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论文(精选8篇)
,云南大学、东北大学率先在全国创办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此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开设。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该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地改革[1]。、麦可思《就业蓝皮书》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为“黄牌专业”,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提出警告。之所以被列为“黄牌专业”,失业率较高、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知识、能力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而知识、能力的培养来源于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科学导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应该重视课程体系的重构,对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提出新要求,应该认识到提高专业对口和就业质量迫在眉睫。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学科,理论和实践都处于不断建构发展中。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评价及重构,必须首先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2]。当前,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是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在较高层次上的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具备全面的管理才能。
(二)关于课程设置问题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关于课程设置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课程的定义上来看,普遍观点认为,课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互动的媒介和核心要素,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系列计划方案和活动。二是从课程设置的内涵上来看,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狭隘地理解成学科课程的开设。目前,在中国的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计划中,主要包括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种。总结当前國内外相关研究可知,当前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课程、开设顺序合理、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另外,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符合方法论的要求、反映学科主要知识以及现实和未来时代的发展和前沿。
(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有较长的历史,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学科的命名最早应该是在国内,国外则大多以公共管理或非营利组织管理命名。国外学者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时,其侧重点及所采用的方法相较国内均有所不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的专业分类方面,分成环境保护机构管理专业、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专业、体育机构管理专业以及社会保险机构管理专业等,并辅以相应的背景知识训练与培养,以真正培养专业化人才。国内学者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研究的出发点和分析的维度不尽相同,但总体可以反映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从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看,张晓燕等提出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体系不合理,基本上没有建立规范的专业平台,在基础课和主干课的设置上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专业平台。这些都不利于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及进行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二是在探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上,廖宇航通过对首届毕业生做“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说明目前国内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其原因归结为: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收的生源特点等。
三是从构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的作用和工作方向上看,周湘莲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搞好实践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目标、内容、保障和考核等方面建设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促进专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龙兴武则认为区域地方性大学应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结合地方公共事业发展需要,重点设置有地方特色的科学课程体系。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评价分析
(一)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课程
体系改革历程
,福建农林大学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已连续招生13届,培养9届共690名毕业生。自开办以来,本专业培养方案经历了多次修订,课程体系亦随之多次调整。其中,较大程度的调整原因在于专业方向的设置或改变,先后设置过社区管理方向、环境管理方向、技术经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等多个方向,开设过107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选修课,其中仅46门课程保持相对稳定,7届及以上的年级保持开设;而其他61门课程变动较大,甚至还有38门课程在的培养方案中只出现过一次。同时,部分课程定位由专业基础课调整为专业核心课或由专业核心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总而言之,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稳定,多数时间处于变动调整状态。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为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体系的看法,本文面向福建农林大学本专业首届(届)以来共9届所有毕业生以及—级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毕业生有效问卷203份,在校生有效问卷287份,总数为490份。其中,调查学生在不考虑各个教师授课情况下,仅从课程本身和个人实际出发考虑,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列举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的相关看法,并着重两个方面探讨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包括“哪些课程是最有价值的”和“哪些课程是最应删除的”。
统计选择频数显示,从最有价值到最應删除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排序如图1、2、3、4所示。总而言之,从专业基础课、核心课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经济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而从专业选修课的总体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类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从考虑课程删除的原因来看,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首先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比较功利;其次是专业方向的考虑。
于其他课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基础课程,如“公共政策学”安排靠后的学期上课。同时,各学年课时安排不合理,大二课程多大三课程少,课程设置不均衡,部分时间课程安排过满,出现一天12节课程的现象,超负荷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实际操作性差。
(四)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不符合
法学类课程、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被安排在选修课环节,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律体系思想建设与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课程设置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办学方向指导思想下设置的课程体系,看似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庞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无所适从,感觉学而不精,同时给用人单位一种“此专业学得太宽太泛”的印象,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五)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正是课程体系设计偏重理论,而疏于应用,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补充,以至于课程考核,基本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在“规范教学”、“评估不出事”的要求下,大部分教师多以常规题型出卷,甚或部分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复习答疑时,给学生圈定背记范围。大多数学生只需在期末一个月根据教师圈定的范围,复印学习委员的课堂笔记,进行突击冲刺复习,考试通过一般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能拿奖学金。由此,被学生们调侃为“课上憋得慌,考前背得慌,考后全忘光”。同时这也造就了课程学习“阴盛阳衰”的现象,因为女生总体比较勤奋,也更善于背记。由此,在每一届毕业综合测评中,前几名的基本是女生,保送研究生的更是如此。
四、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
(一)根据学科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从高校调查情况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口碑较好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依托高校本身资源优势,如985或211院校、师资强、生源充足,如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这样的先天优势并非所有高校都可以具备,因此很难模仿。二是设置的专业方向好,或与学院其他专业形成优势互补,或是社会较热门方向,就业情况较理想。如河南理工大学,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制定了以特色强专业的方针,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确定了应急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方向,实现与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相互借助,主要培养初步掌握应急管理知识体系,能够在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专业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管理并擅长风险评估、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目前,在安全示范区建设、安全文化与安全社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福建农林大学作为省级重点农林院校,具有较强的农林专业优势。因此,在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时,可以考虑拓展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研究,其中重点在于搞清楚农村公共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借助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整体科研成果,依托农林院校的基础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优势专业方向。这里有三个方向供参考:一是农村公共人力资源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该方向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是该方向市场需求量大,政府部门与企业同样适用。二是农村公共财政方向,目前我国村一级的财务人员需求量大,而公共财政方向正好满足需求,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体现农大特色,同时该方向市场需求量也大,而且不影响考公务员考研。三是乡村环境治理方向,该方向是社会热点,可突出农大特色且学院在师资上具有优势。在确定方向后再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会更加科学化和具有针对性。
(二)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按模块分类设置课程
一些高校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多杂,课程过泛,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尝试通过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不同模块的方式,按照不同模块开设不同课程,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大一基础课和公共课学习的基础上,大二或大三开始分方向培养。这种按模块分类设置的方式,可以让专业集中师资优势突出特色。另外,该模式也使学生术业有专攻,学习目标更明确,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按模块设置需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同时,需要精准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动向和未来五年就业需求,以此来有目的地设置模块,使学生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习真正有所所获,也为地区社会发展输送急需人才。对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分模块的设置同样需要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本院本系师资优势。如社会管理模块、公共人力资源模块、环境治理模块等。
参考文献:
[1]徐金燕.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3).
