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总结(精选7篇)
区工作总结
2014年,我区按照《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西部)》要求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2015年)的通知》要求,全力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通过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供给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和形式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就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截止目前,XX社区文化活动室已完成主体建设及外立面装饰工作,正在进行水、电、暖等管道铺设;XX社区文化活动室刚完成主体建设,下一步将进行外立面装饰工作;XX社区文化室改建工作已全部完工;XX社区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年底前XX、XX、XX三个文化活动室完工,XX社区活动室将于明年年初完工。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今年我区重点建设项目共有4项。分别为XX事迹展览馆重新布展项目、XX展览馆建设项目、XX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和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建设项目。目前,XX事迹展览馆重新布展和XX展览馆建设均已完工。XX主题公园已完成公园绿化、观赏石摆放等工作。社 1 区文化活动室正在建设中。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一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文艺演出30余场;文体比赛等活动10余场。二是我区坚持图书馆、文化馆、少年之家及XX事迹展览馆等场馆的全天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或42小时。三是区文化馆积极开展公益性文艺培训,并深入社区活动室开展辅导活动,截止目前辅导开展文化活动8次,参加人数达500余人。区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报刊、杂志50余种,人均占有藏书达0.7册以上。
三、公共文化服务支撑方面
一是我区为各社区配备分别配备了1名文化管理员,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二是由区委宣传部、文联主编的报告文学集《xxxx》出版发行。文化大院创作的歌剧《XX》及快板、三句半等文艺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三是XX艺术团等文艺团队,开展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目前,全区共有三星级文艺演出队伍4支,文化大院1个,演职人员100余人,参加文艺演出20余场。在参加XX市老年体协的比赛中荣获金奖,在XX市广场舞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XX艺术节期间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四、加大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我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在广播、2 电视制作专题、开设专栏、连续报道,并在街道、社区设置横幅9条,利用LED屏、宣传栏等设置表演20余条。制作XX区创建国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手册,共印刷XX册。积极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去,努力营造全民了解创建、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为达到创建要求,我区计划投资金额XX万元,将XX中心二楼重新改造、装修,建成XX区文化馆,建设面积1500平方米。按标准设置排练演艺、交流展示、辅导培训、游艺娱乐等功能用房。二是为图书馆配齐相关设施,健全管理制度。为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残障阅读设备和盲文读物,同时增加书架、阅览座位、数字化加工与消毒、图书防盗、自助借还等设备。三是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文化部《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要求,到今年年底,分别完成XX、XX社区新建任务;完成XX、XX社区改建任务;并严格按照要求标准配置相关设施及设备。
关键词:示范区,做法,成效,启示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创建浙江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 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近年来, 诸暨市枫桥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府关于开展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精神, 结合本镇实际, 加强领导, 整合资源, 加大投入, 通过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和学习取经, 邀请专家到枫桥调研指导, 寻求创建措施和办法, 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基本做法
1. 成立班子, 加强领导。
枫桥镇党委、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重要性, 切实把农村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开展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来, 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 宣传委员任副组长, 妇、团、文化站为成员的枫桥镇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 把创建的主要任务、工作步骤、保障措施作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确保了创建工作的组织、人员、经费的保障。
2. 加大投入, 夯实基础。
充分发挥乡镇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 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2011年以来, 镇、村二级已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农村文化阵地设施建设, 其中占地80亩的文体公园已启动建设、占地14000平方米的红枫广场基本完工。到目前, 镇、村公共文化设施齐全, 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镇文化活动中心, 内设有图书分馆、培训室、共享工程、健身室、排练厅、历史文化展示, 占地14000平方米红枫广场等, 文化活动中心常年向群众免费开放, 镇文化站在2012年省文化站评估被评定为特级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普及, 全镇28个村都建有图书阅览室、文化培训、排练、棋牌等设施配套的文化中心, 并免费向群众开放。
3. 精心组织, 注重实效。
“我们的舞台我们演”——全镇第五届文艺调演扎实开展, 精心组织, 深入发动、镇村联动, 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 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文化站、妇联等任组员的枫桥镇第五届文艺调演组委会, 并下发文件到各村 (社区) 、企事业单位, 各村 (单位) 也相应成立班子, 进行层层宣传发动, 充分发挥基层文艺骨干, 积极参与整个活动。经过各层面组织宣传发动, 全镇共有20多个村 (社区) 单位、43个节目的300名名业余文艺骨干参加初赛, 经过专家评定, 还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并选拔出8个优秀节目参加市级调演。整个调演活动群众参与高, 社会影响较好, 平衡有序推进。此外, 镇文化站还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市组织人员参加市组织举办的各类文艺比赛、培训活动;如:市第六届书画艺术节, 有30个业余书画家的30多幅作品参赛, 其中获二等奖1个, 三等奖1个, 优秀3个。还组织书画爱好者参加美丽乡村书画展。
二、主要成效
通过创新工作载体, 落实工作责任, 枫桥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各项机制日益健全, 公共文化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公共文化建设从“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 公共文体设施从“建得好”向“用得好”转变, 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
一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新景象基本形成。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 形成了以各级党委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新格局, 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新路子。如“我们的节日”系列体验活动。镇团委、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团员青年带着节日物品, 来到枫桥镇敬老院为这里的老人送上节日礼品、检查身体, 祝福他们开心快乐、健康长寿。百树、天竺社区和海魄、情森、枫源等一些企业和社区也都相继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 丰富了广大居民的节日文化生活。
