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共8篇)
张彤磊 朱卫
摘要:当前中国农村宗教影响力呈扩大之势,已从政治、经济、道德三个维度影响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架构。农村宗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长期正视的问题,应发挥宗教积极因素,弱化其消极影响,使之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关键词:农村宗教;新农村;文化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经济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热切愿望。”[1]对社会发展而言, 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等功能。文化建设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但近年来,我国农村宗教呈不断升温态势,宗教信徒人数日益增长,宗教显性和隐性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正确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积极引导农村宗教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适应,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长期课题。
一、农村宗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可回避和长期面临的问题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宗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步伐前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宗教扮演着或显或隐的角色,发挥不同的功能和影响。根据马克思宗教理论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背景,农村宗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长期正视的一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对宗教规律的科学分析,说明宗教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赖以存在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恩格斯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本身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最初的宗教观念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对自然和人类自身认识极其有限的背景下产生的。进入阶级社会后,以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产生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造成的巨大苦难和绝望,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虽然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人们尚未穷尽对人和自然的认识,人们[2]
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还远远没有消除。
2、历史经验证明,违背宗教规律必然导致社会冲突,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党的宗教政策,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文革”时期,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党的宗教政策出现了偏差。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内容几乎仅仅被归结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在实践中号召同宗教进行斗争乃至“消灭宗教”。这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宗教的科学理论,否定了党和国家对宗教问题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导致根本取消宗教工作,严重破坏了党领导下全国各界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伤害了信教群众的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
二、当前中国农村宗教从政治、经济、道德三个维度影响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架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会急剧转型给人们在思想、经济、心理、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革造成的主导精神的缺失加上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造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真空,宗教也乘虚而入,并逐渐升温。当前农民信仰者数量不断增长,信仰程度在加深,宗教影响力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些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构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1、宗教信仰的影响挤压了新农村政治建设的文化空间。
本质上看,宗教有神论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根本对立,宗教影响力的扩大必然会冲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弱化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直接影响新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扩大基层民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政治保障,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虽然国家禁止宗教组织干预政治事务,但近年来随着农村信教群众的增多,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宗教组织的影响。某些信教乡村的村委会甚至成为教会的代言人;在某些信教群众较多的农村地区,教会的影响有时超过了村委会,甚至有的村要召开村民
会议也必须通过教会召集。一旦在村级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和村委会等正式组织的矛盾,就会演变得较为激烈,影响到村民自治的顺利开展,从而带来诸多农村社会问题。
2、功利化的信仰色彩冲击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文化导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只有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新农村的伟大蓝图才有可能实现。但经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导向,鼓励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经济利益的调整导致了人们心态的变化。极端个人主义、功利思想、实用主义等观念在农村中开始流行,一些村民国家观念、全局观念、集体观念、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逐渐淡薄。
近年来中国广大农村宗教愈来愈明显表现出功利化趋势,又对上述思想与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许多村民信仰宗教并不是为了寻找精神家园,而是以期望神灵保佑自己赚钱发财、平安无病等直接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为根本出发点,这无形的助长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现实主义观念的流行。其二,村民信仰的神灵数目无限扩大,期望借助众多功能不同的神明的存在,更多地满足个人精神心理上需求的渴望。而在这种心态之下所透露的目的,就是多种机会的利用,包括多种选择、多种试行、多种经营或善于钻营的现实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3]。
3、封建迷信影响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文化氛围。
封建迷信和宗教在内容、组织形式、信仰方式、社会后果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但在神道设教,宗法制度观念长期的历史影响下,封建迷信仍然与宗教纽和在一起,深深影响很多村民的文化心理结构。而且封建迷信往往披上宗教的外衣,打着行善的旗号,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不少农村中,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算命问卜、观阴阳、信符咒、观手相、占星术、圆梦测字、赶鬼驱病等现象复出,在一些地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耗费巨资建庙祭祖等现象盛行。这种风气与新农村崇尚科学的道德建设内涵背道而驰,不但严重影响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文化氛围,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三、引导宗教社会功能,弱化宗教消极影响,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社会功能是指某一社会子系统或社会现象在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系统正常运作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力。任何一个社会子系统,必须具有为达到促进社会向更好、更完善方向发展的特殊社会功能,否则它将无法在社会系统中存在下去。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的宗教和社会整体的关系密不可分。社会整体对宗教的作用是制约性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宗教对社会整体的作用和功能也很明显。面对宗教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存在的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弱化降低宗教负面影响,引导发挥宗教积极因素,可以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
1、有效发挥宗教社会整合功能,降低极端宗教信仰与情感。
共同的信仰使信徒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从而增强信徒的团结与一致,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如果信徒对宗教信仰与情感极端狂热,一旦现实社会与其信仰存在某种紧张,宗教则有可能成为破坏社会秩序,动摇国家政权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农村建设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利益分化和重组的过程,如果各阶层的利益协调不好,将会出现新的社会矛盾,影响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在我国农村信教人数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有效发挥宗教社会整合功能,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必须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信徒大规模干预乡镇村务的情况,“法轮功”等一些邪教组织更是利用信徒的信仰和情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合理利用宗教社会心理调节功能,弱化宿命论与出世观念。