[2]米艳玲.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
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3]张晓燕,孙振东.论教育的民生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
,(5).
[4]廖宇航.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5).
[5]周湘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
[6]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
一、高职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区别与反思
普通高等教育总的培养目标的一般是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 (高级) 专门人才。应当指出, 所谓“高等”、“高级”, 是指其学历水平相对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而言属高等教育层次, 并非指以高级工程师等高级技术职称为培养目标;所谓“专门”人才, 是指其学习内容侧重于某一学科专业的范围, 而不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专门职业岗位。换句话说, 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立足三个方面:学术性、专业性、基础性。在此基础之上强调人的全面均衡发展, 即“通才教育”。
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从事某行业相关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简单来说, 职业性是最大特点, 而其所隶属的高等学历教育让其在完成职业性培养的同时兼顾到人的全方位发展, 即“专才教育”。
相比普通本科而言, 部分高职院校对岗位的过度追求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毕业生如何去应对因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职业压力?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设定才能兼顾动态因素?
二、对于高职培养模式的反思
所谓培养模式通常是指教育造就人才的规范性的培养方法、形式和途径。而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被认为是“两结合”, 即校企结合、工学结合。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 必须同企业一起将符合社会、产业发展需求的新课程开发作为核心的任务, 以职业技能、素质、道德为中心开发适合高职学生接受的课程, 这也是对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要求。当然我们也应该努力认识到将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行业发展动态等融入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使得学生不仅仅成为适合岗位本身, 更成为适合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职业人。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培养模式不应该过于媚俗———仅局限于现有生产、技术及管理模式, 更要符合现代企业新技术革新引导下的生产、管理流程再造的趋势。
学校里多些企业特性, 企业里多些学校元素。学校需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 参与到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在不少资金雄厚的高职院校, 为了保证职业性, 他们将生产流水线直接引入学校, 成立校办工厂、校内实习基地, 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对外承接生产任务。不可否认, 他们所做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但本文更多的认为“引进来”应该是“动态的社会资源和机制”的引入, 课程评价权重的企业方引入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走出去”也是类似, 要极力将院校资源优势与企业相结合, 帮助企业培养足够支持其发展的人力资源, 围绕着业界、产业的技术升级需求, 使得技术、管理和资金三方资源充分融合, 发挥最大效益, 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三、对于高职课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课程体系从广义上说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 某一专业课程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
课程体系的构架是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至关重要的问题。普通本科在很大程度上延用了前苏联计划体制下的课程体系, 同样许多高等职业院校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的将“专业”用“职业”二字取代。面对人才培养的职业属性及生涯发展, 我们可以对于高职课程体系作如下重构。
1、基于职业属性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
就职业属性来说进行课程群重构可以将其分为技能、法律、素质、道德、生涯发展、市场意识以及业界动向分析 (如图1所示) 。
以电信业人才培养为例, 按照图1所示进行职业属性分解, 见表1。
2、基于职业课程群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
基于职业课程群导向的课程体系较职业属性导向课程体系不同, 以课程群为中心, 是将最主要的职业属性进行重新整合构成为职业核心课程群, 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完善, 即建立职业支撑课程群 (如图2所示) 。基于职业课程群导向的课程体系主要依靠的是业界、学校、教师对于职业新课程的联合开发能力。
同样以电信业人才培养为例, 按照职业课程群导向重构, 可将课程体系划分为法律、市场、技术以及人才四种课程群, 其中法律课程群主要围绕电信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市场课程群则包含市场需求分析、服务模式剖析;技术课程群主要针对电信业中技术人员的基础技术能力培养, 如电信网络维护、软/硬件测试等;人才课程群则主要是以职业人内、外在发展为主线而打造的, 其中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素质、能力及技能技巧培养。
3、基于职业生涯发展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
基于职业生涯发展导向课程体系重构与其他导向课程最大的区别是以“职业人”的发展阶段为导向, 按照职业发展的顺序依次由高到低, 由远到近进行排列, 将职业发展流程化, 将每个不同阶段所需的职业属性重新组合成为中心课程群, 并辅以职业发展能力支撑课程。
职业生涯发展导向课程体系重构, 首先将职业人按照岗位等级划分, 再依次按岗位所需能力、素质进行分解, 并找到岗位进阶的能力、素质水平的内联关系, 加以课程化, 形成有较强针对性的产业、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体系。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在基于职业生涯发展导向课程体系重构中, 我们需要将传统课程体系中的“教师—学生”二元结构 (如图3所示) 向“教师—学生—企业”三元结构转化 (如图4所示) 。
四、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仅仅十年, 不仅其毕业生规模就已超过普通本科教育毕业生规模, 而且毕业生就业率也超过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 产业提供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重构迫在眉睫。
摘要: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出发, 对现行的高职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反思, 并提出了三种课程体系重构结构。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重构
参考文献
[1]张福汉、周文波: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探究[J].民办教育研究, 2004 (4) .