二是人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局面基本形成。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从各村经济社会的实际出发, 挖掘当地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资源, 用富有时代内涵和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使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使党和政府的文化行为, 在具体的实践中转化为社会行为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目前, 镇级有舞龙舞狮、枫江书画、越剧演唱等10个门类的1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 村级有舞蹈、健身、演唱、腰鼓等6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 这些业余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基层开展活动, 丰富活跃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三是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的新态势基本形成。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进程中, 始终致力于合理配置资源,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积极开展适合未成年人、中老年人和新海宁人等各类人群的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 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教育引导功能, 使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在开展“文化送乡村·欢乐手牵手”文化下乡走亲活动中, 我们把文艺调演中的优秀节目分别到陈家, 东三新村等地进行巡回下乡演出。“我们的舞台”—文化下乡 (走亲) , 枫桥镇和浬浦镇的30多位书画爱好者到浬浦镇盘山书画院开展书画走亲, 大家相互交流, 点评现场挥毫, 深受大家好评。组织枫江书画协会会员上街免费为群众书写春联;组织举办了文化经营户业主, 村级文化中心管理员、舞蹈、书法美术等培训6期, 参训人数200多人次。
三、经验启示
开展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目的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从枫桥镇的公共文化实践看, 必须正确把握在思想认识、阵地建设、资金投入和活动内容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1. 在思想认识上, 领导干部与农民群众必须同步统一。
一方面, 要统一各级领导干部思想,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以及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 从而形成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 努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创造者、受益者和推动者, 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精心设计载体, 广泛吸引群众参加, 使农村文化成为农民群众自觉的追求。
2. 在阵地建设上, 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必须同步并举。
必须始终坚持建管并举、建管并重的原则, 一方面加大投入, 建好农村文化阵地, 为广大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和新建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 不断挖掘、整合文化资源, 组建专职管理团队, 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坚决防止农村文化资源闲置浪费或被移作他用, 努力提高使用效益, 发挥阵地最大功效。
3. 在资金投入上, 政府主动与社会协动必须同步推进。
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逐步加大资金投入, 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基本支出。同时, 要积极创造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宽松环境,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通过投资、捐助和集资等形式,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瓶颈制约。
4. 在活动内容上, 民俗文化与网络文化必须同步发展。
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农村的生产实际和发展历程, 组织开展文艺创作和群众性文化活动, 深入挖掘、整理、提炼、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使农村文化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数字电视、共享工程、电子图书等现代网络文化成果进村入户, 充实农村文化建设内容,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文社文发[2010]49号《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项目) 创建工作的通知》
湟中县图书馆前身为湟中县文化馆图书室,1978年10月,从文化馆分出成立的。2005年5月23日新馆在“宣传文化中心”重新开馆,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采编室、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书库;藏书29.66万余册,阅览室座席100多个,书架单层总长度1932米;年征订报纸13种、杂志139多种。1994年被文化部授予“三级图书馆”,2013年在第五次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文化部授予“三级图书馆”。
二、图书馆在“创文”工作中的要求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机构,自2014年4月起,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承担不可或缺的责任,创建标准中,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指标都是创建任务的前置条件和必备条件。近一年来,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列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内容来抓,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发挥文化协会作用,打造文化专业团队,扶持鼓励社区文化发展”等措施激活文化发展活力,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此次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对我县图书馆而言,即是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者专业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严格要求,还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湟中县图书馆自创建工作开始以来,紧紧围绕创建任务,以促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为目标,认真开展创建工作。
三、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举措
1、强化基层图书阵地建设
湟中县图书馆把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并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纳入图书馆考核指标、发展规划等予以保障。2013年至2015年我馆电脑图书管理系统录入图书23600册,2016年,按照湟中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的意见》,将农家书屋纳入县图书馆管理系统。首批在鲁沙尔镇、上新庄镇等6个乡镇182个行政村实施。共有书籍27.3万册。县图书馆总藏书量为29.66万册。我县常驻人口45.87万人,人均藏书0.64册。县图书馆与18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共借阅书籍18.42万册次,平均每册图书年流通次数为0.62次。
满足读者需求,保障开放时间。我馆各室常年免费开放,免费内容齐全(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基层业务辅导培训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读者办证免收工本费,图书外借实行全馆“一证通”,免费开放时间每周达到了56小时,做到了便民服务。
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图书馆员的行为规范属于职业生活行为范畴,具体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体现我们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技能。思想是工作的动力和基础。图书馆担负着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是一项神圣的社会公益事业。这就要求每一个图书馆员应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为此湟中县图书馆积极组织单位业务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观摩学习等不同形式的,对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学习,提高了图书馆馆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将对以后图书馆工作打好了坚强的基础。
