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推荐11篇)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1

及对策建议思考

任何一个事业单位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更是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优势。档案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更是自身发展的依据和写照,档案管理不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更关系着事业单位整体的决策方向。本文针对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路径进行分析。

如果档案管理缺乏良好的制度和方法,就会导致档案管理混乱,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给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利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法,借助计算机进行整理汇编,将相关文件扫描录入电脑,进行分类整理归纳,不仅节省了时间、空间与人力成本,更为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和档案便捷查询服务提供了支持。

一、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数字化

随着信息数字化的普及,很多事业单位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也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无纸化和高效化。档案的输入和输出以电子媒介的形态存在,既方便管理又方便存储,档案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

(二)利用多样化

随着档案管理水平的快速上升,档案管理内容日趨多样化,档案的利用也呈现了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利用档案的人群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加,人们对档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档案的用途就变得更加丰富。

(三)服务大众化

随着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档案服务利用方式也实现了相应的创新。人们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客户端,只要输入密码就可以查询利用档案,促使档案利用的大众化与便捷化。

二、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基层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档案序号缺失、案卷标题缺失、组卷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日常操作,制约了档案实际作用的发挥。如果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档案管理人员就无法形成良好的约束,导致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工作缺乏积极性、敷衍应付工作,让档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二)档案检索效率较低

有些单位存在档案检索效率低下的问题,不能为单位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资料支持。档案的检索方式一般分为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者的工作效率与硬件设置有着密切的联系。相比于人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具有更大的优势,能够更加符合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需求。

(三)利用效率不高

档案的记录就是为了以后的利用,在基层事业单位改革中,档案管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和领导的不够重视,很多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误认为档案数据信息在输入输出时由传统的手工转变为电脑,就代表着现代化管理的时代到来,这给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带来了困难。很多单位档案的利用效率不够高,存储的档案资料无法得到高效的利用,这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四)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一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向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是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员工,但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对于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够熟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非专业出身,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再学习,尤其是新进人员往往对业务还不熟悉,只能承担基础性的录入工作。同时档案管理最为缺乏的还是综合型管理人才,由于高素质管理人才缺失,导致档案管理长期停留在同一水平,无法实现长效发展。

(五)缺乏长远的计划

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只完成最基本的档案存储工作,对于档案管理的整体发展缺乏长远的计划。很多单位还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没有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更没有做好总体规划,严重影响了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有序发展。

三、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

利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可以促使档案内容在保存过程中更加完整,避免破损遗失情况的出现。还有利于档案管理更加精细化,不存在需要人工来进行档案的排列,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利于档案的便捷保存,避免受到外部因素的限制,促使档案管理更加高效。

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对工作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档案的归类和整理,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之后,就可以较少的人员来完成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于日常管理工作来讲,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仔细的工作态度,要对重点资料和信息保管好。在管理执行时,工作人员通过仔细审查之后,就可以录入到计算机当中,同时系统还有自动校验的功能,能够辅助审查。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适应这样的工作方式。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树立新的理念,建立新的体制,实现新的管理制度,才能获得高效的发展。

四、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转变档案管理的观念

一个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若没有创新,就犹如失去了活力和希望,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基层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创新也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是完善自身和肯定自身的前提,是促进企业高效发展的动力来源之一。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思维,开拓档案管理的多种职能,积极探索档案管理的新路径,树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观念,构建档案管理的新体制。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基层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重视。因此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不断转变档案管理的观念,让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受到档案管理人员和基层领导的重视,这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首要工作。基层领导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带动其他档案工作人员,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

基层事业单位的改革成功,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大潮流中,基层事业单位只有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背景下,只有专业技能高强和专业素质过硬的综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积极引进掌握档案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人才,并鼓励在职人员加强再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做到与时俱进。还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既精通业务又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人才,同时优化档案管理相应的硬件配备,保证硬件软件齐备,以此适应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各种需求。

(三)完善档案管理的模式

采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就需要管理者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将理解人、尊重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全面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采取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方式。对于不同的档案来源采取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工作态度,档案从录入、整理、归档、搜索、使用都必须走规范化的程序,实现档案的标准流程化管理。管理者还应不断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切实关注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发展,培养工作人员共同奋斗的精神意识。在基层工作中,建立融洽的工作氛围,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凝聚力,让大家通力协作来完成标准化的现代管理分工,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現代化。

(四)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力度

作为基层事业单位的领导,就要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做好硬件基础设备的建设,为工作人员积极地改善工作条件,让工作人员能够在一个井然有序的氛围中工作。单位领导将完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作为今后发展的议程,完善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使档案管理突破资料保管职能,发挥出科学管理与决策谏言的功用。

(五)创新档案管理制度

在信息化时代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必然要实现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应该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机制,实现档案存储电子化、检索便捷化、使用智能化的管理目标。

五、结语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2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 思想认识不足, 管理观念淡薄

能否对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 既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依据, 也是单位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体现。长期以来, 部分管理者产权意识薄弱, 重钱轻物, 重购轻管的传统观念依然普遍存在。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一般不直接产生生产性的利润和短期可见的经济效益,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从领导到普通员工的国有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缺少严格的管理约束机制, 在岗位设置上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专职资产管理人员, 单位资产管理流程不规范, 责任不明确, 资产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管理人员缺乏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如新购的资产不及时入账, 资产管理过程登记不完整, 报废资产未及时办理报废手续, 后期的管理未跟进, 导致资产账账、账实、账卡不相符, 无法考量国有资产数量和性能状态的真实性、完整性。对资产的处置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低价评估, 就地报废甚至转变为个人财物等。这种对国有资产在思想意识上的观念淡薄和行动上的不作为, 致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国有资产家底不清, 造成资产闲置和重复购买, 国有资产浪费、流失十分严重。

(二) 需求与实际脱节, 资产的购置和处置缺少规划

一方面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购置预算编制不够重视, 粗枝大叶, 编制预算与实际需求脱轨, 甚至为了单位局部利益凭空捏造数字, 资产购置的盲目性、随意性现象时有发生。对需要更新和添置的固定资产缺乏计划性, 一味地争取购置经费, 盲目采购, 采购时缺少必要的采购报批审批手续。另一方面是一些单位不严格履行法规要求, 在资产处置过程中, 缺乏规范意识, 既不经主管部门批准, 也不进行科学评估, 提前报废, 随意处置, 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浪费, 糟蹋财政资金。对购入、盘盈等增加资产不入账, 对盘亏、转让、报废等处置的固定资产在审批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就自行入账或冲账, 使国有资产管理缺少宏观控制和调配。

