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篇1

——对嘉陵区扶贫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余培发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 扶贫开发在我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国家现行的1196元的扶贫标准,我国目前还有3597万贫困人口,如果按照温总理在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会上的说法,中国还有1.5亿人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标准之下。而我国的贫困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大多数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集中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山区。在全国的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超过62%,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西部地区占了60%多。可见,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对我国的整体发展具有多么大的作用。为总结西部丘陵地区扶贫开发经验、探索丘陵地区扶贫开发新路,笔者近期对地处川东北丘陵地区的南充市嘉陵区近三年来的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嘉陵区扶贫开发已取得的成效

2008年10月以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力实施了产业扶贫、信贷扶贫、社会扶贫等项目,共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6525.6万元,有效改善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培育了一批特色增收产业,大大加快了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一)抓基础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嘉陵区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工作来抓,三年共修建村道扶贫公路69公里,整修渠道30公里,便民路45公里,石河堰6处,蓄水池105口,提灌站10处,打机井200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公顷,解决了2.04万人2.55万头牲畜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二)抓产业培育,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围绕“育龙头,建基地,兴产业”的思

路,扶持发展了四川省天兆集团,建立了凤木路沿线十公里优质伏季水果基地,河西乡万亩蔬菜基地、国道212线、318线肉兔、生猪养殖基地,成南高速公路沿线万亩柑桔示范基地。

三是抓技能培训,提高了贫困农民素质。三年来,依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培训贫困农民1025人,主要向上海、广东、北京、成都等地输出,解决了805个家庭、2456名贫困人口的温饱和收入问题。

四是抓“定点帮扶”,拓展了社会帮扶渠道。紧紧抓住国家工信部定点帮扶嘉陵区的大好机遇,争取国家工信部直接投资300万元,完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人畜饮水、基础灌溉、清洁能源建设、果蔬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民生领域扶贫项目12个,同时还成功申报了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资金项目及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项目5个,共计批复项目资金1918万元。

五是抓“对口帮扶”,打造了浙川特色扶贫新村。三年共争取浙江对口帮扶资金380万元,分别在大通镇梓潼庙村、龙池院村、三洞桥村、大沟头村和石楼乡李家观村、小观子村重点打造了6个浙川扶贫新村,实施了村道公路建设、产业便民路建设,培育了蔬菜、生猪、肉兔、柠檬等支柱产业。

六是抓外资扶贫试点,探索了融入儿童视角的综合扶贫。于2009年争取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开展的综合扶贫试点项目,项目共涉及13个贫困村,总投资2700万元。其中,融入儿童视角的综合扶贫项目投资4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项目村基础设施、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而且大大提高了村民对儿童贫困现状的重视程度,促进了贫困儿童健康发展。

七是抓群众互助,夯实了贫困农民创业基础。三年来,省、市、区三级财政共投入扶贫互助资金190万元,农民自筹31.5万元,分别在李渡镇张家桥村,双店乡杜家嘴村,龙岭镇芭蕉桥村,大通镇梓潼庙村、三木桥村、大沟头村,天星乡圈角湾村,安平镇依阳桥村、仁广村,世阳镇碑垭村、杨家寺村、鲜家寺村,龙蟠镇新学堂村、苦楝垭村,木老乡河家村等16个村实施该项目,以项目村的传

统产业为基准,养殖等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通过互助社的平台,将互助资金提供给入社村民发展生猪、小家禽,并为村民提供养殖技术、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发挥出了资金的最大效益,达到了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规模化程度不高。在实施整村推进过程中,由于部分村民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乡镇财政困难,致使部分产业项目无法规模化发展,经济效益难于集中体现。

二是配套资金落实较为困难。由于嘉陵区财政较穷,国、省、市要求的区级财政配套资金无法按时到位,致使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尽管嘉陵区在扶贫开发中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喜人成效,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截至2010年底,嘉陵区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0.25万人。一旦遇上大的自然灾害,返贫人数还会增加。为推进该区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1、始终坚持把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国家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结合、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有效衔接,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有机结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互促进,把尽快解决部分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将扶贫标准以下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作为扶贫开发对象,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资源进行整合,支持贫困村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和就业能力。继续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挂帮包”活动,不断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2、大力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战略。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竞争立项、整体推进”的要求,坚持“渠道不乱,性质不变,优势互补,集中使用”的原则,以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为平台,以产业扶贫、技能培训为重点,把优质生猪养殖和柑桔种植产业等作为项目区支柱产业,将涉农资金、业主及农户投入资金进行有效整合,统筹用于项目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需求,推进主导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不断加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步伐。

3、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培训会议”精神,嘉陵区3个先期试点村采取“半距起点、等距抽样”选点方法已经确定。“先期试点实施方案”已上报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批准。试点工作完成后,应继续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监测管理机制、分类帮扶机制,实现两项制度的对象衔接、政策衔接、管理衔接,为全区开展下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参数、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4、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坚决做到专款专用。实行扶贫项目资金封闭运行,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不断完善扶贫项目资金县级报帐制。要把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列为政务、村务公开的一项内容,实行群众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确保扶贫资金用到最该用的地方。

5、继续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济困。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强大的扶贫攻坚合力。切实做好中央国家机关及省级机关在嘉陵挂钩帮扶的协调配合和服务工作,加强与杭州“四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协作领域,搞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扩大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扶

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篇2

扶贫工作从主要抓救济救助到主要抓开发式扶贫, 是我国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丰富。完整的减贫战略应该是相关政策的组合,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或选择。目前实行的开发式扶贫为主, 配合救济救助、社会保障等综合措施, 是我国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丰富, 表明我们对发展理论和扶贫模式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我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如果我们在扶贫过程中淡化、弱化甚至否定开发式扶贫, 就会步入歧途。在扶贫领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就必须把开发式扶贫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方针, 努力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完善扶贫工作手段和方法, 提高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 把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一、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分析