湟中县图书馆在2014年至2015年,通过省、市图书馆和业务单位联系,对我馆人员分批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在“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体系服务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共参加培训人次达到16人次,达到308学时。
3、组建图书文化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的教育培训是很重要的,由于志愿者的类型和工作内容不尽相同,其中不乏第一次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通过规范化的岗位教育培训,能帮助志愿者全面了解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培训是帮助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和服务规范,内容可以包括志愿服务的理念,服务的礼仪和技巧、志愿者的生涯规划等,让其对志愿服务有个基本的了解;专门课程则向志愿者教授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帮助志愿者适应图书馆的运作方式和工作规则。例如有关图书馆的基本设置、工作宗旨,各种资源的采集、分类、编目、流通、整理等。对于深层次的服务,如参考咨询、信息服务等,图书馆还必须设计更专业、更精细的培训课程。志愿者教育培训的方式亦可多样化,例如开展技术讲座、交流座谈会、外出调研、文化参观活动等。
4、组织阅读活动,拓展服务范围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多年以来我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延伸传统服务模式,走出图书馆为基层群众开展流动服务。为更好地满足多层次、多形态的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找书难的问题,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让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走向更高的水平。
我县流动服务点,共有15个乡镇文化站393个村农家书屋,13个“社区流动图书室”和13个“机关流动图书室”,全县393个行政村全部实施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1)图书馆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活动主题,将进行流动图书进校园活动,为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全民阅读”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图书漂流进校园活动,服务群众达到3400多人次。
(2)1月至3月份,以“科技文化三下乡”、“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科技文化宣传周、世界卫生日、世界读书日、世界禁毒日、国际扫盲日为依托设立图书馆流动服务点,走上乡镇、街头巷尾进行文化宣传服务;进行图书宣传和图书推荐活动,现场给群众免费办理借阅卡和借阅书籍,服务群众达到18000人次。
(3)6月至11月份,针对学校、企业、军营特点,开展流动图书车“三进”活动,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的图书赠送和演讲活动,深入中小学校进行送书、读书、宣传等活动。服务群众达到30000人次。流动图书车到人员集中的地方,与基层群众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图书流动借阅和文化活动宣传服务。
(4)5月至12月份,建立农家书屋管理员联络辅导机制,联合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举办有针对性的科普知识、种养殖等知识讲座,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受益。业务培训每年到乡镇对基层文化队伍的业务培训及服务不少于5次,农家书屋、社区流动图书室、机关流动图书室等服务点的业务辅导不少于1次,辅导500人次。
5、数字化服务
湟中县图书馆网站建立于2015年5月份,主要分布五大块:文化动态、讲座视频、特色馆藏、常见问题、阅读推荐。我馆主要以特色馆藏为主,数字资源达到5.3TB,图书馆主要馆藏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藏文文献资料。特色电子文献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充分收集了当地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在网站使用期间,为当地群众到馆网站进行,网上查询各类文化及地方特色的相关文献。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具有对本地区各种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发布的职能。图书馆和当地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收集,然后汇总到县支中心,县支中心利用图书馆网站设备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归类、加工、整合。因此可以说,县图书馆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库”,也是当地群众查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聚集点。
全县2014年至2015年,实施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对全县393个行政村全部安装和调试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农家书屋进行了数字资源的观看和阅读,起到了保留了传统的农家书屋,发挥了网络信息数字资源的建设。使“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知识得到充实,管理水平有了提高,责任性进一步增强,逐步形成了管理规范化。
通过创建工作的带动,县图书馆在今后的免费开放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阵地的作用,进一步丰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服务,努力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惠民的原则,充分发挥县图书馆中心带动作用,不断辐射乡镇和社区、努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图书阅读活动,着力打造图书服务特色项目,形成图书服务新亮点,提升群众满意度。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率先建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方面
1.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实现市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
2.图书馆建设。市、县两级图书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市、县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
3.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建设。市辖两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县文化馆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
4.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 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
5.村(社区)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建设。结合村级(社区)行政组织办公场所建设,100%的行政村(社区)建设面积不低于200平米的文化活动室(中心),每个文化活动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6.公共电子阅览室(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点)建设。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市及所辖县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10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实现全覆盖。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7.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积极组织城市文化行政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农村和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省(区、市)的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
8.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农民工、老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开放,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市县两级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县级以上文化馆经常性组织针对上述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培训等。9.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10.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56小时。