(三) 资产使用效率低

首先, 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购置预算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夸大资产购置需求, 为了本单位自身利益盲目扩大购置资产规模, 甚至出现购置攀比的不良风气, 力争超标购置, 而不是立足于实际需求, 罔顾国有资产购置原则和要求, 造成所购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其次, 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配置不均衡、不合理, 有的单位重复购置现象屡禁不止, 有的单位确实需要但无法完成应有的采购;再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违规“公转私”和“非转经”现象依然盛行, 部分单位在国有资产“公转私”后宁可让这些资产闲置, 也不愿物尽其用或者让给其他真正有需求的单位, 国有资产就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冻结”和浪费。

(四) 资产管理缺少行政监督

我国国有资产实行“财政部门综合管理、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具体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 其中前两级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难以真正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家底, 使得资产管理的行政监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在具体的管理环节缺少必要的行政监督。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是行政监督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 部分监督环节工作难以落实, 造成部分监督环节缺位;其次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规避行政监督, 不惜采取违规手段应付检查。如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记录不完整、甚至缺失无法查证现象并不鲜见, 这给行政监督工作造成很多障碍, 现实是,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避开行政监督, 随意管理本单位的国有资产。

(五) 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已经颁布的一系列法规,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正规化管理起到了重要指导与推动作用, 但这些法规只是从制度和宏观层面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 细则对操作层面的规定不细致, 如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中的部分操作细节缺少管控。总体而言, 我国尚未形成能够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体系, 尤其在管理绩效评价、资产处置 (特别是对“非转经”和“公转私”的过程管控) 等方面, 需要在法规细则上进行细化与加强。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一) 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培树责任意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思想认识。单位领导要首先要在意识上认识透彻, 在行动上做出表率, 和全体人员共同学习领会相关政策法规精神,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将国有资产管理的教育、审核和监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每一位员工, 将国有资产管理教育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同员工切身利益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 严明奖惩, 全员参与, 培树全员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二) 科学预算, 落实招标,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科学编制预算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合理、高效、节约配置各种国有资产的重要前提;落实招标制度可实现对资产采购环节的过程监督, 通过公平竞争降低财政开支, 防止腐败发生。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 科学编制预算, 不攀比, 不浮夸,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算, 编制预算时要参考存量资产可用性情况, 本着节约, 实用, 适用等原则进行科学预算。在资产采购环节, 严格落实招标制度, 降低资产采购成本, 使财政资金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对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考核, 努力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三) 统筹配置, 物尽其用, 提高资产利用率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统筹配置与管理, 建立科学可行的资产绩效评价体制, 统筹配置, 物尽其用, 提高资产利用率, 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在资产使用环节, 可以在单位内部、单位之间采取资产横向调剂、交流协作等方式使资产的价值得以充分利用, 从管理层面形成资产横向交流机制, 制定相关政策, 建立交流平台;在监管环节, 建立资产利用定期巡检制度、评估奖惩制度, 对少数单位“购置即闲置”等违规做法进行处理, 奖励资产利用先进单位和个人;在资产处置环节, 重点加强对低价处置, 就地报废的监管, 建立更严谨的报废审核制度, 杜绝将尚有较高使用价值的资产报废或低价处置。统筹配置, 物尽其用, 提高资产利用率。

(四) 立足自身, 全程管控, 搞好内部监督审计

单位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 立足自身, 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编制文件记录, 明确要求, 形成机制, 做到有章可循, 有章必遵, 违规追究。在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做到全过程的审批、记录、监督管理, 进行全程管控, 通过不定期检查, 层层把关, 搞好内部监督审计,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单位内控程序。

(五) 健全机制, 完善法律法规, 达到标本兼治

整体而言, 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善, 部分法律法规因缺少相应的执行措施和配套支持政策, 导致这些法律法规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体现, 尤其资产全过程监督管理、横向资产交流以及奖惩机制等方面, 缺少可行性细则和执行依据。主管部门从外部加强法规建设及细则制定, 单位从内部强化管理流程和执行细则,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开展细节管理、全程管理、综合管理, 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达到标本兼治。

三、结束语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水平, 节约财政资金,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其他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梳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梳理问题, 思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任爱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税2011年第1期

[2]林杰.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知识经济2010年第12期

[3]朱振明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原则与措施[J].现代营销 (学苑版) 2010年第3期

[4]顾丽军.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J].财经界 (学术版) 2012年第5期

[5]王淑贞.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2012年12期

[6]王创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2期

[7]倪杰.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财会2008年第2期

[8]沈海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年12期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3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背景

1、地方财政资金支出钢性化,公用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虽然逐年增加,但增加的都是人员经费,属于非到人不可的钢性支出。而公务费用自2003年机构改革定编、定岗、定经费后就没有变动。

2、随着国家各类项目资金投入的逐年增加,各單位公务接待费随之增加,加大了公务费用的缺口。特别是拉动内需项目,至少要接待十次以上的检查督查,无形中加大了费用支出。

3、单位预算外收入几乎为零。2003年机构改革前各主管局大都有一些经济实体,或多或少都有些门面,可以增加部分预算外收入。但是机构改革后几乎所有企业都变为了民营,因要安置职工绝大部分资产(门面)都被迫拍卖。致使各单位预算外收入几乎为零,另外有部分单位可能还有些行政性收费或事业性收费项目。但是随着治理经济环境力度的加大,各类收费正在逐年减少。加之收费成本高,能用于弥补主管局公务性支出的资金少之又少。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基层一般行政单位大都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可供正常开支的公务费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是需要开支的公务费用大之又大。有些开支还明显的带有政治色彩,如党报、党刊、接对扶贫、失业保险、原改制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摊派集资等。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仅此一类支出,每个单位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元,再一类是招商引资及项目争取“跑省进京”开支。谁都知道在家里等不到资金,一出门就要开支。出手少了还说成是“小家子气”争不到大项目。这一类支出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另外一类就是正常的公务费用,如小车费用、招待费用、办公费用、水电费用、通信费用、环卫费用等等,至少也是20-30万元。如果一个单位小车不能跑、电话不能打、来客不能接,这个单位也许就不能正常运转了。