信徒对超然于现实之外的彼岸世界的追求,可以消除他们对现实世界不满而造成的愤懑、焦虑、恐惧等心理,为他们提供安全感和某种慰藉。在经济浪潮下,部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较慢,甚至在生活中遭受挫折和打击,与短时间富起来的人形成巨大反差,加上在征地拆迁、土地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不断受到侵犯,极易导致社会冲突。合理利用宗教社会心理调节功能,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能够保持心理稳定与平衡。但部分信徒往往产生命定思想,不敢面对人生,逃避现实,沉迷于天国的幻想之中。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宿命论、出世观念的流行会对发展农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3、积极引导宗教教化和交往功能,避免狭隘宗教认同思想。
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宗教教义的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共同的道德要求, 符合人性对亲情、友爱、正义、公正、德性等等的心理需求,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相适应的。积极发挥宗教教化功能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引导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推进新农村建设。但另一方面,一些信徒宗教认同思想狭隘,常常有以己为宗,视其他宗教、教派或不信教群众为异己,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疏远乃至对立冲突。
综上所述,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加强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采取多种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弱化和降低宗教影响,发挥引导宗教积极作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陈国清.当代中国农村民间宗教转型的原因及趋势[J].北京:时代人物,2008(5)
作者简介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一) 需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提升农民收入
本质上的新农村必须集物质充裕、精神文明、政治民主、自然协调等特点于一体。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收入, 是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与越建越好的物质基础, 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与可靠保障。只有农村的经济进步了, 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 才能进一步完善供水、交通、教育、医疗等人居条件, 农民才能安居乐业思稳定、谋发展。因此,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就是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与提升农民收入作为第一任务紧抓不放, 确保抓出成效。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 快速提升农民素质, 促进其自身发展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对于农民而言, 其最需要优先发展的是思想文化。只有农民自身的素质上去了, 农民增收、农业增长才能成为可能。由于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导致其接受新型知识与新型技术的能力普遍不强, 绝大多数仅仅可以从事单一的传统农业。新农村建设需要的, 不仅是追寻自身利益最优化的“经济人”, 而是具有自主创新意识, 能追寻社会或者社区收益最优化的领军人物 (1) 。因此, 我们需要对农民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 促使其主动适应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真正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院校明确办学定位
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农村职业院校受农村经济、文化、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及自身办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曾在办学过程中出现过以农业为重点、以农村为重点、以工商业为重点和以升学为本的办学定位。近年以来,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大环境的实现, 农村职业教育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准生存发展的领域并大有作为, 就必须结合服务对象的客观要求, 对自身的社会角色进行重塑与定位, 进而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教育加强资源供给
职业院校必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客观实际,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自身资源优势, 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技能、实用人才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与此同时, 新农村建设也要求职业院校要积极开展以普及与宣传先进农业专业技术为关键点的特色农业技能培训与农民转岗培训等。
(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教育优化办学模式
传统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陈旧僵化, 既无法体现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也不符合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与农民的客观需求, 变革、优化办学模式, 与农科所、农技站等合作办学, 大力兴办农业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企业, 将课堂办到农村, 办到企业, 办到田间地头;合办大学生见习实践基地,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实践锻炼或就业服务;使其越来越好地发挥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三农”服务的功效。
(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院校提升服务能力
其一, 职业院校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人才培养服务。其二, 职业院校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生产技术服务与指导。职业院校可以指定有关教师与学生作为本地农村的生产技术指导者, 要求他们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或者是平日回家的时机, 为农民传播种植养殖技术, 并帮助他们处理疑难问题。其三, 职业院校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宣传报道服务。其四, 职业院校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对策的参照服务。其五, 职业院校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先进的文明文化服务。
二、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当今世界, 社会快速发展, 经济高度发达, 知识的价值也愈发凸显。全世界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来源状况, 急需中国加速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知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曾说, 新农村建设要广泛调动农民参与, 将社会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本 (2) 。然而, 从当前现状来分析,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尽管充裕, 但整体素质不高;中国虽为人力资源大国, 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在社会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我们需要借助农村职业教育的平台, 用知识武装农民, 使农民成为具备先进文化与先进技术的高素养现代农民。
(二) 农村职业教育推动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
目前,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很难接受当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也顺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需求, 这使他们陷入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困境。面向农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尤其是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 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主要渠道。
(三) 农村职业教育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农谋业的有效举措, 其推进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根本性工程, 需要主动调整发展思维, 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适当超前发展与改革专业结构, 将人才培养目标从单纯的培养当地从事农业生产与家庭经营的“新农民”, 转变为以培养脱离农业进城谋业的“创业者”为主, 兼顾培养“新农民”, 为城镇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作出巨大贡献。
(四) 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可以加速农业科学的发展, 培育各种农业技术人才, 进一步更新他们的相关知识, 增强他们的改造能力, 从而推进农业的发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还能够使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掌握一门技术谋生创业, 不仅为本地生产生活服务, 还能够大量地推广、转化实用技术与农科研成果, 推动科技向生产力进一步转化。因此,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必须打破农科教之前相对封闭的局势, 使农科教之间互相融合, 优势互补, 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
(五) 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农村文明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加强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倡导了文明健康风尚, 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先进文化占领了农村阵地, 推进了农村文化繁荣与民主法治建设,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举措
(一) 坚定服务宗旨
1. 树立服务理念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培训实用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院校要树立主动为农村服务的理念, 科学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趋势与岗位需求行情、关心人才培养定位与专业服务方向, 关心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现代新型农民与实用专业技术人才。
2. 创新服务模式
