糕, 缓解财政困难。在支出监管机制方面, 逐步建立起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全方位监督管理体系, 提高财政支出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部门预算改革为契机, 实行有保有压、有进有退, 完善支出体系, 统一定额标准, 实现应保尽保, 努力解决好财政支出“越位”和“缺位”的矛盾。不断扩大财政直接支付的范围, 提高采购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强化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 探索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提高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益。
五、坚持责任至上, 打造服务陕西经济发展的财政团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建设一支求真务实、勇于负责、执政为民的财政干部队伍。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持为公理财、为民服务,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
打造一支责任型财政团队。全省各级财经工作者都要有“服务发展、人人有责”的强烈意识,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一切为了发展, 一切服从发展, 一切服务发展, 一切促进发展。要努力克服和摒弃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 只说不干的官僚作风, 推诿扯皮的行政弊端, 各自为政的本位主义。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 不断增强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合力。各级财政部门都要切实为陕西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策信息、技术智力、创业环境、管理保障等服务, 在陕西又好又快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现自己的价值。
打造一支服务型财政团队。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 加快实现财政管理行为和方式从“人治管理”向“依法管理”, 从“审批管理”向“规则管理”, 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努力构建公开透明的“阳光型财政”, 为公为民的“服务型财政”, 一抓到底的“落实型财政”。进一步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加快构建“职责清楚, 权限明确, 程序规范, 运转有序, 考核科学, 奖惩有据”的高效运转体系, 在全省财政系统真正形成谋事干事的政务环境, 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 有序高效的管理环境。
打造一支法治型财政团队。全省财政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强化依法行政理念, 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全面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进一步规范财政执法主体, 明晰职责权限, 减少执法层次, 从源头上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和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问题。加强财政执法监督的有效约束, 预防和纠正财政执法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完善财政决策机制, 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论证、公众参与、新闻发布、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制度, 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财政政务公开, 主动接受监督, 做到对人民负责, 为人民谋利。
近年来社会保险项目不断更新,参保人群逐年递增。特别是中央提出“两个确保”的重大决策以来,社会保险统计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社会保险统计工作任务随之日益繁重,在工作形式上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比如社会保险统计报表的数量剧增,不仅要上报年报、季报,而且还要上报月报,甚至还要上报旬报、日报;报表内容更加具体,不仅上报全省的汇总数,而且要上报分地市、分行业的数据,有的报表还实行了直报制度;报表的时效性更强,月报次月5日前就要上报,有时当天布置的报表,当天就要上报数据;质量要求更高,不仅要上报数据,而且要说明原因,分析原因,上报文字报告等,都给传统的社会保险统计工作制度和统计工作方法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保险新形势的需求,认真开展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预测,搞好监测评估,有效地提高统计工作整体水平,为不断完善保险政策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从多年的保险工作实践看,社会保险统计工作还存在需改进的地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把握统计重点,进行科学统计分析。提高社会保险工作质量
统计分析,首先要分清形势,确定有针对性的分析目标,特别是在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抓住社会保险工作实践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和趋势性的问题,充分利用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政策措施和建议。