要解决一般行政事业公务费用来源小、支出大的矛盾,无非是二条,一是压缩支出,二是将开支找个“出水”的地方。

经调查,一般行政事业单位“出水”的地方有二个,一是将部分公务费用直接列入专项资金账户。二是从其它资金中列支,2008年之后则主要在专款中变通列支。变通的结果就是真开支看不见,看得见的不一定是真开支。如何辩认开支的真伪,是各级财务主管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多年的内审实践。笔者认为,要判断原始凭证的真伪,必须做好以下“八查八看”。

一是查原始凭证填写是否规范,看品名、单价、数量、金额是否相符,印章是否清晰,发票是否复写。大多虚假发票,有的货物名称含糊,如办公用品、烟酒、礼品、印刷品等无确切的货物名称,有的印章不清晰使人查不到供应商;有的填写不完整,购货方、时间、数量、单价、金额、大小写、开票人,总有漏填的地方;有的没有复写,或者填写错位、越格一看就知是套开发票。

二查资金走向,看资金是否直达供应商。大多数虚假发票开支其资金都直达到了经办人,或与经办人亲近的人。

三查实物验收单,清点实物,看账实是否相符。一般虚购的实物,大多没有实物保管人签名。需做销货的商品没有实物入库单;需从固定资产中列支的,没有入固定资产明细账;属直接列支的实物,没有实物分配明细清单或实物领用人的亲自签名。

四查预算、协议、合同、决算,看支出的具体内容。大多虚假工程支出,一没有工程预算,二没有竣工决算,只有一张工程发票。而虚假补助则是一没有协议,二没有合同,使人看不清支出的具体内容、标准及领款的身份、地址,只有一张领条,领到试验补助XX元或劳务XX元。

五查相关支出,看是否有逻辑错误。如试验费支出,应该是不同的试验材料费+观察记载费+播种至收获的误工费。农作物新品种试验,试验材料费应该是不同的农作物新品种。如果是早已大面积推广的老品种则认定为假发票。一般来说作为试验用的原材料开支应较少,观察费、误工费较多。而大面积的高产样板,则材料费支出较大,交通费用较多。误工费几乎没有。再比如培训费,如果是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单位培训,培训支出则有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资料费、授课费等。而下乡培训则只有交通费、资料费、授课费。再比如能源沼气项目建设中的相关支出,灶具套数应与挖池补助和施工费相等,而预制件套数则应大于或等于施工费个数,如果不是这样,则肯定不实。

六查前后支出的时间顺序与发票号码,看与支出发票号码顺序是否连接和相符。如某甲某年5月到省厅办事,报销了某大酒店的住宿费,发票号为000010号,6月份此人又报销了一次差旅费,住宿在上次同一酒店,住宿费发票号为000011号,为此可断定该同志报销的差旅费有误,因为一个大酒店不可能一个月内没有其他人住宿。如果同一本发票的号码在同一个人不同报账次数中多次出现,则可推断此人极有可能买了这本空白发票。

七查原始凭证支出时间,看结算是否及时。特别是一次性支出项目较多时,事情完结后应及时结算。如接待省某项目检查组,时间1天,可能支出了一个晚上的住宿费,二个正餐(有发票),一个早餐(无发票),烟酒若干,晚上其他活动无发票,如果经办人在客人走后及时结算相关费用并找作陪人员证明,那么这些开支就非常真实。如果经办人一个月以后或更长时间,再找人证明上述开支,证明人只能证明有这回事,但到底多少开支,他无法证明。

八查原始凭证的审核,看是否有证明人、有审核人。这里面有二层意思,一是审核要齐全,即要有经办人、事由、证明人、审批人,二是审核要真实,证明人要确有其人,最好是本单位的人,同时证明人和审批人要是亲笔签名,而不是经办人代写或模仿的。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4

①从经济角度论述乡村债务的结构、地区分布、产生主体、历史过程及用途;后税改时期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产生的影响及其防范措施,如黄世界(2009)、文宏(2008)等;②从政治角度探讨乡村党委及村委会在行政体制、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运行等方面存在失范性,如李国友(2009)、张滨辉(2009)等;③从乡村干部素质、乡村自治与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关系等角度论述乡村治理及其问题,如范伯乃(2007)、张网成(2009)等,这对乡村公共管理机制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则从机制运行的角度探讨乡村公共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乡村公共管理机制的规制内涵构建乡村公共管理机制不但需要国家从战略上给予总体布局和安排,更需要乡村以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态度积极探索机制的构建模式。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充分认识到乡村公共管理在我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将构建乡村公共管理机制放在突出位置。

乡村公共管理机制是指以乡村党组织实施宏观领导,乡级政府组织对农村自治组织实施指导协调为基础,以推动乡村社会有序发展、保障乡村公共利益实现为目标,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等约束手段,来对乡村公共事务进行协调、控制的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好的机制不仅仅在于设计的全面、构造的精密,更在于实施的有效、运行的有序、监管的有力,由此以来对机制的规制就尤为关键和重要。乡村公共管理机制的规制是指乡级党委和政府组织为担当起公共管理的职责,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方式,对乡村这一微观主体的经济性、社会性行为所进行的一系列监督与控制活动。

三、乡村公共管理运行机制的障碍

(一)乡村社会治理危机凸显。土地承包纠纷矛盾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活跃了农村经济,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为扩大农田规模搞产业化经营,利用大肆贿赂村干部等非法手段低价获取土地承包权,以及农村嫁娶、农民子女上大学涉及的土地承包问题在现实操作层面上面临挑战,致使村民以非制度化的方式集体上访。据农业部信访处统计,1~10 月份受理农民群众土地信访6,937件,占信访总量的51.2%,其中土地承包类信访占53%,土地流转信访类占8%(白呈明,2006);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民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农民种粮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实行直接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农民承包土地的热情。但有些村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缺乏详尽了解,动用暴力手段争夺土地承包权,同时用工淡年农民工返乡务农等又带来新一轮的土地承包矛盾。据有关消息称,2000~2002 年全国法院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13.7 万余件,而2003 年1~7 月份就受理土地纠纷一审案件3.4 万余件(白呈明,2006)。