职业院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理念, 优化办学模式, 转变服务作风, 创新服务模式,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岗位需求调研与分析, 加强校企合作与订单培养, 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尤其是涉农专业人才, 能真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
3. 拓展服务领域
职业院校应根据本校和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服务方向, 并根据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不断提升专业服务的层次和方向, 积极开发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的专业能力素质范围和专业服务范围,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面、多角度的社会服务。
4. 拓宽服务渠道
职业院校既要通过学历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再就业培训等“阳光工程”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与培训新农民;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人力资源优势与科研优势, 不仅积极参与当地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实用技术创新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与研发工作, 而且还要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大学生假期社会“三下乡”等活动, 既为当地农业科技进步提供科研支持服务, 又为当地农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服务。
5. 提高服务质量
职业院校应面向新农村建设做好订单培养和学校举荐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积极拓宽专业的服务范围, 大胆探索校企合作形式, 增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切实缓解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 提升核心竞争力
1. 找准办学定位
职业院校要结合学校实际, 分析自身在区域经济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理发展规划, 找准办学定位, 在实现职业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人才培养、培训服务。
2. 加强品牌建设
职业院校要树立品牌营销的发展战略, 加强品牌创建和宣传力度, 全面分析院校品牌的构成要素, 找准品牌定位, 科学定位发展方向, 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品牌, 并建立品牌运营的相关机制和体制, 通过品牌效应增强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 使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为坚强的人才支撑保障。
3. 打造职教特色
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农民”, 也需要能离农谋业的“创业者”。因此, 职业院校要大胆打破“农业”束缚, 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特色专业技能, 培养一大批掌握“绝活”的能工巧匠, 以特色专业凸显职教特色, 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
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一方面, 职业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它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与培育现代新型农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 新农村建设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要求各职业院校要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办学模式、加强资源供给、提升服务能力, 切实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与培育新型农民提供更多优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鲁玉桃.高职院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8)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
农业人口是我国总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第6次普查数据显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1/2),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目前农业人口的人均经济收入水平偏低,为改变这一现状、使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创造的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课题。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且传统“重视发展,轻视环保;重视生产,轻视生态”的观念使得环境状况伴随着新农村发展日益恶化,因此了解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对其元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1.1水污染。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目前仍有3个多亿的农村人口饮用着水质不达标的饮用水,而其中因农村规模不断扩大、人们日常生活所制造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地上及地下水源造成污染的原因占很大比重。来自国家环境监测机构的最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以及多数的湖泊、水库等水源地的水质均有相当一部分为较差-极差级别的水体。水质的污染不仅会危害人类健康,还会影响农业生产、将低农作物品质,甚至会导致多种疾病大规模爆发、造成生态灾难。
1.2土壤污染。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越来越多的肥料和农药被选择施用,这使得农业土壤的污染物体逐渐加剧。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4的土壤处于污染警戒状态之中,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占1/20。土壤污染反过来会影响农业生产、降低农作物产量,全国每年因为该问题农作物减产达1000万吨以上,且甚至会影响群众健康及深灰稳定。
1.3固体废弃物污染。伴随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养殖业规模扩大,由此产生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越来越多,对于农村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据测算,每年全国农村人口所制造的垃圾量在2.8亿吨以上,畜禽产生的粪便量在27亿吨以上,而这些垃圾多数都是随意倾倒,缺少科学的处理措施。
2.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根源分析
2.1农村地区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为满足新增人口对于衣食住行等资源的需求,在原本生产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条件下,势必会通过乱垦、滥伐、过牧等手段来增加经济收入,且增加的人口又会制造出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这些都会使得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加重。
2.2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污染。农民的整体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于农业生产仍沿用较为传统的耕作方式,为获取高产,“大水、大肥、多农药”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措施,过多的喷洒农药,不合理的施肥,使得土壤退化、重金属等)污染、水污染等問题愈加严重。
2.3乡村企业污染加剧。伴随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开始向农村转移,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诸如噪音、废水、废气、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而原本环境意识薄弱的农民仅看到了其带来的经济增收机遇,却并未察觉到其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2.4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设施不健全。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机构的重点都是优先放在城市建设上,而对于农村建设的投入及关注啊相对较少,致使现在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缺少对诸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设备,缺少化肥农药等施用的科学指导方法。
3.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对策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将会是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要快速解决当前所存在的一些列环境问题,必须多方面同时进行,以综合策略予以解决,切不可仅从一个方面入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自身经验来看,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保护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3.1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国家及地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适合农村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未来,相关环境保护监督机构应该依照法律加强执法力度,对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企业、工厂或个人都要进行严厉惩罚,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问题的产生。
3.2加强宣传及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通过纸质媒介(如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手册等)以及发达的信息媒介(如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实时的向所在地区农民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好处,除此之外,还应该定期的派遣一批环境保护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环保理念和环保手段进行宣传培训,已从根本上使农民自觉保护环境。
3.3增加环保科技及资金投入、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及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及关注度,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的垃圾处理及清运的系统,由政府出资、多个村组集中建设一批固废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噪音隔离带、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等,从根源上减轻环境污染。同时,对农业资源要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喷洒农药和施肥的关键技术,应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3.4拓宽投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中央、省、市的专项资金投入,重点解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保护,采用多种措施确保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引导村民建设居民小区,逐步实现农民向社区集中,以便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Z].2011