[2]何小苑:基于嵌入式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09 (20) .
[3]韩伟东、王云: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职业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4]邹连:高职教育改革出路在于“职业化”[J].现代企业, 2009 (6) .
[5]朱芝洲:高职教育的职业化倾向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4) .
核心素养的意涵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有个引人关注的词: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学习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学习,还是学生智力建构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过程。现代课堂必须关注“核心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课程改革来落实。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标志。时代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和丰富。从知识基础到能力基础再到道德基础,它的外延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核心素养”与课程结合,是能力导向的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举措,结合方式需要根据国家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进行。
在我国,“核心素养”有一条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的路径。具体来说,国家层面,表现为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理论体系,对教育实践起导航、引领作用;教育实践层面,将“核心素养”落实在具体的学科素养中,体现学科本质观和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不同学科融合的共同教育价值,体现打破知识壁垒的学科软化边界性;课程层面,建设以学会终身学习为目标、全面发展为愿景、多元发展为导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理论的课程体系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位于汉口北端的“常青教育实验区”,是全国改革示范学校、省市素质教育特色先进学校,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15年来,学校在“生命发展教育”理念引领下,一直坚持推进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什么样的课程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蓬勃发展?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启发下,学校重新确立了常青树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重构课程体系。我们始终坚持,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学校课程设置的灵魂,统整着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的各个要素。
我们将三级课程的叠加模式重构为统合高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主两翼”新生态生命发展课程体系。“一主”就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学校的必修基础性课程;“两翼”就是常青树校本课程和国际教育课程,是选修拓展型课程、特色课程。
“一主为导”,即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作为主体的基础课程,通过课堂“自能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学生自能学习力的培养。“自能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三环节”(课前、课中、课后)、“三板块”(自疑互议、自解互评、自构互拓)、“五步骤”(疑、议、解、评、拓)。国家课程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我们重点抓学生的“五自三能”素质(即自由、自主、自信、自为、自省;潜能开发、能量释放、能力提升),并以此为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两翼并举”,一翼是常青树校本课程,主要为发展学生各项兴趣特长的课程,通过大课程和微课程促进学生进行品格和能力的培养,旨在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校本课程共分为九大体系:学科联通类、思维拓展类、人文素养类、心理健康类、体育游戏类、综合艺术类、科学创客类、生活体验类、社会实践类。
另一翼是国际教育特色课程,旨在整合国际和国内教育优势资源,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和质量。国际课程包括《SPARKS国际英语课》《英语读写能力课》《英语口语交际课》《英语游艺活动课》《英语影视视听课》《IGCSE科学》《IGCSE口语》《IGCSE英语语法》等。
新生态生命发展课程的实验路径
学科整合。学科体系是学校育人体系的核心,学科体系是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与建构,决定着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否得到有效提升。学校实施“学科打通,重心下移”策略,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相近学科和同科异段的教材资源,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确保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基础上有效提升质量。学科整合重点关注学科内上下联通与前后联系的整合,学科内整合与跨学科整合,课堂内整合与课堂内外整合。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研究和把握学科上下贯通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在于研究和把握知识的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在于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切实增强教学的整体性。
学段融合。我们利用九年一贯制的学制优势,取消小学升初中的选优、淘汰机制,对小学和初中进行统筹安排,特别是在小学的最后一年,不必耗费许多时间搞升学竞争的各类专项训练,而是采用小学学段“五点五”学年、中学学段“三点五”学年的学科与校本教材过渡衔接策略。学段融合让课堂逐渐从“骨感”变得“丰满”,不仅仅是显性知识点的衔接和融合,更重要的是隐性的、看不见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借鉴和互补。
学时组合。探索长短课时和班界学时的时空重组,提高学习效率。统筹增补微课、长课(晨读、午写、夕练)。增设上午10-15分钟微课时间,以诵读类课程为主;中午10-15分钟微课时间,以技能提升型课程,如习字、运算、单词、理化周练等为主。整合周一、周二、周四下午40-50分钟为“自主时空”,用于学生自主作业、教师面对面辅导,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周三下午则是学校传统的“无作业日”时间,给予学生参与综合社团、校本课程的个性发展时空。
学科连堂设置,打破班界,合班学习。将部分学科进行连堂排课表,如美术、音乐、书法、劳技、信息技术、实验等实践性学科,安排连堂教学,设置科任教师和助理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我们还专门为此进行了教室的改装,打通相邻两间教室,中间用梭门阻隔,便于合班上课。
学生“分”“合”。探索分层走班,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学校走班制呈现了一种开放、自主、动态的学习方式,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可以更多地、更大范围接触到不同的学习伙伴。这样的开放、民主学习氛围会让孩子感受轻松、自主。
学校走班主要有三种模式:分类课程小走班。我们将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科学优化和重新整合,形成“基础+拓展”分类课程。分层课程中走班。我们在初中数学、英语和物理这三门课程中推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情将相邻的三个教学班,按照“兴趣激励”“巩固拔高”“综合提升”三层学力标准,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团队。校本课程大走班。每周三下午,学校的“校本超市”全面开放,让全年级每一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走班学习充分尊重学生长远发展的诉求,以培养学生选择意识、选择能力为宗旨,让学生主动作出适宜的选择,自主发展。
如何造就高素质高职高专的学生,扩大其创业和自主就业的空间,是当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才能扩大就业的范围和门路。面对知识的新世纪,要改革高职高专的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营造出一个信息追逐知识、追求创新的新一代大专学生,首先必须优化课程结构。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为提供决策支持的,其人才的需求通过设立会计专业的高校数量便可略见一斑。不仅名牌大学纷纷增设会计学专业,绝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也都设立这一专业。据统计,全国大专院校中有1/10的学生是学会计的,因而,如何培养众多会计学子也就显得十分重要。面对21世纪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尽管几乎所有的会计系、会计学院也都开设了电算化会计、机审计、电算化理财等课程。但如何才能够真正使会计学生不仅具有适应当前工作之需的技术和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和潜力,则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的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与
要想能够支持人在信息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并能有效地应付人口压力、粮食匾缺、环境污染等各种危机,现代人必须具备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教育必须围绕上述四种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而审时度势,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的高职高专,其教学目标是否涛声依旧,抑或另有创新?