11.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12.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1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市、县图书馆建立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的总分馆制,实现通借通还。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配备一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低于5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
1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县县有支中心、乡乡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的资源服务。
15.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市一级建设3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建立网上 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群众活动远程指导网络。
三、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方面
16.政府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
17.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标准,无偿划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体育馆(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
18.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19.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 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方面
2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2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得到落实。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22.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
23.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70%,县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
24.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25.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当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方面
26.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起政府、文化和财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机制。
27.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六、其他方面
28.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29.结合具体实践,参与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共性问题,总结经验,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课题报告通过专家组验收。
30.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部门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31.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工作内容,达到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附件2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标准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投入稳定,设施完备,队伍健全,活动丰富,服务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此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创新性。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机制和体制、内容和形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
2.导向性。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强的典型性,在全省(区、市)产生广泛影响,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3.带动性。与实践紧密结合,创造了好的作法和经验,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的和意义
2011年4月24日,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了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仅有28个城市申报成功。来宾市代表广西成为全国首批创建示范区的城市之一。创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象州县“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项目情况
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均实行“三免费三公开”:场地免费、服务免费、培训免费;项目公开、时间公开、财务公开。
县文化馆(获国家二级馆)免费开放的项目有:钢琴技法、素描和色彩的基本技法、舞蹈基本功、戏剧基本技法等文艺骨干辅导培训,文艺演唱资料的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美术作品展览,咨询、流动服务及培训室、排练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等。
县图书馆(获国家三级馆)的免费开放的项目有:书报刊阅读、参考工具书和课题检索、古籍和微缩文献的免费阅读及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等。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项目有:廖冰兄艺术作品展览、历史文物精品展览。
乡镇文化站的免费开放项目有:书报刊阅读、电子阅览、文艺辅导及排练场地的免费开放等。
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目标任务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方面
1、图书馆建设。县级图书馆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4册以上;县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5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2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2次以上。
2、文化馆建设。县文化馆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
3、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80%的乡镇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
4、公共电子阅览室(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点)建设。依托县图书馆,县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6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1、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42小时。
2、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3、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2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3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县有支中心、乡镇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重点创建什么
1、县级重点打造:“三馆一院”。
2、乡镇级重点打造:文化站、社区、村级公共文化综合楼、村级文化活动室。
五、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时间安排
1、开始创建时间:2011年6月