(二)农村自治组织功能弱化。农村基层自治缺乏自主性。村委会一般是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但乡级政府对村委会的候选人名单时常加以干涉,从候选人名单的确定到选举结果的批准无一例外的加以控制和操纵,未经选举就以简单的方式直接确认,即使是选举也是走走过场而已,张小华等2006 年对甘肃省30 个村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有57.41%的村民认为,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乡政府在候选人提名上违反直接提名原则,12.96%的村民认为部分村委会不是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乡级政府是国家政权的最后一级行政组织,村委会不是一级行政组织,也不是乡镇政府的派出机关,而在实际的政治运行中,乡级政府的各项管理措施都要依托于村委会来实施,乡镇政府就把村委会作为自己的下属行政组织来发号施令,把自身的行政职能强加给村委会,村委会只能无条件的服从乡镇政府的意志。张小华等调查显示,20.37%的村民认为农村事务乡镇干部说了算,12.96%的村民认为村干部说了算,这无疑抑制了村委会自治的积极性。

(三)乡村财政供给不足。乡村财政收支不均衡。乡级政府作为一级行政组织,承担着相应的国家行政职能,行政职能的履行必然要以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工资的发放、中小学校教职员工的薪酬及福利补贴以及乡镇机构运行所需的日常费用等支出数额巨大,致使乡村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据统计,我国1999 年全国乡村两级债务余额为3,259亿元,而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的2006 年,全国乡村债务总规模已经高达5,355 亿元,乡、村两级公共债务平均每个县高达2.55 亿元(文宏等,2008)。在未取消农业税之前,乡镇根据农村税费制度不规范的漏缺,通过税外收费、摊派等不规范款项尚不能维持开支,何况国家取消农业税之后,在乡级政府开支没有减少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下,可用财力减少,使财政收支更加不均衡,难以维持乡级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以及国家职能的履行。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

政府采购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利用财政部下拨的资金来进行采购的一种市场交易活动,采购对象一般包括货物资源、工程项目与社会服务。事业单位的采购方式一般是面向市场公开的进行招标,通过招标的形式来选择最适合的合作对象。这种市场交易活动有强制的限制,需要考虑到公众的利益和公平等许多因素。如果事业单位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而不依法的开展采购行为的话,会浪费国有财产,同时还会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因此,政府采购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有一套完整的采购制度,规范采购的流程以及在采购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一般来说,政府采购是指公共采购。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包括工作流程都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必须公开公正的,一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是由事业单位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事业单位自身除了要努力贯彻在采购工作中的透明性,同时也要具有节约的意识,科学计划采购工作的管理,在采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和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二、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的不足

1.采购工作透明度不高

事业单位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实现公开透明的原则。采购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了采购信息的不对称。采购信息不符合实际情况,容易影响采购活动,可能会导致和原先采购成本的预算计划有出入,并且也无法真正的了解实际所采购的产品质量,这样可能最终会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浪费,违背了事业单位节约资源的原则。采购信息不透明,使得人民群众无法有效地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事业单位最终采购的资源或产品也无法较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2.采购制度执行力度不高

我国未来使得采购工作能够进行有效地管理,推出了相关的采购政策,并已经开始了实施,采购制度的制定能够较好的规范事业单位所开展的采购活动,并且促进事业单位较好的管理采购活动,进一步实现节约资源,采购制度是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事业单位在真正实施采购活动时,并没有完全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开展采购工作。

3.全面实现透明化

因为无法透彻的了解供应商的具体情况,所以容易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也无法实现采购环节的透明化。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全面了解供应商真实的情况,并认真核实供应商的详细信息,才能够对所供应的产品的质量有所了解。避免使得与先前成本预算的计划不符合,还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系统,将一些相关信息上传到信息共享系统,并且还可以通过网络拓宽信息获取的途径,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就可以参考系统中的数据。并且可以将这个信息共享系统向社会公布,数据能够向社会公开,便于人民群众一目了然的了解采购工作的进展。提高采购人员对采购过程透明化的意识。加强采购人员的工作责任。在采购环节中,要适合注重信息的核对问题,防止因为信息核实不准去出现的违反行为。

4.加强采购制度的实施力度

事业单位应该定期组织采购部门的员工认真学习采购制度,清楚采购制度中的详细条例。这样避免在开展采购活动时出现违反采购制度中条例的行为,造成法律上的纠纷,影响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事业单位应该注重提高采购制度的可行性,加强采购人员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交易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促进采购人员你素质的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应该对采购管理员工既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又提高技术方面的培训能力。学会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采购管理中去,灵活地使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采购的每一环节,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提高对采购环节的有效监督,使得监督环节能够更加严格,同时也能达到了提高采购的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加大采购人员采购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当前市场状况和供应商等相关因素的,才能更好的控制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做为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都会涉及到上亿元的采购任务,国家拨款资金量大,面对大额的采购项目和日常小额的采购项目,都以《政府采购法》为依据,成立专门的招标小组,从申请、预算到采购直至验收付款,都有相关人员的审批签字。认真做好每一个采购项目,使采购工作真正成为“阳光下的工程”,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项目无论大小,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做,要经得起任何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总结

我国为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制定了相应的采购制度,为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营造了规范的制度环境。我国事业单位应该努力把采购管理工作与采购制度相结合,规范采购流程。良好地、科学地进行采购活动,同时也离不开采购部门的高效率工作,采购部门承担了主要的责任。因此,应该努力提高采购方式,来提高采购效率,为事业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琼.事业单位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研究 [J].经济研究导刊,2014(15).[2]李冬红.浅谈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外贸,2013(20).[3]哈成华.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浅析[J].商业经济,2012(25).九重神格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6

【摘 要】本文结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构建科学的岗位设置体系及引进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策略。

【摘 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在当今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已成为提高生产力、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各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保障,其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发展效益及其社会职能的发挥效果。近年来,随着各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其管理效率的提高。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对策。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新模式、新思路的不断冲击,单位却没有及时建立起一套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而原有的员工激励机制已逐渐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其对员工的激励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具体表现在:①激励手段单一,员工工资分配依然采用依据职位等级、技术职称等级等模式;②精神激励、道德激励常常流于形式;③考核竞争激励操作不规范等。

2.缺乏科学的岗位配置体系

科学的岗位设置是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每个岗位最佳效能、促进人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尚缺乏科学的岗位配置体系,导致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呈现出较杂乱的人员结构,严重影响着单位的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①岗位配置的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配置标准,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端;②岗位配置的结构不合理,缺乏对组织结构、岗位、职能与人员素质的综合分析;③岗位配置更新不及时,岗位调整相对滞后,导致单位人力资源配置不能更好的配合单位的发展步伐。