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这一问题。厦门大学会计系曾经于6月至9月在广州、上海、南京、南昌等19个大、中城市的在校教师、在校学生及会计实务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其中,收回实务界人土问卷137份,实务界有82.5%的人认为,会计本科生应培养成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也即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会计专门人才,其所建立的扎实基础和所拓宽的知识面主要服务于本科生增强发展后劲,在会计领域工作中干得更为出色。笔者认为,实务界对会计本科生的要求如此,而作为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通才基础上的步才仍然是其目标。然而,高职高专生与本科生差异以及其在校时间较短等原因,使人们在通才与专才的选择上更注重后者,更注重学以致用,故而对其知识结构就必须另有打道。具体而言,其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发展后劲。
人才的竞争取决于教育,而受教育者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新技术,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注重人文社会与技术教育结合培养的过程中,由于高职高专比较强调其应用性与实践性,因而技术教育可能要考虑多一些。而作为技术教育重头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客观地说,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包括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应用基础的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而课时的不足则由不得我们均衡三个方面的学习时间。最近,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加快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从小树立科学观念和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其中要求高中生应当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文本处理、基础、数据库、程序设计以及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这些内容既包括知识基础知识,同时也涵括一定程度的能力基础。尽管高校与中学的培养目标通异,但由于中学期间已经讲授了计算机文化知识内容,在大学中就可减少对知识基础的讲授时间。而就能力基础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硬件的基本配置、选择购置能力;文字、表格、图形的处理和制作能力;应用Internet进行信息检索、文件下载、收发E-mail和传真的能力;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防治能力等。
如果说能力基础的培养更贴近未来的话,那么,应用基础的教育则更能使学生收到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在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应用基础三者的课程与课时的安排上,仍然要遵循基础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侧重于专业课的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换句话说,应用基础无论从课时的设计,还是从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应当着眼于应用。但是有两个方面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一,面对“知识爆炸”和信息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不能包罗万象,如何对信息技术的内容有所选择、有所筛选,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经济管理类高职高专为例,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实践、大型数据库、计算机安全、经济管理类软件(如ERP和MRPⅡ等)的操作与评析等都应当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其二,作为领先于社会的大学教育,显然不能讲授与当今社会所流行的软件内容差别较大的、使用价值不大的内容。因而,所开设课程的内容应当具有动态反映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新知识。尽管计算机软件的日新月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但是一个时期总有其主流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应当使学生抓住主流,举一反三。同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有利于学生接触更多的新一代软件,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各有关的计算机内容的讲授,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各种知识。
二、电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重构
前,会计学会会计改革组就已经提出:会计电算化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以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开发、设计、修改能力为辅。并提出在大学会计专业应设五门课程,即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会计电算化软件包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基础。虽然时过境迁,但以应用能力为主的培养目标则不容改变。而在课程设置中则要审时度势,根据当前计算机应用的,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电算化会计教学,毕竟不同于上会计人员的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但是,它又不能不考虑社会的需求。或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高职高专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是首先要明确的。财政部在1994年5月4日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出:到,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因此,高职高专的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会计软件。并具备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应当说,这一基本技能是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最低要求。
在学会对多种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的同时,这类学生还应当由表及里,学会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与评析。能够根据合规性、可操作性、通用性、可审性以及适用性等标准动态性地判断会计软件的优劣。而所谓动态性判断,也即根据发展前景和会计软件的发展趋势加以评价。
与电子商务并非纸上谈兵,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更需要操作网上的相关软件,才能藉以了解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流程,掌握电子商务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基本原理。同时,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会计信息子系统又与其他各个子系统联系极为密切,抛开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而单独去谈会计软件,就很难理清会计与其他各子系统的数据联系。而要深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又必须介绍典型的管理软件(如ERP等),使学生从中熟悉这类软件的功能结构,并且领略管理的新理念。
计算机安全控制是未来信息管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面临网络的复杂环境,不法分子的攻击防不胜防,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网上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存储、保障网上电子结算安全所采用的技术与,以及信息加密与解密的基本原理。
一、存在问题
1.居民参与社区文化事务的积极性有待提高。随着电视机、家庭影院等现代娱乐设施的普及,社区公众对社区公共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所下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社区文化人才匮乏缺少管理组织人员。社区文化专管活动中,除了上级组织的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外,许多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都是自发的、业余的,大都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辅导和缺乏统一管理,这些队伍的人员构成复杂,变动频繁,组织能力和演出水平普遍不高,有时还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3、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及场地投入不足。开展文化活动通常都是靠拉赞助和“化缘”。新建文化设施无能为力,老设施的维修也是困难重重。现在社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成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居民只限于居民区活动室和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容纳范围较小,无法适应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4、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社区文化活动参与不足,另一方面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主要根源是,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同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不协调。
二、对策思路
以促进、提高群众文化的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为着眼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走进社区,贴近百姓,融入生活,用丰实的文化历史底蕴带动社区文化建设,在政策导向、阵地建设、人才队伍、项目载体、机制保障上作对策思考,打造“活力凤凰、魅力凤凰、宜居凤凰”品牌,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共建文化服务体系 在提高居民意识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有利于提高社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社区人民群众的精神品位,有利于提高社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社区管理上,要为社区群众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尤其注意解决好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社区治安等方面的问题。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兴趣爱好,在内容上应注意与之相匹配,在形式上做到大中小型兼顾、上下结合,在对象上应注重让更