贫困地区, 特别是那些长期不能脱贫的地区, 一般说都有背景: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仍、整体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人口压力过大, 人力素质较低;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 一产二产水平低下, 三产基本上为空白, 无支柱产业、无经济增长点, 靠天吃饭, 靠卖苦力谋生, 缺乏脱贫致富改变落后的人才和本领等等。这些硬件要素从战略上妨碍和制约着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改变这些硬件要素, 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循序渐进, 良性互动, 不能急功近利, 竭泽而渔, 警惕坠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恶化的生态环境既是造成贫困落后的基础性原因, 也是开发不当造成新的更严重贫困的起点, 而后者既有前车之鉴又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虽然贫困人群中的绝大多数付出了比富裕地区人民更多的劳动, 但得到的只是非常少的回报, 甚至是负回报, 贫困的客观原因绝大多数是过度发展 (开发) 和掠夺式开发 (发展) 所致。所以开发式扶贫必须保护自然、改良生态、合理利用资源, 以此作为开发式扶贫、消除贫困的钢性目标。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一般都是脱贫心切急于致富, 常想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于是, 有树则卖树, 有石则采石, 有矿则开矿, 无树、无石、无矿便想出让土地, 靠土地出让一夜致富。凡是背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地方, 非但不能脱贫, 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有些贫困山区看到发展畜牧业效益好, 盲目大上牛羊养殖, 开始几年农民手里有了钱, 几年之后, 面对的却是一片荒山秃岭, 水土流失, 畜牧业被迫下马, 农业和林业也走向下坡路, 不仅没能脱贫, 还把发展的道路堵死了。这种地方不在少数, 山区有, 牧区则更多些。不少牧区因为盲目大上牛羊, 造成过度放牧, 土地沙化, 草场萎缩, 使牧民不仅未能脱贫, 生活反而更加困难。更有不少地方, 开矿致富, “有水快流”, 在富过几年之后, 发现整个山场变得千疮百孔, 尾矿遍地, 水源污染, 已是非宜居之地, 整个致富过程其实是得不偿失。凡是拼环境、拼资源的地方都是危及当代、祸及子孙, 与开发扶贫的初衷背道而驰。

从某种意义上看, 贫困问题既是社会问题, 同时又是自然生态问题。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常常与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有着极其密切关系。最贫困的人口常常是生活在自然生态恢复能力最低、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贫困人口相对于富裕人群, 获得资源的条件最差, 能力低, 眼光短浅, 观念落后, 最易于宰鸡取卵、竭泽而渔, 如果没有对非再生资源和自然生态进行投资和科学保护的激励机制, 必然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贫困加剧, 与脱贫愿望南辕北辙。世界环境委员会对非洲撒哈拉地区贫困现象进行评估时说:“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比承受这种贫困———环境恶化———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的痛苦更悲惨了。”这种警示, 我们同样不能漠视。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我国西部非常突出。西部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喀斯特高原区, 西北荒漠高寒区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这些地区土层瘠薄、植被稀少、石漠化严重、水旱灾害频仍、水土流失严重, 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对于这样的贫困山区的贫困群体, 自身“造血”功能不强, 在对他们进行“输血”的同时, 直接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提供脱贫所需的资源和服务, 并辅之以必要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安排, 增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造血”发展能力。一是扶贫措施到户到人。发展规划制定到户、扶持项目安排到户、互助资金辐射到户、扶贫搬迁落实到户、科技信息服务到户、各项政策覆盖到户、特困救助保障到户、对口帮扶责任到户。二是实施连片推进扶贫。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 制定参与式扶贫规划,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综合扶持, 促进贫困人口、贫困村整体脱贫。实践证明, 实施整村推进是开发式扶贫的根本途径, 当前和今后都还要继续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高标准一次规划, 分步组织实施, 保证资金投入, 建立长效增收支柱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开发式扶贫进程中, 保护好自然生态, 更自觉贯彻可持续战略, 一刻也不能淡忘。

贫困地区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 是经济社会落后的结构性特征。以农业为主, 非农产业严重不足的“生存型”产业结构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农业仅有种植业, 种植业又常常是仅有传统的粮食种植业, 缺乏特色, 比较效益过低, 农民只能维持低水平温饱, 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这些地区又往往耕作方式极其落后, 刨坡种地, 甚至刀耕火种, 更谈不到机械化和现代化。这种原始状态的农业即抵挡不住市场经济的风浪, 也经受不住自然灾害的考验, 特别是一遇严重的自然灾害便颗粒无收, 农民群众只能靠救济度日。这种单一的低层次的农业结构, 既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滞后的直接原因, 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扶贫实践表明, 只有逐步建立起特色农业, 逐步走向机械化, 现代化农业才有出路, 农民才能依靠种植业同样可以致富。立足实际, 坚持“办企业、兴产业、带农业、富家业”和“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大品牌”的发展思路,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三大骨干产业, 深入实施“十大产业”推进行动, 使特色农业已经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就有市场, 特色就有竞争力。近年来, 不少地区的农民搞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 都取得不错的效益, 是一条可靠的致富之路。不少地区的农民注重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 同样取得不错的效益。农业自身的革命是一篇大文章, 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 应当更新观念、拓宽信息、学习本领, 摆脱单一结构、原始农业的窠臼, 学会向现代化农业要效益、要财富, 逐步使自己成为现代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式农民。

贫困地区受自然、历史以及现实条件的限制, 调整产业结构的劣势和困难较为明显。但是, 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就能透过劣势看到优势, 透过困难看到机遇。实施开发式扶贫, 倡导自力更生。其主要措施有, 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 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 促进调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 开展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治理的试点, 探索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途径。在开发式扶贫过程中, 始终强调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 让贫困人口直接参与扶贫开发项目与资金使用决策, 促进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 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最后关键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对内外部环境有一个客观认识, 既要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 又不照搬, 不能亦步亦趋, 跟在别人后面搞建设, 或简单充当他人的伙伴, 必须立足实际、看清市场、找准特色、另辟蹊径, 搞好有地方特色的地域经济, 构建起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体系。这样, 或特色种植、养殖, 或有特色的深加工、制造业, 或有地方特色的风光游、民族风情游、古籍文化游等, 或其他有自身特色的新兴产业等等。如此, 贫困地区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的被动局面。