3.缺乏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急需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才能更好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发挥单位人才的潜能。然而目前,事业单位因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相关管理措施改革力度不够,造成管理水平的落后。

二、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策略探讨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1)丰富物质激励手段。事业单位的激励手段不应仅局限于工资、奖金等原始方法,应予以适当丰富,采用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制定多样性的激励政策,才能使激励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在激励机制建立中,企业除关注员工工资、奖金、提成等外在物质需求外,应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激发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如积极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内心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形成企业整体凝聚力。同时,积极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和提供机会,更好的满足员工的内在心理、情感诉求。

(2)重视精神激励和道德激励。一方面,注重员工的成长、组织认同等精神层面的需求,通过向员工授权、对他们工作绩效的认可,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替员工制定职涯规划等多种形式,不仅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力,还能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深入宣传道德模范,用道德榜样激发员工的道德意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采取丰富的形式组织员工深入学习道德模范活动,树立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

(3)规范考核竞争激励。在绩效薪酬体系设计中,单位人力资源应针对不同岗位的性质,规范设计系统性的效薪酬体系,考虑不同职系和级别的岗位绩效薪酬水平不同,设计针对性的考核竞争机制,促进激励作用最大化。

2.构建科学的岗位设置体系

在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体系中,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需从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加强员工岗位的科学配置,建立健全单位领导、职工代表和权威专家共同参与的岗位遴选制度,研究确定本单位岗位设置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案。首先,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统一指标、严格程序。在岗位配置过程中,严格按照单位的经济业务发展需求来增设岗位,并由单位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聘用管理制度。其次,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做到岗位设置政策、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化、公开化,充分体现广大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最后,实行岗位配置的动态管理,促进人力资源建设的针对性。事业单位在进行岗位设置后,应对岗位结构,人力资源分布以及单位的发展需求等进行综合了解和全面权衡,以及时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动态调整,使其结构以及比例等更符合单位的实际运营发展规划。

3.引进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新时期,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从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的粗放式人力资源管理转向依靠高素质人才的精益化人力资源效能管理模式,就必须引进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来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单位更好的发展。

三、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工作中,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应不断分析总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激励机制、岗位设置及管理者自身素质等方面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琼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1)

[2]]张海宁.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2,(6):119

作者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7

一、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部分管理人员从未接受过档案信息化的培训,导致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存在工作误差,不能有效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作用。而部分事业单位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而是由其他人员兼任,致使档案信息化的工作中,不仅不能顺利进行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还造成许多档案人员工作时敷衍了事,缺乏必要的责任心与耐心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不能及时发现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二)缺乏完善的离职交接制度。当今社会很少有人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至退休,特别是事业单位,其人员换届更是有制度性。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交接一直是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一大困境,尤其是突发性离职,如档案管理人员离职、出国学习、生病等突发状况,都会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目前多数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完善的交接制度,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离职工作交接时,不能有章可循,而造成许多档案变成“弃档”“死档”,给事业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三)在档案信息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措施。保管好档案信息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虽然电子档案已越来越普及,但是涉及机密、重要的档案信息,还应同时采用纸质档案的方式管理备案。然而当前事业单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后,针对重要、机密档案的备案缺乏有效措施,造成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管理制度不衔接,以致造成许多档案丢失、损坏。而在查找使用中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极大阻碍了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缺少高科技管理和保护档案的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旧的档案管理方式和设备已无法适应当前发展。然而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还未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在日常管理中多数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或是更新速度很缓慢。同时,事业单位也未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工作需求引进高科技设备对档案进行管理和修复,其对档案的信息的保护意识还很弱。

二、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招聘。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执行者,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对其档案管理人员的招聘与培训非常关键。第一,应该定期安排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培训,加强其专业技能,使其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第二,对外招聘优秀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为单位引入新鲜血液,加快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其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交接工作。事业单位应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交接做出严格规定,以使交接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特定原因需离开岗位时,要在临走前做好档案的交接并留下联系方式,以方便原单位发现问题时能及时联系。同时,还应做好交接工作的书面备注,以区分工作责任,方便日后查阅。

(三)做好档案信息的更新管理。由于事业单位时刻都可能有新变动,因此,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收集新的档案信息,不断充实和完善档案信息库。同时根据事业单位的需求,及时更换落后的设备,引入先进设备来管理档案,为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从根本上加快事业单位收集信息的速度,更好地服务于单位。

(四)建立自身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规则。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制定一定的档案管理规则就非常重要。因为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对应的规章制度。所以在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形成和完善自身的管理规则,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以最小的人力、财力、物力管理更多的档案,唯有此才能真正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档案信息作为事业单位分析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事业单位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完善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将其真正落实到事业单位的日常章程中,是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首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萍,胡晓艳.对事业单位“流动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兰台内外,2008(06).

[2]孙艳平.论事业单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困境;完善对策

一、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困境

1.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尽管此前各地为了强化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专业资金管理办法,但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所以这些管理办法在真正应用于实践中时就会出现诸多矛盾,难以按照制度进行实际操作,导致制度流于形式化。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往往按照习惯和感觉进行操作,因而存在较大的风险和盲目性。另外,我国的专项资金供应制度还有待完善,在专项资金审批过程中,又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专项资金中还包括很多不必要的支出,但是却仍然顺利通过审批,这将不利于专项资金管理,容易出现专项资金私自挪用或占用的情况。

2.项目的预算与申报缺乏规范化

为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专项资金,很多单位在项目预算申报之前,并没有对项目的概算、预算以及立项等进行可行性论证,使得很多预算都普遍存在可行性缺乏的问题。同时对于下达的项目资金预算文件而言,很多都是比较粗略的条款,并不知晓具体内容,为财务与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核算和监督增加了难度。对于项目的具体运行,由于事先没有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也没有进行合理预测,导致“零基预算”仍停留于理论层面,得不到真正实行。另外,由于专项资金在预算编制时,往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资金使用均匀性失衡。