多的家庭和个人参与,让最大多数的社区成员共享社区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对现有的公共文化发展的经济政策,抓紧研究、制定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如一些企业、慈善机构等有识之士的参与。此外,参与还包括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2、培育文化文艺骨干,壮大做专人才队伍
可以培育一批团队,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通过组织
文化活动,积极为文艺团队筑就展示平台,提升社区群众文化团队的水平,形成团队建设规范化、活动内容大众化、活动项目特色化的建设模式,保证社区不同居民群体都可以参与自己喜好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特色团队,以团队团结人,以学习促进人。培养居民科学文化素养,营造休闲文化、体育文化、科教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生态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大社区文化,以学习型团队来吸引人、团结人、陶冶人、激励人,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归属感。
3、以完善规范管理为基础,强化机制保障。在制度管理上,健全服务居民的 “网上居委会”,“社情民意QQ群”,社企QQ群等手段,架起联系沟通桥梁。在对现有文化设施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化中心、文化站、居民文化活动室三级群众文化设施,形成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体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以信息化为基础,搭建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沟通千家万户,让信息化融入百姓生活。在经费保证上,加大政府投入,街道每年拨付文化体育专项基金16万元,在区文化局下拨各居委会文化经费1万元的基础上,街道匹配文化经费1万元,用于每个居委会订购图书、报刊或添置音响设备。整合社区单位资源,继续与上海电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文化基金5万元,用于社区文化建设。
4、以满足居民需求为方向,拓展项目载体
1、办好一所文艺培训学校,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社区学校在继续实行社会化、专业化运作的基础上,按照居民的需要设计各项学习内容和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特点和需求,让学习内容的设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居民,计划完成招生800名。继续开展各类人群教育。根据社区内儿童、青少年、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等不同教育人群的需求,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
2、编好一份报纸,展示风情风貌风采。与《上海城市导报》合作发行一份社区百姓自己的报纸——《和》月刊,以“反映社区生活、报道社区建设、沟通社区信息”为宗旨,传递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资讯信息,并为社区居民搭建了解社区、关注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要继续编好这份报纸,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溧阳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仍然刻不容缓。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新情况层出不穷的今天,它已不是一个
简单的健康概念或生活水平问题,而成为一个关乎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地区稳定的战略问题。
形势所迫。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溧阳市已于2008 年步入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现代化,还包括社会现代化、市民现代化等方面,其中包含了人均预期寿命、万人拥有医生数等硬性指标。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更好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其意义已超出医学的传统范畴,成了考量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是顺应群众期待的现实呼唤。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快捷、方便、安全、实惠的医疗保健服务,是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是广大百姓的共同期盼。四是应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传染病流行态势十分严峻,其中不少传染病以突发、爆发流行的形式出现,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慢性病已经成为百姓健康的主要威胁。原有公共卫生体系受到严峻挑战,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现状所求。溧阳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组织管理、硬件配套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迫切要求完善设施、强化功能,有效应对日益突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把公共卫生等同 1
于医疗卫生,对其长期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在预防”的理念不牢;配合协调不够。二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经费投入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妇女儿童保健等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偏少,特别是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卫生防病与监督机构发展滞后。三是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与布局不尽合理。
职责所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的内涵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将公共卫生工作明确定义为“公共卫生是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科学和实践。公共卫生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疾病、教育人们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这表明,公共卫生的目标是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特别是延长期望寿命,而实质是公共政策,核心是政府责任,需要由政府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制定公共卫生政策,颁布公共卫生法律。因此,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不仅是现代公共管理的一大重要内容,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旨在投资于人民健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是加快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按照“责任明确、反应灵敏、运作协调、高效权威”的要求,调整
充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并把镇一级行政区纳入成员单位,健全覆盖城乡、组织严密、反应及时、处置果断的统一指挥调度体系,强化政令畅通、保障有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处理联动机制,确保人员、设备、车辆和物资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卫生局作为主管单位,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总抓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明确市疾控中心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管理和日常处理责任单位。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社会反应程度,根据防范得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的总要求,不断深化细化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镇和相关部门的职责,规范疫情突发时的启动和处置程序,确保临阵不乱、有序实施。经常分析研究公共卫生体系运转情况,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加快健全疾病防控体系。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原则,加大市、镇、村三级疾病防治网络建设力度,形成以市疾控中心为龙头,市级医院为骨架,镇卫生院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服务站为基础,覆盖全市、功能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全面进行技术设备特别是实验室检测设备和现场监测设备等的配套升级,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中毒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针对当前传染病突发、频发的严峻形势,按照现代传染病控制策略和建设标准,加快筹建高标准、高配置的市传染病专科医院,承担全市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任务。突出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快优质公共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方便和满足广大农民一般医疗、预防保健的服务需求,同时明确农村社区和村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方面的具体职责和义务,彻底消除农村疾病预防保健网络的盲区,解决疾病防控体系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重视加强对村卫生服务站和人群密集地如学校、工厂医务室的管理,规范其医疗服务行为,纳入市卫生局正常管理轨道。
三是加快健全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充实各医疗机构“120”急救力量和设施,提高反应速度和急救水平,进一步发挥其紧急救援的主力军作用。组
建技术诊断专家指导组和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应急救治队伍,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和现场处置经验的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定期加强培训和实战演练,并分设若干专业应急工作组,以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医疗机构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依托市人民医院,组建市急救中心和“120”急救指挥中心,实现对急救设施和人员的科学、合理、快速调度。根据区域分布范围,选择条件较好的镇卫生院建立急救分站,构筑市、镇两级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控制及时、救治有序的医疗紧急救治网,实施急救工作网络化管理,最大限度用足用好急救资源,缩小急救半径,确保意外伤害、灾害、事故所造成的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四是加快健全监测预警报告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健全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报告系统,实现市、镇两级相关部门