人口和人力资源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人口的基数降一点, 人口的素质升一点, 就能明显促进一个地方的脱贫致富;人口失控、大量缺乏教育培训的低素质人口就必然制约、阻碍一地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近年来, 某些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使脱贫扶贫失去了后劲,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宣传虽然已有40年的时间, 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对贫困地区的发展致富的意义, 应成为干部群众的明确共识, 坚定实行, 不能丝毫动摇, 让少生娃、学本领、早致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建立好利益导向机制, 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进行政策倾斜, 在扶贫资金、扶贫项目上重点考虑和扶持, 帮助他们率先致富, 让贫困地区真正走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

二、推进贫困地区脱贫的对策

(一) 建立和完善更加有利和谐发展的扶贫体制机制。

一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人文精神救助、教育援助等系列社会救助制度。设立贫困群体扶贫救助资金, 建立扶贫超市、设立扶贫病床, 减轻贫困群体的生存压力;为贫困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保护社会弱者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群体的精神需求, 为他们提供释放压力的诉求渠道;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为贫困人口群体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努力让贫困人口的子女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二是构建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目前, 我国扶贫职能被肢解分割, 扶贫机构设置不统一,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反贫困资源的浪费和分散。要对现有的扶贫机构和资源进行整合, 建立能够统筹农村和城市反贫困工作的国家反贫困机构, 研究制定包括农村和城市反贫困在内的全国统一的反贫困战略规划和政策, 确定全国统一的城乡贫困标准, 开展全国城乡贫困人口的统计, 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成本, 保障农村和城市反贫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三是健全政府主导投入机制。国家要逐年加大扶贫开发投入, 专项安排扶贫事业经费, 在国家财政预算中专列老区建设资金, 加大对老区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同时, 国家进行农村免征农业税费之后, 对过去农民历欠一律停止收缴, 但没有明确是否全部免除, 这是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建议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明确。四是健全扶贫考核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和贫困人口等有关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明确各自职责。在扶贫开发的政策导向和宣传上, 要大力倡导贫困地区的政府应当致力于贫困问题的解决, 并且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对扶贫开发奖励、惩罚制度, 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狠抓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健全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的机制。要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县为单位, 建好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 帮助农民扩大与外界的联系。

(二) 完善机制, 推进开发式扶贫模式有效运行。

接受主体的能力建设和参与是开发式扶贫模式有效运行的关键性因素;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开发式扶贫模式成功运行的根本保证。扶贫模式系统内部的关联性要求扶贫政策要具有系统性, 模式的整体改进要突出发展主体建设, 以提高农村社区与贫困农户的参与度;完善模式运作机制。以提高模式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规范模式内部制度建设, 以改善模式内部的博弈状况;进行适度的决策分权, 以适应地方分权体制的需要。此外, 作为模式运行的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 本文着重提出:要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反贫困职能的定位;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和财政间转移支付制度;要明确界定开发式扶贫模式的适用范围,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 逐步建立中国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以提高扶贫整体成效。

(三) 加快加强贫困地区人才工作建设。

加快贫困地区草食家畜发展的思考 篇3

【关键词】贫困地区;草食家禽;畜牧业

草食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它能有效转化和利用饲草、农作物秸秆和其他农副产品,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更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生产更多的粮食和肉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作为省级贫困县的沁县,通过近年的政策推动、项目拉动、大户带动,初步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犊牛出口县、全省十大养牛重点县。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牛羊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為广大农户发展牛羊产业提供了政策引导;二是积极向亚洲银行争取的河川流域综合开发项目之一的养牛项目,总投资6400万元,计划五年内发展养殖户800个,发展架子牛2700头,母牛2120头。目前已发展369户,其中:架子牛99户、养殖990头,母牛110户、养殖794头;三是全县发展5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30余个,10头以上的养牛户500余个;50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80余个,100只以上的养羊户300余个。2012年末,全县牛羊饲养量达到11.26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为5.1万头,羊饲养量为6.16万只。

1 制约草食家畜发展的因素

草食家畜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已成为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亮点。但由于草食家畜起步较晚,产业化程度较低,传统产业模式下的草食家畜生产力水平已逐渐不能适应多元化的市场形势和经济环境。影响和制约草食家畜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1 “封山禁牧”政策的影响

省、市、县三级政府为了林业发展,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使得许多长期依靠上山放牧的牛羊养殖户一下子被困住了手脚,只好忍痛卖牛卖羊外出打工,这是养殖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1.2 “秸秆还田”政策的影响

本省为了增肥地力和减少环境污染而实施的规模化秸秆还田政策,每年大约还田秸秆16000~16700hm2,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直接粉碎埋入土中,造成了饲草资源的不足。随着秸秆还田机械的推广,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牛羊养殖可利用的秸秆资源越来越少。为争夺农作物秸秆资源,牛羊养殖场只好高价收购,致使牛羊养殖成本增加。

1.3 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儿童,而且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无法实现规模、科学养殖。同时牛羊生产方式由粗放式放牧逐步向集约化舍饲转变,饲养量逐步由小群体向大群体方向转变。从农村实际情况看,不利于畜牧业的规模健康发展。

1.4 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

一头牛每天需饲喂20kg青贮饲料,生产1t青贮饲料成本为400元,每头牛每天饲喂成本为8元,以架子牛育肥100天为例,一头牛需800元饲喂成本。而且牛犊价格也在逐年提高,需较大的养殖成本和流动资金,资金投入也已成为制约牛羊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5 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加之新农村建设要求村容整洁,使得牛羊养殖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2 草食家畜发展对策

近年来,牛羊价格市场行情好于猪和禽类,但牛羊饲养量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牛羊肉市场供应。

2.1 要抓紧制定发展牛羊养殖业规划

为切实加快农村牛羊养殖业的发展,必须针对农村牛羊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相应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使养牛业真正得到发展。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有机结合,并建立起有效的组织形式,真正推动牛羊养殖业的发展。一是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同时出台发展草食畜的扶持政策,给农民以贷款贴息或低息扶持;二是对标准化牛羊养殖场建设给予土地、环保、三通一平优惠政策;三是参照秸秆还田政策,制定农作物秸秆青贮、微贮奖励政策,降低养殖成本。