3.财务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不到位

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财政部门负有跟踪监管的职责,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有义务定期向财政部门就资金使用进行汇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少有单位能够真正贯彻执行下去。财政部门基本上只负责将资金进行下拨,但却很少对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目前,很多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在对专项资金进行监管时,往往过于注重事后监管,而事后监管最大缺点就是不能及时发现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漏洞,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行为也不能采取措施加以遏制,监管方式是以内部审计为主,但是内部审计力量由于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等因素而大大降低,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对于外部监督机制而言,很多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充分发挥群众和媒体监督的作用实际上,这些外部监督往往具有强有力的作用。

二、完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

1.加快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一方面,应当严格遵守相关专项资金法律法规,做好对专项资金的分类管理工作,以利于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资金跟踪反馈制度,以管好和用好专项资金,如果跟踪中发现有某一项目迟迟不启动,那么则要求用资单位作出说明,并可进行适当调整;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实施对专项资金的全程管理,从资金申请到资金拨付,到资金结算等,都实施严格管理。对预算外资金,必须对其性质加以明确,同时还应纳入财政管理决策的范畴,作为财政性资金进行管理。还可以建立如下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建立预算编制制度,对预算编制程序实行统一化;根据单位发展规划及来年工作预测,进行下一年度预算编制,对必须实行的项目,应做优先考虑。

2.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程度

一是在进行项目预算申报之前,要求预算申报单位对项目概算、预算以及立项等进行可行性分析,确保项目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对预算编制进行细化,使得预算更加透明,确保预算支出都能得到落实,使得专项资金效益得到提高,既能有效减少资金浪费,又能为财政及监督管理部门对资金进行核算和监督提供方便。三是建立专门的项目库,对同类用款单位专项资金支出以及同类项目资金支出制定一个标准,为各级预算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四是为了保证专项资金预算能够更好地将资金使用结构及用途反映出来,应对专项资金中人员经费的部分加以严格限制。同时还应加强各个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专项资金管理仅靠某单个职能部门往往是很难完成的,就需要各个部门能够相互加强协作与沟通,确保专项资金从预算、申报一直到顺利通过审批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衔接,形成有序的专项资金审批模式。

3.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首先应当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促进其业务能力的提升,并明确职责和权限,做好岗位分工,让财务人员有机会参与到专项资金的全过程中去,以利于其更好把握项目进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拨款安排,做好资金的统筹规划工作。其次,对于专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应有职责,要注重事中审计,使内部审计常态化和过程化,尽可能在问题或危害结果出现以前就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比如说,发现某个建设项目资金用度比预算水平要高,那么就要采用何时的审计方法尽快弄清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最后,还要注意外部监管作用的发挥,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助于网络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公开专项资金的用途、使用等信息,从而使专项资金使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专款专用,资金利用率得到提升,对于专项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困境,必须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确保专项资金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凯峰.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0):84-85.

[2]王艺霖.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6):9-9.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9

1、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制不够健全,无固定资产卡片账、无固定资产明细账,无固定资产

验收、登记等各项制度。一些单位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载明细资产的实物数量及其价值,由于固定资产实行原始计价一惯制的办法,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量的多和少及其价值的增和减,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

2、增减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账物脱节、资产存量不清。审计中发现一些单位购入、捐赠的资产应入账未入账,变买或报废的资产应核销未核销。甚至还有一部分单位购买、建造的办公楼已使用多年,一直未入账或仍挂在“在建工程”账户中。

3、出租资产管理不规范。审计发现一些单位出租部分办公用房,收入未全部进账,直接抵顶了账外的单位招待费、福利费支出,财会部门对本单位租凭收入的情况没有任何记录,会计监督失控。并且有的单位一部分资产长期在帐外出租、出借,其收入极易形成“小金库”,容易诱发腐败行为,不利于对资产的监管。

4、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或报损过于轻率。部分单位领导只重视购置,忽视日常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长期不予盘点,以致于有部分固定资产已长期不存在,单位领导却一无所知,或即使知道也不愿意加以处理,形成长期挂账。再者有部分领导对固定资产处置存在随意性,未按有关程序报批。在处理上也过于轻率,有部分可以追回的资产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怕麻烦不予追回,大笔一挥加以报损,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

5、私下交易,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审计中发现有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地与被征收对象达成默契,以对方提供的实物,如小汽车等,抵顶行政事业性收入,这些资产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逃避了正常的监督检查。

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固定资产,保障其完整与安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杜绝可能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现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建立健全财会人员考核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对财会管理工作做得好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会计岗位的要及时进行调整。

2、每年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按有关规定、有关程序及时进行处理。尤其是领导变动时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让前任领导走的明白,后任领导接的清楚,两任领导对有所了解,也可以掌握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限内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一个参考数据。

3、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对固定资产管理衽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10

分析及对策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大量 现代 办公设备的添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有的还相当庞大,资产总额达到几千万元,甚至是上亿元,但综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现象,这些情况严重阻挠和抑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的 发展,并 影响 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 问题

1、固定资产疏于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但通过几年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审计发现:(1)、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总账与明细账与实物没有严密的稽核关系,有大部分单位只以流水账形式记录,未分门别类按资产性质、类别进行明细登记,账面数与实物数长期不核对,从而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以车辆和电脑来说,这些资产与房屋建筑物不同,它们具有很大流动性,如果不是对每辆车和每台电脑建账、设卡,并定期盘点、核对的话,就无法正确反映其购入、使用、处置及其他变动情况,很难保证实际使用数与账面数相一致。(2)、账外物资比比皆是。目前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来源已具有多样性,除了按年度预算购置外,还有无偿调拨、捐赠等等,按规定这些固定资产取得后必须登记入账。但由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间缺乏沟通,疏于管理,从而导致账外物资的存在。如有一家行政单位账面车辆数为3辆,而实际使用数却有9辆;另有一家行政单位其实际空调数远大于其账面数,有的出售的车辆在账本上根本找不到,账外物资就成了”断了弦的弓”,游离于管理之外,游离于监督之外。(3)、处置未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是一项重要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单位在处置时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而且处置金额也相当大。