和各类医疗机构的联网与信息共享,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村卫生服务站延伸,完善群防群控网络,增强快速反应、快速控制能力。重点推进数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平时为全市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服务提供信息支持,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作为应急指挥处置信息支持系统,并依托该平台,建立信息报告专用网。落实网上直报、日报、零报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信息直报,切实提高数据报告质量,缩短疫情报告时间,杜绝缓报漏报现象,确保在第一时间实现预测预报。市卫生局负责对各类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动态收集、汇总和分析,作出正确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经市政府同意,市卫生局通过新闻媒体依法向社会公布疫情,充分尊重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知情权,正确引导舆论和群众情绪,避免引发社会恐慌或波动。
五是加快健全监督执法体系。加强以市卫生监督所为主体、以镇卫生院为补充的卫生监督执
法工作,依法强化对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和场所的监督、检测与控制,力求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充实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和技术手段,增强应急反应和日常监督执法能力。进一步拓宽执法领域,切实抓好源头监控。健全公共卫生执法监督责任制,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依法治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探索卫生综合执法有效途径和方式,加强卫生监督分所力量,在镇卫生院派驻卫生执法监督人员,探索卫生监督工作垂直管理模式。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强化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义务,实现从理念上强化、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健
全、力量上加强,牢固确立政府在发展卫生事业中的主导地位,责无旁贷担负起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政府关心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市长担任第一召集人,各相关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卫生防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若干专业委员会,分别由相关部门牵头,具体抓好专委会范围内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绩效评估体系,把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公共
卫生体系建设规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按照“政事分开”原则,重点强化公共卫生协调职能,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鼓励中介机构发展,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高效联动的公共卫生工作格局。加大投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公益性事业,必须充分认清公共卫生姓“公”的特质,坚持公共财政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应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在内的重要公共物品的投资力度,提高全市财政支出中公共卫生的投入比例,提高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标准,健全公共卫生事业费与财政支出同步甚至更快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公共卫生经费足额到位。在卫生事业费的分配中,突出“两倾斜一保证”,即向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和急救系统倾斜,向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倾斜,保证公共卫生系统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坚决杜绝以搞创收来维持日常开支。加快卫生系统内部改革,把政府卫生工作的职能和重点转到公共卫生服务上来,逐步形成公共
卫生服务以政府投入为主、临床医疗以市场为主的卫生医疗新格局。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卫生事业,同时积极争取贷款项目和国家补贴投入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基础建设,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发展格局。
保障人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围绕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重点抓好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现场处置、卫生监督、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的人才培养工作,建设一支适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完善公共卫生学科和人才建设规划,制定人才配备标准,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把好人员准入关。着重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才的教育培养,以及对乡村医生、校医、厂医的技术辅导,着力构建自己的“专家库”和“学科权威”。在市疾控中心建立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基地,担负全市应急处理队伍的培训任务。以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扩大分配自主权,充分调动卫生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合理的人才
流动和激励机制,努力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引导市级医院的业务骨干向社区流动,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为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建立人才支援交流使用机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人才资
源的对口合作,重点开展卫生下乡等活动支援农村卫生工作,为加快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创造条件。同时,加强镇防疫专职人员的管理,把镇防疫专职人员纳入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任,任务考核,为使基础公共卫生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人才保证。
1《管理系统工程》 的课程性质
系统工程是为处理各种日益错综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应运而生。作为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融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系统工程是具有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源自哲学思想体系的系统论为研究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 运筹学为研究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建模的方法; 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求解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运算的工具。在我国系统工程及系统工程学科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已经应用在各个领域。管理系统工程就是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在管理领域中的运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于1979 年率先将 《管理系统工程》列入教学课目,并出版了相应教材。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涵盖内容丰富,多数教材都是按理论概述、系统思想的发展、管理系统结构、管理系统分析建模、管理系统控制、管理系统评价的逻辑思路进行内容组织。该课程知识面宽泛,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定性或定量数学方法对实际管理系统问题进行分析与建模、优化与决策、评价与控制。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应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树立系统观点和全局优化的思想; 掌握管理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了解对管理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熟悉对管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的常用基本模型,能够针对现实管理问题建立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最优化,为管理系统的预测与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还应了解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及管理系统优化控制的方法。
2 当前 《管理系统工程》 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路径依赖性
路径依赖性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原理,即社会经济生活的事件与物理世界中的一样,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 “好” 还是“坏”,都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地自我强化,并且轻易走不出去。当前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师生 “教”与 “学”中形成的路径依赖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2. 1 教师沿袭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
《管理系统工程》是以组织管理技术为主线,课程中的理论部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而实践部分学生接触也相对较少,要教好这门课程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对授课教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当前教学中,多数任课教师沿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课程核心内容的教学主要侧重经典理论和算法讲授,教学内容更新少,也缺乏必要的课程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不足,学生碰到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时仍感觉束手无策。
究其原因,虽然近些年各高校都在积极的探索教学改革,但多数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短时间内要改变很难。而且现在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课的老师,科研压力也比较大,更新教学内容或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都会占用很多时间精力,却不见得能取得显著性的成果,因此依赖原有路径,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成本最低的理性选择。