在日常工作中,运用统计分析对每一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是发现问题、检查报表质量的有效手段。结合我省的社会保险业务工作特点,以基本养老保险统计分析体系为例,可建立六大分析体系。(1)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分析系统。包括基本养老保险登记人数,参保人数,建帐人数,实际缴费人数,计划扩面人数,实际扩面人数,计划完成程度,参保人数增长率,建帐率等分析指标; (2)基本养老保险负担程度分析系统。包括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离退休人数,离退休人员增长率,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离退休人员增长率,平均负担系数,平均替代率等; (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缴分析系统。包括月人均缴费基数,月人均缴费基数增长率,月人均缴费基数占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比重,应缴、实缴养老保险费,补缴养老保险费,历年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增长率,收缴率等指标; (4)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分析系统。包括月人均养老金,养老金增长率,应支付、实支付养老金,补发养老金,养老金历史拖欠,支付率等; (5)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分析系统。包括本期收支结余,历年累计结余及增长率,历年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个人账户实帐规模,空账规模及可支付月数等; (6)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分析系统。包括企业退休人员数,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社会化管理服务率,纳入社区管理人数,社区管理率等等。
二、密切结合实际,统一口径,科学分析.确保分析数据的真实性
基础数据的采集是统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采集的准不准、质量高不高,直接关系到统计汇总的质量。抓好统计源是做好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的关键一环,是提高统计质量的根本保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统一口径。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必须统一规范统计口径,同一指标因统计口径的不同,统计的结果会相差甚远。二是建立表内和表问的平衡关系。社会保险统计报表是一个完善体系,报表内部、报表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保证逻辑关系合理是填报统计表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基层统计人员更好地掌握报表的逻辑关系,确保报表填报的严密性,减少填报错误,提高填报质量,要对报表表内和表问的逻辑关系进行统一和规范。并将这些平衡公式录入统计软件,从而使数据之间报表之间保持合理的逻辑关系。当因录入或其它的原因使统计数据出现差错时,表内和表间平衡关系都会受到影响,统计软件能够自动地、及时地为统计人员提出错误,使统计失误在基层就能够得到解决,从而提高了统计报表质量。三是实行统计数据库与业务数据库对接。要从根本上消除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和假报现象,减少统计失误。
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社会保险统计指标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关联性,这就需要我们统计人员注意搜集、整理与社会保险有关的各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统计数据,不仅要搜集劳动保障系统内部其他处室的相关资料,还要搜集劳动保障系统外部财政、统计、税务等部门的相关资料,加以运用到统计分析中去。如,要分析养老保险费收缴情况,就要搜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缴费工资总额,缴费费率,收缴率,月人均缴费基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分析养老保险费是否应缴尽缴,缴费单位有无虚报、瞒报、漏报缴费人数和缴费工资情况。
三、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快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保险统计工作效率
近年来,社会保险工作中对数据需求空前扩大就是例证。面对目前繁多而复杂的数据,靠手工统计已难以适应,加快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经济信息系统迫在眉睫。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社会保险统计信息化建设。 (1)配备现代化的统计工具。加快统计工作现代化管理首先必须配备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力争做到统计设备专门化。 (2)完善统计结构软件。开发一条适合我省需要的统计报表结构软件,打包并下发各级社保机构。 (3)实现盘片或电子邮件报表。可利用我省自行开发统计软件进行盘片上报、或利用劳动保障部统计软件中的多机器录入功能,进行盘片上报。 (4)着手进行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省社会保险联网,建成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使各个业务部门能够随时从本部门的计算机中查询到实行养老保险以来任何一个年度的经济数据,能大大方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统计分析能力和服务水平
摘要:西方市场经济统计与我国的市场经济统计在概念上截然不同。中国统计是从前苏联引进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展起来的,近二十多年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改革,但目前仍有许多统计观念、统计行为和统计规则与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规则并不吻合。如何使中国统计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值得所有统计工作者去思考。
关键词:统计工作 市场经济 发展适应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各种资讯息息相关,统计作为一种定量认识理由的工具,其作用日益增大,重要性俞益增强,统计策略已成为管理、经济、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掌握统计资料搜集技能、统计资料加工整理表现技能、统计资料分析指标与统计分析策略技能、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能等统计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以解决实际理由是统计工作的重点与关键所在。
一、树立统计信息是公共产品、归全民所有的思想