2.2 积极扶持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现代畜牧业关键在于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这样有利于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县培育龙头企业可实现财政、农民收入的“双赢”。一是可以帮助农民解决牛羊养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通过“订单”合同可以改变农民牛羊养殖在市场上“单打独斗”的局面;三是通过提供最低收购保护价解决农民牛羊养殖的风险,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四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牛羊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其经济效益;五是通过推动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转化和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得到实惠。

2.3 转变生产经营模式

鉴于目前牛羊养殖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千家万户养母牛,龙头企业回收犊牛育肥的方式,实现生产流通的有序衔接。走“粮→秸→草→畜→田”的循环模式,开展人工种草养畜,种植优质饲草,为牛羊养殖发展提供足够的优质饲料。采用青贮和氨化的方法,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开展生物有机肥还田,降低养殖成本,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向标准化、规模化迈进。

2.4 建立牛源基地,发展订单生产

充分利用我县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适宜发展规模养殖牛羊的优势,建立母牛繁殖基地。乡、村、户稳定能繁母牛羊群体数量应为当务之急,力争达到8万~10万头的能繁草食畜群体,与外地牧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行订单生产,保护犊牛收购价格,从而提高牛羊养殖户的收入。

2.5 建立健全服务管理体系

要围绕牛羊养殖做好技术培训和繁育、饲养、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工作。一是建立繁改体系。在全县13个乡镇设立肉牛羊繁改站,负责肉牛肉羊繁育改良工作;二是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乡镇兽医站负责当地牛羊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工作,为养殖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三是建立县乡村三级牛羊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实行统一防疫、统一监控、统一管理,严格进行隔离饲养观察、疫苗注射,疫病监测等,为牛羊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2.6 加大金融信贷扶持力度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牛羊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简化手续、方便群众,要根据资金用途和生产实际需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保证信贷资金按生产经营需求及时发放到位;要加快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灵活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方式方法,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积极推进农户小额信贷;推行农业合作组织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联保等抵押方式,积极推行“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协会+农户”抵押,增强金融支持力度。

2.7 打造优势品牌,发展优良品种

沁县有三十多年的改良牛养殖历史,用西蒙塔尔牛改良本地牛,形成了肉乳役兼用型良种牛,在全国肉牛市场处于领先水平,拥有强劲的竞争力。我们将立足现有条件,打造具有沁县特色的牛羊优势品牌,逐步形成集肉牛肉羊繁育、生产、屠宰、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延长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打响沁县优质肉牛肉羊品牌,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篇4

**县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既是山区农业大县、国家扶贫重点县,又是蕴藏50余个品种、潜在价值400亿元以上的矿产资源富县。如何在基础差、底子薄的情况下,走活城乡统筹这盘棋?笔者认为,希望和潜力在于依托工业的强劲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当前,要务必抓好五个关键:

关键之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工业发展的紧迫感

首先,工业是裕财增税的关键。农村税费改革、城镇税收调整、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等政策相继出台,致使我县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业对财政的骨干支撑作用日益凸现。2004年,**县仅市、县考评工业企业的入库税金就占到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74%。如果不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培育支柱财源,财力紧张的现状就不可能有效缓解,裕民富县就没有希望和出路。其次,工业是城乡互动的纽带。工业是一、三产业的纽带,是农村与城镇的关接点。“三农”问题的表现在农村、在农业,但根源在城镇、在工业。由于我县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反哺农村的作用不够明显,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农民增收较为艰难。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工农互动的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促进产业互动、城乡协调发展。其三,工业是跨越发展的撑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为我县加快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改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全县工业企业利税总额接近1亿元。但是,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规模小、工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新上项目困难,发展后劲和活力不强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工业的跨越发展,就没有贫困山区的跨越发展。因此,务必统一思想,增强工业发展的紧迫感,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加快工业发展的重大实践中来,努力推动工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之二:培育支柱,壮大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壮大工业总量,增强整体实力,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特色产品的快速发展。一要壮大一批支柱产业。通过培育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梯度推移,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工业经济总量的必然选择。要突出发展以冶金、水泥、石材为主的建材化工业,积极发展以水电、煤炭为主的能源业,大力发展以黄羊、生猪、银花、核桃、茶叶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支柱产业的迅速壮大,促进工业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二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振兴工业,首要的是振兴重点企业、优势企业、骨干企业。要采取政策上优先扶持、资源上优先配置、创新上优先帮助、服务上优先到位等综合措施,大力支持冶金集团、铁山公司、煤电公司等重点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支持竹坝铁矿二期技改、**石材城、中石化川渝公司乐坝石油储备库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挖潜增效,促进骨干企业不断壮大。三要壮大一批特色产品。特色才能赢得竞争,才能产生效益。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扩大水泥、铁精矿、磷肥、原煤、石材等传统工业产品生产规模;整合品牌资源,做大做强以**黄羊、生猪、翡翠米、茶叶、核桃、银花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升农副产品加工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之三:多轮驱动,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一要固本强基增效益。强管理,才能增效益。**县冶金矿山集团公司注重企业基础管理,推出的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竹坝经验”,为企业抢占市场、谋求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彰显了旺盛的生命力。要继续深入学习借鉴“竹坝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竹坝经验”以新的内涵。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扭亏增盈,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目标。二要项目招商增投入。开放是技术、资金等要素积聚的重要渠道,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是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理性分析我县工业发展的潜在优势,认真研究国内外资本流动的规律,找准承接产业升级、转移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引导外资投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发挥熟悉行业状况、业务联系面广的优势,坚持以商招商、以企引企,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搞好全县工业项目的研究论证和储备,企业要解放思想,主动出击,寻求合作伙伴,广泛汲取资金、技术,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不断增强自身发展实力,降低招商引资风险。三要技改扩能添活力。加强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也是抵御市场风险的保障。企业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应把技术改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等目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四要保护环境促发展。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县采掘企业比重高,环境保护任务重。企业要狠抓达标排放工作,对逾期未达标、环保设施闲置的单位要从严查处。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工业项目,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影响保护设施与全体工程“三同时”制度,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五要安全生产强