2. 2 学生沿袭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习方法
《管理系统工程》是面向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但该课程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性学科,更多地偏向于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类型。虽然现在 《管理系统工程》的教学在侧重优化方法时,重点不是烦琐的计算过程,然而数学模型和定量方法仍是解决管理系统工程问题的关键钥匙。因此 《管理系统工程》的学习方法体系与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有一定的差异。要学好 《管理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有相应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不断地参与建模和定量分析的练习。现在一些高校,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在招生时多数是文理科兼收,以文科考生为主。这些数学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同学,进入大学后,多数专业课程都属于人文社科类,较少接触工程技术类课程,同学们也就逐步养成和习惯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习方法。因而在进入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学习时,多数学生不自觉地沿袭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习方法。由于数学基础的薄弱,任课教师短时间内也无法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定量分析能力,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对 《管理系统工程》内容的掌握。
3《管理系统工程》 课程教学体系重构的思路
本着进行素质教育,按照系统工程培育T型人才的主要指导思想,为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环境下培养目标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创新精神,使学生逐步掌握利用管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本文提出如下的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路。
3. 1 吸收学科领域内新成果,注重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参考书,也是师生 “教” 和 “学”的重要依据,但由于教材编写出版周期相对较长,部分内容会有滞后,新的分析方法并不能够及时被教材收录。因此,教师应在仔细研读课程教学大纲,熟悉教材体系与结构,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基础上,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的结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根据管理领域发展的最新进展,在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和实用性的基础上适当更新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始终与管理系统工程领域的前沿保持一致,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与时俱进,能够运用新思想、新方法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
3. 2 以大案例为引导,提升学生主动研究学习的能力
《管理系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方法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虽然 《管理系统工程》的课程性质更多地偏向于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类型,然而为了能把所学的理论与方法灵活地运用于实践,本课程仍然强调通过 “案例教学”,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学生在研究解决管理系统工程案例时,首先要对决策对象进行建模,而在思考建模的过程中,必须理清决策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结合实际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益处。使用模型解决问题时需要学生在模型形式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也有利于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以案例为引导,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综合性案例,尤其能体现系统工程解决大型复杂系统问题的优势。基于大案例,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PPT展示自己的分析见解,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提问、点评。让学生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进行主动探索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对所学知识内涵和运用进行充分挖掘; 而且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实践中案例教学活动常常会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3 强化对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定量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虽然现在很多管理系统工程的定量分析模型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求解,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相应的求解软件。如果只列出模型,却不能通过计算即时求得问题的答案,验证自己的思路和方案,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因此教会学生必要的定量求解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课程中的定量模型,上课时在教师讲过例题之后,都应结合一些随堂性的计算练习,让学生们能及时消化吸收知识,提升定量分析能力。课后也应布置相应的练习给学生完成,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3. 4 进一步丰富电子课件
《管理系统工程》涉及较多的定量化演算过程,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看到像板书一样的逐步演算过程,电子课件的制作十分重要。虽然多媒体教学早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手段,但要将管理系统工程中包含各类符号、公式的烦琐建模及定量模型求解过程逐步展示在PPT中的确是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现在有些学校的教师直接采用图片的格式将整个定量化演算过程直接放到PPT中,由于缺乏逐步的演算,对学生定量分析能力训练的效果并不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还是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媒介的优势,将管理系统工程中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定量的部分,一步一步地向学生展示演算过程,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
3. 5 探索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管理系统工程》 是一门以系统科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综合交叉性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 《管理系统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管理系统工程的分析和决策的方法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求解模型或验证其方案。因此本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主要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能有运用计算机进行综合训练和开发,提升本学科知识的机会。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定量化分析模型有: 相关数分析、总体结构等级分析、层次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库存管理、简单线性规划、产品搭配、合理下料、计划安排、物资调运、系统调整与开发分析、风险型决策和多指标排序法,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基于Excel制作教学配套软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方法,让学生在电脑上独立操作,完成课程安排的实验内容,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另外,与课程教学配套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还有外出参观和课外实践环节。外出参观能引领学生直接深入实践,直观地了解生产、管理的现实情况,很受学生欢迎。
3. 6 丰富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应丰富课程考核方法,才能有效检验教学效果。
为了改变传统依靠死记硬背,以书本上记忆性知识为考核重点的考试方法,《管理系统工程》课程的考试考核应鼓励创造性思维。加大对学生课外和课堂参与对课程成绩的贡献比重,把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的分数都记入最终成绩。通过对考试内容和题型设计,确保学生无法直接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而是必须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计算才能完成。增加情境案例题和计算题比重。在对案例分析题的阅卷中重点依据学生分析过程和思路的清晰程度及运用系统思想方法的能力评定成绩,不单纯拘泥于结论的一致性。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加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 而且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都有明显的贡献。
3. 7 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中坚,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课程建设质量好坏的关键。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管理系统工程》课程中涉及较多逻辑推导和复杂定量数学计算,对教师要求较高。授课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相关管理基础知识,而且要能熟练掌握管理中的各类定量、定性模型的构建和求解。因此除选择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外,还需要加强教师培训,确保任课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前沿。
4 结论
解决当前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克服原有的路径依赖性。本文从七个方面提出了 《管理系统工程》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重构思路,相信这样的课程教学体系重构不仅有利于促进该门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而且也可供其他类似课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薛惠锋,卢亚丽,陶建格,等.管理系统工程新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7.