2、固定资产性质发生变化,收益未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纷纷将沿街房屋(包括其办公楼的一部分),或直接购置的门面房、商品房出租,广开财路收取房租收入弥补行政开支。经检查发现,(1)、大部分单位在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时,未提出申请,未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也未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批准。(2)、房屋出租协议签订较草率,合同条文不符合规范要求,而且一般都没有经过公证。有的协议执行较随意,未按协议规定期限足额收取租金,没有注重协议的 法律 效力。(3)、房租收入未纳入预算统一管理。正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登记上出现的不完整性、房屋出租上出现的不规范性,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收益特别是房租收入未完整地纳入预算统一管理,有的形成了”小金库”,严重违反了财经纪律。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将收取的房租收入直接入往来科目,列收列支,有的将房租收入转移至本单位的工会账、食堂账、技协账,有的将房租收入拱手相让,纳入下属单位经营收入或挂下属单位往来科目,有的甚至不直接向承租方收取房租,而是在承租方列支费用,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有各招,目的就是逃避监督,为单位小集体谋福利,为请客送礼开方便之门。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就行政事业单位与 企业 而言,论固定资产总量行政事业单位不如企业,论人员综合素质,行政事业单位应高于企业,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在企业容易做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而在行政事业单位就难以做到或做不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行政事业 会计 制度特有的核算要求,使经费一旦成为实物后就游离了监督视线。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仅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但并不核算反映政府固定资产方面的信息,其核算的结果只是提供给统计部门作为 参考 资料。这就意味着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一旦支出后就退出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为行政事业单位重资金轻财产的现象埋下了隐患。行政事业经费一旦成为实物财产后,似乎就贬值了,人们不再关注其使用是否有效、管理是否到位,核算反映是否真实。

12下一页→ 审计论文文章现行的 会计 制度还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均不计提折旧,在报表上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这使得资产负债表反映不出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的程度越来越大,形成资产总量的虚增。更主要的是因不提折旧,不与成本挂钩,其核算的正确性,也必然大打折扣。

2、固定资产清产核资的手续、环节、程序缺乏严密的衔接和管理监督,人为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于长期使用后应报废的固定资产,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提出书面申请,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出具初审意见后,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能调整账务。应该说,这一 方法 是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特点的,也是可行的。但在具 体操作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1)、固定资产报废程序繁复。由于审核部门是按一定比例核准使用单位报废固定资产,因此,没获核准报废的固定资产,在第二次申请报废时,又得重复进行一系列申请报废手续,而且也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2)、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固定资产更新很快,如电脑、计算 机处理系统等。由于固定资产报废超过单位处置规定标准时,必须经财政部门审批后才能处理,而审批程序往往滞后,造成许多固定资产实际上早已淘汰,但仍在账面上反映,虚增了资产的价值。

3、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监督未到位,领导对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主观意志强烈。如今,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投入日益增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资产保值、增值,安全完整的重要措施。事实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有效衔接,不仅要有金额核算,而且要有数量控制,固定资产数量金额核算需要财务、物资、使用部门的通力合作。但由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行政,轻管理,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松懈,领导管理意识缺乏,做事主观,对财产变动的决策缺乏民主化,未经集体讨论等等,从而导致财会人员一切听从领导,而未根据制度规定履行职责,责任意识下降,再加上许多领导频繁调动人员,认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毋须专业培训,使得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最起码的专业知识。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落实制度,规范行为,加大力度,将固定资产管理落到实处。如今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变动日益频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模式上,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内部管理,按规定建账设卡,定期进行清理盘点。对于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行为更应规范操作,切实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将资产经营收益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将不规范行为遏制在萌芽之中。

2、变革固定资产处理方法。由于现行总预算会计核算着重反映的是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和流出。而对于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投资权益得不到反映,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可分别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行政单位可采取虚拟折旧的方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定期上报明细表;事业单位可采用按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的方法,既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也有利于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

3、加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建立资产管理成效与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的二级考核制度。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要加强对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创造一种民主公开的办事制度及氛围,真正接受群众的监督,而且也经得起监督。政府部门要将领导的年终考核成绩与资产管理成效相结合,督促其进一步重视资产管理工作,以防国有资产流失;单位内部要建立考核制度,将有关人员的年终考核与其负责的资产管理工作相结合,奖惩分明,责任明确,真正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 篇11

我国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国务院为公共危机管理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在其领导下, 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公共危机管理指挥机构组成领导机构, 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相关领域公共危机的管理工作。

2006年6月1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 要“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 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2006年, 国务院办公厅设置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承担国务院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和国务院总值班工作, 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 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明确了公共危机及责任分工, 并根据四大类公共事件, 明确了相应的牵头部门:自然灾害主要由民政部、水利部、地震局等牵头管理;事故灾难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牵头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卫生部牵头管理;社会安全事件由公安部牵头负责, 由国务院办公厅总协调。各部门、各地方也相应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如国家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防汛抗旱、安全生产、减灾、抗震、海上搜救等专业指挥机构进一步完善, 外交部、铁道部、卫生部、民航总局、气象局等部门设立了专门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31个省 (区、市) 和5个计划单列市相继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 组成了办事机构。同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 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工作。专家组:国务院和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 为公共危机管理提供决策建议。2007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危机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危机管理体制已初步的建立。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 危机管理专职机构不专

在SARS危机后, 我国加强了危机管理, 虽然国务院成立了应急办, 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但从基层政府来看, 特别是县市、乡镇, 危机管理应急机构“专门不专”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 虽然基层县市根据上级的要求, 组建了应急管理办公室, 依托在政府办公室, 由政府办公室一名副主任兼任应急办主任。这个机构无论是从办公设施, 还是从相关制度看, 组织机构健全, 管理制度完善。既有组建应急办公室的专门文件, 也有机构的组成人员, 专门的办公地点、各项应急管理职责与制度。但是, 应急管理办公室实际上是一个虚设机构, 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在某一办公室门口挂上一块“应急办”的牌子, 再在墙上挂上相关的工作制度。事实上, 这个办公室没有机构定编, 也没有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

2. 危机管理机构层级不清

我国根据危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把危机分成四级, 根据不同级别确定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应急响应。一般和较大的危机分别由发生地县级和市级政府负责;重大与特别重大危机, 由省级政府负责;对跨省或超出省级政府处置能力、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由国务院负责处置。同时, 按照危机的不同特性, 由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分别管理职能范围内的危机事务。这些原则规定, 从理论上看科学合理, 层级之间、条块之间, 职能清楚, 职责明确。但实际操作上, 缺陷非常明显, 运作起来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从分级看, 层级之间的界面十分模糊, 具体哪一级危机由哪级政府负责管理, 属地管理以哪一级政府为主, 都没有明确界定。从分类看, 危机事件往往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由于条块之间职责没有廓清, 究竟由谁负责, 由谁牵头, 没有明确的划分, 导致危机管理谁都有责任, 谁又都推脱责任, 致使日常危机预防管理相互推诿, 主动预防、自觉防御的积极性不足, 危机预防管理难以真正落实。