[2]郭小英.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及相应的治理对策[J].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6145-6147
[3]覃源.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科技世界.2012,6(16):127-128
[4]荆丽丽,张卫强.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 2009(11):19-20
[5]姚良云. 浅谈农村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J].科技资讯. 2009(9):128
为理清思路,有利于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顺利进行,先对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村庄整治的关系作以下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二十字”的要求,动员全
社会力量参与,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全面性综合性内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深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的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各级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按照统一规划建设和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现代中国农村。
落实到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努力引导和帮助农民向城镇转移;同时“四位一体”,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在农村区域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深化细化各项工作,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各部门各个方面参与,协调配合,共同实施。
(二)村庄整治
根据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的指导意见》,村庄整治是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各级建设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承担的核心任务。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立足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积极配合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整合资源,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社区、改造旧村落,改善村容村貌的具体工作。
落实到成都市,村庄整治工作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对现有村庄的整改,而是建设部门按部门职能承担的统筹城乡资源、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参与农村“三大工程”建设,促进农民转移和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村庄整治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综合与具体的关系。因此,各级建设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绝不是把村庄整治与推进城乡一体割裂开另搞一套。
(三)新居工程
“新居工程”,是特指成都市在中心城区、14个县城、30个重点镇本轮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内,按“六统一”的方式,提前建设的专用以集中安置该区域农村居民的城市化居住小区。即纳入城镇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按城镇居住小区的性质和标准,统一配套小区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商贸、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由城镇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并实行统一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满足被安置农民和进镇落户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居工程是成都市推进“三个集中”的创新性实践,是组织和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最终转变从业方式、居住生活方式,改变农民身份,成为城市居民的重大建设项目。
(四)农村新型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是按照成都实际,在农村区域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所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符合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要求,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规模较大的农村集中居住社区。
成都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是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把农民尽可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转变为城市居民。同时,对仍以农业产业为主,需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提高农民聚集度,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农村区域农民居住生活的一种先进形式,是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内容,是改变农民居住方式的基本形式,也是村庄整治的主要模式。
(五)几个概念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几者之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领各个方面的总体战略任务;村庄整治是总体战略任务中的部门工作任务;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是成都市在总体战略任务中促进农民集中居住的重要内容;新居工程已不再属农村范畴,而是统筹城乡建设,在特定区域将农民直接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建设项目,是成都市建设新农村的最高层次。
二、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式
(一)新居工程建设
新居工程是成都市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城乡同繁荣共发展的重大项目。是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转变农民身份的综合性工程。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农民变市民中心城区达到100,14个县城和13个优先镇达到70。实施新居工程建设政策性强,各区(市)县政府要制定专门的办法,由政府组建“新居工程”建设投资公司作为投融资和项目建设的主体,政府先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公司以土地的预期收益为抵押多渠道筹资、融资,对土地进行整理,在土地征用后,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的土地收益,返还其土地整理
成本。新居工程实施方案要经三分之二的农民同意,符合规划,按法定程序报建。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农村新型社区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形式,按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农村范围(即县城、重点镇之外的区域)到2010年,农民集中居住度平坝地区达到60,丘陵地区40。农村新型社区按乡(镇)总体规划布局定点,并确定其聚居规模。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为载体组织建设,其实施方案,经三分之二村民或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同意后,按法定程序报建,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组织分步骤地实施建设。
(三)旧村落(场镇)改造
旧村落(场镇)改造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形式,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对按规划予以保留,但环境较差、设施不全的现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和院落,以及已撤消建制的原场镇片区,按照农村新型社区标准对环境、设施和建筑实施综合整治,并吸收附近农民进入建房居住,成为符合宜居要求的新型农村居住社区。旧村落(场镇)改造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四)移民新区建设
是我市边远山区建设新农村的创新形式,即不宜集中居住,也不宜发展二、三产业的山区,农民无法依靠当地资源增收致富,在较大的区域内,统筹区域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民迁移到适宜集中居住、有利产业发展和创业增收的片区,按规划和标准建设新型社区,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移民新区建设,到2010年山区农民集中居住度达到40。移民新区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资助”的方式,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按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建设。
三、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一)基本措施
1、以规划为先导,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新农村建设。
按照区域“三集中”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整个村域为单位,对农村生产生活各要素、各项设施全面统筹,综合整治。各部门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予以相关的技术指导,并帮助和指导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按照规划进行相关的专项设计。依据规划,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科学、有序地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终极发展目标一步到位,而建设按产业集聚程度,分区域梯次推进,分步