[2]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管理系统工程专题[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7-137.
[3]魏明侠,王琳.河南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探析[J].当代经济,2011(12):54-56.
[4]张学龙.基于TRIZ理论的《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3(11):114-115.
[5]汪应洛,李怀祖.钱学森开拓的系统工程引导我国管理教育蓬勃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5.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理论教学体系 重构
(一)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的设置是理论教学体系的具体表现,理论教学体系构建,必须牢牢抓住课程设置与建设。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会计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为保证这一课程体系改革目标的实现,我们课题组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课程目标的职业性原则。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按就业岗位所需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要遵照国家劳动、人事部门对会计的职业标准,将国家对会计人员的从业标准融人我们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毕业即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课程结构的模块式原则。课程的设置要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要形成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功能模块;要以能力为中心构建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在会计信息的处理、加工、分析和运用等方面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首先要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来设置课程,把课程体系构成的能力组合成不同的单元模块,突出应用性;其次要将会计知识水平与会计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技能的适应性,使知识量能转化为职业技能;最后要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拓展,强化能力水平的渗透性,让知识和能力“迁移可用”。
3.课程体系的多角化原则。就是课程的设置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拓展学生的相关技能,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选择课程。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较宽广的知识背景,让学生能自主选择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能够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素质的选修课程。
4.课程内容的精而实原则。要对原有课程重新进行内容的融合、叠加、拆分和渗透,删除不必要的交叉和脱离实际的内容、增加与需求相适应的内容。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种“有效、实用”的新型单元模块,在确保教学目标职业化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将知识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以提高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二)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按照职业要求和教学规律,结合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我们课题组从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两个方面着手:
1.重组理论教学模块,搭建能力素质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整合理论教学内容,改变原有的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构建体系,形成“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两种类型、五大模块”,即基本素质类、专业素质类;基本素质类的政治人文体育模块、基础知识及信息模块,专业素质类的专业素质基础模块、专业素质技能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构成。依照这种体系教学,使学生达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2.改革专业课程设计,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了体现高职的职业性特点,在专业素质理论教学上,改学科课程模式为岗位课程模式,形成“技能化”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技能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技能的运用为主线,培养并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
(三)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内容构建
高职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技能应用能力为主,构建高职理论教学课程新框架;根据“基础充实、理论够用、以实为本、以能为主”的原则,以会计岗位为基础来构建“模块式”会计理论教学体系。
1.对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与构建,强调理论教学为实际应用服务,以“必需、够用”为度,创新课程模式,调整课程比重。
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打破会计专业既有的“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组合模式,按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两种类型、五大模块”的新的模块式教学;将会计专业的全部课程分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两大类型:基本素质类课程由思政与法律、就业指导、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组成;专业素质类课程由会计核算基础、经济学原理、经济法概论、统计学原理、出纳实务、往来会计实务、供应链会计实务纳税策划等课程及若干选取修课程组成。课程设置可增加课程门类、降低单门课时,增加管理课程、人文社会课程和基本素质训练课程,培养懂技能、善管理的会计人才,以符合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
调整课程结构比重:原有的三段式的课程组合模式,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所占比重较大。新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调整了课程结构比重,以“必需、够用”为度,压缩基本素质类课程,将公共课的比重控制在35%以下,增加技能课和专业实践性课,突出会计业务的实践。专业技能课学时调至专业素质课程学时的45%左右;实践性教学学时调至整个教学学时的50%。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比重,实习、实训、实验和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有了新进展,培养和强化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形成基本的会计专业技能。
2.对会计专业的专业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理论教学要以“有效、实用”为度,专业课要以突出技能培养为主。在课程设置中坚持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把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转化为岗位课程体系,改学科本位为能力本位。将学生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成三个部分: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综合(拓展)技能,形成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
所谓“基础技能”是学生从事会计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岗位技能”是为缩短学生的从业适应期,按照学生岗位需求而设计的专业技能,属专业方向性技能;“綜合(拓展)技能”是为提升学生专业后续能力的发展或实现自我的拓展能力。在专业素质课程中,将这三项技能的设计与会计执业标准接轨,建立起职业技能模块体系,能较好地体现会计职业资格的要求。
我们课题组设置了专业理论教学的课程体系图,如下图所示。
新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是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探索培养学生岗位意识与相应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的分层会计理论教学体系。第一层次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第二层次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第三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拓展)技能,层层递进,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对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设置,我们本着“必需、够用、有效、实用”的原则,按照“基础充实、理论够用、以实为本、以能为主”的要求,对课程进行的全新的改革与调整,希望通过改革与调整,达到创新教学环节、改善教学组织、优化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四)与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几个问题
会计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它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深人,还将引发系列相关问题的变革:
1.教材建设方面。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教材要根据能力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根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知识与技能、继承与创新等关系,通过延伸与拓展、交叉与综合、分化和发展等方式开发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课程或课程群。根据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围绕能力培养核心,我们急需开发出包括《出纳实务》、《往来会计》、《供应链会计》、《成本会计》和《主管会计》等课程在内的岗位教材,以“技能包”的形式,推出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是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我们课题组认为:为了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应组建课程建设小组,实行责任制,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制定并主持实施课程的改革规划,组织制定或修订课程实施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教改和教研活动。同时成立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职业技能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形成相对稳定课程教学与教研队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公共事业管理应用问题及困境对策思考论文07-12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选题07-08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报告09-28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要点11-07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简历表格06-13
公共事业管理应聘求职简历09-13
徐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分析论文09-23
对事业单位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09-25
省管县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分析报告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