3. 危机管理部门协调不畅

我国目前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与行政管理体制相一致, 建立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之上。危机管理以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为依托, 各部门各自处理管辖领域的应急事务, 再经过省、市、县等多层次的“块块”切割, 使得横向上分散管理, 缺乏统一、稳定的指挥和协调机制, 缺乏一个将政府各个部门组织起来共同行动、共同进行危机预防和应对处置的协调机构, 整个危机管理系统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一旦危机发生, 便临时成立领导小组或指挥部, 组织开展应对。由于缺乏危机事前预防, 加上组成人员及部门间的临时性、部门利益性, 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 致使危机管理行动迟缓, 效率低下。例如从2003年SARS防控来看, 仅从疫情信息收集和报告的情况看, 没有一个机构能够掌握所有在京医疗单位的SARS病人和疑似患者数量的准确信息, 因为在北京市, 医疗单位众多, 分属不同的系统, 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系统, 互相之间是平行关系, 很难有效地协调统一行动。

三、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对策思考

1. 明晰政府分级式责权

在政府体系内部, 明确并细化各级政府、各政府部门之间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 健全分级管理, 做到职能明确、责权分明。从而建立一个组织健全、运行灵活、统一高效的公共危机事件行政应急体制。

在纵向关系上, 即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 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为原则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职责, 做明确的权限划分。一是对适宜由地方政府直接抓的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中央政府应下放权力, 在赋予其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所需的必要权力的同时, 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职责, 并将该项职责的完成情况纳入政绩考核的范畴;二是对于全国范围的或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 共同的公共危机事件应共同负责、合理分担;三是地方政府和下级政府在无力应对危机时可以逐级请求援助, 上级和中央政府应给予及时充分的帮助, 形成中央与地方良性互动的机制;四是中央和上级政府应指导、督促和检查下级政府履行应急管理职责的情况, 帮助解决下级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中遇到的困难, 支援贫困地区、多发地区、重发地区的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在横向关系上, 即同一层级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之间, 也应将其在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的职责和权限予以明确, 纠正现行应急管理法对政府部门应急管理职能规定不全面、不明确、相互缺乏衔接和协调等弊端。通过专门规范明晰各职能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责, 为应急管理和综合协调机构的统一指挥提供法律依据, 有助于优化整合各种应急管理资源, 实现公共危机事件应对过程中各部门高效的协同运作, 发挥整体功效。

2. 建立长效专门公共危机管理机构

建立常设的、权威的、具有独立地位的、全国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和综合协调机构, 专门负责预防和应对各种公共危机事件, 应以法制化的方式明确其性质、职能、权限、运作方式及资金来源等。改变现有公共危机事件应对机构临时设立、开会协调、分散、独立的状况, 弥补灾害应急以外其他公共危机领域尚未建立专门应对机构的缺憾, 使之能够在所有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处于核心的领导地位, 有利于保证各职能部门之间高效的协同运作。各级政府都应当设立此类专门的核心决策机构, 承担预警和快速反应的职责, 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完善的危机管理和协调体系。中央政府应设立一个“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委员会” (或“公共危机管理局”) , 通过包括减缓、预备、回应、恢复等手段在内的一整套危机处理程序, 协调中央各部门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和应对工作, 并指导全国的危机管理, 其任务职能包括制定详细的国家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政策、长期规划和战略计划、协调中央与地方、国际社会的合作、管理和运行公共危机事件管理通讯和信息系统、建立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教育和培训中心并负责制定公众教育规划、建立一个统合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 保证公共危机事件出现后可迅速动员和调动一切政府资源进行高效率的应急等。地方政府也设立相应的机构, 指定专人负责, 以协调本政府各部门的公共危机管理和应对工作。

3. 加强危机管理的组织领导

政府是最大的社会组织, 受人民委托管理公共事务, 民众希望政府能真正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 能够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公共危机, 保证民众有一个安全、公平、舒适的社会环境。危机管理者是对危机活动进行管理的主要人员, 危机管理者的职责始终贯穿在危机管理活动之中。对政府人员进行危机意识教育, 确立事前决策的观念, 预先建立有针对性的机构、制度和法规、体制, 在情报搜集、信息预测、资源利用等方面早做准备, 提高危机管理人员的素质, 对其进行必要的危机决策知识教育、基本的危机技能培训, 使之对相关的危机事件应急方法有相对充分的了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增强“安全发展”的意识, 树立公共利益至上的观念, 把危机预防管理纳入政府长远的战略目标, 自觉担负起保障公共安全的责任, 自觉加强危机管理的预防工作。

4. 提高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

现代公共危机具有很强的“涟漪效应”, 危机一旦发生, 涉及多个领域, 波及多个方面, 仅靠政府的某一部门力量, 难以有效地应对处置, 必须发挥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 共同应对。如洪涝灾害的抢险救灾, 不仅需要公安、医疗、卫生、交通、通信、建设、物质供应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参与, 有时还要动用驻军、武警等军事力量, 各部门之间相互综合协调。并且, 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 要加强宏观统一管理。我国各级政府的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是以部门条条管理为基础的, 它有利于把公共危机事件应急与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 把公共危机事件应急落实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发挥各部门在公共危机事件应急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充分发挥, 除需要搞好各项改革措施外, 还应加强各级政府的宏观统一管理。分部门管理与统一管理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总是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中央政府还应在各地设有区域性的运作中心, 以克服危机应对的紧迫性, 保证有能力及时对地方提供支持和指导。

摘要:我国危机管理体制已经初步成型,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危机管理专职机构不专, 层级责权不清, 部门间协调不畅等。我国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应加快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明晰各级政府责任, 建立统合各方力量的强力机构, 增强应对危机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能力, 真正形成组织健全、运转顺畅、统一高效的公共危机应急处理体制机制, 实现应对职能部门间高效协同运作, 更好地适应加强社会建设的新要求。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1]丁喜文.突发事件应对与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11

[2]张鑫, 贺秋媚.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制现状及完善[J].新学术, 2008 (6)

[3]曹武.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 2012 (1)

上一篇:小学英语元旦作文下一篇:《国际贸易实务》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