摘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肩负探路示范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最高水平的代表。随着我国首批示范区的验收和第二批示范区的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在分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独特价值的基础上,探究其当前发展中的困惑,并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与建议,以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既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看报纸、看电视、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及鉴赏等文化权益的体现,也是提高人民整体文化素养的关键环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文化战略,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也成为了国家发展中的关注焦点。
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通常人们在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做出衡量时,会直接考量其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分布、服务及数量等公共文化服务情况。我国是一个拥有13.7亿人口和8.5亿农民的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所面临的困难更加复杂,因此,对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必要。自党的十六大顺利召开后,我国日益关注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开展了各项惠民工程,不断健全相关基础设施,创新服务的供给手段,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指出要建设结构合理、实用高效、功能完善且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引领国家文化民生
为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更好发展,我国财政部与文化部在遵循基本性、均等性、公益性与便利性的基础上采取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一创新举措,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创建了一系列结构合理、网络健全的示范区,起到了良好的领头作用。2011年5月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31个名单正式公布,各级党委政府优先考虑与重点推进相应体制、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通过撬动地方加大投入、促进设施建设、解决突出矛盾和加强课题研究等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飞速发展。到2013年9月,第一批示范区成功验收并展开了32个第二批示范城市的建设,带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热潮。
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发展困惑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政府的热情能否持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示范区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引领者也是文化民生执政效能的体现者,然而偏重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经济效益较低,政府一般在刚性约束下不得不为之买单,若强制性约束消失,示范区政府的重视度是否还能持续。
(二)历史性遗留问题能否得到根本解决。从第一批与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建设过程来看,一些基层政府往往因绩效观不正而不够重视文化建设与文化投入,经费的不足拉大了区域、城乡差距,运行不力、结构欠妥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的缺失、资源的匮乏、法规的不完善等都是示范区建设的难点。
(三)公共文化服务是否能升级为响应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经过制度设计成果验收、第三方调查机构测评群众满意情况、中期督导考核、实地组织验收、负责人集中汇报评审后才能创建,示范区政府在考核督导和舆论关注下组织公共文化服务并广泛动员文化资源。考虑到各阶层人群文化需求的差异,传统的无差别供给无法适应个性化、针对性响应型诉求的要求。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
(一)完善公共文化建设制度
国家应当重视公共文化的立法,在地方政府的考核内容中加入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健全示范区的相关通报、督办等制度法规,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文化设施管理等一系列法律规章。由各级政府共同编制真正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规划中的长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以超出财政收入增长率的比例投入公共财政,借助项目补贴、特许经营等手段引导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端先进人才,确保收入分配、人才流动等机制与当下市场相适应,借助柔性引才等方式努力吸引高级文化专业人才,倡导以项目形式同高端人才进行合作。另一方面,要对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做出升华,组织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并构建相关志愿者档案、注册系统、数据库等,让服务对象、项目和志愿者三者间进行有效的交互,利用科学的激励体系吸引文化志愿者。此外,还应着力健全本土培养人才机制,设立示范区高校、社科联等的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给公共文化工作人员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通过企事业单位学习资源的互联来建立开放性学习系统。
(三)加大公共文化资源供给
首先,要种送群众文化活动及文化精品,借助国家或省级评奖全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文学、影视、戏剧等方面的精品,让图书馆、文化馆等发挥基层阵地作用来建立文化分队与流动文化车,展开流动培训、电影和演出等,丰富群众的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增强其凝聚力。其次,要强化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具有宣传教育、书报阅读、文艺演出等功能的乡镇基层文化站,将城乡共建原则落实到城市文化队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再次,要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与现有信息技术资源的灵活应用,全面调动科技馆、展览馆、青少年宫等的文化资源,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在地域、领域、部门上的跨越,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活用先进网络、数字、计算机技术,做好优秀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例如可以构建网上音乐厅、图书馆等。最后,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利益,通过政府补贴、采购、文化消费券分发等方式保证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和失业、退休人员的文化权益,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权益保障机制。
五、讨论
综上所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是对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的全面贯彻,是统筹我国城乡间的文化发展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完善的先进代表。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仍存在文化投入不足、设施不够完善、缺乏社会力量支撑等问题,需从制度、人才、资源供给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确保示范区的顺利构建,确保示范区领头作用的真正发挥。(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东莞文化 做法 成效
东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面积2465平方公里,下辖32个镇(街),常住人口829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87万,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经济建设搭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被称为“世界工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东莞清醒地看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明显与东莞的经济实力、城市地位不相适应,已成为“建设幸福东莞”路上的绊脚石。目前东莞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2]
一、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历史背景