管理。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都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岗位、车间、班组抓起,重基层,打基础,强监管,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排查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之四:深化改革,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一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改革是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改革,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到头来就只能是死路一条。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真正使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合理制衡。要在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上下功夫,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都要为企业改革提供服务、提供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二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市场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三个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经济要素。矿产储量消耗加快,已成为影响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潜在危机。要坚持依法保护、严格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开发矿产资源。鼓励有开采实力的矿山企业,按程序申请探矿权参与风险找矿,增加可采储量。要大力整治无证违规开采、乱采滥挖、非法转让、层层转包和垄断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全面推进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新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必须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实现矿产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的持续健康转化和效益最大化。

关键之五:改善服务,切实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篇5

。“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应该进入增长加速、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的发展阶段,成为提供就业的主要行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导行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行业,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进入服务业加快发展阶段

对服务业发展在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结构、降低消耗、改善民生、增强长期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方面已经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多年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然而之后,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但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而且要求提高服务业比重的幅度更大,依据何在、能否实现?从经济形势判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重要特征,已经进入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阶段。

服务需求快速增长。首先是生产性服务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档次和品质要求的提高,包括设计新产品、推广维护品牌、供应链管理等的中间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制造/服务一体化产品所带动的关联服务(如汽车服务、通讯服务、网络服务等)的消费更是呈快速增长态势。其次是各类新型服务消费增长很快,如文化休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物业和装修服务等快速增长。加上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家庭迁往城市,以往农村自给型服务将加速社会化。第三是技术变化带来的新型服务发展迅速。比如,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已经超过电影、电视娱乐节目和音像制品这三大传统娱乐业的收入。第四是公共服务快速增长。按照相关领域已经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考虑相关因素后估算,到“十二五”时期末,我国社会事业领域服务业产出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可能接近40%,社会事业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服务相对价格上升。有一部分直接提供劳务的服务业,相对价格上涨较快。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服务过程是人直接提供劳务的过程,劳动节约型技术无法应用;第二,服务需求高度个性化,因而服务生产无法标准化。由于这两个原因,家政服务、维修服务、餐饮服务、旅店服务、医疗服务等部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缓慢。其结果是,虽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资都在上涨,但制造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将上涨的工资成本抵消,产品价格相对稳定;而服务业工资上涨则更多地推动服务价格上涨。比如,1980年买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需要1000元,聘一位家政服务员大约需要500元/年;现在1000元可以买一台21英寸平面彩色电视机,而家政服务员的报酬已涨到15000元/年左右。对消费者来说,实际消费结构变化并不大,但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十二五”期间以至更长时期,我国劳动成本将持续较快上升。服务业相对价格提升,将提升服务业产出占社会总产出的比重。

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后服务业加快发展,是从多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规律。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而提高是一个总体趋势,但这种趋势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收入阶段表现并不相同。在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阶段,服务业比重上升相对缓慢,且国家间差别较大。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后,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比重显著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达到60.4%和58.3%。二是国别数据与这个阶段各国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减弱。,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低,分别仅为43%和34.8%。可以预期,“十二五”时期,受“规律”和“纠偏”两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服务业必将加快发展。

二、促进服务业发展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普遍认识,但在涉及服务业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非生产环节增加值占较高比重的合理性。提高服务业比重的宏观含义是国民经济中服务业的份额不断上升,相应的微观表现是产品价值链中服务环节所占比重愈来愈大,也就是在商品最终价格中服务环节“加价”很多,有时甚至超过制造环节或农业生产环节所获价值。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超市柑橘的售价中,仅有1/5左右是橘农的收入;英国百货店品牌女成衣的销售价格中,加工成本不到30%。其实,流通环节加价多的原因并不复杂:生产制造环节能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虽然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单位商品价格却不涨甚至下降;而服务环节需要人对人的服务,不能采用替代劳动的技术,无法抵消劳动成本上升的影响,因而单位服务成本不断上涨。从我国现实来看,流通费用过高

还与设施落后、垄断、欺诈甚至腐败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快建设和加强监管;我国农业规模化水平低,单位产品成本高,因此农产品最终售价中农民收入的份额应该高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国家。但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产品价值链中服务环节比重逐步上升是必然趋势。

精神和心理消费的合理性。人们对食品、服装、汽车、住宅等“物品”的消费,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业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满足消费者精神和心理需求的,这种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消费同样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服务消费,既包括音乐、书刊、旅游、健身等服务消费,也包括适度追求各种时尚等。不少人认为商品消费是“实惠”,而追求名牌、寻求满足感和愉悦感等服务消费则是“虚荣”。其实,后者是相关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也是制造业提升附加值的途径。比如,从“物”的角度看品质完全相同的运动服装,如果由大牌明星代言就身价倍增,因为它带来了价值不菲的精神消费。如果我们承认商品与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同样重要,就要承认物质和非物质两种消费行为同样重要: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服务业要发展,“乐”就是重要的消费内容。

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合理性。由于财政保障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市场聚集更多资源来满足快速增长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是真正免费的,而是由公民以纳税方式集体付费。选择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一个重要原因是保证低收入者分享到公共服务以保障社会公平。而许多非基本公共服务消费需求分布不均匀,愈是中高端消费和新拓展的领域,其消费者中较高收入居民就愈多。比如,城市青年上大学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青年,如果高等教育免费或者由政府大幅度补贴,就相当于补贴那些收入较高家庭的学生。当然,孩子在任何阶段都不应因为家庭贫困而不能接受教育,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所有阶段的教育都免费,而是通过助学体系资助特定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

三、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主要举措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创新金融服务。许多服务业的核心资本是人和专业知识,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二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其联系生产和消费、促进产业分工的积极作用。三是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特别要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提升服务水平。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应丰富服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特别要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家庭服务业以及体育和健身服务等。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完善扶持体系。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对鼓励发展类服务业,应在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等方面与工业基本同价。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把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结合增值税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支持服务业企业品牌和网络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这对于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服务业发展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本,在高知识含量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业如研发、咨询、设计、影视、体育等行业中,核心人员起着关键作用。我国事业单位以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职位职称等作为收入分配的主要决定因素,对高水平人才的激励明显不足,同时人员的流动性又较差。因此,需要加快改革,形成更加灵活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使优秀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 篇6