2、以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为依托,大力引导农民集中。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同步进行,在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实施中,实现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各区(市)县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利用项目资金,各方面的建设投入同步跟进,配套实施,抓好项目范围内的生产设施、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的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项建设。在土地集约化、产业规模化的同时,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良、风貌协调的农村新社区或城镇“新居工程”小区,引导农民改变居住方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农村转向城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是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结合点,没有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项目的区域暂缓实施新农村建设。这就是成都特色。
3、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调控能力。
通过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归并新增的耕地,所有权归全体村民共有。但不分配到农户,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统一流转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其经营收益,一部分分配给村民,一部分用于村农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活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新农村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在现阶段,需要建立必要的社会调控机制,协调发展的不平衡和存在的矛盾。农村社会调控主要靠村民自治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就需要有基本的经济调控能力。发展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二)建设管理的措施
1、以垃圾和污水处理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按照新农村“五化一配套”(道路硬化,公共场所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社区洁化,环境美化,公共设施配套)的内容,各部门从技术上和政策上指导、配合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强化村内主要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治。重点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垃圾处置体系(县级统一组织处理、乡镇负责组织清运、村级组织收集);配建排污管道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或其他污水处理设施。
2、以农村危房和私搭乱建清理整治,消除农村建筑安全隐患。
各区(市)县建设局组织力量,指导和配合乡镇政府,对村内危房和私搭乱建进行清理整治。教育和帮助农村拆除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向规划的新社区集中居住。
3、以延伸城市建设管理方式,创新村镇建设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项目均由县级建设部门统一管理,并依法予以业务监督和技术服务,统一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各区(市)县建设局改革村镇建设管理体制,打破当前城乡建设二元分割格局,建立以主要负责人牵头,各部门统筹联动的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发挥建设局村镇科(办)的综合作用,协调各相关科室,把城市建设管理的方式向农村延伸,建立新的村镇建设管理模式。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式,以“统规统建”为主要方式,淡化“统规自建”,确保规划和设计的执行。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和培训,进一步提高素质,现有工匠队伍维持现状,不再新增村镇建筑工匠,鼓励和引导村镇建筑工匠向建造师转化。
4、以加强技术服务,塑造多样化的新农村建筑风貌。
新农村建设防止“村村一张图,村村一个样”的现象,各地新农村的建设方案和房屋建筑要结合实际,依据当地不同的传统文化、地形地貌、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分别进行设计,使新农村建设突出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市建委组织专家免费为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各区(市)县建设部门加强指导。市、县二级建设部门免费为各地提供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并指导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调整和完善设计,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5、落实配套政策,加快新居工程建设。
【关键词】自学考试;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人力资源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至关重要的战略。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资金、物资和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尤其需要富足的人力资源来支撑。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在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大量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基本专业知识的新型农民,需要一批能正确理解中央农村工作精神、熟悉政府农村工作政策、了解村情、懂农经管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需要精通农业科技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高素质的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但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现状堪忧,在质和量上都亟需通过各种教育途径进行提升,自学考试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无疑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一是文化基础差,全国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3%, 初中占49%, 小学及小学以下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二是科技素质差,大多数人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技术水平很低,平均每1000 名农业劳动力中才有农业技术人员6.14人;接受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农村总劳动力的9%左右。三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四是劳动生产率低,习惯于传统的耕种和作业方式,新技术普及率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民工潮开始涌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87%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出全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这对于本来整体素质就不高的农村劳动力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全面顺利实施。
二、自学考试能有效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
(一)自学考试在农村发展符合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
农村人口分散,农民学习条件差,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决定了农村从业者接受高层次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极少。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农业经济逐步走向产业化,高科技在农业中全面拓展,农民迫切需要掌握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才能适应高科技在农村种植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由于农村存在着社会发展条件、文化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的极大差异,农民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存在极大差异性,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部分农村居民不以系统学习获取学历文凭为主要目标,而以取得专门技能实用知识和职业资格为主,期望较快取得回报。因此,采用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形式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难度较大,对于无力进入全日制高等院校,又想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素质的广大农村从业者来说,自学考试是接受高等教育最便捷的一条途径。
(二)自学考试在农村发展符合其自身特点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面向大众、高度社会化的开放式教育, 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为特点, 在为农村培养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自学考试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考生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身体条件和学习年限的限制,广大农民可灵活掌握和安排学习时间,农闲时多学,农忙时少学。自学考试投入少,见效快,一名自考毕业生只需投资两三千元人民币,还占不到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十分之一。自学考试学习课程少而精,学习知识适用性强,助学辅导针对性强。因此,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以成为提升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村从业者创造接受高层次教育机会、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政府政策支持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
为了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对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鼓励农村青年自学成才和自学考试为农村考生接受辅导和参加考试积极提供服务。”国家考委也从“九五”开始把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政府推动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但使自学考试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而且促进农村、农业、农民和谐发展,也为今天新农村建设战略打下了基础。
三、自学考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障碍
(一)观念认识上的障碍
农村考生对自学考试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考生没有认识到它的优越性;由于上学费用提高、就业压力大等原因,部分农村考生认为读正规大学都不安排工作,自学考试学历更是没用。社会对自学考试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和领导对自学考试认识仍然不到位,致使自学考试毕业生在就业、任职等方面得不到公正对待,严重影响农村考生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主导思想有偏差,城乡自考教育要求“一刀切”,使得农村考生在获得书本知识的同时依然缺乏所需的知识技能,特别是与农村地区传统和资源优势相衔接配套的职业技能。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障碍