早在200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新城”确立为重要的城市定位,提出了建设“文化新城”的发展战略。在实施“文化新城”战略中,东莞先后共投入70多亿元,重点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和“广场文化之城”,着力构建功能先进、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0年,东莞在过去十年铸就的“文化新城”基础上,启动实施“文化名城”战略,着力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其中,“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位于四个名城之首。2011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在全国东、中、西部分批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东莞市积极申报,成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31个城市之一。几经努力,2013年7月,东莞以总成绩在东部名列第三顺利通过了文化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之一。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将其纳入中心工作统一谋划、统筹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以强有力的手段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2011年,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整体部署。随后,东莞市又制定了《东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2)》,明确示范区的创建目标和标准,为创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指引。2011-2012年,全市共投入创建资金13.3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9.7亿元,镇(街)财政投入2.5亿元,村(社区)投入1.1亿元,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占财政支出比例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三年来,东莞先后召开多次全市性高规格的大型会议,组织20多次不同形式的现场会、研讨会、专家咨询会、点评会。此外,市镇结合实际,开展分片、驻村、挂点等多种形式的督导,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实施三级联动,推进设施全覆盖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镇(街)和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通过市、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各种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全面覆盖。市级谋求大跨越。东莞市一级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设市中心广场、东莞图书馆、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市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的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些选址科学、布局合理、运作创新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文化阵地和满足广大市民文化娱乐及高品位文化享受的重要平台。镇级实行高规划。全市镇(街)一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达50亿元,建成长安图书馆、塘厦城市展览馆等一大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公共文化设施。此外,东莞市重点实施“两馆评估定级”项目,参照国家县(市、区)级的建设标准,对图书馆、文化馆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或改、扩建。村级坚持高标准。全市村(社区)文化设施全部要求达到广东省“五个有”标准,即有一个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有一个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公共图书阅览室;有一个总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个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广场;有一批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与此同时,着力促进村(社区)文化设施完善、提升,加强管理,发挥作用。
(三)创新文化机制,提供优质服务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新突破,积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创新文化兴办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使文化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的文化发展格局。一是社会办活动。在 “千场文艺演出进基层”活动中,东莞市专门设置了200场供市内具备演出资质的文化企业、文艺团体组织实施,有效拓展了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渠道。二是社会办团体。制定出台《东莞市社会办文艺表演团(队)扶持暂行办法》,重点扶持和培养有广泛群众基础和艺术水平的业余文艺团体。全市共有文艺协会238个,文艺团队364个,成为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三是社会办创作。采取"用人不养人"的模式,整合市内各方面创作力量,构建优秀作品创作基地。组建了东莞(虎门)相声小品创作基地、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东莞(桥头)报告文学创作基地等13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创作基地。创新文化整合机制,形成“镇街品牌”格局。把零散分布于全市各镇(街)、各部门的文化资源通过整体推进和专业策划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一月一节庆,一镇街一品牌”的良好格局,如洪梅“花灯节”、茶山“茶园游会”、望牛墩“七月七风情节”、东坑“卖身节”等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实现全市各地文化资源由分散到聚集转变,组织形式由“各自为阵”向“协同作战”转变,活动的规格档次明显提高,品牌效应集中显现。创新文化运作机制,提升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不断完善文化设施管理运作机制,采取一个场馆、一套人马、一个运作模式,有效提升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例如,玉兰大剧院采用“政府财政补贴,目标管理,保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坚持“高品质,低票价”的方针,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效益。创新文化配送机制,保障高效供给。加强双向互动,推出“菜单式”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各类文化服务活动,将群众过去“被动式”接受文化服务,转变为“主动式”需求文化服务。同时,强化流动服务,配置了流动图书车、流动演出车,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常态化开展流动演出、流动图书、流动展览下基层活动。
(四)实施人才战略,夯实队伍建设
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特别提出做到“五个突出”,提升“五种”能力,其中之一突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队伍锻造两大抓手,进一步提升文化发展创新力,为引进和培育文化人才提供良好环境。一是建立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东莞市探索出“市管、镇聘、村用”的模式,采取市、镇、村三级1∶1∶1的比例共同分担文化管理员工资的办法,为全市村(社区)配置1名专职的文化管理员,文化管理员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本科以上学历占到44%,建立起稳定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队伍。另外,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并为全市每个村(社区)配备至少2名文化志愿者,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开展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实施文化人才‘三个100’工程。2012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出未来五年每年要拿出10亿元扶持文化建设,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培养“三个100”工程。着力从全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文化队伍,从文化系统中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从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一批各艺术门类专业优秀人才。