———浅析土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土坎镇位于武隆县城西部,距县城仅8公里,幅员面积41.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属典型的山区地貌。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带领下,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土坎地处山区,可利用耕地资源贫乏,工业、旅游等主导产业尚未成熟,所以贫困的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可利用耕地资源贫乏,耕地效率低。

土坎现有耕地5808亩,其中:土3357亩,田2451亩。总人口10862人,人均可利用耕地面积为0.53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的37.86%,且由于山区地貌的土质较差,耕地效率较低。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玉米平均亩产只有350—400公斤左右,与全国的平均产量相差甚远,与华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的产量更是无法相比。在这样的农业基础现状下,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265公斤。显然,在这种条件下,靠农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现实的,仅能维持生存而已。

二、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制约经济发展。

土坎镇现有乡道路36.5公里,社道公路36公里,在几年的大规模的交通建设中,土坎的交通状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然而,就土坎目前的交通现状来看,其仍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土坎的村道路中,只有一条水泥路,通行状态较好,其他村、社公路都是土路,通行状况很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过往车辆和沿途群众苦不堪言,仅有的36.5公里乡道路也因年久失修,通行不畅通。

三、干部群众思想呆板,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经济社会要发展,干部群众思想要先行。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都需要干部群众去贯彻实施。纵观全国各地经济发展规律,都是以干部群众的思想活跃、敢于探索尝试和牺牲短期利益为前提的。而目前,土坎镇乃至全国决大多数贫困地区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以土坎镇为例,前些年,就是由于干部群众的思想呆板,而使武仙路改变了原设计规划,现在群众都看到了武仙路沿线经济的迅猛发展,意识到了土坎错失了一次发展的良机。然而,在当前的公路建设中,每每涉及占地问题,总会成为党委政府最头痛的问题,本来是一件造福群众的好事,本来是一件理应没有问题的事情,往往会一波三折,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要解决山区,特别土坎这样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建立新的扶贫机制,从体制上破解发展的难题。当前,殛需

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思想扶贫是先导。今年起,武隆在全县全面推开了“两项制度”衔接的试点工作,启动了新的扶贫模式。然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真正符合文件所规定条件的农户确是寥寥无几,这说明,当前我们农村的生活水平呈现了积极的变化,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小农思想。因为没有真正符合条件的,群众并不是按照最贫困原则去讨论推荐,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都觉得自己最合适。其实大多数群众的的想法并不是在乎自己是否被评上,而是在乎别人被评上了。当然,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群众,但不能不承认的是一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的群众思想确实很落后,尤其是这种小农意识很严重。应该说,真正的农民很难富起来,而那些能富起来的农民,实际上在思想上已经改造成了农业生产者。去过华西村的同志都知道,华西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思想进步的历程,所以,不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就无从谈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2008年开始,武隆县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信息扶贫工作,应该说是开启了新扶贫机制探索的道路,然而很可惜的是,当前大部分乡镇对这套设备的使用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市、县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思想扶贫一定会渐显成效。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目前,我县交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县委、县政府把交通建设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土坎镇为例,正在修建的巷双公路通车后,不但能促进武隆的旅游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会为土坎镇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届时,土坎的交通格局将全面打开。而随着武隆的公路、铁路、水路的大规模建设改造,土坎乃至全县经济发展的交通制约因素将会被逐渐扫除。当前,重庆至武隆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武隆到重庆的时间缩短为1.5个小时,这意味着武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门已经打开。而正在规划中的武隆货运站将落户土坎,土坎镇党委政府也将物流兴镇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载体之一,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武隆县,还是土坎镇,都将借助交通的迅猛发展为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个热门话题,在这里,我们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所以,这个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从国家的层次来看,粮食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当然,我们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也不能危及粮食安全。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调整我们的种植结构和生产经营模式,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在土坎,比较切实可行的模式有两种,一是在耕地相对集中的地方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

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篇7

轻车简从深入到偏关县沈家村, 访民情、住农户、吃农饭, 与村委会和村民一道研究探讨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围绕该村加快脱贫步伐, 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 共同探讨立足当地实际, 发展特色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薛延忠指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抓好项目至关重要。沈家村要结合实际, 发挥优势, 扬长避短, 推进工作。要着力以白水大杏等种植为重点, 抓好经济林发展, 扩大种植规模, 打造特色品牌;要着力以本地有传统的养羊业为重点, 抓好畜牧业发展, 积极探索以股份制、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发展健康养殖园区, 提高规模效益;要着力以大棚蔬菜为重点, 抓好高效设施农业发展, 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和种菜务工获得更多收益;要着力以提高劳动素质为重点, 抓好技能培训, 帮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劳动收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领导核心, 要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薛延忠强调, 机关干部下乡住村, 是省委作出的重大部署, 对于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引导农村加快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推进全省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机关干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积极深入农村基层、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帮扶工作, 为加快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步伐, 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8

陈云贤说,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趋势,佛山调结构必须立足于所处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城市综合实力为目标,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由工业经济主导向服务业经济主导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陈云贤说,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经济以年均增长17.2%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得益于产业的飞速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经济结构的历史性变革,从而带动佛山从农业经济社会走向工业经济社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内源型经济一枝独秀走向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在调结构方面,以城市发展定位为指引,完善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根据发展定位的要求,完善工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系列政策措施,为推进结构调整奠定政策基础。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大力调整需求结构;以实施“双转移”战略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和劳动力结构;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重点,大力推动经济结构低碳化;以“三旧”改造为引领,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广“政府出政策、所有者(使用者)出土地、投资商出资金”的市场化改造模式,通过制定“三旧”改造市级先进示范点工作计划,引导和带动一大批“三旧”改造项目的开展,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截至去年11月,全市共启动“三旧”改造项目691个,已完成改造项目140个,成功引入社会资金357亿元。