目前面向农村的自考定位不准确,难以满足农村人口对适农性知识技能的需求。自考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一般是按普通高等院校设置的,是面向城市的职业需要,过多的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相对削弱了应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难以照顾到所学知识的适用性,考生毕业后难以较快地解决实际问题。农业专业设置仍然显得不够,供考生选择的专业内容少。农村自考特色不明显,与农业需求脱节,没有真正以农村发展为目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考生在农业上发挥积极作用,也给自考在农村的进一步拓展带来了困难。
(三)农村客观条件限制
绝大多数的农村考生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文化生活、教育水平比较差;工作环境处在生产领域的最前端,耕作在农田或乡镇企业副业中,绝大多数的时间在从事具体的体力劳动;他们没有学历压力,没有职称需求,能够参加到自学行列中来的人还非常少。农村考生在文化素质上与城市考生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考生都是小学、初中毕业,整体文化学历水平较低,缺乏一定文化基础和自学能力,让他们来参加现阶段自考有着相当多困难。农村财政赤字严重,农业收入较低,农民以及乡镇干部支付培训和继续教育费用的能力脆弱。
(四)自学考试管理和助学上的障碍
目前自学考试在管理上重城市轻农村。据教育部自考指导办公室“自考群体特征与需求情况调查报告”显示,长期以来农村自学考试培养模式定位在城市,真正适合农村自学考试的专业及培养模式还没有形成。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方面,条件还不够,在农村没有社会力量办学,没有自考学习的行业优势;助学手段落后,辅导教师的水平较低;农村几乎没有任何助学服务活动和机制保证,广大农村的考生,尤其是边远山区的考生,求教无门,全靠自学来完成学业。
四、加快自学考试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转变观念
自学考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首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针对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改革长期以来沿袭普通高等教育重基础理论的教育模式,建立一套适应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开放式、灵活有序的新型自考模式。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组合、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和农村奔小康、创业致富的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一批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专业,为农村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人才,使自学考试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农民。
(二)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考试部门要加强研究,优化专业结构,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开考一些与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贸易、蓄牧、养殖、林果等,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培养一些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各地应根据地域、经济文化结构、乡土民情等差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模式,突破学科型大纲教材体系,构建职业型专业课程体系,在保证基础课程内容够用前提下,着重加强实用技术方面的专业课程,设计适合农村考生自学的教材。
(三)建立管理服务体系
加强社会助学和自学辅导工作,在农村建立自学考试服务网络体系,在乡镇一级逐步建立自考的工作站、服务站,开展自学考试宣传、咨询工作,为考生代办报名手续、订购和发送自学教辅资料,组织考生参加助学辅导活动和实践环节考核以及到高校或主考院校学习参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下延考点,加强基层办考力量,设立专人管理自学考试考务工作,加强考点管理, 严肃考风考纪。提高农村自考工作管理水平,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考核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自学考试工作机构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四)政府加大扶持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自觉加大资金投入,全方位完善农村自学考试工作机构的建设,并从拨款体制上予以保障,加强乡镇自考工作站的软、硬件设施建。各级政府部门应针对鼓励自学成才、解决工学矛盾、自学费用分担、毕业后待遇等焦点问题制定合乎当地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取得文凭的优秀毕业生吸收为乡镇脱产或半脱产干部,在种植养殖上有一技之长的聘为技术员,乡村领导班子建设重点从自考毕业生中选拔。
(五)开发多种农村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自学考试在农村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远程教育和多媒体课件模式、高校助学模式、企业培养模式、社会实践基地培养模式、非学历证书考试培养模式等,广泛满足农村各类青年求学求知的强烈愿望,全面提高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参考文献
摘要: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要有规划、有组织及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健词: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载体。对于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做好农业与农村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及社会建设与党的建设。目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始。
2、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及农民持续增收
从根本上说,经济是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与发展农村生产力。无论何时何阶段都要始终紧密围绕这个中心。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以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另外,要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切实使农民收入得以增加。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并通过品种更新、土地整理、田间排灌与“沃土工程”等措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与粮食单产,加快建设优质的粮食产业带,逐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与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粮食品质与生产效益。
(2)要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要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以提高龙头企业的效益。
(4)要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好农村市场经济综合信息网络的建设,对农民提供市场预测、价格信息、营销物流及产品加工等多种服务,形成产前、产中与产后系列化服务网络。努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推广“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以增强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1、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与竞争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
(1)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
市场条件下的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与产品一样,有商品属性,那么出路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要抢占市场份额、开辟未充分开发的市场及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农产品价格问题,不仅由价值决定,而且还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化,制定农产品价格既要顾及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考虑国际市场。
(2)坚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吸引力与竞争力的核心。目前国际农产品贸易,大多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生产方法与加工过程,农产品成分、性能以及卫生检疫,农产品包装与储运环境,认证与审批制度,均提高了标准与限制,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的困难日益突显,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质量监测体系,用标准化手段来为提高我国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及农产品出口贸易与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就要加快制定与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并强化其实施、示范及加强和监督。
2、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与创造力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和坚持党的宗旨。要结合农村实际,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与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及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切实取得实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不断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强化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与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与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
三、今后的发展趋势
1、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经济离不开本地的实际与资源,农业也如此。资源,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特色、优势与发展潜力。只有不断革新观念与创新机制,才可建设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大业。发挥地区优势,比如气候、土壤特点等。只要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抓住特色,找准项目,精心培育,就可推动农业经济良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更高与深层次发展。