积极打造文化名人、文艺大家,抓紧培育一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实施大规模文化人才培训计划,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增强队伍活力。近年来,市文广新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任期目标管理,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使人才不仅引得进,而且留得住、用得好。2012年,东莞文化系统首次对文化艺术与文化理论研究青年专业人才进行表彰,一批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系统有正高职称人员63人,副高113人,涵盖了艺术、图书、文博、群文等專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82人(含博士9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人才4人(在职),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级特殊贡献人才2人,省“333”重点培养人才6人,市杰出人才1人,戏剧“梅花奖”获奖人才4人、“文华奖”获奖人才3人。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一流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层次相宜、功能先进"的原则,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功能齐备、国内一流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完成了镇级“两馆评估定级”项目,镇(街)文广中心全部达到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实现了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完成了村级公共文化设施“五个有”达标工程,新建设施面积88万平方米,实现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体广场全覆盖。截至目前,东莞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室)641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88个,自助图书馆、图书馆ATM40个,博物馆31座,文化广场769个,“农家书屋”589家,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670平方米,基本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
(二)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体系
以文化广场为主要阵地,以传统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出现了文化活动举办常态化、组织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打造品牌化的发展态势,营造出"天天有舞会、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比赛、处处有讲座(展览)"的浓烈文化氛围。策划推出“我们的节日”“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进基层等重大文化活动,打造了“东莞读书节”、“文化周末”、“绚丽大舞台”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约2万场次,参与群众达1300万人次,有效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文化周末”荣获文化部创新奖,“绚丽大舞台”、“越唱越红”荣获群星奖项目奖。
(三)形成了多领域的文化精品体系
创作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各艺术门类精品力作。在全省群文作品评选中,东莞市连续三年总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原创歌曲《故乡啊故乡》获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原创电视动画片时长位居全国城市第三位;新莞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20个,涌现出王十月、郑小琼等一批“领军人物”。东莞市选送的作品少儿舞蹈《学军》和男声小组唱《脚印》双双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作品类“群星奖”、“东莞市‘越唱越红’歌唱大赛”获得项目类“群星奖”,这是继2010年我市舞蹈《绣》、曲艺新木鱼歌说唱《三个萝卜一个坑》、歌曲《故乡情》三个作品问鼎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后再创佳绩。歌曲《中国梦》先后登上了多个国家级重大文艺晚会的舞台,引起了国际国内媒体的关注,并先后获得中国音协“美丽中国”主题征歌活动优秀奖、中国广播文艺大奖等一系列权威奖项。近年来,东莞每年原创歌曲有130多首,除了《中国梦》,歌曲《脚印》还获得了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歌曲《花语》获得了广东省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同时,东莞音乐、舞蹈、戏剧等类别作品在全省创作中连续三年获得总分第一。
(四)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
形成了以印刷业为支柱,以演艺娱乐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出版发行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大众传媒业等为主干的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体系。[3]2013年,全市共有印刷企业3129家,“三来一补”印刷企业转型为外商独资企业31家,印刷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印刷品出口总值176亿,东莞成为中国南方重要印刷基地;与天成动漫等8家企业建立版权业务定期指导机制,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全年共受理著作权登记申请235项;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50万户,全市电影票房收入达1.42亿元;歌舞娱乐场所超过450家,整个娱乐行业资产总额突破23亿元。
(五)形成了全面的人的素质提升体系
全市建成博物馆24座,形成了以东江纵队纪念馆,与袁崇焕纪念园、鸦片战争博物馆等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系列阵地。依托东莞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全市已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图书馆40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102个,定期举办"东莞读书节"、"市民学堂"等各种形式知识传播活动,构建起知识传播体系;大力打造"走进东莞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开展以"三业"(学业、敬业、创业)、"三现代"(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三立"(立德、立志、立业)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推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了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今天的东莞,人们不仅看到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文化活动品牌,更看到了东莞从市里到基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看到了生活在东莞的新老居民享受文化成果的便利以及由此而增加的幸福与满足。实现城市文化起飞梦想的道路不会平坦,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着眼未来,东莞已经提出,未来十年,仍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发展的模式路径,终将会让全体市民共享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
[2]温朝霞,孙宁华.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考[J].探求,2011(04);
[3]向春玲,刘钊,张嘉俊.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学习时报,2013。
【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调查问卷10-28
区教育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资料建档清单06-14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07-16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总结09-15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总结06-11
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工作总结11-14
街道办事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总结07-03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录06-19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05-30
合江县城关中学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方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