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制造

调整结构战略目标明确

陈云贤说,佛山的目标是——基本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制造。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相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基地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变,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制造和高端发展。把佛山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现代制造基地,辐射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服务中心。

基本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突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基本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

基本实现区域协调平衡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理念,将佛山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不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每个功能区依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优势产业,优化佛山区域产业布局。按照佛高区“一区六园”规划建设,实现各园各异的主导产业聚集发展,促进东南部、西北部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由东南部拉动向依靠东南部、西北部协调拉动转变。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领跑珠三角实现率先突围

陈云贤告诉记者,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佛山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危中求进,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14.5亿元,同比增长13.5%,超过年初预定目标2.5个百分点,领跑珠三角,实现率先突围。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佛山市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性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积极谋划应对之策,推动经济逆市上扬,成功实现率先突围,走出了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转型一再造”为要求,以“三旧”改造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早谋快断、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独具佛山特色的突围之路。

正确看待危机,积极主动应对挑战。截至去年底,佛山市新增中央投资项目33项,已完成4项,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527万元);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52项,已立项或开工47项,预计完成投资236.3亿元;市重点建设项目289项,已立项或开工266项,预计完成投资360亿元。

利用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我们认为,当前的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保增长”是中心任务,但不能因为要保增长,再回到粗放发展的老路上去,而是要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佛山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一是大力实施“三个一批”。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两个引擎,我们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协调发展。一是营造良好环境,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二是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促进外源型经济发展。

把推进“三旧”改造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抓手。2007年6月,佛山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的决定》(简称“三旧”),全面推进“三旧”改造工作,不仅较好解决了经济高速发展与土地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促进科学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虽有阵痛,但也增强了人们变革的紧迫感,加速了佛山深化改革的步伐,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佛山市抓住《规划纲要》出台的机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主线,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高度关注民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要实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关键是要让发展成果直接惠及人民,让人民群众没有后顾之忧,有钱花、敢花钱,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推动经济走上内需驱动型的良性发展轨道。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篇9

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可以表述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实际情况,发展县域经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2、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要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通过建基地、强龙头、创名牌,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3、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在新阶段,发展县域工业必须解决城市工业与县域工业“两张皮”的问题,城市要主动将有些产业链条延伸到县,县要积极承接这种辐射,县域企业要主动“傍”城市大企业。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推进工业化,必须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载体。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先导,县域内外的优势资源都应以此为轴心进行配置。项目建设就要以一个区域内外最优化配置的资源,集中投向本地对全局有重要带动的骨干项目工程,并能较快形成先进生产力。在新阶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当确立以项目拉动县域经济,以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以项目调优经济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这样的整体发展思路。

4、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努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1)加大政府投入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普照农村,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3)让社会各界给新农村建设以更务实的人文关怀;

(4)从各地实际出发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如南街村模式、华西村模式等);

5、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毫不动摇地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与新上项目相结合,新上的项目,无论是大小,都要鼓励和动员民营经济参与,吸收民间资本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控股;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涉及哪个领域,都要同发展民营经济紧密结合,要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它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鼓励他们成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6、加快推进城镇化,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一是要明确重点,确立以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实施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侧应点的战略。特别要突出县城的发展建设,实施县城优先,使项目向县城集结、产业在县城集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放在县城,尽快使县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基地和载体。同时,也要强化中心镇的建设和规划,中心镇的建设一定要突出特色。

二是要切实改变对城镇化认识的误区。推进城镇化必须改变脱离县域实际,追求政绩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城镇规划水准、提高城镇组织管理水平、促使产业结构与当地资源环境相协调、改变粗放落后的生产组织方式、转变生活方式和观念等方面。

三是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如采取多方投资、谁投资谁收益,出售经营权,转让管理权,出让股权等方式来“经营土地”,筹集资金。

6、加快制度创新,构建支撑体系

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上,应突出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明确新阶段县域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即要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清除阻碍市县经济和工农业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市县产业整合和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二是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促进农户之间土地流转,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三是创新县域经济组织,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采取“龙头牵动”、“服务组织联动”、“专业市场拉动”、“能人带动”等方式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四是要加快县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推进县域企业民营化进程,确立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7、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协调服务

一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的调控和服务。要重点搞好五项服务,即:信息服务、项目服务、科技服务、产后服务、质量服务。

二要加强对县域企业的协调和指导。如企业改革、扶优扶强、抓大放小,企业的改组、改制和改造。

三要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重点放在纠正市场失灵上,力求只掌舵不划浆,对那些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执行宏观调控和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职能应该加强。

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篇10

一、龙港经济发展概况

⒈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龙港依托先发的市场机制优势和快速的技术进步,十九年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印刷、礼品、纺织、塑编等为特色产业的块状经济。××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美元,工业总产值亿元,人均收入元,民间资金雄厚,至××年年底,全镇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目前全镇共有股份合作企业家、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家,年产值万以上的企业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家,超千万元的企业家。

⒉产业特色明显。我镇印刷、礼品、塑编等特色产业已形成规模,特别是印刷业已形成了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生产服务体系,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去年被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授予“中国印刷城”称号。全镇共有印刷企业多家,年,实现产值亿元,占全省印刷业总产值近。同时,近年来,我镇礼品业依托温州礼品城这一平台得到了迅猛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目前,我镇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礼品之都”。

⒊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龙金大道、温州礼品城、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一批与促进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随着高速公路、温福铁路、世纪大道、瓯南大桥等建设的加快,我镇对外大交通框架正在形成,区位优势将大大增强。目前,全镇共有个省级农业园区、个工业园区、多个专业市场,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服务功能齐全。

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当前,国内大中城市的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为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龙港的城市发展定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温州市“十五”规划已明确把龙港定位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国家正在修订设市标准,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去年以来,我镇投资信心明显增强,房地产逐步升温,资金出现了回流现象,新一轮投资热正在形成,个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的启动建设,促进了我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我镇今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龙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现有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虽然我镇在年被国家十一个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政府职能、机构设置及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城镇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协调,现有的城镇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陷入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二是经济发展不快,产业集聚度不够。投资环境不尽人意,企业外流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三是用地指标严重不足。龙港是工业大镇、经济强镇,按照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要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工业园区等。由于受用地指标的限制,使一些项目无法安排或时效性不强。四是财政运行困难。建设项目和可用资金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一些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今后的经济发展思路