2、调整农业结构与布局,促进农业提质增量
实现农业强、农民富,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如发展规模农业、订单农业是壮大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抓手,但问题是要有大量的成片土地来作支撑。政府要主动介入,一方面要协调好农民出让与出租土地的工作,做到公道与合理,以促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另一方面要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创造企业生产发展的良好软件环境。因势利导及有计划地予以推广,并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农业及经贸等部门应加强规划、勘测与指导,切实配合好推广工作。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与城乡差距过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与制约。所谓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只有不断解放与发展农村生产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了,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可推动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大目标。
一、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支持
1.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全面部署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决议》明确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全国各部门都在响应党的号召, 制定扶助政策,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献策。国家旅游局围绕主旋律, 抓住新机遇, 审时度势, 科学决策, 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 将2007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2007年3月20日, 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在京签署了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决定, 成立全国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机构, 共同承担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组织推动、工作指导、服务协调、政策研究、规范管理、典型推广等工作。近期将重点在发展现代农业“一村一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营造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开展合作。期望通过五年的努力, 使中国乡村旅游的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实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中国乡村旅游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人们对它的了解度和认同感都有所欠缺。随着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城乡统筹发展的提出, 中国的发展重心开始从城市转向农村。这一趋势, 在人民大众的意识里被强化, 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旅游。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度不断加大, 这样政府的投资力度也在加大, 资金链完整, 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由于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所以在很多方面还需不断完善, 如经营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为了能够促进它的快速增长, 政府就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政策的支持将为乡村旅游提供一条“绿色通道”, 为投资者、经营者和参与者打开方便之门。
3.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新农村建设中, 中央提出:重视科学,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 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 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这一措施是为了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及生产效率, 但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技术支持。乡村旅游的客体一部分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缓解压力而进行消费, 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获取知识或进行科普教育而消费, 所以使游客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流程, 接触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也是乡村旅游的一种资源, 国家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方面的投入也同样可以用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
国家为促进新农村又快又好的发展, 在一些试点村庄制定村庄规划, 在土地使用, 村落空间建设, 乡村景观以及产业结构方面做出具体的实施措施。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为乡村旅游提供技术的支持。
二、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1. 乡村旅游有助于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 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它的主要客源市场是针对城市居民。尽管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旅游的原因是要体验乡野风光, 对旅游地的环境持宽容态度。但是如果是旅游地除了能提高城市居民所向往的田园景观外, 没有基本的基础设施, 比如说乡村中的道路坑坑洼洼, 下雨天泥泞不堪, 供水供电设施配套不全等等, 势必给游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久而久之, 乡村旅游将无人问津。因此, 发展乡村旅游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这不仅是满足游人的需求, 也是满足村民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需要。
2. 乡村旅游有助于改善农村的景观环境
乡村旅游地一般都是由乡村环境优越、农业产业发达的地区发展起来的。但是多数乡村在改造前, 不同程度地会出现景观环境没有秩序, 乡土建筑质量不好, 村庄的整体环境脏、乱、差。而乡村旅游的开展有利于自然环境向着乡土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业能够激发居民整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乡村旅游创造的经济效益, 能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 乡村旅游将会推动景观美化与环境整治。
3. 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护和延续农村的乡土文化
目前, 乡村旅游开始从粗放发展阶段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竞争阶段, 低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乡村旅游是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和审美活动, 提高乡村旅游项目的文化品位, 丰富文化含量, 可以获得蓬勃生机和高附加值, 同时满足游客需求。中国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 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 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充分挖掘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 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 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等, 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 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 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要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 挖掘农村特有的民风民俗, 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乡村性”。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 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 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 也是农村的发展根本所在。要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 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 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 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 在实践中摸索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子, 使乡村旅游成为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4. 乡村旅游有助于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乡村旅游本身是一种产业, 它的引入可以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升级, 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 安置农村闲置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 “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 全国城市居民出游中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 也就是说, 每个“黄金周”可以形成大约6 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据测算, 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 (点) 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 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可见乡村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 它将为农村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 与农业、手工作坊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