计划经济实质上是由政府主宰着经济活动,统计为政府服务是天经地义的。多数统计数据对于政府之外的机构和公民是保密的。而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和消费者,企业和消费者是根据市场信息从事经营和消费活动的。在市场经济国家里,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生产出来的信息和在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都属于全体公民所有,是一种公共产品,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外,政府有义务向全体公民提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把统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统计立法,制定统计制度、调查规则、资料保密、数据发布等制度。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就统计信息产品的归属、统计服务对象等基本理由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方针,反映到统计设计上主要是考虑政府的需要,而很少研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需要。在统计数据披露方面,实行先内后外、内详外略的“政府优先”的政策。在一些政府部门把统计数据当成部门的私有财产,甚至被政府机构中的少数人所垄断,成为他们谋取部门和个人利益的资源。这种统计数据归政府所有、部门所有、个人所有的观念,导致了政府统计行为的商业化,出现了一些政府部门以数谋利的行为,增加了企业获取统计数据的成本。
二、树立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法律地位上平等的新观念
至今,政府统计部门仍把企业当成附属于自己的被领导者,由此引发出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行为。一些地方规定企业统计人员要参加政府统计部门办的上岗培训班,并通过考试取得统计上岗证方可从事统计工作。一些地方将统计报表和统计制度印刷费、培训费摊派到企业。企业需要综合统计数据,一些部门和地方统计机构不提供,让企业花钱买资料。这是违反公司法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的。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企业的机构设置包括统计机构和人员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无权干预。政府统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是法律上完全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统计部门要求企业填报统计报表是法定的权力,而向企业提供统计资料则是统计部门的义务。统计部门不应当只行使权力而不尽义务。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统计部门在普遍重视统计法制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政府统计部门的公共关系建设,他们不仅是靠法律维护统计的权威,更重要是通过统计部门的各种公关活动,比如开展统计宣传活动、免费提供统计资料、搞好与被调查者的合作等,提高社会公众对统计的认知度和配合程度。
三、依法规范政府统计调查工作,增强为被调查者保守秘密的观念
政府各部门行使统计调查权力的时候,不受法律约束随意印发调查表的理由较为突出。政府部门在行使统计调查职能时,必定要涉及到被调查者的权益。因此,在市场经济国家里开展统计调查时是严格依法进行的,一般来讲有法定填报义务的调查表都要有法律根枯,通常要在调查表中注明法律依据,并且将统计调查制度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社会公布。市场经济国家的统计调查一般都分为强制性统计调查与自愿性的统计调查,强制性统计调查填报的对象一般是企业,调查的内容是经济类,要求被调查者必须要填报的,否则要追究法律责任;自愿性调查对象一般是公民个人,调查内容是社会类,被调查者可以填报也可以拒绝填报。依法规范统计调查行为是统计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维护被调查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公民和企业的单项调查资料一般只用于汇总和推断总体数据,而不允许用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对于被调查者的资料,制定施行如此严格的保密制度,是为保护被调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使被调查者放心地为政府统计部门如实填报资料,提高公民和企业对政府统计部门的配合程度。
四、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数据发布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是法定的政府义务,人民对国家事务拥有知情权,应当包括统计制度和数据。从这个作用上讲,建立规范的统计数据披露制度,不仅是市场经济应有之意,而且也是推进民主政治的需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遵循平等、公开、无偿的原则,建立了规范的统计数据披露制度。事前公开统计数据发布内容、时间和方式,一方面是为企业、社会成员和媒体能够平等的获取政府统计信息,避开出现市场机会上的不均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政府统计数据的用户。统计部门综合发布各部门统计数据的好处是,有助于增强统计部门的综合性和权威性。统计数据发布是一项法定的政府行为,因此,发布统计数据应当采取公报形式。从国外的普遍做法看,政府统计机构一般只发布数据或对数据做一些客观描述,而对数据不作主观分析,更不提咨询意见,认为那样做有损于统计的公正、中立、客观的立场,容易以自己的观点误导社会。
参考文献
[1]姜琳.浅谈统计学策略[J]. 今日科苑,,(2).
[2]蒋志华. 统计法应用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7.
[3]苏柏山,崔晓华. 关于统计学普及教育的一些深思[J].统计教育,2007.
【做好专利统计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荐阅读:
专利试点工作总结11-13
如何做好维护我县社会政治稳定工作07-28
适应时代发展、做好乡镇保密工作09-19
做好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0-27
创新社会管理 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06-08
县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思路06-26
专利转让07-21
专利书范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