龙港发展总体上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农民城”,第二阶段由“农民城”向产业城发展,第三阶段最终发展成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目前,我镇已基本完成第一、二阶段,正在实施第三阶段发展战略。今后几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抓住国家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和国内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尽快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必备的经济内涵和城市空间,积极争取龙港进入全国首批撤镇设市的行列,发展成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

(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实现我镇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只有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跨越。同时,产业支撑是城市化的基石,没有比较发达的产业,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今后几年,我镇要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

⒈建平台。抓好产业布局规划,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示范印刷工业园区、城东工

业园区、塑编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入园企业的跟踪服务,特别要抓好金田集团、瑞田钢业不锈钢生产线等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的落实和服务工作,帮助它们早日建成投产,在龙金大道规划建设平方公里的印刷、礼品产业基地。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启动温州礼品城二期、家居装饰材料市场、劳务市场等建设,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使龙港大道两侧尽快形成商贸区。建立水产养殖和

大棚蔬菜基地,完善农业科技、资金、信息服务体系,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⒉重招商。龙港的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在激发内力的同时,大力吸引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重点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主动承接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的文章,通过加强对龙港的投资环境的宣传,经常性地到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千方百计地做好接收产业转移工作。要加强对在外苍南人、龙港人和周边地区的招商,将在外苍南人经济转化为龙港经济。积极探索工业园区业主制成片开发的机制,有选择性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带动与之配套企业的引进,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效果。

⒊打品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开拓市场,拓展产品领域,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保持龙港印刷业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各类有影响力的印刷会展和产品交易会,建立“中国印刷城”商务网站,办好中国(龙港)印刷文化节,进一步扩大龙港印刷业的影响力,全力打造“中国印刷城”区域品牌。充分利用温州礼品城的优势,建设礼品加工园,促进礼品城由单一的市场销售转变为产、销、研并举的格局,实现产业和市场的联动,办好每一年一届中国轻博会礼品展,积极争取“中国礼品之都”落户龙港,进一步打响龙港礼品业的区域品牌。

⒋求创新。加快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积极引导企业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企业新产品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引导企业实行管理和体制创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⒌优环境。积极做好吸引企业投资的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哪里建设”、“什么用地价格”、“什么时候能动工”等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对入园区的企业实行“一条龙”跟踪服务,简化各种审批手续,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适当降低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全面整顿搬运装卸业,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

城市化不是人口的简单集聚,重要的是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有效整合。城市化构筑产业化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加快龙港城市化进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不是简单的谋求行政体制上的突破,而是为了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制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⒈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尽快构筑城市框架

一要高起点搞好规划。规划是城市的灵魂。要站在鳌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抓好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继续抓好城市中心区详规和工业园区规划、龙港商贸区规划、夜景规划等,完成通讯、绿化等专项规划。二要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龙港要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必须搞好道路网络建设,构筑城市框架。因为,道路网络是整个城市的骨架,是城市建设中见效最快的建设工程。它可以规范城市的用地性质与布局,促进土地增值,就位城市的各种管线,带动整个市容市貌、交通状况的改善。我们要构筑的城市框架是“一心”(城市中心区),“二轴”(世纪大道和中央大道),“六纵六横”(六纵:东海大通道、彩虹大道、龙翔路、人民路、中央大道、龙金大道,六横:龙港大道、西城路、白河路、站港路、海港路、世纪大道)。城市框架拉开后,城区面积将由原来的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今后几年,要加快高速公路、温福铁路、瓯南大桥、世纪大道、康居工程、白河输变电工程、电力调度中心、龙八中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为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三要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强化城市交通、卫生等管理,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强化城市的特色,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四要做好经营城市文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全过程,对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重组和经营:⒈土地资源市场化。采用政府垄断、市场运作的方法,对规划区内除工业用地和公建项目用地外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⒉投资主体多元化。把专业市场、宾馆等公共配套设施推向社会,吸引民间投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⒊基础设施效益化。将广告经营权、停车场(点)、公交线路营运权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实现收益型项目效益最大化,支出型项目节约化。⒋政府投入产出最大化。把政府的资金重点用于规划、道路、广场、绿化等能使城市资产整体升值的建设项目,使政府投入成为带动社会投入的导向者,成为激发再投入的源投入,实现城市建设的有效扩展。

⒉深化改革,创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龙港于年被国家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行政管理、财政管理、工业管理、计划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龙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人口、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的不断膨胀,龙港面临着政府管理职能滞后、财政运行困难、企业融资渠道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深化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龙港集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按照市场机制和国际惯例的要求,推进观念、体制等创新,大胆突破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目前,国家正在修订设市标准,新的设市标准将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龙港进入全国首批撤镇设市的行列。

三、关于加快鳌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⒈要加快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大小和实力的强弱,与其内部的中心城市的实力和辐射力直接相关。鳌江是温州市三大水系之一,其流域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瓯江和飞云江两大流域,而且距离正在不断拉大。鳌江流域苍南、平阳、文成、泰顺等个县总人口近万,占全市近,而财政收入仅为全市的。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鳌江流域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一些小城镇缺乏对自身的合理定位,盲目地争夺区域的制高点,相互之间存在“功能重复”的浪费性损耗,一直以来缺乏一个足够号召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缺乏龙头带动。而无论从区位优势或城镇规模和经济总量以及城市的总体布局来看,龙港、鳌江在鳌江流域的龙头地位是不可置疑的。温州市“十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市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加快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但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举措。因此,市委、市政府应尽快成立组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专门机构,开展各项实质性的工作。

⒉要抓好鳌江流域产业布局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鳌江流域的产业布局规划要与城镇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接,要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产业的合理布局,比如要在龙金大道、高速公路龙港连接线两侧建立印刷、礼品、纺织、塑编产业基地,形成龙金大道经济走廊。

上一篇:幼师个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