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发展乡村旅游, 要着眼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全面协调发展, 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积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 经营农户都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 村民向往城市生活, 经营者往往把城市化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常常把极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东西花大力气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如把乡村小路改为水泥路面;菜园田垅改为停车场;经营过多的卡拉OK厅等。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方面无可厚非, 但是对于城市居民希望在农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农村本色生活的愿望背道而驰。因此, 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农村特色, 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 禁止工业垃圾、城镇污染侵蚀农村净土。
四、结语
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课题, 作为规划者来说, 我们应该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化解矛盾, 充分发挥它们的合力作用, 为建设新型农村作出贡献。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国家旅游局围绕主旋律, 抓住新机遇, 审时度势, 科学决策, 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 将2007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2007年3月20日, 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在京签署了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正确认识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对于发挥二者在解决三农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技术支持,促进
参考文献
[1]吴琼莉, 郑四谓.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物价, 2007, (12) :58-60.
[2]陈海鹰, 等.浅谈如何以乡村旅游促进中国农村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学报, 2006, (4) :155-156.
[3]李坚.城乡统筹新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构想[J].企业经济, 2007, (5) :91-9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着重点之一,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过程中,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等综合治理措施,加快坡耕地改造、坡面水系建设和农村林草植被建设,能够有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使水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农村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将新农村建设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在未来将长期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农村水土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目前,我国有许多县市已经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对于部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山区而言,饮用水和土地灌溉较为困难,除此之外,山区水土流失严重,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水土保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兴建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水土流失逐渐减少,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实现长远发展。
(二)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石
水土保持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工作中要着重注意对农村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合理规划,使农村整体布局更加的合理和完善。还要注意加强农村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解决农业生产中灌溉难的问题。建设水土保持林,提高土地水分涵养能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定期对山林进行封禁,以便提高山林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加强水资源和生态防护林建设管理的同时,要坚决打击乱垦乱伐等现象,及时遏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三)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贫困山区中的新农村建设,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也就要求当地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依托当地情况,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满足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又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新形势下,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充分与流域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将水土保持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通過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当地经济状况,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模式,从而达到致富的目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了当地水文条件,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实现了生产力的长效发展,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要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符合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水土流失严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如不能及时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无从谈起。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互结合,适应新形势要求,以达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目前,由于各地所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差别较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治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按照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对工程、植物、农业技术三大治理措施优化配置,形成小流域综合防治体系。(1)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在小流域中,建设以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是实现流域可持续治理与开发的根本措施。即可以发挥林木特有的生态屏障功能,又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林产品,提高经济效益。(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小流域治理中采用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有山坡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和小型蓄水工程。山坡防护工程包括山坡梯田、水平沟、水平阶等,主要通过改变微地形来防治坡面水土流失,就地拦蓄雨水,为作物或林草植被生长增加土壤水分,改善生长条件。小型蓄水工程可以将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变害为利。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基础,为林草措施及农业生产创造条件。(3)水土保持农业措施。该措施是在水土流失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等方法,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随着水土流失治理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在一些小流域治理中已建成了以生态农业原理为基础,以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农林复合型、林牧复合型或农林牧复合型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三、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前景展望
新农村建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赋予了水土保持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准自身定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广大山区而言,生态环境脆弱,当地政府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更要充分发挥政府积极性,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发展当地农村经济。
总结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而水土保持工作可以从根门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如果能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并造福于新农村建设,就能使老百姓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水土保持的好处,体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袁晓武.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2012,(12):21.
[2]李仓.冀北土石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模式探究[J].河北水利.2011,(8):18.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推荐阅读:
浅论扎实推进城关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24
农村文化礼堂实践与思考09-21
小康社会新农村体育文化的论文11-12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07-18
形势与政策论文建设新农村11-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9-30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10-01
浅谈文化扶贫与农村图书馆建设11-18
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形势与政策10-01